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2024-07-05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精选6篇)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第1篇

第一部分地质学

一、岩石学

(一)矿物(掌握)

1、地质作用

2、矿物的分类

3、矿物的物理性质

(二)岩石(掌握)

1、岩浆岩

2、变质岩

3、沉积岩

4、陆源碎屑岩石及分类

5、碳酸盐岩

二、地层学

(一)地层

1、掌握地层定义

2、熟悉地层划分

(二)地质年代

1、掌握各地质时代的年代划分

三、构造地质

(一)岩层产状及接触关系

1、掌握产状的定义及描述要素

2、掌握地层的接触关系

(二)褶皱

1、掌握褶皱的定义

2、掌握褶皱的要素

3、掌握褶皱的基本形态

4、熟悉研究褶皱的意义

(三)断裂构造

1、掌握断裂构造及断层定义

2、掌握断层的几何三要素

3、掌握断层的基本类型

4、了解同沉积断层及其特点

5、熟悉研究断层的意义

(四)大地构造学说

1、了解地槽地台学说

2、了解地质力学

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第二部分矿床学

一、有关矿床学的基本概念

(一)矿床和矿产(掌握)

(二)矿体和围岩(掌握)

(三)矿物和矿石(掌握)

(四)了解矿石的品位、品级和储量

二、了解有关成矿作用的基本概念

(一)元素的富集和成矿

(二)成矿作用的类型和特征

三、了解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一)矿床成因分类

(二)岩浆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三)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四)气水热液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五)接触交代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六)热液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七)风化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八)沉积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九)油气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十)变质矿床的概念和特点

四、矿床的工业类型

(一)了解矿床工业类型的概念

(二)了解金属矿床的主要工业类型

五、了解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一)成矿规律的控制条件

(二)成矿预测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部分矿产勘查学

一、矿产勘查概论

(一)熟悉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二)了解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

(三)熟悉矿产勘查的基本工序

二、矿产勘查技术

(一)熟悉矿产勘查技术手段

1、地质测量法

2、重砂测量法

3、地球化学测量法

4、地球物理测量法

5、遥感地质测量法

6、探矿工程法

(二)了解矿产勘查方法的合理使用

1、勘查工作阶段

2、地质条件和矿产特征

3、自然地理条件

三、勘探系统工程

(一)了解勘探工程的总体布置

1、勘探线

2、勘探网

3、水平勘探

(二)了解勘探类型

1、勘探类型的概念及划分依据

2、勘探类型的划分及注意的问题

(三)了解合理勘探网密度的确定

四、矿产资源/储量

(一)了解矿产资源/储量的概念与分类

(二)矿产储量估算

1、熟悉矿产储量工业指标

2、熟悉储量边界线的圈定和储量估算

3、了解储量估算参数的测定与计算估算

4、熟悉储量估算方法

5、熟悉矿产储量误差与精度估计

第四部分水文地质学

一、地下水

(一)了解地下水赋存空间的特征

(二)了解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

(三)熟悉地下水的埋藏类型

(四)了解地下水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五)熟悉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六)熟悉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七)熟悉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二、水文学原理

(一)了解水体的水文特征及其基本变化规律

1、水循环与水平衡

2、河流的补给、径流、地下水以及河口水文

(二)了解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1、我国水资源概况

2、水资源系统基本理论

3、地表水和地下水调查方法

4、水资源的质量评价和数量评价方法

5、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及保护问题

第五部分环境地质学

一、了解环境地质学

(一)环境地质学的概念

(二)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

二、了解地球的生态环境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生物多样性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生态系统主要类型

三、了解地球的资源与环境

(一)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四、了解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一)地质灾害的概念

(二)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三)地质灾害的防治

第六部分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

一、了解地球化学基础

(一)地球化学的概念

(二)地球及地壳的元素丰度

(三)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同位素地球化学

二、了解地球物理基础

(一)地球物理的概念

(二)固体地球的主要物理特性

(三)地球物理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七部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三、了解知识产权法

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五、了解商标的定义

六、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七、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

八、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第2篇

前言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熟悉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六年三月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森林法

(一)森林法概述

(二)林权的法律规定

(三)森林经营管理的法律规定

(四)植树造林的法律规定

(五)森林采伐的法律规定

了解:森林法的概念;林权的种类;森林资源清查的概念;《森林法》对林种的划分;林业长远规划的概念;森林采伐许可证的概念。

熟悉:《森林法》的基本原则;林权管理和森林资源的转让;木材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

掌握:认识《森林法》对依法治林的重要意义;林权纠纷的处理方法。

二、农业法

熟悉:《农业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定;《农业法》对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定。

三、植物学

植物学基础知识

了解:植物基本类群、植物细胞、植物组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的概念。

熟悉:植物的六种基本类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组织的六种类型及其功能;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

掌握:简述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

四、生态学

(一)生态学基本概念

(二)生物与环境

(三)生物种群

(四)生物群落

(五)生态系统

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现代生态学的特点、环境、环境要素、生态因子、生态作用、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种群;种群生态学;生态入侵;生态对策、竞争、互利共生;生物群落物种多样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食物链;生态效率;生物循环;生态平衡;

熟悉:生态学主要研究对象;环境的功能及其特征;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生物与环境相反作用的基本形成;研究种群的意义;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种群环境容纳量;群落基本特征;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的类型;生态金字塔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类;生态效率的种类。

