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是一门艺术

2024-08-15

护理是一门艺术(精选9篇)

护理是一门艺术 第1篇

护理是一门艺术

从1999年从卫校毕业后,我就到了苏州做护理工作,这一干就是10多年。在很多护理人员心里,护理就是一份工作,而在我看来护理是一门艺术,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在娄葑医院快七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一直满怀热情、爱岗敬业、无怨无悔。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上积极主动、认认真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病人和蔼热情,视病人胜似亲人,很好地诠释了我院“一切为了病员”的医院宗旨。

在思想方面,我热爱本职工作,积极要求进步,时刻把组织的信任,上级领导的重用作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医院组织的‘三好一满意’知识竞赛中我以沉稳的台风,敏捷的思维,在众多优秀者当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在专业技术方面,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积极参与三基三严培训,每项操作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工作中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011年5月,一位姓刘的老年患者住进了我院外科,从入院第一天,我热情的接待、详细的介绍,很快让她消除了环境的陌生感。为患者洗脚是我一直坚持的工作,老人的脚上有很多死皮,我在为她洗脚时,每只脚换了两盆水,洗完脚还把自己的护手霜为她擦上。手术前我除详细为她讲解术前注意事项之外,主动关心了解老人的心理情况,使老人很快消除了对手术的害怕和担心。

在理论学习方面,我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历年的护士考核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在2007年顺利取得护师职称。1999年开始,参加成人自考;2004年,取得了大专毕业证;2006年苏大附一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半年;2009年取得了本科毕业证;平时,我还从网络里、杂志上学习新的知识理论,为自己充电。

我深知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任重道远,知道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仍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把护理工作做的更好。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我将用爱书写着生命的感动。青春,被定格在白大褂中,燕尾帽下,我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

有人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粒沙可以验证大地的苍桑。”我是一名普通护士,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当中,我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凭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满腔热情,在十多年的护理生涯中,无怨无悔地追求当代白衣天使的使命,我用真挚的信念、勤奋的态度与病人的沮丧、绝望做着交换,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病人伤痛的心灵,就像是这片大海中涌荡的浪花。

护理是一门艺术 第2篇

做了这么多面试,HR们总在想面试的高境界是什么样的?其实世间任何事情都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手中有剑到心中无剑。就拿我们上学的那个时候也都是从基本概念开始,理解之后开始学习计算方法,熟练之后拿到题目就开始在脑子里寻找模型,到最后拿到题目的那个瞬间基本知道大概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记得我最初学习面试方法的时候,就是从结构化面试的题目开始。从每类岗位具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哪些能力可以用哪些题目问出来。面试的环节从如何开场、寒暄、行为面试、结尾等。每次面试之前都会针对需要面试的岗位,列出面试提纲,在面试的时候还不断提醒自己千万别漏了什么。

经过这样的阶段之后,发现虽然面试过程完整有序,虽然对面试套路都比较熟悉,但总是差点什么,总觉得不够流畅。后来发现有些资深的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总会运用一些个性化的方法进行面试,行云流水般,像演奏一段音乐又像是做一件艺术品,让人有一种享受,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我们具体聊聊如何把面试从技术朝艺术的方向转变,是如何进行的呢?其实这种转变也是一个过程,或者说是必须要经历的阶段。面试的方法从结构化到半结构化直至无结构化。三种方式各有特点。结构化面试基本就是固定的模式、流程、问题,总的来说相对比较固定。结构化面试会包括寒暄、自我介绍、目前状况、离职原因等一个个固定的问题。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和候选人一问一答,对于所有候选人在问题和提问的顺序上基本保持不变,略显机械化的技术操作。

而在半结构化面试中相对来说会有略微的变化。面试过程基本不变,但在流程、问题都会有一定的微调。会更加的个性化。面试官会更加侧重根据候选人简历的特点进行提问,问题的顺序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在半结构化面试中会让双方感到略微的自然。

