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2024-07-31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精选10篇)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1篇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作者:邹成燕

猪苓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不仅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而且还广泛用于航天、航海等领域,市场供需矛盾日见突出。位于秦岭南麓的宁陕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县委、县政府决定把猪苓作为富民的一项主要产业来抓。

一、宁陕猪苓产业发展现状

宁陕县人工栽培猪苓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群众在长期的猪苓半野生栽培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栽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大规模人工种植。新世纪初,宁陕县围绕“打造秦岭药谷,建设猪苓之乡”的目标,大力发展猪苓产业。在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相继引进、探索出了半野生猪苓种植技术和立体化种植模式,将种植范围扩大到全县11个高山乡镇、53个村、130个村民小组,并初步建成江口、旬阳坝、新场等8个猪苓生产示范基地乡镇、10个示范村、8000个示范户,形成了以洵河、汶水河流域为主的两大猪苓产业带。2007年,宁陕申报实施了国家猪苓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9年6月,由省质监局以陕西省地方标准发布了宁陕县制定的秦岭猪苓的生长环境、猪苓菌种、猪苓菌材、猪苓密环菌、猪苓半野生栽培技术规程、秦岭猪苓六大标准体系,弥补了我国猪苓栽培无技术标准的空白,也为宁陕猪苓产业上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全县猪苓地存数量达到86万窝(2150亩),仅2009年,全县新发展猪苓20万窝,新翻10万窝,实现产值20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二、宁陕发展猪苓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优势。

宁陕地处秦岭南麓,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是陕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海拔540——2965米,森林覆盖率达90.2%,年平均气温12.3℃,多年平均降水量921.2毫米,宜种猪苓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加之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环境,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是防止环境污染的天然屏障和隔离带。据统计,县境内产各类中药材1034种。常见药材有猪苓、天麻、秦党、秦贝、杜仲、山茱萸、桔梗、绞股蓝、五味子、黄芪、黄芩等,近年挂牌收购药材300种。猪苓是陕西重点保护的22种濒危中药材物种之一。

宁陕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人工栽培猪苓有近30年历史,猪苓半野生栽培技术已得到广泛推广;猪苓又是国家医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市场前景好、适生范围小的紧缺中药材,目前猪苓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群众种植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惠的扶持政策,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县进一步扩大猪苓种植规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猪苓产业已逐渐成为群众致富的首选项目。

(二)问题。

虽然宁陕猪苓产业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户分散种植,总体规模小,管护难度较大;二是尚未形成产业链,没有进行加工,产品大部分为干猪苓;三是资金投入不足,自我开发和创新能力低;四是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给药农提供有效服务;五是规范标准化种植意识薄弱,尚未形成品牌。

三、做大做强猪苓产业的措施

如何将这一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黑金矿”,结合宁陕实际,通过深入调研,个人认为宁陕猪苓产业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国家级猪苓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优选和菌种提纯扶壮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基地建设和科学管理,优化品种结构,规范技术标准,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猪苓产业化经营,使猪苓产业成为支撑宁陕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猪苓生长条件,重点在江口回族镇、旬阳坝镇、皇冠镇、新场乡、太山庙乡、四亩地镇、广货街镇、金川镇、丰富乡等9个乡镇海拔在1000—1600米的猪苓适生区,大力实施猪苓标准化种植,从2009年开始每年新发展30万窝以上,到2012年实现猪苓地存150万窝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一个产业。

(一)示范带动扩大产业规模。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进一步创新思路,通过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从2009年开始,在抓好两沟一线(江口冷水沟、旬阳坝大茨沟和高速路沿线)猪苓标准化种植产业示范点的基础上,集中人力、财力和精力,突出抓好3—5个品质优良、专业水平较高、规模在5—10万窝以上的种植示范区,到2012年发展26个猪苓种植专业村、培育1000个大户。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与农户开展联营结对子活动,鼓励一般干部带头发展,在11个适应猪苓种植的乡镇继续推行领导包抓制度,乡镇主要领导每人每年包抓一个500窝以上的扶持点,副职每人买年包抓一个100窝以上的联系点,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猪苓产业,实现猪苓产业规模的突破。

(二)标准种植打造产业品牌。标准化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和起码要求,没有标准,操作没有依据,质量就难以保证。围绕国家猪苓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猪苓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县、乡镇、村三级质量管理网络,大力推行猪苓标准化种植,并积极申请宁陕猪苓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力打造“中国猪苓在秦岭,秦岭宁陕为最佳”的产业品牌。进一步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制定猪苓人才培训规划,按照猪苓SOP操作规程,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猪苓种植、销售等方面的人才,及时把最新栽培技术和规范化种植技术传送给药农,努力做到“户有明白人、村有技术骨干、乡有推广队伍”,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鼓励、引导药农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在猪苓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组建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维权、服务、自律职能,使药农有组织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或医药企业联姻,开展猪苓孢子有性繁殖栽培等新技术研究,进行新品种选育、实验、示范,积极推广新技术,使猪苓产业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走现代药业之路。

(三)龙头引领延长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是连结市场和基地的桥梁,其经济实力的强弱、科技含量的高低、带户功能的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坚持“开放发展”战略,运用现代媒体扩大对外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以优惠条件、优质服务、切实可行的方式吸引国内外制药企业来宁陕建立药源基地,建加工企业,把生产、加工、流通这一产业链条连接起来,发挥带动猪苓产业发展的作用。同时,扶持一两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根据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开发猪苓多糖、猪苓软胶囊等保健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使生产者增收、国家增税。逐步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猪苓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使用地理标志、统一使用商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向外营销,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猪苓产业健康发展。

(四)健全机制保障产业发展。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药菌办、财政局、林业局、扶贫办、质监局、信用社等部门和相关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猪苓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夯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切实抓好猪苓产业建设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服务等工作。同时,强化考核,将猪苓产业发展作为乡镇、部门目标任务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之一,严格兑现奖惩,促使各级各部门都为发展猪苓产业出谋献策、多做贡献,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猪苓产业化建设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多方筹资机制。本着“农户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在认真总结财政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扶持面,加

