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体会

2024-07-20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体会(精选8篇)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体会 第1篇

学习先进经验

不断解放思想

努力促进虎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环县虎洞乡党委书记 杨贵银

(2012年10月)

10月中旬以来,我有幸参加了本次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班,历时8天,听取了各位领导、资深专家学者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现代农业发展》、《群众工作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华西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的专题讲座和各地经验介绍,实地参观学习了上海浦东红刚青扁豆专业合作社、上海金山区廊下镇现代农业园区、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江阴市乡镇企业发展等先进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既亲眼目睹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又在理论如何结合实践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感触很深、受益匪浅。现结合虎洞乡实际简要谈几点体会: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 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出了许多好经验,受到全国各地 的普遍关注和推广。农业发展方面定位明确,充分认识到了大田作物的不可替代性,依托政策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型农业生产园区,发挥品牌效应,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了突破,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东部沿海地区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国家政策和投资方向,敢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以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发展,推进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进程。二是农业产业开发走上了集约化生产的道路。通过公司十协会十农户和农民土地入股的办法,实现了土地的有效流转。吸引能人办企业,农业产业开发上不仅规模大,效益高,有力的提升了农户品的数量和质量。三是在农业产品开发上,政府对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支持力度大,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借助得天独厚的条件,不断更新发展理念,能够出现许多全国的“第一”和全国的“最大”,努力使产业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已基本全面实现了“小康”标准,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虎洞乡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虎洞乡地处环县中部,距环县35公里,总面积442.8平方公里,全乡有耕地12.7万亩,全部是旱地,其中耕地面积4万亩,所占比例仅为31%。2011年人均纯收入2900元。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依然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调整不够深入。农业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都是以农户为单位开展生产,农业机械少,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较多,劳动力平均收入少。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受到的限制较多。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尤其是一些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还没有消除,农田、道路、水利建设滞后。二是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缺乏探索研究新发展方式的勇气,一些较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还没有得到普及推广。三是产业链条断,农民增收难。农业收入以初级产品出售为主,缺少精深加工,增收空间有限。

四、关于虎洞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从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如何追赶式、跨越式的发展,抢抓机遇、扎实工作,我们的发展后劲依然很大。近期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客观方面要依托当地资源,做好项目储备和争取工作。按照“夯基础、促长远”的总体思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两年内立争再新修梯田2万亩,实现梯田达标,使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旱作高效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主观方面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工作思路,放手大胆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靠实工作责任,实行重奖重罚,形成你争我赶、时不我待的工作氛围。

三是产业发展方面要走好旱作高效农业、草畜产业、特色产业三条路子。

1、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利用充足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大力推广旱作高效农业,实施好地膜种粮工程,积极探索旱作农业提质增效的的新路子,进一步缩减农业劳动人口,减少农业生产力投入,解放出新的生产力,实现劳动力增收。

2、加快发展草畜产业,在各村扶持建设养殖企业,在农户普遍开展每户种植40亩紫花苜蓿、养40只良种羊、建设1座暖棚、建设1处青贮窖的“4411”工程,做大做强草畜产业。

3、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改造提升小麦、玉米等传统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马铃薯、荞麦、葵花等特色产业,扩大生产规模,改良种植品种,打造小杂粮特色品牌。在沿川有条件的村开展大棚蔬菜、反季节水果种植等现代农业园建设方面的探索,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建设。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在对比中查找自身工作的差距,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学习经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启迪思路的目的。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运用到实践当中,为虎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体会 第2篇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这次外出学习考察,是在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力冲刺“双过半”目标的关键时刻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活动,是区委、区政府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整个学习考察目的明确、安排紧凑,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谋求发展的眼界。长三角地区由江浙沪三省市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以占全国1.14%的土地、6.3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57%的GDp,是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市、财富最密集的地区。在学习考察中,长三角地区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城市环境建设之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进理念和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力赶超的精神,让我们震动很大。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逼人形势下,我们应以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姿态,大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各项重点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了积极的“两位数”增长。但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我们的经济总量和发达地区的县(区)相比,差距悬殊,个别经济指标甚至赶不上有的乡(镇)、村(社区),我们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发展环境、政策运用、机制创新和工作作风等诸多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还有不断拉大之势。面对这种现状,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不奋起直追,就会使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

3、启迪了思维,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长三角地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机制活、思想活、政策活,能够千方百计地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学习考察中,通过对比长三角地区在优化思路、加快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提出的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做大做强三大经济,突显四大产业,全力推进五项工程,努力构建小康崆峒、和谐崆峒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符合崆峒区发展实际,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思路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就一定能够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4、强化了沟通,扩大了对外宣传推介。在学习考察中,我们一方面认真学习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抓住听取讲座、交流座谈、实地参观等机会,大力宣传我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潜力,积极推介我区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使他们全方位、多层次了解崆峒、关注崆峒,为崆峒区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推进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长三角地区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这次学习考察,总的印象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质量好、效益高、后劲足、潜力大,给我们感触最深的是长三角地区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中不甘落后、争创一流,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建设,赢得了发展先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是多方面的,给我们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始终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与时俱进,发展理念新颖。他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超越自我求发展,跳跃式前进快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大发展”的新观念,大到一个思路,小到一个景点,都能把自己纳入经济发展的大市场、大流通、大循环中,善于更新理念,敢试敢闯,不断超越自我。苏州、无锡始终把发展的目标紧紧瞄准上海,把自身的发展与上海的发展紧紧捆绑在一起,采取了“依托上海、错位发展、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实现了“借梯登高、借鸡下蛋”,创造了“新苏南模式”。杭州市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以杭州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为基点,融合世界歌舞、杂技艺术于一体,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营造如梦如幻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这场演出不花政府一分钱,完全由民营文化企业宋城集团投资,平均每年演出800多场,年创收达到1.82亿元,至今连续演出12年,累计观众达1000多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杭州旅游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五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他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敢想敢干、敢试敢闯,勇于开拓进取的结果。

