综放工作面回撤规程

2024-06-19

综放工作面回撤规程(精选6篇)

综放工作面回撤规程 第1篇

采煤工作面回撤期间通风管理及构筑密闭安全技术措施大纲 预计回采结束时间,编制措施依据。

一、通风、瓦斯管理

1.工作面回撤期间,工作面支护方式。

2.风量要求。

3.瓦斯检查要求。

4.一旦遇到瓦斯积聚所采取的措施。

5.通风设施管理措施。

6.巷道封闭先后顺序、密闭位置。

二、运输物料安全技术措施

1.构筑设施所需物料数量。

2.装封车措施

3.小绞车操作要求。

4.安全设施操作要求。

5.信号把钩工操作要求。

三、构筑设施措施

1.密闭位置。墙体规格。

2.巷道周边支护情况。

3.构筑设施操作要求、质量、规格要求。

4.构筑设施安全注意事项。

四、附图。工作面位置及通风系统示意图。

„„„„采煤工作面回撤期间

通风管理及构筑密闭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工作安排,„„„„下面将于„月回采结束,进行回撤,为确保„„„„采煤工作面回撤期间通风安全及构筑密闭安全施工,特编制本措施,望有关单位相关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一、通风、瓦斯管理

1.„„工区回撤工作面支柱和设备前,随工作面柱子回撤每8~12m(根据工作面压力周期步距加大或缩小控顶距)打一木垛,遇页岩顶板应架木棚支护,在工作面上下出口打木垛,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通风断面。

2.„„„„面回撤结束后,通风工区及时封闭„„巷。回撤前,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措施。

3.回撤期间,瓦斯检查工正常巡回检查瓦斯,同时检查氧气浓度;测风工每天进行测风,填写现场测风牌板。

4.瓦斯检查工在检查瓦斯时,要注意观察工作面顶板冒落情况,一旦发现顶板冒落严重或通风设施破坏造成通风不良或出现微风时,立即下令停止所有作业,全部撤至全风压通风的„„轨道内,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及通风调度,通风工区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待工作面恢复正常通风后,方可恢复生产。如发现顶板冒落区瓦斯积聚时,可设导风板,加大通风量,吹散积聚的瓦斯。

5.严禁同时打开„„中联巷两道风门,大型设备要拆开运输。

6.回撤期间,施工单位班组长必须随身携带瓦斯—氧气两用报警仪,一旦出现报警现象(氧气浓度小于18%或瓦斯浓度大于1.0%),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到„„轨道内,在工作面巷道片口不大于3m的位置设置栅栏,悬挂警示牌,汇报矿调度室及通风调度,通防科组织通风工区查明原因,通风工区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7.现场作业人员应观察顶板、两帮和巷道通风情况,在巷道支护完好且通风良好地点作业。

8.设备回撤完毕后,„„工区应立即回撤铁路。密闭前必须将巷道内一切导电物品及易燃物品清理干净。

9.工作面和巷道内设备、设施回撤完成后,及时构筑密闭墙进行封闭。

二、运输物料安全技术措施

1.运输物料人员中必须有一人专门负责操作小绞车,持证上岗,严格按照

《小绞车司机操作规程》、《信号把钩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物料运输前,值班人员于运搬工区和掘进一区加强联系,做好大巷运输机18采区轨道运输及协调工作,保证运输畅通。

3.作业中,要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4.物料运输专人负责。各种材料装车后均不得超宽、超长、超重、超高,装车要整齐,两头要均衡,标示清楚运送地点、单位、时间等,符合矿关于装封车的有关规定。

5.人力推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一次只准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2)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

(3)严禁放飞车、自溜和登钩随行。不得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车辆,确需停放时必须用可靠的制动器将车辆稳住;

6.斜巷运输时,必须首先检查绞车、钢丝绳及保险绳的完好情况,还应检查绞车的锚固是否可靠,附近支护是否良好,声光信号、各种保护设施是否齐全完好;否则不准提松车。绞车绳乱或有余绳不准提松。

7.把钩工要正确使用挡车器等各种安全设施,只能在挂好钩头联好销子,正确使用保险绳并站在安全地点后方可发出启动信号。摘换钩头时,必须等车停稳,打好档车器,掩牢车后,方可摘换钩头。严禁将头和身体伸入两车之间进行操作。

8.提松车时严格按规定的车数提松,严禁超挂车,松车时应带电松车,严禁放飞车。

9.装、卸料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跑车措施,平巷使用掩木掩车;其它巷道时在下坡侧紧靠矿车用枕木或板棚打牢靠的“+”型装置,物料达到装卸料地点后,绞车司机闸紧制动闸,松开离合闸,手不离闸把,待其他装卸料人员打牢靠 “+”型装置后,方可停止绞车电源,摘掉钢丝绳,进行装卸料作业。

10.处理掉道事故时,要有专人在上、下车场站岗,严禁人员通行。处理掉道时,司机开车必须精力集中,慢起稳拉,严禁用绞车强拉复位。使用复轨器

拉车上道时,复轨器必须安装牢固后方可连车,人员离开掉道车辆进入躲避硐后,方可向机车司机发出开车信号;单个矿车进行复轨采用垫拉方式上道时,使用硬质牢固地掩木填入掉道车轮下部,连好车人员离开掉道车辆后方可向机车司机发出开车信号,一次高度不到位时可以重复进行,待车轮轮缘高出轨道后,拨正矿车上道,慢起稳拉,不得强拉硬拽;采用翘抬方式上道时,必须使用硬质木料或木楔将另一端掩牢。用撬杠将掉道的一头撬起,用木料逐级垫起车轮,待车轮轮缘高出轨道后,拨正车轮使踏面与轨顶复合,然后撤除垫木放下车体;采用翘抬方式上道时,支撑物必须放置可靠,起撬点必须牢固,按压撬杠时,人员不得满把抓杠,必须躲开双脚。

10.现场要动态保持物料码放整齐,严禁影响行人、通风;装卸物料后,清理好现场。

三、构筑密闭措施

1.密闭位置:

2.墙体厚度:0.5m

3.施工前,备齐所需工具,备足施工物料。

4.砌墙前应将通往密闭里的铁路、水管、线缆等导电材料拆除、清理干净。

5.施工期间,需携带瓦斯—氧气两用报警仪,施工地点必须通风良好,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时方可施工。

