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阅读英文文献

2024-07-22

如何(快速)阅读英文文献(精选8篇)

如何(快速)阅读英文文献 第1篇

阅读文献应该是一个由点到面再到点的过程。选取当下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检索较全的文献。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后,扩展开,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步仔细阅读新作。

阅读文献时,先阅读摘要、引言的最后部分、结论,因为这几部分都是作者大致介绍自己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得出的结论,在最后结论部分有些也是和摘要中的字句是重合的。这几部分一般都比较短,花的时间也很短,但可以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为自己进一步读正文打下基础,哪些应该重点读,哪些应该了解,自己心中有数!如果文章提到的结论,我已经很清楚就不必再读下去了,若对其结论有疑问就要继续读它的分析与讨论这部分,这是一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应借助实验结果中的图表来帮助理解(注:看那些图和表格,图和表是文章最最精华的地方,图表能看懂,文章就差不多了。不能看懂图片的话,就再回过头来看文章中与图片对应的文字和说明)。自己先把图表看清楚,想想该怎么分析,然后再去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相信会更容易理解。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中的实验材料与方法这部分是没有必要看的(注:一般只需大体上了解作者采用的何种实验方法,以及作者所具备的实验条件,除非你也想采用类似的方法),我们主要充分利用这部分得出的图表来帮助我们理解后面的分析与讨论那部分即可。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如果觉得该论文确实有价值,就返回去通篇精读。读论文时要牢记一个问题,“我应该如何利用该论文?”“真的像作者宣称的那样么?”“如果……会发生什么?”。理解论文得到了什么结论并不等同于理解了该论文。理解论文,就要了解论文的目的,作者所作的选择(很多都是隐含的),假设和形式化是否可行,论文指出了怎样的方向,论文所涉及领域都有哪些问题,作者的研究中持续出现的难点模式是什么,论文所表达的策略观点是什么,诸如此类。

最后是阅读参考文献,顺藤摸瓜,找出该领域相关的重点文献,有助于自己系统的、集中的阅读文献。

另外,我觉得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养成下列习惯:

1、做好标记与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文章中提到的一些有用信息一定要记录到自己的文档,一方面便于温故知新,一方面可以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2、注重总结:读完一篇文献后,要写一个小总结.把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等用简短的话描述出来,然后把文章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手段以及最后的得到的结果也分析一下,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值得自己借鉴地方,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来,那么这篇文章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读懂了。做这些工作有很大的好处,一是提升自己的总结概括和写作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你就会不知不觉得到提高,另外一个好处是积累,有了这些文字性积累,以后你自己写文章,写论文就会很方便的。

3、有效的管理下载的文献:对于下载的文献,要充分利用软件(如ENDNOTE等)对其进行管理,可以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等等。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

4、准备一个小文档,把一些经常遇到的经典的英语写作举行记录下来,日积月累,那么你的英文写作能力就会提高,到时候不至于无从下手,写的全是汉语式英语。这个必须要长期积累,没有积累根本就没有提高,所以自己一定要坚持不懈,细水长流,终成大海。

如何(快速)阅读英文文献 第2篇

http://blog.renren.com/blog/62439/454082555

写论文,参考文献的修改很麻烦,删除一个,添加一个,就需要改一长串数字。怎么办呢。本人推荐一种简单方法:尾注法 方法如下(以Word2003为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还没完,标号上的方括号如何加呢?很简单:

在全文中,查找尾注标记^e,然后全部替换为[^&]即可;如果用了脚注就查找脚注标记^f,再全部替换为[^&]便可以了(注意查找时让“不限定格式”按钮为灰色)

如何培养语文快速阅读的能力 第3篇

一、何谓快速阅读能力

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 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 达到变声读为视读, 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的科学阅读活动。具体说, 快速阅读采取的是以句子、段落以至整页文字为阅读对象, 以快速扫描的方式来读。一眼扫过去, 便可以捕捉到成段、成页的文字, 并迅速反映给大脑进行处理, 大脑通过简缩、提炼、抓住核心, 从而迅速准确地理出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概要。

