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观光车运营方案

2024-07-13

景区观光车运营方案(精选8篇)

景区观光车运营方案 第1篇

校内观光车运营方案

鉴于学院狭长形的地形状况,为方便广大师生往返南北校区的交通出行,同时,为进一步优化校园交通秩序,确保师生校内交通安全,后勤服务集团在前期调研和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校园交通组织方案提出观光车运营方案。

1、设备配臵:目前可用于校园摆渡的14座观光电瓶车共5 辆,拟调用其中1辆作为日常校园内部摆渡车,1 辆作为充电替换车(电瓶续航时间为半天)。3辆以保障临时接待任务为主,高峰期可作为补充运力。

2、运营时间和路线:(1)高峰期定点运营,点对点行驶(2-3辆车同时运行):

(2)平峰期(1-2辆车运行):南北校区往返运营,定点停靠。

4、运营模式:为保证运力,做好校内摆渡服务,拟聘专职司机4人,在重大接待任务时或驾驶员不足时,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由中心提前安排,公司各部门调派合适人选担任兼职司机,提前协调,按时计薪。

附件

校园观光车及驾驶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进一步促进校园观光车营运合理、安全、规范、稳步发展,切实加强校园观光车及驾驶员的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减少费用支出,特制订本制度。

二、车辆管理

(一)每辆车指定一名驾驶员每天负责卫生清洁,基本维护,故障报修等工作;驾驶员在每次驾驶车辆前应对车辆做基本检查,如发现故障、配件失窃或损坏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否则要对由此引发的后果负责。

驾驶员不得擅自将游览车辆开出校区,不得将车辆借与他人驾驶。

驾驶员每次用车完毕,需按指定位臵整齐停放车辆。

(二)实行车辆登记制度。

1、车辆运行日记制度。驾驶员对每日车辆运行情况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出入库时间,每日车况简述,维保记录,故障报修等。每车配备一本,一天结束时统一汇总。

(五)车辆充电制度。驾驶员每日下班后要确定需充电车辆,并将需充电车辆停在充电位中。

三、任务接待 任务接待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卫生准备:任务前一小时内,驾驶员清洁自己驾驶的车辆,除做到日常卫生的标准外,必须重点检查各个卫生死角,并反复清洁客人可触摸到的任务车辆部位;

2、安全检查:任务前进行车辆零部件检查,确保制动,动力,灯光等有关安全的部分无故障;检查沿途路线安全,确保通畅无误;

3、特殊天气检查:遇到雨雪,大雾等可能导致路面发生安全隐患的天气时,要及时检查任务路线,确保通畅安全,并检查雨帘等特殊天气需用物品,备好干抹布,随时擦干座套上的水迹,保持座套干洁;

4、仪态检查:驾驶员要身穿工作服,保持整洁,保持手机畅通。

(二)接待期间。

(二)校园内行驶时,应靠右行驶,严格控制校园内驾驶速度,行车速度不得超过 15 公里/小时;每车载游客量不得超过 13人;

(三)校园内行驶时,遇两车交汇情况打转向灯告知对方;雷雨,大雾,冰雪,路面结冰等恶劣天气应向全校师生通告后停运,待天气转好不影响安全驾驶后重新运营;

(四)在乘客坐稳的情况下方可开动车辆,要注意观察内视镜,在行驶过程中提醒游客不得站立,倒骑以及其他的危险动作;

(五)校园内行驶期间,要随时注意行人的行走方向,及时避让行人,严禁与行人争抢道路;若遇行人抢道的情况,需先减速再按喇叭,等行人离开车辆行驶必经道时方可行驶;如遇乘客在途中下车,以及停靠站点时,车辆必须减速直至停稳,方可上下车;

(六)行车过程中,驾驶员严禁超速行驶、严禁使用电话;

(七)充电设备要注意防雨,并明确标识,严防乘客触电事故发生;

(八)严格执行“宁停三分钟,不抢一秒钟”的行车原则,确保行车安全。

景区观光车运营方案 第2篇

一、安全责任人:

二、安全责任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三、安全责任范围:观光车财产、营运、乘客安全。

四、安全工作规范:

1、时刻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时时处处讲安全。

2、工作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不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3、严格遵守三峡大瀑布景区的观光车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各自的岗位责任和规范进行工作。

4、集中精力谨慎驾驶,不超载人员、不开赌气车、不开超速车和英雄车,积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违反安全职发生安全事故的,并根据其情节轻重,对司机责任人追究经济赔偿责任,直至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六、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安全责任人、景区各一份。

景区或部门负责人签名: 景区盖公章

观光农业景区规划与设计 第3篇

观光农业园区是随着城镇现代化的建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 衍生而出的集观光采摘、科技展示、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园区。观光农业园将原始农业、生态环境、知识科普以及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 改变了城乡仅靠耕作农业发展的传统发展思想, 客观的促进了城乡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提高了城乡经济的发展水平[1]。

1.1 国外观光农业园景区发展状况

国外对观光农业景区的应用, 可以追溯到欧洲神话伊甸园中人们对极乐世界的想象和向往, 描述中的伊甸园是一个神秘的与外界隔离的空间。近百年里, 欧洲对于观光农业景观的建设逐渐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接受。观光农业景区是观赏性和生产性融合在一起的园区, 从19世纪初开始, 欧洲农业旅游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0世纪后期, 随着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大, 欧洲农业观光景区进入了全盛时期。西方国家目前开展的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观光农业园区深受人们的喜爱, 例如生态农场, 农场场主分区域出租给家庭或者小型团体, 人们可以随时来到属于自己的农场区域里种菜、养花、养宠物等放松自己。

