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

2024-06-16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精选13篇)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 第1篇

在古典诗歌中,写梦或梦中作诗为数不少。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陆游的集子里,记梦诗多至九十九首。这类作品有的是写梦,有的则是借梦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此诗乃记述梦中之所见。

首句写静夜景色。从“凉”“月”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千山月”三字,意境空阔,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

次句刻画的却是另一种境界。“路暗”,说明时间也是在夜晚,下面又说“百种花”,则此时的节令换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这里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此二句意境朦胧,语言隽永,对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

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这里运用了梁代任P《述异记》中的典故,反映了诗人超脱人世之想。

末句写酒兴意阑,思家之念油然而生,表明诗人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与苏轼《水调歌头》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

四句诗虽是写四个不同的意境,但合起来又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暗寓诗人既想超脱时空而又留恋人间的矛盾思想。

“诗言志”,全诗至结尾,寓意就逐渐明朗了。诗人的抑郁恍惚,与他当时政治上的不得志有关。作此诗时欧阳修还在颍州,尚未被朝廷重用。所以这四句是在抒发心中的感慨,它的妙处是没有把这种感慨直接说出。这种意在言外的手法,要仔细体察才能明其究竟。

此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仗工巧,天衣无缝,前后两联字字相对。这是受了杜甫《绝句》诗的影响。

个人资料:

欧阳修(10-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相关推荐:

秋怀欧阳修

田家欧阳修翻译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 第2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欧阳修《梦中作》诗歌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试题】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参考答案】

(1)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一句一个场景;拟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

(20xx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II卷)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在滁州做太守时,写了著名的《醉翁亭记》。他不但诗、词、文都擅长,还有史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成就。他的《六一诗话》是第一部以诗话的方式论诗之作。

【译文】

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旁浓密的百花,色彩灿烂迷人。下了一局棋,竟发现世上已经换了人间,也不知过去多少年了;借酒浇愁酒已尽,更无法排遣浓浓的思乡情。

【鉴赏】

《梦中作》这首诗写的是“梦境”。梦境的特征是恍惚迷离,无须明确的具体内容和内在的逻辑性,但作为诗,又必须具备一定的立意、情感和审美的特征。欧阳修的这首诗还是做到了的。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四句写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正是“梦中作”的特点。

前两句写秋夜夜深独吹笛,写乱花使诗人迷惑看不清道路,所表达的正是被贬后焦虑、失意之情;第三句写人世间容易变换,第四句直写思念家乡,表达的是诗人对无聊的官场的幻灭和厌倦,从而即便是酒醉、酒酣也想着返回家乡。

在这首诗中,既有景色的凄清与绚丽,又有情感的悲伤和喜悦;既有空间的无由转移,又有时间的莫名变幻……然而在每一个情境中,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美。从奇怪的梦境之中,流露出思念亲人的情怀。

欧阳修古风《庐山高》赏析 第3篇

钱钟书先生说:“欧公古诗不尽学昌黎,亦显仿太白。”(《谈艺录》214页中华书局1984年补订本)在这首欧阳修颇“自以为得意”(《王直方诗话》)的古风里,我们的确看到了韩昌黎的奇险求工,又读出了李太白的雄奇瑰丽,当然,也能品味出欧公一贯的平易晓畅。

诗题赠刘中允。考刘中允名涣,字凝之,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刘恕之兄。“中允”全称“太子中允”,是其寄禄官阶。刘涣与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同中进士,故称同年。《宋史·刘恕传》附有刘涣的小介:“(刘涣)为颖上令,亦刚直不能事上官,弃去。家于庐山之阳,时年五十。欧阳修与涣,同年进士也,高其节,作《庐山高》诗以美之。涣居庐山三十年,环堵萧然,饘粥以为食,而游心尘垢之外,超然无戚戚意。”刘涣弃官归隐,有陶潜隐逸之风。欧阳修赠诗以“庐山高”为题,语带双关,既是对庐山雄伟姿态的写照,又是对刘涣古君子之风的赞美。

