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春语录范文

2024-05-28

于青春语录范文(精选8篇)

于青春语录 第1篇

有关于青春语录

1、在这个寒冷的冬夜,不由的想起了很多关青春里的故事,怀念着那时候的我们,年轻的你我,飞扬的青春是那么的美好和难忘。那时候的我们也曾个性十足的叛逆过。

2、有了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做很多事,就是无法用钱来买青春。

3、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创建青春之家适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寄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生。

4、我骄傲,因为我有一个美好的青春。

5、青春乃心境,而非年华;青春非限于桃面朱唇之艳,灵活矫健之躯,而限于志士之气,遐想之境,激情之盛,生命之泉,涓涌不息,青春常绿。

6、青春期完全是搜索的的大好时光。

7、我们是青春,我们是夜空璀璨的星星;我们是不羁,我们是天边执着的飞鹰。

8、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崖之生。

9、如果眼泪滴落了,那么我的忍耐就将被惊醒。青春的意义决不在于这炼狱般的高三,却一定需要这炼狱般的高三来锻造并借此加以最深刻的阐释。

10、青春是春天里的第一抹新绿,突破严冬的萧瑟和荒凉,给人们送来春天的问候;青春是孩子灿烂的笑脸,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活力。

11、青年人充满活力,像春水一样丰富。

12、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13、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14、青春时埋下的那份躁动,总会在多年后,装饰着笑容。

15、初三,青春年华,我们有梦想与激情!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们敢拼,我们赢得起!哪怕撞得头破血流又何妨!青春的路上我们绝不彷徨!

16、抬起头,仰望天空,蔚蓝的幕布充满眼球;低下头,脚踏实地,泥黄的大地萦绕思絮。

17、青春就像卫生纸,看着挺多的,用着用着就不够。

18、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19、有了钱可以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钱购买。

20、但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那犹如一滩漩涡,会将你卷入无底深渊。真正的青春应该学会掌握方向。

21、青春真的很单薄,什么都很轻,风一吹,我们就走散了。

22、青春呀,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23、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24、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25、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了。

26、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

27、曾经看到过一对相互掺扶,步履蹒跚的老年夫妇在路边留下的佝偻的背影,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了青春的美好,年轻的富有,因为拥有青春,就会拥有五彩斑斓的岁月和未知的将来。

28、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

29、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耳顺之年,则亦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30、不要责怪自己的轻狂,那是年轻最明亮的标记;不要自卑自己的浅薄,经过岁月的打磨,你会得到满载的智慧和经验。

31、青春,你是那早晨树梢上低声鸣叫的小鸟,你是那湛蓝天空放飞的信鸽,你是我回忆里永远不褪色的日记,你是我生命中永远欢唱的赞歌!

32、青春是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耳顺之年,则亦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33、青春,一个被赋予太多憧憬与希望的词汇。在很多人眼里青春如火,燃烧着激情与活力;青春如花,绽放着智慧和希望。但在我的眼里,青春就如一只迷途的鹿,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路是满布的荆棘与彷徨。

34、在青春的海洋中,我要再次扬帆起航,给自己一份坚定的承诺、成功、失败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付出了努力与汗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一切随性、随缘、随心,做最好的自己,加油!

35、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理想,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源泉在不息的涌流。

36、不要责怪自己的轻狂,那是年轻最明亮的标志,不要自卑自己的浅薄,经过岁月的打磨,你会得到满载的智慧和经验。

37、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满着艰苦的磨炼。

38、青春时光转眼即逝。

39、因为尝试,因为经历,我懂得了付出,懂得了坚强,这些都是我青春时光里最亮的火把,我将用这些火把点亮我的青春,让我的青春拥有百度火般的炽热。

40、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理想,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源泉在不息的涌流

41、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

42、青春是天边的虹,转瞬即逝,却又柔美异常;青春是清晨的雾,朦胧含蓄,却又适合徜徉;青春是山涧的溪,清丽柔和,却又时常飘荡。

43、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44、人们在年青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年青。

45、青春是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耳顺之年,则亦多见,年岁有如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46、岁月无语,青春有言,时间无声无息的带走了多少人的青春与生命,青春真真实实的映照了多少人的苍老与无助,岁月永不会支付任何人的青春,然而青春却给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与悔恨的交响曲!

47、男人的青春表示一种肤浅,女人的青春标志一种价值。

48、在那么多逝去的日子里,青春迎风击落过多少斑斓的星辰,之后便漫天飞舞起来,成为滋润金色庄稼的泱泱大雪。

49、时间埋葬了多少具青春的尸体,撕心裂肺的践踏着回忆。

50、青年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充满了纯净、幻想及和谐。

51、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5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53、青春是快乐的源泉,快乐在这里流淌,痛苦也在对面徘徊;青春是多雨的天空,雨露这里蔓延,阳光也在天边等待;青春是挥洒的领域,自由在这里走动,封闭也在隔壁守侯。

54、芷兰知香,怀情仰望天空,为青春呐喊;牡丹芬芳,抱爱脚踏实地,为年轻喝彩。

55、浮华毕生,淡忘一季。空有回想,打乱缠绵。笑脸不见,落寞万千。弦,思华年。那些年华,恍然如梦。亦如,流水,一去不返。不泣告别,不诉终殇。

56、花季雨季的我们,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生命,编织人生梦想,实现精神成长。来吧,

57、青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它催发着青年人的躯体,启迪着他们的智慧。同时它也灌输着热烈的感情和坚强的理智。

