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调研

2024-06-01

公共卫生服务调研(精选6篇)

公共卫生服务调研 第1篇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白 下 区 人 大 常 委 会 办 公 室 白下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惠及全民的社会工程。建立比较完善和科学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既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极为重视并为之不懈努力的社会工程。为进一步推进白下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近段时间,区人大常委会分别组织召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消毒杀虫中心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部分街道分管领导、社区主任和公共卫生联络员、信息员座谈会。并对石门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朝天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所进行了视察,调研了全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情况,并就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白下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思考。

一、白下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999年起,白下区对区属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改革,区属一级医疗机构和部分二级医疗机构改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职能。2001年,改制区卫生防疫机构,组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全区公共卫生服务区域总面 积8365平方米,其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850平方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1255平方米,区卫生监督所1288平方米,区妇幼保健所1210平方米,区消毒杀虫中心112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用房1650平方米。全区共有公共卫生专兼职人员277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86人,大专学历63人,中专学历28人。

近年来,白下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创建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江苏省卫生应急示范区、南京市预防接种工作示范区、南京市慢病规范化服务管理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评估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

1、健全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区政府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健全区、街、社区三级公共卫生领导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街道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公共卫生工作相关事宜,各部门、街道和医疗卫生单位也相应的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公共卫生日常管理。出台《白下区公共卫生发展五年规划》等相关政策,加强政府部门协调,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 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机制,较好地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目前,已形成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消毒杀虫中心4家公共卫生单位为主体,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45家卫生服务站点为网底,覆盖全区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白下区公共卫生体系的应对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2、加大投入力度,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新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改建扩建区卫生监督所、区妇幼保健所,对其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全面提升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指挥等总体能力和水平,实现市区之间、区卫生系统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公共卫生信息共享,有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合理规划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利用,加大建设的投入,兴建一批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必要的仪器设备,增加人员经费,高标准改造出新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场所,全区公共卫生整体服务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强化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积极引进人才,促进公共卫生队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强化应急能力培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障能力和处置突 发事件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加强疾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项目管理,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及防治,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强化六位一体,服务新模式成效突出。近年来,区政府及其卫生职能部门加强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指导,更新社区卫生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的综合服务职能。一是下沉服务重心。九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公益性职能,成立由街道卫生干事、学校保健老师组成的社区公共卫生信息员和检查员队伍,共同参与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二是拓展服务内涵。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城市老龄化趋势,开展老年康复护理服务;朝天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被国家防治艾滋病办公室评为“全国优秀药物维持门诊”;止马营、中华路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以中医药为基础的慢病服务模式,开展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受到社区群众一致好评。区消毒杀虫中心拓展了“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业务,我区二次供水设施卫生情况在全市综合检查中名列第一。三是打造服务品牌。我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预警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全市首推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广覆盖地宣传健康防病知识。以规范化建设为主题,创新开展食品安全“十百千万”工程,有效提高食品卫生监管成效;在全市首推免费婚检“一站式”服务,为新婚人员提供 亲情化服务。2010年我区结婚人员参检率较2007年提高39.96%,出生缺陷率从2007年的9.06‰下降到2010年的5.42‰;四是建立服务团队。全区组建64支由社区医护人员组成的 “全科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零距离、家庭式健康服务,社区团队服务覆盖率达100%。涌现出一批象徐悦、续广军优秀社区医生,在群众中产生较好影响。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白下区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愿望比较,与建设高素质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需要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是全区基层公共卫生发展水平还不平衡。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公共卫生是卫生部门的事,对公共卫生工作还不够重视,投入精力不足;不少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

二是投入力度还不够有力。有的工作项目财政保障按政策要求还未到位,如根据“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江苏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要求:政府用于18岁以上妇女和7岁以下儿童的卫生保健经费年人均不低于2元。区妇幼卫生保健经费多年未落实到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队伍数量不足。按照政策规定(区县 级一般按人口的 1:10000配备公共卫生人员),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与区常住人口数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已不适应当前公共卫生业务面、任务量大幅增加的形势。

三、对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安全稳定。同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量大面宽、点多线长,涉及政府部门多,真正建立一个全覆盖、高效率的公共卫生体系还需要做长期的不懈的努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落实。公共卫生服务是公益性事业,其基本保障来源于公共资源。区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协调和管理职能,抓好督查落实工作。随着全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将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责,按照块抓、条保的责任要求,理清职责,强化职能,科学研究有效的责任体系,形成符合白下实际的部门联动统筹管理、齐抓共管属地管理、点片结合专业管理的工作机制,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管理合力。街道要进一步支持和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依靠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开展各项公共卫生优质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依托社区,6 开展特色医疗服务,形成“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的良性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使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做到“防得起、控得住、见实效”。

2、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人才是关键。要把建立一支精干的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做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来抓。在人员编制上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做出科学评估,给予合理的增加。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考核和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到重点医疗单位学习,积极协调重点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打造一支与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社区卫生队伍;鼓励医疗机构对口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社区卫生机构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要加大培养和引进各类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改善现有人员的结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根据工作职能和业绩,进一步完善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干事业与个人共同发展的良好竞争局面。

3、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公共卫生服务良好社会环境。公共卫生服务于社会全体成员,其目标的完成有赖于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要着力强化全民健康保健意识,着力培育全社会享用公共卫生服务环境,着力提高全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统揽公共卫生 服务的功能,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目标管理能力、社会动员引导能力,最大限量地增强各级领导公共卫生服务意识、社会公共卫生意识,优化和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共卫生环境;进一步延伸公共卫生服务内涵,提高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频次。通过专业讲座,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进社区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开展健康保健、预防保健、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等知识辅导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全员健康行为,培育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增强超前保健能力;积极发掘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丰富公共卫生服务在活动中的内涵,引导百姓倡树新的公共卫生理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栏、橱窗、电子视频、网络等宣传载体作用,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知识、服务政策、服务成果的宣传力度和密度,不断强化社会舆论引导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公共卫生服务调研 第2篇

