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论文

2024-07-17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精选6篇)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 第1篇

近年来,公共艺术成为艺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公共艺术为研究主题的会议、展览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越来越多,同时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更是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和权力机构都是相对的,它讨论的是社会的公共事项,可以说“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它是对社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的肯定,是人们对基本权利的享受。“公共”作为艺术的定语来说明公共艺术是共享的,而非个人,是以共享和交流为前提的。笔者着眼于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实践,探究公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引发的思考和体会,就如何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公共大众的共同意愿着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以看出,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载体是公共活动场所,其面对受众主体是公共大众。公共场所是所有人都可以光顾的场所,另外其又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它的文化表述功能。就是说,这个“空间”是物质的实用的,同时又不是纯粹的“空”,而且有着非实用性的文化表征功能。正是这种文化表征功能的非实用性、非物质性,才证明着和叙说着这个空间的公共性,即人人都可以“分享”,都可以拥有,所以,才叫做“公共空间”。这才是“公共空间”的文化实质,体现方式就是“公共艺术”。这就涉及对公共艺术的公共要求,即它是公众的。

(一)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从操作层面上看,公共艺术是由公众、艺术家以及投资方,针对特定的公共场所或公众关注的社会主题,经过沟通合作,共同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有了公共合作的性质。而其中的投资方往往是政府或某一社会团体,而后者也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而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一些开发商也把建筑开发的部分预算用于公共设施和公共景观小品的建设,但往往是应付了事,效果也比较一般。但不管如何,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必须林 强 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林 强(莆田学院 福建省 351100)摘 要 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性 公共大众位于公共空间中,公共大众可自由观看和介入;另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应该尽可能地表现民意,以打破精英艺术与大众隔绝的状态。从广义的意义上讲,公共艺术的服务主体是公共大众,只有通过公共大众的使用和评判,才能鉴别其优劣。因而公共艺术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里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置身于公共环境之中,接受公众的使用、鉴赏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评头论足,也可能是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批评。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本质上是人类思想解放在艺术上的必然反映。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开放性和先进性,是广大公众普遍关注的、参与和认可的,并且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自由讨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状态,因而其审美具有时代代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艺术可看作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繁荣的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彰显时代风貌,昭示公众情感的形式之一。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高雅的审美力,必须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和要求。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复制现象从南到北蔓延开来,而公共艺术的发展也难逃其难。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设计都存在着盲目亮化、互相攀比、抄袭滥用的流弊。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根本不考虑本来的人文、环境、自然与实际发展状况,急功近利,盲目跟进,浪费资源,严重违背了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使公共艺术的品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在景观公共艺术中,城市里的“步行街热”、“市井文化雕塑热”、“休闲文化广场热”、“图腾柱热”等等,甚至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的前卫艺术也毅然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些都是对公共艺术审美情趣的误解和亵渎。

作为受到公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不能是身处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也不能标新立异,让公众不知所云而敬而远之;更不能“原模原样”没有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创造。而应该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众所接受,即所谓“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

成功的公共艺术都会强调重视艺术作品个体与环境整体之间的协调,关注公共大众的内心情感审美情趣要求。注重艺术作品与公共大众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构造和谐社会,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

三、公共艺术设计要传达公共社会的“公共精神”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与其它艺术不同,必须具备更深层次的社会艺术责任,必须抛开其材质、形状、色彩、风格、样式等表面因素,深入公共艺术的内涵,反映和传达时代精神。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面孔,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符号,反映着一个城市特有的气质,展现一个地方独特的人文文化和素养。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喜欢比艺术家个人的喜欢更重要。俄罗斯艺术批评家爱森斯坦指出墨西哥壁画绝妙地证明“一个真正卓越的艺术家首先是伟大的社会思想家及其对伟大思想深信不疑的表现者,这种信念愈强,这个艺术家就愈伟大” 作为一位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而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作品与公共环境的需要相吻合,还要使作品服从公众的审美需要,甚至迎合公众的审美习惯与情感诉求,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一种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去传达人类至真至纯的崇高情感。

(一)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的主旨和意义。

(二)公共艺术应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产物,它的第一要义就是让艺术走出博物馆,走出艺术家的工作室、走出高等院校,而直接进入公共空间,进入公共生活,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公共艺术设计的大众化、平民化,是现代设计的本质所在,也是现代设计所要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是因为自现代文明以来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本质要求。只有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艺术设计,并体现这些思想的艺术设计,才是最先进的设计,也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的民主化、平民化的传达就是让公共大众感受到公共空间的美好。它不是概念、不是标榜、不是象征,而是实现人文关怀的福祉。

