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保护论文

2024-07-24

企业环境保护论文(精选9篇)

企业环境保护论文 第1篇

摘要: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实用性的处理策略,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保护;化工企业;问题

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但化工企业又涉及到环保、安全、健康等方面问题,现代化社会发展下,人们更加注重节能环保,且世界上大约96%的产品和化学息息相关,包括卫生保健、通讯汽车、食物、建筑物等,化工无处不在。当代社会对化工企业的关注点主要是其环保、安全、健康等方面,而环境保护已是人类发展的焦点,要不断深化清洁生产方式,研发相应的环保技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化工行业应严格落实国家各项环保政策,强调污染物减排和清洁生产,更应注重减少各种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1]。因此,分析化工企业环境保护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企业环境保护论文 第2篇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关注对生活环境的保护。煤炭企业作为传统的环境破坏源头之一,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浪费严重、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煤炭企业是能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改善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煤炭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企业在这当中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切实加强煤炭企业的环保工作,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对于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对于煤炭企业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煤炭利用对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它不仅给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会制约煤炭工业自身发展,必须对煤炭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1煤炭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环境保护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有战略眼光的现代企业家,要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要依法做好企业环保工作。改善环境质量,需要企业加强环境保护。一个地区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是由于这个地区的各类污染源向环境中排放了过多的污染物,超过环境自身的吸纳消解能力,导致污染物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逐渐富集。解决资源能源瓶颈制约,需要企业加强环境保护。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要受到资源的制约。“经济”这个名词本身的含义,就是在充分考虑制约的前提下,如何以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然而,我们的现状是制约极为突出,发展却不“经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高投入和高消耗,这种建立在传统工业化道路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必须提高煤炭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煤炭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创新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高低,是由很多方面决定的,生产成本和社会形象无疑是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从企业生产成本方面讲,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在社会环境意识日益提高及有效的环境法律制度下,企业通过率先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比如改进生产过程与产品的环境性能,可以优先于其竞争者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生产投资和产品销售支持。企业通过积极的环境管理有助于实现产品或工艺创新,而创新所带来的收益不仅可以弥补企业的环境保护成本,甚至可以为企业带来净收益,从而获得“创新补偿”。企业通过这样的优势创新可以赢得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应有的做法,是把改善环境当作经济的提高竞争力的机会,而不是当作令人厌恶的成本或一种无可奈何的被动应付。企业应主动通过评估自身活动直接和间接的环境冲击,学习体会未充分使用资源的机会成本,前瞻性地创造有利于创新和提高生产力的解决方案,研发能将成本降至最低的环保新技术与新工艺,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

3地区经济发展需统筹兼顾

社会的发展是一项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构成社会系统工程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没有哪一项事业的发展是脱离其它事业而独立发展的,目前,环境问题正是影响和关系到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产业结构以煤炭、煤化工等资源消耗型行业为主,多年来形成了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内循环模式,更是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如果持续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势必造成资源枯竭和污染严重的不良发展局面,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难以为继。落后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工业运作和农业耕作方式亟待改进,这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地方经济决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所谓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另一方面,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主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问题这里所说的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我们周边的环境所引起的人为的环境问题。这种人为的环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一是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它在过去曾经是无人过问,现在则是人人关心,它也是煤炭开采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

4加强煤炭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论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利用 第3篇

1 文物建筑保护的现状

1.1 文物建筑保护立法逐渐完善

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悠久, 在发展的漫长过程中, 遗留下来非常多的历史文物以及精神财富。自古代以来, 我国就已经开始着手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在我国的古代, 最高统治者就明文规定, 要保护宫殿、寺庙、陵墓等历史建筑;在国民党统治时期,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颁布了《古物保存法》, 以立法的形式对文物建筑予以保护, 并且把文物保护作为一项具体的事业,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和开展;建国以后, 开始了对文物古迹的普查和统计, 并且在此基础上, 把已知的文物划分了不同的等级;我国在1982年颁布了文物保护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其后经过了多次修订,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2015年4月公布;又颁布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条令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颁布了行业准则《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继而逐步完善了文物保护的法律体系及行业规范。

