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础知识培训

2024-08-20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精选8篇)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 第1篇

中医护理基础及护理常规培训一、四诊八钢五行学说;望闻问切、阴阳里表、寒气虚实‘金木水火土二、五脏六腑;1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阴交、膀胱。六

腑为阳。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三、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四、经络的概念、组成;生理功能;

五、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入与体表的穴位、是针灸推拿施术之处。

六、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顺序。

七、中医特殊护理;艾熏、拔罐、刮痧、针灸、穴位按压、足浴、中药灌肠、中药热敷。

八、中医护理常规;专科护理

周口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4年2月20日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 第2篇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

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主要包括给药错误、跌倒、压疮、管道滑脱、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意外事件等。(要注意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的区别,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

二、护理不良事件界定

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因工作流程不合理、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未遵守护理规范、常规或设备异常而导致的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某些偶然性失误,不论是否导致整个系统运

三、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发生的跌倒、走失、用药错误、误吸、窒息、烫伤、意外拔管、管饲、饮食、标本错误、仪器设备问题、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非正常的护理工作,其范围涉及到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频繁发生分类:

1.潜在不良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2.无伤害不良事件,虽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3.轻度伤害不良事件: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或需处理方可康复; 4.中度伤害不良事件; 5.重度伤害不良事件;

四、护理不良事件50项

1、错漏重要治疗1次或一般性治疗超过3天者。

2、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冷热敷等临床处置。

3、错用、漏用毒、麻、限、剧毒药及特殊治疗用药。

4、将激素、抗生素、特效药、时间药提前或推后2小时以上者。

5、易过敏药物,错注入或未按规定作过敏试验即给药。作的中断或对患者是否有伤害,都属于护理不良事件。

或重复发生会直接导致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下降。

6.极重度伤害不良事件。

6、输液输错病人、药物、剂量或输入发霉、变质、过期液体。

7、外用药物使用不当或配错浓度,引起的灼伤等。

8、药物错发、误服、误注。

9、超常规药物剂量应用致不良反应事件。

10、错(漏)发治疗饮食或禁食病人误给饮食致病人检查、诊断、手术延 误。

11、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打错、发错药。

12、监护失误,特殊药物静脉输液外渗、外漏。

13、血型不合的输血、溶血反应、输入污染、过期血液。

14、留置输液导管致局部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15、输血、输液引起血液倒流失血或装置脱落、丢失液体或更换不及时导 致空气栓塞。

16、标本留置不及时。

17、采取液体标本时,由于采错标本、错加抗凝剂或采血量不够而重新采取者。

18、重要检查标本丢失或混淆。

19、错、漏、损坏、遗失、未及时送检重要标本。20、术前备皮刮破皮肤。

21、未停饮食延误检查治疗及手术者。

22、术前准备不充分,致使手术停顿,延误手术时间或为寻找敷料、器械,延误关腹、关胸、关颅时间。

23、手术体位不当,造成轻度压伤或功能障碍。

24、接错手术病人或摆错体位,在消毒皮肤时发现者。

25、术中物品清点错误致异物滞留体内。

26、特殊病人体位不当,但未加重病情者。

27、测量生命体征记错病人,绘画错误者。

28、各种护理记录不准确,影响诊断治疗者。

29、因管理不善,致使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发生器材失灵。30、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效果。

31、护理不周发生婴儿臀部糜烂者。

32、因责任人心不强或护理不周发生压疮、烫(烧)伤。

33、危重病人、全麻术后病人或无陪伴患儿,因护理不当发生坠床、跌倒。

34、抱错婴儿,经发现及时换回者。

35、病人意外脱管或管道打折、扭曲。

36、不遵守值班、交接班制度或擅离职守,病人病情发生变化为及时发现和处理。

37、病人身份识别错误。

38、一般情况下不消毒分娩。

39、产妇产后撕裂、缝合不当致伤口出血者。40、产妇产后纱布遗留阴道内。

41、因无菌操作不严,造成不良后果等。

42、误用未灭菌物品给病人检查或治疗。

43、消毒不合格或过期物品下发或用于病人。

44、供应室误将未灭菌处理或灭菌处理不合格的器械发出。

45、供应室发错器械包或包内少放、错放主要用物影响抢救者。

46、在院病人摔倒。

47、病人走失或私自离院。

48、病人有自杀倾向未及时发现,导致自杀行为。

49、病历丢失。

50、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笑气混淆使用。

五、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影响。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查对制度不严 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在临床上极易引起不良后果。

