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旅游集聚区总结

2024-07-24

服务业旅游集聚区总结(精选9篇)

服务业旅游集聚区总结 第1篇

**市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一、大泽山-茶山旅游集聚区

1、基本情况

**茶山4A级风景区位于山东省**市**城北16公里,背依大泽山,面向**市区,东接烟台,西连潍坊,处于胶东半岛与山东内陆腹地的公路交通枢纽区域,距**、潍坊约100公里,距烟台150公里,誉为“胶东明珠”。茶山风景区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以“山石、山泉、山花、山寺”为主题,茶山风景区于2004年开始开发,计划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经过6年的努力,茶山风景区已初具规模。2007年7月**茶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现主要建设有可容纳500余人同时就餐的特色餐饮酒店(水上生态餐厅)、拥有百余床位的度假别墅(茶山庄园)、可供千余人集会表演的大型广场,以及商业步行街(茶山小镇)、拓展训练基地、国际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动物园、水上游乐园、茶山大院、等休闲度假区。恢复建设了历史悠久的古刹般若寺,具有日均3000人次的接待能力。

2、2013年发展情况

上半年继续加大对茶山景区的投资开发力度,继续开发建设以下项目:茶山大院房地产高档别墅群、茶山民俗村、茶山水库、**电视台海岸集结号活动基地。

景区观光旅游截止六月底,景区共接待游客53000人次,其中**市及省内其他地区接待约40800人次,国内外接待约12200人次,同比均有所增长。票务收入额约310万元;庄园收入约90万元;水上餐厅营业额220万元;其他各项收入11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餐饮业发展及农产品的销售,预计比往年多收入150万元。

上半年集聚区的发展主要围绕旅游观光宣传、进一步突出对外宣传,树立品牌形象。开展宣传促销工作,增加知名度。提升服务品牌形象。依托景区旅游服务部,开拓新的财源。以商亭、茶山特产、纪念品、餐厅特色美食、世外度假庄园、游船等服务项目为依托,寻求合作伙伴,增加经济收入。

上半年大泽山-茶山旅游集聚区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使用”的工作方针,加强生态环境培育,提高景区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景区保护与建设、旅游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均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避免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冲突,强调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旅游业开发的方向,注重市场预测与旅游产品功能定位,突出景区的自然风光,结合历史文化、港湾风情等人文景观特色,引导开展山水风光、乡村风情等旅游度假活动。3、经验作法

(1)生态原则

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使用”的工作方针,加强生态环境培育,提高景区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

(2)综合协调原则

协调景区保护与建设、旅游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均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避免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冲突,强调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3)市场原则

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旅游业开发的方向,注重市场预测与旅游产品功能定位,突出景区的自然风光,结合历史文化、港湾风情等人文景观特色,引导开展山水风光、乡村风情等旅游度假活动。

(4)可操作原则

旅游开发策划避免华而不实,脱离实际。力戒片面追求规模宏大,忽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适用的弊病。

4、下步打算。

科学融资,长期规划,合理控制建设资金,启动景区例如高尔夫、旅游、招商项目、房地产等经营快速回笼资金。为景区建设提速,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大环线,提升景区软件服务,完善景区配套服务建设,提升景区竞争力。建设完善以山东省海拔最高的般若寺宗教朝圣旅游和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山地高尔夫球场为代表的极具动感与挑战性的茶山运动旅游为特色,形成入口服务区、儿童游乐区、生态观光区、拓展体验区、别墅接待区、宗教朝圣区、茶山湖水上运动区、高尔夫高端运动区等八大功能区

**市服务业发展局

20**年8月9日

服务业旅游集聚区总结 第2篇

从概念上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指按照现代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美观、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又称微型CBD;从另外一个角度,服务业集聚区又可以定义为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某一服务产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基础,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成的服务企业集群。

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有序地推进集聚区建设,对进一步加快区域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行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城市空间增长极,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未来三年内,我市每个城区都将规划形成至少一个年产值50亿以上的服务业集聚区。比如海州区以金融商务、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的中央商务区、新邱区围绕阜新国际物流园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集聚区、清河门区围绕皮革产业基地形成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太平区围绕海州露天国家矿山公园形成的国际旅游度假区、细河区以专业批发市场建设而形成的物流集聚区。

服务业旅游集聚区总结 第3篇

我国一般将商务服务集聚区布局与建设标准设定为:以商务服务企业为主体, 以商务楼宇、高档酒店、会议中心为载体, 重点布局在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集中、交通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 规划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 入驻各类企业总部30家以上, 年营业额30亿元以上。

盘锦 (兴隆台) 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是2011年度认定的全省首批示范服务业集聚区之一。

