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2024-08-16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精选14篇)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1篇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难点,然后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实效。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难点;策略

1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难点

第一,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比较单

一、陈旧。目前,仍以试验与示范为主要推广方式。这种推广模式只注重技术方面的推广,而忽视了产前、产后很多工作。第二,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这项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然而,我国农技推广经费占比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2%,明显低于国际水平[1]。第三,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

2新形势下做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在现有推广体系的基础上要注重将农技推广部门与群众性科技团队相结合,健全农技推广体系。要从资金、政策上给予服务型科技团队的支持。要加快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等团体组织的发展步伐,从而形成一个互连互通、高效运转的农技推广体系。

2.2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首先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建设农业新技术或新品种的示范基地,让农民看到新技术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这比单纯的说服教育更有效。其次,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打造“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四位一体的科技进村入户的推广模式。最后,运用发放资料、张贴海报、巡回宣讲、电视、网络、广播等方式宣传农业技术,提高农技推广的信息化水平。

2.3完善农技推广部门的用人制度

为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效能,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也是确保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创新的关键所在。建议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在内部用人制度上,应采用聘用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吸纳优秀人才。同时,实行农技推广职业资格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将其作为人员薪酬调整、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2]。对工作业绩突出者,给予重奖,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4开辟更多融资渠道,确保充裕的资金支持

为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应构建起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农技推广融资体系。这是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前提。建议相关部门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省级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同时,鼓励农技部门在处理好农技推广与经营创收关系的前提下开办经济实体。在获得试验与示范专项推广经费后,推广部门与工作人员都应积极开展科技研究,以期在关键领域与关键环节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3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形势下做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对发展现代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从多方面提升农技推广效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建兵.浅析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5):37.[2]赵育琴.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6,11(4):18-19.K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2篇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在现有推广体系的基础上要注重将农技推广部门与群众性科技团队相结合,健全农技推广体系。要从资金、政策上给予服务型科技团队的支持。要加快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等团体组织的`发展步伐,从而形成一个互连互通、高效运转的农技推广体系。

2.2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首先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建设农业新技术或新品种的示范基地,让农民看到新技术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这比单纯的说服教育更有效。其次,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打造“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四位一体的科技进村入户的推广模式。最后,运用发放资料、张贴海报、巡回宣讲、电视、网络、广播等方式宣传农业技术,提高农技推广的信息化水平。

2.3完善农技推广部门的用人制度

为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效能,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也是确保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创新的关键所在。建议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在内部用人制度上,应采用聘用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吸纳优秀人才。同时,实行农技推广职业资格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将其作为人员薪酬调整、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2]。对工作业绩突出者,给予重奖,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4开辟更多融资渠道,确保充裕的资金支持

为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应构建起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农技推广融资体系。这是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前提。建议相关部门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省级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同时,鼓励农技部门在处理好农技推广与经营创收关系的前提下开办经济实体。在获得试验与示范专项推广经费后,推广部门与工作人员都应积极开展科技研究,以期在关键领域与关键环节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3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形势下做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对发展现代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从多方面提升农技推广效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建兵.浅析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2(5):37.

[2]赵育琴.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11(4):18-19.K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3篇

兰坪县属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地处26°35′43″N, 99°19′12″E。兰坪县属山地季风气候, 地形差异较大、海拔落差大, 是一种典型的立体式气候带, 通常来说, 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为16.2℃, 夏季最高气温为31.5℃, 1月份最低气温为-12℃, 年有效光照时间大约为897.30小时, 光辐射大约为125.148kcal/cm2, 年平均降水量为1002.36mm。兰坪县位于三江并流区域的腹地, 地形较为复杂, 主要以丹霞石奇观为主。另外, 据相关数据显示, 全县砂山区面积占据了兰坪县总面积的95.71%, 兰坪县83%的总耕地面积海拔都在1800~2750m之间[1]。

2 兰坪县农业现状分析

在兰坪县农业发展过程中, 主要以旱粮生产为主, 所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荞麦、燕麦等。在种植过程中, 荞麦和燕麦的种植历史较为悠久, 就目前来看, 兰坪县将杂粮作为主要农作物进行种植, 并且每年都能保证粮食产量在16600t以上, 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3 兰坪县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

在实际农业种植过程中, 由于兰坪县山地较多, 并且耕地面积较少, 气候特征较为独特, 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农作物, 应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依据相关分析, 应该积极在兰坪县东部以及西部种植小杂粮, 主要包括马铃薯、玉米、小麦、燕麦、荞麦等[2]。

3.1 马铃薯种植通常来说, 马铃薯一般都种植在高海拔地区, 其投入少, 产量大,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实际种植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马铃薯的种植要求进行。一般情况下, 马铃薯不管是双行或者单行垄, 667m2大约用种量200kg左右, 如果种薯较大, 应为225kg。种植要点可分为3个部分:种植前, 应对种薯进行切块, 并要保证每块都有芽眼;对于较大的种薯, 顶部可以进行食用, 避免浪费。在切块完成以后, 应采用草木灰拌种, 对其进行消毒, 保证种子质量。种植时, 单行起垄的行距为75cm, 株距为25cm, 平均667m2种植4000株左右。病害防治, 可用25%甲霜灵、72%克露预防。

3.2 玉米种植

玉米种植前, 一要及时翻地, 以有机肥作底肥, 保证土壤有良好的肥力, 通常667m2施农家肥155~2050kg、过磷酸钙50kg。二要挑选种子, 剔除劣质种子, 保证种子出芽率。一般玉米播种的时间在4月初, 播种时667m2施复合肥40kg, 播后要浇水, 以保证出苗率。施肥在5月中旬左右, 一般667m2施尿素16kg。此外, 还要及时除草, 保证玉米良好的生长环境, 提高玉米产量。病虫防治采用地面播撒辛硫磷, 667m2用量为6kg, 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3]。

4 总结

综上所述, 合理种植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还能促进兰坪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莹.关于杂粮产业化现状及对策的相关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6) :13-13.

