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为心理学论文

2024-07-24

安全行为心理学论文(精选8篇)

安全行为心理学论文 第1篇

1.行为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理念

行为心理主义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对其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大致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从行为心理主义来看,人的行为是受到外界的不同刺激影响而产生的,而这其中既包括来自实体的刺激即来自于物理、化学、生物的刺激,也包括了来自虚体的刺激,即情感、思想、观念的刺激,这些刺激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体现,因此人的行为不是由单一的某一种刺激的影响产生的,而是在多种多样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所形成发出的。

第二,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中认为,行为的产生它是需要长期持续影响的,因此在这里突出体现了强化的概念,这也是被这一学派认为的实现行为体现的关键所在,其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于某一目标或者想法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不同的行为进行目的的达到,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不断的强化产生,进而将行为得以体现,在这里,应当意识到对于强化来说,其分类可以分为两种,即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的产生通过刺激来实现对某一行为的强化,实现某一行为的产生;负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行为的产生,来刺激行为的避免,进而消除该行为的产生可能。

第三,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有效的观察是实现学习的重要条件,是一个人产生反应进而发展成为行为的先决,对于观察本身而言也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其作用与成效也是不同的;第四,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产生不仅仅是受到的外界的影响产生,同时也会个人的内在因素影响,二者共同作用产生行为的发展。

2.行为心理学对提升企业人力效率方面的经济分析

2.1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运用

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员工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员工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成效如何,所以对于员工的不断培养是企业想要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对于员工的培养方式是受企业自身情况限制而多种多样的。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无论是怎样的企业在开展对员工培训的前期都需要对员工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发展的目标,同时,明确相关的开展模式,如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创立、实践性的训练等,从而使得员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

2.2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实现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良好工作环境的建设,同时,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实现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技能的发展。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中,认为员工是否拥有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实现自身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关键。对于员工的激励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物质激励,即通过运用工资福利的提高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只有使得员工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提升,才能够使得企业员工能够有着更高的发展需求,实现其工作热情的提高。

目前,不同的企业对于福利制度来实现对员工激励的模式与方法受其自身发展状况影响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企业都能认识到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能够实现企业员工对自身企业发展的推动,因此在对这样的激励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注重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提供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发展蓝图,但却难以满足员工当前的实际需求,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果。这就使得企业在对这项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员工的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员工目前的工作热情进行有效地激励发展,完善福利分配制度,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能满足其工作的需求与报酬的肯定,同时也要建立并完善重大事故的应急措施,解决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

2.3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凝聚力程度决定了企业在解决问题,开展任务时的能力与效率,也是实现企业能够取得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想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建立与发展。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来看,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完善,能够实现企业凝聚力的增强。其开展方式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其一,对良好舒适工作环境的建设,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一个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使得工作人员的情绪稳定,工作效率提高,心情舒畅的同时对其的认可度上升后对其的依赖性就会增强进而实现对企业的认同感与维护感。

其二,为员工的发展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结合每个员工的不同需求,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模式进行明确。在这里,企业需要做到,一方面,对于员工个人才华的肯定以及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通过资金、福利等方式来实现员工的有效发展;另一方面,给予员工个性化地辅导与指挥,进而使得其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更为符合自身要求与条件。

其三,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够使得员工的自信心与工作热情加大,能够使得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前景保持肯定的态度,使得员工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充满激情地参与到工作中去,将自身作为企业的一份子,增强凝聚力与企业荣誉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去,进而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安全行为心理学论文 第2篇

(一)学习的定义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不得不随时充电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伴随我们生命的全过程。那么如何定义学习呢?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这是广义的学习概念,包括了人类和动物的各种学习形式。而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历史的社会知识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1]

(二)消费者学习的定义

从心理学的定义引申到消费者行为学中,学习是消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事实上,消费者的行为很大程度是后天习得的。消费者学习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经验与技能,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一个过程。更具体来讲,是“消费者在市场交易和消费的过程中,由于自利本性的内驱力所使,对产品、服务以及各种市场行为的刺激、诱因、反应和强化的互相影响而获得的,用于指导未来购买或消费行为的经验和知识。”[2]消费者学习是处于商品、广告刺激与购买反应之间的行为,人们无法直接对其评估,因而只能通过消费者行为和知识来推测其学习程度。消费者学习是打开消费过程“黑箱”的重要工具,是理解和实践市场营销顾客导向理念的逻辑起点。因此,深入研究消费者学习理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更好地打开消费过程的“黑箱”。

