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

2024-05-28

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精选8篇)

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 第1篇

八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训练设计方案

《陈毅市长》

松江区大港学校

一、课堂训练活动

1、布置两个思考题:(1)从这个片断来看,陈毅市长与齐仰之先生发生哪些矛盾冲突?

(2)陈毅是怎样一一解决这些难题的?然后观看《陈毅市长》电影录像片断,时间:10分钟左右。

(1)、设计意图:学生初学戏剧单元,如果仅停留在对文本的分析上,这样与其它体裁的教学区分不大。而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首先能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更主要的是学生能通过直观的画面对人物精彩对面的欣赏,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同时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突破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思想性格。

(2)、完成情况:学生很有兴趣地看完影片,在两个思考题的讨论中发言踊跃。

2、分角色朗读,可先采用同桌分角色朗读全文,然后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文中的高潮部分。

(1)、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学生通过朗读来体验感悟人物的思想性格。

(2)、完成情况:学生朗读时比较投入,尤其对人物个性化的对话很感兴趣,学生对人物思想性格的把握比较准确。

二、基础性训练:

(一)、必做题: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检查学生整体把握和概括的能力,这是初二学生训练的基础。完成情况:概括比较简练,准确率较高。

2、解释以下两个短语:无事不登三宝殿;亲顾茅庐。从这两个短语中可以看出陈毅市长怎样的思想性格。

设计意图:词语解释是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两个词语解释课后有注释,但是通过练习强化,主要是由词义的理解再到句意的理解,从而能深入浅也地把握陈毅尊重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和重视科学文化。

完成情况:后半题学生都能准确地答到陈毅尊重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3、文中陈毅说齐仰之先生“英雄无用武之地”具体体现在哪一件事?

设计意图:此题回答需结合陈毅和齐仰之两个人说话的内容,考察的是学生归纳能力,同时为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陈毅能说服齐仰之重新出山铺设了台阶。

完成情况:学生答原文的情况比较严重,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归纳的能力不强。

(二)、选做题:

1、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请写一段齐仰之先生的人物介绍。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梳理信息,组织语言的能力。

完成情况:选做的同学基本上把信息概括出来。

附:

一、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和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圈划,朗读和品味文中重点的人物对话,了解陈毅同志鲜明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思想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和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表现方法。

难点:理解“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文中的作用。

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剧本,但是以前学过小说的阅读方法能帮助学生去理解本文的内容——通过对人物对话的分析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当然,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生阅读文本,往往只是从句子的表层含义去理解,同时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综合思考。概括问题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无论是课堂训练还是课后练习,我训练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紧扣教学目标;(2)强化基础训练;(3)重视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 第2篇

专项部分 阅读

《春天在哪里》 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春天在哪里?”这句话,引导我们去寻找春天。诗中描绘了春天的风、春天的雾、春天的雨和春天的太阳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给大地带来的新气象,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喜爱春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分段及段意 整首诗共四个小节

第一小节:春天的风给大地带来新景象。第二小节:春雾的特点和雾中的草儿。第三小节:春雨的特点和雨中的竹笋。

第四小节:春天太阳的特点和阳光下的秧苗、菜花和蚕豆。写作特点

1.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诗人用孩子的眼睛去寻找春天,每个小节都用设问的方

式。叙述方式独具匠心,感情表达得充分饱满。

2.想象丰富、新奇,充满情趣、描绘的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语言清新活泼,带有童趣。大量运用拟人把景物写活了,表达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小溪拍照》 主要内容

文章通过小溪在原野上的一路奔跑,以拍照的形式记录了一路的所见所闻,拍下了鸟儿、花儿、绿叶、蝴蝶、小青蛙、小草、云朵„„描绘出一幅幅美丽

xiaoxue.xuekeedu.com 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了解到了春天的特点,陶冶美好的情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溪一路奔跑在原野上,不停地给春天拍照。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小溪拍下了很多照片。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小溪把春天的消息告诉了大海妈妈。写作特点

1、本文以拟人化的写法,把小溪当成了一个调皮的孩子,小溪一路给春天拍下一张张彩照,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叙述方式独具匠心,感情表达得充分饱满。

2、想象丰富、新奇,充满情趣、描绘的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语言清新活泼,带有童趣。

3、最后,用大海妈妈的话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春天真好”。

《跳礅上的歌》 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一群农村小学生去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小溪里的跳礅。晴天的时候他们快乐地经过跳礅去上学,雨天的时候他们手拉手一起走过跳礅,水深的时候老师就会把他们一个个地背过去。本文通过写跳礅上的快乐,表达了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深厚情谊,歌颂了团结友爱和无私奉献的品德。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了小溪里的跳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在跳礅这个琴键的伴奏下,小溪在晴天唱着快乐的歌,雨天唱着友爱的歌,水更深的时候唱着赞美的歌。

xiaoxue.xuekeedu.com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孩子们在歌声中一天天地成长。写作特点

1、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分述里面又有并列的三个部分,分别写了晴

天、雨天、水更深时孩子们过跳礅时的情景,使课文条理清晰。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跳礅的样子以及孩子们的快乐心情,极具表现力。一开始把跳礅比做琴键,为写这些动人的歌做铺垫。

《木匠的房子》 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一个木匠,他的房子很小很小。在一个雨天,木匠让一个老人、一个可怜的女人和三个孩子„„接二连三的一共十一个人进屋避雨。赞扬了木匠关爱他人的精神。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木匠的房子太小了。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一天下雨,木匠让很多人进屋避雨。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老人的话意味深长地道出了人要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写作特点

1、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使课文条理清晰。

2、文章开头写木匠的房子很小很小,为后文埋下伏笔。

3、最后用老人的话总结全文,阐明了人要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这个道理。

《蚂蚁的队伍》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威尔教授看到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匆匆忙忙地搬运食物,产生了疑问——“是谁在指挥它们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威尔教授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和试验。最后终于解开了这个谜,揭示了蚂蚁排队前进的道理。表现了威尔教授细心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威尔教授看到蚂蚁搬运食物的场景,产生了疑问。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威尔教授为了解开这个谜做了放一小勺糖、划一道沟、放一块石头等试验。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威尔教授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和试验,终于解开了蚂蚁排队搬运食物这个谜。写作特点

