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揭秘

2024-09-16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揭秘(精选11篇)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揭秘 第1篇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和汉语一样,拥有自身的文化背景。许多同学感到学习英语很吃力,就是因为不了解它作为一门来自西方文化的外语所存在和使用的背景。毕竟我们生活的世界和西方文化有很大差距。而学习语言必须有语感,而语感不能单单靠读几个单词,几个句子就能获得。我的建议是,在高一或者高二,英语学习难度开始加深而学习压力还不算大的时候,在课外时间找一些英文发音中文字幕的好莱坞大片来看。并不是要求同学们能一下子听懂每一词每一句,而是在观看中感受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发音方式,从而得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语感。

当然,语感好并不意味着英语考试一定能考好,但可以为我们学习这门语言打下很好的基础。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要将语法学扎实。英语的语法很零碎,所以大家必须有意识有章法地将学过的语法做归纳,将相似点和易错点对比记忆。同时做英语练习不能盲目,要定时定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做过的题不能过后就忘,最好是准备一本错题记录本,将做错的记在上面,并且将自己错误的地方修正,标上记号。英语考试试题很规范,每一部分的题数量都是定死了的,所以每一部分在考试中应用多少时间也是有规律的。不要盲目做题,要看着时间,有时放弃一两道题能为你争取更多做对其他题目的时间。我的经验是,单项选择题15道用7分钟,完形填空20道用18分钟,阅读理解5篇20道用35分钟,短文改错和作文合起来用25分钟,最后用5分钟检查答案填涂正误。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揭秘]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揭秘 第2篇

北京文科状元朱竹 赞同文科生“得数学者得天下”

主持人:我们还有幸请到了辅导老师吴迪老师,接下来我们就对吴迪老师进行一段专门的访问。我们可以看到吴迪老师跟我们想象的满头银发的老师有一定的差距,刚才我们的同学也说了,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我们先请吴迪老师跟网友朋友们问个好。

吴迪:大家好,我是学而思高中部的数学老师,我叫吴迪。

主持人:吴老师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E度访谈的现场。朱同学说了,在高

二、高三两年,大部分时间里面是在您的学而思的数学班进行学习,您对他有没有什么印象,或者是他当时有没有给您留下什么深刻的感觉呢?有没有想过文科状元从这个班里冒出来。

吴迪:昨天我见到朱竹以前的同学,那个同学也是我以前高二班上的同学,那个同学是提前保送到北大了,给我打了电话,当时我特别吃惊,我接到了电话,他说我是朱竹同学,他可能是今年的文科状元,我当时就很吃惊的坐了起来。其实这个也不是太出乎意外,因为朱竹在这两年跟我学习的过程中,最开始其实是一个很低调的女孩,每次学习的时候,都是很安静的坐在那里自己去作题,认真的去做笔记,从高三开始,我们复习的时候就开始认真的做笔记,每次有问题的时候,会课下解决问题。他问的问题是上等的问题,而且是集中在思想层面和方法层面的题。

主持人:没有死抠具体的据点,是跳出来,站在一个更广的视角上看待这个科目的是吗?

吴迪:是这样的。

主持人:你觉得朱竹现在已经是文科状元了,他身上哪一种精神,或者是哪一种品质是他成为状元必不可少的一种因素呢?

吴迪:我感觉他身上有一些文科孩子少有的一些坚持,可能是数学作为文科里面唯一的理科的学科,对女生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有一些吃力的。虽然北京的题不是太难,但是他们学习起来还是有一些吃力的,所以有一些孩子学习的时候遇到挫折会选择放弃,或者是等一等,等到高三最后的时间再努力学习,而朱竹不是这样的,他刚开始也会有一些不会做的题,但是他选择的是坚持,找出自身的不足,及时的去弥补。

主持人:持之以恒的品质也是我们每一位到了高中或者是高三阶段的考生身上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

吴迪:是的。

主持人:我也接触过一些学生,他们确实是很不容易,很多同学在校内上写的文章,说原来数学考多少分,后来一路进步到110、120分,确实也都是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咱们刚才也说到了数学题目的难度问题,其实从理科也好,文科也好,评价都是今年的数学考试不是特别的难。我们刚才说的邓老师班里80%的是140,一个报喜的140,一个报喜的140,收了好多条短信都是140,就好象说今年连压轴题都不是很难,好像每个人都能拿点分。

根据你的观察来说,今年的文科数学有一个什么样的看法和评价呢?

吴迪:前两天的讲座也提到了这个事情,今年文科数学要比去年稍微简单一些,但是有一些题的设置方面可能会比去年或者是以前的高考题有一些很大的差别。比如说17题的例题题,以前的问法可能是三问,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体积的问题,但是今年是理科方面,或者是说北京的理科方面都很少提到的问题,其他省份可能会考到的问题,像心态比较稳重的孩子,遇到17题会选择放一放。难度提前了以后,对于有一些心态不大好的孩子来说,做后面的题会想前面的题没有做出来,会有一些影响,总的来说,分不会太高。

主持人:除了题目的绝对难度以外,对临场的心态或者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考验。

吴迪:对。

主持人:理综的老师很多都反应,理综的卷子里面很多都体现出了大学老师的思路,跟以前高中老师命题的方式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包括有一些用词,一些表述,甚至是有一些知识点和题型不再像高中生习惯的方式,将来在数学的科目上会不会也会贯穿这样的内容。

吴迪:毕竟高中毕业了以后,马上进入大学,从新课改的方向来看,很多的知识都是大学的下放和提前的预习这样的过程。所以高考的方向也会这样的。这样的知识点一般情况下都会体现在最后一道大题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数学符号,特别抽象的数学符号。

主持人:像北大书院的很多老师都会参与到压轴题的命题中。据今年八卦讲,大学老师命题以后,高中教研员都变成试题意见参考者,他们提出的意见就是这道题高中生大概能得多少分,已经说整个思路好像都变过去了,未来的数学、理科等等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吴迪:是的。

主持人:从咱们文科数学的角度上,咱们再来谈一谈,我们学而思以前一贯的口号是学理科到学而思,这是家长心目中特别深入人心的,大家觉得理科生到学而思学习,文科生好像没有办法报班了一样。文科数学也开了不少的班次,很多学生一直在学习。您以文科数学老师的身份,您是怎么看待学科的地位和意义的呢?

吴迪: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如果学语言、哲学或者是党史看起来数学不是那么重要,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或者是一个智力不是特差的孩子来说,数学对他以后会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逻辑思维和思维方法,在以后处理问题的时候,对以后处理工作中的问题都起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数学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刚上高三的高中生来说,现在学习数学还有一些吃力,只要坚持,一步一步的按部就班的复习,把每一个知识点吃透,到最终复习的时候,能把整个的知识完全的掌握在脑袋当中,其实高考就是一张卷子,就是一个过程,不是太难。

主持人:刚刚朱同学提到了这个事情,其他的文科科目得不得分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志,但是数学很明显,做对了就有分,做的不对就没有分。好像说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去使自己的力气,高中本来时间就很紧张,也有很高的必要把数学成绩稳定在一定的高度。文科得数学就得天下,其他科目大家也不稳定,客观因素会有一些,但是数学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高分。朱同学今年148是不是也出乎您的意料呢?

吴迪:对,148分对我们来说,对我们很多老师来说,我们去考这张卷子也未必会考到这个分数,其实这张卷子是对综合素质的考察,考察心理层面还有一些知识的应用层面的问题,而且数学确实是好多孩子都感觉特别难,就其他的文科而言,像英语还有0.5分或者是1分的取得,数学是十几分、十几分的取得,而且大题考察的方式或者是考察的思路都是固定的,所以说得分的时候特别容易一些,这样的话也会给孩子一些很大的自信心的补充。

主持人:以您的经验,给文科数学的孩子们授课和理科数学有什么区别呢?或者是文科生要学数学,会不会有一些独特的方法或者是专门的途径来扭转这个思路,接受这个学科等等呢?

吴迪:有的。文科孩子学语文还不分文理,文科班上你会发现清一色的都是女孩子,男生很少。就这几年教学分析,大部分的孩子为什么学文科,是因为他很讨厌学的物理、化学或者是生物,所以他选择了文。唯一理科的数学对他来说是一个拦路虎,他在班上可能是他的成绩不是太好,所以说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还是要坚持。

慢慢会发现,其实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知识点上有很多知识点是不需要学的,特别特别抽象的东西是不需要学的,所以说这样的话,对他心里上还会有一些减压。其他层面,思想层面上,新课标的方向是一样的,很多题的设置上会简单一些,所以说,他这样两方面给他提出来了之后,他心里觉得我差不多试试还可以,会有一种试试的态度。

主持人:不会知识点或者是题目出来,让他硬要想一些很抽象的东西。

吴迪:没有,不是这样的。

美国“高考状元”的经验与感悟 第3篇

反观我国的高考状元, 研究者发现他们极少有人在政界、商界或者学界成为杰出人物。那么, 美国采用了多项指标评选出的“状元”在多年以后的成就又如何呢?美国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 就开始了对美国最早期的总统奖获得者的追踪研究。

这些获奖者自获得总统奖以来已有40多年, 他们的成就和事业基本尘埃落定, 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依旧有很深刻的启发。在追踪的145位获奖者中, 虽然后来拿到博士学位或专门职业学位的人占70%, 远高于同龄群体普通人群的12%, 但正如我国的高考状元一样, 不管是从财富上还是在成名上, 没有人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多数人虽然高中毕业后进入了很好的大学, 而且也获得了一些奖项, 但是工作后的获奖经历就乏善可陈了。成就和事业靠的不只是考试, 甚至美国总统奖这样高标准的大奖, 也是无法实现对真正杰出人才的甄别。每个人事业的发展凭借诸多因素, 正如其中一位获奖者所说:“不要认为, 在1964年总统学者活动上所认可的高智商和成绩, 就一定会在每件事上都带来名或利, 事实上, 许多因素 (如犯罪受害者、家庭中重病号、经济危机等) 对高智商者的影响与每个美国普通公民一样。”

从数十年后获奖者们谈到获奖的负面作用, 或者说过于投入学习的负面效应, 更值得我们深思。首先, 他们早期的表现, 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奖项, 人们对他们的期许和自我期许都变得更高。这种不现实的高期许, 容易带给他们压力和沮丧。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 不管做得如何, 总会受到别人的议论, 压力也就变得越来越大。其次, 过于投入到学习中, 缺少了其他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包括情感处理、人际关系、目标设置等。一个获奖者对一个在校表现很好的学生总结了一句简单而有力的话, “你可能是聪明的, 但需要时间去培育”。世间有个能量守恒定律, 一方面做得过多, 另一方面就欠缺了。这些获奖者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高考准备中, 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这些获奖者在骄傲和自大的同时, 也容易在挫折面前无所适从, 情绪低落。这些学子在学业上太过顺利, 过多的鲜花和掌声围绕着他们, 导致他们的挫折锻炼极少。

这些一路走来的获奖者给教师和家长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比如“我鼓励父母和教师对待孩子, 要真正地把他们当作独特的个体对待, 不要担心他们不能达到传统上的标准, 要更注意发展培养他们特殊的天分和兴趣”。“教你的孩子有健康的自尊, 不要傲慢、不要太谦虚。他们在早年有一些他们很难练习和提高的事情的经历, 比如音乐课或者体育, 他们不能够马上做到, 所以他们会明白,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那么容易, 要给他们创作和做白日梦的时间。”

2009年高考状元学习真经 第4篇

杨改慧认为,学习要有目的,别让自己陷入题海中。她说:“每做一道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一旦真正完成就不要反复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我准备了一个测题本。上面记录了不会做的题,请教老师后。会加深印象。”杨改慧有喜欢提问题的习惯。她认为提问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她解释说:“我专门试验过,一个问题自己可能得想老半天。问老师一下就解决了,效果基本一样。”杨改慧还说:“高考快临近时,我养成了晚间跑步的习惯。下晚自习后我就到操场上跑几圈。还自言自语地说一些话来鼓励自己。”

湖南省理科状元柴云子:

柴云子说:“我是一个对未知充满好奇的人。特别爱思考是我的最大特点。我常常能在思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柴云子总是会深入探索,究其本质;对于习题的每一种解法,柴云子都不会轻易认可,总是在“深思熟虑”后才接受;遇到疑点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将问题弄明白为止。班主任李新国说:“她喜欢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玩的时候忘乎所以,但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非常地清醒,而且很务实。不懂的问题她绝不会拖到第二天。”

山东省理科状元隋雁云:

为了帮助隋雁云提高效率,她的父母只安排她做作业中不会的。会做的题多数省略。为此,父母还曾经帮着她向老师解释,找理由搪塞未完成的作业。隋雁云的父亲说:“孩子有个好习惯,就是从小就总是把每次考试的试卷保留起来。定期翻看以前试卷中的错题。这样学习,效果非常好。”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揭秘 第5篇

各地高考状元新鲜出炉 揭秘曾是高考状元七大美女主播

曾子墨,高三时以北京市模拟考试前三名的成绩保送到人民大学金融系

第1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课堂内外 揭秘云南高考状元 第6篇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3元/月)

更多

金榜题名

云师大附中网截图

除了学习只有篮球

理想是拿诺贝尔奖

韩启辰:706分

排名:云南高考理科(加分)第一名

毕业学校:云师大附中

高考成绩为686分、20分的少数民族照顾加分,让韩启辰同学以706的总分获得了云南理科(加分)第一名。这个有些腼腆的孩子,至今都不清楚微博和QQ为何物。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在读高中的3年里,他的生活只有学习和打篮球。

妈妈办停薪留职

来昆照顾他的生活

昨天下午3点,穿着蓝色T恤,长得瘦高的韩启辰一个人来到师大附中。初次见面他显得有些拘谨。虽然考了高分,但从他的言谈和表现中看不出任何的兴奋。昨天上午11点半左右,省招考院工作人员将他的总分告诉了他的父亲,此后父亲又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他。他说:“获得这个分数是三年汗水的.回报,父母为了我付出了很多,最高兴的应该是他们。”

韩启辰同学是怒族,在怒江州试验中学读初中,高中到云师大附中就读。他说,当时考中考的成绩排在全年级1000名以后。为了支持他的学业,母亲在怒江医院办理了停薪留职来到昆明,在学校附近租了套房子专门照顾他的生活。母亲一直鼓励他说:“学习会使人变得强大。”

为了不让母亲失望,步入高中的他决定认真读书。高一上学期的期中测试,他的成绩一下就跃升至全年级400多名,高一上学期期末考时,成绩排在了全年级70多名。他说:“我妈妈特别伟大,没有我妈妈,我现在就不会站在这里。”

给自己的思考时间

限定在8分钟内

两次考试成绩大幅提升,让他更加重视学习成绩。他说:“自从考进前100名后,我就珍惜一分一秒,也是从那时起开始自习。”韩启辰与其他同学最大的差别,就是异常重视自主学习。从高一下学期起,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在自习室看书和做题,而做得最多的就是数学题。他认为,做数学题可以让自己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也让思维更加缜密,使头脑更加灵活,有了这样的状态对任何一科的学习都会不成问题。

高二上学期,他已经把高中数学全部看完。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兼顾各科的学习,韩启辰做题时给自己思考的时间限定在8分钟内。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先跳过,事后询问老师。在3年的学习中,他并没有什么诀窍,是实实在在苦出来的。每天7点左右起床上课,下课后要么在家,要么在自习室做题,高一、高二每天晚上12点前睡觉。高三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要学习到凌晨1点。

对于平时学习累了是如何进行调节的,韩启辰说:“我家租的房子里没有电视。学累了我就利用体育课或下午五六点时打篮球放松身心。除此之外的时间基本都用于学习。”从高二开始,他的成绩基本保持在全年级前五名以内。

偶像是爱因斯坦

不清楚QQ微博为何物

韩启辰的理想是清华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最初产生这一想法是在师大附中后所上的实验课,他说:“因为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尽管目前自己接触到的还仅限于高中的知识,但他觉得这是一门最前沿的学科,以后应该很有前途。

