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2024-07-25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精选16篇)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1篇

读写结合悟古诗

——《秋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幻灯片,音乐思乡曲

师:同学们,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首动人的歌曲,静静地听,看看你们从中感受到什么?

师:听后,孩子们,听完了歌曲,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师:是啊,一寸相思一寸愁,在王安石的眼里乡愁是那一片徐徐的春风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光,那么在诗人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是什么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籍的内心世界,体会那充满幽幽伤感和微微惆怅的诗作《秋思》(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师做手势,强调课题读法,生在齐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思”字心上一个田,作者的心田里乡愁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自由的朗读这首诗吧!

生自由读,个别生读,师评价,请个别生在读。

2,在读诗中让生发现多音字“重”的发音,引导生回忆以前有哪些诗句中有这个字发音。

3、让生根据书上解释和大意,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并用三个字概括这件事。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师:是什么触发了当时在洛阳为官的诗人深深的思乡情?又是见到了什么引起了诗人浓浓的乡愁味? 师:秋风无影无踪,看得见吗?

师:那么诗人看见的是什么?想象诗人在秋风中看到的萧瑟的景象。让生说一说。

由学生的说一说引出诗人的简介 生齐读作者简介。

通过诗人的简介展开小练笔:望着在瑟瑟的秋风中飘落的树叶,诗人想:

2、品味“寄家书”

师:家书会写给谁?生互相说一说,写一写。师生交流

老师感慨并引出下一个说一说。

3、品味“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介绍家书在古代时的重要性(出示PPT)师引导寄的仅仅是家书吗?是什么?

观察图片,想象诗人寄信时的心情,他在担心什么?

在捎信人转身离去之时,诗人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写一写(师生交流)

教师升华感情,引出作者写作的特点。

三、配乐诵读,深化情感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集体朗诵诗作

四、拓展升华,总结全诗】 出示其他关于思乡的诗句,生齐读 最后,再一次吟诵《秋思》。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2篇

第一在教学设计上要多设计一些学生可以能够眼看手摸到得活动。比如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这样可以给学生以直接的认识。

第二、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还是需要遵循提问,猜测,观察或是实验,汇报等过程。这样能够使学生体验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在教学设计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去说,去做。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次我设计的活动较少,老师讲的太多。

第四、教学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是最重要的,不能够直接去版别人的东西,但是优秀的精华还是要吸收的。这样教案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第五、严格的管理学生。纪律是学习的保证,因此在教学中维持良好的纪律。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3篇

1. 认识生字“洛”。

2. 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 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 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 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 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 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 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 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 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 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 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 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五年级《雷雨》优秀教学反思 第5篇

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了卡农练习。首先由我和小朋友合作,请小朋友想一想这样读有什么规律,然后再分组试练,最后合作完成。应该说卡农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小朋友由于在前面的节奏练习中练得比较扎实,所以基本没有出现什么错误。歌曲的教学同样采用了猜谜语的形式,让小朋友在模唱中逐渐学会这首歌,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非常轻松。拓展部分我请小朋友继续猜谜语,请小朋友总结了儿歌的不同表现形式,并用说唱的形式表现了本课歌曲,巩固了歌曲的节奏及演唱。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虽然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课堂的气氛、师生的互动也还不错,但还是存在了一些不足:

1、教师引导的较多,学生自主的较少。由于是教学对象是低年级的孩子,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更多地考虑到学生能力的不足,所以采用比较保守的模仿教学法,以确保学生能很快地学会,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其实在节奏练习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可能效果会更好。

2、教学内容有些偏少,不够丰富。可能是课前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认为学生在卡农这个环节会花较多的时间,因此教学内容就安排得相对少了一些,应该安排一些机动的教学内容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

3、对教材还是没有吃透,对卡农这种表现形式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因此操作时存在一些问题。

五年级《落花生》优秀教学反思 第6篇

根据“教学课程”理论,《落花生》这片课文反映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很有教育意义,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花生虽然外表不美,但心灵很美值得赞美,喜欢,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式:

1、重视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利用插图和录音等多种媒体,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2、对重点字、词、句、段进行富有实效的训练,使本课的知识点落到实处。

3、围绕学习提示语,把学习提示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与课文理解融合在一起,文章第二段是重点段,着重理解父亲说的话。父亲拿花生跟石榴、苹果比,赞美了花生藏而不露的特点,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学生进行比较真正体会到做人的美德:

⑴ 花生、核桃──外表丑陋,果实香、实用。

⑵ 桃子、石榴、苹果──外表美,果实又香又甜。

5、小组合作,自主构想,自主探究设计,互相交流引导、评价。

6、在过程性自我评价中提升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具有生活化的.学习点明文章主题,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用“藏而不露”埋在地里象征革命前程无限美好,光明灿烂,表现出父亲有一颗爱祖国、爱劳动的心,教学中紧紧抓住父亲教育子女的话去读,从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

7、不足之处:

五年级数学课后优秀教学反思 第7篇

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学生很快列出式子:22.44.在上周的教研中,有经验的老教师说,这是一节新课的开始,学生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应该直接教给他们方法。我觉得这个式子不太难,就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试做。我提问了几个程度不太好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全都做对了。我一看连潜能生都会做了,我再嗦一遍有什么意思呢?我就问学生:对于这道题,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班上的王国豪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余下来的24没有点小数点?我一听,这个问题正好问到点子上了,就把问题抛给学生: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家祺说:老师,可以把22.4当成整数来算,所以不用点小数点。

还有其他意见吗?我问。

我觉得24指的是24个十分之一,所以不用点小数点。班长高梦甜说。

我们作为成年人,有时太低估孩子们的能力了。听听,他们的回答多精彩!

接下来,我彻底抛开课件,独自发挥了:同学们,你们真棒,今天的内容,老师不讲你们都会了。能再帮老师解决一道难题吗?学生一听能帮老师解决难题,顿时来劲了:能!接着我例2口述出来:

王鹏爷爷计划16天跑28千米。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最后在我的点拨下,学生解答出来了。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8篇

在新课程下, 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获得了教师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如何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手段, 找准切入口, 从而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真正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投入学习, 也就成为广大教师不断探索、执着追求的一种境界。

二、案例描述

课堂上, 我和学生一起学习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当我正要启发调动学生的情感进入词中苍凉萧索的氛围, 感悟诗人悲切的羁旅愁思时, 无意中却发现好几位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诗旁的插图上, 甚至有人大概意犹未尽进而欣然提笔。不满之余, 刚想发作, 可转念一想, 插图不也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吗?欣赏一下又何罪之有?再说, 这首诗的内容不正可以用画面来表达吗?所以编者才配了这幅插图。我何不利用这现成的教学资源, 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于是, 我对同学们说, 既然大家对插图这么感兴趣, 那我们就从它入手来进一步赏析诗歌。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诗句, 然后对插图作出点评, 你认为图中哪些表现得较成功, 哪些还没有表现出词中的意境, 有待于我们修改。看谁对词的理解最透彻, 点评最符诗意。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

没过片刻, 学生1 (就是刚才研究插图中的一个) 首先发言:我觉得傍晚人家的屋顶上应有缕缕炊烟, 才更能勾起“断肠人”的愁思。

一石激起千层浪。接着,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不由得惊佩于他们观察的敏锐, 理解的透彻, 真让人不敢小视。

