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24-08-10

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精选6篇)

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1篇

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索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国家“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乘势而上,促进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实践看,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走合作化的道路,进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行新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是推动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再解放、再发展,实现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文章-http:// 帮您找文章]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多职能的发展格局,为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积累了经验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认真总结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合作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遵循“民办、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农民自愿参加、自主管理的形式,于近几年逐渐被群众认可并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多领域延伸的态势,解决了政府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统不起”、单家独户“办不好”的问题,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0余个,入社(会)人员近1.3万人。

——地域分布广。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从县延伸到乡、到村,甚至到了屯。县级有农合会、农经会、劳务输出协会和农技会;乡镇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到了全面覆盖,其中*乡已达到12个,是全县最多的乡镇;76个村中有经济合作组织的达45个,其中*乡的*村经济合作组织达3个。

——组建形式多。一是能人牵动。主要是由在农村长期从事农产品种、养、销的能人及大户牵头成立专业协会,在实现自身滚动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致富。目前全县依靠大户发展的协会组织已达到18 个。其中,*乡*村养猪厂厂长**,饲养生猪1000多头,年纯收入达到5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成立了养猪协会,会员达到20人,生猪年出栏近7000头。协会为会员提供仔猪、饲料配方,帮助防疫灭病,解决销售难题。二是园区示范。这类组织是部分农民先期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搞高效农业开发不断走向富裕,然后以园区为依托,发展规模集体经营。如*乡水稻示范园区的种植大户**,联合园区内的100多个种植户联合组建了水稻协会,统一整地、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龙头带动。利用乡镇供销社等为农服务企业的资金、信息、销售等方面优势,组织农户形成“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如**乡平贝协会,由乡供销社牵头组成,现已发展会员60多人,平贝种植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四是农户联合。农户根据发展需要,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分散的个体联合成一个整体,统一组织生产、销售,扩大规模,开拓市场。如*乡*村菇娘协会,通过吸收种田大户和农民技术员为会员,采取统一协调生产资金、统一组织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等方法,带动农户进行优质菇娘生产,既解决了技术难题,又拓宽了销售门路。五是分级组织。按照上下贯通的思路,县乡村普遍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协会,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成建制、大批量地转移出去。六是专业合作。以松散合作为主,依靠定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如遍及11个乡镇的农民经纪人协会,一头伸入千家万户,一头伸向市场,成为定单农业的主力军。

——产业涵盖全。现有的80余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涵盖了农村的各个产业和行业,而且经营服务的领域多种形式并存。主要有三种:一是生产服务型。这类组织的经营活动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和培训,提供一些生产资料供应方面的服务等等。如天麻栽培技术协会,以天麻育种基地为依托,免费培训技术,与会员签订回收天麻订单,及时开展技术指导。二是生产和销售结合型。这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以产品为依托,以销售为重点,联合生产大户兴办而成。如*乡*村依托本村的林果生产组建了林果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服务,特别是注重市场开拓,提升林果产品的销售优势,产品辐射县城和周边乡镇的市场,不出县就销售一空。三是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型。这类合作经济组织一般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发展协会组织,形成专业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为会员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会员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如*镇的绿色稻米产业协会,依托大米加工小区,吸纳37户水稻种植大户,统一种植空育131、沙沙泥、长粒香等优质水稻品种,统一使用“**”品牌,统一进行销售。

——带动作用强。一是提高了农民素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把松散的力量聚合起来,通过给农民提供技术、捕捉致富信息、引进致富项目、共闯市场、共渡难关,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产业、技术、产品等形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规避了经营风险。*乡的养鹅协会,自2000年1月成立以来,已发展会员42人,通过统一购买种蛋、统一进行孵化、统一销售商品鹅等方式,把所有会员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目前在协会的带动下,整个*乡大鹅饲养量达6.5万只,售鹅及鹅毛的收入可达30万元左右。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了农户参与市场经济的弱势地位,也减少重复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把富余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解放出来,创造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镇富民瓜菜协会,年可生产西瓜50万斤以上,为民增收

20万元,除在当地销售外,还远销七台河市。*村养鹿协会,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今年已外销鲜茸140斤,促民增收4万多元。四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流动与重组,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使区域主导产业迅速形成。*乡*村二组有73户农民320口人,最初只有12户种小棚蔬菜,平均每户收入只有800元。成立蔬菜协会后,变简易小棚为日光节能温室,由单一韭菜、大葱生产向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而且在县农贸市场开辟了绿色蔬菜统一销售场地。目前,不但全组农户都从事蔬菜生产,而且带动了全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县还处于起步阶段,组织化程度远不能适应大市场的需要,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足。一方面,一些乡镇和部门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缺乏远见,只求形式,不求质量;只管建立,不管发展和发挥作用,甚至任其自生自灭。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保守意识还很严重,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心里不托底,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政策扶持不到位。从调查的情况看,县、乡两级政府没有出台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促进发展的措施就更少。而且,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统一负责,出现了工商、民政、科协、农委、县社等部门都参与管理,又都不够深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遇到问题和困难,不知道找谁去解决,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三是组织结构松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内部制度不完善、没有章程、运行不规范的问题,利益机制联结不够紧密,凝聚力和带动功能比较差,抵御风险的功能不强。特别是90%以上合作经济组织无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组织不健全,活动不规范。

