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一级技师论文

2024-05-18

电工一级技师论文(精选7篇)

电工一级技师论文 第1篇

中频感应烧结炉常见故障分析

与改进研究

作者:

单位: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分公司 时间: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中频感应烧结炉常见故障分析

与改进研究

摘要:中频感应烧结炉加热技术具有快速、清洁、节能、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在线生产、非接触加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的冶炼行业。但该设备控制部分故障频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该设备能力的发挥。本研究工作针对中频感应烧结炉常见故障,从电气控制部件入手采用全新的方法进行改进,减少故障发生的机率,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运转率。

关键词:中频感应烧结炉;炉胆;炉体;感应圈;电力电容器

0 前 言

目前,随着科学的进步,材料学科进一步发展,钼制品的高温烧结多采用中频感应进行加热。而金钼股份金属分公司于1994年开始引进中频感应烧结炉,发展到现在数量已达到18台,产能从原来的每个月5吨,已发展到现在的每月200吨,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产能上都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然而中频感应烧结炉的故障维修一直困扰着企业,通常故障点不明显,排查因素多,并且在通常情况下维修时间长,这些原因严重影响了中频感应烧结炉的运转率。本文的研究工作总结了本人自身十几年来的中频感应烧结炉维修与实践经验,从电气控制部分入手,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并且讲述了故障易发点形成的原因,以及其解决方案。1 中频感应烧结炉的工作原理及电气原理 1.1中频感应烧结炉的工作原理

中频感应烧结炉所应用的原理主要是来源于法拉第所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也就是交变的电流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导致导体产生发热的现象,感应加热是电加热的良好形式之一,它是

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变为热能,使三相电源通过中频感应电源变为中频交变电流,而当交变电流通过圆形感应线圈后,就会产生交变感应磁场,也就是说会产生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改变的交变磁通Φ。当把一块导电金属(对于金属分公司烧结钼制品来说,其中钼压坯就相当于其中的导体)放在感应线圈内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金属内部就会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е,由于金属是导体也就会因为感应电动势的存在产生感应电流Ⅰ2,这个感应电流I 2就叫做涡流,又根据焦耳——楞次定律,涡流在具有一定电阻的金属内部流动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热量Q,从而使该金属被加热。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感应加热工作原理图

1.2 中频感应烧结炉的电气原理

首先,将三相中频交流电通过由6只晶闸管元件组成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整流为直流,经过电抗器平波之后,成为一个恒定的直流电流源,再经单相逆变桥,把直流电流逆变成为具有一定频率的单相中频电流,供给感应线圈,为了要补偿线圈的无功功率,在线圈的两端需并联补偿电容,这就组成了LC 震荡回路。

图2中频炉电源框图

金钼股份金属分公司使用的中频感应烧结炉要求具有烧结时间长并且运行稳定的特点,其中频装置进线采用380v三相电源,其额定输出功率有160kW、250kW、350kW、450kW、500kW、1500kW六种,中频电压750v。并且装有相序指示电路及显示,该电路内有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中频电压表、中频电流表、功率表以及控制板(其中包括:整流、逆变、保护)。采用自激励式预磁化撞击启动。其中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失压保护以及水压保护。2 中频感应烧结炉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中频感应烧结炉就其故障发生的范围来说,主要可分为两大块,一是控制部分,二是主电路部分,其中既包括补偿电容器、感应器在内的谐振回路,也包括其中的水冷及母排等部分。而就故障种类来说,主要可分为过流、过电压、失压、欠压、水压低以及输出的中频功率低等。其中故障发生较频繁的主要有可控硅击穿、电容击穿、控制板故障、感应线圈的匝间短路等等。而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通常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将分别列举常见的故障现象以及相应现象的处理方法。

2.1 开机不能正常启动的处理

首先,先要看控制板OP(缺相)指示灯是否亮,OP指示灯亮则说明缺相,而缺相会导致开机不能启动。然后,再查看控制板的电

源是否正常,如果电源有17V说明工作正常。而如果不是17V,则应该检查电源的变压器进线端是否为220V,出线端是否为17V,如果不是,就应当更换电源的变压器。2.2 对6只kp整流硅的检测:

断开逆变硅的控制线,看直流电压表是否能达到500V左右,如果达不到500V则说明有只整流硅KP管坏了。如果整流硅KP管坏了,则应查看控制板上的六组整流控制输出线,每次拆下一组看下电流表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这组对应的可控硅坏了,如果发生变化则说明这组对应的可控硅是好的,重新装上后,再拆另一组整流硅控制输出线看下电压表是否有变化,重复以上方法依次检查完六组即可排除故障,检测时,如果发生短路会烧保险或跳闸。

2.3 逆变硅的的四个KK可控硅问题处理

逆变硅的四个KK可控硅出问题时通常会出现以下现象:中频炉能启动,但其电流声很大且水冷电抗器震荡很厉害,并且直流电压和中频电压比值很小,这就说明有可控硅坏了,如果是短路时电流很大且难升大功率,如果是开路时,电流不是很大,但声音却明显不同并且也加大不了其最大功率,同时功率表、中频电压表都会大幅度摆动,并且在使用万用表量2KΩ挡测量逆变硅时,数值为零,则说明有一只逆变硅已经被击穿,应当及时更换,如果测量结果为不通则说明逆变硅正常。而且,发生中频电压低时,除了要检查可控硅是否损坏之外还需要彻底查水冷电容是否发生漏电,膨肚、容量变值等现象,如出现以上情况应该及时更换水冷电容。