盘锦 (兴隆台) 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 (以下简称中央商务区) 地处盘锦市中心地带,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范围东至向海大道、西至兴油支路、北至公园街、南至环城南街) , 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域。2011年, 中央商务区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 成为全省56个城区72个服务业集聚区中的1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 集聚区内各类企业千余家, 其中, 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商贸流通企业40余家, 各种金融机构20余家, 物流企业10余家, 休闲会所30余家, 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20余家。

2013年, 中央商务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亿元, 同比增长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 同比增长11%, 上缴利税11亿元, 同比增长10%;吸纳就业人数达9.5万人, 同比增长6%。预计2014年, 中央商务区经济规模将达到288亿元, 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20亿元, 力争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以上, 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目前, 已有十余个大型商业项目落户中央商务区内, 它们分别是大商城市广场、盘锦鹏欣水游城、佳兆业中心项目、苏宁广场项目、科来华城市广场项目、利港银河新城项目、海泉湾·温泉养生度假中心项目、新宇保利大酒店等项目, 集聚效应逐步放大。其中大商城市广场、盘锦鹏欣水游城和盘锦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的开业, 标志着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迈上了一个崭新阶段, 对于推动盘锦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和档次将起到重要作用。2014年, 盘锦万达广场项目、科来华城市广场项目 (二期) 、利港喜来登酒店及商业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中央商务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现。

盘锦兴隆大厦

该项目是辽宁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的母体企业, 是集购物、休闲、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零售百货商场, 也是当地现代化名品商厦。自1993年创建以来, 盘锦兴隆大厦一直保持高速发展。18年来, 盘锦兴隆大厦积极上缴税金, 成为国家重点纳税企业, 也成为盘锦市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大商集团新玛特总店、麦凯乐购物广场

该项目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 集合了多样化商品、世界级精品、美味小吃、现代化娱乐设施及一流服务, 提供国际、国内最新的流行资讯, 表达时尚生活的全新理念, 主张吃、喝、玩、乐、购, 一站式购物消费, 是一个以观光、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SHOPPING MALL。大商城市广场引进600余个国内外一流品牌和国内一流的五星级影院及各地精品美食。

盘锦鹏欣水游城

该项目由盘锦鹏欣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元消费于一身, 是迄今为止鹏欣集团商业地产开发的第五代产品, 包含了购物中心、国际影院、休闲餐饮、家居数码、美容美发、儿童早教等多种商业形态, 并通过一条室内水系将各大主力店自然相连、有序组织在一起, 形成水景、阳光、绿植、商业和客户资源的高度共享, 由此而成就鼎盛商气。在形成魅力盘锦的又一处繁华的同时更促进城市商业面向国际化的升级换代。

盘锦万达广场

该项目由大连万达集团投资兴建, 计划总投资80亿元, 占地约357亩, 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建设集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国际影城、高级公寓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苏宁广场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50亿元, 地块东起双兴南路, 西至鹤翔路, 南至市府大街, 北至石油大街, 占地面积199.5亩, 总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大型购物中心、高星级酒店、休闲、娱乐、餐饮、甲级写字楼、精品住宅。

佳兆业中心

该项目由香港佳兆业集团投资兴建, 总投资30亿元, 总占地面积79.2亩, 建筑面积约49.5万平方米, 将建设集大型购物中心、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休闲、娱乐、餐饮、精品住宅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盘锦科来华城市广场

该项目由盘锦科来华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项目地块东至双兴路, 西至泰山路, 南至环城南街, 北至盛世街。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 占地面积约266.53亩, 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红星美凯龙主题家居MALL、士林不夜城、温州城、大型百货、精品商务酒店、风情商业街等。

海泉湾·温泉养生度假中心

该项目由盘锦龙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70亿元人民币, 占地面积1700亩, 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高层住宅、商业网点、别墅、会所及配套公建、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经济型酒店等。

利港银河新城

该项目由利港集团投资兴建, 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 占地面积632亩, 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喜来登五星级酒店、大润发超市、横店影城、配套商业及住宅等。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研究 第4篇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

当前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东、中、西部三个发展层次,其中东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在GDP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中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可以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安阳市地处中原北部,交通便利,历史文化资源,传统制造业优势明显。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山水安阳、文化安阳、历史安阳”的产业定位可以促进安阳地区在资源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三个方面形成极具优势的产业链,并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1.要精心策划整个安阳市旅游文化宣传工作

树立“山水安阳、文化安阳、历史安阳”文化旅游品牌,不仅要利用传统的宣传手段,如电视媒体、网络、电台等方式全方位宣传安阳旅游文化资源。而且要充分发挥当代科技手段在传媒业中的应用,提高宣传产品制作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借助当前三网融合的有力契机,与网络巨头合作,在通信产品制造、营销中成功的搭上顺风车,扩大广告效应。