1.2 文物建筑容易受到损坏

就我国文物建筑的整体来看, 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均是以木材作为原料建筑的, 古代的建筑是以木结构作为建筑体系, 既符合了我国古代的实际发展水平, 同时也为现代的文物保护带来了困难。我们都知道, 无论是何种的木结构均容易受到自然灾害、蚁虫、人类行为等的破坏, 因为木结构有其本身的脆弱性, 导致文物建筑保护的困难和复杂。我国遗留下来的木结构建筑, 主要是通过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对其进行修护保留下来的。所以, , 当当代代的的文物建筑保护变得更加复杂, 对保护的技术要求更高。当前的文物保护已经不单单是对历史遗迹进行修缮及维护, 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 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 能够作为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载体, 使其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以及民族精神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但在实际的木结构建筑保护过程中, 因为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和复杂性, 由于意见的不同产生了很多的争议和分歧, 很多国内专家和学者对木结构建筑的保护方法和修缮理念存在差别, 很容易使文物建筑的保护出现分歧和错误, 不利于文物建筑保护的开展。

1.3 文物保护需要的经费较多

我国现存的文物建筑大多是古代的宫殿和庙宇, 文物建筑大多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建筑物。由于当时的建筑水平和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文物建筑的使用价值并不高。而且在文物建筑保护的过程中, 虽然每年国家都会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于文物的保护, 但是我国需要进行修缮的文物建筑众多, 仅仅靠国家的经费是远远不够的, 导致了部分建筑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 而变成了一堆废墟[1]。

1.4 公民文物建筑保护意识不强

虽然我国对文物建筑保护已经进行了立法保护, 但是文物建筑保护的主体仍然是社会公众, 法律强调文物建筑保护仅仅是公民的一项义务, 而且道德又对公民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就目前来看, 我国很多的文物建筑已经作为旅游景点被开发, 每天都会接待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由于部分游客自身的素质比较低, 缺乏对文物建筑保护的意识, 会在游览的过程中, 破坏文物古迹, 在一定程度上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增加了困难。

2 文物建筑保护坚持的原则

2.1 全面保护原则

文物建筑全面保护的原则主要指的是对文物建筑本身进行全面的保护, 以及对文物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科学、精神财富的保护传承。要保护文物建筑的全面历史信息, 切勿只注重文物建筑保护带来的经济收益, 更要注意到文物建筑保护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就文物建筑保护而言, 在空间上要保护文物建筑的外观, 还要对文物建筑内部的装饰、雕刻、家具陈设等进行保护;就时间来看, 要保存不同时代的文物建筑, 体现出历史的层次与不同时期的特点。

2.2 尽量保持原状原则

在文物建筑的保护过程中, 增添和拆除有时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了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历史性。所以在文物建筑保护的过程中, 要对建筑做好充足的调研工作, 才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增添和拆除。

2.3 对文物的原真性保护原则

文物建筑的保护主要就是对原有历史建筑的保护和规划, 文物建筑的原有部分, 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延续, 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 是文物价值的根本体现。在文物建筑维护的过程中, 要做到对原有部分的保护, 哪怕是一砖一瓦也要倍加珍惜, 不能毁损和破坏[2]。

3 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3.1 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在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 应该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使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有人可以负责, 一旦发生文物破坏和毁损的问题, 可以让责任人直接进行赔偿和维护。我国目前的文物建筑保护和利用, 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而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 文物建筑保护和利用的负责人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责任人除了日常的文物建筑的保养、修缮等工作, 还要将文物建筑发生的特殊情况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

3.2 对文物建筑的用途做出明确的规定

文物建筑的用途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这样容易确定文物建筑的责任负责人。文物建筑的用途包括原有的居住、生活、商业、旅游等性质的用途, 一旦文物建筑确定用途不得随意发生变更。我国的文物建筑除了博物馆、游览场所以外的用途, 其他的用途应该上报相关部门备案。同时文物建筑的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文物建筑用途的监督, 避免出现文物建筑用作其他的用途为私人谋取利益的非法事件, 从而避免文物建筑出现被破坏的问题。

