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2024-05-27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精选6篇)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第1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

经典原著选读篇目

各位同学:相关经典文献的节选和导读我们已经扫描并放在学校的相关网页上了,大家可以自行查询阅读。相关说明如下:

(1)主要内容:本次扫描内容主要包括“经典文献节选”和“经典导读”两个部分;

(2)查询路径:在“西华大学主页”下面点击“课程中心”,进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页面,“用户名”处填入自己的学号,“密码”处填入自己生日的八位数字,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网站,点击“教学资料”,并选择“参考资料”,就可以进行相关阅读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1卷第1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9、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0、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1、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5、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第2篇

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ad hominem[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ad hominem[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段话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理论、精神武器,特指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武器的批判”指的是实际的革命行动、物质武器,特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马克思在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革命理论的作用时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物质与精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理论批判与现实的革命运动都是人类解放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强调了物质力量对于革命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辩证途径。在马克思看来,武器的批判所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3“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恩格斯《反杜林论》,这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真理和谬误不能混淆,它们是对立的,但 “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也会变成真理。】

4,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中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个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构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自然对人的压迫,人对人的剥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可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6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恩格斯在总结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产生作出了经典式的分析和论断。劳动使猿转化为人的具体过程:由于环境的变迁,猿的手在攀缘时起着和脚不同的作用,手和脚有了相对的分工,于是,在平地行走时也开始摆脱用手帮忙的习惯,越来越以直立姿势行走,由此就迈出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手的解放,从而使制造工具、进而使劳动成为了可能,而且还由此产生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后果,即:一方面,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相互结合起来,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使他们彼此间不得不说些什么;另一方面,直立行走及劳动的出现使身体其他部分的结构发生改变,尤其是使喉部的发音器官得到改造。实际的需要及生理结构的改变,就使语言的产生成为可能。劳动和语言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逐渐地过渡到人脑。脑的发育又带动了感觉器官的发育和完善,从而就产生了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而意识和思维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劳动在认识、改造自然界中的作用:人是所有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同其他的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可归结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拙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劳动是专属人的能动活动。

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随着完全形成的人出现又增添了新的因素——社会。】

7动物只是按造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8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从而剥掉了宗教的神秘外衣,这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正面肯定。基督教认为,宗教的本质是神,是上帝,整个世界包括人在内都是上帝的创造物。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神学,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上帝是人把自身的本质抽象出来,加以偶像化和神化,就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因此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费尔巴哈否定了上帝,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这是他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具有进步意义,马克思也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中的历史贡献。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他不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的本质。他“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即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类实践的发展,离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离开现实的生产关系及与之联系的阶级关系,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抽象、孤立的“类”,把“理性、意志和心”看成是人类共同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把抽象的“类本质”作为他的理论的逻辑起点,以此建立他的新的宗教观和人本主义哲学理论。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一是“抽象的方法”,不是从社会关系中,只是从纯粹生物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二是“孤立的方法”,即不是从全部社会关系发展的总和中去理解人,而只是理解为孤立的生物个体,这样,最终的人的本质就只剩下两性之间的性爱关系。以这种抽象孤立的方法研究人的本质,其结果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错误的同时,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不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角度,而是从人与人的区别角度入手来论述的。】

9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存在,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就是社会存在的最基本内容和方面。当时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社会意识而不是另外的社会意识,当时的社会意识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另外的样子,这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也只有用物质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才能解释清楚当时的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存在,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就是社会存在的最基本内容和方面。当时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社会意识而不是另外的社会意识,当时的社会意识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另外的样子,这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也只有用物质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才能解释清楚当时的社会意识。】 10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象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1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

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任何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而又相互依存、互相联结的两个部分或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部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都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把统一物分解为对立的两个部分进行认识:从统一中认识对立,从对立中认识统一。即“一分为二”的方法。上述两点是辩证法的最根本问题,是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指明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12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这就指明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其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构成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它们总是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并且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这是对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科学概括。

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要求自然界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生活资料,这就构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人类解决这个矛盾就叫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的物质力量,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构成了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任何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除了形成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之外,必然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它却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1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所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对象及如何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及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对象,这是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关于第一个方面,在哲学史上体现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关于第二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所有旧哲学都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14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填空题】指明作者和出处

1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资本论》】

2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毛泽东《实践论》】 4“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5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矛盾论》】

6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他们中抽象出来;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恩格斯《反杜林论》】 7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8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毛泽东《矛盾论》】

