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4-09-11

卡片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精选8篇)

卡片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1篇

卡片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就等于交给了学生打开文化 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此,笔者从1988年就开始分别在初中和高中学段进行了“卡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 教学试验。教会学生动手制做知识卡片,使他们能够独立寻找知识点,提高依托旧知、掌握新知、积累与类化 知识的能力。

卡片法,是用卡片形式来摘记知识精华、提要读书内容的阅读方法。由于卡片的制做要经过分门别类、理 解消化、筛选笔录等一系列感知、思维活动,所以获得的印象比较深刻。它的内容比列表法单一,形式比做读 书笔记灵活,制做时散装活页,使用时可分可合,是古今中外学者治学的基本功,是积累资料的好方法。

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说过:“只要你积累了两万张卡片,你就会成为这门学科的专家。”温元凯也讲过: “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忆。”我让学生把这两句名言写在卡片的扉页上,作为激励自己长期坚持制做卡 片的驱动力。

我们制做的卡片分为5类,基本上涵盖了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中的大部分。现分述如下,以供同行 参考。

一、语文常识与字词卡片。卡片正面包括8项:1.课题,2.出处,3.体裁,4.作者,5.线索,6.顺序,7.中 心句,8.写法。卡片反面填写本课的生字、生词,并注音解释。每课一张,结合预习和复习两个过程完成。此 种卡片重在强调记忆和积累。

二、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卡片。语法包括:文字、词汇、短语、单句、复句、句式变换和修改病句。修辞 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比、对偶、通感、移用、反馈、投问、反问、呼告、委婉、映衬、双关、拈连、回环、顶真、引用。每篇课文教师仅举一例,让学生在卡片上留出空白,通过3年的学习,让学生 每种修辞都补上10个例子。

三、古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文化常识卡片。语法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语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动宾 、定语后置、宾语提前、成分省略、凝固结构、重点虚词。常识包括:天干地支纪年法、帝王庙号纪年法、古 代职官、古代典籍、古代人名地名异读、重要作家集团和重大文学现象。此种卡片属于纵深式的知识积累。同 时,每课讲完后,还让学生制做本课的`“语法分析表”大卡片,这属于横向式的知识类化。两者相辅相成,互 为补充。

四、议论文写作方法与资料卡片。为了解决学生整天囿于学校的小圈子里,因感受生活、接受信息较少而 造成的写作时无米下锅、无法操作的弊病,笔者设计了一组资料性较强的写作卡片。一方面提供纵向式、横向 式、比较式和关系式的写作技法;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含有论题、论点、论据和写法的写作资料。

现举一写作卡片实例如下:

题目:《奔向未来》。引论:在漫长的生活跑道上,并没有人向我们发出那激动人心的“起跑”枪声,但 在我们的四周,却处处是无声的“起跑”信号。论据:西方人托夫勒指出:世界发展已经历了三次“浪潮”。 第一浪潮发生在英国,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浪潮发生在美国,标志是电的发明。第三浪潮还是发生在美 国,有4个标志:原子能、计算机、遗传工程、航天技术。但托夫勒认为西方的开发已经接近尾声,

[1] [2]

卡片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2篇

[作者] 景泰县红岘中学

[内容]

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互相比较才获得正确认识的。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体现了这种意义。因此,“比较”也被心理学列为思维的重要环节,它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颇有代表性,而每个教学单元的编排则又是经过反复推敲后精心设计的。特别是把同一题材,同一文体的文章编排在同一单元,使之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典型性。加之每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和自读提示,都有一个体现写作特点的学习重点,所以尽管同一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不一,但相互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而,如果把这些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面。这样便可开阔学生的眼界,促使他们提高阅读水平。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既掌握每篇文章独具的特色,又根据其内在联系学到较完整、较系统的知识呢?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比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作基础,比较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的比较就容易陷入盲目之中。可见,比较阅读法是建筑在“学导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我在教学《长江三日》和布置阅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篇写景散文时,就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的同异。学生通过阅读,认为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都通过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的.。但两文又各有侧重:《长江三日》主要描写白天长江三峡的奇景,作者虽然三个峡都写,但着力点显然是放在三峡中最具有诗情画意的巫峡上。先分写巫山十二峰中的第一峰和神女峰,具体展现巫山云蒸霞蔚的壮观及其神话传说;又由山到峡,全面展示巫峡上奇丽的风貌。而且作者不是静止不动、照相式地写景,而是移步换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轮船的行进,又具体描绘出了景物多姿多态的变化。例如刚进瞿塘峡时,只见“前面天空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而当船过瞿塘峡后,在层峦叠嶂中远方出现的则是“一团红雾”,“深谷中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红团更红更亮了”