2.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节事旅游、会展旅游等相结合

扩展节事旅游在文化旅游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各种文化节的宣传,积极举办、承办各种公益活动和体育赛事;发挥会展旅游在安阳文化旅游发展产业中的支撑作用。以会展促交流,以会展促旅游,以会展促文化传承。会展经济作为新时期的产业经济,在文化宣传、产品推介以及城市宣传中将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3.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培养文化产业链

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特的色,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不断开发出符合当地特色的产品品种,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旅游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将当地的旅游特色真正的展现出来。将旅游产品的创新力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品牌效应,同样能够形成一种以“创新”为名片的独特吸引力,从而在文化及资源类型相似的区域内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

加快旅游业产权流动,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股份制改革,采取拍卖、出售、产权置换、入股等方式,实现旅游景区与企业管理之间的整合;组建一批有实力、管理健全的旅游景区管理企业或集团公司,成为旅游景区管理的主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根据安阳市经济实际,选择一批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好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资金注入、发行企业债券、资助项目开发、相关资产转换等方式给予支持,最终培育出优秀的旅游管理企业集团,实现旅游资源的市场化优化组合.

4.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化经营,深化相关产业融合

创造良好的旅游企业集团发展所需的环境。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问题主要的不是资金和人才问题,需要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在现实中,存在一些破坏旅游企业正常经营环境的情况。如:政府在有些方面的不规范特殊要求;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以高出市场价或强制配给的方式对旅游企业进行供给,加大了旅游企业经营成本;等等。政府应加强“软环境”的建设,如:政府放宽对旅游业的限制,打破区域限制,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各类弊端,精简政府机构,避免部门职能交叉,成立民间旅游业行会,等等,给企业发展以更多的动力。

政府以有效的行政手段,在遵守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高层次、大规模地对整个安阳市旅游企业进行重组式整合,通过有效的整合,兼并那些小、散、弱、差的旅游企业,实现企业集团产权的一体化,建立一批网络化的、覆盖安阳市所属区域的大集团,构筑跨安阳市各县区的旅游企业集团,从而产生新的竞争力。

5.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培养专业化人才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保障。实现文化旅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引进、培养管理人员,二是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提高开发者、经营管理者及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文化自豪感,以更好地实现旅游生态、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

6.调动当地群众积极性,鼓励创新

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应引导和鼓励当地群众在开发旅游产品中在保持原有风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设立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管理水平,传播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优秀的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尽快摆脱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形成创新性发展思路,实现区域内文化产业集聚。

7.政府职能作用的适当发挥

进一步理顺旅游产业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调整政府所属旅游管理部门与旅游中介机构、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关系;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真正转到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创造环境、制定旅游规划战略、指导旅游产业发展上来,进一步理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基于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部门,因此要尽快建立旅游协调委员会,建立和健全各类行业协调委员会,强化行业自律,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相关的调整.安阳市各政府部门要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实现相关部门在旅游文化产业营销新模式中的行为转变:积极做好旅游大环境的营造和旅游产业相关政策的指导;重视和发挥企业在旅游产业运作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旅游企业实力的增强,实现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服务业旅游集聚区总结 第5篇

时间:2010-07-0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旅游业将进入蓬勃发展的全新时代。旅游业的发展摆上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而培育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区,正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增创旅游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战略和新的路径。

一、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

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就是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过程中,在较大规模的空间区域内,围绕形象鲜明的主题和品牌,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高度集聚旅游产业要素,延伸产业链,建成“产品业态丰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功能配套、综合效益显著、带动作用凸现”的旅游产业园区,在地区和城市的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贡献份额,并显现出以下特征和优势:

(一)品牌示范区。资源向优势品牌集中,放大和提升区域及城市的旅游品牌,并培育成为旅游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示范区。

(二)旅游目的地。园区主题形象凸现,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要素配套,管理和国际接轨,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成为功能和水平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三)产业增长极。园区内高度集结旅游产业要素,拥有业态丰富的产业集群和充满活力的产业主体,集约程度高,投入产出高,经济效益好,对地方税源和GDP具有较高的贡献份额。

(四)就业驱动器。园区能够吸纳和拉动更多的劳动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核心竞争力。园区旅游业自身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并成为区域或城市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践中,多年来不少地方都在进行建立旅游产业集聚区(包括旅游经济特区)的探索。

个案一:福建三明市泰宁县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作出建设“海峡旅游(泰宁)产业园”的决定,并且明确“海峡旅游(泰宁)产业园”就是以推进泰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以整合泰宁旅游资源,创新旅游管理机制和体制为突破口,实行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而选定的具有“旅游经济特区”概念的发展区域。

个案二:2009年11月,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奠基。园区规划占地约138公顷,以“爱情之都,浪漫水乡”为主题,将在未来5年内建设“一廊一街四区”,即滨江爱情文化长廊、特色水街、公园游览区、休闲度假区、现代农业观光区和特色文化居住区。目标锁定:将园区打造成以梁祝文化为核心,梁祝爱情文化为主题,集聚旅游婚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产业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旅游区。