6.施工前,首先检查施工地点前后5m的顶板支护情况,检查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步进行,发现有片帮、冒顶危险时,必须找掉危矸、活石,加强临时支护。整个处理过程要由安全负责人监护,处理不完不准施工。

7.施工时,必须除去密闭处浮煤、矸石再掏槽见硬底,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先在硬底上铺宽度不小于500mm、厚度不小于30mm的灰浆,再砌砖,砌砖时砖要放平,墙心逐层用砂浆填实,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干砖要浸湿。墙体要与顶帮接实。

8.砌砖用灰砂比1:3~1:4,抹面用1:2的灰砂泥,砂土要过筛,砂子粒度不大于3mm。

9.密闭施工中,按照瓦斯管理、防灭火管理要求,墙面必须设观测孔,即

在密闭建到1.5m高时,在中间部位预埋长度不小于0.8m、一端设有堵丝一寸铁管,作为瓦斯观察孔。

10.密闭墙砌实后要抹面,墙四周要抹有宽度不少于0.2m的裙边。要求抹平,打光压实。

11.在密闭巷道内有淋水时墙体最低点设水沟,水沟通过墙体需要设反水池,大小约200mm×200mm,保证反水畅通、不漏风。

12.密闭前设置密闭说明牌、密闭检查牌和密闭检查孔。

13.超过2m高空作业时,必须扎好牢靠的架子,用直径不小于200mm完好无腐蚀的圆木或厚度不小于200mm完好无腐蚀的板棚作架腿,用厚度不小于30mm、宽度不小于200mm完好无腐蚀的木板平铺作踏板,用8#铁丝捆绑牢靠,架子高度根据巷道高度而定,放架板处底板必须平坦。

四、施工人员必须学习贯彻执行并签字。施工前参加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设计和施工措施,掌握施工工艺和作业要求,严格按设计和措施要求进行施工。

五、附图:„„„„采煤工作面密闭位置示意图。

建议:

1.采煤面回撤措施,涉及采煤区队、通风工区、运输工区、生产准备工区、巷修工区、安监处、监测队等单位,通风工区编制通风管理措施,其它工区执行效果不好,建议由业务部门编制通风管理措施,涉及单位落实执行。

2.措施中小绞车操作和信号把钩工操作条文较多,建议运输部门整合运输安全技术措施,简化操作要求,保留实用的操作步骤。

3.措施中应增加安全监测管理措施。

4.安全注意事项中应突出顶板管理措施。

5.措施中应明确回撤期间瓦检地点。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回撤技术实践 第2篇

关键词:三机回撤,支架回撤,防倒防滑,顶板管理,防火

1 工作面概况

201综放工作面位于龙家堡矿矿井东一采区南翼第一阶段, 为矿井首工作面。是目前吉林省生产能力和设备型号最大, 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综采工作面。开采上下限在-470m~-612m之间, 开采深度为701~829m。煤层属矿井Ⅱ煤层, 煤层结构复杂。煤层走向30°~50°, 倾角5°~35°/19°, 煤层全厚7m~10m/7.5m, 煤层伪顶为炭质泥岩, 厚0.3m, 较软易冒落。直接顶为黑色、灰色泥岩, 厚10m~20m, 层理较发育, 性脆较易冒落。工作面倾角为倾角15~35°, 倾斜长度226m。2008年12月26日开采, 2010年2月28日回采结束, 回撤工程包括井下回撤前准备、工作面设备回撤、井上下装卸车及回撤支护材料等阶段工程。

2 回撤前的准备工作

2.1 支架模拟实验

为确保201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顺利回撤升井, 回撤前, 制做与ZF7200/18/35型过渡支架外形尺寸 (最低高度) 相同的模型, 沿支架运输线路进行模拟实验, 以找出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

2.2 铺网、开帮工作

工作面采至距停采线20m位置时, 对工作面进行调整, 采煤机拉底、挑顶, 保证采高, 使采高达到3.0m~3.5m。距停采线13m处开始铺网作业, 铺网走向长度13m。第一条铺单层金属网, 采用打锚杆的方法将其固定, 防止移架搓网。锚杆规格为ф22mm×2400mm, 间距1.5m/根。第二片往后铺双层金属网一直铺到停采线, 金属网搭接200mm, 网扣100mm, 扣扣相连。自第二片金属网开始下衬钢丝绳。钢丝绳直径大于32mm, 间距400mm, 与金属网每隔200mm一个连接扣。下顺槽铺到下帮底板、上顺槽铺到上帮底板, 钢丝绳长度为236m, 钢丝绳数量为26根。

回采至距停采线3.0m时, 工作面支架停止前移、及时伸出伸缩梁和护帮板支护顶板和煤帮, 采煤机收刀至刮板运输机尾后, 从上向下将刮板运输机与液压支架分离, 然后从下向上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推移杆将刮板运输机推至煤帮, 采煤机下行割煤, 再割3~4条帮, 形成净宽3.0m的通道, 能够满足抹架需要的宽度, 刮板机机头和机尾处, 机组割不到的需辅助爆破开帮。顶板需打锚索和锚杆进行支护, 锚索长度为7.5m, 间距1.5m/根;锚杆规格为ф22mm×2400mm, 间距0.75m/根, 矩形布置。 煤帮全断面挂单层金属网, 并用锚杆锚固, 防止煤壁片帮, 最上边一排锚杆规格为ф22×2400mm, 其它锚杆规格为ф22mm×1200mm, 间距0.8m/根, 菱形布置。开帮铺网结束后, 工作面彻底拉底扫货, 支架顶梁下净高3.2m以上, 以满足支架分解、装车时的起吊高度。

2.3 两道支护管理

距停采线13m时, 两道超前支护开始架设36U型钢插梁棚, 棚梁采用5.0m长36U型钢, 棚腿要保证净高3.5m。一侧使用3.6m单体液压支柱做腿、另一侧用U型钢直梁腿的支护形式;支设长度为13m, 棚距0.5m, 共架设26架。下顺槽与1#支架搭接、上顺槽与148#支架搭接。搭接长度0.4m。开帮、铺网结束后, 上下顺槽花角过渡处分别设双抬棚。抬棚用“36U”型钢, 为利于上下缺口位置花角处顶板完好, 顶板打锚索支护。此期间所给的插梁不回撤, 待综采液压支架回撤完毕后再回棚。

