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024-05-19

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精选10篇)

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第1篇

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注重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要健康,还应该关注精神及心理的健康。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我们知道,21世纪是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时代的特征对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人微言轻年青一代的我们,要想在21世纪活得“潇洒”,活得“有出息”,活得是个“人物”,就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它关系着你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关系着你个人生存的幸福与不幸,更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目前,许多同学面对个人成长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感到无奈、困惑、无所适从,究其原因,那就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健康成熟的心理和个性。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切智慧的根源,成就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自下而上和发展的资本。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的发展,我们有必要认清良好心理品质在21世纪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脏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谈这几个问题。当今世界,变换摸测,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体力劳动者人数减少,脑力劳动者人数大为增加,人们用于学习、再教育,知识创新和休闲的时间大为增加等等,这一切不仅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将使

用权得人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冲击和矛盾,随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人们的生活将高度现代化,同时充满残酷的竞争。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多元化的选择朝代,于是人们将面临焦虑、抑郁、悲观、烦恼、孤独等各种心理疾患。可以说,心理疾病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的必然产物。人人都会有各种心理障碍,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心理障碍不解决,将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发展和成才。正如:联合国专家断言的那样:“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面深刻的痛苦。”如果一个人自身生活的频率很难与社会发展的频率同步,那么不仅不能领先时代,恐怕连生存教师是很困难的。因此,健康的心理将是21世纪对人才的无声选择。而对我们中学生来讲,目前产生的各种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如环境适应、角色适应、观念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困难等等。都和我们在现代社会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关系。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原因

1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2.学习类问题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

3.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

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

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青春期教育。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对中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二)人际关系心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三)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五)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第2篇

河南省罗山县高店一中 曹辉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拢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尤其突出,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近年来调查研究活动中了解,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我所在的中学为一所农村中学,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为“留守生”(父母在外务工,学生寄宿在亲戚家中)他们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环境,监护人大多是学生的祖辈,文化层次不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育自已的后代,许多的家长认为他们不在家没有给孩子们应有的爱,认为让子女穿好吃好就行,用金钱来弥补对子女的爱,结果适得其反,纵容学生乱花钱的习惯,同学的攀比严重,购买MP3,MP4等,上网,打游戏等不良的恶习。在调查过程中有许多学生以学校或老师征收费用为由向家长索要钱财。一位同学说我在过生日的时候发了300多元请同学们吃喝,不过我收到许多同学的礼物,我有好多的好朋友,家长从没有给我过个生日……另外单亲家庭中的子女他们的心理问题高于其它同学,加之现在农村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许多学生辍学下海,形成“上学无用论”说什么“就是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我们村的一个没上个学的在南方打工收入也不菲,并且上大学要发费一大批钱”这样造成许多家长有个错误的导向,不支持自已的孩子上学,让其自流,学不好就下来去打工,现在农村的辍学率远高于城市。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学生爱好被抺杀,足球只能放在墙角,明星照只能藏在书柜的最底层,电视也不能看。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上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风险和挫折是人生中难免的事,敢冒风险和战胜挫折,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品格。可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四)缺少意志、毅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现在,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五)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决定成功的诸因素中,智商只起20%的作用,80%的作用来自于其他因素,其中包括“情商”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即“情绪商数”的简称,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情商,它包括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具有健康稳定的情绪及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也包括了如何理解他人、1接纳他人和被他人理解和接纳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六)学生精神压力大,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虽然素质教育的程度进一步加强,但在农村中学或者落后的山区,仍然是“唯分至上”经常的收到同学给我写信说“我这多年第一次感到自已的无能和痛苦,老师我的压力太大了,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

(七)人际关系问题这也是困扰中学生的问题之一,这些问题中学生反映问题也比较多。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来访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个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八)情感类问题也是困扰当今中学生的问题,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

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情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三)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张、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些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伯依赖性较强,因此,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

3、注意行为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理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的训练,最好是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治疗的原则与做法助其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4、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象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咨询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帅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咨询失效。

