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2024-05-29

秋兴八首其一鉴赏(精选8篇)

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第1篇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释

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9.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作者 杜甫

杜甫像(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第2篇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2)、情感与素质目标:

1.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2.进一步领略杜诗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2.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课堂讨论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古有很多悲秋之作,也有颂秋的作品,所以可以结合题目“秋兴”二字,让学生说说对秋的感触,进而走进杜诗《秋兴八首(其一)》秋天里的情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入文本前有个预热环节,为学生生活感悟与所学诗歌寻找一个连接点,告诉学生赏析诗歌要明白“人心与人心相通、人性与人性照面,尽心尽情的精神”。

(二)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达到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设计意图】有关杜甫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来回答,教师做适当补充;创作背景是不可少的部分,理解古诗,对学生来说存在难度,若不介绍背景,学生的理解是浅显的,古诗歌是具有时代性的,是言志的载体,学生读懂古诗的途径之一就是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这样更能接近诗歌的主题,这种背景意识是必须的。

(三)古诗的相关知识 1.古诗介绍。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指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2.律诗特点。

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首限定八句;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每句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设计意图】《秋兴八首(其一)》是第五课杜诗的第一篇,三篇均是七言律诗,所以在开篇有必要梳理问题知识,为下文的朗读做准备。

(四)诗歌朗读 1.教师展示朗读节奏。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男生齐读,女生评价;女生齐读,男生评价;全班齐读,老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读诗,注意节奏、情感的体会;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有助于正文解析。

(五)找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或者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诗,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侧重他们的观点以及表达逻辑。

(六)正文解析(小组合作)

1.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说说你对首联的理解?

参考: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借景抒情──低沉的心境。

注:问题题设比较宽泛,思考角度是多元的,遵循的基本思路是由意象到意境(自然情境和诗人心境),同时不要孤立解句,应联系下文。

2.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结合首联,赏析颔联。

参考: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注:提醒学生要学会赏析诗歌意象及其特点,同时要注意诗歌的整体性,不可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和结构上的作用。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怎样理解这一联?

参考:“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倾诉思乡衷曲,“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 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孤舟一系故园心”是诗眼。

【设计意图】从参考答案可看出,引领学生学会分层解析诗歌,从最为基础的文字再到结构和思想。

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你对尾联的理解是什么?

参考: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设计意图】兼顾结构和思想两个方面。5.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

参考: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注:侧重诗歌主题。

(七)课堂练笔

结合以上分析,对此诗进行散文化改写。

【设计意图】正文解析主要是分联进行的,通过语言组织,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整体认知。

七、课后作业

请赏析刘禹锡的《秋词》。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补充材料;

刘禹锡(约772年-约842年),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洛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和李白也称“刘白”。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存世有《刘宾客集》。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时写的。刘禹锡贬到朗州,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设计意图】进行对比阅读,《秋兴八首(其一)》是悲秋,由秋兴感,而《秋词》是颂秋,积极向上的精神。

八、板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第3篇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选自《杜诗详注》,仇兆鳌辑注,中华书局1979年)

鉴赏空间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通过对被敌军攻破后的满目疮痍的长安城的描写,抒发了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之情。 司马光评价此诗说:“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迹矣。 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而“家书抵万金”一句真切地写出了战乱中的人们思念亲人的心情,“白发不胜簪”这一细节更是让人增添了无尽的愁思。 《秋兴八首(其一)》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杜甫时年55岁,已处在人生之秋。 眼看自己晚年多病,知交零落, 壮志难酬,诗人的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于是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乡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两首诗的背景不同,但都蕴含着深重的忧思。

[读有所思]

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第4篇

一、《秋兴八首(其一)》教学中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秋兴八首(其一)》前两联的内容往往被解释为对景色的描写,但是在教师用书的“整体把握”中,对于前两联的解释却存在着矛盾之处。“整体把握”认为,首联中“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颔联承上展开: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如果“玉露凋伤枫树林”真的意在描写红枫白霜的富丽景色,那么就与“气萧森”的萧瑟阴森不相符,而将“气萧森”解释为“涵盖江山万象”也略显牵强;对于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也只是按照诗句内容进行翻译,并解释为对巫山巫峡景色的描写。但是如此一来诗人对于景色的描写就与诗的后两联表达的感情脱节,富丽雄浑的景色与凄苦之情、思乡之意无法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二、对于意象的理解