2、坚持高起点规划,发展定位准确。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考察过的地方,大到一个市、小到一个乡(镇)、村、企业,都有自己的中长期规划,其发展思路之清晰、定位之准确、规划之完善,让人叹服。苏州工业园区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为定位,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以及“适度超前、滚动开发”的原则,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先后实施了300多项具有法律效力的专业规划,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把“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于一体,按照“经济国际化、产业科技化、环境生态化”的要求,将“一产”发展融于“三产”发展之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心五区”(园区管理中心、农业科技孵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国际农业展示区、农业生态休闲区、现代农业加工区)建设稳步推进。杨浦区规划馆分为杨浦概况、领导关心、百年文明、三区融合、重点地区、专业规划和建设成果七个展区,并定期向社会开放,通过展版、展墙、模型、多媒体、影音投影等多种手段展示“知识杨浦”的总体规划。更重要的是,历届党委、政府都能严格按照规划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确保了规划的指导性、严肃性、权威性。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体会 第3篇

关键词:“三明治”教学法,双元制教学,学习领域,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实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制度。但是近年, 德国的职业教育又在双元制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了学习领域课程。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要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 他们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是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的?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德国。

2009年2月1日至2月28日, 我们北京职业教育模具培训组一行15人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职业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4周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我们参观了6个企业, 5个学校, 1个行业协会, 听了几十学时的教师授课和观摩课, 参加了州职业教育学院的教师会议。

我们体会到德国在职业学校进行学习领域改革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就是项目导向式 (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 学习,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即职业能力, 以保持德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期4周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 给我们提供了到德国企业参观的宝贵机会, 对德国的“学习领域”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学到了很多东西, 思想上得到很大启迪, 收获较大。

第一天到达学院后, 本次课程教育学院院长Gerhare Junge-Lampart根据中国教育的具体情况, 合理地安排了我们的学习、调研行程。其中“三明治”教学法的学习使大家印象深刻, 对我们从职业学校的学法及教法理论上帮助很大。

一、“三明治”教学法

德国老师设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人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的原理是什么?是否相互学习?

在这里教师首先举了一个例子, 讲解很出乎我们的意外:

教师首先给大家每人发了3张小方纸片, 一张为红色, 代表学生之前的学习结构。一张为蓝色, 代表它们的学习兴趣, 一张为绿色, 代表同学们的学习动力。教师让大家选择一张正确的, 结果大家全选的是蓝色的 (代表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表示应选取红色的——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其今后的学习层次。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国内教育中所说的分层次教学。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我们的理念与德国教学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教育原理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其前几年学习教育的知识结构有重要的联系。过去我们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差与其学习的兴趣、动力和积极性有关, 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理解到, 学生的学习层次及今后的发展与其前面的知识结构有重要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适应其原理呢?这就要引入“三明治”法的教学方法。

其具体含义及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用集体教学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体教学之后, 一定要安排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学生自主的学习,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教师教给的知识与其个人独有的建知结构结合起来,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将教师讲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具体教学方法可采用个人自学法, 伙伴参与游戏法。可采用如:启发、发送者与接收者建立关联、追问、主观设计、保证理解等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6个方面:

1. 每人的思维结构是不同的。

2. 学习的途径——眼、耳、手。

3. 学习之前的知识和经验。

4. 每位同学的学习速度不同。

5. 应注意知识的规律性和重复性。

6. 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从“三明治”教学法的研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法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其德国的教学形式与我国的教学改革具体情况相结合,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适应我国高等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国情, 如我们一般一个班有40~45人, 而德国一般为25~32人。因此在教学教法上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活学活用“三明治”教学法。

学习“三明治”教学法的感受:“三明治”教学法是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穿插进行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 学习“三明治”教学法是接受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角色应从教学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主持者和顾问, 教师工作的地方就是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又使其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非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最大限度的取得学习效果。模具专业等理工专业课程比较适合于这种教学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

二、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特点

通过在德国的学习及德国职业院校的调研, 我们认为它在职业院校体制中有以下特点:

1. 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 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就不可能是系统的, 也不可能是单科为主的知识, 一定是综合学科的知识。因为要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是多个学科的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德国职业院校采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了。

