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2024-05-22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精选9篇)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第1篇

也谈后进生转化工作

湖南省衡南四中

作者:胡零升

摘要: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细致、耐心的工作,本人从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后进生进行转化起到良好的效果:爱护、尊重、理解后进生,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平等对待、严格要求,以理服人、方法得当,社会、学校、家长三管齐下。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闪光点”

所谓的后进生是指那些纪律观念不强或自控能力差或学习漫不经心或成绩差或者兼而有之的学生。作为教师如果没有作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本身来说,他将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对整个班集体而言,班风、学风将会日渐下降,好的班级也会被这些人搅得乌烟瘴气,相反,如果教师能积极引导,帮助他们,作好他们转化工作。这对学生本身、整个班集体甚至整个社会都会受益无穷。因此,要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积极转化后进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大任务之一,而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是一项艰巨、细致、耐心的工作,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爱护、尊重、理解后进生

后进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渴望关爱、渴望尊重和理解。心灵的伤口需要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爱是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育的前提,所以教师教育学生要以情入手、以自己亲切和善的教师风范感染激励学生,架起师生的桥梁,对待后进生更要加大投入情感的浓度。信任和尊重是教育的开始,后进生最缺乏爱,最难得到信任和尊重。因此,教师首先就应该爱护关心后进生,体谅、理解后进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后进生的教育效果,再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为基础,只有当教师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时,教育才开始转化为现实的力量。而后进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则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爱。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老师没有忽视他们,心中有他们,在关心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班上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有一个很不守纪律很不听话的学生,一次他的餐卡掉了,没有吃饭,就餐时间已过,我听其他学生一说就把他叫到家里,重新煮饭给他吃,从那以后他再没有违反纪律。因此,作为教师在人格上应尊重后进生,应处处给他们以温暖,对后进生要有“五心”即“信心、关心、诚心、耐心、爱心”

二、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后进生的闪光点小于他缺点,很难发现,不经意的一次帮助同学、偶尔一次回答问题等等都是闪光点,其实闪光点是一个人的心灵与外界相接触所爆发出的耀眼的火花,是一个人的心灵的精华。后进生的闪光点往往比较微弱,有时一闪即逝,关键在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比如:有的学生成绩糟糕,但书法比较好或有绘画特长就让他们做班级的宣传工作,有的学生关心集体思想品德高尚,就让他们当任班干部,有的学生有文艺特长就让他们当任文娱工作等等这样把后进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是可以控制、缩小、进而克服他们身上的消极因素,是能够激发他们的自尊与上进心的。一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使他们积极向上。

三、平等对待、严格要求 卢梭说:“人生而平等”。对班里的学生要一视同行,不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歧视后进生,否则,后进生会产生敌对情序。你对他关心他就会认为是虚情假意。这一点至关重要。

教师对后进生必须尊重、爱护、信心,但对他们的缺点、问题,决不能听之任之,该批评则批评,该管则管,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这样严是更深沉的爱。对后进生的批评教育应注意:一是弄清真相,实事求是,决不能渗入主观因素,或无中生有,任意夸张。二是批评的目的要明确,应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批评的口气可以严厉,但不要挖苦讽刺,可以不留情面,但要热情。如果教师错了,也要主动向学生认错。

四、以理服人、方法得当

要转化后进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不仅要了解其所犯错误的情节,还要了解其所错误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深入观察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在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在进行教育时,能以理服人。

对待后进生只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能压服。后进生大都有逆反心理,如果对他们动则辄训斥,往往压而不服,必须立足于疏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增强内部情感经验,提高自我认识,促其自我反省、自我悔恨,实现自我控制,使其从内心深处认错,作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但是后进生有不同类型,所犯错误也有不同情况,因此,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对勤奋用功但是学习不得法的后进生,就给予学习方法指导;针对有意搅乱课堂纪律的后进生,上课警告,下课批评;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可以采用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等等。总之,由于后进生的类型、特点和所犯错误的性质、原因、情节各不相同,因而解决后进生问题的方法决不可千篇一律,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手到病除。