10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是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为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12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4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5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6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马克思《资本论》】

17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他们中抽象出来;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恩格斯《反杜林论》】 18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矛盾论》】

19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列宁《马克思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2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1“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毛泽东《实践论》】

22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恩《共产党宣言》】 23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ad hominem[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ad hominem[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4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

25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资本论》】 26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论述题】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和评价毛泽东《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实践论》是一部认识论著作,也是一部辩证法著作。其根据有三:①《实践论》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②《实践论》论述和发展了认识领域中的量变质变规律;③《实践论》论证了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矛盾论》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表现在:①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阐明了分析事物矛盾特殊性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③论述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即功能的一致、认识运动公式的一致。

《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2请用自己的话阐述和评价毛泽东《矛盾论》【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该书从 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 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并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③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④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⑤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谈谈学习经典著作的体会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一系列的范畴、论断和原理,它们彼此联结,形成多层次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做到既准确把握原理,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有利于培养我们阅读原著的能力,并增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研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

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以及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第3篇

近年来观摩过很多略读课, 发现略读拓展的方式很多, 最令我难忘的是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 (下) 《刷子李》一课。《刷子李》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作品《俗世奇人》, 全书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 书中所讲之事, 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民俗生活为背景, 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 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 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 故事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虞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让我领略到了文学名著的错彩镂金之美, 他的课堂舍去了繁华, 舍去了修饰, 留下的是最本质的原著精髓。虞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追本溯源、领略经典, 走向原著, 这种略读拓展, 令经典原著的文学魅力在学生心中升腾飘香。欣赏虞老师的这节课, 我感觉其拓展之妙有三:

其一, 阅读原著的部分内容

“读者心中要有作者。”在虞老师执教《刷子李》一课中, 当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性地认识到“刷子李”的“三奇”时, 虞老师借机出示《刷子李》的原著《俗世奇人》中的片段描写, 使学生通过课本与原著的对比描写深刻地感受到“刷子李”的“三奇”, 体会到原著中作者语言的丰富多彩和对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 从而使学生对原著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片段一】

师:《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 需要我们自己读书。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知道“刷子李”在粉刷这个行当非常出色, 手上有绝活, 很神奇。你从课文中找出了几处说明“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很奇?

生:“刷子李”刷的屋子很美!

师:那是他刷屋子的什么很奇?

生:本领、技术。

师:所以第一方面是“刷子李”刷出来的屋子效果很奇。还有一句也是写他刷出来的屋子的效果, 找一找。 (板书:效果奇)

生:最后一句。

师:还有一句。

生:第三句。

师:这三句是从效果这个层面写了“刷子李”的奇。第二方面呢, “悠然摆来, 悠然摆去”, 他刷屋子的什么很奇?

生:动作。

师:动作奇。 (板书:动作奇) 还剩一句, 是哪句?

生:第二句。

师:这是什么很奇?

生:规矩。 (板书:规矩奇)

师:课文就是从这三方面来写“刷子李”的奇的, 现在明白了吗?

师:对于“刷子李”的奇, 著名作家冯骥才也有非常著名的论述, 咱们一起来看看。 (屏幕出示部分原著, 师生配乐朗读)

师:他所感受到的, 跟咱们感受到的怎么样?

生:差不多。

一个“奇”字, 三处描写,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激发了学生无穷无尽的求知欲望。而对原著部分的引入及其阅读, 则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走进了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世界,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欲望, 使阅读从课内走向了课外。

其二, 渗透原著的经典篇目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虞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原著中的部分经典篇目, 让学生在“猜一猜”这一活动中, 适度地了解了作者冯骥才原著中的一些经典篇目, 巧妙地为学生阅读《俗世奇人》这本好书做了铺垫。

【片段二】

师:现在, 大家都明白了, 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如果某人在某个行当, 手上有绝活, 无人能敌, 那么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独特的方式称呼他。这独特的方式是———

生1:行当的名字放在前面, 姓放在后面。

师:这是对他的肯定, 更是对他的赞美和尊重。明白吗?

