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2024-09-05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精选12篇)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第1篇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当代技术进步与各项技术成就中,有相当一部分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学生必需具备的素养,我校是农远工程项目学校之一,拥有了大量先进的设备,然而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我校还有相当多的教师不具备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一无所知,当然也有几位同志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但还不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整合,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与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使之能熟练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能够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为此,特制定农远工程设备使用培训方案。

二、培训内容:

基本操作技能与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农远工程设备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卫星下载资源、中心学校发的教学光盘。

具体培训计划安排如下:

日期

培训内容

20xx。8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中心学校

20xx。9

办公软件word、Excel文字处理

学习课件制作

20xx。10

教学光盘资源的使用

学科资源库的使用

三、参加人员:

我校全体教师。

四、技术指导:

XX

五、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

成 员:XXX、XX、XX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第2篇

自从20xx年我校“农远”工程开展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我校远程教育工作逐渐地开起来。下面就我校实际情况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设备管理与使用

我们学校成立了农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远程教育管理员是直接责任人,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制度。有专用教室,确保符合要求。为做好远程教育设备的防火、防盗、防雷工作,专门安装了防盗门窗及避雷措施。设备齐全,定期进行维护,卫生条件良好。在工作上分工明确,但因卫星接收天线损坏,无法接收信号。

二、资源接收应用

为提高设备资源使用率,我们要求学校管理员及时从互联网上搜索信息资源,做好记录,资源目录,定期对教学资源进行保存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三、校本培训

学校管理员参加了县级培训,随后,远教资源的下载、应用全面启动。为提高设备、资源使用率,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制定了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制度,培训内容涉及电脑基本操作、网上浏览、远程教育资源登陆、资源下载、编辑整合等。

四、存在问题

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农远工程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1、现在我校还有新教师和个别老教师在应用上存在技术障碍,对技术不够熟练。

2、部分资源的版本跟我们的实际课本不相符合,不能较好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去。个别学科没有相应资源。

3、虽然大多数设备都能正常使用,但部分设备老化现象比较严重,维修比较困难,比如卫星天线和高频头等。

4、资源信息量过大,接收时间过长,偶尔停电和放假会影响部分资源的接收。

五、解决办法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第3篇

(一) 培训的连续性不够

“农远工程”的各级各类培训很多, 涉及教学理论、资源制作、教学应用等, 非常全面。但从相关调研和文献分析中知道, 对大部分教师个体来说, 教师个体接受的培训却是单次和局部内容, 没有进行从初级到高级的系统性、连续性的教学应用培训。同时, “农远工程”对农村中小学带来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 但面对的部分使用者确是知识结构老化、年龄偏大的农村教师, 通过一次性的、形式单调的培训, 还远远达不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还有, 一些教师通过培训和学习, 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论和技能, 但如果没有及时强化、连续性地开展指导和培训, 教师在教学应用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后, 将会失去信心和激情, 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应用效果。

现代心理学将学习解释为因经验而使行为或潜在行为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培训则是受训者通过学习而习得某种新的或修正某种旧有的认知和行为的过程。因此, 要使培训取得实效, 必须系统地、连续地把学习内容置入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去, 使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 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在此基础上, 促进教师把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具体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 总结、提高自身已有的经验, 将其概括为规律性的认识。这样的渐进式的、连续性教师培训, 才能发挥较高的教学应用效能。

(二) 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农远工程”教师的培训方式有多种, 其中, 普遍采用的主要方式是由各项目学校派教师参加省级、市级或县级培训, 一般每校只有1-2名作为“种子教师”进行培训, 然后, 由“种子教师”回到当地对其他大部分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和乡镇培训。应该说, 经过省、市或县级培训的“种子教师”, 回来后, 开展校本和乡镇培训, 这是一个好的培训模式, 但培训的效果却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事实上, 一些省、市或县培训基地在培训开始前缺乏对中小学校进行系统的、经常性的调研, 与受训教师缺乏沟通, 对受训教师的相关信息了解甚少, 特别是对受训教师教学应用水平、所在学校授课教材以及受训教师的学习预期即想在培训基地学什么等等信息缺少调查研究, 同时, 学员在培训开始之前, 也无从知道具体的培训内容, 无法预习。培训时, 理论与教师实际脱节, 只能在课堂上泛泛空谈, 没有吸引力, 甚至直接讲教材上的理论, 根本不考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 按照课时计划完成任务即可。这种缺乏针对性的培训, 是难以取得好的培训效果, 导致非常重要的“种子教师”质量不高, 就不可能有好的校本培训或乡镇培训效果。

由此可知, 培训的有效性不足, 导致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和信心减弱, 导致资源的制作和利用水平不高, 进一步导致教学应用的水平不高等一系列的变化, 成为影响应用效益的重要原因。

二、培训与应用是“农远工程”的核心内容

“农远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涵盖了工程规划、整体设计、资金使用、招投标、物流、设备查验、安装调试、验收检查、专项审计、运行维护、技术支持、人员培训、教学应用以及评估、奖惩等。从时间上通常可划分为工程建设阶段和工程应用阶段, 也可以说, “农远工程”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和工程应用。工程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规划、设计、资金使用、设备安装、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等;工程应用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人员培训、资源使用、教学应用、教学评估等。

工程建设阶段需要进行安装调试、设备操作使用和资源下载等培训, 从工程建设阶段到工程应用阶段需要进行培训才能实现实质性转变, 在工程应用阶段更需要进行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资源制作、教学应用等大量的培训。