浅析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3篇

一、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成因

我根据调查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观察分析,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有过度焦虑和抑郁等,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舒缓, 往往会影响身心健康, 甚至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就拿最严重的中学生自杀来说, 学生自杀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这些学生选择的这种惊人的方式, 给我们敲响了一个个警钟。2013年1月17日晚, 扬州市一所名校的一名16岁初三男生留下4封遗书后, 从教学楼5楼跳楼自杀。分析认为, 该生学习压力太大, 大到不能承受的地步。可见, 中学生心理问题一旦产生, 又无法排解, 往往会产生意外。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这些极端个例的悲剧, 究其原因, 从学校的德育角度看, 是由德育、智育失衡造成的。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压力, 使得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教师唯分数是从, 学校考评也过于看重分数。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都落在学生稚嫩的肩上, 使得学生压力过大, 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崩溃, 最终做出极端的举动。在德育内容上, 心理教育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中学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程, 但大都流于形式, 所谓的心理咨询室缺乏专业人士, 没有学生咨询, 形同虚设。学校缺乏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 再加上一些学校管理不善, 有一些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导致师生矛盾激化, 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上分析, 中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 心理不成熟, 脆弱、抗挫折能力不强, 出现了心理问题, 由于个性等种种原因, 不去寻求帮助, 而做出极端的举动。此外, 还有家庭的关系, 如父母离异、留守儿童、亲情冷漠也是诱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二、矫治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 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不当教育有关。因此, 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乃是当务之急。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不仅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也注重结合不同学科特点, 把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课堂中去, 促进各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此外, 也要将之运用到课外活动中去, 运用到对个别学生的转化中去, 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

教师也要不断进修, 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掌握更好的教育方法和专业知识, 落实新课程, 实施素质教育,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收获知识, 发展能力。同时, 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 不要把分数视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不能给学生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

此外, 还要重视对一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现在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 导致现在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一些教师往往也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及时排查, 并采取治疗等措施, 让一些有心理疾患的教师及时得到帮助和矫治, 防止教师在执教过程中, 影响学生。

(二) 培养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就目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 仍有很大的不足。城乡差距存在, 导致心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广大农村中学普遍缺乏专业的、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就是有也是水平参差不齐。同时要对现在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加强培训, 做到持证上岗。同时, 政策要向农村倾斜, 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财政拨款上予以大力支持, 以尽快缩短与城市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差距, 实现均衡发展。

(三) 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 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严禁杜绝被别的学科挤占的错误发生。学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 配合班主任开展调查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以及品德问题生、思想问题生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并给以重点关注。

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第4篇

【摘要】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不少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中学生,我们应以冷静、积极的态度对待,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 健康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2-02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的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幼稚,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因此,全面把握高中生心理问题,加强对中学生心理疏导,帮助其避免问题的出现,从而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在中学生中间,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厌学

一些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课,思维迟缓,情绪消极,作业拖拉、做事敷衍,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及作业的错误率高。

(二)逆反

一些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常常产生与常态相悖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反抗。

(三)易怒

这类学生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很容易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等。这类学生的报复心强,有时会无缘无故大声哭叫,常有干危险事或愚蠢事的冲动,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

(四)早恋

一些学生没有考虑到,早恋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感到迷茫,连自己都不知道,没有真正恋爱的能力、明确的意向和严肃的责任感。

二、采取积极措施,对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有着特殊性和规律性,因此教育时也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矫治和预防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让学生学会了解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自信待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采取释放、转移、升华等方式克服不良心境。

1.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師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2.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学校可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利用校广播站和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工具,向学生介绍心理自我疏导常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技巧,组织学生开展互助式心理疏导,取得自我调节,平衡心理的较好效果。就新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升学填报志愿等心理冲突与心理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碍等问题进行个别咨询、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咨询、现场咨询,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增强学生的信任感。

(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和生活圈子,决定了中学生的交往对象主要有三类:同学、老师和父母。下面我就同学们如何处理好这三重关系,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愿能和同学们达成共识。

1.对待同学朋友应以诚相待,团结合作。在学校,同学间的交往都应是以平等互助为基础的学习合作的过程。在共同的活动中,学生最能彼此知道对方的长处与不足,并且在其间,为了目标的接近,大家会学会商量、等待和忍耐,学会退让和妥协,学会忠诚与守信,学会宽容、信任,学会说明和劝告,学会倾听和接纳,学会坚持和拒绝。这些都是处理人际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与异性交往必须把握原则,这样才能让家长放心,让老师放心,才是对自己负责。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自然才会落落大方,其次,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

2.对待家长老师要尊重理解,担负责任。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矛盾也增多了。这个时期,中学生容易与父母发生看法上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矛盾、争吵,甚至出走。有人说,这就是学生与家长之间不可逾越的“代沟”,其实,这样的“代沟”即使存在我们也可以用手、用心去把它填平。有些子女觉得父母管得太宽,认为干涉了自己的自由。这种时候,如果能理解到父母的一片赤诚的爱心,再扪心自问:自己又有多少社会经验?也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父母了。所以,要别人理解,首先就要理解别人。其次,中学生要很好地分析一下,如自己与父母的分歧是非原则性的,并且自己确实是对的,那么可以推心置腹地与父母换看法,争取父母的理解,要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第5篇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中心学校

宗志福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不容乐观的现状

针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近几年才引起重视的。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关注下,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设置了课程,培训了师资,加强了管理,进行了督导。可以说,这项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科学的发展轨道。但是,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一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呈现普遍性,其程度呈恶化趋势。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日前,我们在七至九年级的10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项心理问题的专项调查,结果如下:

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高达100%,其中程度比较严重(已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占3%。这些心理问题的表现症状主要是自我封闭和自卑(25%)、焦虑甚至恐惧(20%)、胆怯(15%)、厌学(25%)、妒忌(10%)、敌视甚至仇恨(5%)等。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①因客观原因(如家庭、出身、长相等)造成的自卑自弃心理;②因学习压力等因素产生的倦怠心理;③因与他人(同学、家长、亲友、老师等)的关系问题引发的逆反、对立、妒忌、敌视心理;④因信心缺失和前途渺茫等因素导致的迷惘心理。对于上述心理问题,90%的学生表示可以自我控制,70%的学生表示平时能找到自己觉得有效的排遣办法。

调查表明,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了一个共性的问题,不再是局部的小问题,而是整体的大问题。这方面,学生德育工作者深有感触。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且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更加艰难。令许多教师苦恼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学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而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通和矫正而暴发的恶性校园事件呈密集上升趋势。如某校一初三学生因不满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育,竟在教室里纵火以求解脱,造成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某校一初一女生因家庭不和且在学校得不到重视竟“自编自导”绑架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某校两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因不满老师的管教,竟密谋在学校开水瓮里投毒,幸好发现及时未产生恶劣后果,但其低龄化和恶性程度发人深省。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冷峻思考。

二是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力度不够。

尽管现在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关注,但其重视程度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还不完全匹配。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仍然是教学质量,社会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督导落实的办法和措施还不得力,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与督查方案。

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摸索,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因而,学校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被动。当问题发生了才引起重视,日常的教育工作还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与师资培训力度还不能适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家庭是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背景,但家庭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农村家庭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围不利学生的心理成长。我们在几期家长培训中作了调查,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的成绩,其次是身体健康和安全问题,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长把学生的心理问题摆在最关注的位置,高达75%的家长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学不了解、不关心,高达80%的家长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懂。这就很难保证每一个家庭能给学生一个有利于心理成长的家庭环境。

(2)必须正视的问题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与生俱来的,更不会是无中生有的。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往往来自其成长、教育环境中的诸多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症结及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1、社会环境问题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环境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有些消极的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严重的已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学生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现在,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农村“留守孩子”的问题就是一个特殊的例证。

《中国教育报》在2004年10月5日的一篇题为《谁来关爱“寂寞”的花朵》的记者调查中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报道和分析。文章说,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在京山县坪坝镇对848名中小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发现,“留守孩子”346人,占总数的40.8%;有严重违纪的28人中,有23人是“留守孩子”,占82.14%。其中,“留守孩子”中59%不理解、不支持父母外出务工,83%与现在的监护人关系紧张,92%与父母每学期联系不到5次,69%对学习成绩无所谓,90%将来准备经商或打工,81%最迫切的愿望是父母回到自己身边。文章还说,学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管理脱节,磨合难。作者认为,“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复苏,但也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直接受害者就是青少年学生,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重视和加以解决。

2、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农村中小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发育不全,远不能适应学生心理教育的严峻现实,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学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向来不敢在教育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上有丝毫马

虎。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未能有效地实施德育,使管理重心向教学倾斜,忽视了德育,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疏于指导、研究和教育。这样,学校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的理念、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一个得力的人员保障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实施有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师资培训问题

教师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在这方面起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家指导;三是教师编制矛盾突出,教师教学工作量太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农村教师接受了大量的新课程通识性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训,但不成系统,且具体要求也不够明确。现实中,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近几年,农村学校引进人才的机制一直运行不畅,教师流失严重,现岗教师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学任务已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由心理健康的教师来实施,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也令人忧虑,这就更难保证教师可以科学地开展这项工作了。《北京晚报》报道说,“一项全国范围内的教师心理调查显示,30%~40%的教师经常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的教师有心理问题,7%的教师有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开始悄悄地逼近中国教师。北京市曾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燥、忧郁、易发火等不良情绪,一些教师因此对学生进行体罚,甚至出现过教师咬掉学生耳朵的事情。”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比上述情况更为严重。北京市已在全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把“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列为了必修课程,而农村中小学教师尚未接受过这方面的全面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4、家庭环境问题

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中许多积淀已久的心理问题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而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至少有三个不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问题:一是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缺乏科学指导;二是学生大多在校寄宿,与家长沟通不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加大,极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三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受到较大冲击,问题家庭、特殊家庭数量增大,受害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大。

二、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出路

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应在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下探索出科学的对策和有效的出路。笔者认为,以下六个方面应予以加强。

1、加强教育督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一方面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进行跟踪督导评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重视和加强。