生1:明白。

师:在民间拥有这种独特称号的还有很多, 如……请你说。 (学生小声议论)

生2:“泥人张”。

师:在天津有个姓张的, 泥人捏得特别好, 我们叫他——

生:“泥人张”。

师:还是在天津, 有个叫魏源派的人, 做风筝做得特别棒, 咱们可以叫他——

生:“风筝魏”。

师:依然是在天津, 有个叫刘凤鸣的“刻砖”特别在行, 咱们可以叫他——

生:“刻砖刘”。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虞老师非常智慧地向学生渗透了原著《俗世奇人》中的经典篇目:《泥人张》《风筝魏》《刻砖刘》等, 通过这些经典篇目的渗透, 使学生对《俗世奇人》一书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达到了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效果。

其三, 推荐阅读经典原著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时, 虞老师水到渠成地向学生推荐了冯骥才的原著《俗世奇人》这本书, 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延伸, 阅读方法得到实践, 阅读习惯得以养成。

【片段三】

师:这堂课, 咱们既领略了“刷子李”神奇的技艺, 又领略了冯骥才小说描写的一波三折, 过瘾不过瘾。

生1:过瘾。

师:有人说, 曹小三当徒弟头一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是一辈子都不能学到的, 课文当中, 哪些地方体现这个, 说来听听!你从这篇小说中学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心中明白, 但不能用语言表达, 是吗?相信你看了下面这段话, 你就明白了, 你的心就更透亮啦。

师: (出示, 配乐师读) “手艺人靠的是手, 手上就必须得有绝活。有绝活的, 吃荤, 亮堂, 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 吃素, 发蔫, 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 它地地道道……”

师:你明白了吗?

生2:要当这种人, 必须要有绝活, 手艺要高超。

生3:有能耐的必定比没能耐的好。

师:那当然。

生4:做人不能看外表, 要靠实力。

师:不管从事什么行当, 不管你干什么, 只要你努力、勤奋、自信, 你就一定有成绩, 真所谓, 三百六十行——

生5:行行出状元。

师:最后虞老师想出一副对联给“刷子李”。写过对联吗?

生6:没有。

(多媒体出示:

上联:天衣无缝刷子见功底

下联:黑衣无瑕绝活显传奇

横批:俗世奇人)

师:齐读最后一句。看了之后, 再看看《俗世奇人》, 去领略大作家冯骥才的生花妙笔!

在学生阅读兴趣正浓时, 虞老师适时向学生推荐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本好书, 让学生带着爱读书、想读书、盼读书的美好愿望和急切心理走出课堂, 奔向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 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以人为本;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60-0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的核心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远离现实生活而醉心于抽象的哲学批判之思辨倾向。马克思鲜明指出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②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脱离实际,马克思认为这种哲学需要终结了:“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对现实的描述会使得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得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离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③因此“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我们的历史观的前提是一些实际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④

近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没有真正达到对人的科学理解,这要表现在它多从“类”的意义上理解人:第一,许多哲学家只是抽象地设定“一般人”,这种抽象的设定虽然包含了对人的某种应当性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与现实的人活生生的生存活动却是相异存在的;第二,一些自然主义哲学家虽然看到了人的生命存在,但却只是在一般生物学的意义上理解人,没有看到现实的人与一般生命存在的本质差别。由此,他们所建立起来的,要么就是关于人的形而上学,要么就是关于人的生物学。

马克思明确的表达出对这种哲学的尖锐批判,也表达出对“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的关切,他指出:以往德国的一些哲学家往往置现实的人于不顾,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一般人”或“类”,把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看作始“人”的发展过程。⑤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题和出发点不是抽象的人或“类”,而是现实人的实践活动和历史发展过程,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⑥

马克思关注人的生活世界,主要是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主题。这一主题可分解为两个论题: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人的异化并追求人的解放和发展,进而使异化世界成为人道世界的价值主题;诊断造成人的种种存在状况的根源,制定医治人和社会病态方案的科学主题。在时代条件之下,马克思这种人本关怀深深的影响着他的行为和思考,他对于当时处于弱势状态的无产阶级充满关怀,他十分关注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关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并多年研究,最终成书《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建构,而是要求具体化为个体、群体、无产阶级、被剥削被压迫阶级、民族与国家,以及整个人类争取解放、争取独立、争取自由的思想武器,并通过具体的共产主义运动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史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人类发展最高目标。

人类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关怀,当面对具体问题之时,这一关怀又主要表现在对弱势主体强烈而现实的关怀。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是马克思主义不变的追求。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的核心是对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问题的关注。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以人为本”的贯穿

马克思把“人”看作是一切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主体承担者及基础,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创造主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⑦他把人看作是一切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一切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本质、基础和主体承担者。在马克思那里,对人的认识始终贯穿于他的前后著述中。

