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2024-08-03

木兰诗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精选10篇)

木兰诗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第1篇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4]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4]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木兰诗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第2篇

【作者】佚名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贴通:帖;惊忙一作:惶)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隐喻研究 第3篇

传统的隐喻理论是将其看作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 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 还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认知隐喻的实质是利用具体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概念来表述抽象的概念。隐喻涉及始源域 (source domain) , 目标域 (target domain) 之间的跨域映射 (cross-domain mapping) .始源域是理解目标域的基础, 这种映射关系不是任意的, 而是通过类比和相似关系来体现映射的理据性。

2 隐喻的类型

Lakoff&Johnsen (1980) 把隐喻分为三大类:

2.1 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通过一个结构清晰、界定分明的概念去构建一个结构模糊、界定含混或完全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例如:LOVE IS A JOURNEY把爱情比做一场旅行这一隐喻概念有各种隐喻表达。如:

(1) We’re stuck.

(2) 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

2.2 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

方位隐喻也叫空间隐喻, 指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结构上, 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 即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这类隐喻基于人类的身体经历, 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这类隐喻表达很多。如:

(1) I’m feeling up.

(2) That boosted my spirit.

(3) I’m feeling down.

(4) I’m depressed.

2.3 本体隐喻 (0ntological metaphor)

本体隐喻又可分为“实体和物质隐喻” (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 和“容器隐喻” (container metaphor) 。“实体和物质隐喻”即通过物体和物质来理解我们的有关经验, 这就使得我们能把一部分经历作为一种同类的、可分离的物质来对待。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物质的有形实体, 因而可以对其进行指称、量化、识别, 并对它们作理论的讨论 (陈建生, 夏晓燕, 姚尧, 2011) 。如:

(1) Inflation is lowering our standard of living. (指称)

(2) It will take a lot of patience to finish this book. (量化)

3 一词多义现象与认知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词语具有多个意义的语言现象, 是由词的基本义或中心义延伸为其他意义, 是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自然语言中词的多义性大多是从隐喻表达式派生而来的, 所以大部分多义性的词可以看作是隐喻化的结果, 其主要的方法就是使用隐喻手段。此外, 隐喻是基于经验域之间的对应, 可用于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以及语义变化。语义的变化不是任意的, 而是受到“以身喻心”的隐喻的影响而变化的。因此, 人类的亲身经验在多义词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隐喻是通过一种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的跨域映射, 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来谈论另一个概念, 这样就产生了一词多义以及语义的变化。Sweeter (1990) 在英语的感官动词领域研究词义的变化。她指出语义变化是单向的, 通过隐喻方式将外在的身体经验域和内在的心理情感域相连接。在英语中的感官动词see、hear、smell、taste就是多义词。比如, smell的第一层基本意思是“闻”, 第二层心理隐喻意思是“to guess, to suspect”, 如:I smell something fishy about this deal.用鼻子闻可以闻到各种气味, 会根据气味的不同来做出判断, 因此可以根据身体经验的基本含义延伸出其他的抽象含义。再如see的基本意思是“看见”, 其隐喻意是“理解”, 如:I see what you said.根据眼睛看到的, 就可以做出判断, 从而理解该怎样做。

通过对感官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可以看出认知隐喻对一词多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认知语言学家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一词多义现象比起传统语法理解一词多义更具有解释力。本文对感官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的隐喻分析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对研究者更深入的研究其他词类的一词多义现象以及词义变化只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Sweetser, 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第4篇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范畴理论;转喻;隐喻

一、一词多义概述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需要语言来作为载体,语言能够有效地传递人们所表达的信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词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很多新词。然而语言的表达形式是有限的,语言的内容却具有丰富性,是无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词多义的现象便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词形表达多种意义,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了,也简化了人们的记忆过程。一词多义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①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必然会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这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体现。一词多义使得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更加简洁、便利,人们可以更好更灵活的运用语言。

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传统的语义学理论虽然也对其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充分。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出发,系统阐释一词多义现象。

二、从原型范畴理论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原型观认为,范畴是由一些具有相似特征的成员组成的,这些成员都能代表该范畴。但是,每个成员代表该范畴的程度又是不相同的,成员与范畴亲疏远近关系的不同造成了成员地位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使成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成员,具有中心性的特征;另一类则是非典型成员,具有边缘性特征。具有中心性特征的典型成员也就是一个范畴的原型,而其他的成员虽不及典型成员那样具有中心性,但也分别具有一些典型性。因此,范畴并不具有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边界,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范畴形成一个连续体,不可分割。

一词多义现象可以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进行解释。把一个词语的不同义项看成是一个范畴,这些义项中与原始义项最接近的义项称为原型义项,是这个多义范畴的原型。随着人们对事物的不断认识,一个词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就会不断地扩充,形成许多新的义项,这些新的义项与原型义项之间的关系或远或近,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概念扩充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更大更为复杂的语义范畴。这样,多义词就由此产生了。下面以汉语“兵”为例,“兵”在古代主要是指武器,如“兵器”、“兵刃”等。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即战士、军队,如“兵士”、“兵卒”。后逐渐引申为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事物的统称。在“兵”这个多义范畴中,武器义作为原始义项也就具有典型性,在此基础上意义不断延伸,形成了多个意义。这些义项虽然意义不同,但他们之间是有规则的,都是新的义项在原始义项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形成一个放射状链条式结构,从而形成一词多义现象。同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打”一词也具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这些义项之间也是有规则的。词的多种意义也是由动词“打”的中心义项不断扩展得来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三、从隐喻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隐喻与一词多义是密切相关的,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进一步地阐释了一词多义现象。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已经不单单作为一种修辞格,它更是作为一种工具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与认识一词多义现象。也就是说,隐喻是人类借助较为具体的事物谈论较为抽象的事物,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可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因为通过隐喻可以使词汇更加形象化,人们的理解也就更容易了。