2、改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过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为根本目标,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3、重视师资培训。

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教师抓起,必须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当前,应特别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继续教育部门应把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倡导所有教师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强家长培训。

针对农村学生家长的状况,学校应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深入的家长培训工作,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沟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积极改善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

5、关爱特殊学生。

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实施办法,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学生评价。

科学的学生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当前,农村中小学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工作,研究学生评价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从评价方面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氛围。

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第6篇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要建设者,为使大学生能更好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健康心理的大学生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的挑战。主要介绍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知识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建设者,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便要求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可以适应社会的压力和在社会中遇到的挫折,但是当代大学生往往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现实情况与自我预期不相符造成消极心理

现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处于学校及家长的保护下,对一些事情的认识不正确,往往不是过于积极便是过于消极,对事情没有一个界定,处于两极之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幻想,这些幻想往往是过于美好且不符合实际的。当大学生真正开始大学生活时,便察觉到大学的现实生活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大学生不能更好地适应,从而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2.挫折产生抑郁,有自杀倾向,抗压性差

生活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处于家长的宠爱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当面对这些挫折时,大学生会产生焦虑、自我怀疑甚至自我放弃,采取一些过激的行动。

3.互联网的自由使大学生沉迷网络

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对大学生来说充满了诱惑,网络环境是自由的,大学生可以把在生活中遇到的苦闷通过暴力游戏和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抒发出来,随着这种习惯的逐渐形成,大学生会把生活和网络环境相混淆,从而做出一些自毁前程的事情。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现方式

1.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大学生对社会认识不深,社会阅历不丰富,心理承受能力较轻。为了改变大学生这种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要联合家长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让大学生走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新环境中体会挫折,增加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如,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打工、勤工俭学,通过勤工俭学让大学生抛开学生的身份,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体会社会中的酸甜苦辣。

2.丰富教师资源建立术业有专攻的教师团队

现今大学教师体系中,心理相关专业的教师较少,往往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教师并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学校要丰富教师资源,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或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在大学校园中引进具有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做到术业有专攻。同时,要对普通的授课教师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如,对教师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或是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研讨会。普通的授课教师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为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便需要授课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在教师生涯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挫折,有时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其次,学校要构建综合性互补的教师体系,通过将专业性教师同普通教师的教学活动相重合,让教师之间有话题可谈,增加教师之间的熟悉感,当教师授课时察觉到某些学生的异样时,可以与专业教师进行探讨,及时获得解决的意见、建议。

3.针对大学生普及心理知识

学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学生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识。首先,学校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以及心理学等课程引入学科体系中,通过把以上课程设置成大学生的必修课,使大学生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在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具体操作方法。如,在针对大一新生的期望与现实不符的问题上,授课内容主要应包括人际交往、自我探索、情绪表达与控制、网络运用、团结协作等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在课堂训练及不同角色的扮演中体会到新的感受,并将感受到的贯彻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其次,要重视大学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社团组织,学校要积极支持这些社团的各项活动,因为这些社团组织中的成员都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对这一群体是充分了解的,这些组织进行的活动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规避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敏感问题。

总之,当代大学生中仍存在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学校的重视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定会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卫生习惯,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大学生适应期心理问题浅析 第7篇

大学生适应期心理问题浅析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意.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网络财富英文刊名:INTEMET FORTUNE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适应期 心理 浅析

浅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屡屡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原因就在于,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由于引发了诸多问题。诸如学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学生因小矛盾而诉诸暴力的事件屡见不鲜;性格孤僻、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和推崇拜金主义、个人私利主义的学生越来越多,抱负远大、有担当精神的学生越来越少等等。其中,学生自杀事件对高校、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这种用极端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的现象,在逐渐地增加,这对于自杀者本身是毁灭性的,对于高校的集体心理健康而言,影响也是极为消极的。

笔者认为,从当前实际看,导致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简单地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社会思潮处于个人私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泛滥成灾的态势。在这种态势的包围之下,多数的高校学生是难以独善其身的。于是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核难免缺乏刚健、坚毅的品性。而庸俗甚至扭曲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旦确立,就陷入了一种“过度”或“过分”的现实主义(或者说近乎唯利是图的状态),人生的虚无感也就随之而生。当遭遇难以跨越的挫折的时候,这种人生的虚无感就将成倍地放大,极易引人走向极端。

其二,严峻的就业形势及其指向的令人迷惘的未来,引发高校学生普遍的焦虑。由于当前的高等教育与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国家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导致许多学生不但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缺乏实用的或基本的技能,连找到养活自己的工作都困难。而这种对于未来的人生充满迷惘、缺乏信心的状态,必然要使许多高校学生陷入极深的焦虑——对于心理健康而言,这是极为严重的威胁。

