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教学方案介绍

2024-05-17

因数教学方案介绍(精选14篇)

因数教学方案介绍 第1篇

关于因数教学方案介绍

教学目标:

1、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并根据图意各列一道乘法算式。(课件演示)

2、师:你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吗?

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谁来?

(指名生说一说)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并说给对方听。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指名出题)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二、探究新知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刚才12的因数中可以看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1)学生尝试完成。

(2)指名汇报:(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找的吗?(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你的方法很实用,找得很准确。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追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3)根据你的说法,老师板书出来是这样的。

板书: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观察: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所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1 ),而最大的一定是( 它本身 )。

3、新知应用。

师: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要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认为怎样才不容易遗漏?

小结: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刚才大家都能很好的找到一个数的因数,现在请你们找找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还有吗?(有)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师: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呢?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小结: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可以全部找到的,也就是说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1~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因数教学方案介绍 第2篇

1. 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愿意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

2. 增进对自我的认识,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 小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 师生相互介绍姓名。

(1) 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和你们一起学习本领很高兴, 你们想认识我吗?互不认识又想认识的时候可以先做自我介绍。(教师作自我介绍:我叫xxx.认识你们真高兴)

(2) 教师:我也很想认识你们,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请3~4 名幼儿,每人介绍完,教师与其握手,并说“认识你真高兴”)

2. 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1) 教师:你们还想了解关于我的哪些信息(事)。

(2) 你们问了这么多问题,下面老师就来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吧。请你们仔细听,我介绍了哪些内容。(老师介绍:我的名字叫···我的家乡在···我喜欢(爱好)···我的好朋友是···)

(3) 教师: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更多了解你们,谁愿意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请1~2名幼儿介绍,幼儿集体鼓掌)

(4) 提问:他介绍了哪些方面?不完整的地方引导幼儿补充。

3.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2页,并观察图片提问:图片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她介绍了自己的哪些方面。

因数教学方案介绍 第3篇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26~27页的例3、例4、“练一练”练习五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 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 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导入

谈话:前一课我们用“猜测—验证—归纳”的方式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今天我们将用这种方法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板书课题: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设计意图: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今天学习的内容与前一课学习的相类似, 而学习的方法也与上一课相似, 所以教师用简单的一句话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不但揭示了课题, 而且对今天学习知识的方法进行了策略引领。)

二、引领探索, 发展思维

(一) 教学例3

1. 呈现例3, 提出猜想。

谈话: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例3, 先认真读一读 (生自由读题) , 再在小组中交流, 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谈话:根据上一课学习的方法, 我们可以先猜一猜哪种纸片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不过我们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要根据一定的依据猜测。谁先来猜一猜?

(设计意图: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 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所以教学时教师有意让学生猜一猜, 这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 特别是教师“不过我们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要根据一定的依据猜测”的话语, 是对学生进行正确思考的引领。)

生猜测后, 小结:看来大家都认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能铺满这个长方形, 现在请大家用信封里的学具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

2. 引领操作, 验证猜想。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待学生操作完毕。

提问: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发现哪一种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与开始的猜测一样?

待学生回答后, 谈话:刚才大家通过验证, 得出了结论, 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这是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 所以在学生猜想后, 让他们运用操作的方法去验证, 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 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因为学生的操作总是在视觉与触觉协同感知事物的同时, 悄悄地展开了思维。)

提问:操作后, 你们有没有再想一想, 为什么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而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呢?我们能否列出一个算式来解释呢?谁来说说?

(学生可能回答: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12÷6=2, 18÷6=3)

提问:这里求出的2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铺长方形正好可以铺多少个?

(学生可能回答: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铺长方形, 沿着宽边铺, 正好可以铺2行, 沿着长边铺可以铺3列, 所以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铺长方形正好可以铺6个)

提问:从刚才的算式中, 你能用“因数”这个词来说明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的道理吗?