五、社会、学校、家长三管齐下

中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维空间中,他们的后进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及其自身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的合力的结果。因此,要转化好后进生,单靠一个学校单方面是不行,教师必须主动与社会和家庭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惟有三者通力合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受到预期的效果。

对学校,要端正教育思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要明确党的教育方针,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摆脱出来。多开展有益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对教师,言传身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平等待人。要掌握丰富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分析、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帮助他们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经常家访,了解学生家庭和家长的思想观念,依靠家长的帮助来转化后进生。经常带领后进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福利院送温暖,搞演讲活动,听先进人的报告,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自强。

对家长,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孩子的榜样,是模仿的对象。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多表扬,少批评。家庭要和睦、团结,给孩子家庭的温暖,给孩子讲好人好事,培养他的明白是非观、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学校、社会和家长密切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发挥三方面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成效。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决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而且再转化过程中具有反复性,要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不断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要反复抓,抓反复。

以上几点拙见尽共同行参考,转化后进生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教师齐心协力,积极探讨,依靠社会的力量、家长配合,教育工作才会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1. 彭运石、燕良轼:《心理学原理与教育》

航空工业出版社2. 徐厚道:《心理学》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3. 丁锦宏:《普通教育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 孙俊三:《教育学》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

2000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第2篇

现在,不少教师都注重对优生的培养与教育,有的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为了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成绩,还专门补充某些内容,让他们吃得更饱,为优生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不过,教师在安排面向少数优生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课堂中还有许多后进生,特别是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的今天。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全面发展学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注重后进生的教育与培养。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正是现今教育工作者最难做到的。要关爱后进生,就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爱,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了解他们的特长喜好,这样才能找到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本文就此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根据实际实施情感教育

后进生一般具有爱慕虚荣,逞能,爱与人争论高低的特点,但他们由于学习差、品行不良,往往被人瞧不起,因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要消除这种自卑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良好情绪,教师一定要对他们实施情感教育。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学习态度、行为动机等,主动与他们交心谈心,进行情感交流,注重正面引导。

实施情感教育,要体现“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的原则。爱体现在关心、理解上,体现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上,体现在教学的每一

个环节上。如在生活上,教师课余时间应经常与他们一起参加活动,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特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等。特别是留守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祖辈管理孩子,一般十分溺爱,缺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小皇帝”、“小公主”的心理严重。作为教师,要经常开通亲情电话,让他们与自己的父母交谈,教师则认真倾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再思考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在学习上,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等,但在书写、作业格式、作业字迹统一等方面则要求严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行教育

后进生成绩差,大多由于自信心不足,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学习兴趣不浓,认为学习是一种苦差事,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特别是那些留守学生,自己在家被溺爱惯了,更缺自控力。如果教师放任自流,他们将越来越“差”。只要教师平时留意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教师要抓住这些闪光点不放,多进行肯定与鼓励,他们会逐步转变观念,慢慢向中等生甚至优生靠拢。如当他们回答问题正确或基本正确时,全班提出表扬;为集体争得荣誉时给予鼓励;作业中有些许进步,教师下评语时多些激励的话语;帮助小同学时(绝大多数都好抱打不平,但对小朋友都比较关爱)给予充分肯定等。这表扬、这鼓励、这话语、这肯定,可能会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成为他们今后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三、抓住后进生的兴趣进行引导

后进生一般由于学习成绩差留级多导致学生年龄偏大(现在学籍规范后这种现象少一些),但他们身体健壮,爱好劳动,并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要教师抓住这些不放,开展适合他们需求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看到自己在个人、班级、学校甚至社会中的作用。如开展班级体育竞赛、学生卫生劳动竞赛、住宿学生内务整理大赛等,让其长处得到充分的展示,激发他们的情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只要他们的兴趣被激发,看到他们的长处,他们的品行会逐渐转变,成绩会慢慢提高的。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第3篇