当进展到无结构化的面试时候,看无结构化这个名字似乎感觉是否可以随心所欲。其实不然,即使是无结构化的面试,也不能是闲聊,不是没有逻辑。无结构化的面试,更要有逻辑性、有内在的结构并且根据候选人的特点进行类似人物专访一样的面谈,流畅自然却又达到目的。无结构化面试对于特别是相对高阶一些的候选人,如果还是死板套用固定的模式,会让面试效果打折,未必能问出您想了解到的内容。对每一个候选人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沟通的模式去深入了解收到真正的效果。还是举出这个经典的例子,曾经一个主持人向总理提问,非常经典和精彩。他面带笑容问:“总理您好。刚刚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您在回答所有媒体同业问题的时候,您的双手打手势超过了有30几次。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想起了11年前,当时采访时任河南省长的您展现出来的自信和睿智。另外,我要特别说的是,我也是安徽省籍的人,但我是一个出生在台湾、工作在香港、在过去十多年来一直穿梭在两岸三地的华文媒体人。我身旁的人万分渴望对您本人有进一步的了解,能不能借这一个机会,谈谈您从政生涯一路走来从最基层到最高层您个人的情怀,谢谢总理。”这个提问挺有特色的。抓住了细节特点,而且很自然的拉近了与总理的距离。”“你说的很对。首先用“刚刚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您在回答所有媒体同业问题的时候,您的双手打手势超过了有30几次。” 这句话做引子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让总理很有兴趣的想仔细听接下来的问题。其次用“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想起了11年前,当时采访时任河南省长的您展现出来的自信和睿智。”快速拉近和李总理的距离,为后面的提问做了充分的铺垫。最后借用他人的想法“我身旁的人万分渴望对您本人有进一步的了解,能不能借这一个机会,谈谈您从政生涯一路走来从最基层到最高层您个人的情怀” 水到渠成达到提问的终极目标。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提问有如下的特点,条理清晰,层次明确。从细节入手,有理性的内容及感性的描述。其实作为人力资源人员,如何提问、怎样提问更有效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很多人在提问的时候较生硬,只是按照需要考察的能力点一板一眼、按不就班的进行。如此的提问,很容易让对方提不起精神和兴趣。就像一场没有看点的比赛,确实是一局一局正在进行,但比赛的双方没有任何兴奋点,当然也没有任何亮点可言。也有很多人面试的提问很唐突,虽然非常理解开放式、封闭式的提问方式,但问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只会机械性的死板的进行,不知道运用一些过渡性、赞许式的表达方式进行转折和过渡,让对方心里感觉很不舒服。

我觉得可以在尝试在中高层人员的面试中使用这种提问方式。例如对方的个人价值观、求职的动机、对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建设能力等。例如有的人会问,“您之前管理过不少团队,有遇到过不好管理的老员工吧?请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但如果您这样问的话,是否感觉会好一点。“××先生,您好。从您的简历看到您之前团队管理的经验非常丰富,想必您肯定有不少心得体会。以前也和不少类似您的同行交流过团队管理经验,很多管理者在老员工的管理上遇到过不少走不过的坎。您曾经经历过吗?能否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呢?”您觉得这个提问方式是否会感性自然不少呢?其实用一些口语化、流行的、时尚的词语会让你的提问更有趣味,更加让人愿意去回答、想去回答你的问题,自然达到双赢。

密码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第3篇

随心所欲007:纯数字、字母的密码太简单啦,“5 201314”这样的密码太容易被猜到。邮箱等核心密码,至少采用16位长度的密码,8位数及以下的密码,在几分钟内就会被破解。

“ET137”:曾经最长的密码是开机登录密码,长达24位,混合了光速和零纬度的重力加速度以及本身的英文名和昵称缩写。现存的密码一般都是光速、普朗克常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圆周率等。

洗尘渊:注册神马的一大堆,我哪里还记得啥网站注册过没啊?如果有用,黑客大人您就拿去用吧,俺银行没钱、电话没费、游戏没装备,实在是想不起来有啥可提供给大家的……啥,你说微博?您就是进来也得含着泪走哇……没人气呐!

克韩:看了密码样本泄露出来的中国人常用前100名密码。第一名123456,第二名123456789,都完全可以理解,但对第12名表示深深不解:qiulaobai?还有wolf8637为啥比88888888还红?第62名的huyiming又是啥意思,居然有13976人用这个当密码?

密码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第4篇

随心所欲007:纯数字、字母的密码太简单啦,“5201 314"这样的密码太容易被猜到。邮箱等核心密码,至少采用16位长度的密码,8位数及以下的密码,在几分钟内就会被破解。

“ETl37'’:曾经最长的密码是开机登录密码,长达24位,混合了光速和零纬度的重力加速度以及本身的英文名和昵称缩写。现存的密码一般都是光速、普朗克常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圆周率等。

洗尘渊:注册神马的一大堆,我哪里还记得啥网站注册过没啊?如果有用,黑客大人您就拿去用吧,俺银行没钱、电话没费、游戏没装备,实在是想不起来有啥可提供给大家的…啥,你说微博?您就是进来也得含着泪走哇!没人气呐!

克韩:看了密码样本泄露出来的中国人常用前100名密码。第一名123456,第二名123456789,都完全可以理解,但对第12名表示深深不解:q1uaoba1 7还有w01f8637为啥比88888888还红?第62名的hUylm1ng又是瞎意思,居然有13976人用这个当密码?

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 第5篇

首先,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需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功底,因此,教学自然是一门技术。教学技术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术。教学技术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术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卓有成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

从表面上看,教学技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从深层剖析,它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其次,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需要智慧,整节课就是一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演出,所以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不仅是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对教学的高层次概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教学的主体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故教学的主体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都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在进行艺术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学生对教师的语言表达具有审美观,而教师对科学的表达要有艺术性,也就是要幽默、诙谐、生动、有趣。教师和学生在作为完整的人在进行“教”和“学”时,参与其中的不仅有真的因素、善的因素,使教学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还有美的因素,使教学具有艺术性。

第二、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作为人类最高级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无一不体现着教师和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天赋。而一切审美和艺术都表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如教学语言、板书、问答、课外辅导等等。在这过程中,教师追求艺术的创造效果,学生渴望从听课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表现。按照美的规律教学已成为教学主体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有审美和艺术的创造。这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的又一根源。