公共卫生事业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多年来,我乡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使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在内的公共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卫生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现有这些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就我乡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有关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乡公共卫生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基层公共卫生是涉及公众卫生和健康的公共事业,它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我乡公共卫生工作现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完全适应我乡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乡12个村卫生室,共有卫生防保人员13人,其中专职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12人。上述人员承担了大量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任务,为我乡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肯定成绩的同

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足。

1.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2.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3.预防接种工作

4.儿童保健工作

5.孕产妇保健工作

6.传染病防治工作

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8.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9.老年人保健工作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建立、健全是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事实证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保护和增进国民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乡的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主要体现在:

5、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乡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要求日益增长。但现有公共卫生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改善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些也给公共卫生建设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三、几点建议

面对当前我乡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乡公共卫生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此次调研的结果和我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政府参考。

公共卫生服务调研 第3篇

1 村级卫生机构服务现状

1.1 村卫生室基本现状

至2007年年底,全市共设有村卫生室257个,包括18家由村卫生室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简称服务站),分布于172个行政村,其中,107个行政村每村有1个村卫生室,占46.12%;50个行政村每村有2个村卫生室,占21.55%;有10个行政村每村有3个村卫生室,占4.31%;有5个行政村每村有4个村卫生室,占2.16%。此外,有60个行政村无村卫生室,其卫生服务职能由邻近卫生院或分院承担。从调查来看,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大多数由村医自有或租用房改建而成,房屋陈旧,面积一般都在80 m2左右。除转型的服务站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和健康档案资料室外,多数村卫生室只设置三室或两室,个别甚至存在三室混设的情况;从服务功能整体水平看,村卫生室诊疗仪器简陋,装备仅局限于配置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老三件”,服务能力弱。

1.2 乡村医生基本情况

1.2.1 年龄、性别结构。

全市共有在册乡村医生316人,平均年龄54.21岁。其中,30岁以下2人,占0.63%;30~49岁74人,占23.42%;50~59岁144人,占45.57%;60岁及以上96人(包括70岁以上7人),占30.38%,年龄最大者79岁。按性别划分,男性245人,女性71人,男女比例为3.45∶1。

1.2.2 学历、执业情况。

初中及以下学历92人,占29.11%;高中(职高)学历23人,占7.28%;中专学历192人,占60.76%;大专学历9人,占2.85%。全市乡村医生仅有4人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占1.27%;25人取得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占7.91%;其余287人只具备乡村医生资格,占90.82%。自2006年起,为健全村级公共卫生网络,247名乡村医生被村级组织聘为卫生联络员。其中187名乡村医生在从事诊疗活动的同时承担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其余60名乡村医生因诊疗业务收入难以为继而停业,仅作为卫生联络员承担村级公共卫生职责。

1.2.3 工龄及经济状况。

在乡村医生岗位工作10年以下者27人,占8.54%;工作10~30年者105人,占33.23%;工作30年以上者184人(其中工作40年以上37人),占58.23%。2007年,乡村医生人均执业总收入约1.2万元/年(包括政府自2006年起人均补助的600元/年的村级公共卫生工作经费),收入主要来源于日常诊疗收费。80%以上的乡村医生认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是增加业务量的重要举措,同时希望政府提高公共卫生经费补助额度。问卷调查表明,目前乡村医生最关心的问题依次为:养老保险(58.2%)、村卫生室是否能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并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刷卡结报(32.7%)、提升业务水平等。

1.2.4 医疗实践及培训情况。

调查显示,每位乡村医生日平均诊疗病人5.75人次,主要是一些发烧、感冒及高血压等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及简单的外伤处理,同时还承担健康宣传、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及慢性疾病随访管理等公共卫生工作。90.00%以上的乡村医生觉得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不够用或者勉强够用,认为有必要接受培训。2006年年底,有254名乡村医生接受了由省卫生厅组织的2年1次的注册培训,占乡村医生总数的80.38%。

1.3 管理模式类别

现阶段,建德市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为“村办村管”和“乡建院管”两种模式。

1.3.1“村办村管”模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村集体设立的村卫生室,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主任担任法人代表,业务上接受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简称服务中心)的管理。时至今日,已经逐步演变成名挂村集体牌子而实由乡村医生个人经营的自收自支的医疗机构。未转型为“服务站”的村卫生室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管理模式,占全市村级卫生机构的93.00%。

1.3.2“乡建院管”模式。

以“镇乡政府(村两委)搭台、中心组班、服务站唱戏”为基本思路,选择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规范设置“服务站”并添置必要的诊治设备,经卫生主管部门验收后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服务站”视情况聘用被撤并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开展服务,落实“看病有登记、配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转诊有记录”的“四有”工作制度,服务中心对服务站实行统一管理。

与原有村卫生室相比较,由于有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的支撑,服务站的软硬件设施均有明显的改观,老百姓对服务站的信任度大大提升,并有效地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我们在绪塘服务站座谈了解到,2008年4月开始联网结报后,该站1个月接诊500余人次,刷卡结报5 000余元,其业务量比撤并前原有的2家村卫生室的业务量之和增加了近一倍,服务站工作人员和当地老百姓都觉得满意。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公益属性不够清晰

