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简答综合范文

2024-08-02

审计简答综合范文(精选6篇)

审计简答综合 第1篇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1.简述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合理保证鉴证业务的证据收集程序。

1. 【答案】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五个环节来收集证据:

(1)了解鉴证对象及其他的业务环境事项,在适用的情况下包括了解内部控制;

(2)在了解鉴证对象及其他的业务环境事项的基础上,评估鉴证对象信息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3)应对评估的风险,包括制定总体应对措施以及确定进一步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4)针对已识别的风险实施进一步程序,包括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及在必要时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5)评价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2.注册会计师对鉴证业务为什么不能绝对保证?

2.【答案】

注册会计师对鉴证业务只能合理保证或者有限保证,不能绝对保证。其原因简言之是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零几乎不可能,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具体来说是由于:

(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3)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4)在获取和评价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5)在某些情况下鉴证对象具有特殊性。

3.什么是职业怀疑态度?职业怀疑态度有助于降低注册会计师哪些风险?

3.【答案】

(1)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责任方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2)职业怀疑态度有助于降低以下风险:①忽略了可疑的情况;②在决定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使用了不恰当的假设;③对证据进行了不恰当的评价。

四、综合题

注册会计师李华接受长江公司的委托,对长江公司管理层编制的下属子公司黄河公司IT系统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报告进行鉴证。长江公司拟将该评价报告提交给其他预期使用者。要求:

(2)请指出该项鉴证业务的责任方,并简要说明长江公司管理层、黄河公司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李华各自的责任。

(3)在评价黄河公司IT系统有效性时,长江公司使用的是其自行制定的标准。请简要说

明注册会计师李华应当从哪些方面评价标准的适当性。

(4)在承接业务后,如果发现标准不适当,注册会计师李华应当出具何种类型的鉴证报告?

【答案】(1)

(2)该鉴证业务的责任方为长江公司管理层.

长江公司管理层的责任:对黄河公司IT系统运行的有效性的评价报告负责; 黄河公司管理层的责任:对黄河公司IT系统运行的有效性负责;

注册会计师李华的责任:对长江公司编制的关于黄河公司IT系统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报告发表鉴证意见。

(3)A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以下方面评价标准的适当性:

相关性:相关的标准有助于得出结论,便于预期使用者作出决策;

完整性:完整的标准不应忽略业务环境中可能影响得出结论的相关因素,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可靠性:可靠的标准能够使能力相近的注册会计师在相似的业务环境中,对鉴证对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评价或计量;

中立性:中立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无偏向的结论;

可理解性:可理解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清晰、易于理解、不会产生重大歧义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的评价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4)如果因为标准不适当可能误导预期使用者,应视其影响的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结论或否定结论的报告;如果因为标准的不适当造成工作范围受到限制,应视受到限制的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结论或无法提出结论的报告。

第五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概念框架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对独立性的概念内涵是什么? 1.【答案】

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能够诚实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态度;

(2)形式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事实和情况,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这些事实和情况后,很可能推定会计师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的诚信、客观或职业怀疑态度已经受到损害。

2.从行业、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的规定角度来看如何防范或降低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威

胁? 2.【答案】

由行业、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规定的防范措施包括:(1)取得会员资格需要的教育、培训和经验要求;(2)持续职业发展要求;(3)公司治理规定;(4)职业准则;

(5)行业或监管机构的监控和惩戒程序;

(6)由依法授权的第三方对会员编制的报告、报表、沟通函件或其他信息进行外部复核。

3.会计师事务所以投标的方式接替其他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从哪些方面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威胁或将威胁降至可接受水平? 3.【答案】

(1)当进行业务投标时,应当在投标书中明确表明承接业务前与现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要求,以了解是否存在任何不应接受委托的专业或其他理由;

(2)要求现任注册会计师提供各种可能影响业务承接决策的相关事实或情况;(3)从其他来源获取必要的信息。

4.在提供鉴证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可能因与客户及其董事、管理层或雇员存在利益或关系而对客观性原则的遵循产生威胁,注册会计师可能采取哪些防范措施消除威胁或将威胁降至可接受水平? 4.【答案】

(1)退出项目组;(2)实施督导程序;

(3)终止产生威胁的经济利益或商业关系;

(4)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高级管理层讨论该事项;(5)与客户治理层讨论该事项。

第六章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承办V公司2008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并于2008年底与V公司签订了审计业务约定书。假定存在以下情况:

(1)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V公司2008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前,通过与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当地相同规模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比较,向V公司保证,在审计中能够遵循独立审计准则,审计质量不会因降低收费而受到影响。

(2)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受聘担任V公司独立董事。按照原定审计计划,A注册会计师为该审计项目的外勤审计负责人。为保持独立性,ABC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该审计业务前,将A注册会计师调离审计小组。

(3)ABC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律师协助开展工作,要求该律师书面承诺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提供服务。

(4)V公司要求ABC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计算并正式提供当其所得税费金额。为此,双方另行签订了相关服务业务约定书。

(5)前任注册会计师对V公司2007财务报表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ABC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该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因认为事实已经非常清楚,所以直接更正了2007财务报表中的错报。

(6)V公司在某国设有分支机构,该国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广告承揽业务,因此ABC会计师事务所委托该分支机构在该国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该国在中国设立的企业的审计业务。相关的广告费已由ABC会计师事务所支付。【要求】:请分别上述6种情况,•判断ABC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并简要说明理由。1.【答案】

(1)违反了职业道德中有关职业行为的规定。其行为有贬低同行、抬高自己之嫌,有损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声誉。

(2)违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员工不得担任鉴证客户的独立董事。

(3)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审计小组的专家应当遵循职业道德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要求所聘专家书面承诺其工作符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4)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计算并正式向客户提供所审计期间的所得税费金额,直接影响并体现在客户当期的会计分录中,构成自我评价,损害独立性。