二、学习的分类及消费者学习理论溯源

在心理学视野中,关于学习一般被分为两大流派:行为学派和认知学派。行为学派学习理论各种学说的核心观点是: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是由此到彼的联结或联系。认知学派则将学习视为个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了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

[1]张旭东,欧何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P203—204

这是心理学中对于学习理论的分类,而在消费者行为学中,各种学习理论被应用到营销上,影响着人们的销售行为。消费者行为学中对于学习理论的应用,分为高介入状态和低介入状态,高介入状态的学习是消费者有目的地主动地处理和学习信息。低介入状态下的学习,则是指消费者没有动机处理和学习信息[2]。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一般包括经典性条件发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图标式机械学习和替代学习或模仿,而分析性推理则属于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

[2]德尔I、霍金斯,戴维斯L、马瑟斯博,罗杰J、贝斯特、消费者行为学[M]、符国群等译(原书第10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86

尽管上述理论在回答学习动机时有很大差异,但研究者都在试图回答“刺激—反应”或认知模式这一重要命题。具体来说,经典性条件反射专指运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既定关系”,使消费者学会了对于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应的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主要在强化物的功能和强化时间上与经典条件反射相区别,它通过对消费者某种反应进行强化,使人们在遇到相同情况时,就会产生同样的反应,即消费者塑形过程。图标式机械学习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作用下,消费者对两个或者多个概念之间建立联想。替代式或模仿学习是指消费者不仅可通过体验来学习,而且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另外还可运用想象,预期行为的不同后果。认知学习的最高级和复杂形式就是推理,在推理中,个体对已有的信息和新信息之间进行构造和组合,以进行新的思考,从而进行决策。

三、消费者学习理论的研究应用

在有关消费者学习研究中,学习强度、消退、刺激泛化、刺激辨别和反应环境等概念也得到了重视。一般来讲,所学材料越重要,学习强度越大,学习越快而且记忆就越持久。消退的发生则与最初的学习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学习的内容越重要,强化越多,学习对消退的抵制就越强。刺激泛化是指由某种刺激引起的反应可经由另一种不同但类似的刺激引起。反应环境是影响信息提取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取过程能否成功取决于当初的学习质量以及提取环境与当初学习的相似性。

有一部分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应用了心理学学习理论的行为学派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认知学派中推理想象理论。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给予连续强化,即每次正确反映中都给以强化物,个体对正确反应的学习速度很快。但当强化物不在出现或中止强化时,正确反映的消退速度也快。相反,如果强化是间断性的或部分的,既不是对所有正确反映而只是对部分正确反映予以强化时,虽然最初对正确反映的学习速度较慢,但在强化物消失后,行为消退的速度也比较慢。在营销中,给与顾客奖券、奖品或者其它促销物品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增加产品的销售,但当这些手段消失后,销售量马上就可能下降。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品牌方面的研究,认为品牌形象是建立在消费者对品牌的间断性体验的基础上的,是消费者在长期的消费体验中经过点滴的积累逐步形成的,因此,构成品牌形象的各种联想和象征含义也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可能逐步消退。

(一)应用了行为学派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联结理论进行消费者塑性的如下:

RonaldCarey等人所作的关于运用正面强化增加珠宝店销售量的实验雄辩的说明了认知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决定性影响[3]。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强化和塑形是促销策略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从延续性上来看,强化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持续强化,它可能会迅速达到学习效果,但是在刺激停止后消费者会立即停止反应;另外一种是断断续续的刺激,虽然学习较为缓慢,但是它可以维持很长时间。

Marshall等指出,由于消费者学习的存在,使优势品牌周期性提供价格型促销成为企业的最优策略。事实上,这也是促销陷阱形成的根本原因[4]。

(二)应用了认知学派中推理理论的如下:

Monica等的研究则指出,即使在寡头垄断情况下,消费者也会根据航空事故的发生率来判断服务的安全性,并据此提出更高的要求[5]。

而Amina等的研究则对理解类推广告对全新产品认知的作用有所帮助。他们的假设认为,对全新产品来说,在广告中运用类推比不运用更能有效地提高消费者对其利益的理解。而非类推广告中包含的产品属性信息,实际上可能会阻碍消费者对利益的理解。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包含类推的广告比没有的能够导致更大的利益理解[6]。