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详细阐述了关于艺术品和情感的关系。艺术品即表现性的形式,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情感并不是再现出来的,而是由全部幻象,即由艺术符号排列组合起来的幻象表现出来。”诗歌的艺术符号就是意象,意象并不具体指向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而是作者表达情感的符号。根据朗格的观点,我们可以分析出当下诗歌教学中的问题,即把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当做事实的再现,认为诗句中的景物是真实存在,而忽略了诗歌中的意象都是作者情感的表现符号,都是作者为了表达情感而创造出来的,它们不具有真实实在性。当然,部分诗歌中的意象也许是作者亲眼所见、现实存在的,但是当它们被写进诗歌中之后,它们就是表达情感的符号,不再具有现实物质性。因此,仅仅将诗歌中的意象解释为对真实景物的描写是不全面甚至是不正确的,这种做法会使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出现偏差,无法完全发掘出诗人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而且在当下的诗歌教学中,对于诗歌的解释就是多个意象的简单累加,并没有意识到意象之间的内在结构。在诗歌中,每个意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作品的形式结构。这个形式结构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生命感受有相同的发展模式和结构式样,通过隐喻的、象征的方法来表现情感与生命感受。单纯解释文本含义而割裂了其中的结构形式,或者仅仅关注内容而忽略意象象征的情感,对于诗歌的解读都是不利的。因此对于《秋兴八首(其一)》的理解,不仅要把握意象的情感符号作用,同时也要注意诗歌的内部结构。

三、对《秋兴八首(其一)》意象和结构的重读

“玉露凋伤枫树林”,枫树的凋零、残伤是秋天万物开始衰败的表现,但作为意象,它表现的不是枫树凋敝的景象,而是诗人的生存状态,是诗人生命逐渐消逝的象征,并非“红枫白霜的富丽景色”。正因为生命走向了消逝,诗人才会觉得巫山巫峡“气萧森”。如果说前一句是诗人的生存状态,那么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的生命感受,诗人因生命的脆弱和凋敝,感到萧索、肃杀、森然。“江间波浪兼天涌”中,主要的意象就是“水”,而“水”正是诗歌常用的意象,如“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等等。因为水不会因人的意愿而停留,所以历代诗人都以“水”为意象,来抒发“时光飞逝”、“忧愁”等情绪。本诗“江间波浪兼天涌”中的波浪滔天也不能作为真实的景物描写来看待,它表现的是诗人的生存状态,即时间的飞逝和不可抗拒。首联中诗人已经感受到生命的衰败和凋敝,而时间又如滔滔江水滚滚而去,不肯为诗人稍作停留,二者生发出浓厚的凄怆与悲哀。因此“塞上风云接地阴”中乌云压地的阴沉实际上是诗人自身对外部世界的内在感受,即沉重、压抑、和苍茫,那片乌云就是压在诗人心头的惆怅和悲凉。

“丛菊两开他日泪”描写的依然是作者的生存状态,短暂的稳定后又继续漂泊了两年,作者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一直想念着家乡。在这一联中,“丛菊”与“孤舟”两个意象是相对的,丛菊生长在土地上,年复一年不会远离,而小舟却要漂泊于江河之上,茫茫江面更衬得小舟无依无靠,无所适从。这小舟就是诗人自身的象征,它象征着诗人的身不由己,孤苦无依,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孤舟”的原因。“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冬季将至,人们都在赶制冬衣,这是诗人的生存状态。看似平常的景物描写,但是重点确是在“催”和“急”,它们并不仅仅意味着赶制冬衣和急促的捣衣声,更是象征着诗人的生命感受。此时的诗人年老体弱,居无定所,一身宏图壮志无法施展,“催”与“急”表现的是诗人因“生命的衰败和时光的飞逝”而感到的急迫和压力,一阵阵急促的捣衣声仿佛就是时间在催促着生命消逝的脚步,让人急切难安,意绪难平,一种浓厚的悲怆和无力感油然而生。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诗歌的结构。诗歌每一联的两句间都具有因果关系,前一句表现的是诗人的生存状态,后一句则表现了诗人的生命感受。生存状态是因,生命感受是果。作者通过创造这样一种结构来表达自己在晚年面对生命的流逝、颠沛流离、时间飞逝时深深的悲怆、孤苦、无力之感。意象是表意之象,是诗人内部世界的对象化,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象不是孤立的,诗歌的意味是在意象构成的结构中得到体现的,只有把握意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通过对意象及其结构的解读,我们既能够把握诗歌整体的意义,也能够理解每一联、每一个意象的意义,内容与情感结合紧密,更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杨朴,杨旸.中学语文名篇新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第5篇

