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团结问题 考试答案

2024-06-21

谈团结问题 考试答案(精选8篇)

谈团结问题 考试答案 第1篇

谈团结问题

1.“三重一大”的问题要经党内领导班子讨论,其中的“一大”是指()。(3.0分)

A.大额资金的使用 B.大场地的租用 C.大项目的决策 D.大方向的把握 我的答案:A √答对

2.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实践经验可知,按照()这“四个形成”的要求加强机关建设,有利于实现内部团结。(3.0分)

A.目标上形成一致,认识上形成统一,工作上形成合力,管理上形成风格 B.目标上形成一致,制度上形成统一,工作上形成合力,文化上形成风 C.思想上形成共识,制度上形成统一,工作上形成合力,文化上形成风格 D.思想上形成共识,认识上形成统一,工作上形成合力,管理上形成风格 我的答案:C √答对

3.以下情形中党内领导干部需要负主要领导责任的是()。(3.0分)

A.领导干部对直接主管的工作未正确履行职责,对损失负直接责任的 B.领导干部对参与决定的工作未正确履行职责,对损失负次要责任的 C.领导干部对参与决定的工作未履行职责,对损失负次要责任的

D.领导干部对参与研究的工作未正确履行职责,对损失负次要责任 我的答案:A √答对

4.因为()的差异,领导班子成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常犯各自为政的错误。(3.0分)

A.工作内容 B.个人认识 C.先进与后进 D.工作时间 我的答案:A √答对

5.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党的组织纪律概况为“四个服从”,坚持“四个服从”最重要的是坚持()。(3.0分)

A.少数服从多数 B.全党服从中央 C.个人服从组织 D.下级服从上级 我的答案:B √答对

6.要搞好党内团结,就要处理好()“四个关系”。(3.0分)

A.上级与下级,个人与集体,正职与副职,中共党派与其他党派 B.党员与群众,个人与集体,正职与副职,本单位与兄弟单位 C.党员与群众,多数与少数,正职与副职,中共党派与其他党派

D.上级与下级,多数与少数,正职与副职,本单位与兄弟单位 我的答案:D √答对

7.若无特殊情况,党内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避免一竿子插到底,所谓“一竿子插到底”是指()。(3.0分)

A.帮助下级完成工作 B.直接向基层部署工作 C.逐级部署工作 D.直接向最高层请示 我的答案:B √答对

8.以下不属于党内工作运行规则的是()。(3.0分)

A.会议议事规则 B.审批操作规范 C.工作程序规则 D.廉政准则 我的答案:D √答对

9.对于破坏党内团结的传言,领导干部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3.0分)

A.不扩散 B.不听信 C.带头议论

D.及时制止传言传播

我的答案:C √答对

10.兄弟单位之间谈论问题时要做到支持真理,不厚此薄彼,这体现出了()的合作精神。(3.0分)

A.谦虚谨慎 B.不卑不亢 C.互帮互助 D.自我牺牲 我的答案:C ×答错

1.党内领导班子中的正职在处理与副职的关系时,经常出现()的情况,从而引发矛盾。(4.0分))

A.不尊重副职 B.独裁治理

C.不主动与副职沟通 D.不支持副职工作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党组织中,下级(),不利于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4.0分))

A.藐视上级 B.擅做主张 C.低调做人 D.越级请示

我的答案:ABD √答对

3.党内领导干部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时,容易出现“三个不够”,即()。(4.0分))

A.不同意见充分表达不够 B.服从多数不够 C.商议时间不够 D.尊重保护少数不够 我的答案:ABD √答对

4.要处理好与兄弟单位的合作关系,就要做到()。(4.0分))

A.尽职尽责 B.顾全大局 C.积极合作 D.不护短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5.对于应该负领导责任的问题,党内领导干部的正确态度是()。(4.0分))

A.不躲避 B.不埋怨 C.不包庇 D.不推责

我的答案:ABD ×答错

6.落实党内制度的关键在于()。(4.0分))

A.建立健全制度 B.领导以身作则 C.加强监督管理 D.明确责任分工 我的答案:ABCD ×答错

7.以下做法体现出党内领导干部在政治上关心爱护同志的是()。(4.0分))

A.给予下级一定发展空间 B.对同志严格要求

C.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D.勇于承担责任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8.以下哪些行为体现了领导干部具备公正的基本品格?()。(4.0分))

A.表里如一 B.人尽其才 C.一视同仁 D.言行一致

我的答案:ACD ×答错

9.2008年,原()与原()合并组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0分))

A.人事部

B.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D.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 我的答案:AC √答对

10.以下哪些做法能为党内团结打好基础?()。(4.0分))

A.帮助内部人员树立利益至上的理想信念 B.帮助内部人员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C.建立健全的内部制度 D.在内部打造“铁的纪律” 我的答案:BC ×答错

1.党的纪律都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2.坚持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纪律,不利于党内民主建设。(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3.在工作中,党内领导干部既要“求大同”,又要“求小异”。(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4.只要搞好党内团结,就能永久消除党内矛盾。(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5.对于党内的无原则矛盾,领导干部可以尽量淡化,避免产生新矛盾。(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错