学生2:我认为画中的藤不是很好, 不但没有枯, 反而觉得茂盛, 而老树虽光秃秃了, 却仍然给人粗壮遒劲之感, 都与苍凉萧索的整体意境不符。

学生3:我觉得小桥下的流水不应这么湍急。再者, 从整幅画面的布局来看, 最好把它放得远一些, 以此反衬眼前苍凉的景色。

学生4:这匹马也不够瘦, 主人的神色渲染得较逼真, 但最好下马牵着一起慢慢行进, 更能表现旅途劳顿之感。

学生5:昏鸦应飞得再低些, 表现出疲倦的神态, 慢慢地聚拢停栖到枯枝上。

就这样, 我没有再对作品讲解一个字, 但从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创意的点评中, 我分明看到他们已完全进入了诗作的情境氛围, 并进而突破了语言品味的难关, 真正用自己的心灵感悟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创作内涵, 真可谓“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课结束了, 看到同学们热情未减, 于是我又顺水推舟, 布置了课外作业——结合课文插图, 根据你对诗作的理解, 自己创作一幅图画。然后, 我根据学生的作品评出了“最符诗意奖”“最富想象奖”“最佳画面奖”等佳作, 在班级里张贴展览。这次作业很受学生欢迎, 学生也对这首诗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三、案例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是学习中的体验者、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作为教师, 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发展的促进者。是否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体现在课堂中就是学生是否活动。只有当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动起来了,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 把目光投向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动起来, 使学生活起来, 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做的。

要使学生自觉主动而高效地投入学习, 教师必须了解其学习的真实感受和兴趣, 这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基础。当然, 了解了学生的想法, 还要学会如何尊重学生, 满足学生, 才能真正使学生有效地动起来, 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在本堂课上, 由于年龄和兴趣的关系, 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直观形象的插图上, 甚至跃跃欲试。这让我联想到了德国文艺评论家莱辛说过的话:“诗是静的画, 画是动的诗。”《天净沙·秋思》正是这样一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作品。诗中有静态的描绘, 动态的刻画, 有色彩的渲染, 线条的勾勒, 有时间的绵长, 空间的辽阔, 这些正是启发学生想象和品味的好材料。让诗中的景物、人物通过学生大脑的加工形成一幅生动的直观的画面, 既而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意境, 使他们人在诗中, 人在情中, 与作者直接进行交流, 达到心灵的沟通, 情感的交融。这不比我费尽心机地分析牵引学生进入情境来得更直接、更有效吗?于是, 我因势利导, 就让学生从插图入手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品味诗歌的语言, 从而一下子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整个活动中, 学生在读、评、画几个环节里都体现了他们对诗歌的独到理解、感悟, 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书画特长, 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和表现欲,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快乐, 真是一举多得。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游戏 亲手尝试 动手操作 培养能力 提高能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一下其中有趣的数学现象。

2.通过课内合作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与片段案例分析

(一)猜想从问题设置开始

师: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大家有兴趣吗?

生:有!

师:老师现在这有两枚骰子(教师出示两枚骰子),现在我同时掷在桌子上,大家猜测一下它们的和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不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并说出理由。

生1:它们的和应该在2-12之间。

(教师板书:2-12中的任意一个)

生2:它们的和肯定不会超过12,12是最大了。

生3:它们的和大于2或等于2。因为1个骰子最小是1,2个骰子的和最小是2。

学生动手操作结果显示:掷两枚骰子的和在2-12之间的任意一个数。(板书: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12)

教学心得: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亲手尝试可能出现的情形与不可能出现的情形,整个过程中操作——观察——思维——反馈,亲历认知过程,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投两枚骰子比赛,假如和是5,6,7,8,9这五个数,就算老师赢;如果出现5,6,7,8,9以外的数,就算你们赢,这样好吗?

生:好!

师:你们猜猜,谁赢的可能性大呢?

生1:老师选了5,6,7,8,9是五种可能;5,6,7,8,9以外的数2,3,4,10,11,12是六种可能,应该是我们赢的可能性大。

生2:这要看运气,谁赢的可能性大!

……

师:还是让我们看实验的结果来说话吧!

(学生动手投骰子,边投边记录)

教学心得:学生对猜想和动手操作活动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从发现问题中,进一步猜想与探究

师:通过你们几次的尝试,操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通过操作看记录结果,显示老师赢的次数多。

师:我选了5个数的结果,你们选了6个数的结果,但是,实验的结果还是老师赢的次数多,这是不是说老师的运气好呀?