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猪苓的积极性。将退耕还林资金、扶贫资金、农业发展资金、财源建设资金等有关资金捆绑起来,逐步建立猪苓发展基金。同时建立多方融资的机制,鼓励干部以工资抵押贷款,聚集社会资金,采取入股、合作、联营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猪苓产业。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2篇

作者:王德凤

蔬菜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在老百姓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我和局里几位农技人员到潘湾乡梁山、望洲坪;陆城三江、驿马冲;松木坪徐家湾、金刚岭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印象是:资源多多,困难多多,机会多多。笔者认为,做强蔬菜产业,是加速我市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也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更是抑制通货膨胀,维护改革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一、我市蔬菜生产现状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菜地面积相对稳定。随着农民生产自主权得到尊重,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近10年蔬菜面积相对稳定在7万亩左右,总产在14万吨上下。今年全市蔬菜面积为7.1万亩,总产预计15万吨,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约为750斤,已超过了粮食人均占有量。

第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目前我市蔬菜生产初步形成了沿江商品蔬菜生产区和山区延季商品蔬菜生产区两大板块。

沿江商品蔬菜生产区,主要包括陆城三江大棚蔬菜专业村、陆城太堡湖、驿马冲、尾笔、红花套镇杨家畈村、高坝洲湾市村等桔园间作生产区;枝城镇龙王台村、洋溪村农户分散种植区。到2011年,沿江商品蔬菜生产区面积约3000亩(其中大棚实际面积约400亩),总产1万吨左右,商品净菜约8000吨。山区延季蔬菜生产区,分布在潘家湾乡的梁山村、潘湾村以及聂河镇白家淌村,面积约1000亩,总产1500吨,商品净菜约1000吨,主要产品为辣椒和豆类以及少量特菜。

第三、种植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新型农民和阳光工程培训的推进,全市蔬菜

种植水平提高较快,尤其是专业蔬菜种植村的种植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主要表现在应用蔬菜最新科技成果、推进蔬菜无公害化生产,提高蔬菜生产质量和品质等方面。

第四、传统加工仍在进行。到2011年,全市蔬菜加工虽然没有较大的龙头企业,但小型加工企业、小作坊式的家庭小型蔬菜产品加工仍在进行,主要包括土老憨的野菜开发加工,聂家河部分农户的榨菜加工、陆城太堡湖一带的萝卜干加工等,通过加工,带动了当地蔬菜生产的发展。

第五、农民增收效果明显。蔬菜已成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我市继柑橘、茶叶、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种植业产业。2010年,全市蔬菜、食用菌、西甜瓜等产品产值达22606万元,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 124171万元的18.2%,农民从蔬菜中人均收入807.35元;蔬菜主产区的人平纯收入达到4580元,成为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菜篮子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没有专用的生产基地,蔬菜自给率不高。从全年蔬菜消费的情况看,我市大部分靠外地调节供应,导致全市蔬菜价格偏高且不稳定。目前全市商品蔬菜生产总量约为1万吨,而全市城镇商品蔬菜年消费(15万人乘365斤)约为2.7万吨,全年蔬菜自给率为37%,蔬菜缺口1.7万吨。外地蔬菜的大量进入,形成了宜都菜比宜昌贵,宜昌菜比武汉贵的局面。

二是设施栽培比较落后。全市蔬菜大棚面积约400亩,主要集中在三江村,生产量约为1400吨,而全市春季蔬菜需要量约为7000余吨,还不包括农村人口消费和五峰、长阳、三线厂矿在宜都菜市场购进的数量。这样的状况导致春菜生产严重不足,春节过后的近3个月内,外地菜大量进入我市,春季蔬菜缺口为6500多吨。

三是大宗蔬菜产品过剩。在大宗产品中,根菜类、白菜类我市农村家家户户种植,面积已达到34000亩,占全市蔬菜面积的48%,总产量60784吨,占全市

蔬菜总产146163吨的41.6%。显而易见存在着生产过剩现象。相比之下,全市茄果生产面积只有4749亩,占全市蔬菜面积6.6%,总产5919吨,仅占全市蔬菜总产的4%,加之外地市场的调出,就更使茄果类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产品供不应求。

四是蔬菜产业投资不足。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原因,我市对蔬菜产业投资有限,既无补贴,也无奖励,更无项目,致使蔬菜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蔬菜基地设施建设滞后,抗御风险能力差,一旦遇到较大自然灾害,蔬菜生产就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失,市场价格就会引起波动。

五是科学种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种类繁多,受气候因素制约程度大。目前除三江蔬菜专业村科技种菜水平较高外,其它地方都是用传统方法种菜。仅管有许多优良品种推广,但良法跟不上种子的推广步伐,出现了好品种没有好收成的现象;有的地方虽然建有设施大棚,却没有引起重视,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有的地方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蔬菜病虫害没有预防意识,到得了病以后,盲目用药,大量用药,不仅用药成本增加,还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六是蔬菜流通体制不完善。在市场这一块,我市除了丰店批发市场外,也有少量的蔬菜小贩,他们资金有限,贩运的数量也不大,这些二道商贩在蔬菜紧张季节层层加价,造成菜价偏高;在流通组织这一块,尽管全市有6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但作用发挥的不明显,还缺乏大批蔬菜产销经纪人和蔬菜专业合作组织。

三、对做强我市蔬菜产业的几点建议

宜都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7℃,≥10℃的有效积温4700-5300℃,作物积极生长期240多天,无霜期270天左右,日照时数1738.9小时,全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1300mm之间。我市的土壤共有7个类型,土质好,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