2.4 正常运行时损坏逆变晶闸管的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正常运行时损坏逆变硅晶闸管的现象、原因及其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晶闸管的冷却水路不通或水量小,晶闸管发热使关断时间增大而导致不能关断,造成逆变颠覆现象,此时,应该检查水路并将其疏通;(2)脉冲变压器发生老化现象,使逆变硅时常发生脉冲信号提前触发的现象,造成逆变换流失败,遇到此现象应该定期及时更换脉冲变压器;(3)主回路连接件接触不良,造成大电流突然断开回路,使平波电抗器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势,从而产生逆变和整流晶闸管被击穿的现象,处理此现象应经常检查连接部件,观察其颜色是否变为蓝色或者黑色,并使用测温仪测量其温度与其他部件的温度是否相同,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2.5中频炉功率不能增大的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电位器的输出电压值没有变化。电位器损坏或电位器的电压故障通常导致此现象的发生,遇到此现象时应该及时更换电位器。(2)过电流保护动作。①由于一次过电流保护或二次过电流保护设定值低,造成的多电流保护电路动作的现象,此时,应该放大电流保护设定值。②由于电路干扰造成的过电流保护电路动作的现象,应该在电路中加入平波电抗器来消弱电路的干扰。(3)负载大量增加,但负载的直流等效电阻过小,从而导致直流电压低而直流电流却很大,造成环流困难逆变电路颠覆的现象,遇到此情况,应该更换感应线圈,从而使负载等效电阻增大。(4)负载轻导致直流电压和中频电压达到额定值,但中频电流却很小,并且中频功率达不到额定值,发生此现象时,应当增加电容容量,从而提高中频功率。

(5)电热电容器耐压降低或者电热电容器底座因灰尘、水、油等杂质造成电热电容器发生放电现象。此时,应当拆掉电容器上的铜板,并用1000V兆欧表检测。如果不绝缘,应及时清理电热电容器底座上的灰尘、水、油污等杂质或者更换电容器。(6)由于感应线圈匝间短路或者感应线圈对地短路,从而造成过压保护电路或过流保护电路动作的现象发生。此时,应当检查感应线圈以确保线圈匝间清洁,并清理感应线圈周围弧光粉及灰尘。(7)逆变晶闸管出现烧毁现象。此时应该拆掉晶闸管,并用万用表量其阴阳极电阻或者在启动中频后用示波器测量两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并观察波形是否是处于一条直线。若是一条直线则证明此晶闸管已经被击穿,应该及时更换逆变晶闸管。(8)逆变晶闸管发生关不断的现象。应该在启动中频后用示波器测量此晶闸管两端,观察其电阻是否为零,由此可确定此晶闸管运行时是否关不断,如果关不断,应及时更换逆变晶闸管。(9)发生逆变晶闸管没触发导通的现象时,应该使用示波器测量此晶闸管的两端的电压波形,若波形为正弦波则证明此晶闸管没有导通,应检查脉冲变压器波形是否正常,如果脉冲变压器波形正常则说明晶闸管已损坏,此时应及时更换晶闸管,如果脉冲变压器波形不正常,应及时更换脉冲变压器。3 中频感应烧结炉的改进

3.1 金属分公司第一代、第二代中频感应烧结炉故障的改进

我公司第一代、第二代中频感应烧结炉运行中故障频发,具体表现为:过流,分析:70%故障是在水冷电容器上,究其原因,水冷电容器是靠水冷却,冷却水管是塑料管,运行中电容器电流大,连接

部分经常漏水、渗水现象较为频繁,水冷电容器与母排连接又是软连接,用的是铜缏就会潮湿,因铜缏有大电流流过,温度很高,水漏到铜缏上就会出现变蓝、变黑、接触不良,对地打火花、烧断铜缏、烧坏电容器,造成过流动作而被迫停炉,直接影响钼产品的烧结质量。经过分析研究将怕水的铜缏改成铜排连接,我在单台炉上反复实验,结果非常成功,得到厂领导认证后,对5台中频感应烧结炉进行改造,故障率下降70%,年节约数万元,并且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3.2 中频感应烧结炉电容器部分问题及改进

中频感应烧结炉电容器出现问题的原因为:原厂家电容柜里电容用的是¢10mm厚、长10cm宽5cm的电木板与下面支架铁板隔离绝缘,电容器上面水管出现问题时,水就会把电容器和铁板连接起来造成短路(因绝缘板与铁架只有10mm),从而导致电容器漏油、打火、过流保护动作等现象。经过研究探索我将原厂家的¢10mm厚电木板去掉,改为2寸见方的电木板4根,将8台电容器全部支起,彻底解决了电容器冷却水管漏水而造成对地绝缘烧坏电容器的问题,每台炉年节约电容器数台,同时也确保了中频感应烧结炉的正常运行。