2.4 辅助运输设备准备工作

提前在停采线处回风顺槽上帮掘绞车硐室, 硐室深4m, 宽5m。提前在绞车硐室内安装一台JSDB-28/11型缓速绞车, 绞车使用28mm以上钢丝绳。在工作面综采支架顶梁下, 距支架前脚1.0m铺设22kg/m的900mm轨距的轨道, 轨道中心必须与绞车提升中心线重合。铺至10#架处, 按永久轨道的质量要求进行铺设。提前在运输顺槽安装一台JH-14型缓速绞车, 用于回撤运输顺槽设备。在工作面20#支架前脚处安装一台JSDB-19型缓速绞车, 用单体液压支柱打好压顶和戗柱, 并用软连接锚链锁紧在支架上, 回撤工作面液压支架和抹架时使用, 随支架的回撤进度每次移20架。在回风顺槽平台外侧, 安装一台JSDB-15型缓速绞车, 以保证工作面设备运输时在罗锅弯道辅助转弯和回风顺槽平盘向外牵引用。在工作面上口罗锅弯道内侧, 用4.5m单柱随弯道弧度打一排单柱, 单柱要保证初撑力, 上头用双股铁线与顶板金属网绑牢。防止提升过弯道时支架倾倒。

3 液压支架的回撤

3.1 端头支架的回撤

采用先回撤端头支架主架, 再回撤端头支架副架, 先回撤支架顶梁, 再回撤支架底座的顺序。回撤端头支架主架时, 主架前移达3.0m以上要及时在支架后打一组“井”字形木垛, 共3组木垛。木垛长3.0m, 宽2.0m。端头支架拆除后, 及时在运输顺槽及工作面插梁棚打两排单体液压支柱加强支护。

3.2 液压支架的回撤

使用绞车配合单体支柱, 将1#、2#支架抹出调向后, 牵引至运输顺槽装车外运。调向和牵引时, 有碍支架调向和牵引的单体支柱逐颗替换。1#、2#支架拉出后沿倾斜方向从下到上, 及时架设交接顶梁, 每排七个交梁, 每架三排, 逐架逐排进行。排距0.5m, 柱距1.0m, 棚梁长1.0m。3#支架抹出后及时架设交接顶梁, 铰梁见九回三。即撤出三盘支架起九组铰梁后回掉三排。回柱放顶时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4#支架回撤工序同3#支架。

5#支架撤出后调向摆正, 距煤帮与6#支架顶梁前头齐平, 与6#支架留200mm间距, 作为掩护支架。回撤运输顺槽单体支柱, 回柱放顶落严前, 工作面启动局部通风机送风, 形成正压通风方式。 回柱放顶结束后, 运输顺槽在边界道往里砌密闭。运输顺槽回撤工作结束。

6#~110#支架抹出调向后, 在工作面进行分解装车, 由回风顺槽外运。由于工作面120#往上倾角达35°, 底板为岩石支架低等因素影响, 不利用支架分解装车, 支架回撤至110#支架时将轨道拆除, 支架抹出调向后, 分解后分件运至回风顺槽平盘处装车外运。为维护110#~120#工作面底板和工作面上口底板完好, 从支架前脚1.0m处开始至煤帮2.4m宽, 采用打锚杆的方式进行护底, 锚杆规格为ф22mm×1200mm, 孔深0.8m, 留0.4m不上锚盘和螺母, 将其向上弯曲90°护底, 间距0.5m/根, 菱形布置。

工作面支架回撤至130#支架时将工作面JSDB-19型缓速绞车安装到绞车硐室, 147#支架回撤完毕后, 先回撤5#掩护支架, 再回撤148#支架, 最后回撤149#支架。掩护架回撤完毕后在其位置用2.4mπ型钢梁一梁三柱支护顶板。148#支架回撤完毕后在每根U型钢插梁梁头用3.6米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如单体液压支柱距149#支架超过1.0m时再增加一排单体液压支柱支护。149#支架回撤完毕后在其位置增加1-2排单体支柱加强支护。工作面支架回撤完毕。

3.3 防滑、防倒措施

(1) 降架前在支架下侧打两棵单体支柱, 将副绞车钩头用一根Φ28mm以上的钢丝绳扣固定在支架前柱壳体的中上部, 防止支架倾倒、歪斜和下滑。

(2) 支架降架前, 先把顶板维护好, 无隐患后, 通知周围所有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 再缓慢降架前移。

(3) 摸架时支架前梁打连续戗柱, 防止支架下滑。结合上部支架推移杆用绳扣或链条连接支架顶梁前部, 带劲防止支架落柱时下滑。

(4) 工作面抹架、分解与工作面向上运输支架严禁平行作业。

(5) 使用单柱抹架时。必须稳拿稳放, 单柱必须打牢缓慢给压, 必要时要用绳绑住液压枪“遥控”保证作业人员安全。以防单柱崩人。

(6) 使用绞车抹架, 所用开关必须灵活可靠。绞车压顶齐全牢固。使用滑轮时, 必须悬挂牢固、可靠。钢丝绳与滑轮三角区域不许有人作业逗留, 开气前, 司机必须发出信号, 人员躲到安全地点并设好警戒, 打好信号后方可开气作业。

4 顶板管理

(1) 降架前, 被撤支架的下方起组交梁支护必须齐全, 支架前移的过程中, 随着支架的前移, 在被撤支架尾部逐步架设单体点柱, 维护顶板。支架在调向时, 遇到有碍支架调向的支柱时, 先打上替换支柱, 然后方可拆掉有防碍的支柱, 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

(2) 支架抹出后在原支架位置绞三排铰接顶梁, 进行支护。每个铰梁下给好单柱, 单柱必须向砂帮及下方迎3~4度迎角, 以防来压推倒。当铰梁达到九排时, 开始回柱放顶 (即铰梁达到九排时, 开始回掉三排铰梁) , 不能超前或滞后放顶, 坚持由里向外的原则。每次回柱放顶前, 必须先按“先支后回”的原则打好第二排组戗柱, 戗柱不少于3个, 如顶板出现不下沉现象, 将金属网铰裂、放顶, 释放压力。