3.3 文物建筑的利用需要严格的审批

在文物建筑利用的过程中, 需要严格审批制度, 强化文物建筑的维护修缮工程管理。我国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但是在文物建筑的利用方面没有什么规定, 只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涉及到了文物建筑的利用要求。所以在实际的文物建筑利用过程中, 文物保护部门要严格文物建筑利用审批流程, 加强对文物建筑利用的管理, 提高文物建筑利用的水平, 以文物建筑的利用促进文物建筑的保护, 以建筑的保护加深对建筑的利用[3]。

4 结语

文物建筑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见证者, 代表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财富, 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继承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 在文物建筑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 要坚持文物建筑保护的原则, 进一步提高文物建筑利用的审批标准, 并且在文物建筑利用的过程中, 加强文物建筑的保护, 提高建筑保护的水平, 规范文物保护部门与利用部门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游昊星.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以重庆华岩寺为例[J].安徽建筑, 2011, 18 (5) :124-125.

[2]全泉.浅析文物建筑的保护[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3 (2) :167-168.

试论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文物保存环境;文物保护;污染物;风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现今发掘的文物古迹不计其数,这些古建筑、古墓群、石窟刻、古陶制品、古文化遗址、珍贵艺术品等都是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机制的珍贵古物,然而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人为因素等的影响,比如古建筑的腐朽、金属器皿的锈蚀、石窟和雕刻的风化侵蚀、壁画彩绘的脱落等,这些因素的存在让文物的存在岌岌可危。文物环境是文物古迹本身与其存在的关联的自然环境系统,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方面,而加强文物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势在必行。

一、文物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對文物保护的影响

近年来,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文物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多,遭受严重破坏。首先,酸雨、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对文物造成破坏,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这类物质具有强腐蚀性,对露天文物造成严重腐蚀。其次,水资源的污染,对文物保护工作有着不良影响,污水能够渗透到地下,使埋藏于地下的文物造成严重破坏。再次,辐射线的长时间照射,能够对纺织类等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包括质量下降、颜色变浅、韧性缺失等影响。光环境中的辐射线既能够减弱纺织类文物的颜色,降低纺织物的强度和韧性,阳光中的紫外线、蓝光等诱导空气中的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少量有机醛类等强腐蚀力的污染物质,一点一点地蚕食古文物。最后,微生物能够对露天文物进行侵蚀,使文物表面出现裂痕等。在文物古迹中存在大量的壁画、棉麻织物、木制品、纸制品、颜料等,这些天然的有机物质的表面极容易产生微生物,比如硫细菌、铁细菌等。如铁狮子观的文物,由于工作人员未及时采取覆盖措施,使该文物遭受微生物侵蚀,不利于文物保护。

(二)人文环境因素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首先,噪声污染是人文环境因素对文物保护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噪声过大,引起震动效应,对文物安全保存产生威胁。强大的噪声引发振动,它不仅对文化环境产生破坏,对文物的安全保存也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的一些古墓群、石窟等周边环境中,经常由于人为的原因,比如大型机械运作、开山放炮、建筑施工、交通工具等引起大量的噪音,从而产生巨大的报批振动、机械振动等,这些噪声及振动的存在严重影响文物古迹的安全保存。其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文物保护产生不良影响。我国现存博物馆有2000座左右,馆藏文物1500多万件,但是随着近年来游客数量的激增,旅游旺季时不间断地参观,导致众多文物古迹长期处于不受保护的环境之下,加之有些游客行为素质偏低,随意在文物上涂抹刻画,极大地影响了文物的外观视觉效果和保存品质。如北京万里长城,作为我国重要文物遗产之一,因旅游业的发展,不断遭受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破坏,既影响文物的美观度,又对文物长时间保存产生不利因素。

二、加强文物保护的有效对策

(一)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

要加强文物保护,有必要采取有效手段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首先,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制定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调作用,加强文物环境的改善和提高文物环境质量。其次,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定或条例,以降低污染排放,尤其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二氧化硫等强腐蚀性污染物。再次,加强水污染处理,为文物保护营造良好的水文环境。必须对水污染的问题进行处理,对水资源建立其重点保护区,对污水建立起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并且针对工业污水的排放问题务必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改善农业水污染源的管理,从而保证水质达到国家的水质标准。最后,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可以适当采用消声器等科技手段而降低噪音,避免对相关文物造成更多干扰。在文物保存区周边的环境中,需要禁止大型工程的运作,避免多大的噪声引起震动,对于无法避免的噪声,可以采用消声器以及避震器来降低噪声和振动所带来的影响。