四是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没有在工商或民政部门注册,法律地位不明确,既不便开展活动,又不便承担法律责任。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处于分散状态。

五是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的问题,基本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学习,多数是凭经验,靠运气,不懂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缺少科学的管理手段,创办的中介组织缺少科技含量,经营项目也仅局限于农副产品流通以及畜禽养殖交易等,高科技深加工项目较少。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不断提高档次、规模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既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一免两补”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措施来抓,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大的突破。

1、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方向,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只有思路对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有加快发展的动力。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活化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总量上规模,提升质量上档次,提升速度上位次,为农村经济加快发展贡献力量。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县每个乡镇都围绕区域优势产品开发组建起规范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建立起规范的行业协会,基本形成全县上下贯通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必须坚持以土地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决不能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二是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严格执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基本条款。各有关部门应做到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不代替农村合作组织决策,不任命合作组织负责人,更不干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行为。三是坚持以民为主的原则。要以农民为主体,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办成民本组织、百姓组织。对民办官助的,要加快民营化改造,尽快建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要坚持对内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收益归全体会员所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乡镇之间、村村之间经济状况和社会条件不同,创建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结合实际,坚持多样化,不搞一刀切。

2、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重点要在环境塑造上下功夫,只有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会有加快发展的氛围。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引导各级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式,消除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各种偏见,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和制度的创新,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摆上重要位置,认真抓好。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发展意识,主动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普及合作知识,广泛宣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要注重利用典型进行引导,对*的大蒜协会、*的养鹿协会、**的菇娘协会、**的蔬菜协会等群众摸得着、看得见的典型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通过给农民看,达到引导农民干的目的,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三要出台扶持政策。要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出台全县统一的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在立项、用地、资金、户籍、注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优质服务。在登记服务上,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登记注册的法律法规前,我县所有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都应到农委统一办理登记注册,然后由农委按照其经营性质,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明确法律地位。在资金服务上,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定的信贷额度,然后再由合作组织转贷给资金困难、信用程度较好的会员,或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资金担保公司,与银行直接开展业务联系,解决资金难的问题。要探索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路子,满足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申报的生产开发项目,各级涉农部门要给予优先扶持。对组织弱小、经费有限、运转困难但发展前景看好的合作组织,乡村两级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在税收服务上,借鉴外地经验,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其成员代购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及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对从事农机作业、家畜配种和疾病防治,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销售自产农产品及初加工品的,免征增值税。在经营服务上,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拓宽服务领域,为其开展内部服务创造条件。

3、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核心是在提升总量上搞突破,只有总量得到扩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会实现规模化发展。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重点应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实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总量的迅速扩张。一是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发展一批。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作为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依托比较优势、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力争把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上配置,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路子,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和专业乡,把优势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当前,应重点抓好**蔬菜、**大蒜、草柳编、**平贝、**大豆、**养鹿等初具规模的产业化项目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牵动一批。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中介组织和基地农户,通过各个环节的利益联结,既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又减低了企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促进农产品增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培育“龙头+基地+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最普遍,也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合作模式。当前,我们要在运作好稻米加工集团和大鹅产业化项目、山产品加工项目和大豆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围绕马铃薯、玉米、山林产品,以及特色养殖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上几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壮大龙头,培育基地,牵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三是盘活传统资源还原一批。农村供销社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近些年由于体制不新,作用已经大大减弱,但组织网络健全、覆盖面较广的优势还没有缺失,应把这块资源重新利用起来,加快改组改造,吸引农民入股入社,使社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优化组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凝聚生产要素组建一批。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县内外工商企业积极参与农业发展,通过大规模租赁土地,搞农业深度开发,整合农村生产要素,形成大农场、大种植园、大养殖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民变成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工人,组建农业公司。另外,可以借鉴**、**等地的做法,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以股份制的形式,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大搞耕地集中连片作业。五是引导农民经纪人整合一批。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经纪人已经成为我县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但农民经纪人大多数是个体行为,单打独斗,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要在鼓励农村有经营能力的农民加入经纪人队伍,支持农村基层干部带头成为经纪人,以不断培养和壮大农村经济队伍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引导各类农村经纪人联合协作,鼓励和扶持农民经纪人牵头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社。

4、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只有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能上档次、上水平。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原则,逐步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身建设。一要健全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只有选好配强管理人员,才能避免出现“一年合伙、两年红火、三年散伙”的情况。因此,各乡镇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指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管理机构,组织会员民主选举产生董事长、理事长,定期召开代表大会,民主决策组织的重大事项,解决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二要完善章程。建立和完善组织章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去年省农委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予以借鉴,抓紧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和完善章程,明确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原则和业务活动范围,规定会员的资格、权利、义务等。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内部制度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各有关部门要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劳动、财务和营销、利益分配、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可采取三种形式,即:股金分红形式、按实物量返还社员利润形式、股金分红加利润返还形式。四要提高队伍素质。针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经济合同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培训,既要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指导农村经济合作发展的领导干部,又要培养一批具有管理才能的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及成员。