(3) 为保证抹架宽度的需要, 起组铰梁到支架的间距保持在0.7m-1.0m。最大不许超过1.0m控顶距。抹架所呈现的三角区域必须及时补打戗柱, 防止顶板下沉。

(4) 由于矿压较大, 回撤时间长, 为防止顶板和支架下沉, 造成立柱活柱体无行程。支架回撤前, 对149盘支架立柱安全阀进行更换。由原35MPa更换为45MPa。并安设矿压监测仪表, 对矿压24小时进行监测。

5 回撤期间通风方式和防灭火措施

5.1 通风方式

在入风顺槽边界道外侧安装两台局部通风机, 经边界道、回风顺槽进入工作面, 风筒铺设在煤帮和砂帮, 5#支架撤出后作为掩护支架, 回收运输顺槽单体支柱, 回柱放顶落严前, 工作面启动局部通风机送风, 形成正压通风方式。 回柱放顶结束后, 运输顺槽在边界道往里砌密闭。在工作面6#-149#支架回撤期间采用正压通风方式将新鲜风流送至工作面。采用FBD No6.3/60 2×30kW局部通风机对工作面煤帮侧供风, FBD No6.0/ 2×15kW局部通风机对工作面砂帮侧供风。

5.2 注浆措施

因为工作面回撤期间工作面的顶板、砂帮浮煤氧化时间长, 所以对每个架子间顶板砂帮打3~4个消火钻进行注白灰、黄泥、防火剂, 防止浮煤氧化。共计打消火钻328钻, 2952延长米。注黄泥1123m3, 注白灰93吨, 注防灭火剂4吨。

5.3 束管监测

工作面铺网时在回风順槽对采空区预埋束管, 以便监测采空区内气体情况。如果采空区内CO浓度达到100PPm时, 对采空区进行注泥处理。

5.4 封堵漏风

待6号架子撤出后, 将工作面6号架子以下使用A、B料, 注水玻璃与水泥封闭严, 防止向老塘供风供氧。

5.5 注氮防灭火

在距结束边以里60m、40m、25m预留三趟注氮管。在201运输顺槽增设一台500m3/h的制氮机配合地面制氮机一起向采空区连续注氮,

6 结论

(1) 在201综采工作面回撤过程中, 分别在支架模拟试验、两道支护管理、辅助运输准备、支架防倒防滑、顶板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用的措施, 成功解决了该工作面的回撤问题。

(2) 该工作面回撤过程涉及并成功解决了到煤层倾角大、回撤断面大、设备型号大、综采支架多、矿压大、巷道变形大、回撤期间的顶板管理和一通三防等诸多等问题, 为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回撤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炎光, 徐永圻.中国采煤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

综放工作面回撤规程 第3篇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机电设备 安装 回撤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233-01

当今科技不断发展,人工开采也逐渐的被煤炭开采机器所取代,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且使得人们减轻劳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在煤矿开采得到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开采设备的安装与回撤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目前的现状

1.1 设备比较落后,对于安装回撤的需求无法满足

依据有关材料及调查显示,自综采工作面出现以后,机电设备就一直在更新,到迄今综采工作面发展已较为成熟为止,已发展成为较大的吨位和功率,但是在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中仍然使用的是比如一些扳手、千斤顶等工具,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以刮板运输机为例,其原先的功率为100多千瓦,经过多年发展更新,目前已经可以达到1000多千瓦。而机电设备安装回撤工作中的机械工具的功率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比如绞车依旧采用的为功率小且拉力也不大的JM-14等一系列型号。在当下发展要求之下,根本无法代表先进生产力,因此,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严重滞后,有待改进。

1.2 在机电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中操作空间不足

由于进行煤炭开采的整个操作流程是在地下矿井,而且都是利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因此,就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来进行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不过在矿井下方能够实施操作工作的空间十分狭小,这就对作业的顺利开展产生了阻碍作业,造成工期延长,甚至在搬运设备过程中稍微不慎就会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危险性极大。

1.3 相对而言地下施工现场环境不稳定

工作人员需要长期呆在地下矿井进行煤矿开采作业,而地下矿井是一旦发生崩塌,就会严重威胁到在矿井中进行开采作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开采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时,需要注意到生产安全问题,由于大型设备在设备的安装回撤过程中其本身就不易于搬运拆卸,再加上空间狭窄,就加大了作业的难度。为了使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顺利完成,工作人员有时候就必要的做一些准备工作,以免由于地表倾斜而引起设备的掉落或侧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工作开展时间,工作人员呆在下面的时间就会更长,降低了安全系数。另外地下环境的不稳定性对设备的正常使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阻碍了工程的正常开展。

1.4 设备在安装和回撤时的客观条件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设备的安装程序和回撤程序是两种不同的工作程序,两者所处于的施工时间也是有所差别,对于外在客观环境的差异则更大。不过设备的安装和回撤都需要较长的工作周期,并且具有不稳定因素相类似的环境,地质变动对安装回撤工作造成一定的威胁,施工方应予以重视。

2 改善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和回撤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创造一个优良的作业环境

机电设备安装回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拥有一个优良的作业环境,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实施方案,来创造一个优良的设备回撤和安装的作业环境。为了防止机器由于巷道的倾斜角度而发生倒塌和侧滑,可以设置加固结构在绞车行进的轨道上,这样与地面的摩擦力就得到了增强。井下粉尘如果超标,就要控制灭尘洒水量,以避免因为道路过滑而造成事故。

2.2 对加大对机电设备安装回撤的新型科技装备的研发力度

施工方不够重视煤矿开采后期设备的回撤安装,导致了其配套设备的性能比较低下,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因此,应加强煤矿开采业与政府相关科技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大资金的投入,开发新型设备,从而使机电设备的回撤安装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减少工作人员呆在地下工作的时间。

