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德教育工作总结

2024-07-03

儿童美德教育工作总结(精选9篇)

儿童美德教育工作总结 第1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传统美德教育工作阶段总结

我们五年一班,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经历了半年,实践成果是显著的:

一、学生方面:

学生思想伦理道德素质普遍有所提高,知道了什么是传统美德、怎样做是践行传统美德,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五大基本要素有了很深的了解,同时班内每名学生都能讲出至少30条有关:爱国、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好学、勤俭方面的传美格言。

二、教师方面:

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改变了学生,而且也改变了自己。由于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培训机会、展示机会,又经过不断总结、反思、发展,不仅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学校方面

传统美德教育实验不仅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四、班级方面:

班级形成了传美教育的氛围;班级变化巨大,学生养成了良好道德习惯; 传美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了道德行为的 养成。具体阐述如下:

1、学生的勤奋学习、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整洁健身、勤俭节约、团结友爱这八方面大有长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学生更加团结友爱

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使学生间团结友爱,会关心人、团结人,不与同学闹矛盾,有了矛盾,严格要求自己;会同情人、帮助人,对学习、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主动帮助,不袖手旁观看笑话;学生也学会了尊重人、信任人,不揭人短,不给别人起绰号。不猜忌人,坦诚待人;会容让人、原谅人。对别人误伤自己或者错怪了自己,不要得理不饶人,使学生懂得在集体中约束自己,从点滴小事做起,学会团结、谦让,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学生能时常想起:是谁,在你摔倒时,急忙上前将你扶起;是谁,下雨天和你共撑一把雨伞;是谁,在你呕吐时,急忙帮着打扫;是谁,在你遇到难题是,不厌其烦地给你讲解,直到弄懂为止;是谁,在你生病时,帮你拿书包,给你补课;是谁,陪你玩,陪你耍,陪你哭,陪你笑;是谁,使我们学会宽容,学会珍惜集体的荣誉。啊,是您我亲爱的同桌!啊,是您,我亲爱的同学1

3、在通过具体课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总之,本学期的传统美德教育收获了很多很多,也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今后继续努力。

儿童美德教育工作总结 第2篇

甘泉中心学校 2015年11月1日

美德故事

美德小故事之“礼貌”

几个低年级的同学,肩并肩有说有笑的走着,前面迎面走来一位老师,他们也不认识,但当这位老师走到这几名同学身边时,其他人都还是说笑,只有一位同学,恭敬的鞠了一躬,说了声“老师好”,老师当然也很高兴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别的同学都没哼一声。等老师过去了之后。有的人说那个同学是油饼,不认识的老师还给鞠躬,有的人说他根本是装样子,给别人看的。那个同学没有反驳他们,只是说了一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是做学生的最基本要求。我在后边听了这句话都很感动,感动那个同学的真诚,一个人懂礼貌,真的是很难得的品质。

美德小故事之“友谊”

人都需要朋友,需要一份纯真的友谊,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不少挫折,或许父母不在身边,这个时候朋友的关心就能使你倍感温暖。我在《青少年美德》书中再次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两个朋友》讲的是两个朋友发生争执,一个还打了另一个耳光,挨打的把被打的事情写在沙子上,之后,那个朋友又救了他一命,他把这件事写在了石头上。朋友感到不解,他就回答到:“朋友的伤害要记在容易忘记的地方,而帮助却要刻在心灵深处……”这句话同样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上。是呀,朋友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而给予的帮助却是发自内心的!

美德故事

美德小故事之“体贴”

自从2010年7月赴京参加“儿童美德工程”培训以来,我一直担任学校的美德教育教学工作,两年来,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点点滴滴的变化。

由于我们学校所在的地方是比较偏远落后的农村,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家长的教育,因此不讲卫生,纪律散漫,最让我头疼的是爱撒谎,所以,我每学期的美德教学都是从诚实开始的。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最大的感受是我的学生们现在很诚实,犯了错误,损坏了公物,作业没有按时完成,都会主动来找我,他们也懂得了承担后果。

班上有一个条件较好的女孩子,在她上学期的一次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爸爸没有兑现承诺,答应我的零花钱没有给我,我很生气地背着书包走向学校。但是,她最近的一次日记让我颇有感触:妈妈今天忘了给我的奖励(一块钱),我也假装忘了没有问她要,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已经很辛苦了,看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我只好忍着了,但是心里还是很开心。看来她已经学会体谅父母了!