3.3 感应加热装置汇流母线的改进

感应加热装置是指利用电流产生的磁场非接触地对感应器内的金属工件实现涡流加热的装置。而我分公司的感应器一般由环形的通水铜管制成,为了减少装置的容量,目前所采用的绝大部分是将负载电路设计为由感应器和补偿电容器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该谐

振电路的最大特点就是电流大、频率高,并且在装置补偿电容柜内的汇流母线上呈阶梯形逐渐下降,在同一根母线上密度相差悬殊。然而现在我公司所用的母线多为等截面的铜排,这就显得很不合理。假如按补偿电容柜内最大电流值来考虑其截面,则小电流处的截面就显得过于浪费。假如按补偿电容柜内母线的平均电流来设计其母线的截面,则母线的最大电流处(靠近炉体处)会严重发热,增大功耗,进而降低了装置的系统效率并容易造成铜排连接部分严重发热而氧化,必须及时停炉处理氧化部分否则就会打火造成过流,将铜排表面严重烧坏。因此,电容柜内母线的理想形状应该是与电流大小相匹配的阶梯状。再加之谐振回路的谐振电流效率较高,来回母线间的距离又小,严重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会影响母线内的电流分布。这也是在设计该母线时不得不考虑的又一个问题。回流母线上电流的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每经过一个接触点,母线上的电流就要下降相应单个电容器的额定电流值(当装置的输出电压为额定电压时)。母线上的电流大小变化有规律,且头尾相差悬殊,极不平衡。

根据以上的分析,设计谐振回路母线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考虑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并根据流过母线电流的频率确定母线厚度。

(2)选取适当的电流密度。实践经验表明,在感应加热过程中,谐振回路母线的电流密度在自然风冷条件下取2A/mm2,而在通水冷却条件下取5A/mm2是适当的。

(3)根据母线电流的分布曲线,并考虑到加工的简单性和可行性来确定母线的实际形状和尺寸。

(4)改进后的母线,电流密度的选取更趋合理,更节能,母线纵向变截面形状的合理设计更符合省材料的经济原则。

以上情况经过与西航厂家反复交流,已经在我金属分公司去年使用的2000kW的中频炉实施改进措施,改进后的母线故障发生率明显降低,母线损坏次数明显减少,并且设备运行效果良好。3.4 中频感应烧结炉主感应圈绝缘的问题及改进:

原主感应圈绝缘是先用玻璃丝带包扎,然后刷绝缘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玻璃丝带就会脱落、绝缘老化,运行过程中就会听见炉内有“咔”的响声,等炉子降温后开盖进行处理,处理完盖盖运行中结果感应圈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因耐火材料是主感应圈内

衬,主感应圈本身无间隙无法进行重新包扎处理,严重时就必须拆掉耐火材料,将感应圈取出重新包扎处理,而拆掉的耐火材料多数都不能重新再用,每次浪费的耐火材料直接损失就万余元,还不算人工费、停炉期间的停产损失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网上查找最新资料,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经验,最终选择了用耐高温速干绝缘漆直接刷到主感应圈上代替原有玻璃丝带包扎的方法先在一台160kw小中频感应烧结炉上试验,结果非常成功,随后把所有用玻璃丝带包扎的中频感应烧结炉全部改掉,彻底解决了感应圈绝缘老化、易匝间短路造成过流的问题,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耐火材料、人工等费用,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4 综述

熟悉掌握中频感应烧结炉常见故障的原因、特点及处理方法,才能迅速排出中频感应烧结炉的故障,提高运转率,本文列举的中频烧结炉解决方案是解决类似问题的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勇,孙鹏涛,关鹏.中频炉的谐波分析与治理 郑州大学学报,1671-6833(2007)02-0114-03 [2] 王亮.中频炉工作原理及谐波治理.温州电业局,温州

325000 10

电工一级技师论文 第2篇

真空断路器截流过电压的产生与抑制方法 低压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50KV变电站开关无故障跳闸事故分析 用户配电所电气设备停电检修存在的问题

交流变频调速PLC在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措施

变频及PID控制技术在煤气鼓风机系统中的应用 供配电系统过电压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PLC在CK-6140型数控车床改造中的应用 中频电源中可控硅损坏原因及预防措施 高压供用电系统过电压事故防范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缺陷分析与状态诊断 消除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问题的方法 35KV电压互感器损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具有判断功能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漏电检测与智能鉴相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4种漏电保护器故障点的速查方法 基于PLC的电梯模型控制系统设计 交流调速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 直流电机驱动装置改造及应用 对多层住宅配电设计的一些看法及探讨 水泵电机交流变颤改造技术研究 变频调速交流电机的节能控制

BGP—6K真空隔爆配电箱的使用及维护 高层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 漏电保护器常见的误动拒动原因及处理 漏电保护器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分析 交流异步电动机故障综台诊断方法的研究 几例与集中供电相关的故障检修

35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故障分析及改进 10KV开关柜电气故障分析与处理 交流异步电动机故障综合诊断方法的研究

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电气设计

用PLC及变频器控制的自动供水系统的设计 真空断路器操作过电压分析与限制措施 220KV断路器防跳回路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断路器非正常跳闸原因分析 变频器几种常见故障的分析