1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

学生很爱面子。假如班主任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他, 没有尊重他, 让他难堪, 那么他就和老师对着干, 如不听课, 趴着睡觉, 或者看课外书, 或者课堂上玩手机, 听音乐, 或者不穿校服回校, 逃学等等。对后进生来说, 光批评是没有用的, 必须倾注爱心, 真心与他们交流, 与他们交朋友, 让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你说出来, 这样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例如我有一学生崔某, 他是一个复读生, 纪律散漫, 无心向学, 经常迟到, 上课经常打盹, 鉴于此, 我就和他以前班主任取得联系, 了解他家里情况, 得知他父母离异, 上课期间在爷爷家住, 周末去妈妈家, 父亲不在家, 他的这种情况就是缺少关爱, 闲散惯了, 所以, 他每次迟到, 我也没有在班级里狠狠批评他, 而是心平气和和他讲道理, 谈未来, 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 一来二去, 渐渐地, 他迟到次数越来越少, 而且上课也不打盹了, 听课也比以前认真很多, 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 用爱心感化, 消除疑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待后进生就更加需要爱心了, 后进生有很多不良习惯, 也有很多缺点, 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表扬, 在学校得不到教师、同学的关心与帮助。因此, 后进生很多时候是不敢接近老师, 也不愿意接近, 常有疑惧和对立情绪, 对班集体更是疏远, 好像自己生活在另外的世界,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先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要做到不离不弃, 只有这样, 后进生才会慢慢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 才会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慢慢消除对抗情绪, 取而代之的是敞开心扉, 主动与教师交流, 主动参加班集体活动。我带过一学生陈某, 经常违反学校纪律, 学习不努力, 喜欢打篮球。有一次上体育课, 不小心摔伤了胳膊, 到校医室那里, 校医简单处理一下, 很快肿了起来, 需要拍片, 我马上给他送到离学校最近的第二人民医院, 垫付了医药费并和家长取得联系, 等我拍完了片子, 家长也来到了医院。从那以后他就心存感激, 向我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以前从未相信过老师的话, 也没有把父母的话当一回事, 一直没有端正学习态度, 只是在应付, 一心只想如何去玩, 实在对不住老师的用心良苦, 希望老师原谅他, 日后一定要听老师和父母的话, 改正缺点, 努力学习, 争取更大的进步。后来陈某在纪律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渐渐对学习有了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经过自己的努力, 最后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

3 抛弃坏习惯, 培养好习惯

要转化后进生, 就要先找到问题的根源。当他们犯了错误以后, 在特定的时间里, 可以特意给他安排一些事情做, 以考验他们, 以磨练他们意志力, 进一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 我带过一位男生, 在军训时偷了我们自己班同学的mp4, 回校以后政教处给他相应的处分, 在处理过程中我和他的家长深入了解了他的情况, 他从小学到初中表现一直很不错, 家长对他管教很严格, 零花钱更是严格控制, 去军训的时候同学们都带了手机, 随身听等很时髦的东西, 唯独他没有。那天他提前回宿舍休息, 发现有mp4放在床上, 他就起了贪念。掌握这些情况后, 我心里有底了, 我就当没有发生过那件事一样, 我还把采购布置教室的物品的任务交给他去办, 每次他购买完物品, 都如数把余下的钱交给生活委员, 两个学期下来, 经过好多次这样的事情, 让他体会到了老师和全班同学们对他的信任, 这样他就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后来一直到高三毕业表现很好, 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

4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成绩

之所以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 是因为他们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上, 没有目标, 没有动力。因此, 班主任要想转化他们, 最重要的是先做通思想工作, 让他们意识到当今社会没有知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只要他们心里想学习就好办;其次, 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要让他们认识到学生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谁肯花时间, 谁肯付出, 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只不过没有用心去做而已。因为“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最后, 经常与课任教师、家长联系, 了解他们的课堂表现, 作业情况以及在家的表现, 和课任教师说明后进生的情况, 争取让课任老师多留意这样的学生。只要他们取得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 也要及时地表扬他们, 这样就能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能有进步。我上课时的具体做法是:提出问题时, 有难度的, 叫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来回答, 容易的有时我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部分, 提问后进生, 每当他们回答正确时, 他们无不露出满意的笑容, 让他们知道原来我也可以答对老师的问题, 我也不比其他同学差, 从而他们就对自己有信心, 对学习产生兴趣, 进而会更加努力去学习。