第三、从教学内容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内容,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真、善、美的统一,包含审美因素,具有艺术性。比如我所讲的音乐课,它就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因素。因为音乐能给人以美感、音乐能唤起人心灵上的共鸣,而且一首优美的歌曲和乐曲,能使人在欣赏乐曲中陶醉而不知其他。所以,教学内容包含审美的因素,具有艺术性。

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第6篇

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 家长只有通过言传身教,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引导他走上成功之路。孩子小的时候,依赖性比较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沟通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沟通也越来越困难。 家长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你越想知道的事,他越不告诉你。有时还会发生冲突。如果家长经常和孩子发生冲突,孩子就会慢慢关上与父母沟通的大门。 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切忌简单化和生硬的态度。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也是我在家教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时我甚至会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我的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宁折不弯的倔脾气,在他的要求的不到满足,和我们发生冲突的后,我一般都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后来随着他的.年龄增长,牛脾气收敛了许多。但现在沟通有时也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在他上高中以后,学校里的事主动和我们说的越来越少。不过总体来说沟通上还没有太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探索了一些方法。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基础。这和与朋友交流一样,关系好坏是决定沟通成功与否的关键。我把和孩子的关系定位为伙伴关系。人们常说感情是培养出来的,业余时间我尽量陪孩子在一起。这些年来,我觉得在儿子感到高兴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沟通的时候,一是陪他散步的时候。上小学时作业比较少,晚饭后我经常陪他一起散步,边走边聊;二是陪他打篮球的时侯;三是带他到外面吃饭的时侯。有好吃的东西吃,这时他的情绪最好,也是最好说话的时候。 加强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要通过读书、看报,扩大知识面,这是和孩子交流的资本。平时看报纸和电视时注意了解一些重要新闻事件并和他交流,既扩大了孩子的视野也促进了父子感情;二要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孩子有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不是只关心他的学习,这样交流才能比较容易进行。我和儿子都关心体育新闻,特别是NBA,只要有姚明和火箭队的比赛,在他没有时间看时,我会把从网上看到的消息通报给他。共同爱好是交流的很好的载体。我在这种交流中更能了解他的思想和平时不想说的事情,比如他的学习和表现情况。 通过阅读进行交流。在为他购买课外书时,注意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一些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引导作用的书籍给他看。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我觉得这是他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比较关键的时候。于是给他买了《我为什么没有成功》这本书,书中讲了一些成功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他非常喜欢看。进入青春期后,我又买了一本关于青春期知识方面的书,放到他的书架上。刚进入高中时,我又写了几点建议送给他,希望他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尊重、理解和支持是沟通的前提。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对他的决定我尽量作到理解和尊重并提供必要帮助。特别是进入高中后,他担任了班干部,除了学习之外增加了班级管理等很多额外的工作。他的爱好比较多,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我对他的这些做法一般都积极支持,有时还帮他出谋划策、查找资料等。对于他不太愿意主动说的事,我尽量不问或找合适机会再问,这样他也愿意和我说。 和儿子沟通出现问题时,我会暂时让步,再找适当时机去解决。我希望永远能够和儿子有很好的沟通。因为我觉得一生都能和孩子很好的沟通是值得珍惜的。

讲课是一门艺术 第7篇

哈工大报(唐朔飞 张玥/文)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讲课是如何把备好的内容和思路向同学们表述。讲课也可看作一门艺术,因为广大学生都要看你在讲台上的“表演”。为此,新教师在具体行为上要做到:吐字要清楚,声音要响亮,最好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字迹要工整,不能潦草,更不要写错别字;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表情,适当关注学生的表情,窥测学生的接受状况„„此外,还特别需强调以下几点:

1、表达时要做到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讲课不仅仅是讲授知识,关键在于要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师在课堂表达时,切忌对教材内容平铺直叙,不突出重点。50分钟有很多内容可讲,引入哪些,深化哪些,都有前因后果、互相关联的关系。教师一定要逐层去讲,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当遇上重点或难点时,要启发学生探索化难为易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难点的能力。

2、注重启发教学

所谓启发教学,是在课堂上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又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现象或问题,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当然,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站起来回答,教师可从学生的表情中猜测他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在根据同学们的疑问讲下去,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解决掉。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参与了主动的思考,他们会将自己想的和老师讲的作比较,从而对问题的理解会格外深入,这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要好得多。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这个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备课、板书和讲述使学生很快体会到同样是一本书,通过老师的讲解就能把书里的内容分解得清清楚楚。听完课后,再去看相同内容的教材,立即会感到心明眼亮,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对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直接指导学生如何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老师讲课是一种输出,学生听课是一种接受,究竟效果如何呢?新教师应从反馈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平时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以此来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此外,还可通过作业、答疑、小测验,甚至可以跟同学聊天等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疑惑,引入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的进度,总结如何用最贴切的语言讲述问题„„

