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操作经验范文

2024-08-11

中控操作经验范文(精选14篇)

中控操作经验 第1篇

中控操作员工作经验交流

1.在操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成品收尘振打时间周期过长,造成除尘器下料不稳,导致入库提生机电流不稳。出磨提升机电流变化快,原因磨内物料流速过快所致,均匀稳定操作,操作上尽可能均匀下料,而不应该大起大落,间歇砸磨,从而造成系统不稳定,失去平衡状态,成品收尘风机风门开度应保证在90%--100%区间,保证合适的料气比,提高选粉效率,在保证磨内通风的前提下,稳定各风机风门,尽可能只通过调选粉机转数来控制比表面积。

关于收尘的振打时间,现为1.5分钟一室振打,是否缩短到40秒,甚至30秒。这样,可以降低收尘阻力,通风顺畅,收尘效果好,又可以提高收尘袋子的使用寿命,调整振打时间,目的是使整个系统物料的稳定,风系统的稳定。

关于选粉机,检查密封槽与密封环的轴向间隙,发现磨损很大,使成品比表面积低、细度高,检修时应更换成耐磨钢板,入选粉机斜槽转向节处分料板改为活的(可调),使入选粉机两个下料口的物料更加合理,提高选粉效率。

2.关于 饱磨时中控参数的变化情况。

a 在实际运行中发现,饱磨初期中控操作参数中磨机电流比正常升高l~2A,出磨提升机、选粉机电流会升高,出磨水泥温度没有明显变化。饱磨初期至有明显饱磨现象要持续2~3h,在这过程中如果调整不到位将会出现磨头大量返料,中控参数磨机电流直线下降,出磨提升机、选粉机和入库提升机的电动机电流接近空载电流,出磨负压升高,出现这种情况表明,磨机已是严重饱磨,没有出料了,并且出磨水泥温度降低很多。在出现第一次饱磨现象时,磨头大量返料近4~5t/h,整个磨机房都是水泥粉尘。当时,操作员在止料摇磨10min仍没有明显改观后采取停磨措施,打开一仓磨门看到基本上3/4为物料,再次启磨时由于负荷太重,影响了磨机的正常启动。经过辅传连续运转1h多,磨机启动正常。这次饱磨摇磨长达1h多,磨机饱磨现象才逐渐消失。此时中控参数变化为:出磨水泥温度上升幅度较大,磨机电流、出磨提升机、选粉机和入库提升机电流逐渐升高,并逐渐接近正常操作值,说明饱磨现象已经消除。在饱磨消除后的2h内加产量幅度不要太大,2h后可稳定到原来的台时产量。因为饱磨后,一仓钢球级配被打乱,如果加产幅度变大又会出现饱磨现象。由于熟料易磨性变差后,操作员没有及时降低台时产量,导致磨机工况逐渐恶化,一仓破碎能力显著下降,物料进出失去平衡,大量没有破碎的熟料夹在隔仓板篦缝中,使得一仓的物料不能及时排出,进而出现了磨头大量返料。在中控参数磨机电流、解决措施是:开大主排风机阀门,提高选粉机转速,过5min后降低主排风机阀门开度,以便夹在篦缝的熟料颗粒掉落,然后重复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较为严重的饱磨现象时不要采取停磨措施,只要处理方法得当饱磨现象一定会很快解决的,一旦停磨处理有可能导致磨机启动不起来。

b.“包球”又称糊球,是粉磨作业中常见的不正常现象,多发生在水泥磨上。

磨内温度高时,通风量相应减少,粉磨阻力相应增大。当磨内温度高于120℃、物料比表面积达120m2/k g 时,物料在研磨体的冲击下,即可带上电荷,吸附在研磨体、衬板和隔仓板上;同时,细料本身也会因所带电荷的不同而互相吸附,形成小片状。这种现象称为“包球”。

磨内温度越高、物料磨得越细,“包球”现象就越严重。

“包球”发生后,研磨体被物料包裹,衬板上吸附着一层物料。在这种情况下,缓冲作用大为加重,磨音低沉,有时还有“呜呜”声;隔仓板和出料篦板的篦缝被物料堵塞,致喂料量被迫减少,磨机产量下降,产品细度增粗(但比表面积提高);同时,磨机和出磨提升机电流下降;出磨物料和出磨气体的温度都上升;产品筛余物中有薄片状物料。这种薄片是在吸附作用下形成的,用手指轻压即成细粉。

“包球”发生后,磨内温度很高,衬板可能翘起,又由于磨内料量很少,钢球对衬板的冲击力增强,一仓衬板螺栓可能断脱;由于磨内温度很高,磨出的水泥“发黏”,输送设备容易堵塞,且磨机出口大,瓦温度很高(有的达80℃以上),可能发生烧瓦事故。

处理“包球”,切不可像处理“饱磨”那样,采用减少或停止喂料的方法。否则,磨内温度更高,“包球”现象更严重。处理“包球”的方法如下:

(1)采取降低磨内温度的措施,如改善磨内通风、加强筒体淋水、降低入磨物料温度等。

(2)向水泥磨内加入适量的干矿渣、干炉渣等具有助磨性质的物料。

(3)加入适量的助磨剂。如在入磨熟料上滴加水泥产量0.2%的三乙醇胺(浓度30%),或造纸厂纸浆废液(浓缩至1.2~2.0波美),或1.5波美的纸浆废液与三乙醇胺的混合液(三乙醇胺为混合液的1/10)。加入助磨剂几小时之后,磨机的生产即可恢复正常。