1.2 国内观光农业园景区的发展状况

我国观光农业的兴起应从深圳的第一家荔枝观光园建设开始, 此后各个城市相继对农业观光旅游产业进行投资建设。在我国众多城市中, 北京和台湾的观光农业景区目前发展的最为昌盛。在我国第五届深圳中国国际园林博览园中, 很多园区都种植了很多奇花异果, 即具有观赏性, 又能向游客科普知识[2]。

2 观光农业园景区的规划思路与设计方法

2.1 观光农业园景区景观规划的重点

现代农业园景区的规划主要以生产农产品为根本,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旅游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在规划时应着重对农业知识、观赏性等功能区域进行划分, 提升整个园区的景区价值。

2.2 观光农业园景区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1)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了解园区的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 例如气候、水文、土壤、地形等方面。对园区周围的交通环境、人口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已经实施的相关政策进行收集, 并实地进行考察, 将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 产业分布。以农产业为基本, 从农作物的栽培、种子繁育、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等产业的生产活动中, 分别建立各个产业可观光的旅游景区, 按产业属性进行区域划分。

3) 功能分布。观光农业园区要满足游客的内心需求, 提高农业园的功能价值, 可以分别建设服务区、观赏区、体验区、采摘区等特定场所, 按照不同园区不同功能进行划分。

4) 土地合理利用。在建设初期应确定园区的基本设施及场馆规模, 绘制用地蓝图, 计算用地的大小和范围, 根据土地土壤的情况对区域进行评价, 选择适宜的场地建立园区。合理的对农业园的土地进行规划, 能够更好的节省空间和资源[3]。

3 观光农业园景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在观光农业园景区整体的规划中, 应着重加强对农业景观个性化, 以及各种娱乐性观赏性的休闲设施的建设。都市游客的眼中, 农业景观是城市里见不到的风景, 建设地域文化特色的园区更能吸引游客的注意。与此同时, 观光农业园也是城乡沟通的桥梁, 在保持具有质朴情怀的前提下, 应与城市生活紧密连接, 建设一些具有现代特色的休闲设施, 这样更加符合现代的审美情趣。

观光农业园是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园区, 满足了人们崇尚健康休闲的需求, 将城市与乡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红霞.休闲农业: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探索[J].农业经济, 2013 (8) :50-52.

[2]赵永胜.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 2010 (28) :26-27.

景区观光车运营方案 第4篇

【关键词】观光生态沟;山地景区;效益分析

引言;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迅猛发展,显示了强大生命力,很多山地类景区生态旅游的开发为观光生态沟建设提供动力。本文对山地类景区观光生态沟建设的现状、建设方案、建设效益进行分析,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其应用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山地类景区观光生态沟建设现状

(一)观光生态沟概念

观光生态沟又称旅游经济型小流域,是旅游生态工程在沟谷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是为发展旅游业而进行小流域治理和旅游生态工程建设的沟谷景观地区。

(二)山地类景区建设观光生态沟背景

近年来,世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年均增长率高达20%—30%,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从我国目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传统的观光旅游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主流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出现给传统旅游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游客可以参加各类采摘活动获得农事活动体验,品尝自己采集制作的食品,这对都市人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三)可设计的旅游模式

可考虑设计以下4种旅游模式:1)山地自然生态旅游模式。主要是以体会和感受山区原生自然景观,原生型地域生态旅游。2)山区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了解山区文化与历史知识及山区文化景观。3)山区农村生态旅游模式。以山区农村景观和山民生产生活习俗为旅游吸引物。4)“三高”农业生态旅游模式。把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在。

二、山地类景区观光生态沟建设方案

(一)工程措施

其工程措施包括:1.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2.统筹安排水土保持农耕措施,控制农耕地的侵蚀;3.山上封造,通过“封禁”为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和恢复提供充足的时空条件,积极实施有效退耕还林项目,营造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水土保持林、风景观赏林;4.沟谷拦蓄,沟谷进行小流域治理,构建旅游经济型小流域;5.能源配套,建设沼气池、太阳能、以电代柴等;6.道路网络化、防蚀化,拦截道路径流,使之防蚀化,分散拦蓄,就地消化,减小集流面,防止洪流汇集。

(二)景观建设

包括:1.道路绿化,山地类景区道路行道树的选用和栽植,乡村道路栽种银杏、水杉、毛白杨、鹅掌楸等落叶乔木;2.水体建设,包括鱼塘、游泳区、垂钓区、乘船区,及水上餐厅、酒吧等建设与服务设施;3.农家宾馆建设,建设具有传统农村居家生活特色民居以及农村民俗文化的农家宾馆;4.田园风光,顺应大自然,营造的具有一定规则和审美价值的种植景观;5.森林景观,例如典型的森林生态旅游包括森林浴、滑雪、漂流和野营;6.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者服务提供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7)休闲设施,健身运动器材、图书室、活动场、阅览室、篮球场,及篝火晚会的娱乐活动场地。

三、山地类景区观光生态沟建设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

(二)经济效益,建设观光生态沟,发展旅游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利于山地地区农业的发展,且通过旅游活动使农产品生产与游客构成的消费市场直接联系在一起,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渠道;