个案三:江苏无锡灵山景区是近十多年来异军突起的以佛教文化旅游为特色的世界级精品景区。为放大和提升灵山品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灵山景区发展空间从0.8平方公里扩大到33平方公里,即把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山水、生态、人文、社会等资源全部都向“灵山品牌”集中整合,启动建设灵山佛教文化产业园区(佛教文化博览园)。集聚佛教文化、禅修体验、文化创意、生态游憩、康体养生、商旅会展、休闲度假、特色社区等产业要素,加快建设佛教文化产业品牌示范和要素集聚区,最终建成21世纪佛教文化新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

不同的探索,共同的特点:即品牌主题鲜明,管理体制创新,产业要素集聚,规模效应凸现。

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绝不是简单地“上项目,造景区”,而是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的新实践,关键要在体制、政策、管理、人才等方面有所突破,提供保障,协调推进。

1.体制创新。模式的创新必须要以体制的创新为前提。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必须打破原来的旅游资源管理和旅游产业开发的“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特别是要变革“划地为牢、多头管理、产业脱节、管理分散”的传统体制。根据一些地方的探索实践:就是要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内建立一个跨区域跨部门跨产业的,能够高度整合资源、覆盖产业要素、统筹协调发展、集中高效管理的管理机构(领导体制),并授予相应的行政权限。同时,组建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旅游产业集团,作为资本运作、产业开发、经营管理的运作平台(运行机制)。

2.政策保障。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必然要有战略性的政策支撑。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更加需要政策保障。首先在各级政府层面,要把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的发展纳入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像扶持和发展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区一样出台宏观层面的特殊经济扶持政策。如财政支持、税收支持、基础设施支持、融资授信支持等;包括在规划、环保、土地以及高端旅游休闲项目开发等问题上,在执行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给予特别的支持。在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层面上,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的特征,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再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在政策制定、项目支持、资金投放、人才支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倾斜力度,并形成相互联动、协调配合的政策合力。

3.管理升级。管理就是生产力。作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实验区,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特别需要实现管理的转型升级。首先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集团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并探索构建旅游产业要素市场,实现要素市场化;其次要推进旅游法治建设,在旅游要素集聚区(特区)按照先行先试、特事特办的思路,在政府层面上制定和出台相关发展管理条例和办

法,构建旅游产业园区(旅游经济特区)发展的法治体系;再次,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现管理升级。

4.人才支撑。发展旅游业,人才是关键。可把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作为创新旅游人才体制的试验区,将其打造成为旅游人才的富集区,并为旅游产业发展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提供人才支撑。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各级政府要解决目前存在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游离于国家人才队伍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的现状。改变旅游人才培养使用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的格局,按照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制定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人才政策,创新旅游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并加大财政的投入和扶持。在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区里要实行特殊的人才政策,广揽优秀旅游人才,引进、培养和集聚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投资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行政领导人才、精于现代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才、各类紧缺短缺人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人才,激励和扶持各类人才在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创业兴业。○

(作者单位:市旅游局)

无锡经济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简述 第6篇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 产业相配套,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 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充实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用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

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 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 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 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状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 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素 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组织、完善的商务环境、标准化 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面向全球市场的服务,都有助于现代服务 业集聚区的形成。

雏形初步形成阶段: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 虹桥开发区建设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

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1000 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千

家外企办事处入驻,其中咨询、审计、律师、企业策划、广 告等行业发展尤其快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雏形初步显 现。

加速形成发展阶段: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上海服务业加速发展,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1990 年的 31.9 %上升到 2002 年的 51 %; 就业人 数比重也由 1990 年的 29.6 %增加到 2002 年的 48.8 %。其

中,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呈现蓬 勃发展的势头,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黄浦、卢湾、静安、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 集聚,涌现出虹桥、陆家嘴、南京西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 聚度较高的区域。

稳固发展,功能品质提升阶段:

跨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进入了积极规

划、着力品牌建设的发展期。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开 始规划启动,并加大在规划、功能定位、政策指导等方面的 引导扶持力度。通过集聚区建设,吸引集聚优势资源,培育 上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集 聚区成为上海新世纪的城市名片、产业新高地和经济增长的 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形态

(一)中央商务区(CBD 或微型 CBD)

:是指以城市经济为

核心,以金融、商贸、商务活动为主体,高级酒店、高级零 售和高级公寓相配套,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集中,交通通达 性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

(二)创意产业园:

是指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为主体,通过 创意设计和改造,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 创意产业的场所。

(三)科技创业园: 是指以科技创业为重点,以技术公共

服务平台和产业孵化为载体,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专业 技术服务的集技术检测、技术推广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与 试验、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四)软件园:

是指以软件开发、生产、售后服务为核心,城市规划区和工业开发区内众多软件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 集聚的区域。

(五)现代物流园:

是指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体,以物流

园建设为主要形态,重点布局在城市规划区和工业开发区 内,形成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 代、信息有效集中的区域。

(六)文化休闲旅游区: 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完

善适宜人居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打造有震撼力的旅游文化吸

引物,提供观光、休闲、商务、会议、培训、疗养等综合功 能的区域。

(七)大型专业市场:是指以专业化分工为特征,对某一

类产品销售和该产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进而拉动当地经济 的特色区域和专业市场。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 基本原则

1.坚持与布局规划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严

肃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形成层级结构分明、功能 完整突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架构。

2.坚持与优势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市人文、旅

游和制造业三大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旅游、物流、文化和社 区服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会展和信息服务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

3.坚持与品牌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各地建设现代服务 业集聚区,要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走特色之路,错位发展,力争形成相对优势,培育特色品牌。要以服务业重大项目为 载体,特别要加快推进产业带动性强的功能性项目建设,发 挥导向性作用。

目前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的主要途径

1.增设类。对已经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具有

一定规模的物流、动漫、商务、设计、软件、科技等现代服 务业园区(基地、中心),增设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改造类。对中心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

建筑物保护开发,且已初步形成集聚规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 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提升类。对通过市场整合、信息化改造、电子商务、功 能完善等提升服务功能的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苏州 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培育类。通过制定规划,培育一批产业基础好、功能特

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发展到一 定规模后,设立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五、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扶持政策

经认定设立的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享受如下扶持 政策:

(一)区内服务业企业享受开发区工业企业相关的税费 优惠;

(二)区内服务业企业投资项目用地享受市重点投资项 目有关土地政策;

(三)区内服务业企业的水、气价格按开发区工业企业 价格标准执行;

(四)集聚区建设项目作为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 重点。

新四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第7篇

(1)区域范围

主要以新四军军部旧址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为核心,囊括水西、云岭、茂林等镇的一些村庄。(2)基础现状

集聚区现有两个2个4A级旅游景区,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水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泾县县城主要发挥集散与接待服务功能。

集聚区交通可进入性较好。(3)发展定位

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红色现场教学示范基地(4)发展思路  公共服务完善:

道路:提升集聚区核心景点之间的道路系统,完善主干道到景点的道路联通。

住宿:建立星级宾馆,并结合红色地区特色,发展红色旅游民宿

设施:完善各景点的旅游接待设施,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智慧服务设施、红色旅游标识导览系统等,沿途设置自行车道及游憩绿道。

 重点项目推动:云岭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升项目、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游客中心及生态停车场项目、云岭、茂林红色小镇建设、皖南事变纪念园  主要景区提升:云岭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升,提高景区的红色旅游品质,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环境整治工程、游步道及旅游公厕工程。

 风貌环境改善: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红色遗址的保护,在保护中对景区进行开发和建设,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内涵。

 品牌形象塑造:以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为主要旅游形象,将其打造为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品牌和开发典范。

 节事活动营销:举办皖南事变纪念活动、红色大型文艺晚会、红色歌舞比赛、红色摄影展等。利用节事活动的影响力,利用新兴媒体进行大力的宣传和营销。

 区内联动发展:建立景区间的营销联动机制,互为推广平台;整合集聚区红色旅游资源,联动发展红色旅游,打破景区间封闭的现状。

服务业旅游集聚区总结 第8篇

1. 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概况

根据《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精神,河南省建设了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它们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为目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内聚集旅游核心吸引物,并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服务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集聚,形成了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链。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都有一个核心文化主题,以此文化主题为软吸引力因素,综合集聚各旅游产业要素,进而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园区。

2. 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特点

从河南省各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态势看,初级阶段的旅游产业集聚功能在各旅游中心地得到了体现,但这只限于旅游企业在某一地域集聚,企业之间缺乏有序关联性。有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只是利用其旅游吸引物的凝聚功能,招徕旅游产品生产及消费的主客体要素,然后把这些要素以“砌墙”的方式堆积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这种空间布局模式其实还是各单体旅游企业的独立经营,只不过实现了在地理区位上的临近而已。

另一方面,在核心文化主题的框架内,各旅游吸引力要素的建设内容杂乱无章,甚至会出现偏离核心文化主题的建设项目。虽然旅游业向必然朝着产业集聚的方向发展,但并非所有的产业要素集聚发展都能称为旅游产业集聚区,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有较为完善的旅游要素构成体系,各旅游企业间形成合作性的、有序的竞争,并且达成资源共享的行为规范和目标,这样的产业要素集聚才能称得上旅游产业集聚区。下面以永城芒砀山汉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例,指出集聚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文化赋予难题及解决对策