1、作者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叙述,课文条理清晰。

2、对蚂蚁动作描写十分细致,来说明威尔教授观察仔细。

3、文章最后一段回答了课文前面提出的问题,做到了首尾呼应。

《红围裙》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一条红围裙,写出了系着红围裙做饭菜、洗衣服的妈妈和系着红围裙为妈妈做生日面的小女儿之间的母女深情。小女儿为了回报母爱,为妈妈做了没放盐的生日面,可是妈妈很开心。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和小女儿的孝顺。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xiaoxue.xuekeedu.com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美丽而滑稽的红围裙,真是人见人爱。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妈妈系着这条美丽的红围裙做饭、洗衣服,很能干。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小女儿在妈妈生日的时候,系着红围裙为妈妈做了没放盐的生日面,妈妈吃得又香又快又开心。写作特点

1、本文围绕“红围裙”这条主线进行叙述,从头到尾贯穿全文。

2、文章最后妈妈的爱得到了回报,揭示了孝敬父母这个主题。

3、大量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刻画了人物形象。

《我不是最弱小的》 主要内容

假日里,萨沙一家在森林里玩的时候,下起了雨。妈妈把雨衣让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披在萨沙身上。萨沙在全家人的影响、感召下懂得了要爱护弱小,把雨衣的下部盖在蔷薇花上。体现出萨沙心地善良,保护弱小的美好品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萨沙一家在森林里玩的时候,下起了雨。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萨沙在全家人的影响、感召下把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写作特点

1、通过妈妈的话点明文章中心。

2、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得十分生动。

3、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通过言行举止表现人物性格。

《两颗种子》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课文写的是两个少年向一位老人请教,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老人给每人一颗种子,让他们寻找保存它的最好方法。一个少年只是把种子好好收藏,几年后,种子还是原样;另一个少年把种子种在地里,辛勤劳动,收获一年比一年多。说明要实现理想必须付出劳动,付出心血。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两个少年向一位老人请教,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老人给每人一颗种子,让他们寻找保存它的最好方法。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一个少年只是把种子好好收藏,几年后,种子还是原样;另一个少年把种子种在地里,辛勤劳动,收获一年比一年多。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老人的话说明一个道理: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付出劳动,付出心血。写作特点

1、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

2、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两个少年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

《松树和青藤》 主要内容

课文写的是小松树和小杉树都看到了美丽的大海。为了看大海,幼小的青藤请求杉树扶它一把,可杉树却不耐烦地拒绝了。后来,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终于看到了大海。赞扬了松树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和小青藤积极进取的精神。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xiaoxue.xuekeedu.com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小松树和小杉树都看到了大海。

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为了看大海,幼小的青藤请求杉树扶它一把,可杉树却不耐烦地拒绝了。后来,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终于看到了大海。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小杉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心中感到羞愧。写作特点

1、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2、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小松树和小杉树对青藤提出请求时态度的对比。

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 第3篇

一、整理、归纳、加工复习内容, 提高复习效率

各种考试的题型无论怎样变化, 其着眼点都是考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为复习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调整, 归类重组;找全知识点, 抓出重难点;明确哪些知识必讲, 哪些知识可讲可不讲, 然后由主到次, 由易到难排好序;接下来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包括时间的安排、方法的运用、待解决的问题、容易出错和容易忽视的知识点, 预期的目标等, 制定出复习的重点, 有针对性地复习。具体方法可以采用以单元为复习点, 逐个将单元的知识归类。先复习字、词、句, 再复习课文, 然后延伸到课外阅读, 最后综合复习。由单元到综合, 让学生有个复习的适应过程, 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吸收。

二、整体把握、分层要求

1. 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 分层要求。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是优等生, 哪些是中等生, 哪些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要求上就应该有不同。可以采取“保底不封顶”的做法, 即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最基本、最一般的要求, 而优等生可以“超常发挥”。“保底”还可以不去考虑教材的基本要求, 而是从学生自身素质的客观实际中确定一个能够实现的奋斗目标。

2. 提倡合作学习。

由于复习时间有限, 合作学习非常重要。遇到自己独立完成吃力的问题, 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共同解决, 这样更有利于时间的有效利用。但一定注意不是任何一题都要讨论, 确保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通过同学间的相互配合, 开阔自己的思维, 提高解题能力和复习的效率。

另外, 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充当学困生的小老师,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他们学习。这样, 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合理组织下都行动起来,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得当的训练, 提升综合能力

在复习中通过检测及时地发现存在的漏点疑点、思维的盲点、能力的空白点, 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和变式训练, 如:易错知识要归类训练, 热点题型要专题训练, 训练时还应注意分析题型特点、弄清解题思路并总结解题规律, 在训练后还应进行回顾, 想一想自己是怎样做这样的题的?以前为什么做不好?再出现类似的题还会做吗?然后再出题再训练, 逐步加深训练的难度, 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屹立%%耸立%%直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 (%%) 在天安门广场。

方法: (1) 理解词语的意思, 比较词意的细微差别。 (2) 一时间比较不出词语的明显区别时就改变方法, 先认真领悟句子的意思, 再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3) 把词语逐一带到句子里, 通过语感来判断。 (4) 探寻规律。三个词都有“立”的意思, 但“直立”强调的是“直”, “耸立”强调的是“高”, “屹立”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这样用排除法就可以选择准确的答案了。像这样的题指导学生多读几遍, 千万不要漏掉不选, 先挑有把握的做, 难题要在心里做个标记, 提醒自己待到有剩余时间的时候再细做分析。

四、强化能力训练

习题训练是集“加强记忆、加强理解训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复习方法。新课程考试形式常变、多变, 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熟练掌握试题解答过程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1. 要精选、精编试题。

兼顾常规题和新颖题型, 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能力的考查。例如, 让你介绍一下居里夫人的情况, 你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收集有关她的资料 (至少三个方面) 。