(4)“包球”若系磨机各仓粉磨能力不平衡造成,则应取出适量后仓球段或增加前仓钢球;若系球段的平均球径太大,应以适量较小的球段取代等量最大的球段,必要时,需重新进行球段级配。

(5)采用磨内喷雾降温系统,由于雾化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吸收大量的热,从而有效降低磨内温度。同时由于水蒸气可消除静电,避免水泥因静电互相吸附而结团及黏附衬板,所以,采用磨内喷雾降温系统可从根本上消除水泥磨的“包球”现象.3.水泥磨操作 开机顺序:

水泥库顶收尘→入库斜槽→水泥入库提升机→成品斜槽→细粉斜槽→排风机→袋收尘→循环风机→粗粉斜槽→选粉机→入选粉机斜槽→出磨提升机→磨主电机→入磨提升机→水泥喂料机组

停机次序与开机顺序相反。

2.启动润滑油泵机组,确认正常,30分钟后,磨机方可启动。3.确认所入库的闸阀位置后,方可启动水泥输送入库机组。

4.将排风机入口风门关闭,确认选粉机油泵运转正常,启动主排风机,选粉机电流稳定后,将排风机入口风门开至20%左右。

5.开磨前必须确认磨内、选粉机内、袋收尘器内等危险点无人员作业。6.现场确认慢转离合器脱开后并确认磨机筒体无摆动时,启动水电阻,15分钟后,启动磨机(如磨机不能启动,应立即停止高压油泵回油,重新启动高压油泵10分钟后再次启动磨机)如第一次启动失效,应保证第二次启动的间隔时间足以使水电阻冷却。

7.加料操作 打开喂料调节组,通过设定值缓慢加料至正常喂料。加料过程中要防止一次性加料过多、加料速度过快而导致磨机工况不稳,造成满磨或磨头漏灰。

8.加料结束,操作员应根据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缓慢地调节风机风门开度和选粉机的转速,使磨机逐渐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9.开磨初期,为尽快达到磨内合理的料球比、循环负荷量,成品输出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到正常,通过调节选粉机转速和主排风机风门的开度,使回粉量和斗提负荷达到正常值。

磨机正常操作:

1.认真观察各控制参数的变化,精心操作,使磨机各参数保持最佳状态,确保磨机稳定、优质、高效运行。

2.正常运转中,操作员应重点监视以下参数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磨机喂料量、主电机电流、磨出口负压、出磨斗提电流、入库斗提电流、选粉机电流与转 速、主排风机风门开度。

3.水泥磨产品质量指标主要有:细度、比表面积、SO3含量、烧失量,这四项质量指标分别影响着水泥不同的性能。操作员在实际生产中,要依据化验室提供的分析化验数据,及时调整操作参数:SO3及烧失量通过配料称调整,细度、比表面积通过选粉机转速和循环风量调整,调整后注意观察化验室的检验结果。确保质量合格。

4.必须严格执行化验室的水泥入库要求,操作中要注意库内料位的变化。换库时要注意各闸板的位置,换库后要注意入库斗提的运行情况。要联系巡检工确认,严防堵塞漏库、涨库。

5.注意磨内通风,为了改善磨内的粉磨状况,提高粉磨效率。磨机在运转中要确保磨出口保持一定负压。

6.在整个系统稳定运转的情况下,细度的调整主要是调节选粉机的转速。避免回粉过多,造成磨头冒灰和磨尾吐渣量过多,循环负荷率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7.当发现袋收尘有堵塞倾向或已堵塞时,应立即着手处理。视情况减料或断料运行,并通知巡检工检查袋收尘下料口及水泥输送相关设备;若短时间内处理不好,应停磨处理。

8、当发现袋收尘器进出口负压差有增大倾向或入口负压为零时,通知巡检检查循环风机水平风管的积灰情况。

停机操作

1.在停止长皮带供料的情况下,待袋收尘清灰完毕15 min后,停止长输送线上的袋收尘;2.将喂料调节组喂料量调至零,待长皮带上的物料排空后,停止喂料机组;3.当斗提功率降至最低点且趋于平稳后,停止磨机。并通知巡检工按《规程》进行磨机慢转;

4.将排风机风门关至15-20%,使系统保持一定的负压;5.如短时间停机,水泥输送机组及出磨物料分级输送机组,在磨机停止后继续运转15分钟左右,即可进行停机操作;如长时间停机,则适当地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1h,同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反复敲打各空气斜槽、选粉机粗粉下料装置,排空设备内部积灰。6.待现场排空各设备积灰后,停止出磨物料分级及输送机组、水泥入库机组及库顶袋收尘机组。

7.停磨机后,提醒当班巡检磨机开辅助传动转磨,转磨时间为30分钟。8.磨机低压油泵在辅助传动停机后30分钟停止运转,高压油泵运转一个小时后自动停止。

4.简述O-Sepa选粉机的工作原理?