卡片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3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2012级护理2班41名, 2012级护理3班47名。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1) 调查问卷内容: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您对传染病护理各种提问方式 (上课随机提问法、卡片式复习法、求助式“1+1”提问法) 的效果评价 (好、一般、不好) ;第二部分是您认为下列哪些提问方式 (上课随机提问法、卡片式复习法、求助式“1+1”提问法) 最值得长远推广 (值得、不值得、不知道) ;第三部分是您对学习传染病护理课程的总体评价 (有趣、无趣、不知道) 。 (2) 调查方法:所有调查由学生自行组织, 教师只对调查表设计进行指导, 不参与现场调查, 每个问题均为单一选择。

2结果

对传染病护理课程的总体评价是有趣 (85名, 占96.6%) 。关于传染病护理课堂提问方式的评价见表1, 在您认为最值得长远推广的课堂提问方式评价见表2。

3讨论

目前高职护理学生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动力不足等, 同本科教师相比, 对高职护理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许多专家也积极开展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改革与探索, 如阎文静[1]等研究认为, 可采用“发现法”、“探索法”、“解决问题法”等启发式的教学, 创设问题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321教学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 李卫萍[3]等研究认为, “321教学法”有助于分析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兴趣, 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321教学法”为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课后填写“321教学法”规定的表格, 并由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3”是指学生通过回顾总结认为本章自己已经掌握的3个知识点, “2”是指学生自己理解或通过自身努力可以理解的2个知识点, “1”是指本章节中1个最难懂的或通过自身努力仍然最不明白的知识点。愉快教学法[4]对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 促进学习效果提高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传染病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因为地方性和季节性的局限, 在教学过程中某些传染病在临床上可能见不到, 使传染病护理学生觉得传染病护理学枯燥无味, 提不起兴趣, 在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中, 可采用病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 教学效果比较满意[5]。

注:与卡片式复习法相比, ▲P<0.01;与求助式“1+1”提问法相比, △P<0.01;与护理2班相比, ☆P<0.05。

注:与卡片式复习法相比, ▲P<0.01;与求助式“1+1”提问法相比, △P<0.01。

我院传染病护理教学中在部分班采用了卡片式复习法等提问方法的创新, 卡片式复习法是德国职业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提问方法, 其做法是教师将所学知识的关键词写在卡片上, 每次课设计5~6张卡片, 让学生随机抽取卡片, 学生针对关键词回答所学内容, 学生的回答可以结合所学知识,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对学生个性发展大有益处, 因为答案并不是固定的。调查提示:学生普遍认为卡片式复习法的学习效果好, 这种方式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也可将卡片式复习法应用到其他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中。72.73%学生认为卡片复习法效果较好, 支持率排列第一位, 支持率明显高于求助式“1+1”提问法及上课随机提问法 (P<0.01) 。68.18%学生认为卡片复习法值得推广。求助式“1+1”提问法是指学生在接受一道答题时, 在无法回答或者无法正确回答的条件下, 可以随机请求班中其他同学回答, 这种学习方法, 更加人性化。与此同时, 班上任何同学机会均等, 都可能被请求帮助回答, 此时的紧急性看书更加具有集中性和指向性, 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成效, 调查显示22.73%学生认为求助式“1+1”提问法学习效果显著。统计学表明, 求助式“1+1”提问法支持率也明显高于上课随机提问法 (P<0.01) 。上课随机提问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虽然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对重点知识的学习, 但很多同学处于紧张状态或不愿意回答, 将回答问题作为一种压力或负担, 而没有抽到的同学则感觉十分幸运, 不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气纷, 只有4.55%学生认为上课随机提问的学习方式有效果。