2. 要精讲、精评。

首先做好试卷的分析工作, 掌握学生失分情况及原因;讲评时不求面面俱到, 而是就典型性问题举一反三、合三为一。

五、抓好最后一周的复习非常关键

考前一周的复习要与前一段时间的复习有所不同, 要复习以记忆为主的内容, 如要求背诵的段落和诗词格言等, 是回忆性的浏览, 过电影式的复习, 并不要求学生再将有些问题钻得很深, 很透, 更不要做难题。要侧重基础知识的记忆, 查缺补漏, 找出前面做的练习, 重点分析做错的题。

摘要:教师要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调整, 归类重组;找全知识点, 抓出重难点;明确哪些知识必讲, 哪些知识可讲可不讲, 然后由主到次, 由易到难排好序;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包括时间的安排、方法的运用、待解决的问题、容易出错和容易忽视的知识点, 预期的目标等, 制定出复习的重点, 有针对性地复习。

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 第4篇

【关键词】八年级生物动物学 自主学习策略 预习提纲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课前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具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尤为重要。课前自主学习就正好可以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是许多学生反感预习,觉得毫无益处,徒增作业量。叶圣陶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因此,教师对课前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是督促学生落实自主学习的前提,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制定预习提纲,给学生提供明确且易于落实的自主学习任务,使他们能欣然接受任务并认真完成。

那么预习提纲该如何制定呢?

第一,注重学科特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设计动物学部分,教材的编写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思路,简单地介绍各种动物的特征,而每种特征都体现了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都需要营养,需要呼吸,需要生殖,需要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等。因此,预习提纲以表格的形式总结,纵向为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一直到鸟纲、哺乳纲;横向为代表动物的捕食、呼吸、运动、生殖、趋利避害、其他特点以及其他代表动物。学生通过看书,能找到其中部分答案,有部分未找到的便成为课堂的疑点和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个提纲,学生明确要研究的重点,并且容易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整体意识。表格空白有限,促使学生尝试提炼信息,总结关键词。表格纵向为对比,有助于学生通过对比辨析动物的进化方向,并且有利于归类记忆和对比记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临考前复习,这个表格都能促进高效学习。

第二,注重分层,因材施教。任何事物和人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我们采用统一标准、单一的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因目标过高可望而不可即,最后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根据这种现状,为了不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虽然任务一样,但是课上的预习检测考查却不一样。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从书中找到相应的关键词并记住,遇到简单问题由他们按部就班解答;对于中等的学生,要求尽可能填好所有的空,还要提出一些疑问,书本上找不到的,需要引导才能得出答案的,由学生集体讨论作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让他们思考各种生命现象的原理,重点是在合作探究时能引导其他同学共同进步,解析一些综合问题。

第三,注重检测评价的可操作性。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项目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其中对预习的评价也是项目之一。第一堂课就要求每个学生将表格画于书封面内页空白处,便于保存和检查。课中设“预习检测”环节,随机点名回答。教师根据问题难度请不同的学生回答,只要能答出相近答案,即口头表扬鼓励;或者登记,统一加分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可以举行竞赛抢答或者展开小测验,使学生更有兴趣和积极性去参与课前自主学习。当然,学生没完成的要受到惩罚。这样能促使学生坚持课前自主学习,其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到预习带来的好处——知识点轻松记住了,问题回答出来了,学习成绩提高了。

做到了以上三点,那么一个很好的预习提纲就制定出来了(如表1)。

综上所述,八年级生物动物学部分的学习通过预习提纲引导课前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梳理繁杂的知识点,便于记忆;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概念和重点,留出更多时间去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学生明确目标,带着疑问上课,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相信到了八年级下学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定能使总复习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于景文.浅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2):56-57.

[2]王雪峰.浅谈课前自学[J].成功(教育),2008(09):62.

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 第5篇

专项部分 阅读

《海上日出》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不同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是按照“我”在不同天气里观看日出的过程来记述的。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讲“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主要讲“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主要讲“我”在有云的情况下看到的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总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写作特点:

1.文章按照日出前后的发展顺序,抓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太阳颜色、形状上变化的特点进行描写。

2.作者是在经过多次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文章的。“有时候„„”说明了作者对日出进行了多次观察,和前面的“常常早起”相呼应。所以我们要细致地描写事物,必须养成经常观察的习惯。

3.全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具体性和形象性。例如比喻的修辞手法,“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把太阳初升时的样子比喻成小孩子的脸。“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把太阳升起时的样子形象地比拟成人负担重担时的样子,真是逼真形象。反问句的运用,“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增强了作者发出由衷赞叹,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全文运用词语准确、恰当。课文在讲云厚时的日出时,运用了“镶”、“透”、“染”,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有厚云时太阳、阳光的动态及颜色的变化。文中“亮光”、“光亮”、“光彩”、“光芒”只是词序上的颠倒或一字之差,所要表达的意思却不尽相同,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

《使至塞上》 写作特点:

1.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事物。

作者写沙漠抓住“烟”“河”“日”三种典型事物加以刻画。刻画“烟”为“孤烟直”,xiaoxue.xuekeedu.com

刻画“河”与“日”为“长河落日圆”,形象地描述了大沙漠既单调,又雄浑的景象,勾勒出阔大、壮美的大沙漠中黄昏日落的景色。

2.叙事、写景、抒情交融。

前两句写作者出使,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这既是叙事,又是写景。后两句写大漠、烽烟、长河、落日,活现出一幅边塞图。读这两句诗,使人可以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凄苦。然而戍边将士正在这里浴血奋战,实在可歌可泣。“烟”虽“孤”,但却“直”,大有顶天立地之感。长河落日本极平常,但作者却有独特感受。说“长河落日圆”,流露出亲切、喜悦之情,足见诗人开阔的胸襟。《松花江上》 主要内容:

《松花江上》是一支震撼人心的抗战歌曲。歌曲用悲怆的旋律诉说了故土沦丧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表达了抗击日寇的决心与早日收复失地的期望。分段及段意:

这首歌词共21行,依内容与感情脉络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6行),怀念沦陷的故土。写流亡的东北民众诉说家乡的美丽富饶。

第二层(第7~14行),诉说流亡的凄苦,有家难归。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满怀家乡沦陷的哀痛与逃亡生活的凄苦。

