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2024-07-25

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精选14篇)

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第1篇

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打开《格言联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句格言。西汉的刘向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初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有追求的人,一生应是与书相伴的。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因此,教师不应自甘平庸。一个好教师,就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读书人,一位“嗜书如命”的人。

教书育人是一个传统的话题,也有很多人将教书育人理解为传授知识,对书的理解也往往局限在书本知识上,对人的教育也一般是由班主任完成,大部分也局限于日常的行为规范。这种观点在当今的教育中往往会遭遇“非礼”。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对“教书育人”中的“书”也应作出新的解释。“书”的学习有三类:一类是课堂内书本学习,一类是课外各种活动的学习,第三类叫潜在课程的学习,也就是师生之间潜移默化学习。它反映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潜在课程隐含于我们在校内所作的事情之中,它可能被学习得很好,并且比明显的课程的明确目标显得更为长久”。所以我们当今的学校老师应当注意课堂内外、生活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包括自身的人格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教书育人是一种教学行为,其行为主体是教师,因此教书育人是单向引导,不符合现代所谓“双向引导,“双向疏导”的原则。“教书育人”如果配之以“读书做人”,教育效果也许就会好得多,因为这样师生就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坐标。“读书做人”不仅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老师说的。也就说,每个人学会“读书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其实“读书做人”就是老师既教会学生读书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学会读书与做人不能分,“读书做人”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对教师来说,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做人,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而后才能真正教书育人,否则把教书育人变成以教育者自居的单向引导,是收不到教育效果的。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会了读书做人才能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一种教学行为,其行为主体是教师,因此教书育人是单向引导,不要做到教书育人,首先引到学生在学会读书做人上下功夫,读书做人中,做人又是关键。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不能满足于向学生提出一些单纯的大学目标,因为这样有可能脱离实际。学会做人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需要出发,这样就较易为他们所接受。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自身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岁月中,好书是我们每个人无声的师长、朋友。生活会因读书不再贫乏、空虚,生命会因读书不再贫弱、苍白,人生会因读书不再孤独、无奈。在读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精神的家园、情感的寄托,体验到风景之外的风景。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中,我们感受黄土高原的雄浑,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我们感受内蒙草原的辽阔,在“小桥流水人家”中,我们感受江南水乡的柔美;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我们感受人生志向的远大,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我们感受人生无悔的豪放,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中,我们感受人生无奈中的欣慰。在读书中,我们领略着前人的聪明与灵气,体味着前人智慧的光芒,丰富了自身的人生情感,砥砺了自身的高洁情操;在读书中,我们被灵秀的诗意所浸透,被哲理的文字所折服,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品味。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旅程中,好书是我们向名师学习,与名师对话交流的平台。名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高手,更是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他们拥有鲜活的、时尚的教育理念,他们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着、影响着青春岁月中那些富于进取思想的学生,为他们的一生奠基。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让我们明白了教育的大爱: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读肖川的《受过教育的人》让我们明晓了“受过教育的人”的含义:他严正而又宽容,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洒,真诚而又练达;他勤勉而又从容,刚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实而又不断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他是具有民主的性格的人――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人;一个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趣的人。

读《陶行知文集》让我们读懂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让我们懂得了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通过向名师学习,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探索精神、创业精神的可贵,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了一次心灵的净化、理想的升华。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征程中,好书是我们走出困境、踏上坦途的一把钥匙。从一个心灵走向另一个心灵的道路注定是艰难的,而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就要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通往终点的道路,也许会有很多。我认为,读书使自己变得广博应是一条捷径。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较好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出色地引领学生读书,才能让学生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出色;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更好地走近学生,直至走进学生。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优良传统。“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一个人的进取心与创造力。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就应该以名著作陪,与经典为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必需,让书籍成为精神的伴侣,让书香熏染自己无悔的人生。

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第2篇

2)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3)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4)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5)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6)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7) 奋斗是万物之父。

8) 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

9) 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

10)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11)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2) 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13) 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14) 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15)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16)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17) 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

18) 能读千赋,自能为之。

19) 滥用书籍,则学问死矣。

20) 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21)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22) 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

23)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24)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第3篇

季先生为何有如此高的成就?当然是离不开他的一个爱好———读书。当时的教育条件如此艰辛, 更是这份执着与爱好成就了他。在他的《读书与做人》一书中分为两个大部分教育我们当代年轻人, 一写读书, 二写做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 首先审视自我的文化修养, 以季先生为楷模。改善学生对我们教育者的看法。为人师表者需要我们博览群书。只有提高我们自己, 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教育上我们作为学习的先驱者, 就应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好头。

首先我们来谈读书, 季老先生曾写道他的读书经历:“六岁以前, 我有一个老师马景恭先生, 他究竟教了我些什么, 我现在全部忘掉了, 大概只不过是几个字罢了。六岁离家, 到济南去投奔叔父。他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逃到济南去谋生的, 经过不知道多少艰难险阻终于立定了脚跟。从那时起, 我才算开始上学。”现在的时代不同于往日, 我们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形成良好的自我修养成为当今教育学生的主要的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又多了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让学生自觉的去读书?让学生自觉去读书, 则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去正确引导, 大学主要以自立、自觉、自信、自强为前提, 教育大学生因有相应得当的方法。四个‘自’则是我们教育者去引导的重要入手点, 从四个‘自’上着手改变一个学生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季先生在书中还写道:“在清华北大期间, 我曾读遍了图书馆中大量的书籍, 去充实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书是他自愿读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时间时就可以去引导他们多看点书, 让他们自愿去看书是我们引导的首要工作。想要改变他们, 首先我们自己能否用闲余时间多看两本书, 能否在学生面前出口成章, 在大局面前稳如泰山, 这便是考验我们的读书量。当我们做到时, 自然可以影响学生去自愿读书, 我们也可和他们一起阅读, 既提高了自己也改变了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自觉起来提高自我修养。就在上周参加一个班的读书分享会的时候, 我了解到学生的读书趋势, 曾经在我眼里, 这个学生好像从来都不会涉足到某方面的知识, 可是在分享会上, 他让我感受到了另一面的他, 我想这也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地方。