生:……

师:小实验的结果老师赢的次数多,不是老师幸运,是其中隐藏着小小的秘密,下面,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个秘密。

师:我们知道每粒骰子有6个面,分别是1、2、3、4、5、6。在一个面上,1-6出现的可能性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两枚骰子出现2-12这11个数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呢?我们下面去研究一下。

教学心得: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深入探究。

(三)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验证开始的猜想

学生每4个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其他3个同学轮流抛骰子。

生:(活动开始)抛骰子。

……

通过小组动手操作——研讨——总结,根据师生的共同活动,记录结果发现11个数出现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

师生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

板书(每次的结果分析):

2=1+1

3=1+2=2+1

4=1+3=2+2=3+1

5=1+4=2+3=3+2=4+1

6=1+5=2+4=3+3=4+2=5+1

7=1+6=2+5=3+4=4+3=5+2=6+1

8=2+6=3+5=4+4=5+3=6+2

9=3+6=4+5=5+4=6+3

10=4+6=5+5=6+4

11=5+6=6+5

12=6+6

从直观的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掷出的和是5、6、7、8、9的次数相对较多,而和是2、3、4、10、11、12的次数较少。

师:从上面的分析中,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请同学们自己再动手操作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一会跟大家说说其中的道理。

生:老师选的5,6,7,8,9这五种可能的机会明显多。

师:这就是老师赢的机会多的原因。

教学心得:通过简便、直观的方式呈现出现的结果,会更直接感受实验的结果。使动手操作从表面现象延伸到深层次的内涵。

(四)小结

师:今天这个活动虽然很简单,同学们做起这个活动也很方便,但是,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是不是感觉到做任何活动,只要善于动脑,善于探究,就会有很大的收获?请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生1:简单的实验,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大道理。

生2:无论是做实验,还是做游戏,不能只看表面,应该善于动脑子,多思考。

生3:再简单的动手操作,其中往往会让我们变得很聪明。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学数学会让我们越来越聪明;动手操作会揭开许多小秘密;以后还要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动手动脑,会越来越聪明。老师希望你们越来越聪明!

教学心得:通过这样一个“可能性的大小”的实验游戏揭开了这个隐秘的秘密,让学生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意义。动手操作不单单是看表面现象,要进一步地分析内含的隐性秘密才能解决数学问题。

三、课后反思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来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学生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了“组合”的知识内容,来进行可能性大小的探讨,解决“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很简单,但是环环相扣,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研究。

第一个环节:设置问题质疑——猜想的开始

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用很简单的问题和简单的游戏,亲手尝试可能出现的情形与不可能出现的情形,整个过程中操作——观察——思维——反馈,亲历认知过程,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个环节:从实验中发现问题——猜想的深入

实验结果与事先估计不一样时,引起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亲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当学生通过统计有限次数的实验结果,看到掷出的和是5、6、7、8、9的次数相对较多,而和是2、3、4、10、11、12的次数较少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数的分解的形式来分析其中的奥秘,找出其中内含的秘密。

第三个环节:从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验证猜想的结果

只有猜想没有行动——是空想。猜想后的探究活动会验证猜想的结果。过程很简单,但是猜想——实验——探究的过程就是我们从发现问题到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动手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解决问题的活动方案,最终圆满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意义,动手操作不单单是看表面现象,要进一步地分析内含的隐性秘密才能解决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思丽.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小议[J].新课程:教师.2008(8).

[2]葛军.让学生徜徉在自主学习的数学世界[J].小学教学参考.2011(11).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10篇

在探索新知时,先出示“小华刚出生时的的脚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出“脚印”的面积,再让他们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过程和思路。这时,很多学生还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于是我引导了一下:“除了用数格子的方法估算“脚印”面积外,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就简单的一句引导,激起了好多火花,如黄道政同学:我把小华的脚印大约成一个长方形,先数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有几个格子,再算出它的面积。还有几个同学也看出了这种方法,但都表达得还不是很严密。这时我把他们的发言加以总结:刚才的同学就是通过“分割”、“添补”的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的看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进行了计算。加上用课件演示这个过程,并在方格纸的“脚印”中画出近似基本图,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估算的过程,学会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的看成基本图再计算的方法。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估算小华2岁时的脚印面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他们是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图,最后也用课件演示整个估算过程,画出近似基本图。巩固学生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看成基本图再估算的能力。整个环节下来,感觉还不错,大部分学生在估算小华2岁时的脚印面积都独立完成得挺好。