从地貌上看,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带,海拔50到900多米,既有

平原,又有丘陵和山区。在平原地带,适合各类蔬菜生产,尤其是大棚蔬菜;在丘陵地带,特别适合粮菜型种植模式;在500-800米地带的山区,比较适合种植延季蔬菜中的茄果类。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最适合蔬菜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做强宜都的蔬菜产业信心十足,为实现“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目标,特提出如下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我市建成中等城市的规划,蔬菜产业发展必须与之配套,建议按15-20万城市人口的规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类蔬菜品种的种植规模,把重点放在早菜和延季菜的生产上。

一是扩大早菜生产基地,确保春菜充足供应。按照15-20万城市人口消费,我市大棚早菜必须保证有2000个标准大棚(1000亩)生产基地。目前只有400亩,还需新建600亩,计1200个标准大棚。新建大棚早菜基地,必须在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土壤条件好的地方进行。根据我市地域现状,建议在松木坪徐家湾村规划1000亩早菜生产基地,分期建设500-800亩蔬菜大棚。

二是加强延季蔬菜基地建设。建设延季蔬菜基地是解决我市秋季蔬菜供应的有效途径,尤其可以解决茄果类短缺的矛盾。建议在潘湾乡梁山村、南冲村、潘家湾村,聂河镇白家淌村建设5000-10000亩延季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茄子、萝卜等市场畅销品种。

2、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建议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一名副市长、农业局长为副组长,市财政局、农业局、物价局、国土局、水利局、开发办、科技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宜都市蔬菜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领导。按规划布局由政府下达新建基地任务,要求建设区与市政府签订责任状并将其列入目标考核。

3、科学种菜,保证安全

按照“安全、优质、生态、高效、高产”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兴菜”战略,抓好蔬菜的科技示范与技术推广工作。一是抓好良种供应体系建设,在“菜篮子”主产区建设一个高标准、集约化果蔬良种育苗场,解决我市良种蔬菜品种来源;二是抓好新技术示范推广,扶持基地推广应用设施栽培、循环农业、节水灌溉、立体种养、无公害治理、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生产适用技术;三是采取综合措施争创蔬菜品牌,用品牌去开拓市场,提高附加值;四是建立健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行主管部门监督抽查以及业主开展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制度,防止不合格蔬菜产品上市销售,进入市民餐桌;五是进一步完善规范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行监测通报、新闻媒体曝光、举报追溯、责任追究等制度。

4、配套政策,增加投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蔬菜产品市场运行出现一些波动是必然的,但目前的问题是无论自然风险还是市场风险,几乎都由农民承担,不利于生产稳定发展。参照国家粮油等农作物政策性补贴和保险的做法,对商品蔬菜基地菜农给予不少于种粮补贴的种菜补贴,加快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保险制度,规避风险。在投入上建议整合农、林、水、国土、扶贫、移民、科技等方面资金对蔬菜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每年要根据种菜规模以及不同的品种,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大棚和延季蔬菜基地。同时,引导和鼓励各商业银行对菜农、蔬菜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创新投资、融资方式,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积极招商引资,增加蔬菜产业投入。

5、培养队伍,搞活流通

一是支持“菜篮子”产品主产区根据需要统筹规划新建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鼓励配套建设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提高“菜篮子”产品产后加工、保鲜处理能力;二是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土地向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集中,促进“菜篮子”生产向规模化发展;三是扶持基地做好生产各项服务及产品

产销衔接工作,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公司+专合组织+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蔬菜”生产,解决“菜篮子”产品卖难问题。四是根据全市蔬菜发展的需要,培养300-500名蔬菜营销大户,让他们根据市场需要,选择种植国内外最优良品种,最先进的栽培技术,起到良种良法的示范作用。同时将全市生产的高质量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推动全市蔬菜向更高目标发展。

6、强化管理,打击菜霸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3篇

目前,全镇蔬菜播种面积为22440亩(使用耕地面积15000亩,复种7440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59.33%;全镇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争取到上级补助100万元用以建设蔬菜标准园;以蔬菜生产为主的专业村5个,种植大户147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企业业主7家,引进以“黄秋葵”、“养心菜”等为代表的“名、优、特、稀、新”高档、优质新品种32个。1998年吴滩镇创建了无公害蔬菜基地,2001年12月经重庆市专家组检查验收合格,由重庆市农业局授予“重庆市无公害蔬菜”基地牌匾。2007年期满再次申报获得市局认证。2011年,成为重庆市蔬菜发展重点镇。

近年来,吴滩镇以“服务三农、科技兴农”为宗旨,以蔬菜产业为抓手,以抓培训、强技术、重服务为工作重点,不断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范围、开拓市内外市场,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探索出新路子。

【现状】

品质品种上台阶,农民积极把钱挣

吴滩镇有其独特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发展规律,在本地的自然条件、农民的种植习惯、市场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吴滩镇因地制宜,把蔬菜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狠抓蔬菜基地化生产。

一是区域化布局已基本形成,基地建设初见规模。经过近几年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吴滩镇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现已形成了1.5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格局,品种包括甘蓝、芋儿、生姜、花椰菜等,成为了全区蔬菜大镇。2010年全年生产蔬菜67300吨,实现产值9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38元,比上年增长了15.4%。

二是产品认证和品牌培育初见成效,产品品质提高。2007年,吴滩镇通过企业向国家申报的甘蓝、芋头、生姜、花椰菜等4个品种,均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镇倡导无公害化生产,菜农按照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产品优质无公害。

三是比较效益优势显现,农民种菜积极性提高。蔬菜生产具有明显的效益比较优势,其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和创造的利润高于其他作物,极大地刺激了吴滩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以甘蓝为例,2010年蔬菜平均亩产值3500元,扣除亩成本1500元,纯利润为2000元左右,是大宗粮食作物的3倍多。在吴滩镇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多的是广大菜农,2010年吴滩镇菜农人均蔬菜收入3584元,41%的农村家庭靠种植蔬菜走向了致富之路。