作为新生代的老师, 走过学生的路, 也成为一名教育者, 应该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前段时间结束的节目《我是歌手》, 当一位具有影响力的选手在直播时提出退赛的请求, 著名主持人汪涵急中生智, 化解危机, 并且解决的如此漂亮, 这对于当年还只是在湖南卫视当一个小小杂役的他来说, 能做到著名主持人的位置上, 定是建立在博览群书, 每天抱着《菜根谭》和《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过日子。只有脑子里有货, 才能急中生智。所以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审时踱世, 更有力的去改变学生对于读书的看法, 我在工作岗位上, 时常也遇到各种问题, 结合这些问题, 得到一个答案就是充实自己。

作为教育者读书确实重要, 但却不能落下做人的道理, 我从读大学到现在在大学里工作, 我深刻的理解到大学的定义,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有素质有品德的大学生的地方, 现如今的大学不仅注重专业培养, 也在教授大学生做人的道理。有人说人分三品, 有才无德者, 下品。有德无才者, 中品。德才兼备者, 上品。为什么说有才无德者为下品, 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可能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在大学里, 需要培养德才兼备者, 季老先生书中也提到尊重, 孝道与礼貌。做人最重要的往往需要尊重他人, 能尊重他人的人也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走进社会以后才有更好的发展。学会孝道, 父母之恩大于天,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礼貌则是尊重的一种。抛开其他的做人准则不看, 单单看这三点则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品德。

古往今来, 中国人讲“读书”, 就是为了“做人”。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上来谈,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 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这个尤为重要的时期, 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 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和实践观来教导和引导好我们的大学生们。我们的教育本质本应是追求精神高尚。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躯体, 何言“成功”?由此可见, 教导学生的成功, 不在于权势, 不在于财富, 而是取决于交给学生的常识, 学识, 和胆识, 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我们有句俗话说:“世上难事千千万, 最难还是做人难”。做人确实难, 但是如果我们能明悉做人的本质, 一心向学, 难又如何?这也是我们要给学生传达的。如何培养有品德的学生群体, 这并不是学校一个机构的事, 而是社会全体人员该关注的事, 作为我们与学生走的最近的人的大事!做人两个字说起来很简单, 但做起来很难。我们站在教育的立场上反而应该反思一下教育两个字是否在我们心里已经产生深刻影响。下一代人应该如何去做人, 我们应该如何以身作则, 是不是我们当下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谈读书、做人与写作 第4篇

不过,书籍毕竟是别人的,所有的感受和体验都很间接,一个作家真正的老师是生活,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是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业余作者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身边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因此,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很重要。作家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培养自己的爱心。只有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才有可能写出感动读者的好作品。如果自己都没有被感动,那么最好就不要提笔做文章。对人对事的敏感程度,衡量着一个作家水平的高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家的看家本领就是从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中发现出美来……

关于做人与做文章什么重要,我想这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要做好文章,就得先学会做人,人品永远高于文品。事实上,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人品都是首要的,通俗一点讲,就叫职业道德高于职业技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家成名也罢,挣钱也罢,都得讲作家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都不讲了,作品还能承载起什么样的道义呢?

如今的作家,门槛很低,在许许多多的“家”里面,似乎“作家”的准入门槛低得连小孩子都可以随便进出,因此,我不认为作家需要多大的天赋。但是,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悟性却又的确是少不了的,从这个角度,好像作家又需要天赋。不过,天才大多出自勤奋,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工夫不负苦心人,努力了,总会有收获。现在一些媒体很浮躁和庸俗,作家一旦写出了好作品,不是去看作家为作品付出的艰辛劳动,而是一味地去挖掘作家的“天赋”,仿佛是“天赋”决定了作家的成功,只要有“天赋”,什么努力都不重要了。说到底,这样的媒体是在推崇不劳而获。读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写得多,没有“天赋”也有“天赋”,反之,即便是“天赋”十足、聪明过人,也写不出像样的好作品来。静得下心,吃得下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默默地耕耘,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自然是下笔如有神了!

读书与做人作文 第5篇

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可以启迪生活,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丰富梦想,可以成就精彩人生。

人生中,有一种经历,让人难以忘怀,那就是读书的经历。艰辛的司考考试那年,我投入了4个多月的强化复习,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我终生难忘。那时,我看着每天翻阅过的书有一种欣慰,欣慰的是这24个小时没有虚度;有一种满足,满足的是又增加了法律知识。

虽然感觉身体疲惫,但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心无比的踏实。虽然我通过了考试,但经历了一百多个这样的日夜,我告诉自己:司考未过,依然无悔。因为通过读书,我发现自己的无知,感到读书的乐趣,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每次考试都是一次读书的经历,每次读书又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考试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读书的过程更不容忽视。读书让我们视野更开阔,心胸更豁达,思想更先进,能力更增强,这众多的益处又何必在乎那一个最终的结果?读书过程积累的财富又有谁能用金钱换来?