6.增加本单位与兄弟单位间的职能交叉,有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错

7.对于个人素质不高的下级,党内领导干部应该通过增加待遇的方式调动其工作积极性。(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8.被抽调参与兄弟单位工作的党员,其工作表现将直接关系到本单位的形象。(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9.少数服从多数是指,在进行集体表决时,少数人要服从多数人的意见。(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10.党内的先进与后进是绝对的,不可转化的。(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谈团结问题 考试答案 第2篇

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 2014 年 9 月 28 日至 29 日,在首都北京召开。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2、毛泽东同志提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3、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是 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4、做好民族工作,要重在交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5、发展 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6、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 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

7、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 党,关键在 人。

8、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9、湘西州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具体内容是指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寺庙、景区。

10、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三化”要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

11、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遵循因人施教、正面教育、1

注重实效、与时俱进。

12、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3、在民族工作中,党和国家所强调的“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1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国家 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

1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 少数民族自治州、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16、2013年11月3日,总书记亲临湘西视察,作出了“实事求是发展生产、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关心下一代教育”的重要指示,为湘西脱贫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17、“十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工程、乡村旅游脱贫工程、转移就业脱贫工程、易地搬迁脱贫工程、教育发展脱贫工程、医疗救助帮扶工程、生态补偿脱贫工程、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公共服务保障工程。

18、我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 龙山县里耶镇、永顺县芙蓉镇(原王村镇)、泸溪县浦市镇、花垣县边城镇(原茶峒镇)

19、我国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20、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

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我国已经识别认定的民族共有(B)个。A 55 B 56 C 57 D 58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A)。A职责和义务 B应尽的职责 C应尽的义务 D神圣的职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A)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审议通过并颁布, 于1984年10月1日起实施

A1984年5月31日 B1984年6月28日 C1984年8月1日 D1984年9月17日

4、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B)有期徒刑。A三年以上五年以下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C无期 D死刑

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于(C)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A1954年6月 B1953年7月

C1952年8月 D1951年9月

6、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C)、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A、共同文字 B、共同习俗 C、共同语言

7、当代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A)、复杂性、国际性 和重要性五个基本特征。

A长期性 B阶段性 C暂时性 D单一性

8、平等、团结、互助、(D)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A进步 B发展 C融合 D和谐

9、(C)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A集体 B国家 C民族 D个人

1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A)的行为。A制造民族分裂 B制造民族分歧 C制造民族事件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BCD)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B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最管用的是(AB)

A搞好民族团结 B争取人心 C加快发展经济 D维护社会稳定

3、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具体内容是(ABCDE)A、国家观 B、民族观 C、宗教观 D、历史观 E、文化观 F价值观

4、我国宗教实行(ABC)的方针

A、独立 B、自主 C、自办 D、共同繁荣发展

5、湘西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AB)古城及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老司城 B里耶 C凤凰 D乾州

6、中央民族工作会共召开了四次,其时间是(ACEF)A 1992年 B 1997年 C 1999年 D 2002年 E 2005年 F 2014年

7、党的十八大对宗教工作提出的要求转化为工作思路和生动实践,必须牢固树立(ABCD)的宗教工作理念。A保护 B管理 C引导 D服务

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AB)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大杂居 B小聚居 C小集中 D大分散 F高度聚居

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是(ABCDE)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B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C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D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E 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

10、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的基本原则是(ABCD)A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B坚持法制原则 C坚持教育疏导原则 D坚持及时处理的原则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5分,共15分)

1、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是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3、加快发展不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要义。(×)

4、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义步伐。(√)

5、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团结稳定。(√)

6、发展并不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7、民族工作中的“四个认同”是指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8、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9、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

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10、现阶段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发展经济。(×)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的四个明确目标是什么?

答: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实现县城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除特殊情况外,民族地区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公路,通邮政,逐步实现电力供应全覆盖;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对象,保障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基本居住条件。

2、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八个坚持”内涵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党的领导;

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是坚持祖国统一; 四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五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是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七是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八是坚持依法治国。

3、中央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团结统一; 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州委提出的542战略是指?

答: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生态文明、民生事业“五大建设”,着力建设绿色、文化、开放、和谐“四个湘西”,努力实现在武陵山区率先发展、率先脱贫。

六、论述题(字数控制在800字以内。10分)联系实际,谈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

答:开展这项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

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这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势头是好的,民族关系的基础是深厚牢固的。但也要清醒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通过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促团结、保稳定,这必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二,这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是民族工作肩负的重要使命。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成就显著,但与发达地区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仍然比较明显。开展创建示范州活动,将为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注入强大动力。我们要求,开展示范州创建活动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要达到或超过所在省区的平均水平。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要让各族群众真正感受到创建实效、得到实惠,就是要通过创建活动推动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确保民族地区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这是创新工作举措、深化和发展创建活动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实践,创建活动逐步成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

