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

2024-05-21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精选6篇)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 第1篇

第1课 网站与网页

教学目的:

1、了解万维网的基本架构。

2、区分网页和网站的不同之处。

3、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

教学重点: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教学难点:理解网页中“超链接”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入:

首先登录两个不同的网站,打开不同的网页,引发同学们对更喜欢哪一个网站哪一个网页的大讨论。然后提出“你为什么更喜欢这个网页(网站)?”“你想做出自己漂亮的网页吗?”等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授

任务一:登录自己喜欢的网站,你认为网站与网页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登录网站,完成学习任务单的有关内容。交流讨论:网站与网页区别。

任务二:你最喜欢哪一个网页?为什么?

学生活动:打开自己喜欢的网页,让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思考一下喜欢的理由

交流讨论:自己喜欢的理由

任务三:你最喜欢的那一个网页的页面有哪些元素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针对网页,找出网页的组成元素。交流讨论:网页构成元素的作用

任务四:登录中华少儿网站http:// 中国科普网

http://

第11课

常见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机器人。

2、了解未来机器人及学术界开发机器人的准则。

3、查找资料,制作一个以机器人为专题的网页。教学重点:

1、机器人的分类及其用途。

2、开发机器人的准则。

教学难点:机器人的分类及其用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人们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人们做不来的事情他能做;他既不要吃,也不要喝,更不用休息了。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我们的新朋友——智能机器人。

二、自学课文

(一)机器人分类

1、自学课文63-65,完成下列作业

(1)根据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己类?(2)每类机器人都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2、交流学习成果。

3、从网络上搜索资料,举例说明机器人工作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如:自主式军用机器人车辆 自主式车辆不需要操作手,而是依靠自身的人工智能来完成预定的动作和任务,主要特征是采用了许多先进而可靠的传感器和高速计算机系统,需要复杂的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程序。在地面行驶时能选择最佳路线和地形到达目的地。自主式车辆的地面导向需要快速计算机处理系统,而其观察系统需要有高水平的图像识别能力。

虽然自主式车辆是机器人车辆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各种自主式车辆研制都未达到实用阶段,大都是半自主式,而且完成的车型也不多,自主式工作能力有限。

应用范围

军用机器人车辆的应用范围很广,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大。目前军用机器人车辆的主要应用有下列几个方面。

如:扫雷、排除爆炸物、哨兵站岗巡逻等。

(二)未来机器人

1、自学课文66-67,思考:

(1)未来机器人与现在机器人有何区别?

(2)机器人开发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条原则?

2、学习交流

三、应用

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制作一个关于机器人的专题网页。

第12课 认识传感器

教学目的:

1、认识传感器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2、懂得传感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不同作用。教学重点:讲清是传感器的概念。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各种功能与用途。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前面几节课里认识了机器人,他们的工作是靠传感器才能给人端茶,递物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感器吗?说说你知道的所谓的传感器。

二、新授

活动一:认识传感器的概念。

1、引导学生看课本68页的内容,教师讲解电子温度计。

2、传感器:就是能够替代人的感觉器官来完成某些功能的装置。活动二:传感器的分类

1、光电传感器

举例《绝色神偷》里的故事

2、声电传感器

举例:手机送话筒就是传感器,卡拉OK的麦克风也是传感器

3、气电传感器

以前学校周围的垃圾场没有搬走,我们在傍晚就会会闻到空气中弥漫着臭味。用气电传感器就可以测出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有毒气体的含量。

4、力电传感器

举例拳击运动员测量拳头的力量;市场里称菜的电子称。

5、温度传感器

大家都熟悉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活动三:传感器的应用

1、普通小轿车(车速表,发动机转速表,油表,水温表等

2、全自动洗衣机

3、电饭煲

4、电磁炉

5、红外线夜视仪

请学生自己看书本70页到72页。活动四:想一想

让学生自己说说你都知道那些传感器。

第13课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学时数:1课时(40分钟)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利的)。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利的);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讨论体验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有利影响。

教学资源: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教师搜集好的神七升空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看神州七号发射升空,体验使用到的技术;

网上下载视频—神州七号发射升空并演示整个升空过程;过程中要突出火箭发射升空原理:

倒计时结束前,导流槽已注满水,以减少火箭火焰对发射架的损害。在倒计时归零后,点火口令发出,火箭尾喷口喷出的燃料被点燃,火箭缓缓离开发射架。

火箭起飞后,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火箭将完成程序转弯,由垂直飞行转为向东南方飞行。随着火箭的高度越来越高,可以抛掉已经用完燃料的箭体以减轻重量。四个捆绑式助推火箭最先被抛掉。然后第一级火箭发动关机,失去动力的火箭在惯性作用下继续上升,紧接着第二级火箭开机,火箭重新加速冲向太空。在这期间,火箭飞行轨迹下方的各个测控站都密切监视着火箭的运行轨迹,并与理论轨迹相比对。如有偏离,则将向火箭发出指令,做出姿态修正。

当火箭到达入轨点时,飞船与第二级火箭分离。飞船进入轨道。从这以后,发射场系统的工作就结束了,后续的工作交由测控通信系统和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来完成。

二、新课

1、什么是信息技术?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导出信息技术的含义;

分析神七发射升空整个过程中如果应用信息技术的,得出: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利用信息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游戏)

请一位同学上来,给他一张纸条写着“你吃饭了吗?”请他先用肢体语言表达,在用语言表达(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在用文字表达(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最后把复印好的纸条信息给所有学生(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请学生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的利弊,导出信息技术的前3次革命;

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认识第四次和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最后提出信息技术还将继续发展并导出下一话题——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请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利的)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总结出:远程教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交通便捷;虚拟现实技术等。

三、拓展延伸:

调查信息技术对社会的作用。

第14课 了解空间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全球卫星定位及其组成。

2、了解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教学重难点: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应用、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

空间信息技术包含了卫星通信、航天航空遥感、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专业领域,是当前人类快速获取大区域地球动态和定位信息的唯一手段。借助航天、航空对地观测平台人类开始实现对地球不间断的观测,通过信息处理快速再现和客观的反映地球表层的状况、现象、过程及其空间的分布和定位,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人类观测地球的方式,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对21世纪人类的世界观和生活、生产以及信息交流方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课文

1、全球卫星定位。

(1)自学课文P79-82,了解全球卫星定位及其组成。(2)交流反馈。

2、遥感技术。

(1)自学课文P81-82,知道什么是遥感技术。(2)交流反馈。

(3)浏览相关网页,举例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如: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在农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识别各类农作物,计算其种植面积,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例如,美国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世界小麦产量进行估算,精度达90%。这种大面积的估产对于国际贸易、储运、加工等都有重要意义。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分析其长势,及时进行灌溉、施肥和收割等。当农作物受灾时,可以实时监测。

在林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火灾是林业的大敌。利用航空红外遥感技术,不仅能发现已燃烧起来的烈火,而且可以探测到面积小于0.1~0.3平方米小火情,还能及时预报由于自燃尚未起火的隐伏火情。利用卫星遥感,一次就可探测到上千平方千米范围内所发生的林火现象。遥感技术在我国扑灭大兴安岭特大林火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和土壤调查中也获得普遍应用。(4)交流反馈。

3、地理信息系统。

可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做一做。

1、登陆“超图地理信息系统”网站,感受电子地图的魅力。

2、登陆“福建地图网”体验其方便、快捷、直观、可视化的特色。

第15课

了解识别技术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识别技术,知道其用途;

2、了解常用的计算机识别技术,知道常见计算机识别技术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计算机识别技术 教学难点:

什么是计算机的识别技术,会使常见的计算机识别技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平时操作电脑都是靠什么进行的呢?