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快速能力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1. 明确阅读材料的问题要求。

在阅读教学与阅读测试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回答问题前弄清要求的习惯, 搞清所提问题要求回答的是语音知识, 句子赏析, 还是词语的运用, 人物情感的抒发, 抑或是概括文中思想等。

2. 明确阅读材料的文体规律性特点。

因为阅读材料的文体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的速度。如记叙文, 就涉及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说明文就谈及说明的对象、方法、顺序, 以及语言的逻辑性等。学生只有在阅读前明确了阅读材料的文体, 才能更好地加快阅读的速度, 提高阅读的效率。

第二、快速阅读的课堂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当在平时教学每篇课文时就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1.要求明确目标。总的要求是“一目十行”, 尽力扩大视读广度。提出本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和训练的题目。题目由单一逐渐到复杂全面, 循序渐进地过渡。最初训练可只注重字词的注音、注释的运用, 然后到训练语、句的诠释、运用;再到段、篇的分析;最后是对一些作品进行谋篇布局的分析与赏析。如七年级上册《白兔和月亮》的阅读训练, 由于是初一新生, 我只要求他们理解文中生词, 如慧心、皎洁、心旷神怡、闲适等的词义, 理解白兔得月前后的心理变化和这篇寓言的寓意即可。而对于初二、初三的学生的阅读要求则逐渐加深。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反复的整体训练, 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逐步得以提高。

2.给予材料, 规定时间。选材要讲求知识性和时代性, 使学生通过对该材料的阅读, 回答相应的问题。所提问题也应由简单到复杂。这样既培养了快迅阅读的能力, 又达到了学习知识, 培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所规定的时间, 一定要注意科学性。既不能过多, 过多达不到快迅阅读训练的目的;也不能过少, 过少会导致学不到知识、回答不了问题。而应针对学生实际, 以全班中等偏上的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基准。根据我教学的经验来说, 七年级的学生以150—200字/分钟, 八年级300—400字/分钟, 九年级350—450字/分钟为宜。这样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同时要给予适当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这样才能逐渐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

3. 及时检查, 纠错评析。

规定的时间一到, 应立即交卷, 严格检查、总结、纠正错误答案。对典型的错误进行评析, 指出其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然后指导做题方法。在检查评析时, 要注意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辅导与正确引导,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第三、注重对学生快速阅读习惯的培养。

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课堂训练之外, 还必须重视习惯的培养。一是鼓励学生开展计时阅读:中考语文试题中的阅读理解实际上是要考生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定量的阅读, 并力求理解率达到较高要求。所以计时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具体做法是, 记下开始阅读时间和结束时间。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得出实际阅读时间。然后按照文字的多少和所用时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实际的阅读速度, 并时时检查自己的阅读速度是否有所提高。二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是注意力集中, 克服“思想开小差”的毛病, 如摇头晃脑, 抖动双腿, 玩弄纸笔, 念念有词等。这些“小动作”, 会分散注意力, 影响思考, 降低阅读速度。另外, 要给学生更多地实践机会。例如, 在单元教学中, 讲析课文一两篇可以重点分析、研讨。而对于自读课文则是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好材料。只要在阅读教学中坚持了这种训练, 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就会在无形中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第4篇

一、说明文阅读练习存在的问题

说明文阅读是阅读中的一个代表性部分,它既有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又有议论文的证明说理,掌握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其实也就较容易掌握其他文体的阅读。可是在说明文阅读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说明文的阅读都存在问题,因而他们无法正确解答说明文的阅读试题。例如在考试中,稀里糊涂地读完阅读材料便开始答题,题目问的是什么,就去原文中找一找原话,再看看前后句子,觉得哪句话“像答案”,就把哪句话抄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问他答得怎么样,他只会说“我也不知道。”凭借这种碰运气的答法,当然只能回答“不知道”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说明文阅读目标规定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影响阅读速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不懂