(三)社会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

四、对策与建议

(一)多方位筹措资金

积极加大对观光生态沟建设的宣传力度,吸引城市资金投入。要建立、健全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完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宽旅游投资、融资渠道,通过招商引资多渠道地增加投入;鼓励、促进开展区域联合,广泛吸引域内外资金和社会资金;采取多种投资方式进行融资。此外,可通过村民来集资,以自发捐款、入股年终分红等多种形式。

(二)搞好项目论证,进行科学规划

观光生态沟建设的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论证要进行山地农业资源基础的分析,市场定位,做好区位选择,遵循区域优势性、科学性、基础性及市场特定性原则,突出观光农业的区域特色、游客的特定性、景区的合理性和科学意义。规划要与村镇规划相结合,针对地域特征,设计多样的观光农业形式。

(三)充分挖掘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中国的农耕文化、生物资源、农业景观、劳动技艺、民俗和民间文化等,这些都是促进观光农业发展的内在因素。观光生态沟建设在山地类景区旅游开发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我国这些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开发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观光农业项目。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扩大客源市场

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客源市场,除了在突出主题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服务质量、加强卫生等方面作出努力外,加强旅游形象宣传和实施有效的市场促销手段是不可或缺的。

(五)坚持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严禁观光生态沟建设在山地类景区旅游开发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破坏,充分利用山区的好山、好水、林地和古迹遗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旅游业的各要素融人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各个环节。

五、总结

观光生态沟建设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方式,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山区以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多样的地貌类型、丰富的植被种群、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方风情,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山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只要在观光生态沟建设的策略指导下进行理性、有序、科学的开发,山区旅游必定大有可为。

參考文献:

[1] 李向北,陈明浩.山地景观建造方法浅析[J].山西建筑,2009(08):20-21.

景区观光车运营方案 第5篇

一、加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车辆安全、高效运行。

二、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三、根据乘客流量,适时准确合理地调配车辆,指挥督促司机谨慎驾驶,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并对车辆安全全面负责。

四、定期检查车辆完好情况,检查其安全性能。不得要求未经检查合格的车辆投入营运。

五、定期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计划,并组织落实。对维护、保养、检查全过程负责,并做好详细的维护、保养记录。

六、认真做好营运车辆排班和客流乘客统计工作,为下年度经营活动提供准确的参数。

七、严格日常管理,检查和纠正驾驶员违章行为。统筹安排车队工作,调动员工积极性,按有关规章制度做好后勤工作及奖惩工作。

八、坚持长期巡视检查与现场管理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九、对车辆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存档,健全车辆档案及驾驶员档案。

景区观光车运营方案 第6篇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的发展并不断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正在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目前世界旅游市场中休闲旅游已占62%――人们不仅仅重视“观光”,更注重休闲度假,面对这种情况,不少景区,尤其是观光型景区面临着游客增长停滞、经济效益下滑的困境。观光型景区如何通过二次开发走向复苏?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提高规划质量,提升旅游品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规划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观光型景区的升级问题。

一、观光型景区的转变

1、观光与休闲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旅游形式,而以下两种最为典型,并催生了两种常见的景区。

其一,观光旅游,对应观光型景区。

其二,休闲度假旅游――随着旅游产业的升级而日渐壮大,与之对应的是休闲度假景区。所谓观光型景区是以山岳、河流、溪谷、叠水、峡谷、湖泊等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环境和园林、建筑等人文景观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景观基础,依托于上述资源的吸引力,打造形成整个区域旅游发展的吸引核。目前我国大多数景点还属于较为单纯的观光型景区。

所谓休闲度假景区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这种景区以观光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定的具有旅游吸引力产品的打造、情景化的参与与互动,形成核心吸引力。针对不同的定位,此类景区可以向某些方面深入发展,形成更为细分的形式,如游乐体验环节极致发展的主题公园。

2、观光型景区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传统的观光型景区已无法满足现今旅游产业系统升级及游客需求,主要表现在:

(1)缺少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由于传统观光型景区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起来,缺少统一的规划和设计,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接待能力超负荷、可开发的旅游项目少等,这就需要对传统观光景区进行规划的升级。如海拉尔坝后景区是一处沿海拉尔河两岸自然风光而开辟的景区,离海拉尔市区约一公里,有山有水有树有草而深得游客特别是本地人的青睐。但是在景区约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了大小不等十几家蒙古包或旅游点,由于自行选址,低水平建设,缺乏规划,使景点布局显得非常混乱。

(2)发展滞后。有些传统观光景区发展滞后,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游客热衷于四处观光旅游,“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区就拍照,回家啥也不知道”,在经历了数次疲劳之旅后,人们开始冷静下来,开始选择休闲度假游。据专家分析,21世纪观光旅游将让位休闲度假旅游。在目前的世界旅游市场构成中,休闲旅游占了62%,虽然中国正处于休闲度假游的起步阶段,但将很快进入“黄金时代”。目前,景区简陋的服务和局促的接待设施与火爆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彰显。有些观光型景区,只有少量的简易的餐馆和旅店,并且千篇一律、缺少地方特色,卫生条件较差,价钱较高。小商小贩随意摆摊,所售商品档次低。几乎没有什么休闲娱乐设施,难以留住客人。配套设施缺乏将阻碍其向休闲度假景区转变。

