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诵读

2024-08-09

沁园春长沙诵读(精选8篇)

沁园春长沙诵读 第1篇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朗诵: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前三句应慢读,其中,“北”字要重读,“橘子洲头”这句要稍稍拉长。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层用不快不慢的语速读,其中,“看”字为领起字,要读的稍长,“万”字起一个强调的作用,所以要重读,“层林尽染”的语调稍微降一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语调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字要重读,“浅”字也要重读,不过是很轻松的感觉,想象当时的语境是,鱼儿自由自在的在水里嬉戏,游来游去。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三句,属于快读部分。“怅”要重读,读出诗人的那种豪情,“问苍茫大地”这句的语调要升高,“谁主沉浮”要读的稍微长些。

从上阕中,要读出作者的乐观的积极的感情以及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句的朗诵不做重点要求,只需读对节奏即可,其中的“忆”字是下阕的领起字,稍重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恰”要读的长一些,剩下的语句只需有一些升降调的起伏即可,要读出当时那个年代像毛泽东,蔡和森,他们那一群革命青年的蓬勃朝气与活力。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也属于快读部分。和上阕要求基本相同。“曾记否”,这句重音应在后,“到中流击水”语调升,最后一句读的长,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从下阕中,要读出革命者对于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

沁园春长沙诵读 第2篇

1911年,十八岁的毛泽东同志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自1913年至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1919年起,他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校任教。“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因有此作。本篇首次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沁园春”介绍

(1)沁园:沁园为东汉汉明帝为他的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园址位于焦作西北部的沁河出山口一带。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然变相强夺公主田园,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叹之,渐成“沁园春”这一中国文人所钟爱的词牌。

(2)沁园春:词牌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以后作者仍代不乏人。

段落层次

《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词的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结构图如下:

研讨分析

这首词由“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四幅图景组成。

具体研习“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将这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这三句词的大意是: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

不能。“独立”不仅仅是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可以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来的砥柱中流的英雄气概。

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

“湘江秋景”图有何特点?

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廊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湘江秋景”图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沁园春·长沙》本词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词人为什么“怅”?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在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不由得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

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下片中的哪两个字标志着词人由上片的眼前景的描写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忆”和“记”二字。

具体研习“峥嵘岁月”图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般地,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在词中起承接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既不能明粘,又不能全脱。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具体研习“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帆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

本词上、下片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词的下片通过写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这样,上下两片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的?

《沁园春·长沙》本词上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第3篇

本课是高中语文的第一课, 对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本课设计以朗读贯穿全程, 以诗歌的意象为中心组织全文, 从诗歌意象的选取、表达、组合三方面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美。通过整体感知、研习课文和归纳总结三个过程达到学习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诗词的常识, 学习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与运用及炼字方法;理解诗人的博大胸怀和昂扬斗志;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诗歌美的感受体验及对诗歌的热爱。

【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意象的表达、选择和组合, 理解该词上下两阕看似不相干, 实则浑然天成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诵读贯穿始终, 讨论创设氛围, 比较明确结论, 展示强化目的。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 新课导入

同学们曾经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过好多首诗歌, 对诗歌一定有初步的认识。那么什么是诗歌呢?一位诗人说过, “诗是青年, 青年是诗。”因此, 大家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诗!”老师很羡慕你们!为什么呢? (学生齐声答:“因为我们年轻, 因为老师不再年轻。”) 是的, 老师不再年轻。然而老师却不因此伤怀。我和大家一样, 有诗歌赋予我们同样无限的情思和无尽的意味。喜欢诗的人会永远年轻!同学们正值花季年华, 正处于诗情洋溢的时期, 正度过生命中青春勃发的如诗岁月。相信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会对诗歌有更新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下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驾起联想的彩云, 一起去遨游诗歌那神圣而美妙的殿堂……

2. 诵读感知

下面请大家听取课文朗诵录音, 并展开想象伴随青年毛泽东畅游橘子洲头 (播放多媒体) 。

互动1:学生谈对诗歌的体验。 (提示:同学们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南方的秋天和北方的秋天有哪些不同的景致?……)

明确:文学鉴赏是一种再创作,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思维品质、想象过程、观察事物和认知世界各有特点, 但像大家刚才听到的那样, 当我们面对同一事物时, 总会有共同的感触, 这就是审美过程的共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味诗词中这些优美的形象。

互动2:齐声朗诵, 共同思考本诗歌在形式上有何特点?