四、结论

安全行为心理学论文 第3篇

一、农村初中走读生安全隐患行为的特点

农村初中走读生的安全隐患行为的形式和表现纷繁复杂, 但是作为具有负效应的特殊的行为现象, 具有其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从农村初中走读生个人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发展及教育转化效果来看, 农村初中走读生的安全隐患行为具有下列特殊性:

单一性。同一学生个体总是发生同一种安全隐患行为, 或同一安全隐患行为总是发生在同一类学生身上。这类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具有习惯性倾向。

多样性。是指安全隐患行为发生时, 其行为表现形式或手段的多样化, 具有复杂化倾向。

偶发性。包括平时表现良好学生在内都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行为, 行为的突发性较强, 但针对行为采取的教育预防和转化效果较快较好。

习惯性。某些具有安全隐患行为的农村初中走读生, 一般在初次行为之后, 侥幸心理和个人权威心理便得到强化, 从而产生了不当的心理欲求从而产生习惯性侵犯行为。其发生的可预见性较强, 具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特征, 是较难防范和教育转化的安全隐患行为。

二、对农村初中走读生安全隐患行为的心理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半成熟半幼稚, 心理与行为的矛盾脱节很明显。农村初中走读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身心发育水平不够成熟与完善, 他们的身心特点决定着其内在动因上的不稳定性和易受感染性。例如, 由于心理不成熟、不稳定, 社会阅历浅, 对问题认识直观、肤浅、片面等等, 使其在面对问题时, 在行为表现上就带有强烈的盲目性妥协性。一方面, 他们往往缺乏冷静的思考与正确的分析、判断, 容易形成错误的念头, 产生错误的结论, 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另一方面, 他们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被复杂现象所困扰, 容易施行错误的行为。所以, 在种种错误思想支配下的感情用事、意气用事以及做事不计后果, 最终都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

三、农村初中走读生安全隐患行为的预防教育

综上所述, 农村初中走读生安全隐患行为危害的直接对象不外乎“自身”和“他人”, 导致农村初中走读生实施安全隐患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因素”, 其中自身的心理因素起着关键性影响。但是对于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不够成熟, 社会生活阅历还相对单一的农村初中走读生来说, 急需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因此, 防范与杜绝农村初中走读生的安全隐患行为,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实行“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与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的主动预防能力。

首先, 认识预防教育。认识预防也是思想预防, 是指通过学校、家庭、社会采取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等培养学生个人自觉自为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只有学生对安全隐患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原因、后果、具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才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才能变社会被动预防为学生主动预防。

其次, 后果体验教育。也是行为模仿训练预防。即学校、家庭、社会可以根据教育实际, 灵活地就地取材, 针对发生的典型安全案例, 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实地走访、剧情演出等形式, 以行为后果体验为主要手段, 让具有安全隐患行为的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 在各种活动中“模拟体验”其中的危害性后果, 加强对安全隐患行为危害性的认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触发感受, 从而产生要遵纪守法、改邪归正的动机愿望, 强化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 提高学生对安全隐患自觉自为的防范意识。

再次, 控制预防教育。控制性预防是指针对有明显安全隐患行为倾向或轻微安全隐患行为的人采取的帮助、教育、挽救措施。学校、家庭、社会要多管齐下, 采取必要的控制预防措施。例如, 成立帮教小组;加强良好行为习惯训练与养成的教育;建立隐患对象的档案, 及时回访控制等等。通过教育防止走读生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走读生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防范教唆、引诱、胁迫走读生实施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这也是预防农村初中走读生实施安全隐患行为或遭受安全隐患行为侵害的重要环节。

安全行为心理学论文 第4篇

一、农村初中走读生安全隐患行为的特点

农村初中走读生的安全隐患行为的形式和表现纷繁复杂,但是作为具有负效应的特殊的行为现象,具有其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从农村初中走读生个人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发展及教育转化效果来看,农村初中走读生的安全隐患行为具有下列特殊性:

单一性。同一学生个体总是发生同一种安全隐患行为,或同一安全隐患行为总是发生在同一类学生身上。这类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具有习惯性倾向。