2003年起,建德市有关部门积极规划、着力推进“服务站”建设。但由于总体上社会对“服务站”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尚显肤浅,只有18家基础设施较好、乡村医生业务能力较强的村卫生室转型或撤并组建成了“服务站”,整体工作进展不快。同时,由于政府所投入的村级公共卫生经费有限,医疗业务收入仍将是村级卫生机构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也必然导致“重医疗,轻公卫”偏颇指导思想的普遍存在,即便是18家已转型的“服务站”也不例外。

2.2 监管力度不够到位

20世纪80年代后,村卫生室逐渐淡出“村办村管”体系而转为个人经营模式。由于长时间游离于监管边缘,这些村卫生室大多存在着自我管理松散、医疗设备落后、人员年龄老化及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由村卫生室转型的服务站,实行“乡建院管”一体化管理,由于掺入了更多的统一成分,比较而言,管理水平要明显高于前者。

2.3 资源分布不够平衡

从全市村级卫生机构分布情况看,基本医疗需求的可及性与资源分布不均衡性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是一村多室的卫生室,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为竞争实体,不利于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在村级卫生机构中,只有服务站是农保定点单位,纳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网刷卡结报系统,而未转型的村卫生室由于尚未纳入新医保体系,致使参合农民不能享受到与之配套的惠民举措,这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群众就医广覆盖的制度设定和目标要求不相吻合,势必会影响新农合工作的健康发展。

2.4 人员结构不合理

调查表明,全市乡村医生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即使是取得中专学历的192人,也多为在原建德县“五七干校”、“五七大学”参加农村卫生人才短期培训后,参加浙江省、杭州市相关知识函授学习获取,其所掌握的知识构架与新形势下公共卫生工作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从年龄结构看,50岁及以上的有240人,占75.95%,30岁以下仅2人,年龄老化现象突出,而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后继力量严重不足。乡村医生的新老更替、队伍建设的迫切性已非闲议之事。

2.5 身份归属不明确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职能的不断深化,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亦渐趋繁重,但工作付出与收入回报的不对称性拉大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随着服务站的设立及新农合刷卡结报工作的开展,未转型的村卫生室就诊人次、医疗业务收入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发展前景暗淡,乡村医生的后患意识日益增强。调查显示,养老保险已成为所有乡村医生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政府解决了与乡村医生同时期“诞生”的孪生兄弟———乡村兽医的养老保障后,他们期盼明确归属并享受相同待遇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3 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按照这一要求,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3.1 合理规划布局,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依据《建德市2008—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规划》要求以及服务站设置的基本条件,3年内在全市规范设置80个服务站,构建“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当前,布局规划的重点是要做好全市现有村卫生室的撤并和提升工作。所谓撤并,就是在根据要求视情撤销部分村卫生室的基础上,选择服务范围相对中心且交通相对便利的位置,按标准统一新建或改建业务用房。所谓提升,就是将服务站提升至与服务中心同一管理平台,安装统一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形成以基层“服务站”为基本信息采集点的综合信息管理网络,构建社区居民、全科医生、服务站、服务中心、综合性医疗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实现诊疗业务和健康档案数据共享。实行“统一命名标识、统一人员调配和培训、统一药品采购和价格、统一业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信息管理”的“六统一”一体化管理体系,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就诊。

3.2 创新管理思路,积极推广“乡建院管”的管理模式

大力推广“乡建院管”的管理模式,即根据规划要求,由镇乡(街道)政府或村两委规范新建或改建“服务站”,产权归镇乡(街道)政府或村两委所有,无偿提供给服务站使用。服务中心主任(卫生院院长)担任法人代表,聘用乡村医生作为服务站工作人员,同时通过招聘、培养大中专院校全科医生等形式不断充实人才队伍。服务中心对服务站实行“四有”、“六统一”的一体化管理,作为农保定点单位,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网刷卡结报体系。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利的地方,也可以探索实行“村建村管”等其他管理模式。

3.3 重视队伍建设,提升村级卫生服务水平

首先是搭好架子。借鉴兄弟县、市的一些做法,可以考虑通过两种途径合理配置服务站工作人员:一是将资质符合、素质较好、年龄合适的乡村医生通过统一的业务培训和考试后纳入服务站工作;二是出台大中专毕业生到服务站工作的鼓励政策,引进新人。其次是全面提质。力求做到“人人知医生,医生识人人”,使他们真正成为“小病时是医生,大病时是参谋,重病时是亲人”的角色。路径有三:一是制定激励机制,鼓励被纳入服务站工作的乡村医生积极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学历教育和资格考试;二是加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的定向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全科医师晋升机制,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大力培养全科医师学科带头人;三是加大“卫生支农”力度,积极推进市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卫生单位的结对帮扶工作。第三是完善保障。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退休养老保障制度,着力解决这类群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老有所养”。我们建议,对符合条件被纳入服务站工作的,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工作期间,凡是能购买养老保险的,一律购买。条件不符合的,财政应按照购买养老保险同等金额在工资中予以贴补。同时,妥善处理好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乡村医生的安置工作。

3.4 强化政府职能,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应出台配套政策,安排必要的财政投入,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乡推进,强化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延伸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试点,探索服务站“收支两条线”试点工作,确保服务站工作人员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充当起群众“健康守门员”的角色。与此同时,市卫生局强化对服务站的考核管理,规范其服务行为,并按照公共卫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落实相应公共卫生经费补助。

3.5 链接“数字卫生”,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

积极响应浙江省政府提出的“数字卫生”要求,将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逐步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3.6 完善管理体制,推行“社区医生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

