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葬习俗调查报告

2024-05-13

农村丧葬习俗调查报告(精选6篇)

农村丧葬习俗调查报告 第1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报告

福建农村婚姻习俗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 班

级: 学号姓名:

福建农村婚姻习俗调查报告

福建是一个多山省份,自古以来交通闭塞,商品经济不发达,封闭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比较典型,因而风俗习惯比较古朴,封建色彩也较为浓厚。古代福建人口不多,劳动力较为缺乏,外来移民入闽之初,适应新环境、改造自然的工作十分繁重,因而滋生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又造成男多女少现象,引起嫁女必索高价、包办买卖婚姻之风盛行。一些富豪大户为炫耀家门、显阔竞强,嫁女之时,耗费巨资,广置妆奁,由此积习相沿,互相仿效,形成嫁女重妆、婚礼奢华的陋俗。福建的畲族、回民以及客家人、惠安女、基督教徒等,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也形成了各自比较独特的婚姻礼俗。

一、提亲

在民间,子女到了适婚之龄,做父母的就得着手托媒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亲择偶。旧时,男女授受不亲,婚姻大事身不由己,“男不亲求,女不亲许”,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成为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中介。据史志记载,在厦门,男婚女嫁“先由媒妁介绍”,(民国《厦门市志》卷20《礼俗志》)在政和,“凡男女缔姻,先听媒妁说合”,(清·道光《政和县志》卷1《风俗》)在崇安,“清以前均凭媒妁之言,互通庚帖”,(民国《崇安县新志》卷6《礼俗》)才算正统和合法。这种现象是普遍的。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父母国人皆贱之”。故有俗谚:“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

由于封建残余的影响,传统观念的流长,婚姻自主尚未完全实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某种程度上仍继续存在。许多以自由恋爱结下情愫的青年男女,最后都得征求父母的意见。双方父母都赞同、支持固然皆大欢喜,但只要有一方家长表示异议,事情就比较棘手。遇此难题者,经抗争、通融,有的终成眷属;但因此半途而废的也不少,特别在农村更为常见。

二、合婚

女方庚帖由媒人带回男家,进行“合婚”,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合婚包括“问神祖”和“合八字”两个部分。具体程序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男家先将女方庚帖压在家中供奉菩萨或祖先的香炉下,有的则置于灶王爷的牌位前,须存放三日或更长一些时间,以聆听神祖示意。在这一段日子里,若合家诸事顺利,六畜平安,甚至连一块碗、一双筷子都无破损,即为不冲不破之吉兆,算是神祖认可,婚事就能继续。否则要立即退还庚帖,婚事告吹。闽南一些地方俗称这道手续为“压圆”或“三日圆”。

通过“问神祖”程序后,便要请算命先生对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合算”,看是否相合,有无相冲。八字相合则算男女般配,婚姻初现眉目,如相冲相克,则该门亲事只好作罢。八字相合与否,主要根据五行和生肖。现在,所谓“合婚”对大多数青年来说已很陌生。有些青年男女相恋之后,其父母会在暗中为他们合对八字,基本上是属心理安慰形式,对婚姻的成败一般不起制约作用。在少数乡村,旧式“合婚”做法依然存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因“合婚”不吉,拆散有情人而造成悲剧的。

三、相亲

八字既合,接着便要相亲。相亲是在媒人介绍的基础上,男女双方通过会面走访,互相审视人品,察看家况,俗称“看新人”及“看厝”、“看人家”。福建民间古时少有这一习俗,男女之间的彼此了解主要依靠媒妁之言。若男方欲对女方进一步探个究竟,往往采用“偷看”方式。偷看多由父母、尊长出面,或趁女子外出之机,悄悄跟踪窥视;或隐瞒真实身份,借口买猪、买牛等,前往女方家中暗暗观察,旁敲侧击。一般人都忌讳自己的女儿被对方看到,如果男方偷看被发觉,女方认为很失体面,婚事可能产生麻烦,甚至陷于破裂。民国以后,相亲之风逐渐普及,但婚姻当事人基本上还无权自己作主,多由父母、尊长越俎代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男方父母或婶婶、姑姑等出面,择日走访女家。女方家长一般都会让女儿出来露露面,如倒茶、点烟,男方家人乘势打量女子的容貌、身材、体态、举止等。在泉州、连城等地,还有看女子手掌的习俗。另一种是男子本人由媒婆或尊长带着到女家相亲,在观察女方的同时,也接受女方的审视。如今,在城市青年的婚姻礼仪中,旧式相亲已是罕见。自由恋爱者毋须相亲,尽管他们一般都会把恋爱对象带回家中让父母、家人审议,但最后主意基本上还是由自己拿。经介绍人等撮合的,其首次见面则含有一定的相亲意味。若第一次见面印象不错,便有了良好的开端,否则就很难再谈下去。

四、定亲

男女双方经过沟通、了解,彼此都认可了,就要举行“定亲”之礼,以缔结婚约,确定联姻,即所谓“订(定)婚”,又称“订盟”、“文定”、“聘定”、“插订”、“压定”、“送定”、“定庚”、“系记”等。男女两家各以对方之礼、帖为信,定下亲事。旧时,福建各地皆有这一习俗;现在,则或有或无、或繁或简,总的来看,城市较少,农村乡镇比较普遍。

有些地方定亲分两次进行。福鼎分“初定”和“大定”,惠安分“小定”(镇小定)和“大定”(镇大定),安溪分“小订”和“大订”,漳平分“提订”和“提大订”,仙游分“定亲”和“挂脰”。现在,人们往往合二为一。订婚这一天,男家通常先在神佛和祖先的牌位前供上香烛,求告神祖保佑婚姻美满。随后,由媒人与男方父母及亲戚(主要是男方的姑母、婶母、伯母等)等,携礼去女家“送定”。也有由媒人代行的。启程之际要燃放鞭炮。男方人员临门时,女家也鸣炮相迎。大家坐定后,女子本人会出来向未来公婆问安,并为贵宾敬上“甜茶”。男家如备有戒指、项链之类,便由长辈(主要是母亲)给未来的媳妇戴上。男方礼物送进来后,女家也要将此供于神佛和祖先的牌位前,敬告神祖,祈求赐福。当然,男方所送的财礼,除聘金(定金)外,女家一般不能全部收下,而是取出其中的一半或大部分,另外再加上一些礼物,送还男方作为答礼。比如,男方送来两只公鸡,女家只收其一,另回以一只母鸡。总的来看,女家回送的礼品,各地不尽相同,但普遍都带有几样颇具寓意的东西,以寄托合家欢乐、兴旺发达的美好心愿。