美德故事

美德小故事之“友爱”

儿童美德教育工作总结 第3篇

就一个人来说, 美德是一个人发展和成长的支柱。一个人身上所蕴涵的美越多, 这个人发展成长的基础就越牢固。纵观古今, 很多杰出的人士都在他们身上显现着美德的魅力。一个没有美德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与发展的。

那么, 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美德教育呢?这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是祖国的希望。儿童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 良好的教育将使他们一生受益。记得在2009年SOHO中国基金会“美德在我心”的辅导员培训中, 琳娜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1) 在一个水杯里盛满了清澈的水, 然后往水杯里不断注入浑水, 这杯水变得很浑浊; (2) 在盛满浑水的容器里不断注入清水, 直至这杯水边清澈。这时, 她才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原本是一杯很清澈的水,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这杯水变浑浊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耐心注入清水直至这杯水变回本真的清澈。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我们需要把孩子的美德挖掘出来, 把它作为最宝贵的财富珍藏, 并作为一盏闪耀着光芒的明灯, 照亮孩子一生前行的道路。尽管每个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能生活幸福, 能有所成就, 但孩子的品格健全和道德品质更为重要。这些扶持和助力孩子一生发展与成长的最为基本的要素, 在社会生活中太多的诱惑和迷茫面前, 失去了最为本真的生发基础和过程。空泛的说教, 在孩子的眼里显得苍白无力, 让天真可爱的孩子缺失了那种发自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孩子与教育内容之间产生了距离和陌生感, 少了自然纯真的认同和归属, 遏制和影响了教育的成效。留心的人时常会发现, 孩子与孩子之间, 孩子与教师之间, 孩子与家长之间, 出现了交流鸿沟和情感危机, 孩子在接受这些内容的教育时产生了逆反心理, 甚至以背叛、无礼及暴力践踏教师和家长的尊严与崇高, 让教师、家长原本浩荡的恩情在销蚀。因此, 发掘孩子的美德, 加强美德教育是我们新时期教师面临的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可喜的是, SOHO中国基金会为我们创编了一套有益于师生接受的教学模式, 并无偿提供所有培训经费, 使“美德在我心”工程走进了定西。今天, 我们定西市的十二万多名孩子, 幸运地正在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教育程序与方法, 在幼儿园开展的具体实践活动过程, 接受着儿童美德的教育和影响, 并通过孩子的自身体验与感受, 帮助孩子形成着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让孩子在学习和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得到美德有力的助跑, 不仅对孩子当前的学习有利, 而且对孩子的一生都极为有用。“发掘儿童美德, 传承中华文明”, 这不正是儿童美德教育值得我们欣慰的灿烂魅力吗?

当我们回头审视儿童美德教育的内容, 可能有的人会发现, 它包含了三十种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如诚实、礼貌、责任感、爱心、团结、感恩等。我们很难想象缺失了诚实的人会怎样对待他人, 缺失了责任感的人会怎样面对工作, 缺失了爱心的人会怎样和人相处, 缺失了礼貌的人会怎样与人沟通。事实上, 定西市的一大批教师, 正是在学习中深刻认识到了美德教育的价值和自身美德的示范在孩子们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后, 除在行为中激活、发展自身的美德外, 还在孩子幼小而纯洁的心田里播种着一颗“美德”的种子。他们不正是期望让孩子们能在和谐、宽舒、愉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吗?不正是期望美德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光闪亮吗?今天我们的孩子在变化, 教师在变化, 整个幼儿园也在变化。

美德工程给了教育者坚实而明确的育人框架。在此框架中, 孩子对品德教育的需求是首要的。生活并不在于达到完善, 而在于培养和完善我们的美德。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每一个教育者, 因有了美德的理解, 而不再迷茫, 因为有了美德传授的方法而更有信心育人。在教育岗位上, 我深知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 即孩子良好的品德培养要靠我们正确的引领。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儿童美德教育实践活动, 敲击着孩子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 引领着孩子在品格健全和道德积累中获得快乐、丰富、充实和幸福, 构筑并润泽着孩子的生命和精神家园。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美德, 是相伴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是照亮孩子一生前行道路的闪耀着光芒的明灯!