可以看出, 培训是贯穿于“农远工程”的始终, 这显然是由“人”是任何系统的主导因素决定的, “农远工程”也不例外。由此, 我们可以将“农远工程”的内容由工程建设和工程应用扩充为工程建设、工程培训和工程应用, 其中, 工程培训是与工程建设和工程应用交织在一起, 可用如图1模型表示:

毋庸置疑, 应用效益是检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败的唯一标准, 培训是贯穿于“农远工程”的全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 培训与应用是“农远工程”的主旋律, 是“农远工程”的核心内容。

三、培训与应用的良性互动

(一) 教师培训的时间链和内容体系结构链断裂

就“农远工程”中的教师成长来说, 每个教师都必须经历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到设备的操作使用, 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学技能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培训的时间和内容都是逐步进行的, 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 每个教师的培训从时间上应是连续的, 从内容上应是系统的, 只有这样, 才能使教师由一个传统的教师成长为一个适应“农远工程”的现代教师。

(二) 培训与应用链断裂

培训与应用是“农远工程”的核心内容, 培训与应用又是交织在一起的, 成渐进提升态势。培训的目的在于教学应用, 提高教师教学应用水平。教师进行培训后, 能够进行简单的教学应用, 如果没有提高培训, 教师的应用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很难发挥教学应用效益, 更可能导致教师对“农远工程”失去激情和信心, 影响“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 教师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是经验加反思。教师培训是在教师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有回顾性的“实践后的反思”, 有过程性的“实践中的反思”, 还有突出经验教训对新的实践过程指导的、具有前瞻性特征的“实践前的反思”。这就说明, 教师的培训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更要在教学应用中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先进的教育理论只有在教师个体与其具体应用情境和经验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条件下, 才能得到有效运用。

由此可知, 如果“农远工程”中出现教师培训链的断裂和培训与应用链的断裂, 教师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成长, 教师的信息素养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势必造成“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不高, 因此, 实现培训与应用的互动对提高“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至关重要。

在整个“农远工程”中, 教师经过一定的培训后, 必须进行教学应用, 通过应用或反思, 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强化再培训, 增强信心, 进一步提高应用能力和水平, 如此反复, 渐进提升, 实现培训与应用的良性互动。

培训与应用互动模型如图2:

培训与应用的良性互动, 要求“农远工程”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基础上, 开展教学应用, 通过实践, 进行反思, 提出问题, 进行下一步培训, 解决前一阶段存在的问题, 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 进一步在教学中应用, 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应用效益, 如此互动循环, 不断提升, 从而渐进提高教师的素质, 资源利用和制作水平, 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应用水平, 不断地把“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推向深入。

摘要:应用效益是检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败的唯一标准。本文在分析影响“农远工程”应用效益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培训与应用是“农远工程”的主旋律和核心内容, 实现培训与应用的良性互动是提高“农远工程”应用效益的关键, 并构建了培训与应用互动模型。

关键词:“农远工程”,教师培训,教学应用,互动,应用效益,教师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晓宏, 郭治虎.西部“农远工程”建设及应用现状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07, (1) .

[2]梅龙宝, 万三友, 赵毅.三个协调: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 2008, (10) .

[3]赵健, 胡炬.基于绩效培训的农村远程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5) .

农远教育资源使用的经验之谈 第4篇

虽然我们很早就接触了互联网,网上的教育资源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真正适用的资源并不太多,而且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搜集整理。农远工程开发了很多好用有效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多媒体、动画等,而且大多属于积件性质,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二次加工,更有效的运用于教学。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文化输送到边远的山区和贫困地区,并为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从个人运用农远资源的角度出发,简单谈谈自己的两点肤浅认识。感受只有两点:一,农远工程让教学变得简单;二,农远工程让教学变得更加困难。

一、农远工程让教学变得简单

1. 我们可以用丰富的远教资源进行备课。我们语文知识树的梳理完全可以借鉴名师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以前备课时只有教材、教参等参考资料,现在有了远程教育工程,网上教育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资料。比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进入资源主页选择"教案示例",看一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从设计中学习他们先进的设计理念,然后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选取合适的教学环节。我们还可以找“媒体展示”中的“扩展资料”“典型例题”“习题精选”“探究活动”中的有关内容来充实自己的教学。

2. 上课"媒体展示"中的大量的课件可以用来直接教学。这些优秀的课件是许多优秀的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很强的借鉴性,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直接使用。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提前对资源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要注意克服犯"拿来主义"思想的错误,不能照搬照抄,应将资源提取,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远程教育资源集声、 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它以声音、色彩、光线、动画、图形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就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把学生带入特定教学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农远工程让教学变得更加困难

1. 语文农远教学源于传统教学,而高于传统教学

要学会选择性使用。有些网上提供的资源,是作者根据他自己的思维创作出来的,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我们的教学需要。这样,我就根据我们的教学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来使用,进行深层次整合,这是使用网上资源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2. 农远资源的内容安排应该合理

安排教学内容多而全面。计算机技术难度高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好课件,而那些设计简而优、少而精,具有准确、简洁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的课件才能真正获得大家的青睐。

现实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普遍趋向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对复杂问题则绞尽脑汁,花样迭出,力图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是课后学生却几无所获,稀里糊涂。有些甚至将传统教学中逐句分段分析课文的方式照搬到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根本未能显示多媒体教学真正的优越性。作为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必须明白,教学的过程并非肢解课文文本的过程,而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的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尤其是在分析课文结构、层层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授课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特点,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具有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等特点对农远资源的很多组件进行了重新组合。在透彻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组件,力求使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精练、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音像资料应用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做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2010农远工程校本培训计划 第5篇