掌握: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生态对策的类型及特点;他感作用及其生态意义;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与掌握;岛屿生态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举例说明食物网复杂性与生态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

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

一、园林设计

(一)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1. 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2.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熟悉:园林设计的依据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掌握:“生态、景观、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园林布局

1. 立意

2. 布局

3. 园林布局基本原则

了解:总体设计;立意

熟悉:“相地合宜、构图得体”的意义;园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园林构成五大要素;园林的形式分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园林设计的三种方法:轴线法、山水法、综合法。

掌握:园林布局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点。

(三)园林设计的程序

1. 园林设计前提准备工作

2. 总体设计方案阶段(设计说明书、方案图纸)

3. 局部详细设计阶段或绿化设计阶段

4. 施工图设计阶段

熟悉:园林设计的前提工作和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的内容

掌握: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等。

二、园林施工与养护

(一)园林绿化施工

了解:种植土;客土;土球;裸根苗木;假植;修剪;短截;分枝点高;鱼鳞穴;浸穴;软容器囤苗。

熟悉:施工前准备;制定施工方案包括的内容;植物材料和种子的选择的原则;木

本苗木使用应符合的规定;露地栽培花卉应符合的规定;种植前土壤处理;苗木种植前的修剪;树木种植施工质量规定;大树移植应遵循的规定。

掌握:种植穴、种植槽的挖掘;掌握常绿乔木类、落叶乔木类、花灌木类、竹类种植穴的种类与规格。

(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了解:古树名木;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伤流;回缩;摘心剪梢;分级养护管理。

熟悉:园林植物三个等级的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园林树木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草坪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主要技术要点。

掌握:园林植物常见的病害、虫害及常见的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掌握乔木修剪、灌木修剪、绿篱及色带修剪的技术要点。

三、花卉

(一)花卉的涵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花卉的涵义(广义、狭义)。

熟悉:花卉栽培的方式及其用途。

掌握: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

(二)花卉的分类

1.生态习性和栽培掌握特点的分类

2.花卉原产地的分类

了解: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

熟悉:中国气候型地区和墨西哥气候型地区的中国原产地著名花卉品种;世界花卉资源、原产地分布概况。

掌握:依生态习性分类、依园林用途分类、依经济用途分类、依自然分布分类、依栽培方式分类。

(三)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1.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2.花芽分化

了解:春化作用;种子春化;植物体春化;光周期。

熟悉:碳、氮比学说:“成化素”学说;花芽分化的阶段;花芽分化的类型。掌握: 花芽分化对花卉栽培和生产的重要意义。

(四)花卉与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营养、气体)

了解:温度的“三基点”;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

熟悉:花卉对环境因子的要求和环境因子对花卉的影响;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各类花卉对于土壤的要求。

掌握:主要元素(10种)对花卉生长的作用。

(五)花卉栽培的设施

1.花卉保护地的作用

2.花卉保护地栽培的特点

3.花卉各种保护地类型

了解:保护地和保护地栽培的概念;花卉保护地的作用。

熟悉:花卉保护地栽培的特点。

掌握:掌握花卉各种保护地类型的作用。

(六)花卉的繁殖

1.有性繁殖

2.分生繁殖

3.扦插繁殖

4.嫁接及压条繁殖

5.组织培养

了解: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孢子繁殖;组织培养;分生繁殖;扦插繁殖。熟悉:分生繁殖的种类;组织培养在花卉育种上的掌握。

掌握:扦插的种类及方法。

(七)花卉的栽培管理

1.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2.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

3.促成和抑制栽培

4.无土栽培

熟悉: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措施;促成和抑制栽培的意义及途径;无土栽培的意义。掌握: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措施。

(八)花卉的掌握

1.花卉在园林中的掌握

2.花卉装饰

了解:扦插花维护要点

了解:花坛、花境、花丛及花群、花台、篱垣及棚架等花卉布置的特点及花卉选材要求;插花构图的艺术原则。

掌握:切花的掌握;常见4种类型花卉装饰的设计(公共场所、居住环境、观赏温室、花卉展览)

(九)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1.花卉病虫害防治的意义及其主要措施

2.主要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了解:花卉病虫害主要种类及防治措施。

了解: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掌握:主要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月季、菊花、仙客来、花卉根结线虫病、花卉病毒病、白粉虱、蚜虫、吹绵蚧、叶螨)

第三部分知识产权保护

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三、了解知识产权法

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五、了解商标的定义

六、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七、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第3篇

1.【答案】A

【解析】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物资, 消费税应在“应交税费一应交消费税”科目中单独核算,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6200+1000=7200 (万元) 。

2.【答案】B

【解析】201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6000-6000÷10×2=4800 (万元) , 可收回金额为4000万元, 应计提减值金额=4800— 4000=800 (万元) , 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为4000 万元;2012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4000—4000÷8=3500 (万元) , 可收回金额为3556万元, 因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所以账面价值为3500万元;2013年应摊销金额=3500÷7=500 (万元) 。

3.【答案】D

【解析】甲公司2013年1月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1300+23=1323 (万元) 。

4.【答案】B

【解析】经调整后, 乙公司2013年度的净利润=600- (500-300) + (500-300) /10×6/12=410 (万元)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调整后 (抵销前) 的金额=1000+410×100%=1410 (万元) 。

5.【答案】B

【解析】甲公司2013年取得的租金收入200万元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日常维护支出10万元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因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不计提折旧, 期末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万元, 所以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340万元 (200-10+150) 。