四是土地流转促进蔬菜种植规模化,“两栖”农民把钱挣。吴滩镇采取大户租赁承包、龙头企业带动、个体流转经营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促进了蔬菜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在吴滩镇郎家村,不少农民在忙完自家的农活后,又钻进了“工棚”,成了无公害蔬菜基地上的打工一族。农忙忙农事,农闲忙工事,在吴滩镇很多农民都过上了“两栖”生活,既有自家经营土地的收入,又有打工收入。

【做法】

聚力集智抓技术,引资市场两不误

近年来,吴滩镇在“扬优成势重特色,开放发展富农民”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菜篮子”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使蔬菜产业成为镇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组织领导,加大农业宣传力度。为了发展蔬菜产业,镇委镇政府经常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农业工作,把蔬菜基地建设、农业招商引资、土地规模流转等工作纳入乡镇对村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合力抓农业的良好工作机制。同时通过举办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印发资料、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户种植蔬菜的热情,提高菜农的种植水平,引导农民自觉参与蔬菜的种植经营。

二是技术带路,提高种植产量与质量。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分布到各村,为各村蔬菜种植户、种植大户提供技术、人力、物力的支持。同时,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农家书屋、村级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大农户对蔬菜种植技术的了解;结合系列惠农措施为种植产业壮大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通过一系列保证措施的实施,使吴滩镇蔬菜的产量及质量有了保证,确保了农户种植利益的最大化。

三是强化服务,营建投资创业优美环境。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农业生产主体进行规模经营。通过各种渠道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入驻业主和龙头企业在土地流转、租赁承包、设施建设、劳务用工、生产发展等方面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竭力营建投资创业优美环境,打造宜业宜居互利双赢的发展平台,确保入驻业主和龙头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好。2009年,成功引进了重庆天罡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500亩,发展以“黄秋葵”为代表的“名、优、特、稀、新”高档品种蔬菜,年产值达1000万元;2011年引进了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新建踏水现代生态农业,流转土地400亩,投资6000万元。

四是立足实际,确立特色蔬菜产业支撑。吴滩镇是一个典型而又传统的农业镇,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大规模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蔬菜产业,走出山门,借鸡生蛋,从外地引进了“黄秋葵”、“春帅丝瓜”、“黑将军嫁接茄子”、“非农豇豆”、“碧翠苦瓜”等特色蔬菜品种,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产业。

【目标】

做大做优蔬菜产业,统筹城乡促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我镇蔬菜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区乃至全市重要的蔬菜生产、销售基地,实现由农业大镇到农业强镇的跨越。

一是进一步加大蔬菜产业发展任务。通过优化蔬菜产业带结构,使蔬菜生产与市场培育相结合,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使蔬菜产区经济和农民收入迈上一个新台阶。着力引进“名、特、优、新”高科技品种,到2015年,全镇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其中高科技品种覆盖率达80%以上,大棚蔬菜达到5000亩,土地经营集中度达到60%以上,产值达到14000万元,使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年均增长17%,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着力建设绿色环保产业,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蔬菜产业由重庆市级提升到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重视绿色产品认证和品牌培养,打造帅乡品牌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为江津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提供让市民放心的“菜篮子”。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第4篇

2009年2月1日,新华网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即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知识链接]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多,农民素质偏低,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因此必须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

[备考分析]

“三农”问题一直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复习时要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及要求,结合时政热点材料与课本知识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富裕根本原则、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正确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及应该如何做。

[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是2009年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下列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是()

①全面取消农业税②保证农民工的工资落实③搞好科技下乡活动,让农民走上科技致富之路④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如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下列有利于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是()

①大力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③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工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④通过召开专场招聘会、组织就业信息下乡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某班同学向乡政府出谋划策:在政务公开栏中,对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作重点宣传,帮助农民进一步了解党的“三农”政策。该班同学行使了公民的()

A.批评权B.建议权C.控告权D.知情权

二、观察与思考题

4、(1)右图漫画《农村新景》说明了什么?就其中一项请谈谈自己的认识。

(2)阅读上文“背景材料”部分,要想切实做到“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我们必须怎样做?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你准备怎样做?

参考答案:

一、1.A2.D3.B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5篇

保山市“十五”期间组织劳务输出4.4万人 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白龙井村是一个边远高寒山区彝族村,全村总人口1872人,人均纯收入616元,群众生活极其困难,村里一些年长的妇女至今还没有到过本乡的集市—瓦房街,而今,全村外出务工人数已达100多人,2004年,全村外出打工者共寄回现金15万元,全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年25岁的鲁云标,在家时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现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春节前给家里寄回1000元钱,并打电话对在瓦房乡当人大主席的鲁云明说“阿大,我穷怕了,我一定在外面好好干,再苦再累也要熬三年,混出个样子才回家”。河尾村平场子村民小组吴春兰初中毕业后,向信用社贷款2000元毅然外出打工,从酒店的服务员做起,经过努力,现已成为意大利博洛尼整体橱柜公司深圳销售部经理,月收入4000多元,为家里一次寄回4万多元钱,建起了平房,购臵了家电,从贫困户一跃成为小康之家。摆马村村民郑文希1家4口,2004年经扶贫办组织到东莞市东权厂打工,他计划要挣到10万元才回来,2005年6月,他还回老家组织了70人到东权厂打工,成了帮带输出的典型。这是保山市扶贫劳务输出的一个缩影。

“十五”期间,保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一体-1-

两翼”扶贫战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狠抓扶贫劳务输出工作。累计完成扶贫劳务培训输出44007人,其中有序输出到省外13000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5120万元。劳务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扶贫劳务输出已发展成为全市“十五”扶贫开发事业中又一个耀眼的亮点,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全市约有13万富余劳动力滞留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率低,农民增收越来越难,开展扶贫劳务输出,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一条捷径。保山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劳务输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全市扶贫开发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制定了《保山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成立了由扶贫办主任负总责的领导小组,扶贫劳务输出任务作为部门、系统考核的重点内容,构建了市、县区、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把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责任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积极组织人员到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进行实地考察,联系用工企业,选择合作伙伴,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政府引导、群众自愿、部门牵头、中介运作”的成功路子,形成了在政府的引导下,全市齐心协力抓扶贫劳务输出的工作格局。