2.3 在设备回撤时将空间尽可能的扩大

我们都知道,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一般采用的都是一些大中型机械设备,因此需要有一定充足的空间来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运转,倘若作业空间比较狭小,就会使开采工作的危险系数提升,同时也会对设备效能发挥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样的,如果空间越大,那么在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时,便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提高了安全系数。当一些设备因为体积庞大而能够利用的空间有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其先移动在一个环境空间较大且较稳定的地区,再进行设备安装与回撤。如果环境允许,我们可以对作业空间进行人为的拓展,以此达到进行作业的要求。

2.4 在设备撤回安装时,对周围的岩体加强支撑和防护

由于煤矿开采是在地下的岩层结构中,所以其环境因素有着较大的不稳定性。所采用的都是一些大型设备,由于其自身的庞大体积原因,就使得进行设备的安装与回撤工作量也较大,从而导致较长的作业周期。同时,岩层结构比较复杂,其发生变化的时间点不可控制,这就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我们可以在进行作业过程中设置一种安全预警机制,实时监测岩体的状态变化,加强部分岩体的防护和支撑,从而降低岩体不稳定所造成的威胁。

3 结语

煤矿开采由于其自身所处的特殊环境因素成为了一项既特别重要又有所风险的工作。安全贯穿于煤矿开采的整个环节,尤其是后期的设备安装回撤工作阶段,开采企业更要予以重视,制定严密的设备安装回撤计划,注重工作中的安全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同时更好的完成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同时,还应加大科技的投入,尝试开发新工具,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雷.浅谈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7):148-149.

[2]闫国虎,王齐泉.浅谈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安装与回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101.

综放工作面回撤规程 第4篇

1 矿井概况

大佛寺煤矿40104工作面可采煤层走向长度1 768 m, 倾斜长度260 m, 采高3.8 m,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该工作面于2008年 2月29日初采, 2009年2月20日停采开始扩帮回撤, 24日扩帮支护基本完毕, 在回撤时发生外因火灾, 及时进行了封闭。并于同年6—7月, 分别在回风联络巷、回风巷、运输巷及泄水巷构筑4道2 m×1 m且中间加3 m黄土永久防火墙, 对工作面进行了封闭。封闭后主要采取黄泥灌浆、注N2、注液态CO2、均压、注马丽散堵漏, 以及人工取样束管分析和人工观测等综合防灭火手段进行治理。

2 启封条件及方案

2.1 启封条件

对灾区实施上述综合防灭火措施之后, 在启封前, 对灾区进行了共2个月的气体观测, 灾区密闭墙内气体组分相对稳定, 具体指标如下:

1) 封闭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23 ℃以下;

2) 封闭区内空气中O2体积分数降到0~3.0%;

3) 封闭区空气中不含乙烯、乙炔, CO体积分数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 经持续观察一直保持稳定, 现测定为0;

4) 封闭区的出水温度为19 ℃;

5) 以上指标持续稳定时间在60 d以上。

经分析, 各种气体浓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4], 工作面具备启封条件。

2.2 启封回撤方案

2.2.1 回风巷密闭墙处启封

1) 首先对回风巷95 m失修巷道进行维修。在采区变电所回风通道安装2台风机, 风筒延接到回风巷密闭墙前, 打开回风巷密闭墙, 进行瓦斯排放, 采用缩封法将回风巷密闭墙移至工作面后出口, 工作面处于锁风状态, 然后打开回风联络巷密闭墙, 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后, 对冒顶区段进行维修, 其断面积控制在6~8 m2, 维修至工作面后出口, 再对40104回风联络巷30 m至灌浆巷口、灌浆巷80 m进行维修。

2) 回风通道维修。从回风巷回风通道口采用缩封法维修至工作面, 断面积6 m2。

3) 对工作面机尾20 m冒顶区进行维修。

2.2.2 运输巷密闭墙启封

1) 首先对运输联络巷及运输巷170 m进行维修, 同时底板打地坪。

2) 运输巷密闭墙启封:在回风巷侧维修工作完成后, 对运输巷密闭墙破闭启封, 工作面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 同时, 对工作面撤架通道挖底维修。

工作面启封后的通风系统:40104运输联络巷→工作面→回风巷→1#总回风巷, 见图1。

2.2.3 回撤顺序及方法

回撤顺序:转载机→破碎机→运输巷超前架→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工作面支架 (由机尾向机头方向回撤) 。

运输巷及工作面设备采用胶轮车运输, 支架采用FBL-10牵引车搬运。大件设备采用FBL-10、MH-40车搬运, 小件设备采用WCQ-5B、FBZL-16车搬运。

3 回撤期间瓦斯及火灾防治技术

3.1 通风防治瓦斯技术

40104综放工作面在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为65 m3/min左右, 停采扩帮期间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20 m3/min。预计在40104回撤期间瓦斯涌出量为15~20 m3/min, 其中风排3 m3/min, 其余采用瓦斯抽放的方式进行排放。工作面配风量为500 m3/min。

1) 工作面回撤前, 在灌浆巷内施工10个Φ153 mm瓦斯抽放钻孔, 实施回撤期间高位瓦斯抽放。钻孔终孔位置为煤层顶板向上5 m, 滞后工作面10~30 m。灌浆巷及回风巷内支管路选用Φ315 mm PE管, 与3#瓦斯抽放系统Φ820 mm管路对接, 该系统设计负压为56 kPa, 流量为200 m3/min。

2) 在消火道至采区变电所回风通道拐角处施工一钻场, 规格为3.5 m×4.0 m×2.4 m (长×宽×高) , 在钻场施工8个Φ153 mm抽放钻孔, 仰角6 °, 方位角68 °~92 °, 孔长45~51 m, 总工程量383 m。钻孔开孔高度1.5 m, 孔间距1 m, 终孔位置伸向支架后15 m, 终孔间距4 m。消火道内瓦斯抽放管路选用Φ315 mm PE管, 与40104灌浆巷共用3#瓦斯抽放系统。钻孔位置及参数分别见图2和表1。

3) 工作面回撤期间, 通风系统分为两个阶段。工作面回撤至回风通道前为第1阶段, 在运输巷距工作面10 m处设置瓦斯和风速监测点, 在工作面设置瓦斯监测点, 在回风巷距工作面10 m处设置瓦斯、CO和温度监测点;回风通道至运输巷段为第2阶段, 该阶段将工作面回风巷至回风通道段进