2. 不严格执行医嘱 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3、药品管理混乱 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4、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褥疮;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如护士让家属给病人鼻饲造成窒息;输液时忘松止血带造成挤压综合症;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伤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洗胃操作不当造成胃穿孔;给病人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

5、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 表现在值夜班睡觉,离岗,不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不负责,工作时思想不集中,而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护士由于年轻经验不足,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反应,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6、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

六.护理不良事件预防措施 1 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躁动病人应用安全约束带防止坠床,精神异常和有自杀倾向病人应密切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以外。

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相符,药品定时检查,使用时做好时间标记,远期先用,及时调整确保无过期,毒剧麻药专柜上锁,专用账册医学|教育网整理,严格交接班,做到帐物相符。4 定时检查各种急救药品、物品,急救设备,严格交接,保证功能良好齐全,使抢救顺利进行。

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烫伤、冻伤和褥疮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定期检查科室的用电、用氧情况,做好防火、防盗宣传,氧气应有“烟火勿近”字样,保证病人安全。

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并逐级上报,讨论后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6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护理操作造成医源性感染。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包括医德、专业、技术、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保证。

学习相关护理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自我护理的指导失误、疏忽大意、侵权行为、渎职护理文件等。了解病人和自己的权利,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提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护士在医学发展和促进疾病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面对的是生命的延续和生存的质量,因此,保证护理安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应成为每一个护士自觉行为,护士应不断加强护理理论学习,善于观察分析和总结护理经验,消除护理不良事件的隐患,全面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七、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护理不良事件谁都不愿意发生,一但真的发生了我们要以诚恳的态度去努力减小事件的不良影响。遵循报告制度,护理病人同时也保护好自己。

八、护理不良事件与隐患主动报告制度

(一)不良事件定义

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主要包括给药错误、跌倒、压疮、管道滑脱、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意外事件等。

(二)上报范围

1、可疑即报:只要护士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就报。

2、隐患(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成伤害,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也需要上报。

(三)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立即口头报告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当事者24小时内填报《天长市人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表》,签字后上报护理部。(一般不良事件包括潜在不良事件,无伤害不良事件,轻度伤害事件)

2、严重不良事件:事件重大、情况紧急者当事人立即口头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必要时组织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同时报告科护士长及护理部,由护理部上报医院领导。当事科室应在6小时内填报《天长市人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表》。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严重不良事件包括中度伤害不良事件、重度伤害不良事件及极重度伤害不良事件)

(四)处理与反馈

1、不良事件发生后,科室认真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汲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有效落实。

2、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对上报事件进行分类,常规分为不可避免、创造条件可以避免、可以避免3类,重点关注创造条件可以避免、可以避免事件。制定整改措施,组织整改。

3、护理部将评析的事件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及科室。每季度在护士长会议上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匿名通报,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落实整改措施,消除护理隐患及缺陷。

(五)奖罚

1、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经护理质量委员会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在讨论及通报中隐去当事者姓名、科室。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

3、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科室当月奖金20%。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隐瞒不报者,扣发当事人当月奖金20%,;护士长隐瞒不报者,扣发护士长当月管理奖50%。

(六)、其他

发生差错事故者,执行护理部《护理差错、事故评定标准》。九.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作用

1.实施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 满意度。

2.不良事件管理增强了护士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对相关法律规则制度 的学习与培训以及相关管理机制的建立,增强了护理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风险防范能力。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依照标准护理患者逐渐变为自觉行动,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