在现有的市、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的基础上,从政策层面强化“社区医生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工作要求,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向基层倾斜的工作力度,适度降低报销起点和提高报销比例,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之间的相互促进,真正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导向机制和就诊格局。

公共卫生服务调研 第4篇

【摘 要】早在上世纪老龄化问题就崭露头角,至今,已经成为全球问题。针对老年人日常在居住区生活的安全性,本文做了各方面的探求,找出现存问题并给与一定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老年人;安全性;公共空间

1.绪论

1.1我国老龄化特征

自2001年起,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而就在2014年2月19日,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中国现今已经是老龄国家了。

表1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由于中国20世纪中期和后期的超多子化的出生率和21世纪初慢慢演变的少子化和超少子化的出生率,中国的老年人人口数量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最高峰(表1)。但是在城市化发展极其快速的今天,中国并没有及时的把注意力放在适于老年人的生活的设施和空间上。对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特征和心理变化,没有专业且系统的研究,这会对今后的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

1.2我国老龄人居住现状

多数中国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但是老人的居住现状令人堪忧。现在我国城市居住区应对老年人公共空间安全性的设施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在整体布局的规划上,缺乏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探讨研究,居住区的道路,绿地,公共活动,入口,楼梯等区域的设施,与老年人安全性的需求程度不相匹配,老年人的场地设施没有深入设计;(2)在政策法规上,缺少文化、卫生、社区服务设施等居住区公共空间在老龄化背景下的建设原则和标准;(3)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及设施适应老年人的设施及无障碍设计。老年人在住区的生活并不安全,并且缺乏舒适度。

2.老年人安全性的负面特征

负面特征的产生。

2.1生理特征的退化

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很多问题是针对感知能力、反应能力以及防御能力的下降。

老年人的感官感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其中影响他们正常生活的主要感知能力是触觉、视觉和听觉。老年人的触感减退,对于温度和质感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烫伤或者冻伤,而且疼痛感变得迟钝,难以及时避免伤害性刺激的危害[2]。视觉上由于眼角膜的变化,甚至会过滤掉紫色蓝色和绿色,即使是鲜艳的颜色也会在老年人的眼里变成灰色[3]。而在听力上,敏感度的下降对于高频声音影响较大,老年人只能听到低频音,导致了对声音听不清楚的现象。老年人即使知道自己面临一些危险,但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肌肉弹性等的衰退,造成了他们反应迟钝,他们更容易骨折,更容易因为机体的退化发生特殊且急切的病情。

2.2心理负担的加大

老年人,特别是刚刚步入老年生活的老年人,他们更加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而高龄老人并没有因为习惯于老年生活而更感安心,越来越衰退的身体有时更加加深了他们内心的抑郁和焦躁。衰退的身体产生了对于多样性活动的积极性的打压,产生了不愿意拖累儿女亲戚和想要更多的和家人在一起的矛盾的的心理负担,还有面临死亡威胁的惶恐感。

2.3社会存在的缺失

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社会地位的转变,老年人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而这种负面情绪则反映在活动范围的自动减小,不愿主动接近人群和新的事物,更加沉默和寂寞。而太安静的老年生活不利于老年人心境的培养,更加导致负面情绪的爆发。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老年人生活安全也令人担忧,他们强烈的需求一种社会归属感。

3.基于安全性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观念和探讨

3.1交通空间的分流和便利

3.1.1人车分流,建立良好步行系统

越显复杂的小区道路和不成体系的慢行步行系统的不完善却给老人步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给老人的行走安全带来了隐患。在设计上的建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车要分流,而是有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

人车分流有两种形式,一是水平向人车分流,二是竖向分流。

水平向人车分流主要是在车道两边增设人行道。并控制居住区内的车速,将其限制到20km/h。同时,可以在车道两旁增加竖向元素如栏杆或者植被,让道路看上去狭窄,造成视觉障碍,或者直接铺设减速带,让驾驶者主义减速行驶。

竖向人车分流是人和车在不同的道路断面上通行。这样在小区内部,地表上只有人流,机动车在地下完成行驶和停车动作。

将步行系统扩充,设置步行节点,并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步行体系。首先它具有通行功能,需要保证行走过街等的安全性,比如设置一些特殊的安全措施。其次相较于车行体系,步行体系承担休闲和休憩功能,所以路径形态也是多样的。但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他们的方向感變差了,步行道路不宜过度变化,并且尽量避免高差,在有高差的地方应在台阶旁设置坡道,利于老年人行走通过。

3.1.2增设户外无障碍设施

在必要的地方,如景观亭入口、住宅楼入口、步行道高差变化处,都应该设置坡道,为了适应老人坡度应该比设计标准更加平缓,宽阔。同时在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的平台也要设置雨棚[4]。对于坡道较长的或者较陡的则应增设扶手或围栏。同时,在无法设置坡道的地段,可以增设扶手,以帮助老年人上下台阶。

3.2必要的导向、警告和报警设施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对伤害的抵抗力差,同时自卑感导致时时担惊受怕的心理问题等一系列因素,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指导和提示。所以在生活区应该设有导向标志、警告标示等帮助物。

3.2.1增设导向设施

由于老年人方向感差并且记忆力下降,在居住区中增加导向设施是必要的。小区路网有多种形式,如果再加上结构单一的行列式住宅排布,并且当今住宅形式单一且重复,缺乏特色和标识性[5],老年人就会很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所以在进小区时,就应该设有小区平面图,让老人一目了然的明白自己的方位和应该前进的方向。当然,可以在平面图上标明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以便老年人铭记。而在小区主干路的分支路口,也应该设立方向指示标牌。当然,这种导向标志可以不仅仅是牌子。富有特点的景观小品,或者是造型独特的服务站或小亭子,都能起到导向作用。