一、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远程教育各类设施设备的维护是顺利开展远程教育的保证。本学年,我校将继续加强对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尤其是对于常常由于教师的误操作造成远程教育主计算机系统损坏问题,将从根本上得以治理。具体管理如下:

1、加强对教师远程教育设施设备操作培训,使教师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远程教育设施设备,尤其是计算机、DVD播放机,必须要求教师能够正确操作,减少对设备的损坏。

2、远程教育接收机房计算机非管理人员不得使用,教师办公在远教活动室或在其他电脑上进行,如确因办公需要须征得管理人员同意,方可进行,并作好记录。

3、国家远程教育设施设备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用设备,计算机管理人员要严格搞好设施设备保管,决不允许另作他用,亦决不允许设备外借。

4、管理人员要做好接收机房卫生,保持好仪器设备的清洁。做到一天打扫一次,设备一星期拭擦一次,在设备不使用的情况下,要用台布盖好。

5、管理员要作好使用记录,登记好设备运行情况,遇到设备损坏情况,及时做出维修、处理。要定期做好对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由于软件问题造成的使用障碍,要及时做好维护。

二、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接收、整理与公示

远程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做好对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接收与整理工作,并做好登记。本学期,我校加强对远程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用制度督促其接收好、接收全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远教IP教育资源。

每周一,管理人员要及时预报本周将接收的教育教学资源,制作好资源目录,以供教师掌握教育教学信息,调整好课程,上好远程教育课。对于接收到的零碎的教育教学资源,管理人员要做好整理工作,对于有长期使用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要进行光盘刻录,登记造册。

如因其他原因,造成资源接收不能正常,维护后,应尽快从其他学校拷贝未接收到的教学资源,保证教育教学资源的完整性。

三、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

这是远程教育的中心环节,无使用,再好的设施设备,再好的教育资源也是空设,搞好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才是远程教育工作的重点。本学年,我校远程教育资源使用计划如下:

1、开学后,管理人员检查维护好校园局域网,安装好各种设备,并检查远程教育线路,更换老化电线,梳理网络连接线,维修好桌椅。做好硬件准备。

2、学校课程排好后,管理人员就立即根据学校总课程表及时排好教师远程教育授课课程表,及时、详细公布教育教学资源,督促教师从一开学就上好电教课。

3、本学期内,我校远程教育电教课计划每周不少于20节,另外鼓励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召开班会,主题中队会,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力争本学年堂堂有人使用,使全部学生能接受到远程教育,使学生能接受到全面的远程教育。

4、经常利用电教媒体开展学校教研活动,以提升学校教研品味,督促教师互相切磋,促进电教资源与课程的整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本学年计划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开展教研活动不少于5次。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坚持每周一次组织教师观看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实录,研读接收、下载到的教育教学论文,鼓励教师自己下载、整理网络教育资源,制作教学课件,使学校形成浓厚的科研育人氛围。

5、适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校学生进行培训教育。

四、教师培训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第6篇

知识目标:

1、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与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

2、设置好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和字形。

技能目标:

1、能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2、为每一个故事插入一张相配套的图片并调整好文字环绕方式、位置和大小;

3、为小报插入一个艺术字报头“成语故事”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我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喜欢成语故事,喜欢成语。

【教学重点】: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教学难点】: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课前准备】:成语故事文字和图片,光盘资料。[案例描述]

片断1 讲故事引入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上一堂信息技术课。我找点轻松的内容,不如来讲个故事吧!

生:有点兴趣,脸上表情开始放松了。

师: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历史故事流传至今,已演变成了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成语。有谁知道关于成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个? 生举手:《守株待兔》„„(讲故事)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兔子撞在树上是偶然的,农夫等下去是不会有兔子的。

师:是的,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获得成功。师:大家还有什么故事? 学生涌越举手。

师:不如这样,老师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成语故事,放在你们电脑的“D:成语故事”文件夹下。请大家自己打开去浏览,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片断2 通过范例作品掌握小报制作的要点

在打开教师指定的文件夹浏览了里面的故事图片和文字后,教师适时抛出了本堂课的任务: 师:大家觉得故事和图片看起来方便吗?

生:不怎么方便,看了故事再去看图片,换来换去不方便。

师:是的,所以老师把这些故事制作成了一张成语故事报,大家来欣赏一下。出示已做好的小报给同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大家觉得这几张成语故事小报怎么样? 生1:小报的文字颜色很好看,每一个故事一种颜色。生2:每一个故事的题目很清楚。师追问:是怎么处理的?

生2:把故事题目的字体变大了。

师补充:题目字体变大了,让人在看故事时先知道故事的题目是什么,也吸引你去看故事。师:还有吗?

生3:每个故事都有一张插图,很漂亮。

师:对,只是文字太单调了,插上一张图片,可使小报更加美观,而且图片也可以吸引人的眼球去看这个故事。

生4:小报中还插入了艺术字作题目,很好看。

师:是的,小报中还插入了“成语故事报”几个大字,这部分在报纸中我们称为什么? 学生没有回答到老师预设的答案上来。

师引:我们平时看的报纸都有一个名称的,如“小学生世界报”、“南湖晚报”等,我们称之为报纸的名称或报头。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光给大家带来这些成语故事,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任务。要求选2—3个故事制作成一张成语故事报。一会儿请我们的吴老师把好的选出来打印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给全校的同学们欣赏。

片断3 突破难点

为丰富作品呈现作准备 播放光盘,学生认真观看。

老师点拔,做小报第一步: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教师演示把几篇故事复制在一起。

由于同学们正打开一个或几个故事在看。所以教师的演示要在此基础上开始: 1.鼠标单击工具栏最左端的“新建空白文档”,拿一张白纸。2.任务栏上切换到打开的故事,选中文字,复制。3.到任务栏上切换到空白页,粘贴。