五、聘礼

男方礼物送进来后,女家也要将此供于神佛和祖先的牌位前,敬告神祖,祈求赐福。当然,男方所送的财礼,除聘金(定金)外,女家一般不能全部收下,而是取出其中的一半或大部分,另外再加上一些礼物,送还男方作为答礼。比如,男方送来两只公鸡,女家只收其一,另回以一只母鸡。总的来看,女家回送的礼品,各地不尽相同,但普遍都带有几样颇具寓意的东西,以寄托合家欢乐、兴旺发达的美好心愿

论定聘礼时,主要是双方家长出面,媒人居中传话调和。或由男家先开草帖,与女家商议;或由女家先提出聘礼要求,交给男家考虑。双方往往争执不一,讨价还价,常需媒人往返数次才可定下。也有因聘礼数目上的出入无法谈拢,终至亲事不能圆满的。聘礼谈妥后,便正式书写礼帖(礼单),开呈聘金、礼品若干,立以字据。男方于成亲之前必须予以兑现,否则就难完娶

六、送日子

到了准备完娶成婚的时候,男方预先择定迎娶的吉日佳期(按阴历算),用红纸帖写好,备上礼品,由媒人送至女家,谓之“送日子”,亦称“送日”、“送日帖”、“送日头”、“送日单”、“送日子单”。类似古代“六礼”中的“请期”。

旧时十分重视嫁娶的时日,一定要择吉避凶,选个黄道吉日。人们往往请算命先生或星相先生“捡日子”,先生用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或加以男女双方的父母、祖父母的生辰八字,综合推算出没有相克的结婚吉日。也有翻阅皇历,参照其中宜忌所指而选择日子。在大田,拟定婚期既要根据男女本人的生辰八字,还得看双方其他家庭成员(女儿除外)的生辰八字,如有一人的八字与之相冲,便要重选日子。现在,城镇居民选择婚期普遍由男女本人或双方家庭共同商定,且多以公历纪年计算时日,很少有人再行“送日子”之礼,旧时的择日禁忌大都消失。但是,求吉利、重喜庆的心理依然存在,顺天时、择闲暇的习尚也延续下来,婚嫁仍多选择秋冬和春季进行,具体时间又多选在“五一”、“十一”、“元旦”和春节等节假日。不过,这种旧俗遗风已呈淡化之势,逐步与城市的习俗趋同。

农村丧葬习俗调查报告 第2篇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东北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xx年1月26日

地点:东北地区某农村

调查对象: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

调查范围:关于农村地区新春正月期间的禁忌以及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东北,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东北地区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东北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农村丧葬习俗调查报告 第3篇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 不仅具有表达和传递思想、信息的作用, 其自身必然包含着一定的社会意义。“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1]而作为语言地域变体的方言, 尤其是方言语词“对文化的反映比起语言的其他方面更为广泛、更为直接、更为迅速, 语词里既有历史的积淀, 又有现实的文化表象, 它映射着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2]

通过对鲁西南26个村庄历时一年的走访与调查, 本文拟以当前鲁西南农村方言丧葬词为切入点, 来探讨研究该地区独特的丧葬文化。

大凡文化比较进步的民族, 在亲人死亡时, 都会用某种特定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哀痛。所谓丧葬, 是指生者向死者表示哀伤和纪念的方式。其中,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俗, “葬”指处理死者遗体的方式。《礼记·昏义》曰:“夫礼始于冠, 本于昏, 重于丧祭, 尊于朝聘, 和于射乡, 此礼之大体也。”[3]P2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丧葬礼俗在中国历代礼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礼莫重于丧”之说, 而儒家所倡导的丧礼又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礼节最为复杂的礼仪之一, 至今还影响着鲁西南农村的丧葬习俗。当下, 鲁西南农村地区在将遗体火化后普遍采用“土葬”的方式, 并把丧事称为“发丧” (白事) 。“发丧”一般有三日丧、五日丧、七日丧, 以七日丧礼节最终。因此, 近五年该地区基本采用七日丧。所谓七日丧, 是从人“走”之日算起在第七天“出丧” (出殡) , 将亡灵安葬。鲁西南农村地区的“发丧”过程主要分为八个阶段: (1) 装裹。装裹是指给刚离世的人穿“老衣”, 然后为死者整容 (包括清口、洗脸、净面) 、净身, 最后用白布盖住死者面部。现多用白纸代替, 俗称“蒙脸纸”。 (2) 戴孝。装裹之后, 孝子孝女 (亦包括孙子辈) 要头戴孝帽、身穿孝服、脚蹬孝鞋, 跪倒在地放声痛哭。同时, 孝子还须腰系麻辫、人手一根“哀棍” (哭丧棒) , 此谓“披麻戴孝”。 (3) 送信。戴孝之后, 孝子 (不一定是长子) 要身穿孝服, 手执“哀棍”, 先找一位本家的长辈, 并由其领着去请“帮忙的” (一般是五服之内的“近门子”, 帮助搭建灵棚、筑灶台、借座椅板凳、剪纸钱、挖坟坑、抬棺材等) 。请来“帮忙的”人中重要的有两位:一是“大执”, 负责处理全村红白之事的德高望重之人;二是“帐先生”, 负责丧事期间的用度支出。随后, “大执”将安排数位“帮忙的”, 并根据他们各自熟知死者亲戚的情况, 骑车或开车分别去向死者的亲戚“送信”, 告知死者去世的详情。这些“帮忙的”亦被称之为“送信的”。 (4) 吊纸 (吊唁) 。接到口信后, 亲戚要叫上至少十位“近门子” (有男有女) , 带上两刀“火纸” (用来剪裁“纸钱”的黄草纸) 去灵前“吊纸”。 (5) 开土、挖坟坑。出丧前的清晨, 长孝子怀抱白色大公鸡由“大执”领着, 到为死者安坟之处用鸡爪刨几下土, 即为“开土”。随后, 被安排的“帮忙的”就以此为中心开挖坟坑。 (6) 入殓。入殓是将死者火化后的骨灰盒装入棺材, 相当于三礼中所说的“大殓”, 撤去“薄” (读音为bǎo, 用麻绳和高粱秸秆编制而成) , 棺材仍放在两根条凳上。 (7) 出丧。一般在上午十二点举行出丧、安葬之礼, 这之前亲朋好友要再次进行吊唁。 (8) 谢客 (当地读音为kéi) 。出丧、安葬结束后, 孝子孝女要大摆筵席招待前来参加丧礼的亲戚朋友和感谢所有在丧事期间帮忙的“近门子”, 当地人称之为“谢客”。