(5)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编制并提供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ABC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后任注册会计师直接更正客户的财务报表,属于代行客户管理决策职能,产生自我评价,损害独立性[按规定,发现前任所审计的对象有重大错报,应提请审计客户告知前任注册会计师,并要求审计客户安排三方会谈,以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6)违反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规定。我国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就不能在其它任何国家做宣传能力的广告。

2.要组成网络事务所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实体应同时具备哪些特征? 2.【答案】

组成网络事务所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实体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1)以合作为目的;

(2)明确地旨在共享收益、共担成本,或共享同一所有权、控制或管理,或共享同一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或共享同一业务战略,或使用同一品牌,或共享重要的专业资源。

3.如果B公司在财务报表涵盖期间内成为Y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客户,Y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会对其独立性产生威胁? 3.【答案】

如果一个实体在拟审计财务报表涵盖期间之内或之后成为审计客户,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确定下列因素是否会对独立性产生威胁:

(1)在财务报表涵盖期间之内或之后、接受审计业务委托之前存在的与审计客户的经济利益或商业关系;

(2)以前向审计客户提供的各类服务。

第七章审计目标

三、简答题

1.X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K、L对ABC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针对应付账款项目确定了如下目标或程序:

A.应付账款明细账中没有记录属于其他应付款科目的负债业务;

B.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应付账款账户中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表明应付账款入账时间正确;

C.客户当年发生的尚未偿还的应付账款均包含在资产负债表内,没有遗漏;D.应付账款如存在借方余额,原因清楚,并作必要的重分类调整;E.所有大额应付账款均得到债权人的回函确认;

F.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付账款,所采用的核算汇率是正确的;G.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应付账款确属ABC公司的义务。请根据审计目标的含义,确定与上述各目标对应的审计目标名称,将审计目标代码填入

1.【答案】

2.注册会计师K在审查ABC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时,针对该公司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提出了若干具体审计目标或审计程序。下面摘录了其中的一部分。所摘录的审计目标或审计程序并不一定在所述项目中是最主要的。请指出与所列示的具体目标或审计程序相对应管理层认定,每项具体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一项或多项管理层认定。将将对应的认定名称填入

【答案】

审计简答综合 第2篇

1、第一章

如何理解审计对象的现象与实质?P11 审计对象是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因此,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其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审计对象的实质。

2、第二章

管理层认定怎样影响审计程序? P52—53.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程序密切相关,审计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的合法性与公允性。审计人员了解了管理层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审计程序。通过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并据此设计审计程序以应对评估风险。

3、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如何预防法律风险? P85 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相适应,注册会计师必须在执业中遵循执业准则和有关要求,尽量减轻自己的责任,尽量避免或减少法律诉讼。具体措施有:(1)遵循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2)谨慎选择委托单位。(3)招收合格的助理人员。(4)严格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5)深入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6)聘请懂行的律师。(7)投保充分的责任保险。

4、第四章P89—P91.审计准则应包括哪些内容?不同审计种类的审计准则是否相同?

审计准则内容大体上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不同的审计种类的审计准则是不相同的。

一般准则,是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执业行为的准则,具体包括: 1)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技术条件所做的规定; 2)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身份条件所做的规定; 3)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条件所做的规定。

工作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具体包括:

1)对规划审计计划所做的规定; 2)对确立审计范围所做的规定; 3)对获取审计证据所做的规定,4)对实施审计行为所做的规定。

报告准则,是指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选择表达方式和记载必要事项的准则具体包括:

1)对审计报告应记载事项的规定。2)对发表审计意见的规定。3)对补充记载事项的规定。

4)对审计报告保送对象及报送时间的规定。

5、第五章

审计工作底稿有什么作用?P109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任务,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2)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3)有利于考核审计工作人员业绩。4)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5)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

6、第六章

如何理解审计的重要性?P121—P122.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判断一项业务重要与否,应视其在财务报表中的错报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所作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2)重要性概念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因为财务报表是为了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

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环境。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相同。

7、第七章P141—P142

1、内部控制的要素有哪些? 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五大类: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4)信息与沟通。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

5)内部监控。内部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过程。

2、内部控制描述的方法有哪些?

内部控制描述的方法有三种:

1)文字表述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所做的文字叙述。

2)调查表法,是指将那些与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的事项列为调查对象,有审计人员设计成标准化的调查表,并利用表格的形式,通过询问来了解内部控制的强弱程度。

3)流程图法,是指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将内部控制中的各种业务处理手续,以及各种文件或文凭的传递流程,用图解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分为纵向流程图和横向流程图两种方法。

描述内部控制的三种方法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在描述某一单位内部控制时,可对不同业务环节使用不同方法,也可同时使用两种或三种方法,三者结合使用,往往比采用某一种方法效果更好。

8、第八章P184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应收账款函证范围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1)函证的数量大小、范围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有:

② 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比重。如果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则函证的范围应相应大一些。

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如果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健全,则可以相应减少函证数量,反之则扩大其范围。

③ 前期间的函证结果。若以前期间函证发生过重大差异,或欠款纠纷过多,则应扩大其范围。

④函证方式的选择。积极式函证,可以相应减少数量;消极式函证,则应增加函证数量。

9、第九章P204.注册会计师甲在审计D公司的财务报表时,注意到和购货与付款循环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他认为D公司管理当局在资产负债表日故意推迟记录发生的应付账款,于是决定实施审计程序进一步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请问注册会计师甲应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注册会计师甲查找未入账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如下:

(1)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未处理的不相符购货发票及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经济业务。

(2)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3)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10、第十章P226 简述存货监盘的含义及其计划的内容: 含义:

内容:(1)制定计划: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监盘时间、监盘的样本量及项目选取等问题。

(2)准备工作:确定盘点顺序、明确盘点的重点、做好盘点的人员准备、剔除已发现的错误,准备好盘点的器具。(3)实施盘点:(4)进行抽点:(5)总结盘点结果:(6)其他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P236简述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特征。筹资与投资循环具有以下特征:

1)内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交易数量较少,而每笔交易的金额通常较大。2)漏记或不恰当地对一笔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将会导致重大错报,从而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产生较大的影响。