具体实例分析:项目1:气动控制原理

任务主要内容及要求:完成印章机械的控制部分, 动作循环为水平气缸向前送料, 垂直气缸向下压印, 完成在产品表面印字的动作。

具体学习过程:首先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以小组形式 (两人一组) 查阅工具书, 并提出方案, 时间为10分钟, 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画出电路图、气路图;教师随时检查, 学生进行修改。学习快的学生小组可进入实训室按照画出的图纸自行组装气路, 并进行实验, 用实际结果检验图纸的正确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要进行评价, 对好的方案进行展示。

在这个例了中, 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由多个方面知识组成的综合知识来完成这个项目的。其中有液压气动知识, PLC控制知识, 电控方面的知识, 机械结构方面的知识, 气动元件结构及联接方面的知识。将这些知识放到一个项目中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同时这个项目是生产实际中的项目, 与工业用品类似, 学习后对学生在企业工作有很大帮助。

2. 较好地解决了如何学的问题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在“做中学”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 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源于企业的生产领域, 学习领域的总合基本涵盖了生产领域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做中学, 然后在学中做。

具体实例分析:项目2:机械加工技术

任务主要内容及要求:车削加工主要是切削速度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具体学习过程:由学生根据加工零件进行表面质量检测, 分析原因。主要测量几种因素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如刀尖圆角大小、切削参数等) 。

学生们为了得到结果, 一定要亲自操作车床加工零件后, 在应用相关的实验仪器及软件检测, 才能得到结果。这样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很好, 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行了验证。这正是“做中学”的实际体现。

3. 较好地解决了怎样学的问题

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应当以行为为导向, 主要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以职业行为为导向, 以学生活动为主, 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化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

4. 较好地解决了如何评价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能力对所有企业是适用的, 对任何一个工种都是需要的。在过去的培养模式中几乎不包含非专业领域的能力培养。而学生的非专业能力是构成职业能力的主要部分, 以专业知识为载体, 帮助学生掌握非专业能力是新的教学模式的目的。

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评价, 分为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学校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评价, 每年评价4次。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 (1) 是否独立完成任务; (2) 工作中运用了哪些方式; (3) 学生的交流能力; (4) 学生的合作能力; (5) 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自我思考的能力; (7) 其他, 如责任感 (环保意识、节约成本意识等等) 。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10~12个教学领域的学习, 培养学生非专业能力与专业能力, 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同等对待, 各占50%。在入学初期, 学校重点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非职业能力, 特别是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然后才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应按照企业评价标准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 职业学校常见的笔试评价手段不再是惟一的了, 60分及格的习俗被合格产品或是不合格产品的客观质量标准所替代了。

三、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1. 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式的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

2.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 由于学生在特定

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以校内实习为主, 我们与企业的联合办学还不广泛, 学校与企业如何合作并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企业如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来培养学生应有一定的政策的支持。

举例分析:2月4日早, 培训教师一行15人在翻译陪同下, 来到了位于黑森州与海尔维奇-勃朗克兹职业培训学校, 它是学校与大众汽车公司合作的铸造培训中心参观。

这个培训中心是与学校铸造专业对应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大约有100平米的地方, 一侧是机加工的基础训练设施, 包括钳工台、钻床、铣床等;中间是砂型制作的部分;一侧有1台压力浇铸机, 和材料熔解包。

学生在这里通过培训要学会手工、机器两种铸造方法;维护使用机器;进行质量检测。学生毕业后可以做大众公司生产线上的操作工、铸造工人, 将来也可以发展成为技师。

学制3年半的学生, 第1年为基础培训, 第2、3年进行铸造技术、设备、电控技术等专业学习。培训1年半时有1次中间考试, 3年半毕业时大考 (行业协会统一考试) 。

所学内容包括:手工造型4周;压力铸造4周;故障识别 (生产出产品的问题分析、解决) ;管道连接 (气动、控制) ;电器知识等。

学生在基础培训之后要进入铸造车间做项目, 完成铸造工作的整个过程。全过程包括:手工铸造、机器铸造 (铝铸、镁铸) 、工艺设计、质量保证、机器维护、润滑、材料回收等。60%铸造专业内容在车间完成。学生将生产中的废料拿来进行改装、设计, 制定工艺并做成产品。所做产品都是车间里用的到的真实产品。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

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但学校制定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 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3. 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

育教学内容相比, 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

4. 职业教育改革深化的出发点应突出学生的

主体性, 把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个性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因此, 我们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学习领域”的概念, 以德育为核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职业行为为导向, 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

四、通过赴德培训引发的思考与建议

如何深入地推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改革, 搞好当前职教的课程改革, 我认为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 学校与企业联系要更紧密

某一典型的职业工作是由几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所组成, 采用“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对具体工作任务相关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劳动组织、劳动工具及与其他工作任务的相互关系等进行分析, 从中找出符合本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 并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以企业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托建构学习内容的过程, 把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 对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只给出了系列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及其应教授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教师还要具有职业经验, 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

3. 由教师个人的独立教学转变为教师团队教学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一种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 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 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 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学习领域的教学, 这对教师来讲, 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他必须与同事建立联系, 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

4. 教师在对一堂课进行设计时, 应该问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我今天需教给学生什么内容?

(2) 为什么这个内容对学生很重要?