让美德扎根儿童心灵 第4篇

一、快乐体验:汲取心灵成长的养分

刘铁芳在《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一书中指出:儿童的理想人格可以概括为三个词:单纯、丰富、高贵。单纯涉及的是儿童对自我生命本真的保护,是儿童像儿童那样地生长;丰富指涉的是儿童生命世界的展开,是指以爱和想象而扩大的儿童生命世界的内容;而高贵显现的是儿童在人类文化经典的引导下,个体人格尊严不断地生成,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与对理想人格世界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时,要确立儿童的立场,为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体验,让他们的心性得到锻炼,从而自然、健康地成长。

【案例1】做呵护蚕宝宝的天使

本学期,围绕广东省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们共欢乐”的话题,我在“分享的快乐”主题下选择“养蚕”的体验活动,与科学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了关爱、责任与分享的教育,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为期一个月的养蚕活动中,许多孩子都很珍惜这一难得的实践机会,非常投入地参与了这一活动。他们在给蚕宝宝清理蚕房、清洗桑叶等活动中,收获不同的惊喜;通过跟班上同学交流,彼此分享观察与发现的快乐;他们经历了蚕宝宝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见证了蚕宝宝结茧的精彩瞬间。在照顾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劳动,收获了喜悦。从孩子的日记中可见一斑:“我每天要给蚕宝宝换2到3次桑叶,桑叶不能太凉,要撕成小块。每天都要给蚕宝宝清理蚕房,因为我想给蚕宝宝一个干净的家……”“别看蚕宝宝个头小,肚子可不小。我放了一片新桑叶在盒子里,它们立刻赶来,原来蚕也和人一样喜新厌旧啊!”许多孩子都说,只看书本上的知识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认识蚕宝宝,但是亲历养蚕的全过程,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感悟到什么是责任心,什么是爱心。

设置这样真实的生活场景,充分尊重了儿童的心理需求,为儿童的品德养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由于事先没有告知学生这是一个检验品德的实验,活动因为真实而具有教育意义。那些将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孩子,展现了非同一般的爱心与责任感,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更丰富,成功者所必需的责任心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开始在他们的心灵中萌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这样写道:“你们要知道,一个好的回忆,特别是儿童时代,从父母家里留下来的回忆,是世上最高尚、最强烈、最健康,而且对未来的生活最为有益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能将许多这类回忆带到生活里去,他就会一辈子得救。”真实的实践体验将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最好的营养成分,它能促成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将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二、榜样激励:获取心灵成长的动力

在品德教学中,要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关注与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保持与其思想信息交流管道的畅通,引领其心灵发育上。深圳的孩子大多拥有较好的家庭环境,有些还很富裕。优越的生存状态、长辈的娇宠让很多孩子变得自私而张扬,较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不愿意妥协。面对这些孩子,如何开展品德教育呢?用顺手拈来的典型事例来激励同伴的成长,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案例2】懂事的小华

广东省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主题,要求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和积极生活态度的教育和引导。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讲述自己是如何战胜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的。其中,小华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全班孩子的心。他家里兄妹五个,仅靠着父母微薄的收入很难在深圳生存。他的两个哥哥到了周末都要出去打工,他从小就在家里帮母亲做家务活: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还负责养狗。虽然家里经济困难点,但是他学到了很多生存的本领,觉得很快乐。

听了他的讲述,孩子们都很感动。于是,我因势利导,请同学们说说他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小华就是好榜样,他也会像小华那样不怕困难,乐观面对生活的;有的说,其实困难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只不过是自己怕吃苦而已。最后,我总结道:“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跟小华同学相比,大家遇到的困难都要小很多,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不会觉得困难可怕了。当你变得坚强了,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课后,我还安排同学们尝试做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及父母的不易,培养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此后,我不但表扬那些在家务劳动中表现突出的孩子,还通过小华同学的日记与作文展现其独立、坚强的一面,以感染其他同学。在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日记中,他详细描绘了和妈妈一起做月饼的故事,他还把他们家手工制作的月饼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我以此事为契机,告诉孩子们:家境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乐观面对,凭着我们勤劳的双手,不但能做出这种经济实惠的月饼,还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贫富不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自立、自强则是我们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受小华和其他几个爱劳动的同学影响,很多孩子回家后也主动要求承担部分家务活,战胜困难的勇气明显增强。同时,也体会到了与人分担、与人分享的快乐。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个体成长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适应,而是在精神上成人,是个体人格的完成。这就需要我们时时关注周围发生的事件,通过真实可感的事例来教育和影响孩子们,让品行良好的同学成为周围同伴的榜样,同时引导孩子们通过个体不断的付出而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满足。这样,美好的品行方可自然生长。