5 因人而异, 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要想转化后进生, 就得先摸清后进生的具体情况, 比如他的家庭情况, 他的脾气性格, 他的兴趣爱好、他的成绩, 在校的表现, 以及是否喜欢上网, 是否吸烟等等, 以上都可以通过联系家长和初中的班主任老师了解掌握。班主任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针对每个后进生的不同性格, 不同表现, 不同的爱好,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 千万不要将所有的工作都在办公室进行, 因为学生有顾虑, 有些话他根本就不想让其他老师听到。老师与学生的谈话最好在安静的地方, 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不能老师坐着, 让学生站着, 这样就会产生距离感。如我带过一位后进生, 除了英语课以外, 其他课都不听, 因为他只喜欢英语。针对这种情况, 我经常找他谈话, 一开始几次只跟他聊英语, 到后来就开始转换话题, 谈他的人生观, 谈他的学习, 谈他的理想, 给他摆事实, 讲道理, 那些有成就的人和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 如马云, 俞敏洪, 李彦红, 刘永好, 李书福, 柳传志等等, 以此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能否上大学看的是高考总分, 不是看某一科, 均衡发展才有竞争力。这样谈过几次, 半学期以后, 他就有了很大的转变, 上课认真听讲了, 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了, 学习也比以前勤奋了, 纪律性和自控能力也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 尽管后进生转化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只要我们班主任老师能用真心与他们交流, 用爱心帮助他们, 温暖他们的心灵, 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再加上学校、家长们的密切配合, 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 要做好转化工作, 就要抓住后进生的心理, 同时又要兼顾个体差异,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关键是感化, 目的是转化。只要用真心与他们交流, 用爱心帮助他们, 温暖他们的心灵, 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再加上学校、家长们的密切配合, 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第4篇

一、后进生形成的具体原因

后进生就是我们老师讲的学习成绩差或者纪律性差的学生。作为后进生,他们绝大多数是父母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顾的,有的或者是父母离异、有的或者是单亲家庭、有的或者独生子女,有的或者就是孤儿。尽管这些后进生的情况以及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贪玩、不爱学习、得过且过、男的学抽烟、饮酒,女的注重打扮。他们行为叛逆、上网成瘾、迟到旷课、不做作业、考试作弊、厌学逃学、早恋、自闭、亲情冷漠、打架斗殴及违纪违法等。

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找到他们成为后进生的真正原因呢?教师可以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多方面、多渠道,通过信息反馈,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互联网”,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根据后进生形成的不同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他们进行教育,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从生活、劳动、活动和学习上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备三心:爱心、信心、恒心。因为爱心是沟通教师与后进生感情交流的桥梁;信心是熔化“坚冰”的火焰;恒心是根治后进生“旧病复发”的良药。

二、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真诚的师爱是深入学生心灵的途径,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激发学生上进、努力的催化剂。人们称教师是“园丁”那么学生就是幼苗,后进生就是受了病虫害的幼苗,更需园丁的精心培育,所以教师要和后进生交流、和后进生交朋友,多表扬少批评,让后进生感觉教师在关心自己,从而拉近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善待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珍惜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后进生更应该用爱去感化他们,用宽容的心胸去接纳他们,丢掉有色眼睛,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不讽刺、不挖苦,多鼓励,多表扬,关心学习、生活的细节。利用课余的时间给他们补课,以慈母般的爱多方面关心他们,渐渐地他们对学习有了兴趣。作业也进行分层布置,他们作业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对后进生倾注真诚的爱,才能感化他们的心,自然乐意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这些后进生成才以后最懂得感恩,所以教师要重视后进生的教育。