6.【答案】D

【解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现金流入量一现金流出量= (10×100+10×100×7%×4) - (1060+8) =212 (万元) 。

7.【答案】A

【解析】甲社会团体收到款项时编制的分录为:

8.【答案】A

【解析】固定资产的人账价值是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二者中的较低者, 如果在租赁中发生的相关初始直接费用也应当计入到资产入账价值中, 所以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500+35=6535 (万元) 。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 账价值, 则借贷方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即7000+35-6535=500 (万元) 。

会计分录为:

9.【答案】B

【解析】甲公司的诉讼赔款满足预计负债的三个确认条件, 即:①现时义务;②很可能发生经济利益的流出;③金额能可靠计量。预计负债金额= (800+1200) /2+15=1015 (万元) 。预计负债不仅要进行账务处理, 还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10.【答案】A

【解析】该项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450-380=70 (万元) , 运输费、保险费和安装支出不属于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11.【答案】C

【解析】乙公司换入机器设备的入账价值=换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一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410+58-400×17%=400 (万元) , 选项C正确。

12.【答案】C

【解析】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结算发生在等待期内的, 企业应当将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 结算支付的款项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内在价值的部分, 计入管理费用。

13.【答案】A

【解析】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4000万元大于计税基础3500万元,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14.【答案】B

【解析】购买日, 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1600-1500×80%=400 (万元) , 2013年年末合并财务报表中包含完全商誉的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1350+400/80%=1850 (万元) , 可收回金额为1550万元, 该资产组发生减值300万元, 因完全商誉的价值=400/80%=500 (万元) 。因此减值损失只冲减商誉300万元, 但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是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 因此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减值金额=300×80%=240 (万元) , 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商誉的账面价值=400-240=160 (万元) 。

15.【答案】D

【解析】固定资产处置收益=2400- (3600-3600÷5×2) -30=210 (万元) , 将递延收益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2160-2160÷5×2=1296 (万元) , 2015年甲公司因处置该环保设备影响营业外收入的金额=210+1296=1506 (万元) 。

二、多项选择题

16.【答案】ABC

【解析】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17.【答案】BC

【解析】选项B, 应记入“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选项C, 应记入“投资收益”等科目。

18.【答案】CD

【解析】选项A, 根据准则规定,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应调增资本公积;选项B,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 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该调整商誉, 不调整所得税费用。

19.【答案】AC

【解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方以转让非现金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 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选项A错误;初始投资成本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 选项C错误。

20.【答案】ABD

【解析】选项C, 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依法抽回的权益性投资,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21.【答案】ABCD

22.【答案】ABC

【解析】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与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关, 不一定都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选项A不正确;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0, 但下列情况除外: (1) 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 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 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故选项B错误;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不必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只有出现减值迹象时才进行相应的减值测试, 选项C错误。

23.【答案】ABC

【解析】库存现金是货币性资产。

24.【答案】BCD

【解析】选项A错误,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与资产支出不挂钩。

25.【答案】AC

【解析】丁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400—350=50 (万元) , 选项A错误, 选项B正确;丙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 确认其他业务收入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最终影响的营业利润, 与营业外收入无关, 选项C错误;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发生的营业税计入当期损益 (营业税金及附加) 。

三、判断题

26.【答案】×

【解析】按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意提取资产减值准备, 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要求。

27.【答案】×

【解析】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 计入所有者权益。

28.【答案】×

【解析】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发行费用, 应在权益成份和负债成份之间进行分摊, 负债成份分摊的部分, 冲减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29.【答案】√

30.【答案】×

【解析】以旧换新销售商品的, 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 回收的旧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31.【答案】×

【解析】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如果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 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 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

32.【答案】×

【解析】企业出租无形资产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处置无形资产取得的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33.【答案】×

【解析】有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4.【答案】√

35.【答案】√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

(1) 事项 (1) 会计处理不正确, 属于影响已经消除, 不用进行更正。

(2) 事项 (2) 会计处理不正确, 属于前期重要会计差错, 应进行更正。

更正处理为:

(3) 事项 (3) 会计处理不正确, 属于前期不重要会计差错, 应作为2013年会计处理更正。

更正处理为:

(4) 事项 (4) 会计处理不正确, 对于前期重要会计差错, 应进行更正。

更正处理为:

(5) 事项 (5) 会计处理不正确, 属于2013年当期会计处理, 应更正2013年会计处理。

(6) 合并结转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注:2013年当年所得税于当年年末进行相关处理。

2.【答案】

(1) 2013年6月30日

(2) 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所以2013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

其计税基础=1000-300-1000/10×6/12=650万元

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100-650=450 (万元)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450×25%=112.5 (万元)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O, 本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12.5-0=112.5 (万元) , 其中75万元 (300×25%) 为转换日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 对应资本公积。

(3) 2013年12月31日

五、综合题

1.【答案】

(1)

(2)

2010年12月31日

2011年4月15日

2011年5月5日

2011年6月30日

2011年12月31日

2012年6月30日

2012年12月31日

2013年6月30日

2013年7月15日

2.【答案】

(1)

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

理由:甲公司能够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 说明甲公司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2)

(1) 2013年1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2500万元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份额2700万元 (9000×30%) ,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2) 调整后乙公司净利润=900- (1600/8-1000/10) - (300-300/10×1/12) =900-100-297.5=502.5 (万元)

(3) 2013年年末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2500+200+150.75=2850.75 (万元) 。

(3)