民族政策的重要方式,成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大平台,成为各族群众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形势在变化,创建活动也需要不断发展,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近年来,不少地方进行了有益探索,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贵州、青海等省区,以及延边等自治州,也提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或“两个共同”示范区的目标。开展创建示范州活动,是对民族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各地实践的提炼和升华。搞好这项活动,必将有利于推广成功经验,有利于各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有利于创建活动的深化发展。

谈团结问题 考试答案 第3篇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财富, 各级各类学校都利用这种优势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突出这一特色, 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各项活动之中, 努力营造民族大团结的文化氛围。比如, 每年5 月各学校都纷纷开展主题鲜明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如组织专题讲座、演讲、知识竞赛、社会实践、征文比赛等, 均有助于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 但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

多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实践, 部分德育教师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但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主要表现在: 一是德育师资力量严重下降。近些年, 中职学校编制改革, 公共课教师尤其是汉语言思政教师缺口很大, 一些思政专业教师还兼职行政工作, 只能合班上大课, 课堂秩序无法保障, 也无法保证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的开展, 师生互动不够, 教学效果较差; 而有觉悟而年纪偏大的民语言思政教师汉语水平低, 几乎不能双语授课, 且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些学校认为谁都可以上德育课, 就选择从其他学科过剩教师中挑选汉语较好的转专业来任德育课, 但这些老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 且由于不能使用专业术语, 勉强双语上课的大多上成了翻译课, 普遍存在照本宣科、只教知识不启发引导的现象。二是多数思政教师课堂上没有对教材进行处理, 多不能结合实际分析讨论热点问题、模糊问题、敏感问题, 甚至回避现实发生的事件, 也不愿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三是教学严重缺乏针对性。

笔者认为, 中职学校今后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要尽快解决师资问题

虽然学校受人事指标名额限制, 但我认为可以从其他专业挑选一些学习能力强、思想觉悟较高的年轻教师送去师范院校经过一年左右思政专业培训学习, 获得思政教学资质, 即可胜任政治课教学, 再使其稳定在德育岗位上, 促使其专心钻研思政教育教学, 一段时间后教育教学水平一定能得以提高。低年级加强双语授课, 高年级思政教师一定得汉语授课。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育读本》这门课程一般是在一年级开设的, 也可以配备思想觉悟较高的教师用民语言授课, 重点是思想教育要有效。但是, 所有思政教师一定都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要真正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 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要切实理解、掌握, 如果一个教师自己做不到, 就更谈不上学生能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 20 世纪80 年代末到90 年代初, 新疆境内外分裂主义分子利用他们杜撰的新疆历史, 大肆散布分裂新疆的反动言论, 蛊惑人心, 为他们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大造舆论, 制造理论根据。现在, 网络上有许多所谓专家学者假借研究发表一些错误甚至反动的言论, 许多青少年学生甚至一些我们的老师也分辨不出真伪, 所以, 学校一定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习, 尤其是加强每一位德育教师的相关培训, 提高德育教师的思想和理论水平, 务必使其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 有能力明辨真伪。

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

1. 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公共理论不仅要考虑不同层次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 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同一层次中不同的专业差异性。学习专业不同, 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教育方式方法也应不同。比如, 师范专业学生将来必须能为人师表, 还要做好从事小学思品课教学的准备, 对其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要求就要高于其他专业; 对艺术专业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可以借助其文艺特长和专业知识增进其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而体育专业则可以通过参与的竞技活动促进友谊; 医护专业可结合传统民族医学的传承讲解中华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和我国的民族政策; 财经专业则应了解国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补贴和援疆政策, 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但又民族自卑感较强, 苛求理解和尊重, 对涉及本民族的一些言语特别关注和敏感, 德育教师要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也要让他们意识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劣势, 只有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优势并克服不足才能促进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为此,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新疆各民族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联系起来理解和掌握, 进而树立正确的民族历史观。南疆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普遍汉语水平较差, 宗教思想较浓重,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其他地区学生也有较大差别, 民族意识强于国家意识, 对本民族有狭隘的认同, 而对其他民族缺少基本的了解, 我觉得, 要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 培养他们良好的民族心态, 对他们应加强新疆“三史”教育, 使其认识到“新疆不是某些民族的新疆, 而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园”、“各民族都为新疆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了贡献”、“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都有优点和缺点, 要互相尊重”, 结合克孜尔千佛洞等南疆文化遗迹使其确信“新疆自古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方”, 还应耐心地对他们讲解国家宗教政策, 明确师生不能信教的道理。