第三层(第15~21行),呼唤光复。用感慨的发问,向故乡和亲人发出急切的呼喊,渴望收复失地,光复故土,返回家园。写作特点:

1、采用哭诉的形式表达了流亡之痛。

面对东北流亡者的悲惨遭遇,面对祖国大片土地的沦丧,作者义愤填膺。于是以流亡者的身份,发出悲怆的控诉。这种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显得真实、感人。流亡者控诉日军的罪恶,控诉流浪的凄苦,控诉蒋介石的不抵抗。这种内容感人的歌词,再配上以河北妇女哭亡夫的曲调为基调的旋律,词曲珠联璧合,使歌曲成为一首悲怆的哀歌。

2、反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精炼与情感浓烈是诗歌的重要特点。而必要又恰当的反复正是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这首歌词恰当地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格,比如,两次连用“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突显了怀恋家乡的情感。“九一八”反复用两次,表达了难忘国耻的情感。“流浪”反复三次,宣泄流浪之苦,以及心中的哀愁。“哪年哪月”反复两次,尽抒期盼回乡的情思,表达驱逐日寇的决心。最后反复两次“爹娘啊”,仿佛是流亡者大放悲声的哭诉,悲愤之情达到了高潮。反

xiaoxue.xuekeedu.com

复修辞格的使用,不仅强化了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使歌词的节奏感更为鲜明。《狼牙山五壮士》 主要内容 :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 连队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六班五位战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五位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写作特点 :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五壮士接受任务,接着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然后把敌人引上绝路,在顶峰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过程。课文的五个部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作者对“接受任务”的第1段和“引向绝路”的第3段内容,写得比较简略,而对“诱敌上山”的第2段、“峰顶歼敌”的第4段和“英勇跳崖”的第5段这三部分内容,都写得比较详细,从中可以学习到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要求,安排材料的时候,要把更能够突出中心的部分写详细,其他有联系的部分就应该写得概括、简略。这是本课着重讲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方法。《捅了马蜂窝》 主要内容:

文章以清新的格调记叙了“我”在童年时代经历过的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在“我”7岁时,爷爷和爸爸带“我”去打野鸭。“我”趁大人去找小船时,受到了村里孩子的刺激与捉弄,受虚荣心理的驱使,冒险用长竿子捅了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得脸都变了形,闯了大祸。文章写出了纯真的童趣和孩子好奇的心理,赞扬了儿童在做了错事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做法。

分段及段意:

文章是按事情发生、发展与结局的顺序记叙的,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xiaoxue.xuekeedu.com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爸爸和爷爷答应带“我”去打野鸭。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发现了马蜂窝。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写捅马蜂窝的过程。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写教训。写作特点:

1.全文充满了童心与童趣。

作者是站在7岁孩童的角度来写本文的。文中写的事,是孩提时颇有趣味的事,而且是被马蜂蜇过这样终生难忘的事。作者开篇先从打野鸭这样的趣事开始,但第2段后却撇开打野鸭而专写捅马蜂窝。把捅马蜂窝的过程写得清晰有味道。先写因好奇去看其他小孩在马蜂窝前的怪异表现;再写其他小孩激“我”;接着写“我”在不知捅马蜂窝的厉害的情况下,冒险地捅了马蜂窝;最后写被蜇后的疼痛情形。由于作者有切身体验,又如同小孩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使文章童心毕现,童趣顿生,童情洋溢。

2.善用个性化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心理。

文章主体部分多为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描写。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描写手法,目的是通过有个性的语言和动作,去表现人物的个性与心理。首先,这些语言动作都符合孩童的年龄特点,有儿童的个性。其次,不同心理与不同人物又有不同的语言、动作。比如,“我”开始与村里孩子对话时,怀着来打猎而自诩的心情,说的话轻松自信。后来的对话就有逃避、逞强的味道。挎皮带小孩说话短快而直率,黄头发小孩的话则有尖刻逼人的味道。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趣味性。《渡河少年》 主要内容:

这篇记叙文以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一个倔强、勇敢、自信的少年形象,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渡河少年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执著向上的生活态度。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5个自然段,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归纳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一个少年没钱却要渡河,摆渡老人不允许。

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描述这个少年跳入河中,毅然自己游过河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作者后来知道少年考入对面中学,以后始终如一地这样渡河上学放学,居然成了名游泳健将,并写信感谢这个已经去世的摆渡老人。如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成两部分:

xiaoxue.xuekeedu.com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我”看到渡河少年游泳过河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我”后来知道的一些有关渡河少年的事情。写作特点:

这篇文章行文流畅,语言优美。

1.通过作者的视角展示故事。

课文通过作者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初没钱渡河而自己游过河的少年,后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游泳渡河,以至成为游泳健将的经历。故事充满了可读性。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作者写“少年”的意图是赞颂他的品格。作者不用抽象的鉴定式的概念或条文去直白地赞颂,而是艺术地用具体的事去塑造一个可爱的有美感的少年。作者抓住发生在少年身上的一个典型事件———不上船,偏要自己游过河,去诠释少年的美德。为塑造好这位少年,作者让他处在特定的环境中:要上学,必过河;要过河,必乘船;要乘船,必付钱。作者集中写了少年与老船工的矛盾:由过河而引起,由无钱而拒载,由同情而相邀,由倔强而拒乘,由此天天不乘船。少年就是在矛盾冲突中才尽显美的品格。

3.行文流畅,语言优美,修辞手法锦上添花。

这篇故事语言生动流畅,描写少年的形象、渡河的样子,老人焦急的神态语言,旁观者“我”的同情等,都刻画得生动具体,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故事锦上添花,更令人回味。如“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少年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活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少年泥鳅一般蹿上了河堤。”“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行无限延长的省略号。”可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

《血染的实验报告》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记叙了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以生命为代价,出色地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的事。一天,卡尔·施密特在研究巨型毒蛇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他忍着剧痛,在5个小时里认真记录了被毒蛇咬伤后的生理反应,最后献出了生命。分段及段意:

本文共5个自然段,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卡尔·施密特作简要介绍。

xiaoxue.xuekeedu.com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完整地记叙卡尔·施密特所作报告的特殊时间、地点及起因。写作特点:

1.新颖的文题。

用短句或词语概括文章内容是拟题的常规方法。本文没有采取这个方法。一方面作者知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一种包装,只有有创意,使标题新颖,才能具有吸引读者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文章在赞颂一个出色的科学家,而老科学家临终的行为正是在搞科研,其对被蛇咬后的生理反应的记录不是朴素的科研报告,而是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科研报告。所以,作者别出心裁地采用比拟的办法去拟定标题。这个标题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巧妙地反映老科学家执著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老科学家的敬服、赞叹与纪念之情。

2.曲笔与直笔相互配合。

这也是作者艺术功力所在。曲笔,委婉地表达;直笔,直白地表达。曲笔与直笔有机交融,文章生动、耐读,也更能强烈地表情达意。比如,第1段直写卡尔·施密特的功绩,使读者一开篇便对老科学家的贡献有个概括的了解。“67岁高龄的他以生命作为代价,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设置了一个悬念,既扣题目,又促人读文。第2段写蛇的凶猛,是曲笔,全段无一个词语直写蛇的凶猛,也没写明它是毒蛇,而是在具体描写蛇的颜色、体长、脑袋、舌头、眼睛中,让读者自己产生蛇是凶猛的毒蛇的认识。文章歌颂老科家至高至上的人品及对人类的贡献,是通过写老科学家在负伤后超常的表现让人们自己悟出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主要内容:

本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分段及段意:

课文一共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在下着雪的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第三部分(第12、13自然段),讲小女孩死了。写作特点 :

1.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了五次火柴,出现了四次幻象。作者把现实同幻觉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在鲜明的对比中使我们认识了旧制度的不公平、腐败与丑恶。

xiaoxue.xuekeedu.com

2.课文的结尾意味深长。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幻象中的最幸福的时刻冻死了。她成为人们议论的对象。这个回叙性的结尾,及结尾中的“美丽”、“新年的幸福”等词语更突出地衬托出了结局的悲惨。《一夜的工作》 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讲作者送稿子给周总理审阅。在总理办公室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回来的路上,作者的心情十分激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我”把稿子送到了总理办公室。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我”在值班室睡觉。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我”在总理办公室陪总理审稿,一起喝茶。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情很激动。写作特点:

1、本文在写作上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烘托人物高贵的品质。如“高大建筑物”与室内陈设的简单等。

2、在选材上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点。比如:周总理的夜宵,总理扶正小转椅,总理室内陈设,这些似乎和“一夜的工作”无多大关系的材料,正是最能表现周总理忘我工作的典型材料,看似很小,说服力却很强。

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 第6篇

专项部分 阅读

《小帆船》 作者简介

《小帆船》的作者是河北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吴珹。主要内容

课文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作者以大陆小朋友同台湾小朋友对话的口气,表达了大陆与台湾小朋友的共同心愿:让我们团聚在一起,共享幸福与快乐。分段及段意

诗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前四行)写大陆小朋友希望风儿和海浪能将小帆船送到台湾,去给台湾的小朋友捎封信。

第二层(后六行)写信的具体内容:愿我们一起在夏令营中联欢。写作特点

1、诗歌语言朴素、明快,感情真切、自然,读来朗朗上口。

2、诗歌韵律整齐,节奏感强。《海滩上》 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描述大海美丽的景色及孩子们在海边尽情的玩耍的情景,来表达作者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有两段组成。第一段写孩子们在金色的海滩上捡贝壳。第二段写孩子们在金色的海滩上奔跑欢跳。写作特点

《海滩上》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诗,句式整齐,合辙压韵,语言生动流畅,意境优美。文章生动、浅显,易于理解,又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风》 主要内容

《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绘的是微风吹动之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作者

xiaoxue.xuekeedu.com

通过向我们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向大家展示了风的轻柔、风的顽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这样的道理: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需要我们去留心才能观察到、去思考才能捕捉的,风也是如此。让学生了解自然,培养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分段及段意

这首诗歌共有三节。

第一节:颤动的树叶告诉我们风来了。第二节:泛波的河水告诉我们风在哪儿。第三节:点头的鲜花告诉我们风的存在。三节并列从各个角度形象地交待风的存在。写作特点

1.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句式整齐,意思相近。

2.这首诗歌清新优美,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

《春雨的色彩》 主要内容

《春雨的色彩》是一个童话故事,它通过一群小鸟的争论,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神奇。激发了学生喜欢春雨的思想感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自然段)描写了春雨的声、形。

第二段(2——5自然段)写小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建议。第三段(6自然段)春雨下得更欢了。写作特点

1、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生动,充满了童趣。

2、课文文质兼美,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色彩斑斓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

《达尔文和小松鼠》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本文记叙了达尔文到树林里去玩,遇到一只小松鼠,小松鼠把他当作树干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达尔文喜欢小动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达尔文是英国的一位大科学家。

第二段:讲达尔文从小喜欢各种小动物。

第三段:讲达尔文在树林里仔细观察小鸟。

第四段:讲小松鼠把达尔文当成树干,松鼠妈妈“急坏了”。

第五段:讲达尔文不会伤害小松鼠。写作特点

1.课文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感情表达得充分饱满。

2.想象丰富、新奇,充满情趣。语言清新活泼,运用比喻很好地表达了达尔文喜欢小动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信》 主要内容

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以“信”为纽带,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作者通过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同时也说明了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讲“我”学会了写信,而且非常愿意写信。第二段(2——4自然段)分别述说“我”都写了那些信,而且为什么要写这些信。

写作特点

1.本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格式简单。

xiaoxue.xuekeedu.com

2.课文篇幅比较短小,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荷叶伞》 主要内容

《荷叶伞》是一篇布局精巧的课文,全文包括了“雨中”“雨停”两个不同的情境。全文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一种飘逸的美,文字给我们构成了一组美丽的画面,在吸引我们的同时也把它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里。它让孩子读完荷叶姐姐的故事后,进一步懂得了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去爱的道理。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写在雨中,荷叶姐姐为小鱼、蜻蜓、青蛙撑起了一个个避风挡雨的伞盖,任它们在自己的膝前身后安然自得地游戏。