58、青春是终将逝去的,因为活着的人都会老去。在我们渐渐变得成熟,变得圆融,变得更会保护自己时,同时自然就失去了曾经的懵懂,纯真和勇敢,但这并不是消极的事,也无须伤感。

59、青春如歌,歌唱生活的传奇;青春如花,描绘人生的画卷;青春如舞,舞动生活的魅力。

60、记住:浪费了今生今世,人就再也得不到什么来生来世。

于青春语录 第2篇

青春,一旦和它紧紧地握手,就能获得开拓新途的动力,拥有创造性人生的灵性。————  佚名

青春和天才携手同行,无疑是世间最美好的景象————  美国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裉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雨果

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葆青春————  英国

青春就是这样脆弱到无法挽留的东西————  张爱玲

于青春语录 第3篇

场景二 (学校办公室) :一组六年级学生接吻的照片通过学生空间、微信等平台迅速走红, 实在让人瞠目结舌。看到平日自己宠爱的学生做出如此举动, 老师们心中升起一股无名之火, 真是恨铁不成钢啊!不争的事实, 高度刺激着家长敏感的神经, 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社会反响。

场景三 (电梯口) :彼此相爱的男女主人公, 因为误会重重, 波折不断。当误会解开的那一刹那, 男主人公一把搂住对方, 深情拥吻, 此时言语、泪水均已交融。

场景一往往发生在天真无邪的幼儿时期, 场景三一般是青年时代美好情感的邂逅。场景二发生在懵懵懂懂的少年时代, 或许这不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 但是任何人都无法越过这个特殊的时期。同时, 少年时代是社会公民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同时也是培育青少年养成健康身心的重要时期。对于少男少女的定义比较广泛, 年龄跨度大, 横跨小学、初中、高中几个最为重要的教育时期。这个时期, 关于爱情的表达与体验, 朦朦胧胧, 又有点盲目。敏感而又好奇的他们, 加上媒体舆论的导向, 心里非常渴望品尝羞涩的爱情, 严重鄙视“场景一式”的亲亲, 恍惚之间却以为自己进入“场景三式”的拥吻。在这自主意识增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 如何开展青春期教育, 值得我们三思。

一、对异性的关注是正常生理反应

当下, “接吻”、“早恋”这些词汇其实已经不再敏感。如今, 少男少女已经敞开心扉, 尝试接纳它们。但家长、老师依旧把它们划在雷区, 明确禁止。其实, 关注异性是青少年时代的正常反应, 家长强制性地禁止, 导致孩子逆反情绪加剧。此时的孩子是有些不理智, 无法体会这是长辈们对孩子无处不在的疼惜, 在他们眼中, 这是与长辈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

二、别做只会一味敷衍的愚昧父母

面对所谓的爱情, 现在的孩子不再是藏着掖着, 一度向往《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般的烂漫与疯狂。他们热衷于通过QQ、微信等平台表达真实内心, 与伙伴们分享。虚拟世界这片专属空间, 家长和老师很难插足, 无法随时监控;即使使用非正常手段, 看到了却未必能真正了解他们;即使察觉了, 这时再来教育, 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作为新时代的家长, 青少年教育必须加强, 但是方式方法值得重新商榷。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得从学前教育开始。带有影响力的社会媒体应随时发挥健康舆论导向, 宣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启蒙老师的父母, 更不能够简单告诉孩子“亲亲嘴、抱抱是不礼貌不卫生的”这些简单的“道理”。或许可以尝试在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渗透式教育, 面对孩子的好奇, 不再简单地敷衍孩子, 巧妙地告诉孩子事实真相。

三、汲取相关理论, 渗透科学有效的辅导策略

老师, 作为孩子成长途中的重要引航者, 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青少年特殊时期的教育问题, 只是推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策略, 同样会出现教育的反作用力, 后果不堪设想。儿童到青少年, 一路走来, 有些事需要教师提前渗透, 或直接告知, 或巧妙融入, 总而言之, 将青春期教育周期无限延长, 这样更利于孩子消化并接受。

我校2012届602班班主任吴老师是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督导师。平时, 她就十分注重青春期教育, 有利于调控学生小升初的复杂情绪;在日常管理与教学中, 尤其注重未雨绸缪, 不打无准备之仗。班级管理过程中, 吴老师将自身理论知识转化为有效辅导策略, 不断改进, 不断积累。期间, 她还借助各种技巧, 解除所谓的代沟, 巧妙走进学生。和孩子相处了三年, 对很多孩子秉性很是熟悉, 但她依旧随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用她的话说:“成功的老师绝不是教给孩子如何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抓住孩子的心, 让他们在心中愿意腾一块地给你。”凭借自己的耐心和技巧, 吴老师做到了。

现在, 通讯技术飞速发展, 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平台:知心姐姐聊吧、QQ群、微信群、e-mail、成长档案、吐槽箱、联欢会等, 集合大家庭的力量, 借助各种平台与学生交心;不再只是像以前简单地靠挂在墙上的标语。我们甚至提倡广交良师益友, 主动帮助扩大孩子们的社交圈, 通过同伴影响同伴, 彼此互相欣赏, 由此散发出的正能量, 相比一味说教显得更有说服力。