三、自觉反省:搭建心灵成长的阶梯

nlc202309032135

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力与自制力不强,教材中的道理他们能明白,有些还常常挂在嘴边,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完全做到。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自觉遵守呢?《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经过多年尝试终于发现,学生的品德发展要经过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行为准则,从低到高分别是: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雷夫的学生有很多来自社会底层,这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很不好。为了教育好他的学生,他总要花很多时间给孩子们讲解这六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并且要求他们对照检查,通过日复一日的自我反省以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

这给我很大启示:要让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深入学生的心灵,需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唯有自觉反省,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缺点与错误,才会有意识地改进,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从他律走向自律。鉴于此,我时常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们开展自我反思。

如在上《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三年级下册)一课时,我安排了一个反思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近期学校开展的校运会活动,认真反思自己在校运会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

有的学生说:“作为运动员,我拿到了200米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但是回到班里后,我太骄傲了,就随便嚷嚷,大声喧哗,影响了其他同学观看比赛。”

有的说:“作为观众,我一直在看书和吃零食,也会随意将垃圾扔到看台上。运动会结束后,听到老师讲日本人在观看大型比赛散场后,可以做到场内片纸不留,展现了极高的素养。我很惭愧,以后我一定要努力做一个有素养的观众。”

有的说:“看到别班的同学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就在那里喝倒彩,这是不对的。成绩不如别人的时候,要对别人致敬,要向别人学习。”

我最后总结:“大家都知道在比赛的过程中参赛选手要遵守比赛规则。但是,作为观众,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也要遵守规则,如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为所有的选手喝彩。有的同学虽然做错了,但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大家记住,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以后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

诗人海涅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对尚未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而言,自我反省无疑是搭建道德成长的重要阶梯。在我的品德课堂中,反思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每次活动结束,我都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得失;在单元学习结束后,也必然要求他们小结一下;学期结束后,要有一个整体的自我反思……日积月累的内省,促使学生们自我检讨、自我评价、自我激励,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德育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让孩子们过一种道德的生活”,绝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在开放的课堂中,在大量生动可感的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感;在富有韵律的生活中养成奠定一生基础的良好习惯;在与内心呼应的自我反省中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侨香校区小学部 广东深圳 518034)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四年级 传统美德教育总结 第5篇

四(3)传统美德 崔立威

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历经历史长河的冲刷,仍以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完整地延续了下来,独秀于世界文化之林。儒家经典所承载的传统道德精华,不仅凝聚成民族之魂,更铸造了东方文化特有的神韵,时代传承,蔓延不绝。

在传统美德课中,我们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德育课只注重说教的形式,首先让学生了解中国儒家文化中对中华传统美德的阐释,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和经典文化,然后学习和讨论这些优秀品德在我们现实社会的意义,以及应该如何摄取这些思想,如何将它们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意识和参与精神,使中华传统美德能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从日常生活中来陶冶情操、形成自身优秀的道德品质,达到中国儒家所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崇高境界。

本学期我校开发了“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旨在梳理“传美”内容,系统进行“传美”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让学生们知道,我们民族到底有哪些传统美德,该如何去继承这些美德;同时让学生理解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本学期我们安排了以下几个内容。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瑰宝。

本课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的第一课,我通过调查“假如给你一个自由选择国籍的机会,你将希望成为那国人?”,使学生能正视中学生缺乏爱国情操的现实,同时用社会上道德沦丧、儿童青少年缺乏责任意识等等事例,使学生深切认识:在现实的中国,必须加强道德建设;使学生理解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意识和参与精神,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和谐亲情源于孝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是对子女而言的,慈是对父母而言的。父慈子孝是传统亲子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孝是稳定社会很重要的手段。本课分为两节课来上。第一节主要向学生介绍我国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容,书中那些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行,那些是需要摒弃的糟粕;中国孝文化的现实意义。第二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问题“如何看待丁克家庭?”,“如何看待独生子女的出国?”等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学会应该如何去孝敬父母,如何通过提高自己“孝”的道德品质,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创建和谐亲情、获得人生的成功。