三、保护后进生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力量。后进生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两者交织在一起。孩子的自尊就像稚嫩的花朵,需要教师们精心地呵护,需要用教师博大的师爱去教导他们,让他们在师爱的沐浴下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教师嫌弃后进生,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就会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拒绝一切教育。在有了一点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表扬他们,这样他们的学习劲头又更足了,最后成绩提高很快。因此,教师必须要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同时,教师还必须使后进生在增强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集体荣誉感,鞭策他们珍惜荣誉、改正错误的行为。

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用情感化后进生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的,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之间最容易相互沟通,同学之间的友谊桥梁一旦建立,他们就无话不谈,互相帮助,从而共同提高。因此教师鼓励优秀生主动帮助后进生,并和他们交朋友,让后进生感受同学对他们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们感受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这里,教师尤其要发挥班干部、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不可能天天陪伴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许多问题可以通过班干部和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交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锻炼意志,促进后进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后进生的不良行为,总是由于某些不良的外部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因素而形成的。所以,要转化后进生,既要控制外部不良诱因(如网吧、旧伙伴、早恋等),又要重视消除后进生不合理的欲念、嗜好、兴趣等内部因素。当他们改正了错误,新的正确的动机与行为习惯比较牢固地形成以后,在适当的时候,在有把握的条件下,可以进行信任性考验,给予他们与诱因接近的机会,以锻炼他们同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新的正确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后进生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进生之所以差,关键是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着重培养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量做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形象性。其次要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再其次教师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一些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最后,对后进生进行第二课堂。对后进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

六、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后进生的影响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做好学生的道德风范。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也提出了“教者必以正”。这都是强调道德的倡导者应当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这是道德教育基本而重要的要求。学校课堂里的教育是一个生命影响一群生命的教育。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成长需要教师给予知识养料和做人的导向。同时,学生作为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决定了他们对教育的选择性,尤其对那些后进生,一个缺乏道德修养的教师是无法取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的。而且后进生时常关注这些教师并且模仿这些教师的不良习惯,对他们的影响不可言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这说明,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学生面前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因素,足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必然会对学生的人格产生巨大影响。

总之,孔子说过“有教无类”,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可以教育好的。对后进生的教育也没有固定模式,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态度,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后进生要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要有热心、诚心、信心、细心、耐心和恒心。既要看到后进生存在的缺点,客观地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转化的契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会有可能使后进生变先进。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后进生转化 第5篇

转化后进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对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耐心,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能做好。

第一、把特别的爱给后进生。后进生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久而久之养成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转化后进生,教师首先要肯定和接纳、尊重和信任学生,永远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好学生,把更多的爱倾注给他们。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唤醒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激活、发掘后进生潜能中积极上进的力量。

第二、多表扬鼓励后进生。后进生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在一次次的批评和苛责声中,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放弃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质,处于一种消极的防备状态,形成退缩性人格或暴躁的性格,有可能让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之中。教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后进学生的教育需要我们多了解其学习和成长中的困难,善于激励他们从“自甘落后”的灰色心理走出来。课堂上要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鼓励后进生回答,并及时加以表扬;在课堂上练习时,要多辅导后进生;课后作业可以给后进生适当减小难度,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以表扬为主,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第三、尊重理解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傲慢之上的,是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的。后进生往往在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摘下“有色眼镜”,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冷淡、不讽刺挖苦他们。后进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要耐心帮助、诱导,他们被激发的是兴趣和责任感,是成长的愿望和自信心,是舒展的个性和创造的天性。

第四、帮助后进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后进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如何学习。转化后进生,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多了解其学习和成长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多指导,多督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协助其战胜困难。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第6篇

人们常说,有好学生才有好老师。意思是学生能促使教师进步。尤其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而我同样认为,后进生也能促使教师进步,主要是对于班主任在管理方面。班主任的管理水平高低很大程度是体现在对后进生的转化上。在高中后进生的分析上,一般认为分为如下三类:

(一)是学习后进生,即在学习方面由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因生理、心理因素或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原因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期落后,跟不上班级其他同学;

(二)是思想品行后进生,即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品德低下,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外显在行为上会经常出现违纪、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三)是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行双差的后进生,此类后进生的是非观念偏颇大,对学习满不在乎,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基于上述原因,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及表征的后进生,从而使整个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艰巨。对后进生的转化主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团结、友爱、平等、积极的班级氛围,为后进生创造积极进取的环境。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积极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调动集体的力量带动全体同学的进步,激发每一个同学的学习动机、学习情感,这不仅是班级管理的需要,优秀学生的需要,更是后进生的需要。作为班主任,首先不能歧视后进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另外还要教育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团结友爱,搞好同学关系,特别是与后进同学的关系,积极倡导鼓励优秀学生与后进生结对子,帮助同学进步,在宿舍安排上,注意成绩的搭配;在座次排位上注意好差结合;充分重视学生的性格互补;在班会、团队活动发言和班委会组成上,注意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和位置;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团结、友爱、平等和温暖,没有歧视、冷漠和偏见,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价值,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风的建设,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后进生来讲更为重要。

教师应懂得大目标,小步走。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因而我们可以把总体的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的要求,让他们容易达到,去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树立信心。分阶段、有步骤地转变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后进生的潜能和特长,加以利用。运用赏识教育,有意识地在班级、学校、家庭给他们创造有利于他们施展特长的环境,鼓励他们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潜能、特长发挥出来,得到别人的肯定,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从而自觉地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四)教师处理后进生的错误时要善于运用“冷处理”与“热处理”的方式。“冷处理”就是教师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有时引而不发,视而不见,故意冷淡,稍后再处置。“热处理”就是对班级中发生某种事件或矛盾,要触机而发,及时补救。善于运用“冷处理”与“热处理”的方式就是要控制火候、把握分寸、择机而发,即要适度。教师要明确“冷”与“热”是相对的,是动态的,选择“冷处理”还是“热处理”,必须因人、因时、因事而定。

(五)教师要用自身树立榜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后进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象道德范例能激起学生模仿心理,对学生的影响比语言教育更深刻。如果教师不思进取、怨天尤人,整天愁眉苦脸,对工作不负责任,学生会觉得他很虚伪、不诚实,从而对他的说教产生反感。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说到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苏霍姆林基认为: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学生在他的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能转化为信念。

(六)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关心爱护后进生。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尊重爱护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感情基础。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后进生,在生活上体贴细心;在学习上帮助提高,坚持鼓励表扬,正面教育,但要注意适时、适度,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坚信他们在爱的关怀中定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第7篇

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多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后进生他们一些不健康心理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有些已经根深蒂固,要把他们引到正确的方面更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行努力,这需要多方面相互配合、协调方可在他们身上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标。

一、完善和加强学校的教育网络体系。

近年来,全国的许多省市都把心理健康列为中学生的必修课,他们在教育和实践中得出了许多宝贵经验。如上海市虹口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建立的心理教育网络体系在全国得到普遍赞同,崔乐美老师的教育、辅导方法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从以上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完善和加强学校教育网络体系的重要性。学校在心理教育中要起到主导作用,并加以落实。

首先,学校应真正把素质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加以落实。

改变过去重智轻德。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的应试教育观念,加强对德育教育应有的重视,建立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体系,制定一套根据各年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及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所层次、阶段性的管理目标。特别是培养后进生的管理目标更要重行动、重落实、严管理,使之更有针对性。

其次,逐步提高和培养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能力。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是否明显,与是否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素质培训和认识态度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所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这也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法。

再次,从校、班、团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学校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建设、班集体、团队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交往,发展和发挥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加强集体主义的教育导向,使学校、班级、团队活动成为学生真正的精神乐园,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