明确:诗词格式, 现代内容。

3. 诗词常识 (多媒体显示)

古典诗词:词兴起于晚唐, 发展于五代, 盛行于两宋。词包括词牌名和题目。词牌名是词的名称, 如《沁园春》《菩萨蛮》《忆江南》等, 是词的格律, 规定词的句数及押韵、每句的字数和平仄等, 写作时必须严格遵守。题目是与词的写作内容的标题, 如本课的“长沙”。词的分段叫“阕”或“片”, 一般为两段。词的题目是词的写作内容。词又名:诗余、长短句、乐府、曲子词。

现代诗歌:现代诗歌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 受外来思潮的影响, 并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现代诗歌较古典诗歌有众多的意象。

意象:指写景诗中描写的景物、抒情诗中的抒情对象, 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二、研习课文

意象是同学们学习这节课、同时是诗歌单元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多媒体再次显示) 意象是指写景诗中描写的景物、抒情诗中的抒情对象, 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这节课我们从诗歌 (多媒体显示) 意象的选择、意象的表达、意象的组合三个方面入手, 体味诗歌的无穷美。

1. 研习上片

互动3:学生概括, 上片内容→“湘江秋景图”→领字:“看”。

2. 意象的选择: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雄鹰游鱼

材料一 (多媒体显示)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互动4:学生回答。

明确:第一首意象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3. 总结 (多媒体显示) :诗歌意象选取的特点

毛泽东:充满生机之物——颂秋;马致远:萧条凄清之景——伤秋。

意象的选取——诗人的情感立意, 以景见情。

4. 意象选取方法:远→近, 静→动

意象的选择——诗人的情感立意 (博大胸怀, 积极昂扬的精神) 。意象选择之美——生机、活力。

互动5:讨论比较本诗意象的表达

5. 意象的表达 (多媒体显示)

万山——红遍, 群山红了:红之广阔;层林——尽染, 层林染红:红得深透。

漫江——碧透, 江水绿了:清澈之极;百舸——争流, 船只竞渡:千帆争发。

雄鹰——击 (飞) :矫健;游鱼——翔 (游) :自由;万类——竞 (争) :奋进。

6. 意象表达方法 (多媒体显示) :静态——优美动态——壮美

万类霜天竞自由 (概括上文) :寒秋严霜下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意象的表达——诗人的精神气质 (热爱自然, 积极乐观的精神) 。意象表达之美——用字准确, 意象鲜明, 色彩亮丽, 充满生机。

7. 意象的组合

材料二 (多媒体显示)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这首诗共四句, 由四幅风景组合, 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

再看毛泽东的诗, 上片描绘了两幅风景:一幅是毛泽东眼前的湘江秋景图 (富有生机而充满活力) , 一幅是我们看到的毛泽东 (寒秋中独立橘子洲头而沉思) 。

互动6: (学生讨论回答) 怅辽阔,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互动7:朗读背诵上片。

8. 研习下片

互动8:齐读下片, 按上片方法让学生讨论完成, 6人一组互动。

9. 教师指导 (多媒体显示)

明确:意象——少年同学。意象特点——风华正茂, 意气奔放, 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 具有进步性 (粪土当年万户侯) 。

从三个方面写青年书生: (1) 精神面貌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 (2) 活动志趣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 (3) 特景描写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

语言:具有概括性, 表现力;写景:远景, 近景, 特写。

1 0. 小结 (多媒体显示)

意象选择之美——生机活力之人;

意象表达之美——用语概括, 表现力强, 形象突出;

意象组合之美——蒙太奇组接, 层次感强。

互动9:齐读下片, 结合全诗, 思考:谁主沉浮?

互动10:诵读 (多媒体播放) , 齐声诵读, 背诵全文

三、归纳总结

(多媒体显示) 诗歌意象美:意象的选择—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象的表达——言为心声, 意象的组合——层次之美。

四、课后思考

拓展学习:借助网络工具或图书资料, 比较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体会“景语皆情语”以及写作赏析诗歌的方法。

【教学反思】

诗歌阅读不同于小说、散文的阅读, 而现代诗阅读也应区别于古诗词阅读。面对伟人毛泽东的诗词, 我们该如何设计教学呢?