通过学习,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精髓,树立良好的“孝”观念;不断提高“孝”的境界,从思想情感上去热爱、尊敬父母;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深切理解中国孝道在现实中国社会的积极意义。

尊师重道,齐家治国。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对青少年进行尊师重道教育,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古往今来,尊师重道,已成传统,代代相传。通过学习我们将教育青少年学生尊师重傅,懂得“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的道理,让学生自觉做到尊重知识、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导;通过尊师更好的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如何看待信息时代下教师的价值”,使学生理解了教师职业的辛苦和不足以及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人生观;同时提高了自己“尊师重教”的道德品质,树立以良好的学业成绩、成功的人生回报教师的信念。

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总结 第6篇

宁县开发区中学

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高度重视,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少年传承中华美德”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的开展,我校由政教处具体负责策划,小学部少先大队组织具体落实,并制定了任务明确、便于操作的活动方案,形成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的系列教育活动,确保了“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系列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深入宣传,广泛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学校利用周日例会和周一集会面向广大师生进行了动员讲话,向全体师生宣传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意义深远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分为“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英雄在我心中”4个类别。“小小百家讲坛” 通过道德讲堂形式,使学生对“孝”和“诚信”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并立志做一个“有孝心”“讲诚信”的新世纪小主人;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为友,与好字为伴”的思想,每天上午大课间坚持晨诵10分钟,下午坚持午诵10分钟,以写字课为主阵地,激发学生认真书写兴趣,通过晨午诵和写字课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好写字,写好字”的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营造浓厚的书香、墨香氛围,形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让校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书香墨海气息,打造有特色的书墨香校园。“寻访红色足迹”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英雄在我心中” 通过组织3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从自已经的视角解读“英雄”的内涵,抒发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英雄情绪,激发学生立志做各行业的领跑者,做当代的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爱国主义情怀代代相传。

总之,在我校师生的高度重视下,我校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广大师生对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将会继续发扬这种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后附照片: 小小百家讲坛

午诵

晨诵 墨香书法

寻访红色足迹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7篇

中华传统美德是优秀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操、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本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教育学生成为品德优良、行为文明、素质全面的青少年的迫切需要;是增进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使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在实践,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

二、实施原则

1、知行统一的原则。坚持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努力收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2、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3、协调配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网络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4、实效性的原则。坚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全校学生的原则,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三、工作目标

1、总目标:以“孝、勤、仁、忠”为切入点,通过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让 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学美德、行美德、创美德;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水平,推进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特色化的建设。

2、培养目标

以“孝”为主题,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懂礼貌、讲文明。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师长、关心社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以“勤”为主题,培养学生勤奋的作风。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际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达到胜利的目标。

以“仁”为主题,培养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关心他人,把他人利益放在前面的思想。在今天来说就是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

以“忠”为主题,培养学生忠心爱国,为国家、整体利益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必须找准切入点,形成以点带面,以面成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动态链。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出发,循序渐 进地去达到制定的培养目标。

(一)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素材,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紧扣教材、自然进行、点滴渗透、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二)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诵读《弟子规》。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学生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课堂,更应走出去,深入社会,贴近生活,贵在践行,难在持久。

1、深入德育基地开展活动。到烈士陵园扫墓,接受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看望孤寡老人,接受尊老爱幼教育。

2、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爱心捐助活动、安全教育日到街道发放交通常规宣传单等,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礼仪常识。

(四)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内容。物质文化要着重构建育人的“墙壁文化”。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处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精神文化要着重营造良好的校风和育人氛围。学校要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制度文化要着重健全各项制度和规范。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学校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五)开展“五个一”活动。

1、每逢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一次“传统文化”主题教育。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结合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2、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定期举行演讲、讲座、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推动传统美德教育纵深发展。

3、每月开展一次“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集体大讨论。

4、每学期开办一次“道德讲堂”。

5、每学期评选一批“美德之星”。

各班要结合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美德教育活动,如“美德日记”、“诚信调查”等。以开展 “五个一”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天向师长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周搜集一篇美德故事;每月向师长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学期给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向他们反映自己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交流感情。

五、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 重要内容。由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和检查指导各项工作;各年段、各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教育活动顺利推进、有序开展。

2、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实施“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要广泛收纳社会各界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传统美德教育机制,推动传统美德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3、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亮点。要注重总结提炼,及时发现、宣传、推广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美德教育向纵深发展。