5、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根本点要落在强化领导上,只有

领导重视到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有加快发展的保障。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任务,必须纳入发展规划,摆上重要日程,采取超常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一要完善领导体系。县里要明确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统一主管部门,抓紧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工作意见,研究扶持政策,落实推进措施,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各乡村也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组织健全、责任明晰的领导体系。二要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纳入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中,强化责任,严格奖惩。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三要完善包保责任制。要注重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联系和交流。县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都要与重点专业合作社、农技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联系机制,认真听取他们的呼声,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2篇

一、目前发展现状 据对7个乡镇11户群众的调查结果显示,未交纳合作医疗基金的有4户,占36%;已交纳合作医疗基金而未发证的3户,占27%;只有4户已交纳合作医疗基金并领取到了《合作医疗证》。通过调查发现,德平镇任庙村、宿安乡小许家村群众基本上没有交纳合作医疗基金;临邑镇新寨村的张兆森、李家胡同村的樊永梅两户都没有交纳合作医疗基金;临盘镇王良村王孝武的合作医疗基金已交,但未签协议书,至今仍未照相办证。从总体情况看,翟家乡工作进展较快,全乡有农业人口27199人,已发证26777人,发证率达到了98.5%,现正在进行村级卫生室的认定工作。孟寺镇前王庵村王凤友一家6口人全部交纳合作医疗基金,并与4月7日领取到《合作医疗证》。从全县情况看,现在正处于办证、发证阶段,医疗费用报销工作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乡镇、村宣传不到位是导致广大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了解,不认识,进而参与支持合作医疗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另外,极个别村由于村班子战斗力不强,群众上访问题久拖不绝,加上农业税清欠暂停等原因,致使群众没有交纳合作医疗基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发动不到位,群众没有真正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在被调查的11户群众中,只有德平镇新庄村的逯恩华、翟家乡赵家村的赵同昌两户大体上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但对具体的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了解很少,存在模糊认识。其他9户群众中只有4户只知道交纳了合作医疗基金,但不知道具体内容和真正好处。孟寺镇前王庵村的王凤友在4月7日就领取到了《合作医疗证》,但由于不知道具体的报销程序,当其孙子患心肌炎时,没有到孟寺镇卫生院治疗,而是到临邑镇的李家卫生院去治疗,因而不能享受合作医疗报销。在座谈时,发现王凤友把《合作医疗证》丢在杂书堆里,花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他说:“镇上让交钱,我就交上了,谁知道这证有什么用”。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乡镇、村宣传工作过于简单化、形式化,群众根本认识不到合作医疗的真正好处,还形成了“乱收费”的错误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是一项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但由于工作措施不到位,反而事得其反,影响了政府形象。

(二)操作程序不规范,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有错误认识。在调查中发现,各乡镇(区)由于在征集合作医疗基金时,同农业税及“两工”一并收取,因而群众错误地认识所谓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每人每年交纳10元钱,不知道省、市、县、乡镇四级政府为每人补贴的15元钱。理合乡孙灯村的孙寿光说:“村干部在广播中只说每人每年交10元钱,看病就能报销,这准吗?一年交上10元钱,7口人就得交70元钱,现在都年轻力壮的,用不着扎针吃药,交得这些钱花不了。”群众正是存在这种疑虑,因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调查时还发现,这11户群众都没有见过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材料。有的只是在村广播中听到过一点宣传内容,一知半解。临邑镇李家胡同村的樊永梅曾在县人寿保险公司干过业务员,受保险赔偿手续烦琐、程序复杂的影响,对合作医疗疑虑较大,一般到县药材公司买取药品,因为药材公司药价较低,所以,她一家3口人都没有交纳合作医疗基金。据樊永梅介绍,距离wenmi.net县城较近的群众大部分都愿意到县药材公司买药,认为加入合作医疗报销后的药价也比药材的药价高,致使一部分群众不愿加入合作医疗。

(三)极少数村班子不健全,战斗力弱,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抵触情绪。从调查情况来看,那些村班子不健全,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都存有抵触情绪,参加率很低。据宿安乡小许家村许维福介绍,该村由于村班子不健全,干群关系紧张,导致群众集体上访,至今农业税费都没有交,所以,更不可能去交合作医疗基金。德平镇任家庙村的任连中,一家6口人,农业税费已全部上交,但没有交合作医疗基金。他说:“农业税费再多也得交,而合作医疗是怎么回事,我还真不大清楚,我们村可能都没有交,村干部也没有催这个事”。由此推理,一方面群众因为上访反映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业税费清欠又暂时停止,所以就没有交纳合作医疗基金。另一方面,因为村干部只注重催收农业税费,不重视合作医疗基金收缴工作,群众又认识不足,所以也没有交纳合作医疗基金,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村班子没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群众对村干部不信任、不信服,因而也就产生了对合作医疗工作的抵触情绪。