(二)保护有利于文物保存的环境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注重文物周边环境对文物的有效保护作用,进而对其加以保护,确保文物保护环境的完整性。例如:加强文物保护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保护,针对生态环境较差的文物保护区,采取植树等有效措施,确保地区的生态平衡,还能对文物进行综合性的保护。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不同文物环境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确保文物保护的有效性。对于处于生态环境较差的文物环境地区,应该积极采取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比如植树种草、建立生态保护区等。文物保护规划应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对不同的文物要采用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比如大同云冈石窟要改变周边的酸碱大气环境,控制游客浏览量等。

(三)加大文物保护的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强文物保护,必须以预防为主,避免文物受到更多的损害,而文物修复工作则是辅助性工作内容。所以,我国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例如:敦煌莫高窟是我国重要文物遗产之一,加强其保护,工作人员应积极利用环境监测系统而实现科学监管,避免文物遭受不必要的破坏。再如针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应使用化学物测定设备而加以长期监测,为馆内工作人员手动调节馆内环境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结论

我国历经岁月的洗礼,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收获文物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现阶段,我国一些文物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有关工作人员面临着加强文物保护的重任。针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文物遗产造成的破坏影响,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预防为主,实现防治结合,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1]迟畅.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及文物考古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02:11-13.

[2]张珊珊.探讨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及文物考古环境保护问题[J].才智,2013,22:296.

[3]张晓燕,师瑞平.浅谈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及文物考古环境保护问题[J].黑龙江史志,2014,01:73.

企业环境管理论文 第5篇

关键词:企业 环境管理 管理对策

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强企业环境的科学管理,做好企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对改善我国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环境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企业对环境管理认识不足,理念落后,仍然把追求近期利益放在第一位。(2)企业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环境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未批先建”、不执行环保“三同时”政策的现象时有发生。(3)企业环境管理的方式落后,仍在采用传统的污染治理模式,即“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企业越来越不能忽视环境给其带来的巨大影响,一方面,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政府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而且公众对企业环境形象声誉以及产品环境友好性的态度直接影响企业利益。种种变化都表明了我国企业已经处于环保压力影响企业发展生存的新形势,其关乎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更有必要加强内部环境管理要,以应对环境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主要要做好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全企业环保管理体系,细化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要适应新形势下的环保压力,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及相关环保管理制度。企业的环境管理应建立由厂长(总经理)总负责,生产副厂长(副总经理)具体负责,职能机构为环保部,环保部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考核、统计。要设置监测机构,负责生产装置的排放监测和厂区的环境监测。企业分厂的厂长兼管环保,车间设有专职或兼职环保员。此外,还要加强企业环保管理制度的建设,如企业排污的管理、企业污染物防治设施的管理、企业危险废物的管理,企业职工的环保职责以及企业环保责任追究考核等等。企业还需要结合当地政府环保机构和企业自身特点制定企业近期或长期环保管理目标与计划,由企业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监管。通过企业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职工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增强职工的环保素质,规范企业的环保行为,达到最大限度生产经营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 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

近几年,国家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紫金矿业污水渗漏、大连海洋石油污染、吉林化工桶被冲入松花江、南京栖霞区化工厂爆x等等,其不同于一般的污染事故,它总是突然发生,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处置难度大。在这些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不仅给地区环境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也给企业造成了经济利益与信誉的巨大损失。因此,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现代企业环境管理的核心。

笔者认为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首先要做到对企业的突发环境事故正确处理。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按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标准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并纳入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中要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报告方式、联系组织方式等。其次,企业应急物资要储备充足,有专人负责。对于应急物资的使用、应急处置、人员疏散要做好培训,并定期组织演练。对突发环境应急事故要科学处置,在污染区域要设置警示标志,对在事故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要严格控制,并要加强对污染区域的监控,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另外,企业还要与当地环保部门加强信息的互通,及时披露相关情况。总之,企业要全面地考虑到由环保方面带给企业发展的种种不确定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进一步以较少的环境成本获得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3 持续推进清洁生产