其实计算机也听得懂我们人类的声音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话来操控计算机。

二、新课教学

任务一:什么是计算机识别技术 教师讲解计算机识别技术概念 任务二:语音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概念的讲解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举例说明: 手机中的语音控制

计算机中的语音控制,以OFFICE2003的语音录入、操作为例说明演示 任务三:文字识别技术 什么是文字识别技术? 手写字识别技术

我们平时的文字录入都是靠键盘,但键盘输入的学习过程比较长,且有一定的难度,手写笔(板)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只要会写字,就会操作。

手机中的手写输入原理也差不多。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师用教室中的扫描仪演示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任务四: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安全领域,主要有:手形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

1、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具有唯一性及恒定不变性,所以可以用来验证真实身份,一些电脑为了数据安全,引入了指纹识别技术进行保护。

2、虹膜识别技术

虹膜与我们的指纹一样,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因此也可以作身份的签别。

3、有脸识别技术

有条件可以用摄像头及相应的软件演示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

三、巩固练习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家中尝试一下用office2003中的语音输入进行文字录入,菜单控制等操作。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 第2篇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主要负责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情况和上个学期相适,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发扬上个学期的总结的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教师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升学生原有的信息素养上来,抓住学生学习的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熟悉flash软件,掌握flash的基本动画及其制作。

Flash动画大致有5类:关键帧动画(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运动补间动画、路径动画、蒙版动画

2、计算机配置和连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动画的发展。感受flash动画的精彩、有趣、丰富。

2、熟悉flash软件的使用。体验flash强大的绘图功能,能够用flash工具绘制简单图形。、学会制作简单形状补间动画。4、学会制作简单运动补间动画。5、学会制作简单的路径动画。

6、学会制作配音动画。

7、学会制作简单色彩动画。8、学会制作简单蒙版动画。、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出简单Flash短片或者贺卡。

10、掌握计算机的配置和连接

四、教学措施

1、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制作出各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动画效果,使整个学习贴近生活,充满趣味性。

2、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尝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意识,也通过探一探、小技巧、知识窗等教学环节实现分层教学,尽量增强教材使用的可操作性。

3、增加网络与动画方面的联系:网上下载动画(作品、半成品)、网上上传自己的动画作品、网上学习动画制作技巧。

4、采用任务驱动、操作演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课课有收获、课课长本领。

5、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 第3篇

本文以福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使用的教材,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为例,希望以此为视角,反思福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改革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这些思考对一线教师的任课和编写课程教材的学者有所裨益。为深入了解计算机课程改革,笔者将《信息技术》的图表素材作为本文研究的文本。之所以选择图表素材,一方面,由于图表素材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最为直观的内容,图表的生动与否、与课程的相关度如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实效;另一方面,图表素材作为教材的构成部分,是教师导入、理论课PPT演示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采取课程“忠诚取向”或者“师生创生取向”它都是重要的参考。

一、相比08版,12版的发展与需要坚持的地方

《信息技术》2012版(以下简称12版)的图表素材是对2008版的《信息技术》(以下简称08版)进行的继承和创新。例如12版的第一课“电脑病毒与危害”和第二课“系统安全与防范”中的图表素材,是在08版第二课“预防计算机病毒与网络非法入侵”和第四课“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编写的。二者形式都以动漫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把抽象的病毒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非常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此外,12版图表素材还有大量的创新,使之更具时代感和幽默感。这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育部,2001)。值得一提的是,12版不仅沿用了08版重视操作步骤的截图引导,而且所选用的图表也更生动、更具体,步骤讲解也更详尽。

相比08版,12版有效地改变了08版部分图表“难、繁、偏、旧”的缺陷,特别是偏和旧。在08版中,由于计算机尚未普及,大部分学生极少浏览网页,因此,在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导如何浏览网页的图表。但是随着近年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浏览网页成为极为平常的事。12版正是看到这种现象,即“五年级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已经比较熟悉……对于网站、网页也有模糊的认识,但是对于网站与网页的关系还缺乏准确的认识”(《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编委会,2011),以及“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世界,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教育部,2001),而果断地将“网页制作”安排了10课时,占了整本书的三分之二。当然这也是由于诸如Frontpage等简易制作软件的出现。总之,教材这样安排是合理的,也是有远见的,更是对课程纲要的精确解读和贯彻。

相比08版,12版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了更清楚地分析12版图表素材内容的变化,笔者特别将它们选用的图表素材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的数据如图1所示。从图中不难看出12版的图表素材是08版的升华,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对08版有所改进和创新。

尤其是“常见图片”这一组数据,在这组数据中12版不仅在数量上明显超过08版,而且在质量上也有较大的改善,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在08版中,“常见图片”基本上都是成人喜好的网页的截图,例如新华网、政府网站等,这些截图与五年级小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非常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在12版图表素材中,作者们则精心选取学生常见的素材。例如所选用的杀毒软件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360杀毒软件;多媒体设备图片不仅选用了知名度极高的i Pad,还照顾到偏远地区的学生而精选了黑白电视机和录音机。

最后,12版教材中的图表素材更加具有可读性。为了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对图表素材表示的喜好程度,笔者通过分析问卷中的统计数据发现,大约有17%的学生对教材“开阔眼界”部分中的这些图表素材“全部一看就懂”,大约有72%的学生对这些图表感觉“一些看得懂,理解图表的意思,但是有些还是有点不懂”;另外,笔者通过调查还发现有39%的学生觉得这些图表“很有意思”,有50%学生觉得“很一般,没什么感觉”,除了一份无效数据,不到1%的人觉得它们“很无聊”。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12版的所精选的这些图表是成功的,是有助于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此外,12版的图表素材较之08版还有题材更为丰富、内容更为深入、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各学科间的融会贯通、更加注重导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学习等优点,限于篇幅笔者不再赘述。

二、闽教版存在的不足

正如上文所述,闽教版《信息技术》中的图片素材在以往课改的基础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部分内容过于简单,比如第四课的“播放视频”是否在重复绝大多数学生已基本掌握的知识,是否应当再增加些内容,如“截屏”。

其次,少数图表素材脱离了五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是农村学生的生活,不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育部,2001)。

再次,部分内容的实用性值得商榷。比如360杀毒软件虽然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具有免费、界面美观等优点,然而它的实际查杀效果却很不理想。学生对这部分兴趣异常浓厚,如果借此机会再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软件,诸如德国的Avira Anti Vir或捷克的avast!应该对学生更有帮助。但是,这些缺陷只是小问题,瑕不掩瑜,通过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些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通过对图表素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版的《信息技术》的图表素材是对以往版本的继承和创新。它较好地改善了以往“难、繁、偏、旧”的问题,以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注重导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具有可读性的方式编写,它的内容还更加丰富、更加深入。另外,新版的《信息技术》还存在不同的内容之间难易程度把握尺度不当,以及较少考虑农村学生、部分内容实用性差等缺陷。

当然,教材好坏毕竟也只是从属于“课程计划”的范畴,全面的深化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基层教学实践在内的课程实施的效果,但这已超出本文的论述范围了,只能留待以后或者其他学者再探讨。

摘要:该文通过对教材《信息技术》中的图表素材进行分析,以反思近年来信息技术课改的利弊。该文使用了文本分析法对08版和12版的《信息技术》中的图表素材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使用抽样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漳州市X小学五年级进行随机抽样;最后对上述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本文认为,现有的教材是对以往版本的继承和创新,它较好地改善了以往“难、繁、偏、旧”的问题;但是同时存在较少考虑农村学生、部分内容实用性差等问题。

关键词:图表素材,深化课改,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凤笑天主编.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晓东主编.福建小学信息技术[M].福州:海峡教育出版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信息技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5]《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编委会.信息技术教师用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6]周丽丽.小学计算机教学实践与经验交流[J].考试周刊,2011,(82):154-155.

[7]李雪勤.精选教学素材提高课堂效率[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86-87.

[8]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 第4篇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闽教版;三年级英语

一、自然拼读法的概念

自然拼读法被称为看字读音教学,又称为“Phonics”教学法,是通过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建立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的感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英语字母组合的奥妙,掌握英语拼读规律,从而达到看到单词就会读,听到单词就会拼的学习目的。美国斯坦佛大学曾经以计算机分析字母与音位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17,008个常用词中——84%的字母与其读音是完全对应的。我们从自然拼读法中可以得出这样的概念:根据“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引导学生建立字母音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发现字母和发音的对应关系后,只要能把字的音念出来,就很容易联想到该字的形。

二、自然拼读法与闽教版教材融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近几年,Phonics教学法慢慢进入了我们的教学课堂。但我们发现在课堂中总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我们想培养学生系统拼读语音的能力,但又面临教学课时不够用的尴尬处境。想依靠《Phonics Fun》、《Phonic Kids》这些教材,但我们又发现好的教材未必会适合我们现在的学生学情。只解决单纯的语音问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闽教版小学英语主教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摆在我们面前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我们必须要做的是以本土教材为主,将这些好的Phonics教材进行融合,在不脱离主教材的情况下,利用自然拼读法更好的为所使用的主教材服务。把自然拼读教学法本土化,让它发挥最大的学习辅助功效,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了。在一次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浙江外国语学院高歌教授对“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所做的解读,这一次的培训对我受益匪浅。我了解了自然拼读法的五个学习阶段:①建立字母与字母自然发音之间的直接联系,能拼读元音+辅音(辅音+元音)。②能成功拼读辅音+元音+辅音结构的单词。③能成功拼读双音节或多音节单词。④能够做到听音辨字,即听到单词读音就能拼出该单词。⑤单词量大量扩充,能够阅读英语文章。了解了这五个阶段的过程,我尝试将五个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与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进行融合,终于找到解决主教材与自然拼读法相融合教学的途径。我在三年级闽教版小学教材中渗透了一、二、四这三个阶段的方法,与主教材相融合进行教学,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并帮助学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拼读过程,为后续的拼读过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此探究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拼读教学法的高效成果,下面我将结合闽教版三年级小学英语教材浅谈自然拼读法在教学中的探究运用。