3)筹资与投资循环交易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合同的规定。

第十二章

掌握库存现金的键盘程序:

综合安全审计技术设计与应用 第3篇

关键词:关联分析,安全威胁,应用系统状态

1 背景

网络信息安全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安全问题正在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信息与网络安全建设, 大部分企业和组织已经从安全的局部建设进入到了整体优化阶段, 企业和组织先后部署了防火墙、UTM、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病毒系统、终端管理系统等, 构建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然而, 这些安全防线都仅仅只能抵御来自某个方面的安全威胁, 安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分析仍然有待完善, 信息安全孤岛现象日益严重。

应用系统自身的安全问题缺少关注。一个正常的企业需要多个甚至几十个应用业务, 这些系统间需要彼此配合才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单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不能代表业务流程的顺畅。有些应用厂家在开发时没有考虑到应用系统审计事件的重要性, 审计的颗粒度不够详细, 审计的行为只能存储于自身的数据库内且无人问津。

因此需要借助综合安全审计技术, 消除“安全防御孤岛”, 通过协同效应及时发现业务系统中的问题并协助定位故障原因。

2 综合安全审计技术架构设计

2.1 综合安全审计技术总体设计

安全审计技术通过关键信息采集层的多种采集方式, 搜集关键信息并反馈给数据资源层处理后存储到信息数据。经过数据资源层关联分析引擎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反馈给应用层, 经过应用层中数据展现控制处理反馈给展示层。综合安全审计技术架构如图1 所示。

综合安全审计技术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数据采集层、前置数据处理层、核心数据分析层、展示层等几个层次。

(1)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与现有设备日志等数据交互, 支持多种方式对日志进行收集。数据采集层自带数据存储功能, 同时, 数据采集层还能将原始日志进行保存, 满足事后取证。

(2) 前置数据处理层

数据处理层负责对采集到的原始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将应用业务等数据来源采集到的原始安全信息结合数据库中的资产信息进行关联分析, 确认原始安全信息的真实性, 并对确认后的安全信息进行格式标准化处理, 按照指定的信息收集策略归并安全信息, 在经过特定的数据压缩后, 存储到数据库中。

(3) 核心数据分析层

从数据库中提取信息, 按照策略完成数据的过滤、条件分析, 为展示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是展示平台进行资源配置的接口。

(4) 展示层

通过展示层, 能够查看安全事件的发生趋势、资产的脆弱性状况等, 完成对资产管理、安全事件处理、安全策略管理、安全状况评估、安全预警功能模块的配置, 完成报表的生成、输出 (保存和打印) 等。

2.2 综合安全审计技术组件设计

运维审计组件 (堡垒机) 以逻辑串行的方式部署在运维人员和运维的目标资源之间, 通过对运维协议 (如Xwin、Telnet、VNC、PL SQL、SQL等) 和加密协议 (包括RDP、SSH等加密协议) 的解析, 能够为安全管理部门或IT审计部门有效地提供符合内控策略的操作风险控制措施, 并且能够弥补在操作审计方面的不足;能够为网络与主机的运维部门有效地梳理应用系统账号关系、规避操作风险、使运维操作本身符合组织的信息安全方针。

通过应用层访问和数据库操作请求进行多层业务关联审计, 实现访问者信息的完全追溯, 包括URL、客户端的IP、请求报文等信息, 通过多层业务关联审计更精确地定位事件发生前后所有层面的访问及操作请求, 使管理人员对用户的行为一目了然, 真正做到数据库操作行为可监控, 违规操作可追溯。对数据库操作进行细粒度审计的合规性管理, 对数据库遭受到的风险行为进行告警, 对攻击行为进行阻断。它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库行为的记录、分析和汇报, 用来帮助用户事后生成合规报告、事故追根溯源, 同时加强内外部数据库网络行为记录, 提高数据资产安全。

综合安全审计技术收集应用审计、运维审计和数据库审计相关日志, 包括系统状态监控和维护、业务账号管理、审计规则定义、访问控制和审计策略配置等。认证子系统负责对外提供认证和登录接口, 对认证用户进行合理授权和接入控制。报表子系统负责对业务用户操作日志的记录和维护、日志检索、统计和分析, 并可根据用户要求生成各种格式的审计报表。

2.3 综合安全审计技术的日志泛化及关联分析设计

系统对收集的各种日志进行范式化处理, 将各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日志转换成的统一的描述形式。审计人员不必再去熟悉不同的应用、日志信息, 从而大大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系统提供的范式化字段包括日志接收时间、日志产生时间、日志持续时间、用户名称、源地址、源MAC地址、源端口、操作、目的地址、目的MAC地址、目的端口、日志的事件名称、摘要、等级、原始等级、原始类型、网络协议、网络应用协议、设备地址、设备名称、设备类型等, 使范式化后的日志详尽而易读, 更能满足复杂的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审计要求。

2.4 实现功能

通过事件的抓取和关联分析, 综合安全审计技术的主要功能包括:对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服务器、终端及应用系统等的安全日志审计信息进行统一采集并集中管理;对网络中安全设备的安全事件进行统一采集并集中管理;保护审计记录, 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提供业务系统中审计记录的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及生成报表的能力;能够定期对业务系统中的审计记录进行分析,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3 综合安全审计技术效果

综合安全审计范围覆盖到每个应用系统/ 用户。审计内容包括用户登录、修改配置、核心业务操作等重要行为, 以及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等。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事件类型、客户端IP地址、描述和结果, 审计记录不能被删除、修改或覆盖, 审计进程不能被单独中断。

安全审计技术能够将现有业务系统中故障及问题及时展现, 以便日后对系统业务流程追踪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并修复。对各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的日志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情况, 并第一时间通知管理员, 为排查故障争取时间;通过安全审计技术可以达到海量日志集中审计、快速事件发现与定位、降低IT合规成本、实现独立审计与三权分立、追踪溯源、有效减少核心信息资产的破坏和泄漏等效果。