由于说明文自身的特点,使它很少能像记叙文那样情节跌宕起伏,充满兴趣。它的语言往往是枯燥甚至晦涩难懂,结构也相对单一,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说明文,更是让学生觉得专业术语满天飞,即使读了几遍下来,依旧理不清头绪,找不到线索,头痛不已。

(二)无重点

有些学生虽然读明白了整篇文章说的是什么事物(道理),但也仅限于“知道”的层面,难以从整体上去感知和理解文章,问他“文章说的是什么”尚能答对,可是针对起具体细节问题,便找不到答案了。究其原因,是因为阅读过程中浮于表面,没有抓住文章的关键,更没有领会说明文阅读的出题意图,这也是说明文阅读题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不会应用

还有一些学生,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读起文章也是认真又认真,生怕漏掉一个词语,可是做起题来总是不得要领,抓不住采分点。这类学生通常基础较好,理解能力也不差,几年的初中语文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只是缺少对语文考试规律的总结,不仅阅读速度过慢,而且欠缺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课标》中的要求是很中肯的,事实上,阅读文章要求读懂题意,理清作者意图,把握文章脉络,而学生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因而考试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考试时能领会作品的精神和方法、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才能读懂题目,掌握答题规律,这不仅仅是可以提高分数,更重要的是提高阅读能力。

二、快速阅读的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课标》要求,我们设计快速阅读法,结合具体的练习和考试题型,总结出不同的阅读策略。

(一)公式法

公式法是结合习题快速阅读的辅助方法,因为这通常不需要对内容的深刻理解,而需要掌握公式性的写作格式,既可以完美地完成习题,又可以学会写作方法。

例如:对“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类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公式来作答:不能删+删之前的意思+删之后的意思+删去之后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例如,试题为“叶绿素可能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几乎所有的植物叶片中都有叶绿素的成分存在。‘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回答的时候只需要按照公式就可以快速地写出答案:不能删。“几乎”表示大多数情况下,删去之后变为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对“开头的作用”的公式则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二)关键词阅读法

如果题目是针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那么特征一定分布在各个自然段中,而且特征多在每一段的段首。因为整篇说明文是围绕说明对象进行的,所以它必须把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自然段中。如果题目是针对“被说明事物的某一个特征”的,那么答案只限定在说明这个特征的一两个自然段中。因为说明文的线索清晰,顺序工整,会对被说明事物的某一个特征进行集中说明。这样我们在通读一遍文章之后,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部位找准关键句子,轻而易举地就把握问题的关键了。

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提问更是需要紧抓关键词,例如:分类别,寻找关键词“类、种、方面”;作比较,寻找关键词“比、最、而”;列数字,寻找关键词“数字”(年代除外)等等。如果全文反复出现时间点,并且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连贯性,那么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出现空间方位词做衔接,并且不同方位中说明的是不同的特征,则为空间顺序;其余可理解为逻辑顺序。

(三)断句法

我们根据写作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断句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提高阅读速度。例如:要知道“文中加点词‘这样指代的是什么”,则在原文中找到“这样”,以“这样”为坐标往前找,找到前一个句号,这部分内容即为答案,如这部分有举例子的内容,应把举例子的部分删去。因为汉语的说话和写作特点,“这样”所指代的内容一定是紧临着“这样”的。运用快速阅读这么容易就寻找出的答案,却不知难倒了多少学生,而这类题,却又是阅读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如果题目问“为什么……”,这样的题只需把“为什么”后面的内容在原文中找到,以这句话为坐标往前或者往后找,找到“因为”、“所以”,或者“因为”、“所以”的近义词,二者之间的部分即为答案。而“答案”正是学生要理解的要点。这样的题做完了,不但这里的“为什么”能回答了,对其他类似阅读内容也能理解了。

学生不仅理解了这类阅读内容,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谈话,也能迅速地理解其含义,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结论