1. 景区(点)建设过程中的文化赋予手段单一而且力度太小

河南省是文化体验旅游大省,文化性在各旅游景区(点)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在景区(点)规划和建设中,赋予旅游吸引物一定的文化意蕴就是其继续成长和后续发展的动力。然而,设计者显然在进行景区(点)蓝图构造时对如何进行文化赋予缺乏思考,虽然他们隐约地感到这种文化赋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最清醒的设计者也只是在竭力呼吁进行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

当然,我们翻翻老祖宗的口袋,定能找出一些已经枯黄的故事。但这些精神食粮毕竟已长期脱离了承载它的人和物,在人们记忆中,故事的感人情节虽仍在,但其人物形象已变得模糊不清,仅靠导游人员的空洞讲解是不能引起人们的直觉感受的,除非是真实的具有历史文化特质的事物重新显现,才能让旅游者从茫茫的虚拟符号系统中解脱出来,靠自己的眼睛观察深邃的历史。

文化赋予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因为,当人们几乎已经完全遗忘一件事物时,仅靠一两次的语言提示是不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当然更不会勾起人们重新认识它的兴趣。一种文化要想让它在人们心中留存、发酵、凝聚、升华,就必须反复让它的音韵或影像萦绕在接受者周围,长此以往,它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受众意识的一部分,深深地嵌入灵魂当中,长久不灭。

2文化赋予过程难以紧紧围绕核心文化主题,而出现局部的不和谐因素

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悠久而绵长,所以在一地会出现不同时期的抑或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文化元素。当然,这些文化元素可以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而进行部分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但是这些文化建设题材不能融入整个产业集聚区,在进行旅游产业要素空间集聚过程中,如果不分文化类别,不分文化建设题材而盲目堆积文化素材,是达不到产业集聚效果的,所以舍弃或扬弃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并不会削弱集聚区核心文化的吸引力,反而会使得其建设主题更为突出,特色更为鲜明,风格更为独特。

例如:在永城芒砀山汉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就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夫子山景区的开发建设就是例证,永城芒砀山汉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秦汉文化委依托,综合融入人物、史实、礼仪、民俗、美食等前汉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保安山王陵墓群中的各类陪葬器物;梁孝王王后陵中王后塑像的独特艺术;通往陵墓墓室的甬道石壁上的规则且形式不一的一个个凹槽的不解奥秘;墓室的拱顶建筑设计理念等,无不体现了西汉早期的社会风俗面貌。但夫子山景区的建设就有点另类。

夫子山位于芒砀山西部,是为了纪念孔子周游列国在此避雨而得名。孔子周游列国的时间约为公元前497年——公元前484年,此事件早于西汉建国(公元前202年)280多年。这么长的时代变迁,早已风移俗易,如果把此段文化元素植入整齐的汉文化当中,就会显得十分的不和谐。

三、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文化释放难题及解决对策

1. 文化释放的形式过于简单,部分文化载体空有蕴藉

旅游业中的文化释放的过程不是文学的写意,不能用模糊来诠释美丽。集聚区内景区(点)的设计存在受限空缺,仅靠部分朦胧的物像或残缺的线条无法表现所描述对象的状况、特征和活动,再加上导游员的知识缺陷,旅游对象本体所隐含的思想和情感就很难在旅游过程中充分显现,即使导游员能够运用语言技巧委婉地表达,但这已经完全上升为多维世界中的旋转符号,是极为抽象的存在,对于游客来说,他们追求的是通过通俗而特异的表现形式,完全揭出蕴藉内容。换句话说,游客虽然渴望体验某种灵异的文化,但还必须依托于强烈的视觉冲击,单一的色调总是难以调动人们内心复杂的情绪。

下面我们还以永城芒砀山汉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例,说明文化释放存在的困难及解决这一难题应走的道路。

永城芒砀山汉文化景区中的夫子庙景区,只有表现形式完全相同的几尊木石塑像,从视角表现来看未免显得过于单调;从艺术表现力来看,无差别的线条和色彩结构很容易让观察者感到疲劳。另外,这些塑像所隐含的文化寓意绝非单一的内容,而是包括人物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做人准则以及爱情观念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内涵所依托的表现形式不会是相同的,即使用同种物像来表现,也应该有刻画线条粗细、长短、平滑或凸糙之分。所以,夫子庙中的趋同的物像组合难以全部释放其蕴含的文化寓意,蕴藉有余而表现不足,是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力因素的重要障碍。

2. 通过旅游要素集聚促进吸引物文化释放

各旅游增长极汇集了诸多旅游产业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必须快速成长以适应集聚过程中的有序的生存竞争,如此以来,旅游集聚区内各行业配套要素都表现出积极进取、追求创新的面貌。那些竞争优胜者就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以至于能找到更好的办法促进旅游吸引物的文化释放。