诞生于青春之逝 第4篇

但,真正完美的黄金时代永远只会存在于童话中。任何一个时代,永远都是光明和黑暗的并行。深究历史,清醒者会发现很多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定义更像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之后的乌托邦幻觉,是众多精英阶层集体想象力构筑的怀旧神话。离开活生生的时代氛围和特定的交流空间,神话往往会失去直接的、不言自明的有效性。小说家杨绍斌的长篇新作《诞生》,无疑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叙事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面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样一个切近的重大历史主场,有抱负的作家群,在落笔之初多半会有为那个时代代言的冲动。但杨绍斌在这部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背景的小说中,却另辟蹊径,以“性”的主题为自己的叙述寻求一个坚实的基点。从表面上看,《诞生》讲述了一个并不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故事,小说以文学青年李云宾的单线视角为支点,以主人公的情爱、交友、工作等经历为叙事表层,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谱写了一首青春招魂曲。

正如马尔库塞曾经说的“为爱欲而战,也就是为政治而战”(《1966年政治序言》,出自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欲望的表达既关联于个性与肉体,也关联于群体与精神。很显然,八十年代的人性诉求和欲望表达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政治意味。欲望的气息越浓厚,社会角色和历史内涵就越清晰。主人公李云宾性的觉醒和放纵,被深刻地嵌入有关个体生命经验的叙事之间,其背后展开的是一个刚从禁锢中苏醒、突飞猛进的经济生活与相对黯淡的政治现实交错的历史真实。

就叙事类型而言,我更愿意把这部小说看成《沉沦》之后中国式 “私小说”的余绪。无疑,李云宾有一种骨子里的犹豫和忧郁,他的遭遇经常有“局外人”或“走错了房间”式的错位感。他的强烈个体意识,与他所厕身的时代、社会、环境发生严峻对峙。而这些对峙,又紧紧围绕着他的欲望叙事展开。李云宾对故乡的主动疏离,天然拥有波西米亚气质的漂泊感:他主动地背离(逃离)故乡,却被动地在漂泊中遭遇时代的背弃和尴尬;他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报社工作的枯燥让他感到孤独;他梦想着完美的爱情、拥有可以唤起激情和想象的情人能把自己从凡俗中托起,然而这终究只是幻想,小雅也好,苏虹也好,每一段情感和肉体的交流,都以悲剧结尾。直至小说结尾,主动滞留城市的主人公也没能寻找到安定的居所和理想中的爱情……这些事件和细节折射出八十年代一群迥异于文化贵族精英的普通知识分子的真实:他们的生活微不足道,却时刻不忘精神之自由;在时代沉沦的熔炉里,他们身处其间,倔强地抗拒、妥协和异化。他们的青春本质里拥有肆意的生命力;其中对现实及陈规旧矩的反抗,恰如草莽一般充满了冲动和冒险的欲望。

唯极端故紧迫,唯个人故真切。社会政治问题通过个性化的欲望和情绪表达出来,有时甚至采取某种极端的方式,小说中写到的凯杰的自戕行为令人感到触目惊心。突然降临的死亡和毁灭,加重了主题的深度,瞬间照彻存在的轻重、行动的是非、情感的厚薄、价值的正负。八十年代本身的混沌多元,就构成了庞大、淳厚的美学背景。凯杰和李云宾、林伟等人的经历,不正代表个人在变动中国的沉浮和在社会权力结构中的跌摔吗?这些成功的群像,不仅揭示了中国“迷惘一代”的荒诞感,更揭示了那个时代被撕裂和禁锢的情感、人际、城乡等难题。

与杨绍斌早期中短篇小说集《木偶之罪》中的作品相比,搁笔十余年之后重又回归文学之路的写作已经有了“出乎技而进入道”的阶段。如果说,《木偶之罪》中还不乏科塔萨尔式的形而上的存在主义命题,那么,褪去青春潮动的《诞生》,则更贴地而行,深刻抵达了真实的现实。《木偶之罪》中洋溢着的隐喻、变形,在这部小说里已经沉潜为更为朴素、自然、简约的叙事,以往炫技式叙述中的表演感、游戏感,都在“自省”主题的统驭下被一一化约。

从叙事的风格上看,我更愿意将这部小说归结于新写实主义。小说虽然充斥着大篇幅的心理反刍,但整体情节却在一些貌似琐碎的片段中对人物的生理和心理都做出了扎实、准确的叙写。整部小说的基调拥有梦幻一般伤感但又涌动着被时代风潮挟裹的悲怆,潜藏在情感挫折和性爱体验下的情节主线如同柔光下黑白染彩的人文照片,让阅读的过程如舟行涛中,不断摇摆在理想的冒险和浓重的不安之间。

打开这本不足二十万字的小说,你会惊讶于几无任何炫技的简单,没有迭起的高潮、没有修饰的对话、没有大时代背景波澜壮阔的白描,有的只是一个知识青年起起伏伏的撩人痴爱恨悔。但细读之下会发现,里面如草蛇灰线般埋下了种种分岔的叙事如俄罗斯套娃般别致,无论是凯杰的青春残酷物语还是主人公的童年耻辱回忆,甚至是姑姑的死、父亲的工作、苏虹的性爱往事和出国之后的遭遇等等,都如套娃般在主线外层层解密,是空隙更是有意存之的线索。读者跟着小说节奏不断打开一层层隐秘的叙事,同时也一层层进入层层叠加的中国政治风物变迁的秘境。若无深刻的历史体验和情怀反刍,绝不会让整篇小说能如此举重若轻地深埋对政治、历史、人情的揶揄、批判、戏谑。