(1) 因甲公司与丁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取得丙公司的股权后将决定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 所以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 编制2013年7月1日投资时的会计分录

(3) 2013年7月1日合并商誉=6000-[6000+ (700-600) ]×80%=1120 (万元) 。

(4)

(5)

(6) 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000-300+2.5-5=697.5 (万元)

甲公司合并报表中应确认投资收益= (697.5-600) ×80%=78 (万元)

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6000+78=6078 (万元) 。

(7)

自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量下的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

=6000+ (700-600) +697.5-600=6197.5 (万元) 。

(8)

(9)

注释

12013年当年所得税于当年年末进行相关处理。

22. 【答案】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第4篇

1.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是()。

A. 抽样调查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D. 问卷调查

2. 经济普查以从事()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

A. 第一、第二和第三B. 第二、第三

C. 第二D. 第三

3.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对矿山、油田、森工局、电网等企业按其活动的同质性来划分产业活动单位,而不强调地点的同质性。只要不跨(),并且属于同一种活动的,就合并成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A. 省、自治区、直辖市B. 地、市、州、盟

C. 县、市、区、旗D. 乡镇、街道

4.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其中全年销售收入最大的来确定其行业属性。

A. 工业、建筑业

B. 工业、批发零售业

C. 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D. 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

5. 根据《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不属于非公有经济。

A. 私有经济B. 港澳台经济

C. 外商经济D. 集体经济

6. 所谓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是各产业的()的比重。

A. 不变价增加值增量占不变价GDP增量

B. 现价增加值增量占现价GDP增量

C. 销售收入增量占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增量

D. 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量

7. 农业统计范围覆盖我国境内各种经济组织、各个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但不包括()。

A. 农业企业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

B. 非农单位附属的农业生产活动

C. 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活动

D. 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8. 在我国农业统计中,不作为耕地面积统计的项目是()。

A. 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和当年的休闲地(轮歇地)

B. 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树、茶树、果树和其他林木的土地

C. 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

D. 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或人工草地

9. 欲统计全国2008年汽车的产量和产值,应选择()作为调查单位。

A. 汽车生产企业

B. 汽车销售企业

C. 汽车配件生产企业

D. 汽车修理企业

10.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具体包括()等三个部分。

A.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B.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对外销售中间产品(半成品)价值

C. 本期对外销售成品价值、对外销售中间产品(半成品)价值、在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D. 本期对外销售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11. 目前我国工业统计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在具体计算时采用()公式。

A.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B.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C.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D.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本年提取折旧+营业盈余

12. 建筑业总产值(即自行完成施工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安装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的总和。不包括()。

A. 建筑工程产值

B. 设备安装工程产值

C. 安装设备本身价值

D. 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

13. 商品销售总额是指从事批发零售活动的企业(单位)对其他单位和个人出售商品总额。不包括()。

A. 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用的商品

B. 售给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作为生产、经营使用的商品

C. 对国(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

D. 出售本企业(单位)自用的废旧物资

14. 现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房地产开发业统计调查单位不仅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单位,还包括()。

A. 其他法人附营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单位

B. 专门从事房地产管理的企业和单位

C. 专门从事房地产代理的企业和单位

D. 专门从事房地产经纪的企业和单位

15. 下列关于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谁消费、谁统计

B. 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

C. 循环使用,重复计算

D. 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统计

16. 下列不能直接从企业(单位)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取得数据的指标是()。

A. 资产总额B.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价

C. 负债合计D. 所有者权益合计

17. 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A. 半B. 1

C. 2D. 3

18. 在财务统计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其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其中餐饮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

A. 产品销售收入B. 工程结算收入

C. 营运业务收入D. 营业收入

19. 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一般按照()计算。

A. 预算价格B. 中标价格

C. 结算价格D. 全部费用

20. 人口总迁移率是指迁移的总人数占人口总数的千分比。计算公式为()。

A. 总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入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0‰

B. 总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0‰

C. 总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0‰

D. 总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时期的总人口×1000‰

21. 在科技统计中,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中的全时人员,是指在报告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时间占全年工作时间的()及以上的专职人员。

A. 60%B. 70%

C. 80%D. 90%

22.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是指完成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的9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数与初始学生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A.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当年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9年前小学一年级招生数×100%

B.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当年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当年小学一年级招生数×100%

C.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当年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当年职业中学初中毕业数)/9年前小学一年级招生数×100%

D.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当年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当年职业中学初中毕业数)/当年小学一年级招生数×100%

23. 在城镇住户调查中,不作为家庭可支配收入统计的项目是()。

A. 工资性收入

B. 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C. 出售家庭财物所得收入

D. 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

24.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4~0.6,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

A. 高度平均B. 相对平均

C. 差距偏大D. 高度不平均

25. 下列关于选择居民消费价格调查规格品的说法,不符合代表规格品选择原则的是()。

A. 选择消费量较大的规格品

B. 选中规格品的价格变动特征与未选中规格品价格变动的相关性愈高愈好

C. 选中的规格品之间,性质愈相似愈好

D. 选中的工业消费品必须是合格产品,产品包装上有注册商标、产地、规格等级等标识

26.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起施行。

A. 2009年6月27日B. 2009年5月1日

C. 2009年12月1日D. 2010年1月1日

27.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工作方面的地方性统计法规,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规章相比,其法律效力()。

A. 比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规章低

B. 比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规章高

C. 无法判断

D. 两者一样高

28. 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颁发的工作证件。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