泉州中远学校

儿童美德教育工作总结 第8篇

一、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动力源泉

在我国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越来越无法忍受,强烈地要求教育模式从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逐步地向素质教育转轨。目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一般都会包括对学生四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即简单的劳动技能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恰恰为这种素质教育提供了完备的教学教材。例如,传统美德中的刻苦勤奋、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以及简单的常规礼仪等都可以作为目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换句话说,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也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的教育,才有可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型人才。作为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主要阵地的各个学校,尤其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小学学校应该重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在小学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让学生从小就受到优秀文化和精神的熏陶,为后期的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道德和精神基础。试想,一个俗不可耐、满嘴脏话的学生群体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承担起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担的,一个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是不能够在创新社会价值过程中很好的发挥合作精神的。一个不具备奉献精神的人,又怎么能够承担起驾驭渊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呢!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没有实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小学基础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跨世纪对素质型人才的要求的条件,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中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推动教学前进的动力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重点,一直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并作为一条重要的主线贯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爱国主义为人们在抵御外来侵略、艰苦奋斗、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汇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说,没有爱国主义的支撑,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当今和平的时代, 也许有人认为爱国主义的作用已经很小了,而且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纵观古今,众多的英雄模范、志士仁人、艺术家、科学家、改革家等无不都是在内心深处藏着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拥有高尚的报国志向,否则他们很难成就一番伟业。拥有爱国主义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鹊而高翔”,不是只顾眼前的个人小利,而是胸怀远大的大我情怀。现在,人们几乎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都听说过甚至会讲有关岳飞“精宗报国”的故事,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实质已经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扎下了根。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爱国主义依旧需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依旧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被不断的提及和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渗透进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古代故事“苏武牧羊”、现代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郑成功、邓世昌等故事和事迹的宣传教,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道德。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开展传统美德的教育不仅能够增加他们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也能够增进他们从小对国家的爱护情怀,并通过对他们爱国主义的激发不断形成学生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三、对勤俭节约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

传统美德教育中有很多有关学会珍惜、懂得勤俭节约的内容,如“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说明成功往往是由人们勤劳节俭所成就的,而失败往往是由于过于奢侈浪费。即使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有关勤俭节约的品质仍然值得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大大超过了从前,但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人民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全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和奋斗。勤俭节约就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试想如果社会中浪费之风盛行,必然会降低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对资源紧缺的今天带了更大的危害。现在,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懂得勤俭节约,随便浪费的现象屡屡出现,因此很有必要在小学课程中进行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让学生自己体会节约的乐趣,去亲身感受节约所带来的益处,并在学习中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四、结语

有关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可谓是一件“艺术品”的成就过程,只有经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和精心雕琢,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此外,有关传统美德的教育更是一个大型的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单纯的传授和引导,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用心去领悟和感受。传统美德教育工作,不仅是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每个教育一线的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在教育工作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一次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机会,一方面,为小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美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学校教学秩序的维护和教育管理的有效开展,是一件既有利于学生又有利于教育者以及学校的双赢工程。

摘要:传统美德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之所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保存和传承至今,其在社会各个阶段发挥的作用自然不必多说,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目前的小学教育工作之中。传统美德中的爱国主义、勤俭节约等内容在小学教育工作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存在价值,我们有必要在对其作用进行了解的情况下,更好、更彻底地在小学教学中贯彻传统美德的教育,培养素质型的现代人才。

儿童美德教育工作总结 第9篇

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我校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我校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在全校形成“知荣辱、树正气、讲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根据xx市教育局的有关部署,我校积极开展了“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主题教育。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一.活动启动阶段

.XX年3月4,在我校新学期开学式上,德育副校长王春宇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的第二点中他明确向全校学生发出了“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的号召和要求。结合本学期学校实际对学生提出了几点要求: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在社会乐于助人,奉献爱心;做到言谈举止文明有礼;遵纪守法,重信守诺,做有道德的人。希望全体同学要以最实际的行动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以星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当星级美德少年。