生活中,有一种收获,让人终生受益,那就是读书的收获。书中有精彩故事、有自然奥秘、有生活趣事、更重要的是有做人的道理。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可以创造工作成绩,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人生。

读书就是在读自己。读书会消除你高兴时的狂妄、忧伤时的烦恼、闲暇时的无聊、繁忙时的疲惫。多年来的读书生活使我坚信,是读书成就了我的性格,是读书完善了我的内心世界,是读书培养锻炼了我的坚强意志。今天的我们,作为生活在阳光下的年轻一代,更应以孜孜以求、好学不倦的精神,发奋读书来丰满自己的羽翼,在知识的海洋展翅翱翔。

工作中,有一种需求,让人如饥似渴,那就是读书的需求。因为工作经历少,思想认识不全面,就谈不上理解这份工作。经历了去年的读书,我从内心对法院这份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悟:我们人民法官,在神圣的国徽和天平下,维护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在庄重的法袍映衬下,彰显着唯法至上的本色;在宏亮的法槌声中,见证着法治建设的风雨。

日新月异的21世纪,每分每秒都发生着变化。社会的新矛盾、新问题,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给我们法官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一名优秀的法官,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紧跟时代的召唤,去追求、去探索、去创新、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时光不断流逝,岁月匆匆而过,唯有书是最忠诚的伙伴,唯有读书让我们永葆青春。读书的旅程永无终点,知识的海洋终需保鲜。

读书与做人作文 第6篇

自从我们来到这个美丽而又复杂的世界,不是每个人的先天潜质因素都那么好,说白了,每个人就像一张纯洁无暇的白纸,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随着我们的一天天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们就送我们上学校去读书去学习知识。此时,老师就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人生领路人,老师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而且老师也是我们做人的导师。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我们爱上了学习,爱上了读书。

读书,其实是人生中一道最美最动人的风景,读书,不仅使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与学问,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教会我们怎样做人。那么,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书中怎么教育我们做人呢,做人要有积极向上和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古老的《易经》说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通过宇宙万物的永远不停的变化,由此得到启发与感悟,做人需要像天空星辰那样自强不息永不停歇,这也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做人,要沉稳坦荡,不可咄咄逼人盛气凌人,诚如孔子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做人,需宽容忍让,《菜根谭》有一妙语,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基础。做人,更应该爱国爱家爱天下,国是最大的家,家是心灵的驿站,没有国就没有家,国泰则民安,国富民就强。所以,我们要爱国爱家爱天下芸芸众生。

读书与做人作文 第7篇

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忘记一切,无论是现实还是虚幻,没有,统统没有,我只要用一颗尊重的心去拜读它,因为每一本书,都倾注了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所以我们更应该爱护我们的书。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爱读书和爱护书的人。但在那年的雨中,我意识到“爱护书”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不需落实到行动上。

我的朋友赫赫有许多藏书,她不仅爱看书,而且视书如命,想找她借书是不可能的。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我也打破了零的记录,成功的向赫赫借到了第一本书。为表示感谢,我把我平时不舍得示人的一本书拿出来作为交换,交换地点在日月亭里。我拿起书,打开门一看下雨了,为了我梦寐以求的书,我索性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了雨帘,没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更不会想到这本书的命运。如约而至,赫赫带来了这本书。我笑嘻嘻地说:“赫赫,书先给我吧!今天雨下这么大,就不跟你玩了。”赫赫说:“不急,我把书给你包好了再说。”她娴熟地把书包起来,再套上塑料袋。我一旁看着都感慨:不愧为爱书的人,我自愧不如啊!“好了。”赫赫把书包好交到我手里。拿起给赫赫的那本书,谁知,那本书已经被雨淋的湿湿的,还溅上了泥。赫赫满眼愤怒,从来都是温和的赫赫这会儿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朝我大喊到:“一本书汇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你知道吗?你就这样糟蹋你的书吗?”我也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只是无助地看着她,她一扭身,消失在雨帘之中了。后面是泪流满面的我……

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第8篇

一、走进自然,让自然成为学生的老师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文字、插图,无一不是教学的素材。以现代环保诗歌《走,我们植树去》为例,我是这样教学的。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学生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使学生明白绿叶带给人类健康和幸福;“多栽一棵树,就多增添一片新绿。———使学生明白树林能染绿祖国大地,使荒漠变绿洲;“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使学生明白植树能改造环境,营造美好的生活家园。通过这些内容的领悟,学生在课堂上谈起了植树造林更多的好处,如防止沙漠的扩大、改善生态平衡、保护大气层等。

随后,教师的话锋一转,将交流的重点转移到破坏植被的层面上来,相机出示了许多画面:草原被风沙覆盖,昔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退化成裸露的地皮,时常有沙尘暴,影响了大家的出行和生活,造成牧民生活的困难;被誉为“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遭砍伐,面积日益缩小,存储的水量日益下降,调节温度的能力越来越低,地球越来越热;甚至,爷爷奶奶那年代能进行播种的田野也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找不到农田,见不到青蛙,听不到鸟鸣了。“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学生因为有了课堂上的交流,有了了解,所以,这样的情景展示更能激发出他们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的积极性。

二、走进作者,让作者成为学生的老师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非常注重细节的描写。文首由于护士要换床单,母亲又病得不轻,作者有机会第一次抱起了母亲,由于用力过猛,差点摔倒,这些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误解及由此引起了内疚;作者不由得回忆起儿时母亲手拉肩挑背驮的情景,这些细节的再现给我们展示了一位坚强的母亲,由此,作者才想好好地真真切切地抱一回母亲。这些细节紧密联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让我们对作者有了一步步深入的了解,走进了这位作者的心田。