(3) 我有多少时间可以得利用?

(4) 有哪些资源和辅助材料可利用?

(5) 我如何激发学生对今天的主题感兴趣?

(6) 我如何检验教学效果?

5. 职业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学校传统教育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学校和企业紧密配合, 学校管教学, 学生归企业管理, 有企业的参与, 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和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德国经济的腾飞, 产品质量的优异, 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有一大批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具有职业道德的技术工人。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在今后应该借鉴。

五、结束语

通过这次赴德培训, 我想以下3点对我感触最深:1.学校的教学理念:“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体会 第4篇

关键词:乡村英语;赴港学习;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38-01

在2014年12月5日到12月10,来自不同省份的30名乡村英语老师在魏老师和陈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由清华伟新杯组织的乡村英语教师赴港学习活动,很荣幸的获得了赴港学习机会,在有着东方之珠美称的香港学习生活了六天。在这紧张、充实而又快乐的六天里,培训的内容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帮助,听了香港名师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如何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我们还学到了英语教师有待提高的东西,包括教法,授课方式,以及评价学生等等,都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感受和成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首先,香港学习期间,各位教师们的英语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水平深深地触动了我,他们的尽职与敬业感染了我,从他们每位老师的身上都能感受到温暖和热情,这给我们三十个学员中的每一个学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一步一个脚印。她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英语口语的使用环境,让我们认识到自身水平的差距,通过观看优秀的教学片断,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相信下学期我会将之用于教学之中的

二、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将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发现香港老师是把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放在首位。他们会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并且特别注重小组合作,这点是最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我以及我们地方的大多数英语教师是把对学生的语言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摆在了首位,这也导致年级越高学生学习起英语感觉越困难。因此,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汲取香港教师们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参加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的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品质,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要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三、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听香港妇女会中学教师的一节精彩授课以及她耐心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英语课应该以语言为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就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总体目标上注意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这给英语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让我开了眼界。老师课堂教学技巧娴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的环境和条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做了煎鸡蛋,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愉悦了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提高

通过专家教师的精心讲解,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教学,我们的英语教学法让学生有较沉重的压力,而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事实上每一项能力的教学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优秀教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是因为没有安全的语言环境。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在安全的语言环境中,教师注重交流的内容而不是词汇和语法的正确性。利用自我纠错能力,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就能提高听说能力了。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口语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

五、注重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我们不仅是一位英语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各授课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注意发展情意和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多用英语激励性语言,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在课堂结束时利用作业、调查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升华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效果突出明显

六、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提高

这次培训,领导、老师根据我们学员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安排的一些提高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课程,让我们学习了以前未用过的教学方法;还有辩论课,外教准确的发音让我们佩服,他对每个教学方法的应用让我们对领会在心,让我们感受了标准的英语教学活动,掌握的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这一周里,我们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能,都有了很大进步。

赴珠三角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第5篇

(2009年12月)市第十八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11月8日至20日市第十八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53位同学,在市委党校副校长张存俭、市委组织部副调研员田习文和班主任王伟高老师的带领下,赴广州、珠海、中山、东莞、深圳参加异地培训。学员们均表示收获丰硕,受益匪浅,现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内容

在广东省委党校和我市市委党校的精心组织下,为期12天的培训紧张有序,务实高效。市第十八期青干班学员听取了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MPA之父”夏书章,广东省委党校巡视员、副校长陈鸿宇和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蔡立辉等10名专家、教授的课堂授课,考察了珠海、东莞高新区和广汽本田、格力电器等企业。大家对广东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推进城市群和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经验和做法,进行了认真研讨。

二、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几个鲜明特点

(一)经济发展速度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是他们能够立足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抢抓建特区的机遇,改革开放的机遇,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管理理念,用足用活上级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如东莞市,130多万人,GDP从1978年到2008年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达到了3702.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3.0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9.2亿元,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3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328元。同时,这些地方干部群众的观念新,经济发展的特色突出。如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不论是市县区,还是乡镇、村,都建有工业园区,并且园区建设正在转化升级,由粗放到精细,由无序到有序,由低水平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跨国公司不断涌入,外向型经济生机勃勃。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避免小而全,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如中山市小榄镇的五金制品,形成了大市场,2008年,小榄五金塑料行业销售收入达150亿元;电子音响业形成了规模,2008年底小榄镇有电子音响企业1080家,全年实现行业销售收入100.4亿元。

(二)招商引资政策活。如珠海市在引进中山大学等名校时,政府除无偿提供土地外,每年还拿出4000多万元补助到珠海办学的教职工;深圳市对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每平方米建设用地补助300-400元;深圳、东莞等地充分发挥沿边、沿海、侨乡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大批外资企业。东莞市2008年年末民营单位登记注册户数47.6万户,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03.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2.5%;外资经济增加值1555亿元,占总量的42%;松山湖高新区全年引进项目105个,合同引资85.4亿元。外资企业多,进一步提高了经济的外向度。深圳市2008年出口总额1797.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2.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4.5%;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十六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