在运用快速阅读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开始也有同学并不认可。但按照前面的方法练习后,一位持怀疑态度的同学阅读能力明显提高,并在区模拟考试中语文考了班级第一名。其实我们的这种方法并不是什么“仙丹妙语”,只是抓住了语文阅读的特点,培养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科学方法而已。这远比一些毕业年级疯狂的搞题海战术更高效、更节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然而,我们所讲的方法针对的是已经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但尚未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能力的学生。所谓“画龙点睛”,是让学生更准确更迅速地从文章中寻找要点、要义,而不是说让学生刚过接触说明文,还没有熟悉说明文的语言、结构等基本特征就按此方法训练,否则就真的是舍本逐末,为考试而学习了。

(基金名称:黑龙江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JSCX2014-011HLJU)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罗修武.对阅读教学的几点反思[J].语文教学之友,2002,(7).

教你如何快速记忆英文单词 第5篇

如何快速记忆英文单词历来是让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问题。记忆英文单词最重要的是有恒心,有毅力,有激情!

还记得欧阳修的《卖油翁》中的那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话语吗?重复多次记忆是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但这里除了这个略显枯燥的方法之外,再给大家介绍几种。

1、读音记忆法

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都符合读音规则,所以平时要多注意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律,做到见其形而知其音,听其音而知其形。读音记忆法应成为记忆单词的首选方法。例如:reality、magnificent、discovery、hospital

2、仿声记忆法(外来词的收集)

有一些单词在发音方面与汉语及其相似,当然大部分是音译词这一特点有助于记忆单词。例如:romance(浪漫史), logic(逻辑), typhoon(台风), international(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 microphone(麦克风), copy(拷贝), cartoon(卡通), hamburger(汉堡包), salad(色拉), brandy(白兰地), whisky(威士忌), Moslem(穆斯林), sofa(沙发), cool(酷), pose(坡什), engine(引擎), motor(摩托), bar(巴), Canada(加拿大), laser(雷射), golf(高尔夫球),tofu(豆腐)„„

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利用汉字的发音去代替英语单词的读音,这两种语言毕竟不是完全等同的。

3、谐音记忆法

即利用英语单词的读音与汉语拼音相似的特点进行联系,想象记忆。如:conquer(征服)“攻克”;vacation(假期)“我开心”;fetch(取)“获取”;tomb(坟墓)“土墓” ;strange(奇怪的)“事真”;trainee(受训人)“捶你”;trainer(训练人)“捶哪”„„

4、幽默记忆法

在教lawyer一词时,我提醒学生不要读成“老爷”,学生们哄然大笑,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单词。同样,我告诉学生不要将Moscow 读成“摸死狗”,也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5、典故和背景知识法

revolution——鲁迅笔名的由来既lution的音译,意为“革命”之意。muscle——词根mus(肌肉)即mouse之意。古希腊人认为运动员上臂的肌肉像一只老鼠。

Sandwich——由英国伯爵山威奇(Sanwich)的名字而产生。为了打牌方便,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边玩牌边吃的夹心面包,发展到后来就成了今天的“三明治”。

Kangroo——袋鼠,传说Cook船长航海到澳大利亚时,见到一种跳跃很高的动物从身边一跃而过,他赶紧问身边的导游,“What’s that?”导游没有看清,就说,“Kangroo”(澳大利亚土语的意思是“我不知道”),Cook船长误认为Kangroo就是袋鼠的名字,他在航海日记中记载了这种动物,后来Kangroo就真的就成了这种动物的英文名字。

鼓励学生提供更多的例子„„

6、联想记忆法

whole——用w去堵hole即变成“整个的”

committee——两个m,两个t,两个e,可见人之多,即 委员会”

Marry-----Mary在加上一个人“r”,不就可以“结婚”了吗? quiet——把quite 中的“e”移到里面不就“安静”了吗?