三、几点建议 综合调查情况分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明白纸、宣传车、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交叉宣传,但由于乡镇、村对此宣传不到位,出现了“肠梗阻”现象,致使该项工作进展不平衡。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要组织脱产干部和村干部,深入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细致宣传,做好解释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在县电视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访谈专栏,及时报道那些得到大病医疗报销的实例,用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二是加快办证发证速度,尽快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领取到《合作医疗证》,以消除他们的疑虑。三是加快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的建设,确保参保农民尽早持证就医,按比例报销医疗费,用事实说话,切实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四是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村卫生室的行医资格、药品质量及价格进行动态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公开电话号码。五是持有《合作医疗证》的农民可以在本乡(镇)范围

内自主选择有行医资格的卫生室就医、买药,使他们可以到自己信任的卫生室就医。

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3篇

近年来,南城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涌现出了大批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及行业协会。它们对于解放和发展包括移民区在内的广大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现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又应在哪?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徐家乡白洲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南城县寿昌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万坊镇永洪农业开发合作社、南城县加丁水产养殖合作社、南城县岳口绿佳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洪门镇沙坪村西瓜产业协会、洪门镇硝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南城县柑橘协会、龙湖镇王坪村板栗种植协会等多个水库移民参与建成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南城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涌现出了许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其中专业协会15家,吸引和带动农户1641户;专业合作社121家,入社农户5918户。纵观南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从组织形式看,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村级组织领办型。这种形式的合作组织是目前南城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以徐家乡白洲村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拥有社员30多户,大棚蔬菜种植面积60多亩。这些年,合作社的运作都是在村“两委”的指导下进行,包括品种选育、规模扩大、设施完善等,可以说合作社与村“两委”在组织结构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它如洪门镇沙坪村西瓜产业协会、龙湖镇王坪村板栗种植协会等,都是该种类型。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客观上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自己的组织经费来源,运作乏力。同时,缺乏有影响力、有组织能力的产业能人,产业如一盘散沙。主观上则是数十年来我国传统的“政企不分”、“管办合一”这类非现代经济思想的产物。

二是专业户联合自办型。近年来,南城也涌现出了许多群众自发兴办的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部分乡镇、村的经营大户自发地将分散经营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比较典型的有万坊镇的蛋鸡养殖产业,如南城县岳口绿佳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万坊镇黎家边村家禽养殖合作社等。南城县岳口绿佳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2010年由全建国、丁云飞等7户蛋鸡养殖大户联合成立的,目前年出笼蛋鸡10多万羽,纯利润达100多万元。此外,还带动了包括丰城、临川、广昌等地20多户农民走上了养殖蛋鸡致富之路。

三是核心企业主办型。在南城,还有一类合作经济组织比较常见,那就是名为合作社,其实就是股份合作制企业。也就是依托某一核心企业,成员以资金、技术或劳力的形式参股,成立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的万坊镇永洪农业开发合作社就是这一类型。该合作社的核心企业为一大型养猪厂,母猪年存栏300多头,生猪年出栏7000到10000头,年产值在1000万以上,纯利润150万元。7户主要成员及附近数十户村民或以资金,或以技术,或以劳力,参与到养猪厂的运作中去,再辅之于果树种植、士鸡养殖等次级产业,构成合作社的产业框架。其它如南城县寿昌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南城县加丁水产养殖合作社、洪门镇硝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也是这一类型。

四是龙头企业引办型。近年来,由南城乡土能人创办并被确认为国家及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江西洪门实业集团、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省映虹水产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了进一步壮大企业生产规模,纷纷组建自己的原材料供给基地。它们将松散的供应户组织起来,成立了禽蛋养殖合作社、淮山种植协会、水产养殖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订立供销合同,规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既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比较利益,又稳定了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

从总体上看,南城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向多形式、多层次、多成分、多功能方向发展。在创办模式上也由过去单一的“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向“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核心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二、合作经济组织在南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所显现的作用

一是“保姆”作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强化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干不好的事。龙湖镇王坪村是个全县有名的板栗种植专业村,全村有板栗种植户245户,种植面积达3200亩,年总产30万公斤。近年来,虽然连年丰收、产量不断攀升,但板栗价格却不断下滑,从最初的每公斤8元跌到现在的4元,果农种植板栗的收入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板栗集中上市,没法储存造成的。为了切实保障移民的利益,提高移民收入,王坪村板栗种植协会决定建设一个用于储藏板栗的冷库来延长板栗销售期,既避免板栗集中上市出现的压价问题,又推后了上市期形成反季节销售,提高了板栗价格。经过积极跑项目、争资金,2008年7月底,终于建成了一个可冷藏20万公斤板栗的冷库,可帮助移民年人均增收200元。王坪村移民娄发林,种植板栗50亩,以往每到板栗销售季节,也是他最忧虑的时候,一是板栗难销,二是价格低。通过冷藏库的兴建,延长了板栗销售期,他用三分之一板栗鲜销,三分之二板栗冷藏到春节前销,销售价格翻了一番半,板栗收入由往年2.5-3万元增加到6-7万元。