多样性。是指安全隐患行为发生时,其行为表现形式或手段的多样化,具有复杂化倾向。

偶发性。包括平时表现良好学生在内都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行为,行为的突发性较强,但针对行为采取的教育预防和转化效果较快较好。

习惯性。某些具有安全隐患行为的农村初中走读生,一般在初次行为之后,侥幸心理和个人权威心理便得到强化,从而产生了不当的心理欲求从而产生习惯性侵犯行为。其发生的可预见性较强,具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特征,是较难防范和教育转化的安全隐患行为。

二、对农村初中走读生安全隐患行为的心理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半成熟半幼稚,心理与行为的矛盾脱节很明显。农村初中走读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身心发育水平不够成熟与完善,他们的身心特点决定着其内在动因上的不稳定性和易受感染性。例如,由于心理不成熟、不稳定,社会阅历浅,对问题认识直观、肤浅、片面等等,使其在面对问题时,在行为表现上就带有强烈的盲目性妥协性。一方面,他们往往缺乏冷静的思考与正确的分析、判断,容易形成错误的念头,产生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另一方面,他们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被复杂现象所困扰,容易施行错误的行为。所以,在种种错误思想支配下的感情用事、意气用事以及做事不计后果,最终都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

三、农村初中走读生安全隐患行为的预防教育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走读生安全隐患行为危害的直接对象不外乎“自身”和“他人”,导致农村初中走读生实施安全隐患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因素”,其中自身的心理因素起着关键性影响。但是对于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不够成熟,社会生活阅历还相对单一的农村初中走读生来说,急需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因此,防范与杜绝农村初中走读生的安全隐患行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实行“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与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主动预防能力。

首先,认识预防教育。认识预防也是思想预防,是指通过学校、家庭、社会采取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等培养学生个人自觉自为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只有学生对安全隐患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原因、后果、具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自护自救能力,才能变社会被动预防为学生主动预防。

其次,后果体验教育。也是行为模仿训练预防。即学校、家庭、社会可以根据教育实际,灵活地就地取材,针对发生的典型安全案例,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实地走访、剧情演出等形式,以行为后果体验为主要手段,让具有安全隐患行为的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在各种活动中“模拟体验”其中的危害性后果,加强对安全隐患行为危害性的认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触发感受,从而产生要遵纪守法、改邪归正的动机愿望,强化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学生对安全隐患自觉自为的防范意识。

再次,控制预防教育。控制性预防是指针对有明显安全隐患行为倾向或轻微安全隐患行为的人采取的帮助、教育、挽救措施。学校、家庭、社会要多管齐下,采取必要的控制预防措施。例如,成立帮教小组;加强良好行为习惯训练与养成的教育;建立隐患对象的档案,及时回访控制等等。通过教育防止走读生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走读生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防范教唆、引诱、胁迫走读生实施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这也是预防农村初中走读生实施安全隐患行为或遭受安全隐患行为侵害的重要环节。

所以,在心理辅导下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失衡,化解心理矛盾,和谐学生身心,是防范安全隐患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 第5篇

行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几个层面之一,行为文化是通过人的日常行为体现出来的有形文化,既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即习惯性定势的风俗构成的文化层。它包括活动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体现在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中,比如在社会生产劳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婚丧仪式、家庭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这些重复出现的、相似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就是社会风俗。当人们按照社会风俗践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某种自然而然的行文倾向。一个时代的文化集中表现在该时代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但更广泛地活跃在各种社会风尚之中。只有人的行为层面表现出约定俗成的特点之后,文化建设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

一、行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按照文化的形态结构,在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建设中,文化由内向外分为精神意识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为习俗文化、物质生活文化等四个层面。各个文化层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文化体系。在实施文化建设过程当中,也是按照这四个层面展开的,其中精神意识文化建设时核心,制度管理文化建设是保证,物质生活文化建设是依托,行为习俗文化建设是最终落脚点。

首先,行为是活的、有形的、具体的、可评价的,人的思想观念正是通过行为得以呈现。个体在生产活动、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文娱体育等各种活动中,受到整体显性的或潜在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种种不同的行为,它是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如果没有行为文化,文化就无法实现。