(3)旅游产品单一,项目设置匮乏。传统观光景区旅游产品单一,缺少高档次具备国际水准的旅游产品,没有形成国际性的品牌,同时,旅游项目设置匮乏,缺乏互动性和游客的情景体验和参与。观光型景区对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挖掘严重不足,产品和服务单一,开发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缺乏深度和广度,旅游设施陈旧落后,旅游项目单一乏味,缺乏一批科技含量高、参与性、娱乐性强的旅游产品。在投资建设旅游项目的同时,缺乏科学的论证,没有突出文化特色,没有把人文景观和当地的历史、自然地理、风俗有机的结合,使之协调配合。主要景区很多都是运用常规的思维而产生出来的平庸产品,没有旅游感召力,形成不了一种标志性的旅游品牌,显示不出独有特色和强烈的个性魅力,致使整个景区形象苍白模糊。其实旅游资源只有与文化相联,才能有活力,才能有根。以迪斯尼乐园为例,迪斯尼公园是风行全球的人造主题公园,它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立足美国文化,美国文化本身是强势文化,并且还在不断强化中。中国文化更为博大精深,但是我们对文化的发掘却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只停留在外形渲染的层面上。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和场地租赁,综合效益较低。

(4)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传统观光景区中,只是注重“观光”,而忽略人本化服务理念,难与我国旅游发展相适应。我院院长林峰博士提出,旅游设计规划,必需以人为本(见《人本主义旅游策划方法论》)。

二、观光型景区升级、复苏的规划策略

要改变上述的种种问题,跟紧中国旅游产业系统升级的脚步,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的升级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升级后的休闲度假型景区绝不是全盘否定观光,而是在观光的基础上,赋予更多、更大比重休闲的内涵。我们认为,在升级过程中,其规划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提升

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是观光型老景区提升主题的突破口。在观光型景区的规划中,要善于发现和提炼精品文化的主题,打造具有国际化标准的主题,创造强势吸引核,这是景区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何增加吸引力是景区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所在。主题提升是老观光型景区增加吸引力的必然选择和首要工作。在《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剑门关景区总体规划》中,绿维发现,原有剑门关景区为山岳型历史文化亚类,缺少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总结概括,景区内仅涉及少量的历史文化方面的旅游产品,而景区的自然资源也属于世界级奇观,却没有被充分的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景区的历史和自然资源进行重新分析、评价,发现剑山山脉及剑门关的独特地质构造,形成了“易守不易攻”、御敌以北的天然战阵,这种地质构造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安定与富庶,同时在此留下了众多攻关、守关的传奇故事,是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的完美结合典范。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论证,最终把剑门关景区的主题提升为“天生战阵,地理人文奇观”,这有助于剑门关景区的再次腾飞。

2、空间扩展

观光胜地提升为休闲度假胜地,最缺乏、最需要的是开拓景区的休闲度假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老景区由于环保和用地限制已无解决此类需求的空间。而在与主景区相连、相邻的广大城乡有希望找到此类空间。休闲度假资源强调环境、重视民俗,与观光资源有很大的差异。实现资源对接,功能互补,就能使新建休闲度假地最大限度地利用观光胜地既有的客源市场和品牌价值,迅速切入以主景区为核心的旅游圈,形成新的亮点。

因此,观光胜地在主景区周边的区域上开发新的高水准的休闲度假地,相当于宏观结构意义上的二次开发,完全有可能开发出颇具价值和非常成功的旅游产品。

3、产品创新

景区间竞争的核心是旅游产品。因此,从产品开发的角度,应在增加景区文化内涵、完善景区服务功能的同时,推进一批填补旅游空白、市场潜力大、档次高、符合旅游未来发展趋势的新产品和新项目。

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设计要突出原生态、本土化、静态与动态兼备、时尚与怀旧相济的独立特色,创建当地前所未有的优美度假环境和休闲吸引物。休闲度假地不靠常态的居家休

闲活动或一般农家乐活动支撑,而是开发高雅、新潮的国际流行度假活动如:湖畔静养、水上娱乐、森林浴、野餐、露天吧、湿地观鸟、垂钓、观天象、汽车露营、极限运动、瑜伽、舍宾会所、高尔夫俱乐部、健身、中医药保健、温泉和水疗、袖珍主题公园、湖鲜美食、民俗主题小镇等,这些都是与主景区错位而又不同于于主景区的独特卖点。它们并不排斥观光,而是在关键节点部署吸引物和观景台,配以服务设施,始终将观光与休闲功能复合。

绿维创景认为观光产品打造还应强调采用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情境化、体验化的手法来打造。在四川老君山策划中,针对三条溪谷,我们分别用文化、游乐、休闲度假三种主题功能来打造:“蝶溪八瀑”,营造国画意境,用“渔樵耕读”,“奕棋、牧童”等情境化手法表现士大夫的休闲生活主题;“动感灵溪”,该溪谷中设计水上蹦极等水上游乐项目来打造;

第三条溪谷比较宽阔,结合山体及水岸的坡面景观,借鉴“流水别墅”做休闲度假。

4、科技手段的运用

在观光型景区规划升级中应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利用先进技术,打造科技景区。目前,数字化技术、虚拟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已经广泛应用于景区规划和设计中。如深圳世界之窗,就是利用美国兰马克娱乐公司的高新科技优势,对其旅游景点和晚会节目进行包装和改造,营造出有故事有情节的旅游环境和内容,令游客融入其中,激发其参与热情,使之亲身体验国外不同地区的民俗生活方式,使整个景区的旅游活动充满动感和娱乐性。

5、设施完善

目前我国不少观光型景区只有少量简易、且千篇一律的餐馆和旅店,卫生条件差,且价钱较高;小商贩随意摆摊,商品档次低;几乎没有休闲娱乐设施,景区简陋的服务和局促的接待设施与火爆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彰显。