此前,他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和保送的方式能到清华大学读书,但前两次努力都没有成功。如今取得了706的高分后,他将再次择清华大学。

他的偶像是爱因斯坦,他认为爱因斯坦是自然科学领域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独立于政治、军事之外,专心做研究的科学家。因此,他希望自己本科毕业之后能到美国深造,潜心从事学术研究,争取将来能够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3年的高中生活,除了打篮球,剩下的时间便是学习。他坦言,自己和同学接触并不多,至今也不清楚微博和QQ为何物。直到高考结束后,才从同学那里知道QQ和微博大概是干什么用的。

韩启辰说:“假期我要找大学的生物和化学课本来看,为将来大学的课程做准备。”

程权郭涛涛

高考政治学习方法(高考状元) 第7篇

广西文科状元董春

对文科来说,主干知识是最重要的,政治也是如此。主干知识不仅是要记牢,同时也要求理解与运用,所以对于主干知识就须先理解后记忆。

如对价值规律、哲学的一些观点都必须有很深刻的理解,可以做一些辅助的练习,学会运用。政治的观点只要多应用,时间长了就能信手拈来,但一定要养成正确运用的好习惯,对观点的表述要完整,以后自然就会这样答了。

政治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相当密切,只是理论化与抽象化了,但我们还是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去理解,寻找身边的例子把它具体化,就能方便记忆理解。政治书对问题的分析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从中可以发现政治的思维方式与大体的思路,对答主观题很有帮助。

宁夏文科状元乔良

答政治题,我有两种方法。

一是材料答题法。高考时政治是结合时政材料出题的,因此平时我们应该结合时政材料学习。我们可以多看新闻时事,并从中挖掘出课本中的知识点,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虑,一点一点训练思维的全面性。

二是模式答题法。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我发现政治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于是总结了几种答题模式。如 “理解认识”类题目的答题模式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经济生活类题目的答题模式为“国家+企业+个人”,哲学类题目的答题模式为“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原因则用 “原因+内容+意义”的模式。

洛阳市文科状元王盟茹

对于政治的学习,首先要重视原理和例子的关系。原理是政治课的基础,整个高中政治课程基本就是由一个个原理构建起来的。原理就像是一个人的骨骼,而其对应的例子就好比是一个人的血肉,只有将原理和例子结合起来,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原理总是太过深奥,需要我们结合例子去理解。如对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例子对之进行阐释,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要重视逻辑联系。原理何其多,虽然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但要想将它们全都牢牢记住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还要注重原理之间的逻辑联系。我们可以对原理进行归类,最开始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大的板块: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接下来的归类则在已经分好的三个板块中对每一板块按照课本的章节或者自己构建的逻辑结构进行,只要能够有利于原理的记忆即可,就这样递归分类,直到不能再分。这样归类以后就能形成一个逻辑结构图,对记忆的裨益很大。

实际运用

1、记牢基本知识。包括政治书的目录、基本原理、经济常识以及政治常识等,这是答题的基础。与历史相比,政治需要记忆的东西并不多,但是要注意对哲学里的各个原理的正确理解。

2、总结答题套路。状元案例中举了一些答题思路的例子,这里再从另外一个角度举一个具体的答题思路以供参考。

首先,在充分掌握课本主干内容的基础上,把政治书的目录背下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注意是课本上的目录而不是其他参考资料、辅导教材总结的内容。把目录背熟以后,无论碰到哪一道主观题,你首先想到的都应该是那一章目录,依照目录,一节一节去回想内容,去发散。此时熟读书本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课本看得越熟,短时间内可以想到的内容就越多。文综的主观题都是按观点给分的,比如一道题目12分,要答四个观点,每个观点3分,你可能写了很长一段话,但只包括一个观点,那么最多只能得到3分,但是如果短小精悍地写了四句话,每句话都包含一个观点,那么得到的分数肯定比只写一个观点要高很多。从课本的目录出发就不会遗漏观点。

其次,政治考试讲究时政热点。热点不能不注意,但仅仅注意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有关热点的东西一字不落地记下来,只要记下几个热门的词语就可以,例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在答题时,无论这些热点词语和题目有没有关系,都尽量写上去,它们也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发现这些词语和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忽略了它们。

请勿再炒作高考“状元” 第8篇

教育部门早就三令五申, 明确要求不得炒作高考“状元”, 不得对高分考生大肆渲染。然而, 禁令年年发布, 炒作却从没有停止, 甚至衍生出各种变着花样的奇怪玩法。那么, 到底是谁在炒作高考“状元”?

在现行的人才选拔体系中, 那些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高分考生, 无疑是幸运的。但把18岁以前的“阶段性胜利”放在变幻莫测的漫漫人生长河中, 这些“成就”或许真的不值得太过渲染。当我们给高分考生贴上“成功者”的标签时, 实际上在无形中给低分考生传递了“失败者”的身份隐喻。而媒体看似关注高考“状元”, 实际上却在过度消费高分考生。母校、名校、媒体和商家在这里“各取所需”, 共同构筑了一条极度暧昧的利益链条, 高考“状元”一跃成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商业制造”。

高考“状元”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时代备受追捧的符号话语, 根本上要追溯到我们文化深处的科举情结。而大肆炒作高考“状元”, 其实是在推行一种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观。

今天, 高考“状元”已经变成了一种强大的赋值力量, 而且作为一种生产话语作用于整个高中教育生态。一所高中最大的“政绩”, 莫过于培养出了高考“状元”。在学校那里, 目前流行一种顽固的观念:培养100名大学生, 似乎也抵不过一个高考“状元”所带来的荣誉和面子。当教育活动被驱赶着服务于高考“状元”的生产欲望,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观念误导。

盲目地崇拜高考“状元”, 势必会加剧整个教育生态的失衡与不公平问题。从教育资源的分配看来, 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会将大量公共资源划拨到“状元”学校, 这会进一步加剧学校之间的马太效应;从学校资源的分配而言, 许多高中开设精英班级, 集聚名师, 配备最优资源, 这对其他学生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当高考“状元”被制造出来, 大学也开始跟着躁动了, 这势必影响考生的择业观念。名牌大学纷纷亮出奇招, 抢夺高考“状元”, 以此增加大学的宣传筹码。教育生态从此被搅乱。

为什么高考“状元”炒作屡禁不止?从源头上讲, 来自于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自我炒作。正因为相对片面的政绩评价体系,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总是暧昧地对外抛售“状元”信息。因此, 要从根本上避免炒作高考“状元”, 除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还要重新审视高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逐渐淡化甚至隐去高考“状元”, 而代之以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更为多元的评价指标。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揭秘 第9篇

人物时事速递>>

2016年7月1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华裔女孩孟相佑乘坐敞篷卡车游行庆祝自己夺得高考状元。翻开她的成绩单,27个科目中有24个获得满分(12分),另外3门获得10分,最终夺得西兰岛的状元。孟相佑的祖籍是中国辽宁沈阳,自小就爱看书,业余时间就和姐姐练钢琴,两人还被誉为丹麦的“钢琴姐妹花”。问及为什么有这样的成绩,她说,丹麦注重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开放式教育是她取得骄人战绩的源头活水。

人物素描 兼收并蓄,对多元文化感兴趣的华裔美少女

作为华裔女孩,孟相佑非常适应丹麦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小学时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还熟练掌握丹麦语、英语和法语等多国语言,她还对多元文化很感兴趣。孟相佑说:“学习对我而言是一种快乐,读书让人增长见识,能了解世界上很多美好事物,所以我非常享受其中。”谈及将来打算,她希望自己能到哥本哈根商学院攻读国际商务专业,但在上大学之前,想去律师事务所或银行勤工俭学,提前感受工作环境,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和经验。

素材链接 汗水+拼搏,求学异邦的华裔学霸

1.靠翻字典走进哈佛的何宫琪 何宫琪12岁时跟随父母到美国迈阿密读中学,那时的她完全不会英语,既听不懂老师讲课,也听不懂同学玩笑,但何宫琪不甘人后,她买来一本字典,凭借顽强的韧性和努力,只用半年时间就赶上了同学。此后,她从未放松自己,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哈佛录取。

2.天才少女罗周颖青 罗周颖青在高尔夫运动方面具有天赋,而她小小年纪又颇能吃苦,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儿,遂使她不断攀登上更高层次。靠着多年打拼,罗周颖青博得高尔夫世界青少年排行榜第31名的优异成绩,同时,她也没有放松学业要求,高中毕业后就读美国密歇根大学,并获得该校四年奖学金。

【考場仿真试题】请结合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有道是“付出必有回报”,这对于求学异邦的学子而言,不啻真谛。华裔女孩孟相佑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服输的心态去拼搏,不仅走出了属于她自己的人生之路,更以接近满分的骄人战绩,让海外华人也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 第10篇

2010-05-25 08:55:20 作者:路曲心直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644 网友评论 0 条当我们在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后,就要检视一下自己的学习环节是不是科学合理。那么在平凡的学习过程中,功夫要下在哪里呢?下面总结了高考状元的一些学习方法,希望可以给奔跑在高考路上的同学带来一些帮助。

(1)制订计划: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按计划进行学习,就能合理安排时间,得当分配精力(重点学科、难点学科重点投入,但绝对不能偏科)。只有按计划才能使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不会打乱仗,长此下去,可以使生活、学习规律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大提高学习能力。

(2)课前自学(预习):课前自学有点像作战时的战前侦察,哪是明确,哪是暗堡,哪是最坚固的地方,哪是薄弱环节等等,通过预习,可以对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并做上记号,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就会听得更加认真,并且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相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纠正自己的某些片面认识和错误,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这是人的一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3)专心上课:这是目前最经常性的,最大量的一个学习环节,因而也是目前的初中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除了端坐静听外,更重要的是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对比,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老师、同学开展讨论,总之,讨论的越充分,研究的越透彻,理解的就越深刻,掌握的就越牢固,并且能够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分析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4)及时复习:现在的教材,学科庞杂,知识点多,要想做到一次净,一遍成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及时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一环,除了跟随老师在课堂复习外,更多的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学习中出现的遗忘等现象,做好课外复习工作,复习不应是机械地重复几遍,而是把学过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之中。

(5)独立作业:强调的是独立二字,作业不独立就完全失去了作业的任何积极意义,那就不如不做,此外,我们还要坚决反对那种单纯任务观点,为应付老师检查而作业的不良习惯,作业实际上是课堂学习的继续,通过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检验课堂听讲的效果,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然作业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在经过充分的思考、分析后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或开展讨论,对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分析错误原因进行订证。

(6)解决疑难: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可以说是大量的,反复的,连续不断的,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疑难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出疑点和难点,本身就是积极开支脑筋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想解决问题的表现,对当天学习中出现的疑难,应该当天就把它解决(问题不过夜),因为明天可能还会有明天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一定要及时,不要让问题越积越多,以至到后来,堆积如山,无法解决,很多学习掉队的同学就是因为问题解决的不及时而造成的,学习基础差的同学,问题已经成堆,就应该尽快地、系统地把欠缺的知识补起来,这需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极大的毅力,应尽可能地求得老师、同学的帮助。

(7)系统小结:平时我们学的知识,需要经常的顺一顺,理一理,找起来就方便,用起来就顺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小结,同学们除了课堂上听从老师小结外,还可以自学一下课本上每章的小节,最终学会自己小结,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储存到相关学科的网络中去,一旦需要,就可以提出来应用。

(8)课外学习: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课外学习就是进一步开拓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特长,参加学科竞赛等;而对于成绩差的同学来说,课外学习就应该是努力把欠缺的知识补上来,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尽快跟上大家前进的步伐。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揭秘 第11篇

学习的绝招--高考状元学习方法4步攻略

高考心态篇:高考总动员 心态先行

高考总动员 心态先行 炼出状元

在高考这个烤炉内,每年都会炼出许多“质量过硬”的“产品”,他们就是一个个性格迥异、个性独特的高考状元。

他们由什么“原料”组成?又经过哪些“炼制流程”?为了揭示其中的秘密,我们经过对历届高考状元的精心“检测”及“流程”的研究,发现了高考状元的组成“原料”及其“炼制流程”模式。

(边栏:高考状元的三大“原料”:好心态、硬实力、自主性。)

高考状元的主要组成“原料”:

“原料”一:好心态

心态是什么?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他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的心理认知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针对高考来说,心态就是指与学习和考试相关的心理、情绪、感情、意志等。

高考状元大都具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充满自信,都比较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和难题时,他们总能够尝试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状元们的良好心态还表现普遍都能正确评价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

具有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是高考状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料”二:硬实力

高考状元都有塌实的知识储备,状元自身的勤奋和高效学习方法是其具备实力的条件。大多数状元智商都在中等和中上,智商超常的并不多见。

具有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和实力是高考状元成功的关键。

“原料”三:自主性

状元普遍有比较强的自主性,他们有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很强的自制力,并且拥有一个比较民主的家庭环境,父母不会苛求他们的成绩。

状元与出身无关,获得状元与其家庭出身并无直接关系。很多状元的父母既非大款也非教授,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这些状元家庭的共同点是:民主和尊重。对待高考,这些家长都有一颗平常心,考前很少给孩子加压,能充分发挥出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状元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原料”,但最主要的就是上面所说的三大“原料”和高考状元的“炼制流程”。

其实,高考状元也是普通人,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具有高考状元的这些“原料”呢?如全部具有这些“原料”,经过“炼制流程”,你也许就是下一个状元!

曹姗(2006年安徽文科状元)

1.要有一颗进取心。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短期目标并找到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避免应付敷衍和机械地接受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如何更科学的学习。

2.要有耐心。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会立竿见影。我们要坚信只要尽力,就有进步,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我在高二时,英语阅读和完形很薄弱,我订了一个计划,每天做两篇阅读一篇完形,两个月后还是没起色。一位英语老师告诉我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我静下心,继续按计划做,高三英语有明显突破,尤其是考试中完形基本上没有再错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使妳的成绩暂时不是很好,也千万别对自己绝望而放弃努力。

3.平常心对待考试。考试临场发挥靠心态,不要在考场给自己施压,考场上应该暗示自己:只要把自己会做的题目都做对了就是成功 或是为自己找条后路,安慰自己。另外不要因试卷的难度而影响情绪,告诉自己:人难我难不畏难,人易我易不大意。

我建议大家不要在考后情绪波动太大,从我高三的体验看模考的成绩与高考成绩有相当的出入,没有必要太在意模考的分数(每次都考的很好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分析没考中出线的问题并查缺补漏,迎接高考。

魏冰(2006年黑龙江文科状元)

我认为高三心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切忌攀比

走过高三,人才清醒过来,发现高三一年的实质是自己要尽力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有一个飞跃,不断超越上一秒钟是自己在高三时的信念,而不是盲目的要去超过别人。知道自己在不断进步就足够了,也不会有遗憾。

2.正视考试

大大小小的考试接踵而至,这无疑是对同学们心理的巨大挑战,而不是能力.这个时候,一定要正确的看待考试,要把每一次考试真正当作查缺补漏的好机会.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一次考试甚至几次考试的失利就不一定是件坏事,尤其是在几次模拟考试中,但千万不要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在考试受挫时,我也曾经这样怀疑过,不过多亏父母老师的帮助下,我得以及时调整,差点酿成大错。

3.按部就班,切忌浮躁

高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时有计划、事事有计划,万不可做无头苍蝇。时间可长至一个月,短至一天;各科也要有具体的计划,总之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周恬艺(2006年江西文科状元)

我是个比较乐观的人,我的性格决定了我比较稳定的心态,无论考的怎样,我都认为那只代表过去,我的未来不会因此而改变,我的高三总体来说是一帆风顺的,但中间也曾出现过一些风浪。记得我在连续3次考试获得第1名后,由于我的某些“成见”,从而影响了学习态度,回家后不再花很多时间看书做题,而且学习效率也有所下降。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成绩一路下滑,在随后的几次考试中,成绩从第1名、第3名、第6名一直滑到了第11名。老师和父母都挺担心,但我丝毫不怕,我知道我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在第11名那次的两天后又有一场大考,我考的不错,从此学习成绩一路回升,这时离高考也就只有一个月了,这时我确信自己已把最佳状态留在了高考。我认为学习成绩一般会有稍微的波动,波峰、波谷间歇出现,故在考试一路顺的时候我就害怕在高考时反而状态不好,就让自己有那么一点松懈,为的是营造一个上升的趋势,把波峰留在高考的时段,这也是上面提到我的“成见”。但如果心态不很好的同学千万别这么做,不但达不到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高扬(2006年云南文科状元)