四、结语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具有内在规定性的本质属性,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使用和评判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只有充分反映公共大众的意志和审美,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的“公共精神”才能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也只有实现了“公共性”,公共艺术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 第2篇

摘要: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公共大众

近年来,公共艺术成为艺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公共艺术为研究主题的会议、展览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越来越多,同时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更是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和权力机构都是相对的,它讨论的是社会的公共事项,可以说“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它是对社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的肯定,是人们对基本权利的享受。“公共”作为艺术的定语来说明公共艺术是共享的,而非个人,是以共享和交流为前提的。笔者着眼于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实践,探究公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引发的思考和体会,就如何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公共大众的共同意愿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 可以看出,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载体是公共活动场所,其面对受众主体是公共大众。公共场所是所有人都可以光顾的场所,另外其又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它的文化表述功能。就是说,这个“空间”是物质的实用的,同时又不是纯粹的“空”,而且有着非实用性的文化表征功能。正是这种文化表征功能的非实用性、非物质性,才证明着和叙说着这个空间的.公共性,即人人都可以“分享”,都可以拥有,所以,才叫做“公共空间”。这才是“公共空间”的文化实质,体现方式就是“公共艺术”。这就涉及对公共艺术的公共要求,即它是公众的。

(一)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从操作层面上看,公共艺术是由公众、艺术家以及投资方,针对特定的公共场所或公众关注的社会主题,经过沟通合作,共同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有了公共合作的性质。而其中的投资方往往是政府或某一社会团体,而后者也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而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一些开发商也把建筑开发的部分预算用于公共设施和公共景观小品的建设,但往往是应付了事,效果也比较一般。但不管如何,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必须林 强 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林 强(莆田学院 福建省 351100)摘 要 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性 公共大众位于公共空间中,公共大众可自由观看和介入;另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应该尽可能地表现民意,以打破精英艺术与大众隔绝的状态。从广义的意义上讲,公共艺术的服务主体是公共大众,只有通过公共大众的使用和评判,才能鉴别其优劣。因而公共艺术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里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置身于公共环境之中,接受公众的使用、鉴赏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评头论足,也可能是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批评。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本质上是人类思想解放在艺术上的必然反映

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开放性和先进性,是广大公众普遍关注的、参与和认可的,并且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自由讨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状态,因而其审美具有时代代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艺术可看作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繁荣的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彰显时代风貌,昭示公众情感的形式之一。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高雅的审美力,必须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和要求。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复制现象从南到北蔓延开来,而公共艺术的发展也难逃其难。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设计都存在着盲目亮化、互相攀比、抄袭滥用的流弊。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根本不考虑本来的人文、环境、自然与实际发展状况,急功近利,盲目跟进,浪费资源,严重违背了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使公共艺术的品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在景观公共艺术中,城市里的“步行街热”、“市井文化雕塑热”、“休闲文化广场热”、“图腾柱热”等等,甚至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的前卫艺术也毅然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些都是对公共艺术审美情趣的误解和亵渎。

作为受到公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不能是身处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也不能标新立异,让公众不知所云而敬而远之;更不能“原模原样”没有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创造。而应该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众所接受,即所谓“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

成功的公共艺术都会强调重视艺术作品个体与环境整体之间的协调,关注公共大众的内心情感审美情趣要求。注重艺术作品与公共大众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构造和谐社会,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

三、公共艺术设计要传达公共社会的“公共精神”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与其它艺术不同,必须具备更深层次的社会艺术责任,必须抛开其材质、形状、色彩、风格、样式等表面因素,深入公共艺术的内涵,反映和传达时代精神。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面孔,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符号,反映着一个城市特有的气质,展现一个地方独特的人文文化和素养。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喜欢比艺术家个人的喜欢更重要。俄罗斯艺术批评家爱森斯坦指出墨西哥壁画绝妙地证明“一个真正卓越的艺术家首先是伟大的社会思想家及其对伟大思想深信不疑的表现者,这种信念愈强,这个艺术家就愈伟大” 作为一位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而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作品与公共环境的需要相吻合,还要使作品服从公众的审美需要,甚至迎合公众的审美习惯与情感诉求,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一种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去传达人类至真至纯的崇高情感。

(一)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的主旨和意义。

(二)公共艺术应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产物,它的第一要义就是让艺术走出博物馆,走出艺术家的工作室、走出高等院校,而直接进入公共空间,进入公共生活,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公共艺术设计的大众化、平民化,是现代设计的本质所在,也是现代设计所要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是因为自现代文明以来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本质要求。只有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艺术设计,并体现这些思想的艺术设计,才是最先进的设计,也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的民主化、平民化的传达就是让公共大众感受到公共空间的美好。它不是概念、不是标榜、不是象征,而是实现人文关怀的福祉。

四、结语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具有内在规定性的本质属性,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使用和评判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只有充分反映公共大众的意志和审美,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的“公共精神”才能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也只有实现了“公共性”,公共艺术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

林 强 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参考文献:[1]温 洋.公共雕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马钦忠.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M].学林出版社,.