其三,当前高校学生普遍难以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建立较为强大的思考能力和独立的判断力。因而无法理性面对社会的不公平或丑恶现象,也就容易发生或积郁成疾或自暴自弃或随波逐流等情况。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青年学子多有一颗赤子之心,但当前的高校受种种原因影响,在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建立强大思考能力和理性方面,多半无所作为,更难以取得成效。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全面强化历史和文学教育,促进广大师生形成对虚无历史主义、娱乐至上主义等歪风邪气的抵抗力,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最负责任也最为明智的引导。须知,只有深入阅读苦难而辉煌的历史,青年学子们才可能在内心深处领悟到英烈和先贤为洗刷百年国耻做出了怎样的牺牲,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的重重封锁之下重新崛起是何等艰难,进而才可能生发坚实的幸福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样,也只有深入阅读历经岁月淘洗的经典文学作品,青年学子们才可能具体地感知和思考极端复杂的人性、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人类在探索真理之路上的迷惘与坚定,进而才可能逐步地形成对于艺术的敏锐嗅觉、对于文学的浓厚趣味。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从积极、理性的角度看待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公正的现象,进而选择恰当的、力所能及的应对方式。也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可能不再仅仅是口号和方向,而成为融入到日常教育的具体化的内容。

但是,要做好这一点显然是极为不易的。笔者以为至少有两方面的事情需要予以特别的注意:一方面,要想方设法积极促进高校的教师去自觉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学修养水平,努力倡导在学生面前不摆架子、边教边学、教学相长的风气,为学生做出应有的表率——这有益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也有益于加增教师教学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要对历史(特别是近代革命历史)和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把关。对于那些已然造成较大影响的故意抹黑我国历史和革命英雄的著作,要正本清源,有计划地做好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澄清工作。同时,对于混入经典文学之列的充满绝望、堕落的国内外“名著”,不能放任,也不能一味否定,而应当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予以扬弃。笔者坚信,重视历史和经典文学教育,即是对历史虚无主义、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及其背后扭曲人性的拜金、享乐等思想潮流的最有力反击——也即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最负责任也最为明智的引导。

第二,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集体氛围,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无疑,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多数人都渴望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集体。许多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都与他极度渴望但又难以融入他所处的集体密切相关,而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同时,应注意到,多数人需要集体生活,但一个过于压抑的集体却是为多数人所厌弃的。也就是说,脱离集体和集体性过于强烈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所以,致力于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集体氛围也成为高校面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必然选择。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字方针,最早是毛泽东同志对延安抗大提出的殷切期望。

此中寓有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一个集体的理想的状态。这与他后来强调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没有这样的政治局面,群众的积极性是不可能发动起来的。克服困难,没有民主不行。当然没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参照理解。但是,要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集体氛围绝非易事。要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必然就要求高校管理层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在充分发扬民主、征求广大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意志的统一;必然就要求高校教师队伍,摈弃“师道尊严”的旧思想,摈弃出偏题、难题考核学生等旧习惯,为了传播知识、探索真理的目标,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和谐有序中,共同学习进步。也就是说,唯有通过“严格地执行民主集中制”这种“紧张”,才可能有真“团结”——团结从紧张中来,紧张是为了促进团结;唯有张弛有度,在求知的态度上保持严肃,在求知的生活中保持活泼,才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这样,广大师生在高校这个集体里面,既不会因为良好的组织性而感觉到压抑,又不会因为较多的自由而陷入孤独无助的状态;既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够保障其心理健康。

第三,千方百计促进学生就业,使其对未来保有信心,是应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关键。当前的高校教育,很多专业的设计都脱离了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这样一个实际情况,这样的教育至少在客观上给了学生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使学生难以在高校里掌握到关于生存的一技之长,使学生对于即将到来的生存困难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而当他们临近毕业或开始注意到众多高校毕业生在现实中跌得头破血流的惨痛案例的时候,就难免要因为生计问题,而陷入巨大的迷惘。所以,面对迷茫的未来和生存的困境,一些学生陷入极深的焦虑,难以自拔,甚至自暴自弃,也是屡见不鲜的。而这就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面临的就业形势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显然,光明的前景未必能够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黯淡的前途已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要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就要在职业精神和专业技术两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促进学生就业,使其对未来保有信心。(倘若一个学生是受过良好的职业精神教育的,那么,即便陷入一时的困境,他身上具备的那种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不卑不亢、敢于负责的精神,也能够使他坚强面对,帮助他更快地走出困境。同样,专业过硬的学生,相对而言,也更容易找到出路。)