喜欢看电影,擅长书法、古筝、排球、跳舞等,古筝还过了国家业余八级。

高考我发挥得还正常吧,可能我心态好些,没有什么负担。其实,很多同学都可以考得比我好。除了平时的刻苦学习外,良好的心态也最关键。

学习上,我从来不死读书,灵活学习。该睡就睡,不搞疲劳战,父母也很能给我创造宽松的家庭环境,还有常和老师沟通。我认为成功是很多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创造的。

徐语婧(2005年浙江文科状元)

高三的考试,多得如吃饭一样平常。在这么多的考试中,总难免会有考得好与考得不好的时候。

考得好的时候没有问题,多多给自己一些鼓励。可是考得不好的时候,在心态上就会有变化了。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完了,要是高考也和这次一样考砸了怎么办?当然,出现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暂时的情绪低落也未必是件坏事,关键是怎么调整。

我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会听听歌,看看电影,如果还是无法排解的话,就找家长、同学、老师聊聊天。很多事情憋在心里会成为负担,甚至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不要担心老师或家长会责怪你,所有人都是为你好,都想帮助你进步。只要自己能够敞开心扉,把烦恼都说出来,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王晓月(2006年河北文科状元)

高三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多沟通。沟通首先是与自己沟通,一是常常审视自己,挖掘最大潜力点,确定自己以后的重点努力方向;二是多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增强自信,调整心态,乐观面对挫折,坚持不懈地努力。其次,要多与老师同学沟通。老师是指路的明灯,同学是我们地“战友”,与老师交流,不仅是知识地探讨,更多的是心态的分析、考试分析及对自己学习方法的探讨与指正;同学之间,其实有更多的共同感受,我们要学会分享,分享快乐,也分享担忧与悲伤,分享紧张与恐惧,分享鼓励与乐观,我们还分享学习方法,分享学习窍门,分享学习的计划。最后,我们还要与家长沟通,心里话与家长说说,学习情况让关切的家长了解,自己的想法也与家长聊聊,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张晨光(2006安徽理科状元)

兴趣广泛,喜欢打篮球、下围棋,也爱好计算机编程等。

从小到大,总的来说我还算顺利,但偶尔也会遭遇失败。我一直把失败看作一种财富,始终不畏惧失败,因为它可以激发出人更大的潜能,但这不意味着我习惯了失败,相反,我十分渴望成功。成功和失败本来就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两部分,缺少失败的人少了一些坚韧,缺少成功的人则少了一些自信;缺少失败磨砺和成功滋养的人,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难以有大作为。

黄梦娜(2006年江苏理科状元)

喜欢画画儿、看书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在学校举行的美术大赛中,她获得了一等奖;英语歌咏比赛和金钥匙科技大赛中,她同样是名列前茅。此外她还参加省奥林匹克集训队,提前到北大感受浓厚的学习氛围。她看的书很多也很杂,古典现代,文科理科都有。

本身具有出色的调控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并且坚持每一门课平均用力。曾有段时间她的物理成绩落后一点,她便告诉自己:“慢慢来,不要紧。”正是这种持之以恒、永不气馁的信心让她的心态特别好。也总能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李龙(2006年湖北理科状元)

非常自信,喜欢背诵古诗词,并且还写一手好字。

看电视是他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哪怕高考在即,每天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也是必看的,然后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无论大考还是小考,都能要保持同一个平稳的心态。“高考两天,我一切生活照常,晚上仍坚持看一会儿电视,再翻一会儿书。所以,晚上睡得特别香。”

卢毅(2006年浙江理科状元)

学习中要保持一颗寻常心。在高三复习后期会遇到了很多风浪,此时每个人都会十分敏感,很小的问题就会引起心理的巨大波动。这时候,自我减压和心理调节很重要。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怏怏不乐,终日想着我少了20分加分而与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一度影响了我的复习状态。父母劝解我道:你只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失去,努力是你唯一的办法。于是我心中豁然开朗,坦然面对了这次小挫折。一些挫折难以避免,大家不必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伤神,而应该感谢这次考试暴露了自己知识的漏洞,马上亡羊补牢,为高考做好准备。

4月,很多外部环境因素会加重了心理压力,例如高考倒计时牌的数字日益递减,例如考前大大小小的动员会让你不敢肯定自我。这些外部的压力如果没有认真调适,效果会适得其反。就像在茫茫大海上行驶的航船一样,压力是你的压舱石,没有压力你会经不住风吹浪打,而压力太大,你则会举步维艰。学会接受压力,并驾御压力,一定提醒自己:我要努力,我正在努力!

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高三的收获之一,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跌跌撞撞后,我改变了浮躁、怨天尤人的性格,变得平静、谦和。

陈昕昕(2005年重庆理科状元)

高三的日子虽然很苦,但苦中作乐却是不可少的。这一点上,班级中轻松的氛围给了我很大的快乐。每个月,班委都会买蛋糕给这个月生日的同学过生日,寒暑假过生日的就加到开学的那个月。每次发蛋糕,我们都很疯狂,抢着吃蛋糕,很有趣。偶尔,谢家渝(班主任)老师会自己出钱买一个大蛋糕,在我们班考试失利时来安慰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自然是轻松愉快的。

就个人而言,自我调节很重要。当我过度焦虑和烦躁不安时,我就暂时放下学习,端坐于桌前,双手平放于大腿上,闭上眼睛,想像一片蔚蓝的湖水,自己在水中渐渐下沉,水色加深,四下静谧,有成群的鱼儿游过,水底升起一串晶亮的气泡,十分惬意。此外,心态不佳时可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倾诉烦恼要比憋在心中好得多。总之不管是课业繁重不堪还是学业顺利,说到底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高考是一个很重要的十字路口,好好把握才会有美丽人生。把好船之舵,掌握学之法,便能笑傲高三,轻松取胜高考。我的高三我做主,自己把握高三的脉搏,开心作战。让我们放下苦读的焦虑,把高三读得聪明、读得开心。

章捷琼(2005年浙江省理科状元)

我觉得高考复习中最大的问题,不是你不知道怎么做,而是你知道怎么做却没有做。这是因为在高三紧张的复习轮迴中,人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此时,需要寻找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如学校。在学校中,你会发现每个同学为了高考都在拼命努力学习,这样你会产生危机感,也会静下心来努力学习。

从每一次考试中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并在下一次考试中加以借鉴,使自己处于不断的进步状态,这就很好。其实就算高考考得不理想,也不要灰心。毕竟高考不能完全反映每个人的真实水平,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太多了,有很多事情在人力控制之外。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人事,这样才能无愧于心。人生起起伏伏,机会还有很多,要相信自己。总之,好好学知识,好好学做人。第二篇 备考总方略 决胜千里(战略篇)

备考总方略 决胜千里--高考战略

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备考总方略,是高考状元学习方法中的第一个秘诀。

本部分就是谈一些包括由各位高考状元备考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学习战略,复习计划,学习心得等,也包括高考三轮复习时间怎么安排,学科怎么协调,怎么样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以及名师的指点等,以便你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对整个备考过程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高考如战役,只有先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

高考战略是什么

战略,英语叫做Strategy,据说,这是来自希腊语的“指挥官”一词,就是指挥军队的意思。在东方的不朽的战略论《孙子》一书,就是从“兵者,诡道也”这一句话开始阐述其战略理论的。把高考比喻一场战役的话,那么高考战略就是统筹整个高考备战全过程的一种方案,是指对学习模式的选择和对总体学习情况的一个宏观把握。

在高考备考的战略中,涉及的主要方面有:

1.心态

2.确定学习目标 3.学法教育

4.制定复习计划(边栏:计划是实现目标的理论保证)

5.学科优势及协调均衡

6.教辅选择

7.考试(考试有:一模是“淮海战役”,模是“平津战役”,三模是“辽沈战役”,高考是“渡江战役”。)等等。

作为自己高考战役的指挥官,一定要高瞻远瞩,通观全局,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备战方略。

所谓“战略在手,高考不愁!”

(“学了后边忘前边,临到考试抱佛脚”。总结不是抄书抄笔记,列提纲。一般总结方式是:列表格和化零为整。)

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主要是指高考的目标、学期的中期目标和每月的短期目标。这实际是学习的目标管理在高三的具体化,可以有效防止目标模糊、过程茫然,避免出现一年时光转瞬即逝却无所得的情况。

高考目标是指自己的所想报考的理想学校及其决定的分数指标。这个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你当前的学习水平,又要适当地高于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便促进一年中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同时,为了目标的清晰直观,你可以在班级中大致估算对比一下,找到和自己目标接近的同学,比如:某位同学目前的水平应该可以考上你理想的学校,就把他作为实际中追赶的对象。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高三一年中成绩在班级迅速提升是常有的事情。

有了高考目标,还要学会将目标阶段化,这样才能够由目标逐步落实到任务。首先,由目标得出中期目标,按照前松后紧的原则,建议大家在高三前半年落实任务的40%,比如全年要提高10名,那么期中要提高4名。这是因为高三前半年还有一些新课程要学,考生需要在上半年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来调整心态,进入良好的程序和状态。一般来说,前半年能够完成中期目标的考生,目标通常都能够顺利完成,因为越到后面,心理因素和压力调整就会发挥越大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每个月的短期目标了。考生自己要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偏科情况;然后查找偏科的原因,针对问题把自由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其次,可以把每个月定名,确定主题。例如在物理上:一月可为“力学月”,目标:熟练运用受力分析,掌握物理题中与力学有关的各种联系。任务:找出各种和力学有关的题型,把它们归纳成四、五大类,10种已知,8种求解。(数字随机,大家自定。)具体做法:归纳力学主要知识点,研究习题册和考卷中的题目。再次,偏科越严重的科目越要先补,分值越大的科目越要先补。最后,语文和英语要细水长流,强烈建议采用每天的零散时间来背诵单词和文学常识,具体任务可以下达到每月,但是不影响该月的主题。(宋少卫)

高考状元的学法指导

在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后,就要检视一下自己的学习环节是不是科学合理。那么在平凡的学习过程中,功夫要下在哪里呢?

教育界很多的专家学者在大量的研究了许多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后,提出学习应在以下八个环节上下功夫:

(1)制订计划: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按计划进行学习,就能合理安排时间,得当分配精力(重点学科、难点学科重点投入,但绝对不能偏科)。只有按计划才能使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不会打乱仗,长此下去,可以使生活、学习规律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大提高学习能力。

(2)课前自学(预习):课前自学有点像作战时的战前侦察,哪是明确,哪是暗堡,哪是最坚固的地方,哪是薄弱环节等等,通过预习,可以对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并做上记号,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就会听得更加认真,并且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相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纠正自己的某些片面认识和错误,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这是人的一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3)专心上课:这是目前最经常性的,最大量的一个学习环节,因而也是目前的初中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除了端坐静听外,更重要的是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对比,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老师、同学开展讨论,总之,讨论的越充分,研究的越透彻,理解的就越深刻,掌握的就越牢固,并且能够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分析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4)及时复习:现在的教材,学科庞杂,知识点多,要想做到一次净,一遍成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及时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一环,除了跟随老师在课堂复习外,更多的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学习中出现的遗忘等现象,做好课外复习工作,复习不应是机械地重复几遍,而是把学过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之中。

(5)独立作业:强调的是独立二字,作业不独立就完全失去了作业的任何积极意义,那就不如不做,此外,我们还要坚决反对那种单纯任务观点,为应付老师检查而作业的不良习惯,作业实际上是课堂学习的继续,通过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检验课堂听讲的效果,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然作业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在经过充分的思考、分析后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或开展讨论,对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分析错误原因进行订证。

(6)解决疑难: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可以说是大量的,反复的,连续不断的,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疑难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出疑点和难点,本身就是积极开支脑筋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想解决问题的表现,对当天学习中出现的疑难,应该当天就把它解决(问题不过夜),因为明天可能还会有明天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一定要及时,不要让问题越积越多,以至到后来,堆积如山,无法解决,很多学习掉队的同学就是因为问题解决的不及时而造成的,学习基础差的同学,问题已经成堆,就应该尽快地、系统地把欠缺的知识补起来,这需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极大的毅力,应尽可能地求得老师、同学的帮助。

(7)系统小结:平时我们学的知识,需要经常的顺一顺,理一理,找起来就方便,用起来就顺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小结,同学们除了课堂上听从老师小结外,还可以自学一下课本上每章的小节,最终学会自己小结,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储存到相关学科的网络中去,一旦需要,就可以提出来应用。

(8)课外学习: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课外学习就是进一步开拓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特长,参加学科竞赛等;而对于成绩差的同学来说,课外学习就应该是努力把欠缺的知识补上来,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尽快跟上大家前进的步伐。

实践证明,高考状元们正是有意或无意,全部或部分地运用了这八个环节,所以只要在这八个环节或其中几个主要环节上下功夫,就一定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都来试一试,做一做。

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在高三的学习过程,学习计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订学习计划,需要制订者对自己有极其深刻的了解和比较正确、客观的认识才行。否则,既无法制订出目标合理的计划,也不能保证执行。大家在制订计划之前,不妨先动动笔,通过书面来仔细分析一下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在制订计划时扬长避短,有的放矢。

一份成功的学习计划,不应过简,也不必过繁,更不必为制订这份计划而耗费过多时间,计划的目标也应适中。不订书面计划,而时时“胸有成竹”的人,也是有的,但他们不是没有计划,而是以“腹稿”形式来制订计划。书面计划的优点,在于其“白纸黑字”的监督作用。

关于怎么样制定学习计划,每个人也许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就让我们听听跨过高考的成功者关于制定计划的心声吧。

[声音一]

学习计划有短期的和长期的,在开始任何科目的学习前,我都会为自己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短期的,可以细分到每天的自由时间,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也可以把上午或下午分成时间段,每段时间做一科,小结或是做题,都一一计划好。长期的,比如每月学什么,各科在每月中复习时间如何协调等,做到心中有数。

[声音二]

制订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我高中三年,学得扎实全面的一大因素是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其中课本是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基石,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及《考纲》就是学习的指路灯。尽早了解“纲”,学习就能有的放矢。

我的学习计划有两种-----长期远景式计划和短期目的性计划。长期远景式计划是指我为高中三年学习制定的总目标,以及每学年开始时为该学年订的计划。制长期远景式目标时要胸怀大志,统筹安排,目标要合理-----也就是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量力而为。目标过高,经过努力仍难以达到,就会挫伤积极性;目标过低,极易达到,就起不到促进学习的作用。我所订的高中三年学习应达到的目的,是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技能,重点抓住考纲,基础要扎实;同时扣住大纲,向课本外,课堂外延展,拓宽知识面,加深知识深度。

高一,高二学年,我把重点放在课本上、课堂内。因为高考虽强调淡化课本的考查,其实处处有课本的影子。以语文卷为例,有字、词、拼音等直接用课本语言材料命题的,还有那些名为课外试题,实为课本上知识点的,譬如文言文试题所选的文言文,虽然都是我们没有学过的,但考查的知识点是我们在课内学过多次的。“课内知识课外考”的测试方式,就要求我们把课内知识学扎实,否则无法完满地解答课外考题。当然,重点放在课本上,并不是将视野局限在课本,我仍有大量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贯通课本知识,培养能力。

高三学年,既是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复习迎考的关键一年。我在高三学年的计划是完善知识系统树,“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到由一个知识点可以拎起一串,提起一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后,技巧也就“永到渠成”了。

短期目的性计划是指一周安排,一日休息时间表及考前复习阶段时间表等。

我在高

一、高二时注重一周、一月的计划。周计划、月计划都依托学校规定的时间表,并特别注意小结。我虽不是“每日三省吾身”,但周、月都有小结。有问题及时发现,以免积重难返。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齐头并进