粉磨后的待选物料由上部两侧的两个喂料管喂入O-Sepa选粉机内,通过转子撒料盘、缓冲板的充分分散落入选粉区,形成垂直的料幕,被水平进入的二次风强烈冲散并被切向进入的一次风带入回旋气流,在笼式转子回转时形成的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较高固气比的物料得到充分的分散和多次的分选,分离的粗粉在导向叶片涡旋向下运动时,又受到来自下部三次风的再次分选后由底部卸出,合格的细粉随气流排出并被收集,产品细度可以通过调节气流的回转转子速度和调节叶片的大小进行调节。5.简述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辊压机又称挤压机。利用现代料层粉碎原理,将物料强制喂入辊压机两个相对转动的压辊之间,在高强度压应力的作用下被挤压成密实、扁平、充满微裂纹的料饼排出。这些料饼中含有大量的细粉,同时其易磨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辊压机主要由电动机、行星减速器、辊系、机架、扭矩支承、液压加压装置、润滑装置、喂料装置、辊罩、控制系统等组成,辊压机的两个辊轴分别由电动机经万向联 轴器、行星减速机带动。行星减速机安装在扭矩支承上,与辊子间用缩紧盘联接。辊系分 为活动辊系和固定辊系,两个辊系都安装在机架上,活动辊系可在机架导轨上作水平运动,活动辊系两端共有两个(或四个)平行油缸对辊系的轴承座施加压力,该压力通过辊系作 用在通过两辊轴间的物料上,使物料被破碎、粉磨,并最终被压成料饼。辊轴采用高强锻 钢,辊子外圆堆焊了耐磨合金以保证辊子的经济寿命。液压系统由液压缸、液压站、蓄能 器、阀件等组成。辊子间隙、油缸压力、轴承温度、减速器温度等都有传感器监测,并配 备专门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

中控操作经验 第2篇

目的

为规范中控室操作管理,严肃操作纪律,优化操作参数,实现稳产,优质、低耗,制订本规定。

适用范围

贵州广宇水泥中央控制室窑、磨操作员 三

依据

贵州广宇水泥公司有关管理制度 四

内容

4.1 每位操作员都有维护中控室卫生整洁的权利和义务。4.2 操作台要保证整洁、干净,记录本或文件需放置整齐,操作台上不要存在任何与工作无关系的东西,严禁将水、灰等异物弄入键盘。

4.3 全体操作员接受中控主任、生产副总的统一管理。4.4 操作员不得向其他公司人员透露任何公司技术信息。

4.5 严格按新型干法窑操作规程、中卸磨操作规程等操作,禁止违章操作,中控操作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4.6 树立窑磨一体化思想,窑磨调整风量时保持同步,匹配总系统用风,减少局部用**动。

4.7 窑操统一操作生产线相关系统,并指挥和指导磨操协助操作。

4.8 当班全体操作员要相互学习,相互提醒,在未提醒前提下,不得随意操作他人的参数。

4.9 操作员未经允许不得对系统内重要操作参数设置报警限。

4.10 设备的正常开停必须经过现场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4.11 操作员指挥和指导现场巡检,要能预测和及时发现隐患,掌握现场设备运行、检修和故障情况。

4.12 重要操作参数大范围调整必须经分厂同意,并做好记录。

4.13 窑磨开机后5分钟通知化验人员,以便进行质量控制。并及时向化验室索要检验数据,停机也要通知化验人员。

4.14 高压电机启动必须通知当班相关电气人员,禁止频繁启动高压电机。

4.15 操作员发现仪器仪表不准,或其它故障要及时联系机电人员解决。

4.16 窑磨的开停必须通知中控主任,紧急措施的开停窑、磨必须向中控主任和当班主任汇报,并记录好事件的经过。

4.17 操作记录要详细、认真和准时填写,并能够形成闭环。4.18 交接班要详细清楚,每班操作员要提前十五分钟接班,并充分掌握上班情况,尤其是异常点和隐患点。

4.19 对因责任心不强或操作失误造成事故者,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班长承担

相关处罚规定

5.1 违反本规定中4.1、4.2、4.3各项,按分厂相关制度规定处罚。

5.2 凡违反本规定中4.4—4.19条中规定,每次扣相关责任人1-10分,情节特别严重,态度恶劣者加重处罚,给公司、分厂带来损失较大者,由分厂上报公司另行重罚。

附则

6.1

本规定归入管理中控室人员,解释归中控室; 6.2

新型干法水泥窑中控操作体会 第3篇

⒈要根据气体分析调整风、煤、料的合理匹配, 优化操作参数。新型干法窑系统能对O2、CO含量、NOX浓度等系统气体参数作出准确分析, 若根据气体分析结果及时调节系统风量, 控制合适的过剩空气系数, 就可以避免盲目大风操作带来的热损失, 降低高温风机功耗。

⒉根据二次风温的变化判断窑内煅烧状况和熟料结粒情况。新型干法窑冷却机的熟料冷却效果好, 热回收效率高, 二次风温一般能保持在1100~1200℃。如果二次风温偏高, 超过1200℃, 说明烧成温度高, 出窑熟料结粒好, 有过烧迹象, 操作中要减少窑头用煤, 适当降低窑后温度;如果二次风温偏低, 说明烧成温度偏低, 熟料结粒不好, 需要加强窑内煅烧;如果二次风温下降较多, 且一段篦压较低, 说明冷却机头部有堆“雪人”或大块的可能, 要及时通知现场检查、清理。