看下面的例子,“客车蜗牛般地行驶。”这个隐喻巧妙地把蜗牛的特征转变为了客车的特征,使客车缓慢前行这一形象生动的展示在了我们的眼前。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中适用,同样在英语中也是如此。以汉语中的词语“火”为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火”的原始意义为“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但是在一些合成词中,“火”又表现出了其他的意义。如火烧火燎、油浇火燎中的“火”都表现为着急的意思,十万火急中的“火”表现为紧急的意思。同样,英语中也不例外,“perter’s eyes were full of fire.”此句话意思为皮特的眼里充满了愤怒。“Anger is fire”也即“愤怒是火”,“火”从物理概念映射到了心理概念,“火”的含义隐喻为愤怒,“火”的多义也就由此产生了。可以说,隐喻是建立在事物具有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体现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隐喻,可以更好的认识与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由此得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借助隐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②

四、从转喻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转喻不同于隐喻,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不在一个概念域中,而是从一个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特征。而转喻则是建立在相关性的基础上形成的,源域与目标域都在一个范畴中。

转喻是隐喻的基础,隐喻是从表层来分析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转喻则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如“前面走过来一群红领巾”这里的“红领巾”不单单作为一种物品而存在,它具有指示作用,它实际上指的是带着红领巾的人,起到了一种标志性的作用。因为红领巾是学生身份的标志,红领巾与学生具有相关性,这里用红领巾指代学生,“红领巾”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的意义,它在原有义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这一概念。再看下面的例子:“Have you ever read LU XUN.”这里以人名代表鲁迅的作品。通过转喻,一些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含意与用法。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蔡权龙.隐喻化作为一词多义的理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5).

[3]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2002(5).

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综述研究 第5篇

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综述研究

一词多义现象是不少学者怀疑、误解索氏符号理论的.诱因之一.本文通过时索氏符号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对多义化的历时探索以及对多义化的认知解析,认为一词多义与索氏符号理论并不矛盾,多义词的词形与其任一词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理据性只存在于多义词的词义与词义之间.

作 者:李丹云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9)分类号:H313关键词:一词多义 索绪尔 历时 认知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 第6篇

一、之:

(一)助词

(1)结构助词,的故时有物外之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无丝竹之乱耳;臣以王吏之攻宋(3)助词,补充音节,无实意

怅恨久之;公将鼓之(4)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

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莲之爱

(二)代词

(1)代人,他(她)(的),他(她)们(的)

借旁近与之;问所从来,具答之

(2)代物。

或以钱币乞之(仲永的诗);昂首观之(蚊子)(3)代事。

闻之,欣然规往(4)代我。

君将哀尔生之乎?

(5)指示代词,这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三)动词

去,往,到

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多助之至

(四)相当于“以”

局促一室之内

二、于

(1)在又留蚊于素帐中;战于长勺;相与步于中庭(2)给

勿施于人

(3)比

贤于材人远矣;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4)被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到

饮于河、渭;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箕畚运于渤海之尾(6)从

舜发于畎亩之中

(7)向

胡不见我于王;告之于帝(8)和,跟,同

曹操比于袁绍(9)对于

不戚戚于贫贱

三、以

(1)用

徐喷以烟;以衾拥覆;祭以尉首(2)把

以丛草为林;必以分人

(3)凭,凭借

可以为师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何以战(4)来

无从致书以观;嘱予作文以记之(5)用来

盖以诱敌(6)认为

不以疾也

(7)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8)因为

扶苏以数谏故;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连词,相当于“而”

卷石底以出(10)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11)以致于

以塞忠谏之路也

四、而

(1)连词,表并列

蔚然而深秀;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2)连词,表承接,有时可翻译为“并且”、“来”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

(3)连词,表修饰

朝而往,暮而归;蹴尔而与之;可计日而待也(4)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人不知而不愠;宋无罪而攻之

五、为

(1)因为

项为之强

(2)当作,作为

以丛草为林(以„„为„„:把„„当作„„);武陵人捕鱼为业(3)是

知之为知之;项燕为楚将

(4)成为

卒之为众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5)做

为宫室、器皿、人物(6)以为、认为

孰为汝多知乎(7)为此

愿为市鞍马(8)向

为天下唱

(9)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9)为了

不必为己

(10)被

山峦为晴雪所洗;士卒多为用者

(11)替,给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2)心理活动

或异二者之为

六、其

(1)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苦其心志;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指示代词,这(那)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以其境过清(3)其中(的)

其一犬坐于前;既克,公问其故(4)自己的 蹲其身;并自为其名;以乐其志(5)难道

其真无马邪(6)其实

其真不知马也(7)大概

其恕乎

(8)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如土石何

七、则

(1)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着,国恒亡。(4)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八、也

(1)表判断 环滁皆山也。

(2)表感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苛政猛于虎也。(3)表陈述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表疑问 安求其能千里也?

(5)表停顿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言:(1)一言:一句话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欲辩已忘言

方:(1)正

方出神

(2)当„„时

方其远出海门

(3)方圆

荆之地方千里

身:(1)身子,身体

(2)亲自

自:(1)从

(2)如果

日:(1)太阳

(2)每天

(3)天

(4)一天天

信:(1)真诚,诚实

(2)确实,的确

(3)通“伸”,伸张

(4)信用

(5)实情

(6)相信

时:(1)时常地

(2)当时

故:(1)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2)旧、原来

(3)所以

(4)因为

(5)缘故,原因

(6)故意

是:(1)代词,这

(2)这样

蹲其身

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有朋自远方来

自非亭午夜分

能张目对日

吾日三省吾身;主人日再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谓为信然

欲信大义于天下也

信义著于四海;小信未弗

必以信

忌不自信

学而时习之

元方时年七岁

温故而知新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人不独亲其亲;故虽有名马;故不错意也

是故谋闭而不兴

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是知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焉:(1)语气助词

见贤思齐焉;因以为号焉

(2)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代词,相当于“之”

复到舅家问焉

(4)怎么,哪里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焉”“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夫子何命焉为

(6)在哪里

且焉置土石

已:(1)止,停止

死而后已;然志犹未已

(2)已经

待君久不至,已去;今南方已定

(2)通“以”