2.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第一, 政治理论要释疑解惑, 切忌泛泛而谈, 否则就是“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去授课才会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局限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概念、原理, 会背多少理论, 应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二, 根据各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 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以够用为度。在教学内容上要“通俗化”, 即选取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 力求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实用。体现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为学生提供人生指南, 以解疑释惑为着眼点, 不断增强思想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要找准我们想说的和青年学生想听的之间的结合点, 真正解答青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和疑虑。应该大胆地结合实际分析讨论热点问题, 明确学生头脑中的模糊问题, 也不要回避敏感问题。比如一定要结合案例讲清楚什么民族问题? 为什么不能把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都归结为民族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判断民族问题? 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理解民族平等的内涵; 要强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同样要尊重汉族的习俗和权利; 对怎样认识宗教与风俗习惯的区别、如何准确理解“清真”等学生较为模糊的问题一定要讲清楚。一些敏感的问题要讲且要讲明白, 如新疆的资源开发问题、怎样看待民族地区一些青年在成才、就业等方面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为什么说要正确认识新疆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 为什么说内地农民工到新疆务工是正常的劳动力流动, 是有利于新疆发展的? 为什么说“汉族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资源, 少数民族发展离不开汉族的资金、技术”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3. 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要注重实效。今后, 还需要更多关注“学法”与“教法”的结合及教学手段多样化, 还可以教、学、做结合, 辅以录像、考察、参观等手段, 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

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可以让学生讨论、辩论或通过网络学习, 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 讲授中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即学生普遍比较关心或引起争论的问题。但一些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实际分析讨论热点问题、模糊问题、敏感问题, 却不对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和言论进行指正, 思想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甚至还扩大了影响。所以, 讨论结束后, 教师一定要利用一定的时间作具体的讲评和总结, 这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但是要精讲、少讲。学生经过讨论理解了的观点可以不讲, 而重点、难点、学生容易弄错的观点和概念, 必须进一步讲解。当然, 有许多具体的问题, 教师可能比较难回答, 教师不可能什么都了解, 但教师应加强引导, 尽可能提出什么是正确认识和分析的方法, 帮助学生了解应当用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

摘要:在我区中职学校, 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实践已开展多年, 部分德育教师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但还有一些老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 还存在照本宣科、只教知识不启发引导的现象, 也不能结合实际分析讨论热点问题、模糊问题、敏感问题, 教学缺乏针对性。要尽快解决德育师资问题, 还需要加强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要利用发生在学校和社会的一些事件为教学案例, 充分讨论分析, 教师应加强引导, 帮助学生了解应当沿着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浅谈大学生考试缺乏诚信问题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考试 诚信

[中图分类号] G642.474;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066-02

在我国,无论是学校、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对考试给予高度的重视。一部分人认为,过于注重考试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弊端;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考试是以分数考核学生的必要手段。这无疑是个老生常谈、见仁见智的具有争议的问题。但从教育的职能来看,教育的必然性是一个无可厚非的真命题,如何检测教育成果,往往又离不开考试这一举措。

考试作为一种用以检验高校教师的授课成果和大学生学习是否达标的重要举措,让学校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较好地分析当下“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教师和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扬长避短,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调整和改善,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考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狠抓考试诚信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如果考试中出现了缺乏诚信的行为,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真实的教情和学情。

“诚信”一词由来已久,从字面解释来看,“诚”,即诚实,“信”,即信誉。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在中国古代,《孟子·离娄上》中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如孟子所曰,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最根本原则。

在高校林立的今天,有许多学校把“诚”反映在了它们的校训和座右铭之上,但真正把“诚信”烙刻在心中、融于自身行为准则的大学生究竟有几个呢?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社会不正之风对校园的影响,大学生考试抄袭、舞弊的现象呈现出了逐年恶意滋长的趋势,使得大学生的考试诚信严重缺失、岌岌可危。诚信的缺失,不仅仅是大学生品德的一种扭曲,更影响了学校教学的评估,甚至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原则,败坏了校风和学风,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前进和实现。

一、考试缺乏诚信的表现

据调查资料统计,在目前的高校考试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考试缺乏诚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部分大学生不遵守考试章程和纪律,在考试中屡屡出现违纪行为

违纪行为包括:1.考生携带与考试无关的物品进入考场,或未按监考工作人员指定的位置存放物品;2.未按考试规定在考试铃声响起前答题,或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后仍不停止作答;3.考试过程中与其他考生交头接耳,或余光偷窥其他考生的答案,或通过特殊暗号互通答案;4.不按规定私自将试卷、答卷、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离考场。

(二)部分考生藐视考场监考工作人员,为了理想成绩不择手段偷窃知识的作弊行为

作弊行为包括:1.参加闭卷考试时偷偷携带相关资料,或携带能上网查询答案的电子设备;2.通过传递纸条抄袭他人的答案;3.冒名顶替他人考试,或找“枪手”代考;4.个别考生因作弊被发现而与监考工作人员发生争执。

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导致考试后较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在平日里看起来学习认真的学生,考试成绩却与其勤奋努力达不到统一;二是部分平日里学习懒惰的学生,考试时通过非正常途径,使其考试成绩与平日表现出现较大反差。

二、高校考风不正的成因

部分大学生出于不同的目的,抱着相同的侥幸心态,在考试中做出缺乏诚信的行为使得考风一举不振。考风不正则表明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出现了问题,尤其是诚信教育和学生管理这两方面出现了严重漏洞。考试缺乏诚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内在成因和外在成因。