——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为推动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市扶贫办确定了4个乡镇为市级劳务输出示范乡镇,派驻工作队员组织劳务输出,各县也分别确定了自己的劳务输出示范点,昌宁县把漭水镇确定为扶贫劳务输出示范乡镇,扶持该镇实施了“劳务增收千元工程”,施甸县把万兴乡列为劳务输出重点扶持乡镇,整合项目资金20万元,扶持输出省外600多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打消群众顾虑,使他们“走出家门,跳出农门,走进城门”,到更大的空间里去谋生存、求发展,县乡充分利用广播、报刊、标语,召开各级干部会和群众会进行宣传,坚持为每一批务工人员举行欢送会,深入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收入及所在企业情况,尤其是打工致富的典型事例,制作出真实直观的宣传专题片,在电视上播放,大张旗鼓地宣传扶贫劳务输出。5年来,共张贴、悬挂大幅标语400幅,小幅标语12000幅,印发传单15万份,形成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集镇有宣传栏,村内有黑板报的全方位宣传格局,“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一地,致富一方”的观念在全市贫困地区形成广泛共识, 一批又一批的务工人员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带着心中那份创业的希望和梦想,走出朝夕相依的大山,踏上了人生创业的新旅程。——整合项目,规范管理。全市树立了抓劳务输出,就是抓产业的思想,结合扶贫项目的实施,把劳务输出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整合项目资金250万元,要求涉及-3-

项目实施的有条件的农户,每户必须输出1人外出务工,其中易地开发扶贫项目中安排资金90万元,培训输出8000多人;扶贫安居温饱村、整村推进、茅草房改造中安排资金160万元,培训输出10000多人。采取贷款启动,就业还贷的办法,用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贷款,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就业前的费用问题,积极协调挂钩扶贫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扶贫劳务输出,使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资金补助成为一项长期的制度。隆阳区政府每年区财政安排20万元,补助外出务工人员200元/人,其中财政补助100元,挂钩扶贫单位承担100元,有力地促进了劳务输出。——强化培训,齐抓共管。提高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增强就业择业能力,增加务工收入,是扶贫劳务输出的方向和目标。2005年,省扶贫办把市技工学校和昌宁县职教中心认定为我市第一批扶贫劳务输出培训示范基地,为搞好示范基地培训输出工作,市扶贫办研究制定了《保山市扶贫办2005扶贫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实施方案(试行)》, 项目以市县区扶贫办牵头组织,加强与培训学校及劳务输出中介的协作,开展订单培训,目前已培训输出6批,达650人次。着力构造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输出网络,先后与8个劳务中介组织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其中与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保山鑫德职业介绍部、湖南长沙颐尔康职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责成中介机构安排专人护送务工人员,-4-

并指定驻场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安排专人、专线对劳工进行输后跟踪,帮助劳工解决具体困难,为他们营造成了安下心来在异地他乡谋发展的良好环境。

保山市扶贫办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6篇

——我县特色林果业建设如火如荼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今年,县委、县政府把特色林果业建设确定为20项重点工作之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计划完成啤特果基地建设2万亩,核桃基地建设2000亩,花椒低产林改造2万亩。截止目前,在河西、莲花、南塬、北塬等乡镇完成核桃基地建设9100亩,栽植核桃苗木15万株;在路盘乡刘山、牟家、永胜等村集中连片完成啤特果基地建设9100亩,栽植啤特果苗木51万株;从天水先后引进秦安一号等花椒新品种30万株,在南塬、榆林、桥寺、莲花、北塬等乡镇完成花椒低产林改造2万亩。

今年的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中,主要分南北两片,突出三个特色。一是在西南片继续扩大啤特果基地建设规模。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啤特果基地建设力度,啤特果基地面积累计达到5万亩。2010年产量达到3500吨,创产值350万元。2011年, 继续加大啤特果产业建设力度,计划在路盘、坡头等乡镇完成啤特果基地建设2万亩。在扩大基地建设的同时,注重技术服务,在秋冬季进行老果树改造和修剪1500亩,培训农民1500人次,努力提高我县啤特果产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在北塬片大力培育核桃新型产业。在莲花、南塬、北塬、河西等乡镇引进推广薄皮核桃15万株,逐步培育成 1

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新型林果产业。三是全力抓好北塬片花椒产业提质增产增效工作。截止目前,全县花椒面积累计达到30.12万亩,进入丰产期面积达到18.5万亩。2010年产量达1224.38吨,创产值6112.9万元。我县针对花椒起点低、质量和效益差的问题,2011年,重点抓好低产林改造和病虫害防治示范工作,抽调具有中级职称的业务骨干任教师,在榆林、桥寺、南塬、莲花、井沟等乡镇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1000多人次。积极筹措资金15万元,购买石硫合剂、阿维菌素、辛菌安等农药和喷雾器、修枝剪等器械,免费发放给莲花、井沟、土桥、桥寺、榆林等乡的椒农,截止目前,已发放农药84箱,器械140套,涉及6个乡(镇),13个村,140户椒农。先后从天水调进秦安一号等花椒新品种30万株,免费发放给了北塬片十乡镇的群众,丰富了花椒品种。

为了把特色林果业抓出特色、抓出规模、抓出成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各有关乡镇,亲临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难题,督促指导。二是加强技术服务。林业部门抽调技术人员分片包乡,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定点打号、现场培训、现场指导栽植。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黑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印发资料、组织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召开乡、村、社干部群众大会等,大力宣传发展核桃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市场潜力,激