引导学生回答:从这两个算式中可以知道, 6既是12的因数, 又是18的因数, 所以能正好铺满。

提问:谁能用刚才的方法, 列出算式, 来说明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不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的理由?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2÷4=3, 18÷4=4……2, 所以用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铺长方形, 正好可以铺3行, 如果铺4列, 长边还余下2厘米。

提问:谁能用“因数”这个词来说明不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答:从这两个算式中可以知道, 4是12的因数, 但不是18的因数, 所以不能正好铺满。

接着请学生一起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了几个较有价值的引领性问题:“你们有没有再想一想, 为什么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而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呢?我们能否列出一个算式来解释呢”“你能用‘因数’这个词来说明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的道理吗”……这些问题均恰到好处地引领学生朝着今天新学习的知识“公因数”迈进, 这里一层一层环环相扣, 为学生理解知识作了思维支撑。)

3. 深入探究, 归纳意义。

提问:从刚才的学习中, 你们有没有发现, 能铺满这个长方形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有什么讲究?

谈话:现在我们分小组来研究, 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PPT呈现问题)

谈话:如果你觉得研究这个问题还有一点小困难, 可以看看屏幕中老师的提示 (提示:我们可以用列举的方法, 从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开始尝试) 。

待小组研究完毕。

提问:哪个小组先来说说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引导学生回答:还有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能铺满这个长方形。

提问:如果用上“因数”这个词, 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概括?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看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不是既是12的因数, 又是18的因数就可以了。

提问:从刚才的学习中, 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数既是12的因数, 又是18的因数?

小结:这里1、2、3、6既是12的因数, 又是18的因数, 我们就说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 (PPT呈现)

引导学生一起读一遍。

提问:谁来说一说, 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 知道了什么是几个数的公因数, 现在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中, 在解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的问题时, 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进行, 有利于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的需要, 这里“如果你觉得研究这个问题还有一点小困难, 可以看看屏幕中老师的提示”的引领, 满足了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的需要, 因为当学生在探索而思维受阻时, 可以通过教师的提示解决问题。)

(二) 教学例4

1. 呈现例4, 合作探究。

提问:先独立思考, 想一想, 怎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 研究一下你们能想到几种方法。

待学生讨论完毕。

提问: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你们想怎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分别找出8和12的因数, 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

谈话:这是我们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经常用的一种方法。

提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 8的因数有哪些?12的因数有哪些?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 (PPT同步呈现)

提问:哪个小组还想到另外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先写出8的因数, 再看看8的因数中哪些是12的因数)

谈话:这也是一种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8的因数有哪些?再看看8的因数中, 哪些数也是12的因数? (PPT呈现解答过程)

小结:我们要想求8和12的公因数, 可以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因数, 再找一找它们的公因数, 也可以先找出8的因数, 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

2. 比较策略, 完善意义。

提问: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平时我们一般用怎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提问:刚才大家已经找到了8和12的公因数, 我们来看看8和12的公因数中哪个数最大。

小结: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是4, 所以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PPT呈现, 学生读一读)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什么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谈话:8和12的公因数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呈现空白集合图) , 你们会自己填写吗?我们先来看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 谁来说说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我们一般情况下先写什么比较好?现在请大家将你刚才求出的8和12的公因数填在集合圈中。 (课前教师提供空白集合圈)

(待学生填写完毕, 教师将集合圈画在黑板上, 与学生自己填写的比较)

(三) 完成练一练

1. 呈现练一练。

提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2.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评析。

(设计意图:例4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通过例题的学习, 让学生运用对公因数的理解, 自己解决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在教学时,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分层进行。首先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找两个数的公因数, 既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又展现了学生不同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个性, 因为两种求公因数的方法各有其优越性, 所以教师没有强调用什么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 只是用问题的形式, 提示学生一般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三、分层练习, 理解意义

(一) 完成练习五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集体校对)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18和30的公因数是1、2、3、6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画“△”的都是18的因数, 画“○”的都是30的因数, 在1、2、3、6中既画了“△”又画了“○”, 所以1、2、3、6既是18的因数又是30的因数, 也就是18和30的公因数。

(二) 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集体校对)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8和10的公因数是1和2的?你又怎么知道8和20的公因数是1、2、4的?又是怎么知道10和20的公因数是1、2、5、10的?

(三) 完成练习五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集体校对)

(四) 完成练习五的第4题

启发学生与教师一起逐一完成。

(设计意图:这里的练习, 教师完全按照教材提供的材料展开, 只是在解决问题时, 分出层次, 以让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练习五的第1题, 在学生说出结果时, 教师通过“你是怎么知道18和30的公因数是1、2、3、6的”这一问题, 又一次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的意义作了引领。)

四、全课小结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实录 第4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能用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呼啦圈两个,磁钉5个,卡片5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复习有关因数的知识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因数和倍数,有关因数的知识你知道哪些?跟老师说说。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分别写出6和9的因数

师:你能写出6和9的因数吗?