3.2.2增设警告标牌

居住区中虽然安全,但是仍有一系列安全隐患。因为居住区道路多岔路,而且多数居住区没有条件进行人车分流,所以在居住区道路上应设置警告标志,一是警告驾驶员放缓速度,注意行人;二是警告行人,注意前方来车,提早躲避。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遇到危险躲避的反应能力较差,所以提前警告,拉升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人车碰撞的灾难。

居住区景观设计多喜用水,设计水池、河流等景观。在晚上光线不明的情况下,也需要设置夜间警告标志,沿河处做荧光警告条。

3.3增设娱乐空间和服务设施

在调查中发现居住区中针对老年人的娱乐设施、活动器械都太少了,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服务站点也是少有。所以,增设该方面的相关空间与设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3.3.1娱乐空间的特别要求

小区中一般都会设有活动区,在这里有一些运动器械。但是这更多适用于成年人,居住区没有或者少有为老年人专设的活动器械和娱乐空间。老年人一般的娱乐活动多为散步,慢跑、跳舞,打拳、兵乓球、羽毛球这种动态类,和观望、下棋、听广播这种静态类。由于这些活动多数是集体活动,少数是个体活动,所以设计娱乐空间应既有动静边界又有动静联系。现在住宅区就是缺少一块较大合适的、平坦空旷的硬质铺地,而这块地就是满足老年人活动的基本要求。同时可在场内安置老年人专用的运动器械。

3.3.2增设服务站或者幫助中心

住宅小区中,最好设有托老所。对于那些半自理的老人来说,家人白天上班,无暇照顾他们,可以由社区建立白日制托老所,这样白天有所依,晚上还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满足了老年人老有所依的原想。或者可以设置帮助中心进行上门服务,做一些简单的服务如送饭、陪聊等,这样能够让老年人体会来自社会的善意。

3.4休憩空间的特殊设定

老年人最明显的缺陷就是体力大不如前,所以足够的休憩空间才能保证老年人安全并舒适的活动。在不同的功能区设置不同大小、不同形式的休息区是需要被探讨的。

3.4.1交通区的驻留空间

当下,年轻人忙于工作,老年人大都还是操持家务并帮助带孩子。老年人在外购物回来时,常常大包小包,负担自己身体不能长时间背负的重量。从进小区开始到进入住户的一段距离,老年人在背负重物的情况下走得很艰难。故应在步行道路边每隔20m-30m就应该布置一个休憩点,而在主干道等非休闲娱乐区的步行系统旁却不宜设置大空间的驻留区域,所以休憩空间趋向发展小空间。这种小空间可以只是一个齐膝的平台,方便暂时存放重物;或者将花台宽度放大,可供人们坐下休息。

3.4.2休闲区的休憩空间

老年人的交往方式多为聊天、下棋、静坐等,这些都休憩空间来支撑。对于人少的活动本身就希望所处空间的僻静和私密,而对于人多的活动则希望空间开放和活泼。休息区不仅要满足老人们的身体需求,还要从设计上满足老人独处或交往的心理需求,已达到心理平衡,获得安全感。

(1)私密式。

由于老年人相较于成年人更缺乏安全感,所以对于私密的休憩空间更需要一种围合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程度的空间,而这种围合空间可以通过景观墙、植被、栅栏等物来构成。而这种私密式休憩空间一般设置在道路的末端或者住宅间的零碎地等少有人去的地块。内部需设置单独的座椅以满足老人独处的需要。这种空间尺度不宜过大,4-6m见方皆可。

(2)开放式。

对于多人一起休息、聊天的状况,所设置的休息区是开放式的,是为了满足老人的交往需求,重现老人的社会存在感。开放式休息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和走道相连的休息区,点线模式;一类是和活动区相连的休息区,点面模式。

点线模式中,由于休息点和流动性大的道路相结合,休息区的空间较为开放,人们之间的视线交流、语言交流较多。一般情况下有三个以上的休息点分布在线性道路旁,点和点之间的联系也相当重要。虽然在一条线性道路上应该控制合理的节点密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均质的分布。如若采取疏密相搭的方式,部分联系较少,开放度较低;部分联系密切,开放度高,节点之间形成视线网,将联系各个节点的那段道路活跃性拉大。

点面模式中,休息区和娱乐性大的活动区相结合,空间基本是全开放模式,便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和进行团体交流。一般休息区排布在活动区的一侧,保留两者联系的同时也保证了空间功能的边界。由于活动区人流比步道要大,休息区很容易就引起老年人的聚集,所以这里的休息空间要大尺度,较大面积,这样聚集的人多了,对活动空间的使用的老年人也会相应增多。

4.结论

居住区中,应对老年人安全性问题的内容非常丰富,综合性强,该论文还有很多未详尽之处。但是在接下去的半个世纪中,全国的老年人口激增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矛盾更会给居住区的设计研究带来困难。所以尽早完善老人居住、生活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前进有着积极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王炜.住宅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研究—以上海住宅小区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3]汤羽扬,段伟.居住区中适合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N].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3,18(1):27-33.

[4]刘丽丽,肖斌.老年社区的户外环境调查分析—北京东方太阳城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36(27):11758-11759.