[4]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杨 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

[6]袁运甫.有容乃大[M].岭南美术出版社,.

[7]邹 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J].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2003(10).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 第3篇

对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行研究, 可消除数字鸿沟,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通过对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文献进行时间分布、作者分布、期刊分布以及主题分布统计分析, 了解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学术研究的现状、水平, 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基本情况

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文献源, 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或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为检索词, 限定发表时间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 去除不相关文献, 最终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关的文献共有52篇, 其中期刊论文42篇, 硕士论文3篇, 会议论文3篇, 报纸4篇。

二、结果与分析

(一) 文献时间分布。

从时间分布上看, 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面共发表文献52篇, 2011年仅发表论文1篇, 2012年发表论文9篇, 2013年发表论文15篇, 2014年发表论文27篇, 由此可知, 2011~2014年我国发表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论文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分析其原因, 第一, 政府文件和规划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几年, 文化部、财政部相关文件、政策的出台, 为研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从时间上看, 政策的出台时间正好与研究论文的发表时间范围相吻合;第二, 科研课题的申报为公共数字文化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从52篇论文所标注的科研项目情况看, 2013年申报课题数量最多, 作为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的学术论文, 在次年即2014年达到顶峰, 共27篇。

(二) 文献作者及机构分布。

统计表明, 52篇论文共有41位第一作者。高产作者是湘潭大学的戴艳清, 发表了4篇论文, 其次是武汉大学的肖希明、浙江丽水学院的何义珠、辽宁社会科学院的金涛和中国文化报的刘婵, 均发表2篇论文。按照发文数量多少排序, 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是国家图书馆, 共发表论文8篇, 其次是湘潭大学, 共发表论文4篇, 第三是武汉大学, 共发表论文3篇, 究其原因, 发文量较多的老师与他们所承担的公共数字文化课题研究有关。如肖希明、戴艳清等分别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等;发文最多的机构为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作为一个团队承担了2012年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和863计划项目, 说明国家图书馆是研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核心机构, 具有较高的科研敏感度。

(三) 文献期刊分布。

从文献期刊分布来看, 42篇论文 (其余10篇论文未发表在期刊上, 不在统计之列) 刊登在24种期刊上, 其中22篇论文刊登在9种核心期刊上, 占所有发文数量的52.4%, 20篇论文发表在15种普通期刊上, 占所有发文数量的47.6%, 由此可知, 刊登在核心期刊上论文数量比刊登在普通期刊上论文数量要多一点, 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论文质量相对较高。刊载论文数量较多的三种期刊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新世纪图书馆》、《上海文化》, 分别为10篇、4篇和3篇, 《国家图书馆学刊》、《图书馆》、《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学研究》均发文2篇。其中,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共发文10篇, 占所有发文数量的23.8%, 是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 可看出该刊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关注度较高, 是发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的主要园地, 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关注新颖选题。从刊载的期刊种类可以看出, 有图情类、出版发行类、档案类、文学类等, 但刊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的图情与档案专业期刊有16种, 占所有期刊的66.7%, 说明目前国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主体在图情与档案领域。

三、主要结论

综合本文的分析研究, 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论文最早发表于2011年。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研究领域, 这与最近几年我国关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公共数字文化研究课题资金支持以及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密切相关。2011~2014年论文年度分布呈现不均衡性, 发文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预计随着我国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提高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加, 我国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成果会越来越多, 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

(二) 从作者分布来看, 本领域的核心作者是戴艳清、肖希明、何义珠和金涛。

这些核心作者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他们具有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的专业优势, 还具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 在国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方面发挥了导向作用。从作者机构可看出, 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国家图书馆、湘潭大学和武汉大学。国家图书馆无论在公共数字资源服务建设方面, 还是在研究方面都已起到带头作用。由发文机构的组成可以看出, 关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不仅局限于高等院校和公共图书馆, 各界人士都非常关注。

(三) 从文献期刊分布来看,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新世纪图书馆》、《上海文化》等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的核心期刊。

特别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发文量最多, 是发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的主要园地, 也说明该刊物具有选题视角新颖性的特点。从刊载的期刊种类上看,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作为一个新颖的出版选题, 得到了多学科出版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陈露.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 2013.