现在企业管理者不理会环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由于我国环境管理的落后,大部分企业的环境管理仍然采用末端治理的方式,随着国家污染减排与防治工作形式的日益严峻,末端治理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因此企业要积极开展进清洁生产工作,实现从源头减少消耗,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清洁生产对企业的现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诊断,了解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的水平和状况,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本行业的各种技术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搜索和论证,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指明方向,同时进行相应的技术方案的储备,依靠改进工艺技术、实施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杜绝各种浪费等措施,使企业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从而未达到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双赢”模式。

4 加强同当地环保部门的联系

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是环保法规、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机构,它对企业的环保工作行使监督、检查、指导和支持职能。企业的环境管理部门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企业同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加强联系可以及时了解到当地省、市、地区的环保法规的最新动态,有利于企业较好的开展环保工作。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对企业的例行监测数据为企业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可有针对性的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另外,加强同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的联系,在其指导下进行政策扶持的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可申请环保项目专项补助资金,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必然趋势,企业也将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面对更大的环保压力,这就需要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利用新的理论方法进行充实和完善,让企业在新形势下能够更主动、更积极、更正面的应对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榕.加强企业环境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企业管理,2007,8:42-43.

[2] 高鸣霞.论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J].企业经济,,4:83-84.

[3] 孙广智,王连弟.谈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9(2):32-34.

企业环境保护论文 第6篇

1钢铁企业总图设计的概念

1.1总图设计的内容

总图设计是指对钢铁企业进行总图运输设计,这种设计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企业在总体设计布局上产生的各种问题,是有效的利用钢铁厂区自身的所有资源和条件,科学的制定企业工业生产园区建筑布置,临时建筑设计以及交通运输模式与设施等,对钢铁厂区的平面、纵向以及空间的各种建筑关系进行设计,通常总图设计包括了企业厂区地址选择、企业生产基地的总体设计规划方案、企业平面设计图、竖向设计、企业规划综合管理等几个主要部分,通过进行总图设计达到降低企业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实现整体规划最优的目的。

1.2钢铁企业规划特征

1.2.1面积大

钢铁企业是针对各种矿石进行冶炼的生产型企业,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钢铁企业必须追求更具规模的经济效益,因此,钢铁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根据当前钢铁企业相关数据表明,当前,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占地面积之间的比例通常为0.6到2.0,也就是说目前社会上一个1000万吨级别的钢铁企业,其占地面积可以达到1000公顷到公顷之间,企业厂区的边长将达到3到6千米。由此可见,钢铁企业的占地面积非常庞大,更加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总图设计,对企业的厂区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在设计中可能一个很小的设计将为企业节约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1.2.2分工明确

当前,许多大型钢铁厂在设计上都会有明确的分工,例如在总图设计需要设计出企业的原材料准备区、材料焦化生产区、烧结区、炼铁以及炼钢区、轧钢生产区、辅助设备区等,在每个生产厂区中都会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此外,在不同的钢铁企业当中,很有可能对于这些分区也会有不同的名称,进而这些功能厂区的具体生产工艺、布局设计、占地位置、面积大小等也都不同,因此,很多钢铁企业的厂区划和布局设计也都不同。

2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现状

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项集合化学、物理等众多专业的复杂产业工作,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钢铁冶炼也与化工企业、轻工企业并列为生态污染最为严重的三大行业。在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将一直伴有大量的废弃污染物质排出,其中包括了:对矿石进行加工处理时出现的废气和粉尘污染,炼铁炼钢时生成的废渣污染,锻压时产生的工业废水污染等。

2.1废气污染

废气污染主要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从燃烧设备中形成的,由于其污染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废气污染也会影响到很多方面。当前钢铁企业的废气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以及有氧化硫等。根据世界钢铁企业相关的资料显示,在世界经济危机出现之前,世界钢铁生产中二氧化碳的年产量达到22亿吨,其中每生产一吨的粗钢则会形成1.7吨的二氧化碳,而当时世界粗钢的年产量为1.3亿吨。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重视,我国钢铁企业在1995年到期间,每生产钢铁产生的.有氧化硫排放量从9.2kg下降到了2.9kg。