三、自然拼读法在三年级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实践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单词识记的要求,我提倡在三年级初学英语阶段就渗透“自然拼读法”,一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单词的字母和组成单词的音素是对应的规律,就可以避免学生记忆单词时走弯道远道。

1.在三年级阶段让学生学会字母的Sound Name。

在自然拼读法中,字母或字母组合分成两种,一种是Letter Name,字母的名称;另外一种就是是Letter Sound,字母在词汇中的发音。闽教版三年级英语上下册语音部分中主要编排了26个字母的Letter Name以及字母的书写与Suond Name,我将这一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教学,利用唱歌, 动画素材,字母操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活动如下:

(1)结合phonic song让学生在唱中记。

在三年级上册教学中,当学生掌握每一个字母的Letter Name 和书写后,我就会融合自然拼读法引导学生学习字母的Sound Name。如:在闽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当我教到字母“Aa”时,我用较短的时间教会学生Aa的读音与书写后,我就穿插上ABC Song中唱“Aa”的歌曲,与学生一起互动,通过歌曲学会Aa的letter name与letter sound。网上Phonics Song有很多种,但是因为ABC Song系列是一个一个字母分开唱,每个字母唱约一分钟,也相对独立,比较适合我们在课堂上使用。到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完26个字母时,我会上网收集多首有关于字母发音的歌曲进行替换练习,将26个字母结合在一首歌唱,每节课用于组织课堂是与学生一起互动,也可以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随意听或模仿,通过不断反复地播放,让学生在无意识中牢记26个字母的常规发音,这些节奏欢快,并且画面活泼的歌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此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添了发音教学的趣味性。但要注意,我们会遇到教学时间不够的尴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选择将一些学生会的知识精讲,少讲,例如Aa的letter name 与书写,学生已经非常的熟悉,我就会少讲,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讲解letter sound,也就是找好侧重点去分配时间。总之,大家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不断的进行调节,上一节有质量的课。

(2)结合动画片在看中记。

BBC的字母积木动画片是学习自然拼读法的非常好的一个素材。这部动画片一集约两分钟,比较适合在课堂上播放,而且画面生动活泼,很受三年级学生的欢迎。用BBC“字母积木”的动画片来教学字母的发音规律,既学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一点,由于字母积木的每集顺序并不是按我们的教材语音的顺序所编排的,所以要将其重新编排,在教语音时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播放辅助教学。例如在闽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到“f”的发音时,学生对f上齿扣住下嘴唇的发音要领总是不能领会,这时我就播放BBC的字母积木动画片,一分多钟的影片中,小积木f就用非常形象的动作与情节引导学生学会了f的发音以及与an,ag等的拼读。印象最深的是,上完这一课后,学生就在教室中学积木f上下扑哧着翅膀发f的sound name.所以遇到发音要领较难掌握的,我就会找出相对应的动画片来帮助学生学习。

(3)结合谐音幽默的动作在动中记。

在三年级上册中要想给学生铺垫好26个字母的发音,单靠歌曲动画的听与模仿是永远不够的。在三年级下册的学习这过程中,我利用拼音的正迁移作用和儿童好奇多动的身心特点,编排了谐音幽默的动作来帮助记忆发音的字母操贯穿于整个学习字母的过程中。如:

a.手张大放在嘴边呼喊状发 a, a, a

b.手弹吉他状发 b, b, b

c.装跆拳道劈手的动作发出 /k/,/k/,/k/

……

学生伴着节奏跟随老师一起发音做动作,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符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这首Chant的发音是26个字母的Sound Name,我将它安排在课前或课后这个时间段,由班级中的小老师带同学一起律动,动作编排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所以学生也喜欢动口说,动手做。语音学习毕竟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而儿童的好奇多动的身心特点不太适应单纯的理论学习,所以用有趣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动画片,歌曲,字母操放在每节课的组织课堂环节或者每节课即将结束时,既能巩固操练字母发音,又能稳定学生的情绪,为自然拼读法的后续拼读教学也能做好铺垫,做到“润物细无声”。

2.在三年级阶段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单词拼读过程。

语言学家斯特尔(Stahl)曾建议,要教授孩子们单词构建的知识,让他们形成一种概念:“为什么单词会这样组合”。三年级上学期主要以学习字母的Sound Name为主,要做好拼读的铺垫,还必须再进行两至三个字母之间的简单的组合拼读(元+辅/辅+元/辅+元+辅),如at,ad,fe,bag等。在拼读过程中,手势的辅助作用很重要。以at为例,当我引导学生发a的音时,我会伸出左手,发t的音时伸出右手,当左手右手合上时,at两个音就拼读在了一起。在三年级刚开始学习自然拼读法时利用手势来辅助拼读单词,是为了让学生把握好节奏,明白整个单词构建的过程。闽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教材语音部分编排了5个元音字母开闭音节的发音和12个辅音字母的发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不按教材中语音划分的顺序来教学,可以灵活些处理教材。以三年级下册Unit 6 Clothes Part B的课文教学为例:当教到新单词big时,我引导学生边伸左手边发i的音,再边伸右手边发g的音,然后再左右手合上发ig的音,接着第二步与学生一起再次伸出左手发b的音,然后边伸右手边发ig的音,最后再合上双手拼读出big的读音。在此拼读过程中,我“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发现字母和单词音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与规律,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这样就避免了记单词时死背字母的现象。但是由于小学三年级孩子年龄低、有效记忆低的特点,除了上述的教学方式,一些操练巩固活动还是免不了的,步骤如下:

①听音。比如教师念/b/的音,,学生圈出b的字母,又或者是教师念/k/,学生写出大小不一的k,总之形式可以多样,并不需要拘于一格,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音能力。可以是两个音的听,比如at,ed,ot等,慢慢增加难度,最后说单词,一个单词从慢到快重复几次,目的是就是为了让学生听清单词中所含的音素。

②辨音。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辨明并说出单词中含有的音素。如,第一个音素是什么?下一个音素是什么?最后一个音素是什么?然后通过读来辨音,教师可用已学的字母组成单词,制成海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也可将单词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拼读来辨音,经过大量的拼读练习,学生见词读音的能力就能逐渐提高。

③写音。自然拼读教学就是指导学生了解如何把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转变成形,所以听音辨音后写字母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能正确说出单词中含有的音素后,教师则开始指导学生把听到的音转变成形,写下来。比如每节课的听写,老师读字母的发音,学生写字母;老师念单词,学生拆音,并写单词,层层递进。这个过程有必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比赛来增加趣味性,激发爱好,降低焦虑。

学习“自然拼读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如果我们在三年级这个初始阶段,利用自然拼读法为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服务,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拼读基础,这样到高年级,学生就可以在没有老师或字典的帮助下,也能自己读懂,可以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也符合目前强调的“学会学习”的课程发展概念。所以,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师,让自然拼读法与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相融合,是一条值得我们继续摸索前行的道路,而我也将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地探索,让“自然拼读法”为英语课堂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谢印武.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0)

[2]臧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课堂上的双刃剑[J].学周刊,2014(19)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 第5篇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和退出Logo语言。

2、学会装载(调入)、运行Logo语言的外部过程(程序)。

3、掌握cs、bye命令的格式及其使用方法。

4、欣赏Logo语言作品,激发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兴趣;掌握清屏和退出命令的格式及其用法。

教学难点:学会装载(调入)、运行Logo语言的外部过程(程序)。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电脑绘画世界里有个神奇的绘画高手,它就是小海龟。小海龟能听懂Logo语言,只要给它语言命令,它就会非常听话地画出神奇的图形。你想见识它的魔力吗?