[2]王景文, 唐品, 张丽丽.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10.

论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 第4篇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文化产品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5-0051-04

The Public Goods Attribute of Cultural Products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al Products

Wang Lulu Zeng Yuanxiang Xu Jie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

[Abstract] Accordinghg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public goods theor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ublic products properties in cultural products and based on the non-exclusive, non-rival, exclusive and rival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products, classifies cultural products into four following categories, pure public cultural goods,non-pure public cultural goods , club cultural goods and private cultural good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playing in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Key words] Public goods Cultural product Government function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国家之间经济利益较量的赛场中一股新生的国家力量。文化产品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构成要素,也越来越显现出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文化产品与其他物质产品一样,都是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凝结的成果。但是文化产品又具有社会属性,其社会属性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文化产品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公共产品的生产、供应离不开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由于体现了强大的社会效益,更需要政府在其生产过程中进行引领和监督。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将文化产品进行划分,并分别阐述不同种类文化产品的特性及其政府职能的体现,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如何处理好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文化产品生产的最优资源配置,以追求和维护文化产品生产的繁荣稳定的发展态势,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1 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

1.1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承认市场经济无法自发地解决公共产品供给这种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政府为了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公众公共文化需求的满足,需要参与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是论证产品是否为公共产品的依据[1]。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公众不需要直接支付成本也能够从产品中获益,并与他人共享收益;二是由于技术、资金、产品的使用无法对受众进行分割等各方面的限制,个人在消费产品给予效用的同时难以排除与他人共享某个产品的效用[2]。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当产品边际生产成本为零时,新增的消费者不会对产品造成额外的成本;而当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时,每位消费者的消费或使用并不会对其他人的消费或使用造成影响[3]。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就称为纯公共产品,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私人物品。但是这两者都是一种极端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将所有的物品都囊括在内,所以依据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排他性、竞争性四种特征,可以将一般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非纯粹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私人物品[4]。

1.2 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文化产品,是由文化产业相关人士或者部门创作的,以文化或艺术为主要内容,能够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满足大众娱乐的文化载体[5]。换言之,文化产品的核心就是用来满足公众精神文明需求的物质载体。所以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其具有的精神文明内涵是区别于其他产品主要特征之一。文化产品不仅具有物质性,可以为公众或个人所拥有,它还具有精神价值,为社会共享。

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方面。

文化产品具有非排他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而言,公民无需为此直接支付成本也能够使用。另一方面,个人消费文化产品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愉悦、精神层面的提升,是无法排除其他消费者也享有同样的收获,即个人无法独占文化产品的内容包含的精神层面上的所有权。比如,消费者可以独占某本书的物权,但是无法独占这本书所包含的知识。文化产品的非排他性还表现在,不论供给者的意愿如何,都无法排除他人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消费和享用。即便可以实现排他也成本高昂,或是在技术上无法实现。由此可见,文化产品的物质性可以实现排他性,但其精神层面却相对难以排除他人的共享,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带来的开放性,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排除。

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每增加1个单位的产量,大多数文化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不会随之增加的,或者其增加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图书馆,在其最大容量到达前,新增的借阅者对图书馆的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影响甚微。另一方面,某个消费者获得了文化产品的使用或者信息内容,也很少会影响其他消费者消费该产品的机会,例如博物馆,任何一个参观者都无法影响其他参观者的消费或使用。

鉴于文化产品兼具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特征,因而可以说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1.3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文化产品分类

纵观文化产品市场,由于物权的转移、受众的资格限制和消费的机会竞争等现象的存在,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产品都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或兼而有之。在此,根据公共产品的排他性、竞争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这四大特征,可将文化产品划分为纯公共文化产品、俱乐部文化产品、非纯粹公共文化产品和私人文化物品,如表1所示。

纯公共文化产品是兼具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文化产品,比如公共电视、公共广播等。在非排他性方面,公共电视和公共广播在运营的过程当中,用户无需为享受的服务和信息缴纳费用,电视和广播的网络信号覆盖在技术上也很难排除某些特定用户的使用。在非竞争性方面,公共电视和公共广播的设施一旦建设完备,新增用户就不会对其运营的成本造成影响,其边际成本为零;用户之间的使用不会产生竞争,其边际拥挤成本也为零。因而,公共电视和公共广播属于纯公共文化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在供给时会出现“搭便车”的效应,用户无需负担任何的生产成本也可从该文化产品中受益,使得供给者无法获得应有的成本补偿,由此会导致供给者生产意愿的下降或不愿意生产,产品供应不足、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无法满足等市场失灵问题就此产生,无法通过市场难以解决这类文化产品的供给问题。然而,政府所独有的权利和优势,能有效地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进行投资、组织和管理,所以通常采取政府供给的方式来解决供应纯公共文化产品的困境。