2.2粉尘污染

粉尘污染是钢铁企业对周围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污染。其中炼钢环节产生的粉尘污染超过了钢铁企业粉尘总排放量的50%,而烧结工序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于台车下方抽风设备,而高炉炼铁中出现的粉尘则主要是由高炉上料以及煤炭燃烧等工序中释放的。

2.3废水污染

钢铁企业的废水污染主要是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化学成分。这些工业废水将会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的水质,很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损害。因此,需要有效的处理这些工业废水,在经过化学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避免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2.4废渣污染

废渣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高炉废渣,因此,钢铁企业必须建设合理的堆放位置。当前每生产1吨生铁则会产生0.6吨左右的废渣。这些废渣还可以进行二次应用,例如制造水泥砖或者制作成肥料等。

3总图设计中融入环境保护意识的措施

当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予以重视,尤其是在具有严重工业污染的?铁企业中,需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钢铁企业的总图设计,结合钢铁生产中的各项污染源以及污染方式,合理设计钢铁生产各厂区的位置,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3.1结合实际条件

想要设计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钢铁企业总图设计,首先,需要收集钢铁企业的实际数据信息,全面掌握厂区的情况和现有条件,其次,应当对选址地区的气象因素、地质因素、大气环境因素以及其他自然条件进行了解分析,积极调查选址地区的基本生态环境,参考实际情况进行钢铁企业总图设计。

生态环境是由复杂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立体结构,其各个组成部分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相互之间会有所影响,很多情况下一部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很有可能对其他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整个区域内所有生态环境都出现变化。因此,在进行总图设计时,应当结合当地工业布局、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城市规划等具体条件。然后应当对钢铁企业所产生的污染进行调查,对可能进入到生态环境中的工业废气、废水等进行分析,考虑当地河流流向、土壤成分、大气环境质量等不同条件,充分发挥这些自然因素的污染稀释能力以及污染预防距离,尽最大努力将钢铁企业的生产污染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当前钢铁企业的污染情况严重,同时也缺少净化和治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钢铁企业选址时应当选择远离城市以及农业生产的地区,将厂址设计在较为偏远,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位置上,并保证厂址在当地最小风向的上风位置,此外需要设计安全合理的环境保护距离。

3.2合理布置

在进行钢铁企业选址时,应当考虑好厂区与水源的相对位置,同时还需要设计完善的工业污水处理站,有效的降低工业废水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城市水资源,钢铁企业的选址需要保证废水影响到水源,尤其是地下水大部分工业废水都是由土层渗透到地下,进而污染到水源的。因此,为了降低钢铁生产对当地的污染,可以在选择水源时,参考当地的人文条件,了解当地的城市乡镇的建设情况以及附近居住环境的卫生状态,从实际的社会生存环境进行考虑。当前钢铁厂区都选择盛行风向的上方,同时设计水源保护带,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活用水。

对于钢铁生产中出现的废渣也需要设计合理的堆放位置,废渣污染主要是高炉炼铁以及炼钢时产生的,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利用,则废渣应当堆放在安全的位置上,远离当地的水源,例如江河湖泊以及水库等地方,由于这些工业废渣中含有很多可溶解的化学物质,所以在进行总图设计时,废渣堆放场地应当放置在地下黏土层偏后且地下水位较低的位置。此外,做好废渣堆放场的防水工程,避免出现渗漏。通常堆放场应当在设计时保留一定的坡度,以便将废渣中的溶解液体汇聚起来,在外部的场地设计上需要在四周设置截水沟,将场外的雨水引走。如果废渣在大风天气中容易被吹飞,则应当结合实际实废渣的颗粒大小等因素,将堆放场设计到厂区的下风侧,同时与较为干净的大气环境保持距离。

4结语

当代企业环境文化的塑造论文 第7篇

2 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1) 建设企业环境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毋庸置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现实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因果关系,是脱离不掉的关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求企业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必须要改变现行的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经营方式、必须要实施绿色管理、必须要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 2) 建设企业环境文化是环保法规的刚性要求环保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在某种程度上迫使企业对其生产经营过程实施绿色管理。企业要使自己的环境行为免受法律的惩罚,就必须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实施绿色管理,建设企业的环境文化。