(选两名同学板演)

师:6和9的因数各有几个?

生:6的因数有4个,9的因数有3个。

二、游戏介入,学习新知

师:老师把关于6和9的因数都做成了卡片,我们借助这些卡片来玩个游戏,想玩吗?(随定5名同学,一人发一张卡片)请观察你的卡片,现在你就代表你卡片上的数字。比如,张三就代表1,李四就代表3……卡片上如果是6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拿着你的卡片来老师这。

(生拿着卡片走上讲台,确认无误后)

师:好的,谢谢同学们的参与,请先回到座位上。卡片上是9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拿着你的卡片来到老师这。

(生拿着卡片走上讲台,确认无误后)

师:请刚才几位同学也到这来。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呼啦圈,(拿出两个呼啦圈,举起一个)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集合圈。

师:6的因数站到左边这个圈里来,请君入圈(4个),9的因数站到右边这个圈里,请君入圈(3个)。我们这儿总共应该有7个同学,一起数数(数总数),5个?咋回事?少了2个,那么,还有2个跑哪去了?难道是4+3=5?

生:1和3既是6的因数,又是9的因数。

师:哦,是吗?手里不是有圈吗,自己想办法,让我们看个明白,那2个跑哪去了?(学生自己想办法进入相应的圈里)

师:(数)6的因数4个,9的因数3个,中间两个被数了两次,他们两个(既是6的因数,又是9的因数)。

师:好一个“既是…又是…”,(板书)原来如此,6的因数里有他们,9的因数里也有他们。他们两个可真了不起,结合因数知识,给他们几个真了不起的数起个名字吧,看看你们的发明创造和数学家的发明创造是不是很接近?

(生思索,若有困难,师引导)

师:公共数、公因数、共有数,你们认为那一个取名最好?为什么?

(首先,他们都是因数,前面的“公”字,说明不是哪个独有的因数,而是两个共同拥有的因数)他取的名字太好了!掌声在哪里?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公因数”吗?

生: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他们的公因数。

师:如果是三个,四个,五个数呢?这句话怎么改?(思考,交流)

生: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他们的公因数。

师:6和9的公因数就这2个吗?还有没有其他的?说说你的理由。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师:在6和9的公因数里,最小是几?最大是几?

师:我们把3叫做6和9的最大公因数。

师:(手拿呼啦圈)6的因数,9的因数,两个圈重叠的部分就是6和9的?(公因数)。我们如何把6和9的所有因数用呼啦圈这一集合形式画出来,想想怎么画?(黑板上画出集合图)

师:这8位聪明可爱的同学们,请帮你的卡片上的数字在集合圈里找到他的位置。我们比比,看一看哪些同学贴的最快。

(学生把卡片贴在相应的集合圈里,集体订正)

师:重叠部分的这两个数叫?(板书:6和9的公因数,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就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三、练习巩固,强化概念

1.巩固练习

师:请完成练习纸上第2题,完成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学数学需要交流,我们要做个善于和他人合作的人。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若发现错误,展台展示,生观察指正)

师:事实证明同学们真的都达到第一个目标了,掌声送给自己。

师:一起来看第二个目标(生自由读)

2.强化练习

师: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是很有用的,能帮我们科学的解决问题。看看第二个目标你是否能达到?想不想挑战一下?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这是小红家的贮藏室,自由的读一读,从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16分米,宽12分米)

(课件出示:小红的爸爸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小红的爸爸可以买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说说你的理由。)

师:来疏通一下题目中的关键词,“整分米”是指多少分米?“铺满”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不可能实地去铺了看看,但我们可以借助数学上的简单图形模拟贮藏室的地面,请看屏幕,这是一个长方形,长16分米,宽12分米,他要用正方形地砖来铺,我就把长方形地面画成小方格的样子,一起数数,一横排有几格?(师生一起数),一竖排有几格?(师生一起数),我们发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代表几分米?(一分米)答题卡上有方格纸,同学们亲自动手画画看,画好后,同桌或前后4个同学为一组交流,看看哪个组的同学建议最多。