4.任务栏切换到成语故事文件夹,打开第二篇故事同样的方法复制到新建的文档中。预设:根据平时自己的教学经验,同学在把几个不同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一个文档时,会出现以下问题:A,同一段内容在新建页中复制两次;B,复制第二份时,光标没有定在末尾,所以所以复制出的内容顺序错乱。C,漏选了部分要复制的内容,使内容不全等。教师等学生出现问题时根据问题一对一或集体辅导。

同学们仔细看老师的示范操作,然后独立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收集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

信息1:大部分同学没有出现老师预设的问题。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第7篇

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农远”设备的软、硬件维护知识、制作课件、office软件在教学和办公中的应用以及三种模式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应用等。在这次学习过程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如何用好教学光盘资源。在接受这次培训之前,我总认为光盘教学就是让老师播放光盘,学生观看电视这么简单,通过听了沈阳贾巨坚老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观看相关应用案例后,才知道利用光盘资源进行教学的许多优势,以及随之而来带给农村中小学课堂的巨大变化,无疑大大丰富了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为老师们设计教学程序、拓展教学资源带来便利,使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和互补利用,激发了我们师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活力。同时也给我们农村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我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光盘,如何熟悉、最大限度地使用相关教学资源?

总的来说,这次通过听教师讲课、小组研讨、小组共同设计应用案例、完成作业、相互交流等环节,尤其是贾巨坚、杜媛等老师的耐心指导与点评,使我增长了许多见识,对“农远工程”的理解也更为深入和充满理性,对于农远设备的软硬件知识掌握得也更为系统和全面。另外也感觉到自己应用远教资源的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讲求实效性,力求新颖,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充分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避免“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重视各环节导语的设计;另外我们的自身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只有不断地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才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论农远工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 第8篇

2005年,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甘肃张掖召开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场会上明确指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 不仅要高质量地建设好, 而且要高效益地应用好, 真正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益上见实效。周济部长也早在工程进入到试点阶段时就明确指出:这项工程能否真正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教学应用。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上狠下功夫,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效益。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供了不少优质教育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 但是还没能很好地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学应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通过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保证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教师培训现状

农远工程实施前后, 各地区组织了多级、多层、多式培训。多级指省、市 (州) 、县 (市区) 、乡 (镇) 、校五级培训体系。参加了省级培训的教师回来后作为学校的技术人员, 对本乡镇或本校教师开展培训。校级培训分为不定期集中培训、定期集中培训、随机培训几种。

多层培训指由各试点地区组织, 对各乡镇教育行政人员、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师、各县/乡镇技术安装骨干进行的培训。多式指集中培训、现场培训、远程指导相结合的培训形式。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农远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设备的使用方法、资源的接收和应用、学习相关软件、课件制作等。

三、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 选择的受训人员存在偏差

受训人员主要包括设备管理与维护人员、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课教师, 忽视了对骨干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原因在于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耽误正常上课而随意安排培训人员, 从而影响了培训效益的发挥。

(二) 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前期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卫星资源的接收与管理、设备的维护及网络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新课程的理念与方法及课件制作, 很少涵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内容。

培训者没有分析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导致被培训者很难维持学习兴趣, 即便能记住所培训的内容, 也没有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理论难以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 教学能力和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

(三) 培训形式单一, 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缺乏互动

在以往的培训过程中, 培训者单向式灌输的培训形式, 强调了培训者的中心地位, 忽略了被培训者的主体地位, 参与的缺失导致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两者之间没有交流和协商, 被培训者不能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 双方之间没有积极互动。

(四) 培训的评价导向有所偏差

培训的评价导向偏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应试教育现状使得大部分教师认为分数高于一切, 信息技术可有可无, 认识不到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二是评价以被培训者知识记忆和技能操作为主, 缺乏实际应用性评价。三是评价大多是静态终结性的, 单纯强调量化考核, 而忽视了质性和发展性评价。

(五) 培训时间不够合理

农村教师紧缺, 教学工作繁重, 经费紧张, 利用正常的教学时间参加培训, 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 经费上也不允许。

(六) 培训工作缺乏可持续性

前期的教师培训采取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方法, 先从农村中心学校选派教师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再由他们对各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后教师在教学中长时间不用, 对培训内容逐渐生疏。培训工作只是一个短期行为, 缺乏可持续性。

(七) 后续培训资金没有保障

在“农远工程”实施的前期, 国家给各省都投入了大量的培训资金。然而后期的培训资金该怎么解决还需进一步探讨, 特别是乡镇一级和校本培训资金。很多学校连正常的教学都很难维持, 培训就更成问题。

(八) 培训资源的管理不到位

对培训资源的管理指不仅要利用好“农远工程”中的各项资源, 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其他资源, 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调配, 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

另外, 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应该用于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在内的其他所有课程。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各个方面, 如做得好的课件、上得好的课、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其他学校在培训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等。对这些内容, 应该有专人负责整理、分类和保管。

(九) 办学机制不健全

除了近些年毕业的学生, 以前毕业的教师大都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 职后培养也很少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教师缺乏应用的观念、能力和毅力。

因此, “农远工程”要服务于农村, 服务于边远地区, 就要建立多样化的办学机制, 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方式, 设置灵活的专业, 实现教师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从而多快好省地提升教师素质和农村教育水平。