变频器使用过程的干扰源和抗干扰措施 变频器谐波产生原因及其抑制方法的探讨 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 三相异步电动机发热原因探讨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损坏的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 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低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浅析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运行时被烧毁的原因 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对误差的影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 电压互感器损坏故障及异常分析 交直流混线电压互感器烧损剖析 电力变压器冲击合闸中故障性质的判定 配电变压器熔断器故障的减少和消除 在线监测变压器早期故障

充油变压器运行状态下故障诊断的新思路 一种防止变压器纵差保护区外故障误动的新方法

-一起变压器异常声音的故障分析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成分与变压器故障分析 铁路10KV配电变压器故障原因初探

电工一级技师论文 第3篇

中式烹调对于烹调师的刀工和烹制技术一向要求很高, 使很多厨师一直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刀工和烹制技术的训练上。其实不然, 对于中式烹调来说, 配菜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它上接刀工, 下启烹制, 配菜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到菜品的外观、味道及营养价值。

中式烹调中配菜的作用

影响菜品的外观

众所周知, 如果一道菜品的外观是“惨不忍睹”的, 那么哪怕它的味道再好也不会对食客产生吸引力, 在生活中食客总是习惯性地从外观上确定菜品的好坏。通过不同食材的搭配可有效增强菜品的色泽, 在必要时中式烹调师还会根据需要将蔬菜雕成各种形象生动的雕花来进行配菜。这种做法不仅能提高菜品对食客的吸引力, 也能提高食客在使用过程中的心情愉悦度。

丰富菜品的营养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吃饱喝好了, 而是对食物的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 一种食材, 其营养往往集中于一种营养成分上, 这个时候只有通过配菜技术来将不同营养的食材搭配起来, 在满足食客口腹之欲的同时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控制菜品的成本

饭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食客, 提高经济效益, 如果菜品的成本过高, 那么毫无疑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客的光顾, 普通食客才是饭店的主要顾客。通过配菜技术能起到控制菜品成本的作用, 原因在于不同的材料价格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果在配菜时将昂贵的食材全部放在一起, 那么不仅会影响到整道菜品的口感, 也会使成本增加。

中式烹调配菜技术运用

量的配合

在配菜时, 一般会将食材分为主料和辅料, 为了确保配菜能取得最大效果, 控制好主料和辅料的比例是十分重要的, 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 在配单一原料菜肴时, 由于只有一种原料, 因此对于选料就有着很高的要求, 例如:蔬菜必须新鲜、细嫩, 肉类材料必须选用最精华的部分来突出其肥美、鲜香、细嫩的特点。而在配有主料、辅料或多种料的菜肴时, 必须处理好材料的主次之分, 主材料要选用优质材料, 不能出现辅料材质高过主料的情况, 要意识到辅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调剂菜肴的色、香、味、形。

形的配合

菜肴主料、配料不同形状的搭配就是形的配合, 一般来说, 在配菜中既有同形搭配也有异形搭配。其中同形搭配主要指的是配菜所选用的材料形状、大小、规格等基本类似, 例如常见的青笋鸡丁、香菇肉片、土豆烧牛肉及宫保鸡丁等都是丁配丁、片配片、块配块的同形搭配, 对于厨师来说, 这种搭配是最基本的配菜技术。而异形搭配对于厨师的配菜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 在配菜的时候厨师不仅要考虑两种材料之间的形状搭配, 更要对菜品完成之后的形状有着实现的了解, 确保菜品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

色的配合

菜肴的色泽搭配指的就是在同一菜品中, 主料和辅料 (包括汤汁) 的色泽搭配要呈现出协调、美观、大方的特点, 通过配料来衬托主料、突出主料, 使整个菜肴具有一定的美感。食客们常常会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 直接从菜品的形状和颜色角度出发对菜品质量好坏下结论, 面对这种情况, 厨师只有在配菜的时候充分做好菜品色泽的搭配才能确保菜品对食客有着足够的吸引力。饭店很多菜品中都含有青椒这一材料, 如青椒土豆丝、青椒肉片等, 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考虑到青椒的提味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主料的色泽不是很鲜明, 需要使用青椒这一色泽鲜明的辅料来衬托主料。

味与香的配合

味与香的配合是为了减除原料腥擅等不良异味使菜肴更加鲜香。烹调原料本身的食味和气味大体上可分为络青馨、鲜香、芳香、平淡或基本无味, 以及擅、臊、腥、辛、苦、涩等异味。因此配料时应对烹饪原料本身固有的性味了如指掌才能在味和香的配合上扬长避短互补而不互斥使成菜更加鲜美。主料本身富有清馨、鲜香味的, 则要选择较清淡的辅料来衬托主料使主料清馨或鲜香味更加突出丰满、更加清醇、更加浓郁, 如本身鲜香的鸡、鱼、虾等配以较淡味兰片。主料本身味较平淡可以用特制高级汤汁来弥补主料味道之不足从而提鲜增香。

浅谈电工技师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4篇

一、电工技师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

1.进行信息归并和提炼

论文选题为我们对信息、思想火花进行归类、提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先确定论文选题,然后归并、提炼各种信息资料,总结、梳理自己的想法,才更有针对性。