公共卫生服务调研 第5篇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根据市政协《关于加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能力建设的调研方案》要求,XXXX卫健体委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的调研组,通过走访、座谈、查阅收集资料等方式开展了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县乡医疗机构情况

XXXX共有县级医院3家(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县级疾控中心1家,卫生计生监督1家,XXXX14个乡镇卫生院、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职工2859人(含人事代理人员),在编在岗2664人,在岗不在编195人。其中高级职称137人,中级职称572人,初级职称1855人。本科学历1204人,专科学历1415人,中专学历240人;执业医师714人,助理医师648人,全科医师108人、中医类别158人、其他医务人员1139人。按照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标准,临床医师,尤其是中医方面急需培养,人员编制也需要增加。

(二)村卫生室(站)情况

全县共有277所村卫生室(站),工作人员共计669人,其中:注册乡村医生465人;执业医师41人;执业助理医师90人;乡村全科助理医师84人;注册护士65人;其他人员24人。年龄结构:31-40岁162人;41-50岁274人;61-65岁207人;65岁以上16人。村卫生室人员短缺、素质低下、老龄化极为严重。

二、财政资金保障情况

(一)2019,国家、省、市、县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

(二)2020年新冠肺炎期防控期间,向下属二级机构临时性公共卫生费用425.39万元。

三、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一)计划免疫与疾病控制管理

一是强化传染病防控,严控疫情流行。

2019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较去年同期下降7.25%;二是强化免疫规划管理,提高疫苗接种率。积极开展常规疫苗接种,2019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及时接种率达到99%以上。2020年上半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报告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均为100%。三是强化地方病防治,消减疾病威胁。加大碘缺乏病防治及碘盐监测工作力度,巩固我县碘缺乏病防治已取得的成果。四是积极推进慢性病防控。大力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强化慢性病全程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慢性病综合防控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医疗救治管理

乡镇卫生院、医院均设置了急诊急救室,具有一般急危重症的初步救治抢救能力;县医院建设有医学急救中心和重症医学科,具有院前急救处置和院内多学科急危重症的综合救治能力。县级3家医院院前急救车辆车载急救单元设施配备齐全,由县120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基本满足全县院前急救工作需要。

(三)公共卫生应急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管理

应急与处置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队、卫生监督应急队和三支医疗救护应急队,调整和充实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分队。通过成立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对全县医疗急救实行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受理,医疗急救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全县设立急救站点4家,配备急救车11辆,急救人员91人,医疗急救资源网络进一步完善。

(四)公共卫生监督管理

认真组织开展了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监督等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其中:检查各乡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分拣门诊和发热门诊、传染病防控、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等各项措施37家共计180余次,现场制作意见书147份,提出整改意见870余条;对233家理发店和137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卫生监督督导检查,提出整改意见1430余条,现场制作意见书420余份;检查全县中小学校270余所,提出整改意见1800余条;查处非法行医活动共计13户次,捣毁非法医疗广告牌匾9块,收缴药品、医疗器械及用于医疗美容的相关工具共计21箱,揭除非法宣传医疗美容不干胶贴8家。

(五)爱国卫生运动

以社区(村)为单位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治,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杀,消除了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有效降低了病媒生物密度。通过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开展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广泛宣传“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礼仪,营造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

(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基本满足十四项公卫服务项目需求。

截止目前,全县共建居民健康档案653217份,电子档案653217份,按照常住人口656500计算,建档率分别为99.50%、99.50%。其中:(0-6岁儿童34677份,孕产妇2830份,老年人95066份,高血压患者61415份,2型糖尿病患者14904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769份,结核病健康管理133份,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61880人,0-36月儿童17553人)。加强公共卫生宣传,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及咨询969次,参加人员达48977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18548份;新建预防接种卡53753人。报告传染病133例,及时报告率和准确率100%,无1例漏报。协助开展卫生监督巡查1487次。

2.家庭签约服务基本全面铺开。

2020年,XXXX严格按照上级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积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率先在全市首家使用手机APP“智慧签约履约”,取得较好效果。以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签约为重点,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相关规定,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止目前,全县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智能化签约,全县共签约581808人,签约率88.69%;其中:(0-6岁儿童签约31319人、老年人签约86506人、孕产妇签约815人、高血压签约53861人、糖尿病签约12793人、结核病签约181人、精神病签约3445人、残疾人签约10419人、贫困人口54733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7046户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签约率100%。对因病致贫贫困人口16901人中4799名慢病患者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慢病签约服务率100%。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并分别开展了履约巡诊服务,截止目前县乡村三级巡诊846085人次。

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样本采集与检测

为做好标本采集、送样与检测工作,对标本采集和送检人员进行了个人防护知识培训,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规定开展检测工作,明确样本采和送检集单位。落实推动关口前移,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务工作员、武汉海鲜市场返乡人员、留观人员、看守所拘留所工作人、羁押人员、新入监重刑犯、归国人员等多类人群进行采样核酸检测,成功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4例,及时遏制了本地传播的风险。截止7月23日共核酸采集送检3691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二)流行病学调查

成立4个流行病学调查小组,24小时随时待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保每个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在24小时内完成。共进行病例流调例,完成外环境流调次,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次;对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调次家人,累计排查出密切接触者人。充分掌握了我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了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及时有效的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和传播。

(三)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

为加强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人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监管,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工作专班,严格落实“五包一”责任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五单”管理,即单间、单灶、单餐具、单生活用品、单卫生间,有效控制了疾病的传播。

(四)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排查

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实行预检分诊,对发现的发热患者及时上报,对湖北(武汉)返汝的发热患者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转运;乡镇卫生院对预检分诊筛查出的湖北(武汉)返汝发热患者,全部由120车辆专人防护转运到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一步检查筛查。建立了普通发热门诊和新冠肺炎专用发热门诊,分别设置,通道分开,规范发热门诊工作流程。