四、培训策略

(一) 培训原则策略

1. 基于农远的原则

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 正确定位“农远”。比如:要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资源的建设应注重农村化, 符合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科学核算“农远”成本, 明确“农远”成本分担主体;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从管理、技术、资源、培训、资金和咨询辅导等方面给予持续的支持;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可行性、客观性等原则, 科学地确定效益评价体系, 引导其向应用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展。

2. 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对农远有个认识———接受———主动应用的过程。因此, 首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给教师演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让教师自己慢慢比较和领会, 从而逐渐接受“农远”,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使用。必要时给予适时的辅导, 使教师最终能熟练并主动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

3. 学以致用的原则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和讲、学、研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培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样既能解决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 又能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4. 基于校本的原则

即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针对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思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学校财力、人力、物力、大多教师能接受的时间之内, 对教师进行培训, 从而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二) 培训规划策略

制定培训规划, 就是为了有效地使用“农远工程”资源, 加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教师的技能培训, 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设备进行教学或辅导教学的积极性,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培训规划的制定主体而言, 分为区域规划、校本规划和个人规划。制定培训规划必须详尽分析培训目标、被培训者的实际情况、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考核的办法和要求等。

(三) 培训内容策略

1. 培训内容应具有的特征

一是先进性, 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 帮助教师获得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技能。二是针对性, 即培训内容既符合教育发展现状, 又符合教师的自身水平。三是理论联系实际, 即既有理论知识, 又有教学实践活动。四是发展性, 即教学内容既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 又能实现不同阶段的内容衔接, 既能符合教师的现实教学需求, 又能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 深入分析教师的实际需求

作为培训者, 必须深入分析教师的实际需求,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学科的具体需求、教师现有的具体水平, 结合教师工作实际,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解决教学中的疑惑和问题, 激发教师的参与兴趣。

3. 设计合理的培训内容体系

“农远工程”开展初期, 培训的重点主要是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各模式的配备/特点/使用等基础性的知识。形式可以是让教师收看专题讲座, 同时穿插实例讲解, 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操作的要领。

随着“农远工程”的继续实施, 培训的内容不再是基本技术的操作, 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训形式可以是实际操作与应用相结合。

(四) 培训模式策略

从培训双方的关系划分, 可分为单向模式和互动模式。从培训的技术层面划分, 可分为面授模式、远程网络模式、面授与远程网络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从培训的层级和覆盖面划分, 可分为省级、县级、校级以及多层次网络培训模式。

不管采取何种模式, 其目的无非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培养教师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

而采取的模式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在于培训者是否明确了被培训者的特征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培训内容能否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疑惑, 能否在日后的教学中实践和应用。

(五) 培训保障策略

1. 规范培训机构

对培训机构的规范与认证必须是开展大规模培训活动的前提。只有规范培训机构, 才能使培训落到实处, 保证培训质量。从教育部到教育厅需要制定一个认证标准, 核准认证一些培训机构, 对全面的培训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

2. 建立实时反馈系统

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资金的投入、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和宝贵的经验等, 实时反馈, 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实时反馈系统便于教师反思, 调整学习策略, 发展自我认识,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从而更有效地学习。

3. 建立评价机制

评价包括对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价和对教师培训效果的考核, 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 要结合各校的信息技术设施和教师的计算机水平, 用不同的标准去考核。

评价的指标可以有很多, 如:教师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任务完成等;评价主体可以是培训者、同事、学生和自己;评价方式也有很多, 如:当面交流、知识竞赛、课堂讨论、公开课等。

当然, 最好是能建立教师培训的评价档案袋, 使评价成为一个持续性的不间断行为, 以便分析和比较。此外, 要逐步将评价结果与教师资格认证、教师聘任、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相挂钩, 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

4. 加大经费投入, 保障后续经费

教师培训的经费来源可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国家加大投入, 确保专款专用。二是政府出台相应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文件, 分级、按比例投入。比如:从学生的公用经费当中划出一定比例, 并予以统筹管理。三是募集资金, 包括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对口支援、大型企业赞助、民间集资等。保障教师培训经费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 主要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5. 加强资源建设, 保障学习资源

一是加强资源建设, 为教师培训提供系统、针对性强、可供选择的组合学习资源。资源要涵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优秀教师的智慧和授课艺术、先进的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最新信息、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资料。

二是规范培训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培训教材要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的审定与推荐, 杜绝培训教材及相关资源的乱编、滥用, 让优质资源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建立培训考试题库。各个培训点提供试题, 然后把试题集中起来, 形成一个考试题库。试题库的内容公开给所有受训教师, 考试时从中随机抽取试题。

6. 完善管理机制, 保障培训效益

一是涵盖完整的教师培训管理过程, 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环节。二是改变管理方法, 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练习的需要。三是实施培训、回访、再培训的管理机制, 即项目实施前培训、实施过程中回访、实施一段时间后有针对性地再培训。四是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学校委派专人负责维护计算机机房和卫星接收设备的正常运转, 使教师能够正常接收到教学资源, 并建立教学光盘库, 供教师使用。五是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规范基教、人事、督导、教研、电教等部门的分工协作, 改变电教馆 (站) “孤军奋战”的尴尬局面, 齐心协力, 有效推进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7. 建立学习共同体, 保障学习交流

一是加强网络交流。建立各级教师培训网站, 将优秀的培训经验、培训案例等挂在网上, 大家共享。二是加强农远项目学校之间的交流, 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与交流活动。三是组织教师开展论文/讲课等竞赛活动, 以竞赛的形式促进教师的重视和参与, 进而提高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郝丹, 曹凤余.关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 2006, (6) .

[2]汪颖.农远教师培训转型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3) .

[3]李海峰, 刘云芳.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 2006, (8) 上.