1、注重听课环节

建议初上讲台的老师多去听听老教师讲课,学习他们的讲课方法及讲课思路;看看他们是如何启发学生的;他们是如何提出问题,又如何解决问题的„„从老教师那里能够事半功倍地获得很多经验。

2、认真对待助课环节

新教师不要小看助课,其实像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和辅导答疑这样的小事都是帮助进一步吃透教材,加深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好方式。长期下去,新教师就可以用越来越精练的语言来描述一个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平时积累相关知识

由于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很快,而一本教材往往要连续使用几年,有些新的内容未在教材中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通过新闻广播、报纸期刊、电视报导等各种渠道搜集和积累相关新知识,并把它们补充到教学中,跟上时代的步伐。

4、将科研中的体会融入到教学中

教学不是孤立的,科研可以充实教学,把科研中的体会、成果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接触到一些前沿知识,将会使你的讲课更加生动,还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只有把每堂课讲好,才能使学生以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知识,年轻老师一定要重视备课和讲课这两大环节。当老师是很辛苦的,所做的工作又非常琐碎。但是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待到山花烂漫时”就是教师们最为高兴的时候。

如何调节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课改能否成功,教学质量能否提高,贵在得法,而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必须设法调节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倘若教者有意,学者无心,任何良好的愿望都是难以实现的。可以说,能否调节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教师授课成败的关键一环。为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反思一:如何在每节课的开始,集中好学生的注意力

因为开始上课的一两分钟,由于刚进教室、取笔翻书、课间嬉闹余兴等因素,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如果此时一走上讲台,就宣布上什么课,叫学生翻开课本某页,结果往往是讲课进行了好一阵,有的学生尚未打开课本,有的甚至连课本也未取出来,或者桌上放的是上一节用的课本。注意到这一现象后,教师首先就应设法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此时,或用目光扫视教室;或走下去察看;或提问复习上节课的某问题;或出些只需三五分钟即可答完的练习题;或讲一个简短而又与讲课有关联的故事、典故、笑话之类的开场白;或让课代表领读平时要求识记的内容;或让课代表领读《每日一则》(由班主任布置,任课教师协助落实),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学校更是把“狠抓课前三分钟”作为教学常规的重要工作。他们要求:预备铃一响,学生必须迅速归位,教师必须到达教室门口,等待上课。这样,利用课前三分钟,学生无意识中积累、掌握了许多识记的内容,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情况下(当堂在黑板上批改),加强了演练,同时还调整了课前的学生情绪。

反思二:如何学会察言观色,注意信息反馈

授课中,倘若学生听课的神色茫然不解,答问吞吞吐吐,含混不清,这说明他们可能注意了,但未听懂。这时,教师如果不采取措施补救,而只是为赶进度照旧讲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倘若学生听课的神色心不在焉,甚至恹恹欲睡,答问迟迟不语,或者答非所问,这说明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分散。这时教师应该适当地转换话题或停止授课,设法调节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才可能使课堂“起死回生”,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行之有效,便可取之用之。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屺亭中学;冯敏洪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换言之:假如今天老师要教100%的东西,而学生学到了你要教的绝大部分,就说明今天的课堂效率高了,反之也就是说不高。这种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虽然正被更先进的现代教学模式所代替,但在部分教师的教学中,这种“填鸭式”仍然存在。这只能导致一个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累。时间一长,很多学生的精力就会跟不上,注意力自然就不会集中。因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这个时候的学生更容易对有吸引力的东西感兴趣,一旦他们感到疲劳,就更不可能对这种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感兴趣,自然注意力就会分散,长时间下来,成绩肯定会下降,该掌握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掌握,这就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与否,也是课堂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保证。

由于工作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也不够丰富,观点也谈不上特别精辟,只是在这方面有些心得体会。我认为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连他们也不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那老师再出色也无济于事。那要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自身应改进教学方式,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

二: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三: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四:教师应注意上课时的音量;

五: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当然,可能还有别的方面,我想就这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有人会说,这几点中有些是次要的,何必着重讲出呢?但我想,以上每个方面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缺了哪一点,这堂课的效率就会打折扣,即使低了百分之零点一,都是这堂课的失败,都会影响到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我想这几点都很重要,不必分主次。

一:教师自身应改进教学方式,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

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学生也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沿用老的一套教学模式,那么作为教师就会跟不上形式,教学势必要落后。在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我们读书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虽然原来也有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一味地强调过去,就会落后了。结果我有时在这样处理问题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而这种方法也是我听原来我老师这样教我们的。所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学生只是在很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不是用心去理解、接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吗?那课堂效率怎么能提高呢?所以作为教师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上课中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地位。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课更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改进教学方法当然还要先进的、正确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不断地学习、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平时我学习了洋思经验、《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选编》、《无锡市学科带头人经验集》等一系列教学理论和经验,从中也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缺乏。在这方面洋思经验值得一提,它所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找到了一条新路。在这种模式指导下,学生能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完全处于主动,自然而然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注意力也就更加集中了。所以,先进的、正确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作为教师,平时一定要注意这个方面。