3.应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后,可以及时发现日常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加强了病区的自查与互查工作,有效规范护理工作行为,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律性和工作责任心。如患者入院时,护士在评估中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的,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清除所有不安全因素,心理疏导,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根据情况适当约束,告知家属留陪伴24小时守护,同时按流程主动报告,护理部督导措施的落实,杜绝了自杀的发生。实行无惩罚上报制度,鼓励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及时地发现工作中疏漏的细节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及时改正,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使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更加细致到位,护理缺陷及护理投诉下降,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4.护士的学历及工作年限对于有效实施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工作时间长、学历高的护士更具有主动报告的趋向,而工作时间短、学历低的护士则相对害怕或避免进行主动报告。本科学历的护士受教育时间长,知识结构完整,注重管理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较高,容易接受新思想如错误分享文化和不良事件报告等;工作年限长的高级护士相对年轻护士来说责任心更重,但是也不排除这批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可能相对来说更不惧怕上报后的惩罚性措施。说明应提高护士的文化素质,关注并加强年轻护士的安全文化理念和知识等的培训。

5.为了建立有效的主动报告制度,核心点还是必须让上报者了解到这种上报制度的绝对无惩罚性,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目的在于建立健康的报告文化氛围,完善防范系统,改进系统错误,而不是处罚当事护士和当事科室,从而建立有效、通畅、无障碍、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作为医院的护理管理部门,我们力争能以科学数据为基础,制定出合乎现代护理事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政策及符合护理工作发展的规章制度,趋利避害,尽最大可能减少由护理差错带来的所有损失。

护理职业属于高风险职业,而风险源自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重视风险防范,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实现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是有效的预防及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可靠机制。

十、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意义

1.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可有效避免护理差错与纠纷,保障病人安全。

2.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有利于发现护理安全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护理系统安全水平,促进主管部门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不断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

3.不良事件报告后的信息共享,可以使相关人员能从他人的过失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十一、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时限

早发现早报告,一般不良事件的报告时间为24~48小时之内:严重不良事件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24~48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十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坚持非惩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我院鼓励医务人员主动、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包括报告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以报告他人的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实名报告也可以匿名报告。对主动报告的科室和个人的有关信息,护理部将严格保密。护理部将定期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每月对信息进行汇总并反馈给各科室,向各科室提出护理安全警示信息和改进建议。

十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一)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

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1987]63号)、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2002]206号)

(二)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1、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2、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

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4、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和公示,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五、职责

(一)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

1、识别与报告各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进建议。

2、相关科室负责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

(二)护理部:

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护理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于每月8日前将上月所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汇总,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汇总表》后上交质量控制科。

2、对全院上报的护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

3、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

(三)质量控制科:

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对事件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

2、对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

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

3、每个季度将发生频率较高(每月或数月发生一次)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组织相关部门或科室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或院长书记会)讨论。

4、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

(四)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1、每季度讨论质量控制科提交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制定相关事件的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或建议。

2、根据事件的性质、是否主动报告、报告的先后顺序以及事件是否得到持续质量改进等方面,给予报告的个人或科室一定的奖惩建议。

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

(一)发生或者发现已导致或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务部门、护理部或质量控制科报告。

(二)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

1、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级事件时,应按我院《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登记制度》的程序进行上报。

2、当事科室需在2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上交护理部或质量控制科。

(三)Ⅲ、Ⅳ级事件报告流程

报告人在5个工作日内填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至护理部或质量控制科。

七、奖惩

(一)以下所有奖惩意见,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形成建议,并以院长书记会决议为准。

(二)对于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个人,根据报告的先后顺序、事件是否能促进质量获得重大改进,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每个季度以科室为单位评定并颁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贡献奖。评定标准:

1、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达到3例以上,并且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对流程再造有显著帮助,实现流程再造达到3项以上的科室;

2、发生严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未主动报告的科室取消评选资格。

(四)当事人或科室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导致事件进一步发展的;质量控制科从其它途径获知的,虽未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但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的予当事人或科室相应的处理。