张崇先生曾说:“就方言与民俗的关系来说, 民俗是第一性的, 方言是第二性的, 即先产生某种民俗, 然后出现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语。”[4]风俗习惯有地方性, 这种地方性往往在方言词语中表现出来。丧葬, 在世界各地都是普遍现象, 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仪式和程序, 形成了不同的丧葬习俗, 于是就产生了特定的丧葬方言词语。通过对鲁西南农村丧葬过程中产生的特定方言词语进行分析与研究, 我们可以大致探究出该地区的丧葬礼俗理念及渊源, 兹归类分析如下:

(一) 烧倒头纸、灵堂、灵棚、跪棚、守灵、饭钵子、含钱、纸扎、叫夜、躲钉、起灵、招魂幡、吃馍片。

给死者烧第一次纸, 叫“烧倒头纸”。烧纸需在棺材前放置的陶盆 (俗称“老盆”) 里, 且孝子孝女要下跪、痛哭, 意为让死者的灵魂带足纸钱到阴间享用。棺材要用两根条凳架起, 停放在正堂屋, 即为“灵堂”, 并在灵堂外搭建“灵棚”。灵棚的前脸要敞开, 其余周围用“薄”遮挡, 顶子用棚布包上, 供非儿女辈和“近门子”的男孝子们分列灵棚两旁跪着哭丧, 一般两边人数相等, 即为“跪棚”, 他们亦被称之为“跪棚的”。安葬前, 孝子们要昼夜为死者守灵, 不可无人, 否则会给家人带来厄运。棺材前要放一只平时吃饭用的碗, 俗称“饭钵子”。每天吃饭前, 孝子们要先把菜和高馍 (馒头的一种) 放到饭钵子里, 旁边放一双筷子。随后孝女们要号啕大哭, 意为请死者进餐。“含钱”是入敛时在死者口中放入“字钱” (即铜钱, 因表面有字而得名) , 现在多用硬币或从店铺买来的仿制金元宝、玉制品代替。它起源于古代的“饭含”, 即在死者口中放入饭、贝、玉之类, 暗示不让死者空着肚子到另一世界受罪。《礼记·檀弓下》:“饭用米、贝, 弗忍虚也。不以食道, 用美焉耳。”此仪式早在先秦时就已存在, 是人死后得到奉养的一个佐证。入殓后, 孝子孝女要请纸匠做各式各样的纸扎, 即用各种彩纸、麦秸、高粱秆、糨子等黏合而成的屋子、轿子、九莲灯、摇钱树、金银山、聚宝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类物质产品层出不穷。为表孝心, 有的还要扎出轿车、电话、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 甚至还要扎飞机。屋前做一对童男童女, 意为到阴间侍奉死者, 总之希望死者在阴间过上富裕舒适的生活。出丧的前天晚上, 孝子孝女可开棺, 最后瞻仰死者遗容, 此时都不能哭泣, 更不能将眼泪滴落到棺木内, 前者是为了减轻死者的挂念让其安心上路, 后者是为了避免带给生者厄运。随后就要盖棺、钉“长命钉”, 孝子孝女要高喊:“爹 (或娘) ……, 躲钉。”以免钉子伤害到死者的灵魂。盖棺、钉“长命钉”后, 孝子孝女排成两队 (男、女各一队) , 边哭边喊:“爹 (或娘) , 回来……”, “响号班子” (农村自发形成的以唢呐为主在红、白事时吹奏相关曲目来挣钱的一种民间组织。) 在前面吹打引路, 到村外“叫夜”, 意为把死者游走的灵魂引回家中, 以表生者的哀悼、思念之情。出丧当天, 中午十二点过, 孝子们要把棺材送往坟地下葬。随着“大执”的一声“起灵……”, 孝子们抬起棺材, 一般由长子扛棺材左侧的最前边, 其余孝子们分列两侧 (人数少的人家, 可有“近门子”帮衬) , 抬出灵堂后, 则由安排抬棺的“近门子”换下。此时“响号班子”在前面吹打, 长子 (若长子早逝, 则有长孙代替, 如无长孙则有次子, 以此类推) 手拿“招魂幡”随后引路, 意为引导死者的灵魂到“另一个家”。孝子们和“跪棚的”随后哭喊成一片, 再往后就是抬棺木的队伍、孝女们和亲朋好友, 共同前往坟地下葬。下葬前要烧掉所有纸札, 让死者享用。下葬后, 孝子们回到家中首先要“吃馍片”, 亦称“揣平安”, 即将饭钵子中高馍切成片分吃掉, 祈求死者保佑家人平安、吉祥。

(二) 孝服、哀棍、送信、吊纸、摔盆子、哭丧。

死者入敛后, 家属要请“近门子”为孝子孝女做孝服, 孝服极为简单粗糙, 毛边向外。除孝服外, 丧葬期间孝子要人手一根用浆糊粘上一圈圈白纸条的柳木“哀棍”。为什么哀棍必须用柳木制作?说法有二:一是“柳”与“留”谐音, 表达对死者的留念之情;二是柳木自古就有驱邪避鬼之功能, 此举乃为给亡灵开路, 以助顺利到达“天堂”。死者去世后, 孝子 (不一定是长子) 要身穿孝服, 手执“哀棍”, 先找一位本族的街坊, 由他

领着去请“大执”。“大执”安排数人根据各自熟知死者亲戚的情况, 前去“送信”, 即告知死者去世的时间和简要情况。接到口信的亲戚要组织“近门子”前去“吊纸”, 并被告知死者正式出丧日期。起灵前, 长子要跪在棺木前, 使劲把装满纸灰的孝盆摔烂, 摔得越响越碎, 越能表明对死者的孝心, 俗称“摔盆子”。此举在鲁西南农村有三种说法:其一认为孝盆是死者的锅, 只有摔烂, 才能被带到阴间;其二认为死者的去世使家人悲痛得难以生活下去, 只好把孝盆摔烂;其三认为孝盆中装满了纸钱灰, 是死者到阴间的买路钱。“哭丧”也叫“哭灵”, 哭灵的人都是死者的近亲, 她们来吊孝时边哭边数落死者的功德与对其的惋惜之情。哭灵时必须得有人劝止、搀扶才能停哭起身。哭灵的人有发自内心的亦有逢场作戏者。