[2]张晓, 李梅慧.兰坪县高海拔地区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 (4) :70-70, 71.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4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农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推广机制成为农业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农业发展现状入手,满足农业推广技术的要求。由于技术形式本身比较特殊,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会存在技术推广困难的情况,严重影响农业的后续发展。

1 影响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因素

基于农业发展形势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的要求,确定消极影响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推广措施。以下将对影响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1.1 基层技术推广困难

在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但是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的技术,进而对技术形式的推广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基层工作人员在为农民讲解先进的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热情,没有认识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导致技术推广工作寸步难行,增加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难度[1]。

1.2 推广方式落后

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农户了解更多的农业技术,发挥生产的最大化作用。因此需要以新型的推广方式为主,落实具体的技术类型,不断扩展技术的应用范围。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推广方式落后的情况,导致推广内容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后续应用,阻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1.3 推广人员素质低

技术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对技术推广工作的落实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告知广大农户相关技术的类型,增加农户的知识程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技术推广队伍素质低的情况,多数农业技术人员不重视推广工作,因此无法满足技术推广工作的相关需求,导致推广队伍的素质比较低,无法达到理想的推广成效。

2 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了解技术体系的类型,从实际情况入手,减少干预因素的消极影响。以下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进行分析。

2.1 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技术体系的不断更新发展,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农业要想取得理想的发展效果,必须緊紧跟随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对技术形式进行更新,掌握新型技术推广原则,并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营和发展形势无法适应已有发展体系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要将现代化农业技术落实到实处,强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2]。

2.2 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地域面积比较广,农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必须不断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化风险体系的应用。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其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在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合理应用现代化推广技术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先进有效的技术体系能改变当前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升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经济收益能力低一直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农业发展阶段,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能不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我国的农业建设是一条特色的发展道路,以往的农业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必须实现转型,在现有的技术形式基础上,创新科技形式。不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并加大力度推广能够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全新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上,我国农民的收益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3 新形势下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分析

针对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满足技术形式的整体性要求,确定有效的推广策略。以下将对新形势下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进行分析。

3.1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满足技术体系的整体性要求。由于农业发展竞争力比较大。因此,必须落实农业科技的创新工作,将农业科技的相关创新工作落实到实处。政府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满足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此外,不能仅进行试验探究,要将科研形式和生产发展体系结合在一起,进而保证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

3.2 落实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本身比较复杂,由于农民本身素质比较差,因此要想落实技术培训工作,必须从农业实际发展现状入手,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的手中。此外,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指导培训,强化农业对基层生产技术的认识,保证生产技术落实到实处。部分地区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了解来自于农民间的交流,因此需要鼓励农民做好日常交流和互动工作,不断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的调整。必要时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的形式,亲身进行演示,让农民对其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保证后续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3]。

3.3 增加农业社会保障

由于农业生产形势比较特殊,为了促进基层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适当增加农业社会保证,从技术形式的应用现状入手,满足新形势发展体系的具体要求。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措施,减少农民应用新技术的风险。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新型技术形式,从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入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责任负责人在工作阶段要以技术形式为准,根据农作物类型,合理应用不同的农业技术[4]。

4 结语

基于现代化在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控制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作形式比较特殊,在优化管理阶段,要及时调整农村的生产结构,保证基层农村的推广和建设工作符合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的要求。政府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不断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刊,张爱华,王美英,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2]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王志刚.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策略[J].中国农业信息,2014,3(12):56-58.

[4]邹岳威,刁建华,张海波,等.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路,2014,1(1):189-190.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5篇

2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政府提高重视度,加大宣传力度,让农业从业者意识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农业从业者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力度。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础。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政府应该着眼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对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宣传,给农业从业者带来好的收入,稳定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宣传工作,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多种宣传方法和宣传途径。例如:电视主题宣传、广播主题宣传、报纸主题宣传、网络主题宣传等等。针对广大农业从业者,举办宣传活动,例如:专题宣传讲座、专题宣传指导活动等。目的就是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技术推广重视度,从而培养农业从业者自行宣传意识。

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技术推广机构,宣传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纵观农业发展史,它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改革的。农业技术也在改革过程中彰显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加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缩减农业投资的成本,提高农业的产量,实现机械化农业的发展。相关部门根据农业发展中,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联系技术推广部门,进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不仅在大城市建立农业推广体系,也要在城乡地区甚至偏远山区建立农业推广体系。针对农业从业者,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注重对农业从业者的农业技术问题提供解答服务。

政府的财政部门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

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农业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广农业技术,政府的财政部门就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设施和体系,激发农业从业者的劳作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政府相关部门在宣传技术推广和建立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过程中,重视农业专业推广技术人才的培养。

农业发展需要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推广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宣传。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宣传的力度和推广的深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度,更好的为广大农业从业者解惑。

政府相关部门在推广进程中,顺应时代信息发展潮流,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广大农业从业者建立农业技术方面的信息解惑平台。

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的平台建立。农业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推广力度,建立专题网站,为农业从业者提供专业技术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在线服务平台,为广大农业从业者解答农业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

3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它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农业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新形势下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推广过程中,从农业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注重推广的方法,达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分析论文 第6篇

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均已进入自动化、智能化的体系中。作为关系到全社会民生问题的农业问题,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生产效率,也要不断朝自动化方向发展,广泛地推广农业机械,能够切实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周期中的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民收益,并且能够解放一部分农民劳动力进行其他行业的劳作,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增强我国在世界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1农业机械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推广工作不够专业