(一)内在成因

1.动机成因:价值观念、诚信观念的缺失

从表面看,大学生考试作弊只是一种普遍的高校现象,但究其根源,则发现考试作弊其实属于社会行为。马克思曾说过:“如有30%的利润,人就会铤而走险。”考试缺乏诚信的雏形,正是由负荷所衍生出来的舞弊和投机行为,为诚信的缺乏滋生出强大的温床后盾。不正确的价值观会对大学生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其在诚信和公平、公正的认知上产生偏差,对缺乏诚信的作弊行为习以为常。

2.间接成因:高校教育、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缺失

学生考试作弊说明了高校的教学管理不到位、现有的制度漏洞较大,且考试的组织安排和监考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学校对考前的复习、考生的座位安排也不合理;监考工作要求不严,也是造成学生作弊的间接原因。

3.直接原因:大学生对自我要求较低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控制力还不强,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放松,同时又希望考试能够顺利过关。部分学生平时怕吃苦,学习不努力;部分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而随波逐流;部分学生碍于同学、好友的情面,被动参与作弊。

(二)外在成因

1.政府:教育部门制定的高校考试制度一直存在许多缺陷和纰漏之处,学校考试的形式过于陈旧化,考试的目的逐渐异化,部分大学生为了完成学业,不得不随大流踏上考试作弊的道路。

2.社会对大学生的审视和评价仍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其优劣。大学生为了赢得更多的好评,出现思想“走歪路”的情况,希望自己的考试分数更高,为此而萌生了作弊的不良念头。

3.学校作为教育办学机构,对于大学生是否诚信考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在内容上做不到与时俱进,尤其是文科专业,过多注重对原理的死记硬背而不求甚解,这使得部分懒于背诵的学生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用缺乏诚信的手段达到自己期望的成绩。

三、实现诚信考试的措施

在当今这个趋于利好、好大喜功的社会大环境里,大学生一两次考试诚信的缺乏,不仅仅是精神和德行上的缺损,更是对教育授业解惑者的不尊重,白白荒废了本该用来拼搏奋斗的大好青春年华。

那么,如何真正保障、落实大学生诚信考试呢?

(一)大学生

作为教育主体,大学生们在十几年的求学路上曾受过许多真理知识的熏陶和洗礼,应在现有的高校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的环境中主动思考、开拓创新。在考试时,严于律己是学生最基本的准则,学生应以端正的态度面对考试,自觉做好本分,诚信考试。

(二)政府

作为制定教育机制和考试制度的主导者,政府部门应做好教育宏观大环境的保障工作,对于存在缺失和不足的方面,应去除糟粕取其精华,适时更新、改革陈旧落后的考试制度,使考试制度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改革更替才能真正做到尽善尽美。

(三)社会

社会大众在关注考试成绩之余,更要考虑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坚决抵制那些只拿成绩作为优劣标准的想法。只有社会大众不再片面地看待考试成绩,大学生才能不再以考试成绩马首是瞻,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考试缺乏诚信的问题。

(四)学校

学校应采用灵活变通的考试形式。避免死记硬背,以半开卷考试的形式增加分析思考题,平时以课堂讨论为主、写论文为辅等,尽可能地避免大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原理和简明扼要的知识点。同时,学校还应设立专属部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于无形中使学生树立以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道德观。

在中华悠悠五千年的传承精神中,我们始终坚守和讴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乃是君子自省吾身、修身养性之本,亦是我们将来“兼济天下”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我们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之栋梁,是现代化建设强而有力的后备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新希望,我们的“诚”将会对中国未来的诚信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生肩负的是民族的重任,我们在社会尚不够理想的环境下,更应该从小我做起,洁身自好,让高校远离社会的污浊点,培育出能够担当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诚实守信的高素质人才。有政府、社会、学校对考试诚信的重而视之,加之大学生自身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真正做好诚信考试,促进高校教育的繁荣稳定和持续发展,为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军.诚信考试的经济伦理原理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4(6).

[2] 钟坤杰.诚信考试与诚信社会[N].光明日报,2005(5).

[3] 高乐田.诚信考试:一个文化生态学视角[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5(5).

[4] 聂影.论大学生考试作弊与诚信道德教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6(6).

[5] 徐艳.从诚信视角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J].法制与社会,2009(7).

[6] 朱挺.浅析大学生考试过程中的诚信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

[7] 姚莉欢.培养现代化人才 思考大学生诚信考试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谈团结问题读后感 第5篇

近日,认真研读了张柏林同志的《谈团结问题》,感受很深,思考了很多,也学习到了很多。所谓团结,是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我感到:在一个单位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要搞好团结,就需要“三心二意”。“三心”,即:虚心、责任心、宽容心;“二意”,即:原则意识,大局意识。

虚心。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要虚心学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或者说是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勇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年龄与知识不成正比,阅历与能力不成正比。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工作中,不能以老眼光、老经验来看待问题,要以虚心的态度,学习新形势,发现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通过学习,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推进工作。再一个是要虚心接受批评。听惯了谀辞的人常常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时间久了就会唯我独尊,影响团结。只有虚心接受批评的人,才会改正缺点,提升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养成虚心接受批评的习惯。工作中思考的再细致,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失误。出现了失误,捂着盖着,不让人批评,甚至对别人给的善意批评一味抵触,固执己见地坚持错误,最终只能倒在自挖的陷阱内。端正心态地对待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必定更好的促进团结,推进工作。