(三) 烧三天、头七、三七、五七、百天、周年。

死者去世的第三天, 孝子孝女要身穿孝服到坟前烧纸祭奠, 俗称“烧三天”。当地人认为这天正是亡灵升天的日子。随后, 有“大执”为孝子孝女除去“重孝”。死者去世的第七天孝子孝女也要到坟地磕头烧纸, 称为“头七”。到了第三、第五个七天, 孝子孝女亦要如此, 称为“三七”、“五七”。死者去世的第一百天, 孝子孝女和亲朋好友要到坟前磕头烧纸, 祭奠死者。祭奠完毕后, 孝子要设宴款待来宾, 俗称“烧百天”。以死者去世的日子为准, 到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时, 家人要祭奠一次, 称“过周年”, 即“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 其中“三周年”的祭奠最为隆重。之后嫁出去的女儿除清明节和“鬼节” (农村称阴历10月1日为“鬼节”, 是出嫁女子专门祭奠亡父、亡母的日子) 外不再到坟前烧纸祭奠。此后, 每年腊月二十九或三十下午, 死者的儿子、孙子们到坟前烧纸, 请“老人”回家过年, 以求保佑全家平平安安, 五谷丰登。

(四) 土葬、放陪葬、上葬礼、送帐子、响号钱。

在鲁西南农村地区, 安葬死者须挖一个较深的长方形墓坑, 以能放进棺木稍宽为宜。安葬时将棺木放进墓坑, 上面用土掩埋并堆起一座坟头, 称之为“土葬”。填埋棺木前, 要在棺木四周放置一些死者生前喜爱的物品, 贵重物品在钉棺前由亲人私下放进棺木, 作为陪葬。发丧当天, 亲朋好友要“上葬礼”, 钱数的多少与死者的亲疏远近有关, 少着几十不等, 多着几百、上千, 甚至成万。关系比较近的亲戚还要“送帐子”, 即送一块能够做身衣服的布。“帐子”的颜色不能太亮、太鲜艳, 一般是黑色或深蓝色的布料。“响号班子”是丧事中不可缺少的, 一般在发丧的当天早晨到达东家。出殡前, 亲朋好友要点些花样曲目让“响号班子”吹打, 曲终需另付“响号钱”, 意思对死者的哀悼与思念, 含义类似当下流行的点歌。

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有段非常经典的论述, 他说:“语言有一个底座, 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同时, 语言又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 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 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的文化的一部分。”[5]而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语言的基础, 又要依靠语言记录和传承。

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如果一种方言是普及于某一地域范围内, 那么它也必然活跃于这一地域的民俗文化内, 不仅可以反映这一地域民俗文化的现状, 也可以透射出它的历史面貌。上述四组丧葬方言词较全面地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鲁西南农村地区的丧葬文化。第一组“烧倒头纸、灵堂、灵棚、跪棚、守灵、饭钵子、含钱、纸扎、躲钉、叫夜、起灵、招魂幡、吃馍片”, 反映出人们视死如生、灵魂不灭以及祈求亡灵保佑生者大富大贵、平安吉祥的传统观念。大约在旧石器晚期, 我国就已出现“灵魂不灭”的观念。东汉末年, 佛教传入中国, 灵魂不灭观念与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融合的更加深入。这种观念一方面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多种情感, 另一方面也有企盼灵魂保佑生者不被殃祸的心理。第二组“孝服、哀棍、送信、吊纸、摔盆子、哭丧”, 表现了生者对死者的哀痛, 同时也彰显了孝道。儒家为了显孝, 规定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礼规:如披麻戴孝、守孝三年等。鲁西南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 丧葬礼俗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了“孝道”。一是体现在有些人在老人生前并未尽孝, 却在老人死后大办丧礼, 以示孝道;二是体现在悲伤程度上, 越悲伤越表示有孝心, 于是近几年出现了“假哭”这一行业。第三组“烧三天、头七、三七、五七、百天、周年”, 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其本意乃是追思。每到祭日, 死者的子女、近亲都要赶回家祭奠, 以示悼念之情。第四组“土葬、放陪葬、上葬礼、送帐子、响号钱”, 表现了重殓厚葬之风。农村人每年类似这种人情往来的支出几乎占到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 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周礼》:“以丧礼哀死亡。”丧礼本是悼亡仪式, 但有的人为显气派, 借此大加铺张, 以示“孝心”, 实则大肆收礼。因此, 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与悼念为主, 一切从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死者, 这才应是我们当代人倡导的丧葬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朋友思想的不断解放, 丧葬之礼正在悄然改变, 我们坚信它一定会走出一条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艾录《语言理据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丁鼎《仪礼·丧服考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4]张崇《陕西方言与民俗》, 《唐都学刊》1992年第4期

东北农村地区居住习俗探析 第4篇

关键词:东北地区;居住;习俗

中国东北地区,从地域上讲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四个盟市。该区域内从古文化发源的角度看,属于不同的文化源,但单从居住习俗而言却十分类似。本文将以东北的住房为研究对象,对居住习俗文化进行分析。

一、东北农村地区居住文化的渊源

东北地区历来是满族人生活的地域,后来蒙古族进入到该地区,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继而对抗明朝的过程中,将朝鲜半岛的居民迁入东北地区,清朝末期国家为了增加收入加之黄河中下游受黄河泛滥影响,山东、河南、河北的农民大量涌入东北,从而形成了东北地区满、蒙、朝鲜和汉族的民族结构。民族的融合为文化融合提供了便利条件。

蒙古族为牧猎民族,历来以牧业和狩猎为主要经济生产方式。为了便利游牧生活的需要,蒙古族以蒙古包为主要居住形式。满族以渔猎为主农业为辅为经济生产方式,居住形式则以茅草屋为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满族逐步进入定居生活阶段,定居后满族则以四合院为主要居住形式。朝鲜族是进入东北地区最晚的民族,其文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也较晚,其居住习俗对该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

从居住习俗文化的角度看,中国东北地区的居住习俗文化虽然伴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变迁状况。从整体上看东北农村地区的居住习俗以满族的居住习俗为主,掺杂了部分蒙古族的文化元素,在部分地区也存在少量朝鲜族聚居群体仍以朝鲜族居住习俗为主。所以,中国东北农村地区的居住习俗文化,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满族习俗文化为主体,混合有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文化元素的多元文化综合体。