完备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是观光型景区升级的坚实基础,建设的滞后直接会影响旅游的质量,降低景区的品位。首先应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这是景区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应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这是观光型景区升级的根本保证;再次,应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加强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黄山市在完善设施建设方面的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一、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健全人行道服务网络体系,配置街道沿线的休憩、饮水、公厕和自动售货机、刷卡机等设施,发展一批满足自驾游、自助游需求的汽车旅馆及汽车租赁公司。

二、强力推进黄山雨润、黄山东大门旅游综合项目、东方红影视城、奇墅湖度假村、黄山茶博园、黄山娱乐城和新徽天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徽菜美食街、露天酒吧街、步行商业街等一批精品街、休闲街、特色街。

三、在全市主要景区附近新建一批集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完成主要景区(点)、星级以上宾馆以及特色商业街区、机场、车站、码头、银行等窗口单位的多语标识系统。

四、全面推进高星级宾馆软硬件建设,2008年三星级以上宾馆全面开通数字电视,2010年五星级酒店增至5家以上。

6、人本化服务

我院院长林峰博士提出,旅游设计规划,必需以人为本(见《人本主义旅游策划方法论》),所谓人本主义原则:是指把以人为本,遵循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规律,满足人类审美、修学、交流、康体、休憩及整个生活方式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的原则。

传统的观光型景区基础设施差,人本观念意识淡薄,虽然景观突出,但很难形成强势吸引核,游客不仅要追求景色优美,更注重人本关怀。而最近出台的5A景区标准,就是适应休闲度假要求的表现,这类景区在景观设置、项目设置等方面,注重游客互动与情景体验的结合,注重细节,注重对游客的关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从九华山景区看观光型景区规划升级

九华山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悠久的佛教文化积淀、奇丽的自然景观、宜人的气候条件、便捷的交通使九华山迅速发展为观光胜地。

但由于历史原因,九华山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环境差,杂乱建筑物众多,市场环境不规范等制约了其发展,造成景区吸引力下降。为了更好的发展九华山旅游,打造和谐生态景区,对各项设施进行了了大规模改造,对市场环境也行了改善。

首先,理顺管理体制,扩展旅游发展空间。随着九华山向休闲度假型景区发展的需求,在柯村,规划建设九华山行政管理机构、后勤供应基地和游客集散中心。全面拆除九华街区整治规划确定需要拆除的建筑物,扩展了九华山的空间,提升了九华山核心景区品位。其次,完善柯村新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旅游环境。柯村新区,交通便捷,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休闲、度假、娱乐的理想场所。在柯村新区建设旅游度假村,包括度假别墅群、休闲娱乐中心、高尔夫球场等。

再次,改善环境,增加人本化服务。在山下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敷设雨污分流管道,引污水下山净化处理;新建了九华山大气自动监测站和两座垃圾中转站。针对长期困扰景区的交通问题,风景区启用山下旅游集散中心,实行交通、门票、导游“一条龙”服务,所有进山游客到达中心后,凭门票免费乘坐环保型客车进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核心景区“车水马龙”的状况。

景区运营管理通告 第7篇

一、淮安市人民政府授权市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景区主管部门,全面负责景区的统一管理工作。

二、景区范围西至大闸口若飞桥、东至越秀桥、北至圩北路(不含美食街)、南至轮埠路(含沿轮埠路商业和文化建筑)。

三、所有进入景区的人员均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景区的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遵守景区管理规定,文明游园,不得妨碍他人游憩。

四、景区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入园游人一律免收门票。景区内导游讲解、游船和其他经营性项目,依照有关规定,实行单项收费。

五、除残疾人轮椅、儿童推车以及应急救援车辆、景区工程车、游览车等工作用车外,严禁其它机动车、非机动车辆进入景区。因公务需进入景区的车辆,应到景区管理部门办理通行证。

六、严禁携带犬类以及各类危险物品进入景区,严禁在景区内使用产生噪声污染的音响器材。

七、严格保护景区水域,严禁在水域内游泳、下网设簖、垂钓、捕捉伤害鸟禽、洗涤衣物等,严禁阻塞河道、航道及其他妨碍通航安全行为。

八、景区内严禁乱扔乱倒各类垃圾、废弃物,严禁焚烧树叶和垃圾,严禁破坏绿化植物、文物古迹或损坏公共设施。

九、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改变景区内建筑物墙体现状和建筑物立面,不得擅自设置广告和店招牌,不得擅自摆摊设点及其他经营活动。严禁非法兜售商品,严禁赌博及从事封建迷信等非法活动。

十、任何团体和个人在景区内举办文化、游艺及各种集会等群众性聚集活动,应经景区管理部门同意,须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十一、对于违反本通告规定的团体和个人,经劝阻不服从管理的,视情节轻重,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对景区造成的损失应予以赔偿。

景区运营管理制度 第8篇

一、运营工作总则

1、为维护景区的形象,保护景区运营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2、保障景区游乐设备的管理、经营,确保景区运营管理工作高效、及时、安全、有效。

3、景区运营管理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游客至上,保障为先”,保证游客游览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4、建设美化景区,为游客提供安全、优雅、舒适、干净、整洁的游乐环境。

二、票务工作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1、规范领票、售票、检票等项工作,使游客满意进入景区旅游。