自董卓已来

然:(1)这样,那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公欣然曰

(3)是的,对的吴广以为然

(4)但是

然操遂能克绍;然胡不已乎

次:(1)停泊

次北固山下

(2)编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足:(1)够,足够

最爱湖东行不足;以中有足乐者

(2)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

始:(1)才

始悟为山市

(2)刚刚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开始

余之游将自此始

市:(1)集市

见山上人烟市肆

(2)买

愿为市鞍马

若:(1)如,像

未若柳絮因风起;烨然若神人

(2)不若:不如,比不上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你

若为佣耕

(4)假如,如果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因:(1)凭借,依靠

未若柳絮因风起;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2)于是,就

因以为号焉;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顺着、就着

罔不因势象形 可:(1)可以

撒盐空中差可拟;不可知其源

(2)大约

高可二粟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过:(1)过了

过中不至

(2)到

及鲁肃过寻阳

(3)经过

属国过居延

(4)过分,太甚

以其境过清

(5)错误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6)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人恒过

舍:(1)(shě)舍弃,放弃

(2)(shâ)房舍

去:(1)离开

(2)距离

引:(1)拉

(2)称引

顾:(1)回头看

(2)拜访

亡:(1)丢失

(2)逃跑

(3)灭亡

(4)通“无”,没有

居:(1)经过

(2)处在某个地方,停留

与:(1)给

(2)(yù)参与

(3)和

(4)(yú)疑问语气助词

书:(1)写

(2)信

(3)文书

便舍船;太丘舍去

屋舍俨然

委而去之;乃记之而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下车引之;丁壮者引弦而战

引喻失义

元方入门不顾

将军宜枉驾顾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暮而果大亡其财

马无故亡而入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居数月

不可久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借旁近与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指欣赏)

似与游者相乐;吾谁与归

轻寡人与

即书诗四句;乃丹书帛曰

一男附书至

上书谏寡人者

就:(1)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接近、趋向

蒙乃始就学;此人可就见

或:(1)有人

或以钱币乞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有时

或王命急宣

(3)或许,也许

或异二者之为

余:(1)我余闻之也久

(2)多余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闻:(1)听说

余闻之也久;今或闻无罪

(2)听见

怀旧空吟闻笛赋;闻水声(3)名声

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1)(chân)相称

不能称前时之闻

(2)(chēng)著称,号称

不以千里称也

卒:(1)最终

卒之为众人;卒获有所闻

(1)士兵

卒买鱼烹食

且:(1)尚且

且为众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而且,并且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况且

且壮士不死即已;且焉置土石(4)将近

年且九十

固:(1)本来

固众人;固以怪之矣

(2)坚持

吾义固不杀人

(3)固然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4)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至:(1)到

暮至黑山头

(2)极点

寡助之至

耳:(1)语气词,罢了

见往事耳

(2)耳朵

闻寡人之耳者

孰:(1)谁

孰若孤

(2)哪一个(孰与:与„„比,哪一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仔细

孰视之 及:(1)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

(2)如,比得上

徐公何能及君也

更:(1)重新

即更刮目相待

(2)还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会:(1)适逢,正赶上

会宾客大宴;会天大雨

(2)体会、领会

每有会意

(3)聚会

(4)必然,一定,定将

绝:(1)极

(2)断,消失

意:(1)心情

(2)神情、态度

(3)意图,打算

(4)旨意

(5)意思

(6)情趣

少:(1)稍微

(2)(shào)年轻

间:(1)(jiàn)夹杂

(2)(jiàn)间隔

(3)中间

(4)(jiàn)私自,偷着

(5)(jiàn)参与

(6)(jiàn)间或、偶然

虽:(1)即使

(2)虽然

名:(1)说出

(2)著名,有名

(3)名字

(4)命名

止:(1)通“只”

多会于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长风破浪会有时;会挽雕弓如满月

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往来而不绝者

宾客意少舒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每有会意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略无慕艳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宾客意少舒

陈涉少时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遂与外人间隔

骈死于槽枥之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虽人有百手;虽千里不敢易也;虽不能察

虽有千里之能;游人虽未盛

不能名其一处也

有仙则名

则题名其上

名之者谁

止有剩骨

(2)停止

一狼得骨止;羽、飞乃止

前:(1)上前

狼不敢前

(2)前面

其一犬坐于前

穷:(1)穷尽

欲穷其林

(2)贫穷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属:(1)类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

(2)类似

(3)(zhǔ)连接

(4)通“嘱”,嘱托

乃:(1)竟然

(2)于是

(3)才

具:(1)详细

(2)通“俱”,全,皆

语:(1)告诉

(2)谈论

道:(1)说

(2)政治理想

(3)学说

(3)路

果:(1)实现

(2)果然,果真

寻:(1)不久

(2)寻找

益:(1)更加

(2)益处

(3)增加

兴:(1)起

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引凄异

嘱予作文以记之

乃不知有汉

陈涉乃立为王

凡三往,乃见

具答之

百废具兴

此中人语云

卒中往往语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

益慕圣贤之道

伐竹取道;道不通

未果,寻病终

尉果笞广

寻病终

寻向所志

香远益清;益慕圣贤之道

有所广益

至于斟酌损益;曾益其所不能

水波不兴

(2)兴起,建立

百废具兴

(3)兴旺,兴盛

汉室可兴矣

比:(1)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

(2)等到

比至陈

(3)比拟,认为和„„一样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比较

曹操比于袁绍

类:(1)像

佛印绝类弥勒

(2)事理

(3)种类

寂:(1)平静

(2)没有声音

盈:(1)满

(2)充满

修:(1)长

(2)治理,培养

(3)身高

行:(1)施行

(2)走

(3)品行

归:(1)女子出嫁

(2)归依

(3)聚拢,归到一处

(4)返回

恶:(1)(wù)憎恶

(2)(wū)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作:(1)兴起

(2)写

(3)奋起,有所作为

(4)振作

晓:(1)早晨

(2)知道,明白

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

其人视端容寂

寂寥无人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彼竭我盈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讲信修睦

邹忌修八尺有余 大道之行也;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性行淑均 男有分,女有归 吾谁与归 云归而岩穴暝

暮而归;燕然未勒归无计

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能无纪 盗窃乱贼而不作 嘱予作文以记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一鼓作气 晓雾将歇 晓畅军事

乱:(1)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2)无秩序

猿鸟乱鸣

一:(1)全

上下一白;在洞庭一湖;而或长烟一空

(2)一片

一碧万顷

许:(1)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上下

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处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答应

(4)承认,同意

食:(1)吃,吃饭

(2)(sì)通“饲”,喂

期:(1)期望

(2)约定

(3)一定的时间期限

既:(1)已经

(2)不久(常“既而”连用)