第四,站在“治未病”的高度上,统筹全局,改进心理辅导等相关工作,化被动为主动,是解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必要之举。中医认为能把已发生的病治好,还不能算是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生是在人没有生病的时候就把病给治了,此即“上工治未病”。这与日常大家所认同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道理是一致的。同样,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应当站在“治未病”的高度上去统筹全局——笔者在上文已就统筹全局问题强调了三点,在此,笔者还想强调的一点是,关于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

马列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论断即是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以有一个合理的推断,即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本质上是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许多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根源往往就是因为无法如愿地融入集体生活或者难以在所处的集体中实现自身价值——其具体表现往往附着于疾病、财富、权力、荣辱、爱情、事业诸方面。所以,许多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随着集体环境的改善而改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都可能心理问题,只是因为程度轻重、自我控制能力强弱而表现不同。所以,千万不要再秉持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某一些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开设的想法,而应当站在“未雨绸缪”或中医讲的“治未病”的高度上去理解和开展工作。所以,万万不能再把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担,全然寄托在专门的心理辅导工作上——虽然,这种专门的、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依照前文的逻辑推理,它必然是狭隘的、局部的,解决问题需要开展专门的工作,但不能全然指望它。所以,笔者认为,要学会用改善集体环境的方式来解决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那么,具体到心理辅导的工作实际,依循上文的逻辑,至少应把握两点。其一,不能坐等有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学生前来咨询,因为这是消极的、不切实际的工作方式。越是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越不会主动向他人敞开心扉。所以,要借助互联网等载体,要利用集体活动的契机,要采取主动走近学生的办法,了解掌握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其二,不能把希望全然寄托在专门的心理辅导工作上,更不能把心理健康问题托付到一两个心理咨询专家身上。所以,高校的每一个老师及工作人员,都应当被组织和发动起来,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形成“人人有责”的一种共识,进而在工作中改进作风,抛弃高高在上等顽疾,避免在教学和管理中对学生构成压迫感,努力与学生构建融洽的互动关系,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粟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体系的规范化建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2):80-81.

浅析高校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9篇

关键字: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大学生”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问题大学生”的概念定义还没有明确一致的规定。本文认为,问题大学生就是那些在一定的社会条件背景和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人等多方面不良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只靠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进一步导致自己的日常表现违背了现下主导的教育规律、社会规范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且对正常的教育秩序构成一定威胁的大学生。

二、高校“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情况

(一)国家

1.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至今我国还没有一套结合中国本土文化背景和中国大学生心理特色的系统而完整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只是简单地介绍国外的相关权威理论,机械运用国外成熟的理论方法,很少进行改造和创新,成为在这个“拿来主义”风靡时期的模仿学习成果之一。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差

我国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对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统一的工作部署和出台单独规定,甚至出现一些问题也是相互推脱,怕揽责任,所以才会使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也直接导致目前“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没有成形。

(二)学校

专业的教师力量不足

1.从业人数不够

目前在高校不管是大学生还是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主要是以下人员:高校德育老师、辅导员、心理学教师、医务室的医务人员等,从业的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问题大学生专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不足。

2.专业素质低

在高校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大多凭着自己经验和应然的想像,认为只要开展所谓的“心理咨询”就能解决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有部分教师忽视心理评估表和心理教育质量的测试结果,仅仅存档了事,甚至把德育工作和心理教育工作混为一谈。

(三)学生

青年大学生正是在人格上产生分裂时期。这种分裂有两条分道,一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二是走上“问题”之路——成为问题大学生,在生活中迷失自我,过分对网络上瘾;有大学生找不到自己的现实存在价值,只关注于一些琐事,导致人际关系困难;也有大学生在不断地抱怨命运不公,对人和事满满地都是忿恨;也有大学生找不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走上极端……

三、高校“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

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强对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课程改革的支持和加大经费投入,应该尽快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教材。不管是科研、师资还是硬件设施,要落到实处,都需要强大的物质保障——国家经费的支持。

(二)学校

1.建设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机制

高校可以在大学新生开学之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一方面可以及时解决有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对那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访谈。这样可以给问题大学生以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或心理帮助,防范于未然。

2.建立高素质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高校要保证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是要严格层层把关,制定规范完整的培训和发展规划,做到持证上岗、规范管理;二是要在专业专职老师的数量上,大力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及其后备军,形成一支以专职人员为主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

3.加强对问题大学生的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宣传

不管是了解问题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偏离正轨的原因,还是心理健康咨询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得到家长的全力支持和配合,所以对问题大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方式的宣传是必要的。

(二)发挥“问题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问题大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监控,内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地进行反省评价,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明确自己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坦然面对自己的心理;此外,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问题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对话法、自我鼓励法、转移注意力法等方法,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正视现实、树立信心。

总之,加强和落实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问题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客观上也体现了教育的一种公平和正义。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吴明霞.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理性思考[J]. 西南師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2).