2、票务管理部门负责景区门票和景区内演出活动门票的售票工作及景区的入园检票工作。

(二)领票

负责票务工作的员工到财务管理部门票库领取本岗位所需的各种票据,票据应当场点清并核对票号。

(三)售票

1、售票员按景区有关票务的规定向游客出售景区的门票及其他项目的票证, 售票员应熟悉了解景区有关信息和相关知识,给游客必要的提示和咨询解答。

2、售票员准确、清晰、迅速地唱收唱付,保证热情礼貌,售票快速准确。

3、售票员交接班时,应当面点清票据数量,登记票据编号,清点票款数额,并填写交接班记录。

4、以中外文明示景区的开放时间、售票时间、淡旺季门票价格、享受优惠票价的特殊群体(如学生、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等)、享受免票的特殊群体以及购票须知。其中购票须知中应明示景区内其他收费项目、套票价格。如有价格变动,应及时公布。

5、售票员按景区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上交售票款项。

6、根据游客流量设置相应数量的售票窗口,并根据实时流量开放相应数量的窗口,必要时可分设团队、散客和网络售票窗口。

(四)检票

1、检票员根据景区票务管理规定,热情、迅速、礼貌的为持有有效门票的游客提供检票服务。

2、检票员为符合景区免费或优惠入园规定的游客提供相应服务,通过培训和学习熟悉各种票据,针对不同游客准确放行。

3、对于少购、购错票的游客,检票员应礼貌地解释说明情况,为其办理补票、换票手续。如遇游客纠缠,应及时通知主管领导到场解决,如无法当场协商解决,可引导游客通过规定的渠道进行申诉,并协助有关部门处理。

4、检票员应熟悉了解有关信息和相关知识,给游客必要的提示和咨询解答。

5、合理设定验票入口,设置专门的无障碍通道,旅游旺季应设立团队入口。

6、旅行团队检票程序

(1)要求导游或领队出示团队预订凭证,并与市场营销部门提供的团队预订情况进行核对。发现未经预订的团队,通知营销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2)要求导游或领队组织客人排队,队伍中间不可以有散客或其他团队人员。

(3)在导游或领队在场的情况下,开始点算团队人数。如发现团队人数与预订人数不符,告知导游或领队补办相关票务手续,如有争议,通知市场营销部门进行处理。

(4)导游和旅游大巴司机需要持有效证件入园。

7、免票接待

(1)客人出示免票接待证明后,与当天的免票接待登记情况核对,核对无误后放行。如未有相关登记,则联系免票接待部门证实。

(2)填写免票接待登记表,月底留档备查。

8、处理游客临时出园和再次入园事务

(1)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游客二次入园,特殊情况由当班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同意。

(2)游客临时出园应留下联系方式,检票人员记录游客的特征,并给予游客二次入园的凭证。

(3)游客二次入园时需提供凭证,经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园。

9、当班检票工作人员需每天分类统计入园人数,填写入园情况登记表,月底留档备查。

10、填写值班登记表格,记录每天当班的情况,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三、客服工作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为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咨询服务,处理各种游客服务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2、包括游客现场咨询、失物认领、寻人、现场投诉、传达并协助处理园区突发事件等日常事宜。

(二)岗前工作

1、检查工服着装、工卡佩戴、仪容仪表及个人卫生。

2、记录当日详细天气资料、景区主要岗位值班情况、团队预订情况、景区内部活动、表演安排以及收集各种影响景区内部运营的相关信息,填写值班情况登记表。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3、负责客服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清洁。

(三)咨询工作

负责接待、回答游客的现场及电话咨询,提供信息必须准确有效。

(四)寻人寻物

1、负责失物招领、寻人寻物以及相关广播工作,处理事件严谨迅速。

2、失物招领和寻人寻物工作流程(待制定)

(五)处理现场投诉和抱怨

1、负责接待游客现场抱怨、投诉事件,第一时间安抚游客情绪,了解情况,通知主管领导进一步处理,并将抱怨、投诉内容书面记录在值班情况登记本上。

2、抱怨和投诉处理工作流程(待制定)

(六)协助处理现场突发事件

1、及时留意景区各种突发事件,必要时使用广播进行公告,保障游客安全和运营秩序。

2、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到场处理。

四、导览管理制度

(一)目的保障景区导览服务规范化,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方便游客游览。

(二)职责

1、综合运营部门负责制定景区导览标识制作计划。

2、综合运营部门负责景区各类标识的规划,并进行美术设计和报批;平面设计工作人员负责导游图的设计、报批和制作。

3、人事行政部门和综合运营部门负责员工的培训,使全体员工熟悉景区的导览指引。

4、后勤保障部负责景区导览标识的制作、安装及维修,也可将标识体系的设计、安装工作外包。

5、综合运营部门负责标识的检查、调整和更换。

(三)工作程序

1、导览图管理

(1)导览图由综合运营部门安排设计。

(2)导览图的设计方案由综合运营部门联系合格供方制作并负责文字和版面的校对。

(3)印制好的导览图由综合运营部门负责分发。

(4)导览图印制供方的印刷质量应经过评定,不合格的应予退回。

2、导览咨询服务管理

(1)员工上岗前应经过充分培训,熟悉景点情况,了解景区活动及配套设施的活动时间、地点等信息。

(2)如有游客咨询,员工应热情、礼貌、准确地回答和提供服务。

3、景区标识的管理

(1)综合运营部门根据景区形象宣传和游客的游览需要,按照国家质监部门统一颁发的标准图形设计景区公共标识,经景区总经理审批后颁布执行。

(2)景区标牌的更新与改造,由景区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全面检查一次,提出整改意见,下达整改任务。