通过本调查研究, 笔者发现创新性地运用卡片复习法、求助式“1+1”提问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活跃课堂气纷,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既提高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也使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得到培养。当然,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复习方法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复习的内容的思考, 教师必须认真进行设计, 必须围绕教学关键内容和学生积极性发挥二个问题进行思考, 并诸之实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合理运用复习方法, 课堂中多种科学提问方式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少走弯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摘要:目的:探索德国卡片式等复习法在高职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护理专业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传染病护理中运用的德国卡片式复习法等教学方法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三种提问复习方法支持率从高到低分别是卡片复习法 (72.73%) 、求助式“1+1”提问法 (22.73%) 、上课随机提问法 (4.55%) 。卡片复习法支持率明显高于求助式“1+1”提问法及上课随机提问法 (P<0.01) 。求助式“1+1”提问法支持率也明显高于上课随机提问法 (P<0.01) 。结果显示, 值得长远推广的支持率分别是卡片复习法 (68.18%) 、求助式“1+1”提问法 (23.86%) 和上课随机提问法 (7.95%) , 而且它们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 。结论:卡片式复习法及求助式“1+1”提问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传染病护理课程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卡片复习法,高职,传染病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文静, 赵宏伟, 吉孟卓, 等.高职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1, (24) :171.

[2]郑群, 朱俊萍, 王一松, 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尝试[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12) :1715-1717.

[3]李卫萍, 李锦平.“321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本科生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31) :131-132.

[4]李怀瑞.愉快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尝试[J].科协论坛, 2013, (11) :175-176.

归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4篇

【关键词】归因法;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心理学家海德和韦纳最早对“归因”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时,一般都会体会到成功和失败,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这种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为归因。心理学研究发现,归因不仅影响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动力(如图-1)。

而“归因”的相关理论应用研究表明:“归因”在课堂的运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归因法运用的基本原则是:如果归因能够导致某些行为的产生,那么归因的变化就应引起行为上的相应改变,而这种新的行为又会改变归因。通过归因转变和积极性情感、期望的形成,为提高成就动机、矫正自卑心理、增进身心健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归因将有助于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习着的正确归因,能够帮助他们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归因理论对教与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設计

(一)研究问题

本文根据归因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学校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归因进行了调查,了解不同成绩等级的学习者在面对成功和失败的结果时,处何种态度。

(二)运用对象

本次试验随机抽取我校初中二年级学生120名,并将其分为好、中、一般3组,每组各40人。

(三)训练准备

(1)本次研究设计针对其失败和成功结果总结了4个因素:自身努力程度(1-5分)、教师水平(1-5分)、学习策略(1-5分)、考试运气(1-5分)。即“非常同意(5 分)”“同意(4 分)”“中立(3 分)”“不同意(2 分)”“很不同意(1 分)”。

(2)语文学习成绩:期末语文成绩作为成绩指标,成绩采用一百二十分制计分

(四) 实施步骤

(1)归因训练运用前对三个组学生进行了一次前测,前测为上一学期的语文考试成绩。

(2)教师利用10周的语文教学课和自习时间进行归因训练,自习时间主要进行测试和讨论,语文课前5分钟或后5分钟进行作业评估与归因说服,语文课中进行即时反馈和个别咨询。训练的基本过程是创设语文单元竞赛情境,产生成败行为,让学生本人对其行为进行归因,对于正确的归因,则给予肯定和强化,对不正确的归因及时指导、纠正、重新做出归因。

(五)结果分析

(1)最后通过归因特点测试的详细计算推断出,越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越能认识到努力在语文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把自主学习成效归因于努力这种可控的、内在的、不稳定的因素,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会被激发,从而会更加努力地去进行后继的自主学习。

(2)实验结束后,对三个组进行了一次后测,后测语文试题采用初二年级期末统考试题。结果得分普遍提高,并且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二、正确的归因对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归因理论有三个维度(韦纳Weiner,1980):{1}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如考题难度是外部原因,能力是内部原因;{2}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较高,能力、运气的可控性较低;(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随时间而改变,如运气很不稳定,而能力较为稳定。而将原因源×可控性×稳定性,就是韦纳提出的归因三维结构模式。