二、东北农村地区居住文化多元分解

中国东北地区除了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聚居的地区存在一定的如狩猎等其他经济生产方式外,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盟市和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存在定居的半农半牧、牧区、农区。所以,从经济生产方式上看,仍呈现多元现状。但是从居住的角度看,虽然部分牧区存在不同季节的牧场,但都以定居为主,尤其国家将草场划归一家庭为单位的经济生产单位之后传统的游牧生活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定居生活。同样的自然环境和统一的定居生活为居住形式同质化提供了条件。

目前,东北农村地区的住房格局整体上传承了满族传统的居住习俗,以三间或四间住房结构为主,其内部的设计和其他内容的摆设也有部分蒙古族的文化元素,朝鲜族在整个东北地区有很多小型的聚居点,一般以村级为单位。朝鲜族聚居点的住房格局设计体现了浓厚的朝鲜族文化特色。

满族传统的居住格局为四合院,条件好的住户会选择建造成正房和东西厢房加门楼的形式。正房称为上屋,都是取坐北朝南的取向,东西两侧的厢房一般称为下屋,上屋以住人和做饭为主,而下屋则以放置各种生产工具和粮食为主。受蒙古族传统的游牧文化影响,在厢房与正房的两侧拐角处建造牲畜的棚圈,饲养畜牧业或是农用牲畜。正房内部则一般选择三间式格局,中间称为堂屋,以安置厨灶和火炉等厨具和取暖设备为主,而西间为主屋,东间为侧屋。也有部分农村地区取消了东侧厢房,只建设有西侧的厢房,四合院也被正房加西厢房和院墙的建筑格局取代。建筑房屋的材料也从最初的茅草后来被泥土,再后来被砖瓦所取代。当前,建筑房屋以砖瓦为主要材质。

满族以西为大东为小。在整个东北农村地区也受此传统习俗影响,一般尊者以西屋为住所,并将祖宗的牌位贡于西屋西侧的墙壁上。蒙古族传统的信仰为萨满教,信奉万物有灵,所以在广大的蒙古地区有供奉狐仙、蛇仙(常仙)、黄仙的习俗,受满族以西为大的习俗影响,在整个东北地区尤其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几个盟市地区供奉的各种仙家牌位也安置在正房西屋的西侧墙壁上,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众较多,在家供奉佛位的家庭也较多,同样将其供奉在正屋西屋的西侧墙壁上。

正房除了堂屋外的西屋和东屋都建有火炕,一般在北侧或西侧的墙壁上建有火墙,火炕和火墙是东北农村地区冬季取暖的主要设备。火墙和火炕也是满族传统住房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农村地区不论是满族、汉族、蒙古族还是朝鲜族在建房的过程中火炕和火墙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东北地区也聚居着一些朝鲜族群体,他们的房屋建筑独具特色。一般有五道脊梁,而且在整个房屋的东侧要开东窗。本地区的人们称其为“四坡五脊”的建筑架构。其中的设备建构与其他民族的相去无几。

三、东北农村地区居住习俗形成的原因分析

东北农村地区的居住习俗文化的特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满族习俗文化为主体,混合有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文化元素的多元文化综合体。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的居住习俗,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满族起源并长期居住于东北地区。满族的传统文化起源于东北地区,是满族人长期与自然互动的结果。所以相对而言满族的习俗文化也是在该地区最适宜的,具有本源优势。

其次,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与满族的文化渊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蒙古族以牧猎文化为主,满族以渔猎为主,因此在相互接触中具有一定的相容性。所以,在满族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具有较为浓厚的蒙古文化特点。

再次,对于东北地区而言,朝鲜族和汉族是属于外来民族,汉族群体以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等地区的人口为多。所以,该地区居住习俗中的汉族文化元素主要来源于黄河流域的文化。

最后,朝鲜族以点的形式散布在东北地区,其传统的居住习俗也多有体现。甚至对其他民族的家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结语

住房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文化场域。居住习俗也体现着本地区文化的诸多特点。房屋建筑结构和内部的设置与传统的文化和自然环境都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习俗文化在传播和传承过程中,起变异度和保存度与其实用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就居住习俗文化而言,在广大的东北农村地区之所以满族的居住习俗文化在各民族家庭中能够得到普适性的保留和传承,主要是因为其符合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无论其外形和内部的结构都适合当地的环境。因此,人们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不自觉的就选择了这种居住形式。

农村丧葬习俗调查报告 第5篇

主题:通过对安康市汉滨区农村白事丧礼流程,探究当地农村丧礼形成的深层原因,提升自我对农村人们之间关系缜密的理性认识。

时间:2011年18日至19日 地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

一、死者的水晶宫——“棺材”(1)棺材的两种原料

当死者老去的时候都要装在棺材里,棺材有石头做成的也有木材做成的,石头做成的在早些时期还有,由于石头棺材造价太高且相对笨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到了现在早已都用木制棺材,木制的棺材造价便宜,抬着重量较轻。木制的棺材在安康市汉滨区大都有两种本地特有的木头做成,一种是红椿木,一种是用柏木做成的,红椿树可以长的很粗且生长相对较快,但入土后保存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价格相对便宜,价格在1000元左右。柏树生长速度较慢,且柏树生长的比其它树木细,但柏木硬度较高,做成的棺材入土保存时间相对较长,当然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今价格大抵在1500元左右。(2)死者所住水晶宫——“棺材”的来源

棺材的样子和古装电视剧里的棺材模样基本没什么区别,棺材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自己做,一种是去购买别人做好的,有人专门从事棺材的倒卖活计。

当家有老人,且年岁较大时,家里的子孙都会为其做好棺材或者是其自己提前做好,自己做那就如订做衣服一样,属于量身打造,做出来的棺材不会太大或太小。木头或是自己买或是从自己山坡上的树林中砍伐得来,自己做大多用料为柏木,在做棺材之前还要选好开工的日子,联系好木匠,订好每天的工钱,或是提前讲好当木匠做好棺材后总共给木匠多少酬劳,现在大多选择的是后者,因为考虑到若采取前者木匠可能会磨洋工,即每天干活时速度故意放慢,拖拉时间以求获得更多点的报酬。一般的木匠是做不了棺材的,会做棺材的木匠现下越来越少。

当木匠做好棺材后就需要请来漆匠,漆匠的工作就是先用砂纸对棺材的表面进行打磨,然后用漆树那种天然的漆将棺材漆好,农村称之为“土漆”,并在棺材的两侧画上中国的图腾“龙”,在棺材的正面则画上牡丹等图案。