[声音三]

学习的计划,既要有短期的计划,又要有长期的目标。计划不是定死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补充和更正。每天对当天所要做的事制定一个计划,这是最短期的计划。稍长一点,如一周或一月,也应有个计划。这样的计划实施的时间不是很长,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积累性,尤其应重视。半个学期一个学期的计划可作为长期计划,其中目标的成分多一些。譬如,在这个学期里,随着数学的学习要自己完成一本同步的参考书,从而是自己的成绩提高10分,等等。

说一下我的一份较详尽的计划

当天计划:今天作业有语数外物四门,数学作业是大题,利用中午的整段时间做。物理是张卷子,可以用下午自习课的时间做。外语是选择题的练习,充分利用课间空隙做一会,剩下的回家完成。语文是阅读理解,是弱项,要回家好好想想,不急于做完。预计到家9:00可以完成作业,可以把今天的数学物理笔记复习一下,用45分钟够了。上回的物理考卷发下来了,要用半个小时订正一下。还有剩下一点时间,把化学参考书拿出来做几道题。加上休息时间,11点之前可以睡觉了。

中期计划:这个星期还有不少东西课后没有巩固一下。语文古文似乎学得不行,要再把以前学的也复习一下。数学函数一章讲完了,要在2~3天内把这一章的脉络理一下,不用花太多时间细看,一个小时足够了。

长期计划:物理上半学期力学没学好,下半学期的东西许多都涉及到它,一定要在下半学期抽空把力学一章的书、笔记、习题、测试卷都看一遍,争取期末的物理可以上90,总成绩进前20名。

当然,以上计划大多数是不用写下来的,只要想一想,心里有数就行了。我只是每天早上边吃饭边想想一天该做的事而已。而且情况千变万化,计划不一定都能做到,这是就要做即使的调整。如果那天功课很少,空余时间闲着,再安排一些事:如果时间太紧,就把任务推一推,保证休息。总之,计划是灵活多变的。

以上是我对制定计划的一些看法,具体实施还要大家视自己的情况而定。

[声音四]

如何学会计划呢,计划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一点,我觉得无法仔细阐述。根据我在高中的体会,我知道别人告诉你的方法是很难完全套用的。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而别人告诉你的方法,最多只能充当一个指路标的作用。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不要过于重视形式。例如计划是应该写成书面形式还是腹稿形式,都是无所谓的。只要是能达到目的的计划都是好计划。首先,要让自己知道,每天你具体干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安排等,一句话,就是做到心中有谱。

其次,计划的安排应合理、科学,尽量不要让你的时间浪费。应该说明的是,不浪费时间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是说打球、洗衣服等时间都是浪费。但如果你的学习黄金时间在上午,而你却在整个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扫房间等杂事,而中午、下午才来做作业的话,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了。很多事不能不做,但要放在合适的时候做,黄金时间都应用来学习。

制订计划还必须强调的是,必须按自己的特点自己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那样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而且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学习计划 要为自己量身定制

[声音五]

制订计划有好几种方式:有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有单科计划和综合提高计划„„所以订计划要有一定的讲究,要依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计划订得太高,一时实现不了,势必会影响自己的信心;计划订得太低,过于容易达到,自己就不能得到充分的、有效的提高,而且可能会助长自满和狂妄的情绪;计划订得太死,缺乏灵活性,一切都来个条条框框,甚至具体规划到“几点几分干这个,多少分钟后再干那个”,不能随机应变,可能会使自己很快感到厌烦,难以继续坚持下去;计划订得太松,又根本起不到计划的作用。所以订好一个计划,要先思考,要参考曾经订过计划的利弊,要认清自己当前的位置,找准一个合适的目标;要有一定的严格性,以保证计划的正常进行,但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新出现的情况能及时解决,调整;执行计划时,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不要一遇挫折就轻易放弃。

我曾经也定过一些详尽的书面计划。但后来,我改变了我的初衷,倾向于只设定一个目标,但不具体订出行动计划。所谓设定目标,就是规定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达到某一个高度。但是,我从不订出具体到“几点几分干些什么”这样的计划,我只订一个基本的框架。例如:在某一星期我要将“卤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再理解一下,这就是我的目标;为达到它,首先,我会将教材重新看一遍,将一些基本的性质记住;而后,我会翻出过去曾做过的一些题,再认识一下;这些完了,可能觉得某些地方还需要巩固一下,有必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高,加深一些,我会有目的地做一些题,好好体会一番,这样,对于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就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够随时地调整,不断地提高。

到底是订具体的计划好,还是只设定目标好,对于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答案,二者都有利弊。我认为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设定目标法“。

[声音六]

从时间上看,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列过计划的同学也许会有感受,一份长期计划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象我从前就曾不止一次地在新学期开始时列过学期计划,在暑假开始时列过暑假计划,但从来都是不超过一个星期,一份长长的计划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为什么会这样呢?毅力不够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长期计划这种形式本身就比较死,不够灵活,它很难考虑到你后来会遇到的新情况。而在每个阶段,我们学习上的重点、难点恰恰又是在不断变化的,造成计划与实际相脱离。因此,高三以后,我就只制定三天到七天之间的短期计划。这种计划的确令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在每一次考试之前的一周里,列一个小计划,将自己的复习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便有了足够的信心在考试中保持不败。

另外,制定计划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一般抓住两个字--“详、实”就足够了。一份计划上只出现时间和科目是不够的,最起码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安排,包括做哪些习题,看哪些笔记都应当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计划的优势。所谓“实”,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高一些也可以,但绝不可过高或过低。太低了,计划的内容松松垮垮,反而不如没有计划;但大多数人可能更容易把计划列得偏高,开始还能拼一拼坚持一下,但很快地就败下阵来。如果总是列这种过高过紧的计划,常常完不成,那么时间一久也就会对列计划失去信心了。一份好的计划绝不在于它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它是不是能帮你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让你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总的来说,列计划的目的无非是通过一篇白纸黑字,使得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进行监督和检查。刚开始列计划的同学可能不太容易掌握好难易的尺度,列的计划过高过低都是自然的,只要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就会很快适应这种方法。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列计划只是一种手段,绝不要为了列计划才去列计划,那样也就失去了计划的意义。不管什么时候,列计划都只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换句话说,我们应当先有目标,后列计划。学会合理利用时间 学习计划要全面

[声音七]

合理利用时间,就要善于定计划。小计划如每天晚自习前,先想一下要学什么,用纸记下来,看自己完成得怎样。考前两三个星期也做一下计划,对自己有督促作用。大计划如两个月、每个阶段自己的主攻目标是什么,都应该心中有数。关于制订的学习计划再多说两句:

(1)学习计划要有个性,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来制订;

(2)学习计划要有可执行性,不要好大喜功,贪多图快,要使学习计划可以切实的、具体的贯彻下来;

(3)学习计划要宏观、微观俱到,长短结合。

执行学习计划有“三忌”:

一忌拖,因此不要把计划满,留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可避免拖延引起的恶性连锁反映。

二忌僵,学习计划可以随时调整。

三忌荒,故学习计划必须坚持。

以上几点要做到很不容易,但是如果你养成了这样一个好习惯,你将会受益终生。

[声音八]

在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时,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绝对不能与老师的复习计划相脱节,自行其事,自搞一套。一般负责高三教学的老师,都是挟数年、数十年教学经验的、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备战非常有心得的教师。这样的老师提出的复习计划,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你要做的是,针对自己的特殊情况加以调整。假如这一段知识是我掌握得不错、平时考试没什么问题的内容,我就少花些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作业再稍看一下即可;那一段知识是我学得不太好、问题比较多的内容,我就多花些时间,在完成了老师留的内容之后再多看、多想上几遍,另外自己再找一些有关的参考题目做上几遍,非把它弄扎实不可。我可以进行得比老师的计划略快一步,但绝不能比老师的计划慢。这一章是难点、重点,我可以在老师系统复习前先自己复习上一遍,然后再带着问题听老师的复习课。这些才是正当的、必要的调整。这些调整都是以绝对保证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任务为前提的。如果有可能,应该去和老师针对自己的情况谈一谈,听取老师的意见,这样制订出的计划就更万无一失。

第二个问题是:一定要注意复习计划的全面、周到。千万不要有的地方看得很细致,而有的地方只是走马观花,漏洞百出。这里又要提到注意第一点的重要。一般只要不和老师的复习脱节,是不会出现大的漏洞的。

第三个问题是:要注意进度的安排。应该要前紧后松,而不能前松后紧。因为随着日期的推移,人的疲劳度越来越深,效率会有所下降。在后面多留出时间来可以有利于随机应变、从容不迫、减少紧张、增强自信心,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我的经验是:应该在高三第一学期内即粗略但周到地复习完第一遍,在一模之前,所有系统的复习应该已经全部结束。一模之后所要做的,应该只是查补细小的漏洞,调整心情、体力,调整“状态”,坚定信心。如果一模之后还要慌慌张张地看这儿看那儿,那么我可以断言他是没有希望发挥出好水平的。

第四个问题是:一定要把握好“量”,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要好好考虑自己订的计划的可行性。把几本书全背上几十遍固然是好,可是从体力、时间上来说根本不可能。要把有限的时间和力气花在“刀刃”上,要弄清楚哪儿是重点、哪儿是自己的弱点,花大力气在这上边。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多么紧张形势多么严重,都一定要给自己留休息、放松的时间。人不是机器、不能总紧崩着弦。半个月或一个月出去度个假、玩一玩是个好主意。适当的放松不仅不是浪费时间,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注意到了上面提出的四点,你应该就可以订出比较完美可行的计划,从而做到合理地安排好复习时间。

制定复习计划,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综合考虑时间的紧缓程度,以及老师的教学计划和个人的学习状况等因素。在正常的授课期间,学习计划的重点应放在“消化”上,即复习和巩固当天老师所讲授的内容。高中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广,高考试卷中的任何一道题都需要考生将许多知识点综合起来解答。因此,在平时学习中,坚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不仅可以为总复习减轻负担,还可以扎实地掌握学过的内容。不要把复习等同于“背几个公式定理加上做作业”。

制定复习计划时,按下面的环节进行,通常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理解--思考--运用--记忆--联系。

首先,学会看书,看书是实现理解和思考两个过程的必经途径。看书不仅看一些条条框框,更要注意看那些条框中所包含的东西,在看书时,多问自己几个Why、How(即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到的?”等等),这很有助于学习和体味书中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开阔思路的目的。

其次,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是巩固和辅助记忆的过程。俗话说“熟能生巧”,所谓的“熟”讲究多练,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变“多练”为“巧练”,做题时多分析、多比较、多总结,以达到“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目的。各门学科之间具有横向联系,同一学科内部的各部分知识之间又具有纵向联系。因此,最后一点就要注重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在每章学习结束后,可以做一些简短的“小结”,就是将这一章的中心内容为线索,把所有涉及到的内容融汇贯通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网络图。

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考复习计划

[声音九]

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考复习计划呢?首先,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在老师确定的大的复习计划的前提下制定个人复习计划。在制定个人复习计划的同时,也要有个长与短的区别。比如英语,语文复习难度大,难以在短时间有质的飞跃,就应确定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提早行动起来。在制定短期计划时,就应有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区别,一般以周、月计划为宜,所订目标容易立见成效,它较切合实际。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或一个科目,或几个科目,或某科的某章节,你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

制定计划之后,关键要落实计划。可以把计划列成表格,画成图形,抄在笔记本扉页,贴在床头,等等。时时提醒和约束自己。并且,计划制定之后,不要随意变动,打乱已有的学习习惯,只要循序渐进去执行计划,那么所有的预定目标都会实现。

[声音十]

在高中的学习中,是很有必要制定一份适合于自己的计划和作息时间表的,可是很多同学制定了却无法执行(我也有同样的经历),其原因多半是这样的--你的计划可行性究竟有多大?你把所有的时间滴水不漏地排上,可曾想过饭后精神不佳会导致效率下降?可曾想过学习久了,会因疲劳导致精力不集中?你把短短几个小时分段复习几门课,可曾想过几个硬钉子会使你阵脚大乱,计划流产?你把请教老师的时间固定在一个钟点,可曾想过排队等待又岂不是极大的浪费?

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不要制定非常详细的时间安排表,实际真正能按非常详细的计划实施的并不多,这样的时间安排没有实际意义。

可见制订计划一定要科学,切勿死板。我觉得没有必要安排过于详细的时间表,因为学习本来就是灵活机动的,如果把每一分、每一秒该学什么都规定的很死,这样的学习就太累了。

老实说,我并不善于挤出零散的时间去学习,有些同学则正相反,他们会在课间的十分钟内做题,在语文课上做数学作业等等。对于他们的这种做法我不敢恭维,即便是在高三,我也不认为到了每一秒时间都不能放过的紧张时刻。也许就是这种“放松”的心态,使我在高三期间没有给自己太多的压力。然而“放松”并不是说不抓紧学习,而是在适合学习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学习。所谓“放松”,只是在其他时间内不强迫自己去学,使自己不为学习所累。

我一天的安排一般是这样的:早上起床吃饭后就去学校(在教室里读外语的效果要比在家中好的多),在学校抓紧课堂上的时间,课间尽量走出教室活动活动,放松神经,中午睡一个小时左右(实践证明睡的过多或过少都不好),下午一般有自习课,课上尽量去完成一些如作业、练习题之类的功课(在自习课上看书、复习的效率并不高),晚上的时间很充裕,但也应尽可能早地进入学习状态,先将作业完成,然后我通常会用一至两个小时做一些与当天所学内容有关的练习,作为复习和巩固,如果还有时间,就开始查漏补缺的工作,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安排大概每晚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为三至四小时,可以保证在十点半之前睡觉。

[声音十一]

之所以能够考取清华,除了在一开始就制定了很好的整体学习计划,更重要的是有履行计划的坚定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

一、设定好的努力的目标。就是自己要报考的学校。

二、有了目标,还要作好长中短期学习计划。

三、除了上面的学习计划,每个不同的季节都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制作一个每天的作息时间表

四、计划一旦做好,就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不管发生什么,都要保证按时按步骤的完成。

五、要有强烈的求胜心。

六、自制力。

七、毅力。

如何安排高考三轮复习

在明确了复习目标和制定了复习计划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近既定目标。在这里给考生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法。

一、高效复习方法

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考生要完成从高中二年级的水平到准大学生的水平的跃进,没有很有效的学习、复习方法是不行的。高考是人生最为关键的大事之一,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不亚于诺曼底登陆对于二战的欧洲战场的重要性。要打好高考这个关键战役,就必须在备考复习阶段制定好复习战略,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技巧。制定复习战略时,考生必须处理好各个科目之间的关系。如果多门功课考得都很好,一门功课考得很差,即使你的总分不低,也可能没有被高校录取,这次考试就不是成功的。倘若多花一些时间在自己相对较差的功课上,使这门功课的分数有大幅度的提高,自己不但不会仅仅因为偏科而没有被录取,很可能在总分上也会有所提高,这样的考试就是成功的,这种复习策略就是成功的。高考的分数跟钱一样,你流血流汗获得的辛苦钱并不比你因为一个好点子而赚的钱来得更“值钱”些,你一年辛苦劳作积攒了五千元钱,而他因为抓住机会,懂得经营,一个星期就赚了五千元,他的钱能买一台电脑,你的钱也只能买一台电脑,你不可能因为你的钱来得不容易而能买一台半或两台电脑。高考中,在潜力大的功课上花了少许的精力得到的10分与在潜力小的功课上花了许许多多精力而得到的10分是具有同等效力的。在相同的复习时间内,复习方法得当,懂得考试技巧,懂得记忆技巧的考生得的分数肯定会更多。

因此,采用高效的复习方法,制定有效的复习策略,考生才能在高考时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三轮复习法