二、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基本方法。

由于心理品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此,心理品质的培养方法也有所不同,要根据不同对象具体而定。

1、说服教育法。

由于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无论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还是消极心理品质的矫正,都必须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判断和评价为突破口,抓住他们个人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识别与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现象,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誉观。

为此,在对后进生的心理说服教育中多采用是非比较、错误与模糊比较,更应采用身边的现实事例去分析和说服,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2、情感交流法。

由于后进生的情感极不稳定容易大起大落,又特爱面子。(班主任工作)故此,教师在与他们交流时最好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灌入式”的交谈,应在特定的场所和环境中,最好采用个别交谈生活、学习、工作心得、体会,遇到学生与我们的想法无法沟通的时候,教师要学会理智的控制感情,不急不躁,冷静处理。

经过多次平心而论的思想交流和个别谈话肯定会助到缩小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差距起到一定作用。

3、榜样示范法。

后进生富于模仿,争强好胜,除了课本知识外,很容易接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人物思想和人格行为的影响,教师可利用其心理特征进行榜样教育首先,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榜样示范意识,力求做到以身示教,有意识地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情操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影响学生,让他们默默地按照教师的人格式塑造自己的个性。

其次,要以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为榜样,用他们光辉事迹激励和鞭策他们;再次,选择小说、影视、人物传记里的典型人物作示范,引导他们懂得这些人物的成败也是*平时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得来的。

4、意志磨练法。

从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调查中得知大部分较离群,不愿与其他人在一起,有自卑自弃的心理作怪。

因此,为了磨练他们的意志,要积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他们遇到挫折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从集体活动中锻炼他们的自制、坚持、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毕竟学生很多良好的心理品质都是从活动实践中得来的。

总之,中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复杂,其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来自生理、心理不成熟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甚至是教育工作者本身工作上的疏忽等。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第8篇

1、理解后进生。理解后进生,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走近后进生。后进生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失、缺点和错误,但他们的本性是好的、善良的。对于一个内心脆弱,自制力弱,感情起伏大,缺点时而抬头就犯,“孩子不怕犯错,怕就怕不改错”。教学要允许学生犯错,重点要引导学生如何改错,这是关键之所在。对于易错易改反复出错的学生,班主任工作要特别耐心,要引导,不可强硬施教,更不吹毛求疵,要以朋友的角色、平等的角色理解他们,给他们勇气和信心,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2、尊重后进生。尊重后进生,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也是转化后进生的突破点。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教育家陶行知讲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 有爱迪生 。”教学告 诉我们,平等的舞台是尊重的前提,宽容的态度是自信的保障。教师要走近、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照顾后进生,巧沟通拉近与后进生的距离,善发、多发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要做到善沟通、巧引导,少批评、不体罚。这样自然而然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后进生们的逆反心理。但教师应有原则和分寸,宽容与放任自流或置之不理不能划等号,更不是师朋不分,亲近中指缺点,引改正,尊重中道不足,促进步,教师对师生关系收放自如,就能使转化工作顺利开展。

3、赏识后进生。尊重后进生之后,赏识后进生水到渠成,赏识的眼光是成功的桥梁,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也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不仅要尊重后进生,更重要的是赏识后进生。至此,以尊重拉亲近,以真诚动真心,以赏识化动力,以心换心,以感情培育感情,学生心里有了被爱、自爱,树立自尊,学生觉得有了彼此尊重的气息,有了老师欣赏的眼光,有了敢言的空间,有了平等对话的舞台,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了自己被肯定、认可的成就感。他们才会有思敢言、有力敢为。

4、信任后进生。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信任是尊重的体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后进生的过失,学会宽容,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热情换取理解,以坦诚换取尊重,以信任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后进生的激情,使激情化为上进的动力。在这种氛围、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交融于课堂和生活,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碰撞,信任是师生之间闪亮的火花。