2、演示:通过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出“钻石”、“五角星”、“螺旋线”等图形。

3、引出课题:第1课 认识Logo语言。

二、启动Logo语言系统,认识Logo界面

1、演示或播放Logo语言软件的安装过程。

2、演示启动Logo系统的步骤。

3、引导学生启动Logo语言系统。

4、展示Logo系统界面,引导学生认识Logo窗口界面:让学生观察,Logo窗口界面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结合前面的“画图”软件界面,讨论Logo窗口界面与“画图”软件界面的异同点。

5、小结。

三、打开存放的Logo程序文件,欣赏海龟作画

1、讲授:在Logo语言系统中,可以将别人编辑好的程序文件载入系统中进行运行,查看运行效果。

2、演示在Logo语言系统环境下,载入预存在电脑上的Logo语言程

序文件(LIZI.LGO)。

3、送LIZI.LGO到学生机。

4、引导学生加载LIZI.LGO文件,依次运行教材P4图1-6里的过程名,欣赏海龟画图。

5、提出问题:ZUANSHI 40、HUA 70、WJX 50中的数值,对图形有什么影响?

6、引导学生改变数值,再次执行过程,观察图形变化。

7、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结果。

8、小结:这三个过程名后面的数值不同,代表了不同大小的图形。

四、认识Logo命令:清屏、退出命令

1、引导探究学习清屏命令:如果画面的图形不想要了,可以使用清屏命令来清除屏幕中的图形。(1)出示清屏命令格式:cs(2)引导学生运行过程wjx 50,再使用cs命令,观察效果。(3)小结。

2、提问:要退出Logo语言系统,可以怎么操作?有几种方法?

3、请学生说一说。

4、演示讲授海龟退场方式:

方法1:直接单击窗口上的关闭按钮。方法2:在命令窗口中键入bye命令。方法3:使用窗口菜单命令。

5、引导学生做一做: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退出Logo系统。

五、自主探究,完成分层任务

1、展示分层任务:

(1)基础任务:加载LIZI.LGO文件,结合cs命令运行P5~6创新任务1,欣赏小海龟作图。

(2)加强任务:加载LIZI.LGO文件,结合cs命令完成P6创新任务2,观察结果,想一想。

2、引导学生选择任务并完成,教师参与学生探究活动中,适时给予指导。

六、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填写P6评价表。

2、总结本节课所学:

(1)调用过程,欣赏海龟作图。(2)清屏命令:cs(3)退出命令:bye

第2课 海龟画旗帜(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Logo命令的组成及参数的作用。

2、掌握前进、后退、左转、右转、隐龟、显龟命令的格式及其作用。

3、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命令画简单的图形。

4、让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指挥小海龟画正方形、长方形、旗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命令格式和用法。教学难点: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命令的综合应用。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解:通过上一课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海龟这位朋友,学会了两条命令。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两条命令吗?请同学们说一说。

2、引导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海龟除了会清屏、退出,它还会什么样的动作呢?

3、小结、揭题:小海龟会前进,也会后退,还会转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指挥海龟完成这些动作的命令,让海龟画旗帜。

二、使用前进与右转命令组合绘制“小旗”

1、讲授前进命令的格式。(1)出示前进命令格式:fd 步数(2)讲授

(3)引导学生联想“前进”的英语单词,记忆fd命令为前进命令。

2、演示前进命令操作。

3、引导学生做一做并观察结果:让海龟前进100步后再前进150步,你看到了什么?

4、请学生说一说:前进的步数太大了,海龟会怎么做? 5讲授、演示:海龟除了前进,还会转弯。(1)出示右转命令

(2)讲授

(3)引导学生联想“右转”的英语单词,记忆rt命令的意思。(4)演示右转命令,引导学生观察小海龟的动作。

6、引导学生进行“小海龟画斜线”活动:

(1)想一想:小海龟执行以下三条命令后,它会画出什么图形来? Cs rt 45 fd 80(2)引导自行操作,验证以上三条命令的执行结果。

7、引导学生进行“海龟画正方形”活动:

(1)玩一玩:请同学当小海龟,按老师所下的指令行动,其他学生看看他走得对不对,并猜一猜,他将走出什么样的图形?(2)做一做:指挥海龟画出边长为100步的正方形。(3)巡视指导。

8、引导学生进行“海龟画小旗”活动:(1)引导学生填一填:课本P10的内容。

(2)想一想:给画好的长方形加一根长度为50步的旗杆,使它成为一面小旗,还需添加什么命令?

(3)试一试输入所添加的命令,验证是否画出一面小旗?(4)巡视指导

三、用其他方法让海龟画小旗

1、提出问题:小海龟能前进、右转,那它能后退、能左转吗?

2、出示左转命令,引导学生说一说命令的作用

3、出示后退命令,引导学生认一认,记一记。

4、引导学生探究其他画小旗的方法

(1)小组讨论其他画小旗的方法及其他的命令序列。(2)操作验证后,交流操作心得体会。

(3)组内成员互学互助。

四、隐龟、显龟命令

1、创设情境引出隐龟、显龟命令。

2、讲授隐龟、显龟命令命令

(1)出示隐龟命令讲解(2)出示显龟命令讲解

3、做一做、说一说:输入下列命令,看到了什么? Cs htlt 45 hk 100

五、设计分层任务,巩固命令使用

1、出示分层任务内容:

(1)基本任务:继续探索其他方法画小旗。

(2)加强任务:从教材P12图2-7中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用Logo命令画出来,图形尺寸大小由自己设定。

2、引导学生开展分层任务:前面用其他方法画小旗实例未完成的学生,选择基本任务继续操作实践,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加强任务进行操作实践。

六、总结与评价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命令,交流命令使用心得。

2、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

3、总结

第3课 海龟画粮仓(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复命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

2、学会用重复命令画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及简单的有规律的图形。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重复命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会用重复命令画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及简单的有规律的图形。

教学难点:用重复命令画简单的有规律的图形。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让海龟运动的许多命令,这些命令组合可以画出许多漂亮的图形,海龟还会用“重复命令”画出简单有规律的图形,使程序的编写更加简便、清晰、明了。

引导学生观看P13图3-1,你想试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体验海龟画图的乐趣吧。揭题。

二、海龟画等边三角形

1、思考下:画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转变的角度)那么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度,所以画一条后需要转120度才能指向下一条边。

做一做:画边长为100步的等边三角形 cs fd 100 画第一条边 rt 120 fd 100 画第二条边 rt 120 fd 100 画第三条边

2、Logo语言允许将多条命令写在同一行上,不同命令间用空格隔开。以上命令可以写成:

cs fd 100 rt 120 fd 100 rt 120 fd 100

3、能不能把上面命令稍加修改画出P15图3-3的三角形?

生尝试画

三、海龟画粮仓

你们能不能把前面画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命令结合起来画个P15图3-4的粮仓? 学生练习,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可参照书本步骤。

四、海龟画有规律的图形

1、海龟画“十”字图

(1)引导学生找一种合适的画法,画出每条线段长度为80的“十”字图。

如:B→C→B→E→B→A→B→D→B(2)将上面的命令稍加修改,画出图3-6图形。

2、利用重复命令画有规律的图形

(1)观察正方形和“十”字图的画法步骤,发现:命令重复执行。

(2)引出重复命令:repeat 次数[需要重复执行的命令](3)试着用重复命令画“米”字图,正方形,等边三角形

五、利用重复命令画粮仓 cs repeat 5[fd 100 rt 90] lt 60 repeat 3[fd 100 rt 120]

六、创新活动

1、输入P18中的命令,观察图形窗口中显示的图形并思考海龟如何画这样的图形。

2、用重复命令画图3-11所示的两幅图形,图形的尺寸大小由自己设定。

七、总结评价

1、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评价表,看看能得几颗星。

第4课 海龟画冰箱(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海龟回家命令的使用方法;

2、了解抬笔命令、落笔命令的使用方法;

3、了解海龟画多边形的方法;

4、会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

5、会用重复命令及其他命令画一些简单图形。教学重点:了解海龟画多边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重复命令及其他命令画一些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上节课海龟画粮仓的方法。

2、海龟可以画我们数学中常见平面图形,同学们回忆一下它们的画法。

引言: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多边形,那能否利用海龟来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内容。

3、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补充。总结:其实这就要求海龟要画出不连续线。

4、课题:

二、新授

活动

一、利用重复命令、抬笔命令、落笔命令。

1、阅读课文p19/20页

2、学生自己画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行。

3、让学生弄清海龟转角与正多边形的关系。

4、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活动二:海龟画正多边形。

1、学生执行下面一组命令。Cs repeat3[fd 60 rt 120] repeat4[fd 60 rt 90] repeat5[fd 60 rt 72]

repeat6[fd 60 rt 60] repeat8[fd 60 rt 45] repeat9[fd 60 rt 40]