二是“桥梁”作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程度,拓宽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增强了群众抵御市场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加了移民的收入。南城果树种植产业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受管理技术和销售渠道制约,全县果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发展停滞不前的现象。广大果农充分认识到,只有大家抱成“团”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才能在现代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2005年5月,在该县移民局的指导下,成立了柑桔协会,协会成立6年多来,先后在本县的上唐镇、新丰街镇、里塔镇等乡镇设立分会,协会会员980多户,理事会成员21名。协会在全县40多个规模以上果园建立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无公害防治、高产优质创建等科普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5000多亩。以协会为依托的江西省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加工和销售为载体,为广大果农解决销售和加工等生产后期环节问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销售网络,并组织专家研究出果醋加工工艺和果糕加工方法,目前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到目前为止,南城柑桔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4万亩左右发展至2010年21万亩左右,麻姑仙枣面积达2万余亩。同时协会还帮助果农销售柑桔,特别是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年柑桔严重滞销。柑桔协会急果农之所急,分别组织10多个销售队伍远赴广东、福建、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市销售,助销当年产量20%的柑桔,切实帮助解决柑桔销售难问题。可以说南城县柑桔协会的建立,对促进全县果品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粘合”作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更加完善,特别是使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相比,更具有凝聚力和优势。由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以合同形式下达种植计划和规定保护价,委托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农户生产和收购农产品,让农民分享农业产业化的好处,把企业利益与农户利益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南城以淮山制品、麻姑米粉、洪门禽蛋等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去年已列入省级食品产业加工基地。近年来围绕农产品深加工、配送、销售,先后培植和做强了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有限公司、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江西洪门实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并积极帮助组建产业合作组织,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龙头带合作组织,合作组织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江西洪门实业集团是集种禽、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也是我省最大蛋禽养殖及加工基地。其养殖示范场座落于洪门库区。为了加快产业发展,做大企业集团,帮助移民致富,该集团公司为移民养殖蛋禽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服务,并签订禽蛋销售合同,订立最低蛋禽回收保护价,为移民生产吃下定心丸。目前,仅洪门、龙湖二库区乡镇,有养蛋禽专业户300余户,年养蛋禽24万羽。洪门镇曹源村戈源组是一个一面靠山、三面环水的库区村,农业生产条件差、移民收入水平低。2006年,该组移民熊运良在集团公司的帮助带动下养蛋禽1000多羽,年产蛋30万只,纯收入8万元,现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养鸭专业大户。

三、南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南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呈现出较好的趋势,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不到位”:

一是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不到位。由于历史、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原因,少数领导和大多数农民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作用认识不足。少数领导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重视,存在推动缺乏力度、引导缺乏方法、指导抓不住关键环节、服务不能及时跟进等问题;农民对专合组织的认识有限,难以看到合作社的长远利益,所以对合作社的态度还有所保留;专业户融入合作社及产业协会的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合作”、“被入会”现象明显。

二是规模小,层次低,服务不到位。许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结合层次低、合作领域窄、服务功能弱,发展规模小、总量少、入社会员少、辐射带动面小,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带动服务作用不明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都做不到基本的“统一购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成员仍旧各自为战。而徐家乡白洲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在2004年还是产业协会时,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一度达200多亩,现在却萎缩至60来亩,且多年没有明显的增加。

三是内部机制不健全,机构不规范,运作不到位。尽管目前大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都制定了章程和制度,但多数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没有遵照执行,随意性大;虽然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等管理机构,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开展经常性活动的极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难以发挥作用。

四是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帮助不到位。对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关于信贷、税收、用电、用地、用人等方面具体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对农民专合组织的扶持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由于农民投资额较少、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银行等金融机构商业性贷款难度大、民间融资成本过高等原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很难从外部筹集到发展所需资金,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社典型经验和合作理念,以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确保有关法规到基层、到农户、到干部,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合作经营、依法办社的意识,增强广大干部支持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提高移民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移民收入的“主阵地”。

二要坚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原则。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其一,要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淡化“官办”或“半官半民”的行政色彩,防止走“政企合一”的老路。在启动期间,政府的引导是必要的,可以围绕主导产业,采取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扶上马、引上路”。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正常运行后,政府应逐步地退出来,做到“管理不包办,扶持不代替”,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向股份制企业发展。其二,要坚持市场操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原则。目前,南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极不平衡。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扶持和引导,加大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使其健康发展。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校准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等措施,激发农民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力。