二: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现代社会已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的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只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由于条件限制,这部分知识相当程度上来自老师。就拿英语来说,由于涉及到国外,这就要求英语老师对这些英语国家有一定的了解。还包括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等。三年教学下来,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只要我在上课中穿插一些欧美的风俗习惯的内容,哪怕只有一小点,决大部分的学生立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认真。有的还要求再讲。此刻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所以,教师应该也在这方面注意积累,这也恰恰是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因为你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越多,学生就越容易感兴趣,课上注意力也就越集中,课堂效率也就高了。而且,学生会对你产生一种钦佩之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这样再你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课堂效率就有了保证。

三: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离不开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因为学生上课还是主要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比如在英语教学中,书本知识、口语、听力等。而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既快又轻松地掌握,对于教师来讲,就需要用精深的专业知识来作为基础。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不要小看这个“导”字,一旦有误导的话,“主体”学生就会犯一系列错误。有句熟话“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假如连“车头”都“脱轨”的话。那后面的“主体车身”会怎样呢?所以,这个“导好”或“导坏”,就取决于上课教师,假如说你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口才再好,也讲不出什么内容,这样你怎么把大纲要求的知识传授给你的学生呢?你怎能把前后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呢?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起来就不可能很轻松,相反会很吃力,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又怎会集中呢?那课堂效率可想而知。假如你的英语口语、听力不好,那在和学生对话、进行听力测试时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那么你的学生只会注意你的错误,而不会集中注意力听讲。因为他们会觉得你老师也只有这种水平,这种课不听也罢。你说课堂效率会高吗?何况这也会影响你在学生中的威信,试想一下,一个威信不高的教师上课,学生会百分之百集中注意力听你讲课吗?答案肯定是“不会”。有的甚至还会想:会不会再讲错?这不光是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后果是很严重的。而这种后果的产生是由于你缺乏精深的专业知识而直接导致你上课时对学生产生了误导。所以我说缺乏精深的专业知识的老师上课,学生的注意力根本就不会集中,根本就不能上好一堂课。

四:教师应注意上课时的音量;

听多了课,大家都知道,有的老师上课声音很洪亮。坐在后面听课,感觉很舒服;有的老师上课声音很低,坐在后面听不清,大家就会感到一个:我们听不清,学生肯定也听不清,到时,学生会吗?从这里也可知道,上课时老师的音量也会决定学生的注意力。我们知道,说话声音响亮,给别人的感觉是这个人精力充沛;反之是有气无力。而学生上课需要的是一种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气氛下,学生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响亮的声音会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们感到这个老师充满了激情。曾经我的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我喜欢你上课时的激情,我喜欢上课声音响亮的老师……”这也从侧面看出学生喜欢的是什么样的课。假如我们在上课时尽量做到声音响亮,并注意上课的方法,那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很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这堂课的气氛怎会不好呢?学生的注意力怎会不集中呢?那课堂效率也不会差。所以,我认为教师上课时的音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注意力,影响到课堂效率。

五: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假如说一个老师和学生只是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的话,那这个老师肯定是个不成功的老师。师生关系涉及好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学习和生活。曾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言谈:“我不喜欢某某老师,他不关心我们的学习。上完课就算了,我喜欢某某老师,他上课时耐心地指导我,下课有时间尽量帮我解答难题,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学生的这些话,就是指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交流。我想,后者上课的课堂效率会高于前者。因为他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假如你在上课时能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生交流,比如你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三年下来,我感觉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有这些交流的老师,都喜欢上这样的课。这样的老师上课,有哪些学生不愿听呢?这也无形中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就高了。还有课后和学生加强交流,也会间接影响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觉得一个老师在平时如果注意和学生加强交流,使学生感到这位老师很关心学生,那么这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具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了,他上课时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这位老师,更容易积极参与这堂课的教学。正因为有了平时这些情感交流作为基础,此时课堂的氛围一定会很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很浓,热情会很高,注意力怎会不高度集中呢?

电视是一门艺术 第8篇

什么是“电视新闻”?不少人很容易把电视新闻的理解浅显化, 即“电视+新闻”。不错, “电视”只是新闻的载体, 但是, 如果把载体和内容有机地融合, 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比现在更出色, 更有成效。怎样才能做到“融合”?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到, 要想做好电视新闻, 必须首先了解“电视语言”。

什么是“电视语言”?初学者往往会认为, “画面+解说”即是了。实际上, 电视语言至少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和字幕语言。

1 画面语言

画面语言, 是用纪实拍摄与画面编辑的手段传递直接、有效信息的语言方式, 是我们最常用, 也是能迅速掌握的电视语言。

电视新闻有别于其它传媒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 以视觉形象传递有效信息。换言之, 就是“让人看”的。既然要“让人看”, 那么首要的就是要让观众“爱看”、“看得懂”。这里有必要提及的是, 电视拍摄手法中的长镜头和跟、抓、抢拍的纪实画面, 是最具电视语言特点的。因为这样的画面本身就富含信息量, 极易表现被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象行为。所以, 要使用好画面语言, 首先要重视长镜头及跟、抓、抢拍的拍摄技巧。