第二段(5自然段)写雨停了,阳光照在荷叶姐姐的伞上,亮闪闪的,仿佛让人看到了荷叶姐姐那颗晶莹剔透的心。写作特点

1.这是一篇充满爱意、内容浅近的童话故事。文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再现了风雨中荷叶姐姐为小鱼、蜻蜓、青蛙撑起了一个个避风挡雨的伞盖的动人情景。

2.课文布局精巧,语言生动有趣。故事情节贴近儿童生活,极富感染力,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

《灯塔爷爷的朋友》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只海燕以为灯塔爷爷很孤单,通过谈话才知道灯塔爷爷有很多朋友。故事告诉我们:心里有朋友,独自一人时也不孤单;心里无友情,身处人群也孤独。你把别人当朋友,自己就有了许多朋友。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2个自然段。

xiaoxue.xuekeedu.com

第一自然段以灯塔爷爷和海燕对话的方式告诉我们灯塔爷爷为什么不感到孤单。

第二自然段写了海燕的顿悟:你把别人当朋友,你就会有许多朋友。写作特点

1.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课文内容。

2.文章结构布局简单、明了、轻松、亲切。《小壁虎借尾巴》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他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的故事。这个故事使小学生认识到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第二段(3—5自然段)讲了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结果都没有借到,原因就是: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

第三段(6—7自然段)讲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很难过,回家告诉妈妈,妈妈笑着告诉它已经长出新尾巴了。写作特点

1.本课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线索清晰、明了。

2.本课语言比较优美,一些动词用得很精巧,如“挣、摇、拨、甩、摆”等。3.本课对话较多,且富有浓重的感情色彩,4.文章反复采用相同的句式,叙述了不同的内容,既易于学生接受,又富有生活情趣。

《孩子们的花》 主要内容

《孩子们的花》是一篇清新雅致的小文章,它以淡淡的笔触,娓娓叙述了一

xiaoxue.xuekeedu.com

位园丁用他的睿智,在不伤害童心的前提下,教育孩子要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的故事,体现出园丁的机智和孩子们幼小心灵的纯洁与美好。

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自然段)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段(2——4自然段)重点叙述园丁与小男孩的对话,园丁循循善诱地引导男孩把花留在花园里。

第三段(5——6自然段)写其他孩子也和小男孩一样,把美丽的花朵留在了大自然。

写作特点

1.本文的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这篇文章人文内涵丰富,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性格的人读,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受益。

《捞月亮》 主要内容

小猴子不动脑筋,看见井里月亮的影子后,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叫了起来,别的猴子也不动脑筋,跟着叫了起来,他们到井里去捞月亮,结果月亮好好的挂在天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一定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如果遇事不动脑筋想一想就盲目去做,容易做出傻事。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描述了一个群猴子盲从、“猴”云亦云的情景 第二段(3、4自然段)写猴子家族的成员们利用它们的特长,倒挂成串,垂到井里去捞月亮。写作特点

1.故事中生动的情节和有趣的“人物”,不仅含有深刻的寓意,而且给人以

启迪和智慧。

2.课文故事既有儿童情趣,又有教育意义。《十二生肖》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十二生肖,是每个生命出生、成长的见证,它们传递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和善良愿望,反映着中华民族自古对生命的尊崇、对生活的热爱。《十二生肖》这个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十二个神态各异、古怪精灵的小动物,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逐渐领略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厚与博大。

写作特点:

1.故事中生动的情节和有趣的“人物”,反映出了民俗文化和人们的好恶感情。

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 第7篇

【教材梳理】

一、习作内容

这一册共七篇习作,它们分别是:

专项部分习作

《习作1》:记一次体育比赛。选择自己参加或观看过的体育比赛,如踢毽子、拔河、赛跑、跳高、打乒乓球、踢足球等印象深刻的项目,把比赛的过程写下来。

《习作2》:我爱大自然。从对大自然的赞美、大自然的奥秘、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倡议与措施、亲近自然的往事中任选一项,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习作3》:选题习作。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具有高尚品德的人。题目:1.《记一个高尚的人》2.《xxx,你真棒》任选一题,写一写自己最敬佩的人。

《习作 4》:以《学无止境》为题,写写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

《习作5》:写一处风光,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以选择家乡的风光来写,也可以记一次郊游。

《习作6》:记一件最难忘的事。通过会议,把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事情写出来。具体题目自拟。

《习作7》:改写《揠苗助长》。把古代寓言《揠苗助长》改写成白话文,文题为《拔苗助长》。

二、习作指导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写体育比赛,让学生热爱体育,近一步理解和内化体育精神。2.通过此次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清楚比赛经过。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清楚比赛经过,难点是指导学生留意观察,把比赛经过写具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谁能说说有哪些中国运动员夺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冠军?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15页的习作提示,想一想:提示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作文时要注意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一是要把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动作、表情、语言及观众热情助威的场面写出来;二是力求做到有点有面,详略得当。(板书:动作、表情、语言、场面)

三、借鉴范文,学习写法

要想写好比赛过程,就要对比赛场面和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一些恰当的描写。1.多媒体出示课文片段。(1)《勇攀高峰》片段:

危机关头,方显英雄本色。她时而正手拉、拨、扣,时而反手推、挤、弹,关键时刻毫不手软。最终,她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自信,力挽狂澜,为中国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2)《苦练》片段:

她的加练任务是十五个球。如果救丢一个,就负一个球。她玩命地向球飞扑过去。渐渐地,她的双腿发沉了,脸色苍白了。但她仍然不顾一切地奔跑着,滚翻着,飞扑着。当她救起第九个球时,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四、学生习作,独立成文。第2课时

一、默读习作,自我修改

作文写完了,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一读,按照本次作文的要求,运用修改符号自行修改作文。

二、交流评价,取长补短 1.同桌互改。2.推荐欣赏、评议。

三、认真修改,誊抄成文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1.能有条理地描写自然景物,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及感受。2.学会评改作文,激发潜能,丰富积累,陶冶情操。3.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为保护环境献策献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与描写,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欣赏风光片,激情引趣

1.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写一写我们亲眼目睹的自然景观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板书课题:我爱大自然)