1. 把握诗词语言运用的特征

《沁园春·长沙》具有明显描写、抒情的特征:诗人独立于寒秋的橘子洲头, 视野开阔,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万物, 让诗人萌生了对宇宙沉浮的主宰者的叩问, 进而引发对青年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社会的贬斥。诗词上下片之间有明显可循的情感脉络, 万物与青年皆有生机。本方案便是根据这一特征进行设计的。

为体现这一特征, 设计中引入了材料, 并注重诗词炼字的细节。一是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二是帮助学生了解毛泽东诗词的抒情风格。

2. 把握诗词意象选择的特点

意象虽然没有风格, 但诗人选择意象却能显示其风格。中国现代派诗人在意象的选择上表现的是“古典美”的风格, 尤其戴望舒等, 具有极端的唯美主义倾向。在意象的选择上, 毛泽东偏爱色彩亮丽、节奏明快、形象鲜明、气势恢宏的事物, 如, 高峰、沧海、长江、黄河等;但也有例外, 如《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杨柳”等属古典意象。

诗句的构成多是意象的连缀与叠加。因此, 教学中侧重让学生体会诗句中的山、林、江、舸、鹰、鱼等意象, 体会红遍、尽染、碧透、争流和击、翔这类饱含情感的描摹意象的词语, 进而体会自然物象在诗词中化为意象, 诸多意象的组合, 深化了诗的意境, 同一事物在毛泽东诗词中会化腐朽为神奇, 从而成为常见常新的意象。

3. 把握诗歌教学的必要途径

一是帮助学生跨越诗歌的门槛, 教给学生必要的读诗的基本方法, 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诗歌解读的技术指导, 教会学生基本的诗歌章法、句法等知识, 使学生掌握诗歌主要的题材内容。

二是创设适宜的氛围, 使学生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去体味、生发。

《沁园春?长沙》诵读教法初探 第4篇

关键词:回忆诵读激情诵读老师诵读个人诵读小组诵读全班诵读抽查诵读上台诵读记数诵数比较诵读

在高二语文职业模块的第三单元里,有《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我明确了具体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的语言,感受诗人的博大胸怀,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的教学要求。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说的就是诵读的重要。

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我先回忆诵读了李煜的《虞美人》,而后以《虞美人》为例,解说词的词牌名。让学生在听觉上领悟词不同的词牌名,初步提高了学生对词的兴趣。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沁园春·长沙》的学习。而后展开对比诵读,将本词和曾学过的《沁园春·雪》进行对比,指定学生回忆诵读,在诵读中进行宏观的比较。两首词的词牌都是《沁园春》但写的内容不同。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同一个词牌名的词作有格式上的共同点,但由于题目不同,内容是不同的。学生对词的兴趣更浓了。然后,教师先范读了《沁园春·长沙》,学生跟读,由于学生有了一点词的基础知识,读起来有触动。而后提问学生,动情优美之处,学生又诵读,结合背景,小组讨论后诵读。在分析上阕时指引学生诵读归纳出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词句,多次诵读。时间的词句是“寒秋”,在读这两个字的时候,要读出寒冷的凄清之情。地点是“橘子洲头”,读这四个表示地点的词字,要读得短促些,要读出一种豪迈之情。我在引导学生理解“看”字如何领句时,特别要指引学生进行动态和静态景物的对比诵读。动态的字词,在读的时候要有一种欢快之情,静态的词句要读出一种舒缓之情。上阕的借景抒情句由女生生激情诵读。在读的时候,对“红”“尽”“碧”“争”“击”“翔”这些字都要作重读。以示强调、突出。下阙由男生齐读,在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这些文字时,速度要快、声音要更洪亮。“曾记否”这三个字要读出憧憬之情,读出向往之情。在读“遏”字时,要特别重、特别猛。为了比较、显现毛泽东词的凝练美,我以陆游的《钗头凤》中的“错、错、错”为例,来说明作者用三个重复的“错”字来概括自己的悔恨之情,用词凝练。诵读学习精之又精了,我又指定一生诵读,而后,约定同学们诵读五遍、展开竞赛,看谁能背下。并让四个小组各读一遍,让学生在读中有竞争感,以此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全班齐读也是有趣的诵读方式。“书声朗朗、我心悦悦”。读多了,“功到自然成”,学生的语感就增强了。然后就抽查学生的诵读情况,读的特别好的,请到讲台上来带读,学生成了“小老师”,课堂生动、有趣。记数诵读也是非常有趣的诵讀方法。有的学生,老师数到一百,他就背好了,有的学生,老师数到一百五十这个数字,他还是背不下来,课堂生动、有趣。

我按照以诵读为主体,间以质疑、讨论、解决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对诗词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对普通话基础比较差的