⒊关注原料、煤磨操作参数变化, 判断生料成分和煤粉质量可能出现的变化。若入磨废气温度控制较低, 说明石灰石较好, 含土量少, 配料上要提高粘土质原料的配比, 反之说明石灰石较差, 含土量大, 配料上要提高石灰石配比。另外, 不同品质原煤入磨后磨机工况和操作参数也会发生不同变化。因此, 操作员要通过关注原料、煤磨操作, 提高原燃材料变化的预见性, 掌握操作主动性, 进一步优化操作参数与经济指标。

⒋重视升温中的预投料。新建生产线或生产线计划大修后, 升温时间较长, 在尾温达到700℃左右时, 要进行一次预投料。以5000t/d生产线为例, 设定喂料量20~30t/h, 连续喂料10~20min, 用来检查喂料设备是否正常, 预热器系统是否畅通, 同时, 对预热器管道进行一次较好“清洗”, 将附积的未燃尽煤粉“清洗”入窑, 消除今后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⒌“烧流”的中控判断和操作处理。烧流后果极其严重, 会烧损篦板甚至流入空气室烧坏大梁, 其通常是由烧成温度过高或者生料成分发生变化, 导致硅酸盐矿物最低共熔点温度降低造成的, 容易在投料或停窑操作中发生, 烧流时, 窑前几乎看不到飞砂, 火焰呈耀眼的白色, NOX异常高, 窑电流很低, 因此, 窑操作员在投料或停窑操作中若发现窑电流偏低时, 一定要根据操作参数和工业电视来综合判断窑内是欠烧还是过烧, 发现烧流时要大幅度减煤, 尽可能降低窑内温度, 严重时要窑头止煤, 如果物料已流入冷却机, 要密切关注冷却机篦下压力、篦板温度, 加大冷却风量, 严重时做停窑处理。

⒍分解炉用煤的调节控制。预分解窑的发热能力来源于窑头和分解炉两个热源, 物料的预烧主要由分解炉完成, 熟料的烧结由回转窑决定, 因此, 在操作中必须以炉为基础, 前后兼顾, 炉窑协调, 确保预分解窑系统热工制度的合理与稳定。在燃烧完全的条件下, 操作员要通过分解炉加减煤的操作, 控制分解炉出口气体温度, 控制分解炉出口温度在870~890℃, 确保炉内料气的温度范围, 保证入窑生料的分解率在90%~92%左右。

⒎窑内“结蛋”操作。在回转窑操作中, 若风、煤调配不当, 窑内通风不良, 会造成煤粉燃烧不完全, 到窑后去烧, 窑尾温度过高, 窑后物料出现不均匀的局部熔融, 形成结蛋的核心, 而后在窑内形成大蛋。窑内结大蛋时, 首先表现为窑电流的不规则波动, 电流曲线波幅明显增加且有上升趋势。其次, 直径较大的“蛋”会严重影响到窑内通风, 表现为窑尾负压升高, 火焰变短, 严重时有回逼现象。最后, 由于窑内有效通风量减少, 窑头煤粉会出现不完全燃烧, 大蛋进入烧成带后, NOX浓度大幅度下降, 窑头变浑浊。根据以上因素判断出窑内结大蛋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快高温风机转速, 加强窑内通风, 减少窑头煤量, 保证煤粉完全燃烧, 避免CO出现, 同时适当减产, 提高窑速, 尽快将蛋滚出窑内, 防止其在窑内停留更长时间, 结成更大的蛋。总之, 调整要适当, 确保窑系统热工制度的稳定, 在大蛋滚出之前, 应保持篦冷机前端一定的料层厚度, 使大蛋在滚入篦冷机时有一定缓冲, 防止砸坏篦板。

如何将操作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经验;数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53-02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习得,特别是抽象数学概念的建构,总是按照“动作认知(操作水平)——图形认知(表象水平)——符号认知(分析水平)”循序渐进地发展的。然而,有的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取感性的经验,而忽略了让学生亲身经历把操作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的过程,导致数学抽象思维活动因缺少数学表象经验的支撑而出现断层,降低了操作的实效。如何将具体的操作经验内化为抽象的数学经验呢?

一、活动组织:变“一”为“几”,夯实感性经验基础

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是以数学表象为基础的,而数学表象又源于直接的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的获取往往离不开操作活动的支撑。教学实践表明,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此,教师要跳出“一例一动”的框框,变“一”为“几”,组织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鲜活的感性经验。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操作活动:(1)找一找:找出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2)摆一摆:用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感受方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3)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折、量、比,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4)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5)围一围:先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样子,再把想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钉子板上围出来。(6)拼一拼: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7)剪一剪: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剪下来。(8)画一画: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上各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

上述案例中,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仔细观察,思维活跃。通过多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以及活动中的观察、思考、交流等,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感性经验,而且培养了主动探索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节奏:变“快”为“慢”,强化表象经验积累

数学表象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中,具有中介、桥梁的作用。操作经验的内化离不开清晰的数学表象,操作活动的节奏影响着学生数学表象形成的清晰度。为此,教师要把握好操作活动的节奏,变“快”为“慢”,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介于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数学表象的充分感知,强化表象经验积累。

例如,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珠子”进行操作:第一堆摆2颗珠子,第二堆摆6颗珠子,再把两堆合并在一起;然后从8颗中移走2颗……如此不断变换形式,放慢操作速度,实现人人参与摆珠子,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初步体会到不同的摆法表示不同的含义,采用不同的方法:合并在一起,珠子多了,用加法;移走一部分,珠子少了,用减法。其次,通过多媒体用“○”来把摆珠子的“合并”“移走”的过程动态演示出来:

要求学生边看图示边思考,然后说出摆的过程及其涵义,让学生再次体验到“加减法”意义的不同。图(1)用加法计算,因为“?”表示“总数”;图(2)用减法计算,因为“?”表示“部分数”。然后呈示图(3),这时学生立即产生疑问,为什么“?”的位置不同却用减法计算。此时,教师再次放慢探索的步伐,多角度引导学生对图(2)、图(3)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刻领悟到:两者都是求“部分数”,所以都用减法。但因为所表示的是不同的部分,所以“?”号的位置也就不同,因而所列的算式也就不同。最后,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上述案例中,教师放慢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强化活动,借助珠子、图形等中介,实现了“操作—图示—算式”的有机结合,沟通了具体的实物与抽象的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表象经验,强化了表象经验积累。

三、数学思考:变“明”为“隐”,突出数学表象链接

操作不只在于积累数学表象,更在于抽象、提升。数学表象只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才能沟通直观经验与抽象经验的联系。为此,教师在强化表象时,不能仅停留于具体直观思维,就事论事,而要适度抽象,适时反思,帮助学生建立起具有一般性、概括性的数学表象,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考力。

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例2(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1)摆一摆: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花盆动手摆一摆。学生独立摆完圆片后,教师指名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可以将23盆花分成4份,还多3盆。从图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剩下的3盆是平均分后余下的数,称为余数。这是图示与余数意义的第一次结合,很好地呈现了余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旁边出现的“余数”一词概括了3盆的实质——余下的数。(2)画一画:让学生用“△”表示花盆,把刚才摆的过程在练习本上画出来,边画△边说出摆的过程。教师相机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板书如右),

再让学生结合摆圆片或画△

的情况说出板书中23、5、4、3

所表示的意思,特别是3表示

的意思,使学生深刻理解余数

的含义——平均分后剩下的数。由摆圆片到抽象出算式,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与形的一一对应关系,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进一步将概念的表征与实质联系起来。(3)想一想:如果再增加1盆花,可以怎么摆?增加2盆呢?先让学生凭借刚才的操作经验进行想象,如果想象有困难时再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思辨中统一认知:当“余数”和除数相等时,商可以再增加1,而余数没有了。这样就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余数的本质特征,认识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上述案例中,操作活动从圆片过渡到图形再到抽象出算式,思维由动作化到表象化再到抽象化。渐进抽象的操作载体使数学思考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实物,而是变“明”为“隐”,并引发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个性化诠释,多角度寻求与数学意义相一致的数学模型,进而突出了数学表象与思维过程的链接。

中控室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 第5篇

1、本工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安全生产守则》及其它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

2、必须认真执行公司总经理部、安全生产部和车间等各级领导部门的各项指令,严肃认真、精力集中进行生产指挥与运转操作。

3、必须熟练掌握本系统的生产工艺技术,熟悉现场设备的性能和运转状态,做到准确判断生产中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并按技术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遇有本人判断不清或没有把握处理好的问题,要及时汇报领导或找专业工程师处理。

5、开动设备之前必须与现场负责人联系,做好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得到现场工作人员同意方可以启动。在没有接到现场工作人员的通知前,严禁启动任何设备。

6、设备停止运转后,按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配合现场工作人员做好停机后的设备保养和维护工作。

7、中控室操作人员必须同时遵守各岗位巡检工的技术及安全规程。

8、中控室内严禁吸烟,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9、与中控室工作无关的闲杂人员禁止进入中控室。

中控室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 第6篇

1、中控室操作员必须遵章守纪,严格遵守公司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熟练掌握本公司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熟悉现场设备的性能和运转状态,经培训方可独立上岗工作。

2、中控室为公司设备控制核心部位,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更不准非操作人员操作设备。

3、中控室为公司消防重点防护单位,室内严禁吸烟,杜绝一切火种,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如发现有违反消防管理的行为,中控室操作员应立即制止并举报。

4、中控室操作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正常停机和启机,严禁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发现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行为随时制止并上报,确保所管辖设备的正常运行。

5、启动设备前,必须取得现场负责人允许,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后方可启动。

6、装船设备启动前,必须检查水泥库的选库情况,防止非当前使用出库设备启动。

7、监视罗茨风机压力表,确保压力不能大于0.16Mpa。

消防中控室操作流程 第7篇

一、消防控制室组成:

消防控制室由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应急广播、消防通讯电话设备组合构成;消防控制室应设有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二、火灾报警的处置方法:

当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声音时,按下消音键,查看并确认报警位置,一人留守值班室,一人携带通信工具和简易灭火器材到现场确认,如果是误报警,现场复位,通知消防控制室对中控设备复位;如确认发生火灾,通知消防控制室,将设备调整到全部自动状态,拨打“119”报警,向单位领导汇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密切监视火灾情况下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协助灭火。