(五)已构成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医疗事故和差错处罚规定(修订)的通知》执行。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供应室工作护理人员共22人, 其中男1人, 女21人;年龄28岁~54岁 (41.32岁±3.89岁) ;工作年限1个月至26年 (6.97年±1.47年) ;硕士1人, 本科5人, 大专15人, 中专1人。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1) 培训时间:培训时长为3个月, 每周开展培训2次, 每次时长1 h。 (2) 培训方法:采用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的形式, 由科室定期组织或者邀请专家为供应室护理人员集中培训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同时向护理人员发放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手册要求相关人员开展自学。 (3) 培训内容:分为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学习手卫生和消毒知识、日常工作职业安全防护常识、锐器损伤预防措施、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原则及处理流程、化学消毒剂防护和相关的传染病和医院感染法律法规。专业技能根据工作特点和存在危险因素制定供应室操作流程, 规范工作程序, 通过授课和演示讲解超声清洗机使用、干燥柜使用以及物品、器械回收、清洗、检查、包装、消毒、灭菌和储存等各个环节技能。 (4) 培训考核和效果评价:每月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 分为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考核, 基础知识则以理论考核为主。对培训效果和考核情况进行集中反馈,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让护理人员了解存在的问题并集中解决。

1.2.2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生物损伤、物理损伤、化学损伤与心理损伤4个方面进行调查, 能够正确回答70%以上内容定为知晓, 观察实施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知晓情况变化。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情况进行调查, 共9个方面, 每项内容包括是和否2个备选答案, 记录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改变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t检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人 (%)

3 讨论

护理学属于临床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 由于独特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使护理人员面临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和心理性的伤害[3]。目前国内的护理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护理作为主体, 护理人员在学校以及岗前培训并未接受过工作中如何防范暴力并保护自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多数护理人员重点关注如何照顾病人, 疏于对自我职业的防护[4]。传统的护理教育护理人员只能分散、间接了解职业防护和技能, 因此部分护理人员在面对伤害事件时缺乏应对能力和技巧, 容易发生伤害性事件。供应室属于医院接触器械最多的科室, 伴随社会发展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感染已经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职业危害, 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回收、清洗的过程中如果直接接触到物品和器械被污染血液、体液等均可能增加护理人员潜在的职业危害, 如果不做好个人防护会造成对护理人员自身的损害, 也会作为疾病传播的媒介, 因此需要提升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意识, 增强职业防护行为能力与执行, 预防减少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5,6]。

我院对职业危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简单概述为4个方面:一是生物学因素, 大部分医院手术器械、用品等均由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包装、灭菌, 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和多种微生物物品频繁的接触, 一旦防护不到位容易出现职业暴露[7,8];二是物理性因素, 供应室护理人员要和消毒工具接触容易出现烫伤, 锐器的处理导致锐器损伤率较高, 部分护理人员受到器械出现的噪声可能出现听力损伤, 影响了护理人员身心健康[9];三是化学性因素, 由于消毒剂具有极强腐蚀性、挥发性和刺激性, 长期接触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眼部等刺激症状, 严重的可能出现脏器损伤或者发生癌变[10];四是部分护理人员可能出现自我防护意识的淡薄, 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 自我防护意识缺乏, 对隐患的认识不充足, 无法有效利用防护用具保护自身, 造成暴露引发职业危害, 同时给护理人员心理上带来严重创伤[11,12]。我院对护理人员开展了专业技能与知识培训, 一方面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加强了对器械管理, 严格按照回收、清洗、分类、包装、灭菌、发放、监测的流程, 让护理人员提升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 既保证自身安全同时维护病人利益[13]。另一方面培训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制订培训计划, 重点对手卫生知识、消毒剂正确使用方法、发生职业暴露如何进行报告和处理, 通过培训让护理人员掌握各种防护知识, 关注每个细节。美国疾病控制监控预防中心提出医护人员应该按照程序依照规则执行隔离制度, 充分利用工具、防护设备减少危险的发生, 最大效度保护自身和病人安全[14,15]。

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的尝试 第4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基础护理;中医理论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71-01

护理的理念历来在中医中占有重要位置,“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充分显示了护理在中医中的作用,按摩、针灸等传统中医方法在护理中的应用也显示了中医护理在基础护理中的作用。