Secretary----secret(秘密)+ary(人)即“秘书”

professor一词难以记住 f和s 是一个还是两个,可联想一个教授(f)

带两个学生(ss)。

responsible一词难一记住是ible 还是able,既然负责任应用“ible”,因为上面有一 “点”责任

鼓励学生提供更多的例子„„

7、分析构词法

president——前缀pre(前)+sid(联想sit)+ent(人),“在前面

就坐的人”即“总统”)

international——前缀inter(相互)+nation(国家)+al(形容词后

缀)=国际的dialogue——dia(对、双)+logue(语言)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 这个单词由28个字母组成,根据构词

法可把该单词分成7部分,即 anti disestablishmentar(y)ianism

反对 否定建立(词根)名词后缀 形容词后缀 名词后缀后缀(主义,流

派)

其中,disestablish取消,disestablishmentarian主张废

除国教制度的国教废除论者,综合得出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的词义为“19世纪英国主张保留英国教会作为英国官方教会的运动”。

8、总结规律法

由car, cover, can(罐头盒), cave, cage, content, camp, circle, contain,close, catch, capture

(捕获)等,可知以C开头的单词多有“包”“盖”“含”之意。

由light, lamp, lantern, laser(雷射), look, level, line, long, ladder

等,可知以L开头的单

词大都与“光线,线,直”等有关。字母L 本身不就是“长度”与“光线”的象征吗?

9、颠倒记忆法

(1)顺读逆读都相同。如:civic(城市的,公民的), nun(修女), peep

(窥视), pup

(小狗), madam(女士), eve(除夕), level, deed, eye„…

(2)顺读逆读都有意义。:如:are-era(纪元), deer-reed(芦苇), door-

rood(十字架)doom(命运)-mood, evil-live, not-ton, pan-nap, war-raw, was-saw, ten-net„„

10、格言、名人名言记忆法

tide-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待人。)

believe-To see is to believe.(百闻不如一见。)

distant-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

offer-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sweat and

tears.---Churchill.(除了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我别无奉献-------邱吉尔)

trust-Old wood is best to burn, old to drink,old friends to trust,and old authors to read.---Bacon.(烧火要烧老木头,喝酒要喝陈年酒,托事要托老朋友,读书要读老作家-------培根)

11、词缀记忆法

即遇到某一词缀时,尽可能扩充已学过或与之有关的词,较适用于复习

旧词。

re-retell, reread, rewrite, redo, return, rebuilad„„ un-unable, unacceptable, unattrac

最后,送大家一个励志铭共勉!(自海研教育)

人说学习是一条不归路

选择它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

匆匆追寻梦的脚步

披星戴月,风雨无阻

为了前程,我们将青春荒芜

为了理想,我们把爱情放逐

有没有一盏灯,为我在黑夜里照亮归途

有没有一颗心,听我在郁闷时将烦恼倾诉

一次次眺望远方,成功的彼岸却总也看不清楚 一回回跌倒爬起,咬咬牙告诉自己要坚强不哭 没有收获不需要付出 没有成功不经历痛苦 听吧,是谁正将我们的心声唱出

如何(快速)阅读英文文献 第6篇

“听不懂”往往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

有没有你没听懂别人说中文的时候?为啥没听懂?可能是你没认真听,可能是对方口音太重,也可能是对方说的话题你不熟悉。英语也是如此,我把“听不懂”的主要原因总结为下面 4 点:

1)生词太多,不熟悉英语表达习惯。

我们最多能听懂自己能读懂的内容,如果文字都读不懂,自然无法听懂。比如随手从《经济学人》选一段:

China sentenced a Canadian citizen to death for drug-trafficking. It is the second time this year a Canadian has received a death sentence in China. Some observers think this is in reprisal for Canada arresting the finance director of Huawei, a Chinese telecoms-equipment company.