三轮复习法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

第一轮复习从八月中到三月初,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

第二轮复习从三月初到五月中,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

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主要目的是应用能力提高。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一般而言,考生的复习障碍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会运用、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等。这些都是理解的障碍,同时也是记忆的障碍。考试时,往往使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难以提取出来。通过全盘的通读,才能对信息进行记忆编码,分类梳理出知识点,才能明白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网络结构。复习完一个章节,就在不看课本只看笔记的情况下,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一一地过一遍。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或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的地方,再翻开课本看看,这样就会加深印象和巩固记忆。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自控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95%以上。

什么是重点?重点是指使用次数频繁、应用价值高、又属于基础知识的那部分内容,它们往往是在考试中每考必现的那部分,是大纲中要求熟练掌握的那部分,也是知识网络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

什么是难点?难点一个是知识自身的,是一般性的、大家共有的;另一个是相对于考生个人的,是个体性的、因人而异的。一般性的难点往往是指概念比较抽象,易与其他概念相混,运用时易发生错误,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比较综合的知识。个体性的难点是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个体知识中的缺陷与漏洞决定的,这些难点老师一般不会仔细讲,但它们又往往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给考生造成很大障碍,成为考生自卑的原因。因此,每个考生一定要把自己学习上的难点找出来,予以特别重视。

另外,本阶段考生还应注意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解题时,先从显在知识点切入,挖掘出隐含知识点,构成已知条件,并由此为“向导”从大脑中搜索出未知条件知识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三)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主要是进行检验复习。考生用“尝试回忆记忆法”把前两轮复习过的内容想出来,强化记忆。回忆一旦进行不下去,立即看书或笔记,接续回忆线索。在回忆的基础上,自选一到两套模拟试题,严格按考场要求进行自考,巩固记忆效果,及时进入考试状态。

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冲刺阶段,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此,这轮复习是三轮复习法中最关键的一轮。考生的脑子里不但有了所有课程的框架脉络,而且对于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也应该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在第三轮复习完成之后,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就等高考”了。

三轮复习各有侧重点,但并不意味着这三轮复习是互相独立的,其实,在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巩固基础、难点重点突破和综合应用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高效复习须讲究策略,要懂得放弃。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考生应该把精力花在能够提升成绩的地方。假如多花30小时在语文科上,高考成绩能由100分提高到105分,但多花30小时在化学科上,可能高考成绩能由85分提高到95分。因此,考生应该清楚自己在什么科目上有潜力,提升空间大,便于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同样,假设有一科成绩很差,花再多时间,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那么就应该对这个科目有所放弃,把精力花在别的科目上。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在执行学习计划时,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学习效率呢?高考状元给大家推荐以下提高学习效率的四种原则:

一、要有学习的紧迫感

仔细想一想,什么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呢?可以这么说,赶作业的时候学习效率高;考试之前的学习效率高;为应付课堂老师的提问,在课间十分钟,突击时效率高。这是为什么呢?这时的学习任务具体,时间有限,完成任务与否的后果“严重”。因此,这时注意力十分集中,学习效率就高。

可是,对于那些软任务,也就是完成与否老师并不追究的学习任务,如预习、复习等,不少同学就缺乏积极性了,他们很少给自己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规定出完成任务的时间、找出检查的办法,更不考虑这项任务完成的好坏将给学习带来什么后果。由于这样的学习缺乏紧迫感,因此学习效率就低。

二、要善于检查自己的学习效率,并进行及时的调整

不少同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是学习后从不“停不来,回头看一看”。比如:一天的学习结束后,想一想:今天学习了多少内容?掌握得如何?花了多少时间?这样想一下,查一查,就可以对今后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例如每天做作业时,记下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第二天上学见到其他同学时,问一问别人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如果发现自己用于做作业的时间多了,就要分析一下,是自己的知识没有掌握好,还是解题方法太笨,或计算能力太差„„经常这样找差距,学习效率就会逐渐提高了。

三、要善于“捕捉”每一个时期影响自己学习的主要原因

学习效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要经常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并进行调整。常见的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学习的动机、学习的目的、情绪、勤奋程度、专注程度、学习方法、学习基础、身体状况、教师水平、家庭影响、学习环境、集体和社会影响等。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往往不尽相同。善于“捕捉”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改进,就可以使学习效果不断提高。

四、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之后,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认真与优秀生的学习方法、老师和书本指导的方法进行对照,取长补短,直到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止。

第三篇 沙场秋点兵 利刃出鞘(战术篇)

每个学科都有符合自己“特质”的学习方法,是高考状元学习方法的第二个秘诀。

本部分主要就是把高考状元各个学科的学习技巧,分为语文、英语、数学、理综、文综等进行盘点,来一个沙场秋点兵。由状元重点讲述他们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及技巧,秀一下自己的学习的“十八般武器”。另外,部分科目还有名师荐招。众多优良的学习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学习需要方法和技巧,掌握住各科学习规律及技巧,犹如利刃已出鞘。

高考状元谈语文学习技巧

常方舟(2006年上海文科状元)

对于语文科目来说,平日的积累是重中之重。在高一高二的阶段,阅读的内容可以是兼收并蓄,待用无遗。高三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不妨多读一些报纸杂志上的时文与美文,关注时下的文化热点,同时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多变而富有美感。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古文学习的关键便在多看多练,熟悉古汉语的用法,自然就可以驾轻就熟了。

曹姗(2006年安徽文科状元)

语文的学习方法比较特殊,没有必要花费大量完整的时间,也无需做海量的题目,最重要的是“零存整取”积少成多。读书不在多,关键是做个会读书的有心人。我在学习之余爱看一些文化散文和古诗词,高二时我准备了一个照抄本,把自己阅读中看到的美句记录下来,每次考试前把照抄本读一遍,久而久之,那些名家的语言经过自己的加工思考和排列组合,就成了自己的语言,有助于在考场上写出比较有文采的文章。

散文阅读很灵活,并不是文章读懂就一定能拿高分,需要一定的答题技巧。在语文测试中,我通常在看过文章后,先自己组织答案,再与参考答案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参考答案是如何得出的,思路是什么。我认为要做好阅读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术语,再从文章中找出作者议论抒情的句子并结合题干进行整合提炼,同时考虑注解和标题。

魏冰(2006年黑龙江文科状元)

很多同学认为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与高考关系不大,其实课文里的名句和典型事例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来积累;同时每篇课文都可以当成现代文(或科技文和文言文)阅读来做。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太好,经常是语文拖我的后腿.到了高三,被逼之下开始狂攻语文。我发现只要前面的选择题错的少,分数就不会低,于是每天都做几套语文训练题的选择题部分,结果在后几次模拟考试中最多错了一个选择题,分数也均在120分以上,甚至有一次考了130分,那次的选择题一个没错,而我高三下半学期语文成绩一直徘徊在110分左右。

周恬艺(2006年江西文科状元)

我一直认为语文是要靠灵感的,但同样要靠积累,在此基础知识我不再多说。

作文方面,我认为首先应该书写工整、清晰,以留给阅卷老师一个卷面整洁的印象,获得好感;然后才是作文内容的构制。

一个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但如何写好这个开头呢? 气势辉宏的排比、富有哲理的言辞、形象的比喻等无疑都是极其有效的切入办法,这些也是我惯用的写作手法;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和作文中心有关,不做无病呻吟。我建议大家最好多看“高考满分作文”及好的文学书籍等,因为时间缘故,而不是去泛泛阅读大量名著。我喜欢看那些很具有哲理的诗歌等作品,它们给我心灵的洗涤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无形地增加了我的作文素材库,看得多后自然而然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是类似自主创新思路:引进,吸收,再创新。

作文内容要做到丰富而又不空洞。可从一个中心出发,多角度进行展开,最好有个排比的举例论证,让人印象深刻。观点要独特而新颖,不要大而空。结尾处尽量不用和开头相同的手法,转换一个角度较佳。

史小楠(2005年北京市文科状元)

语文就是抓基础,打好基础总体分数就不会太低。作文平时要积累素材,“按老师的说法就是高考之前头脑里要装有50个例子。”史小楠介绍:“这样不管考试时出哪方面的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例子用在文章中,而这些例子可以从《读者》、《文摘》等各类书报杂志上看到。

黄晨琦(2005年福建文科状元)

看感兴趣的杂志和研究试题题目。

他拿到一套题目以后,一般会自己先做一遍,然后拿着正确答案仔细分析做错的地方,多看正确答案,研究做题套路。在写作文时,设想一下阅卷老师会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再注意一下错字、病句等就可以了。

徐语婧(2005浙江文科状元)

我的语文老师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把语文区分一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应试的语文,第二种是生活化的语文,也就是语文的语文。先说第二种语文,这种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每天每时都在学习语文,可以说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学习语文,它覆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平时的阅读,对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甚至很日常化的,或者记日记,或者是写一些最感兴趣的内容,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语文是更重要的,它能够起到根基的作用,起到提高自己语文素养,也有利于我们更好提高应试语文的水平。另外一种是应试语文,学习应试语文的恐怕是高三最后一年,或者是高三最后一个学期的事情,每个老师都会进行怎么样应对试卷,怎么样全面地、系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非常系统地学习,所以前面基础题的语音、焦点形成等等入手,虽然这是一个繁琐得不能再繁琐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对最终提高语文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回头我们一定要不厌其烦地把握好,另外要在老师的帮助下,非常系统地把各个知识点切实落实好,比方说复习语音的时候,最好再适当地做一些课外练习,可以做一个归纳整理的工作,比如说可以按照偏旁相同的字,比较容易错的可以整理在一起的,或者用C开头的,或者D开头的整理在下来也可以,毕竟除了大家在语文的练习上一定要把握好量,而且我们的知识点,比如说复习语音非常容易忘记,所以要经常复习,建议大家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就要回顾一次,把之前做好的、整理好的笔记翻出来看一遍,在之后的练习中如果做到你不会读或者不会读的字,你可以加上你的笔记里面,没事翻一翻会加强你的学习效率。

再说说作文,作文的分值是60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语文高考的胜败。这一点尽管老师在考题的时候一再强调,可是我是直到进入高考语文考场之后才深刻的体会,当然活生生的例子就坐在你的现象,就因为一篇高考作文花8个月时间有点长,所以我差点放弃这次高考,之后的语文考试,我就抱着考不好就复读的心情去考的,而且因为作文的失误,我想名牌高校我的同学之中也不少,所以大家一定要非常重视作文,不光高考语文的成绩,而且在高考考试顺序上,语文是首科,所以会影响各科成绩的发挥,也会影响到整个高考的成绩,所以一定要把作文抓好。

关于怎样写好作文,首先刚才说到生活化语文,就是在平时多做积累,到高三并不是什么事情做不了,作文写得不好的同学,我建议可以看一些开头结尾,在高考考场上要照搬照套套上去,有些东西你积累了,你到考试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起来。

名师荐招

1.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考生应该将近几个月来所做的专项及综合练习及时拿出来巩固消化,查漏补缺,看看自己哪部分内容还没有完全吃透,重点复习自己经常出错的部分,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对照《考试说明》,逐项检查自己哪部分知识还有欠缺,哪些能力还有不足。找到自己的不足立即进行弥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做单项强化训练。

2.高考试题,为我所用

做几套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了解题型,研究它的总体设计、各题的考查目的、设问的角度、干扰项设计的特点、解题思路等等,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稳定性”试题应特别关注,认真地探索。稳定性试题指的是年年都要考的平平实实的试题,它既有良好的检测功能,同时也具有训练的价值。

3.阅读各个击破

科技文阅读要做到耐心、细心,不要焦躁,不要怕浪费时间,注意在文中找出信息点,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文言文翻译要做到“对号入座”,尽量直译,落实每一个字词的意思。诗词鉴赏要注意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注意所给注释,注意把握诗词中的一些关键词。现代文阅读,也要尽量在原文中寻找可作为答案的信息点,然后从各个角度分点作答;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问题答案,如开头结尾的作用,某种写作手法的作用等。语言知识运用题,一定要注意要求,如字数等。

4.作文审题要关注限定的要求

一般作文在题目之外都会有一些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对文章有一些特殊的框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命题者的导向。

文章要有鲜亮夺人的文题与开头,先声夺人;再有辩析的行文和丰富的思想,用理性的目光、辩证的思维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辩析”的具体内涵,而丰富的思想则会提升作文的得分值。

入笔要迅速并直切中心。既定的作文容量和答题时间要求文章主题必须显露,而非含而不露。

将平日自己的好文章进行梳理,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感知平时对作文命题的理解和确定要害的方法,领悟如何选材以表达自己真实健康的思想感情,并使文章条理清楚、中心明确,从而找到取得作文好成绩的“妙方”。

(收看一些社会、文化综合类的电视栏目,如大家讲坛、午间30分等为积累最新素材作准备。认同基本的公理,没有把握不要胡乱反弹琵琶,在认清自我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高考状元谈英语学习技巧

常方舟(2006年上海文科状元)

英语学习无非是多读多听多看多背。在我看来,没有必要死抠语法,而是要尽可能培养自己的语感,省时又省力。背单词是基础的基础,不可偷懒。句型和词组要做到灵活运用,不仅翻译会有明显改善,写作的丰富性上也会大有改观。

曹姗(2006年安徽文科状元)

英语要大声朗读,我基本上每天早起读英语或新概念,朗读是一个培养语感的好办法,有助于在解题没有明确依据的情况下提高答案正确率。

坚持阅读训练,达到英语能力和应试能力的统一需要做一定量的题目,尤其是阅读和完形的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会立杆见影,一定要有毅力和耐心同时要会总结。我从高二起每天做两篇阅读一篇完形,做完后仔细思考做错的题,思维有什么偏差,出题者到底想考什么,逐渐使自己的思路接近命题者。

魏冰(2006年黑龙江文科状元)

英语:我的一点经验就是考前一两个小时应该一直听英语,创设一种语言环境,避免考场上出现紧张情绪。另外,我个人学习英语的一个方法就是查字典,字典里面我可以发现很多"标准""权威"的知识可以解答我平时的困惑,学到很多新知识.周恬艺(2006年江西文科状元)

英语讲究一个积累,其中单词的积累是基石也是重点。一个人的词汇量大小往往决定了他理解文章的深度,它决定着做题的速度和质量。故平常需要多多积累,多多复习。

另外,对于完型填空时,应在做完题后再把选项带入文章通读看看是否合理,以便选择最佳答案。在平常的训练中,对于错误处要仔细思考,找出原因。

黄晨琦(2005年福建文科状元)

英语在冲刺阶段的关键是多背单词。对于写作,最好是把前七到八年的试卷答案拿过来,把范文都背诵得非常流利。实在不行可以先写中文,然后翻译。此外,英语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多听多看原版英语电影、书籍和歌曲。

康静(2005年湖北文科状元)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四会——听说读写,因此相应的,要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很多同学在学英语的时候往往只是用了眼睛、或者用了手、用了嘴、用了耳,用了某一个器官,而没有想到在一个单位时间里面,其实可以五官并用,这样的话可以提高自己学习英语的效率。

那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拿到一个有声文本,我一般会进行五遍听音。第一遍进行听音不看文本,第二遍,把自己听到的东西写下来,进行听写。第三遍一边放录音,一边对照文本,看自己所听写的内容和原文本有什么差距,尤其是要注意自己写错的和没有听出来的地方。第四遍一边听文本,一边进行跟读,即看文本、听录音,跟读。第五遍不看文本,听录音,进行跟读。

吴茗(2005年吉林理科状元)

说实话我没有刻意地学,也没有做很多题。英语方面自己好像有语言天赋,没有下很大工夫但是英语一直都很好。但是以前经常看世界名著,有时买的是中英文对照的,小学时是看中文,中学再重读时会看英文部分,这样读下来英语语感会有很大的提高,答完形填空时理解能力就非常强了。这些可能是一些让我不知不觉受益的地方。做题方面只要跟着学校老师走就可以了。

高考状元谈文综学习技巧

曹姗(2006年安徽文科状元)

政史地的课本是最重要的依据,课本内容和体系结构一定要烂熟于心。我认为看书比背书效果更好。看课本有四个关键点:

第一、抓住书本的框架,再用具体知识来填充,这样我们接受的就是知识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第二、看书要细致,包括小字批注插图都要留意。