(三)城市建设标准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建设上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文化品位”,所到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山青、水秀、城绿。深圳市2008年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达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东莞、珠海等地的城市建设,布局科学合理,管理严格规范,道路宽广、绿化面积大、亮化程度高、功能齐全、文化品位高。东莞2008年年末全市建成区土地面积为706.6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9.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绿化覆盖率为44.3%,人均公共绿地15.2平方米;镇街所在地绿化覆盖率35.1%,村庄绿化覆盖率31%;全市建成公园、广场1446个,面积4189公顷。珠海市沿海铺建了一条长达28公里的情侣路,将珠海渔女、野狸岛、海滨泳场等沿线景点有机相连,曲折蜿蜒,形成了一条浪漫雅致的景观带,充分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相互交融,每年来此的游客近400万人次。

(四)社会保障体系全。在这些地区考察,时时能体会到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喜悦。如中山市小榄镇大力推进“三个一”民心工程,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确保每一个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都有一份工作。镇政府成立了“帮助本镇群众就业办公室”鼓励创业,并设立创业贷款,2004年至今,小榄镇政府已为324个居民提供了1450万元创业贷款;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实行补贴,提高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目前,经多次推荐仍未就业的劳动力少于全镇总劳动力的1%。小榄镇还借鉴新加坡经验,对人均月收入低于600元的家庭,只要其工作,每月就能拿到100元补贴。二是确保每一个小榄人都有一份医疗保障。从2004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在全镇范围内推行让每一个小榄人都有一份医疗保障,并且逐步提高了报销比例,每人缴费120元/年,即可在本镇住院时药费、手术费报销90%,均不封顶;检验费、治疗费、护理费等有关费用报销50%。现在,全镇92%的居民拥有两份医疗保险,患病住院的费用报销率达89%。三是确保每一个适龄小榄人都有一份社会养老保险。为了使每个人都有一份社会保障,确保他们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小榄镇全力推进全镇性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到目前,镇各村委会都给予股民老人每月723.6元或以上的养老保险金。同时,发动党员干部和富裕人家对人均月收入高于350低于500元的436户家庭结对,实施“帮思想、帮就业、帮就读、帮就医、帮生活、帮住房”的帮扶措施;为人均居住面积少于15平方米的双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三、学习考察的几点体会

(一)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没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就没有工作的大进步、事业的大发展。考察学习的广东各地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框框、突破陈规,善于用超常的思维分析问题、用超常的办法推动工作,有利地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如珠海格力集团不断创新经营体制,稳步实施品牌拓展,努力强化实业经营,积极拓展资本运作,按照“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使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成为“集团化经营、多元化拓展、国际化运作”的大型企业集团,空调年产能达2000万台,“格力”品牌已成为世界名牌。我们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落后面貌,加快赶超步伐,就必须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关键不放松,而且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常抓常新、不断深化。当前,解放思想要着力解决小成即满、小富即安、自我满足的问题,牢固树立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意志消沉、情绪低迷、得过且过的问题,牢固树立事在人为、不甘人后、迎难而上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患得患失的问题,牢固树立敢闯敢试、敢担风险、大胆创新的思想观念。

(二)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所考察的各地,都把招商引资、扩大投入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深圳市200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0.3亿美元,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数累计达164家。我们欠发达,最突出的表现是工业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投入不足。要拉动经济增长,加快赶超步伐,最根本的出路就是扩大投入,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发展,这是解决菏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所在。菏泽自有资金少,解决投入问题关键靠招商引资,这是多年来的实践得出的结论。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保持强大的投资后劲,争取有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广东省已经注重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不再对所有“外来的和尚”都感兴趣,而是把引进世界500强作为招商引资的真正目的。比如东莞作为一个加工密集型产业集聚的城市,早已不再满足于只做来料贴牌加工,为他人做嫁衣的发展思路,近年来东莞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口号,开始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其产业升级和社会结构转型。虽然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直接导致已建立几年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至今没有“吃饱”,但当地官员说,我们就是把大多数企业挡在门外,也要坚持松山湖的高技术生态型的门槛。这一点,我们欠发达地区应该后发而主动,认真加以借鉴。

(三)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培育骨干企业。所到各地在鼓励、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这次参观的广州的广汽本田和广东威创视讯、珠海的格力集团等,都是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象中山市小榄镇,规模以上的企业达到了1300家,2008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80亿元,全镇有华帝、乐百氏、康妮雅等“中国名牌”产品12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依靠强有力的企业支撑,全镇2008年实现税收总额27亿元。我们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也要拿出相当的精力抓好企业的培育,重点扶持一批主导品牌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具有带动辐射潜力的企业,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和服务等方面向骨干企业倾斜。要进一步鼓励引导我市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合资合作,引进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实现快速膨胀。要加强对企业家队伍的培养,通过专家讲座、学习深造、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尽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智力支撑。对招商引资项目不能“一招了之”,要加强跟踪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帮助解决项目在建设、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促使其尽快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四)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广东省经济社会建设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广大干部工作用心、作风扎实。他们对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善始善终,有布臵、有检查、有督促、有落实,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从不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更不急功近利、追求轰动效应。他们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干部队伍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良性发展机制,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比之下,我们有些同志不愿意铺下身子做过细的工作,说的多、做的少,布臵多、督促检查少,做显性工作多、做隐性工作少,心态浮躁,不利于菏泽的长远发展,特别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机制、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今后,要进一步严格实行责任制、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广大干部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引导大家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的要求,牢固树立争创一流的观念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真正干出一番经得住实践考验,经得住经得住群众评判的业绩。