想听懂这句话,至少要熟悉这里的关键词:sentence...to death, drug-trafficking, in reprisal for,如果从没听过这些词,这就不是可理解性输入,听它百遍也枉然。

另外英语中有许多我们不熟悉的说法,除了一些习语和俚语外(比如 lemon 常用来表示“破车”,dog 是“失败的产品”),有些熟悉的陌生人会给我们的听力带来困扰。比如你很熟悉“entitle”表示“授予...资格”,但是如果说 xx is entitled 中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 entitled 一般可以理解为“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自己高人一等”,这个用法在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Fxxk 中出现了 25 次。

再比如 What has been talking about does not hold water. 你认识 hold 也知道 water,但是合在一起并不是“握住水”,XX does not hold water 说的是“某种说法或思想站得住脚”。

不熟悉的说法除了词层面,还有“言外之意”的障碍。本科时用托福听力题练听力,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A:Does Prof. Ford always come to class?

B:Is ice cold?

听得一清二楚,Is ice cold? 不就是“冰是凉的吗?”这和教授来不来上课有啥关系?!后来才反应过,原来 Is ice cold 就是想表示“答案显然易见,一定是啊”。这就是涉及推断地听,除了听懂字面意思外,还要根据语境和语气等多想一步,解读弦外之音。

2)不熟悉所谈论话题,缺乏背景知识。

听力是一个实时假设和猜测的过程,如果连基本的背景知识都没有,大脑就容易死机。有一次我和一群玩格斗电子游戏的人聊游戏,他们说的大多数游戏、角色、知名玩家的名字我完全没有概念,自然听不懂。

没听懂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水平越高,没听的次数就越少,但还是会碰到。

3) 不熟悉英语中的弱读、连读等语音现象

英语中的连读、弱读、同化、省读、增音等语音现象会为我们的听力带来极大困扰。我常举的这个例子:刚去美国读书时接了个电话,听到一个关键词“Sevanei”,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原来说的是区号“718”:

one 和 eight 之间有连读,由于不熟悉这种连读所以大脑没有能及时反应过来。 4)对方发音不够标准

口音太重并夹杂方言,和自己习惯的“标准音”相差太远。举一个极端的例子,英剧 Mind Your Language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英语为母语的人估计也听不懂几句:

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口音障碍不会这么大,很多时候只是我们习惯了标准音,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而已。这就需要我们要让大脑适应这种有“噪音”的听力环境,依据语境进行猜测,自动“修正”口音,脑补没听懂的地方。

2. 重塑听力观

上面聊过了我们为什么听不懂后,我们要在认知和心理上重新看待“听不懂”这件事,也就是“重塑听力观”。

1)听不懂是常态。

林超伦博士说过:“越译越知道有时听不懂是必然的”。

人家一大牛翻译还有听不懂的时候,说明听不懂是常态。也说明解决“听不懂“不是朝夕之事。就像是想减肚子上的赘肉,天天做俯卧撑是低效甚至无用的做法,更好的解决方案是全身运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运动习惯。想提高听力,逐渐减少”听不懂“,唯有持续提升英语综合能力才是王道。

2)别把“听懂”的目标设为“100%听懂”。

林超伦博士说在口译实战中可以用“问、补、扔”三步法应对“没听懂”。“问”就是问别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听到别人说啥,让他再说一次就是了。“补”就是在无法“问”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自行脑补,如果“补”不了,那就放弃好了。口译如此,我们实际听英语时也可以采用这个三步法策略,学会适当放弃。

听力的本质是“抓关键字”,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对方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个目标达成后就可以多注意一些细节,不要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

3)充分准备。

在听某个材料之前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了解一下这个话题,通过阅读预判可能出现的关键词

4)明确自己练习听力的目标。

很多人会选择用 VOA, BBC 这样的素材练习听力,在我看来,如果你不是想从事播音、国际关系这样的工作,听这样的素材并不合适。

因为第一,这样的素材中有太多专有名词,我们不熟悉的背景知识,这不仅是对英语水平的考验,更是对整体知识储备的挑战;第二,这样的听力素材不易直接转化为口语素材。这类新闻报道的用词和语调都比较正式,如同我们的《新闻联播》一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是这样说话的。

最后要注意:无论怎么听,都要能听懂,即知道大意是什么,否则就跟你听歌一样走耳不走脑,起不到练习的作用。

3. 如何练习听力?