(生画,交流,师巡视,指名汇报,课件演示)

师:通过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说。

(小结:要知道可以买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其实就是找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因数。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其实就相当于找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

师:恭喜同学们,第二个目标,你们达成了,掌声送给自己。

师:看第三个目标(生自由读),为什么说和他人交流是个良好的习惯?因为,如果我们不和他人交流,会感到孤独,遇到困难会感到无助,就不会发现比自己更简单的解题方法,生活中需要交流,学习也需要交流,数学学习更需要交流,我们不仅要会做数学,还要会说数学,说解题方法,说解题思路,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你能说说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因数是针对一个数来说的,公因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指公因数里面最大的那一个,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离不开因数。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到这就结束了,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第5篇

杨洪举 2012.10 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教材在安排上与前面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十分相似。课前我首先做了若干边长分别为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长为18厘米宽为12厘米的长方形,复印后发给学生,每桌一份。例题1的教学,通过让学生操作来理解公因数的含义。操作前让学生先默想一下: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再让学生操作验证。这样学生带着目的去操作,就避免了操作的盲目性。接着我顺势引导学生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学生回答:“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将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我引导学生比较:“为什么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能将这个长方形铺满,而边长4厘米却不能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因为4是12的因数却不是18的因数!”我问:“那这些能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1、2、3、6和12、18有什么关系吗?”比较自然地得出:“既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对公因数的含义理解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这样地过渡,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引出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二是使学生明确了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并和公倍数的概念进行了区别!在学生顺利地掌握了求两个数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后,我出了两个数8和84,学生按原来的方法找了两个数的因数后,有的学生在找84的因数时发生了错误,我说:“找84的因数确实比较困难,那么你们想想找8和84的公因数时有没有必要将84的因数全部找出来呢?”有一两个学生经过思考后说:“8和84的公因数其实只要在8的因数中找就行了!”但是在这里学生并不是很能理解,我讲得也不是很明确,另外本节课上的集合图,我处理得也比较生硬,是将两种方法讲了以后再引出的集合图,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是不是应该在讲完第一种方法后就引出集合图这样就比较自然了,而且也能加深对公因数意义的理解!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第6篇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这一课教材设计了一个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正方形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公因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通过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引入公因数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体会学习公因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作用。

这节课的上课情况感觉较好,课堂比较流畅,重难点也都注意到了,但是通过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容易出现漏掉因数的情况,如9的因数容易漏掉因数3等。在写公因数的示意图时,部分学生出现中间写了公因数后,两边还是将所有因数都写了进去,这一情况在预设时我虽然想到了学生会错,也在课堂上进行了说明,但是少数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

用例举的策略找出所有公因数的.教学中,教材上有种层次不同学生可以掌握的方法参考,在这里的教学中我只是参照教材注重了这两种方法的讲解,这里教材的应是要求学生有序地列举就行了,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可以不一样,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有些学生运用了一些比较独特的方法寻找公因数,教师应该给予肯定,说明只要有序地列举出因数来寻找公因数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哪种方法更好,更适合自己,进而对自己的算法进行优化。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第7篇

1、我让学生依托动手操作,加强对比观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优化概念引进的过程。在教学例3时,我分四步组织学生

的活动。第一步,让学生“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铺前先思考: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可以铺满这个长方形?通过操作,学生都知道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可以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引导学生具体感知公因数的含义。第二步,组织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通过思考,学生明白:“只要边长的厘米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第三步,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1、2、3和6的共同特征,再告诉学生1、2、3和6的共同特征,再告诉学生“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第四步,让学生说一说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使学生加深对公因数含义的理解,知道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所以4就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优化概念的形成。

2、着眼于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逐步形成概念结构。教学例4是,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找出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进一步打开思路,明确方法。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而这里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体会不同方法的内在一致性。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建立概念结构: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并且辨析这些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此外,考虑到学生也已经初步认识了用集合图表示两个相交的集合圈,所以我让学生根据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独立把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集合图中的合适部分,然后再看图说说各自的想法,说说每一个区域内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把静态的集合图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加深对集合图的理解,也使集合思想的渗透落到实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第8篇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王叔叔铺地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探索。“哪一个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边长是1厘米、2厘米、4厘米的地砖可以正好铺满?而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能正好铺满?”让学生在反复地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对公因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16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思考:

1.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扎实。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一点上要都多下功夫。本课时的教学中,在组织学生交流找“16和12的公因数”的方法时,指名回答的形式过于单调,有的同学没有选着摆一摆的方法,而是直接用边长去除以小正方形边长来判断,我没有很好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局限学生的思维发展。

2.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

数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第9篇

3、例

4、“练一练”、“练习五”的第1~5题。

目标预设:

1、理解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经历“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感受数学的奇妙,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课程实施:

一、自主构建公因数意义

1、出示边长6厘米、边长4厘米的小正方形个若干以及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

猜一猜:你觉得哪一种正方形可以将这个正方形铺满。

2、组织学生同桌合作,摆放小正方形,教师要帮助学有困难的小组完成活动任务。

3、交流: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可以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为什么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结合刚才的操作活动体验,学生明白:因为12÷6=2(竖排放2行),18÷6=3(横排放3列),也就是6既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所以可以正好摆满。

4、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简单地解释自己推测的理由。

5、只要边长的厘米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吗?

6、提问: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

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二、独立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

1、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交流:学生出现的方法:

(1)、分别写出8和12的因数,再找一找他们的公因数;

(2)、先找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12的因数;

……

交流时结合自己的方法说说这样找的理由,3、“集合圈”

我们同样也可以用集合圈表示8和12的公因数。

出示集合圈,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再说说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

4、观察比较,感受公因数的有限性,公因数的集合圈与公倍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公因数集合圈中不需要省略号?引导学生从“因数的有限性”推想出“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5、练一练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完成。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找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感受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三.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1、“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理解集合圈的表示方法,深化对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认识。

2、“练习五”第4题

⑴先让学生自主判断第一组数,然后交流各自的方法,比较得出“利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可以提高正确率。

⑵出示其他几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判断,同时提醒两个数的公因数可以有2.3.5中的多个,为后面学习月份积累策略。

3、“练习五”第5题

要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提倡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快速解题,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五”第2.3题

课后反思:

这部分内容的结构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基本相同,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我让学生依托动手操作,加强对比观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优化概念引进的过程。在教学例3时,我分四步组织学生的活动。第一步,让学生“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铺前先思考: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可以铺满这个长方形?通过操作,学生都知道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可以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引导学生具体感知公因数的含义。第二步,组织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通过思考,学生明白:“只要边长的厘米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第三步,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1、2、3和6的共同特征,再告诉学生1、2、3和6的共同特征,再告诉学生“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第四步,让学生说一说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使学生加深对公因数含义的理解,知道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所以4就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优化概念的形成。

2、着眼于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逐步形成概念结构。教学例4是,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找出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进一步打开思路,明确方法。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而这里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体会不同方法的内在一致性。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建立概念结构: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并且辨析这些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此外,考虑到学生也已经初步认识了用集合图表示两个相交的集合圈,所以我让学生根据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独立把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集合图中的合适部分,然后再看图说说各自的想法,说说每一个区域内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把静态的集合图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加深对集合图的理解,也使集合思想的渗透落到实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第10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使学生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2cm、宽8cm的长方形纸片,6张边长6cm的正方形纸片,8张边长4cm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家有一个长18分米、宽12分米的贮藏室。现在老师想给贮藏室里铺上地砖。我在瓷砖市场看到两种砖,一种是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瓷砖,一种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瓷砖,你们帮我选一选,哪一种瓷砖能正好用整块铺满?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自己试着摆一摆。

2、生操作,师检查。

3、通过摆小正方形,我们发现了什么?老师应该选哪一种地砖?

(边长6分米的正好整块铺满,边长4分米的不能正好铺满,应该选边长6分米的地砖。

4、边长6分米的地砖长边和宽边各铺了几块?用算式怎样表示?地砖的边长6分米和贮藏室的长18分米,宽12分米有什么关系?

(长铺3块18÷6=3

宽铺2块12÷6=26即能被18整除,也能被12整除)

5、边长4分米的地砖不能正好铺满?长、宽边各铺了几次?用算式怎样表示?

(长铺了4次18÷4=4…2

宽铺了3次12÷4=34不能被长18整除,所以铺不满,能被12整除,所以宽能铺满)

6、比较两组算式,说说地砖的边长符合什么条件能用整块正好铺满?