三、火灾报警控制器基本操作

(一)开机

开机先开主电源,再开备用电源,最后开工作电源。

(二)自检

按下“自检”键对控制器声光显示和手动盘、多线制控制器自检。

(三)消音

当火灾报警控制器发生报警时,按下“消音”键,消除控制器本机的声音或消除控制器所直接连接的警报器声音,便于再次有报警信号传入时,能够再次报警。

(四)复位

当确认火灾报警为误报警时,或者火灾事故处理完毕后,按下“复位”键清除当前所有火警、故障和反馈的显示,使火灾报警控制器恢复到正常监视状态。

(五)信息记录查询

按下“记录检查”对系统运行记录、操作记录、火警记录进行查询操作。

(六)启动方式的设置

按下“启动控制”键通过上下键选择相应的控制方式按下“确认”键存储,系统即工作在所选的状态下。

(七)关机

中控操作经验 第8篇

中控操作是水泥生产的核心, 中控操作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水泥企业的节能降耗、提产增效。因此, 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对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这在行业上下已形成共识。

2010年, 由中国水泥协会主办、水泥商情网承办的首届中国水泥工业中控操作技能大比武活动, 行业内数百家水泥企业上千名中控人员参与其中。经过层层选拔, 最终评选出冠、亚、季军, 并先后颁发大奖, 其中最高奖金为十万元现金。

2012年, 第二届中国水泥工业中控操作技能大比武活动已正式拉开帷幕, 报名者众, 选手们已磨刀霍霍, 跃跃欲试。

经验在操作中积累 第9篇

1.在过程中积累。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体验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获取。动手操作是以感知为主的认识活动,是发展思维的活动,是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操作经验。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页 “找规律”时,设计了如下活动: 课前师生利用黑白棋子做“巧摆棋子”游戏活动。先由一学生按一定规律拼摆一排黑、白棋子,○○○ …… 其他学生猜一猜下一个该摆什么棋子?猜对者可按自己的规律再另摆一排黑、白棋子,又让其他学生猜一猜下一个该摆什么棋子?上述活动,学生在操作和猜的过程中,既得到了操作能力的培养,又训练了思维,同时还对事物排列的规律积累了经验。

2.在方法上积累。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引导和帮助,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方法。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程序展开的。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操作方法的正确、合理、有序,让学生在掌握正确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积累有序思维经验。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摆图片的活动:观察给出的图片排列规律。(挂图:△▲△▲△▲ ……)提出问题,在这组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你根据发现的规律先将你课前准备好的用图片按一定规律排列,并将你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同学。之后选择一种图片排列在全班展示,说出排列规律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图片,下一个该排列什么图片。

上面的活动,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规律排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接下来要求学生按一定规律排列图片,学生有形可仿,有据可依,避免了盲目操作。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看问题比较浅,因此,教学活动要为學生提供必要的直观材料,以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以上操作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有效操作→分析思考→规律应用。操作目标明确、有序,学生的思维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在操作方法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 在活动中积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因此,在组织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把获得的经验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以达到加深理解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 “找规律”时,课后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创设一个摆图片的规律,和你的同学或家人分享。观察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排列现象,这些现象中存在着怎样的排列规律。

这样的活动安排是让学生将学习经验应用于生活实际,把课堂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延伸、拓展到课外,学生在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发展能力的同时,又在活动中再一次积累经验。而这种经验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后获取的,从而更深刻、牢固有效。

总之,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感知、体验中逐步建立起来,慢慢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使其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

中控室安全操作规程 第10篇

一、混凝土搅拌站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按出厂说明书规定进行,并应在技术人员主持下,组织调试,在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全部符合规定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二、与搅拌站配套的空气压缩机、皮带输送机及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应按有关规程执行。

三、作业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⒈搅拌筒内和各配套机构的传动、运动部位及仓门、斗门、轨道等均无异物卡住;

⒉各润滑油箱的油面高度符合规定;

⒊打开阀门排放气路系统中气水分离器的过多积水,打开贮气筒排污螺塞放出油水混合物。

⒋提升斗的钢丝绳安装、卷筒缠绕均正确,钢丝绳及滑轮符合规定,提升料斗的制动器灵敏有效;

⒌各部螺栓已紧固,各进、排料阀门无超限磨损,各输送带的张紧度适当,不跑偏;

⒍称量装置的所有控制及显示部分工作正常,其精度符合规定; ⒎各电气装置能有效控制机械动作,各接触点和动、静触头无明显损伤。

四、应按搅拌站的技术性能准备合格的砂、石骨料,粒径超出许可范围的不得使用。

五、机组各部分应逐步启动。启动后,各部件运转情况和各仪表指示情况应正常,油、气、水的压力应符合要求,方可开始作业。

六、作业过程中,在贮料区内和提升斗下,严禁人员进入。

七、搅拌筒启动前应盖好仓盖。机械运转中,严禁用手、脚伸入料斗或搅拌筒探摸。

八、搅拌机满载搅拌时不得停机,当发生故障或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排除故障或等待电源恢复。

九、搅拌站各机械不得超载作业;应检查电动机的运转情况,当发现运转声音异常或温升过高时,应立即停机检查;电压过低时不得强制运行。

十、搅拌机停机前,应先卸载,然后按顺序关闭各部开关和管路。应将螺旋管内的水泥全部输送出来,管内不得残留任何物料。

十一、作业后,应清理搅拌筒、出料门及出料斗,并用水冲洗,同时冲洗附加剂及其供给系统。称量系统的刀座、刀口应清洗干净,并应确保称量精度。

十二、冰冻季节,应放尽水泵,附加剂泵、水箱及附加剂箱内的存水 并应起动水泵和附加剂泵运转1—2分钟。

中控操作员考核办法 第11篇

1、窑操作员的考核项目:

f-cao、煤耗、余热发电量、NOX含量

2、原料磨操作员的考核项目: 台时产量、水泥磨产量

考核数据为中控皮带秤累计数,每班操作员自行计算,并做好记录,同时生料的各项率值根据实际情况由化验室下达,在出现生、熟料的目标值有偏差时,要及时通知相关领导进行调整。