(五)病例救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严格落实了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措施,实行“四早四集中”,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实现了新冠肺炎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六)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指导企业开展新型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28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专业组,对全县所有复工复产企业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印制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指南宣传单1万余份发放给企业,确保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七)集中隔离观察点管理

为加强县乡集中隔离观察点的管理,明确了县乡集中隔离观察点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规范了隔离观察点医学观察、个人防护、隔离、消毒、医疗废物处置等各项措施;强化了督导检查,确保了集中隔离点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匮乏。

一是临床专业人员缺口大尤其是妇产科、中医、儿科等相关专业人员;二是村卫生室人员年龄偏大、学历低、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弱;三是由于引进人才难留住。一部分通过招聘在乡镇卫生院上班的医学生,在取得医师资格后,由于私立医院的高薪聘请和上级医院的虹吸现象,大多不愿意待在乡、村卫生机构上班。

(二)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导致基层卫生机构不能按时量化绩效考核,一定程度影响项目的正常开展,导致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政府投入不足。

一是XXXX基层医疗机构原来基础设施底子薄,业务用房标准低,部分检查设备老旧,影响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二是财政供给体制问题,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卫生院属于公益一类“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但是,目前乡镇卫生院是差额补助,在编人员的工资、职工的基本福利和“五险一金”均由医疗收入中自行解决,基层卫生机构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现象;三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预算不到位,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培训、指导和绩效考核等工作经费,我县一直没有纳入财政预算,项目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相对不足。

六、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

一是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

重点加强基层传染病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县级综合医院传染病诊疗能力。构建紧密型医共体,促进资源下沉、医防融合。二是加大医疗器械设备投入,解决服务不到位、质量不高的问题。三是拨付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养老统筹金,解决养老问题,稳定人才队伍。四是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财政全额拨付,使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甩开包袱,轻装上阵。五是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建立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平台和决策指挥系统,提高早期预防、风险研判和及时处置能力。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传染病医疗服务网络。六是加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1.加大社会招聘力度,建议通过提高待遇、职称评聘、解决编制等优惠政策。

2.创新人才的招录机制,在实施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定向培养免费医学生等方面,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

3.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县级以上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第6篇

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区正处于由农村形态向城市新社区加速转变进程中,全区22万人口除中心城区的人口相对集中外,大多数人口分散在崂山核心景区的山村里,离中心城市、文化繁荣地带相距较远,获取文化信息及参与文化活动的途径不方便。因此,在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快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区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一、崂山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崂山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初步建立了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树立起具有崂山特色和崂山风格的“文化崂山”形象。

一是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网络阵地。自2005年起,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连续三年将“新建、扩建40个达到市级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列入政府实事项目,持续实施“文化设施配送工程”,调动多方力量兴起文化设施建设的新高潮。区、街道、社区三年累计投入资金4500余万元,建设市级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16个,占全区社区总数的80%(预计今年将达到95%以上),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建有功能完善的五室一场:图书室、阅览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体活动广场,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辖区内“十分钟文化圈”初步形成。同时,出台《文化设施配送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考核办法》,全面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将区委组织部、文明办等有关部门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社区学院教学点等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有效整合,使之成为融宣传教育、科学普及、文体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阵地。金家岭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港西社区、小河东社区被评为“山东省先进文化社区”。

二是“全区图书配送体系”建设日臻完善。针对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图书数量少、旧书多,居民看书难的实际,坚持以“书香满社区”为服务品牌,自2005年起,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区图书配送体系”建设,由区图书馆作为全区图书配送中心,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入网,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配送到相关社区。截至目前,已投入购书资金达230余万元,配送图书7.8万册,建起了116个达到市级标准的社区阳光图书室。全区图书藏量达38.5万册,人均藏书量达1.8册,居青岛市各区(市)首位。同时,还根据各社区地域特色及优势产业,建立了花卉、林果、茶业、渔业等特色图书室,满足了社区居民对农业知识的需求。三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在全国率先为51个社区实现共享工程系统与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的对接,为全区群众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播渠道。2007年,对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重新布局改造,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崂山支中心,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30余万元,为基层社区购臵安装电脑480余台,建设116个基层服务点,并全部实现网络对接,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综合性文化信息网络体系,为社区居民休闲益智、发家致富提供了信息保障。建设完成“文化崂山”网站,设立文化动态、群文信息、文化遗产保护、稽查曝光台等板块,成为展示崂山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是打造形成具有崂山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品牌。联合青岛市演艺机构组织开展了“山歌海韵•乡音乡情”流动舞台进社区、“情系山区•放飞希望”流动舞台进校园、“重温经典•情满崂山”流动电影进社区“三大公益文化品牌”活动,为基层群众免费演出350余场,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策划组织了历届崂山旅游文化节、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太清水月〃崂山仲秋赏月会等大型开幕式演出;组织举办了民间广场文艺汇演、新年音乐会、青年电视歌手大赛、崂山民间故事大赛、“山海情怀〃魅力崂山”大型图片展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400余场,实现了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让广大市民在亲身参与中陶冶了情操。同时,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目标要求,建成东海劳山古乐团、山东头社区民乐团等民间文艺队伍219支,成为丰富全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五是创作推出反映崂山底蕴系列文化精品。以深度挖掘崂山传统文化资源为突破,组织开展了“写崂山〃唱崂山〃画崂山”系列活动,先后推出了“彩韵崂山—2007的留影”、“军旅画家曲直油画展”、“女油画家眼中的崂山”等系列文化品牌;组织出版《青岛海洋民间故事》、《崂山道教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连环画》、《崂山区历届节会原创作品选》等系列文学作品;组织创作了《山海情怀》、《魅力崂山》等一批原创性节目,特别是歌曲《记着老百姓》,被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成MTV,多次在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中演唱,成为许多地区大型活动中的必唱歌曲,先后获得山东省、青岛市反腐倡廉歌曲创作大赛一等奖与特别奖。组织完成居国内领先水平的《崂山茶文化与产业化经营研究》课题报告,成功推出了52集电视宣传片《印象崂山》。近年来,全区文化艺术类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达120余项,有力地提升了崂山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六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效显著。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详细的普查,建立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在全市率先公布了首批1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沙子口庙会、沟崖高跷成功入选青岛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公布了塘子观、太和观等三批12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第一批未核定文物保护单位,积极配合国家博物馆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建立崂山区文物陈列室,并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区文物普查工作,为促进全区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崂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文化设施分布还不是很平衡。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崂山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基本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仍存在不均,中心城区及各街道办事处驻地的文化设施相对集中,而部分偏远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则相对分布较少,部分文化设施场所由于建成时间较长,需要修建和完善。区内没有一处能够展示区域形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城市文化形象不够鲜明。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全区还有35个社区没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利用率不高,服务居民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区建设中缺少对文化设施项目的统筹规划,城区文化功能不强。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崂山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适应,文化供给和消费数量相对不足,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精品力作不够多,能够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艺术精品数量较少。