试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第8篇

一、文物的保护

1、加强宣传工作。寿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点多面广。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外;全县重文物保护单位三百余处。因此, 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首先要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来溶入到社会, 增强国民对文物保护意识的认识, 可起用宣传车, 设宣传台, 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日”或者定期下乡宣传, 深入到全县, 覆盖到每个行政村。

2、文物的管理。目前我们所面临文物经营权的转让,一些地方为了贪图经济利宜,发展文物资源作为旅游开发,从直观上来说,虽然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实际上使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权归属权分裂。直接影响到影响到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只有文物部门执掌了管理权,才能规范管理,更加有效的保护好和利用好。我们始终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来承担这一历史重任。

3、做好“三建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城区的开发建设;乡村农田改造;水利建设工程与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相互冲突。由于工程大规模的取土,直接威胁到地下文物,如古墓葬,古遗址。在以往的工作中,因工程建设取土进行抢救性发掘的贯例数不胜数,导致文物被破坏。这充分说明,管理力度太薄弱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多开展“三建工程”安全检查工作,一旦得到有人举报,应立即组织人前往现场进行保护或抢救性发掘。

二、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1、文物保护单位的受损情况严重,特别是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木构件的损坏;屋顶结构的变形;砖瓦脱落。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古建筑的环境面貌被破坏。一些地面文物如古墓葬、古遗址,周边因生产建设取土都直接勾成威胁。

2、文物部门执法力度单薄,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如今队伍不够壮大,文物部门分管全县的文物保护单位,经常要参加工程建设中的考古调查工作,与一些相关进行交涉,文物保护工作得不到相关部门重视,争执等种种情况时有发生,这给文物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表明文物保护工作十分严竣。

三、文物保护的规划与构思

1、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错施,针对我县文物分布点多面广,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格局与风貌,保护和延续古街区、古建筑、古遗迹,对周边违章建筑以及环镜进行整治,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2、寿县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物色的旅游县级城市,要选新址重建新城,并要立即关闭北山采石、水泥、化肥等厂的生产。讨论选择新城址,设想在古城南、北之地或在他处重建新城,争议非常大,结果都未能取得统一意见。

3、做好名城文物环境文化保护

寿县在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中,由于对文物保护意识差,又受到自然环境的袭击,等特殊因素等影响和制约,虽然做了些文物保护方面有益的工作,但教训是及其深刻的。县委、政府,在新城区规划上,推行“保护老陈、重建新城”的建设方针。这一思路和举措有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新的针对性。无疑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自己的工作提出了挑战,这无疑应按照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不受破坏。寿县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显示,文化层的历史文化内涵,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发现和研究,涉及到寿县历史文化的源泉泉和提升寿县名城声誉。

4、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文物保护的能力和业务能力,建立完善制度,充分发挥文物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文物工作队伍,创一流的业绩。

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积极力争文物保护经费, 满足全县文物保护的需求, 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将文物事业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 以便合理的利用, 更加有效的保护。再则积极主动取得地方政府的高度, 加强文物保护的整体实力, 要多与政府门进行沟通, 这样, 才能将文物得到及时的抢救与维修和维护, 切实使文物得到有更加有效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2、如何在保护、抢救文化遗产的同时, 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在不破坏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情况下, 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这是做好本次规划的关键与难点所在。对于这样一个文化历史悠久、文物地上少地下丰富的古城, 可视化、体验化、信息化是实现古城文化再生的重要策略, 也是本次规划的着眼点。寿县发展旅游业优劣势并存, 潜力大, 制约因素多, 要使旅游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必须从观念、体制、管理、人才、环境等方面整体改革、推进。在区域层面上重点突破淮南一体化、淮河旅游带和合肥环城游憩带三个战略问题。在县域层面上重点解决旅游环境、文化展示、旅游经营等三个具体问题。

3、老城区的保护力度不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我县仍在老城区寻求发展, 进行旧城改造, 如老城内的商品房开发、居民安置点的建设, 而这些城市建设模式对古城区的整体环境破坏很大。

4、领导机制不完善。虽然我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大县”地上地下文物居全省县级之首, 但县乡两级都未能成立文化遗产保护领导组。单靠文化文物部门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而且我县文物局虽已成立, 但仍是股级单位, 级别太低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更不利于文物管理和文物行政执法工作。