其次,行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落地的关键环节,没有行为文化,理念和制度都是空谈,理念说的再美,制度定的再完善,都不如做的实在。在文化构成的层次关系中,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的思想源泉,制度是理念的延伸,对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物质文化是人能看到、听到的、接触到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这三个层次都是通过行为文化来表现的。

再次,行为文化是文化中承上启下的中坚部分。行为应该以理念为指导,以制度为准绳,或者说行为是理念与制度作用力 真实结果,行为如果与理念和制度相违背,理念就成了空谈、制度就成了纸上谈兵,而物质又是行为的真实结果,有什么样的行为文化自然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一般来说,理念和制度文化基本形成之后,通过物质文化把它展示出来。因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行为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关注层面,将行为文化的建设作为文化落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行为文化是通过整体与个体行为的有机结合体现出来的 组织整体行为是通过每个个体行为展现出来的,同时每个个体行为也集中促成了组织整体行为。行为主体包括两大类:组织整体和成员个体。从狭义上理解行为。一般是指成员个体的行为,即领导者、模范人物和成员群体等。因为,作为一个组织,其行为也是由人来执行的。比如,企业文化讲诚信文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讲诚信,具体体现为恪守承诺、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它是组织的行为,但是它又要通过具体人的行为来实现的。

首先看组织的整体行为,整体行为是指那些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整体行为以行为动机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目标合理行为,即为达到组织目标经过科学决策的行为;②价值风险行为,即为获取更过价值的冒险行为;③日常活动行为,即满足日常活动需要的行为;④传统行为,即沿袭传统上已习惯的行为。这些组织整体行为体现在每一个成员个体性当中。

1、领导者和领导群体行为

领导者和领导群体行为时组织的灵魂人物,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等式文化生成的重要基因,往往主导着本行业的特质和风格,并制约和引导着文化的个性和发展,组织整体行为展现的是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成员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在行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和领导者群体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起到率先示范的作用。

2、模范人物行为

模范人物是组织的中坚力量,他们来自于组织成员当中,比一般成员取得了更多的业绩。其他成员对他们感觉很亲切,不遥远不陌生,他们的言行对其他成员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群体成员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群体成员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组织应该努力发掘各个岗位上的模范人物,大力弘扬和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将他们的行为“规范化”,将他们的故事“理念化”,使组织整体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得以“形象化”,从而在组织内部培养起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用以激励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动,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全体成员的行为能够完美体现整体文化。

3、成员群体文化

组织成员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当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普遍为成员群体所认同和接受,并自觉遵守、实践时,才能形成一个组织的特色文化。群体行为直接决定着组织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同时,一个集体价值观的实现也最终体现在价值观能否贯彻到这些成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当中,能否贯彻到他们的日常操作和其他行为活动中。

三、行为文化是自觉文化

行为文化是柔性文化,是通过人的行为彰显出来的,是通过潜移默化养成的,是靠一种文化氛围熏陶出来的,它是通过人们对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的自愿践行形成风俗和养成习惯,来维持社会活动的稳定和延续,体现在人的行为的方方面面,所以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层面。它的形成一般有三种途径。

1、价值观管理。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即人们对各种事物、职业、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系统评价与认知,是人们对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它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它决定着个人对他人和事的接近或回避、喜爱或厌恶、积极或消极,对价值的认识不同,会从其行为上表现出来。具有合理的行为,首先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正确价值观引导。行为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不断强化和修正,使成员个人的工作目标同组织集体发展相融合,主动按照价值观的倡导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2、制度化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是文化的骨架部分,任何一个组织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制度必须从根本性需求出发,是对根本性需求的维护。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严格完善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去规范人的行为,才有可能形成统一的行为文化。因此,制度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和人情观,那就是要“得到组织成员认可”。制度化管理是“刚性”管理,但还要体现“柔性”的一面才能起到作用。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同时制度执行必须要体现无歧视原则下公平的内涵。

浅析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第6篇

1设计本体与行为心理学

设计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能与许多学科相结合。行为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状态,尤其是对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科。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行为心理学主要是为了获取用户最根本的想法、需求。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受到社会、成长等因素的影响,学会了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想法。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的用户研究,目的是为了从用户那里获取信息、发现缺点和不足,发掘潜在用户需求,并找出解决办法,对现有产品或系统进行改进。因此我们选取用户研究中常用的人种学访谈法为例,来讨论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利用行为心理学更好地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

