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诗歌赏析

2024-07-11

采莲曲诗歌赏析(精选16篇)

采莲曲诗歌赏析 第1篇

采莲曲唐诗赏析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出自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采莲曲诗歌赏析 第2篇

采莲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云散青天挂玉钩,石城艇子近新秋。

采莲曲诗歌赏析 第3篇

1. 广东高考诗歌赏析题型的重点内容分析

(1) 在高考中设置诗歌赏析题型的作用及目的。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鉴赏优秀的诗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此外, 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对诗歌的鉴赏就成了对传承诗歌文化的重要方式, 因此, 在高考之中设置诗歌鉴赏这一题型, 可以使诗歌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

(2) 全国卷同广东卷试题内容的比较。在广东卷的高考试题中, 第一题一般比较侧重对意境、场景、炼字、炼句的考察, 第二题则倾向于考查学生诗歌的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而在全国卷中一般第一题就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等问题的考察, 而第二题则一般侧重对诗歌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考察。

2. 当前诗歌赏析常规教学现状阐述

(1) 诗歌赏析对高中语文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诗歌鉴赏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一般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诗歌鉴赏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清晰明确;二是诗歌鉴赏可以使语文教学摆脱感性的束缚, 向着理性发展;三是诗歌鉴赏可以使语文教学从零碎的知识点教学走向系统教学。

(2) 当前诗歌赏析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现存的诗歌鉴赏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 有时不但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束缚。首先, 教学模式化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其次, 应考模式改变了诗歌鉴赏课程的初衷, 使学生对于诗歌鉴赏课程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最后, 一部分教师的错误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产生了误导。

3. 高中诗歌赏析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方案

(1) 通过理论分析使学生找到诗歌规律。诗歌是诗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对现实生活、个人情感、景致物象等进行概括, 并通过韵律优美的句子将其反映出来, 展现诗人思维艺术和审美倾向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并在已有的归类内进行独立的思考, 对不同诗歌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同类诗歌把握其相似的思想内涵。例如, 在粤教版语文必修一中, 同时选取了《诗经》中的《氓》和《静女》, 它们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同时表现了古代女子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但是不同的是《静女》一篇表现了恋爱的美好, 《氓》却在后半段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引起读者的反思。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诗歌鉴赏知识性的教导, 还要对学生进行诗歌理论性的教导。我国古代的诗歌理论虽然不如诗歌那样篇目多, 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不朽的巨作, 像《沧浪诗话》《六一诗话》等都对诗歌进行了关键性的赏析, 这些内容虽然不在高中诗歌教学和考试的范围内, 但是对其理论进行简单的了解,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手法。

(2) 通过大胆探索, 强化课堂实践。课堂是教师的课堂也是学生的课堂, 教师应该通过大胆探索突破传统课堂理念的限制, 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传授与接收, 而应加强师与生, 生与生之间的互动,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活跃的状态, 使他们积极探索教学内容, 甚至在课堂实践中完成自学。例如, 在对《琵琶行》一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播放琵琶乐曲, 还原当时的背景,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映衬下对诗中场景进行模拟,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诗人创作时的思想倾向, 再对学生模拟中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指导, 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陷, 并对此次课堂教学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既使学生展现了自我, 提高了自身素质, 又完成了对本诗的学习, 符合高效课堂的理论。

(3) 通过品读鉴赏, 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诗歌来源于现实, 所以对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教学, 必须将学生引入社会背景。而对于社会背景的引入, 一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诗歌的背景做细致的阐述,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再将社会现实反馈到诗歌中, 把握诗人的创作心理。第二, 在诗歌教学中引入诗人的思想情感, 使学生加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一般情况下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的, 如果不能对这复杂的情感进行全面的体悟, 就会出现答题失误, 所以必须在教学中介绍诗人的情感, 并将其情感进行系统的归类, 便于学生把握。例如, 诗人在表现忧国伤时的情怀时, 一般还会对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进行揭示, 或是对人民的生活疾苦表示同情。