在农业机械的实际推广过程中,由于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大多受教育程度限制,本身对于农业机械的作用、功能、经济效益及具体的使用方法阐述、传播不清楚,力度不够,导致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不能保质保量地展开和进行,且农业推广工作者近年来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引进不到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匮乏,最终使得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不专业,推广理念落后,工作效率偏低,无法完成正常的推广工作。

1.2农民的购买能力不足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广大农民群体的收入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人员基数过大,导致仍然有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一般,农民没有多余的钱财购买农业机械,进行农耕中的自动化投资。现代化农业机械的租赁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竞争相对较小,以致大多数农民不会选择使用租赁的农业机械,最终仍然是以自身的劳动力为主要输出,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

1.3相关工作的经费有限

在农业机械的具体推广工作中,由于相关部门对于部分地区的农业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农业机械的推广经费少,无法展开切实有效的工作,草草略过,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农业器械的推广工作中,应该加大其工作经费额度,使得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展开行之有效的策略,多次市场教育和宣传,必定能打动一部分有能力的农民群体,进而再由农业大户带头,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有效推广。

2农业机械推广策略

2.1提高专业水平和思想意识

提高从事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到农业机械最终普及率的重要因素。在推广普及工作中,与农民最先接触的是推广人员。因此,推广人员的专业性也是农民在潜意识中判断其机械效用的标准之一。建议相关企业部门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结构,不断更新新鲜血液,引进了解现代化科技的人才进行推广,才能切实有效地打动农民群体,并且在前期起到一个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从接受现代化机械开始到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

2.2完善农业机械的推广体系

按照以往的传统推广经验,目前的工作模式主要是建立各省市的农业机械推广总站,并由总站负责总指挥,向各乡镇的农业机械推广站传达宣传指令和工作要点,进而展开具体的推广工作。这种竖向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大打折扣,农村的实际情况与传达的统一途径有偏差,无法调动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好奇心和热情,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效率需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应该积极建立起农民与农业机械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纽带,通过农业机械生产单位的营销活动等,找准农民的需求点,最终做好对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

2.3加强示范基地的建设

在具体的农业机械宣传推广工作中,单单依靠口述的宣传是无法使农民信服的,更不可能一次投入太多的钱财自行购买机械进行试验。因此,在推广工作中,应该积极建立示范基地,具体操作可以选取部分区域,引入现代化农业机械进行耕作,邀请农民进行参观考察,切实看到农业机械的效率及带来的效益,通过实际成果来说服农民,进而起到对农业机械的宣传推广作用。

2.4建立农业机械的补贴机制

由于在现阶段,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购买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强太多,很多人在一开始对农业机械就望而却步,因此在前期的推广工作中,可以建立农业机械的补贴制度,购买固定的机械给予一部分补贴,激发农民的购买热情和使用频率,并且可以起到超强的带动作用。

3结语

在新形势下,通过提高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健全推广的体系,加强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展示功能以及农业机械的补贴机制,不断激发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认可和使用热情,最终提高全社会的农业运行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切实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稳定性,增强国际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

1新形势———农业经济转型期的特点

1.1工业反哺农业。工业来反哺农业是农业经济进入转型期的根本标志。从总体的发展而言,我国的工业已经具备了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为了实现产业经济的均衡发展,应调控农业和工业,使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反哺农业的局面。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8篇

关键词:新形势,山区,农业机械,推广

乡村山区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的支持, 农业机械对农业的有效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新形势下, 如何推广农业机械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利用农业机械促进乡村山区农业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的必要性

1.1 农业发展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 乡村农业发展方面对机械化有较高的需求,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推广农业机械化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此方法将现代机械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提高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同时, 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2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推广农业机械有利于提高山区农民的时间利用效率, 农民在土地耕种上往往会花费较多的时间, 增加劳动时间成本, 实施机械推广可以让农民合理分配时间, 将时间分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 也会提高农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民可利用机械设备深度加工农作物, 优化生产环节, 从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1.3 优化我国经济结构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 可以提高山区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统一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营造健康的社会发展环境。

2 农业机械推广面临的问题

2.1 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乡村山区农业机械的推广人员缺乏先进的农业思想, 农业观念较落后, 且从事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人员趋向老龄化, 其本身的基础农业知识并不扎实, 多数没有受过训练, 并不熟悉生物、食品技术等相关知识, 更难以跟上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知识更新发展的速度, 且乡村山区的农民思想观念较落后, 受传统耕作观念较深, 对机械设备接受度不高, 也为推广工作带来困难。

2.2 推广方法不完善

乡村山区的推广人员在推广农业机械时, 通常会用与农民面对面的方法进行宣传, 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果, 但在实际情况中, 农民本身的知识结构有限制[1], 对农业机械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农民也缺乏充足的资金, 购买能力有限, 而且农民也缺乏购买的动力, 乡村山区的耕地面积较小, 山地较多, 农业生产规模难以扩大, 若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设备需要投入较多资金, 长时间内不会有可观的经济利润, 且大型机械设备也难以发挥实际效用。

2.3 推广费用不足

在农业机械的推广费用方面, 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 国家在购买农业机械方面制定了一些补贴方法和优惠政策, 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 并不能达到相应的宣传效果, 农业机械在乡村山区常出现种类不完备、设备更新慢等问题, 阻碍了农业机械的推广。

2.4 推广模式单一

农业机械推广模式比较单一[2], 相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在乡村山区推广农业机械的重要性, 在推广方面只是采用传统宣传模式, 未建立全面的推广体系, 使一些性能高的农业机械设备无法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例如:一些山区只关注农业机械推广, 不注重对使用机械设备人员的培训, 农业机械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山区农民没有相关的农业机械养护知识, 并不利于农业机械的长期使用。