1基础护理中引入中医护理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现代健康的概念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人的健康、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1]。护理也已经由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为整体,以生物学的病人与社会、心理学为整体,以病人与社会及周围的环境为整体,即整体护理。而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整体观念包括了人体、社会环境、心理等各方面,要求各方面的平衡与统一。这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相一致[2]。充分说明了中医护理与现代整体护理的理念是一致的。中医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需要。中医护理能丰富优质护理内涵[3]。中医护理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中尤其是预防和康复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按摩、针灸等均有助于康复治疗,对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命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真正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预防和康复护理。

中医护理有自己的护理特色和优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这种特色和优势更是发扬光大,中医药技术为中医护理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2基础护理中引入中医护理的方法

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认识到中医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重视中医知识的学习,掌握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是做好中医护理工作的基础。《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明确要求,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三年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技术,必须有中医护理的理念,有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护理操作规程要在这些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进行。其次是在基础护理的教学中引入中医护理。护理院校的学生时期,是打好基础的时期,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中医护理的理念和提高理论基础,并将中西医护理相互结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两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促进社区医学与全科医学护理的发展。再次是要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与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在护理操作培训中,要结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将中医护理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康复训练护理、饮食调护等护理方法融合在基础护理操作中。让护士正确理解预防与治疗的原则,树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观点。理解观察在护理中的作用,了解心理护理对治疗的作用,多于患者沟通,帮助病人克服负面情绪,“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既来之则安之”,使患者保持乐观、平静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在饮食调护中,帮助病人制定合理的食谱,教会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对口舌生疮的患者,除遵医嘱给予清热解毒的外用药物外,还要嘱患者忌食油腻煎炸食物,以免心火亢盛,心火上炎。同时在情志护理上,嘱患者不要有激动发怒等过激的情绪,以免火上加火,使病情加重或者拖延治愈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膳食护理,并且有时还可以代替药物的治疗[4]。尤其是在病人初愈,脾胃功能还未完全恢复时,应少食多餐,以促进病人的康复。第四是要将中医护理的知识融入基础护理实施。如长期卧床的病人,可运用康复护理的理念,为病人进行背部和肢体按摩,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在测量脉搏时,可利用脉象形成的原理,从脉搏的次数、节律、浮脉、沉脉、数脉、缓脉等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等[5]。

3将中医护理的特色融入基础护理

在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的过程中,将中西医进行结合,各取所长,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如压疮护理时,在常规压疮护理的同时加用中医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效果,缩短疗程。如首先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可用浸泡中药红花、紫草、丹参的酒精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压疮发生后,可以用中药涂抹、清洗、TPD烤灯照射,有利于压疮的愈合。

对风湿性关节炎、骨退化性病变等骨质疾病可通过药浴加按摩,过药液的有效成分刺激相关穴位,达到气血调和、经络疏通、祛邪扶正的作用。

总之,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和精华。在辨证施护前对病人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解,在护理中综合分析望、闻、问、切所搜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辨清疾病的性质、部位、原因,结合个体性别、年龄、体质及气候的变化,结合情志调节选择合理的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药物薰洗等相应的护理技术进行疾病防治。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可以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增加基础护理效果,促进基础护理的发展,提高护理人员观察疾病的能力,丰富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黎娟兰.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的尝试[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163-165.

[2]冯明英,熊玉华,黄琼芳.医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探[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382-383.

[3]陈超.中医饮食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2):12-15.

[4]楊翔宇,成翼娟.护理质量评价中医院感染评价标准的构建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1):29-31.

护理不良事件知识培训计划 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建设,各科应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规范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要求各科室及时上报本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为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以降低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训目的

1、提高全员护理人员对上报制度及流程的知晓率及护理人员主动上报的积极性。

2、减少或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3、及时培训护理不良事件的新制度及流程,保证护理人员不断获得新知识。

二、培训计划

1、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护士培训一次。

2、各科室每年组织本科室护士培训两次,并进行考核。

3、对护理不良事件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三、培训内容

1、护理不良事件的界定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和流程

3、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4、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原则

5、护理不良事件预防与处理规范

三、培训要求

1、听课人员按时参加并做好学习记录。

2、不能按时参加培训者需向护士长请假说明事由,由护士长上报护理部。

3、除参加全院培训外,各科室还应自行组织相关培训,并进行考核。

四、督导检查

1、护理部督导培训计划的实施,发现不足,适时更改计划,保证培训计划顺利进行。

2、组织护理人员的考核工作,检查培训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各科室护士长督促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相关内容,提高主动上报的积极性。