能:(1)能力,才能

(2)能够

安:(1)怎么

(2)养

尽:(1)竭尽

(2)完,没有

(3)全部取得

临:(1)面对

(2)靠近

(3)到

加:(1)加上,放上

(2)给予

(3)益处

(4)虚报

安陵君其许寡人;遂许先帝以驱驰

时人莫之许也;杂然相许

便欣然忘食;食不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行

度已失期

既醉而退;既加冠

既而儿醒

虽有千里之能

恶能无纪;然操遂能克绍

安求其能千里也

衣食所安

食之不能尽其材

林尽水源;风住尘香花已尽

利尽南海

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既加冠(戴)

大王加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弗敢加也 10

患:(1)担心,担忧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祸患,灾难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故患有所不辟也

游:(1)交往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游动

皆若空游无所依

(3)游玩,游览

似与游者相乐

理:(1)道理

援疑质理

(2)治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再:(1)二,两次

(2)第二次

中:(1)内,里,心中

(2)中间

长:(1)增长,振作

(2)高大

(3)(zhàng)多余的 伐:(1)砍伐

(2)讨伐,进攻

清:(1)清澈

(2)凄清

观:(1)看

(2)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开:(1)放晴

(2)消散

国:(1)国都

(2)国事

(3)国防

(4)国家

景:(1)日光

(2)景致,景色

主人日再食;子墨子起,再拜 再而衰 以中有足乐者 中轩敞者为舱 暂凭杯酒长精神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宋无长木 伐竹取道

伐无道;齐师伐我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予观夫巴陵胜状;由此观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连月不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去国怀乡 死国可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金:(1)金色

浮光跃金

(2)量词,先秦以二十两为一金

请献十金

谓:(1)为,是

太守谓谁

(2)对„„说,告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3)说

谓为信然

(4)认为,以为

君谓计将安出

(5)叫做,称为

不可谓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将:(1)(jiōng)将要

(2)(jiòng)带兵

(3)(jiōng)扶,持

向:(1)渐进

(2)旧的,原来的令:(1)使,派

(2)即使,假若

(3)命令

欲:(1)想要

(2)愿望

下:(1)向下

(2)攻下,攻克

(3)从高处到低处

(4)颁布,下达

(5)次序在后的,下等的应:(1)响应

(2)回答

使:(1)让,派

(2)出使

善:(1)善于,擅长

(2)好,好的余之游将自此始 上使外将兵 出郭相扶将 秋天漠漠向昏黑 寻向所志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藉第令毋斩 乃下令;令初下 我欲乘风归去;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从民欲也 下见小潭 蕲下

下视其辙

乃下令;令初下 受下赏 杀之以应陈涉 河曲智叟亡以应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京中有善口技者 以大易小,甚善 12

发:(1)花开

野芳发而幽香

(2)发作

怀怒未发

岂:(1)难道

岂直五百里哉

(2)是否

将军岂愿见之乎

直:(1)通“值”,价值

玉盘珍羞直万钱

(2)只,仅仅

岂直五百里哉

诚:(1)如果,果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

(2)确实,的确

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真心,诚心

帝感其诚

愿:(1)愿意,乐意

愿为市鞍马

(2)意愿

但使愿无违

(3)希望

愿诸君勿复言

秋:(1)时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秋天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1)(sài)边塞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下秋来风景异

(2)(sâ)阻塞,堵塞

以塞忠谏之路也;惩山北之塞

遗:(1)遗留

以光先帝遗德(1)(wâi)给予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举:(1)发动

举大计亦死

(2)推荐,推举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3)被选拔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所以:(1)„„的原因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

吾知所以距子矣

子:(1)夫子,即先生、老师

子墨子闻之 .

(2)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

愿借子杀之

(3)子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轩:(1)高

中轩敞者为舱;互相轩邈

(2)有篷的车

舍其文轩

文:(1)文章

醒能述以文者

(2)彩饰

舍其文轩

刺:(1)用尖利的东西刺

专诸之刺王僚也

(2)指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朝:(1)(zhāo)早晨

朝服衣冠

(2)(cháo)朝见

私:(1)偏爱

(2)私情

浅析西班牙语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第7篇

关键词:一词多义,西班牙语动词,词义变化,辨析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 就如一座建筑物中所使用的材料一般。在庞大的语言体系中, 词汇又是结构和意义的同一体, 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 起着传达信息的重要作用。在交际或翻译的过程中, 要想准确表达或忠实于原文意思, 必须做到词语的准确运用, 在汉语和西班牙语转换的过程中, 由于两种语言的词语在形态、语义和使用习惯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因此辨明词语的意义, 是西班牙语学习者需要认真对待的一点。

一词多义是在几乎所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西班牙语也不例外。作为西班牙语的学习和研究者, 由于汉语和西班牙语分属不同语系且各自所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 所以中文和西班牙语不论在日常交流还是书面写作中, 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当我们使用或进行西汉互译时, 在词汇上的选择是个很大的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反映在词的多义性上。不管在哪种语言中, 动词都是构成句法框架最基本的一种词性, 在表达的时候我们的基本每一句话都会需要动词, 因而本文将着重从动词的角度分析西班牙语一词多义现象。

一、“万能”动词现象

西班牙语的动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随便翻开一本西语词典, 我们就可以发现, 一个动词往往有几个甚至几十个意义, 而且越是简单的、常用的动词, 意义越多。在这些动词中, hacer当属词义和用法最多, 也最常用的动词之一了。

动词hacer最基本的意思是“做……, 干……”, 有时它是一个及物动词, 后面可以加不同的名词作它的宾语, 有时又是不及物动词或是代词式动词。查阅各类词典, 无论是原文词典还是西汉词典中, hacer与不同名词搭配有二十几种翻译方法, 以下罗列出几种它与不同名词构成的短语或表达:

1. 做, 作, 造, 干:hacer poemas作诗

2. (与某些名词连用表示名词所代表的动作) :hacer preguntas提问题

3. 产生: El fuego hace calor火产生热

4. 收拾, 准备, 整理:hacer la comida做饭/ hacer la cama铺床

5. 使习惯于……, 使适应于……: hacer a los jóvenes a los trabajos duros使青年们适应艰苦的劳动

6. 得到, 取得:hacer amistades交朋友

7.充当, 作为, 扮演……角色:hacer el guía充当向导

8.使得……, 让:Nadie puede hacer retroceder la rueda de la historia.谁也不能让历史的车轮倒退。

9. 使成为……, 使变得……:hacer pedazos un papel把纸撕成碎片

10. 有关, 适合:Eso no me hace. 此事与我无关

11. 相符, 相称:Tu idea hace con la verdad. 你的想法符合实际。

12. 佯装, 假装:hacer del tonto装傻

当hacer作代词式动词hacerse用时, 同样有多种意思:1. 变成, 成为:Los trabajadores se han hecho dueños del país. 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2. 生长, 成长:Se hacen lozanamente los cultivos

此外, hacer与其他词搭配组成的动词短语也非常多, 意思也纷繁复杂, 如表示天气好坏的hace buen (mal) tiempo/ hace frío (calor, viento……) 天冷 (天热、刮风……) ;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hace una semana (un mes……) 一周 (一个月) 前等等。

以上例举的还只是hacer这个动词比较常见的一些意义, 在浩瀚的动词中, 像hacer这样, 可以和不同名词搭配, 表达不同意思的“万能”动词也不在少数, 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汉语翻译。

二、动词+se后的词义变化

一些及物动词在与se结合变为代词式动词后, 用法和意思可能和原有动词有很大差别。如动词encontrar, 是一个日常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动词, encontrar这个动词有带自复人称代词se和不带自复人称代词se两种情况, 二者所表达的含义也是有差别的。

在日常表达中, encontrarse a/con所表达的“遇到……”是偶然、意外的, 并非专门去找, 有意遇到的, 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表达为:遇到、碰到、发现 (某物、某人) , 例如:

Ayer cuando paseaba por las calles, me encontrécon un viejo amigo. ( 昨天我在逛街的时候碰到一个老朋友。)

在这个句子里, 是无意遇到, 如果使用encontrar, 则表达经过寻找遇到, 也就是“ 找到” 的意思, 比如encontrar un lugar en el mapa ( 在地图上找到某地) 、encontrar al niño perdido ( 找到失踪的孩子) 、encontrar la solución del problema ( 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 等等。总的来说, 使用encontrar表达“找到”时, 之前都有一个寻找的过程。

此外, encontrar还可以表达“ 察觉” 的意思, 如encontrar algún carácter o defecto ( 发现某种品质或缺点) , 这是一种通过感官的“遇到”、“找到”, 所以叫做“察觉”、“发现”、“发觉”, 这种“察觉”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例如:

Al entrar, encontré algo raro en el aula. (一进去, 我就觉察到教室里有点异样。)

以上是我们对encontrar和encontrarse在表达“找到”、“遇到”时做的一些比较, 需要清楚的是, 这只是它们的一部分用法, 作为一个多义词, encontrar还有其他的一些意义和用法, 如encontrarse还可以表示“位于”或处于某种状态。例如:

Nuestra universidad se encuentra bajo una montaña. ( 我们学校坐落于一座山脚下。)

Me encuentro mal estos días. ( 我最近不太舒服。)

同时, encontrarse中的se有时是表示互相意义的人称代词, 作为相互动词其意义必然有所不同。

以上只是我们对encontrar一词的词义分析, 单单这一个词就有如此多的用法, 可想而知西班牙语的一词多义确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尤其是动词在有se和没有se两种情况下, 意思可能会有很大变化, 如我们常见的ir和irse, ir表示“去……地方”, 而irse则意为“离开”;comer表示“ 吃”, comerse表示“ 吃光、 吃完”;decidir+inf. 表示“决定做某事”, 而decidirse a+inf.则意为“下定决心做某事”,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西班牙语动词中可谓举不胜举。

当然, 西班牙语的动词除了在变为代词式动词后意思会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外, 还有一些是动词本身在不同语境下或与不同的前置词搭配, 意思就是不同的。

三、与前置词搭配后的词义变化

在西班牙语中, 很多动词在与前置词连用时, 会有着与原义不同的、特定的含义, 比如能愿动词deber.

动词deber与原形动词搭配时, 可以表达:从情理上、道义上应该怎么做, 相当于动词短语tener que+inf. 例如:

Los estudiantes deben respetar a los profesores. ( 学生应该尊敬老师。)

La ropa sucia se debe lavar en casa. ( 家丑不可外扬。)

与deber+in.f不同, 如果我们使用的是deber de+inf.这一结构, 那意思也会大不一样, 这一短语表示说话人根据某些迹象作出的推测, 认为会发生什么事或认为会这样。例如:

Debe de estar en casa Juan a esta hora. (Juan这个时候应该在家吧。)

Debe de haber. ( 照理应该有。)

deber+inf. 和deber de+inf. 的区别显而易见, 然而很多人还是分不清他们的用法, 有时候会发生混用, 这是因为在中国现行的西班牙语教学教材中指出deber de+inf. 中的前置词de也可以省略, 这样就使得一些依靠短语结构判断意思的学生又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只能依靠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 到底是要表达“应该、必须做某事”, 还是“想必, 应该在做某事”。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deber+inf. 这个结构, 由于时态方面的变化或语义的需求, inf. 有时会采用复合形式, 即deber+haber+p.p. 这一形式, 这时deber原有的“应该”这一含义也会有所变化, 有时会带有deber de—“想必”的意思, 例如:

Tú debes haber sido muy feliz. ( 你当时一定很开心。)

Ella debe haberte dicho todo. ( 她肯定已经告诉了你一切。)

这两个句子都带有揣度的口气, 因而用法与deber de+inf. 类似, 但不同的是deber+haber+p.p. 这种结构表示“肯定已发生”的含义, 有完成性。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西班牙语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从种种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动词的一词多义在西班牙语中非常普遍, 这种普遍性体现在几乎每一个动词经过不同的搭配或在不同情况下都有着词义的差别, 这些差别有时可能是细微的、有关联的, 有时又毫无关联、差别很大, 因而一定要进行清楚的辨析, 理解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然后仔细推敲相应的汉语和西语词汇, 并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避免造成歧义, 影响表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义桢, Nuevo diccionario español-chino,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 2012.

[2]赵士钰, 《西班牙语词语疑难详解》,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 2009.