边长既能被12整除,也能被18整除。

7、想象延伸

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你在头脑里想一想,贮藏室还可以选择边长几分米的地砖?小组互相交流,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边长1分米,2分米,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都能正好整筷铺满,因为这3个数既能被12整除,也能被18整除。)

1、2、3、6这4个数与18有什么关系?与12呢?

8、揭示概念

讲述:1、2、3和6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是6,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9、4是18和12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三、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刚才我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那么怎样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自主探索)提问:12和8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你能试着用列举的方法找一找吗?

2、交流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①依次分别写出8和12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公因数

②先找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里找出12的因数

③先找12的因数,再从12的因数里找出8的因数

比较②、③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一种简单,为什么?(8的因数个数少。)

3、明确:8和12的公因数有1、2、4.4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4、用集合图表示

8和12的公因数也可以用集合圈来表示,我们用左边的圈表示8的因数,用右边的圈表示12的因数,那么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应该填什么数?

提示不要重复填写,提问:6是12和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3呢?8呢?

四、巩固练习

我们学会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1、练一练

自己完成,注意找的时候一对一对找,不要遗漏。

2、练习五的第一题、第2题、第3题,自己完成。

五、总结

介绍自己作文的教学方案 第11篇

四、总体回顾

1、根据板书内容划分作文的每一部分,一篇作文有了开头、中间、结尾就行了吗?还差什么?(板书:题目)课件出示题目的拟定。

2、课件出示写作提纲

3、想一想,你自己有哪些特点,用上面学会的方法,赶快写一篇精彩的作文,写出独特的自己吧。

五、板书设计

题目:

开头:介绍自己、外貌描写、抓住特点

中间:性格特点、优点、缺点、兴趣爱好??(用具体事例反映)

因数教学方案介绍 第12篇

教学 例3时先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教师选择正方形纸片铺长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因数,是因为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用同两张正方形纸片分别铺一个不同的长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果,会发现“为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满、什么时候不能”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他们沿着长方形的边铺正方形纸片,就会想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关,于是产生进一步研究长方形边长和正方形边长关系的愿望。分析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成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联系铺的过程与结果,从长方形的长、宽除以正方形的边长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体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第二个层次根据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边长几厘米的正方形还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先找到这些正方形,把它们边长从小到大排列,知道这样的正方形的个数是有限的。再用“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概括地描述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征。显然,前一层次形象思维的成分较大,思考难度较小,对后一层次的抽象认识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反思:突出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我用“既是……又是……”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公有”的意思。例3先联系用边长1、2、3、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的现象,从长方形的长、宽分别除以正方形边长都没有余数,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一方面概括了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既是……又是……”的意思。然后进一步概括 “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形成公因数的概念。

由于知识的迁移,学生很容易想到用集合图直观形象地显示公因数的含义。第27页把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分别写到两个集合圈里,这两个集合圈有一部分重叠,在重叠部分里写的数既是8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是8和12的公因数。先观察这个集合图,再填写第28页的集合图,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公因数的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括的一切对象。

运用数学概念,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例4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出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有的先分别写出8和12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有的在8的因数里找12的因数,这样操作比较方便,但容易遗漏。我有意引导学生选择第一种。练习五的第3题就是这种方法的应用。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自制课件,协助教学。

限于操作的局部性,我认真制作了实用的课件,让直观、清晰的页面直接辅助我教学,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提问、释疑、解惑,练习的热情很高。

因数教学方案介绍 第13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习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找因数教学反思 第14篇

北师大版《找因数》这节内容在编排上与人教版教材有较大的差异,教材刚开始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4×5=20)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消除“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有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同时还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两种找因数的方法:用乘法来找因数,用除法找因数。至于这两种方法孰重孰轻,的确难以定论。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通过他们交流、讨论,他们认为对于数字较小的数(口诀表内的),用乘法来求因数还是比较容易,但是超出口诀表范围的数用除法则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如求36的因数有哪些?要直接找出2和几相乘得36,3和几相乘得36,显然加大了思维难度,如用除法就更简单直接一些,

看来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因此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结果,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专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素材和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珍爱生命__拒绝毒品(禁毒宣传讲稿)下一篇:全国爱眼日主题班会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