对于画面语言来说, 拍摄只是完成了一半, 真正可以传递有效信息, 必须经过“素材剪辑”这一程序。我们在画面剪辑时, 最易犯的毛病就是, 限于新闻时长的要求, 把信息量大的画面剪碎, 这样一来, 必然会影响画面语言的连贯性和真实感。当然, 3秒、5秒的画面剪在一起, 也能形成逻辑链, 受众也能理解。但是过多过密的剪辑点, 势必损害画面的真实性。现在的观众不仅内行, 而且挑剔, 看到这样一连串画面, 定会认为是电视台加工了的, 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再现。所以, 我们应尽可能地保留信息量大的连贯画面。当然, 这对前期拍摄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解说语言

解说语言在信息学范畴内属于间接信息,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解说词、画外音、旁白等。

在电视行当中, 关于“声画”的争论由来已久。“声”与“画”的关系, 孰重孰轻, 我们不妄加断论, 只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做出一个适当的理解。

我们认为, 解说词是为画面服务的, 也就是说, 画面是第一位的, 解说词是第二位的, 是画面的补充。

在我们的新闻稿上, 应尽可能不使文字从画面一开始就一直铺到结尾去, 也尽可能地避免堆砌辞藻, 而是尽我所能地采用口语化表达方式, 让文字通顺, 让人听得懂、听得顺耳。更重要的是, 我们应尽可能地去做到“你看得懂的, 我不说”。所以, 电视新闻的文稿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有时上下段落都难以连贯, 只有当文字与画面相结合时, 才能完整表达作者意图。

然而, 遗憾的是, 现时的审稿机制往往是责任编辑只看文字内容而没有顾及与画面的结合。这应该说是有悖于电视客观规律的。

现时的新闻采写方式也令人无奈, 包括我们在内, 也经常是先写稿, 然后再根据文字内容把画面往里填。这样的操作惯式, 对新闻质量是有不好影响的。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感受, 80%来自视觉。同时, “可视性”本身, 就是我们不同于广播、报纸的独特优势, 以画面语言为本位, 辅以解说语言, 真正做到图文并茂, 浑然一体, 是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3 现场语言

现场语言包括现场实况录音、记者现场口头叙述和提问以及与采访对象的对话等,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期声”。这种语言是电视语言的本体。恰如其分地运用好现场语言, 能给观众以直接的声音, 使我们的新闻更具真实感、现场感。

前几年, 我们拍摄的《土地变股资, 农民成股东》这一新闻专题片, 片中大量运用了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 表现了当地农民对一项新的改革既欢迎又怀疑、既期待又犹豫的真实心理;而改革者本身也存在着信心百倍却又阻力重重的矛盾现实。片中通过大量的现场语言, 真实地表现了农业改革过程中各方面的心理状态。而对文稿本身, 记者则着墨不多。这样的新闻不仅现场感强, 观众觉得真实可信, 同时也充分表现了新闻媒体的客观立场。在画面语言方面, 为了避免在采访中常见的静态谈话方式, 视觉容易枯燥、乏味, 我们取而代之的是在行进中交谈。在多种语言的有机配合和灵活运用下, 这篇稿件获得了当年的湖北省新闻奖二等奖。

《会场内外, 人民的嘱托》是我们十年前的新闻作品。全片用的几乎都是现场语言, 通过对马路上的行人和武汉剧院里正在开会的人大代表之间的交错采访, 让人民的声音和人民代表的声音不断地交替, 观众会自然而然地发现, 路上的行人和会场里的人大代表, 关注的问题是高度的一致, 这不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最佳体现吗?这个时长不到一分钟的现场短消息, 获得了当年市人大好新闻一等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现场语言不包括声音部分的音乐和效果音响。因为即便是现场拍摄中随同画面一同录下的音乐或其它声响, 也不能作为一种语言在片中发挥作用, 它只能起到一种背景效果、气氛渲染的作用。

4 字幕语言

字幕语言是对画面语言、现场语言起补充作用的语言方式, 有时也可以作为解说语言的补充, 所以, 有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补充语言。

字幕语言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在收看新闻时, 经常可以看到, 解说词在进行的同时, 画面中出现一行或几行字幕。 (注:这里不包括目前通行的屏幕下方滚动的文字性新闻。)

字幕语言分为以下三种:

一种是解说词用字幕形式出现, 一般见于数字较多, 或较为复杂的、不易听懂的文字解说。

一种是对画面的解释。这种最为常见, 比如被采访者讲话的内容用字幕表现出来;再比如, 一两个或一两行字提示画面中不易被看见或看不懂的局部。获得湖北省新闻奖的系列新闻专题片《思想解放东南行》中, 有几个片子就大量运用了字幕语言。我们看到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中就出现过几次这样的现象:一则新闻中完全没有解说词, 全部是用精炼的字幕语言交代新闻内容。这样的表现手法, 新颖独特, 能够很好地调动观众的收视兴趣,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种字幕语言不附属于解说和画面, 能独立表达信息。它告诉人们另外的事情或这则新闻在文稿和画面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 字幕语言不再是其它语言形式的补充, 而是新闻内容和信息的补充了。