非纯粹公共文化产品是具备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文化产品,比如开放性的文明古迹、历史建筑等。开放性的文明古迹和历史建筑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任何不付费的受众都可以进入观光和游览,不会被排除在服务对象之外;但是,这类产品会因为使用者或参观者的增多而增加其维护的边际生产成本,并且当消费者的拥挤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之间势必会产生消费机会的竞争,所以具有竞争性。因而,其属于非纯粹公共文化产品。非纯粹公共文化产品同纯公共文化产品一样,由于市场收益过低,非政府组织对这类产品缺乏开发的积极性,在开发和运营上也会出现市场和私人供给不足的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政府会对供应者进行一定的补偿或者直接主导供给。

俱乐部文化产品是具备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文化产品,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排他性方面,图书馆和博物馆由于馆藏资源的有限性和公众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形成了“资源稀缺”的状况,使得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收费、办证、资格限制等)进行排他以避免“搭便车”的人数过度增加,具有排他性[7]。但是,图书馆和博物馆却不会因为人数的增多而额外增加其边际生产成本,每个借阅者或参观者也都不会对其他人造成消费机会的影响,所以具有非竞争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非竞争性”是指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资源使用情况超过拥挤点就会产生竞争性,这类产品的性质就会发生转移。例如图书馆里的图书,如果借阅者超过了馆藏图书的数量,借阅者之间就会产生消费的竞争性。

非纯粹公共文化产品和俱乐部文化产品可以统称为准公共产品,这类产品具有部分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性,但是又有别于纯公共文化产品。

私人文化物品是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文化产品,比如CD。不支付费用的消费者无法成为CD物质上的拥有者,而拥有者也会导致其他消费者对其物权上的丧失,这体现了其排他性的特征。而每增加一批消费者都会造成生产部门生产成本的上升,如果消费者增多,那么有限的资源自然会产生消费的竞争,竞争性由此产生。这种精神文明 “私有化”的产品,既能最大化地满足个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在文化市场的运行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用,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类文化产品。

这四类文化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有的需要依靠政府直接供给,有的需要政府在其生产中进行引导、保证其充足的供应,有的则需要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规律开展生产供给。

2 文化产品生产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由于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而对公共文化产品正常生产、运营的维护,离不开政府职能的发挥。但是,不同种类的公共文化产品,政府职能也不一样,只有针对不同的文化产品采取与之相对应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够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达到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文化市场的最终目的。

2.1 纯公共文化产品——政府供给

纯公共文化产品具有非常强的非排他性,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消费和享用,任何人都无法独占其所带给人的精神上的享受而排除他人也得到享受,同时,消费者共享同一文化产品也不会产生利益冲突。纯公共文化产品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主体很难从中得到合理的回报,因为消费者可以实现共享;前期投入或固定投入巨大,一般的企业很难承受,尤其是其市场收益明显偏低,或者不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没有成本的产生,经济主体收益的合理性也不存在。这些都决定了纯公共文化产品由于收益有限,导致私人部门很难或不愿意生产或提供这类文化产品,而公众又对其有较为强烈的需求,由此就会引发市场供应不足,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时,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市场失灵问题就由此而生。

为解决纯公共文化产品供应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满足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需要政府直接承担起纯公共文化产品供应的职能。而且政府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以及资源的支配能力,也决定了政府能起到保证充足供给的作用。纯公共文化产品也只有由政府进行供给,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对于纯公共文化产品,政府如何进行供给呢?首先,保证足够、合理的财政投入是关键,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公共文化需要。其次,完善基础文化设施,纯公共文化产品大多固定投入巨大,并且大多涉及一些基础性的公共文化设施。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力度,保证每位公民都尽可能地具有享受公共文化的机会和条件。再次,健全纯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应机制。即使是纯公共文化产品,也不会由政府直接生产,这既不是政府的主要任务,也不符合社会分工要求。但是政府要监督其生产、供应过程,以保证公众享受到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及时、优质。