男生来说,他们的朗读存在着很多缺陷,往往要花很长时间去纠正、落实。学生对诵读后问题的提出存在着层次上和能力的障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多鼓励学习较好的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在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完成,在探究中完成,使学生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学有所成”的愉悦。另外,学生诵读的最高点是为了会背诵,会默写。所以:我为了落实教学效果,又抽查背诵。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我通过各种各样的诵读方式,学生的口、脑、手全部动起来了,全身心地感受毛词的壮阔美、激昂美、热烈美、抱负美。通过读读诵诵,学生感受到了诗词的音韵美、和谐美、澎湃美。我感觉: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诵读上的指导,如何停顿,如何重音,如何读出感情色彩等等,这样,学生的诵读能力才会“一次比一次好”。语文老师在上诗词课时,应让学生多涉及一些诗词的常识,比如诗词的意境,诗词的艺术手法等等,语文老师在上诗词课时可以将所学之词和其它的词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结语:通过对《沁》的诵读学习,我发现诗词的学习唯有以诵读为基础,以诵读为本、为纲,才能深入,才能拓展。所以:老师诵读、个人诵读、小组诵读、全班诵读、抽查诵读、上台诵读、记数诵读、比较诵读成了一节课的基调,课堂气氛浓厚、活跃,学生动起来了。

沁园春·长沙 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教学重点:

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宽广的胸襟、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1、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2、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以叹时运不济,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有不少古代文人为我们唱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催人奋发有为,大展鸿图,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一同走进这位伟人的崇高心灵,体会这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宏大胸襟和抱负。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一代著名的豪放派诗人、书法家。

三、解题(根据情况有选择地讲解有关词的内容)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题目,显示了词的内容。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源于隋

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乐(燕乐曲调)而歌唱的一种诗体,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最初称为“曲子”、“杂曲子”和“曲词”、“曲子词”,后来也称作“长短句”或“诗余”。一般分为上下两阕。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不同的词牌,格式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垫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四、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语气,读出感情)。

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五、整体感知,疏清思路。

问:本文塑造一个主人公形象,是谁?为了塑造这一形象,作者用了哪些关健词语?

明确:主人公形象——我;

关健词语(动词)——立、看、问;忆、记(显示了本词思路)。

由此看来: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侧重写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由“忆”到“记”,侧重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理想,思路清晰,情贯全词。

很明显本词的思路是: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明确: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六、点拨指导。

一〉独立寒秋图:

1、让学生将开头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明确:前三句的词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寒秋”,即深秋。秋深有寒意,故名“寒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板书:独立寒秋图: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2、问:“立”字之前加个“独”字起什么作用?

明确:一“独”字不仅表明诗人是一人独游,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既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又为全词奠定了豪迈风格的基调。

二〉湘江秋景图:

1、诗人看到了什么?“看”字统领到哪一句?(中间七句)

2、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色图?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描绘:山上、江中、天空、水底。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3、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俯仰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放眼望去――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静)(远景--山景);

视红收回――近观:江中→水碧舸争(静、动)(近景--江景);

抬头上看――仰视:长空→鹰击(动):雄鹰展翅高飞(高景--天上景)

俯首下看――俯视:水底→鱼翔(动):鱼儿轻快畅游(低景--水中景)

概括: 万类:竞

师: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时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咱们班谁的表演能力最强?(生上台演示)毛主席的“手”该怎样放?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

生:插腰。

师:“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生:慢点好。

师: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急匆匆地走马观花。你刚才视角转换得就太快了点。现在我读着这几句,你再来表演一遍好吗?(生演示)神态自然、从容多了,颇有点伟人的气度。现在同学们展开想象,最好是闭目冥想,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力是创造的核心与前提,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更是突出考察学生的想象力。现在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可分四步:

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看谁的脑海里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

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只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同学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了这一切了吗?嗅到秋的气息了吗?

生:看到了,感觉到了。

4、在这几句中,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既写出色彩艳丽,又写出境界开阔;层→林之密;尽→染之透,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红色。

问: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

明确:“万山红遍”,大有燎原之势。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联想到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漫→水之盛,“江”,指湘江。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用一个“漫”(满)字来写它,可以说是恰到好处。透→水之清澈,湘江水质好,到了深秋更加清净,“碧透”二字如实地描绘了湘江之水澄碧、清澈见底的特征;争→把湘江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壮观场面写了出来。

击→飞之矫健,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天空的强劲有力;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吗?;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作了哲理性升华。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号召和呼唤,如同说: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号召大家要为生存的自由而斗争))、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问:作者为什么能够把这幅图画写得这样出色?