三是群众文化队伍结构还不是很合理。近年来,随着全区“文化设施配送工程”的深入实施,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如火如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队伍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队伍发展速度也有较大差别。大部分业余队伍都是由中老年人组成,而青少年队伍比重相对过低,这种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中老年人业余时间比较多,队伍排练时间比较充裕,而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业余生活相对贫乏。部分社区文化活动丰富,队伍很多,而有些社区队伍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四是文化建设的投融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文化活动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公益性质,资金筹集问题会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从国外及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来看,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多途径投资和捐助为辅的资金投入方式,不仅减轻了国家和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提高了全社会的参与程度。目前,崂山区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虽然在部分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文体设施建设方面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但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政府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造成公共文化建设发展动力不足。

三、关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与打算

要依托“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东省文化先进区”的文化凝聚力,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力的举措,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任务,努力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要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要改革文化设施建设投资体制,财政资金优先安排与社区居民利益相关的公益性文化项目,重点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普及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扶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多渠道筹集文化资金,提高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要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文品味,统筹文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职能部门,规划建设一处具备多种功能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树立区域文化的整体形象。区文化馆、图书馆要升级为“国家一级馆”,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以实施“文化设施配送工程”为带动,使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及市级达标率均达100%。基层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要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有效整合,使之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活动阵地,形成功能完善的“十分钟文化圈”,使全区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二是要积极营造书香满社区的文化氛围。创造坐拥藏书、静心阅读的社会氛围,激励和引导社区居民完善和发展自我,是提升城区文明素质的关键。要强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立推出电子图书(音像制品)借阅等创新型服务举措,实现馆藏文献由单一纸质文献向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重的转变。加强基层图书室的自动化建设,推广“图书馆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图书文献的通借通还。全力推进全区图书配送体系建设,使全区社区阳光图书室覆盖率达100%,满足全区居民有书读、读好书的愿望与要求。各街道、社区可根据自身地域特色及优势产业,建设花卉、林果、茶业、渔业等特色图书室,为社区居民增收致富提供知识保障。要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月、青少年读书节、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等读书教育活动,培养社区居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让“读书、爱书、用书”在书香飘溢的崂山蔚然成风。

三是要顺应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推动文化传播手段的升级换代。发挥图书馆(室)作为共享工程的服务点的功能作用,加快构建覆盖全区的综合性文化信息网络体系,使全区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100%。要完善共享工程与公益文化阵地、数字电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政务网“五条连线”的对接,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区图书馆要开发建设“文学艺术作品信息资源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利用网络技术对外传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各基层服务点要积极开展艺术培训、农业科技、科普常识等公益活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开发建设“文化崂山”网站,突出时效性、客观性,使其成为展示崂山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是要组织举办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提升城区文化品位。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鼓舞人、教育人、感化人的积极作用,着力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创新,多举办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要创新办节思路,进一步提升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论道、崂山旅游文化节及各街道特色节会的办节水平,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起点高、创意新、影响大、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节庆品牌,拓展城市魅力。同时,充分利用崂山道释儒和谐共生的宗教文化以及美丽怡人的山海风光,打响“节庆的海洋〃度假的天堂”的文化旅游品牌。要全面推动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努力发展海尔“真诚到永远”、澳柯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一批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机关文化、校园文化,营造团结和谐的社区环境。要坚持重心下移,扩大以“山歌海韵〃乡音乡情”流动舞台进社区、“情系山区〃放飞希望”流动舞台进校园、“重温经典〃情满崂山”流动电影进社区“三大公益品牌”活动为代表的特色文化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满足社区居民欣赏文艺作品的需求。

五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充分发掘、扩大崂山道教文化、山海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影响力,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山东省“精品工程”为龙头,着力创作一批体现民族精神、展示时代风貌和反映崂山特色的精品力作。建立健全艺术精品的创作激励机制,对列入国家、省、市文学艺术创作精品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扶持,逐步形成以宣传文化单位为重点、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创作格局。围绕时代主旋律及重大节庆活动的举办,组织开展“写崂山〃唱崂山〃画崂山”系列活动,重点抓好文学、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歌曲等创作生产,推出一批小说、动画、歌曲、图书、剧目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文学艺术精品。凸显崂山文化底蕴。

上一篇:我收藏的阳光作文下一篇:公司升职的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