2设计过程与行为心理学

2.1人种学访谈主要内容

人种学访谈(EthnographicInterview)是与用户对话、讨论其日常生活和环境,类似于传统人种学的调查方法。它深入体验和了解用户世界,并获得亲身经历的想法和见解,主要记录访问者与用户对话、讨论日常生活和环境。

2.2人种学访谈中行为心理学的解读

访谈最首先要制定访谈内容以及访谈所用到的器材如录音笔、摄像机等。抵达现场之后,迅速与当地人群拉近距离,多提互动性问题,如“你能给我演示一下吗?”。同时向其重复所听到的内容,借此确认观察结果是否有效。

其中,调查员和受访者互动的根据是受访者身体语言的映射。这种基于行为心理学的身体语言研究,能够便于调查员更全面地了解受访者的潜在需求。

(1)受访者面部变化。受访者用身体另一侧抚触耳朵,则表示某种视觉阻断行为,想要通过身体扭曲来造成一个壁垒,表明他想要摆脱当前话题,利用这个间隙找到一个新的出路。而耳朵的轻微刺痒感却是有助于加强受访者正面信息的,用身体同侧手去抚触耳朵,表明他们对这个话题的愉悦性。受访者如果把手放在下巴处,甚至移向下颚处时表明他的状态是心绪不宁、神情紧张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安慰行为。如果放在下巴处的手腕弯曲或转向他人,通常表示受访者心情不错,而手腕僵直则表示受访者内心的紧张。

(2)受访者躯干变化。受访者做出倾斜躯干的动作反映了边缘大脑对距离和避让的需求,人们不仅会将躯干转离令自己不舒适的人,还会渐渐转离那些没有吸引力或令人厌恶的事物。由此更有利于判定受访者对于调研产品的真正态度。

(3)受访者脚和腿部变化。受访者把脚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椅子后面)而且会在一段非常时期保持这样的姿势,表明他的不舒适性,或者正在承受某种压力。这时需要调查员注意且转变问题方式。行为心理学表明在整个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我们的`腿和脚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存,因此,它们是身体中最诚实的部位,能向观察者传递最精确、最无保留的信息。快乐脚,是指高兴时双腿和双脚一起摆动或颤动,是一种非常可靠的信号,表示参与者的愉悦心情以及这是他想要的结果或事物。访谈过程中当受访者将脚背向一侧,脚踝相对时,表示他可能对正在讨论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不想再配合下去,也可能是表示对正在谈论的事情不认同。将脚部动作从左右轻摇转向上下踢动时,说明他一定看到或听到些消极或不高兴的事情。这时就需要调查员调整访谈方向以及对受访者进行询问,以确保收到的用户信息有效。

(4)受访者舒适与不适线索。当受访者感到舒适时会敞开自己的身体,向别人展示更多的部位。此时行为就会产生同步性。而非同步行为是一道壁垒,更是影响面谈或讨论结果的一种障碍,其中心口不一的表现,如被访者说“我喜欢这个颜色”却在同时轻轻摇头,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非同步行为。身体也会通过非语言形式来表现不舒适感。受访者会将身体移开,以起到阻隔或保持距离的作用,还会重新调整自己,如轻轻摆动双脚、坐立不安、扭动臀部或者用手指敲打某物,以及搓擦额头、挤压脸颊、摩擦颈部或者用手击打后脑勺等。当被问到他们不愿及触及的话题时会出现视觉阻断行为,如眼皮跳动、眨眼频繁等。

2.3人种学访谈中行为心理学应用要点

(1)访谈过程及问答技巧要点。在访谈过程中,与受访者访谈时要找一个清楚的视角,不要在双方之间设置任何障碍,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观察受访者的动作以及便于摄像机记录。在访谈的最开始让受访者放松下来,才能更快速地进入交谈话题。在提问时,先深入浅出问一个问题,然后停下来,利用这一段时间观察对方的各种反应,给受访者一些时间去思考和反应。一连串的询问常常导致受访者不经思考而随意回答,不仅使受访者感受到压力,也使得非语言线索变得模糊。当受访者的回答并不能让调查员满意的时候,只需要继续看着受访者,他就会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解释。