此诗作于皇佑三年(1051年),其时,欧阳修尚在第二次贬谪之中,内心早已萌生退隐之意。刘涣的弃职触发了欧阳修内心蕴积已久的情愫,加之当年贬谪夷陵时,曾舟行庐山,庐山的雄奇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吟诗赠别,舍此何求?于是如泉诗思,涌流笔底,写物状人,乃为佳造。

全诗大体可分为两部分。首句至“时有白鹤飞来双”为第一部分,是作者对庐山雄奇瑰丽景象的描绘。诗人的笔触十分清晰,一如他的散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前十句写庐山全景,诗人之笔仿佛广角镜头,将庐山巍峨挺拔之姿尽揽眼底。从远处看,庐山给人的第一印象自然是雄伟壮观,所以诗人一开头就惊叹:庐山高哉!这样的开头很容易让人想到李白的《蜀道难》,一个用“难”字,一个用“高”字,开宗揭义,直接了当,率意而深刻,可谓异曲而同工。接着,欧公用“几千仞”和“几百里”两个悬想的数字来表现庐山的截然高大,似乎也吸收了李白以数字入诗、化枯燥为神奇的笔法。以数字入诗,肇自《诗经》,经两汉乐府,遂为历代诗人墨客所惯用。我以为到李白手里,这一诗法才臻绝境。随意翻检诗仙的作品,貌似平凡但读之入味的数字比比皆是。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又比如在同为描写名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我们开头就读到这样的句子:“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欧公对数字的化用也深得其中真味,以其自身论之,词作胜过诗篇。此处数字的安排,虽不及李白的玄妙,但意到笔到,气脉通畅,有了它,诗人的惊叹便落到实处,显得充实而饱满!

接下来,诗人荡开一笔,将镜头对准庐山脚下奔腾而过的长江水: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这是有些出人意外的一笔,但它的效果却绝好:江水与庐山,一动一静,江水越凶猛不羁,庐山越发显得巍峨雄壮、凛然不可侵犯。第七句似乎与前一句有些龃龉,或许这里的水镜指的是庐山之南的鄱阳湖,抑或作者悬想的一片净水?(有心的读者可能想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里的一片镜湖)不过,诗人由此巧妙地将笔锋转回,继续描摹庐山。诗人在这里穿插了两个对句:上摩青苍以暗蔼,下压后土之鸿厐。对仗严整,炼字精到。在古体诗中穿插律句,是欧公的匠心独运。他曾总结说:“古诗时为一对,则体格峭健。”(吴可《藏海诗话》引,见《历代诗话续编》)读者不妨多作吟哦,便觉音节跌宕而流利,诗思轻捷而隽永。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说:“(欧阳修)对语言的把握、对字句和音节的感性,都在他们(指梅尧臣和苏舜钦)之上。”由此观之,钱先生所言不虚。

如果说开篇前十句是诗人对庐山的大写意、粗笔墨,那么,随着诗人脚步的一步步逼近、深入,往下便是诗人对庐山的工笔细描了。笔者虽未有幸登临过庐山,但仅从诗人笔端,便可领略到庐山奇观,美不胜收,千姿百态,仿佛置于眉睫:千岩万壑,松涛阵阵;崖飞白练,巨响聒聒,荡人心魄。而更为人叹奇的是:飞瀑破空而降,砸在岩石之上,反向四处喷溅开去,如片片飞雪,在空中漫漫飞舞,游人似乎进到梦幻般仙境,顿生季节错乱之感!(有人将此处的“六月飞雪”坐实,甚至多方考证,妄加附会,强作解人,其实最为不通。因为倘真如此,连欧公自己也会讥讪一番的,就像他在《六一诗话》里讥刺唐人名句“姑苏台下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于理不通一样。)庐山的瀑布,天下闻名。有人说抓住了庐山的水,就等于抓住了庐山的魂。诗仙李白为我们提供了范例,欧公也没有示弱。难怪读到此处文字,便恍若身临其境!写景难得切状传神,而欧公此番笔墨的确当得起梅尧臣的美评:“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欧公在《六一诗话》里也引梅尧臣的话说,诗人写景“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并视为同调。可见,欧公对写景巧言切状有自觉的追求。