四、几点建议

(一)这种异地培训的学习方式值得借鉴。参加这次异地培训,学员们普遍感觉收获很大:一是深入学习了广东精神。对广东加快科学发展、再创新优势的的开拓进取、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的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解读,对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深刻理解,对广东省加快新型工业化、推进城市群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经验和做法,进行了认真思考,对粤鲁两地的发展走向有了正确的判断,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二是解放了思想。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立足广东看全国看世界,自己的认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比广东看山东看菏泽,找到了现实的差距,增强了分析思辨能力;对照自己固有的思想看当今看未来,思想境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三是锻炼了意志。53名同学一起异地学习生活十几天,朝夕相处,大家普遍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亲身感受到了真挚的友情和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上都是在学校教室里不能感受到的,由此,也建议我市各级各部门多组织到先进地区的参观考察,以起到解放思想,借鉴经验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广东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值得借鉴。广东省十分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实施 “双转移”(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重大决策,加快珠三角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粤北、粤西、粤东整体发展步伐,缩小山区和沿海、乡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2008年以来,广东通过“结对”共建产业转移园等方式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相对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时通过培训农村劳动力,实现其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大批珠三角企业纷纷将企业的子公司、子项目迁往广东省内相对欠发达的山区,广东省的劳动力“扎堆”珠三角的局面也得到改善,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这样,广东经济出现了三大现象:一是欠发达地区隆起。2008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GDP分别增长13%、10.2%、12.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珠三角产业结构出现可喜变化,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增强。目前,珠三角各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比重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深圳、珠海、东莞降幅均超过2个百分点。三是农民非农收入、人均收入双提高。2008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99.8元,增长13.8%,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总额的占比较2007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达到73%。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体会 第6篇

根据省委党校教学计划安排,经省委组织部同意,湖南省委党校第3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于5月15日至22日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进行异地教学。八天的时间里,我们边学习、边考察、边思考、边讨论,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不虚此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情况

我们一行50人在班主任伍晓华副教授、跟班老师吴厚庆教授的率领下,先后到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浙江省宁波市学习考察。主要完成了四项任务:

一是听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先后听取了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邵煜栋教授的《上海浦东新区发展之路》,华东师大余南平教授的《上海改革开放经验借鉴》,上海市社科院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钱运春的《经济全球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江阴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宁波市委党校王凌副教授的《宁波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二是考察现代城市和现代企业。先后参观考察了浦东新区,正大广场,南京路步行街,宝山钢铁集团,宁波市区等。

三是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后参观了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浙江省奉化市腾头村。

四是考察现代旅游业。先后参观考察了普陀山景区、奉化溪口景区,拜谒了鲁迅故居。

二、主要收获

这次华东之行,我们看到兄弟省市巨大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兄弟省市人民强烈的创业精神,获益良多,深受启迪。

一是开阔了视野。我们置身高楼林立的浦东新区,漫步美丽富饶的华西新村,感受到的是一种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他们依托品牌企业,借势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宁波市余姚浙江帅康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厨具行业的主导企业,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个私企业依托“帅康”名牌,生产名牌配套产品,现有配套生产厂家30家,去年产值8.98亿元,销售额7.59亿元。该市宁海爱妻股份有限公司,曾借用沈阳“红双喜”压力锅牌子,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与“红双喜”脱钩,注册“爱妻”牌商标,产品供不应求。他们通过集聚联合,提升块状经济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宁波市一些县(市)以推进城市化为契机,以规划为龙头,以小区为载体,以产业和产品为纽带,积极探索连片发展、联合经营、整体优化的块状经济发展路子,使个私经济能够做到“小产品、大市场”。如慈溪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政策、统一配套”的要求,建立个私工业小区,引导一家一户的个私企业向小区集聚。到目前为止,已形成浒山轻纺织品、横河轴承、掌起灯火机等具有一方特色的块状经济35块,产值均超亿元。他们依靠科技兴企,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宁波市民营企业已从原来的低价竞争转向品牌竞争。不少民营企业以联营、合资、技术咨询等多种方式,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企业、大集团联姻合作,开发新产品。宁波奉化南海化学集团公司从“借鸡生蛋”到“借脑生财”再到“筑巢生蛋”,共购买了12个系列、20个品种的高新化学助剂生产技术,成为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集团。他们实施外向带动,培育了大批出口创汇民营企业。针对国内消费需求不旺的新情况,宁波市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到境外投资办厂。目前,该市有境外企业163家,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2000年全市有出创汇民营企业1600多家,出口创汇额9.4亿美元。在出口创汇企业中,已形成了一批上规模的龙头企业。

三、几点启示

这次华东之行,主要是为了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分析我们的省情,既没有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也缺乏上海这样的工业基础,对华东地区的经验不可盲目模仿,依葫芦画瓢。但这次学习考察却给以我们深刻的启示。