2、学生理解转角的度数。

3、学生操作。

4、看书第20页,理解转角=360度/正多边形的边数。

(二)、海龟画长方形

1、长方形相邻的两边长度不相等。但如果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切开,则可将长方形分解为结相同的两部分,这就可以用重复命令来画长方形。

2、出示命令; Cs Repeat2[fd 50 rt 90 fd 100 rt90]

3、学生练习并总结。

4、参照长方形画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海龟画平行线

1、学生运用 抬笔命令:pu 落笔命令: pd 回家命令:home

2、操作画平行线 Cs Rt 90 bk 100 fd 200 Lt 90 pu fd 50 Pd lt 90 fd 200 Pu home pd

(四)、海龟画“回”字图形 Cs repeat4[fd 100 rt 90] fd 25 rt 90 Pu

fd 25 lt 90 repeat4[fd 50 rt 90] 学生操作

(五)、海龟画冰箱

1、出示冰箱示意图。

2、出示命令: Cs Repeat2[fd 100 rt 90 fd 80 rt 90] fd 100 repeat2[fd 60 rt 90 fd 80 rt 90] fd 15 rt 90 pu fd 15 pd lt 90 fd 30 pu bk 60 pd bk 30

3、学生操作并了解,教师补充。

三、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第5课 海龟画太阳系(1课时)教学目标:

1.用画正多边形近似画圆的方法。2.了解椭圆命令的格式及用法。3.学会画圆和椭圆。

4.学会用LOGO命令画一些复杂的图形。

教学重点:掌握椭圆命令的格式及用法,会画圆和椭圆。教学难点:用LOGO命令画一些复杂的图形。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可以用画正多边形的方法来画近似圆。2.利用画正多边形的方法还可以画“圆弧”。3.还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二、新授

活动主题一:海龟画车轮 1.海龟画近似画圆

(1)出示一组画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正十边形的命令。(2)经常用画

正36边形来近似画圆。(3)(4)(5)1.(1)(2)(3)(4)(5)(6)让学生画正36边形的圆。你能画出如课本图所示的双圆吗?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海龟画车轮

画车轮时,车轮辐条的长度是圆的半径。

正36边形的边长≈0.175R 让学生画半径为80步的车轮。

让学生用正360边形来代替圆画出车轮。师讲评。当边数达到36或更多时,看起来就像一个圆,所以我们活动主题二:海龟画太阳系 1.海龟画年轮

(1)(2)(3)(4)步的年轮 图。(5)(6)2.(1)(2)(3)(4)出示椭圆命令,师讲解。理解水平轴长与垂直轴长。

利用椭圆命令能画出不同半径的同心圆。

让学生画起始圆半径为10步,其他圆半径为依次递增10学生动手操作。师讲解。海龟画太阳系。

出示椭圆命令2,师讲解。

这条命令是让海龟画一个规定轴长的实心椭圆或圆。师出示如课本图所示的一组命令进行讲解。师生互动。

三、巩固提高

输入课本30页的一组命令,观察图形窗口中显示的图形并思考海龟

如何画出这样的图形。1.2.3.4.5.学生动手操作,师讲解。

画出课本图示的两组图形,图形的尺寸大小由自己设定。学生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师讲评。

四、归纳总结 1.识? 2.教师补充,归纳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新知第6课 海龟作动画(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setpc命令设置画笔颜色。

2、会用setbg命令设置背景颜色。

3、会用clean命令清除图形窗口中的内容显示。

4、会用wait命令让海龟等待若干单位时间。

5、会用pe命令将海龟的合画图状态转变为笔擦。

6、能运用Wait、clean命令组合及Wait、pe命令组合进行图形动画的绘制。

7、知道clean命令和pe命令在参与图形动画制作过程中作用的区别。教学重点:能运用wait、clean命令组合及wait、pe命令组合进行图形动画的制作。

教学难点:知道clean命令和pe命令在参与图形动画制作过程中作用的区别。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运行logo图形动画“边旋转边放大的风车”,引导学生观察:动画中风车运动变化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3、运动logo图形动画“交通信号灯”,引导学生观察:动画中的红、黄、绿信号灯是怎么变换的?

4、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5、出示课题:第6课 海龟作动画。

二、画笔及背景颜色的设置

1、讲授setpc及setbg命令格式:

设置画笔颜色:setpc 颜色代码

设置背景颜色:setbg 颜色代码

2、ppt出示颜色代码表,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分别改变背景及画笔颜色,并画一个自己会画的几何图形。

3、引导学生说一说教材P33图6—3中背景和五角星分别是什么颜色,颜色代码分别是多少。

4、布置任务:

(1)五角星的边长为40。

(2)尽量不看教材提供的命令,根据刚才的分析自主完成图6

—3图形的绘制。

(3)实在无法自主完成可参考教材提供的命令。

5、引导学生交流实践心得,适时评价及总结。

三、圆的运动动画

1、引导学生说一说draw、cs命令清除图形窗口显示内容时,海龟的位置及画图状态的改变情况,教师适时板书。

2、展示小圆运动动画(小球非常缓慢地从左向右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小圆运动动画可能是怎么实现的。

3、引导学生说一说:

(1)动画运行过程中,海龟画圆的起始位置的变化情况。(2)小圆动画可能是怎么实现的。

4、教师评价和总结:

(1)海龟画圆的起始位置沿同一水平线从左向右缓运动。(2)画完一个圆,经过短暂的停留清除该圆,并移动海龟到新的位置重新画圆如此循环。

5、提出问题:如何让海龟清除图形后仍留在原位不动以及如何让海龟暂停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clean和wait命令。

6、讲授clean命令格式。格式:clean 功能:清除图形窗口中的图形,但不改变海龟的方位和画图状态。

7、引导学生执行以下命令,观察图形窗口及海龟的变化情况。Draw rt 45 fd 50 Clean

8、引导学生得出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及总结。

9、引导学生执行P34小圆运动动画命令,观察小圆运动过程。

10、引导学生结合阅读P34第4自然段及再次观察小圆运动动画,分析第三行命令功能。

11、PPT出示第三行命令,并请学生分析各划线处命令的功能,适时评价。

12、讲授Wait命令格式: 格式:wait n

功能:暂停n个百分之一秒

13、PPT出示命令“draw fd 100 wait 100 pu fd 10 pd fd 100”,引导学生执行该命令并体验海龟的暂停。

1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提示修改小圆运动动画命令,再次体验海龟的暂停。

四、海龟画秒表

1、引导学生说一说前面已学过的两种画图状态,教师适时板书。Pu 抬笔,只移动事画线 Pd 落笔,用画笔颜色画线。

2、讲授擦除命令格式 格式:pe 功能:将海龟的画图状态转变为笔擦,海龟移动时,将它所经过的图线擦除。

3、引导学生执行命令,体验海龟笔擦的作用并说一说此时的背景色和画笔颜色分别是什么。

4、引导学生执行命令,再次观察当时背景色和画笔颜色分别是什么。

5、引导学生说一说海龟笔擦其实是用什么颜色来擦除所经过的图线,教师适时板书:

Pe 笔擦,用背景色覆盖海龟所经过的图线。

6、总结海龟三种画图状态的区别及应用场合。

7、运行“秒表”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秒针怎么动以及动画中秒针的整个运动过程如何。

8、引导学生交流对各行命令功能的理解,重点交流最后一行命令中哪些命令是指挥着秒针一秒移动一次的,老师适时评价。

五、创新活动

1、展示24秒计时钟运行效果。

2、引导学生交流动画制作思路,重点交流两条刻度之间所夹圆心角的大小以及海龟移动指针一次所需要的时间间隔,教师适时评价。

3、引导学生自主或是与同学合作完成命令的编写及调试。

4、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及命令,教材适时表扬及评价。

六、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交流本课所学知识

2、引导依据P36活动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老师。

第7课 海龟搭积木(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过程调用的意义,了解主过程调用子过程的方法。

2、了解logo过程名的命名规则。

3、学会定义带参数和不带参数logo过程。

4、能正确保存logo程序文件

能力目标:能利用过程调用的方法画出较为复杂的图形;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利用过程画图的动机和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会定义logo带参数和不带参数过程并在命令窗口中调用已定义过程。

教学难点:会定义logo带参数和不带参数过程并在命令窗口中调用已定义过程。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老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积木的图片。)学生1:„„ 学生2:„„

(教师趁机讲解积木的特点)

教师:积木具有独立性和可连接性,可以随意地搭出一些人物、建筑物等。(从而过渡到模块化的程序设计中)LOGO绘图就像搭积木一样,每块积木都不复杂,只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就可以用这些积木搭出不同的图案。

(教师演示风车的图片,要求学生分析它的组成)学生:„„

教师:我们发现风车是由六个半圆组成的,把六个半圆依次旋转60°、120°、180°、240°、300°,就可以得到我们的风车了。其实,我们的小海龟可以很快地画出这样一个漂亮的风车,它是怎么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出示课题:第7课 海龟搭积木

二、Logo命令的两种执行方式及过程的命名

1.引导学生谈对logo命令执行方式之命令方式的认识,教师适时评价及 总结。

2.运行过程fangzi(该过程能画出美丽的房子),引导学生思考

(1)老师运行的命令是logo内部命令么?