由此可见,归因理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保持语文学习动机的作用之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进行归因,也必须归因。同时我们还必须意识到,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其不同的作用。如果把学习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任务简单和能力强, 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努力不够, 会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反之, 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任务难, 能力低,则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三、“归因”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学生语文基础的千差万别。他们对语文课的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常常凭情绪上课,高兴起来劲头就很大,有的则不然,并且课前常在教师面前表现如何喜欢语文,但真正的课中却寻找各种理由,逃避问题的回答,造成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也有个别男生一谈到语文就摇头,对语文缺乏足够的信心(这均为消极因素);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内部因素)。他们有时对某个知识点掌握较好,认为是“运气”好。所以形成这些心理因素并非一二。但我们说这些学生课上是否就始终是被动地学习呢?不是的。这些学生大多都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能力,他们会思考自己在一定条件下为什么完成得好或差,然后根据自己的意向来确定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另外也有些学生则不管内在还是外在的因素,自己所考虑的是如何上好每堂课,争取多学知识(积极因素),所以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们成功往往归因于内在因素,有的人也认为是严格执教的结果(外部因素)。他们也认为课上情绪的“高”或“低”是学习收效的重要因素,当他们有时课堂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收效就会不大,他们常常把失败原因归因于内部因素,很少归因于外界环境。这样的学生往往很少出现上课焦虑的现象,学习也就努力些,收获也就多一些。

根据以上特点,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成败应归因多种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一二个问题。导致成败原因不仅在情绪方面有其特殊性,还应根据相对暂时发生的情况而波动,如天气、学生课上的暂时心情,还有同伴的努力和情绪等都会引起他们在课堂中成败的变化。这就是说,那些相对稳定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课前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避免可能导致不利的外在原因发生。例如:学生反映这堂课教材太难了,一方面要告诉学生实际情况并不是像他们想的那样令人生畏,另一方面应立即判明事情的真实情况,教材内容确实过难 (教师内部的),那要进行修改,如果学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教师外部的),应坚持原则。总之,这时教师不能只限于全班性的鼓动,还应尽可能接近每个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机,特别是那些上课持消极态度的学生更应该加以关心,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且可达到的目标[3]。教师在找学生谈话时,应注意多强调让学生努力为主,由此提高他们对语文课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教育他们要少考虑外界影响(如不相干的外界干扰等等),多考虑在课上应如何开动脑筋,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转变过来,逐渐形成语文课上所需要的思想品质。

另外,教师自己也要善于加强自我归因(即做个人倾向的归因)。当学生学习有不顺利时,不要老是责怪学生不努力或能力差,首先要自己检查一下自己的教法是否科学,是否按照教学原刚进行的,然后再分析归因学生。当学生对知识掌握得较好时.教师切记也要进行自我归因,总结自己的优点在哪,还有什么不足,以便积累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方便。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也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能自我归因,分析解决问题,配合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袁丁;袁越;王斌.归因训练在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运用[J]. 怀化学院学报, 2007,26(11).

(2)社会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批注法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第5篇

我在古诗教学实践中,运用文字批注突破诗歌教学的难点,收效显著。

一.批注阅读和文字批注

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是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著名的有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西厢》,毛宗岗父子批《三国》,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国古典诗词,他圈点或批注的诗词曲赋不下1590首。批注阅读法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直接在课本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烙印。它简便易行,伸缩自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文字批注是指结合课本下注释,在了解诗歌大意后,引导学生对某些词语、句子进行解释,对主旨、写作手法进行归纳等等。文字批注主要类型有评文字、释句意、归纳主旨、评点写作方法和特色等。文字批注一般写在课本诗歌句子对应的旁边、上边或下边。通过具体课例的学习,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训练。