二、明确写作内容

1.任选一项。2.自拟题目。3.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自由选题,准备材料

xiaoxue.xuekeedu.com

在本次习作提出的内容中,你想选择哪个内容来写?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或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自由选择。

四、指导写法,拓宽思路

(一)写自然风光的指导。1.激情渲染,营造氛围。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风景图片,以及大自然神奇的景观或某种现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倾听,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2.读写结合,提示写法。

(1)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2)中间:明确顺序,突出特点。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写,并大胆想象,采用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景物写生动形象。(3)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如《桂林山水》。

(二)写亲近自然的往事。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教师明确主要问题:一是写“往事”;二是确定事情的主要内容是“亲近自然的”。

(三)写自然揭秘。在写这个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一定要描述清楚这个神奇的现象;介绍清楚这现象的本质。

五、动笔成文。第2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

二、修改评价,完美升华

1.同桌互评。根据同桌的评价意见进行修改。2.全班交流。

3.教师分别选取优秀习作或有待改进的习作,请全体学生一起赏析、品评、总结。4.对自己的习作再作“微调式”修改和完善,最后认真誊写习作。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1.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内容具体,语言通顺。2.学会评改习作,并在互评互改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两件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特长或本领。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回忆交流

在我们的亲人、朋友等熟悉的人中,总会有一些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们

xiaoxue.xuekeedu.com

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从生活中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个性特长和高尚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人敬佩,值得学习。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思考交流)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根据学生汇报,梳理习作要求:(1)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让学生自由读。(2)讨论交流:从要求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理清思路,深入探讨

1.(1)明确交际对象:在你的周围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敬佩

(2)明确敬佩的原因:这个人有什么高尚的品质、特长本领,让你由衷地敬佩呢?(3)选择典型材料:用什么事例来证明他的品质或特点呢?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一说。2.片段品读,领悟写法。

(1)出示课文片断,领悟语言的精妙。

(2)指名几位学生读片断,全班交流。

四、交流启发,初写习作

1.指名交流习作思路,教师点评,为其他同学提供借鉴。2.动笔习作。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第2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

二、分组交流,互评互改

1.在前后桌4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指出优点与不足。2.根据同学的意见,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集体评议,修改誊清

1.教师选择典型的文章(两篇:一篇是较好的,一篇是较差的。)集体讨论修改。2.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誊清成文。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能基本了解议论文的写法,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体会。

2.深入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真正践行“学无止境”的理念。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确立正确论点,选取相关论证材料进行说理,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2.训练学生正确评价和修改习作。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许多改变人类生活的伟大发明,后来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可发明

xiaoxue.xuekeedu.com 的东西了,就自满起来。他曾经对他的手下人说:“不要给我提任何意见!”因此,爱迪生的晚年就很少有创造发明。

反思、揭题。点明主题“学无止境”。(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书,明确要求

(1)写作要求:①观点要简明;②事例要有力地支持观点;③想法独立,感情真实;⑤字数400字左右。

(2)教师小结:我们今天要写的是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开头提出的观点是议论的中心论点,整篇文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论点展开,为论点服务;列举的名人事例或是自己的实践经历等,是证明你的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也就是论据。有时,我们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等,也能增加论据的说服力。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过程和方法就是论证。

三、撰写初稿,评议完善

学生动笔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适当时,让写得好的学生把习作读一读,供其他同学借鉴,以完善自己的习作。第2课时

一、欣赏佳作,展示优点 1.指名读习作。2.师生共赏、讨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评议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观点是否正确、鲜明;(2)列举的事例是否恰当;(3)所谈的想法、做法是否真实、可行。

3.全班展开讨论,教师即席点评,渗透习作要求,注意要求不要过高。

二、发现问题,交流修改。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需要怎样修改;(2)集体讨论修改;(3)学生自主修改。(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抄写习作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1.观察生活中的景物,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2.乐于写作,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真情实感。3.在习作中激发潜能,丰富积累、陶冶情趣。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xiaoxue.xuekeedu.com

本单元的4篇课文,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和异国风情画卷。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描绘我们美丽的家乡吧!(板书课题:写一处风光)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弄清楚什么是自然景观,什么是人文景观。

2.明确习作内容,写一处家乡的风光,也可以写一次春游,写春游也要把侧重点放在景物描写上。

三、写法指导。1.自然景观的写法指导。

在《密西西比河风光》一文中,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密西西比河两岸景色奇伟壮观的特点,将东岸风光与西岸风光进行对比描写,描写时还选取了景物中的典型事物。同时,作者还通过精当的用词,华美的语言体现出了两岸不同的风光之美。2.人文景观的写法指导。

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中,作者从4方面介绍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全文介绍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是运用“从部分到整体”的写作顺序;从文章介绍“音乐之都”的每一部分看,运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写作方法。3.师生共同总结写法:

(1)抓住景物的特点;(2)叙述有条理,有顺序;(3)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

四、学生动笔,完成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第2课时

一、指名朗读习作

二、回顾习作要求

三、指导讲评,完善提高

1.教师赏评指导,提出评改的要求:

(1)叙述是否有条理、有顺序;(2)是否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3)语言是否生动,有真情实感。2.学生自评自改。3.学生互评互改。

三、誊写习作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乐于书面表达,能

xiaoxue.xuekeedu.com

有条理、具体地记述一件事。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写作。

教学重、难点:紧扣“难忘”选择材料,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好作文提纲,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清楚。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人生中总会有很多难忘的事,翻开我们成长的书本,一页又一页,记载着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在这其中哪一件事给你印象最深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品味童年的滋味,记录下那件让你最难忘的事。(板书:最难忘的事)

二、指导审题、确定内容

1.审题:自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2.明确要求。

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要求:(1)写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事。(2)紧扣“难忘”选材,写清楚故事的情节。(3)故事中的人物尽量写生动。(4)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指导选材

当你打开记忆之门,哪件往事最能触动你的心?请说给大家听一听。(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2)指名说一说自己想到的往事。4.确定自己习作要选取的最难忘的事情。