文章记叙了抱母亲的经过,表达了母亲的伟大和儿子的孝顺,是我们引导学生感悟母爱、学会孝敬的好文章,这对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现在,“若要好,老做小”,这样的现象在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别说孩子了,就是孩子的父母,也有很多是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虫。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我们的小学生要怀抱感恩的心,能孝敬长辈,似乎是有点遥远了。为了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情感,唤醒他们的“孝”心,我首先让学生通读故事,感受母爱萦绕,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对自己母亲的孝敬之情;接着,我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来交流自己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情感的迸发。在全班学生的积极交流后,我们认识了班级里很多伟大的母亲,有的母亲自身身体残疾,但坚强地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以羸弱的身躯支撑起孩子成长的天空,努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说到这个情况时,大多数学生睁大了眼睛,因为他们第一次听这位同学说起她的事情,大家为之动容了;有的母亲担任起孩子的家庭教师职务,坚持每天再为孩子讲一遍学校里的功课,陪伴孩子读说听写,努力让孩子跟上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节奏。通过大家的交流发言,同学们回忆起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到达这样的境界,也算是成功的育人教育了。

三、走进角色,让角色成为学生的老师

如历史故事《三顾茅庐》,侧重的是历史事实,写的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事情,正因为是历史事实,其说服力更强,是学生模仿的好教材。文中刘备“下马步行”、“耐心等候”、“快步”,刻画出他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形象;张飞“嚷”、“用麻绳捆来”,刻画出他莽张、急躁之态,此来做侧面烘托,刘备高尚的品格更跃然纸上。这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使这些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老师对重点词句的解析,使学生的理解更到位。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教师将话题迁移到学生的待人之道上来,让学生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待人的原则,以及学习过课文之后的感受。我想,学生会对自己曾经的一些做法有思考的,也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待人之道的。那么,这样的语文学习就是成功的了。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诸葛亮在小说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倾注了强烈的爱和崇敬,把他看作智慧的化身。我们学习了这样一篇课文《三顾茅庐》,也有了阅读整篇小说的好奇心,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为人处事。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正因为其本身经典的人物形象,也因为其人物蕴涵的人格魅力。

陈寅恪的读书与做人 第9篇

陈寅恪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是同学,二人曾有交往。但从陈留下的诗文中,几乎看不到他与鲁迅的交往经历,倒是鲁迅的日记中对此却有记载。陈说,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最后以“民族魂”的大旗覆棺盖椁,继而成为“先知先觉”和“全知全觉”的圣人;他怕言及此事,会被国人误认为自己是鲁迅所说的无聊之徒。

陈寅恪在欧洲游学期间,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特别注重各史中的志书,如《史记》的《天官书》、《货殖列传》,《汉书·艺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新唐书·地理志》等等。即使德文原版的天文学也是他经常诵读的史书之一。他诵读了“十三经”,而且每字必求甚解,这也就奠定了他一生精考细推的治学方法。他认为,中国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他选择历史学作为终生奋斗的领域,其意也正在于此。

陈寅恪留学回来后,与当时大多数归国留学生的西装革履不同:总是一袭长衫,脚踩布履,冬春则棉布马褂;数九寒冬,就在脖间缠一条五尺围巾,头戴厚绒帽,裤脚扎一根布带。每次上课前,他对学生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读书时,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籍的书眉上。他的文章有独特的风格,总是习惯于先引上若干条史料,然后再加上一段按语的做法——给人的感觉,他的文章更像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读书札记。胡适在日记里曾经这样评价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但他的文章实在写的不高明。”

陈寅恪曾谈到他学习多种外语的经验,只强调一个“诚”字。在清华执教时,他已名满天下,但仍然坚持自学西夏文和蒙古文,并且每个星期进城两天,向德国教授钢和泰学习梵文。季羡林曾用“泛滥无涯”来形容陈寅恪懂得的语种数量。只是陈寅恪极为谦虚谨慎,从未将所学炫耀于他人。他到底懂得多少种语言文字,直到他去世都未能有定论,世间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即使是他的师友、家人、弟子。

陈寅恪说过:“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出三件突厥碑文,但都看不懂。后来,陈寅恪以突厥文对碑文解释,各国学者都毫无异词,同声叹服。

读书与做人作文 第10篇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第一步“修身”的根本便在于读书,可见古人之先见之明。放之现代,读书依然是重中之重。现代教育强调未成才,先成人。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从读书中获取渊博的知识,但学会做人的道理总是最根本的。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书行数。元代的陶宗义如是说。为何各代文学大家,学识渊博者大都拥有高尚的品格?其根本原因只在他们读书多,知道做人的`道理多,所以不会任性妄为,恣肆凌意。反观现代,虽然教育在普及,文盲在减少,但仍不乏懒于读书者,这些腹中文字少的人又有几人具备令人敬佩的人格,几人明晓做人的原则呢?忠,孝,礼,义,信,不读书,从何得知我华夏文化的做人精髓?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作为我国古代典籍,是为儒生必读之书,这句教人做人的古语更为经典。读名家之言,知做人之理。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皆着重于“君子”,孔子讲究伦理道德以及各种君子之道。从幼儿必读的《三字经》到《百家姓》,《礼记》等等,各种立身之法比比皆是。阅读这些书籍,你会从一个懵懂小儿变成知书达理,身正至诚的君子。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这些令人向往敬佩的品格不都是在读书中所养成的吗?

读书是人生一大乐事,真正会读书的人能够在书中学会种种。且不说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有多少是教人做人,训之以君子之道的,便就是外国大家们所强调的也不外乎读书。高尔基说:“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世界闻名的犹太民族,他们对读书的热爱程度令所有人敬佩。犹太民族的人民又有几个是心胸狭隘,自私自立的小人的?他们读书如此之多,他们深知做人原则,在那样血腥的杀戮面前,他们犹自从容淡定,书助他们成就了伟大的人格!