二.文字批注的内容

批注包括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通过眉批、旁批、尾批、夹注等形式,深入所要解读的作品,对词、句、段或篇进行或注解或加个性化批语的学习方法,我们叫做文字批注法。它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能使读与思结合,思与写结合,突出阅读个体的个性思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文字批注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诗歌的重点字词。古代诗词的特点是凝练、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不同的作品,其语言有不同的特色,有的清新明快,有的含蓄绚丽,有的简洁质朴,有的沉郁浪漫。抓住一首诗中精练传神的字词,可理解掌握全诗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抓住诗眼或关键词语来作批注,就很容易突破难点。

例1: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明确:本题考查的是“锤炼字句”。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整体把握句中的精练传神的字词。“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生动形象地写出潼关的险要地势。我们要重点批注“聚”字和“怒”字。

批注如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拟人,聚,聚集,形容潼关在群山的包围之中;(视觉)

波涛如怒,拟人,怒,愤怒,形容黄河水奔腾澎湃。(听觉)

山河表里潼关路。(内有华山,外有黄河)潼关的险要地势。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下文铺垫。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朝代兴盛,大兴土木,加重百姓的负担;

亡,百姓苦!朝代败亡,战争流离,百姓也是直接受害者。

(主旨:通过怀古,表现了对元朝的黑暗统治的不满,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2.诗歌的句子。诗歌的句子,尤其是经典名句千古传诵。在诗歌教学中,能对诗歌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读出自己的感悟,借此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次北固山下/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明确:本题考查的是“句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残夜还未消退,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把“日”与“春”,提到主语的位置,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道出了时序的交替匆匆不可等待,旧事物中已孕育新生命,大自然生机勃发的理趣。全诗情感基调乐观、明快,略带诗人淡淡的乡思乡愁。

批注如下: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五言律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互文见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开阔起来。“阔”字形象地写出了江面、江水、涨潮的恢弘阔大的气势及舟人的感受。江风和熙顺畅,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悬”字状船行江上,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画面如在眼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拟人。残夜还未消退,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哲理:时序的交替匆匆不可等待,旧事物中已孕育新生命,大自然生机勃发的理趣。)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乡情。主旨:写停泊在北固山下的景色,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3.诗歌的意境情感。古人云:诗言志。这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也是古诗词欣赏的重点。复习迎考过程中应选择典型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体味和把握“孤寂、朦胧、悲凉、慷慨激昂、雄浑壮阔、忧国忧民”等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例3:阅读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七绝《泊秦淮》,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第6篇

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图、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行为方式。

上学期我担任幼师班的游戏课教学。幼儿游戏主要包括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教具有:图片、录音机、挂图、自制教具、实物等配合讲解动作进行表演和示范。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使抽象的讲解变得通俗易懂,运用演示法给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上音乐游戏课时,课前准备了“数高楼”的图片及录音机。当讲到音乐游戏的教学步骤时,先板书:1,听律动进教室。

然后放录音,让同学们当小朋友听音乐进教室。

2.教音乐游戏(板书)

@出示图片。

我边板书,边以幼儿园老师的口吻:“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漂亮的图片,你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学生回答:白云、马路、高楼、小朋友、、、、、)

“我们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层楼?”、、、、、、、、、、、、、、、然后进入下一步骤:@教学歌词。

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老师与小朋友的情景角色贯穿教学。比如,智力游戏:奇妙的口袋。主要运用实物皮球、积木、小汽车等进行演示,开始老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的理论知识,再用皮球、积木、小汽车等实物进行演示,边讲解边演示,把整个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贯穿在“奇妙的口袋”的实例中,使学生直接看到了知识点在实践中是怎样运用的。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此外,配合练习法,讲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上来演示直观教具,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直观演示和情景教学,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许多学生一开始胆小,不敢说,不敢上来练习,经过几次课的锻炼,她们都能比较自如地讲解,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运用老师与小朋友这种情景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名幼儿教师应怎样组织游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探索演示法的新技能,使这些技能充分地为教学服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赵国英