C.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 国家统计局

29.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单科成绩合格的人员,其合格成绩在()内有效,逾期成绩自行作废。

A. 2年B. 3年

C. 1年D. 5年

30. 国家统计局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理涉外调查许可证申请,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A. 15日B. 30日

C. 10日D. 20日

31. 根据《统计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相重复

B.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C.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相重复

D. 新制定的统计调查项目不得与既有的统计调查项目相重复

32. 《统计法》规定的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原则是指()。

A. 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B. 必要性、合法性、科学性

C. 必要性、合法性、可行性

D. 必要性、科学性、完整性

33. 《统计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在国家统计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

A. 报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B. 报国务院批准

C. 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D. 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34.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负责查处。

A. 国家统计局

B. 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 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

D. 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执法检查机构

35. 统计行政机关在做出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上的罚款,对公民2千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 3万元B. 5万元

C. 1万元D. 2万元

36. 某企业迟报统计资料,被该企业所在地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警告。该行政处理决定属于()。

A. 行政处分B. 行政处罚

C. 民事处罚D. 警示

37.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统计调查对象的最高罚款额度为()。

A. 10万元B. 5万元

C. 3万元D. 20万元

38. 当事人对国家统计局派出的省级调查队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是()。

A. 省级人民政府

B. 省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 国家统计局

39. 统计行政诉讼是一种()行为。

A. 司法B. 行政

C. 统计D. 行政裁判

40. 对国家统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

A.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B.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C.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法院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 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分为()。

A. 以统计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B. 以统计报告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C. 以电讯、磁介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D. 以出版物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E. 《抽样调查》教科书

42. 与其他调查相比,普查的主要特点有()。

A. 覆盖的单位全B. 资料全面系统

C. 工作量大D. 时间较长

E. 费用较少

43.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等法定标识。

A. 表号B. 制定机关

C. 批准或者备案机关D. 批准或者备案文号

E. 有效期限

44. 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B.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C.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D. 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E.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45.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以()指标为划分依据。

A. 从业人员数B. 主营业务收入

C. 销售额D. 固定资产总额

E. 资产总额

46.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核算是将各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换算成不变价增加值,各产业部门不变价增加值加总得出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

A. 基年价格估价法B. 价格指数缩减法

C. 物量指数外推法D. 购买力平价法

E. 汇率法

47. 农作物播种面积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包括()。

A. 在耕地上种植的农作物的面积

B. 在非耕地上种植的农作物的面积

C. 在耕地上移植的农作物的面积

D. 在非耕地上移植的农作物的面积

E. 属于专业性的芦苇地、天然或人工草地面积

48.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按照具体内容可分为()。

A. 间接材料

B. 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C. 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D. 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E. 利息支出

49.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包括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及工艺用能、非生产用能;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要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具体指()。

A. 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能源

B. 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

C. 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D. 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

E. 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50.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财产收入是指资产所有者通过将资产投入生产经营过程而获得的收入。对于一个住户而言,以下属于财产收入的有()。

A. 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B. 持有股票的红利收入

C. 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

D. 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

E. 亲友馈赠的实物或现金

51. 下列关于统计法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B. 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可获得性

C. 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

D. 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E. 维护统计数据质量,反对弄虚作假

52. 《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是指()。

A. 直接表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B. 表明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姓名、年龄、地址、电话号码、邮编等资料

C. 虽未直接表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但是通过已标明的地址、编码等相关信息可以识别或者推断其身份的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资料

D. 可以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汇总资料

E. 可以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单个资料

53. 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

A. 伪造统计资料

B. 篡改统计资料

C. 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D. 以任何形式有其他违反统计法规定的行为

E. 泄露国家机密

54. 我国目前实施的统计行政许可项目包括()。

A. 统计调查项目审批

B. 统计调查项目备案

C.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

D. 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

E. 涉外社会调查项目审批

55. 根据《行政复议法》和《统计法》的规定,能够引起统计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包括()。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处分

C. 行政不作为

D. 行政侵权

E. 调查行为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 统计数据反映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是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应当及时地公布、提供给全社会的统计信息使用者。

57. 我国普查制度规定,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3或8的年份实施。

58. 经济普查对其普查范围内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个体经营户则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59. 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60.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61. 一个法人单位是由多个产业活动单位构成的。

62. 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农户,其经济成分应是私有经济。

63. 统计表的左面一般为表的主栏,列出统计调查的指标;右面为宾栏,列出统计分组标志。

64. 农业统计是反映农业再生产经营现状和过程的统计,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4个行业大类的统计。

65. 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66. 工业销售产值不含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而工业总产值包括这部分的价值。

67. 铁路营业里程又称营业长度,是指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铁路线路总长度,包括正式营业和临时营业里程。对于全线或部分建成双线及以上的线路应按实际长度统计。

68. 货(客)运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旅客)数量。与运输距离长短、货物(旅客)类别无关。

69. 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指报告期内出售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定的建筑面积,不包括期房销售建筑面积。

70. 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拥有的资产、承担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资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71. 《统计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72.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都属于政府统计机构,构成政府统计系统的两大支柱,是完成国家、部门、地方统计任务的最为重要的力量。

73. 已经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无需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可凭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直接从事统计工作。

74.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报国务院审批或者备案。

75. 统计执法检查对象包括有上报统计资料义务的统计调查对象,依法组织实施政府统计调查和管理公布统计资料的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从事涉外调查的涉外调查机构。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选对其中的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请据此表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76. 该地区2008年的平均人口为()。