(2)图形“房子”的出现方式跟我们平时画这类复杂图形时有什么不一

样?

3.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决,教师适时评价总结:房子图形的绘制,logo命

令的执行方式执行的基本单位是过程。过程是冠以名字的一组logo命令的集合,它可被定义、编辑、保存,也可以被反复调用。4.讲授logo过程名的命令规则:

5.logo过程名是由字母、数字及一些特殊符号组成的字符串。6.名字内不允许插入运算符号、关系符号、括号与空格。7.不允许使用logo内部命令作为过程名

三、不带参数的logo过程的定义及调用

命令窗口搪行edit命令,打开编辑器,显示房子过程源代码,讲授不

带参数的logo过程定义要领:

(1)过程的第一行为过程头,以to 开头,后跟过程名(中间用空格间隔)

(2)中间部分为过程体,它由解决一个问题的具体命令成。(3)最后一行是过程尾,用end命令表示过程结束。

2、引导学生在命令窗口中执行edit,观察弹出的logo编辑器与刚才老师所展示的编辑器有何区别。

3、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

4、引导学生在打开编辑器中定义过程zfx,定义完后按f2保存。观察窗口的提示。

5、引导学生尝试命令窗口调用zfx,观察图形窗口出现的图形并注意海龟的方位。

6、PPT出示P40页图7-3,引导学生尝试对照着目标完成“俄罗斯方块”图形的绘制。

7、展示学生作品品,引导其讲明画图思路,教师适时评价。

四、带参数的logo过程的定义及调用

1、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一块来学习几个技巧:(老师边讲边演示)

带参数的过程的格式: TO 过程名:参数名 过程体 END 小结:

(1)、过程名与参数之间要用空格隔开;

(2)、参数名要以冒号“:”开头,它是参数的标志;(3)、过程头的参数名与过程体内的参数名要一致。好的,同学们看明白了吗?现在咱们分成几个组(根据位置以3人一组),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着来共同完成例子一的操作,每个组选出完成最快的作为组长,一会来大屏幕上演示并协助其他同学完成,希望大家争做小组长。

2、ppt出示P41图7-4说明“哑铃”中正多边形边长及长方形的长分别是多少步,引导学生分析画图思路,教师适时评价。

3、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其说明画图思路,教师适时评价。

4、讲授logo程序文件保存:

(1)、学生自学文件保存的操作步骤。(2)、发现logo程序文件与logo过程的区别。

五、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交流本课所学知识

2、并对P42活动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第8课 欣赏分形图(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Logo分形图形具有自相似特性。

2.知道在命令窗口执行命令SS可使海龟绘图状态转换成图文混合状态。

3.能用不同的参数调用同一带参数分形过程,体验分形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4.通过观察几个分形图形及对应的调用命令,初步感悟参数与递归

次数之间的规律,并尝试用所了解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参数画出给定的分形图形。

教学重点:Logo分形图的自相似特性;用不同的参数调用同一带参数分形过程,体验分形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参数与递归次数之间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参数画出给定的分形图形。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3分钟)1.ppt出示几张自然界中的分形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是否有一些局部和官的整体十分相似? 2.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3.小结:在自然界中,许多景物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自相似性,即它们中的一个部分和它的整体或者其他部分十分相似。在数学界,有一门研究无限复杂但具有一定意义下的自相似的图形和结构的几何学——分形几何学。正是在分形几何研究成果的支撑下,海龟也能画出许许多多有意思的分形图形。4.出示课题:第8课欣赏分形图。

二、欣赏海龟分形图,体会自相似性(8分钟)1.ppt出示P44图8—2左上角的正五边形分形图。讲授:这是一个由正五边形围成的分形图,其中,五个最小的正五边形围成一个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轮廓。其实,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都是在海龟的抬笔状态下由五个最小的正五边形围成的。而五个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同样又围成了最大的正五边形,这个最大的正五边形也是在海龟的抬笔状态下围成的。从图形的轮廓上看,三种大小的正五边形都是“正五边形”轮廓。从图形的画法看,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和最大的正五边形都是调用一个个最小的正五边形而围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8—2的其他分形图,体会其自相似特性。3.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

4.小结分形图的重要特性:分形体的局部与整体是相似的。分形体内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体的再现和缩

影。

三、体验用不同的参数值调用同一个带参数的过程(9分钟)1.将Logo程序文件“第8课.lgo”发送到学生电脑中,演示加载该文件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提示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教材P45图8—3中各图形的绘制并在图形下方的下划线上填上相应的数字,ppt出示操作提示:

(1)画完一个图形后,可用键盘输入命令SS并按回车键,让命令窗口重新出现。

(2)如果在画图的过程中,出现“重绘缓冲区已满,部分图形将被丢失”提示,只要单击“确定”按钮,海龟将继续画图。(3)如果把一个圆形中“粘着”三个比它小一级的圆形作为一个级别的话,观察每个图形的级别数与调用带参数过程命令中第二个参数数值之间的关系。

(4)思考调用带参数过程时第一个参数起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1)第一个参数能控制圆形的大小,数值越大,所画图形中最大的圆也越大。

(2)第二个参数的值也就是分形图形的级别数,参数值越大,分形图越复杂。

四、海龟画“风吹树”(13分钟)1.ppt出示教材P46图8—5,引导学生观察:

(1)从下而上,各棵树树枝的高度和粗细有什么变化趋势?(2)从左到右,“风吹树”的方向各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3.引导学生加载程序文件“第8课.lgo”,并按P46提示画出图8—5各棵“风吹树”,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

(1)保持第一个参数值不变,改变第二个参数的值,观察“风吹树”图形的变化情况。

(2)保持第二个参数值不变,改变第一个参数的值,观察“风吹树”图形的变化情况。

4.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与小结:

“风吹树”过程“tree :b :f”是带有两个参数的带参数过程,其中,参数b代表着树枝的长度,同时又代表着树枝的宽度(是同级树枝长度的六分之一);参数f表示风的大小,f值为0时表示无风,f值为正数时表示刮西风,数值越大,代表风刮得越大,f值为负数时表示刮东风,数值越大,代表风刮得越大。

5.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46—47步骤1,2,3。ppt提示:请观察各图形最左侧树枝的条数,对比实现该图形的过程调用命令的第一个参数的数值,找出它们之间的数值关系。6.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及小结:

各图形最左侧的树枝的条数是过程调用时第一个参数值的六分之一。如图8—6,最左侧树枝有2条,调用时的第一个参数值为12。7.引导学生运用刚刚总结出来的规律完成P47图8—9各“风吹树”的绘制。

8.展示部分同学作品,引导其说说第二个参数数值选择的理由,教师适时评价。

五、创新活动(5分钟)1.发送Logo程序文件“分形.lgo”到学生电脑中。2.引导学生加载该程序文件,执行图8—2中每个图形下的调用带参数过程命令,体验分形之美。

六、总结与评价(2分钟)1.引导学生针对“分形图的特征”、“调用带参数过程时参数所起的作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评价。

2.引导学生依据P48活动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老师。

第9课 认识机器人(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神奇的机器人。2.了解机器人的含义。3.了解机器人的主要特征。

4.通过观察机器人的外观形态,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撩开笼罩在机器人上的神秘面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机器人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了解机器人的应用情况及价值。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播放《福娃机器人》视频片断

2.提出问题:你知道刚才视频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吗?它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如此关注?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自己的看法。

4.教师总结:视频中出现的主人公是福娃机器人—晶晶。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福娃机器人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次亮相,就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究其原因,是福娃机器人不仅能歌善舞,会12门语言,承担机场候机楼出港入港、行李提取、问讯、引导等多项工作,而且还具有全方位视觉处理判断能力,能进行双向语音信息的交互传输;与人类相比,具有更强的耐力,可以做到24小时连续工作,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收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5.课题展示:第九课 认识机器人

二、感受神奇的机器人

1.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机器人?它们有什么功能?