在这里我给出 3 个主要解决方案:以听写夯实基础,学习语音过渡进阶,突破各类口音提升辨音能力。

1)夯实基本功:听写

上面已经明确了听力水平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不过我们确实有一些方法可以训练听力。比如最简单粗暴也是最有效的:听写。

这也是一些朋友可能有的问题:

大家习惯问“xx有用吗”,我觉得更好的问题是“为什么要使用xx这种方法”“如何使用xx这种方法”?

这两个问题没有想通之前“xx有用吗”是没有意义的。你看那些学好英语的人,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学好了英语,但是他们的方法对你来说可能就没用,因为你只是 copy 而不是 steal,只学习了形式,没有学到最核心的思路。

如何正确的听写?

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

听力并不是一项“被动”的技能,它需要我们主动地猜测、预测、推断和解读。

先听全篇或整个段落,了解素材是讲哪个话题、大概说了什么事。知道是哪个话题,大脑就会加快反应速度。第二和三遍听写时,以句为单位听写,自己听的时候也要听“句”,而不是听“每一个词”。最后一遍再关心一些细节,比如单复数、时态、冠词和介词。

诚实,诚实,诚实

听不懂就承认自己没听懂,然后分析自己听不懂的原因,建立自己的“错题本”,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就可以了。

听的时候一定不要看原文!因为那样你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读”上,还会因此养成依赖文字的不良习惯。朗文出版的《如何教听力》中建议学生至少听完两遍后才能看原文,主要目的是确认自己听的是否正确。

坚持,坚持,坚持

如何(快速)阅读英文文献 第7篇

步骤

首先,我们在电脑上打开word办公软件,然后在空白文档输入带有中英文内容的一段文字,如图;

此时在工具栏“开始”下,我们可以在文档最右上角看到一项“替换”功能,我们点击它;    接着就会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下图;我们点击该窗口左下角的“更多”,然后会弹出一个下拉窗口    在新弹出的窗口里,我们点击最下端的“特殊格式”,然后在右侧弹出的特殊格式选项框里我们选择“任意字母”,如图    点击之后,我们会在查找内容里看到一个“^$”的符号,然后我们接着点击下面的”全部替换“,返回到文档,我们此时就会发现开始的英文内容已经全部消失了    以上就是word文档里如何快速批量删除英文内容而保留中文方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快速阅读能力 第8篇

一、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速度慢、阅读量小的问题。这些与我们的英语教学现状有关,在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强调“少而精”,忽视“多而广”,只重精读轻视泛读。习惯于慢读,而慢读又偏重于词句表面意义的理解,忽视了对句子在上下文中的特定意义的理解,从而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内容的理解。二是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人只把阅读作为复习巩固语法和词汇的手段,而没有作为一种使用能力着重培养。目前,我们的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指字阅读,低声阅读或心中默读,回视前文或重复阅读,它们的弊病是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主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由于眼停次数过频,阅读时间增长,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