另外,在产品设计上,必须注意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释放不同特征的文化意蕴,决不能空有蕴藉而让人觉得面目可憎。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旅游资源,我们也要创造更好的观察与体验条件,比如:观测的角度、周围的灯光亮度、风速及噪音控制、真实的古礼演绎环境等。当然,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也是文化释放的有效手段。

有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过于简单的文化释放形式,艺术表现力不足,会导致我们苦心挖掘的深层文化意蕴仍深埋历史的烟云中,要让建设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成为真正的“经济增长极”,就必须不断挖掘并赋予其新的含义,不断创新已挖掘的全新内容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旅游增长极才会不断走向成熟,不断增强其凝聚产业要素的能力,最终实现向其周围辐射发展,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的理想效果。

我国服务业集聚区支持政策评述 第9篇

近年来,在我国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日趋显著,成为多数服务业发展的主导方式。鉴于服务业集聚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就是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本文将就我国服务业集聚区支持政策作一评述,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所谓服务业集聚区,即服务业企业或相关机构聚集程度较高的特定地域经济空间,通常围绕某一类或某一群服务业主导产业,形成相关服务企业的集聚和功能配套。有些服务业集聚区兼具城市功能区的特征。服务业集聚的高级形态是服务业集群,系由相互联系的一群服务业企业或相关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并在分工协作基础上形成网络化、体系化的发展状态。许多服务业集群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和竞争能力,是根植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一、国家层面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简况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涉及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指向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其水平、比重并优化其结构,但对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则鲜有涉及。尽管如此,部分相关政策文件仍在一定程度上潜含着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8号),提出鼓励中心城市“退二进三”,实际上蕴涵着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导向。

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系在国家层面较早开始关注服务业集聚发展。该《意见》将“科学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提出“依托比较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规划,形成充满活力、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引导交通、信息、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辐射集聚效应较强的服务行业,依托城市群、中心城市,培育形成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家和区域服务业中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提出,“中心城市要逐步迁出或关闭市区污染大、占地多等不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积极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这与引导城市服务业集聚发展也有一定关系。

但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还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产业〔2010〕116号)中有关“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要“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集聚”,并围绕培育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家或区域服务业中心、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等重点方面进行试点。2012年由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国家层面再次明确提出了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方向,将“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作为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目标内容;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依托产业园区、城市功能区和特色区域,建设一批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该规划还在多处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要求。按照该规划精神,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应该是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专项服务业、地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或政策文件,虽然未明确提出引导和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但类似政策意图已日趋清晰。如《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要求“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并将物流园区工程作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立的九大重点工程。《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要求“支持特色商业适度集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进一步提出了建设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基地、培育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的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向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汇集。2009、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文,批准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要求示范城市人民政府“加强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服务,营造环境,增强聚集效应”。

在国务院相关部委层面,几年来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在高新技术服务业方面,从2001年开始原国家计委和原信息产业部就授牌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推进高技术服务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0〕1093号)将促进产业集聚作为做大做强高技术服务业的三大任务之一。2007年,由商务部发布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到2010年沿海地区和内陆重点城市建成10家左右示范性服务外包基地。有关部门还把物流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带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动漫产业示范基地等,作为引导相关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明确了政策支持的方向。2011年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还提出,“以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引导一批山岳、湖泊、滨海、温泉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聚集区的开发和建设”。2012年由科技部发布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将“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推动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求“以示范基地为载体,形成特色服务产业聚集区”,并从关键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

与此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等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进重点区域服务业先行先试和集聚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政策机遇。相关支持措施主要指向对重点区域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和财税、金融支持,鼓励开展金融、财税政策和改革的先行先试;完善智力支持,健全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并强化用地保障,支持重点区域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地方层面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和行动简况

2004年,上海市率先引入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并开展了其认定管理,提出了《关于构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工作设想》。江苏省最早借鉴上海经验开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及认定管理工作。此后,服务业集聚发展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国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印发了关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其中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服务业集聚发展和集聚区建设。北京、内蒙古、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四川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还提出培育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专业性服务业集聚区。如北京市提出了“建成能够吸引国际要素、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端服务功能区和专业服务集聚区”的目标,要求“建设一批专业服务集聚区。引导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服务业集群发展;加快金融后台服务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公共物流区建设;全面提高研发、软件、系统集成、呼叫中心等信息服务专业园区的发展水平;积极主动承接研发流程、业务流程服务外包业务,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示范区;规划建设好集成文艺演出、艺术创作、旅游休闲等功能的旅游文化集聚区。”