3 农业机械推广措施

3.1 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乡村山区对农业机械进行推广的过程中[3], 要专门培训推广人员, 向推广人员传达先进的推广理念。还要注意吸收年轻的人才, 对年轻推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推广人员可以顺利开展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 向农民普及农业机械知识, 让山区农民对农业机械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3.2 完善农业机械补贴体系

为了顺利开展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 国家要不断完善农业机械补贴体系。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并没有达到平衡水平, 整体收入较少, 但各方面的费用却花费较多[4], 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需要较多资金, 农民很难具有购买能力。国家要不断增加乡村山区农业机械的财政投入, 加大农业机械补贴力度, 同时还要做好农业机械补贴的监管工作, 真正让补贴有惠于山区农民, 对于在农业机械补贴方面出现的资金被贪污等问题要严格治理, 为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做好补贴工作, 促进山区农业发展。

3.3 做好农业机械宣传工作

在乡村山区推广农业机械时, 要做好宣传工作, 不仅要宣传农业机械相关知识, 还要向山区农民宣传国家的优惠政策, 让农民了解优惠政策。乡村农民文化水平多处在较低的水平, 对农业生产缺乏科学的认识, 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不足。机械设备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要让山区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的积极意义, 并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 提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积极性, 让农业设备有效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还要向山区农民普及农业机械操作知识和维护知识, 要在农田中向农民展示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 并让农民亲自操作, 推广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 让山区农民体会到农业机械的使用效果。同时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还要向农民讲解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注意事项, 做好农业机械的养护工作, 加强农民安全使用农业机械的意识,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广人员还要注意采取多种宣传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 结合互联网渠道, 借用手机、电视等渠道推广与宣传农业机械, 让山区农民可以从多种渠道了解农业机械, 从而利于山区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开展。

3.4 完善农业机械推广机制

我国农业机械推广的发展机制并不完善。当前国家采用的推广模式多是将省级农业机械推广站作为主要推广地点, 在县级、乡镇等地方设立了农机推广站, 县级、乡镇的农机推广站只是基础, 这种推广模式并无法有效提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积极性, 山区农民看中的是农作物产量是否增加的问题, 当前的农业机械推广并不能有效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在实际推广过程中, 推广人员还要站在山区农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关注农民的真实需求, 与农民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 让农民了解更多的技术知识, 提高山区农业的生产效率, 解决农民关心的农作物产量的问题, 增加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可能性, 并将农业机械设备顺利使用到农业生产中。国家要加大对农业机械推广的力度, 建设优秀的山区推广站, 在建立推广站时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结合当地特点建立农业机械推广站, 特别要注意对农业机械设备需求较大的山区, 这些山区往往拥有较多的田地, 但机械化水平并不发达, 国家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支持这些山区实现农业机械化。

4 结语

为了促进乡村山区农业的发展, 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要有效推广农业机械,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要积极发现农业机械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并结合多方力量对问题进行解决, 还要不断完善山区农业机械推广工作, 切实促进山区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秀芝, 甄怀林.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 2013 (11) :44.

[2]耿玉章.关于做好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技服务, 2014, 31 (9) :97.

[3]黄良军.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研究[J].北京农业, 2014 (15) :342-343.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9篇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44-1

农业科技的进步不只是决定于科技的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对其进步也有非常大的影响,要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就要看工作的内容与方式符不符合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需求,为此,要建立一套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当前形势下农业发展更要依靠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监督、提倡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实施通过检测土壤成分来施肥的技术等其他推广项目,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大力加强具有公益性质的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

1 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前沿就是处在基层的推广机构,现在有这样一套推广体系就是把专业的推广机构与群众性质的科技团队结合在一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健全推广体系对于那些服务性的科技团队,必须在资金与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对于处在基层的推广机构、农村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等其他类型的团体组织要促使他们加快发展步伐,还有那些种植大户,要依靠基层的推广机构和群众性的技术服务团队,建立一个机构上上下相通、组织上左右相连、规范设置合理和高效运转的推广体系,通过推广体系强大而诸多的功能把新技术及时有效的向农业生产过程中引进、示范和推广,使新技术能快速转换成生产力。要使基层的推广体系不断健全,除了上面说的资金与政策这两方面外,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1 处于乡(镇)一级的农技推广站也称为基层推广机构

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推广人员、建立健全推广工作的管理制度,对于推广工作的责任要认真落实到每一个推广人员身上;对于所推广技术的渠道、服务与宣传等工作要提高效率,建立一个有利于农技推广的活跃氛围;同时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鼓励农民组成一些基于农业科技推广的团队,它能直接代表农民的利益,能吸引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技推广的工作中来。

1.2 不断完善基层的推广机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种植大户不断增多,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他们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是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他们所耕种的土地面积很大,很适合先进农业技术的运用,在获得好收益的情况下对于农技的推广就起到带头作用。所以在全镇选择一定数量的种植大户并让他们担当村一级别的推广人员,拿出项目的一部分推广资金对他们进行补助与指导,多建立一些农技推广网点,慢慢的由点到片,使农技示范就在农民身边、效果能很方便的看到这样的推广模式,将农业新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应用到农民的生产中。

2 保障农业技术的信息来源,提高农技传播效率

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强大的信息支撑是做好推广工作的有力保障,对农业技术相关信息的获取与传输既要快又要准确,这就要求推广部门努力建成一个县级信息网并且能够与全国性质的农业网联网,进而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基层推广站、经营农资的团体、种植大户等提供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农业生产中的管理经验等其他信息。使农民能看到真实的、由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而促使农技推广工作快速全面的发展。例如要引进一个新品种的经济作物,马上与其原产地进行联系洽谈,签订引种及其他方面的相关合同,在网上对这一信息进行公布,有的农户已经引种,如果他们需要扩大规模就可以联系信息发布方的相关人员,进行购销合作,这就给其他农户起了示范作用,效果好的话就会带动其他农户进而形成一定的规模;还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写有关的技术指导手册发放给农民;在本地区设立农业技术方面的服务热线;在网络等其他媒体上定期发布全新的农业产品与技术信息,对于信息的来源传输要建立多条通道,充分保障信息的时效性与高效性。

3 结语

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和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等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推广的方式要不断创新,提高技术在农民中的使用率。在新形势下积极探求农技推广的新途径,使农业技术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 夏念.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现代园艺,2012(4):94.