A. 67 860.7B. 73 155.5

C. 78 450.3D. 219 466.5

77. 该地区2008年的人口发展速度为()。

A. 1.01B. 1.16

C. 1.28D. 1.30

78. 该地区2008年末的老年人口系数为()。

A. 10.81%B. 11.43%

C. 11.96%D. 12.39%

79. 该地区2008年初的人口总负担系数为()。

A. 0.20B. 0.22

C. 0.25D. 0.27

80. 该地区2008年初人口的平均年龄为()。

A. 40.81B. 41.29

C. 41.72D. 42.31

(二)下表为某地区一个农村住户2009年的收支情况。

请据此表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81. 该住户2009年的总收入为()元。

A. 54 340B. 48 340

C. 44 340D. 44 100

82. 该住户2009年的家庭经营收入为()元。

A. 43 000B. 38 000

C. 19 000D. 14 000

83. 该住户2009年的可支配收入为()元。

A. 33 090B. 33 590

C. 48 290D. 48 390

84. 该住户2009年的恩格尔系数为()。

A. 30%B. 35%

C. 40%D. 45%

85. 该住户应归入()类型。

A. 绝对贫困B. 勉强度日

C. 小康D. 富裕

(三)某县统计局在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某乡镇上报的企业数据与企业提供的原始资料之间存在很大出入,导致反映该乡镇总体经济情况的汇总数据大量失实。经调查核实,该乡镇统计员有修改企业上报资料和编造虚假资料的行为。

86. 该乡镇统计员的行为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A. 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B. 参与弄虚作假

C. 擅自修改、编造统计资料

D. 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87. 对该乡镇统计员的统计违法行为,应当给予()。

A. 行政处分

B. 通报批评、罚款

C. 警告并处罚款

D. 拘留

88. 对该乡镇负责人的行为,应定性为()。

A. 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B. 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 对本地方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D. 弄虚作假

89. 下列处分措施中不能适用于本案乡镇负责人的违法行为的是()。

A. 警告B. 记过

C. 降级D. 开除

90. 对该乡镇负责人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有权做出处分决定的机关是()。

A. 该乡镇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 该乡镇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C. 该乡镇所在地的地(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 该乡镇所在的的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二○一○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统计工作实务试卷标准答案(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 A 2. B3. A4. B5. D6. A 7. D

8. D 9. A 10. A 11. B12. C13. D14. A

15. C 16. B17. C18. D19. A20. C21. D

22. C 23. C24. C25. C26. D27. C28. B

29. A 30. D31. B32. A33. C34. C35. D

36. B 37. D38. D39. A40. B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 ABCD42. ABCD43. ABDE44. CDE45. ACE

46. ABC47. ABCD48. BCDE49. ABCE50. ABCD

51. AD52. ABCD53. ABCD54. CDE55. ACD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 ×57. ×58. √59. √60. ×61. ×

62. ×63. √64. ×65. √66. √67. ×

68. √69. ×70. ×71. ×72. √73. √

74. ×75. √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选对其中的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76. D77. B78. C79. D80. A81. A82. D

83. D84. B85. D86. D87. A88. C89. A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第5篇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的第一、三部分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申报人都需复习。在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中划分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放射性污染防治、电磁污染防治五种专业类别,申报人只需选择其中一种专业类别进行复习即可。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对于本大纲第二部分知识的考察,将采取选做的方式,试题与大纲所划分的专业类别一一对应,申报人可选取五种专业类别试题中的一种作答。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年一月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

一、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一水与水体污染

1、水与水循环(1熟悉水环境保护(2熟悉水循环基本原理

2、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1掌握废水的来源与特性(2掌握污染物种类及水质指标(二废水处理方法

1、熟悉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2、废水处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掌握按处理方法分类: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处理法

(2掌握按处理程度分类: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

二、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一大气污染物的形成

1、大气污染

(1了解地球大气层:大气组成和大气结构(2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

(3了解大气污染的特点:局部、区域性、全球性(4熟悉大气污染的危害:对生物、材料和气候的危害(5熟悉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2、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和成因

(1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分类: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2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二大气物理化学基础

1、大气污染物扩散与气象的关系(1了解地球大气特征(2了解大气污染物扩散方式(3掌握气象要素

2、大气污染化学(1了解降水与大气污染(2了解酸雨化学(3了解臭氧破坏化学

3、大气污染扩散模式

(1了解点源扩散模式(2了解线源扩散模式

三、固体和噪声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污染与控制及管理体系

1、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及特征(2熟悉固体废物的分类

(3熟悉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和鉴别

2、固体废物的污染与控制(1了解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2了解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3掌握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3、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1熟悉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2熟悉固体废物管理法规与标准(3了解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二固体废物处置系统工程

1、固体废物处置概述(1了解固体废物处置的概念

(2掌握处置基本要求(3了解处置方法的分类

2、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方法

(1了解固体废物在填埋场中降解的机理(2熟悉填埋工艺的分类、基本工艺流程(三了解噪声基础知识

1、噪声污染特点与危害

2、声源的种类

3、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4、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