明确:一方面选择的景物富有典型性,如山林、江水、雄鹰、游鱼都是湘江地区最有特色的景物。一方面贴切地写出这些景物的主要特征,如写山林,突出“红”字;写江水,突出“碧”字;写鹰,用“击”字;写鱼,用“翔”字。

6、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诗人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就更加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新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7、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

明确: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是绚丽壮美的。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板书:

远眺:山红林染(静)问:谁主沉浮

上阕:看(湘江秋景图)近观:江碧舸争(静、动)景:寓情

仰视:鹰击(动)写出:博大胸怀

俯视:鱼翔(动)凌云壮志

概括:万类:竞

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全词。

三〉 峥嵘岁月图:

师: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是怎样回答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1、问: “百侣”与上文的哪个词呼应?(独立)

2、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承接过渡作用。一般地,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起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而“橘子洲”也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常来游览的地方,这样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3、“忆”的是何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对革命青年战斗生活的回忆,写得层次分明:

第1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点明这群革命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年龄特征;青春年少。又写出了他们风采焕发,才华横溢。

第2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他们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奋发有为。挥斥:奔放。遒:本意为强劲有力,引申为奋发有为,百折不挠。

第3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三句描写同学们的战斗姿态。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奋笔疾书写出抨击恶浊、褒扬善良(激浊扬清)的文章,向军阀、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斗争。江山指什么?就是国家大事。指点就是评点、关心。

第4层:“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对当时权贵(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归纳:以上八句写出了“忆”的具体内容。从几个侧面表现了青年们的战斗生活,也抒发了诗人的革命情怀。

可以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深入领会。如词人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及战友们以天下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这几句是用回忆往事来抒情,它可不可以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明确:可以,因为这些青年有才华、有能力主宰国家命运。这样人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更与何人?所以说下阙通过抒情,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

四〉中流击水图:

1、提问:先说说“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的大概意思。然后回答:这一设问句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大意: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学生品读最后三句后,可以让学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浪花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2、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设问结尾,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革命者立誓振兴中华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板书:

下阕:忆(峥嵘岁月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答:同学少年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情:含景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写出:战斗精神

革命豪情

小结:下阕,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来描写。作者先总写“峥嵘岁月稠”,再具体描绘往昔的“峥嵘岁月”,最后再选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画面来描写,抒发了豪情壮志。

七.归纳主题

明确: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作者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下两阕的内在联系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

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

1、“独立寒秋图”以江洲为背景,以词人为主体构成画面,流露出激荡的思潮。

2、“湘江秋景图”生机盎然,绚丽壮美。红,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烈火、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憧憬。“鹰击鱼翔”也不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也包蕴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眼前之景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引发深思,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直接转入抒怀。

下阕:以叙事为主,虽着重抒发革命豪情,艺术回答了上面问题: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但情中也不乏含景。“峥嵘岁月图”:岁月化山峰→巍峨奇丽之美;“忆”所统领的七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图。艺术回答了上阕的发问。

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诗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

《沁园春・长沙》 第6篇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语文第三册诗歌阅读欣赏中的第一课。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词作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

本课时以词的上片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部分里作者将生机勃勃,明丽可爱的秋景和昂扬、奋发的革命精神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伟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广胸怀和精湛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意象的感悟能力。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词的上片中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壮志;

二、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

教学重点:

作者对秋景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作者笔下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教学设想:

诗词的品位在于意境的高下,每首词的意境都客观地存在于诗词的本身,所以诗词的教学过程,就是教者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体会其意境美而又把它具体描述出来的过程,亦即要求把诗词的意境从概念变成一种可望、可即、可感、可述的境界。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基于上述考虑,本节课教学力求将侧重理解、分析的阅读活动同侧重领悟的意境描述练习相结合。

具体操作上,引导学生将作者笔下的景物画出来,帮助阅读欣赏,突出重点;经过分析理解,要求学生表达出作品的意境,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沁园春 ● 长沙》 第7篇

因为是诗歌单元,所以我先找了一些比较经典的爱情诗,比如舒婷的《致橡树》、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等,并布置学生把这些诗改写成抒情散文,同时学生也尝试自己写写诗,因为是爱情诗,所以学生一下子就对诗歌产生了兴趣,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了。