读书与做人 第11篇

读书与做人,表面上看是两件事情。其实,读书只是一个手段,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人。

——题记

从我们记事起,书就一直陪伴着我们,可以说青春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读书,那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每个人的看法固然不同,而我觉得,读书为了学习怎样做人。

说到读书,我想到了圣贤书,想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读过儒家思想的书,我们会学到先人们的一些思想,因为他们在做人方面给我们树立起了一些榜样。通过他们的思想,我们还可以用心的感受自己不足的地方,让自己在书籍中得到提升。

我很敬佩一个人,他今年78岁了,但他还坚持到世界各地去宣扬儒家思想。他就是现任香港孔教学院院长的汤恩佳,曾被称为“香港染料大王”,身家超过数十亿元,却毅然从生意场上退下來,专注宣扬孔儒文化。几十年来,他一直身体力行,仿孔子当年周游列国,透过多场儒学演讲、捐立孔子铜像,向全球弘扬儒家思想。

前几天,他给我们学校捐赠了一尊孔子铜像,很幸运的是,我也在捐赠现场听他的讲座。据说为了弘扬孔子和儒家文化,汤恩佳已向

全国数十个省市的孔庙、孔子医院、孔子公园和学校、医院以及儒学研究团体捐款逾3亿元,向世界各地捐赠孔子铜像300多尊,其中向湖南已捐赠5尊孔子铜像。在讲座现场,他说:“从年轻时我便开始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小时候,汤恩佳念过9年私塾,在先生的教导下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1947年,15岁的汤恩佳从老家广东佛山到香港一家染料行做学徒。后来,他用51元港币开始独自创业,27岁当上老板。在经商过程中,他以儒家勤勉诚信的思想为信条,35岁成为香港的“染料大王”。上世纪70年代,他又进军房地产业,开发了很多高档楼宇,如今身家已经超过200亿元。他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因为他在读书的基础上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够取信于人,这一点对企业家和创业者来说尤其重要。

现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文化水平,让人们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总体素质,这样也利国利民。

在目前人才辈出,物欲横流的时代,读书已经成了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经常都会听到别人说:“知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知识却是万万不能的”。我们要生活,就得要找工作,但无论任何行业,没有文化就相当于自我降低了门槛,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而在发展飞快的今天,首先淘汰的就是从事低技术含量工作的人员。要想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要想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而获取知识的捷径,就是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

读书能让我们学习到做人的道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能让我们实现梦想,也能让我们对社会做出贡献。所以说,读书与做人,表面上看是两件事情。其实,读书只是一个手段,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人。

读书与做人 第12篇

记得从父母对我说:“是时候了,该去念书了”的那刻起,我就对“读书”一词特别兴奋。因为那时候对于一个农村的娃能念书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所以,我毫不犹豫答应了大人们的要求并怀揣着一颗天真而执着的心在妈妈的陪同下走进了村里的一所小学堂。坑洼的教室,破旧的桌椅,粗糙的黑板„„,还有同学们那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就是我最深刻和最美好的回忆。

从进校那天起,爹妈就说“好好学习以后才会有出息,”老师也这么说。可是,一开始我学习很差还老受同学的欺负。记得有一次我没吃早餐妈妈怕我饿着给我送了一个月饼,结果被前后的同学你一块我一块全部给抢了,而我只是哭;更有一次考试因抄袭同桌的作业被同学吐唾沫在脸上不为而更糟糕的是被老师毒打一顿,回家之后我一句话都不敢和大人说。现在想起来真是天大的耻辱!但我要说的是正因为那次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读书”更加疯狂,我以后每的考试都榜上有名。我想,我绝对没有夸耀自己。只是想说明点什么罢了。

在不经意间我上了中学,学习还是那样的优秀。在同学的眼里和老师的心里我都是个好学生。我依旧重

复着自己的梦,从小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我一心只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课堂上,我讨厌那些自以为家境很好的孩子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和晃来晃去。渐渐地,我也似乎厌却了城里的学校反而更加怀念起故乡清静的教室。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我想我应该能做到。最后,想到了我所住的背后那个小山。

每个周末,清晨起来。我都习惯了伸个懒腰,然后洗把脸,手捧一本书便向着那个山顶往上爬了去。路上,新鲜的空气扑鼻而来,回望那我眼里渐渐低落下去的小城,还有那袅袅升起的烟雾,我感觉去了一个人间仙境。有时,蹲下来,轻轻地扒开路边的小草,细细地端详她那嫩绿的肌肤上的露珠,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剔透,美丽动人,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细心的我甚至不忍心触动她的璀璨夺目外衣,生怕惊醒了她的美梦„„

时间不早了,我开始晨读。偶尔却会在不经意间被鸟儿和松鼠给打断。开始,我有点生气,可仔细听她们悦耳的声音和看那些调皮的小动作竟会给我带来无限的乐趣和遐想。她们生活在一起却是如此和谐与快乐,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再想想自己整天一个人与书呆在一起,猛然发现身边的朋友和同学都离我很远了。

我的心里开始有点失落和孤独„„

回到学校,我试着和同学沟通。但是在他们的心里我就是一个“书呆子”!于是,我只能把头扎进浩瀚的书海,寻求书中的知己。但是,我发现我的想法总是太天真,我根本就无法和名家的思想对接。“我这是怎么了?”我自问自己,可没有人会给我答案。

我一直以为,在清晨,独自一人,手捧一本书,疯狂的读着那些跳动的文字,便是我最挚爱的选择。后来,直到上了大学,我女朋友(就是一直陪我读过来的同学)在和我谈心时忆起过去求学的经历时,她说:“你学习太疯了,只知道学习,还有点自傲,都忘记了你身边的朋友。连做人都不会还谈什么学习嘛,我真是倒霉了遇见你!”我笑应道:那你还和我这个“书呆子”在一起啊。但说句实在话,还真是她给了我机会让我醒悟过来。学会做人才是读书的基础。现在的我不再像以前那么孤单了,因为有了她,也有了更多的朋友。虽然有时有点“自傲”,可是我的生活却很和谐很幸福。