2.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

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是论文成功的首要决定因素,因为它决定着论文的研究方向。许多应届毕业生由于选题不当,论文思想走进了“死胡同”,最后写作不下去。对技师论文作者来说,选题正确与否,对后续整个研究写作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论文能否通过答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明确论文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追求目标

毕业论文选题应能回答、解决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作者必须对自己论文的现实应用价值或学术价值有明确的定位。论文选题对整体论文价值具有先决性的影响。

论文达到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应是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首要任务就是正确地、恰当地选题。这是同学们和指导教师应共同认识到和解决好的—个关键性问题。

4.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常常感觉到的困难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切入点不明确所导致的。切入点不明确的根本问题是选题不明确,没有方向,没有问题,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毕业论文必须抓住一个切入点,即抓住论文的突破口。作者在确定选题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切入点。选题一经确定,也就基本选定了突破口。

5.理顺写作思路

选题是理顺写作思路的基础。论文选题以后,作者就能够构思论文整体布局,包括组成部分、如何衔接、创新点、材料运用、如何论证等。好的论文必须有严密的逻辑结构,观点有创新,论述充分有力,层次分明,材料运用恰当。这些都要求以正确、有价值的选题为基础。论文的选题过程也就是论文的初步构思与论证过程。耗费一定时间,确定—个好的选题,有助于理顺论文的写作思路。

二、电工技师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1.创新原则

创新是电工技师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创新性原则,就是指选题要有新颖性、先进性,有所发明、有所发现,其学术水平应有所提高,以推动本职业(工种)的发展和提高。遵循这一原则,选题时必须注意选择位居本职业(工种)较前沿的并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选择填补空白的课题;选择补充前人学说的课题;选择突破禁区的课题;选择“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课题,即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来解决本职业(工种)中的老问题或疑难问题,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验证或论证,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2.综合能力可驾驭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要体现自己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受自己的知识储备、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信息资料搜集处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确定论文题目前,学生可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料,此时要与指导教师、实际工作者交流意见,善于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敏锐地捕捉到问题,从而确定有价值的论文选题。

3.可行实用

可行实用性原则,就是指要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有完成把握,也符合自己的志趣、适合个人能力的论题,它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原则。一个论题的选择,必须从技师(高级技师)申请者的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当的题目。在主观条件方面,是指技师论文撰写者的知识结构、实践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爱好、对论题的理解程度以及献身精神等;在客观条件方面,包括文献资料、实验场所、仪器设备、时间期限和相关学科发展水平等。把握可行实用的原则,就是在选题方面做到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要考虑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把握高、难、精、尖与业务的能力,尽量做到专业对口、难易适中,选择经过主观努力自己能够完成的论题。

三、电工技师毕业论文选题的实用方法

1.调查选题法

所谓调查选题法,是指从社会需要出发,通过实践调查,搜集资料,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升,最终确定论文选题的方法。显然,这种方法需要作者进行一定的调查。调查是选题的基础,也是论文素材的重要来源。调查选题法,对自然科学专业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同学来讲,都是很实用的。通过调查确定的论文选题,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其针对性教强。

2.教学启发选题法

教学启发选题法,其应用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有心人,关心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的论证、提出的观点、采用的依据、运用的方法等,将课堂所关心的问题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开拓思路,由此及彼,提炼出自己论文的选题。

3.借鉴选题法

借鉴选题法是利用一种方法、制度等在某地某企业获得成功的经验或导致失败的教训,探讨如何解决自己关注的问题,或如何进—步完善现行的方法、措施、对策等。借鉴的目的是去其糟粕,存其精髓,为我所用,促我发展。这是采用借鉴法选题的科学基础所在。通过借鉴而确定的论文选题,有利于提高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电类技师专业论文的具体选题方向

1.选择能发挥个人特长的论文

申报电类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都具有长时间从事该职业(工种)专业工作的经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自己一整套具有独到之处的技术特长,在该专业具有较高的造诣。

2.选取专业具有突破性的论题

申报电类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对于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最有发言权。在问题最多的地方往往孕育着技术和理论的突破,如果敏锐抓住了关键之处,加以研究,就能形成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论文,指导生产实践,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选择专业内具有普遍性的论题

普遍性是指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用武之地,能够有效地指导工作实践。例如,用现代电气技术改造机床的电气控制问题,软启动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以及电梯的技术改造和维修技术等。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的内容,这些都属于具有普遍意义的论文。

电工技师论文 第5篇

论文题目:关于XK5-9/90-KBT矿用防爆蓄电池式电

机车在短距离循环车场中的改造和应用

姓 名: * * *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单位:************** 考评职业: 电 工 报考级别: 技 师