“仙翁释子亦往往而逢兮”至“杳蔼罗幢幢”六句描写的是庐山非自然景观,或谓之人化自然。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关系,中国的名山与释道早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坐落名山深处的庙宇、道观也渐融入造化,成为山的一部分,甚至化作山的精魂!但欧公原本攘斥佛老,以国运民生为怀,神道玄教置于不屑。但有宋一代,真、仁以后,政弊丛生,积重难返,有志于革新图强者,屡屡受挫。欧公写下此篇之时,尚在第二次放逐之中。人事变换,世道沧桑,一切足以改变人情,一切已在诗人心中刻下了投影。诗中一个“尝”字透漏了多少玄机!以下三句诗人又将目光折向更细腻、更生动、更韵味深长的山野:幽花野草,漫谷飘香,间有高洁的白鹤自在颉颃。这已不是纯粹的自然景象了,它糅合了人文的想象和精魄,是传统社会士大夫心中最后一片精神家园!

自“幽寻远去不可及”至诗的结尾,是诗的第二部分。诗人感叹庐山胜景超凡脱俗,目不暇接,难以穷极,因而萌生绝世归隐之思。但欧公已处政治漩涡中,身不由己,不能像刘涣一样毅然挂冠而去,所以在诗中对他的退隐之举只能用一“羡”字总揽。诗人想象隐者的生活:住在庐山脚下简陋的农家院落,吃的是自己耕种自己收获的粮食,喝的是自己酿造的米酒,打开窗户,扑面而来的是庐山变幻万状的云雾和满目的苍翠,此时此地,心中纵有万般不平、千种愁思,也早已荡然无存!这与其说是诗人非凡的想象,毋宁说是诗人在倾吐归隐的情怀。当然,这样的想象和这样的情怀放在栩栩如生的庐山风景画卷之后,是显得那样真实和感人。

纵观全篇,前部分写景,笔力雄健,境界瑰丽。后部分抒怀,知人善怀,沉著欲发。欧公古诗风格上的一大特点是平易晓畅,这与诗人语言的散文化、古文化和罕于用事有关。正如李调元说:“欧阳文忠公诗,则全是有韵古文,当与古文合看也。”(《雨村诗话》)此诗句式往往吸纳古文的结构和气势,读之便觉气韵流走,略无窒碍。同时,在这首诗中,我们几乎找不到典故的痕迹,也给阅读带来异常轻松与愉悦。显然,此诗还兼受李白、韩愈的影响,豪放洒脱中不乏峭健工硬。句型既仿用楚辞格,又富有变化,音节铿锵顿挫,笔触深得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等诗的奇谲浪漫之神韵。而词藻高古,全用韵险,则显效韩愈。欧公在《六一诗话》中谈到韩愈时说:“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盖其…得韵窄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 韩愈《病中赠张十八》韵脚多达二十二个,却全用三江窄韵,“因难见巧”,故赢得欧公的钦佩,他说:“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欧公此诗韵脚十四,也全用三江窄韵,亦得心应手,堪与个中圣手韩退之争高下。诗人于韵上矜胜,论者见仁见智,莫如钱钟书所言允当:“因窄见工,固小道恐泥,每同字戏;然初意或欲陈样翻新,不肯袭常蹈故,用心自可取也。”(《谈艺录》186—187页)欧公自己亦颇为得意,以致酒后吐露真言,谓其为平生最得意之作,“唯太白能之”,至于“子美亦不能为”,言下之意,韩愈已不在话下了。也许这只是酒后之言,不足为训。但此诗甫出,即赢得交口赞誉却为不假。《苕溪渔隐丛话》引《王直方诗话》载:郭功父(郭正祥)一日来访梅尧臣,为尧臣朗诵《庐山高》。梅听罢击节赞叹,“使吾更作诗三十年,亦不能道其中一句”。二人取酒边饮边诵,凡十数遍,竟不交一言而罢。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 第4篇

梦中作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华山敷水本闲人,一念无端堕世尘。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 第5篇

金山梦中作

作者:苏轼朝代: 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

梦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6篇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