5、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问题。在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 保护文化遗产并没有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论文综课程中的环境教育 第9篇

文综课程环境教育教育职能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众多的环境工作者纷纷行动起来,为环境保护出谋划策,不少大中专教师也投身到环境教育的工作上来。《综合文科教程》(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简称《文综课》)作为一门以汇聚历史、地理为主的新学科,在其知识系统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作为文综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应努力发掘其内涵,使环境教育能够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细致的而又富有艺术性的教育职能,从而培养“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

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领略生命的美好

教师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不应只是生硬的传授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培养他们对环境的热爱之情,这是环境教育最基本的落脚点。

毋庸置疑,文综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美感特征。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山是风景的骨骼,水是风景的血液,动植物赋予了大自然以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教师用感性、生动的语言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带领学生深入寂廖的沙漠,走进繁茂的丛林,前往梦里的水乡,让学生“亲眼目睹”大自然的杰作与恩赐,用真心去感受并与各类生灵“握手”、交流,能在学生们的心中撒下一颗颗绿色的种子,种下一份份绿色的希望。通过对学生多种感观的调动,表达出《文综》学科特有的自然美及和谐统一的韵律美,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其内深处萌发出尊重和热爱生命的真诚情感,最终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从新建的人文景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公理”,才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人有趋利避害之智,开发创造之能,所以人既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能与大自然处于对立状态的一种特殊力量。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清醒的人们认识到,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看似一对矛盾,以破坏自然环境或忽略自然环境为发展代价是得不偿失的,而尊重“自然公理”,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

例如,在学习新兴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深圳时,我引入了华侨城的创业史,华侨城的创业史其实就是一部环境的发展史。华侨城创办的第一个国有企业,是园林公司;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栽花种树。在华侨城决策者的思维里,环境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留下“民俗文化村”内的一个海中小岛,保住“锦绣中华”内的几棵老榕树,规划师们否定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甚至不惜加大投资成本。经过建设者们的深思熟虑,现在的华侨城山青水秀,鳥语花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深圳最美的绿洲”。与此同时,华侨城也得到了大自然的回报——巨大的旅游收入,充分印证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文综课程让学生认识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从而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环境教育。

三、敲响警钟,引导学生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本着这个教学目的出发,我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融入了我国部分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资料。例如,在讲授《敦煌》的自然景观时,首先把学生带入到鸣沙山、月牙泉那“沙岭奇鸣,月泉晓澈”的神秘世界,让他们为我国拥有这一世界奇观而自豪。然后把话题一转,引入资料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因受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月牙泉水位也开始逐年下降。1986年时月牙泉水域面积还有13.6亩,深3.5米,但是仅仅是在十几年后,月牙泉平均深度却不足50厘米,水域面积只有2.56亩左右,如非采取紧急措施抢救,月牙泉——这个历经千年不枯竭、风吹飞沙埋不灭的千古名泉,很可能已经消失了。

现实中的环境问题非常多,我们几乎随处可见。究其原因,既有自然界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对地球已产生毁灭性的打击。面对地球干疮百孔的伤痕,同学们警醒了,他们变得更加关注身边发生所发生的事情,对环境问题也不再无动于衷。帮助学生树立起环境忧患意识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祖国未来的幼儿教师走上了工作岗位,学生时代树立起的环境忧患意识将有利于他们把这一理念贯穿在她们的幼教工作中,使她们在处理问题时,永远把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处理问题,从而功及后代。

四、善待大自然,引导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

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支撑点,一是科学技术,二是伦理道德。科学技术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在这里不再赘言,伦理道德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则要求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善待大自然。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是阳光,它不仅能温暖自己和他人的心房,还能融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坚冰。虽然人类时常像个任性的小孩子伤害大自然,但当人类一有和善的表示,大自然就欢欣不已,并力图回报。所以如果人类不树立环境道德意识,那不仅是抛弃大自然,也是抛弃人类自己。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环境道德。美国旅行社协会提供给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其第一条指出:“尊重地理的脆弱性,意识到如果不保护环境,后代可能不会看到独特而美丽的土地。”人们倡导在与自然交流的过程中,游客“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除了摄影,什么也不取”。

上一篇:木工车间岗位职责下一篇:街工委全年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