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培训方案 第9篇

一、培训目的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价格昂贵,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设备损坏,给学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对学科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的培训。

二、培训内容

1、开多媒体设备控制台。

首先打开总电源键,再轻按控制台上的设备电源键,然后按控制台上的屏幕键。

2、使用多媒体设备请先按控制台上的投影电源键,此时投影机会预热并打开。

(1)若使用台式电脑,按控制面板上的《台式电脑》键,然后按电脑的开关键打开电脑即可。计算机顺利启动后,可使用U盘、移动硬盘、CD-ROM光盘、软盘等存储设备;

(2)若使用影碟机播放光盘,按《影碟》键,将光盘放入影碟机,按下影碟机上的《播放》键即可播放;

(3)若使用实物展台,按下《展台》键,进入展台操作;

三、使用注意事项

1、多媒体教室的通用设备一般包括:投影机、计算机、扩音设备、话筒、多媒体控制器、实物展台、影碟机等设备。为保证教师的正常教学,使用者应优先使用前面所述的通用设备。

2、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一般安装有WINXP操作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一般包括:office2003、压缩软件WINRAR、REALPLAY、MEDIAPLAY,教师上课使用的课件应优先使用以上软件,如有特殊要求应提前向学校提出,核准后由多媒体管理人员协助安装所需软件。

3、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提供CDROM光驱、至少一个可用USB接口。教师应优先使用CDROM光盘、U盘作为计算机课件的存储设备,尽量不要使用DVD光盘、移动硬盘、软盘和其它不支持的存储设备。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一般可保证推荐使用的设备正常使用。

4、如遇到断电,须间隔5分钟才能再次启动投影机。

5、使用计算机时 应避免所用课件将病毒程序带入,不得随意删除计算机上的程序和文件,不得更改设备的设置参数。

6、对于手动控制的电动屏幕,在上升或者下降过程完成时,必须将控制手柄置于停止状态。

7、无线话筒的耗电量较高,为保证正常上课,不用话筒时应关闭电源。

三、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四、时间安排(另外安排)

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中心小学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第10篇

农远工程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运用农远工程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今年我校继续开展了教师农远工程技术培训工作。我校认真按照培训内容、质量标准等要求,保证培训工作质量,使广大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取得显著进展,应用农远工程教育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通过宣传动员和几次培训,全校教师全部参加培训。经过实际操作测试,我校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升极达标上基本合格。现将此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现代农远工程教育技术的基本思想

教师懂得了农远工程教育技术的运用必须有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教育技术必须为教学改革的目标服务,它不仅局限在音像技术上,还应充分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农远工程教育技术不能只关心教学资源的应用,更应该重视教育过程的研究与开发,重视教学设计和评价。

二、教师知道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全体教师懂得了信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重要性,信息显示多媒化,信息处理素质化,教育过程智能化。教师确立了教

学现代化的目标,懂得了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用什么方法教,通过一些活动,老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发展,促进和提高了学校现代化教学

学校坚持教育技术工作四字方针,做到有现代教学环境,有现代教学资源。让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用于课堂教学,用于个性化学习,用于课外活动,用于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在教学中改革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材观念,改革教育理论。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实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索教改规律。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达标和升级,学校教育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巩固了学校多媒体组合,积极开展了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第11篇

一、选择题

1.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是通过________播发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的。C、中国卫星宽带平台

2.陈至立指出,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具有深远的意义。①有效途径②重要手段③捷径④基础性工程B、①②④

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的特点是:①实用性强②交互性强③简单实用④投入少、见效快、资源丰富D、①③④

4、在2.53版以上的接收软件中,所接收的教育资源默认是保存在目录下的。D、D盘根目录

5、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二应用方式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等。①收看空中课堂节目②进行同步教学③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备课④利用网络环境备课B、①②③④

6、陈至立强调,要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_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B、应用

7、天线基座建造时。沙和水泥比例为(),中间不能掺鹅卵石A、1:18、幻灯片有图片展示、声音播放、视频播放功能,并有交互功能所以在制作时需:①插入动作②超级链接③插入动画④插入声音 A、①②③④

9、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是: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基本具备数字电视教学收视系统,()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光盘资源,并初步建立远程教育系统运行管理保障机制。①农村初中②农村小学③农村小学教学点④偏远山区D、①②③

10、网络机房中常见的故障有:①客户机故障②布线系统故障③应用服务器故障④交换机/集线器等故障A、①②③④

1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目的是_C、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12、在编辑Word文档时,常用的视图模式为。C、页面视图

13、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____进行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

C、多种媒体手段

14、板块包括教案示例、习题精选、课外扩展资料、视频资料、课件及部分教学案例等资源。B、课程资源

15、PID值在卫星控制程序的“数据服务”标签中设置,接收教学资源时,一般只需要设置PID值为:A、B216、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IITC是指信息技术教育的第()发展阶段。C、三

17、家庭电脑要接入Internet的必要设备有:①一台电视机 ②一台网络设备 ③一台传真机 ④一台计算机B、②④

18、下面不是Excel窗口的菜单栏上的菜单。A、表格

19、“远教”工程实施要求在农村实现同一片蓝天下,学生能够享受同样的____B、优质教育资源

20、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应用方式为()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提供培训服务,为农民获取和发布信息提供服务。①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②计算机辅助教学③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④利用网络环境备课、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A、①③④

21、当对Word文档进行页面设置,页面设置可对下面进行操作的是:①页面的边距②页面的方向③纸张④版式A、①②③④

22、教育资源网中的课件以()形式存在。①PowerPoint文档 ②RAR自解压格式 ③Flash文件格式 ④视频文件格式C、①②③

23、下列关于软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Windows XP是应用软件②Ghost 2003软件可用来备份操作系