关于XK5-9/90-KBT矿用防爆蓄电池式电 机车在短距离循环车场中的改造和应用

**** ***********

【摘 要】 XK5-9/90-KBT电机车是我国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在2005年初制造的一台矿用防爆特殊型电池式机车。它适用于含有瓦斯(甲烷)及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煤矿井下且坡度不大于3‰的回风巷运输矿物、器材。由于本电机车是采用可控硅脉冲技术,将蓄电池组的直流90V电压平滑地变成直流可调电压,加到牵引电动机上,使牵引电动机端电压平滑地改变来调节机车的速度,所以其起步速度相当缓慢,相对原来的机械控制器来说,减少了机车起步时带来的冲击,运料时比较安全,所以在煤矿井下物料运输当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运输距离不长,且循环运送物料的车场当中,机车频繁起动,速度又不能过高,此电机车电路的特点是运行速度靠改变付可控硅与主硅触发脉冲的间隔来改变电机两端电压调节速度。由于长时间处于低速运行状态,频繁起动,工作电流较大,特别在运输大件物料(液压支架等)时,导致烧毁。触发电路开关频繁,特别容易损坏,加之此电机车控制箱是防爆式,结构紧凑、空间狭小、紧固点多,难以拆卸。且脉冲控制部分半导体元件和连线焊点过多,在维修时须用电烙铁和无线电维修用工具,在矿井中维修条件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在煤矿一些特殊环境下,寻求一种不淘汰现有设备,稍加改装,就能使其维修成本不高,运行状况良好,不乏是一种明智举措。【关键词】煤矿;蓄电池机车;改装

XK5-9/90-KBT电机车是我国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在2005年初制造的一台矿用防爆特殊型电池式机车。它适用于含有瓦斯(甲烷)及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煤矿井下且坡度不大于3‰的回风巷、车场运输矿物、器材。由于本电机车是采用可控硅脉冲技术,将蓄电池组的直流90V电压平滑地变成直流可调电压,加到牵引电动机上,使牵引电动机端电压平滑地改变来调节机车的速度,所以其起步速度相当缓慢,相对原来的机械控制器来说,减少了机车起步时带来的冲击,运料时比较安全,所以在煤矿井下物料运输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如(图一)

图一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操作司机控制换向手柄,指向机车需要的运行方向,此时牵引电动机磁场绕组接通。同时;skf9触头闭合,触发控制盒获得电压,通过GZ1、R6使稳压电源得电开始工作。由于sk4常闭触头此时是闭合的,106端子得电,付硅触发单元开始工作,发出付可控硅触发脉冲,触发kz2。Skf9闭合后,kz2已通过GZ4、R8获得蓄电池电压,所以即被触发导通,此时主手柄是位于“0”位。

操作司机控制箱主手柄从“0”位移至“合闸”位(约转动到300)sk1闭合,电源经由sk1→M1和M2→C→KZ2→20向换向电容C预先充电。当换向电容C的电压UC充到等于电源电压时,付可控硅KZ2即自行关断。继续操作主手柄有“合闸”位移至“调节”位(约350)时,sk3闭合,101端子获得电压,主硅触发单元工作,间隔一定时间发出触发脉冲,同时触发可控硅KZ1和KZ3。KZ1导通后,DK与C组成的LC串联谐振,振荡后,换相电容C的极性反向。此时KZ2即为正向阻断。来自付可控硅触发单元的触发脉冲,可使KZ2导通,KZ2一旦导通,C上的反向电压使KZ1关断,换相电容器C则经由KZ2充电。完成了一个工作周期。

当由KZ1、KZ2、KZ3、DK和C组成的直流续断器开断时,由电动机电流经由GZ1续流。若主手柄在此位置(约350)继续停留,则主回路将如上所述周期性工作,电动机获得较低的电压,机车起动,低速运行。

操作主手柄由“调节”位(约350)继续向前移动时,主手柄驱动磁钢,在调磁钢机构中移动,即可改变付可控硅触发脉冲的间隔,司机控制箱输出电压(即加在电动机上的端电压)也随着主手柄的前移不断提高到最大调节电压)。机车速度也不断提高。

主手柄移动至约“1300”位置时sk4常闭触头打开,而常开触头闭合。Sk4常闭触头打开后,106端子无电压,付可控硅触发单元停止工作,kz2阻断。Sk4常闭触头闭合后,KZ1处于全导通。电动机经KZ1接近全电压,速度较高。主手柄移至终点位置(1500)时,sk2闭合,直流续断器被触头sk2短接,停止工作;kz1自行关断,机车全电压运行。

主手柄由全压位退回“0”是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反。

但是在运输距离不长,且循环运送物料的车场当中,机车频繁起动,速度又不能过高,根据以上电路原理可知,此电机车电路的特点是运行速度靠改变付可控硅与主硅触发脉冲的间隔来改变电机两端电压调节速度。由于长时间处于低速运行状态,频繁起动,kz2、kz3工作电流较大,特别在运输大件物料(液压支架等)时,导致烧毁。触发电路开关频繁,特别容易损坏,加之此电机车操作间特小,控制箱是防爆式,结构紧凑、空间狭小、紧固点多,难以拆卸,每次维修几乎都要把整个控制箱挪出,拆掉电源排线,很是费事,且脉冲控制部分半导体元件和连线焊点过多,在维修时须用电烙铁和无线电维修用工具,在矿井中维修条件是可想而知的,这是此电机车令人遗憾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电机车的控制箱是电机车的核心控制部分,好比人的大脑,如果它经常损坏,不仅增加维修量,而且影响生产。在我矿,许多短距离循环车场都使用此电机车,经常维修,正常使用率很低。为此我对此电机车做了如下改动。

去掉脉冲电路板及其连线和控制部分,再去掉kz1、kz2、kz3以及续流电路部分。然后用一块阻值0.2欧,额定电压48V,额定电流40A的防爆电阻串入两电机电路中。只保留SK1、SK2、skf1、skf2、skf3、skf4、skf5、skf6。改动后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二)