[2] 时章明等.高校“问题学生”研究[A].冀学锋,罗繁荣,鲁良.新思路、 新举措——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成果集[C].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 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4] 孔巧丽,徐大真.中国心理咨询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4).

[5] 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DB/OL].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2011.

[6] 唐土红等.“问题学生”产生的伦理文化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作者简介:孙文宇(1992-),女,土家族,湖北省恩施市,法学学士,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雅楠(1994—),女,汉族,辽宁省本溪市人,法学学士,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民警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第10篇

随着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民警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这不仅给民警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同时也给民警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民警个体的接受能力差或自我调节不当,心理疾病就因此而产生。据调查显示:全国180万民警中,80%的民警心理压力过大,43%的民警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这一状况在基层民警中表现尤为突出。为确保民警心理健康,公安部适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意见》(公发[2005]15号),正式将民警心理健康这一内容纳入公安队伍建设范畴,起到了良好的机制性保障作用。在此,笔者就民警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作一粗略探讨。

一、民警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来自工作的压力。

1、高度的职业风险带来的“紧张症”。心理学研究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前三年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还要多得多。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特别是处于一线的基层民警要时常面对打架斗殴、酗酒滋事、凶杀现场等等,长期处在高度危险、高度戒备的紧张状态之中,随时都有负伤或牺牲的可能。近年来,犯罪分子动辄与民警进行暴力对抗,导致民警因公伤亡逐年增多。据统计,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的民警就高达6000余人,负伤10万余人。可以说我们的民警是“天天在牺牲,时时在流血”。

2、繁重的工作负担带来的“忧虑症”。和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警察人数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三十左右,而我国则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十。由于现有警力不足和繁重的公安任务形成巨大的反差,警察只能超负荷的工作。以我局万安派出所为例,平均每名民警每三天要值一个班,一年中基层民警就有120天住在派出所值班,24小时处于戒备状态,这还不包括临时性的值班备勤任务。长期的工作紧张无序、生活毫无规律,使得民警体力透支、积劳成疾。警察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而心力交瘁,产生厌倦、烦躁的不良心境。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而警察平均寿命仅48岁,警察已成为国家机器上磨损最快的部件。

3、“明查暗访”带来的“恐惧症”。随着法制的健全与普及,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级部门对基层公安机关要求也越来越严,“明查暗访”日渐成为上级部门检查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业绩的重要方式。广大基层民警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又要时刻提防突来的“明查暗访”,基层民警工作成绩得不到肯定,甚至还有被曝光、通报的可能,心理由此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一些工作出色的基层部门也担心被检查组“光顾”,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给民警造成一种“草木皆兵”的恐惧感,大部分基层民警对明查暗访既害怕又无奈。

4、频繁的考核、评比带来的“厌倦症”。适当的考核、评比可以增强民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民警争先创优的意识。然而,当前考核、评比种类、名目繁多,使得一些原本警力不足的部门也需从中抽出专人负责考评工作,无疑给本就压力较大的基层民警给予了额外施压,久而久之,民警对考核、评比逐渐失去热情,呈现出应付了事的消极局面。

(二)来自社会的压力。

警察的主要任务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公安部早在1996年就向社会作出了“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郑重承诺,“有困难找警察”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模式。在这一切的背后所呈现的是人民警察全身心的奋斗,警察心理压力的超负荷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近年来,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除经常遭到不法分子的暴力抗拒、阻碍、袭击外,还往往遭到不明真相群众的辱骂、围攻、殴打,公安民警被误告、诽谤、诬陷等“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有的民警因此受到纪律处分,有的甚至被误断、错判,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给正常执法的公安民警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随着法制的健全和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给予公安机关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却不够。如执法严格常常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维护公共秩序常使警察站在民众的对立面;发生重大案件一时难以侦破,可能会遭到社会的责难等等。加之一些新闻媒体不负责任地失实报道,推波助澜,都将给警察心理上带来压力,也会严重地挫伤警察的工作积极性。

(三)来自生活的压力。

1、家庭压力。现在的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民警,工作性质是全天候,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即使是休息时间也是处于备勤状态,与家人生活步调不一致,散多聚少,因此常常遭受父母、妻儿的埋怨、误解,导致家庭不和,轻则吵架、分居,重则离婚分手。

2、经济压力。2008年7月,公务员进行了阳光工资改革,民警的收入相对从前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民警所承受的工作量和责任与其他政府机关公务员相比,则远远大于普通公务员,而各种待遇始终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这无疑会挫伤警察工作的积极性。当奉献与索取的天枰严重倾斜,警察的劳动价值没有被体现时,必定会使警察失去心理平衡,工作中也表现出消极态度。据调查,有五分之一的民警家属下岗或无业,民警须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人,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二、解决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如何正确疏导民警心理,调适民警心态,关系到公安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改善和推动公安工作的源头举措,是当前和谐警营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优化三个环境着手:

(一)营造和谐的警营氛围,优化工作环境

和谐警营建设是近年来公安机关着力做的一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从保护民警心理健康的角度,进一步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减轻民警负担。建立科学的定编和考评机制,要根据各基层一线所队的工作量和实际需求,为基层一线实战单位定编、增加警力,切实解决当前基层所队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要按照岗位、职责量化考评指标,整合各类单项、专项及临时性考评标准,尽量减少和避免多头考评、重复考评,切实减轻基层民警负担。

2、加大科技强警步伐。随着科技发展,远程监控、技术跟踪等科技手段已得到充分运用,民警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治安管控能力也得到相应提升,但现实刑事案件的低破案率、高风险性时刻消磨着民警的意志,犹如一块“重石”深压在民警身上。因此,科研部门要注重加快研发一批公安机关实用的尖端科技设备、非杀伤性武器及防身、护身等器材,应用于公安基层一线,降低警察职业风险。同时,各部门要切实转变警务工作“疲劳战”的弊端,积极研究探索适合社会治安管理要求的警务运作模式,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使民警能从繁重的工作中抽出身来,保证正常的休息、休假,减轻民警工作压力。

3、丰富公安文化建设。推行民警心理保健制度,设立心理保健部门,设置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有效地帮助他们疏导在情感、家庭、生活和工作上滋生的不良情绪。同时通过开展书画、唱歌等各种文化活动,提升民警文化素质,促进民警多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展示良好的精神状态。休宁县公安局党委坚持以人为本,从点滴处入手,在细微处着眼,不断探索从优待警的新举措,全力构筑暖警工程。两年来严格落实民警年休假、年体检制度和民警探病慰问制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适时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讲座,并组织全警轮流外出考察学习,这些暖警新举措极大地缓解了民警的心理压力。

4、加强民警队伍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民警内在动力,激励他们为人民利益、为公安事业无私奉献。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在侧重精神鼓励的同时不忽视物质鼓励,创造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工作环境,形成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公安机关各级领导要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民警,使民警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使其排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心情愉快,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营造开放的舆论氛围,优化社会环境

公安工作牵涉面广,受关注度高,是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理解,既是搞好公安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公安民警工作压力的措施。

1、注重“三导”有机结合。一是自身先导。公安工作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来开展。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公安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与此同时,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主动与媒体建立畅通的链接,主动接受媒体的监督,积极争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党委主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公安工作,主导公安工作的方向和公安工作客观评价体系。对公安民警既要从严要求,更要珍爱有加。特别是在当前公安机关处在风口浪尖,公安民警处在多重社会角色难于扮演的情势下,民警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时候,党委政府更要为民警撑腰壮胆,更加增强民警的信心感、责任感。三是舆论引导。充分发挥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学会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网来网去”这一有利抓手,积极引导媒体发表正面舆论,树立公安正面形象,竭力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牵制力,使公安民警切实感受到社会群体对自身的尊重与认同,不断拓展警察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消除部分群众对民警的非议和偏见。

2、平衡社会价值需求。民警作为一个社会人,也有正常的社会需求,当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满足感普遍低于其他社会群体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警个体积极性或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时,须充分考虑公安机关工作性质,确保一些政策制度能适当向基层公安机关倾斜,惠及到基层民警身上,使民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比如在政治待遇上,要打破条框限制,不拘一格,注重解决一批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基层民警的政治待遇,使基层民警看到希望,看到未来,真正使基层民警劳有所获,苦有所慰,消除基层民警迷惘和消极被动的心理。

(三)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优化生活环境

家庭是每一个人心灵的归宿。民警由于工作忙,常年照顾家庭较少,很多家庭因此出现矛盾。所以,我们要树立民警的家庭资源是第二警力、民警家庭的和谐是警营和谐的重要基础的观念,把关心民警的家庭建设作为我们公安队伍建设的内容,变家事为公事,用真心和细心去做好工作。

1、增强家属荣誉。引导民警的家庭成员积极主动地了解民警在保卫经济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民警亲属为民警们的贡献感到自豪,对民警们的付出表示理解,让他们少一份心理压力、多一种工作动力。

2、加强谈心交流。要在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的带领下,开展与民警及其家属沟通交流,防止心理矛盾积压。特别是在遇到民警工作变动、职务调整、遭遇挫折、家庭变故、生活困难等情况时,积极与民警及家属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充分调动组织和家庭两个积极因素,帮助民警解决具体问题,疏导、畅通民警思想。使民警在温馨的家庭中充分感受亲情,有快乐共同分享,有困难共同分担。

上一篇:空调申请报告下一篇:四4班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