4 总结

审计简答综合 第4篇

摘 要 绩效审计已是国际审计的主流,认清绩效审计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现行两种绩效审计方式的优缺点分析,指出了两种方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现行绩效审计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 绩效审计 综合性审计 高层次审计

一、绩效审计性质认识的重要性

认识决定行动。对绩效审计性质的认识和定位决定着我国绩效审计方式的选择。当前,尽管绩效审计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但在理论、认识和实践上,已经明显表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正确把握两种方式的优缺点,有助于审计人员采用适当的方式,科学组织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绩效审计的全面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认为绩效审计是综合性审计的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分析

1.综合性绩效审计符合一定阶段的国情,有它存在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基础。综合性绩效审计是国外早期绩效审计的重要方式。20世纪40年代晚期,美国审计署开始对政府法人实行“综合审计”,对公共基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率性进行检查。加拿大早期的绩效审计也是把传统的合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既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情况,又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绩效情况。这说明,世界各国开展绩效审计并非一开始就是高层次的独立绩效审计,而是由综合性绩效审计向高层次绩效审计转化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实践积累过程。

2.为增强国家能力建设提供支持。通过合规性审计,促进对国家经济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维持国家经济秩序健康运行。通过绩效审计,减少损失,改善管理,能促进国家的能耗效率、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管理效率以及制度效率,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综合性审计实现两种核心能力并重,为国家能力建设提供支持。

(二)缺点分析

1.审计面临双重压力。现阶段,审计要发挥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功能,面临着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与揭露绩效审计问题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在地方审计机关,繁重的财务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任务占据着审计资源,制约着绩效审计的开展。

2.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合规性审计是绩效审计的重要基础,但不是惟一基础。综合性绩效审计会使人们误认为开展绩效审计必须先经过合规性审计。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如果开展绩效审计之前相关资料已经进行过合规性审计,则绩效审计开展就比较方便一些;如果开展绩效审计之前相关资料未进行合规性审计,则并不意味着绩效审计就无法开展。绩效审计仍可开展,只是应当根据绩效审计目标的要求,先对相关财政财务收支资料和其他资料、情况进行审查、调查,然后再进行绩效评价,提出改善建议。这种情况下,绩效审计的工作量会大一些,但仍可进行。

三、认为绩效审计是高层次审计的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分析

1.规范性要求低,较灵活。直接进行绩效审计时高层次的绩效审计,因为绩效审计在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程序、选择审计方法、确定判断标准、进行审计意见表达方面都要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绩效审计项目可以是一个政府部门或公营单位,也可以是一项政府活动,还可以是一项政府支出,每个项目的个体情况差异往往很大。所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判断、评价和建议时自由裁量权较大,自主性较强,方法也较灵活,不具有法律效率和强制性。

2.节省资源。审计人员从繁重的真实、合法性财务审计中解脱出来,一部分人才集中精力研究和实践绩效审计,能更有针对性地为国家公共资源的占用、使用情况提出建议,合理规划、分配资源,可以使绩效审计结果较好地体现“预防”“揭露”“抵御”作用。

(二)缺点分析

1.不确定因素多,导致方法较难掌握。绩效审计是高层次审计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及实务操作指南尚未形成,包括审计范围、方式、标准、手段等需要探索和创新;绩效审计对象千差万别,不同绩效审计项目其经济型、效果性、效率性的实现方式和要求也不尽相同,类似合规性审计那样具有普遍意义的衡量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很难形成。基于以上两点,高层次绩效审计不能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方法,但创新人才的缺乏使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很难树立创新意识,不利于发展。

2.绩效审计一般是在合规性审计基础上进行的高层次审计。只要核实和确认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再结合一些专门的绩效审计调查,审计人员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对一个绩效审计项目的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如果财政财务数据时错误的或虚假的,审计人员若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审计,势必会得出错误的绩效评价意见。

四、我国现行绩效审计方式的选择

综合以上绩效审计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各有利弊,并不存在直接的孰优孰劣的问题,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评价。

我认为与合规性审计相结合的绩效审计方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一是可以适应目前的外部环境;二是符合全面履行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职责的需要;三是当前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情况适合开展结合型绩效审计。但是绩效审计毕竟不同于合规性审计,也不是合规性审计在效益层面上的简单延伸,我们现阶段只有培训人员、积累经验,为将来时机成熟时大规模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秋生.政府审计职责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0.

[2]陈川璐.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設计.审计文摘.2010.4.

[3]刘家义.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审计研究.2004.6.

审计名词解释简答 第5篇

审计风险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各种证据。注册会计师重大过失——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按照专业准则基本要求执行审计业务。

管理建议书——注册会计师针对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

实物证据——审计人员通过实际观察或清点所获得的,用以证实某些实物资产是否实际存在及其实际数量的证据。

审计重要性——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的严重 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错报是重大的。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所作出的全部记录。

风险评估——审计人员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财务报表层次以及种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价和估计过程,以便分析错报风险的发生领域、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是否重大。

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以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

控制测试——是指为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而实施的程序。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法定的证明效力。

审计目标——是基于一定的审计环境所确立的,对审计行为结果的一种期望,它用于引导审计行为的发生,是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总体审计计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做的详细规划与说明。

不相容职务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七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

穿行测试是指审计师在每一类交易循环中选择某一笔或若干笔业务进行追踪审核,以验证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是否与文件上所述的内部控制一致

函证是指审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存货监盘是指审计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以查明存货实际

1结存数量的方法。

其他事项段是指审计报告中含有的一个段落,该段落提及未在财务报表中列报或披露的事项,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该事项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或审计报告相关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取决于交易的结果或所执行工作的结果

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清点获得,用以确认某种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及其数量的证据。

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以现场审计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所进行的逐级复核。