2.2 准公共文化产品——政府引导

准公共文化产品包括非纯粹公共文化产品和俱乐部文化产品。部分准公共文化产品具有排他性,即只有消费了才能够受益,从而能够给供给者带来可观的利润。其次,准公共文化产品大多存在较强的地区差异和个人审美差异,而政府很难满足公众这种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但是私人部门可以较好地满足消费者较为个性化的需求。可见,准公共文化产品能够交由市场,并得到很好地供给[8]。然而,由于准公共文化产品又具有一定的纯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性,其需求具有公共属性,如果完全交由市场承担其供应,不仅可能出现负外部性、资源配置失衡、垄断等问题,同时其供应也不一定能得到保证,尤其是供应的质量方面。这时就需要政府对准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引导,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文化产品的供应质量,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政府引导职能的发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文化产品市场体制的完善,为市场主体创建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由于准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是交由市场来参与供给,因而首先要解决市场对准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动力问题。准公共文化产品具有部分纯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从生产成本角度看,某些供给准公共产品的部门不一定可以从增加的消费者中获得收益,作为追求利润的企业和单位不会希望出现这种全民共享的情况。从消费机会竞争的角度看,消费产生竞争是所有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而某些准公共文化产品恰恰相反,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利益的冲突。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部门的生产动力不足,导致准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失衡[9]。为此,需要政府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市场机制,改进有关文化产品的相关政策,为文化产品供应主体营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其次是财政的扶持,以鼓励、引导市场积极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由于准公共文化产品具备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所以供给者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文化产品本身的社会效益。而追求社会效益就有可能造成文化产品在市场中收益有限,或者是没有强大的资本投入来支持准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10]。对此,政府应设立一些相关的产业发展基金或出台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对其进行扶持和资助,以引导、鼓励市场参与这类文化产品的生产、供应,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最后,是对生产供应过程的监管,对准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进行必要的规范制约。准公共文化产品交予市场进行供给的同时,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因为资源、资本、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市场本身无法实现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由此会引发准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效率低下、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从而影响市场对准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导致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或者短缺。为此,需要政府对这类准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应过程进行监管和适度干预。对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者的监管不仅是政府职能的体现,同时也维护了文化产品生产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同时,对准公共文化产品严格把关既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保障了行业内的竞争者之间的公平、公正。

2.3 私人文化物品——宏观调控

私人文化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为私人部门提供了利益的来源,而它本身所具有的差异性也决定了政府部门无法良好地进行供应,所以私人文化产品主要依靠市场经济规律来解决供给和运营的问题。

对于完全交付市场运营的产品,政府要做到对行业和企业最基本的宏观调控,来保证市场的正常秩序和行业的正常运转。《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相关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11]。政府在健全文化市场体制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资源的调动,对于私人部门进入文化市场要进行政策扶持,来保证私人文化物品市场能够繁荣发展。但是,私人文化物品生产部门也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对其做到最基本的监管,避免生产出质量低劣、内容违规等危害社会和消费者的文化产品。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它在消费和传播过程中体现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只有政府与市场双方进行配合才能实现文化产品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政府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能缺位,对短缺的公共文化产品直接供给,对准公共文化产品要侧面引导,对私人文化产品则进行规范。同时,政府也不能越位管理,必须正确地制定相关的调控政策,忽略市场本身具有的调控作用只会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等不必要的现象。强调公共产品属性下文化产品的政府职能,对未来解答政府应该怎样才能做好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角色,政府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以及政府与市场如何配合才能实现最优的文化资源配置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注 释

[1][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2-33

[2]李增刚.新政治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6-48

[3]左惠.文化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模式选择[J].中州学刊,2009(5):279-280

[4]程浩,管磊.对公共产品理论的认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6):10-17

[5]臧秀清,游涛.文化产品:特征与属性的再认识[J].探索,2011(5):121

[6]赵颖.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J].北方经贸,2013(4):143-144

[7]沈小玲.论图书馆的经济学属性:公共物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80-82

[8]吕达.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机制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32-36

[9]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J].社会科学,2009(10):132-139

[10]高鹤文.准公共产品领域国有经济功能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09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3-11-12

公共艺术论文 第5篇

摘 要: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形成了城市化的格局。

人需要交流,需要沟通,回顾公共艺术发展的文化脉络,透析城市公共艺术与公众、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环境,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人性化设计原则,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心理、视觉、精神上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以及开放性。

人们需要沟通。

实用性和装饰性公共空间设施。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艺术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所谓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

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其权属性质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

同时,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

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是为了给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舞台,城市空间里的生活比城市空间本身更为有意义。

人类需要交流、需要沟通,这就是公共空间形成的基础,由于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既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因此它必然要求作为载体的城市提供各类适宜的场所。

二、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仪式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是‘天成之笔’自古以来人类就与自然环境相容相生,中国古人利用自然环境应在理想意境。