统③Word 2000是文字处理软件④Nero是一种常用的刻录软件B、②③④

24、网络中著名的邮件管理工具有:①Outlook Express ②Office Outlook ③foxmail ④Windows MessengerB、①②③

25、表示存储器的容量时,1MB的正确含义是B、1024K字节

26、下面是Excel窗口的菜单栏上的菜单:①表格 ②格式 ③数据 ④窗口C、②③④

27、关于使用Ghost软件备份和还原文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备份之前应检查病毒②恢复系统时,忽然有事,中途只好中止,待会儿再进行系统恢复操作③备份的文件只能在原来的机器上恢复④如果映像文件超过2G,Ghost 2003会对其自动分卷。这样除了原始的gho文件之外还会生成ghs格式的文件。因此在备份这些文件时一定要将ghs文件也一同储存下来A、①③④

28、下列选项中,()是将单个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①声卡 ②网卡 ③路由器 ④交换机D、②③④

29、Windowsxp系统中更改Administrator用户的密码需要同时按下键盘的三个键是()。B、Del+Alt+Ctrl30、接收机上有两个接口,IN是信号输入端,也就是连接到高频头一端,是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卫星接收卡的IN端A、OUT

二、判断题

农远工程设备使用的培训方案 第12篇

一、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也在各地蓬勃发展, 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急需解决。

1. 缺乏资金

农村学校经济条件较差, 教师收入不高且素质较低, 教师培训需求较大, 而有关教师培训投入则明显不足。通过调研发现, 许多农村学校的普通教师从来没有接受过教师培训, 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没钱, 缺乏培训资金。

2.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由于农村客观条件所限, 校外集中培训是一种常见的农村教师培训形式。较为典型的一个缺点就是培训内容大一统, 难以兼顾教师差异, 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 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3. 培训方式和手段单一

受训教师都是成年学习者, 一般具有目的明确、讲求实效、追求效率、参与性强等特征, 决定了教师培训必须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但通过广泛调研发现, 许多农村教师培训采用的还是大课堂、满堂灌的讲座式培训模式, 既不能适应教师们的需求与个性差异, 又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

4. 培训师资问题突出

在当前各类农村教师培训中, 大部分培训教师是来自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学科专家, 他们理论扎实、思想先进、知识系统、认识深刻, 但最大缺点是不熟悉农村中小学教学实际, 不了解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及教师的差异。而且专家们也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因材施教, 给予具体指导。与此相对应, 校本培训的师资多来自当地或本校, 较为熟悉学校及教师情况, 但理论知识、专业素质往往欠缺。农村教师培训真正需要的是教育理论素养过硬、农村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 可惜这样的教师奇缺。

5. 缺乏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价机制

规范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目前许多农村教师培训都缺乏规范评价。有的是自己搞培训自己组织评价;有的干脆就不进行评价;有的培训虽然有评价但存在手段单一, 既难以客观、全面评定培训效果, 又不足以反映教师的个性化成长等缺点。

6. 培训缺乏实效性

由于培训目的模糊, 培训内容脱离教师工作实际, 培训形式与手段单一缺乏适应性等因素, 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较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当前许多教师培训都是“一劳永逸式”的, 缺乏对培训后续效果的关注。教师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培训效果需要到教师实践中去体现, 并且需要不断强化。然而, 现在的农村教师培训对培训后教师的持续成长问题关注不够, 许多教师是“培训的时候知道了、会了, 回到学校长时间不用又忘了。”

通过对当前农村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 农村教师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脱离农村学校和教师现实进行培训所带来的缺乏实效性问题。在现阶段, 农村学校的财政情况难以立刻好转, 教师间差异也不会马上消失, 要想真正将教师培训落到实处, 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就必须激发教师兴趣、满足教师需要、强调教师参与、适应个别差异, 而最好的方法是将培训与教师教学实践结合到一起。这就需要大量培训者较长时间深入到农村学校, 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制订细致具体的培训方案, 采取多样化方式展开校本培训。

二、基于“农远工程”的校本培训模式探索

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目前已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5372个, 卫星教学接收点10273个, 计算机教室3672个, 覆盖了河北省9个市所属的11003所中小学。借助河北师范大学“送培下乡”和“顶岗实习”活动, 我们组织教育技术高年级学生在河北省邢台、衡水等地百余所农村学校开展了基于“农远工程”的教师培训。从制定培训方案, 到组织实施, 再到培训效果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建设等,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积极地实践探索, 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1. 重实践、促发展的培训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为了保障培训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我们提出重实践、促发展的培训理念, 即“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以教师为主体, 以需求为导向, 强调参与, 全程指导,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2. 具体实效的培训目标

明确可行的教师培训目标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教师培训在确定培训目标时都过多依赖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 目标确立过大、抽象。为了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我们将学校教师实际需要的满足作为培训的出发点, 并考虑到个性差异, 主张每位教师都要有收获。从而将“帮助教师利用农远设备和资源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确立了培训目标。

3. 以高校为依托, 以高年级大学生为主干的培训团队

为了解决培训者大量短缺的问题, 我们选用河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作为培训的实施者, 以2~3人组成培训小组的形式深入到农远项目学校进行培训和个别辅导。该专业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又通晓卫星传输、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等先进技术, 并能够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在高校优秀教师团队的支持下, 他们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足以满足开展“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的要求, 同时还能辅助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且, 选用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作为校本培训的实施者还具有独特的优势, 如:30~45天的培训时间, 为切实将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时间保障;教育技术专业宽泛的知识结构和优势互补的结组方式为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根据该校教师不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知识保障;大学生作为培训者, 更容易拉近培训双方的心理距离, 方便与当地师生的沟通、交流, 有利于个性化培训的落实等。另外, 我们还组织河北师范大学优秀师资成立农远培训教师指导组, 负责对各小组培训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并进行监控与评价, 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4. 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