一词多义现象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第8篇

【关键词】一词多义 多義联系 词汇教学

词汇语言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句子表达的关键。但是英语词汇存在着一词多义现象,除了介词、冠词以及个别专业词汇外,基本上所有的单词都有多层含义。这种多义现象的存在无疑给英语词汇的教学带来难度。本文中作者通过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原因与多层含义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过程,寻找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准确把握词义。

一、一词多义形成的原因

一词多义是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生动多彩的英语语言的根源所在。英语中纯粹的单义词很少,绝大多数词汇都是一词多义,即一个词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新事物概念化的需要也不断增长。但是语言经济性原则不允许人们不断地制造新词来表达新义。其次,语言的灵活性也给一词多义创造了条件,所以赋旧词以新义相对于创造新词而言,就成为人们表达新事物的首选且最佳的方法。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英语词汇的含义不断的丰富发展,或横向延伸或纵向扩展。产生一词多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英国语言学家乌尔曼(S.Ullmann)提出了五种多义词产生原因;张韵裴分别从语言自身内部原因,历史、社会因素、外来语影响以及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词义变化的原因;陆国强则 分析了词义变化的七种方式。本文作者经过研究对英语词汇一词多义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种:

1.语言环境对词义的操纵。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英语词汇的含义是不同的。下面以单词“close”为例分析如下:

(1)Would you mind if I closed the door? (我关上门你不会介意吧?)

(2)The rain has stopped. You can close the umbrella now. (雨已经停了,你现在可以把雨伞收起来了。)

(3)The road was closed to traffic for two days. (这条路封路两天。)

(4)The meeting will close at 5:00 p.m.(会议将在下午5点结束。)

从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汇“close”围绕其原始意义“关”发生了词义变化,这就是语言环境对词义的操纵结果。所以在语言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恰当的词义以便于准确的掌握句意。

2.词的搭配对词义的影响。词的搭配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一些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固定搭配习惯。词语搭配的多样性是语言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历时性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词语搭配也是一种语言环境。因此,若能够掌握该词的固定搭配用法则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以下面句子为例:

(1)He’s always run after younger women. (他就爱追求年轻女子。)

(2)Never trouble trouble til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自寻烦恼,除非麻烦来找你。)

(3)We run out of fuel. (我们把燃料用光了。)

(4)Ok, let’s run with Jan’s suggestion. (好,怎么就按简的建议做吧。)

以上例子说明不同的词义搭配具有不同的含义。掌握词的搭配对掌握一词多义有很重要的作用。

3.人的思维和认知因素。在词义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人的思维和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语言学就强调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不能单纯的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符号,而是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能力决定了词义的多样性。同一词汇多层含义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词多义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这是一词多义产生的内在认知基础和规律。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寅则认为词的本义是一个词汇所具有的原义,而喻义往往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是人类认知时跨概念域映合(mapping)的结果。本文作者以“hand”一词为例,分析如下:

(1)Put your hand up if you know the answer.(如果你们知道答案,就请举手。)

(2)The hour hand on that clock doesn’t work.(那个钟表上的时针坏了。)

(3)She handed the letter to me. (她将信件交给了我。)

(4)He writes a good hand。(他的书法很好。)

通过以上例子对hand一词语义扩展的呈现,可以看出“hand” 一词的原始意义为手( part of the human arm beyond the wrist),指的是身体部位,见例1。例2、3、4中为hand一词的引申义。

4.社会原因和历史因素。语言是社会现象,也是历史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英语词汇也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改变了它的语义因素,发生了能被人接受的表意变化,称为词义的“历时性变化”。另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长期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融入了各自的区域特色,这就使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含义。这样一词多义现象就很容易产生。如下面例子中划线部分的语义变化:

(1)They put a microphone on my lapel and began the countdown.

他们在我西装翻领上装了一个小麦克风,并开始拍摄的倒计时。

(2)That would lead to a countdown in Cambodia.

这将导致柬埔寨进一步的动乱!

例1中划线部分“countdown”原意是指“核弹爆炸、导弹爆炸前的倒数计时”。现此词常用来表示“十分危急的状况”或“行将摊牌的局面”,如例2。

(3)He predicted the fallout from Watergate would hit both parties.

他預测到了水门事件的不良后果会对两党形成打击。

(4)Can you live with the potential negative fallout or consequences?

你能忍受这潜在的负面影响或后果吗?

例3、4中划线词汇“fallout”,原为核物理术语,意为“放射性尘埃”,现用于日常生活一般场合,表示“影响,后果”,尤指不良后果。

二、多层含义间的联系

一个词汇包含有多层含义,而这些含义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这是一词多义产生的内在认知基础和规律。知名语言学家Ronald W. Langacker认为: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从典型发展而成的,各个值之间的每一种联系都是有理据的。一个词汇最初具有的意义,常被称作原义或本义(primary meaning或original meaning),也是该词使用最基本的意义,一般使用也较频繁。而其他意义都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派生而逐步产生的派生义(derivational meaning),即引申义或喻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寅认为词的喻义往往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词的本义与喻义之间主要的语义联系是隐喻的,是人类认知时跨域映合(mapping)的结果,这也是由人类隐喻性的思维特征所决定的。除此以外,转喻也是语义构建的基本模型,也就是基于相关性的同域映射。因此,一个词汇多层含义的产生是基于本义,通过派生产生的引申义或喻义。例如英语词汇table,其原义为“桌子”,派生为游戏台,手术台,图表,目录等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各个义项之间是通过桌子的“桌面、板面”这个特征逐一衍生出来的,这也使得table基于其本义将各义项逐一连在一起。又如词汇ill的原义为“邪恶的”,通过派生产生了“恶意的,敌意的”意思。进而引申为“不吉利的,不祥的”,“有病的,不健康的”等含义。再如词汇pain原义为“惩罚”,其派生意义为疼痛,痛苦,令人厌烦的人或事等意思。因此,一个词汇的众多义项大多是围绕其最基本的中心义项,即本义,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产生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词多义的产生既可以是围绕该词汇本义辐射产生的各个义项,也可以是由本义派生出引申义,进而由该引申义再进行连锁递进式的派生所产生的众多义项。例如,词汇head原义为“头(人的身体组成部分)”,其它各项义项如“上端;头脑;首脑;首长”均围绕原义“头”产生。又如词汇eye 的原义为“眼睛(人的身体组成部分)”,基于此义派生出词义“眼力,视力”,而“观察,观看”的含义又是在“眼力,视力”的词义基础上产生的。当然。这两种词义的产生过程并不是独立区分并存在的,有时也会交叉进行。

三、一词多义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综上所述,一词多义是英语词汇的普遍特征。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的学习必不可少且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起着支撑作用。因此掌握一词多义的产生原因与过程,以及多层词义间的联系对英语词汇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针对一词多义的普遍规律,启发学生思维联想,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以期寻找到合适的词汇学习策略。同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词汇原义并强调掌握词汇基本意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除此以外,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不同的语境或者与该词汇的不同搭配都会影响该词汇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来分析语境,或掌握不同的词汇搭配用法对英语词汇学习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总之,英语词汇的教与学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以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0.