确实,从小开始,老师就只是整天教我们识字和计算。我也为了奖赏和荣誉而努力着。虽然赢得了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表扬,但是我自己内心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就是在学习与做人之间该如何权衡。我想,是我学习真的太疯了吧,我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着。然而,在和同学朋友等人际交往方面我一直都很失败。

如今,在曾经憧憬过的美好大学的现实里。我却不怎么爱学习了,就连晨读的习惯也被抛之千里。我不敢相信这样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大学了,老师和家长对学习的要求松了,而我学习的积极性也减少了很多。可对于做人。我想,我就是俗话说的:“不做人就不做人,做起人来人打人”。

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第13篇

当前, 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 高职德育工作不仅要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积极应对时代变迁、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而且还要积极应对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挑战, 应对高职生这一特殊教育主体素质培养的挑战。特别是在学习专业知识与学做人的关系上, 许多学生观念上存在较多误区。为此, 下文试对学生学做人与做学问二者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并拟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对高职学院的德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 高职学院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学做人的关系

学习专业知识与学做人,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知识, 属于文化知识要求范畴, 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 这是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 却不是惟一的因素。学做人, 属于思想修养、道德要求范畴。学做人, 做一个怎样的人, 这也是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教育部明确规定高职学院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仅仅满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埋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放松对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不好, 那他就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做学问与学做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那么, 是否可以说这二者之间就没有任何关系呢?作为一名高职学院学生, 学做人, 使自己成为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 尽管这并不等同于他就是一个做学问、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合格的学生, 但他学做人, 有可能使之做学问有一个正确的动机, 假如, 他也能付诸实践, 则完全有可能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 做到德才兼备。同样, 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 尽管也不等同于思想品德就自然而然好了, 但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 可能有助于学习政治理论,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如果又能在学做人上下功夫, 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那也就完全有可能使自己做学问与学做人齐头并进, 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的大学生。

2 学做人必须与学习专业知识相结合

作为高职学校的学生,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必须做到将学做人与做学问相结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是“加强文化建设, 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可见, 我们党的领导人历来注重青年一代尤其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至少要做到学做人与学习专业知识相结合。

高职学校学生学做人必须与学习专业知识相结合, 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思想素质, 又有科学文化素质的为社会所欢迎的合格的大学生。这也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现在, 用人单位招聘员工, 特别青睐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职业技能强的学生, 也即在学做人与做学问方面结合得好的学生。这很能说明问题。事实上, 将学做人与学习专业知识结合得好的大学生也总是能为社会作出大的贡献,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张海迪, 身残志不残, 坚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为人民创作出了不少思想深邃、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至今, 她仍是大学生的学习榜样。

3 结合职业教育特点, 对高职学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学做人相结合的几点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 生源整体素质偏低, 起点不一, 差别较大。第二,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因此, 笔者依据高职教育及高职学校学生的以上特点提如下几点建议:

3.1 以实践活动造势:

开展实践活动, 寓德育内容于活动之中。不仅符合青年学生活泼开朗, 喜爱活动的生理、心理特点, 而且一般涉及的范围较广, 参加的人数较多, 能够造成一定的声势, 自然会形成热烈的气氛。高职学院开展道德教育, 必须要与高职生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将理论上的道德理念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动。比如, 为了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进行课堂演讲比赛;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去养老院与孤寡老人聊天、表演节目;请检察院的检察官作法制教育讲座。从而使学生在在活动中解读和感悟蕴含其中的精神理念, 生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必须改进德育方法。

改德育中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教育, 贯彻疏导方针,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发扬教学民主、平等待人的作风, 支持学生畅所欲言, 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促使学生发挥各自优势, 各显其能。德育工作者应掌握信息技术, 开展网上德育工作。网络能为高职德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提供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机遇, 延伸高职德育的时空。要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 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为大学生接受的信息, 供学生使用,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教育内容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 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3.3 在教学过程中, 引入道德评价机制, 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成绩的好坏, 而忽略了学生道德素养的考核。鉴于此, 笔者所在的学校,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评价模式进行了改革, 学生的期末总成绩的构成中包括学生的平时表现分, 比例为40%,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平时表现成绩评定的依据就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行为所体现出来的道德素养的高低, 由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 比较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辅导员来打分。这就能激励学生注重自己平时的行为举止, 最终达到提高个人道德素养的目的。同时,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高低则反映出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这一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 要求学生要做到学习专业知识与学做人的结合, 使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能够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

4 结语

总之, 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作为思政课的老师应该有耐心、有信心、有决心, 本着对所有学生负责的精神, 教好每一堂课, 播撒爱和希望的种子, 根植在每一个渴求暖意的心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 达到育人的目的。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有关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高职学生的能力塑造上, 除了要重视对其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外, 还要加强其道德素质的培养, 使其学会如何做人, 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 又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 来满足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实现高职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知识,学做人,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

[2]陈敏.《高职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上海教育》.2001年第24期.