第三、复习要及时,上完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周日在家最好把本周的课程再熟悉一遍,加深印象。

第四、要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不能机械地背书。思考文字中隐含的意思和结论性语言是如何得出的。如课本中提到北美独立战争手启蒙思想得影响,究竟如何影响书中没有明确,我们就可以从领导人、《独立宣言》得发表、确立共和制等角度思考。

另外,在思考或是读参考书时可以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利于记忆。历史可以归纳相似知识点,如古代坚持唯物或唯心的思想家,古代对外交通的发展,世界之最,中共会议等;也可以举例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发生的大事。地理可以归纳一些答题的角度,如分析区位时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影响航行的因素从风浪、洋流、沿岸地形、冰山威胁等角度展开;常用的结论,如等值线的“高低,低高”规律等,以及一些热点区域的知识点,如南水北调的利弊等。政治可以记录一些常用的时政用语和知识点。

学习过程中要多与同学们交流,我很幸运周围有很多思维活跃的朋友,同学之间的讨论往往会给我启发和灵感。我习惯把遇到的问题记在小本子上,和一群同学讨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同学问我的问题,也会引导我去思考一些曾被我忽略的知识点。在高三后期,有时同学也利用下课时间互相提问,或是连历史线索,应该说也是加强记忆的好方法。

常方舟(2006年上海文科状元)

在高二下半学期的时候,我选择了历史作为我的加一科目。开始时,误以为只要死记硬背就高枕无忧了,后来才发现历史还侧重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迁移能力等等,而记忆能力只是为其他的能力考查作铺垫而已。教科书无疑是知识的精华,不可偏废,立足书本之余,我也尽量拓宽自己的视野,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历史事实。

魏冰(2006年黑龙江文科状元)

复习文综合时应该边做题边翻课本,一味做题或一味看书的效果都不会太好。高考前可以背背历史书的目录和标题,有些时候试卷上出现的考题会考整体知识,如果知识掌握的不系统的话,容易丢分。

周恬艺(2006年江西文科状元)

关于历史,熟读课本是关键,高考的选择题考查的都是课本中的知识。高三时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研读课本上,课本上的大字、小字都看得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可能就是小小的考查点。熟读课本也是有技巧的,一般把大标题记熟,大家都知道一个大章节前都会有一个总结的黑体字说明,这就相当于大标题;然后经常复习,复习是巩固记忆的唯一有效方法。高三的古代史,我从头到尾看过10遍以上,以致后来不看课本,内容的章节也好象历历在目。第一次背诵是个比较艰苦的过程,以后的复习会相对轻松点,但一定要坚持,你可能看了99节,但高考就只考第100节的内容,所以必须地毯式前进,不可放过一个细节。

关于地理,就是要在熟读课本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习题训练。地图是关键,最好能记住各大洲和各大国家的地形图,及在确定经纬线后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地理位置;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之类的地理位置、海拔、特色、动植物等都要弄清楚,高三的地理我认为是相对有点难的,最好自己事先预习一下;习题训练要适当,最好是同步的,专题类的习题,其中做典型题型最佳。

关于政治,我觉得是比较好学的学科了。政治一定要背熟哲学里的各个原理和方法论,也要熟记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的概念,如国家职能,国家性质,党性,对外职能,社会保险等;然后关注时事。高考前一般要做专题复习,也就是高考可能考查的点,这很重要,每个专题都要仔细研究,背诵等。我建议大家在高考前能把原来的试卷好好看一遍,分析题型,拓展思路,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去延伸。

第四篇 决战高考场 临门一脚--应试篇

决战高考场的考前备考指南

具有科学的考场应试技巧,是高考状元能够成功的第三个秘诀。

经过了心态调整、战略策划、战术研究后,考生就要轻装上阵,进行最后一搏:应试。怎么样才能把握好这一重要环节,听听状元们传授他们如何踢好高考的“临门一脚”。

本部分包括考前临阵磨枪的窍门、考场应试的技巧及各科的答题技巧等内容。

考前备考指南

一、备考做到“五准备”

1.知识准备:教材读透,仔细回顾知识点,知识框架胸中有数。

2.精神准备:要有明确目标,有信心,也要做好两种准备。不要焦虑。

3.体力准备:考生和家长都要特别注意饮食起居的卫生、健康和规律。科学地安排一天的复习和休息。

4.物质准备:提前一到两天,准备好所有考试所需的物品,并统一收纳放在一个包袋里面。准考证、身份证是重中之重,两证缺一不可,都要妥善保管。检查考试用品是否齐全。

5.技术准备:考前可以提前到考场进行“实地考察”,特别是所在的考场位置和自己的座次。

二、考前七天“巧”安排

1.5月30日、31日,6月1日———前三天梳理期

这三天建议考生着重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工作,把各学科的教科书、考纲好好看一看。

2.6月2日、3日、4日———中三天模拟期

这三天建议考生完全对应高考7、8、9日三天的考试日程安排进行模拟训练。每天限定时间做一张模拟卷。让考生的应试状态和生理兴奋点都能调节到最佳状态

3.6月5日、6日———后两天休整期

考前最后的两天,不主张考生再进行集中、大量的复习。5日白天可以就前两天模拟卷上反映的问题再进行一次查漏补缺。晚上,开始整理好考试必要的物品,如果有缺漏的还能有时间及时补上。到了6日,希望考生还是以休息、放松心情为主。

三、考前心理放轻松

1.认知调节

对于高考生而言,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因此在认知上,不要把高考看得太恐怖、太沉重,只要把高考当作平时普通的考试,保持平常心就可以了。

考生感到紧张、有压力时,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一些心理暗示,让自己放轻松,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同时,也可以借助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如果平时不爱做运动的考生,可以考虑做一些小范围的运动。最主要的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调节的作用。

2.制订计划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制订最后这段时间的复习、生活计划。制订的计划计划性要强,学习时间、休息时间,甚至个人卫生时间都可详细地列出来。计划的制订要有张有驰,时间安排上可以采用前紧后松的形式。

3.冥想法缓解焦虑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快乐冥想法,对于缓解焦虑有很好的作用。考生在感到紧张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过去经历的快乐往事,最好可以想到笑出声来。此外,放松肌肉对精神减压也有一定的作用。

四、考试心态进行时

1.考前一周

保持状态、调整心态。高三考生要以平稳的心态来参加高考,保持积极的、适度紧张的稳定情绪去迎接考试。在高考最后一个星期内,考生们不要再去想自己填了哪些志愿,如果一旦落榜会怎样,该怎样给自己留后路,这反而会影响考试状态。

2.考前一天

仍按平时一样复习有的考生认为考前一天该好好放松,有的就大睡、大玩。这是不妥的,应按“平时如考时,考时如平时”的原则来渡过考前、考时。这一天仍按平时一样复习。上床睡眠时间应不早不晚。这一晚如果真的没合眼,只要不太当回事,对第一天的考试并没有太大影响。

3.高考当天

给自己良好心理暗示高考当天早晨,考生可以给自己一些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我已经很认真做好复习,肯定会考好的”等,自信地前往考点。去年就有学生穿了一件新衣服去应考,让自己有个好心情。考前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怎么有效利用考前时间的技巧。

临近升学考试,对于高考的考生来说,往往心情非常急躁,不知道怎样利用时间。有的坐在那里半天什么都没看进去;有的整天在学,却不见提高。其实大可不必慌张,下面就心理学及高考状元们的学习经验中介绍一下怎么有效利用考前时间的技巧。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学习时的良好心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心理学上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让水平相同的两班学生解答同样的问题,不论解答的成绩如何,对一班学生都说:“这么难的题目,你们答的这么好,真难得!”,而对另一班的学生则说:“这么简单的题目,你们竟然答的这么差!”。过后,再以同样的试题考他们,结果受到赞扬的那一班的学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而另一班则还不如前一次的成绩。可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大脑活动有重要的影响。学会控制自己的心境,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当你正式进入学习之前,可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放松一下你的头脑,想一想自己以前学习上取得成功的高兴事,展望一下美好的未来,这样很快就能进入学习最佳时期。

(二)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善于交替用脑。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而同样的时间所产生的学习效果,对不同的人来说往往相差很大。这里有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比如,早晨是人记忆的黄金时间,利用这一时间记忆外语单词、课文及语文中的字词,背诵一些内容会有较好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脑力劳动之后,大脑会疲劳,它所引起的最显著后果,是破坏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怎样才能防止大脑疲劳,使心理状态维持在最佳的程度呢?要变换工作方式和学习内容。因学习是由大脑的不同部位支配的,变换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可以使大脑皮层的某个部位由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从而解除神经细胞的疲劳,使大脑得到休息。一般来说,一门功课学习时间1-2小时左右为宜,换学另一门功课时,中间最好休息5-15分钟,这样即可减少前摄、倒摄抑制,又可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时间的分配上还要注意,像饭前饭后等一些较短的时间,最好用来记一些外语单词、历史年代等偏重记忆的内容,而上午、下午和晚上较长的时间,可用来复习数、理、化等偏重于理解的科目。

(三)学会根据心境及大脑状态安排复习内容。一般来说,人在心境不好或大脑不太兴奋时,用来学习比较复杂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往往难以进入状态,学习效率较低。这时候可以采取先从比较容易的科目、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做起,等经过一段时间,心境大脑状态好转后,再转学较难的不太感兴趣的内容。相反,如果开始时,心境大脑状态都比较好,则应先复习较难的不太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再复习较容易的、有趣的内容,正可谓因境而学。

(四)掌握阅读的技巧。一般的学生往往不太重视读书的方法,其实,读书方法的优劣对学习效率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即将毕业考试的中学生来说,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决定读书好坏的关键在于,读的速度及对内容理解把握的程度。为此,要注意掌握以下阅读技巧:

首先,要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最好先快速浏览一下书的目录及前言,从而猜测性地把握一下书的内容,哪些地方会对自己帮助较大,重点内容是怎样编辑的,进而形成一种有利于阅读的状态。

其次,正确把握阅读的速度。阅读的重点应放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阐释上,这里要放慢速度,力争融会贯通;而对那些与大纲无关的补充内容可略读或不读。阅读过程中最好不要念出声,一般情况看的速度要比说的速度快的多。注意要用灵活的眼球作迅速的扫视阅读材料,不要逐字阅读,尽可能减少阅读中眼光的停留次数。

第三,注意看每一章后的结论段。比较好的供学生用的参考书,一般每章后面都有小结或结论,它是对整章重要内容的总体概括,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尤其在最后复习阶段,应抓好此处的复习。

(五)做好学习的准备。开始学习前,最好把有关的东西提前准备好,不要到已进入学习状态,再停下来去找东西。这样会很浪费时间,因为在找完东西后,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安定下来,重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要尽量避免学习过程中的中断,排除各种干扰,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率。

进入考场如何快速调整心态

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如果能迅速地将心态调整好,就可以顺利地进入答卷过程,否则将会影响考试结果。

进入考场后,考生可以通过几种办法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

首先是向自己的同学主动问好,这样可以比较快地让自己从对考试的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其次是可以和自己附近的同学互相激励;第三是采用各种方法静心,专家指出考生可以微闭双眼,或者凝视一个固定的物体,这些办法都可以帮助考生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再有,考生也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办法,暗示自己:“我在考场上的任务是做题,而不是考虑前途之类的事情”,或者“要冷静,我能成功”、“我不会的题,别人可能也不会,难易对大家都是一样的”等等;当然也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先做简单短小的题目

开始答题后,考生还有几个应该注意的地方。

首先,拿到试卷后要先做那些简单而且短小的题目。

人在不同焦虑程度下所适合完成的任务也不同,焦虑程度较高时,只适合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焦虑程度中等时适合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

通常,在刚刚进入考场的时候,人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这个时候考生要尽量选择那些简单的、短小的题目,随着学生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焦虑程度会随着有所降低,这时,再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一些难题就可以慢慢解决了。

其次是要控制好时间。

要常看钟表,调整答题速度,要在阅卷者能看清的基础上,尽量加快写字速度,给自己节约出更多的检查时间。另外,在回答问答题或是写作文的时候,尽量不要打草稿,可以在草稿纸上大略地列出提纲或要点,打好腹稿后,直接在试卷上填写。

再次,题目回答完之后,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检查和验算。

第四,在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时,要尽量使用平时复习时总结出来的应答技巧。

最后,考试结束后不要立即与别人核对答案。

如何提高应试技巧水平

高考中的标准化考试要求试题的覆盖面大、题量多、区分度好,考察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察,使试卷的难度较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呢?除了平时知识的积累,心理素质等因素之外,掌握一些基本的应试技巧也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法码。

1.带全证件和文具,进入考场前,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带齐了应带的证件和文具,避免这些小麻烦而造成心理上不必要的紧张。

2.进场后,心态要放松。监考老师一般要强调纪律,“恐吓”不要作弊,这时可淡然面对,不要太在意;把他们看作为自己考试服务的人员。

3.拿到考卷后,不要急于答卷,应先听好监考老师的交代,检查一下考卷的张数,然后在卷面的指定位置上填写好姓名、考号等个人信息,这样既可以稳定情绪,又可以避免漏填个人信息,造成前功尽弃。

4.利用好发卷后阅读试卷的5分钟时间,快速读题,了解试卷的分量,试题的类型,所考的内容,试题的难易和各题的比分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时间上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对于题多、量大、题型新、题目难的试卷,更要注意这一点。

5.最好按考题编号顺序先易后难答题,以避免漏题。在答每一个题时,缜密审题,扣题做答。每做一道题,特别是做问答题。首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范围,抓住重点,然后认真作答,这样才不会答非所问。以往有些考生不注意仔细审题,结果不是离题太远,就是泛泛而答没有抓住重点,造成失误。会做的题目先做,把能得分的分数都得,对于较难的题可以先跳跃。

6.在作答的过程中,遇到容易的题在思想上不可轻视,要细心和谨慎,不要轻易丢了不该丢的分。遇到难题,你可暗示自己:“要难都难,大家一块难,慌什么!”此外,面对难题,亦可采取“退而求其次”的策略:能做几步就尽力做几步。如果该难题在短时间内“拿”不下来,还可采用绕过难题“回头再说”的办法。

7.做选择题要慎重一些,有疑问的可以先记下来,打一个问号,但一旦作出决定就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随意改动。主观题表述时答案要序号化,不要一个自然段包罗万象。答案要运用主干知识和基本观点来答题,可以适当拓宽但不需要过多的解析,以保持语言简练。在前后不矛盾的情况下多角度答题有好处,因为高考是踩点给分的,但不要堆砌观点。

8.最后攻克难题。按顺序作答完后,把精力放在刚才撇开的难题上,如果对这个题实在无能为力,放弃也没关系;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这道题确实存在难度,它困惑的不只是你,而是所有的考生。

9.必须一丝不苟,认真答题,每题必答每分必争,力争得满分。每题的答案,都要做到内容正确,表述清楚,书写工整,甚至对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马虎。遇到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思考,会多少答多少,能推导几步就做几步。对分数少的小题,也要认真回答,争取多得分。整个卷面要保持整洁,清晰,否则也会造成无谓失分。

9.做完后全面检查,不要急于交卷,只要时间允许,就应对每一道题都要认真检查,要着重检查有无漏题,是否切题,有无笔误,做到有漏必补,有错必纠,力争答案的内容乃至标点、符号、文字、图表都准确无误。对简单的题和得分较低的题也不能忽视;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要先检查得分高的题。无论对自己的作答多么有把握,都不要提前交卷,慎重的态度能挽回你不必要的丢失。所以不能有攀比提前交卷的心理,也不要有看到别人提前交卷,自己就慌张的心理。

10.尽快转移兴奋点。每考完一门功课后,不管考试结果是否理想,都不能老停留在对这门课的回忆上,尤其是没有考好的考生更不能因为这门课没有考好,就沉湎于紧张、沮丧的情绪中,以至于影响后面的考试。即便是考的不好,但想也不能挽回,索性什么也不要去想,尽快转移自己的兴奋点,集中精力考完所有的功课,这才是积极的做法。

高考场问题“会诊”

高考场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考试问题,下面就常见的考场问题做一下诊断,期望对考生有所提示和帮助。

碰到难题就卡壳

考试过程中,有些考生一碰到难题就卡在那里,不愿意绕道走,而这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影响比较大。考试碰到难题,千万不要慌,可以联想一下和这个问题有关的情景,如果联想不起来,考生要学会舍弃,千万不要较劲。

时间分配不合理

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有的学生还未将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特别是英语考试,由于客观题比较多,如果考生预留的填涂时间过少的话,很可能会来不及填涂),或者作文的结尾还没写。所以,考试的时候,考生应该合理地分配时间,在做完客观题的时候,最好及时将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并且涂完后,要拿出两三分钟的时间来复核一遍。

暂时性失忆就心慌

在高考的时候,有的考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感觉这道题目自己会做,但一提起笔,脑袋里就空白一片,怎么都想不起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暂时性失忆。

碰到这种情况,有的考生会惊慌失措,有的甚至一直就停留在这道题目上。其实,这是考生心理紧张的一种反应。出现这种情况考生不必太紧张,应该懂得对于多数普通考生来讲,想在高考中大获全胜是不可能的,然后可以拿随身携带的毛巾等擦擦脸,回忆一下和这道题目相关的情景。或者索性跳过去,先做其他会做的题目,等你进入角色了,也许过一会你就可以回忆起来。

记忆堵塞脑空白

在考试中正想解答某道题时,当正努力想从已到舌尖的话中选出一个熟悉的或者相当明白的证据、概念、公式时,还未动笔,那即将呼之欲出的灵感和记忆却突然消失了呢?