[2] 吴建兵.浅析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5):37.

[3] 李玉东.新形势下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2(3):97.

[4] 韦光.新形势下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J].吉林农业,2012(6):93.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10篇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注入了动力,当前多种企业规模和发展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各种领域的企业显现出生机勃勃的动向,承接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伴随着新形势的出现,应该采取适当的经济管理措施为其保驾护航。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策略,无法兼顾面对的新形势问题,因此需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优势,通过迎合时代的发展需要,积极利用先进手段,不断完善当前的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经济管理属于企业运营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新形势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企业深刻理解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现实意义,正确对待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企业的长远稳步发展。

一、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策略创新的意义

企业所从事的多项经济活动,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最大化的利润,可以利用最低廉的成本来实现计划之内的经济效益。面对新形势下的激励市场竞争,只有不断革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才能有效实现利润最大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的策略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积极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其次是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为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做准备。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是当前新形势的发展要求,需要企业充分的认识到经济发展应该向着知识化、市场化及全球化的方向努力发展,从而建立健全经济管理的相关体制,确保企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各种挑战。

二、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落后

企业经济管理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迎合时代的发展需要。现阶段,众多企业存在着经济管理观念落后的情况,为此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企业中的所有人员格外关注。在传统的经济管理观念中,企业只是将重心放到最大化收益上,却往往忽视了以人为本的信念,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应该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要出发点。

2、组织松散

企业就是一个团队,其中每一个成员的努力都关系到成功与否。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松散,无法形成良好的战斗力,使企业发展面临内部危机。国家众多企业的经济管理机构尚不完善,相关的经济管理人员缺乏最基本的专业能力,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济管理和未来发展。

3、缺乏制度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离不开制度条例的保障作用,但是目前众多企业的发展没有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基本上都是在形式上过于关注,无法发挥实际效用,從而影响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可行性。面对新形势的到来,企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制度的创新程度,这样将会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和实际发展状况不相符,使得很多棘手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三、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创新

1、创新经济管理理念

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跟随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因此需要及时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积极引导企业成员参与创新活动。企业中的`管理层应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员工们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工作动力,潜移默化中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新形势下的竞争环境比较激烈,如果没有掌握先进的经济管理手段,将无法正视挑战。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战略机制,管理人员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发展布局,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2、创新经济管理制度

制度能够更好的维系企业发展。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中最关键的环节,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制度,有效的对经济管理创新进程加以掌控,并且从根本上落实创新经济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自身的发展方向,共同筹划完善可行的经济管理制度,并且为企业提供创新动力奠定基础,由此推动企业不断的创新变革,确保其更稳定、更快速的增长。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员工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工作条件,使他们的薪酬与劳动强度和谐统一。企业还应该建立监督决策机制,提倡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让员工们有权利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这个过程能够使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赋予企业源源不断的活力。

3、创新经济管理组织

经济管理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有效的经济管理组织才能确保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在新形势下,企业应该促进人性化管理组织的建立,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重视每一位员工的付出。同时还应该推动企业扁平化管理组织的建立,精减管理组织的层次,形成优质的组织结构,有效的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率,促使管理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和及时反馈。建立虚拟化管理机制,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应该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经济管理组织合理规划,从而有效的整合管理信息和数据资料,实现无形化管理模式。

四、结语

新形势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经过适当的创新应该付诸实践验证其实用价值,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在人员构成、制度条例、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适宜的经济管理策略,准确把握企业运营状况,在全面落实的基础上创新经济管理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尹秀峰.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中国商贸,,34:49-51.

[2]杨志学.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09:26-27.

[3]曹健.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06:177.

[4]何慧娟.试论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4,24:51-52.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11篇

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当前腐败防控压力较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选择大力发展生产力,将经济建设作为很长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必须得在几十年时间内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在发展模式和组织方式上不能走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老路,但必须经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经济正处于并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人民的收人水平仍然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社会思想文化道德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反腐败仍然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建设的制约,短期内会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和矛盾。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让寻租仍有机会。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适应。预防和惩治腐败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腐败防不胜防,反腐败难度极大,阻力甚多。例如,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多次大规模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在防止权力腐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政府职能未根本调整,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边界仍比较模糊,政府管理的领域较多,握有公权力的人有较多的寻租机会和空间。有的地方和部门仍然保留有经营性企业和经济实体,向职能部门和机关输送资金,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造成的复杂利益链强化了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和阻力。2.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相对过于宽松。

相对于廉洁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公职人员管理制度宽松,公职人员自由活动的空间较多,受到的管束较少,因此一些违纪违法和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不断被网络和媒体曝光。一些领导干部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等言行不一的行为,严重削弱党和政府公信力。制度规定有漏洞和空隙可钻,一些违纪违法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处罚。一些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严重污损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尽管当前制度对公务员从事营利活动或在企业兼职有严格限定,但对在非营利机构兼职取酬管理不严,出现了难以监管的工资外隐形收人。从新闻媒体曝光的一些案件看,一些内地官员可以自由往返境外赌博,说明制度对一些党员干部还亮着“绿灯”。