如若是买来的则一般会稍大或稍小,不过在买之前都会去看看棺材的大小是否适合。尺寸小点的棺材价格相对会便宜点,尺寸大点的自然也会贵点。还有一个衡量棺材价格高低的标准则是做棺材的木料的粗细和材质的好坏。就如前面所说的柏木的棺材相对较贵,而红椿木的棺材则价格相对便宜。选择买的情况大多是家里的长者因为病患提前没有准备,或是自己家里没有木料,异或是为了省事,当家里有长辈因为突然猝不及防的病患病倒时卖棺材的贩子这时候就算是有活计了。买回来的棺材大多是没有经过漆匠油漆的,因为油漆过的棺材买家看不到是用什么样木料做的,买卖双方谈价格就有点不好说,买家想买的货真价实,而卖家也想让买房知道买房买的确属货真价实,而且若用的是柏木做的棺材则更能卖了好价钱。没有油漆的棺材买了之后用车拉回家中,一般是用拖拉机拉回的,运费会便宜点。然后找来漆匠,用黑色的涂料,农村称之为“洋漆”,相对天然的“土漆”而言。用“洋漆”油漆的棺材干的较快,并且由于时间紧迫则不会在棺材的两侧画上龙图腾,也不会在正面画上牡丹等花草,有时会在两侧贴上龙图腾的贴纸。

二、沐浴更衣、敲定入土日期

当死者死去的时候要用稻草铺在堂屋的地上,将死者放在地上,千万不能让死者在床上没了气息,这是一种迷信的说话。死了以后的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即我们人类臆造出来的阴曹地府,如果在床上死去,则死者的亡魂在阴间走路做事时都会背着一张床,这样会很累,不过也有人很会说,这样的话走到哪就睡到哪,方便。如果用稻草,那就不一样了,稻草本身就比较轻,死者的亡魂在阴间行走时夹带着稻草就比较方便了,走到哪一铺就可以了。当死者死后要给死者洗澡,所谓的洗澡就是用一湿布在胸膛前抹三下,在后背抹四下。洗过澡后就要穿上封建时期地主穿的那种衣服,农村将其称之为寿衣,一般会穿三到五件,不过帽子只能戴一个了。穿完衣服便要穿鞋子了,鞋子是不能由儿子给穿的,一般由女儿给穿,据说由女儿给穿的鞋,死者的亡魂在阴间走路脚轻,不会太累,这也是一种迷信了。倘若没有女儿的话,则可以由侄女或其她近亲给穿鞋子了。然后将死者放进棺材里,盖好棺盖。

死者出殡的时间也不是随便确定的,一定要由农村称之为的“阴阳先生”或者说是“地理先生”这么一个人给选个黄道吉日,如若不然,出殡的时间不是黄道吉日,按照迷信的说法是死者家中的人就会倒霉。都迷信说“这阴阳先生”懂得捉鬼,鬼究竟长的什么摸样,也是无人知晓。确定了出殡的时间,死者的长子就要穿着白色的长衫(农村称之为孝衫),白色的鞋子,和白色的长头巾(农村称之为孝帕),然后挨家挨户的报丧,先跪下给人家磕个头,然后喊声人家,给人家说自己的父亲什么时候出殡,一般是这样说的“我父亲或者说是母亲去世了,定在某某日出殡,把你请了给帮帮忙。”还要给人家发支烟,早时比较严,一定要到人家门上去磕头,如果在路上给磕头,人家会怪罪说报丧报的不到位。现在若是知道人家白天不在家,晚上回去的迟,在路上遇到了也就在路上给人家磕头了,当然一般都是同村,也就不会计较没有去家里。死者的长子给报丧过后,村里的人就会在死者出殡的前一天下午去死者家里看有什么活自己可以做,这就是白事里的“帮忙”,有时候因为家里亲戚多,死者的几个儿子便会分头去给报丧,否者时间上是来不及的,这又和早时不一样,早时是必须由长子去给报丧。如若家里没有长子,那就由女婿代劳了,农村的说法是,女婿继承了死者的“衣钵”,自然要做本是死者儿子该做的事。

在将死者放入棺材后就要由“阴阳先生”给画好一道符,死者的亡魂就藏在这道符里,此时的堂屋自然就从平时的会客吃饭的客厅变成了灵堂,棺材放在灵堂里,大的一头朝屋里,小的一头朝堂屋大门的方向放置,还要做好灵堂的牌子,灵堂的牌子房子小头的前面,再在灵堂的牌子前放张方形的农村待客吃饭的小桌子,上面放上贡品,牌位,死者的遗照,再放一个插满香火的盆,在桌子的两侧放上用纸糊的金童玉女。还要将大门两侧的红色对联私下,用白色的牛皮纸写下挽联,以示对死者的哀悼。有时因为选黄道吉日,死者会放在家中时间稍长。淹埋死者的地方也要经过“阴阳先生”给看穴位、风水,确定好土坑该怎么挖,然后再找同村的人给挖,挖土坑被称之为“打金井”。

三、特有的传统打丧鼓和新兴起的“西洋乐队”

从死者去世的那天晚上起,便要雇人到灵堂给打丧鼓、唱孝歌。打丧鼓、唱孝歌就是两个人在晚上一人拿着锣,一人拿着鼓,围着装有死者的棺材走一步唱一句,一段唱完后稍微的站着敲一两分钟,然后继续接着走,接着唱,主要是唱一切古老的传说,如唱杨家将、白蛇和许仙的故事等等。打丧鼓,唱孝歌是必须从死者被装进棺材的那个晚上就开始唱,白天使不用唱的,一直要唱到出殡的前天晚上。而死者家属则要守着灵柩,不过家属会在晚上夜深时给打丧鼓、唱孝歌的人备好茶水,然后自己去睡觉,因为白天的时候家属还要忙着安排其它的事。用迷信的说法打丧鼓、唱孝歌是为了解除死者在未入土为安前的晚上亡灵的孤独寂寥制造点热闹的气氛,实则是为了解除家属守护时的冷清,自然家属在晚上守护灵柩总不能去看电视剧或者电影,那就被视为不孝了,再者亲人去世,大多人是心中悲痛的,又怎会有心思去看电视剧或者听音乐之类的事。

与打丧鼓、唱孝歌这传统相较,新兴起的“西洋乐队”则是专门为了增添热闹气氛而产生的。所谓的西洋乐队,是当地的人用来自西方的乐器演奏中国的歌曲,有传统的歌曲,还有流行歌曲,有的甚至会表演小品,甚者有的“男歌手”会脱光自己的上衣,来传达出激情,冬天这种举动更能引起村民的注目。在死者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这西洋乐队被雇来开始上班,在出殡前一天的晚上吃饭时开唱,在出殡回来后,再从开始吃饭唱到吃饭结束,这西洋乐队的活也就算完成了。