图二

电路中增加电阻R是为了在低速起动时降低牵引电机端电压和减少电流,使机车稳速起动。保留sk1、sk2、skf1、skf2、skf3、skf4、skf5、skf6是为了实现机车的换向运行。去掉了脉冲电路板及其控制部分和kz1、kz2、kz3以及续流电路部分,使控制箱空间大为增加,检修更为方便。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操作司机控制换向手柄,指向机车需要的运行方向,(前进时skf1、skf3、skf5 闭合。后退时skf2、skf4、skf6闭合)机车在起步时,控制主手柄从“0”位移至“合闸”位(约转动到300),SK1闭合,电源经由SK1→R→M1→M2→20;电阻R、电机M1、M2在电路当中均为串联,速度最低。

继续旋转主手柄“1300”位置时SK2触头闭合,电阻R被短接,两电机电流增大,速度稍有提高(为中速),此时两电机在电路中仍旧串联,只是甩掉了电阻R。

从以上电路可以看出,改动后的机车只有两种速度;低速和中低速。(短距离循环车场也不需要过高速度)非常适合短距离循环车场的使用,保持原有操作顺序,机车性能也没有多大改变,而且电路简洁,一目了然。一般维护者一年当中只需更换一两次触头。实践证明,从我矿使用此电机车的单位对比当中发现;改动后的电机车经常在良好运行状态,长时间无需维修,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对此蓄电池机车的改装并不代表我对此电机车有不好的评价,只是它的电气工作性能在煤矿有些场合下不是多么适应。我的改装有点现代技术倒退的感觉,但它在我说的环境运行条件下效果很好,非常实用。试想,一台技术先进,结构复杂的设备用在它不适应的地方,导致故障频发,维修不断,影响生产,那我们还用它做什么。而对它稍加改装就能使其维修成本不高,运行状况良好,不乏是一种明智举措。

其实相同条件下,最简单、最实用的东西才是最先进的。

电工技师论文 第6篇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探索电工技术新型教学模式。分析教材并将内容模块化,针对模块化的专题提取多个项目。以项目进行理论、实验、实践的三位一体教学。同时将多种思维贯穿于项目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模块化;项目化;综合化

一、引言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试点院校,我校一直在研究理论、实验、实践相互融合的培养模式。本文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进行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以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帮助。《电工技术》是诸多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伴随着“智能制造”产业的大力发展,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变得愈发重要。目前,我校《电工技术》的授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和实践的学时数相对较少,直接导致当课程学完后,大部分学生只能做电工技术相关知识点理论推导,却不能知其本质原理。究其原因,我们的理论、实验、实践教学脱钩了,且实践环节进行的太少。但是如果过多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教学,我们的课程学时数又不够。因此,对电工技术等应用为主的重要课程,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应当综合考虑,同步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验及实践的开展应当在同一次课中完成。部分难以与理论和实验综合进行的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期间可单独安排,穿插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做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本文能够为《电工技术》课程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电工技术》的相关知识。此外,本文提及的教学模式可作为工科课程全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二、《电工技术》教材分析

现有的本科《电工技术》教学主要以秦曾煌主编的高教版教材为主,总共包含13个章节,分别为: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电工测量。其他教材基本内容与上述教材一致,如方厚辉主编的《电工技术》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电路、传动与控制、电工测量与安全用电。由上可知,高等学校的《电工技术》教材内容没有太多变化。我校采用的是秦曾煌老师主编的教材,以此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三、课程内容模块化

依据我校定位及专业要求,将现有教材内容重新编排,划分为4大模块9项专题。主要根据直流电和交流电两大分类,将原有课程内容分为电学综述、直流模块、交流模块和电机的控制。电学综述为引导型内容,培养学生兴趣,建立模块化内容之间的关系,宏观阐述电学学科的重要性及其与他学科的关系;直流模块包括耗能元件直流电路、储能元件直流电路、直流电机;交流模块包括储能元件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交流电机;电机的控制包括低压电器控制电机、PLC控制电机。

四、教授内容项目化

依据模块化后的专题,构建若干小项目,项目内容尽量与实践建立关系,以实物研究为主导。必要时可在企业完成项目。学生组成团队选择、设计、实施项目的同时,除了能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外,更能加强其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依据模块化的专题及项目,重新编排综合化的教材辅助教学。同时可以在各个项目之间穿插参观实习和比赛等实践性内容。

五、教学形式综合化

作为工科应用型为主的重要课程,理论学习、实验和实践应当综合进行。理论上的学习和实验的开展及实践的进行应当在同一个项目中完成。通过导课,阐述课程和生活的关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融入创新理念,融入学生讨论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融入项目研究,其中:知识背景与基本知识点讲授占到课时的35%,以学生为主导的专题讨论占到课时的30%,围绕项目的综合应用占到课时的35%。上课地点要依据项目灵活选择,主要在配备各种实验器材的实验室完成教学。