3.社会参与反腐败的渠道不十分通畅。反腐败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脱离不了社会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中国反腐败机制虽然强调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社会广泛参与,但反腐败仍然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力较多,私营企业、社会个人主动参与较少。私营领域的反腐败停留在较低水平,存在立案难、取证调查难、成本高的问题。最近几年,公民大量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揭发腐败现象,反映出信访举报、司法诉讼等正常管道不太通畅,正规渠道不能满足群众参与反腐败的强劲需求。4.权力公开质量与社会公众期盼有相当距离。中国近几年权力透明公开推进力度很大,已经产生了积极的预防腐败效果。但公开的质量和程度还不够,一些地方、部门领导对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或因为利益考虑不愿公开。有的单位将财务等作为核心机密,严防外人知晓。如预决算公开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措施,但公开仅停留在比较粗的几大类,细目并没有公开。公共机构的财务账簿捂得尤为严实,在财务规范还不够到位的情况下,公开尤其是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风险系数极高。很多国家和地区反腐败机构的透明度程度很高,主动向社会公开案件调查报告、单位财务等信息,以透明换取社会信任,自身率先实施关键领域公开来建立社会反腐败信心,提升反腐专门机构的公信力。相比较这些国家和地区公开透明的做法,中国的权力 公开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5.公职人员激励和压力机制不足。

要让公职人员持续不断为社会和国家奉献聪明才智,一方面需要激励,要提供合理的工资、福利、奖励等保障,激发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还要施加压力,公职人员内部之间、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之间要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中国多年前曾提出要建立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但聘任制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进来的出不去、上去的下不来等现象比较普遍。中国财政供养的人员数量仍然较多,一些单位和部门冗员多,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离群众期望和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一些基层公职人员收人较低,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容易被小小的贿赂“击倒”。

社会保持持续长久的廉洁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防治腐败,最为根本的方法是大力发 展生产力,尽快解决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防治腐败,除了惩治,还应强调预防,着力减少腐败动机和机会,提高腐败的成本,从多方面构建防腐网络,使人不愿、不能、不用和不敢腐败。未来廉政建设之路该怎么走,有以下策略: 第一,把预防为主作为非专门反腐败机构的首要策略。

专门反腐败机构与非专门机构的反腐败策略应有所区别。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严肃查办腐败案件,坚决查处“问题人才”。其他部门和单位则着重抓好腐败预防工作,由事后监督和查处向事前积极预防转变,尽量减少腐败案件的发生。第二,严格管理的同时,适当提高公职人员收人。把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作为提高待遇的前提,严抓公务员队伍管理。抓紧制订公务员防止利益冲突法,构建严格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体系。公务员实行聘任制管理,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加大对公务员投诉的处理,严肃处理违纪公务员。将公务员的社会保障与企业人员社会保障并轨,为公务员制度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资收入调查,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实行工资与物价上下浮动。

第三,抓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源头减少腐败。

推动政府从重效率转向重效能,严控“三公消费”等行政性支出,更多关注政府管理成本和实际效果。政府要更多向市场和社会放权,让市场和社会力量发挥更大作用。用法律严格规定政府部门、机构和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力,严格限制政府部门超出职责范围开展公务活动。减少领导干部兼任多项职务,按职权责利对称原则设置领导岗位,撤并“领导小组”和“专职办公室”等各类临时性办事机构。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第四,畅通社会参与反腐败的各种渠道。

大力宣传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机构的举报投诉电话、举报网站等。加强投诉举报的管理,利用现代通信工具,简化网络举报填报内容,方便群众举报,减少投诉举报成本和顾虑。建立实名举报反馈机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受理情况和处理结果。加大投诉举报人保护力度,坚决惩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加大私营领域防治腐败工作力度,指导和帮助私营企业和机构防止腐败。加强对信访举报、投诉办理的监督,促进规范高效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积极开展新闻监督,跟踪关注重要网站有关腐败的舆情,及时分析处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第五,大力提升权力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12篇

0前言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影响下,对企业的内在管理系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完善本身内在管理机制,才会在目前严峻的经济背景下完成自我的长远发展。企业领导者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创新管理策略,削减经济态势以及市场环境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制约。另外,目前的企业管理思想在一定层次上制约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不能为企业指明前进的道路,领导者一定要对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系统进行改革,增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一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的竞争观念,努力实现与市场经济发展步调一致。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13篇

一、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存在的问题

1. 投入严重不足, 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重要因素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重要因素。许多地方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因机构改革和经费不足等原因, 存在着“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 推广方式单一、手段落后, 科技成果推广不力, 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技术需求。

一是机构队伍不稳, 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据调查, 乡镇农技推广部门 (农技、畜牧兽医、林业园艺、农机站平均人数为25人, 正式人员90.8%, 专业人员85.7%。具有大专以上学历54.4%, 中专30.6%;高级职称仅2.5%, 中级职称35.8%, 专业素质不高。

二是经费严重不足, 农技人员的工资偏低。据调查, 各乡镇农技站每年事业经费约70.3万元, 其中财政拨款的占总事业费支出的72.5%, 有1/4~1/3的事业费支出要自己解决。虽然乡农技推广站的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由财政拨款, 镇政府支付, 所谓财政全额拨款, 也只是负责基本工资, 承担公益性职能所必须的经费没有着落, 工资福利由镇政府和自收自支解决;一线推广人员根据农时季节安排下乡推广指导工作, 每月下乡10~20天, 平均工资1.8万元, 工作辛苦, 待遇偏低。