‘尊重自然、研究自然、模仿自然、寓于自然’成为现代设计的理念。

因此今天的公共空间应该关注自然属性的特征。

提倡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质。

这些因素就形成了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文化环境。

对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这种互动性体现在文化环境的营造上,这样能强化场所特质,传递社会文化意义,引发环境使用者的共鸣与联想,使艺术品、公共与环境之间形成两性的互动,激发环境的生气与活力。

文化环境因此得到营造。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进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要分析特性、作用与功能。

实用性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分类中并服务于公众的空间,体现对公众的关怀。

实用性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便利性满足率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对此类设施的功能性设计是首要的,对物材料、结构、视觉感受进行反复的调整试验,使其符合人的使用习惯、视觉心理习惯。

不如说公共设施;人行道、天桥、地下通道、照明设施、护栏、指示牌、展示橱窗、候车亭、电话厅、报亭、邮筒、座椅等。

而装饰性的公共空间艺术是为配合环境而进行的艺术创作。

四、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1、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常常将忽视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都被忽略。

城市空间呈现出 “重物轻人”的倾向:让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公共空间离开了人的使用,就变得毫无意义,人们无法从中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空间的设计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城市公共空间实质上是都市生活的焦点,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

2、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才能为人的活动交流创造条件。

另外,供行人使用的环境设施如坐椅、雕塑、游乐设施等的形式和布局应符合使用者的多样性要求,尽量创造亲和感和温馨感,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人们积极利用和参与,

并体现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

那些贴近居民、小而精致的公共空间,往往更能赋予人们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和人情味,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

而且构成了都市的人文风貌。

3、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城市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环境的视觉性有密切的关系。

与地域文化、民族分布、风土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

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场所,由于规模、功能的差异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场所精神。

城市设计不应“千城一面”,而应,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顺应地区的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

通过统一与变化、尺度与比例、协调与对比、均衡与突出等构图法则的运用,将城市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这样的空间融知识性、艺术性、

趣味性和社会性于一体,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是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空间。

人类活动大部分内容分是在公共空间进行的,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各种行为的需要,而进行公共空间艺术的设置。

五、市公共环境的艺术性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种反应,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未来配合环境而进行的艺术创作,他是公共空间艺术主要变现形式。

此类作品的创作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但又收到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艺术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人为生存和致富忙碌,生活的表面化、工作的程式化、文化的碎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处于疏离状态。

城市的公共空间艺术性在都市的存在的价值非常大。

可以进行对人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来达到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生态优化,而且可以创造了人性的精神空间。

它对人们的感觉经验也在起着改造作用,而这些公共空间艺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创造精神和社会审美教育功能,来引导大众走向高艺术性境界,承担改善整体视觉关系的美化功能,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公共性是统一的。

总结

人的活动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空间性质的多样性,而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开放性,不但包括视觉上的多层次、多岗位的开放,还包括观赏者不同审美情趣的开放。

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是综合性的,要综合考虑功能性。

人文题材、环境观、公共性、环保观念、材料选择,以及对公众的心理情感影响等等因素。

这种综合性特点受到视觉心理学、建筑学、环境色彩学、光学、民俗学等。

公共艺术论文 第6篇

危机公关在现今的政府机构和公司企业,到处可见的,在娱乐圈里更是了。能否恰当地处理公关危机,是决定艺人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当事人处理危机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得到的是理解与安慰,有些人则截然相反,个人声誉受损,真相越描越黑。实际上,再负面的新闻都不可怕,只要处理得当都是成功的危机公关。近期,高晓松醉驾事件引发关注,而他的处理方式,也堪称是危机公关的典范。

高晓松在醉驾事件中,所做出的处理,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在出事后,很好的运用了危机公共的处理方法,也明确了危机公共的八项基本原则。危机公共的有八大基本原则:

一、保证信息及时性;

二、保证受众的知情权;

三、重视受众的想法;

四、保持坦诚;

五、保持信源的一致性;

六、保证与媒体的有效沟通;

七、信息要言简意赅;