5、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6、噪声的频谱分析

7、噪声的主要控制方法 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

一、水污染防治(一废水预处理

1、废水的收集与提升

(1掌握废水的收集:废水流量确定与废水量计算(2掌握废水的提升:集水池容积计算、水泵扬程计算

2、废水的预处理(1熟悉筛除过程及方法(2熟悉沉砂过程及方法(3熟悉除油过程及方法(4熟悉水量及水质调节(二常见废水处理技术方法

1、物理处理法

(1熟悉筛滤法:格栅过滤、筛网过滤、颗粒介质过滤、微滤机过滤(2熟悉重力法: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3熟悉离心法:离心分离的原理、离心分离方式

2、化学处理法

(1掌握中和法:中和及pH调节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几种中和法(2了解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的基本原理、常见沉淀法的应用(3熟悉氧化还原与消毒: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常用氧化剂(4熟悉吸附法:吸附法基本原理、常见吸附工艺及设备(5了解电解法:电解法工艺原理及流程、常用电解法类型

3、物理化学法

(1了解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反应原理、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2熟悉膜分离技术:电渗析、反渗透、超滤

(3了解其它:萃取法、吹脱法、汽体法

4、生物处理法

(1掌握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基础、常用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净化机理与过程(2掌握生物膜法:基本概念与流程(3掌握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5、自然净化处理

(1熟悉氧化塘:氧化塘概念和类型

(2了解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基本原理和类型(三污泥处理与处置

1、污泥的来源及特性(1掌握污泥的来源、种类(2熟悉基本特性

2、污泥浓缩与预处理

(1熟悉污泥的浓缩:污泥浓缩基本理论、常见污泥浓缩方法(2熟悉污泥的预处理

3、了解污泥的干化与脱水

4、污泥的最终处置与利用

(1熟悉污泥的最终处置:污泥厌氧消化与污泥好氧消化(2了解污泥的综合利用

(四污(废水处理工艺

1、熟悉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2、熟悉工业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二、大气污染防治

(一烟尘污染与颗粒污染物控制

1、燃料燃烧与烟尘污染

(1熟悉燃料种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其它清洁燃料(2了解燃料的燃烧过程(3了解燃烧条件(4掌握颗粒污染物的成因

2、除尘技术(1熟悉除尘基本原理

(2掌握除尘器种类与工作原理:电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机械式除尘器、湿 式除尘器

(二物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1、气态污染物成因与控制(1熟悉气态污染物形成机理

(2了解燃烧过程中气态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2、气体吸收净化

(1熟悉吸收机理与分类(2了解吸收平衡与吸收流程(3了解吸收设备与吸收剂的选择

3、气体吸附净化(1熟悉吸附机理与分类(2了解吸附设备的分类和特点

(3掌握常用吸附剂及其选择的基本要求(4了解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分析

4、气体燃烧净化(1熟悉气体燃烧法原理(2了解气体燃烧法的分类和特点

5、气体催化净化(1熟悉催化反应机理(2了解催化剂性能

(3熟悉气体净化常用的催化反应(三汽车尾气污染与防治

1、熟悉汽车尾气有害物的成因

2、了解汽车排放物的危害

3、了解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四室内空气污染控制

1、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来源、危害

2、熟悉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一固体废物处置场(厂总体设计

1、熟悉固体废物处置场(厂的选址

2、了解固体废物处置场(厂总体设计(二固体废物转运与预处理

1、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贮存(1熟悉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2了解城市固体废物的运输及贮存(3了解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

2、了解城市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三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工程

1、垃圾好氧堆肥技术(1了解垃圾好氧堆肥处理工艺(2了解堆肥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3了解堆肥工程设备的选型(4掌握垃圾好氧堆肥的原理与过程

(5熟悉垃圾好氧堆肥的分类与方法

2、垃圾厌氧发酵技术(1了解厌氧发酵原理

(2了解厌氧产沼气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3掌握垃圾厌氧发酵的原理(四固体废物焚烧、热解处理工程

1、熟悉焚烧处理系统的工艺过程

2、熟悉常用焚烧炉设计的一般原则

3、了解城市垃圾、农业秸秆等固体废物的气化热解工艺流程及常用设备的性能

(五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工程

1、固体废物填埋的特性及填埋场的主要设备(1掌握固体废物填埋作业的基本程序(2了解填埋工艺设计及主要作业设备的性能

2、渗滤液、填埋气体的产生、控制及监测评价(1熟悉填埋场渗滤液和填埋气体的收集、导排(2熟悉防渗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了解填埋场的主要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六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

1、了解煤矸石、尾矿、粉煤灰、钢渣和其它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途径

2、了解常用工艺方法及工程设计的基本要点

四、放射性污染防治(一基本概念

1、掌握放射性的基本概念(核素图、半衰期、放射性活度单位

2、熟悉射线及其基本特性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等

3、熟悉辐射源的种类

(宇宙射线、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密封源、非密封源和射线装置等(二放射性污染防治

1、了解放射性污染防治对象

(贯穿辐射、放射性流出物、放射性废物

2、了解放射性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构和职责

3、了解辐射环境管理的基本法规、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3放射环境管理办法(4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

(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4、放射性废物

(1了解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途径及所含核素种类(2熟悉放射性废物(源的分类和处置方式(3了解放射性废物(源监督管理基本要求

5、放射性表面污染

(1了解放射性表面污染来源和核素种类(2熟悉表面污染的去污

6、放射性事故

(1了解放射性事故类型和事故后果及处理(2了解放射性事故管理(三辐射防护

1、掌握职业照射、公众照射和医疗照射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照射量、吸收剂量/率、剂量当量/率等