李政道教授谈读书·治学·育人 第14篇

李政道教授说:“世界上,在理论物理方面能够做出大的成果的人,一般都在二十多岁。爱因斯坦一九○五年发表的那三篇著名的论文,就是在他二十六岁时写的。当时,他已经很成熟了。量子力学的发现者海森堡,二十三岁时就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概念。薛定锷、普朗克在早年成绩也很突出。巴丁一生得了两次诺贝尔奖金,他早年的工作也很优异。看来,普遍如此,几乎没有例外。在那个时代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一九○一年前后出生的。朗道年轻时做过一些工作,没有赶上一九二九年那个时代。所以,在理论物理方面普遍是在二十几岁出的成果。

“当然,在实验物理方面,情况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就希望大学生能在十九岁左右就毕业,开始作研究工作。根据这个年龄再往前推,应该是在十五岁左右就进大学。毕业后做几年工作,在二十三、四岁有可能搞出成果来。当然,再晚一点也可以做一些工作,就要吃点亏。早一点,可以占点便宜。这跟学习语言是一样的道理。”

谈到这里,科技大学负责人杨海波和钱临照同志向大家介绍说,李政道教授就是这样的,他是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年龄最小的两个人之一。

李政道教授谦逊地笑了。

“考试考得好不好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反应快的人可能考得好一点,但是,反映快并不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是会不会自己提出正确的问题。现在他们(指少年班同学)是问老师,将来要自己问自己,自己来解答。所以,光是训练考试,最多训练一个反映快,会计算的能力,时间上会短一些,然而这都不是决定性的。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开头可以是先回答别人的问题,然后就要自己问、自己答了。考试好,是一个帮助,但那也只是在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总不能老是回答别人的问题,也不能自己不会提问题,回答不了问题。所以,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能敢问。”他在关切地询问了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以后说。

“同学们在一些观念问题上有没有提出疑问?比如,牛顿力学,有没有问老师为什么要学它?为什么它不可能是不对的呢?你老师讲牛顿力学,为什么是对的呢?根据是什么?

“其实,学生这么问,对老师也是有帮助的。如果你连一个孩子都说服不了,那怎么去教他们呢?”

少年班的教师们回答说,有时同学们也提出这一类的问题。但是常常涉及到一些复杂的计算。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这类问题,一般不要先用数学去解释。第一步应当是要简单地解决观念问题,第二步才是精密计算。一个人,如果对某个问题在观念上有问题,那计算就是次要的了。数学强的人,常常以为什么问题就是一个计算,喜欢运算。当然,运算具体一些,好学一些,而观念是虚的,是基本的。所以,一定要从小培养。为什么理论物理领域中作出贡献的大都是年轻人呢?就是他们敢怀疑、敢问。所以,我们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谈到这里,李政道教授举了两个例子。

他说:“哈佛大学有一位物理教授做了一个表演:两个人对坐在桌子两边,桌子上没有摩擦,一个人把一个小球向对面那个人一推,只见这个小球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桌子下面有个能旋转的装置,这个小球在桌面上作直线运动,但桌面又同时在转动,所以小球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光从桌面上来看,就不好理解了。这里面有座标问题,惯性系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上小学时,是几年级?”谈到这里,李政道教授问夫人秦惠。

“四年级。”

“在电磁学中,贡献最大的有三个人:安培、法拉第、麦克斯威尔。他们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电能可以转变成磁能,磁能可以转变成电能。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回家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我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老师给他们做了个实验:老师拿来一段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一个指南针、一块大磁铁。用导线连接电池、小电珠,小电珠亮了。这就叫有电能。用大磁铁在指南针跟前摆动,指南针也就摆动,这就叫磁能。然后不用小电珠,把指南针放在导线圈内,接通电池,指南针也会摆动,说明电能变成了磁能。再用导线和小电珠接起来,用大磁铁在导线圈内上下来回摆动,小电珠就会发亮,说明磁能变成了电能。这样的实验很好,一下子就把电能变成磁能、磁能变成电能的道理给孩子们讲清楚了,解决了观念问题。至于大磁铁动得多快,发生了多少电,电珠有多亮,这才是计算问题。

“物理学的观念很重要。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表演那些深奥的知识,帮助同学们解决观念问题。表演的工具越简单越好。就是在大学里,大学生做实验也是如此,越简单越好。要做得明明白白,不要搞个高级仪器,一下子得出结果。人家知道你那箱子里藏的是什么东西?还以为你在变魔术呢?一打开,里面有个小人。”他一面打着手势讲,一面爽朗地笑起来。

“我们现在就应当让孩子们做一做‘怎么来的’这个工作,将来再做高深复杂的工作,首先是学习概念,其次才是计算。也就是说,先要明白公式是怎么来的,再用公式去计算。应当给学生们创造动手的条件,满足他们这方面的要求,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这不一定要与教学有关,将来对他们是有用的。”他强调说。

“看书的面要广,年轻的时候要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要敢于提出问题,不要只是看业务书,那太枯燥了,也不能持久。看书不要只限于科技书,也可以看看文艺和科学幻想小说,《水浒》、《三国演义》都可以看,还有狄更斯、大仲马的作品,这对同学们是有好处的。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杂得很,什么书都看。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还有科学电影《二○○一年》,都很好看。”

这时,少年班十名学生代表到达,李政道教授和夫人迎上前去,高兴得一一和大家握手,请他们写下自己的姓名。他笑盈盈地指着带来的书籍对孩子们说:“带给你们的这些书,你们将来学好了英文,就可以看了。”又亲切地问同学们几岁了,是哪里人,等等。

“好,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有五只猴子,分一堆桃子,可是怎么分也平分不了,于是大家同意先去睡觉,明天再说。夜里,一只猴子偷偷起来,把一个桃子扔到山下后正好可以分成五份,它把自己的一份收藏起来就睡觉去了。第二只猴子起来也扔了一个刚好分成五份,也把自己的那一份收藏起来。第三、第四、第五只猴子都是这样,扔了一个也刚好可以分成五份,问一共有多少桃子?这个问题,你们现在可以不必回答,回去考虑考虑,有一个很巧妙的解法。”

讲完,又一本一本的向孩子们介绍了书籍的内容,边介绍,边提问,一面娓娓地讲,一面和孩子们热烈地展开讨论。以他那种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紧紧地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说,这些书里有个故事说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去旅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出去了。过了两年,哥哥回来,发现弟弟早已死了,迎接他的是弟弟的十八代孙子。他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相对论的道理”,一位同学回答说。

“相对吗?一点也不相对。一个才两年,一个都十八代了,是绝对的呀!”