2.展示课题:展示各种机器人图片或玩具模型,引导学生观察。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9的“学习任务”内容,观察“开阔视野”中的机器人图片,解读其中的文字说明。、4.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补充。5.教师总结: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追求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工作环境是否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机器人代替人们完成枯燥、危险、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是大势所趋,其优势也是日益显现。

(2)机器人的外观形态酷似人类,但也不尽然,其外观形态也呈现无穷变化的趋势,如教材中所描绘的,有狗、鱼、球、人、蛇等不同形态。

三、认识机器 【什么是机器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1~P52“什么是机器人”的内容。2.提出问题: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为什么越来越受人们的亲睐?

播放《什么是机器人》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机器人与专家介绍的机器人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对学生的问题予以必要、适当的补充。

4.教师总结:

(1)从机器人问世至今的几十年时间里,机器人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飞速发展,并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所渗透,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得到不断充实和创新。

(2)机器人是一种具有高强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它具备了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环境、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不仅机器人的形状日趋多样,其功能日臻完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也为了机器人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1.引言:尽管现在所研制、生产机器人形状多种多样,功能强弱不一,但都是以服务人类为宗旨:能帮助人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尽量消除劳动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能最大限度给人们带来愉悦,总之,机器人要能够承担人类的一部分工作。它能否胜任这项工作?又是如何完成的?其基本结构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组成机器人的各个部分有什么作用?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2~P53“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的内容。3.展示玩具机器人模型,播放《机器人基本结构》视频片段。4.引导学生将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与人体器官作类比,说一说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5.引导学生发表看法,适当点评。6.教师总结:

尽管每个人的体貌特征、智力水平、衣着情况有显著差异,但人体的结构总是相同的,都有大脑、四肢、躯体等,同样,无论是何种形状的机器人,其主要构架也是相同的,它通常包括三个部分:

(1)感觉器官:相当于人体的五官、皮肤等,它能获取外部环境的声音、光线、温度等信息。

(2)大脑(控制器):相当于人体的大脑,它是机器人核心部分,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决策。

(3)运动器官:相当于人体的四肢,它能完成行走、发音等动作。

四、创新实践

1、引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事例也必将越来越多,假如你是机器人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机器人?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畅谈各自在不同场合所见的机器人,各自构思自己所期望的机器人形状,想一想对机器人有什么期待。

3、出示活动主题任务:

(1)画一画想象中的机器人形状。(2)写一写这种机器人功能

(3)说一说这种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4、展示学生描绘的机器人形状,引导学生说一说这种机器人具有什么功能,畅谈机器人将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5、予以适当评价并进行必要补充。

五、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补充学生观点,并归纳本节课内容。

第10课 机器人发展过程(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三定律”;

2、了解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3、了解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现代机器人的三个发展阶段。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机器人”一词的出现是什么时候?(近几十年)

2、人们对于机器人的技术探寻有多长了?(3000多千)引言:“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

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有史以来,人们就一直幻想着制造出一种超脱于人的、能独立动作的机器,来帮助人类开创美好的生活。

展示学习任务:

1、了解“机器人三定律”;

2、了解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3、了解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二、新授

【活动一:机器人三大定律】

提出问题:机器人是否有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中“开阔视野”的内容,从中初步了解机器人的三大定律。

说一说机器人的三大定律内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总结:

“机器人三定律”——美国当代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为机器人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a、机器人不可伤害人,或眼看着人将遇害而袖手旁观; b.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有抵触时,不予服从;

c.机器人必须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情况下保护自己。【活动二: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引言:以“机器人”一词的出现为标志,我们把机器人分为古代机器人和现代机器人。

(一)古代机器人 1.幻灯展示,古代机器人。

指南车——木鸟——记里鼓车——机器鸭——自动机械人偶——地动仪——木牛流马„„

2.说说对古代机器人的了解,感受古人的智慧。

3.小结:古代机器人是现代机器人的雏形、“老祖先”,没有古代机器人,就没有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

(二)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1、机器人的转变:娱乐观赏——实用性 2、1959年,美国的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具有实用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3、引导学生读读课本P59内容,现代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示教再现型; 2.有感觉能力; 3.智能机器人。【活动三:创新活动】

1、列举神话故事或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说说它们扮演的角色。

2、到图书馆或上因特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三、归纳总结

1、学习完这课,你了解“机器人三定律”吗?知道多少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2、了解现代机器人的三个发展阶段吗?

3、遇到困难时,你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第11课 认识传感器(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感器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2、懂得传感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不同作用。教学重点:传感器的各种功能与用途。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前面几节课里认识了机器人,他们的工作是靠传感器才能给人端茶,递物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感器吗?说说你知道的所谓的传感器。

二、新授

认识纳米技术,引导生观看纳米相关视频。活动一:认识传感器

1、引导学生看课本63页的内容,教师讲解电子温度计。

2、传感器:就是能够替代人的感觉器官来完成某些功能的装置。

活动二:传感器的分类

1、光电传感器

举例《绝色神偷》里的故事

2、测距传感器

举例: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3、角度传感器

4、温度传感器。举例大家都熟悉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

5、触动传感器

6、其他传感器 活动三:传感器的应用

1、普通小轿车(车速表,发动机转速表,油表,水温表等

2、全自动洗衣机

3、电饭煲

4、电磁炉

5、红外线夜视仪 活动四:想一想

让学生自己说说你都知道那些传感器。

第12课 机器人的“大脑”(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大脑”。

2、了解机器人的程序。

3、了解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4、通过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认识机器人大脑、程序的作用,感受人类在促进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大脑”及机器人的工作过程。教学难点:机器人工作过程。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言: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电脑”为“大脑”的智能机器人在计算、记忆等方面比人类有巨大优势,1997年进行的“人机大战”中,超级电脑“更深的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2、播放《深蓝计算机》视频片断。

3、提出问题:超级电脑战胜国际象棋大师,是否意味着电脑具

有超出人类智商的超强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67~68“开阔视野”的内容。

5、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6、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予以补充并作出适当评价。

7、教师归纳总结:

简要介绍“更深的蓝”、卡斯帕罗夫的背景资料。

8、课件展示课题:第12课 机器人的“大脑”。

二、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一)机器人的大脑

1、引言:机器人之所以能够模仿人类的行为,是因为它也有一个类似于人的“大脑”。

2、提出问题:机器人大脑的作用是什么?它能像人脑一样真正思考吗?

3、播放《机器人大脑的作用》视频片断。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5、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予以适当评价。

6、教师归纳总结:

(1)电脑与机器人的关系:在电脑被发明以前,机器人可以说没有大脑,机器人只不过是机械手,根本谈不上是机器人,电脑的发明,终于使机械手进化成机器人,机器人的大脑就是一台灵巧的微电脑。

(2)机器人大脑的作用:机器人的大脑也就是机器人组件中的主控器,是机器人的控制中心,它能记忆知识、进行运算、逻辑判断,进行简单的联想预测,能控制、指挥机器人的行为。

(3)机器人大脑的特点:有超快的计算速度和超强的记忆能力;这是由机械和电子器件构成,它自己不能思考,不能和人脑一样随机应变。

(4)主控器上有各种按钮:主控器上有各种开关按钮、选择程序按钮、程序运行按钮;还有连接各种传感器的输入接口和连接运动器官的输出接口等。

(二)机器人的程序

1、引言:机器人的大脑相当于一台微电脑,它也是由机械和电子器件构成的它自己不能思考,必须按人们编制的程序来进行活动。

2、提出问题:机器人的程序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传输到主控器中的?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0“2.机器人的程序”的内容。

4、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予以适当评价。

5、教师归纳总结:

(1)机器人程序相当于机器人“大脑”中的思想,“大脑”通过对程序的执行,才能输出信息,发出指令,指挥和控制机器人的行动。

(2)按照自己的意图,编写特定的程序后,利用红外发射仪将程序从电脑下载到机器人的主控器中。

(三)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1、引言:机器人的“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通过“大脑”的分析、处理和判断,其决策的结果通过“运动器官”来完成。

2、提出问题: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4、展示机器人工作过程示意图。

5、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6、讲解机器人的基本工作过程。

三、创新实践

1、引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从社会生产领域向军事、医疗、服务等其他领域逐渐延伸的过程中,人类对机器人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有时,机器人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复杂、未知的,设计者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情况并编程控制它,这就要求机器人向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能认识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策略完成任务。

2、出示主题活动任务:

(1)你心目中未来的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将你所构思的机器人样子画出来。

(2)从因特网或其他途径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的工作

原理。

(3)搭建一个简易的机器人,检验它是否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工作。

3、引导学生活动,予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活动过程予以适当评价。

4、引导学生发言,或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对小组的汇报或作品适当评价,并引导学生从汇报成果中汲取知识,最后进行总结。

四、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补充学生的观点,并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3、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从因特网、图书馆或书店,进一步了解有关机器人的知识,或进一步完善机器人的构思,并将自己的经验或体会介绍给其他同学。

第13课 机器人的家族(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普及活动。

2、了解机器人家族的分类方法。

3、了解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

4、通过了解机器人的普及活动,认识机器人的分类方法和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体验机器人的应用价值,感受信息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分类及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教学难点: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言: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为适应各种行业的需求,机器人的形状和类型日益多样,结构日趋复杂,功能也愈发强大。

2、提出问题:你看到或听到过哪一类型的机器人,它在哪一领域得到应用?