(2)认清访谈中受访者的真实想法。调查员不仅要注意受访者回答中的隐含意思,即潜台词,还要有效结合被访者的身体语言判定受访者的真实想法,要对访问的结果、被访者的观点持必要的怀疑态度。在后续的访谈中,调查员随意从侧面问出前面相关问题也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验证受访者的观点,使前后有一个逻辑呼应,也可以证实受访者先前回答问题的真实可靠性。当然,大多数被访者都不是故意编造谎言。所说的和做的可能完全不一样,是因为他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真正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对他说的、做的两个方面都有清楚的认识。在Sony引BoomBox概念的案例中这点便被很好地证明,他们曾召集了一些潜在的购买者,组成焦点小组讨论这个新产品应该是什么颜色:黑色或者黄色?经过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会后Sony对小组成员表示感谢,告诉他们在离开的时候可以免费带走一个BoomBox作为回报,那里有两堆BoomBox:黄色和黑色,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的。

(3)注意调查员对于受访者的潜在影响。作为调查员要意识到自己对受访者行为的影响,因为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如提问题不要提带有答案的问题例如“你喜欢游泳吗?”受访者大多数下意识都会说喜欢,但是这并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的体现。要向他们提问“平时喜欢做什么运动”,让受访者自己来回答。

3行为心理学研究对于设计的意义

进行人种学访谈我们最终要得到的是,受访者自身的观点和对产品用户体验的观察结果。这种用户观察和用户访谈的目的是还原用户真实的观点,其中定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发掘用户潜在需求、理解用户、探索未知,定量研究目的在于验证和细化定性研究的发现。

对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最终目标是挖掘用户真实情感与需求,根据用户行为重新定义、提炼概念设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行为心理学在设计研究过程中的应用,以及行为心理学如何更好地在设计流程中解决用户的真正需求及隐性需求,这也体现出了设计的本质是“谋事”。整合知识和资料的集成创新,是在合理、健康地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求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胡飞.洞悉用户——用户研究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唐林涛.工业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现代教育中的行为心理学理论论文 第7篇

行为心理学起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行为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取得了较大成果。现代教育学理论指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有不到20%与个人的智力有关,而习惯、性格、兴趣、心理、意志、情绪等对学习效率和成绩的影响超过80%,而其中学习习惯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行为心理学理论认为,习惯驱动行为,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无需任何人引导、监督,都能够自主地、自觉地、自发地完成学习活动。在高中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理论

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理论指出,习惯是不断重复训练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个体行为。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追求更显著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自主性、倾向性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大量重复练习而发展并形成的,是一种具有主动性、持久性、自觉性的自我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对学习策略的制定、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使自己在学习中获益,对未来的学习发展和人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

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忽视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能够帮助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有利于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目标的实现。在课前预习时应首先熟悉课程内容,将新知识与之前掌握的知识的进行比较分析,勾画出重点和难点,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大致了解新知识后,将理解模糊或无法理解的内容做好记录,在之后课堂学习中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学习。

2.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部分同学认为课堂上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教材中有,下课后可以自己看书。这样的想法往往导致在课堂学习中不认真,听课走神,无法把握重难点知识,这不仅浪费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课堂上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还增加了自身的学习负担。长此以往,导致课堂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形成越听不懂越不想听的恶性循环。

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是高效学习的关键。在行为心理学中明确指出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对象,是具有动力特征的心理过程。注意的指向性,可以使人可以在每一瞬间对反映事物做出心理选择。注意的集中性,则能够让事物在人的脑海中呈现出深刻和清晰的反映。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特征,使得注意能够保持和选择思路,并具有监督和调节心理活动的功能。

在课堂学习中,思路是指思考问题的路径及线索,常说的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师的思路,就是学习老师讲课状态下的思维模式、思维规律以及思维方法,其目的在于学会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使自我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必须保持听课注意力外。还应该在课堂学习中明确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听教师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以及思维模式与规律。尤其是对于预习时未理解和难理解的内容,在听课时应比较老师讲解和自己理解的不同之处,然后认真记录,从而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方法。此外,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还包括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堂笔记在精而不再多,即对于老师讲解和板书内容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抄录,而是选择重点进行摘抄,这有利于将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听课上,并对课下的复习和练习具有指导性作用。