四、何为丧事里的帮忙,帮忙者被写入“执事单”

死者出殡的前一天,接受了报丧的同村人会赶赴而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做的,早时是帮忙找那种方方正正的大桌子和大板凳,请来厨师给开好菜单,然后由一些人去负责买过白事宴请宾客要吃的菜。而现在则是不需要那种大重的方方正正的桌子,而是改为由厨子带来的那种轻便可拆卸的桌子,同样是由厨师根据死者家属定下的每桌菜按多少钱做然后开出菜单,然后在出兵前早上赶赴而去的人里挑几个人负责去买菜。而这过白事宴请宾客的菜加上烟酒等等在现下而言总计会花到二至五万元不等,有时甚至更多,这是根据死者家里亲朋的多少以及家里的经济状况而言的。大多数人是下午去的,毕竟自己还有自己的家庭,要忙着自己的活计,早上能去的人大多是较为亲近的,大多数人还是在死者出殡前的那天下午三点半过后去的,等到四五点同村几乎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个人去了死者家里后,这就要毛笔在白色的牛皮纸上写“执事单”了,所谓的“执事单”就是前去帮忙的人谁做什么活写下来,然后贴在墙上,以便做到事事落实到人,从而保持丧事的顺利进行。而这“执事单”则包括了总管、管金库、打金井、抬灵、抬灵总指挥、打扫灵堂、端盘、厨房、饭房、茶房、烧火、洗碗、奉酒、奉烟、撒盅筷、管买路钱、放炮等职务。

五、宴请宾客和“讨吩咐”及盖棺

出殡前一天的晚上,当夜幕降临时,亲朋好友陆续赶到,一阵阵的烟花伴着漂亮的花式冲向天空、并且震响天际。礼花放的多而紧凑,特有的烟和气味便四处飘荡开来,八九点钟当亲朋来的差不多时开始开席,村里称这时的吃饭叫“坐席”。“坐席”的顺序有先有后,自己人是不能先入席的,如果场地不够,就得等到下一轮才能入席,一般吃饭会有两轮或三轮。当然一个人只能在晚上吃一次,第二天出殡回来后吃一次。

晚上所有人吃完饭后就开始讨吩咐了,讨吩咐就是给死者的亲戚及长辈准备几桌凉菜,然后由亲戚和长辈对死者生前子女是怎么尽孝以及死者的死因进行询问,子女予以答复,子女及女婿、侄子、侄女、儿媳等人要跪着回答,直到询问结束。如若死者是因得病而死,那还得询问得了什么病,在哪治疗的,子女得一一彻头彻尾的讲述,一般是由长子回答,如若遇到对给与答复的有疑问的地方,还要有人给证明才算过关。

当讨吩咐结束后,就要开始盖棺了,亲属依次从堂屋右侧进入、从左侧出灵堂来瞻仰死者最后遗容、算是和死者最后的告别,而此时心里贴别难过的就会哭的泣不成声,当时可能会倒下,然后由别人搀扶出灵堂。所有亲属瞻仰完遗容后同村帮忙者就会盖上棺材盖,然后用大钉子将棺材狠狠的钉上,村里将盖棺称之为“封棺”。当盖上棺材盖的瞬间,放炮人要放一串炮。

盖棺过后,村里的人都各回各家,打丧鼓、唱孝歌的人就要继续唱最后一整夜的孝歌了。

六、出殡和白事中的送礼

出殡的早上,村里人及亲戚大都在七点左右赶到死者家里,先要给抬灵的准备一点饭菜,抬灵的人吃过饭后,就准备出殡了,出殡时要摔毁未出殡时灵堂前烧纸的盆,放炮人要放一串炮,扛花圈的人要走在最前面,其次是放炮人和撒买路钱的人,每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或是十字路口都要放炮,撒买路钱的人则是走一段路扔一张,买路钱已经不是过去的圆形方孔,不知何时已改用了普通的火纸,其次是敲锣打鼓的人跟着走,再者是死者的儿子、儿媳、侄子、侄女等一帮戴着白色头巾、穿着白色孝衫的人在前面抱着牌位和遗像走在后面,然后是抬这棺材的一帮人,前前后后又有不少的同村人,当抬着棺材的人歇下来休息时这些死者的儿子、侄女,儿媳等就要面对着装有死者的棺材跪下。我想着这些人过沟沟坎坎还抬着一个人和一口棺材,有些担心这些人会倒,但却从一位老者口中说出,“你见什么时候倒过了,这就像蚂蚁抬轿是不会倒的!”

将棺材放入土坑中叫做“下矿”,“下矿”时放炮人还要放炮。然后“阴阳先生”站在等腰梯形的土坑一端开始念经,家属则在等腰梯形的土坑另一端面“对着“阴阳先生”跪下,“阴阳先生“念完经后就开始撒五谷,这时候这些家属,即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侄女、侄孙等就要背对“阴阳先生”跪下,并且背着双手拉起孝衫的后面接五谷,接的越多则表明来年的庄稼会长势越好。“阴阳先生”边撒五谷边说些吉利的话,然后说完就停止撒五谷。出殡完毕,回死者家开席,留下几人修坟。在“坐席”期间、同村人和亲戚就开始送礼金了,亲戚送的相对较多,同村人多则一百,少则三十,都是人民币,这送礼金的时候,管金库的两个人就发挥作用了,一个人负责记账,一个人负责收礼金,当收完礼金做完总汇,毫无差错的交付给死者的家属后管金库的两个人的活计算是圆满结束,不过基本上也不会出什么差错。吃完饭后,死者的丧礼算是画上了句号。

七、探究丧礼习俗背后的本质

村人给死者家属的帮忙,终有一天死者家属又会给村里的其他人帮忙,这种互相帮衬解决了死者家属把死者出殡难的问题,而对亲戚朋友、同村人的宴请又是对众者的慰劳,更是对所有参加丧礼者的感激的一种体现。也是村里人互相交流的一个机会,同时对市场经济有作用。