2.3月15日,在全校班主任例会上,政教处宋杨主任介绍了学生“文明礼仪之星”、“自强自立之星”、“诚实守信之星”、“尽责奉献之星”、“尊老爱幼之星”、“助人为乐之星”等星级内容,提出了认星争优活动的开展要求,明确了各个部门和各位老师的工作任务。宋杨主任强调,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结合我校实际,为把七十三中学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创造有效载体,发动全校学生积级参与、自主认星、自我评议、自觉争当星级美德少年,使广大未成年人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品格,践行社会主义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班主任例会结束后,各班主任利用专门时间向学生传达了该活动的具体精神主旨,并向学生发出了“争做文明之星”、创建“文明班级”的倡议,对活动的具体要求向学生提出了细化的说明,确立了阶段性目标,在班级成立了以班委会为核心的监督评比小组。

二.活动推进阶段

(一)以美德教育为活动基石,培养美德意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重大精神动力,也是炎黄子孙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巨大能量源泉。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跨越、壮大,不断地谱写壮丽辉煌、可歌可泣的新篇章,对中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政教处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美德教育。我们开展了系列讲座,如“人物篇”有:尊重老师的毛泽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学者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的周恩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孟子……“榜样篇”重点介绍第二届“河南省十大美德少年”;《做文明学生》篇有学习宣传贯彻“道德规范二十字”、“文明用语”等,培养“民族魂”,为少年儿童树立强烈的美德意识奠基铺路。

2.布置中华美德教育专题文化墙,增强教育效果。在开展中华美德教育活动,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效果自然好得多,这远比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强多了。政教处在高

一、高二年级开展师生共同制作中华美德教育专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可以让学生在设计制作目标、构想制作内容、资料搜集过程、剪辑加工、成功合成、观看体验过程中以及写作制作、观看感受、体会过程中受到一次又一次强烈的感染,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师生搜集所需的美德教育理论知识、中华英烈、当代楷模、建设成就、家乡新貌等资料,然后通过剪辑、撰写解说词以及粘贴,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直接受到了教育和熏陶,这样的教育才是最令人难忘的教育。

3.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加大教育力度。当今中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传统美德意识较差,政教处主动把传统美德教育提到教育议事日程,列入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估地开展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风尚,引导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继承发扬传统美德,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中华美德》读书活动,明中华美德的主要内容。我们还组织的大型诗歌诵读活动,一篇篇华美的诗文,颂扬了中华五千年悠悠的历史;一首首铿锵的诗句,抒发了新世纪少年的情怀。我们组织的《弘中华美德,做美德少年》,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锻炼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丰厚了他们的知识积累。

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通过多种系列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让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效显著,为学生“认星创优,做美德少年”做好了思想铺垫。

4.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及时捕捉每位同学的闪光点,关注每个人的点滴进步。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每位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尝试成功、体验快乐、充满自信、释放潜能、激发思维,促进了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学生们体验成功,享受成功。

(二)以常规工作督导检查为手段,保障了“认星争优”活动顺利进行

我校团委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开展了“爱我校园,五个不”——不带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进草坪,爱护校园每一寸绿地;不扔杂物,清洁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打闹做文明礼貌的好少年,按照活动的要求值周生每天检查和学校的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作为“认星争先”的评比参考。

班级立足常规管理的同时,开展自我检查、自我教育,从学生的星象仪表、文明礼仪、纪律卫生等进行切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此督促学生严格要求,努力争先。

三.活动总结阶段

我校以五四表彰为契机,在全校开展了“道德之星”评选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以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年级长为成员,由班主任和部分任课教师参与的评选认定小组,通过班级推选、学校联评、社区认定等方式评选表彰了“美德少年”51名、“爱心少年”62名、“进取少年”45名、“文明之星”51名、“劳动之星”28名、“读书之星”39名、“敬老之星”18名、“孝悌之星”7名、“尊敬师长之星”33名、“团结友善之星”41名、“勤俭节约之星”22名、“创新之星”1名、“才艺之星”2名。颁发证书进行鼓励,并对一些事迹先进、表现突出的个人在一楼大厅张榜宣传,班主任以此为契机,在接下来的德育管理中对于班级评选出的各类星级模范动员同学们学习,发挥典型和模范的辐射作用,把“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

我校通过深入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强化了广大未成年人身体力行心向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与奋发进取、修身律己、自强自立的美德情操,促进了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争做心灵纯洁,言行文明,诚实守信,有良好修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活动中,彰显学生亮点特色,深化了学校文明礼仪、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等德育效果,促进了学校及师生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谈实验室资质认定下一篇:关于描写雨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