三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实现利益最大、风险最小。大棚蔬菜本是设施农业,应具有一定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可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年来的两场灾害却几乎使徐家乡白洲村蔬菜专业合作社陷于灭顶之灾。在2008年冰雪灾害中,该合作社许多木制大棚被覆雪压塌,蔬菜全被冻死。没压塌的,由于缺少温度调节设施,不敢掀开大棚塑料盖“透风”,以至于十多天后这些蔬菜全被“闷死”。2010年6月中旬,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袭来,由于排水不畅,该合作社所有大棚都淹没在洪水中,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打击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而在南城县加丁水产养殖合作社,我们了解到,该合作社拥有100只网箱,本可养殖10万尾鳜鱼,可现在却只养殖了1万尾,主要原因就是鳜鱼的食料出了问题。原来,鳜鱼是吃鲮鱼之类的小型鱼长大的,可这样的饲料鱼当地严重缺乏,须从广东等地购进,一来不方便,二来成本高,所以养殖户只得缩小养殖规模了。从上面两个例子看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对提振农民入社信心,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四要强化品牌意识,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拓市场。品牌是市场的身份证。对于这一点,洪门镇硝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感触尤深。2008年3月,合作社“洪门醉仙湖”牌系列鳙鱼、鳜鱼产品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2009年,其中11个水产品成功“晋升”为“有机产品”;2010年12月,“洪门醉仙湖”被省农业厅评为“江西省名牌产品”;今年8月份,合作社又获得“洪门鳙鱼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目前,合作社拥有养殖面积25005亩,年产量8860吨,年产值6550万元。四年四大步,体现的正是南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自主品牌孜孜以求。目前,该县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拥有的“洪门禽蛋”、“阿颖淮山”、“麻姑米粉”等农副加工产品已远销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4篇

【关键词】驻马店市;对外贸易;经济;调查;建议

一、驻马店市当前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和特点

(一)驻马店市当前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驻马店农业发展得天独厚,全市十大家产品产区中,有不少被定为国家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商品鱼基地、瘦肉型获得基地及综合商品基地。驻马店工业已形成纺织、电力、化工、煤炭、机械、电子、建材、冶金、造纸、仪器等34个行业,以麻纺、造纸、食品、电子工业最著特色。主要名优工业产品有橡胶机械、柴油机、编织机、汽车灯泡、三氧化二锑、苎麻产品和肉类仪器等210多种。

(二)驻马店市当前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从调查的情况分析,驻马店市发展对外贸易呈现如下特点。

1.加工贸易增势强劲。2015年全市1~5月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列全省第九位,出口增幅列全省第三。

2.结构明显改善。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传统产品的比重有所下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改善驻马店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强劲动力。

3.一般贸易仍占全市贸易方式的主导地位。

4.品牌商品和品牌企业成为新的增长点。2014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0.38%,比上年增幅提高了6.3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9.26%。高新技术产品连续两年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55.9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86%,比上年提高了0.36个百分点。由于出口价格上扬,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但出口数量增长幅度不大,部分商品出口量甚至有所下降。

二、目前驻马店市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驻马店市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了19.1%,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7%,进口年均增长21%。但是与全国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是影响全市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出口效益不高

目前,驻马店市已开发出口商品近200多种,出口额连年大幅增长。但是因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单位商品的价值不高,影响了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全市进出口效益和水平的提高。

(二)核心竞争力不强

虽然全市的冻肉、茶叶、有色金属、五金工具、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但是基本上靠低价参与国际竞争,真正依靠深加工、高附加值和品牌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商品并不多,利润也很低。

(三)经营主体素质有待提升

全市进出口企业,概括起来就是“三少三弱”,也即企业少、人才少、品牌少;企业弱、创新弱、营销弱。因此,全市出口也就缺乏稳定和牢固的支撑;至今为止,全市没有一家进入全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200强的企业。

(四)出口品牌缺乏

全市目前拥有一批“中国名牌”“湖南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河南省著名商标”,但是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出口商品很少,大多靠定牌或贴牌生产,企业出口品牌战略严重缺失。

(五)现代贸易方式运用没有实质性突破

全市进出口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开拓市场仍以定向的展览展销为主,真正的外贸代理、第三国贸易、中介服务一直没有大的进展,电子商务、网上贸易更是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贸易方式和手段的落后,加重了企业寻求客户、货源及交易的成本,减弱了与同类企业和商品竞争的能力。

(六)外贸出口总量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

上半年,全市自营出口增幅虽然列全省第一位,但出口总量仍列全省第八,排位与去年没有变化。分区县(市)看,市辖、驻市企业及赫山区、高新区企业为7571万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额的近九成,其他区县(市)总共不到11%。

(七)加工贸易起步晚,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虽然驻马店市被授予了“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但由于全市加工贸易起步较晚,形势不容乐观。

三、驻马店市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经济发展后劲足,有实施对外贸易战略的动力和基础。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介于400至2000美元之间是一个国家的(地区)“经济起飞阶段”。目前,全市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这标志着驻马店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初期,完全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2.拥有一批或具有地方特色,或具有成本、价格、资源、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品。一是有质量品牌的产品,二是有成本价格优势的产品,如棉制品有久久毛巾、易胜多晖、莎丽袜业、双利毛线、锦峰制衣等,以低廉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在国际同内市场均占有一席之地。三是有资源优势的产品,全市的纺织、轻工和农牧渔等一些资源型企业,在出口方面有比较优势。特别是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农产品的出口正在迅速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如益华水产、益鑫泰麻制品,宝胜珍珠等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四是传统产品或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如机械产品、服装及服装附件、纺织纱线及制品、化工产品、旅行用品及箱包、竹木制品等深受各国人民青睐。五是一般性初加工产品,如锑品等出口日本等地,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3.劳动力资源丰富。驻马店大约有30~4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成本在中部地区仍具有较大优势,为降低出口成本提供了现实可能。