固有风险是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误,该报表单独或连同其他错误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审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客户关系和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考虑的主要事项:1.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诚信2.项目组是否具有执行审计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必要的时间和资源3.事务所和项目组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要求4.在本期或以前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及其对保持客户关系的影响。5.项目组的工作委派6.业务执行7.监控8.审计工作底稿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执业纪律、业务能力、工作规则及所负的责任等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做的基本规定和要求。我国注册会计是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诚信、独立性、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职业行为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是指解决职业道德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用以指导注册会计师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利影响,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独立性的概念框架: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本质属性。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损害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诚信行事,遵循客观和公正原则,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外在表现,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后,认为事务所或审计项目组成员没有损害诚信原则、客观和公正原则或职业怀疑态度。审计证据的特征:客观性、合法性、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及时性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1.连接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2.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3.明确审计责任、评价工作业绩的依据4.为审计质量业务控制和质量检查提供了可能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1.审计业务约定书或审计通知书 7.总体审计策略

2.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法律性资料 8.具体审计计划

3.与被审计单位组织机构及管理层人员9.实施具体审计程序的记录与资料

结构有关的资料 10.与被审计单位、其他审计人员、专家和

4.重要法律文件、合同、协议和会议记录其他人员的会谈记录、往来函件的摘录或副本 11.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

5.对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研究与评12.被审计单位声明书

价的记录 13.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及副本

6.被审计单位未审计财务报表及审计差14.审计约定事项完成后的总结

异调整表 15.其他相关资料 内部控制五大要素

1.内部环境(治理结构 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内部审计机制 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文化)

2.风险评估(目标设定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 风险应对)

3.控制活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授权审批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 财产保护控制 预算控制

运营分析控制 绩效考评控制)

4.信息沟通(信息收集与筛选 信息沟通与反馈 信息集成与共享)

5.内部监督(日常监督 专项监督)

对内控进行了解 1.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2.利用以往审计经验3.通过观察和询问4通过.穿行测试 测试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1.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3.控制由谁执行4.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 现代内部控制目标: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促进维护资产安全;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基本原则: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 应收账款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主要客户项目;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甚至期末为零的项目;可能产生重大错报或舞弊的非常项目 应付账款 对于供货总额较大、积欠过多、长期挂账、未收到对账单的供货商,发函证。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1.检查银行存款余额,编制银行函证结果汇总表,检查银行回函2.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验证其正确性3.检查银行定期存单,编制定期存点检查表,检查是否与账面金额一致,是否与被质押或限制使用,存单是否被审计单位所拥有4.检查大额银行存款的原始凭证

截止性测试 目的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记录归属期间是否正确;应计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有被推延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的情况 日期发票开具日期或收款日期;记账日期;发货日期 审计路线账簿记录为起点;销售发票为起点;发运凭证为起点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反比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 反比;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 正比 审计报告的作用1.对审计工作的全面总结2。评价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工具3.向使用者传达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4.表明审计师完成了审计任务,承担审计责任的证明文件

需加其他事项的情形1.与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相关的情形2.与使用者理解注册会计师责任或审计报告相关的情形3.对两套以上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形4.限制审计报告分发和使用的情形 出具无法表示审计报告条件1.审计范围受到重大限制且影响具有广泛性2.存在具有互相影响的多个不确定事项 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条件是什么?(1)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3)没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附加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企业收银未收:虚构收入或虚假收款(动机:可以提高当期的收入和现金流量、现金比率)企付银未付:有可能是虚构成本费用而为;虚假支付未到期的负债;虚假支付可能无法支付 负债 银收企未收:收入不入账,如果等额支出不入账相结合,该款项可能被挪用或侵占;有避税要求或各会计期间平衡利润要求 银付企未付:再利用单位中央款付款后,不入计单位存款日记账,长期挪用企业资金;企业支付的成本和支出不在当期入账,即降低当期成本,调高当期利润 在编制监盘计划时应当:1.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的重要性及其存放场所2.了解存货会计系统及其他相关的内部控制3.评估与存货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及其重要性4.实地察看金额较大或性质特殊的存货的存放场所5.考虑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 对主营业务收入实施分析程序

1.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是否的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2.比较本期各月各种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季节性、周期性的经营规律,并检查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3.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同类产品毛利率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合,并查清重大波动与异常情况的原因

4.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

5.将上述结果与同行企业本期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人大在职会计专业审计简答20题 第6篇

1、从技术层面上审计有哪些方法

答:

1、监盘法。监盘法也称为监督盘点法,是指有被审计单位的财产经管人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实物盘点,审计人员亲临现场监督,发现疑点可要求复盘核实甚或亲自实施的一种盘点。它常用于存量较大的实物,如厂房、机器设备、大宗原材料、产成品等的盘点,且对大宗原材料、产成品等往往采用抽查方式进行盘点。

2、函证法。函证法是指通过向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组织发函来调查情况,以获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式。函证包括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主要应用对被审计单位的债权债务的确认。肯定式函证就是向债权债务人发出询证函,要求其证实所函证的款项是否正确,无论对错都要求复函;否定式函证,它是向债权债务人发出询证函,但所函证的款项相符时不必复函,只有不符时才要求债权债务人复函。运用函询时,无论发函还是受理函,均需在审计人员管理或控制下进行,不能委托给被审计单位去办理。

3、比较法。比较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书面资料的数据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差异,经过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比较法大多通过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包括绝对数指标比较和相对数指标比较。

4、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务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以发现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以此确定审计重点,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的审计方法。

2、审计工作中的技巧

答:

1、访谈与沟通:做好充分准备、列出期望要点、选择适当环境、考虑出席人数、把握反弹时间、虑及闲聊适当、获取受访者必要信任、仔细选择提出问题、保持耐心并认真倾听、寻找重要非语言线索、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对信息进行甄别确认、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2、快速审计的技巧:

1、注意分析性复核方法的使用

(1)与上期相比,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是否增长过快?应收账款余额是否增长过快?主营业务成本是否相对增长较慢?回答“是”越多,越应引起重视;

(2)比较本期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3)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各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明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

2、检查公司的年度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对照公司的销售量看是否出现销售总量大于生产能力的情况。

3、抽查公司被审计期间的销售合同、出库凭证等原始资料,看其手续是否完整、是否有异常情况;抽取公司被审计期间内一定数量的大额

销售发票,审查发票是否真实、有效,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一致。

4、对审计截止日较大额应收账款发询证函进行函证、以确认对方单位是否欠款,注意有无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