脱离了受训者的个人实际, 培训工作是难有成效的, 我们将教师实际需求作为确定培训内容的主要依据。每个培训小组到达项目学校后,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对受训教师进行调研、分类, 然后再依此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培训内容。

以衡水邓庄项目学校为例, 通过调研并结合以前的培训经验, 依据受训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实施了分层次、分阶段培训。我们把受训教师分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学科教师和学校领导三类人员。第一类为学校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校政策的制定者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 他们的意识、看法会直接影响学科教师运用农远设备与资源的积极性。考虑到理论灌输的弊端, 我们安排了和其工作直接相关的以办公自动化为主的技术培训内容, 引导其在应用中自觉改变观念。第二类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 主要负责本校的农远设备管理和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因此将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系统的使用、计算机教室的组建与管理、网络教室管理软件的使用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作为培训内容。第三类为学科教师, 为数众多且差异较大。我们根据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将他们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 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以保证每个教师通过培训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那些信息技术能力非常低、对计算机了解很少的教师可归为低层次, 培训内容涉及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等先进教育理论和计算机与网络操作使用等基本技能;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教师可归为中层次, 培训内容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创设等理论, 图像处理、F l a s h、视频编辑、网页制作等常用多媒体软件工具及Q Q、博客等新技术的教学使用。计算机与网络操作比较熟练的教师属于高层次, 培训内容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等理论, 和教学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技能。

5. 多轮次复合的校本培训方式

基于“农远工程”的教师培训是一种培训与教学相结合的校本培训, 将培训任务与教师的教学工作融合到一起, 目的是避免培训成为教师的负担, 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直接受益。而且, 我们在培训内容分层的基础上, 采取多轮次复合式校本培训。即以受训者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为基础, 将培训按内容难度从低到高分阶段进行, 每一个阶段都循环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交叉培训, 当受训者掌握了较低层次的知识与技能后, 根据受训者的实际学习情况, 酌情提升到更高一级的培训, 以使每个受训者都能阶梯递进, 获得最大发展。另外, 充分突出教师的培训主体地位。为了满足不同教师、不同任务的培训需要, 我们还采取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多种培训方法来增强教师的参与性, 辅助提高培训效果。

例如, 在邓庄中学我们曾采取案例教学, 首先对教师进行调查、诊断、分组, 并根据教师的具体需要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 然后围绕真实具体的一堂课和教师一起去设计“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案例, 并指导教师对案例实践应用进行评价、反思。针对问题进行修改后再指导教师进入下一轮案例设计、实践应用、评价反思。如此, 将培训工作融于教师教学之中, 并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学案例设计、实践、反思, 指导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学习、提高, 以促进他们意识的改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6. 多形式、多手段相结合的全程式评价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学功能, 我们采取了多形式、多手段相结合的全程式评价。首先在培训开始前,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当前知识、技能以及兴趣、态度等基本情况, 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打下基础;在培训过程中, 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并借助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培训进程, 更好地督促教师使他们参与进培训中来;在培训结束后, 采取教师自评、互评的形式进行总结, 检查阶段性培训后教师的成长水平。并辅以评优课、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等形式促进培训效果迁移。另外, 在加强培训过程评价的同时, 我们也积极关注培训后效的持续与发展等问题。除了为各项目学校建立教师自学与交流的专题网站外, 还专门开通了农远校本培训网站, 对各学校和教师进行后续观察与指导, 以使培训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思考

几年来, 我们在河北省农村中小学进行的基于农远工程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不但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促进了各地农远设备与资源效益的发挥, 而且还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推动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以衡水邓庄中心学校为例, 培训前该校仅有13人能够独立利用信息技术上课, 培训结束后95%以上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课件, 近50%的教师将其实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其中在培训期间有6名教师为了学习购买了电脑。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 教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并且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许多农村学校还专门向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发来感谢信, 并明确表示希望这种培训能持续下去。

反思现在各类农村教师培训, 为什么花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请了专家和学者来辅导, 教师们却并不满意, 反而宁愿在当地接受一群大学生的培训?答案其实很简单, 谁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他们就买谁的账。高年级大学生作为培训者拥有独特的优势, 如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专业知识及培训技能有保障;人数众多、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长, 为因材施教、全程指导提供了保障;有效消除了培训双方的角色对立, 地位平等为培训者与受训者的无障碍沟通提供了便利等, 从而能够切实从农村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另外, 农村教师培训的经历对大学生的成长也意义重大。连续几届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反映, 通过农村教师培训不仅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 也促进了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与转化, 而且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 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以大量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实践为基础, 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依托, 以高年级大学生为培训者, 深入农村学校, 以需求为导向, 立足实践, 教学与培训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我们相信, 只要始终坚持“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宗旨, 伴随着不断的实践、反思与总结, 该模式会越来越完善, 将在农村教师培训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科教领导小组会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DB/OL].http://www.gov.cn/ldhd/2009-01/04/content_1194983.htm, 2009-9-1

[2]王跃生, 张国强, 马欣.基于农远工程的校本培训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9, 5:68~70

[3]徐艳欣.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54~55

[4]寿继国.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的反思与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6, 17:58~60

上一篇: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维稳是主调下一篇:学校教师聘用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