小说的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别有意味。“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在舞台上,即使没有人在看着我们。”库切《慢人》中的主人公保罗这句自定义,同样适合杨绍斌在这部小说中的定位。第二人称的写作视角本身就以一种保持距离的方式暗藏了作者若即若离的自我拷问和批判的清醒认知。小说中“你”的声线、格调、波动都有着与世俗共振的关系。在一个看似狭隘的封闭的时空里,作者不停地对主人公的爱情、工作、交游、迁徙,以及精神世界的自我、尊严、死亡等领域发出追问,通过把自我揉碎放入平铺直叙的生活中,来呈现自我映像、探求自我真相。而这些追问,除了可以理解为作家在写作的同时对自我的反思之外,还包括了某种更深层的拓展和开发。作者在小说中揭露那些或朴实或残酷的人性和时代本质,也呈现了主人公李云宾内心真相之渐次苏醒。这样的叙述视角使作者和主人公、过往的时代之间隔开一段距离,令审视变得尖刻冷峭。

评论家许志强很早就在《木偶之罪》的跋中尖锐提出,又在针对《诞生》的书评中再次深入阐述的“‘身份迁徙’与‘乡土存在主义’”,提示了杨绍斌小说的价值恰恰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生态和自我认知的清醒。严格意义上的独立人格和自由主义者,无论是在新中国前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其实都只在理想中存在。同样,作者在这部被称为“半自传”的小说中,对以李云宾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也不乏批评和同情。这些细节看似心不在焉、点水般划过,却又处处充满暗示,可以说是依据作家自身的经历及丰裕的“中国经验”,对八十年代做出了某种即痛切又不无迷惘的反思。

回溯过往,并不等于隔岸观火的无关痛痒,更不等于美化矫饰现实的伪浪漫主义。小说中那些看似客观的“观火”,有时就是为了像一个猎人一样可以警惕,可以闪避,跑出不一样的轨迹。论者如果莽撞地以“青春史”或“成长小说”来定义《诞生》,则很容易大而化之地忽略掉作者书写时代的真诚和野心。所谓真诚,我指的是作者对想象与真实间的对抗,以及不懈的执著。他的《诞生》虽标榜为半自传体小说,但充满了个体精神与现实语境之间的缠扭和角力。“诞生”的主题依然是理想主义,只不过这里的理想主义,不仅只是不竭的热情和纯洁的精神,而是经过世俗主义的洗礼、不乏激情的消褪、物欲的沉溺和形骸的放浪之后,依然坚定的信仰和飞升的灵魂。这才是这部小说在处理个人和历史时的纲,纲举目张。小说从反思入门,渐次穿越某些思想的迷障,豁然开朗,诞生出“悲悯”的种子。

从《木偶之罪》到《诞生》,其思想基本上是递进的关系,他们具有某种成熟之后的必然性。当然,在美学上是成熟的—更加自然、不动声色;而对“主人公”的反思,肉体和心灵的惩罚转向更表面,也更为深邃的日常生活的磨难。它完全可以看成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历史档案。它彻骨的悲切和深渊的怅惋,在转承自如的形式中为读者打开无限的想象天地。在这个主题下展开的小说,就不仅只是普通的回忆和怀念,而渲染出一代人的心象。那个时代的新异、保守、探索、突围,在现实的映衬下格外绚丽且怪异。那些性爱中的背叛和欢欣,诚然是青春应当展现的情致,但何尝不是以个人抵抗时代虚无的一种姿态呢?这种写作,有着清丽的寂寞,个中真实无需一一对应,却有超越时代的隽永感。

女人之美,不于青春,而于灵魂 第5篇

漫漫红尘,莫为奴隶

漫漫红尘中,也许有着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漠然、太多的繁忙以及太多的苍凉,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

特别是一个女人,欲望太多,要求也会随之增多,尤其是自己的爱人,就成了所有希望的聚焦点,婚姻也会相应承受压力。

不要让自己成为物质生活的奴隶,不要受太多亊物的诱惑。

要有平静的心态,努力的工作。

就算不是非常的成功,一起和真爱自己的人共同成长,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我想这样的生活也是幸福的。

美,是一种修养

女人的宽容,是一种修养,是千百次的忍耐而提升的人格美。

宽容的女人处处透着一种从容博爱的美丽,仿佛是深谷幽涧中随风摇曳的兰草,那一只只纤细的叶片上,一个点滴的舒展,都有着对淡淡岁月的追忆与诉说。

女人的宽容但不纵容,宽容更多是爱,往往是男人最好的动力。

它能让男人明白自己应尽的责任,只需一个感激的话语,或一个心有灵犀的眼神,便能把女人的宽容化做家人的温馨。

女人若宽容,与之相处的家人,亦会心绪变得平和,生活变得快乐。

多些宽容吧,宽容的女人才是最美的,而宽容的美丽才能经得起岁月沧桑的洗礼。


女人要爱音乐,是谁说过“音乐是女人的公开情人”,怀旧时,放一首理查德的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如涓涓小溪静静流淌,耳边仿佛又响起儿时伙伴的嬉笑声。

点点星光的夜晚,忧郁萨克斯袭来,盈满整窗子,让无尽的夜变得如此迷醉。

心情如水时,听一首舒伯特的小夜曲。

忧伤时,品一品《梁祝》,让音乐述说千古美丽的爱情故事。

书对于女人来说,在于心灵,在于气质,在于神韵。

读书的女人,心有琴弦,纵然是独自漫步,也并不寂寞孤单,有清风明月邀约,有花香白云伴读书的女人。

心有一盏明灯,守得住心灵这个宁静的港湾。

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如果我们走得太快,要停一停等待灵魂跟上来。

据说这是印第女人的一句名言,女人更要给灵魂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比如看看书,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做做瑜伽,平衡自己的心灵,修身养性,或者找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岁月在指间悄悄地流逝,不知不觉间,无情的岁月终将红颜消退。