秋兴八首(其一)xīng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xì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故乡,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受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这首《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标注黄色的文字要求学生记在笔记本上并背诵)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视野中的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盖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照应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而出(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则描写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表现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内容总评]整首诗随物兴感、即景寄怀,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回归故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古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远比一般的悲秋之作更为深厚。[艺术特色]

1、章法谨严。比如颈联,“丛菊”照应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而出,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

2、情景无间。表面上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兴怀,使情思有所依附;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景因而情显,情因景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如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附录:《秋兴八首(其一)》背诵材料

[思想情感]首联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盖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表现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

[内容总评]整首诗随物兴感、即景寄怀,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回归故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古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远比一般的悲秋之作更为深厚。[艺术特色]

1、章法谨严。比如颈联,“丛菊”照应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而出,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

2、情景无间。表面上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整首诗既因物兴怀,使情思有所依附;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景因而情显,情因景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如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反思 第6篇

1、自己能意识到,同事们也曾经给我指出:我的语速比较快,而且有时候吐字也不很清楚。本节课上自己认真注意到这一点,而且在前面的三十分钟也做得比较好,但是在后面十五分钟做得不够好。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多加强。

2、自己的个性比较急。本节课控制得比较好,课堂进度也比较得当,但是在“示范读音”的时候却抢了五秒钟(大约),在下课时少说了“背诵诗歌,完成课堂练习”这一句话。看来这个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细致地加以把握。

3、课堂生成和教师预设二者关系的处理,尤其是在高中段的课堂上,自己历来重视在教学中注意并处理好。但是在本节课中课堂生成没有预想的好。这说明自己在备课时和检查学生的自主预习时,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实在。但是在破平时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就问题尤其是随机生成的问题的探讨却比本节课要更热烈,这说明自己在赛教课的重压之下没有充分地把自己在平时的课堂上真实的、原生态的东西完全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自己平时多总结、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如果可能的话,让学生(尽可能每一名同学)都给自己提提意见。同时,自己通过录像尤其是本节课的录像认真总结。力争在今后的教学尤其是塞教中,把真正的“课堂生成”展示出来。

4、关于板书的思考。在传统教学中,板书是必须的,但由于本节课教学主题明确、步骤清楚、课时总结精当,而且这三点都在幻灯片体现出来了,所以,板书这一块我做了省略。在今后的使用幻灯片的教学中,我会认真注意,一定有言简意赅的板书。

5、关于使用PPT课件的思考。本节课上,自己的主导思想是让PPT课件和幻灯片为教学服务,在实际操作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和自己以往所学习到的很多名家的教学录像中如何使用PPT课件为教学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

6、关于对教具、学具的思考。由于自己以前没有使用过翻页笔,所以,本节课出现了两个小故障。今后,在使用翻页笔、电子白板等方面都要加强。

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第7篇

1、学会把握诗歌中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学会抓住意象解读古诗的技巧。过程与方法:

3、学会如何赏析一首古诗。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情感与态度:

5、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国之思。教学重点:目标1、2、5。教学难点:目标3、4。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一起走进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的关注之中。

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然后完成:

1、从诗体上说,这是一首什么诗?(律诗,并回顾唐诗体裁特点)

2、这首诗的韵脚是哪几个字?(林、森、阴、心、砧)

3、用笔画出诗中的意象。

三、鉴赏诗歌

接下来,我们鉴赏这首古典诗歌。那么,如何鉴赏一首古诗呢? 第一步,抓住题目。题目即诗眼,解读了题目,诗歌就理解了一半。第二步,解读诗句的意思。

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看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基本鉴赏规律,安排学生活动:自读、讨论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1、学生发表讨论后得出的意见,教师随机给予恰当点评;

2、教师明确:

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艺术技巧: 1)、对偶颔联颈联。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结合上述鉴赏,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参考资料] 周甸曰:江涛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见汹涌阴晦,触目天地间,无不可兴感也。屠隆曰:杜老《秋兴》诸篇,托意深远,如“江间”“塞上”二语,不大悲壮乎?范梈曰:作诗实字多则健,虚字多则弱,如杜诗“丛菊”“孤舟”一联,此等语亦何尝不健?蒋一葵曰:

五、六不独?“两开”“一系”为佳,又感时溅泪,恨别惊心之况。末句掉下一声,中寓千声万声。(明•周敬等《唐诗选买会通评林》)

若谓玉树调令,枫林叶映,随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奈何流滞巫山巫峡,而举目江间,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阴接地之风云,真可谓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清•金人瑞《杜诗解》)

钱谦益曰: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清•高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

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第8篇

《秋兴八首》联章体律诗历来公认是杜甫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秋兴八首》 (其一) 作为序曲, 承秋天萧瑟的景致、凝重阴冷的气象而感发, 抒写着个人年迈漂泊、身世凄凉、心忧家国的情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摧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晚年一直在西南漂泊, 五十三岁的时候流寓夔州, 而且在这里滞留了一年多。羁旅漂泊、归乡无期、思乡怀人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主题, 颈联直抒胸臆“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山上那些或白或黄的菊花, 一点一点的就像他因思乡而流了多年的老泪, 赖以指望的是暂系巫江中的孤舟能带他驶向故园的方向。终究没有机会回到故乡, 秋意愈来愈浓, 寒意愈来愈重, 声声暮砧阵阵催逼, 这个寒冷的冬天他将如何度过?能够安生立命的温暖的家园又在哪里?

据此将“故园心”解读为对故土家园的思念, 从脱离的单首诗中能够找到诗人处境和情感的落脚点。如果从《秋兴八首》组诗的主题和杜甫的人生经历及生命情怀来看, 这样的理解难免失之简单。

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论该诗说:“首章, 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 虚含兴意;实拈夔府, 暗提京华。”[2]《秋兴八首》 (其二) 中身在偏远的西南“每依北斗望京华”, 一次又一次的翘首眺望, 每每都在人们夜幕归来一家团聚的时候, 这个望乡执着而痴情的老人且行且叹;《秋兴八首》 (其四) 中回忆故国盛衰更迭, “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秋兴八首》其六) 曲江边繁华不再, 帝王之州沦为战场, 丧乱不堪回首;这个孤苦的老人在现实的失望中只能去追念安史之乱前强大的王朝, “故国平居有所思” (《秋兴八首》其四) , 尤其是国家承平富饶人们富足安适的开元盛世,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秋兴八首》其八) 的繁华时光。“每依北斗望京华”“故国平居有所思”都是对“故园心”的引申, 故园、京华、故国都是京都长安的代称, 每一首诗中情感交汇的注脚都是魂牵梦绕的长安。仇兆鳌品评后五首的主题说:“四章, 回忆长安, 叹其洊经丧乱也”“五章, 思长安宫阙, 叹朝宁之久违也”“六章, 思长安曲江, 叹当时之游幸也”“七章, 思长安昆明湖, 而叹景物之远离也”“八章, 思长安胜境, 遡旧游而叹衰老也”。[3]可见, “故园心”同时作为情感的线索, 完成了夔州和长安空间的多次转换, 实现了古今与盛衰的反复对照, 并将人生漂泊、孤苦的身影投射到由盛转衰的唐王朝的历史河流中。

杜甫如此执着的遥望长安, 是想再次靠近政治中心, 踏进政治的疆场, 继续驰骋“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儒家理想, 还是“窃比稷与契”, 希望能真正像舜时的大臣后稷与契那样使天下人都安居乐业从而建功立业?杜甫个人稳健的理性会直接作出否定———时不我待, 盛年不再。《论语?子罕》有言:“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亦不足畏矣。”年轻的时候可以说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过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没有建树, 人生就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所以杜甫早在四十岁那年的除夕夜就写道:“四十明朝过, 飞腾暮景斜。”在仕途功名作为唯一衡量读书人个体存在价值的社会规范里, 三十而立, 四十就该功成名就了, 四十岁连进士都没中, 就算才华飞腾也只是日暮西山。可见时不我待的焦虑意识甚为强烈, 更何况此时此刻年已五十有四, 垂垂老朽, 凄苦不堪, 左臂偏枯右耳聋, 只能“白头吟望苦低垂” (《秋兴八首》其八) , 来日不多, 遑论从政。