行封闭, 在回风通道进口增加瓦斯监测点, 将第1阶段回风巷的监测点移至距回风通道出口10 m处, 其他监测点不变。

4) 回撤初期, 在40104工作面运输巷安设甲烷传感器, 瓦斯断电浓度为0.5%;在40104回风巷距工作面10~15 m处安设甲烷、温度和CO传感器各1台, 瓦斯断电浓度为1.0%;在工作面作业地点安设甲烷传感器1台, 具体安设位置随作业地点变动进行调整, 瓦斯断电浓度为1.0%。以上传感器断电范围均为工作面及回风流中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5) 为了保证回撤期间撤架通道的正常通风, 回撤时在通道内架设木垛对顶板进行临时支护, 木垛规格2 m×2 m, 木垛中心距3 m, 距煤墙1.0~1.5 m, 保证回撤通道通风断面面积不小于4 m2。

3.2 防灭火技术

3.2.1 施工消火道

工作面启封前, 在超前停采线25 m处, 从运输巷沿煤层顶板向回风巷施工1条消火巷道, 与采区变电所回风通道连通, 巷道断面2.4 m×3.5 m (高×宽) 。

在消火道布置4台ZDY-1900S钻机, 向采空区施工54个Φ113 mm注凝胶钻孔, 仰角3 °~11 °, 方位角90 °, 钻孔孔长42 m, 总工程量2 348.4 m;钻孔开孔高度1.5 m, 孔间距5 m, 终孔位置伸向支架后10 m, 终孔间距5 m。钻孔布置见图3。

钻孔施工完毕后, 开始灌注凝胶, 形成架后凝胶墙;同时, 根据采空区气体变化情况, 在适当时间通过钻孔向凝胶墙后灌注三相泡沫。

3.2.2 采空区注氮技术

在工作面下隅角向采空区进行插管注氮, 滞后工作面20 m, 24 h不间断向采空区注氮。注氮流量为700~1 000 m3/h。氮气体积分数大于97%, 当40104工作面的作业地点、回风流氧气体积分数低于18%时停止注氮, 同时通过消火道钻孔向采空区注氮。

3.2.3 黄泥灌浆及注三相泡沫

在40104消火道向工作面采空区施工注胶孔, 孔径108 mm, 适时对采空区进行灌浆及三相泡沫。

3.2.4 气体监测

工作面回撤期间, 安排2名专职瓦斯检测员, 一名负责40104回风巷、消火道气体监测, 另一名负责工作面回撤作业地点气体监测。检测内容包括CH4、CO2、CO、O2气体浓度以及温度等变化情况, 每班检查、汇报4次, 同时对工作面抽放钻孔、上隅角每班取一次气样, 进行束管监测分析。

3.2.5 其他措施

1) 支架回撤后, 在其相邻的区域进行气雾阻化。

2) 回撤前, 每天安排专人对40104各密闭墙内气体组分、温度、压差等进行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降低密闭墙间压差, 减少工作面漏风。

3) 回撤前, 在40104灌浆巷口, 运输巷、回风巷距三叉口向里10 m, 以及回风通道距回风巷口向里5 m等地方构筑永久防火门。 回撤期间, 若工作面CO浓度出现异常难以控制, 立即关闭防火门。用卡弗尼预制块进行密闭, 并用喷涂材料喷涂, 对工作面进行紧急封闭。随后立即在临时密闭外构筑密闭墙。

4 结语

1) 在工作面前方施工1条消火道, 在消火道施工注胶孔, 灌注高分子凝胶, 形成1道凝胶墙, 有效地杜绝了向采空区漏风。

2) 从消火道向回风巷配备一定的风量, 既可以稀释瓦斯, 又能根据工作面压差调节风量起到均压作用。

3) 从全负压通风到全部回撤, 用时36 d, 组织合理, 各项措施落实, 工作面的快速回撤为缓解工作面防灭火压力提供了时间和条件。

4) 在回撤过程中, 实施气雾阻化、架后撒盐、注氮、补胶等综合防灭火措施, 为工作面安全回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黄伯轩.采场通风与防火[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2.

[2]徐精彩, 张辛亥, 文虎, 等.煤层自燃胶体防灭火技术理论与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

[3]陈久福.高瓦斯突出矿井封闭火区治理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 38 (3) :61-63.

综放工作面回撤规程 第5篇

关键词:锁风启封,火区回撤支架,防灭火

1 7306工作面概况

华润天能徐州煤电有限公司龙固煤矿7306综放面位于矿井西翼的730采区, 工作面走向长度650米, 倾斜长度91-141m, 煤层倾角平均10°, 煤层平均厚度5米, 采用综采放顶煤、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方法, 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跨落法;采用U型通风方式, 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48m3/t, 煤层瓦斯含量低;由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时采空区遗留煤较多, 工作面推进度缓慢、该区域自然发火期短等原因, 造成煤炭自燃, 回风隅角CO最高浓度达0.16%, 于2007年9月6日被迫在工作面两道距面15m处分别砌筑密闭墙, 进行封闭。

2 启封前的灭火技术

2.1 向火区注灭火剂

经分析认为, 刚开始时发火点为该面内遗留的三角煤柱, 后发展为采空区遗煤。首先施工了7306补充材料道, 在7306补材料道自三角煤柱区域边界至工作面停采线之间施工灭火注浆钻孔, 对疑似隐患点的浮煤和破碎煤体进行注浆处理。钻孔孔径50mm, 间距20m, 孔深1-3号孔为30m、4号孔为40m、5-6号孔为60m、7号孔为40m, 打钻角度为从巷道左帮仰角8度, 打完钻后在钻孔里下25mm的套管, 按照先注MEA-1灭火剂, 再注LFM轻型充填材料的原则, 压力要达到1MPa以上。

2.2 向采空区注氮

利用7306材料道的∮108mm注浆管路, 向采空区注入氮气, 氮气流量控制在350-450m3/min, 安排专人定时检测氮气浓度, 确保注入的氮气浓度不低于97%。

2.3 调整通风系统

在7306工作面外侧距停采线30m补做7306第五联络巷, 调整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图见图1) 形成全负压通风, 使回撤支架期间在材料道运输的人员处于进回风巷内, 提高安全可靠性。