三、确定写作思路

这次写作一定要抓住“难忘”两个字来写。1.确定“难忘”对象。2.突出“难忘”重点。3.点明“难忘”原因。

四、拟定提纲 1.学生独立拟提纲。2.交流、评价、引导。

五、学生习作 第2课时

一、欣赏评价

1.明确讲评要求。(1)所写的事是否突出了“难忘”;(2)是否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3)是否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4)是否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评价学生的习作。

指名读好的习作和一般的习作,师生评价。引导学生既要评出习作的优点,又要指出习作的不足。

二、修改完善。

讲评后,学生动笔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誊写作文,评选佳作

第七单元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目标:1.注重改写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学习从寓言中提取主要信息,根据寓言的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从多角度选取不同的切入点,补充和完善情节内容。

教学重、难点:注重改写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使其内容具体丰富。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导入揭题

《揠苗助长》是一个生动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但是文中写得不够具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改写一下,使故事更加生动,更富有趣味,使农夫的形象更加丰满。

二、明确任务

改写不是翻译,它是在不改变原作意图,不改变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故事的情节进一步想象和扩展。本次习作要求是改写《揠苗助长》,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同时也可以描写环境或景物。(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

三、合理想象,补白改写

1.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2.明确可补充的情节:(1)农夫拔苗的原因。(2)农夫在田里拔苗的情景。

(3)拔完苗回到家后的农夫又是如何表现的。

四、改写《揠苗助长》 第2课时

一、自改互改习作

1.读自己改写的作文,先修改错别字、病句等,再想想故事描写得是否具体。2.根据要求,同桌交换互改。

3.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现场展示,一起评改。评改要紧扣本次习作要求:(1)事情是否写完整了;

(2)是否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环境。xiaoxue.xuekeedu.com

(3)段落之间的转换是否自然; 4.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美文欣赏

八年级部分语文文学常识梳理与学习方法 第8篇

一、课文理解

1、《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一直关心、一直惦记,既热情,又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文中还有白描的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

2、《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写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从全文来看,课文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写母亲作为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

(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他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因此在为人方面,母亲具有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的优秀品质。

3、《我的第一本书》文章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这人生中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4、《列夫•托尔斯泰》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文章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5、《再塑生命》本文叙述了莎利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利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6、《雪》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7、《雷电颂》 这部历史剧是郭沫若同志于1942年在重庆写的部历史剧,它借古讽今,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传达了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真实意愿。课文选的《雷电颂》是第五幕第二场屈原的一段独白。这篇独自,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8、《短文两篇》《日》通过“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两个事例,赞美了他们为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宁可轰轰烈烈地战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战斗决心。《月》通过“我”对寒冷月光入侵的感受,写现实世界的寒冷和毫无生机,赞颂了像姮娥一样为改变现状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

9、《海燕》《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全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是一曲无产阶级战斗的颂歌。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

10、《组歌》《浪之歌》用海浪自述的口吻,写了海浪对海岸的爱情、对身边事物的友爱,表现了作者对纯真爱情和博爱精神的赞美,也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和炎热的衷肠。《雨之歌》用拟人手法,以雨的自述的形式,描述了雨滴在大自然中的运行、变化过程,颂扬了雨滴带给自然界的种种好处,歌颂了雨滴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博大的胸怀。表现了一种生活的美,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炽热感情,蕴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愿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精神。

11、《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全文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运用总括与具体展开相结合,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立论充分,最手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告诉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 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罗布泊今昔对比,揭示罗布泊由一个美丽的湖泊消失,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理念渗透课文,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13、《旅鼠之迷》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文章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从三个方面介绍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即,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地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旅鼠的奇异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14、《大雁归来》文章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大雁迁徙的特性、规律及与人类的关系,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寺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去伤害它们,一个“爱”字贯穿全文。很显然,“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就是全文的主旨。在写法上,形象性、知识性和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5、《喂——出来》本文是一篇科学幻想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讲的是一场台风吹倒了一座古庙,庙底露出个无底洞,通过对这个洞一番研究后,后来成民填垃圾的地方,终于有一天,里面的东西又都飞了出来。小说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警示世人要正视环境问题。小说的题目充满悬念,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其实也蕴含队们对大自然认识的浅薄无知。结尾再写小石头飞来,这种循环式结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6、《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文章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第一部分是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第二部分写山路漫歌,主要写唱歌环境;第三部分写村寨传歌,主要写唱歌的场面。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17、《端午的鸭蛋》文章在结构上按照“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再通过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最后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在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18、《吆喝》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吆喝,按照从早到晚和一年四季的顺序作介绍,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情趣。

19、《春酒》文章通过写“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几件事时,以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来表现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和思乡之情。构思精巧,语言生动传神。

20、《俗世奇人》是冯骥才描绘20世纪初天津地层市民和小生产者的生活的系列小说。课文节选了其中的《泥人张》和《好嘴杨巴》。《泥人张》通过写泥人张智斗海张五来表现他的沉稳、干练,面对海张五的羞辱能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在斗争的两个回合中,他善于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一招制敌。《好嘴杨巴》中,描写了一个在小吃制作中构思奇妙和手艺精巧的杨七。能够随机应变、处乱不惊的杨巴。课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二、古文知识

2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文章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然后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在写法上,运用了骈体文的体式,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22、《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全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文章在写法上有较突出的特点,即:多用否定句,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刻。

23、《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寄托了作者为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这篇文章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在文中,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后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5、《诗词曲五首》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这首七律诗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赤壁》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牧,这首七绝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作者是南宋的文天祥,这首七律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的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思念手足,心情郁闷惆 怅之情,但以乐观旷达的情怀作结。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这首曲表现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6、《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27、《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章是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作者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滕子京的规箴之意。全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句式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写景状物的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的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8、《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文章在句式上骈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29、《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他们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本文是一篇清新写景小品,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拘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或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

30、《诗五首》之《饮酒》,作者陶渊明,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写诗人在田园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静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行路难》作者李白,诗中描写世路艰难,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作者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边陲风雪的奇寒,抒 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三、文体知识(包括古代)

1、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

2、骈文: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3、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赠序:古代送别时常以诗文相赠,所送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5、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

6、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7、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8、传:主要是指记录描写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文章,另外,专门解释经文的文章也称为传。

上一篇:镇在全市计划生育会上的典型发言下一篇:中学食品安全创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