4.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许多的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能源重耗型产业和产品正逐步被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淘汰出局,而我市目前产业结构的特点凸显上述产业优势,我们应该趋利避害,抓住这个十分难得的发展出口贸易的机遇。

5.外贸经营主体迅速扩展。近几年我市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出口以20%以上的速度在递增。

(二)面临的挑战

在面临机遇的同时,驻马店的对外贸易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对全市进出口企业有一定影响。人民币持续升值,削弱了电力、原材料、劳动工资等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价格低廉的优势,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

2.外贸经营环境仍需优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支持力度亟待提高。

3.外贸运行中自身存在的缺陷,是影响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外贸出口仍然薄弱,规模不大,外贸依存度不高。

四、今后一段时期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重点与措施

(一)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重点

影响进出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只就外贸论外贸、仅靠外贸抓外贸,进出口困难的局面是难以扭转的。必须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联动,突出抓好以下四个重点。

1.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要积极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作为主要着力点,积极开展加工贸易。

2.努力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随着全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近几年全市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3.保持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要依托全市的产业和资源优势,确保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农产品、等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

4.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要广泛宣传、认真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重点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对外贸易格局。

(二)扩大对外贸易的建议措施

1.深度开发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2.提高加工贸易比重,实现贸易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加快发展加工出口贸易,建议有三:一是强化高新开发区的出口导向功能。二是强化高起点的发展加工贸易措施。要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作为发展加工贸易的基础。根据驻马店实际情况以及各区县市的比较优势,探索建立区域性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三是积极探索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在一些优势产业、优势行业的境外材料加工方而先行起步, 非洲、南亚、中东等地区实施重点突破,加快驻马店优势产业、适用技术的海外转移步伐,带动产品、设备、原材料、技术和劳动力的出口。

3.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

4.构建政策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生.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推动“走出去”战略实施[J].中国外汇;2013年23期.

[2]我国将逐步放松对境外机构投资的限制[J].每周电脑报.2014年35期.

[3]丛蔚,张秀珍.河南省吸收外商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杨红,冯超.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河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5]张曙霄,张旭.FDI对河南省的行业内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4年01期.

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5篇

一、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经济体制改革、经营制度创新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加快了发展。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县农村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其中专业合作社&&个,专业协会&&个,拥有社员(会员)&&人。在&&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创办于1995年前的&&个,创办于1996-1999年之间的&&个,创办于2000年之后的&&个。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1年年末拥有固定资产10918万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纯收益&&万元,其中向社员返利&&万元。

二、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1、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还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过问不多,甚至任其自生自灭;对政府或部门自己牵头举办的,也只求形式,不求效果,或只管建立,不管发展和发挥作用,做表面文章。二是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认识不足。没有正确把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造成有的地方在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时,包办过多,管了不该管的事,特别依托政府或部门兴办的大部分专业合作组织,基本上由政府或部门的领导担任社长或会长,以致介入过深,行政干预色彩过浓。而政府该管的诸如引导、规范管理、加强扶持等则管得较少,农民真正得到的实惠也不多。

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层次较低,与农民的合作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宽。目前我县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专业协会,大多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等初级合作内容为主,而如加工、销售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内容,由于受经济实力的限制,或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开展得比较少。

3、农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还很不规范。一是大部分专业合作组织的《章程》制订不规范。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三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四是与会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从调查情况看,虽然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但盈余受益在总体上仍显得不足,大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会员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较小,有的甚至没有二次分配。

4、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主要表现为:一是登记难。二是资金扶持少。三是税收难优惠。四是运销成本高。特别是往外运销鲜活农产品时,过路、过桥费很多,专业合作组织负担加重。五是多头管理。

三、加快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必须认识到,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应对入世,接轨国际的需要。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必然进一步增加,农业的国际交流与交往必然进一步增多。只有通过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能发挥其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农产品质量标准控制以至解决农产品贸易纠纷等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农民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是目前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家庭经营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应对来自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点是实行产业化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既可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接,与农业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又可以自办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进而大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杭州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后,通过科技服务,提高农产品的产量;通过销售服务,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通过加工服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联合,降低农产品的经营和交易成本,因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2、要明确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原则。以同类产品为纽带,以合作服务为载体,以增收增效为目标。坚持以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本地主导产品,根据农民的合作要求,因地制宜兴办,加强积极引导。(4)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在初始阶段各地必须做好引导、推动、协调和扶持等工作。