2.4 检测气体

2.4.1 通过密闭墙观察孔检测气体利用7306工作面两道密闭墙上的观察孔检查密闭内的气体, 同时在在密闭墙外10m处安装瓦斯和CO传感器, 进行连续检测。

2.4.2 通过钻孔检测气体

在7306补充材料道对准7306上隅角位置施工观察钻孔A, 对准距停采线30m处采空区位置施工观察钻孔B, 对准原上部采空区三角煤位置施工观察钻孔C, 钻孔穿透隔离煤柱与采空区贯通, 封孔并定期检查和取样化验采空区气体成分。

通过检查和气样分析, 从2008年1月11日至4月18日, 7306两道密闭内、7306补充材料道A、B、C三个钻孔内的CO浓度都为0, 氧气浓度都低于2%, 都无乙烯、乙炔, 采空区内的空气温度都在28℃以下, 溜子道密闭墙的出水温度为25℃,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启封条件, 决定启封7306火区。

3.启封火区

3.1 启封方法

采用锁风启封法。

3.2 启封步骤

3.2.1 在7306补材料道对准原工作面停采位置掘进, 留有5m隔离保护煤柱后停止施工。

3.2.2 在7306溜子道适当位置安设1处2道调节风门, 控制第五联络巷的过风量在450-500m3/min, 然后启封7306材料道, 救护队员进入工作面侦察火区情况, 与启封前的预测一致。

3.3.3 综掘机继续掘进, 贯通7306补充材料道和材料道, 综掘机进行老面封面处刷帮。此时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 局部通风机安设在7306补充材料道内, 限制风筒出口风量在200-230m3/min。

4 回撤支架的防灭火技术

4.1 启封后迅速在7306工作面全面架下挂帘, 减少向架后漏风。

4.2 在上隅角构筑一道隔离垛墙, 隔离垛墙用碎煤装袋掺加MEA-1煤矿防灭火剂干粉和水施工, 垛墙厚度不低于2m, 然后在垛墙之外用LFM喷涂材料进行喷涂封堵漏风, 在闭墙上预留注浆管路, 向隔离垛墙内压注LFM充填材料, 减少采空区漏风。

4.3 继续向采空区持续注氮。

4.4 在工作面每个支架的间隙按正上方、后上方施工2个防火孔, 正上方孔打到顶板, 后上方的孔深为5米, 均下一寸套管, 用快速水泥封孔, 并用堵头封堵孔口。在端头支架以外向后部各打5个防火钻孔, 工作面架后打钻注MEA高分子阻化泡沫形成隔离带掩护撤架。

4.5 实施回撤支架工程, 每拆除一架支架, 在原支架位置及其周围撒MEA-1防灭火剂, 并用水洒湿。

4.6 定人定点每班2次检查支架后采空区、回风道等地点的气体, 检查内容: CH4、CO2、CO、O2、气温、水温, 每3天取气样用色谱仪分析化验一次, 根据现场检查和化验数据结果, 分析煤的氧化程度。同时在工作面和回风流设置三个瓦斯和CO传感器, 进行连续检测。

通过检查和气样分析, 一直到回撤支架结束, 架后的CO浓度保持在0.0020%以下, 回风流中的CO浓度保持在0.0008%以下, 回撤支架结束后, 立即重新封闭了7306工作面。

5、结语

综放工作面回撤规程 第6篇

1工作面概况

二1-12010综放面位于井田西北部12采区上部, 东邻12轨道上山, 西邻DF03断层, 上邻煤层露头, 下邻二1-12030综放面 (未开采) , 地面无村庄, 地面标高+121.4~+122.87 m, 采面标高在-361~-316 m。采面可采走向长196~295 m, 平均265 m, 采面倾斜宽87 m, 煤层倾角26°~42°, 平均26°, 煤厚平均5.4 m, 可采储量 14 万t, 采煤面积20 062 m2。二1-12010综放面采用后退式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开采。终采线附近煤厚6.0~8.6 m, 架间采高2.2 m, 顶煤厚3.8~6.4 m。

2方案确定

(1) 终采线位置确定原则。

①尽量缩小撤架空间的空顶距离, 尽可能提高通道利用率。②距矿井主要巷道 (如采区轨道上山、运输大巷) 要有一定距离, 减少采动对大巷的影响。③避开周期来压, 避开地质构造带, 使顶煤、顶板处于压力平稳区, 以利于撤架空间的稳定。

(2) 支架回撤方法确定。

在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中, 难度最大的就是液压支架回撤。目前较常用的回撤方法主要有2种:①工作面预留通道的回撤方法, 即当工作面推进至终采线时将工作面采直, 并达到规定采高, 只推输送机不移架, 留出拆架通道。“通道法”准备工作量小, 空顶距小、材料消耗少, 比较安全可靠, 所以现在多选用这种方法。②开掘辅助巷的回撤方法, 即预先在终采线位置开掘平行于工作面的回撤辅助巷, 从辅助巷向外回撤液压支架。由于二1-12010综放面托顶煤回撤, 顶板和煤壁控制十分困难, 所以采用常用的“通道法”。

(3) 回撤顺序确定。

要拆除工作面支架, 首先应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支架拆除运出方式和顺序。如果从上往下逐架拆除, 则顶板控制复杂, 需要较大的支护强度来维持支架拆除后的空间, 还要防止顶煤、直接顶垮落的矸石由上往下灌入工作面。这种方式因操作人员始终在采空区下方工作, 不安全, 同时运拆支架所用的绞车导向滑轮组安设困难, 故不适合大倾角工作面支架拆除。在二1-12010大倾角综放面, 采用了由下往上逐架后退式拆除支架的方式。

3工作面回撤准备工作

(1) 回撤通道的准备。

工作面支架回撤通道采用木梁+单体柱支护形式, 通道高2.2 m, 宽2.0 m。具体方式为:木梁一端搭在支架前梁上, 另一端贴工作面煤壁由单体柱支撑。一架二梁, 间距0.7 m, 梁为3/4半圆木, 圆木直径200 mm, 工作面煤壁采用Ø18.9 mm树脂锚杆+锚梁+塑钢网支护。