五、考核

1、培训结束以试卷形式进行现场考核,考核结果存档记录。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参加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2、科室晨会提问,并做好考核记录。

3、护理部进科室督导检查相关内容知晓率。

护理部

医院护理礼仪培训知识浅析 第6篇

理论篇——护理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理工作者在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和健康服务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护理人员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也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

意义篇——护理礼仪的作用 1 护理礼仪对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

仪表指人的仪容、姿态、穿着与风度。仪表美虽然是一种外在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境界与情趣。整洁的仪表,优雅亲切的举止,热情关怀的语言,渊博扎实的医学知识,熟练精湛的护理技术,执着敬业的奉献精神,可以赢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护士礼仪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护士是患者住院的第一接待人,从说话的态度、方式、接待者亲切、热情、文明、礼貌中可以看出这个医院的管理水平。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得最多,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体现对病人的尊重呢?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上。众所周知,人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气氛,给人以美或丑的感觉,给人际关系造成影响,促进或防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此外,恰当的言谈举止,还可以给人以依赖感,所以护理人员的职业礼仪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护士的职业礼仪,是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处世得宜,待人以礼是当代护士应有的风范。一个专业护士每天在临床工作中所展示的服务内容,职业行为和专业形象代表了小到科室,大至一个医院的护理专业水平。护士的语言有有声语言和势态语言两种。“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诚于中而形于外”真实可信的内容加上热心诚恳的表达方式,可使护理工作达到理想效果。护理礼仪是强化护理行为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需求以及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已成为代表医院文化、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礼仪被融于护理操作的每个环节,加入院接诊、三查七对、巡视查房、值班交接等。良好的护理礼仪不但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而且其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可以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能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服务工作质量。4 护理礼仪能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

护理质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护理技术,二是良好的护士礼仪,护理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质量的高低,但如何使护理技术在应用中起到最佳的效果,还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礼仪:例如护士自然、亲切的表情,文雅、健康的姿态,一句温暖的话语,促使患者讲出心里话,使护士及早发现患者存在和潜在的心理问题,患者和护士在沟通中得到安慰、理解、帮助和鼓励。如对待肿瘤的病人,他们有一定的特殊性,许多病人情绪低落,心情绝望,对治疗无信心,不管在治疗和护理上都有抵触情绪,此时病人可以发生不礼貌的言行,护理人员应忍让克制,让病人倾诉内心的忧虑和恐惧,使郁闷情绪得以宣泄,此时护理人员应怀着一颗爱心,安排疏导病人,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关心和鼓励病人,稳定病人情绪,使其保持平衡的心态。所以对医护人员提出更高要求,护士礼仪、人性化的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护士精湛的技术,广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及行为,将使病人提高对治疗的信心,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多与病人及家属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关心同情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康复。护理礼仪是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的有效行为方式

现代护理管理以整体护理为核心,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娴熟、高超的护理技术,相应的医疗和护理知识,还应有渊博的人文知识,有很好的涵养和良好的行为规范。良好的护理礼仪服务对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给以微笑。微笑是人际交往的多钥匙,作为白衣天使的微笑是美的象征,是爱心的体现,给患者以生的希望,它能改善同事间、护患间的关系。当身患重病满怀信心来到病房求医时,不仅得到医护人员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种文雅、健康的姿态,一个自然、亲切的表情,都可以促使患者把心里话讲出来,便于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存在和潜在心理问题,使患者在与护士的沟通中得到安慰、理解、帮助和鼓励,有效地排除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为早日康复而积极地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护理理念服务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

由于护理人员对病人人性化的关怀和护理,使病人住院满意率得到了增加,如病人出院时,护士可根据通知协助病人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向病人交待用药方法,现将叮嘱病人出院后保证休息,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并进行饮食指导,致以良好的祝愿。目送病人离开病房,给病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这些细微之处充分体现了护士“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7 护理礼仪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保健