马克思渴望和追求着人道理想,因而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都对现实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批判现实世界中,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理想,而要实现应当的理想,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由此,马克思改变了自己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一是由个人出发改变为从社会、阶级、人类、集体和“联合体”出发;二是从人的本质出发改变为从社会关系出发;三是从理想出发改变为从现实出发。

1845年以后,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主题和理论前提发生了转换,那就是着重研究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⑧这也意味着马克思哲学在研究主题和理论前提上发生转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着重论述了人的本质的思想。

1846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开始集中研究现实的人的社会交往方式、物质生产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认为新哲学的前提就是从处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出发的,而现实的人是受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形式制约的人。1846年,马克思在《马克思致安年科夫的信》中着重论述了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历史。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集中论述了生产力决定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观念的核心思想。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集中阐述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总之1845年以后,马克思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论框架和理论基础,都是以现实的人、历史的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用科学与价值统一的方法,研究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从中揭示了他的哲学追求的目的与手段,即通过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现实物质条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改造活动,使得无产阶级获得解放,使得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达到和谐一致,使得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针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或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自己确立的科学方法,强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生存、发展的悲惨处境以及非人道境遇,期望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社会。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民”到“人民”再到“以人为本”,这个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一大景观,这一思潮的兴起,是基于马克思哲学关注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的本性来研究当代中国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以道德伦理的承载者,没有个体性,只有群体性,所以中国文化传统在古代以及近代都没有内生出影响社会各阶层的人性解放运动。在整个近代,中国是被迫进入了现代化路程,一直在寻找解决作为民族国家的独立政治身份问题,那么在这以后,整个文化结构的自主性的变革,尤其是人的观念的变革就成为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使执政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科学认识中国国情。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执政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思想界才开始真正思考和关注个体的人,并逐渐带动整个社会对人的问题的正视和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无疑是人的现代化,也只有真正解放了人性,才能全面实现现代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充分利用和规范人来运作的,市场经济的表层是“物”的问题,深层却是“人”的问题。改革开放中的文化建設的实质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它以人为本并解决人的问题。

近年来围绕“文化变革与人的现代化”这一主题,当时许多学者集中讨论六大问题:“价值观念变革”、“商品经济与道德建设”、“科学技术现代化与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思维方式变革”等问题。这些研究的根本性就在于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反思现代以及人被失落的文化原因,注重文化队人格的塑造,其实质就是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反思文化与人格,从文化与人的关系上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以确立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进步。

21世纪的今天,我国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深入的成果,并确立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可持续发展,从哲学上看,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发展的元价值在于追求人的发展,虽然中西方所提出的问题在层次上不同,把这些问题提升到人的社会意识之中,核心都是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问题,分析解决当代人类实践发展提出的与人有关的重大现实问题。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页。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76页。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74页。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0页。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

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⑧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著,张帆译:《共产党宣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

[2]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三联书店,2009年。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4]张奎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石与灵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5]赵连章编:《坚持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国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6]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7]韩庆祥:《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8]谭群玉编:《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马克思主义原著理解 第5篇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啥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审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296页。……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国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欺骗束缚住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和事变,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忘掉这种联系)向前发展。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自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桓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的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一一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4页。

因此,我在英语中如果也像在其他许多语言中那样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我希望英国的体面人物不致于过分感到吃惊。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705页。

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相反,历史哲学,特别是黑格尔所代表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人物的表面动机和真实动机都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认为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别的动力;但是它不在历史本身中寻找这种动力,反而从外面,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例如黑格尔,他不从古希腊历史本身的内在联系去说明古希腊的历史,而只是简单地断言,古希腊的历史无非是“美好的个性形式”的制定,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实现。在这里,黑格尔关于古希腊人作了许多精彩而深刻的论述,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今天对那些纯属空谈的说明表示不满。因此,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因此,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因此,至少在这里,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51页。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4版,第118—119页。

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列宁:《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10页。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马克思主义原著读后感 第6篇

一、永恒魅力之一:强烈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强烈的实践品格可以从其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注:为 行文方便下文简称《提纲》)中得到明显的确证和其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也佐证了这一点。《提纲》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认识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 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其中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只从直观的 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他们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用。在揭露批判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阐述自己的实践 观点时,马克思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认为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在 《提纲》中通过对费尔巴哈消极的反映论的批判,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认为,不仅人的认识基于实践,全部人类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在《提纲》中,马克思深刻的揭示了其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明确地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与一切旧 哲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新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只是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马克思还说明了自己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和实践 性。从《提纲》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提纲》中关于实践的观点在其随后和恩格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到形态》 中得到了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与贯彻。