六、教学思维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思维。同时要贯穿以下思维进行教学指导。举例如下:立体思维,学生在进行电路分析时,看到的电路图是平面的,因此常常将电路惯性理解为“平面电路”。而电路图是由实际电路模型化得到的,其代表的电路是立体的。虚接思维,可以随意构成虚拟回路,尽管这样的电路未必有电流,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串并联思维,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充分应用串联思维和并联思维,串联思维是控制,并联思维是拓展。

七、应用举例

正反转控制三相电机属于低压电气控制电机模块中的一个项目。教学以项目的形式开展,配套独立教材,在低压电器实验室完成。导课和理论内容讲解时间占到本次项目的35%,在理论讲解时充分应用串并联思维。在单电机直接启动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并联相同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而后以此基础上进行正反转设计,学生理解起来较快。然后花费30%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并自行设计正反转连线,同时将器件与原理图一一匹配。最后应用35%的时间进行线路连接和实验验证。期间老师也可参与讨论,但是主要起到指导的作用。

八、总结

电工技师论文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置兴趣激发直观教学技能训练

现代汽车是集机械、电子、通讯和液压传动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而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基础、是根本。为把中职生培养成合格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技能的“汽车医生”,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不断调整和细化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其要求。对此,不妨做以下几点初探:

一、正视学生基础、明确目标、因需施教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而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理论抽象,专业性、实践性强,许多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上课听不懂而学不好,由于学不好而不愿学,学习动力不足,容易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培养中,应以理论为基础,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本中的教学内容,突出为专业服务的特点。

1.在讲授时必须要做到主次分明,明确区分难点和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设置。比如在讲授电路基本概念时,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电路组成、电压和电流的正方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中则要重点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代数运算以及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汽车中用到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要讲透,汽车中根本用不到的知识坚决不讲或略带一下。例如,发电机是汽车必配的元件,所以一定要讲透,而且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直到弄懂、掌握为止。再例如,基尔霍夫定律在汽车上很少用到,就可以略讲或不讲。

二、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也一样,在上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前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把观看数控机床的控制电器电路作为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第一节课。首先带领学生察看实训场地,让他们自己动手打开机床,一开始继电器的吸合声使学生“吓”一跳,再次开动时就有了准备也有了兴趣。又如在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考,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电路与电器的学习兴趣,从而认为在职校学习不再是初中阶段那些乏味的理论与概念,能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三、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让教学充满动感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高度抽象性学科,要让基础薄弱的中职生能从主观上充满兴趣地去学并完全理解及掌握,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起事半功倍之功。如多媒体、模块式一体化现场教学等,能清楚地展示电路各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内部运动关系,直观动感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能,也就是说:对PN结加正向电压是会导通的,那么它的电阻就比较小;反之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反向电阻就比较大的。用FLASH制作动画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接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再例如,桥式整流电路,可使用挂图、模型等教具,使用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化手段,把结构、工作原理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发电机工作原理可以用电脑做成动画,这样一来,就非常形象化地显示了发电机各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内部运动关系,学生就好理解,就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达到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四、理论联系实践、深化技能训练、增强动手能力

技能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交替阶段、动作协调阶段和动作完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课题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慢速到快速地进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便于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不可贪多求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本人认为整个汽车电工技能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安全用电常识及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教育,使其了解电的性能,熟悉电工操作规程,学会正确使用常用仪器仪表,为安全、有序、正确、规范的汽车电工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用常用仪器、仪表检测汽车电器各总成件。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电器各总成件的结构与作用,熟悉它们的技术性能和主要参数,掌握各总成件质量的判断方法。第三阶段,综合性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通常一个技能训练课题中用到几部分内容。例如:当同学以学过全车线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电源系、启动系、点火系等概念后,可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对车辆电路故障进行检测,教师对技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引导同学按步骤进行检测。第四阶段,熟悉协调和操作水平的提高。在学生掌握如何诊断与排除汽车电路故障以后,应着重强调工艺要求,并让学生运用中间断路法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上述四个阶段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讲解,同时对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循序渐进和启发引导相结合。例如:在前照灯光线路连接时,采用把实验分成两部分: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灯光线路的连接,当学生看到自己连接的前照灯线路接上电源后即正常发光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对实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再让学生把变光线路灯光继电器线路接上进行实验,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另外,对学生技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加以启发性的分析,如学生在不解体检测硅整流发电机时,测出的数据有时是错误的,但不知道如何检查和判断数据的正确与否,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测量数据不符的原因及检查方法,一步步给予指导,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导和分析,学生对检测方法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并将逐渐提高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专业课的学习建立在基础课的学习之上,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重视新旧知识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利于对所学的知识逐步地消化吸收和巩固。《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既需要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学会分析电工电子线路,因此,必须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提倡先预习后听课,在课前通过自学把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找出来。对学生的预习要检查和评估预习效果。凡是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就不再重点讲解。其次,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利其接受和掌握新知识。记笔记主要记教师上课讲的提纲、重点、难点,概念记关键词,难点问题应画上着重号,以便课后集中力量去解决。再者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通过“尽早”与“及时”的复习,防止遗忘至关重要。课后让学生重温讲课内容,整理笔记,以便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掌握得更牢固。另外,还要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完成好教师布置的包括实验操作的作业,收集与本专业有关的资料,以进一步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于建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上一篇:商业水街建设项目简介下一篇:大学生校外实践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