如果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发生了记忆堵塞现象,不妨尝试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是保持镇静。记忆堵塞在非常紧张的环境里似乎更严重,更容易发生。这时,考生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缓呼气,在完成缓慢呼吸时,考生再考虑自己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做别的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联想。克服记忆堵塞的另一个办法是联想。考生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如果仍不能从中找出任何联系,那么,考生就要试着把自己想象成出考试题的主考人,在自己的大脑中“看”(即想象)试题和答案;交替地,再把自己想象成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并把自己的手看做是这位聪明学生的手,即使仅仅写出几个似乎与答题没多大关系的字,考生也要仔细分析并捕捉其中是否能为自己正在发生记忆堵塞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或启发。

第三,利用其它试题。克服记忆堵塞的最后一个办法是利用试卷上的其它试题。在标准化考试中,可能会要求考生做大量试题,后面的试题也许会给考生提供某些线索,但可不要轻易放过有心的搜索。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考生要在头脑中要始终记住发生记忆堵塞的试题,如果在后面恰巧遇到了一个与之相关或有些联系的,就要仔细看其中是否有哪些东西能够提供线索或启发。

突发事件惹心慌

在考试中,碰到钢笔坏了一类的意外情况时,考生脑海里会突然联想到各种悲惨结局或者产生某些消极想法,如“我将要考砸了!”“这套试卷中我怎么有这么多题无法动笔呢?”于是,就大冒冷汗,全身发毛,突然慌乱起来。

减少突然慌乱产生的可能性从两个方面做起,第一个方面是复习充分;第二个方面是心理控制。

如果这种情况在高考考场上突然发生,那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付呢?

第一种方法是放松。一旦出现突然慌乱的最初症状,你最好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重复6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驰的感觉;你也可以先全身绷紧十秒钟,然后突然放松,这样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消除慌乱感觉。

第二种方法是深呼吸,放慢呼吸率。很多考生发现:当他们在考试过程中碰到难题时,呼吸率就会加快而且呼吸率变得特别短浅。结果,他们更容易忧虑并感到慌乱。你一旦发现了忧虑和慌乱的最初征兆,就要特别注意调节呼吸。在吸气时做到绵长、缓慢、深沉,在呼气时也应达到同样的要求。只要你坚持有规律的呼吸,你一定会很快恢复到心理平衡状态,正常作答。

第三种方法是思路中断。一旦产生容易引起慌乱的想法,你可以果断地对自己说“停”,同时握紧一下拳头,再重复命令自己一次,这样你就可以中断原来的思路,有个停顿过程后,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威胁的比较容易的试题,并重新确立自信心。当你自觉情况好转后,应迅速转入正常答题。

各科答题技巧

语文高度重视时间安排

在基础知识部分,首先考生要高度重视考试时间的安排。在做单选题时,有些同学往往看题看得过快,连要求都没看清就去选,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其次在答文言文题时,看懂原文是关键。倘若古文原文未读完或未读懂,那么在选择时就会很困难。

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树立得分意识,首先要了解《考试说明》中作文的评分标准,应该字迹清楚,卷面工整,标点清晰,格式整齐。其次,下笔要有明显的中心思想,不可对于旁枝末节纠缠过多。有的老师私下要求学生像写八股那样做作文,讲究“起、承、转、合”,这样文章写起来也许不会有大错,但是千人一面,毫无新意,也看不出考生的创造力,这种训练方法是不可取的。但是考生的行文应该有明确的中心思想,紧凑的材料组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里把事情讲述清楚。第三,标题或行文要有新鲜感,这样的作文容易脱颖而出。

同时考生应该意识到:

高考作文发生变化是必然趋势,看图议论文、给材料议论文、填充式议论文,都曾引起过不小的轰动。而现在由于语文教学对作文日益重视,作文测试逐渐从体裁的变化向内容变化转移。

在作文时,还应适当打简单的草稿,在草稿中定下作文的中心思想,列入所要选用的材料,譬如名人名言、趣闻轶事及自己的感受等。打草稿的过程是一个积累感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让自己激动起来,就肯定能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更可避免“不知所云”的现象,甚至还可能节省时间呢。

数学从易到难注意复查

填空题:慎重再慎重

在数学的主观题当中,填空题并不像后面的大题,要求给出具体的解题步骤,它只要求考生给出一个最后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更加慎重,按部就班来进行解题。

大题:步骤需明确

在大题(计算题和证明题)阅卷过程中,一般是过程分和结论分分开给的。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还是应该将步骤写明确,这样不但能够获得步骤分,同时也利于自己后来的检查。否则就跟填空题一样,答案一错就没有分了。

自身:定位需理性

近年来,高考当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些学生平时的表现还不错,但他们的卷面得分就是上不去。这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定位出现了问题。因为这些考生将过多的时间花在了难题上,这样一来,在容易题上出错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其实,难题在考试当中所占的比例仅仅为20%。

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不要有“一定要把难题啃下来”的非理性念头。只要老老实实把容易题的分数拿全,那么考试的分数就不会很低。

答题:大胆再大胆

在不是很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将原来的答案涂掉,可以将两种答题方法都写在考卷上。阅卷老师一般会按照得分高的那种方法给分的。

英语题型不同各有技巧

考听力要充分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和听各段对话之间的停顿时间速读一遍题目和全部选项,然后边听、边理解、边记录、边推测、边选择。在听语篇时要抓住要素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便较好地理解和回忆全篇故事。

单项选择近年来其内容愈来愈贴近生活,因此考生除了复习考纲所列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注意归纳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熟悉所学的习惯用法,提高顺应语境的能力。

完型填空建议解题前务必先通读全文,通读全文后就可联系上下文展开逻辑思维,准确把握词义、排除干扰项。

阅读理解,解题前要仔细通读全文,遇到难解的词组和句子不要急躁,尽量根据上下文悟出其义,解题时要“带着问题读查短文”分析判断,整题解完后要认真复查。

短文改错,在逐行寻查错误时应着重看句子结构是否完整,看习惯用法固定搭配是否正确,看上下文逻辑是否合理,看主谓是否一致,时态、语态是否正确,冠词、代词、连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关系词的使用是否得当。

近年来英语高考书面表达均采用图画提示的方法,要求考生根据图画内容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遇到这一形式,首先应仔细审题,列出提纲或拟个腹稿,理清思路,然后抓住要点分段表述。在表达时句子宜短不宜长,慎用分词和复合句,在串联成文时注意用好适当的连接词如and、but、then、besides、while等,这样使人看上去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综合学科可各个击破

◇别被分值高吓坏

综合试卷的试题分数过高给考生带来了很大心理压力。考生在答题时要努力淡化试题分数,专心致志解答试题。

◇注意答题顺序

“综合试卷”要考查多个学科的内容,又有综合,但综合试卷的结构是个拼盘,相同学科的内容尽量安排在一起,这是一个情况。另一个情况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体系、框架和网络,学科网络是回答学科试题的通道,“综合试卷”包括几个学科内容,考生就相应建立几个网络通道。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顺序,做完一个学科部分,再做另一个学科部分。可能有的学科部分难题不会做,没关系,可以暂时放一放,做下一学科内容。

◇答题先易后难

综合试卷的长度只有50%左右的考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完全卷。一般考生要首先选择中低档试题,这部分试题占全卷的80%,中低档试题把握住了,有时间再做较难的试题。

状元应考技巧

经过高考实战,高考状元们都展现出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良好心态、塌实知识基础和应试技巧.下面就他们在备考应试阶段的一些“共性”及个人的“特性”向大家介绍一下,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待高考备考及应试的。

高考状元们总结的备考三原则

其一,扬长避短。就多数同学而言,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差 别的,甚至可以说有点悬殊。因此,在这个阶段,最好是采取扬长避 短的战略,如果有一两门薄弱科目,就要瞄准靶子,对症下药,不让 弱科拖后腿。如果有一两门强项学科,可以把它作为高考的“杀手锏”拿出来,这样可使分数明显提高。

其二,勿下“题海”。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并非演算那些浩如烟 海的习题,而应该是努力培养心理上的自我承受意识及学习上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升学考试约80%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且做出那20%难题的功夫,也不是短时间所能练就的;花大量时间 做难题,如果做不出,则会影响情绪,自寻烦恼。

其三,强化记忆。同学们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历史、政治、英 语复习以后,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天就会忘记。所以,要尽量加快复习速度,缩短复习周期,将中学所学的知识迅速地在脑中“过”几遍,反复刺激大脑皮质,强化记忆,以收到最佳效果。

高考

状元总结高考时的“六要六忌”

(1)要谨小慎微,忌粗心审题、解题、组织答案需细心,关键字 眼、中心思想要抓准,运算过程、书写过程要谨慎,尽量避免因非智 力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失分。

(2)要充满斗志,忌怯场信心是成功的法宝,哀兵必败,历来如 是。同学们踏入考场要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忌无精打采,甚至畏惧 三分。

(3)要先易后难,忌盲目在每科考试题目中,难题均占有一定的 比例,考生做题要先易后难,一方面可以赢得时间,抓住基础分,另 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难题而造成对信心的动摇,所以解题时忌“从一 而终”。

(4)要知难而上,忌畏缩前面所说的先易后难,是从方法上的要 求,而这里的知难而上则侧重于毅力方面,要求同学们遇到难题要有 一股拼劲。

(5)要处乱不惊,忌烦躁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 问题,比如,教室周围环境的影响,难题的困扰,题型的新颖,设问 的刁钻等。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处乱不惊。要知道,若有以上问题的出 现是很正常的事情,同学们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不变应万变,一切均可迎刃而解。

(6)要坚守最后一分钟,忌好胜心理

时间就是胜利,珍惜一分钟,有可能减少你一分甚至几分的失误。

答完卷后,要认真检查,反复核对,切忌为出风头而草率交卷。要恪 守“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停笔”的良训。

二.

语文:作文10分钟审题训练法 2006年湖北省文科状元:赵君秋

毕业中学:湖北省宜昌夷陵中学

高考总分:647分

单科成绩:语文126分,数学145分,外语132分,综合244分

考入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作文10分钟审题训练法】在高考的作文考试中,审题准确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而作文偏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所以写作之前应该安排足够时间认真审题。面对一道作文题,无论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首先要思考题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关键词或者句是什么,接着就可以围绕关键词句层层展开,分列几条写出每一层的关键句,可以是需要列举的事例,可以是每一层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也可以是每一层的开头一句。这就相当于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所做的分段工作,这样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每天只需花1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单的审题训练,并和老师多加交流,即可做好写作一篇好文章的第一步,自己的审题能力也能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提高。英语:擅用无官并用法 2005年湖北省文科状元:康静

毕业中学:湖北省武汉外语学校

高考总分:652分

单科成绩:语文133分、数学129分、英语146分、文综244分

考入院校:北京大学法律系

【五官并用法】这是我学习英语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四会——听说读写,因此相应的,要耳到口到眼到手到。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更多的四会能力都得到训练,耳口眼手完全可以一起上。拿到一个有声文本,我一般会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学习。第一遍,不看文本,只听录音;第二遍,进行听写,迅速准确地记下听到的内容;第三遍,一边听录音,一边将自己记下的内容与文本对照,尤其注意自己听错的和没听清的地方;第四遍,对照文本进行跟读;第五遍,不看文本进行跟读。五遍下来,看起来似乎有点累,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文本在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练习了听力和口语,在听写的时候还复习了单词的拼写,可谓是一举多得。其实仔细想想,平常我们听课文,又岂止听了五遍,可效果却并不理想,我想这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录音放了,耳朵听了,却没有在脑海中留下多少痕迹。

2006年江苏省理科榜眼:徐贝

毕业中学:江苏盐城中学高三(18)班

高考总分:690分

单科成绩:语文118数学138英语143物理149化学142

考入院校:清华大学电子系

【拼凑作文法】研究过英语作文的同学会发现,几乎所有作文都可以被分为两类:一是先叙述两种讨论的结果,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另一个是先看图讲一个故事或看材料叙述一种现象,然后再表达自己观点。既然作文都大同小异,那么我们在平时就可以做一些工作省去考试时急忙思索的过程。平时要注意积累叙述性语句的过渡词,如however,nevertheless,whats more等;与讨论结果正反两方有关的词与句,如object to,agree with,have an opposite idea等;议论性句子的开头,如In my opin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等;一些经典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各类从句。这一些准备工作做好后,考试时的任务就转变为将作文的内容与这些套路相结合,“拼凑”出一篇作文来。通常,由于运用了大量的高级词汇与词组,再加上有力的议论,这篇“拼凑”出的作文可以得到高分。

2006年湖南省文科状元:高焓

毕业中学:湖南长沙雅礼中学

高考总分:692分

单科成绩:语文127分、数学140分、英语139分、文综286分

高考状元学习攻略 方法篇

(一)语文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充实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走向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高中的学习情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关于高中学习,没有人会否认方法的重要性。正如2007年广西文科状元林丽渊在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时说:科学的学习方法好比一把利剑,可以让你在书山里从容地披荆斩棘!用对方法的确可以使学习效率提高很多倍。那么,对于高中生来讲,究竟怎样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呢?相信2007年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最具说服力。

一、状元谈语文学习方法:广泛阅读 夯实基础

2007年北京文科状元 张玥

语文学习和其他科目不同,更强调积累,并不严格地受大纲限制。所以即使在高三时,也应该以读书、积累为主(阅读内容可以参考个人兴趣而定,不必严格规定)。对课本的针对性学习也很重要,但这个工作建议在高

一、高二时完成。

在应试技巧方面,也应该注意掌握。尤其是应试作文,与一般文章的写法有很大区别。应严格训练根据不同题目选取不同立意和结构的能力。另外,在高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应试作文模式,并了解不同类型题目的写作方法。我在高三时结合个人情况和高分作文固定结构,探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命题作文模式,并应用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方法比学习时间更重要。在高三之前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会大大减轻高三的学习负担。

2007年云南理科状元 邓侃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

我国古哲有言:“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深厚的语文基础, 对于现代社会的远行人, 是载送航船的海水, 是举托鹏翼的扶摇。

语言是文化老坛酿造的陈年酒,离开文化的浸淫,语言失去生命,如冬日枯枝,开不出文采的花朵。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字词句篇,品味字里行间流淌的诗意。阅读构筑人的精神家园,没有涉猎群书、感悟经典的阅读体验,很难领会语言文学的精妙之处。多读文学作品,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生活在中文语境里,要注意正确使用中文,品味语言之美,才算带上聆听的耳朵。