(3)各部门使用的临时标牌,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主管领导批准后下达设计制作任务。

(4)综合运营部门按照批准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与安装。

(5)临时性标牌使用后,由使用部门及时拆除。

(6)综合运营部门对景区标牌进行日常检查,发现破损,由综合运营部门填写维修单并安排维修。

(7)定期巡视时,发现景区标牌损坏或破旧等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五、公共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维护景区内所有水、电、基础设施、游览服务设施设备的完好,保障景区内用水、用电及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2、主要的公共设施设备包括景区内的公共场所及其给排水、照明、通风、空调设备,广播监控设备、网络设备,景观设备、内部指示牌体系,供配电线路设施设备,各种机械设施设备,休闲座椅、垃圾桶等,以及其他景区运营工作需要使用的设施设备。

3、主要公共设施设备实行全年365天监管、维修、保养制度。

4、公共设施设备的监管、维修、保养由工程维修工作人员负责。

(二)公共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维修分工

1、景区公共设施设备实行谁使用,谁维护,谁保养、谁维修的责任承包制。

2、景区主管领导负责审批运营管理部门上报的维修保养计划,运营部门主管负责审批下属部门上报的月度维修保养计划。

3、综合运营部门负责维护保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4、工程部门负责公共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监管和具体的维修保养工作。

(三)公共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制定公共设施设备的基本使用守则和日常维护措施说明。

2、根据谁使用、谁维护原则,公共设施设备的使用者必须掌握基本的使用守则,懂得日常维护措施。

3、公共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质量直接和设施设备使用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挂钩。

(四)公共设施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1、公共设备设施保养维修工作实行申报填单制度,明确地点,项目,完成时限,负责人,验收人,具体要求等。

2、实行24小时维修保障制度,一般中、小故障,在接单后24小时之内完成维修保障,大故障在48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报主管领导说明后另行处理。

3、为保证运营秩序,维修工作人员应随叫随到,维修工作要快速、及时、安全、有效。维修工作完成后,报修部门工作人员签字确认。

4、为了保证安全,维修时一般应两人以上进行操作,电工在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5、制定公共设施设备保养计划,定期进行保养工作,并填写保养记录表,月底归档并交景区办公室留存备查。

6、运营管理部门负责人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验收,并在相应的维护保养记录上签名确认。

7、对于检查验收中不合格的项目,综合运营部门负责人应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或要求返工处理。

8、对返工或纠正后的不合格项目,应在重新维护保养后另行检查验收。

(五)月度检查

1、制定景区主要公共设施设备一览表,并每月更新。

2、根据主要公共设施设备一览表,由运营管理部门指派专人进行月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存档,交景区办公室留存备查。

(六)公共设施设备更新、添置

景区设施更新、添置由使用的工作人员或部门提出,部门负责人审核,景区总经理批准,安排实施。

六、游乐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管理原则

1、确保游乐项目安全运营,保障游客安全。

2、游乐项目管理负责人或承包单位在经营中不能超出合同规定的经营范围。

3、营运前应作好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游乐设施必须建立营运记录、维修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等,以便明确责任。

4、游乐活动开始前,必须对游客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事项说明,具体指导游客正确参与游乐项目,对因健康及其他原因不适合参与项目的游客,工作人员须警告、劝阻,以避免发生意外。安全知识和安全事项说明必须在现场公示。

5、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在游客参与游乐项目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游客的状态,随时提醒其注意安全并及时纠正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举止,排除安全隐患。

6、游客通行路线及室内项目的安全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室内项目要有消防器材,工作人员必须会使用,每年应组织两次消防演练。

7、游乐项目管理负责人或承包单位要保持自己工作区域的整洁卫生,不允许在公共场所晾晒衣物、堆积杂物等有碍景区形象的行为,建筑物、项目器械、护栏、广告牌每年需刷漆、更新,至少保持八成新的程度。

8、工作人员上班期间须穿着景区统一工作服并佩戴本人上岗证。

9、工作人员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打牌、喝酒等景区内规章制度所不允许的各类行为,否则,按景区处罚条例处罚。

10、所有项目建设、迁移,房屋、商亭建设须经景区审核,统一材料、尺寸等,对外宣传稿件须经景区项目管理部门审核。

11、游乐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应服从景区的统一管理,并有义务共同维护景区的安全秩序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二)游乐设施日常安全管理

1、所有游乐设施均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所有游乐设施每周应进行一次常规设备运行状况和安全检查。

3、所有设施应按规定进行润滑处理。

4、所有设施每月进行一次大型检修,对隐患及时修理排除,保证设施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

5、所有设施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系统维修检查,对周、月维修计划进行总结并记录在案,排除各种故障。

6、每年针对设施的磨损程度、使用程度进行维修,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7、定期对设施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8、游乐项目管理负责人或承包单位应严格执行以上制度,检查内容要详细记录,以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安全性。

(三)游乐设备质量检验管理

1、新购进的游乐设施必须有生产厂家的相关证明(包括厂家生产资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等),到当地质检局领取注册登记表。

2、一般游乐设施,到当地县级特种设备质检部门办理注册登记表;锅炉压力容器类设备,到市级质检部门注册登记;陀螺类、滑索类游乐设备需在省质检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3、办理好注册登记后,在质检部门领取特种设备施工备案表和特种设备注册代码单,认真填写该表的内容并上报。