5、鼓励后 进生。魏 书生说 :“育人先知人。”知人需交心,谈心要有针对性。要先选择好适当的时机,在学生情绪发生波动时谈心效果最好。谈心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谈心拉近师生的距离,用感情亲近、打动他们,消除他们的紧张、戒备心理,使其觉得老师的真心帮助、关心,建立友谊关系,老师到朋友,朋友再走进课堂,在教学的情景移动中,课堂上教师一个示意的眼神,鼓励的手势,激励的语言,课后彼此以互诚的态度、平等的交谈,教师语言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对学生的鼓励和启发,使学生在心里感觉对自己的信心,同时学生心里萌生自信,逐步产生“我能行”的意识倾向,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水到渠成。正如孔子所言“亲其师,信其道”。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第9篇

一、用“爱”来架设师生关系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假如你不爱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后进生往往敏感、脆弱,常常易因违反一些纪律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和指责、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动摇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于是他们消极学习,破罐破摔,形成了自卑心理,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其实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后进生也只是个孩子,他们也需要爱,也需要宽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转化后进生就要用“爱”来感化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隐私,关注他们的行为,辩证地看待他们所犯下的错,对其点滴的可取之处予以肯定,对他们的不良过去,不要揭疮疤、揭老底,更不能鄙视、嘲笑、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把好脉,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与他们交朋友,用真情吸引感化他们,用真爱去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消除师生关系中的隔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二、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适时给予表扬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的学生能够有出息、有作为,就应该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不要歧视、挖苦、讽刺学生。毕竟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特别是一些后进生,虽然在某些方面比较令人烦恼,但在另一方面也会有闪光点,只是教师没有注意到而已。因此,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是我们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如何才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只有善于从学生的各种学习与生活细节中注意观察,找出他们的可爱之处,因势利导地适时给予鼓励与表扬,并能择机启用,才能让其闪光点得到充分发挥。比如,一般的后进生都比较爱劳动,我就潜意识地安排,让他们试任班上的劳动委员;有的后进生不管是课堂还是在课后,不管是校内还是在校外,都比较爱说话,口才不错,针对这种优势,凡是学校有文艺会演或是班级有演讲比赛,我都力推他们上台表演,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风采,他们受到教师这样的尊重就会感到无比的荣耀和高兴。有些后进生不爱写作业但喜欢受表扬,甚至有渴望教师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扬他们的心理需要,我就偷偷地和他们个别谈心,并强迫他们写完作业,然后当众表扬他们,说他们是自己主动完成作业,满足他的心理渴望。而有些后进生则是爱打架,但比较有集体荣誉感;有的喜欢运动,特别是男生会打球;有的擅长做菜;有的爱画画等等。只要教师能善于发现且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并适时给予他们肯定、鼓励与赞赏,哪怕是一个微笑都会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感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导”来规范后进生的言行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后进生在语言行为上往往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他们的语言较粗鲁,行为也较放荡,常常令教师厌恶、伤心、无可奈何。如何规范他们的言行,也是教师转化后进生的又一关键性问题。除了平时利用主题班会、故事会、演讲赛等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外,我们在后进生出现不道德的言行时,应该要善于引导,适时进行批评教育,规范他们的言行,以理服人,以心育人。培养后进生良好的言行习惯,犹如治水,既需要“堵”,更需要“导”,如果教师对后进生的言行感到厌烦了,动不动就用进行简单粗暴的体罚和变相体罚来对付,这种“围堵”是得不偿失的,得到的是顾此失彼的后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疏导”,要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启发性的名言警句或故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言行去对照、理解、感受,选择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也可以用网络视频播放曾经出现的一些先进的模范道德人物事迹,让后进生学有榜样,树立道德行为形象,引导他们学会分析,明确向榜样学什么,怎样学。为了培养后进生良好的言行习惯,我们还可以组织他们参加班级管理检查,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

总之,后进生的思想和学习要马上进步是不现实的,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我们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坚信,只要教师坚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迪后进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热情,我们一定会成功转化后进生的。

上一篇:公司工作流程表下一篇:区团委争当排头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