嵩阳居士今安否,青眼看人万里情。

翻译

天边那团团乌云,饱含着浓浓的雨意,楼前一轮红日,把青山照得多么明丽。

古时嵩山的隐者,如今却在哪里?看重我和他心志相契,万里以外向我传达情谊。

注释

嵩阳居士:嵩阳,指今河南嵩山、少室山、颖水一带。居士,意即处士,古称有才德而不仕的人。

青眼:眼睛正视时,眼球居中,故青眼表示对人喜爱或尊重。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秋。当时,蔡襄自北苑茶园(今建瓯凤凰山)监制贡茶后,返回福州寓所。梦游洛中,见嵩阳居士留诗在屋壁上,还记得两句,于是写下此诗。

这首诗题为“梦中作”,诗人凭借梦中稍纵即逝的霎时间的清灵的感觉,结合平时的心志,自然倾吐而出,如奔泉之出山,清风之振叶。故诗境特奇,非寻常笔墨所能企及。

前半“天际乌云”两句,表面上写雨后新晴景象,实质是针对时事而发,语意双关,自然合拍,寄意深长。楼头的红日,虽然已经照亮山峰,光明满眼;但天边乌云仍重,依然含有雨意,阴晦风雨,仍然可以随时到来。作者身当北宋中期,北方的契丹(此时已称辽国),西边的夏国,虽然在宋真宗、宋仁宗两朝,先后与辽、夏达成和议,并由宋朝岁给两国大量金银和丝缯,暂得相安,但危机仍存,隐忧犹在。赂敌求和,等于饮鸩止渴,不仅削弱了宋朝的实力,更糟的是壮大了对方,形成不战自困的局势。这西边、北边两个强敌,对宋朝随时都有严重的威胁。正如天际乌云一样,一旦翻滚起来,可能乌天黑日、风雨交加,暂时的晴朗,固然也是可喜的迹象,但晴意未稳,并不足恃。过于乐观,势必铸成大错。

后半“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两句,是作者表明自己心志的活语。在诗里,这两句所表现的是跳跃的感情,作者是文士,是著名的书法家,对于时局,虽则具有敏感和远见,但是他感叹并未能补救时艰,空有拯时济世之心而无力实现,因而不无遁世高隐之情。作者想到嵩阳那里,因为那是高人逸士所居。古代的高士许由,传说曾隐居过嵩山、颍水之间;唐代的隐逸之士,更多栖身于嵩山、少室山;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集中,就有《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送于十八落第还嵩山》、《送杨山人归嵩山》等多篇,表明向往嵩山、少室山之意,尤其是《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那一篇,更能表达李白的心境。元丹丘是位高士,李白曾称他为“丹丘生”。这篇诗的序文说:“元公近游嵩山,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宕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诗中说:“故人契嵩颖,高义炳丹雘,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自矜林端好,不羡世朝乐。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嵩山逸人,即指嵩阳居士。蔡襄诗中的后两句,正是运用了李白的诗意。元丹丘是以青眼看待李白的,所以“岩信频及,许为主人”。作者想到宋代当时,像元丹丘那样的高人绝少,而取媚邀宠的人,则到处存在,所以又有欲往无由之叹。诗句说:“篙阳居士今何在?”深致惋惜之情。诗人认为,倘若嵩阳居士仍然存在,他们必然以青眼看人,虽然相隔万里,也是令作者向往的。

梦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7篇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译文

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旁浓密的百花,色彩灿烂迷人。

下了一局棋,竟发现世上已经换了人间,也不知过去多少年了;借酒浇愁酒已尽,更无法排遣浓浓的思乡情。

注释

千山:极言山多。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棋罢”句:暗用王质的故事。南朝梁任昉在《述异记》中说:晋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就置斧旁观。童子给王质一个像枣核似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等一盘棋结束,童子催他回去,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经朽烂。回家后,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

酒阑:谓酒筵将尽。

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写梦或梦中作诗为数不少。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陆游的集子里,记梦诗多至九十九首。这类作品有的是写梦,有的则是借梦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此诗乃记述梦中之所见。

首句写静夜景色。从“凉”“月”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千山月”三字,意境空阔,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

次句刻画的却是另一种境界。“路暗”,说明时间也是在夜晚,下面又说“百种花”,则此时的节令换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这里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此二句意境朦胧,语言隽永,对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

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这里运用了梁代任昉《述异记》中的典故,反映了诗人超脱人世之想。