良好的护理礼仪服务不但给患者治疗提供积极的支持,而且对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保健也有一定的效用。临床护理人员长期面对的是患者,患者的病痛、泪水、抱怨,有时甚至是无礼的谩骂,会给护理人员心理上带来不良的情绪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做好自我心理保健非常重要。从表面上看,护理人员的衣着、仪态、表情只对患者产生影响,但实质上这些也会影响护理人员本身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护理礼仪,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护理人员保健健康的心态,进而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第一讲、医院护理礼仪培训导入

1.护理礼仪培训的目的2.护理礼仪培训的重要性

3.护理服务意识提升

4.护理服务心态培训

第二讲、医院护理人员个人形象塑造

一、护理人员仪容

(一)仪容的基本要求

头发:男士发式、女士发式

面部:男士修面、女士化妆

手部:指甲

(二)女士化妆原则

二、护理仪表

(一)着装的基本原则

1、个性原则

2、和谐原则

3、TPO原则

(二)常见着装误区点评

(三)西装及领带礼仪

(四)鞋袜的搭配常识

(五)首饰、配饰、皮包的选择和使用规范

(六)服饰色彩搭配

第三讲、医院护理人员仪态规范

一、动作语

(一)手势语

(二)站姿

(三)坐姿

(四)走姿

(五)蹲姿

二、表情语

(一)微笑

(二)目光

三、能力训练

项目一:微笑、目光训练

项目二:站姿训练

项目三:走姿训练

项目四:坐姿训练 项目五:蹲姿训练

项目六:手势礼仪训练

项目七:鞠躬礼

项目八:综合训练

第四讲、其他常见医院护理人员服务礼仪

一、日常接待礼仪

1、打招呼与握手

2、称谓礼仪

3、鞠躬礼仪

资深礼仪讲师晏一丹老师主讲课程:

《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商超礼仪》、《公务员礼仪》、《学校礼仪》、《保险行业礼仪》、《医护礼仪》、《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礼仪》、《职业形象与商务礼仪》、《职业化素养与技能培训》、《优质客户服务》、《压力与情绪管理技能提升》、《客户投诉与处理技巧》、《有效沟通艺术》……等等;详情请关注http://或致电0371-53767886 ***获取更多。

4、引导礼仪

5、递送物品礼仪

6、公共场合应注意的礼仪、礼貌与禁忌

二、介绍礼仪

三、电话礼仪

1、拨打电话礼仪

2、接听电话礼仪

3、电话礼仪注意事项

四、电梯礼仪

五、茶水递送、入座交谈礼仪

康复护理理论知识及技术培训班 第7篇

一共参加八节理论受课,一节操作培训课,其中与我们科有关的是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与训练、康复护理新思维及间歇导尿,邀请了台湾专家受课“台湾长期照护现况与发展”。

一、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1、概述:吞咽是人类维持最基本的需求,是人体营养的保证。

2、思考:当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进食时,他会有何感受?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当然是很痛苦,对食物的需求和渴望度?

3、当人体发生吞咽障碍时可以出现:⑴脱水,⑵营养不良,⑶窒息,⑷肺炎,⑸焦虑、抑郁,⑹住院日延长、费用增加,⑺影响早期康复等。

4、病因:结构性吞咽障碍和功能性(神经性)吞咽障碍

5、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据有关报道,51%~73%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

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因此对吞咽障碍的研究成为康复治疗的重要课题之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康复护理也成为目前脑卒中治疗研究的热点。

(一)内容

1、吞咽障碍神经机制的新认识

讲述吞咽的解剖结构,吞咽的概念,正常吞咽的过程

2、吞咽障碍的评估 ☆

在吞咽障碍的管理过程中,准确评估患者,及早发现吞咽障碍是最重要的。护

士是最直接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如果能够运用吞咽障碍评估工具正确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并给予及时干预,将对吞咽障碍的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为病史采集、合并症状、临床检查(口面功能检查、吞咽反射)、洼田氏饮

水试验、才藤荣一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纤维喉镜检查。

3、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合并吞咽障碍时,患者最基本生理需求受到影响,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