3. 结语

采莲曲诗歌赏析 第4篇

采莲曲

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乐府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采莲曲诗歌赏析 第5篇

采莲曲

作者:郑 朝代:唐 体裁:乐府 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6篇

采莲曲

南北朝: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译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头上戴着华丽的彩带与花钿,罗衣飘飘垂在绿色的水面。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询问夏日盛装的少女将要到哪里去?是要乘舟去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想把暗示爱怜心意的莲子寄给你,辽西三千里,路远道阻无机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只希望你早日凯旋,趁这美好的荷花还艳丽澄鲜。

注释:

锦带杂花钿(diàn),罗衣垂绿川。

采莲曲:乐府《清商曲》名。锦带:锦制的衣带。杂花钿:杂饰着花钿。花钿,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饰物。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子:你,指采莲女子。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辽西:指辽河以西的地区,今辽宁的西部。此指丈夫征戍之地。无因缘:没有机会。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旋返:回还,回归。及此:趁此。荷花鲜:字面是指荷花的鲜艳美丽,实际是用来比喻女子的青春美貌。

赏析:

此诗前二句勾勒出思妇的形象,让读者从美的装扮想象出美的人;接着二句设问过渡,巧妙地将笔触从采莲女转向采莲女的怀人;之后二句暗示采莲女的丈夫在遥远的边地,二人音息难通;最后二句直接抒情,写采莲女盼望夫君早日归来。

此诗首先以第三者的眼光描绘采莲女,继开头纯客观的描写以描写与之直接对话,使“旁观者”的身份转变为直接参与者的身份。其中,首二句只写采莲女的穿着打扮而不作肖像描绘,于描写穿着中点出其身处的地点,使一个可爱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接着二句以设问的形式作为过渡,转而采用与采莲女亲切对话的形式:前句是用一个假设中的人物的问话,后句则采莲女的回答。紧接着的“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四句又改用第一人称来描写,直接从采莲女的角度抒发情感,是主人公思“君”心境的自我剖露。其中,“辽西”与“江南”的对比突出了采莲女与“君”地理上相隔之遥远;“欲寄”则透出采莲女难以言说的一往深情。

赏析诗歌的技巧 第7篇

一.反复吟诵, 把握诗歌总体形象

读诗, 先要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恰当, 抑扬顿挫, 能初步读出语气, 然后放声去读, 朗读中融进自己的感情, 把朗读与品味结合起来。在弄清诗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品读, 品读要做到“一疑二好三关键”:疑———就是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好———即自己认为优美的、有哲理的语句;关键———即自己认为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教学时, 应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仔细揣摩、赏析。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 我们就能拨开迷雾, 透过现象, 把握全诗的主旨,

赏析诗歌的重难点句子, 可以抓住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可以从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或句式等方面来进行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贴切、形象的修辞手法都能更加突出地表现事物特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通感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句式整齐, 能使句子韵律整齐, 琅琅上口, 富有美感。

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 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以体会诗歌的形象性, 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

二.品味语言, 感受节奏音韵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和含蓄的。诗歌最美的, 就是语言, 以其跳跃性, 音韵美, 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要反复吟诵、发挥想象, 对诗歌内容进行再加工, 才能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层的思想感情。而一些语言在诗歌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它也是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的一把钥匙。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古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古,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语言的精妙。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 也是它的生命。”欣赏、理解诗歌就要善于反复吟诵, 悉心地感受音韵之美, 体会节奏之感。品味诗歌语言时, 还应注意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飘逸、浓烈悲壮、沉郁顿挫、平淡宁静、典雅庄重、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

三.分析要点, 感受诗中蕴含的真情

分析理解诗歌, 在朗读吟诵、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由分析重要词句, 去寻求诗中蕴含的真情, 而这“真情”就是诗歌的中心思想。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 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 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 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诗歌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的积累, 达到感悟和理解, 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 多角度阅读。阅读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要调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去体味诗中蕴含的真情。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如郑愁予的《雨说》, 这首诗借雨的拟人化形象, 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 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四.联想想象, 捕捉诗歌意境