5、抽查应收账款明细账,注意是否有大额应收账款转其他往来、与其他往来对冲销账;是否存在以资产置换、转让、投资、亏损年度计提大量坏账准备等方式将大额应收账款消化掉。

6、注重年初岁末账。企业会计做假一般发生于1月和12月,尤其是12月份更需关注,人

为调节成本、利润的现象多发生于这个时间,对于年末金额较大的会计凭证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蕴含审计风险。因此,建议详查12月份的会计凭证,尤其是转账凭证涉及大额收入成本项目。检查审计截止日后是否有大额销货退回,手续是否符合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认真剖析金额红数。红数一般是会计核算异常的临床表现。无论是对于会计报表、会计账簿,还是记账、原始发票,只要出现大额红数,都应该认真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财务处理的正确性这是发现被审计单位核算问题的捷径。

8、查阅关联企业的往来交易。存在控制、间接控制、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业之间互称为关联方,关联方之间因为纳税、业绩需要等原因往往会产生不合理的关联交易,查阅关联企业之间的往来交易,司能会迅速发现企业人为调节成本费用、收入、利润的现象。

3、特殊项目审计——小金库审计

1、经营业务现场观察估算法。实地巡察现场和生产经营流程,审计人员应了解被审计单位有无固定资产闲置,尤其是店铺、厂房、机器设备出租或机器设备进行对外加工、作业的情况;了解废品、下脚料、副产品的产量比和管理、销售等情况。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再查阅账簿记录,若账簿中没有反映或没有全面反映有关收入,则可能“小金库”的问题。

2、收入分析法。隐瞒收入不入帐是多数单位私设“小金库”的主要手法。

(1)调查了解单位生产经营情况,特别要了解单位的生产能力状况,分析单位收入与生产能力相符情况,若有异常,应追查原因,确定是由于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导致单位开工不足,还是因为隐瞒收入致使单位表面生产能力过剩;

(2)检查单位是否存在业务外其他收入,如边角余料和下角料收入、运杂费收入、手续费收入、利息收入、捐赠赞助收入、以及资产处置收入等,并确定单位以上收入是否如数入账;(3)审查单位有无存在收入挂账问题,如发现单位通过往来账转移收入,应延伸检查资金去向,确定是否流入单位“小金库”。

3、成本(费用)审查法。成本(费用)审查是针对单位通过虚列支出手段设立“小金库”而采取的检查方法。主要检查三个方面内容:

(1)检查是否存在通过虚假支出隐匿部分利润进入“小金库”行为;

(2)检查向对方单位收取或扣回的补偿费用是否冲减相关成本(费用),有无转入账外私存私放;

(3)检查有关的成本(费用)是否有相关收入或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与之相配比,特别要关注财务报告中成本偏高及有关费用急剧增长等异常现象,去分析判断单位有无存在隐瞒收入问题。

4、往来账款的对账核对。

有的企业为了隐瞒收入、虚列支出套取现金,依托“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核算,然后借故核销、冲减,从而提取现金或用其他方式将款项存入账外。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查核:一是在对往来账进行账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询证函和必要的外调进行往来账查证,把大额的往来账款作为进一步核实的重点;二是对以物易物、以货抵账业务进行重点检查,看其是否有办理物资入库手续并冲减往来账款,如存在不办理入库手续,就有必要追查销售后的账务处理,是否存在账外设账问题。

5、银行对账单核对法。

许多企业为了隐瞒销售收入,往往通过产品不入库、不记账而直接销售,销售收入在“银行存款”账户不作会计记录。为此,审计人员只有摸清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核对银行账号,结合企业的经济活动特点,对银行对账单,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之间进行存入笔数和金额的核对。尤其遇到银行对账单上一进一出金额相同的经济事项时,一定要重点延

伸检查,追查日记账有否登记,直至查清事实真相,就不难发现收入不入账的问题。特殊项目审计——往来账审计

一、往来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利用“应收账款”账户虚列收入。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为表现政绩,就通过虚开发票、虚假结算等手段虚增利润,以完成经营考核指标;

2、利用“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账户隐藏收入。效益较好的企业,为了少交税,或平衡收支,或为下一年度留“口袋”,把收入挂在“预收账款”或“应付账款”里,不做收入处理,人为调减利润;

3、利用“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账户将成本费用挂账。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在完不成经营指标时,将生产成本不进行账务处理,而挂入“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账户,人为调增利润;

4、有些效益较好的企业,利用“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账户虚列费用,加大成本,人为调减利润。

二、往来账的审计查证方法

1、“逆查法”。充分利用会计报表,通过对报表、总账与明细账及相关资料的核对,发现问题;

2、从往来账当年发生情况入手重点查阅金额大的有代表性的凭证,发现疑点再查阅核算内容,追查预收或应付款中收入挂账的问题;

3、对相互之间提供商品或劳务的单位,通过往来挂账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少计收入、少计成本或虚增收入的问题;

4、认真分析往来账户。有关科目之问的大额结转,对结转依据不充分的,应查阅当年发生业务,查清事实 ;

5、往来账审计中,对以前年度挂账,当年大额支付货币资金的情况,应予特别关注。首先看挂账依据是否充分,再看付款凭证附件中,核算资料是否齐全,从中发现问题;

6、往来账审计中,如果发现有关科目余额与正常情况不一样,应仔细核对当年的业务,如果当年借贷方发生额并没有导致负数金额产生,就应仔细审计上一年的经济业务,从往来疑点入手,追根朔源,一查到底,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特殊项目审计——账中账审计

账中账。有的单位为开展某项业务,从暂付或应收款科目中以拨付周转金、预付款形式转出一部分资金,单独存放,另立账户,单独核算,收回资金冲减暂付及应收款,该项业务结束后,该项目发生的收入和支出不纳入财务总账核算,资产负债和损益也不并入单位财务报表。账中账既不是法定独立核算单位,也不是报账单位,其资金活动脱离了单位财务监督。审计人员通过核查单位暂付款(或暂存款)的借贷发生额就能发现,但不易查清,需要逐笔清查,理顺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对照财务会计制度认定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特殊项目审计——断头账审计