这是谁也抗拒不了的自然规律,如果女人有了宽容平和的心态,一任岁月增添脸上的皱纹,只要在意陶冶自己的性情;

那么举手投足的风华更是令人弥久不忘,反而会在岁月的打磨中日臻醇香,这是岁月风霜沉淀在女人脸上的生活。

女人的美,不只在于青春,而在于美好的心灵,对心灵的滋养使女人因个性而折射出人格的魅力。


微信搜索“情感悦读栖息地”官方微信(ID:gh_63063f629d24)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这里,你会正视自身情感问题,你会找到情感上的共鸣,赶快来关注吧!

无悔于青春 第6篇

推开杏色的帘子,让吵杂的声音纳入耳朵,搅乱了以往的安宁净土。是啊,哪里还有什么心灵净土可言呢?多年以前的我,怀揣各种伟大梦想走在康庄大道上却是被现实无情的狠狠抛向天空,然后摔在地上,面对着种种的冷嘲热讽让我知道,在现实的冷薄中我们曾经所追求的梦想,遥不可及。

城外编织的夫人,将手中的丝线交织,又有谁能想到她是当年追梦人。在经历了沧桑的波折之后,热情被无情所取而代之,迷失了一颗赤子之心。村庄外的渔夫,或许曾经面对着现实朝海面呐喊心中的悲伤,如今呢?却是失去了纯良的梦。

正如韩寒所说的,人出生本是张白色纸卷,一旦接触了社会就如白纸被水浸湿了。在追梦的道路之上,谁又能成功呢?

青春是精彩的,它活出了自己想要的色彩。但青春过后,消散的热情被我们印在了页页相册里,翻开看只是无谓的摇头,感叹。但谁又能曾想过,即使年迈萧条,永远保持一颗赤子的希望,将梦前行呢?

穷且意坚,不坠青云之志。追寻于本心,于本心之无愧。以坚定的心为帆,以梦想的信念为船,驶向彼岸的天堂。途中或许大风大浪,或许万千蹉跎,但只要保持本心终会看见另一端不一样的烟火。

无悔于青春 第7篇

第二天,第一门语文我就考砸了。我因太想证明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在选题构思耽误了好久,于是我只好草草收尾。交试卷的那一刻,我觉得天都塌了。走出考场就给妈妈打电话,嚎啕大哭。仿佛自己的人生都要完了。于是我开始后悔自己写作文时的倔强。为此,又导致后边考试的所以科目都受到了影响。最终我未能如愿考上一本,此时的我彻底崩溃了……那时的我认为,高考是唯一的出路,就读于不同的学校,人生就会有天壤之别。

现在想来,是那么的天真。其实这只不过是一次对自己的考验,不能否定你之前的努力,也无法让你直达人生的巅峰。我们还那么年轻,拥有无尽的可能,拥有无尽的希望。与其后悔人生的某一次选择,不如想想自己想要的人生,为之全力以赴。通往罗马的路从来都不止一条,只要你肯咬牙坚持,你依然会走上人生的巅峰;只要你肯不断努力,梦想可以到达的地方脚步也终会到达。为了明天尽力而为,便不负青春,不负自己!

消逝于时代断层的诗意青春 第8篇

【关键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精神自传;断裂;诗意;代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大概是觉着十个字的片名太长,不怎么符合华语影片的传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多数时候被人们简化为《致青春》。然而这种朗朗上口的简化也一并略去了片名中那份深沉的伤感与无奈,以及伤感无奈中隐含的不舍与不甘。同时,这种简化方式也将这句本属于特定人群的诗意抒怀予以“广谱”化了——本来,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能有资格发出这么句感慨的人,只能是属于“70后”这个处于青春末期、行将迈入中年门槛的社会群体。青春正欲走未走,自己则欲留难留,终将逝去的眼下还在延续,虽则延续却无能为力。一代人回望青春时的不盡怅惘、欲说还休,都由这个过长的片名传递出来。而以片名为入口,考察影片复杂缠绕的青春叙事,则能发现这部影片具有鲜明的“征候”性,它充分折射出当下社会的种种文化生态和心态。

一、“70后”:精神自传之难

就着力于讲述“70后”的青春故事这一点,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殊为难得,勇气可嘉。中国当代文化中一直存在一个颇为诡异的现象,那就是生于1970年代这批人的青春故事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包括电视剧)中多年来一直是整体缺位的。“70后”一代人基本在20世纪90年代走过青春时光,可是在近些年影视剧的青春表述中,这个年代的故事已然断档,浓墨重彩登场的都是发生于80年代之前那些“红色后裔”们的“阳光灿烂”或“血色浪漫”、抑或平民青年“长大成人”的青春残酷物语,要么就干脆直接跳到新世纪,表现“新新人类”们的古灵精怪与“职场”中的“奋斗不息”,而“承上启下”留在90年代的青春史却没有被认真或成功地表达过,它更多是让位于转型时代的社会集体经验——在一代人走过岁月后,当年铭心刻骨的青春记忆却自觉不自觉地被集体忽略,被尴尬莫名地悬置在历史的黑洞中。