责任心。就是对待工作的责任心。搞好团结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工作。不能为了搞好团结,就把心思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与张三喝喝酒,与李四聊聊天,拉上一帮人打打牌,这样的“团结”,只会把单位搞得乌烟瘴气。要以对待事业强烈的事业心,兢兢业业的态度,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积极配合,互相协作,来加深同志之间的友谊,增进团结。

宽容心。就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个是要宽容同事、下属的工作失误。同事、下属出现了工作失误,无论是否涉及到自己,都不能袖手旁观,置身度外,更不能在旁边冷嘲热讽,说风凉话,而要要积极主动帮助其想办法弥补,将造成的损失、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另一个是宽容批评者。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也可以说得顺耳,但大多数批评都是逆耳的,却利于被批评者的行为,让自己少犯错误。对待批评者,我们没有那么高的修养,做到“闻过则喜”,至少也不能“闻过辄怒”,甚至因此批评者有偏见、厌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我们的批评者是我们的朋友,因为他们指出我们的缺点。”所以,要以宽容之心对待批评者,做到不排挤、不孤立,主动与批评者沟通交流,通过交流,消除隔阂,加深友谊。

原则意识。团结的目的是营造融洽、和谐的环境,以利于更好的开展工作。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是“结团”、涣散,不是团结。坚持原则,就要对影响工作的现象要在包涵、宽容、谅解、支持的基础上,及时指出对方的错误和缺点,并加以纠正。通过真诚的提醒、善意的批评和理直气壮的斗争,在激烈的交锋中达成共识;坚持原则,就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不和稀泥,在一般问题上讲感情、讲友谊;坚持原则,就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一些,把个人的得失看得淡一些,小我服从大我;坚持原则,就要凡事出以公心,心存大气,不拿原则作交易,不掺杂个人私利,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支持中增进团结。

《谈团结问题》读后感 第6篇

近日,认真学习了张柏林的《谈团结问题》,感觉受益匪浅,很受启发,也让我对“团结”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细读文章,尽管文中着重论述的是“增进团结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以及“搞好团结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等问题,但推而广之,其中的道理,对我们每个人、每位员工,也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记得有一首歌叫《众人划桨开大船》,唱的就是团结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好一件事、一项工作的根本。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说过“君子周而不比”,意思是说君子要与人团结而不勾结。古语中的“人心齐,泰山移”、“两人同心,其力断金”等,体现的就是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翻开中国历史,团结互助更是贯穿中华文明的一条红线。廉颇、蔺相如将相同心,使赵国面对强秦而不惧;刘备、孙权团结一致,赤壁大败曹操;戚家军上下齐心,击退了倭寇的侵扰。中华民族能历经千年而不衰,靠的就是这种以团结互助为代表的民族精神。

一个国家,团结互助可以长盛不衰;一个单位,团结互助可以健康发展;一个家庭,团结互助可以和谐美满。所以,无论是对于国家、单位、家庭,还是对于个人,团结都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团结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一项工作的基础和根本。

那么,对于我们单位员工来说,如何才能保持团结呢?联系自身实际和本次学习的体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严以律己,强化自身素质。

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制度建设是维护员工正当权利、履行应尽义务和保证正常秩序、增强集体团结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守纪律、不出格、不搞特殊化,才能在共同的约束下,和同事们一起为着共同的理想目标,团结一心、做好工作。其次,还应该看到自身的欠缺,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或者说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为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不仅自己的素质提高了,同时还能通过学习,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推进工作。

二是要平等友善,关爱同事。

与同事相处的第一步便是平等。不管你是资深的老同志,还是新进的年轻同志,都需要丢掉不平等的关系,无论是心存自大或心存自卑都是同事相处的大忌。我们同事之间相处具有相近性和长期性,彼此都有较全面的了解。为此,我们既要在工作上互相帮助,也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能援手的,要主动帮助,要特别注意的是真诚相待,才可以赢得同事的信任,也才会促成一个团结和谐的局面。

三是要有大局意识,有责任心。大局意识是搞好团结的思想基础。树立大局意识,就要自觉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主动维护单位的利益;同时还要把团结作为一种品德来培养,作为一种境界来提升,努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干工作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还要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要以兢兢业业的态度,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积极配合,互相协作,来加深同事之间的友谊,增进团结。

四是要学会化解矛盾,虚心接受批评

可能有时候我们会与同事之间有点小摩擦、小隔阂,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千万不要把这种“小不快”演变成“大对立”,甚至成为敌对关系。如果同事对你的错误大加抨击,也不要与之争论不休,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要听得进逆耳之言,从积极方面来理解他的抨击。这样,不但对改正错误有帮助,同时也避免了语言敌对场面的出现。