3、水泥磨操作员的考核项目:

台时产量(折算成32.5R)、SO3、比表面积、细度

余热发电中控操作人员考评试卷 第12篇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锅炉汽包的作用为。

2、锅炉汽水循环故障主要有、、。

3、锅炉金属腐蚀有和两种。

4、影响汽包内部汽水分离的因素有锅炉负荷、、、等。

5、要提高蒸汽品质应从和着手。

6、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就是将转子由______状态加速到额定转速并________正常运行的全过程。

7、余热锅炉停炉保护分为

8、水蒸汽凝结放热时,其温度凝结放出的9、评定热工自动装置调节过程中的三个指标是、快速性和。

10、汽轮机调速系统由机构、机构、配汽机构和反馈机构等四部分组成。

11、润滑油粘度过低,不能形成必要的润滑的需要,严重时会发生事故。

13、采用多级汽轮机的目的是和

14、用以回收,并利用其热量来装置称为轴封加热器。

15、发现汽轮机胀差变化,首先检查温度和流量,并检查_和_,进行分析,采取措施。

二、单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汽轮机热态启动时若出现负胀差,主要原因是。

A、暖机不充分;B、冲转时蒸汽温度偏高;C、冲转时蒸汽温度偏低;D、冲转时发生水击现象。

2、喷嘴调节的优点是

A、低负荷时节流损失小,效率高;B、高负荷时节流损失小,效率高;C、负荷变化时,高压部分蒸汽温度变化小,热应力小;

D、对负荷变动的适应性好。

3、锅炉给水泵出口再循环管的作用是防止给水泵在空负荷或低负荷时()。

(A)泵内产生轴向推力;(B)泵内产生振动;(C)泵内产生汽化;(D)泵产生不稳定工况。

4、汽轮机超速保护动作转速是其额定转速的()。

(A)110%~112%(B)112%~114%(C)114%~116%(D)106%~108%

5、连接汽轮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一般采用

A、刚性连轴器; B、半挠性连轴器;C、挠性连轴器;

D、半刚性连轴器。

6、已知介质的压力P和温度T,在该压力下当T小于T饱时,介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

A、末饱和水;B、饱和水;C、过热蒸汽;D、饱和蒸汽。

7、锅炉过热器的作用是。

A、提高蒸汽干度;B、提高蒸汽温度;C、提高蒸汽压力;

D、提高蒸汽纯度。

8、过热蒸汽焓值由来确定。

A、蒸汽温度;B、蒸汽压力;C、蒸汽比容;

D、蒸汽温度和压力。

9、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执行机构为

A、同步器;B、主油泵;C、油动马达;D、调节汽阀。

10、汽轮机发生水击时,导致轴向推力急剧增加的原因是。

A、蒸汽中携带的大量水分撞击叶轮;B、蒸汽中携带的大量水分引起动叶的反动度增大;C、蒸汽中携带的大量水分使蒸汽流量增大;D、蒸汽中携带的大量水分形成水塞叶片汽道现象。

三、判断改错题:(每题3分,共15分)

1、汽机相对膨胀差为0时,说明汽缸和转子的膨胀为0。()

2、运行中发现凝结水泵电流摆动、压力摆动,即可判断是凝结水泵损坏。()

3、汽机冷态启动并列后,加负荷阶段容易出现负胀差。()

4、汽机的负荷摆动值与调速系统迟缓率成正比,与调速系统的速度变动率成反比。()

5、汽机动叶片上的轴向推力,就是由于蒸汽流经动叶片时,其轴向分速度的变化引起轴向作用力而产生的。()

四、问答题:(共40分)

1、当真空异常下降时,从哪些方面检查?真空系统严密性泄漏导致真空下降的特征是什么,清新余热发电出现过何种形式的真空异常下降?(16分)

答:

2、全厂失电时,中控和现场应如何应对应如何操作?(按操作规程回答)(14分)

答:

3、简述余热发电系统冷态启动 →两锅炉均投入运行、发电满负荷的全过程?(可以用序号或用箭头表示)(10分)

余热发电中控操作中两起典型案例 第13篇

案例一:2010年5月22日11:21机组在运行中负荷突然增大, 锅炉水位迅速升高并高高报 (警) 。1号AQC炉和2号SP炉水位连锁信号没有解除导致锅炉甩炉, 2号AQC炉和1号SP炉水位随时会出现主蒸汽带水情况。中控员迅速查看油压及调门情况, 并对机组进行降低负荷操作。发现油压正常, 降负荷操作没有作用。中控画面报一次调频动作报警。1min后, 中控的减负荷操作才起作用, 主蒸汽压力慢慢趋于正常。

随后中控员与值班领导研究, 并及时与厂家取得联系, 进行沟通。分析认为:一次调频动作是因为电网频率偏离额定频率时, 机组调速系统随频率变化而自动进行频率调整。其特点是频率调整速度快, 调整量有限;运行人员难以控制。