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6篇

作者:代工委2008-10-27

为了配合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康树民同志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于六月上旬组成两个调研组,分别深入部分乡镇、相关部门及一些企业实地视察调研,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相关人员进行探讨和分析。现将调研中掌握的情况汇报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工业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截止2008年5月,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70户,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8户。在规模企业中按企业产值分:年产值500—1000万元的10户,1000—5000万元的7户,5000万元以上的1户。按企业类别分:化工企业2户,轻工企业1户,电力企业4户,矿产企业9户,农产品加工业4户。在建工业项目17个,总投资5.1亿元。2007年底,全县工业产值达到4.0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板石、水泥、页岩砖、花岗岩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水电、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钡盐、电解锰为主的重化工工业;以富硒茶、缫丝、矿泉水、富硒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涌现了一批如湘贵锰业、红蝶化工、汉水硒谷、富硒食品、闽泉水电、盘龙茶厂等前景看好、潜力较大、近期可做大做强的企业。

在分析我县工业经济现状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县工业经济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业产值年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但全县工业企业少、规模小、总量低的实际依然没有大的突破,工业产值仅占全年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左右。在全市10个县区中,名列第7位。要实现工业突破发展,达到工业强县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全县工业经济的现状,县委、县政府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及时作出了工业强县的重大战略转移,这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一是襄渝复线和陕川高速公路将在两年内贯通,制约我县工业上大项目、办大企业的交通瓶颈被打破,具备了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我县蕴藏着工业发展的独特资源,而且储量丰富。如水、钒钛磁铁、硒、石灰石、瓦板岩、花岗石等。特别是水和钒钛磁铁储量达到战略级,具备了办大工业的资源基础。三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金技术向经济欠发达,而且交通条件好、资源丰富的地方转移聚集。这些因素为我县依托资源和交通优势上大工业项目吸引大投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

1、发展措施不力。全县“工业突破发展”的指导思想已经明确,但仍停留在口头上,至今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没有形成抓工业的长效机制,行动迟缓,起色不大。

2、企业融资困难。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升级政策的影响,企业融资困难。如湘贵锰业二期工程需投资2500万元,目前尚有1000万资金缺口,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3、生产原料短缺。部分企业由于原料短缺,难以做大做强。如红蝶化工、水泥厂、永华公司等企业,由于原料供应不足,导致产能下降,特别是永华公司在5月底就已停产。

4、企业运力紧张。由于火车车皮十分紧张,非常难以协调,原料运输和产品销售运输非常困难,特别是煤炭企业,由于当地销量有限,主要靠外销,导致产品积压。去年县经贸局一名领导,为协调车皮就往西安跑了17趟。湘贵锰业协调车皮所花费用达到40元/吨,仍无法保证车皮的供求需要。

5、对“一费制”反响较大。煤炭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县上下达的计划产量过高,对按下达的产量,实行“一费制”收费意见较大。主要原因一是煤炭行业安全和市场准入条件高,投资大、风险大、成本高、利润小。二是由于南方冰雪灾害影响停电、地震后停产、因公路改造无法外运等原因导致产能不足。三是由于实行“一矿一证,一证一井”规定,企业生产能力受到限制,达不到县上核定的生产量,交费任务显得过大。要求按实际生产量缴费。

6、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一是极少数部门仍然存在吃拿卡要的现象(一些企业有思想顾虑,不愿点名)不给好处不办事。二是少数部门不考虑实际情况,死板地套用相关规定,为企业发展设置障碍。如洄水镇老街改造中,在镇上领导和相关部门协调下,房地产商投资开发商品房7幢,共90多套。电力部门要求每幢投资11万元安装一台专用变压器。又如一企业因未按时交纳今年第一季度的税款,就被罚款20万元。

7、企业用地存在政策瓶颈。如蒿坪米花石厂,投资三年依然无法得到企业建设用地。即将筹建的蒿坪工业园区,将占地1040亩,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8、企业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如永华公司仍实行的是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大多是亲属或亲戚,没有专业管理人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规模扩张。同时企业缺乏固定熟练工人,大部分企业用工都是短期临时工。

9、特色矿产资源不明。在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包装上,由于资源不明,导致项目内容空洞,缺乏依据,无说服力,使投资商不敢冒险投资,造成招商引资困难。

三、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尽快出台全县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2、建立工业突破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县委提出的“一个优势项目,一套优惠政策,一名领导牵头,一套班子抓落实”的全县工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3、用足用活相关政策,稳步推进蒿坪工业园区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洼地,为全县工业发展提供平台。

4、增强政府支持工业发展的力度,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探索“资金捆绑、集中使用、投资参股”的扶持办法,实行放水养鱼。

5、加强特色矿产资源的勘查,精心包装项目,使项目内容

真实可信,为成功实施招商引资提供保证。

6、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应聘就业,以缓解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的矛盾。

7、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下硬茬治理投资环境。要建立公正透明的环境保障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限期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坚持“非禁止即许可”的原则,实行“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互联审批制度。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的行为,努力支持企业发展。

8、要保障工业项目用地,把工业企业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优先安排,简化程序、加快审批。

四、关于康树民同志的履职情况

上一篇:朗诵协会筹备工作报告下一篇:1··关于演讲的基本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