3、掌握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4、掌握外照射防护、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5、熟悉辐射防护的标准和限值(四辐射监测

1、了解天然放射性和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2、熟悉外照射个人剂量和内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

3、熟悉工作场所外照射和工作场所表面污染的监测(五核与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

1、了解制定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计划的目的

2、了解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计划的内容

3、了解我国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五、电磁污染防治(一基本概念

1、掌握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传播特性

2、掌握电场、磁场、射频电磁场、工频电磁场、电磁噪声与干扰概念

3、掌握电磁辐射的概念(二电磁辐射污染

1、熟悉电磁污染源的分类

2、掌握电磁污染源的产生和电磁辐射体的分类

3、了解环境电磁污染的原因和状况

4、了解电磁污染的主要危害:引燃引爆、电磁干扰、影响身体健康(三电磁辐射与生物体的相互影响

1、掌握热效应的基本概念,熟悉热效应的产生

2、掌握非热效应的基本概念,熟悉非热效应的产生(四电磁辐射监测

1、熟悉电磁污染源监测方法

2、熟悉一般环境电磁监测布点原则(五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

1、了解电磁辐射的应用范围

(工业、军事、科学、通信、医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

2、了解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的目的

3、熟悉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的基本原则(屏蔽、减少辐射源、加强个人防护

4、了解电磁环境管理法规、标准

(1《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令第18号(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96 第三部分行业法规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五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二、环境标准(一了解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二了解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307-2005(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北京市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07(3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

3、声污染物排放标准

(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90

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1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2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3国家危险污染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4国家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5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6国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7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8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502—2008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第6篇

按工程建设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一般分为规划选点至选址的工程地质勘察、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或手段,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实验室或现场试验、长期观测(或监测)等。

工程地质测绘在一定范围内调查研究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各种工程地质条件,测制成一定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分析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及其对设计建筑物的影响,并为勘探、试验、观测等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它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范围和比例尺的选择,既取决于建筑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已有研究程度,也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设计阶段。规划选点阶段,区域性工程地质测绘用小比例尺(1:10万,1:5万);设计阶段,水库区测绘大多用中比例尺(1:2.5万,1:1万),坝址、厂址则用大比例尺(1:5000,1:2000,1:1000,1:500)。工程地质测绘所需调研的内容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对所有地质条件的研究,都必须以论证或预测工程活动与地质条件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约为目的,紧密结合该项工程活动的特点。当露头不好或这些条件在深部分布不明时,需配合以试坑、探槽、钻孔、平洞、竖井等勘探工作进行必要的揭露。

工程地质测绘通常是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以仪器测量方法来测制。采用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和陆地摄影像片,通过室内判读调绘成草图,到现场有目的地复查,与进一步的照片判读反复验证,可以测制出更精确的工程地质图。并可提高测绘的精度和效率,减少地面调查的工作量。

工程地质勘探包括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坑探工程等内容。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它是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探测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间接勘探方法。按工作条件分为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测井);按被探测的物理性质可分为电法、地震、声波、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地面物探为电法中的视电阻率法,地震勘探中的浅层折射法,声波勘探等;测井则多采用综合测井。

物探的优点在于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且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控制点和异常点上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既可减少盲目性,又可提高精度。测井则可增补钻探工作所得资料并提高其质量。开展多种方法综合物探,根据综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地质解释的质量,扩大物探解决问题的范围,缩短工程地质勘探周期并降低其成本。

由于物探需要间接解释,所以只有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如破碎程度、含水率、喀斯特化程度)或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钻探和坑探。采用钻探机械钻进或矿山掘进法,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剖面的勘察方法。其任务是: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的地质构造,了解岩层的完整性或破坏情况,为建筑物探寻良好的持力层(承受建筑物附加荷载的主要部分的岩土层)和查明对建筑物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岩体结构或结构面(如软弱夹层、断层与裂隙);揭露地下水并观测其动态;采取试验用的岩土试样;为现场测试或长期观测提供钻孔或坑道。

钻探比坑探工效高,受地面水、地下水及探测深度的影响较小,故广为采用。但不易取得软弱夹层岩心和河床卵砾石层样品,钻孔也不能用来进行大型现场试验。因此,有时需采用大孔径钻探技术,或在钻孔中运用钻孔摄影,孔内电视或采用综合物探测井以弥补其不足。但在关键部位还需采用便于直接观察和测试目的层的平洞、斜井、竖井等坑探工程。

钻探和坑探的工作成本高,故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程地质勘探阶段需要查明的问题,合理设计洞、坑、孔的数量、位置、深度、方向和结构,以尽可能少的工作量取得尽可能多的地质资料,并保证必要的精度。

实验室试验及现场原位测试获得工程地质设计和施工参数,定量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手段,是工程地质勘察的组成部分。室内试验包括:岩、土体样品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参数的测定。现场原位测试包括:触探试验、承压板载荷试验、原位直剪试验以及地应力量测等(见岩土试验、工程地质力学模拟)。

设计建筑物规模较小,或大型建筑物的早期设计阶段,且易于取得岩、土体试样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实验室试验。但室内试验试样小,缺乏代表性,且难以保持天然结构。所以,为重要建筑物的初步设计至施工图设计提供上述各种参数,必须在现场对有代表性的天然结构的大型试样或对含水层进行测试。要获取液态软粘土、疏松含水细砂、强裂隙化岩体之类的、不能得到原状结构试样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必须进行现场原位测试。

上一篇:员工自我评价800字下一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考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