据报道,脑卒中病人焦虑发生率为18.4%,抑郁发生率25.0%~60.0%,因此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康复训练环境,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与疏导,从生活、功能训练各方面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和精心照顾,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取得病人与家属的积极配合。

3、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训练计划:

口面部器官运动训练

冰刺激

呼吸训练

改变吞咽姿势

进食训练

电刺激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护理培训师每个科室选出一名, 28个科室共28人, 均为大专以上学历, 其中主管护师20名, 护师8名。护理部由一名负责操作的护士长对各科培训师进行集中培训, 该护士长已通过青岛市护理学会统一组织的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考核。

1.2 方法

1.2.1 护理培训师的选拔:

由科室护士推荐, 护士长根据平时工作情况及历年来护理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在95分以上,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心理素质好, 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护理技术操作熟练、良好的沟通、组织、教学能力的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为培训师。

1.2.2 培训师的培训:

护理部根据卫生部下发的五十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从评估、准备、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考核评价等方面, 结合临床实际情况, 取优补缺, 持续改进操作要求, 从临床实用性出发制定出20项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操作流程标准、规范。每2周对全体培训师进行一项操作现场演示培训, 由护理部护士长先操作演示并录制影像资料, 每名培训师根据要求认真进行一次操作练习, 其余组员认真观看。操作结束后, 其他成员对其进行评价, 帮助找出各自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利用对他人的认真观察及效果评价, 使自己得到不断地提高。护理部护士长给予指出操作中要点、难点, 培训师结合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 进行反复练习和自我纠正。护士长再对各位培训师进行考核, 直至考核成绩优秀操作娴熟。

1.2.3 护士培训:

考核优秀后的培训师回到病区, 采用同样的培训模式对全科护士进行集中培训, 观看影像资料、现场示范和指导, 科室护士对此项操作进行反复练习, 培训师按操作规范严格考核本科室护士, 直至考核优秀为止。

1.2.4 考核方法:

操作考核评审小组成员由护理部护士长和各科培训师组成, 对全院护士进行逐项考核, 每半月进行一次。评分标准以护理部制定的20项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总分按照100分计算, 考核成绩≥95分为优秀, 90~94分为达标, <90分为不达标,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指导, 不达标者一周后补考, 直至考核优秀。每个科室护士的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在全院内部网络上进行排名公示, 考核优秀者与当月绩效挂钩, 并给予奖励。

1.2.5 统计学方法:

对神经外科26名护士培训前后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计算出各项操作成绩培训前后考核达标率,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神经外科26名护士参加医院护理操作考核后, 各项操作达标率均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 考核前达标率为76.56%, 培训后达标率为100%。

3 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通过护理培训师的集中培训, 规范了护理操作流程, 使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培训师集中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对全体护士再培训的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使护理操作培训更加规范和广泛, 使每位护士都具有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 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4 讨论

护理培训师通过集中系统化培训, 规范了科室以及全院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以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质量控制, 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进而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满足患者需要, 适应社会对护理质量的需求, 使护理专业日臻完美[2]。同时, 增强了护理培训师的责任感, 使其成长为护理骨干, 参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 在临床护理中成为护士长的得力助手。在全院星级护士评比中加5分, 使护理培训师有一种荣誉感, 激发了工作积极性。通过培训使科室乃至全院护士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提高了全院护士的职业素质, 使其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市级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有三名护士取得了优异成绩, 其中一名获得护理操作能手的荣誉称号。通过系统化的培训, 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综合应用各科理论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及灵活应变的能力[3]。护理规范化操作是护士从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基础, 护士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这种方法增强了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此种培训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培训师进行规范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护理部集中培训各科室护理培训师, 护理培训师再对科室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 护理部成立考核小组再对全院护士进行考核, 观察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护理操作考核达标率的差别。结果 培训后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水平及考核达标率显著提高。结论 护理培训师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 对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培训师,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

参考文献

[1]陈杰.关于加强护生技能训练的探讨[J].医学与社会, 2008, 21 (2) :58-59.

[2]黄天雯, 张小燕, 熊洁.我院在职护士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 2008, 1 (1) :28.

上一篇:移民公司年终总结下一篇:因为爱你,所以逼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