那么, 迟暮之年的杜甫究竟为何始终牵挂着到不了、回不去且非故土落叶归根的长安?杜甫祖籍河南巩县, 在这里度过了近二十年“读书破万卷”的书斋生活, 更立下了“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豪情抱负。后来一生辗转多地, 年轻时南游吴越, 北游齐赵, 晚年漂泊四川、湖南、湖北, 足迹遍及唐王朝大部分的疆域。长安是众多历程中的一个站点, 在此曾经困守求仕十年, 有过奉旨进献《三大礼赋》的辉煌时光, 有过“朝扣富儿门, 夜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 甚至一度在长安沦落后陷到叛军之手。可见, 长安是他人生追求和理想幻灭的地方, 也是大唐王朝兴盛和衰败的见证, 酝酿出了杜甫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长安情结。一则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 在长安有田产;二则自称“杜陵有布衣”, 用长安一处汉代的陵园完成他身份的认定, 虽然在长安没有真正当上什么官, 却自认长安就是他真正的故乡, 尤其是支撑他人生价值存在的精神家园。

河南巩县是一个靠近东都洛阳的中原地区, 唐朝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在这里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儒家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大行其道, 杜甫就在浓厚儒家思想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成人。少年时代早慧早熟, “脱略小时辈, 结交皆老苍”, 结交的大多是峨冠博带的宿儒;曾对远祖发誓:不敢忘本, 不敢违仁。可见儒家的价值观念已成为他安生立命、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 这直接影响了杜甫诗歌创作的生命情怀和社会关怀, 即总是将个体的价值与历史、国家、社会高度融合, 将人生的理想抱负与救世济民的情怀紧密相连。自己的生命如果离开了“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价值目标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把生命全部奉献给历史中的国家和人民。这种思想情怀成为杜甫创作的绝大部分诗歌的基本主题, 尤其在历经安史之乱后, 创作了“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暮》《登岳阳楼》等近千首首诗歌, 他总是满怀深情的凝望着这片土地, 表达着对苦难人世的同情、对国家局势的无限关切。

这样的个人成长历程和精神追求使年迈漂泊的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自然而然就会由秋天的夔州想到长安, 甚至怀想昔日繁华的长安, 从而引发昔盛今衰, 人世蹉跎的慨叹。于是他的“故园心”就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思乡情绪, 其中隐性的呈现了杜甫的情感模式和价值取向:思乡就是思首都, 思首都即是思国家, 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天下黎民的仁爱就需要对朝廷所在的政治中心竭忠尽智。身为儒家的信徒, 参与政治既是实现个人宏伟抱负的必经之途, 也是完成自己对历史对国家责任的必经之路;一旦远离国都丧失经世济民的机会和可能, 则“每依北斗望京华”, 哪怕在夔州望不到长安, 他也要让心灵循着北斗的方向去追寻日思夜想的长安。从其一“孤舟一系故园心”明确表达对故都的思念, 到其二首联“每依北斗望京华”, 再到其四“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故国之思一发而不可收, 一首比一首急切而强烈, 迂回沉郁, 而个人的凄凉终究无力挽留时代的步伐, 如同童话世界里卖火柴的小女孩, 又冷又饿中点亮最后一根火柴, 用微弱的火光温暖自己和艰难的时世, 以此安放个体存留于天地之间的生命价值。

综上所述, 杜甫的《秋兴八首》 (其一) 通过“故园心”表达对故都长安的依恋怀想, 在对国家的忠诚中获取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以及实现人道主义的社会关怀, 从而使诗歌赋予一种更博大更深广的情怀, 即将一生经历的大事浓缩在历史的离乱中———怀念国家的辉煌, 牵挂时局的动荡, 痛心时代的苦难, 呈现圣人慈悲伟大的胸襟, 这正是成就诗圣杜甫并使其为后人敬重、仰望的缘由。

摘要:“故园”在古典诗词中基本上都释为“故土家园”, 《秋兴八首》 (其一) 流传甚广, 其中的“故园心”大多理解为杜甫暮年漂泊, 归乡无期的羁旅之叹。联系《秋兴八首》组诗的主题和杜甫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关怀, “故园”应为杜甫身居夔州、心系长安的政治精神家园。

关键词:《秋兴八首》,故园心,长安

注释

1[1]闻一多:《唐诗杂论》, 岳麓书社, 2010

2[2]浦起龙:《读杜心解》, 中华书局, 196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秋兴八首其一鉴赏】相关文章:

王昌龄《秋兴》08-31

八首最美的现代诗07-03

赞扫黑除恶诗歌八首12-02

叶芝最经典的八首诗歌05-31

《秋兴其三》全诗翻译及赏析07-23

上一篇:医院新员工培训体会下一篇:个人转正述职报告免费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