以上三种方式, 也就是字幕语言的功能与作用。

总而言之, 字幕语言除了说明画面信息、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之外, 还能通过简单的几个字起到画龙点睛、神来之笔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提供其它语言形式所涉及不到的信息。现在, 特别是在民生新闻类栏目中, 字幕语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 越来越广泛, 越来越重要。但是, 如何更恰当、准确地运用, 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学习、分析和总结。

电视语言的运用千变万化, 绝不是一篇小文所能囊括的。在实践中, 关键是要有意识地运用电视语言, 同时, 又要协调好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和字幕语言之间的关系, 根据新闻内容, 有意识地调整主次。当然, 在电视语言中, 还包括灯影色调语言、图表语言、特技语言和主持人肢体语言等等, 对此就不一一涉猎了。

摘要:电视是一门艺术, 无论构图、光影, 还是声响、灯光, 都充满着艺术的深奥与魅力。

爱是一门艺术 第9篇

自有人类以来,大概也就有爱了,而自有爱以来,也就有如此之多说不清、道不白的“爱的悲剧”、“爱的苦恼”、“爱的失败”、“爱的夭折”……

埃利希·弗洛姆在他这本轰动一时的小册子《爱的艺术》中感叹万分地说,对人来说,恐怕再没有什么事会象“爱”这样,总是首先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却又常常如此有规律地以失败告终。而更令人莫名不解的是,人类如果在其它事情上迭遭失败,那么一定会非常渴望知道失败的原因,并努力去学习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否则就会干脆放弃任何尝试。唯独在“爱”这个问题上,一方面,人绝不会放弃对爱的渴望和追求,但另一方面却又从不觉得应当考查一下在“爱”上失败的原因,从而也就茫然不知怎样才能真正地“爱”。弗洛姆不禁问道,我们每个人都不妨问问自己,在生活中究竟见到过多少真正“会爱”的人呢?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总是朦朦胧胧地感到:关于爱,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东西;人们倾向于认为,爱,多半看一个人的“运气”如何了……

《爱的艺术》这本小书,就是想努力纠正这种极为流行的成见。它力图告诉人们:爱是一门艺术,正象生活是一门艺术一样。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学会如何去“爱”,那就必须象学习任何一门艺术——作诗、绘画、吟唱、行医……一样地着手。因此,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爱,首先就需要学习,需要知道有关“爱”方面的知识。弗洛姆在扉页上引了这样一段格言:

一无所知的人,也就一无所爱;

一无所能的人,也就一无所悟。

一无所悟的人,也就是酒囊饭袋。

然而,一个有所悟的人,

也就有所爱、有所思、有所见。

知识越深入,爱也就越充溢。

……

当然,要学习爱,就象学习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去实践。《爱的艺术》用了一章的篇幅讨论了这个问题。但是,弗洛姆的重点却是在“爱的理论”方面,这是因为,爱的实践,完全是每个人个人的事,在这方面,至多只能有一些原则性的建议;爱,最忌讳的就是千人一面、模式炮制,它需要的恰恰是每个人自己去培养起一种全身心的能力,从而可以去细细体验、默默领会……。这种全身心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而这,恰恰也就是“爱的理论”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爱的理论”,本身已经是在进行“爱的实践”,因为在这里,正如某些西方评论家所说,弗洛姆这位心理分析大师实际上是采用了某种“心理分析疗法”式的手段:他用相当大的精力来分析、揭示在爱方面人们常常为之迷惑的许多“幻相”: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爱”,实际上真正想得到的却是某种别的东西;我们以为这样能“爱”,结果却恰恰是背道而驰……于是,读者常常会突然发现:这里说的不正是我吗?由此,读者被带入了某种情景之中,不知不觉地在这情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情不自禁地开始“回忆”起了些什么并试图回答些什么……,随着“幻相”之昭然大白,读者的心灵似乎也经受了一次洗炼,他(她)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又似乎丢失了些什么,他(她)似乎觉得学到了一点什么,却又觉得还应再学点什么——他(她)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若有所见,而这,似乎也就是启迪爱的心身能力之必要前提,因为他(她)已经开始在自己分析自己,他开始在考虑自己走向爱的途径……

排除在“爱”方面种种幻相的干扰,使人们能专注于真正的爱本身,这大概也就是弗洛姆的主要目的。他所要打破的一个最大“幻相”或许也就是:人们常常都把“爱”看成是关于“对象”的问题(俗话所谓“找对象”),而不是看成是一种心身能力(亦即有能力去爱)的问题,因为人们总是以为,自己要“爱”是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但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去爱——反过来说也就是被合适的对象所爱——则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是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去爱”的问题、去爱的能力的问题。这样,对他(她)来说,爱的问题也就是千方百计去变得能够被爱,变得在别人(可能的“对象”)眼中显得可爱。于是乎,或是装模作样,以图讨人欢喜;或是追逐名利,以作“交换”资本;再或是怨天尤人,苦于无人来爱;……所有这些,在弗洛姆看来都是本末倒置,因为这些人不是立足于自己本身去爱,而是寄希望于别人来爱,也就是说,他(她)把爱当成了别人亦即“对象”的事,而不是看成自己的事,这样,爱就成了一种被动的状态,而不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在弗洛姆看来,“爱”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根结底都与这种“幻相”有关,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极其主动地去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力量,以培养一种主动的心身能力,那么他所作出的全部爱的努力注定只能是付诸流水。