二、提高阅读速度的途径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改革和加强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和语言教学是两个不同概念。二者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它们对于英语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语言教学是为了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为发展运用能力打好扎实的基础。而阅读教学不是为了把某种知识装进学生头脑,而是要使学生自己学会获取某种东西,培养他们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获取新信息的能力。由于两种教学的目的不同,它们选取材料的内容也不相同。语言教学注重英语知识循序渐进的科学安排,阅读教学要注意把握好写作的真正目的。如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得到娱乐等。当然理想的阅读最佳效果是速度快,理解率高,我们要把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没有理解速度的要求的阅读是虚的;反之,没有阅读理解率的要求,也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摆正二者的关系,速度的快慢应以理解程度为参照标准进行调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阅读要求每分钟120到150个词之间,为了使学生达到这个速度,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一方面要求在训练快速阅读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训练阅读模式上加以培养。要培养学生一看题目、小标题或第一句话,就开始猜测,期待或者叫预想,进而获取信息,修正原预想,一步步推移,形成结论。再从文中获取信息,不断反复修正,直到最后把全部信息前后勾连,融会贯通,得出最后判断结论。具体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增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去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启发学生,选用实用、生动、有趣的例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用英语做值日报告,情景会话,教唱英语歌曲,做游戏,英文短剧表演和组织英语竞赛等。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型表情达意,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及创造的欲望,使他们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另外还可以通过介绍英语背景知识、讲英文笑话和国外趣闻等,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想读、爱读,从而收到阅读课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扩大学生词汇量,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决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很多,人们普遍认为,词汇量、文章的背景知识、阅读技巧的运用、母语阅读能力等都与英语阅读理解相关。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阅读理解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的词汇,词汇量越大,理解得越快越好。如果学生达不到一定数量的词汇,就难以运用分析归纳、推断等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本着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由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原则,从构词法,一词多义,一词多译等方面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根、词缀等猜测词义,为阅读理解扫除障碍。

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技能,它在掌握一定量的词汇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高职学生掌握的语法并不全面,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特别是加强疑难句的分析与理解。而理解疑难句的关键在于把握句子的主干,掌握各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最终抓住句子的核心意思。

3.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基础提高与否,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选用的阅读材料在题材上尽可能涉及日常生活,传说、人物、社会、文化、史地、一般科技、政治和经济等;在文章的体裁上,应避免单一化,选用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文章体裁特点的详细分析,先结合文章标题和相关背景知识预测文体和主题,接着略读课文,验证预测情况,并通过问答、简述、绘图、列表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分段阅读,找出各段主题句和各段大意之后,再查读课文,指出文章的转折词或过渡语,分析其逻辑顺序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把语言知识的学习渗入篇章之中。最后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解,使学生熟练地把整体阅读的方法运用到他们英语阅读中,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能认识每一个单词,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的现象。

三、提高快速阅读能力的技巧

1.要有明确而严格的时间观念。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应该有个时间计划,要争分夺秒,有一种紧迫感,这样才“快”得起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严格的时间要求,逐步培养其时间观念。

2 . 阅读时精神要高度集中。读速越快,越需要全神贯注。不可心猿意马、走神开小差,否则,不但阅读速度不快,而且读后会不知所云,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3.培养和发展默读的能力。阅读分朗读和默读。默读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快速阅读的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一旦学生有了朗读的基础,就必须把精力放在默读上。默读首先是不出声的视读,开始练习时要注意抑制发音器官(如嘴唇、声带等)的动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回视”,最后要求达到消除在脑中里出现的词语的潜在语音形象,即要求通过视觉器官直接地、快速地感知文字信号。默读的速度比朗读的速度快得多,它是我们实现快速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4.要善于作成组视读,即要以短语、意群或句子成分、基本整句为单位,而不是一个词、一个词地逐词阅读。成组视读平均一目可以读4~5个单词,其速度远远比逐词阅读快。

5.要学会根据上下文作悟意阅读,即根据文章的上下文关系或通过构词分析推测确定生词的词义,而不是一碰到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当然,阅读材料中的生词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这就要求阅读者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量。

6.要学会略读和跳读。阅读不是毫无目的地漫步词林,或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阅读者往往是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或只求抓住全文大意,这就必须学会略读和跳读。略读是快速浏览,寻找某项或某几项特定信息;而跳读则是作跳跃式的阅读,抓住文章的要点。略读和跳读并非马马虎虎地读,也不是草草过目,而是一个积极地迅速搜索所需信息的过程。

7.阅读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慢慢吞吞地逐词阅读,得到的是一些孤立的、零星的概念,往往抓不住文章的的要领,跟不上作者思路。因此,阅读时必须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结构,把阅读的视野从词语扩大到整句和整段,不要只纠缠在语言和内容的细节上,这样才能全面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实质。

上一篇:快乐的双溪漂流小学作文400字下一篇:杏花红,樱花美1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