“是以光速前进的吧?”又一位同学问。

“是的,接近光速。”李政道教授回答。

“因为哥哥是以接近光速向前运动,所以他的时间就缩短了。”这位同学思索了一下说。

“那么飞船上的人看地球上的人相对于他自己也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李政道教授问。

“这是两个不同的参照系,一个是惯性系,一个是非惯性系,运动还是加速的。”另一位同学说。

“你又怎么知道哪个是惯性系,哪个是非惯性系呢?是不是活着的就是非惯性系呢?好,好,你说的有点道理,一个是非惯性系,一个是惯性系。兄弟俩差别还是绝对的,因为最后他们俩又碰上了,寿命不一样,这是绝对的。这一点可以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来证实。介子是有寿命的,而且比人的寿命要准确得多。我们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高速运动的介子和在轨道上低速运动的介子寿命就不一样。这件事看起来神秘一点,在粒子世界里就是这样。”讲完,他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他说:“再问你们一个问题:人跟猴子有什么根本的区别?除了外表之外。”

“人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劳动”,一位同学说。

“什么叫意识?”李政道教授问。

“人可以使用工具。”

“猴子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李政道教授反驳说。

“人可以改造自然。”一位同学答。

“我看最重大的区别是:人的知识是一代一代地积累起来增加的,可以积累前人的知识。你们很小的年纪就可以读相对论了,就是前人的知识给你们的。而动物的每一代只能通过细胞来进行遗传,他们的个体,每一代都得从头学起,人类就可以借助于文字、书籍来积累知识。……所以我们只有把前人的知识掌握了,并且接受下来,才有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

又和同学们讨论了几个问题,以后,他拿起一本书说:“这本书叫做《会跳舞的蜜蜂》(注:据说这是李政道教授在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一本书),还有一本《原子在我家中》,是费米夫人写的,都很好。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做两件事比较好,一是学习外语,二是吸收知识。人体上的细胞大部分是可以换的,旧的死了,又生出新的来。而大脑的脑细胞是不可以换的。年轻的时候,脑细胞是多少就是多少。人长大了,可能‘程序’编得好一点,但是,‘零件’是换不了的。人在年轻的时候,脑细胞‘零件’的效率最高。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然后,从最简单的方面去找答案,错了也没有关系,不要怕错,错了马上就改。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开第一步。”讲完,他又鼓励同学们说:“你们要敢于提出问题,要求老师给你们证明。遇到问题要从最简单的方面去找答案。”

他再一次给同学们讲了电、磁能互相转换的例子。说:“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定要重视实验,搞清楚基础,要精密研究了才去计算。就说电磁转换的安培定律和法拉第定律的发现,也是从实验得来的。当时在法国,安培已经发现了电能可以转变成磁能,他想到磁能有转变为电能的可能。可是法国没有大磁铁,于是安培就坐着马车到瑞士去买。在回国的路上,马车翻了,安培受了伤,磁铁也摔坏了。安培回国以后没有做实验,就在理论上作了推导,给出了公式。后来,英国的法拉第独立做了这个实验,证明了磁能确实可以变成电能。结果,英、法两国为了发明权而争了起来。大科学家安培却亲自写信给法拉第,承认了法拉第的发明权。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实验的重要。”讲了这个故事以后,李政道教授对同学们重申:“数学、计算是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事物,但是,物理学离不开实验,一定要动手,光凭脑子是不行的。”

讲完,李政道教授为少年班题词:“青出于蓝,后继有人。”随后,来到少年班,受到全体同学的热烈欢迎。

“你们有什么问题?”他问大家。

“你们最喜欢什么功课?喜欢数学的请举手!”同学们纷纷举手。

“喜欢物理的请举手!”举手的同学也很多。

“如果你们对物理感兴趣的话,你们首先要对实验感兴趣,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十九世纪的麦克斯威尔,二十世纪的费米,对实验都很感兴趣。

“对数学有没有兴趣?知道微积分是谁发明的吗?

“我们中国的数学是很好的。你们知道八卦和《易经》吗?”李政道教授走向黑板,书写八卦。

“关于从○到九的十进位记数,与人的手指是十个有关。中国人很早就是十进位记数,也会二进位记数。八卦就是二进位,已经有三千年历史了。十进位记数比罗马记数法要简单得多。不过,几何是从国外传进来的,代数我国比较发达。所以,周朝的《易经》既有文学价值,又有数学价值。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你们看过没有?上面有许多记载。公元一○五四年一颗超新星的爆炸也是中国人首先发现,并记录下来的。你们知道不知道?宋史上就有这个记载。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很早就有很大的成就。”他最后说。

** *

李政道教授少年时代在浙江大学读书时,条件是十分艰苦的,物理实验是在破庙里做的。教师和宿舍在会馆里,一下雨,满街泥泞。白天就到茶馆里看书,泡一杯茶,目的是买一个坐位。后来在西南联大,也很艰苦,也是坐茶馆读书。

这次在我国讲学期间,在饭桌上、课堂里,他不止一次地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同学们。他说:“条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人,只要大家肯学习,把基础打好,把人培养出来,就可以创造一切。”

数十年来,李政道教授以顽强的毅力向高能物理奋进。这次来我国讲学,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备课,讲三个小时,常常要准备五、六个小时。人们见他人瘦了,嗓子哑了,劝他休息,他仍然不肯有半点马虎和懈怠。

上一篇:读《壮丽的青春》有感 作文下一篇:英文见面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