结合我公司余热发电机组小, 并且是以热定电的特点, 我们解除了一次调频, 包括以后的再次并网操作。随后在长的时间内, 没有再出现类似情况。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案例二:在机组刚投入运行时, 中控员把凝汽器补给水泵开着, 冷凝器水位控制给水阀和冷凝器水位控制回水阀都打在自动上。这样会使水位迅速地到达设定的目标值, 感觉这样做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很有好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 发现冷凝器水位波动很大, 并且速度很快, 当窑况稍有变化, 热水井就会打空, 凝结水泵进气导致甩炉甚至发电机解列, 反而不利于中控人员的操作, 浪费电能。冷凝器水位控制给水阀和冷凝器水位控制回水阀都有自己独立的PID控制程序, 而设定值、检测量 (热水井水位) 是同一的, 从而导致两个PID控制的结果刚好叠加, 热水井水位的波峰和波谷增大。机组正常运转时不利于热水井水位的稳定, 给机组的运行带来了隐患。

经过摸索, 在机组正常运行情况下, 停凝汽器补给水泵, 利用纯水箱水位比冷凝器水位高和冷凝器的真空状态, 完全可以使纯水箱的水及时地补充到冷凝器里面, 保证了冷凝器水位的平衡。

烫印版装版操作经验分享 第14篇

通过15年来在烟包烫印实践工作中的不断摸索和积累,笔者在烫印版装版方面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操作经验。下面,就以全自动平压平烫金机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立体烫印版的装版经验。

1.烫印版上机检验

现代烫印所采用的版材多为单块铜模电雕版,因其材料耐压性和传热性好,一直被广泛应用。烫印版在上机前,对其进行必要的检验是不容忽视的。虽然正常情况下,新烫印版应该是没有缺陷的,但运输条件以及加工失误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烫印版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建议在使用前认真检查每一块烫印版,以免装完版或者版装到一半时才发现烫印版存在质量问题,由此导致返工换版重装,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2.温度设定

根据客户提供的样张,综合烫印版凹凸深浅、电化铝性能、预期烫印生产速度等实际情况,初步确定批量生产时所需的烫印温度,温度误差应尽量控制在±10℃以内,避免批量生产时温度调整过大,导致烫印版产生微胀缩,影响整体套印精度和生产效率。

3.初步校准及固定烫印版

用大张胶片对准烫印版(冷版)的前规位置,定位粘牢后,将每个烫印版均套准胶片上的烫印图案,再用版锁(码仔锁)固定烫印版,待全部固定后进行初步微调,使烫印版与胶片上烫印图案的文字位置大概套准。在初步校准冷版位置时,前后方向应以叼口第一排烫印版为基准,左右方向应以中间排烫印版为基准,其他烫印版应不同程度地向基准靠拢。由于每块烫印版靠拢的程度无法以准确的数据来计算,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在调版工作中仔细摸索,总结和积累经验。笔者的经验是:距离中心版越远,靠拢的程度就越大。以这种方法初步定位烫印版可减少后续微调的次数和幅度,大大提高装版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冷版微调时,烫印版不用完全套准胶片上的烫印图案,因为还必须充分考虑热胀冷缩的因素。其他烫印版应在冷版与大张胶片上的图文位置之间人为地制造出一定程度的误差,以达到加热升温后各烫印版位置与大张胶片图案位置相匹配的目的。

4.粘贴海绵胶条及印张微调套准

在烫印版之间的空隙处粘贴比烫印版高出0.5~2.0mm的海绵胶条,这是一种从早期就一直沿用至今的装版方法。海绵胶条一方面可托起电化铝,避免电化铝与高温烫印版的间隙部位接触而损坏电化铝;另一方面可对烫印套准精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特别是烫印较薄的承烫材料以及烫印版之间空隙过大时,效果尤为明显。

粘贴海绵胶条的工作最好在校准烫印版之前完成。粘贴工作完成后,需确认冷版上有无遗留的版锁、杂物,烫印版完全锁紧后,方可将冷版推入烫印设备升温加热。待温度达到提前设定好的温度后,即可进行进一步的印张微调套准。

另外,为了合理安排工作内容,降低时间消耗,在设备升温过程中,应同时完成电化铝的安装及电化铝位置的调整。

5.粘贴底模及压力调整

烫印版完全校准后,接下的工作便是粘贴底模,此时不用急于拉出正在加热的烫印版而等待粘贴工作,而应将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如底板清洁、底模背面粘上双面胶(应掏空烫印图案对应的双面胶胶层,避免生产中反复烫压后胶层向四周边缘扩散导致压力不均,影响烫印效果)、转移底模所需的定位销及压力等。前期准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有必要,且应细心完成,尽量减少正在加热的烫印版拉出后热量的大量流失和温度的大幅下降,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底模转移这一过程,这样才能确保粘贴后的精确度。

立体烫印大多会在底板下方垫纸,以增补烫印压力,钢板下方的定位压力纸应尽量选用薄纸,因为厚纸不仅会影响压力的持久稳定性,而且会导致设备已设定的压力值减小,致使设备零压力空转时电化铝有可能转移至底模表面,反复空转后,电化铝会越积越多,最终直接影响烫印效果,所以建议使用厚度为0.07~0.20mm的定位压力纸为宜。

上一篇: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下一篇:羊泉镇便民服务工作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