北方农村丧葬习俗 第6篇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县内丧葬习俗在建国之后,虽有所革新,但举办丧事,农民家庭一般仍按历史相沿的传统习俗进行。(1)准备“后事” 人生百岁总有一死。当人老年迈以后,本人或家属其他成员则要为其准备身后用物。最主要的一是棺材,二是寿衣。当地习俗,这两样东西一般都在老人生前准备好。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为最好,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寿衣要备衣、裤(裙)、鞋、袜、帽,衣裤应有棉有单,寿衣颜色多为红、蓝,忌黑、忌花。这些备用物品看似不吉利,但谁都不忌讳。有些人家准备的早,结果多年死亡不至,到另一世界的衣物、“房子”只好仍处在备用中。(2)老人病重期间的礼俗 病人病重期间,儿女一定要陪护身边,否则为不孝。亲戚一定要携礼物看望,否则若病人死后无法面对死者及其家属(不知者除外)。凡重要的亲戚应当多次探望病人。病人病危时,不在病人身边的重要亲属,病家应通知前来,以防事后落“埋怨”。(3)弥留之际与初亡时的处置 咽气前,儿女要守护身边,并为其理发(女人梳头)、净面、洗脚、看寿衣。气断,全家举哀。入敛时,死者脸蒙黄表纸,曰“蒙脸纸”;口含一铜钱或硬币,曰“噙口钱”,背垫铜钱或硬币,曰“垫背钱”;手持线串小面饼,曰“打狗饼”,小饼个数与死者年岁相等。棺头点一黑瓷灯,曰“引魂灯”,放一陶盆,供停灵期间焚纸用,曰“老盆”灵房门口搭棚,曰“灵棚”,棚内设供桌,供举行吊祭仪式用;院门外放“指魂纸”,白纸条之条数与死者年岁相等。(4)着孝 孝布白色。儿子剃头,戴斜角孝帽,帽订麻匹,谓之“披麻”;腰束茼绳拖地,谓之“拦腰绳”;赤足穿草鞋,手执柳木哀杖,哀杖裹以指魂纸。儿媳披发,顶褡头,束腰绳,穿草鞋。女儿戴孝同儿媳。侄辈戴平角孝帽,孙辈戴“柿花”孝帽。吊客中闺女婿、侄婿束孝带,戴平角孝帽;孙婿、外孙婿束孝带,戴“柿花”帽;其余一律戴平角孝帽。(5)送汤 当地叫“泼汤”。临沭地方人死之后,一般三日而葬。葬前,每日早、午、晚三次送汤。初次送汤之前,要为死者举行“报庙”、“指路”仪式,到土地庙向净王爷报到,并予以指引路线。送汤时,孝男孝女分开进行。男由长子带领;女由长媳带领,并由长媳提汤壶。孝男孝女送汤时必须痛哭,哭的越痛越显孝道;不哭则显对死者无感情,不孝。每次送汤,除丧家男女跪拜致哀外,吊客也要行跪礼吊祭,丧家儿女们陪祭。(6)报丧 此地叫“对信”。出殡前一日早,主事人把应前来参加吊丧亲戚的名单,分路排好,由数人分头通知各地亲戚,对信的人手持白布条,向每一亲戚说明死者姓名、接待吊客的时间,出殡的日期。亲戚按通知前往吊丧,俗称“吊纸”.(7)请灵与送灵 夫妇二人如有一人已死亡,出殡的前一日晚应对先死者举行请灵仪式。事先写好所请灵魂的牌位,再写一张请灵文,孝子们到巷口或郊外,主事人念完请灵文,焚烧了,行礼毕返家。即将死者之灵请回家。先死者便与后死者在家共席享祭。这也是丧家孝子贤孙们对先逝父或母的一种纪念方式。殡日早天明时,再将先逝者的灵魂送走,曰“送灵”。因为后死者随之也要归茔。(8)辞灵 殡日午后,将死者灵魂自家中送走的一道仪式。由丧家孝男孝女同吊客一同进行。(9)送盘缠 这是活人为死人即将归于另一个世界的时候,送上吃、穿、花、用等物。这些用物除了烧纸之外,就是纸扎的牛、马、轿、车及金库、银库、童男童女等。随同祭奠仪式一并烧之,礼即告成。(10)出殡 辞完灵,送完盘缠之后,紧接着就是出殡,当地又叫“拉棺”。拉棺仪式与辞灵、送盘缠仪式相比反倒简单。接棺前,孝子们先要跪拜放棺材的木架或拉棺材的车辆,叫做“拜架子”或“拜车”,以祈求死者归茔的路上平安。此后即将棺材抬出院外的路上,孝男孝女泣跪于棺前,在棺材起行的一霎那,主事者将“老盆”放在长子头上绕一圈摔碎,谓之“摔老盆”。然后由庄邻们组成的杠子队抬棺入墓,或由汽车、拖拉机拉棺入墓。这时帮忙的庄邻则分别拿着镢、锨、小车等用具,去坟地为死者添土埋坟。出殡时,孝男们及主要男性亲属应送到墓地,直到棺材入土仪式完成方回。(11)守灵 据传说,人死后,虽出殡,五七之内灵魂不离灵屋,因而应当守灵。守灵者是死者的儿孙及侄子们。他们在灵屋睡草铺,与亡者共眠,以免亡者寂寞。守灵一月零五天。(12)瞧坟 新葬后,头三日,每晚儿孙们要到坟上看望,谓之“瞧坟”。瞧坟是生者安慰死者,也隐含护坟防盗防破坏之意。(13)上坟 葬后三日上“三日坟”,七日上“头七坟”,逢第二个七日上“二七坟”。此地风俗,逢七上坟至五七而止。在逢七必上的五次上坟中,如果死者有几个男孩,几七坟就可不上。因为据说死者儿子的数目与逢七上坟的次数犯忌。这其中,五七坟最被看重。出殡之日,丧主要出五七祭日告示,说明五七祭日的具体日期,诚邀亲戚朋友光临。五七坟祭日,凡重要亲戚朋友都要前来参加祭吊仪式。仪式放在午后,中午要盛宴接待参与吊祭的宾客。对一个死者,上完五七坟后,逢百日上百 日坟,逢一年整上“周年坟”,逢三年上“三年周”,满十年前在第九个年头上“十年周”。民间的丧葬习俗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内中有封建迷信的一面,但深深寓含了人类后生者对先逝者的亲情、友情、关爱和追念。死者已矣,万事不知,生者难忘,便以自己的心灵之路对待死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村丧葬习俗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丧葬行政管理论文题目04-05

宁晋丧葬习俗05-11

回族丧葬习俗07-13

北方丧葬习俗范文05-27

滦南丧葬习俗范文06-03

山东丧葬习俗范文06-05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08-14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07-21

壮族丧葬文化05-16

佛教丧葬礼仪07-25

上一篇: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总结下一篇:七年级关于我的假期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