表扬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第7篇

关键字:体育教学 表扬法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1、 引言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受外部动机的影响很大。影响外部动机的有效方法,就是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表扬和批评。一般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强化”。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重要手段,要保持行为的强度就要进行强化。实践证明,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通过褒奖鼓励去加强和巩固合乎需要的行为方式。它是对学生的优育行为进行肯定的评价,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学生,他们爱活动,特别是通过活动得到身心满足是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一大特点。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知识缺乏了解,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较差,独立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在体育中常常不能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在练习过程中化阶段时间较长。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十分注重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渴望自己的进步和优点能被教师发现并得到肯定,这是学生体育学习的直接心理动因。教师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表扬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无论是学生在运动技能掌握初期还是在掌握以后,表扬的激励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证明,表扬作用为教师对学生体育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权手段,是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育能力的方法,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2.1、表扬具有确定目标的作用,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体育行为

表扬作为一种诱因和激励手段,可把各个体育实践序列间要达到的特定目标联系在一起,因而有助于构成完整泊体育实践过程。没有这种目标的联系性,体育实践往往会变得无定向,无目的。

2.2、表扬能提供成败的信息,有利于学习检查自己进步情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这一语言手段,能较为准确地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体育实践的结果和进步情况,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从事体育学习的信心,增强努力的程度。因此表扬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2.3、表扬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

当学生从事体育实践获得成功,充分显示自己的特长,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赞扬以及高度的评价声中,求成的需要得到满足,愉快的情感体验随之产生。它将化作巨大的推动力量,促进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高的积极性,推动其更加努力地从事体育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绩并再次受到表扬。

2.4、表扬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及时发现练习认真,动作掌握好的学生,要特别善于发现学生中勇于“出风头”,运动技术和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技术动作的掌握,练习中不怕困难,肯动脑子等优点及时予以表扬,抓住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起来。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学生会产生怕苦怕累等情绪。若教师首先用我国优秀长跑运动员王军霞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祖国夺取巨大荣誉等事迹进行教育,再结合课中出现的学生中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就会激励广大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努力跑完全程,达到教学目的和炼身体的`效果。

有时无声的表扬语言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作用也很大,如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现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竖立起大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这能起到甜润学生心田,激发练习积极性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成果,每一点进步,假如得到教师的认可,他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

2.5、表扬会引起学生之间竞争,有利于创造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条件

这是因为适度的竞争有以下的心理意义:一是能促进学习将潜伏心态的动机变成活跃的起作用的有效动机,从而使个人目标明确化;二是能创造一种力争上游的条件,使学生努力学习的行为得到充分肯定;三是提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学习、帮助和影响。

3、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表扬法应注意的问题

3.1、表扬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所谓爱护就是热爱和保护

热爱是指教师在表扬过程中要做到一视同仁,表现出对全体学生的真切的爱,不可存在偏爱的心理和厌恶的情绪。保护是指教师在表扬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心灵最敏感的地方,即自尊心。对于未受表扬的学生也应给予鼓励切不可冷眼相待,以免使表扬失去应有的作用。

3.2、表扬要实事求是

就是说表扬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符合实际。夸大其词,不符合实际的表扬和评价,非但不能起到积极的群体心理效应,而且对受表扬的学生也不会产生好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威望。

3.3、表扬运用的次数和范围要恰当

表扬不宜太多,“频率”不宜过高,这样才能造成学生的期待心理,促使其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督。如果表扬的范围过大,次数过多,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产生心理惰性。这样会失去表扬的激励效力和教育力量。

3.4、对差生要优先表扬

教师的表扬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并促使其将这种积极情绪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全在实际中,差生往往因运动成绩差而与表扬无缘,这对差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如果在教学中根据差生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逐步提出要求,只要他们通过努力达到了要求,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有信心去实现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必将使学生从小形成由后进变先进的强大内驱力。

3.5、在竞争中运用表扬应适当

有表扬便有竞争。竞争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为了确保竞争在体育教学中始终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竞争的性质有足够的认识,保证做到“兴利除弊”;二是鼓励学生去参加竞争,提高自我卷入的竞争意识;三是提倡学生自己和自己进和纵向竞争,争取这次比上次做的好,下次比这次更进步。

4、结束语

表扬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如果对其作用认识清楚,使用正确,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激发学生向更多的目标努力。因此我们有必要逐步提高使用表扬的艺术,最有效地发挥表扬在优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卢柳絮,郭邦士,等。激励式专利法参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运城高专学报.