稳定蔬菜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第7篇

1 蔬菜价格变化的趋势

近年来, 我国蔬菜产品价格呈现出整体上升、周期缩短、季节性波动显著的趋势和特点。1月—3月为菜价高位区, 到了价格波峰, 特别是春节期间, 蔬菜价格到了全年顶点;4月—5月, 菜价有所回落;6月—8月, 露地蔬菜大量上市, 价格开始下降, 波谷出现;9月—11月, 露地蔬菜产量逐渐减少, 价格全面回升;12月由于气候寒冷, 喜温性蔬菜产量下降严重, 价格开始迅速上涨。

2 蔬菜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2.1 组织化程度低

在生产环节, 目前蔬菜专业协会、经济组织等利益共同体尚未形成, 分散的农户对市场信息变化的掌握就更显滞后, 长期以来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导致种植面积扩大、结构失衡和集中上市。在销售环节, 农超对接等生产方式还未普及, 分散的农户与现代经济大市场之间缺少有效的产销对接, 农民很难应付市场上的波动, 在价格下跌后, 只能各户承担全部损失。

2.2 市场信息不对称

农民的种植决策取决于上年的价格水平。如此凭经验、跟风走, 常常造成同类蔬菜“一窝蜂”上市, 形成结构性过剩。比如前几年先后发生过“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菜价猛涨, 下一年土豆、生姜、大蒜等“烂市”现象, 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大量同种产品集中上市, 菜价下跌。同样, 因为农民跟风种植某种蔬菜, 而导致其他蔬菜种植面积萎缩, 其价格出现非正常飙高。

2.3 生产成本增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 农产品生产三大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首先, 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蔬菜价格上涨。在这些农资因素当中, 化肥、农药价格的上涨最为明显, 温室材料和种子价格次之。其次, 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也是主要因素。蔬菜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 绝大多数农活需要人工操作, 劳动力强度大。近年来,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 “用工荒”在农业领域出现, 导致劳动力价格迅速上升。第三, 城市建设大规模扩张, 使得农业地价上涨。一些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大规模租地经营,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价, 从而使得生产成本提高、蔬菜价格上涨。

2.3 流通成本增加

首先, 原油价格上涨。蔬菜产品绝大多数以汽车作为交通工具销往外地市场, 随着原油价格上涨, 花费在蔬菜运输上的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 涨幅基本都达到20%~40%, 也有部分在0%~20%, 还有小部分难储存、难运输的蔬菜品种, 运输费用增加了40%~60%。其次, 蔬菜销售的附加费也呈现上升趋势。装卸费、市场管理费、包装费、过路费支出的增加也是主要因素。蔬菜从农民“菜园子”到市民“菜篮子”, 大致要经过“菜农—小贩—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小贩—市民”等多个中间环节, 每个环节至少加价5%。尤其是“最后一公里”, 有时菜价会上涨一倍。据估算, 油价每上涨4%, 蔬菜种植的成本就要增加3%。对于一些难储存、难运输的蔬菜, 在这一环节的上涨浮度要更大一些。

2.4 农民没有参与定价的话语权

农民处于农业生产的最底端, 缺乏参与定价的话语权。农民小散户在蔬菜批发商面前缺乏议价能力, 总是处于受损失状态, 价格走低成为必然。城市蔬菜销售主要集中在超市和农贸市场, 而菜价是超市和农贸市场自行定价, 在没有市场竞争的情况下, 就形成了菜价垄断, 导致菜价上涨。

2.5 突发事件影响

国际、国内的一些突发事件造成短期内蔬菜严重短缺, 菜价上涨。2010年9月正值我国白菜收获季节, 韩国遭遇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 致使大白菜大幅减产。10月前后, 韩国1棵大白菜的价格涨到超过1×104韩元 (约合人民币80多元) , 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涨了600%。为了应对“泡菜危机”, 韩国政府紧急采取对策, 宣布到年底前临时取消对大白菜30%的进口关税, 紧急从中国进口大白菜以解燃眉之急。从2010年10月开始, 韩国大量从中国进口大白菜, 导致国内大白菜价格从国庆节前夕的600~650元/t增长到750~800元/t。不少人对出口形势看好, 推高了菜农对2011年的种植预期, 出现了集中种植、集中上市的现象。同时, 有些人存在“炒”大白菜也会像“炒”大蒜一样, 能够获得较大收益的错误判断, 不少地区的冷库中囤积了大量大白菜, 对2011年的蔬菜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加剧了我国蔬菜“卖难”局面。

3 稳定蔬菜价格的对策

3.1 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

大力发展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大、实力强的蔬菜专业合作社, 积极发展订单生产, 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形成与菜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提高应对和防范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各地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蔬菜, 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拓宽营销渠道, 扩大市场份额。

3.2 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

利用网络平台, 通过网络、手机、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 多层次、多渠道发布蔬菜生产、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 建立覆盖主要蔬菜品种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制度, 强化对蔬菜生产、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 及时发布各地区本年度蔬菜产品的需求状况, 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3.3 加强产销对接

由于蔬菜的保质期比较短, 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从种植到收购、批发、零售畅通的销售渠道是规避种植风险的有效途径, 可以有效解决短时间内的供给过剩。实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及“农企对接”等产销模式, 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开展市场布点, 通过多模式的产销衔接, 签订长期购销合同, 获得稳定的供应渠道, 在品种上、结构上保持基本平衡, 同时也降低蔬菜成本。

3.4 建立公益性批发市场

批发市场是蔬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建立公益性批发市场, 组织和动员批发市场加大运营服务, 降低入场服务费、摊位费、水电费等各种费用, 为经销业主提供更多便利。同时, 可在批发市场设立蔬菜产品直销专区, 允许农民免费进场销售自产蔬菜,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流通成本。