3.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课后复习习惯的养成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以及新旧知识的结合与挖掘以及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具有重要作用。课后及时复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整体课程内容的复习,二是章节内容的复习。整体课程内容的复习是指将课程所有内容与老师讲解的重难点知识及思维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根据知识的规律和性质制定学习策略,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章节内容的复习是指对特定内容的整理和巩固,复习的内容可由自己进行选择,将遗忘的知识点或是疏漏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加深印象。

4.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是巩固知识和自我检测的重要手段。第一遍的课后练习必须独立完成,以检测学习的效果、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然后根据练习结果,整理出哪些是已掌握的知识、哪些是未掌握的知识、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然后在针对学习中的遗漏和不足,通过与同学合作探讨或是请教老师的方式强化知识点的掌握、技巧的运用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建议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本专门的错题集,将练习中经常性犯错的题型和知识点进行记录,然后针对知识体系中的缺陷进行专门的强化练习,真正实现课后练习的效果和目的。

三、结束语

安全行为心理学论文 第8篇

川西平原居民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对田席食品安全的影响

川西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平原、地势平坦、水域遍布, 河网纵横、物产丰富, 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也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基地。生活在此的世世代代居民, 具有典型的平原“小农意识”, 而这种“小农意识”则直接影响了田席的食品安全。

追求廉价、实惠

追求商品价格低廉和实惠是普通居民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具体表现为注重实效, 追求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 对商品价格特别重视、敏感, 以消费低廉商品为主, 讲求使用方便、朴素、经济实惠。对于“中看不中用”、“华而不实”的消费品, 一般不予理睬。而在举办田席和消费田席的过程中, 农村居民更为注重价格和数量因素, 同时“三无”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半制品又因其具有价格低廉、实惠的优势, 导致川西平原田席在食品原材料上就容易忽略安全因素。

盲目攀比

即以注重场面、显示地位为特征的消费心理, 尤其在走亲访友、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时, 表现出虚荣心强、攀比, 以求胜人一筹。目前, 川西农民消费普遍存在二种攀比现象:一是贫困农民攀比富裕农民;二是富裕农民攀比城市居民。而在田席举办的形式、档次、规模上的攀比更是普遍存在, 以显示自己高于别人至少是不低于别人, 以满足其心理需要。为了攀比, 田席在制作和消费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 盲目追求形式复杂、档次提高、规模加大, 无形中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缺少维权意识

经调查发现食品过期、变质, 违规违法生产的食品是居民最常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 不少农村居民对此深恶痛绝, 但是一部分消费者对此不以为然。同时, 坚决抵制、主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居民并不多见。究其原因, 绝大部分是因为受到传统的乡土社会人际关系, 以及农村居民忍辱负重、不愿惹事心理的影响。

川西平原居民对安全食品的认知程度

虽然食品安全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性恐慌, 但消费者普遍对此已非常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也与食品安全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化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曝光有关。调查发现, 川西平原居民对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比较熟悉, 大多都听说过绿色食品, 但对于有机食品还相对陌生, 对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志也并不了解。同时, 川西居民对安全食品的认识仅只限于名称上, 认识普遍还非常肤浅, 对于三类安全食品的标志及具体区别仍缺乏认知。另外, 居民对食品添加剂总体认知水平不高, 多数人在购买含添加剂食品时基本不会详细查看食品添加剂信息。

提高川西平原田席食品安全的措施

培养正确科学的消费观

就消费者自身来说, 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状况, 确定合理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正确处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间的关系, 做到量入为出, 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 提倡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浪费可耻的优良传统。各级政府积极宣传, 大力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要靠科学技术的普及, 文化知识的普及, 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来引导居民文明消费、科学消费, 改善其消费结构, 提高消费质量。另外还要提高居民维权意识,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建立规范的食品市场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也应该从居民利益出发, 以开拓居民消费市场为目标, 在制度建设上、政策制定实施上大力帮助居民、引导居民, 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消费的一个先决条件, 同时要优化具名消费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给川西平原地区一个合理的消费平台。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宣传, 加强监督管理, 规范川西平原地区经营者行为, 可逐步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对查处的食品追溯来源, 严厉惩罚生产者和经营者。

结语

上一篇:英语教师就业前景下一篇:路面巡查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