然后,通过课件展示更漂亮的不规则的图形(如:树叶、鱼、木偶、小鸡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再进行估算,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再用课件演示画出近似图。这个过程,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估算思路,加强巩固了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五年级第三单元音乐优秀教学反思 第11篇

五年级第三单元音乐优秀教学反思

五年级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足迹》,整个单元所表现的是纪念革命先辈的主题,我结合红军长征七十周年来进行了教学,欣赏了电影《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闪闪》以及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吸引了学生的耳朵,而其中演唱歌曲电视剧《红红的.雨花石》主题曲《雨花石》更是深首同学们喜欢。通过之前的听赏活动,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解歌曲借用雨花石表达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颂扬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不过在教唱歌曲方面还是有不足之处,有些同学在教学中对八分休止符的重复使用与变化手法很难掌握,通过反思,我发现通过情感处理来帮助处理八分休止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唱此歌曲时因为感动而哽咽,所以用八分休止符来表示处理情感,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在此处加上八分休止,都是很好的办法。通过模仿录音范唱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此曲的水平,用情感处理方法,让学生不但理解八分休止符的重复使用与变化手法,更能把此曲唱出感情。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12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说出可以通过数格子和利用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为下面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作铺垫。当让学生通过数方格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很容易数出面积,并且说出它的底和高的长度。我及时抓住这三个量,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它的面积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很快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要探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好铺垫。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通过学生自学、动手画、剪拼这些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变“学会”为“会学”,对学习要求中提出的第2、3个问题:转化后的图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各抒己见,充分阐述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乐于探索,敢于探索,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完这节课后,听课老师、评课的领导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从这节课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下面认真进行剖析:

1、课的开始复习内容过长,导致本节课新授知识部分时间不多。练习题与检测题进行的过于仓促,使基础不够好的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复习内容中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部分内容可以删去,在新课教学中体现出来。

2、复习部分长方形的面积的两种求法与通过数方格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同时在课件中显示,进行比较,从而引入新课。

3、教学中某些环节的过渡不恰当。如: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数方格和利用公式求出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数方格说出来后,可以说:除了数方格,那么能否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那样存在一个面积公式呢?很自然为下面要推导的公式作准备。

4、学习要求的设计不够合理。我提出了两个学习要求:(1)自学课本第65页。(2)小组合作完成三个问题。两个要求要综合起来体现,让学生为了完成所出示的任务,自己通过看书,小组合作交流,边看边操作来完成。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13篇

上节课讲完例7后,时间仓促没有练习,心里很没底,因为在整数乘法的简算中孩子们就有问题,于是紧接着安排了一节习题课,一来处理积攒了几天的习题,二来巩固一下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先处理的是昨晚的作业,处理过程中让我对孩子们有点刮目相看了,在用简便方法计算4.8*0.25的时候,我在课前预测就是用结合律,先把4.8写成4*1.2或8*0.6(因为后面有0.25),在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两种预测都出现了,我正准备说下一个题,这时候丁维佳举手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赶紧让她站起来说,她说用了分配律,因为有0.25,所以要找4或8,而4.8又能拆成4+0.8,所以这个题用乘法分配律做也可以简便。我听完后给予了大大的肯定。课后也对自己课前备课预测做了深刻的反思,是啊,要是这个孩子没举手,是不是这种方法就与我们班孩子失之交臂了?真是应该做好做足做充分预测!