谈团结问题学习心得体会 第7篇

通过学习张柏林同志的《谈团结问题》,我对团结有了很多新的认知和体会。我简单谈谈自己在团结问题上总结的几点心得:

一、平等友善,关爱同志

团结是班子的命根子和生命线。一个单位团结搞好了,就能出政绩,出干部,出经验;反之,就可能会出问题,出矛盾,出乱子。这是早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经过多年的工作,曾经与不同的人搭班子,在一起共事,感觉到团结非常重要,也正是因为团结好了,大家都有了进步。所以,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善于团结人,腹有渡人船。大事多商量,小事不计较。出了成绩多往别人身上推,有了问题要主动担责任。有了好处多让,有了难处多上。要以积极的心态直面人生,要理直气壮地讲好大道理。做到“对上不伸手,对下紧握手,同行手拉手,自己有一手”。

二、严格律己,谦虚谨慎

从行政上看,正职与副职是组织上的一种分工,是一种社会角色。正职负责全面工作,并对上级负责;副职对正职负责,按照分工抓工作落实。从党内看,无论是正职还是副职都是平等的,是同志关系。再说,正职与副职是互相转换的。今天你是正职,明天你就可能是副职;今天是副职的,明天可能就是正职,但位子不同了,发生了变化。

正职应该在团结上自觉做到“五不”。

决断不独断:正职是决策的把关人,对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决策时,正职要讲民主,讲集中,广泛听取副职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不搞“一言堂”,不个人说了算。只有平时常通气,会上才能不“呕”气,会后落实才顺气。关起门来畅所欲言议大事,走出门去一个声音抓落实。

统揽不包揽:正职管全局,抓大事,要统揽全面工作,要在大事上做文章,确定原则,具体工作交给副职去落实,让他们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对副职分管的工作不要统得过死,管得太具体,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放手不放任:正职要放手放心地让副职去干工作,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和必要的经费,支持他们大胆工作,但也不要忘了约束他们,不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还要注意传经验、教方法,扶上马送一程。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批评帮助,促其改正。

团结不结团:正职要注意团结每一个班子成员,注意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特别是重视性格、性别、能力、兴趣的组合,不搞小团体,小圈子。

偏爱不偏心:对某个人有些偏爱,也属于正常现象。谁都愿意用那些能干、顺手的人。但在利益得失,名利地位、评功评先等方面要注意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有偏心眼。

三、化解矛盾,接受批评

浅谈大学考试作弊问题 第8篇

1、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因素分析

1.1评价系统不够科学。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 但是应试教育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非常广泛的土壤。从小学到大学, 老师对一个学生好坏的评定都和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大学中, 能否入党和当学生干部, 其中最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该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是非常优秀。甚至应届毕业生走出校园找工作, 学习成绩成了企业择优录用的硬性指标。长此以往, 错误认识便产生了:学习就是为考试, 考试就是为了继续学习。于是, 一些同学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来取得高分就无足为怪了。

1.2监考教师责任感缺失。在当今中国每个学校都有一整套的完善的考试制度, 如《考试守则》、《监考职责》、《违纪考生处罚条例》等, 然而部分监考老师却对考试的纪律和守则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不同于相关守则的执行方式。考场纪律的松懈, 就会使作弊者有机可乘;监考教师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心情或者其他方式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监督标准, 为个别作弊者提供了作弊机会;在监考中, 监考教师的责任心不够, 发现学生作弊, 却不予理睬, 甚至会“网开一面”。

这就产生了不公平, 容易导致不作弊的同学也想投机取巧加入到作弊者的行列当中。

1.3当前需要陈旧的教学模式。目前各个高校基本上还是以往的学制和传统的教学模式, 集体入学, 同样的教学大纲, 教材和课程以及标准和进度都是统一并且相同的, 然后集体离校, 并没有考虑大学生原有的基础差异。用相同的方法培养不同的学生, 没有将大学生本身的个性关注起来, 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不能跟上学习进度, 并出现学习兴趣的缺乏。还有专业知识的更新不及时, 不能与社会环境挂钩, 造成学生存在“课本无用”“学不学一样”的消极思想。作弊现象频繁发生和教学模式有一定关系。

1.4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表面上来看, 考试作弊行为是一种校园现象, 然而究其原因却是一种社会行为, 当前社会的不正之风与考试作弊有着或多或少的因果关系, 商品假冒伪劣, 官员贪污受贿等等各种现象都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2、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原因

1虚荣心。一些平时表现良好甚至优异的好学生, 能够经常获得各种奖学金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并不需要作弊, 但是虚荣使他们为了争取评奖评优以及自身荣誉的攀比, 出此下策;

2公平性。一些平时成绩良好的同学看到在考试中作弊成功,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分数, 出现了努力的同学还不如作弊的同学的现象, 使本身努力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缺乏公平性, 造成心理不平衡而开始进行作弊行为;

3懒惰性。很多同学进入大学生活之后, 自觉性大大降低, 不劳而获心理作祟, 甚至没有个人的目标。而长时间的松懈使其为了应付考试成绩进行作弊。

二、针对教育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

考试作弊现象喋喋不休, 那么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应该如何有效开展呢?