接着我就把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描写秋的诗歌,然后过渡到《沁园春・长沙》。我有意引入较多的有关秋景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品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分析、鉴赏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读懂诗词的基础之上。

由此,我采用诵读方式,帮学生疏通字词,解决词意,让学生对本词先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再次,在诗词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即景是情的肌肤,是可感,可亲的;情是景的灵魂,是轻灵,飘渺的。因此,解读诗词的捷径就是从赏景入手,进而把握诗情画意,进而了解作者。

《沁园春·长沙》的诗意化预言 第8篇

“独立寒秋”的一生。曲高和寡, 作为开天辟地式的人物, 在思想上往往是孤独的。此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不仅没有出席, 而且连委员一职也被排挤掉。后来毛泽东这样的遭遇更是不断:1927年被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9年被撤销军事指挥权, 1931年被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 当1932年被第四次“围剿”时, 他已被撤销了红军中的领导职务。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 他喟然长叹:“自从参加革命以来, 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处分, 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 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现在, 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说时竟凄然泪下。一家六位烈士, 更让他经历了青年丧妻、老年丧子, 上阵失手足等人生最痛苦的炼狱。“独立寒秋”表面上是作者独立于寒秋中审视世界的一个自然形象, 实际上是作者一生残酷的革命环境, 凄苦的情感遭遇, 独立的思想境界的一个形象写照。

“湘江北去”的一生。北伐、北上抗日、陕北革命、北联苏联、北京建都……“征马嘶北风”“立马曾挥北地鞭”, 毛泽东的很多革命行动, 几乎都与北有关联。

“看”的一生。“看万山红遍”他站在大江之畔, 橘子洲头, 理应是望满山红遍。可作者不用望, 偏用看。因为“望”是一种旁观者的姿态, 而“看”则是一种身临其境的行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的处事经验就是亲自的去“看”: 1934年“战士指看南粤 ”、1936年“看红妆素裹”、1958年“巡天遥看一千河”、1959年“冷眼向洋看世界”……

“万山红遍”的一生。“万山红遍”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是他“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 红旗、红军、红星、红卫兵、红烧肉、红色的天安门城楼, 红色的中南海围墙……“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红色成了革命、光明的象征, 也成了毛泽东、新中国的符号。“三座大 山”“万水 千山”, “山”是毛泽东的革命足迹, 也是他征服的对象。

“争、击 ”的一生 。“透” “争”“击”“翔”这些极有冲击力的词, 展现了毛泽东善斗的个性:斗封建主义、斗官僚资本主义、斗帝国主义、斗法西斯;1949年访问苏联, 还跟他的“老大哥”斯大林抗争, “我不单是来给你祝寿的!”革命胜利了亦如此, “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斗刘少奇、斗邓小平、斗自己的爱妻江青……“与天斗, 其乐无穷;与人斗, 其乐无穷;与地斗, 其乐无穷。”他就这样满怀激情地斗了一生。

“问苍茫大地”的一生。“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这一问特别深沉!一千多年前的屈原“天问”时, 是在徒劳等待“天”的回答。而毛泽东不问天, 只问地。问地, 实际上就是问自己。“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这是自信的一问, 是脚踏实地的一问, 是开天辟地的一问。这一问把一个独立自主的, 毫不迷信的大无畏革命形象表现得熠熠生辉。扫除封建余孽, 推翻资产阶级, 赶跑帝国主义, 打倒牛鬼蛇神, 无不是这一问的答案。

“携来百侣曾游”的一生。这个“携”很值得一提, 作者没有用同、引、带等词, 而偏用“携”, 一个“携”, 一个“百”, 足有“挟泰山以超北海”的王气和霸气。

“书生意气”的一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他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统帅千军万马却从未使用过枪;毛泽东的一生就是用笔做枪杆。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抗日战争期间, 毛泽东用洋洋万言的《论持久战》统一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激情;为指挥三大战役, 在142天内, 写过190多份电文。新中国是枪杆子里取得的, 也可以说是由毛主席的笔杆子取得的。他的一生形象地展现“书生意气”的儒将风度!

“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一生。历代多少人以“万户侯”为目标。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南宋词人刘克庄醉后仍感叹“使李将军遇高皇帝, 万户侯何足道哉!”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 表示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当上国家主席, 家乡无数父老乡亲便想在他那儿谋个官做做, 可一一都被他婉言拒绝了。“粪土当年万户侯”高度反映了毛泽东一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上一篇:有思想、有内涵、有技能、有点冷的搞笑段子下一篇:棉纺织行业能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