记录这段青春的责任,本应该属于70后的影人们,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自身历程。遗憾的是,虽然在这个年龄段的电影从业者并不算少,但他们多半喜欢把玩一些貌似深沉晦暗的主题,更多关注于当下都市样貌与各种“底层”的生存图景(想一想那些被含而混之指称为“第六代”的70后影人们),普遍无意于回顾自己来时走过的路。贾樟柯或许是其中最愿意怀旧青春的,他的“故乡三部曲”就是在重拾自己的青春记忆。只不过贾樟柯过于刻意在故事张力上做文章,更多关注小偷、舞女、无业青年等边缘人群,所以他这种青春书写往往激进有余,而提供给人们的却是“类奇观”式的观影体验,很难视为一代人的青春自传(当然他也不屑于承担此种“代言”重任(1)。何况贾樟柯也很快就掉头转向了,早早结束了自己特色独具的青春叙事。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品种之一的电影,固然讲求创作者的自我经验,但争取最大数量观众的认同、满足他们的情感诉求也是电影作为一种商品的本质属性。为此还是有理由要求、期待从业者们拿出更具情感整合性的,能获得更多心灵共鸣的影片。换个角度看,适龄主创者们的无意于此或许只是事情的“果”而非“因”,对于一代人何以会缺失有分量的精神自传,更深层的心理原因或在于:“‘70后’这代人生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再碰上市场经济时代,他们文化主体性比较复杂。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刚开始发出声音,就被‘80后’青春代表人物抢去了风头,到现在也没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讲述者。”(2)所谓“文化主体性”,即是在文化人格方面如何达成对自我的准确认知,建立起个人的身份认同感。在当代思想家阿尔都塞看来,人的“主体性”原本是一个“空位”,要由某种意识形态才能“召唤”出来,[1]当代社会学家吉登斯也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在不断反思过程当中被惯例性地创造出来和维系着的某种东西。”[2]58人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身边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思和甄别。所以上面这段话非常敏锐地点明了,正因为遭遇了时代的“转型”,计划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时代彼此不同、甚至是完全冲突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先后都融入了他们的人格成长过程,使得他们对自我和身边社会的认知产生了困惑甚至是混乱。难以确立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就很难“飞越迷雾,把生命看清楚”,找不到一套系统的“话语”来对应、来解释自己的故事,这才造成了对自己青春岁月的“集体失语”。——在这种情况下,去讲述“别人的故事”显然比讲述“自己的故事”还更为轻松讨巧。而作为例外的“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发出的声音,指的应该是1998年那部有着一个计划经济时代革命文化气质剧名的偶像剧集《将爱情进行到底》(关于这部剧集,下文还将述及)。

90年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加速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十年。中国在韬光养晦中悄然崛起,而商品经济和市场化也在迅速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消费主义高扬的商品社会,对经济与物质的追求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也渐渐渗透多数社会成员的内心意识。它颠覆了人们的价值结构,改造了既往计划经济时代个人存在的依据和动力。“70后”一代人的尴尬由此而生:在他们的青春前期,还驻留着红色年代浇灌出的“精神至上”的理想主义光辉,以及“新启蒙”时代高扬自我个性的呼喊,可到了他们的青春后期,社会中却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物质欲望,伴随着失序的丛林生存法则。缺失了主体的延续性,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如何定位自己的当下,或许一直纠结着很多“70后”,虽然他们早就奔往“不惑之年”了。

于是,我们能够发现,作为一名青春横亘于时代断层两边的“70后”的导演赵薇的胆量和抱负。或许,赵薇如此“胆大妄为”是因为她身体里永远都活着一个机灵、皮实、混不吝的“小燕子”吧。

nlc202309031403

二、叙事的断裂与诗意的消逝

果然,《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面世后,票房与口水齐飞。或许是赵薇的雄心太大,总是希望面面俱到,超过两个小时的公映版最后还是显得匆促散乱,在叙事上存在明显的断裂。影片前半部分是一段较为完整的校园爱情,演绎了青春片中特有的浪漫与疼痛,而后半段则线索枝蔓、多头并进,最终显得支离破碎。有人甚至将此归结为导演对于所讲述时代的淡漠:“从中没有发现赵薇对那个时代的激情、立场和想法。”[3]

这种评价显然是过于简单粗暴了,只要认真看过影片的人都不会质疑赵薇的诚意。其实,对于影片叙事的前后断裂,与其将它归结为导演的能力或态度,不如说,这一“断裂”本身也是一个绝佳的征候,完整对应了、解释了这个时代的“断裂”。在断层的彼端,是一段纯粹的、可以完全为了精神、为了信仰而存在的青春,而断层的此端,则是另一段彻底放逐了精神的高蹈、只为现实逻辑所主宰的青春。影片叙事由流畅而突然坠入凌乱,正是直观表达了这代人在面对断裂的时代顿挫失据的精神生态。

“青春”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者本位”的“老大帝国”,“青春”更成为先行者们掀起“启蒙与救亡”大幕的一个策动力。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到毛泽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春”一直都和阳光、热情、力量、勇往无前等热烈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少年布尔什维克”出身的老作家王蒙甚至这样感慨过:“青春、革命、爱情,这三样东西加在一起还能不点燃全部世界与全部生命!”[4]273这是充满诗意的抒怀,因为青春的蓬勃生命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它睥睨现世成规、超越凡俗烟火,满腔的豪情只为精神的光芒所点亮。