断头账。审计发现有的单位收入、支出、存款、现金和往来账不明原因地突然增加或消失,这就是断头账。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账外转入或者转出账外;二是违法取得资产或收益;三是人为调账;四是营私舞弊;五是会计交接时末办理会计移交手续或者部分未交。审计人员发现断头账时应当责令被审计单位提供全面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审计期以前的会计资料,以查清其断头账的原因,认定其性质,以便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和处理。

3、作为取证的审计程序有哪些,最常用有效的有哪几种

答:

1、风险评估程序:审计人员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当然,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还应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

2、控制测试:在下列情形之一时,审计人员应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在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审计人员应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则应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3、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事项和事项、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审计人员应当计划和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获取审计证据的其他类型主要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4、审计证据的主要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

3、审计证据的特征: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必须足够支持审计人员作出审计结论,是最低数量上的要求,也称足够性;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即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4、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鉴定)。真实性、重要性、充分性、经济性。判断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需考虑的因素。

(一)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必须足以支持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影响证据充分性的因素: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审计人员的执业经验;审计过程是否发现舞弊;审计的总体规模与特征。此外,还应考虑经济因素、审计证据的类型及获取途径。

(二)适当性

1、相关性指必须与审计目标相联系;

2、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能否客观地、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它受到取得方式、来源渠道、及时性的影响。一般,客观证据比主观证据可靠;亲获证据大于提供证据;外部证据大于内部证据;已获第三者确认的内部证据大于未获第三者确认的内部证据;提供证据时内控制度较好大于较差;书面证据大于口头证据;能相互印证时,可靠性较高。

(三)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及相关因素

1、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2、获取证据时应考虑审计成本。一般而言,审计证据的相关性与可靠程度越高,则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减少;反之,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要相应增加。

5、如何鉴定审计证据

1、真实性:审计证据的真实性是鉴定审计证据的重要标准。审计证据的真实性要求包括:(1)审计证据必须是对经济活动客观真实的描写

(2)审计证据的时间、地点、事实、当事人必须准确无误

(3)审计证据所描述的经济活动变化的环境、条件、因果关系必须真实可靠(4)审计证据中的各种数字、计量单位必须准确、合理(5)审计证据的语言必须清晰、简洁、易懂

2、重要性:审计证据的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影响审计结论的程度有关。不同审计证据的作用大小不同,其对审计结论的解释作用也不同。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必须在一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有涉及舞弊和违法行为、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影响收益趋势、不期望出现的现象所收集的审计证据,不管其金额多小,都是重要性的审计证据,因为这些审计证据的存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企业是否存在不合理或者违法经营的现象,其财务状况是否得到真实反映

(2)在建议划分调整的不符事项和未调整不符事项时,应按上述情况考虑审计证据的重

要性

(3)在考虑审计报告类型时应从相对金额的大小、是否具备可计量性、项目的性质,以及项目范围受限制的牵涉面考虑审计证据的重要性

3、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或足够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支持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它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4、经济性:从严格意义上说,为了证实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应该去取得有足够说服力的审计证据。但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又不得不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审计证据的效用(即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此即审计证据的经济性。需要指出的是,在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时,往往由于搜集和鉴定审计证据所需成本过高,审计人员可以运用成本效益原则,如果获取最理想的设计证据需花费高昂的审计成本,则审计人员转而收集质量稍逊的其他证据代替,只要它仍能满足审计目的的要求。但必须指出的是: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为由减少必要的(或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6、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不同的审计目标,需要获取不同的审计证据,因而选用的审计程序也不相同。在选用审计程序时,要注意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审计目标的一致性。有时,一种审计证据可以通过执行不同的审计程序来获得,而经过执行一种审计程序可以获得不同的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依据审计目标和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恰当的选用最为合理的审计程序,以获得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要求。

7、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性 答: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1、它联系并贯穿整个审计工作过程

2、它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3、它是评价或考核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与工作的依据

4、它为审计质量的控制与检查提供了可能

5、它对未来的审计业务具有备查参考价值

8、从审计与被审计的角度,谈谈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答:内部控制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层的重要性:

1、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执行

2、保证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正确落实

3、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5、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6、保证各项经营活动的正常、有效进行 内部控制对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的重要性

1、了解与评价内部控制,有利于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编制合理的审计计划,利用合适的内部审计,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了解与评价内部控制,有利于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确定对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的执行与实施程度,以保证审计测试质量

3、了解与评价内部控制,有利于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均衡审计工作,保持应有的职业谨

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以降低审计风险至可接受的水平

9、如何评价内部控制(评价哪些东西内容,经过哪些程序)答: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现行内部控制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

1、内部控制的健全性评价是指针对被审计单位实行的内部控制本身是否完善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其测试的内容是被审计单位各项控制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被审计单位在哪些环节、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控制,关键控制点是否重点进行了控制,所有内部控制目标是否均已达到,从而据以评价内部控制在设计上是否存在缺陷和不足。步骤:确定内部控制评价模式

调查内部控制现状

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

2、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是指针对在健全性评价中被认为健全的或基本健全的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得到贯彻执行以及贯彻执行的程度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步骤:确定控制测试的内容与数量

进行控制测试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0、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鉴定的关系 答: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由内部审计人员召集负责制定与执行内部控制的组织内部相关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过程。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审计机构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的区别:

①从事的主体不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还包括对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主体是审计人员。

②实施的目的不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多以建设性为主,而内部控制审计则以批判性为主

③报告的方式不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报告其结果时,主要根据有关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见、建议及结论,编制并提交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或出具改进内部控制建议书;而内部控制审计多以出具内部控制审计决定书或意见书报告其结果。