1、着重加强诚信教育, 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诚实和信用是做人的根本, 是未来社会的通行证。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 作弊实际上是考生不诚实的表现, “考试作弊”从根本上违背了做人的原则。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教学管理过程当中, 要正确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同时给予积极的引导, 当面指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弄虚作假的行为, 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好品质;要求同学要从我做起, 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尤其是在考试中不弄虚作假等具体的事情, 树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度;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先成人后成才的学习生活态度,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使学生梦积极勇敢地迎接挑战;培养学生养成从不弄虚作假的人格, 克服依靠考场的作弊而不是平时的努力来取得好成绩的心理毛病, 引导学生明确靠自己努力取得优异成绩才是硬道理, 通过正当渠道取得真实成绩即能增强考生自尊心与自信心, 又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意志与光明豁达的胸怀, 帮助同学在大学生涯和以后的工作道路上做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和好公民。

2、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加强教育工作的宣传

通过说明关于对考试作弊行为的处分管理办法及讲述对以前考生的作弊行为的处罚办法来让大学生明白, 一旦被发现考试作弊, 不但取得不到任何成绩, 还会失去相关的学业证书并影响自己学习的次序, 这样就是对自己对家人的极度不负责任;此外考试作弊行为的处分会如实的记录入该生的档案, 并且伴其一生, 对他的未来前途有着极坏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将背弃自己的诚实、正直的人格;作弊风气的形成会引发同学们所唾弃的不正当竞争, 会影响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干扰良好学习作风的形成。考试可以让学生正确的知道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进而改变提供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还能促进教师掌握所教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适当的改变教授重点和进度, 最终提高教学效果。考试成绩是当今社会来衡量该学校和老师的教学水平的最直观重要的指标之一, 它通过对学生所掌握的所学内容的使用能力等多方面的测试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预先所设定的教学计划的一种手段。因此, 应让学生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明确考试分数不仅对他们自己, 同时对教师和学校也有重要的提高和改进教学计划和任务的意义。虚假的分数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阻碍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最终损失最大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并且, 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测试, 它还包括对态度的考核, 如果出现考试作弊, 又何从谈起态度, 又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呢?

3、实施弹性学制, 改变教学管理模式

现行的学制教学管理模式, 没有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性、爱好的不同, 没能很好地体现以差异化教学的原则;原有的死板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而灵活的学分制度是在实行学分制基础上,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教师和课程, 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 放宽完成学业时间。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调动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而不是为了应付学习, 再考试中弄虚作假。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可以降低学生考试中作弊的想法和冲动。

4、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 促进考试形式的变革

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大学生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会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分析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在被抓的作弊者的案例中, 学生夹带纸条的内容多半是死记硬背的公式、概念等固定的知识。笔者从多年的教务工作中总结出, 为了降低学生的考试作弊率, 可以适当对考试的形式作出一些调整:

1像高考一样, 在适当的范围内准备可能会用到的各种公式;

2减少测试那些需要生搬硬套的内容, 注重测试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考教分离, 任课教师不会给学生划重点, 让学生无法对作弊做准备工作。

然而如果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变, 素质教育就无法落到实处。我们经常可以发现, 在校期间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之后并不一定会发展得很成功, 而有些成绩一般或在校表现较差的学生却可能比那些在学校成绩优秀的佼佼者在事业上还要成功。这些事件说明我们以成绩论英雄是不科学的。

5加强监考力度, 配以科学的惩处制度.监考教师要担当起责任, 严抓考风考纪。监考老师对考场纪律的不负责直接影响了如今考风考纪的松散。然而监考的松懈却是有原因的, 我们发现考试作弊事件中总是监考教师抓住的最少, 巡视小组抓住的最多, 究其原因是:过于严厉的处罚措施, 容易造成大量的宽纵,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五徒。监考老师如果每次监考都能尽职尽责, 狠抓敢于违背考风考纪的考生, 对有作弊的学生会有很大的震慑作用, 长此以往, 肯定能大大降低作弊率。

结论

笔者通过多年的从事考务工作, 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考试作弊问题, 必须建立一套立体的制度体系。小到学生老师, 大到学校社会, 都应该为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出份力。另外学科设置, 考务安排更要人性化, 相关的学科像心理学, 教育学, 生理学也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除此之外, 社会大环境也是熏陶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场所, 好的社会风气往往是最好的教育, 最后就是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简而言之, 考试作弊是一条鲶鱼, 而我们不要用钩, 而是结网去捉, 这样才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姚信, 程艳.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认知调查与分析[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5 (2) :20-21??

[2]万金店.比例原则在高校学生处分中的适用研究[J].教育探索, 2009 (5) :53

[3]刘海峰, 等.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李建华.罪恶论:道德价值的逆向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5]江畅.论诚信考试控制系统的构建[N].光明日报, 2005-08-24.

[6]江畅.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183-184.

上一篇:瓦检员基础知识学习下一篇:团校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