与此同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陆续启动了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工作,并加强对服务业集聚区的管理。2005年,在梳理全市43个服务业集聚区项目的基础上,上海市首批启动了9个全新打造的新建项目和3个拓展提升功能的既有项目。2007年,上海市又确定了第二批8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名单。2012年,《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一五”认定的20个集聚区的基础上,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2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05年,《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提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方向是“依托‘四沿产业布局,形成生产服务业发展集聚带;依托城市、重点开发区、主要交通枢纽,形成与生产生活配套的服务业集聚区”。2007年,《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苏发改服务发〔2007〕52号)明确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形态、原则、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提出鼓励发展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现代物流园、产品交易市场等6种形态,并挂牌成立了江苏省第一批4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08年,为促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做大做优做强,《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苏发改服务发〔2008〕280号)明确提出了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条件、申请程序和管理办法。2010年,《省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10〕117号)进一步提出了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考评奖励政策,以及对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兴服务业态的支持政策。2012年,为更好地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暂行办法》(苏发改服务发〔2012〕160号)提出了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考核范围、基本原则、考核方法、考核程序、考核奖惩等。同年10月,为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发展、努力打造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苏发改服务发〔2012〕1557号)提出,“推动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到2015年,全省重点培育形成20—30家技术领先、模式创新、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此外,山东、湖北、四川、广东、安徽、浙江、辽宁等省份也相继开展了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的认定管理工作。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要求,“制定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标准,对有集聚化趋势的服务业企业集中区进行认定,滚动建设30个左右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集聚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是继上海之后第二个省级层面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此外,北京市开展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工作。河北省实行了对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的认定管理,首批认定交通枢纽型聚集区、产业基地型聚集区和商贸集散型聚集区共16个。多数省(市、自治区)还把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如天津市专门出台了《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2008—2020)》,提出在“两核两轴两带”总体结构下,重点建设中心城区CBD、滨海新区CBD、文化商贸城、中新生态城、航运城、智慧城、科学城、商贸城、航空城、会展城等十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浙江省杭州市提出“为了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就需要在服务业发展上相应地实施‘集聚区优先战略”,为此也制定了《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

地方层面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行动,还表现在加强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如上海市成立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办公室,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推进协调机构,同时发挥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联席会议的作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由省发改委负责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的规划指导、认定管理和评价考核等工作,市县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推进集聚区或示范区建设和发展。辽宁省由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和考核。湖北省由省发改委和省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的评定和考评。天津市由市人民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分管领导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市中小企业局牵头组织、中心城区各区人民政府作为责任主体。

三、当前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政策内容

当前,就总体而言,除有关部委结合自身工作出台的支持专项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外,国家层面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仍较为少见。但在地方政府层面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已经较为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动态考核和统计制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提出加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的动态考核,有的还要求对服务业集聚区实行滚动管理和奖励—警告机制,建立集聚区进入和退出机制。上海、江苏、浙江提出建立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发展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强集聚区或示范区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形势研判。

二是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的财税支持。具体包括:

第一,通过国家或省(市、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国债专项资金和各级财政预算内资金等,加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财政投入。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广西、辽宁、安徽、山东、河南等省提出,国家和本省(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发展。山西省甚至要求“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作为环保专项资金同等条件下优先用于支持列入国家鼓励类服务业企业和园区内服务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在政策措施上,浙江省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给予了具体支持,对认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通过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给予一次性补助;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内的项目,优先列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对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内鼓励发展的服务业企业,报经地税部门批准,1—3年内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优惠等。

第二,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如山东、安徽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经认定的服务业集聚区享受工业园区的水电气等价格政策和土地、税收优惠政策。浙江、江西两省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内鼓励发展的服务业企业,酌情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等。《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98号)提出“金融机构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内企业开展股权、收费权、专利权质押和无形资产等抵质押贷款,财政部门可给予适当风险补偿”。《关于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皖发改贸服〔2010〕617号)提出“鼓励外资、民资和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集聚区基础设施。充分运用财税等政策杠杆,鼓励和支持创投基金投资建设集聚区。支持金融机构针对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内企业发展提供适应的金融服务”。

第三,统筹利用各类财政扶持资金,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的公共平台建设。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内蒙古、吉林、安徽、山东、湖北等省提出,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此外,《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全省服务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吉政发〔2008〕28号)提出“省财政科技基础平台建设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给予适当支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98号)提出“对发展初期的公共服务平台,园区承办单位应适当减免其租金费用”。

三是优先保障服务业集聚区及其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西、海南等省、市明确提出,优先保障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98号)提出“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要统筹安排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用地空间;对确有用地困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如符合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政策且与当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可办理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局部修改手续”。

四是加强服务业集聚区的人才支撑。上海、江苏、浙江、内蒙明确提出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人才支撑,如优先落实服务业各类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教育)工程,鼓励服务业集聚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教联合、校企联合。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在集聚区建立人才工作服务站,鼓励集聚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强化紧缺人才和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浙政发〔2011〕33号)还提出,“允许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经当地政府批准自建公租房性质的公寓,用于解决引进专业人才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员工住房问题”。

上一篇:护肤品的精彩广告词下一篇:我不会放弃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