与此针锋相对,弗洛姆提出了他自己关于爱的本质的命题:爱的本质是主动的给予,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给予什么?给予自己的生命力、给予自己的爱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所以说:爱,就是生产爱的能力。因此,爱的问题、爱的困难,恰在于自己本身,亦即自己是否具有这样一种能生产爱的能力,是否能够培养、完善自己的这种不能由别人替代的全心身能力。《爱的艺术》的主旨也就是想探讨这种心身能力如何才能培养、完善,又是如何地容易被阻碍、压抑。也因此,《爱的艺术》在风格上也就与其它许多谈论“爱”的书籍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用华美的语言、丰富的例子这些外在的东西来使读者眼花缭乱,而是以问题本身——爱的能力、爱的失败等等一一的不可回避的内在力量来促使读者自己分析自己;同时,弗洛姆把爱的心身能力看成是一个人从小开始就已经在不自觉地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他的论述范围也就比通常远为广泛,例如,书中讨论了父爱、母爱……以及它们对一个孩子以后是否具有爱这种心身能力的影响,等等。《爱的艺术》在欧美一般被公认为是关于“爱的理论”方面写得富有吸引力的书之一,多半也与弗洛姆的独特风格有关。

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是一个危机不断的国度。弗洛姆本人于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德国,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在二次大战时更由于是犹太人而横遭迫害、流亡美国,先后在多所大学执教,后重返欧洲,于一九八年逝世于瑞士。弗洛姆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社会学家,既是新佛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又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元老之一。弗洛姆博学多才,涉猎颇多,在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和哲学等领域都有所研究,而且思维敏捷,勤于写作,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逃避自由》、《自由的人》、《心理分析和伦理学》、《健全的社会》、《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在幻想锁链的彼岸》等等,《爱的艺术》也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本。弗洛姆受过精神分析的专业训练,本人就是一个精神分析医生,所以他自认受佛洛伊德影响颇深。只是在许多方面,他和佛洛伊德是有分歧的。他认为佛洛伊德过于注重人的生物本能,过于强调人的性本能和死亡本能,夸大了人性中的破坏方面。他批评佛洛伊德歪曲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忘记了具体社会和文化对个人的决定性影响。弗洛姆自称他更推崇马克思,认为马克思是比佛洛伊德更加渊博、更加深刻的思想家,他旨在把马克思的理论和佛洛伊德的理论相结合,建立他的所谓规范人本主义。弗洛姆对当代西方社会是持否定态度的,他对当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困境的分析颇为有名。但是,他把现代人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在人们的道德自我完善和彼此相爱上,为此他主张一种提倡创造性的爱的人本主义的伦理学。在弗洛姆于一九八○年三月十八日在瑞士去世之前不久,他与西德影响很大的《星星》杂志编辑部作了最后一次谈话,认为“我们这个工业社会的确在渐渐衰亡、沉沦下去”,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这个社会缺少爱”,而在他看来,人“缺少爱是无法活下去的”,“人的苦难是由于缺少爱所引起的。从苦难中,将会滋长出对爱的新的和强烈的冲动,而这就是对生命的渴望”。由此可见,爱在弗洛姆的哲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它是弗洛姆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基础,是解决人们一切痛苦、纷争、不幸的灵丹妙药。不言而喻,这种脱离具体历史、社会环境、包罗万象的“爱”是多么抽象、多么空泛、多么难以实现,难怪有人要把弗洛姆说成“人类的梦想家”了。在某种程度上它迎合了西方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该书于一九五六年在美国首次出版,顿时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抢购,以图先睹为快,第一版在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第二年立即又由英国著名的乔治·艾伦和昂温公司出了英国版,一九六二年又出了新版并连续重印十次之多。随后一九七五年、一九七八年、一九七九年、一九八0年、一九八二年又分别重版重印(本书即据一九八二年英国版译出)。无怪乎西德权威的《明镜》周刊评论说:“弗洛姆的著作在出版上的成功,表明他的思想已经成为时代精神”。德国著名作家O·F.瓦尔特甚至直接根据弗洛姆的理论写成了一部畅销小说《野蛮化》。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探讨爱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弗洛姆虽然非常推崇马克思,但他的哲学理论基础完全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关于这方面的分析,可参看《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一书中的有关评论),不过他对爱的一些具体分析还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同时,弗洛姆谈“爱”很明显地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背景,而我常常想,爱虽然是人类普遍的,但中国人对爱的态度与西方人对爱的态度,是否也有一些区别呢?弗洛姆书中也特地谈到了中国式思维问题,在这方面,此书或许也能从“爱”的角度为文化比较提供一些参考因素。

一九八五年九月于北京沙土窝

上一篇:《地球概论》教案要点下一篇:大学生宿舍文化节活动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