卡片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8篇

一、复习阶段———单词卡片滚动再现已学知识

在热身阶段, 教师可以利用单词卡片反复滚动呈现旧知识, 这样既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又能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提高记忆效率。

例如,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A At a snake bar中的单词biscuit, sandwich, hamburger, noodles等单词之前, 教师可以在热身环节向学生快速呈现已学的表示各种食物的单词卡片, 如:cake, ice-cream等。之后教师领读这些单词。通过朗读单词再现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为学生在新授课阶段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a...”做好铺垫。

二、导入阶段———单词卡片多样呈现新知识

许多教师在导入新授单词时往往采用呈现具体实物 (如水果、玩具等) 或做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新授单词, 但有些单词却很难用以上方式呈现出来。如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Seasons中的单词spring, summer等, 对于这类单词, 教师可以利用单词卡片, 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白这些单词的意思。

教师在导入新知识时可以利用单词卡片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 并借助图片充分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例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3表示水果的单词时, 可以和学生先借助于卡片复习monkey这个单词, 然后提问学生“What does the monkey like to eat?”接着引入banana, peach这两个单词, 这样新单词的导入就在这几张单词卡片的辅助下顺利完成了。

三、操练阶段———单词卡片有效巩固策略

教师可以在操练阶段利用单词卡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机能的训练, 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1. 用单词卡片进行听、说训练

小学英语教学应提倡听说领先, 因为从听、说入手组织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

(1) 快速反应:每个学生手持数张单词卡片, 教师读到哪个单词, 学生就举起相应的单词卡片, 或者教师在黑板上贴一些单词卡片, 两个学生上台比赛, 教师说出一个单词或包括这个单词的句子, 学生去触摸单词卡片, 最快触摸到该单词卡片的学生获胜。

(2) 迷你孔:用一张剪了几个小洞的卡纸盖在单词卡片的图案上面, 并快速移动, 让学生根据图案的大致形象猜测其对应的单词。

2. 用单词卡片进行认读训练

教师要把握好认读目标, 创设活泼、有效、易操作的认读活动。用单词卡片进行认读训练时, 教师应注意在呈现单词卡片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认读单词, 以便学生记忆所学单词的音、形、义。

(1) 图画单词对对碰:教师可以在板书单词或词组后, 让学生将单词卡片的图画面贴在相应的单词或词组上方, 帮助学生轻松记住单词或词组的音、形、义。

(2) 地雷战:教师将一组单词卡片的单词面依次贴在黑板上, 并准备好纸做的“地雷”。接着, 学生依次读出这些单词;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将“地雷”放在学生将要读的下一个单词上, 学生看到后应避免读出该单词, 如果有人因反应慢而读出该单词, 就意味着他触“雷”身亡了, 也就不能继续进行游戏。该游戏以趣味性活动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和反应能力。

3. 用单词卡片进行拼读训练

在教学字母以后, 教师可以利用单词卡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直接拼读的习惯, 逐步做到“见词能读, 听音能写”,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其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1) 依样画葫芦:教师将单词卡片中的个别字母遮住, 让学生根据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填空。例如,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6中出现的单词bus, bike, plane这些单词时, 教师可以出示duck, b—s, kite, pear, —lane。其中每组单词的前一个单词都是已经学习过的, 后一个单词的横线部分表示教师用纸遮住了这些字母, 让学生根据前一个单词中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补充完整后一个单词。

(2) 快乐闯关:教师让学生根据字母的发音规则试着拼读单词卡片上还没有学习的单词。比如, 学生学习了“for elephant”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快乐闯关”活动, 让学生拼读未学习的desk, hen, let等单词。只要学生能读出上述新单词, 就表示其闯关成功了。

四、拓展阶段———单词卡片促进能力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进行大量的反复机械操练的学习方式,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模式。在巩固与拓展阶段, 教师可以以简单实用的单词卡片为媒介, 以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途径,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和谐发展为核心, 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上一篇:混合式课例研究资料下一篇:发挥支部和党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