五年级《秋思》优秀教学反思 第14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除法的验算(整合第一单元乘法验算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够自觉、灵活地进行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使学生认识到验算是计算过程的一部分。

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自觉验算、灵活验算,提高计算正确率。教学难点: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等。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板书“算”,看到这个字,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上完这节课后,你可能还会想到其他的。

(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和除法,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老师要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快闪快算。

3.2+0.8= 1.5×4= 3.6÷0.1=

到验算是计算的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计算之外的一个附加程序,对提高正确率大有裨益。】

3.笔算(2)

过渡:验算是不是很重要,再做一组怎么样?

出示:1.3×6.7= 19.76÷5.2= 【同桌分做不同的题目】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验算时存在的问题。师:验算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计算正确与否,一定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能应付,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并统计正确率,指出:验算真得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正确率。

【“笔算(2)”设计意图:有“笔算(1)”的铺垫,学生可能都会主动写出验算的过程。】

4.他们做得都对吗?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够自觉进行检验了。老师这里有同学们做的几道题,试着判断一下,他们做的都对吗?

出示:

学生是乐于接受的。这种指导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更有价值】

【环节意图:本环节是课的主体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这里的分层不是从题目难度、综合程度上来说的,更多的是指学生验算习惯培养的逻辑过程。】

(三)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说点什么?

师:完整的计算过程包括看(题目数据特点)、想(适合用什么方法去做)、算(认真计算)、查(验算、检验)几个环节。

出示:小云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面积是68.4平方米,菜地的宽是7.2米。长是多少米?

解决问题的题目同样有一个“查”的环节,即回顾与反思,课后试着完成这个过程。

课件呈现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们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老师希望这节课成为我们储存验算这个资本的开始,以后在每次做完题目后,我们都要问自己一句 ——“我验算了没有”,能做到吗?

秋思五年级作文 第15篇

接着,又不禁在脑海里浮现出与家乡离别的情景:母亲用苍老的手拿着几块铜板递给了我,之后又抱住我。我能感觉到,在我的肩膀上有几颗凉凉的泪珠子,看着母亲因为我泪落如珠的样子,我不禁心疼起来。我当时是头一次真正感受到,母爱是如此伟大。在思想的引导下,我拿出纸和笔,开始书写起家书来。忽然,千愁万绪涌来,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写家书时,脑海里出现的是关于我和家乡的点点滴滴,那些只属于我和家乡的点点滴滴。

突然,我又开始羡慕起刚才的落叶来:真好啊!就算在人生中经历了那么多磨难,最后也能落叶归根。写到一半时我才发现,被我的乡愁写的密密麻麻的纸又被我乡愁的泪珠子给湿透了。罢了,再写就是。

写完以后,我望见了老乡骑着一匹马掂着行李,我便知道他是要回家乡去,然后安心的将家书交给他让他带回家乡。就在他要走的时候,我留住了他:“请将家书还我一下。”因为我总觉得,有什么遗漏的。检查好以后,才放心地将家书还给他。之后目送于他,直至他骑马的背影消失在我的视线。

秋思五年级作文 第16篇

我接了一杯水,猛然望见水杯里有一个小月亮。我小心翼翼的把小月亮放在桌子上,望着圆圆的月亮,我的嘴张成了大大的“o”字形。

我跃跃撞撞地跑去找知识渊博的表哥,我叫:“出事了,表――哥!”他听见了,急急忙忙跑了过来。

我小心翼翼地捧起杯子,表哥看了,眉毛皱成了“八”字。我手一动,月亮就簌簌颤颤着。我和表哥看了半个小时,他发言道:“这是天上的月亮的孩子。”“就是小月亮咯!”我轻轻地敲着他的脑袋说。我们怕小月亮溜走,就在上面放了3块砖头。

我们召集了所有的家庭成员来看这伟大的发现,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挪开了砖头。

我把杯子给大家一个个的参观,奶奶告诉我们:“这哪里是月亮?这是月亮的影子啊!”我正要发画画,妈妈把我拉回了现实:“乐乐,快来吃月饼!”我一边答应,一边抬头看着月亮。

上一篇:优秀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生作文怎么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