3.5 增强加工储藏能力

以城镇兴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第8篇

在自然景观的塑造中,山地小城镇以山造景,塑造地域性、民俗性、民族性的小城镇景观;平原、丘陵小城镇因地变景,以堰塘粮田为基调色,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创新建筑形式,形成平原风光;在建筑设计上,注重民居特色,古建筑风貌,现代风格,西方流派的不同选择。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实践,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在黄土岗山上崛起,初步实现了“五大转变”:从发展小城镇向培植区域中心镇转变;从重视小城镇建设向村庄建设延伸转变;从注重扩大外延向城镇建设内涵转变;从着眼于规划建设向严格管理转变;从小城镇发展梯次推进向整体联动推进转变。

1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镇 在小城镇建设中,借助小城镇的区位、交通、通讯和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实施龙头带动、科技带动、市场带动、外向带动、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载体和纽带作用,把小城镇建成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中心、销售中心和新产品开发中心。

2 乡镇企业带动型城镇 针对乡镇企业重复建设、布局分散、机制退化等突出问题,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调整结构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实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调整结构主要是优化区域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集中,彻底改变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模式;强化优势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向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集中,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集中,充分利用存量资产,形成发展的新优势。

3 边贸带动型城镇 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将市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周围农村商贸中心,通过市场繁荣,才能扩大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聚,推动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建设只有在“市”字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增加小城镇就业容量,吸引更多的人来小城镇就业、生活,增加小城镇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才能使小城镇更有生机与活力。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小城镇的商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置于重要位置,构建服务于城乡居民和整个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其他专业性批发市场建设;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居民生活服务网点建设;金融、保险、信息和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为农业的市场化创造条件。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9篇

一、抓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

(一) 抓好春耕春管

当前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与要求, 加强田间管理, 做好病虫害防控、气象灾害防范和农业科技服务, 做好春耕各项工作。

(二) 加大补贴力度

各地区要按规定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 对中央已经提前拨付的各项补贴资金, 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兑现到户。启动实施马铃薯原种补贴, 中央财政对马铃薯原种生产每亩补贴100元, 财政部要会同农业部尽快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并开展试点。

(三) 做好农资生产供应

做好化肥生产原料的供应保障工作, 落实好扶持化肥生产流通的各项优惠政策, 春耕期间继续控制化肥出口, 合理安排淡季商业储备化肥出库。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和化肥、农药生产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情况的监测, 建立产销存情况通报制度。研究建立农药淡季储备制度。

(四)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稳定粮食、油料、糖料生产的基础上, 支持优势产区发展棉花生产, 避免棉花种植面积大幅缩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提高蔬菜、水果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 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

2009年继续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等建设, 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启动实施全国新增500亿千克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投资整合,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支持建设棉油糖生产基地、旱作农业示范区,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关建设项目要早安排, 中央投资计划要早下达, 地方配套资金要早落实。

(六) 加大金融对农业生产的支持

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项目的金融信贷支持。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 逐步扩大保险范围。

二、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

(七) 加大生产投入

抓紧落实已出台的生猪和奶牛良种冻精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 今年继续安排30亿元中央建设投资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 促进饲养方式转变, 提高畜牧养殖水平。

(八) 加强市场调控

认真执行国务院批准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 》, 适时启动相应的调控措施。增加部分中央建设投资支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扩大社会冰鲜冷冻储藏能力。继续实施奶粉临时收储政策, 进一步扩大国产奶粉收储规模。将原料奶收购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09年12月底。

(九) 加强疫病防控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落实畜禽防疫经费, 依法对畜禽实施强制免疫, 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严厉查处屠宰加工检疫、防疫疫苗销售以及运输中间环节的乱收费行为。

三、做好大宗农产品收储

(十) 加大收储力度

继续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及早制定并印发2009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将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收购期延长至2009年6月底, 有关地方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引导农民降低大豆水分。按照略高于市场价格的原则, 继续在主产区对油菜籽实行国家临时收储, 保障农民基本收益。继续做好棉花收储预案, 稳定棉农生产预期。安排好国家储备和临时存储粮油跨省移库和调运, 充实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的库存。按照保证市场供应和不打压市场价格的原则, 择机安排临时存储的粮油棉糖销售。各地区要按国家规定抓紧充实地方粮油储备。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增加天然橡胶国家收储的方案。

(十一) 加强仓储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大宗农产品储备、物流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缓解仓储设施不足的矛盾。今明两年要安排中央建设投资, 建设粮食储备仓容1500万吨、储备油罐175万吨、中央直属食糖储备库40万吨、棉花储备库50万吨。从今年起, 安排中央补助投资建设资金, 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 为主产区农户改善储粮条件,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地方各级政府要对马铃薯储藏设施建设给予资金补贴, 支持农民联户新建标准化的储藏窖。

四、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

(十二)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结合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 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技术进步, 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基金) 要向农产品加工企业适当倾斜,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鼓励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企业巩固和开拓国内外市场。

(十三)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各类金融机构要对农产品加工、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 按照市场化原则, 对信用记录较好、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在贷款展期、续贷和项目贷款宽限期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

(十四) 完善农产品加工财税政策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扶持政策, 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尽快研究并完善现行农产品增值税及酒精消费税征收有关政策,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产品流通。通过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贴息补助等方式, 鼓励纺织加工骨干企业增加厂丝储存。

五、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

(十五) 搞好农产品流通

继续支持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加快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 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开展“农超对接”。加快培育农产品经纪人, 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 促进解决农民“卖难”问题;积极推广涉农合同示范文本, 严格监管合同履行。

(十六) 降低流通成本

继续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通行费, 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针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检验检疫费用过多过重问题,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期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清理, 坚决取消地方出台的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 解决水产等鲜活农产品进大型超市费用过多过高问题。

(十七) 加强消费引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客观、公正地向社会发布食品质量检验方面的信息, 正确引导消费, 提振消费信心。对一些以个别质量不安全事例进行炒作给消费者信心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为, 要坚决制止并向社会澄清。要严格执行对转基因大豆 (油) 、菜籽 (油) 等产品以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液态奶进行标识的有关规定, 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近期, 农业部、质检总局要按照部门职责分工, 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对标识制度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六、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