八、整体策划。

一、保持坦诚

在原则四要求是保持坦诚,始终保持坦诚的态度,面对危机不逃避,敢于承担责任,就容易取得受众的信任和谅解。危机公关的首要目的也就在于此,保持坦诚是保证危机公关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而高晓松就做到了这一点了,在醉驾撞车发生时,他没有逃避、装蒜,而是立马下车查看、赔礼道歉、在询问室亲笔写下“对不起,永不酒驾”的忏悔,处理问题之冷静,态度之端正,实属罕见。他在事件的开端,就占据了舆论的“有利地形”,成功冲淡了人们对“酒驾”本身恶劣性的关注,转移了人们对于事故本身的关注,使他从一个“十恶不赦的酒驾者”摇身一变成为“态度胜于一切的初犯”,得到了粉丝、市民大众的谅解和信任。而他在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担任评委,都立刻离开。反而,在多年前,谢霆锋因酒后驾驶造成撞车事故,但当即逃离现场,并找来一名英皇司机顶罪,此事在香港引起很大**。“顶包案”让当红小生谢霆锋的形象受到很大伤害,当年多个奖项和影视剧拍摄都取消了他的名额或和其解约,受到市民大众的骂名,批评,让自己的声誉有到了很到的负面影响。此事更让其所属公司英皇的危机处理能力遭到诟病,也让谢霆锋缓了很久才从负面形象中走出来。而,近段时间,陈浩民横店醉酒事件,因为他懂得坦诚,立刻开记者会,公开道歉,真心惭愧,也得到了公众的一定谅解和原谅。所以说保持坦诚是保证危机公共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

二、保证信息及时性,真诚面对媒体和公众

高晓松在出事后,他也保证信息及时性,第一时间回应舆论,争取有利时机。高晓松醉驾被捕、判刑,从一开始就是“现场直播”,围观人很多。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稍有身份地位的人、官二代、富二代那样,找关系、找人来摆平。而是第一时间出来承认错误,在面对交警询问时,他坦然地说道:“我是违法行为,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真诚面对媒体和公众,态度胜于一切,所以他能够得到大众们谅解和原谅,在出狱之后,身价不跌反涨。

三、勇于承担责任

而在审判其中,高晓松选择了自辩,发表了一番诗意盎然又爷们儿味儿十足的“自白”,表达了三层意思:1.我完全认罪;2.我相信法律公正;3.相信法律也会维护一个犯罪人的其他权利。而且他接受判决,坚决不上诉,挽回一些公众形象。要知道名人的形象收益远远高于普通人。只要他的形象还在,就不会失去市场。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让公众觉得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待的人。

反之,更多的明星在遇到这些负面新闻时,有不少的反应都是逃避或干脆置之不理,比如去年周杰撞人后逃逸,对于受害者及各方都极力推诿,导致他被广泛诟病。而这种的处理方法,只会让公众觉得你在逃避责任,是一个懦弱的小人,会遭受更多人的批评,甚至会影响自身的前途和形象。

四、借助外力,让别人为自己说话

在危机公共处理中,让别人为自己说话是很好的处理方法。在危机发生时,当事人通常都会急于跳出来反驳,与媒体、网友们打口水仗,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即使是弄清楚了事实的真相也失去了公众对其的好感,更容易导致事件的扩大,导致有理的事反到没了理。如果自己确实有责任与过失,那就更不要自己出来说过多的话。除了在一开始以诚恳的态度面对后,接着就应该闭嘴,借助其他人或媒体传递信息。而高晓松在出事之后,只在开始的时候积极面对当事人、检方,后期基本上没有发声,反而很多好友为自己说话,甚至是受害人求情轻判。这样公众们也会同情他,信任他,原谅他。在他出狱之后,他的身价不跌反涨,更可能是公众觉得他是一个责任心人,这样才值得大家做榜样。

在这次醉驾事件中,高晓松的危机公共的处理真的处理的很好。让他的身价不跌反涨,让公众觉得他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而他本人,在狱期间,会认真惭愧,反思自己,并且读书译书。在出狱后,并没有接各种采访、开发布会,而是选择于积极投身于工作。而且免费参与拍摄政府禁令醉驾的宣传片。他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更多公众、明星、媒体人的支持和原谅。他的名气就更高了、在工作上的机会也更加多了。从而,让他的身价不跌反涨。

危机公共随时都有,看的就是你该怎样处理好。在处理危机公共时,要明确危机公关其实是因事见人,而不是就事论事。所以,那种隐瞒事实、或者颠倒黑白的危机公关做法,尽管可以让事情“很圆满”的过去,但对于真正的危机——公众对我们的态度和印象变化,却不会带来任何帮助,而且会非常有害。危机是公众对我们态度和印象的变化,所以处理危机的指导原则,是“对人不对事”。导致危机的事件总会过去,但公众对我们的态度和印象,却会一直保留下去。所以,我们应该第一时间要建立信任,让公众信任,这是危机公关成败的基础!

二、在取得信任的基础上,要对症下药,恢复公众的创伤。

三、要治疗危机给企业造成的内伤。

上一篇: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下一篇:机动车驾驶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