意境既是诗人作诗的最高艺术境界, 又是理解诗作的窗口。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它可以启迪人们联想, 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若要捕捉到诗的意境, 就要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 从而体会作者的底蕴。引导学生尝试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体味生活,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富有意味的物象, 构成美妙的图画, 来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某一事情某一对象的理解与情感。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 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 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 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品味诗歌的“境”, 最直接的做法是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 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 引导学生紧扣诗人提取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将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起来, 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 品味那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 感受作者那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8篇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乱”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闻歌始觉有人来”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采莲曲》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采莲曲》创作背景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9篇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翻译

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

萦:萦回,旋转,缭绕。

飐: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两句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 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习习,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但是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创作背景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0篇

《采莲曲》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3卷第19首。《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

《采莲曲》原文

采莲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注释

①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③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④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⑤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⑥踟蹰:徘徊。

《采莲曲》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采莲曲》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采莲曲》繁体对照

采蓮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古典诗歌赏析例谈 第11篇

一、扣炼字, 明象觅深情

古人写诗, 为“状难写之景于笔端, 抒不尽之意于言外”, 特别注重炼字。炼字也就是锤象炼意。依据古人的炼字规律, 扣住精炼字反复推敲, 也就能顺理成章地明了意象和象中之情了。

“着一字, 而境界全出”。王国维称赞:“‘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 (意境) 全出。”诗歌用一“闹”字, 化静为动, 红杏春意勃发之象, 诗人雅兴高涨之情, 一起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故曰“境界全出”。这一字就是所谓诗眼, “立片言以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文赋》) 即居于要害的谓语部分, 且是具有警策作用和带着浓烈感情色彩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中“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着上“寒”“老”二字, 境界顿活:村落里升起点点炊烟, 使得暗绿色的橘柚更添寒意;秋色中, 梧桐叶落, 枝头光秃, 显得更加老苍。诗人以心观物, “寒”因谢眺的飘零而心寒, “老”为自身的坎坷而意老, 二眼一经拨亮, 全诗通灵, 结尾“谁能理解我怀念谢公的情感”的慨叹有了依据, 而二、三句也有了着落。“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看似泛泛写景, 细读不难发现其效仿化用谢眺诗句“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的痕迹。

二、辩曲笔, 识路探幽境

“作者有思路, 遵路识斯真” (叶圣陶) 。诗的思路实质上是诗人使意与象交融的运思过程。遵路而进自然能真切地领略意与象的幽境。然而, 读者却常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这是因为诗人为取得曲径通幽的效果, 其思路往往在“山重水复”间蜿蜒, 有时还会别具匠心地“曲笔设疑”。怎样破疑识路呢?思路无论怎样隐晦曲折, 都能从诗的文笔中找到其运思轨迹。

采莲曲诗歌赏析 第12篇

采莲曲

作者:贺知章朝代:唐体裁:乐府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采莲曲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3篇

采莲曲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1

采莲曲二首

王昌龄〔唐代〕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她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近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乱”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闻歌始觉有人来”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采莲曲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2

采莲曲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戎昱

原文: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译文

其二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鉴赏

《采莲曲二首》其一(“吴姬越艳楚王妃”):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开头两句写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采莲的`时候因为摆动莲舟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裙。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第三、四句分别用花和月来衬托这个女子的美貌。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女子的美貌,从“争弄莲舟水湿衣”可以想象出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子在船中拨动船桨的娇美动作。诗中的花、月、舟、水都是来衬托她的容貌。

《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姿。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仿佛鲜艳的荷花正对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也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些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四年级诗歌译文:采莲曲 第14篇

[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诗歌赏析教学的新思路 第15篇

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歌是最应该也必须引起学生兴味的体裁。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学着简单而倍感兴趣?如何让学生玩转诗歌赏析?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 做了一些尝试。

一.学唱歌、背诗歌、悟情感

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性超强, 抓住他们这一特质, 教师可以利用歌曲帮助学生记忆、感悟诗歌。