正如影片前半部那个美丽的雪夜,在经过了各种不择手段的“死缠烂打”后,女主角郑微终于让陈孝正接受了自己的爱情。那一刻,郑微心花怒放地走在校园的雪地上。走着走着,她低下头,惊奇地发现:脚上的深色运动鞋竟然变成了一双闪闪发光的水晶鞋,炫目而圣洁的光辉在暗夜里照亮了她青春神采的脸庞。此时,她已经变身成为最幸福的公主!——在整体风格非常写实的影片中,这短短十几秒钟的场面如梦幻般浪漫唯美,堪称神来之笔,充分诠释了诗意青春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仅仅凭借这十几秒钟画面,就没有理由质疑赵薇的努力与情怀)。此时的陈孝正,只是一个出身贫寒、前途未明的穷小子,但在郑微心里,他就是值得自己不顾一切来追求的白马王子。郑微愿意如此放低身段,并非因为她是无人关注的灰姑娘,她的身边一直有一位高调的追求者:富家公子沈开阳。如果以现实条件考量,他其实更具爱情的竞争力。但,即便沈开阳算得上是英俊靠谱的“高富帅”、即使他屡屡送上价值不菲的礼物,郑微却始终不为所动。影片中沈开阳第一次试图送给郑微的礼物就是一个豌豆公主的玩具:这就是沈开阳心中尊贵娇嫩的郑微。然而,郑微却宁愿让自己 “低到尘埃里”,在陈孝正面前做一名角落里的灰姑娘。

只是,此刻大学围墙外的时代已经发生断裂,残酷的物质社会与围墙内的诗意青春劈面相逢。毕业前的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求职场面无情挤压着年轻人的飞扬不羁。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颇有诱惑的留学前程,陈孝正在必须做出的二选一面前放弃了两人的爱情远走美国。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几年之后,外面的世界终于改变了一切,就连郑微本人,都从任性刁蛮、大大咧咧、作业出错都无所谓的“玉面小飞龙”变身为冷静干练的职场女白领,犀利告诫下属要留意做事的细节。此时反观陈孝正的畏缩薄情,似乎也无需太多苛责,只不过是由于贫寒的出身决定了他比同龄人的“转向”更加迅速罢了。个人无法与时代抗衡,诗意的青春等不到年华的老去就戛然而止,这就是一代人必然要接受的无情命运。而不甘心舍弃青春记忆的阮莞,最终落了个玉石俱焚,她付出自己的生命实现了青春的永恒。

诗意的青春消逝之后,影片中的青年人进入了社会,开始现实而紧张地“活着”了。影片至此也开始陷入线索繁多、略显纷乱的窘境。——恰如影片外这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状态。他们似乎无法在物欲时代里活得心安理得,因为青春闪亮的彼端还在那里映照着今天的蝇营狗苟,让他们在回忆面前无地自容。就像若干年后,陈孝正得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也因为自己一路上的不择手段而时刻处于内心的煎熬。

由是想起上文所提到的电视剧集《将爱情进行到底》,那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纯情”剧,是诗意青春的放肆张扬。在90年代后期,时代断裂之痛还没有充分发酵,剧中的男女主角们每一个人的爱情选择都是忠于内心而无视物质的。杨铮也罢,若彤也罢,无论个人的发达与落魄,他们的爱情从来不会因为物质发生改变。或可认为这部剧集是时代断裂后“70后”一代人对断裂前的青春时光进行的最后回望和凭吊。虽然追求真爱的路上百转千回、起起落落,但他们很幸运,他们是拥有诗意青春的最后一批人(十多年后原班人马拍摄的同名电影“续集”《將爱情进行到底》正好与此剧集的“纯情”形成绝佳对照:2011版影片充满了物质决定爱情的潜台词,刻薄地宣扬了无产者无爱情,要想鸳梦重温首先必须有优越的经济保障[5]——诗意的青春消逝之后,爱情将无可避免地沦为物质的附庸)。

当然,开展如上讨论的前提,是一个人他(她)曾经经历过、信仰过这样纯粹唯美的诗意青春。在影片中,郑微的早年恋人林静不是这样的人,郑微的室友黎维娟也不是,他们就生活在郑微、阮莞、陈孝正身边,但自始至终都是无比现实、无比理性(陈孝正本属于黎维娟这类人,因为被“裹挟”进郑微的青春中,他才体会到只有这段日子他从“爬行动物”变为“直立行走”的美好感觉)。他们不曾遭遇过青春的断裂,因为,他们从来也没有在生命中拥有过诗意,拥有过青春。

三、可通约的“疼痛”与不可通约的“感动”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充满疼痛。这种疼痛深入骨髓,无从救赎。所以会有论者感慨:“没想到赵薇镜头下的爱情竟然知此疼痛, 到底因为那是一个疼痛的年代, 还是因为疼痛本来就是青春中的宿命? ”[6]这一追问非常敏锐。“疼痛”,当然是青春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份疼痛背后指涉的内涵各有不同。其中,既包括叛逆青春遭遇固有现实时必然遭遇的对抗与失败,也包括从精神上告别既往,重新建构自我认同的艰难成长,既有被抛入社会边缘或底层的愤懑与反击,也有精神在自我流放中的脆弱感伤。——虽然彼此的“痛处”各不相同,但只要是从“疼痛”的方向看,青春电影中永远都是斑斑泪痕、累累创伤,无论港台还是内地,无论西方还是东方。