第一、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抢抓机遇,敢为人先,这是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上海在解放后、改革开放前,曾以辉煌的业绩给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改革开放开始的前十年,随之而崛起是珠江三角洲,人们较快地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国内外激烈竞争的走势,上海人反复思考,及时转变了观念。他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指导和推动浦东的开发开放,并且响亮地提出了“自费改革、自主改革、率先改革”的口号,在上海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中,他们提出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要有“金蝉脱壳”的技巧;他们牢牢记住了小平同志“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嘱托,在体制方面大胆创新。如在9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他们利用土地批租得到1000亿元的城市建设资金;直接利用外资来改造城市的基础设施,同意香港巨商李嘉诚投资改造黄浦江码头并有偿转让码头的使用权;等等。这些超前的改革措施的实施,使上海的发展牢牢地抓住了二十世纪发展的最后机遇,在浦东的开发开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学习借鉴华东经验,首要的就是要把华东人的思维观念和敢闯、敢试的魄力学到手,大力倡导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和率先改革、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率先富民的理念,多在主观上找差距,在困境中找出路,在挑战中抓机遇。要敢于与强的比,高的攀,勇的争,快的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善于创造和把握一切加快发展的机遇,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在中部崛起中加快发展。

第二、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工业兴则省市兴,工业强则省市强,是被华东各省市实践证明的一条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分析湖南实际,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工业是实现湖南富民强省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立足现实基础,立足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与推动,立足惠及全省人民,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以工业的大发展推进全省经济的大跨越。一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实力、活力和控制力;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企业创新,加快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骨干龙头企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坚持以产业集群为重点,发展壮大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钢铁有色等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林纸加工等传统产业,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三是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认真做好园区工业布局规划,促进各类园区依托比较优势,形成产业特色,实现规模效益。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开发一批能支撑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项目。四是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着力发展现代金融、物流、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鼓励发展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全省上下要以无功即过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集中精力谋工业、抓工业,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赴胶东地区学习考察的心得体会 第7篇

推动进位争先

——赴胶东地区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10月11日至14日,按照县委工作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的安排,随我县党政考察团到威海工业新县、荣成、文登、海阳、黄岛等5市(县)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现场参观、听取介绍、座谈交流等形式,认真学习了解了5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一路看,一路学,一路思考对比,先进地县抢抓机遇、大干实干的火热气氛,雷厉风行、果敢扎实的创业精神,你追我赶、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令人震撼、催人奋进。对我本人来讲,这次胶东之行既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境界,又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增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了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决心和信心。

一、与先进地县的差距

这次我们考察的5个市(县)都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在地理位置、县位优势、发展环境等方面与我县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但这些地方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思想观念活,发展思路新,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质量高、后劲足,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项社会事业也不断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与他们相比,我们还有不小差距。

在思想观念上,这些地县的干部群众思想更加解放,敢于谋大事、干大事,敢于打破旧的体制,创造新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放开”、“放活”,在发展思路上不断创新,在工作方法上不断转变,在具体措施上不断深化,正是靠着这种敢想敢干、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他们闯出了新路,干出了成绩。

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这些地县立足新的起点,创新发展思路和措施,大气魄、大投入、大招商,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促进经济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他们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引进了大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污染少、税收贡献大的“绿色”项目,即便是家纺项目也正在促进技术升级,我们所到的很多厂县都是花园式的,可以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得更好,真正到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在城市建设上,这些地县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舍得在规划编制上投入,并且严格执行规划,强化规划监督管理,城市建设大手笔、大投入,城市面貌迅速改变,打造了有特色、宜居住、有品味的城市形象。我们考察的文登市整体规划展、抱龙河公园、文登学公园,以及海阳、黄岛的沿海景观建设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在干事作风上,先进地县的产业发展之所以能够形成规模,做大做强,关键在于人家瞅准的事、定下的事能够上下一股劲,不争论、不折腾,持之以恒,埋头苦干,靠求真务

实、雷厉风行的作风,最终干出了实力、干出了速度、干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大的跨越、大的发展。

二、这次考察的几点启示

(一)加快发展步伐,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和胶东各市、县存在差距,从根本上说就是差在思想观念上。先进地县的干部群众善于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不等不靠,抢抓机遇,并把机遇变成了不断往前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和大环境的发展,他们又不断地赋予解放思想新的内涵,靠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胶东先进地县的发展经验是激励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的动力。随着省委打造鲁南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以及山东钢铁精品基地在滨海的规划,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滨海建设成为海州跨越发展的阵地、鲁南对外开放的阵地和鲁南苏北县域竞争的阵地,以及建设现代化新滨海新钢城的新要求,可以说当前滨海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对我们解放思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牢牢抓住当前的新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破除小富即满、小成即满、按部就班的保守观念,对一些影响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整改,在土地、资金、拆迁、环境、稳定等热点难点问题上不断创新机制,创新方法,不断促进滨海的跨越式发展、推动进位争先。