笔 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由于其对现实的敏锐关注和对实践的依赖,使得它呈现出与体系化哲学相当不同的特色也是其最终能够超越其它哲学的根源所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始终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教条而仅仅只是行动的指南,强调理论不仅要能说明世界更要能用以改造世界。这样,就使得其哲学具有面向实践的开放性,为理 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留下了空间,也为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完善创新这一理论提供了可能。因此,无论社会

如何变化发展,其都不可能脱离开实践而行,故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强烈的实践品格这一特质都不会落伍,其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更加丰满。

二、永恒魅力之二:与其它哲学相比所具有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 克思哲学产生于资本全球化的自由竞争时代,本质上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产物。从产生之日起,就对这个社会造成的剥削和压迫以及两级分化,不断揭露和批 判,从而时时提醒一切富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们,不断地反思这个似乎是“永恒天国”的社会。今天资本全球化已经进入垄断时代,但其制度性缺陷不仅在国内,更 在国际范围内大量存在。治疗顽疾,需要介入一种坚实的批判性话语,而具有深刻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无疑成为首选。马克思哲学与生俱来的批判性精神是建立在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进步意识、忧患意识、求真意识和反省意识等的总和。用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话加以整理,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集中体现在:第 一,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无疑 体现了注重发展、推动变革的进步意识。第二,“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种立足现实、现向 未来的创新意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即面向诸多可能性的未来,如何使理论的前瞻性避免主观臆测。第三,“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遇 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这里既包含着自我批判的反省意识,又包含着不畏权势的唯实精神,体现了彻底的科学态度。第四,“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 自我阐明(批判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固有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意识,是其作为工人阶级世界观的自觉追求。然而,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当历史的车轮行进 到21世纪的今天,在这块日益世俗化的土地上,批判的话语却变得越来越懦弱,越来越苍白无力,马克 思的一些不肖子孙把他的彻底批判理论的光芒销蚀殆尽,甚至变成了一块教条主义的石化硬売,这与马克思的彻底批判精神相去甚远。笔者以为社会要进步要更好的 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勇于和敢于坚持批判精神,拿起批判武器的人士。作为一位接受马克思理论教育的中共党员,我们理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应该自觉运用这一思想武器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都是我们巨大的思想财富,它的魅力也必 将是永恒的!

三、永恒魅力之三:厚重的人文主义精神

通过对原著的研读,让我感受颇深的一点是:从其著作中折射出来的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关于这一点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于1847年 ――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可以找到根据,在宣言中马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建立起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发展的社 会条件。马克思哲学关注的中心,就是现实的人的生存状。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对这个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抱有强烈的同情,对造成他们生存状况恶化 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由此带来的人性的扭曲、人的本质的异化,不断进行讨伐和批判。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人的价值和尊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 金钱或屈从于政治的特权。人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具有浓厚人文关怀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在我们当前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中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在笔者看来只要这个社会还有现实的人的存在,就必定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因此可以说人文主义精神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也 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四、永恒魅力之四:辨证的分析方法

通 过对原著的学习让我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魅力之处应在于它:辨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他对问题的分析让你感觉到他对切入点的把握总是那么的准确和全 面、总是那么的深刻、批判总是那么的入木三分,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以为无疑与其所使用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分不开的。马克思的科学分析方法主要有矛 盾分析法、抽象具体法、逻辑与历史统一法等,这是马克思哲学中极为宝贵的理论财富。这无疑应成为我们学习原著应该

重点汲取的营养,因为这些方法对我们以后 的学习工作必将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要求有二:其 一,提出或回答任何问题(包括对于原著的理解),都必须将其置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中(不仅仅是语境),从社会的具体矛盾冲突中考量各种思想理论 的冲突;其二,对于各种思想材料和资源进行加工取舍的根本依据,不是来自思想自身,而是来自实践的要求,实践按照能够创造现实、转化现实这一根本要求,对 于各种思潮、学说、主义等进行无情的筛选,并确立其历史地位。这就是说,再重要的文本,实际上也还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摹本”,而不是“原本”。因此,尽 管“解读”、“理解”必具主观性,然而“文本”如同历史一样,不是任何人“戏说”、“解构”的玩偶,其还是具有一定的客观评价尺度,绝非“怎么都可以”。

五、结语

上一篇:高二阅读理解精选精炼下一篇:八年级上册单元作文走上辩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