④提交的对象不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参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相关管理人员,必要时,也可提交给治理层或管理层,以便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大多提交给与之有领导隶属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治理层或管理层及相应机构。

⑤运用的方法不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运用的方法通常有专题讨论会、问卷调查及管理分析等,而内部控制审计通常采用文字叙述、调查表及流程图等方法。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的联系:

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可用来确定实质性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并可借以指导具体的审计活动。

内部控制鉴证是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提出结论,经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信任程度的业务。内部控制鉴证属重要的鉴证业务。它是直接报告业务和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鉴证对象应满足以下条件: 鉴证对象可以识别

不同的组织或人员对鉴证对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合理一致

审计人员能够收集与鉴证对象有关的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提出适当的鉴证结论。

11、审计报告的作用 答: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在对约定事项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1、鉴证作用:鉴证作用是指审计人员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通过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是否合法、公允,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出客观的鉴证。

2、保护作用:保护作用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尤其是揭露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行为,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3、证明作用:证明作用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正确性给予证明。

4、促进作用:促进作用是指审计人员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审查与评价,通过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并可通过管理建议书提出改进措施和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2、管理建议书的性质和特点

管理建议书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或完成审计工作后,就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审结果提供建议的一种正式文件。管理建议书既不是审计的委托事项,也不是承接会计咨询业务的报告。编制和出具管理建议书是审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一种极具价值的纯粹服务。它不对外公布,一般只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提供。就其性质而言,管理建议书所提出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不具有公正性和强制性,只是一种有价值的咨询意见。

13、审计报告与管理建议书的区别与联系

答: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意见是同一审计委托形成的意见,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但两者又有着明显区别,主要包括:

(1)对象不同。管理建议书是针对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提出的;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由此而形成的审计意见是针对会计报表提出的。

(2)责任不同。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后就内部控制缺陷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提供管理建议,不是一种法定义务,没有法定责任;审计意见是对会计报表形成的意见,是法定的业务,具有法定的责任。

(3)作用及影响的程度不同。管理建议仅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供内部参与,不对外报送,对外不起鉴证作用;审计意见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要向外报送,对外起鉴证作用,作用与影响很大。

14、什么是审计

答: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它是由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专职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财政经济规章制度,运用专门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财务报表、其他经济资料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核和检查,以确定其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审查结果出具报告书,以达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财经纪律,维护被审计单位 的合法权益,提供审计信息,促进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宏观控制的目的。

15、为什么要审计

答:审计的职能包括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

经济监督:经济监督是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某一特定方面在规定的标准以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鉴证: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有关经济资料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合法性的审核检查,确定其可信赖的程度,并作出书面报告,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者其他有关方面的信任。

审计的作用

制约性作用:审计的制约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审核和检查,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鉴证,揭露贪污舞弊、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严重损失浪费及不经济行为,依法提请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从而纠错揭弊,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计划和预算的贯彻实施,维护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的真实、可靠,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促进作用:审计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审核和检查,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评价,既指出其合理的方面,以便继续推广,也指出其不合理的方面,并提出建议,以便纠正改进,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

16、如何开展审计

答: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阶段,即审计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程序的初始阶段。

1、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3、初步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

4、实施风险评估

5、制定审计计划 实施审计工作:在完成准备阶段后,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和运行情况衡量和评价,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彻底、全面而细致的检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进驻和了解被审计单位

2、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3、审查财务报表项目

4、获取审计证据

完成审计工作:完成审计工作阶段,即审计报告阶段,是整个审计程序的最后阶段。

1、整理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和审计证据

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

3、编制审计报告,提出管理建议书

4、建立审计档案

17、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答:内部控制的作用及重要性

(一)内部控制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重要性:

1、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

2、保证企业经营决策和规章制度的落实;

3、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5、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6、保证经营活动正常、有效进行。

(二)内部控制对审计人员的重要性:

1、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保证审计测试质量;

3、降低审计风险水平。

18、什么是职业道德 答:职业道德系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具有审计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职业道德在审计领域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对审计人员(如注册会计师等)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业务能力、工作规则及执业责任等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作的规定和要求。就社会审计来说,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所规定的要求,其具体内容包括独立、客观、公正、诚信、保密、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以及职业怀疑的态度和职业行为。独立原则。独立原则是对注册会计师而不是对非执业会员提出的要求,在执行审计等鉴证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客观原则。独立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应因偏见、利益冲突以及他人的不当影响而影响自己的职业判断。

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应当刚正不阿、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地对待利益各方,不以牺牲一方利益为条件而使另一方受益。

诚信原则。诚信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所有的职业关系和商业关系中保持正直和诚实,秉公办事,实事求是。保密原则。保密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因职业关系和商业关系而获知的信息予以保密,因为一旦这些涉密西悉尼被泄露或者被他人利用,则可能会给被审计单位带来严重损害。

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专业胜任能力是指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的委托。职业怀疑的态度和职业行为。职业怀疑的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职业行为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发生注册会计师已知悉或者应当知悉的有损职业声誉的行为。

19、职业道德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在:

(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职业道德规定了制造产品的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

(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信誉,也就是它们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是指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业的信誉主要靠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3)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的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其责任心是极强的,因此,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一个职业集体,甚至一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诚信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行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注册会计师应当坚持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巩固和提高的独立性水平,全面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应当遵循道德要求,履行保密义务;维护职业形象,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通过大力弘扬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的职业风尚,有力推动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精神深入人心,不断提升行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20、审计业务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答:

1、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有关法规规定的专业教育水平和专业工作经历

2、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有关教育和培训的制度规定要求,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保持和更新专业知识,充实和发展专业技能

3、注册会计师应当避免承担和从事不能胜任或不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对于需要其他专业人员协助才能完成的任务,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所委派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4、注册会计师助理人员在执行业务之前,需经过专门培训,注册会计师对于委派给助理人员的工作必须切实予以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对其工作的结果进行检查。

5、注册会计师要具备完备的业务知识体系

6、注册会计师要有比较强的业务技能

上一篇:普通话考试说话:我最尊敬的老师下一篇:团支部推优入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