(二)学先进,要在学结果的同时注重学过程。发展是一个地县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们学习先进地县,不能只学一些表面的东西,一些结果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与先进地县在内涵上的差距、过程中的差距,因为过程中的差距,其实蕴藏着更多的“针线”、更多的文章。在学习考察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胶东地县大项目纷纷落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大好局面,这些实际上都只是“果”,我们更应该研究他们发展的轨迹,探究他们发展的规律,借鉴他们发展的经验,以及他们在短时间、高效率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比如,我们了解到,威海工业新县的干部仅用5天时间就从老百姓手中征得500亩土地,而文登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建起了一座公园,这是何等的高效。在感叹发展速度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正是先进地县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的意识和魄力、真抓实干的创业精神,成就了他们高效、快速的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快速高效发展的基础,我们就是要学习先进地县这种只争朝夕、拼搏实干的精神,进一步转变作风,坚持真抓实干,求实务实,提高效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魄,把滨海进位争先的目标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各种梗阻,形成发展干事的强大动力,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滨海速度”。

(三)学先进,要从细节入手,找准着力点。

细节决定成败。这次考察的几个市、县,与我县一样同属沿海地县,他们经济发展的速度都非常快,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都比较高,发展环境都非常好,在学习他们大的发展思路和措施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在一些细节上下的功夫其实也很多。例如,我们在参观文登学公园时发现,公园的广场上雕刻着文登市地图,不同的县域用不同的颜色描绘,并详细标出每一个乡镇甚至每一个村居的名字。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细节其实有着不俗的意义:既点缀了原本单调的广场,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家园感、自豪感,还充满了文化气息、提升了品味,可谓独具匠心。相比下来,我们在细节方面就缺少了一些功夫,“琢磨”得不透、不到位,这点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甚至经济建设中加以借鉴。我们学先进,既要认真学习先进地县一些大的思路,也要学习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处理问题的具体做法,在工作过程中避免粗枝大叶,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抓重点、重点抓,抓具体、具体抓,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具体的群众工作,切切实实的为群众服务,维护群众利益。

三、下步打算

这次考察学习活动虽然时间较短,但启发很大、收获颇丰,需要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本人将认真分析和学习胶东先进地县的经验和做法,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考察中的触动、震动尽快转变成具体行动,把从先进地县听到的、看到的和自己所感悟到的好的东西,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工作。当前首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体会 第8篇

管理出成绩,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在今后的学校管理中,一定要更新观念,强化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促使学校稳步前进。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精细化管理强调将工作做精、做细。“精细”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理念,是可以复制、模仿、延续的管理技术。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每位教职工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要尽心尽职,把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用心做好,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抓住不落实的人,落实不落实的事”。这样一来就能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

如何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呢?

一、要细化制度建设

学校应加强三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职责类,二是规范类,三是奖励类。制度健全,条款细化,操作性强,就能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粗放型”管理现象的出现。

许多职责类制度要与劳动分配制度挂钩,这样才能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也才能真正体现“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

各种制度要体现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三大特点。如奖惩制度:运用“热炉定律”,确立制度惩处的4个原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2)每当你碰到热炉时,肯定会被灼伤(确定性);(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会被灼伤(即时性);(4)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

以人为本,逐步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要加大对工作业绩、工作量、出勤、常规工作等方面的考核力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制度化,工作目标具体化,检查反馈程序明确,量化考核科学、合理。

二、要从职责抓起

学校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各个岗位有什么要求,怎么做,按什么程序,都要非常细致清楚,并且编印成册,不管你在哪个岗位,一看就明白。例如后勤服务岗位,要求是:每个人员有具体任务;每项任务有人完成,每处障碍有人排除,每条信息有人反馈;每个角落卫生整洁,每个厕所洁净无污垢;每棵花草都完好,每盏电灯都能发亮,每台风扇都能转动,每块玻璃都不破损,从而创造良好的服务育人环境。

三、要从规范抓起

规范的建立,不但有据可依,而且能够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做细做精。按程序办事能提高人的管理素养和良好习惯,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程序化的规范要求去做,环环相扣,以减少管理过程中各种问题的产生,避免出现阻塞和脱节现象,从而形成管理有规范、人人懂规范、做事讲规范的工作习惯。例如寄宿制学校,教师晚上值班查宿,什么时间查,查什么,怎么查,遇到问题该怎么处理?这就是一个规范,有个程序。

学校管理,只要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考核、评价、监督机制,学校许多常规工作不需安排,学校工作也能有序运转。学校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议,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教育教学,领导也能从繁重的事务和会议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亲临一线检查指导,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要从执行抓起

制度的精细化包括制定与落实两方面,以落实为关键。实践证明,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很好地执行,其作用也不能得到发挥。为此,学校精细化管理,必须在执行操作等层面做到精细化,“赢在执行”。

五、要从局部抓起

(一)处室、部门的精细化管理

处室是学校管理的二级执行机构,处于上传下达的关键地位,使得精细化管理有了落实的保障,对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每个处室一定要制定明确具体、符合实际的工作职责、细则、权限、要求等,还要有检查、考核、评价、奖惩等措施,从而让各个方面的管理更加精准、周到。

(二)班级精细化管理

学校应对各个班学生实行“操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精细化管理更具有操作性。

六、全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以校本培训为主要途径,使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名师培养工程”,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大程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使教学骨干不断出现,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上一篇: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扶贫社团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