三是设施条件落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设施大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购置或兴建的, 资金投入不足, 配套设备不够, 设施老化, 服务功能下降。

四是推广人员缺乏培训。省农业厅经常举办由省专家主讲的各类培训班, 但每年有机会参加的乡镇科技人员只有1~2人, 仅占5%~8%, 基层科技人员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 多数县级农技部门尚没有对乡镇科技人员进行培训的计划。造成现有农技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较低,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 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五是科技推广缺乏后劲。乡农技推广站设在乡 (镇) 政府, 由乡长负责行政管理, 乡农技推广站长负责技术工作。2000—2002年乡镇合并, 将农技站、林业站、农机管理站、经济管理站合并为一, 成立了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采用人员聘用制, 实行竞争上岗, 择优录用, 部分人员被分流, 许多从事农业技术的人员改行, 从事其他行业, 导致农业技术人才缺乏, 农技推广后劲不足;加之经费不足, 人事权管理等问题, 与上级部门业务脱节, 因而一些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另外, 基层农技人员往往需要花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应付和处理繁杂的事务, 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实施和成效。

2. 农民素质不高, 接受能力较差, 是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技术推广与农民素质提高并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也是当前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看, 务农劳动力年龄偏大, 平均在44.6岁, 50以上岁的占36.5%, 普遍文化素质不高, 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5年,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因而, 技术推广与素质提高同步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的不断加快, 一大批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步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 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进一步下降, 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较差, 市场意识缺乏, 造成后劲不足, 效益难以提升。表现在:

一是自繁留种现象依然存在。调查表明:在种植业中, 购买来自农技站或种子公司的农户占72.6%, 在集贸市场购买的占13.7%, 自留种的占12.4%。在养殖业中, 42.9%是从畜牧站或良种繁育场购买的, 从集贸市场或邻居家购买的占18.6%, 自繁留种的占38.6%。

二是施肥偏多, 施肥方式不尽科学合理。从调查看, 平均施肥量318.9公斤/亩, 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的比例为1∶0.61∶0.61∶1.57。农民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多施氮肥, 而忽视磷、钾肥施用的不良习惯, 施肥比例趋于合理, 但施肥量仍然偏多, 多为一次性撒施, 施肥方式和施肥时期不尽科学合理。

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 农民应用新技术积极性不高。从调查看,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 农户采用农业科技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承受更高的机会成本。许多农民在权衡各种机会的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 放弃采用农业科技成果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加之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 化肥支出占相当的比重, 约387.6元/亩, 投入与产出比为1∶2.23-13.90, 以蔬菜最高, 果树次之 (1∶4.67) , 经济作物居第三 (1∶4.16) , 粮食作物最低。扣除种子、农药、柴油、水、电等生产资料和作业成本, 种植业效益依然较低。

3. 农业规模小, 使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的难度增加

中国的农业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型小农经济, 农户经营规模小, 生产分散, 而且调查中, 有68.4%的农户不愿意将土地承包给他人, 在有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农户中, 将土地流转出去的比例仅为11.9%, 大多数农户仍倾向于保留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对于土地种植种类、耕作方式等方面, 每一个农户都有其充分的自主权。这种由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小规模的问题, 不仅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效益区的形成,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技成果的大规模推广和转化的难度,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4. 科技推广与农户需求错位,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

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和收益者, 科学技术的应用必须最终得到农民的认同, 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 农民以取得效益为根本取向, 对技术要求呈现多样化、高效化发展的趋势, 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对增加有效综合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 而现行推广机制和推广方式偏重单一技术的推广, 对新品种及其栽培管理技术的配套集成还缺乏有效的指导, 对技术的整体作用和区域效果重视不够;对节本增效、农产品安全及产后加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能力较弱, 技术推广服务与农民的实际需求错位。加之市场信息不畅, 影响了科技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效果。

5. 科技培训的内容和效果得到农民的认可, 但实用性和培训力度有待增强

调查显示, 农技部门采用较多的是邀请有关专家或科技人员到指定地点为农民集中讲课 (37.8%) ;其次是发放技术资料 (24.0%) , 第三是科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作现场讲解 (22.2%) , 第四是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活动 (13.2%) 。多利用雨天或农闲采取定期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 利用黑板、门头、集日进行科技咨询、答疑、发放农事操作明白纸到各家各户指导农业生产;每年参加科技指导与培训的农民占78.9%, 其中参加一次的占6.8%, 二次以上72.1%。其内容以蔬菜种植、养殖技术为重点, 分别占34.2%、25.9%;其次为果树和粮食生产, 分别占18.9%、14.0%。从效果看, 感觉满意或很满意的占64.6%;较满意的占33.9%;97.4%认为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帮助, 但实用性差, 接受培训的时间较短, 力度不够。

二、加强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培训的对策建议

1. 增加投入, 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条件

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加快科技创新与应用是关键, 农业科技的创新与转化需要以国家持续不断投入为基础。因此, 应加大农技推广机构经费投入, 逐步改善乡、镇基层推广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 以吸引人才, 稳定队伍, 发挥才干, 增强农村科技服务功能。

2. 加强乡、镇农业科技人员培训, 提高基层技术推广队伍的业务能力

农民得到的技术服务主要来自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乡、镇两级农技人员 (包括科技示范户) 的技术服务。应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为契机, 以各级农业院校和培训中心为基地, 结合农业科技项目推广, 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和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产业化经营和信息服务能力, 以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

3. 做好农民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应将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作为首要目标, 特别是强调对农村青少年的培养。要建立有效机制, 整合各级农业推广、科研和教学等科技资源, 充分发挥农、科、教部门联合优势, 从单纯技术推广向技术普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能力方向发展。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围绕重点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进村入户, 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实现对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和推广示范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在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扩散中的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

4. 重视新品种及其栽培管理技术的配套集成, 强化技术的整体作用和区域效果

增加有效综合技术, 重视管理技术推广。应加强以增产增收为目的, 将主推技术配套集成为农民易学易懂的简单傻瓜式的节本节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强化技术的整体作用和区域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正升.关于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1) :221.