(十八) 合理引导农产品进出口

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措施, 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我国检测技术和能力, 严格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管, 确保质量安全。

七、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

(十九) 落实农民工就业扶持政策

切实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拓宽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要研究完善对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政策。

(二十) 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意见, 统筹规划农民工培训, 增加资金投入, 提高培训效益。当前, 要特别加强对失去岗位的农民工再就业提供技能培训。

(二十一) 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

要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对农民工就业的引导作用, 发挥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作用, 发挥大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的带头作用, 发挥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新生代农民工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开拓作用, 发挥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家政服务、建设劳务基地、开展国际劳务对农民工就业的支持作用。加强乡镇公共服务基层平台建设, 对自主创业的农民工给予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的扶持。

八、搞好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二) 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

2009年新增中央投资中, 安排650亿元用于农村“水电路气房”、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农村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后, 要继续把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作为中央投资的重点。要通过相关项目的实施, 改善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降低农民消费成本。要把支持农民建房、改善居住条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拉动内需增长。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10篇

一、基本情况

郝店香菇种植主要集中在花山境内张岗村,张岗村是该镇最早种植香菇的村,也是第一个试点村,张岗村辖1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4万亩。原来是个粮猪型农业大村,"稻谷加稻草"的经济模式,使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90年代初期,由郝店镇委、镇政府引进的香菇产业落户张岗村,并组建了"郝店香菇协会",该村在长达20年的发展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攻破了道道难关,香菇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刚开始10万袋发展到现在的500万袋,辐射周边的4个村,香菇协会会员也由原来的20户扩大到现在的200多户,从业人员由80多 人扩大到800多人。2011年,张岗村常规种植香菇亩产值突破1200万元,仅此项全村人平纯收入13000元,是该镇首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的村,而香菇产业纯收入占到了全村纯收入的80%。目前,该镇整个产业规模达到1000万袋以上,产值达到4000万元。

二、主要做法

1、政府主导,铺就一条致富路

为进一步提升香菇种植水平,把香菇打造成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郝店镇政府对村委会,村委会对农户分别签订责任书,政府和农户各负其责,邀请行家里手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适当的奖励种菇大户和效益好的农户,鼓励他们扩大规模。另外,在销售环节积极做好与收购商家的对接,跟踪维护农户的利益。

2、农民参与,创出一条新路径

张岗村农民尝到香菇种植甜头,他们种植劲头更足,自发组建香菇协会,并积极参与,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模式,2至3人合作生产香菇,推广"统一材料、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标准,强调资源、设备、技术共享。

3、对接市场,拓展一条产业链

建立起"协会+基地+农户"产销机制,协会为农民提供服务,农民按协会要求提供产品,达到降低成本、对接市场,在扶持山宝食用菌有限公司做好香菇的包装出口的同时,积极寻找有资质有实力的大企业落户郝店,对香菇等食用菌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已有裕国公司等多家企业表达在郝店办厂的意向,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三、优势分析

1、产品优势

香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含有丰富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其保肝抗癌和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风靡全球,受到人们的青睐,消费市场旺盛。而且,香菇抗自然灾祸能力较强,对水资源依赖低,只要防护措施到位,风雨雷电对它影响都不大。

2、资源优势

郝店镇山场面积21.6万亩,森林覆盖率在75%以上,其中花山境内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栎木和阔叶杂木资源极为丰富,是种植香菇(水菇)的良好材料。花山独特的气候条件,出产的香菇绿色安全,品质优良,个头均、色泽好、口感佳、营养价值高,是香菇中的上品。

3、效益优势

香菇种植时间短,见效快。如果技术成熟,按一年一季计算,年亩产值将达到7万元以上,可获纯利5万元。而且,香菇种植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并带动和辐射全镇产业发展,大大增加农民收入。

四、存在问题

1、资源流失严重

近几年,因为过度开采杂木,和山火等原因,花山周围的资源只能维持年均1000万袋的发展速度,要大面积发展,就必须向外地调资源。

2、生产要素分散

目前,香菇产业生产、经营和投入主体仍以家庭为主,农户、协会、企业的产业依存度和利益捆绑度不高,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香菇"磁场"。

3、产业支撑较弱

香菇产业发展滞后,缺乏龙头企业的品牌、技术、销售参与和带动,农户生产的过程和进入市场的周期延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

4、品牌效益偏低

由于香菇产品缺乏目标顾客和市场,优质率和知名度上不了档次,不能赋予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形象和特色,香菇产业的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产业化经营、链条式开发程度低,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五、发展建议

1、保持香菇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要坚持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道,尽可能采取菌材外调战略, 保护当地林木资源。积极培植、发展以刺槐等树木为主的香菇专用速生林。实现由以木屑为原料的木腐菌生产向以棉籽壳、玉米芯、秸杆作物等废料为原料的草腐菌生产的转变,最终使郝店实现背靠青山不烧柴、发展香菇不砍树的持续、和谐发展局面。

2、建立一批龙头明星企业

要使香菇加工业真正成为郝店经济的强大支柱, 就必须培育扶持和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有竞争力的大型加工企业,把菇农凝聚起来,抱团发展,进一步提高香菇质量,减少香菇种植费用,增强香菇产业生产力和竞争力。

3、完善香菇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香菇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技术开发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等。引导金融部门将支持香菇产业发展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 及时保证香菇加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4、实施香菇产业信息化

要建立一个综合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 生产者一方面可以及时获取国内外食用菌最新市场信息, 可以根据市场信息和走势来指导生产、加工和流通, 另一方面可以对外宣传本地香菇优特点,提高品牌效益。进一步开展网上销售业务, 扩大销售渠道。

上一篇:德勤报告下一篇:校本研修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