(2) 铺网。

托顶煤回撤时, 必须采取特殊措施控制顶板, 使支架回撤过程中能有效而及时对顶板进行临时支护。目前大多采用金属菱形网+圆木梁+单体柱支护方式控制顶板。即当工作面采到距终采线位置15 m处进入回采工作面收作阶段, 开始在工作面支架上铺设单层金属菱形网;距终采线12 m处改铺双层金属菱形网, 规格为长×宽=10.0 m×1.2 m, 网孔为80 mm×70 mm。铺网采用压叠交错法, 搭接时前网在上, 后网在下构成顺茬双层网, 相邻两片网用14#双股铁丝扎接, 扎接间距200 mm, 使之形成鱼鳞结构, 增加了顶网的结构强度, 使之不易发生漏煤、漏矸。

(3) 挂绳。

在工作面推进至距终采线10 m位置时, 开始铺设长约100 m、Ø21.5 mm的钢丝绳, 采面两端多余5.0~8.0 m, 钢丝绳沿工作面张紧拉直, 与前梁、煤壁保持平行, 钢丝绳接头搭接长度不得低于10 m, 并用不少于5个绳卡锁紧。钢丝绳与金属网连接用的扎丝间距大于500 mm, 钢丝绳的两端头用绳卡固定在运输巷、回风巷顶板的锚杆或锚索上, 或专门搭设的棚腿上, 架间沿顶板铺设钢丝绳间距与进刀宽度均为600 mm。

(4) 回撤前准备。

①工作面铺网结束后, 及时在每台支架下打2根木点柱, 使用直径不小于200 mm的圆木。②工作面上甩车场内布置JSDB-19型慢速绞车1台, 采用打绞车基础加“四压两戗”固定。如顶板破碎, 慢速绞车可采用打6根地锚固定。③回撤前, 要组织相关单位对沿途打运路线上所有的轨道、道岔、地挡、天挡及巷道高度、宽度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④备齐各种专用工具、所需车辆、支护材料等。

4支架回撤方法

4.1支架拆除

在回风巷甩车场外口安全、合适位置处设置乳化泵2台 (1备1用) , 向工作面敷设Ø25 mm高压管路1趟, 供工作面回撤高压供液。敷设的高压管应完好无损, 管路应吊挂整齐。工作面支架采用由下向上逐台后退式回撤。

4.2回撤工艺

检查工作地点支护→连接绞车和支架后柱→连接调向绞车和支架底座→停液→拨回液管→连接远方操作阀组→送液→降支架→抽架调向→解绞车绳→停液→拨本架进液管→打木垛→将该支架抽到通道内→调向→拖运→装车→支架解体→封车打运。

4.3出架方式

(1) 1#、2#、3#端头支架拆除。

①为了保证采面拆除支架时顶板控制及通风的需要, 拆除1#端头支架前, 在运输巷端头位置打4个木垛以支护整个端头顶板, 木垛与顶板接触牢固有力, 运输巷超前支护采取加强支护措施。在1#支架侧平行于支架打2排挑棚, 挑棚间距适当, 用于端头顶板维护 (图1) 。②给1#支架单独供液, 降支架使其脱离顶板, 观察无问题后, 用绞车将钩头与待拆支架推拉头相连, 点动绞车配合单体支柱将支架抽出调向, 在原支架位置打1~2个木垛支护以维护邻架回撤空间, 然后用绞车将支架拖移到装车平台装车。用同样方法将2#、3#架端头支架拆除装车。在拆除的端头架位置打木垛或带帽木点柱支撑顶板。

(2) 中间支架拆除。

①将待拆支架的液压管路与邻架接通, 降架、收侧护板。降架时应观察顶板有无破网漏顶煤后, 用绞车配合单体柱出架、调向。利用回风巷甩车场口处的绞车拉架装车。②支架拉出前应在支架前侧下方、距待回撤支架下侧700 mm左右位置沿倾向打设采面通风通道维护木垛。③支架拉出后, 在原支架位置打设若干根带帽点柱, 木点柱距下一待拆支架顶梁800~1 000 mm, 以便邻架回撤抽出。保证顶板完好且高度不低于2.2 m, 确保支架拉移空间, 高度不够时, 要及时卧底。挑棚架设好后, 按顺序开始拉移支架, 依次进行。拉移时要控制好支架间距, 防止拉移时造成支架侧护板变形。④当工作面出现死架时, 可采用在支架底座下卧底的方法来增加支架立柱的活柱伸缩量, 正常卧底时, 使用风镐进行。

(3) 最后2台支架的拆除。

①在58#支架与回风巷上帮打1排木点柱, 支撑顶板。导通57#、58#液压管路, 把支架稍稍降低至顶梁脱离顶板。利用上甩车场口处的绞车 (JSDB-19) 、单体柱辅助出架, 2台支架交替升压, 互为支点, 迈步回撤, 待2台支架拖出一定距离后, 再回撤上甩车场口处的绞车。最后把2台支架均拖出采空区后, 再对采空区进行支护, 然后逐台支架拖运装车。②最后2架撤出后, 及时在上切眼口架设1~2个木垛。

4.4支架装车

综采工作面支架回撤后的装车方法有直接装车和平巷口转载装车外运2类。具体的装车方法有:起吊装车法、自吊装车法、利用平台装车法等。在此, 选择用平台装车, 装车平台前部有2个柱窝用单体柱固定, 平台一般布置在工作面端尾处。装车时由3人操作, 利用绞车将支架慢慢拉上平台, 紧固好后, 再用外口的绞车将支架拉出。利用平台装支架时间短, 效率高, 安全可靠。

5结语

(1) 工作面拉底后, 撤架通道平整, 并通过上架装车平台安全地将支架装上平板车拉出回风巷。

(2) 采取自下而上的拆除支架方式, 杜绝了大倾角托顶煤采面滚矸的危险, 虽然增加了运输环节, 但有利于顶板控制和作业空间的维护, 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3) 在大倾角工作面采用木垛支护方式控制支架拆除后的空顶比较稳定, 支护效果较好。但因采空区侧的木垛无法回收复用, 故坑木消耗较大。

上一篇:爸爸的拿手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未来工作计划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