[2]Ullmann,S.Semantics.Oxford:Blackwell.1962.

浅析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第9篇

几乎在所有语言中, 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一词多义是一种多义聚合现象, 指的是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互相联系的意义。在现代英语中, 绝大部分词语为一词多义。有些词有两种或三种意义, 而一些最为常用的词则有上百种意义。例如, get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义项高达150多个。一词多义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 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不同流派的语言学家试图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传统的语义理论由于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 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 如原型理论、隐喻等, 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赵艳芳, 2001:36) 。另外, 本文还阐述了两种确定多义词义项的方法:语境和关联。

2. 以往语言学家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

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在语言学界由来已久。例如, Taylor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意义的聚合 (Taylor, 1995:99) 。McCauley认为在字典上把与一个语音形式有联系的所有相关意义都编排在一起是没有理由的, 一个词条只能有一种语义、一个词形、一种句法范畴 (McCawley, 1968:126, 转引自Hopper&Traugott, 1993:69) 。根据这一观点, 世界上则应该存在一种最理想的语言, 在这种语言中每一个词的意义都是非常明显的。然而, 这种“最理想化的语言”其实是行不通的, 因为一个人的大脑要记住这么多意义的每一个词形是不可能的 (Hopper&Traugott, 1993:71) 。Lyons也指出, 几乎可以肯定现在没有, 以往也从未曾有过任何一种自然语言只存在一词一义。

一些语言学家试图采用一些方法来解释这一现象。Katz和Fordor提出语义成分分析法试图解释大量潜在的意义对照。这一理论可以帮助衡量某一个短语是否有意义或是否可以接受, 但对于一词多义却未能作出原则性的解释。语义成分分析法受到德国语言学家J.Trier最先提出的语义场理论的挑战。J Trier认为, 语义场是指在某个概括词或概念支配下的一部分词汇, 它们有与其他词汇相区别的特征。按照这一理论, 每个词都被放在语义场中进行研究。词只有在“语义场”中才有意义。这一理论对各个语义场之间的语义联系未能作出直接的解释, 所以一词多义现象在语义场理论中根本就得不到解释。于是,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一词多义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区域, 认为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是Sweetser否认了这一观点。他认为, 如果所有词项的用法被认为是任意的话, 一个词项的不同用法也必然被看成是任意的, 这样,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就显得毫无意义了。Sweetser举了一个例子:I see the picture.在这个句子中, 如果我们认为see这个词项表示“视觉”的意思完全是任意的话, 那么, 在“I see what you mean.”这个句子中, see表示“明白”、“知道”的意思时, 就根本不存在任意性了。同样是感官动词, 为什么是see而不是其他的感官动词如smell, hear被用来表示“知道”、“明白”?这其中肯定有充分的理据。在这一层意义上讲, 这种选择不是随意的。因此, 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3. 认知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认知语言学发展迅速。认知语言学家强调人类的认知对概念形成的作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的认知手段, 如隐喻、转喻, 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赵艳芳, 2001:36) 。认知语言学家试图将原型理论和隐喻的主要观点用于词汇的一词多义的分析和解释。

3.1 一词多义的类典型论解析

类典型论是范畴化理论的核心, 每个范畴都有类典型。人们可以根据范畴中的类典型来完成与该范畴相关的推断和联想 (Lakoff&Johnson, 1999) 。在多义化过程中, 向心性和开放性相互牵制、相互约束, 向心性保证了词义扩展的连续性和理据性, 开放性为词义扩展提供了可能性。多义化是通过多义词范畴内非典型成员的衍生和类典型的分裂来实现的。

在多义词词义范畴中, 非典型成员不断地通过连锁和辐射的方式从典型词义衍生而出, 衍生词义又可以成为进一步衍生的源词义。通过连锁方式得出意义的如英语单词“candidate”。该词源于拉丁语“candidadus”, 本意是“穿白衣的人”, 后来, 由于罗马的竞选者参加竞选的时候都要穿白衣, 该词又有了“穿白衣的谋求公职者”的意思, 接下来“穿白衣的人”这个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 只留下了“求职者, 参加考试的人”这个意义。通过辐射方式的词如“neck”, 该词的中心意义为人或动物头部与躯体的连接部分。从这一意义衍生出以下意义: (1) 衣服的一部分; (2) 用于食物的动物的脖颈, 如鸭脖; (3) 物体的狭窄部分 (形状或部位像颈的) , 如小提琴的颈部; (4) 任何事物的最狭窄部分, 如瓶颈。这四种意义均衍生自原型意义。其中, 词义 (1) 是意义的转移, 词义 (2) 是意义的具体化;词义 (3) 和 (4) 则是意义的延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中, 非典型词义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典型词义相联系。

一般说来, 多义词词义范畴中的典型只有一个, 但从共时的角度来看, 我们有时很难判断词义间的主次关系。例如, 英语单词“gay”, 意义如下: (1) 快乐的, 愉快的; (2) 明亮的; (3) 放纵的; (4) 同性恋的。这些意义的顺序表明了词义的发展, 第一个意义为基本词义, 最后一个为最新的词义。但是从该词的用法和使用频率上来看, 正好相反。第四个词义使用频率达到了最高。在一些情况下, 所有成员似乎以同等的地位共存于同一个语义范畴中。这种情况是类典型词义分裂的结果。