[2]陈华宁.中国农民科技培训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 :19-22.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论文 第14篇

关键词 新形势;山区;农业机械;推广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63

乡村山区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的支持,农业机械对农业的有效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广农业机械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农业机械促进乡村山区农业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的必要性

1.1 农业发展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乡村农业发展方面对机械化有较高的需求,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广农业机械化也是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此方法将现代机械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2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推广农业机械有利于提高山区农民的时间利用效率,农民在土地耕种上往往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增加劳动时间成本,实施机械推广可以让农民合理分配时间,将时间分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会提高农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民可利用机械设备深度加工农作物,优化生产环节,从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1.3 优化我国经济结构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山区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统一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健康的社会发展环境。

2 农业机械推广面临的问题

2.1 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乡村山区农业机械的推广人员缺乏先进的农业思想,农业观念较落后,且从事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人员趋向老龄化,其本身的基础农业知识并不扎实,多数没有受过训练,并不熟悉生物、食品技术等相关知识,更难以跟上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知识更新发展的速度,且乡村山区的农民思想观念较落后,受传统耕作观念较深,对机械设备接受度不高,也为推广工作带来困难。

2.2 推广方法不完善

乡村山区的推广人员在推广农业机械时,通常会用与农民面对面的方法进行宣传,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果,但在实际情况中,农民本身的知识结构有限制[1],对农业机械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农民也缺乏充足的资金,购买能力有限,而且农民也缺乏购买的动力,乡村山区的耕地面积较小,山地较多,农业生产规模难以扩大,若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设备需要投入较多资金,长时间内不会有可观的经济利润,且大型机械设备也难以发挥实际效用。

2.3 推广费用不足

在农业机械的推广费用方面,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国家在购买农业机械方面制定了一些补贴方法和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推行過程中,并不能达到相应的宣传效果,农业机械在乡村山区常出现种类不完备、设备更新慢等问题,阻碍了农业机械的推广。

2.4 推广模式单一

农业机械推广模式比较单一[2],相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在乡村山区推广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在推广方面只是采用传统宣传模式,未建立全面的推广体系,使一些性能高的农业机械设备无法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例如:一些山区只关注农业机械推广,不注重对使用机械设备人员的培训,农业机械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山区农民没有相关的农业机械养护知识,并不利于农业机械的长期使用。

3 农业机械推广措施

3.1 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乡村山区对农业机械进行推广的过程中[3],要专门培训推广人员,向推广人员传达先进的推广理念。还要注意吸收年轻的人才,对年轻推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推广人员可以顺利开展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向农民普及农业机械知识,让山区农民对农业机械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3.2 完善农业机械补贴体系

为了顺利开展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国家要不断完善农业机械补贴体系。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并没有达到平衡水平,整体收入较少,但各方面的费用却花费较多[4],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需要较多资金,农民很难具有购买能力。国家要不断增加乡村山区农业机械的财政投入,加大农业机械补贴力度,同时还要做好农业机械补贴的监管工作,真正让补贴有惠于山区农民,对于在农业机械补贴方面出现的资金被贪污等问题要严格治理,为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做好补贴工作,促进山区农业发展。

3.3 做好农业机械宣传工作

在乡村山区推广农业机械时,要做好宣传工作,不仅要宣传农业机械相关知识,还要向山区农民宣传国家的优惠政策,让农民了解优惠政策。乡村农民文化水平多处在较低的水平,对农业生产缺乏科学的认识,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不足。机械设备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要让山区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的积极意义,并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积极性,让农业设备有效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还要向山区农民普及农业机械操作知识和维护知识,要在农田中向农民展示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并让农民亲自操作,推广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山区农民体会到农业机械的使用效果。同时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还要向农民讲解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注意事项,做好农业机械的养护工作,加强农民安全使用农业机械的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广人员还要注意采取多种宣传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结合互联网渠道,借用手机、电视等渠道推广与宣传农业机械,让山区农民可以从多种渠道了解农业机械,从而利于山区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开展。

3.4 完善农业机械推广机制

我国农业机械推广的发展机制并不完善。当前国家采用的推广模式多是将省级农业机械推广站作为主要推广地点,在县级、乡镇等地方设立了农机推广站,县级、乡镇的农机推广站只是基础,这种推广模式并无法有效提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积极性,山区农民看中的是农作物产量是否增加的问题,当前的农业机械推广并不能有效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还要站在山区农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关注农民的真实需求,与农民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让农民了解更多的技术知识,提高山区农业的生产效率,解决农民关心的农作物产量的问题,增加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可能性,并将农业机械设备顺利使用到农业生产中。国家要加大对农业机械推广的力度,建设优秀的山区推广站,在建立推广站时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特点建立农业机械推广站,特别要注意对农业机械设备需求较大的山区,这些山区往往拥有较多的田地,但机械化水平并不发达,国家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支持这些山区实现农业机械化。

4 结语

为了促进乡村山区农业的发展,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有效推广农业机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要积极发现农业机械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多方力量对问题进行解决,还要不断完善山区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切实促进山区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秀芝,甄怀林.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3(11):44.

[2]耿玉章.关于做好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技服务,2014,31(9):97.

[3]黄良军.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研究[J].北京农业,2014(15):342-343.

[4]杨秀伦.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南方农业,2015,9(27):189-190.

上一篇:财务部会计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校园里恐怖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