3、组织学生针对上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教师补充并导入新课。

5、课件展示课题:第13课 机器人家族

二、了解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

1、引言:校园中每年一次的科技创新大赛后的成果展演,都会吸引许多人的眼球,其成果让人啧啧称奇。它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在校园中的集中展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也是其中的活动之一。

2、提出问题:开展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意义何在?宗旨是什么?活动内容涵盖哪几方面?

3、播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视频片断。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5、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补充。

6、教师予以适当评价。

7、归纳总结。(1)活动的意义。(2)活动的宗旨。(3)活动的内容。

三、了解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及其功能

(一)机器人的分类方法

1、引言:

随着电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电脑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也在新的领域中不断涌现,从而使机器人的家族不断壮大,机器人的种类不断增加。

2、提出问题:智能机器人是怎么分类的?它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教师归纳总结。

(1)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类型越来越丰富,机器人可按用途、功能、应用环境等不同方法来分类。

(2)机器人按用途可分为:工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农业机器人等。按应用环境可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两大类。

(二)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

1、提出问题:机器人的用途、应用环境不同,其形状及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功能也有很大差别。想一想,机器人已在哪些领域中应用,它属于哪一类型机器人?这些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各具有什么功能?

2、展示各种类型机器人应用情境的图片。

3、播放《机器人在不同领域应用》视频片断。

4、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补充。

5、教师予以适当评价。

6、教师归纳总结。

三、创新实践

1、引言:为了满足特定领域的特殊需求,经过人们的努力,能适应这些需求的机器人应运而生。如救援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有什么作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类型的机器人?

2、出示主题活动任务:

(1)从熟悉的途径了解救援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各有什么功能?

(2)从因特网或其他途径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其他类型机器人及其功能。

(3)编写简单的音乐程序,设计一个会演奏的机器人。

3、引导学生活动,予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活动过程予以适当评价。

4、引导学生发言,或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对小组的汇报或作品适当评价,并引导学生从汇报成果中汲取知识,最后进行总结。

四、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补充学生的发言,并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3、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从因特网、图书馆或书店,进一步了解其他类型机器人的功能,并将所获得的信息介绍给其他同学。

第14课 自动识别技术(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含义。

2、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方法。

3、感受自动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

4、通过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实例,感受自动识别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

教学难点:几种常用自动识别技术的特点。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演示:语音输入或鼠标写字软件进行手写输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属于哪种应用吗?

3、讲解: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4、出示课题:第14课 自动识别技术

二、了解身份证防伪技术

1、展示:第一代、第二代身份证的图片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9页,思考以下问题:

(1)大家知道第二代身份证在防伪技术上有什么重大改进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第二代身份证采用高度防伪的激光防伪技术,以及内置一

颗理论上无法复制的RFID芯片(俗称电子标签)。

(2)第二代身份证在防伪技术上还存在哪些弱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由于RFID卡内所有的数据理论上可以被身份证阅读器所捕获,而捕获者就可以将卡内的所有数据完全复制成另外一张卡。

(3)未来的身份证将采用哪种更加先进的防伪技术?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如人的指纹、虹膜来进行身份验证是一种方便、安全的保障手段,称为生物识别身份证。

总结: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更好的技术。

三、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

1、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

知识讲解:根据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具体特征,可以将自动识别技术分为条型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和磁识别技术等。

2、条型码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1页图14—

3、图14—4图片。(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0—81,思考以下问题: ①A条形码是由什么组成的? ②B条形码有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谈一谈生活中应用条形码识别技术科的具体事例,体会其应用价值。

3、射频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1页图14—

5、图14—6图片。

(2)知识讲解: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4、生物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2页图14—7图片

(2)知识讲解:生物识别技术是基于某人的物理特征或行为特征,用自动化方法予以辨别或认证的技术。

(3)实践操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

让学生使用语音输入软件或鼠标写字软件进行文字输入。

5、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3页图14—9图片。

(2)知识讲解: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可以把扫描出来的文字图像识别为字符。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思考以下问题: ①A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条形码有何用途? ②B说一说光学字符识别的工作过程?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识别汉字时,电脑将扫描的每一个字符与电脑中的字型特征库存放的标准汉字的字型信息进行比较,当字型特征匹配成功时,认为该字就是识别的结果。

(4)实践操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

教师演示如何利用扫描仪和光学字符识别软件(ORC)扫描、识别书本或报刊上面的文字。

四、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2、谈一谈学习后的收获。

第15课 机器智能翻译(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聊天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2、了解机器智能翻译的含义、分类方法及其工作过程。

3、了解虚拟主持人的工作过程。

4、通过了解机器智能翻译等应用实例,感受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不同机器智能翻译软件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教学难点:机器智能翻译的工作过程。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展示在线翻译、金山全文翻译的实际操作窗口或图片。

2、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机器智能翻译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机器智能翻译就是利用电脑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它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一种应用。

3、出示课题:第15课 机器智能翻译

二、了解聊天机器人

1、展示与聊天机器人“Eliza”聊天的片段。

2、提问:同学们想知道“Eliza”是谁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其实“Eliza”并不是一位真实的人,它是网络中的聊天机器人,依靠程序来进行工作。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5~86,思考以下问题:(1)聊天机器人的起源?(2)聊天机器人的普及程度?(3)聊天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4)什么样的聊天机器人会更加受到大众的喜欢?

三、感受机器智能翻译的应用

1、机器智能翻译的工作过程。

知识讲解:要让电脑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电脑必须逐个识别这句话中的字词和语法结构,再分析其语意。

思考:为什么让电脑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十分困难?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要使电脑学会像人一样进行判断和理解,还需要解决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难题。

2、自动翻译软件的分类。

知识讲解:自动翻译软件种类繁多,根据翻译软件的特点,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词典翻译类、汉化翻译类和专业翻译类。

结合图片或实际操作窗口进行知识讲解:(1)词典翻译

词典翻译软件可以迅速查询外语单词或词组的词义,并提供单词的发音。

(2)汉化翻译

汉化翻译软件主要提供英文软件的汉化、网上在线翻译、全文翻译等功能,为不会外语或外语水平不高的人提供服务。

(3)专业翻译

专业翻译软件主要是为专业化用户提供专业电子词典,辅助专业用户完成翻译工作。

3、交流、讨论。

(1)你使用过哪些机器智能翻译软件?(2)使用的效果如何?

4、实践操作。

尝试在线翻译及使用免费的翻译软件,体验机器智能翻译的实际效果。

四、了解虚拟主持人

1、展示虚拟主持人——安娜诺娃的图片、视频。

2、提问:同学们知道“安娜诺娃”是谁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其实“安娜诺娃”是世界上第一位虚拟主持人,科学家把她的性格和外貌塑造得尽善尽美,看起来文静而很有智慧。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9~90,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虚拟主持人?(2)虚拟主持人是如何工作的?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虚拟主持人是指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制作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通信传媒与观众形成交互的仿真人形象。他们虽然有主持人的功能和作用,却没有真实主持人的现实生活体验,因此称为虚拟主持人。

虚拟主持人背后是一套高速运行的电脑系统,能够不断地把文字资料迅速转变成声音,从虚拟主持人口中读出来,并根据所播报新闻的不同来变换脸部表情。

五、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 第6篇

1、动画分类: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2、二维动画代表作《米老鼠和唐老鸭》、三维动画《闪电狗》。

3、动画原理:利用人体的“视觉残留”原理。

4、gif逐帧动画和flash矢量动画。

5、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像。位图放大后失真,出现马赛克。而矢量动画通过公式生成,放大不会失真。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论文李军下一篇:玉门市移民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