4、得到质检部门的认证后方可让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及特种设备安装、调试。

5、安装质量合格后,领取使用登记证方可运营。

(四)游乐设施操作制度

1、游乐设施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结构、工作性能,设备原理、用途,操作方式及基本维修保养规则,了解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2、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精神集中,按操作程序进行并随时观察设施运行情况,严禁擅离职守,严禁酒后及身体不适者操作。

3、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保证安全第一,每日营业前必须对设施进行日常安全检查,根据天气条件决定营业与否并试运行两次(手动、自动各一次),一切正常后方可迎接游客。

4、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事项,制止不安全现象发生。

5、待游客全部准备好,操作人员发出指令后,方可示意启动设备。

6、游乐设施运转结束后,关掉电源总开关,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发现问题立即报检修人员紧急维修,如一时解决不了的,应停止使用,待故障安全排除后方可再次投入运营。

7、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室,更不准操作设备。

8、认真填写每日运行记录,如进行了维修,必须明确记录在案,以备日后检查。详细填写日检、周检、月检及大型检修情况。

9、做好设备的每日清洁与保养工作。

10、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对证件年审,证件及年审档案由景区办公室审查并留档,必要时要要向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五)游览车辆管理

1、游览车服务

(1)景区内应备有游览车及其他车辆,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服务。

(2)售票员必须提前10分钟上班,打扫票亭卫生,准备票据售票。

(3)售票员售出游览车票后,应告知车号及有关安全驾驶的规定。

(4)游览车司机负责游览车的驾驶及验票工作。必须提前上班,打扫车辆卫生,检查车况,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

(5)游客乘车时,司机应请游客出示车票,验票后请游客坐稳后方可开车并提供相关的服务。

(6)下班时,游览车司机应将车辆打扫干净,并将车辆停放在指定的地点充电。

2、游船服务

(1)游船码头为游客提供水上游览服务。

(2)码头上的售票员应提前打扫票亭卫生,准备票据。

(3)售票员按景区相关规定售票。

(4)上班前船务员提前打扫码头卫生,擦洗船只,检查油箱油量及游船电机运行是否正常,做好准备工作。

(4)游客租用游船时,船务人员应先检票,并按景区的有关规定做好租船和救生工作。

(5)下班时,船务人员应将游船擦洗干净,检查电机运行是否正常,将游船绑好,固定在码头岸边。

(7)船务人员应随时清点乘客人数,发现情况异常应及时处理。

3、车辆的维护及保养

(1)工程管理部维修人员负责游览车的检修工作。

(2)游览车、的保养及维修,按参照景区对游乐设施的相关规定执行。

4、持证规定

游览车驾驶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对证件年审,证件及年审档案由景区办公室审查并留档,必要时要要向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七、内部商铺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基本要求

1、规范景区内部商铺经营行为,为游客提供便捷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购买服务。

2、商铺数量、功能要布局合理,与环境相协调。

3、有统一管理措施和手段,包括质量管理、价格管理、计量管理、售后服务管理等。

4、诚信经营,货真价实、明码标价。

5、经营商品种类丰富,突出本地区及本旅游景区特色。

6、禁止销售过期、变质及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规定的食(饮)品。

7、合法取得经营资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二)商铺布局

1、景区内部商店应当按具体功能设置数量和、合理布局,确保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及时获得相应的商业服务。

2、景区商店从功能上可分为常规副食饮料商品类、休闲主题茶饮场所类、精品饰品类、旅游特产类、租赁业务类和综合功能类等。

3、商店布局原则

(1)按照商业功能分布。

(2)按照游客动线分布。

(3)按照游客消费习惯分布。

(三)营业场所管理

1、环境卫生管理

(1)营业场所卫生整洁有序,照明充足,窗明几净,桌椅摆放整齐。

(2)货架干净整齐,商品合理归类摆放,主题明确。

(3)操作间整洁有序,所有原材料合理科学存放,操作用具和机械要每天清洁消毒。

(4)负责营业场所周围环境卫生,随时打扫。

2、营业准备

(1)营业工作人员负责检查营业场所状态,随时整理。

(2)检查货架商品是否齐全整齐,及时整理。

(3)检查食品制作的原材料、工具等是否已经准备好,根据当天原料情况确认销售商品清单。

(4)向有关部门了解当天的游客预估情况,做好商品和人手的使用计划。

3、游客服务

(1)主动微笑迎客,介绍商品特色,但要察言观色,不引起游客反感。

(2)清晰明确了解游客需求,提供准确、优质的商品服务。

(3)游客使用过的设施设备在游客离开5分钟内收拾整理,随时保持营业状态。

(4)游客结帐要准确迅速处理,清晰唱收唱付,礼貌欢送客人。

(四)人员管理

1、根据营业点数量合理配置人手,以满足平日运作为原则,节假日调用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或聘用临时人员。

2、每周、每月组织例会,及时总结和分享,调整员工精神面貌,保持最佳状态。

3、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所有营业人员都按一专多能的原则进行培训,以配合在节假日期间的岗位调动。

(五)帐务管理

1、由财务部门指派专人负责现金和帐务管理,定期培训。

2、建立商品进货、销售台账,随时备查。

3、由综合运营部负责人实施每月盘点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总盘点由财务部门派员参与,合理处理盘亏盘盈。财务部门可适时安排抽盘工作。

4、景区内部商业帐务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六)对外承包管理

1、对于已经对外承包的商业项目,参照以上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一旦发现不合理的情况,及时通报整改。

2、加强对承包项目的人员管理,按照景区服务人员的要求严格管理。

上一篇:合唱队纳新策划下一篇: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