3.2 一词多义的隐喻性理据解析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辞。而语言学家则认为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Lakoff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 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 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隐喻认知的实质就是借助具体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概念来表述抽象的陌生的概念, 使概念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 所以隐喻的表达方式必定要利用不同认知域概念之间存在的某种“相似性”来启动人们的联想, 因此概念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和灵魂。Sweetser总结说, 大多数多义现象是隐喻应用的结果。以hand为例, 除中心意义外, 其他义项利用“手”这一中心意义与 (钟表、仪器等的) 指针或其他指示物的相同形象相联系, 以hand的名称分别取代pointer, indicator等。借助“手”这一具体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概念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又由于两种概念相似性的存在使它们相互产生了联系, 使几个义项有序地固定在了同一个语音形式hand之下。

4. 语境对多义词义项确定的作用

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首先我们看狭义的语境。狭义语境又叫做语言语境。一个多义词由于和不同的词语搭配在一起, 词义会自然而然地确定下来。例如, have一词与不同的词出现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have breakfast (吃早饭) , have a res (休息) , have a party (举行晚会) , have a baby (生小孩) , have a strange idea (有一个奇怪的想法) 。同一个词have的不同语义就是由它所处的词汇语境决定的。

广义的语境又叫超语言语境或情景语境。使用一个词的背景对词义影响很大。比如, 在句子“It is a difficult operation.”中, 在医院中说这句话, operation这个词就是“手术”的意思;在工厂中说这句话, operation这个词就是“操作”的意思。此外, 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也会赋予一个词完全不同的意义。例如在80年代, weekend这个词在中国指的是周日, 但是在美国, 它指的就是周六和周日。

5. 结语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来解释一词多义, 未能充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认知语言学家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一词多义是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理论来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也许并不为所有语言学家接受, 但提供了一种解释现象的方法, 这促使我们继续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2]Sweets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Taylor, 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Paul J.Hopper,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5]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木兰诗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第10篇

关键词:隐喻机制 认知方式 映射 上下 一词多义

“上下”作为一个多义词,大致可以将它的意义概括为以下几个:①方位词,与左右的用法类似,大约,附近之意;②指尊卑,长幼,有礼貌的意义;③公人,衙役;④专指父母,作为偏义复合词出现的,只指上,不指下,或者专指父母中的一方,父亲或母亲。

首先,利用认知语言学中一词多义的隐喻机制来分析“上下”的各个意义彼此之间的引申关系。

隐喻作为一种表述方式,为新事物命名确立了一种理据,提供了一种参照,就是指新的词汇意义产生时必然要求它与所借之词在内部形式中有一定的相似性,就如“上下”在产生之初指地形的高低,二字均属于指事字。最初,人们在表述中并没有延伸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诸多意义,而随着“国家”这一政治实体的出现,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统治阶级高高在上,而被统治阶级则处于被奴役地位,这种情况与地势的高低上下在感觉上十分相似,于是人们在类比思维的引导下,将人的地位高低,上下等级相互比拟,使得二者的相似特性成为关注焦点并且互相彰显、互相映射,于是就参照地形的上下高低特征和形状来认知和解释封建等级社会人们的地位等级高下,建构起了反映人们地位高下与地形高低相似的心灵概念,即词汇意义“地位高的人,地位低的人”。如“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又如“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从而形成了给人们等级高下造词的需求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们普遍有很重的家国观念。在一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地位也是不平衡的,因此,也顺便把表地势高低的“上下”两个词借用过来,使之发展为一个新的词义:指尊卑,长幼,如《周礼·夏官·训方氏》:“掌道四方之故事与其上下之法。”因为尊卑长幼这一新的义项在感觉上与地势高低有一种相似性,可以通过隐喻方式来确定这一新的义项。从上述分析中可以了解到,“上下”两个词通过隐喻方式产生了两个新的彼此有紧密联系的义项,在心理感觉上它们给人一种归属感,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并最终固定下来。

其次,看“上下”组合成一个词组后的几个义项之间的联系。在词汇长期的应用中,“上”与“下”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状态,即不上不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事情或事物的状态总是处在一种中间状态,或者是人们很难用肉眼去判断一个物体的精确程度,如烧一壶水究竟用21分钟还是19分钟?这时人们就迫切需要找到一类可以表达这种中间状态的词语,为之选词命名。而“上下”这个词也恰好有这么一种中间状态存在,当人们面对这一中间状态的命名对象时,基于丰富日常生活经验以及“上下”这个词组的常用性,发现二者在视觉或功能上有相似性,于是就将它们相互比拟,使得原本毫不相干的两种状态的相似特性成为关注的焦点并且互相彰显,相互映衬,建构起反映二者相似特性的心灵概念“大约,差不多”,如《儿女团圆》二中,“他有一个兄弟,在这四村上下。”此外,人們又在联想和隐喻的启示下,把原来的方位名词词组变成了副词,从而多增加了一个虚词意义,方便了表达的需要。

最后,来看一下“上下”的其他引申义是怎么通过隐喻得到的。

从目前的统计来看,“上”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向上看的心理,为了图吉利人们尽量说“上”而很少用“下”,这些在成语中有痕迹。久而久之,“上下”这一词组逐渐变成了一个偏义复合词,“上”的意义占主导,这时出现了另一个主要意义——父母,高堂。如“常欣伦早成家,以此娱上下,岂谓奄失此女,愍情至深,恻切心怀。”(王献之《白东帖》,《淳化阁帖》卷九)明代时期出现的以“上下”代指高堂的意义,就是从“上下”作为一个偏义复合词以后引申出来的。因为我国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认为,父母无论何时都是一家中最受人尊敬的,都是最高权威的代表,因此“上下”在视觉角度上与父母有相似性,容易在大脑的言语机制中引起“高高在上”的反应和心理联想。所以,通过这一相似点同样可以建构起反映二者相似特性的心灵概念——父母高堂。而在《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众上下少坐,宋四公教我买粥,吃了便来。”为“公人”之意。这个用例将“上下”用作“公人,衙役”的意义,也是取“上下”作为偏义复合词与“公人、衙役”的“高高在上”这一相似点,再通过隐喻方式建构而成的。

参考文献:

[1]邢丽娟.多义词的隐喻机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18).

[2]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X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下一篇:会议精神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