如:邓丽君《淡淡幽情》专辑, 十二首歌曲均选自宋词名作, 有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再如歌手曹颖原词照搬歌曲《钗头凤》 (陆游《钗头凤》) ……

我们还可以从一些流行歌曲中找到诗歌的影子, 《在水一方》化用《诗经·蒹葭》, 《烟花三月》化用了王维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爱极了《还珠格格》, 当主题曲“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响起时他们雀跃异常;当痴情女子紫薇对尔康深情唱出“天苍苍地茫茫你是我永恒的阳光, 山无棱天地合你是我永久的天堂……”时, 他们为之动容!事实是这两首歌曲都化用了《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教师可以找出歌与诗的对应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背过歌词就能背过相应的名句, 能理解歌词就能体会诗境。当悠扬的歌声飘起时, 再难背诵的诗, 再难感悟的情, 学生也不在话下。

二.品诗歌、学写作、悟诗境

《唐诗宋词选读》中有许多意境优美的诗歌, 近几年高考各省也出现了许多“诗歌鉴赏”新题型, 如2010年四川卷19题: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 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 进行生动描写, 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再如2008年湖北卷第21题要求把诗句改写成电影脚本。

结合以上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穿插一些扩写、改写诗词的写作训练。如杜甫的《客至》可以根据诗中意境写一首简短的现代诗, 苏轼的《定风波》改写成现代散文诗, 《兵车行》可以训练场面描写, 高适的《燕歌行》改编成剧本……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近诗人, 同诗人同呼吸, 共命运, 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提高学科综合素质。

诗歌写作, 可以消除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感、畏惧感, 而这种距离感正是现阶段诗歌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改编诗词, 是对文本内容的有力映射和佐证。它对诗歌的再度深挖, 能让学生深层体会诗歌蕴含的内容、意境。

三.引入诗话、抓准瓶颈、自主思维

诗话中, 有许多可以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在合适的时候引用诗话, 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

如在欣赏柳永的《望海潮》时, 学生对西湖的美景和杭州繁华景象感悟肤浅, 泛泛而谈, 我适时抛出南宋文人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中的诗话材料:金主完颜亮读罢柳永《望海潮》“遂起投鞭渡江, 立马吴山之志”, 隔年便大举攻宋。提问:“你认为哪句话吸引了金主?”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各抒己见, 进入一种自由的审美境界, 并抓住了“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重点赏析。

诗话在教学中起到了画龙点睛、抛“玉”引玉的作用。

四.新知旧知、以熟带生、知识迁移

从小学到高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百首古诗词。在解题时要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相关联想, 以熟带生, 由已知向未知延展, 从而形成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眼儿媚

【宋】贺铸

萧萧江上荻花秋, 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 两行新雁, 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 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 明朝心上, 后日眉头。

首句以景物烘托离情, 上片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结合上片进行赏析。

在看到这首词的上片后, 我们在脑海中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类似诗句。如“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设喻, 少修饰, 不用华丽的词藻, 以最经济最节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这些均是白描手法的基本特征。思考到这里, 我们就可以断定, 本首词的上片使用的就是白描手法。

采莲曲诗歌赏析 第16篇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袂 一作:袖)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译文

若耶溪旁,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正在采莲子;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只见那高高举起的香袖在空中飘荡。

那岸上是谁家公子在游荡?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注释

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紫骝:毛色枣红的良马。

踟蹰:徘徊。

《采莲曲》赏析

通过描写精心装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达 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动的爱情。以及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发出的愁思。

首联是说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颔联是说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颈联两句写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最后尾联则是说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这与他平素洒脱自信、率真不羁、清新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种细腻温婉的笔触,引人遐思。“踟蹰空断肠”,似是断肠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独酌》中一身孤傲与月为伴,与影为伴,还是免不了苍茫寂寥、清绝孤独之感,一向大气豪迈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采莲曲诗歌赏析】相关文章:

白居易《采莲曲》赏析08-27

采莲曲教学课件09-17

采莲词教学设计06-18

上一篇:个人大学四年生涯规划下一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案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