nlc202309031403

不过,作为一部票房超过7亿元的热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痛感”显然没有被降解在代际差异中。今天国内的电影市场主要以“80后”甚至“90后”观众来支撑,他们对于影片中的疼痛依然能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即使他们的“痛处”与说故事的“70后”并不相同。银幕上的主角们因为消逝于时代断层的诗意青春而痛,银幕下的观众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境遇而痛。一位来自电影网的“观后感”这样说道:“(因为看到电影中这些年轻人生存的逼仄与无助)……我会想起自己刚到北京时的茫然,毕业找工作时那种无钱无背景无关系的无望恐慌和求告无门,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多挣点连续几天熬夜赶节目,在回家的公交上酣然大睡坐过站的疲累,想起北京的雨季租住在简陋平房中的我到处堵漏舀水的狼狈。”[7]这是完全生长于断裂时代此端的青年人的现实感怀。断裂前的时代他们没有经历也无需经历,因为断裂后的时代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艰难无比。青春之疼痛一样刻骨铭心,和他们的“70后”前辈完全可以通约。——在当下的中国,高不可及的房价、越发稀缺的成功机遇,让一茬茬的年轻人更早体会了“生之多艰”,他们的青春在起点处就被取消了诗意的存在空间——如此说来,这一代曾经诗意生存过的“70后”,还是比现在的青年人更幸福了。

如果说,超高的票房可以解释在“疼痛”的立面上影片能够通约几代青年,然而在为何而“感动”的立面上,影片内外的代际差异就格外突出了。

影片末尾,历尽了情感的起起伏伏之后,郑微悟出:“我现在知道,其实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此时的画面,是郑微搭乘着装载着玉米的卡车在广袤的乡间行进。配合着这段独白,镜头中依次掠过葱茏的山峰、奔腾的河流。整个场面舒展大气,甚至可以说是荡气回肠。这段镜头是影片对于诗意青春的终极伸张,是一种无望中的顽强追怀。而这种情感比喻、这种镜头语言都采取了“70后”最为谙熟的表达方式。对于影片内外的他们而言,祖国、大好河山,爱情,这些词本身都闪烁着崇高的光辉,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愿为之感动,纵然今天生活在一片尘嚣中——这种情怀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脉。然而,这一场面总是会在影院中引起笑场,新一代的观众们无法理解、分享这种情怀,他们更觉着这是一种可爱可悲的迂阔,是上一代人不够智慧、“启蒙”不足的残留。

恰好,紧接着《致我们终极逝去的青春》,另一部“青春片”《小时代》高调开画。在主打“90后”故事的招牌下,后者提供了意味深长的“对读”文本。同样是丰富细腻的诗意抒怀,但此时让他们感动的却是散发着耀眼光辉的另一种魅惑。影片中有这样浓墨重彩的一场戏:在一个疲惫落寞的晚上,女主角林萧的老板宫洺很无所谓状地送给她一个名贵戒指,老板的話中之意是这个戒指是送别人被拒,自己也不想留着了。然后镜头一转,林萧已经接受了这份厚礼,并且被老板感动得魂飞天外:“我仿佛从那个小小的窗口里,看见了他广袤而孤独的天空。这样的他,远离了平日里呼风唤雨的高傲外壳,留下一颗柔软的心脏。就像他此刻窗户的孤灯,像是寂静宇宙里一颗遥远而又孤独的星球,在无边的黑暗里沉默不语,轻轻地发着光……”如此柔情爆发真是令人心旌摇曳。只是,影片没有让人们看到,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子,理应有敏感的自尊去拒斥异性(兼老板)超乎寻常的好意,会自觉保持一份得体的距离与矜持,影片也没有让人看到,林萧是否会想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会想到一枚男性赠与的名贵戒指包含了什么样的深意,它只让人们看到了,这一“高端”礼物拥有神奇的魔力,击中了女孩内心温润柔软的角落。此情此景,令人不由感慨马克思所言“物质的微笑”当真是无法抗拒,无需抗拒。大概,对于物质年代里长大的一代新人而言,为这种充满华贵气息的物质所感动,这就应该是正常的反应吧。

已经尝到市场甜头的“青春片”势必还会络绎不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叙事,不同代际的青春话语之间还会有更多的交流和交锋,还会产生更多的“征候”式文本供人们解读。同时,影院外的时代仍在激变中,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能够产生出比较稳定、惯例的“青春类型”影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或许还只是一种奢望。

注释:

(1)贾樟柯曾经明确表示:“电影应‘习惯于自我经验的描述’……谁也没有权力代表大多数人,只有权力代表你自己。”参见程青松、黄欧《贾樟柯: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年版第367页。

(2)张颐武语,参见吴越、戚佩佩《“‘70后’一代开始主导青春怀旧?”》,《文汇报》2013年5月23日。

参考文献:

[1](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李迅,译.当代电影,1987(3)、(4).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致青春》:致命剧本·青涩导演·春华零落[EB/OL].“时光网”影评.http://i.mtime.com/mtimereview/blog/7606478/7/.

[4]王蒙.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郝朝帅.爱情:中产者的专利——论《将爱情进行到底》[J].艺苑,2012(5).

[6]禾刀.青春在世俗立面上的疼痛投影[J].大众电影,2013(11).

[7]胡不鬼.致我们无处安放的天朝青春[EB/OL].“时光网”影评.http://group.mtime.com/bjfilm/discussion/2522717/.

作者简介:郝朝帅,文学博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上一篇:与阳光同行作文650字下一篇:公共平台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