末句写酒兴意阑,思家之念油然而生,表明诗人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与苏轼《水调歌头》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

四句诗虽是写四个不同的意境,但合起来又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暗寓诗人既想超脱时空而又留恋人间的矛盾思想。

“诗言志”,全诗至结尾,寓意就逐渐明朗了。诗人的抑郁恍惚,与他当时政治上的不得志有关。作此诗时欧阳修还在颍州,尚未被朝廷重用。所以这四句是在抒发心中的感慨,它的妙处是没有把这种感慨直接说出。这种意在言外的手法,要仔细体察才能明其究竟。

梦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8篇

上片是写词人梦中看到的美景。“春路”两句,写景兼点时令,采用白描手法写活了一个春天。其妙处在于两个动词,一个是“添”字,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一场春雨滋润了万物,促使含苞的山花绽开,于是花儿多了起来;另一方面,春雨来得及时,山花开得迅速,词人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感受到雨露的滋润、春天的美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另一个是“动”字,它将春花与春色有机地融为一体。春花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代表性的景物,当满山鲜花盛开、争奇斗妍,就能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春天。“动”字抓住了这层含义,用得恰到好处。

“行到”两句,进一步描写构成明媚春光的千百只黄鹂。这黄鹂不仅是视觉形象,同时又在听觉上给人以音响。在这春气浮动、姹紫嫣红的深山里,群乌荟集,戏嬉喧闹,交相和鸣,加上小溪的潺潺声,真的美妙动人。

下片是写词人的醉酒。“飞云”二句传神地描写了天空由阴沉多云转为澄澈蔚蓝,进一步说明春天的多姿多彩。云在眼前飞,变幻成龙成蛇,一屈一伸,怪状迭出;不久,这些奇形的云块又慢慢地淡化,最终完全消失,而晴朗、明丽的天光普照四方。这既是指天色而言,又是心情的流露。

醉卧二句,是说面对这美好的春光,词人禁不住狂饮起来,以至于醉了,美酒和春色已完全融化在醉得不省人事的作者身上了。这是一种醉倒春光、身与物化的人生境界:不图名利,恬淡自适,神游万物之表,与天地山水共存。

好事近·梦中作原文赏析及翻译 第9篇

下片是写词人的醉酒。“飞云”二句传神地描写了天空由阴沉多云转为澄澈蔚蓝,进一步说明春天的多姿多彩。云在眼前飞,变幻成龙成蛇,一屈一伸,怪状迭出;不久,这些奇形的云块又慢慢地淡化,最终完全消失,而晴朗、明丽的天光普照四方。这既是指天色而言,又是心情的流露。醉卧二句,是说面对这美好的春光,词人禁不住狂饮起来,以至于醉了,美酒和春色已完全融化在醉得不省人事的作者身上了。这是一种醉倒春光、身与物化的人生境界:不图名利,恬淡自适,神游万物之表,与天地山水共存。

这种物我一体的人生境界,是词人人生遭遇的曲折反映。现实中无法排遣的压抑和苦闷,在词人假托的有花香和鸟语的美妙梦境中得到了完全的解脱。他是很无拘无束和无忧无虑的,他的醉酒也不同于以往的借酒浇愁,而是放开心怀痛饮,是和愁伤从此了结的豪饮。

创作背景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 第10篇

梦中作游山绝句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寺楼已断暮钟声,照佛琉璃一点明。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 第11篇

梦中作寄朱行中

作者:苏轼  朝代: 舜不作六器,谁知贵_[。

哀哉楚狂士,抱璞号空山。

相如起睨柱,头璧相与还。

何如郑子产,有礼国自闲。

虽微韩宣子,鄙夫亦辞环。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 第12篇

赠昙禅师 梦中作,赠昙禅师 梦中作白居易,赠昙禅师 梦中作的意思,赠昙禅师 梦中作赏析 -白居易的诗

赠昙禅师 梦中作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

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 第13篇

八月四日夜梦中作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太华ff敷水长,白驴依旧系斜阳。

山深乳洞药炉冷,花发云房醅瓮香。

邻叟一樽迎谷口,蛮童三髻拜溪傍。

上一篇:控告申诉下一篇:相逢作文600字记叙文_初二作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