应对语文考试要研究题型,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基础题考查平日积累,为此可以准备一个知识本,记录常考的字词。汉字的音形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放在一起考查,注音释义以语文教材、权威词典为准,不要盲目迷信教辅。对于容易混淆的多音字、形近字,要及时归纳,集中记忆,方可事半功倍。文言字词要注意其特有的用法,多归纳实词意义、虚词用法、古今异义、字词活用、特殊句式,形成知识储备。成语要结合相关典籍中的原句或涉及的典故进行记忆,牢记其中关键字的意义,把成语还原到文言语境中去理解,才不会望文生义。在知识本里归纳常见病句、常见标点,掌握相关题型的设题方法,可以知己知彼。为了规范使用中文,课余可订阅《咬文嚼字》等优秀刊物,认真阅读,勤做笔记,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拓展文化视野。

阅读鉴赏题往往有答题的套路,上课时要抓住老师分析课文的思路,找出规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考试中不断完善答题思路,寻找各类题型最优的答题模式,纵使题目千变万化,依旧可以顺藤摸瓜。

作文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平时勤于练笔,坚持写日记,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思想历程,不仅能提高语文能力,日记是人的精神相片,多年以后,翻阅泛黄的扉页,仍能看到心灵是怎样一步步由幼稚向成熟的蜕变。

2007年内蒙古理科状元 高鹏

文科类的东西,最重要的在于记忆和理解。它们包含许多的知识点,同时有很多东西需要一种对语言的感觉,是一种感受、品味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逐渐提高。

首先,基础知识点。包括语文的字音、字形、成语、熟语、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等,这些知识点数量庞大,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需要你化整为零,逐个去解决。这个工作可以从高一就抓起来,当然高三也不晚,但一定要自觉并且坚持不懈,千万不要等待老师去帮你。至于方法很简单,准备一个笔记本,把不熟悉的字词记录下来;然后利用点滴的时间来记忆,比如饭后的五分钟,睡觉前的十分钟等等。我从高一开始就做了大量这样的笔记。在对这些基础知识点的处理上,我习惯于这样做:熟悉的东西一笔带过,不熟悉的东西要做详细的记录,对于易错的地方要用红色的笔做好标记,这样在记忆时就会有强的针对性。此外,在记忆时,要一边动口,一边动手,一边读,一边写,才能使记忆更加深刻。其实这也就是所谓的“积累”。

其次,整篇的文章。包括语文的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读一篇文章,一定要学会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所传达的信息。而这一点需要从课本做起,课本的作用也正在于此。平时每接触一篇课文时,建议大家做以下工作:

通过预习,自己去感觉一篇文章的精彩

预习时,文章一定要反复的读;而且在读的过程中要有意去发现文章的美丽之处;必要时,还可以做一些标记,例如将一些精彩的或触动你的语句画出来,还可以写几句鉴赏性的话语。比如在读鲁迅先生的《祝福》时,我对祥林嫂一次次外貌的变化印象特别深。当时我在每一次对她的描写后都有简单的几句话,来描述此时我想象中祥林嫂的心情,她的绝望、痛苦、悲惨,还有在麻木中仍然表现出的源自本性的善良和淳朴深深地触动了我。此外,你还可以写写鲁四老爷、四婶、鲁镇的百姓是些怎样的人,写出你自己的理解。写多写少并没有关系,但通过这样的预习,可以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感知能力,还可以锻炼写作的水平,也会获益良多。

通过课堂,落实具体的知识点

课堂上,首先要跟随老师去分析文章的思路,通过一篇文章学会把握一类文章。学完鲁迅的几篇小说,你应该能简单地分析其他的小说。学完陶渊明的诗歌你对类似诗歌的思想感情应该可以把握。这会很快地提高你的理解能力。另外老师所讲的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比如一首诗歌中环境描写的方式和作用,一篇阅读文章的重要知识点等等。它们往往是实实在在的内容,可以落实为文字性的东西,需要自己去记录和掌握。

通过习题,训练答题技巧

语文的阅读题都需要一次性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做题的技巧,也是关键。语文的现代文阅读题一般是按照文章的思路来安排的:第一题常常是关于文章开头的问题,往后会依次问到文章的中间段或者结尾,最后的题目则一般需要你从整篇文章的角度来回答。像今年的高考题,可以说完全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设问的。所以当你找不到答案时,可以按这个思路来思考问题。此外,所有的问题一般都是从文章内容、结构、语言、主旨这几个方面来提问和回答的,特别是一些题目问到“有什么好处或作用”时,这几个方面一定要考虑。还有一点,组织语言做答时,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形式:先答理论的标签,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比如,诗歌鉴赏题中回答关于艺术手法的问题,你先应该说明用了何种艺术手法,然后说明它的作用和好处,然后就具体的诗句做分析。这样的回答才算完整。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总结这样的“标签”,例如开头和结尾的作用,比喻和拟人的作用等等。这些对答题都有好处。

2007年广西文科状元 林丽渊

语文是我高三一年提升最快的一科,所以我想说,现在没学好语文或者对语文没信心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只要你肯付出,肯努力,语文120分以上是绝对没问题的!

重视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的成果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所以不管之前成绩如何,一轮复习都必须重视。

比如字音字型,必须多做,各做上一百道都不为过。当然,对做错的地方一定要抄录下来,然后定期回顾复习。一般资料书也会有总结,要常读常背。其他基础题也如此,只要肯下苦功,各个击破,总分就不会低。至于文学阅读之类,我建议多做全真高考题来练习,然后从中总结规律。还有背熟悉专业术语,注意利用原文语句,这样答起这类主观题得分不会低。

重视作文复习

作文分值之大以至于没有人敢不重视它。但是,要复习好,需要技巧。首先要突破审题关,不论作文写得如何好,写偏题目就得分低。对于审题,我一般是每星期都审四至五篇题目,然后列提纲,给老师看,然后检查出自己哪出了问题。这样训练几次,审题就显得不那么困难了。其次是要突破材料关,材料充实是高考作文高分必备。一般议论文起码要有两三个例子做论证,最好一古一今,一正一反,而且要衔接恰当。这就要求平时多背多看多记。最好找几十个典型人物的例子背熟,这样往哪种作文题材套都行。再者要突破结构关,我一般用总分总结构。开头用排比论证,这样气势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结尾也要写得漂亮,这样给评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最后要过书法关,高考作文不是书法大赛,但是一样要求写作工整,建议大家在高三一开始就每天坚持练字。不一定要练得很漂亮,但一定不要拖泥带水、龙飞凤舞,做到字字匀称,标准的汉语字体就行了。

(二)数学

状元谈数学学习方法:精练多练出成果

2007年新疆理科状元 林佳瑞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旧结合、注重通法、记忆结论、抠透细节。

学了新知识,回头看看旧的东西,你会发现可以用新知识解决许多旧问题,同样只要你善于联系,旧知识照样可以解决新问题。例如:用导数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数列证明不等式,当然函数也可解决不等式。因此,知识的结合是很重要的。就说数形结合吧,数没有形直观,形没有数逻辑性强,二者刚好互补。同样,结合意味着化归、转化,如:非等比,等差数列转化为等比,等差数列,甚至各项大于0的等比数列取对数也可化为等差数列。所有公式中,万能公式沟通了三角与实数(只需令tanA=x),这不也是一种结合吗?再比如:求y=x+4/x的值域,我们可以分x>0,x<0,应用均值不等式,但若你令x=2tanA,则y=2(tanA+cotA)=4/sin2A,其值域呼之欲出啊!对结论的记忆不用刻意去记,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做题时注意积累就好,利用结论可以迅速解决选择和填空,还可以开阔你的思路呢!

知识盲点:

1.空集的特殊性;

2.不等式系数的不确定性;

3.消元过程扩大解集;

4.均值不等式应用中忽视取等条件;

5.区分最值与极值;

6.等比数列小心q=1的情况;

7.a//b即a=xb(b≠0);

8.做题中任何题都应优先定义域;

9.轨迹及方程问题中注意各轨迹方程的定义,如:圆要求D2+E2-4F>0等;

10.两圆位置关系与半径的联系。

易错点:

1.忽略定义域;

2.分类讨论做不到“不重不漏”;

3.忽略了定理,定义的限定条件;

4.向量法求二面角,对其是否大于90度不清楚;

5.遗漏一些特殊情况,如:空集,求数列通项忽略对n=1的验证,忽略导数不存在的点及斜率不存在的情况等。

2007年云南理科状元 邓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且不谈“粒子之小,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处处都闪烁应用数学的光芒,高度抽象的纯粹数学,也有其深刻而动人的美丽,堪称艰深难懂而璀璨美丽的艺术。恰如Russell所说:“公正而论,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如同一尊雕塑。”学习数学不仅为了应试解题,更要培养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与严密性,提升思维品质。

学好数学关键在于思考。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细心品味其内涵与外延,也能触摸到深刻的美丽。数学教材要通读,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一步步推导出美丽的结论,前后勾连,交织成严密知识网络。记忆公式要学会举一反三,注意不同条件下结论的变化,掌握公式的推广和特例,衍生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模式。

平时做题时,不要满足于记忆解答,要体会每一步的“动机”,才算完成了思维训练。只记住步骤而不思索动机,不像在看书,倒像在校稿。习题要精做,关键在于赋予每道题应有的思维分量。习题要精选精做,每做一题,要归纳解题的入口和关键步骤,尝试着改变条件和结论,探索一类题的解法。

各类考试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要做到快速、准确地解题,必须采取一定解题策略,在“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四个环节里节约时间,提高准确率,争取拿到所有应得的分数。

高考数学的题型颇有规律可循,平时多进行定时、定量的解题训练,才能突破弱项,提升速度,找到解题的感觉。

2007年广西文科状元 林丽渊

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可惜高考时由于太过粗心没考出应有水平,我很遗憾。但是,学弟学妹们,现在希望还掌握在你们手中,不管现在成绩如何,还有时间做出调整。只要把握好,高分甚至满分数学和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

题海战术

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题海战术的。数学考试范围广,题形多。只有多练才能达到多见识的目的,靠典型题目做少量题型得到高分是非常难的。当然,不能盲目做题,要精选题目,而且做完后要总结规律。最好能把做错题目抄录下来,以便最后巩固。

套题训练

数学的成绩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用符合高考的标准来练,而套题是最符合要求的。我练套题是捏准时间,然后严格打分,通过每星期两三套那样的练下来,找出自己的薄弱知识点,然后重点击破。就这样节节提高,到最后胸有成竹。小建议:套题训练最好留到二轮或者三轮复习时。

不要马虎

高考中我就因为马虎而白白丢分,很是遗憾。数学考试中经常听到同学抱怨说:“怎么又马虎粗心了!”或是“这道以前错过的题目怎么又做错了!”为了防止犯低级错误,我的做法是时刻提醒我自己要小心。我经常在考试前在草稿纸或者本子上写上自己平时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一定要记得函数的定义域之类的。然后考试时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犯此类错误,这样效果很好。还有就是,考试时不要总想着做完所有题目后有时间检查,一定要把题做成一遍就过,一遍就对。

(三)英语

状元谈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语感

2007年海南文科状元 林婵娟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和汉语一样,拥有自身的文化背景。许多同学感到学习英语很吃力,就是因为不了解它作为一门来自西方文化的外语所存在和使用的背景。毕竟我们生活的世界和西方文化有很大差距。而学习语言必须有语感,而语感不能单单靠读几个单词,几个句子就能获得。我的建议是,在高一或者高二,英语学习难度开始加深而学习压力还不算大的时候,在课外时间找一些英文发音中文字幕的好莱坞大片来看。并不是要求同学们能一下子听懂每一词每一句,而是在观看中感受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发音方式,从而得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语感。

当然,语感好并不意味着英语考试一定能考好,但可以为我们学习这门语言打下很好的基础。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要将语法学扎实。英语的语法很零碎,所以大家必须有意识有章法地将学过的语法做归纳,将相似点和易错点对比记忆。同时做英语练习不能盲目,要定时定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做过的题不能过后就忘,最好是准备一本错题记录本,将做错的记在上面,并且将自己错误的地方修正,标上记号。英语考试试题很规范,每一部分的题数量都是定死了的,所以每一部分在考试中应用多少时间也是有规律的。不要盲目做题,要看着时间,有时放弃一两道题能为你争取更多做对其他题目的时间。我的经验是,单项选择题15道用7分钟,完形填空20道用18分钟,阅读理解5篇20道用35分钟,短文改错和作文合起来用25分钟,最后用5分钟检查答案填涂正误。

2007年内蒙古理科状元 高鹏

英语的阅读,其实只有两大类题目:细节题和主旨题。前者要求必须读懂文章,然后仔细地寻找文章中的信息,没有捷径可走。后者包括像语文概括文章大意、选TITLE以及猜词题,这些和语文一样,要从整体把握文章,需要有一定理解和概括能力。

建议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读一些原版的英语材料。广泛地阅读不仅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读书还会给人以思想上、精神上的快乐,可以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情。

2007年北京理科状元 林茜

对我而言,英语学习的难点是写作和口语。

从前,我的英文作文用词总是比较生涩。于是,我把《新概念英语2》上的96篇课文全部深入地学习了一遍,直到我把它们都能完整背诵下来。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从此以后我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了很多,写作时不会感到语言枯竭,而且写出来的语言也好了很多。

口语是我的另一个难题。于是,我抓住一切可以用英语会话的机会,哪怕最初只能说出一些零散的单词和短语„„但我们应该勇敢地开口,即使时态错了,词语的褒贬色彩错了,也不必紧张,因为,很少有人会因为你的错误而歧视你。就这样,我迅速地提高自己的外语口语水平。

(四)理综

状元谈理综学习方法:学会编织知识网

2007年内蒙古理科状元 高鹏

1.关于物理

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都是一个整体,知识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联系。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彩!

物理需要逻辑思维,而所谓的逻辑思维就体现在知识间的联系上。举物理中的力学为例:力学知识是一个哑铃,它由两方面大的概念组成——力和运动。力本身有不同的种类,如„„也有不同的描述方法,如„„它们共同回答了一个大的问题:什么是力。同样,运动也有不同的形式及特点,有各自所需描述量,如圆周运动中的周期和频率,路程和位移,线速度和角速度等等;它们又共同回答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运动。而连接这两个大问题的杠杆正是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力对运动的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三个字,叫“加速度”。这一点又体现在三个大的内容上:牛顿运动定律、能量以及动量。许多练习册上会说解决力学问题有三大方法:牛顿运动定律法、能量法和动量法。为什么?其实正是源于此处。而在此之上,你还会发现,之后要学的物理知识中,有关重力的是从万有引力的角度对以上问题作了具体的解释,电磁学则是从电磁力的角度对以上问题作了具体的解释。这样,你对最重要的物理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很高的认识。由此,你对知识的理解会达到另一个深度!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在平时的学习中,不需要想得这么深。但一些简单的联系还是有必要去思考的,就像数学中的函数部分,你可以简单地把各种函数做一下整理。你甚至可以画一张表格,使其更加直观。这样做,会很快地提高你的思维能力。

另外,学习物理还需要多做习题,一定要安排足够多的时间来做练习,这一点对于成绩的提高非常有必要。

2.关于化学

首先,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要准确到位。在初次接触新内容时,例如一种新的物质,要一次性确切地掌握其性质:它的状态是晶体还是粉末,颜色是黄还是绿,实验的现象是形成烟还是形成雾等等。常常一个字眼的差错会使你犯科学性的错误。这方面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在此给各位作一个提醒。

其次,要注意把握主干的知识。有的学生在一本练习册上看到一些从没有见过的内容,就会四处问个不停,甚至还想向人卖弄。这些都没用。你要掌握的是最基本的知识原理。例如二氧化硫的性质,检验它最常用的就是品红溶液,其他方法都不典型;而吸收它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这也是重要的知识点,但有人偏偏问氢氧化钠为什么不行,这毫无意义。实验题中吸收完之后二氧化硫总是要再通过一次品红溶液,目的是检验吸收是否完全。这里同样是常见的考点,都要把握。做好这一点一定要回归课本。课本是所有知识的依据,在高三你们必须重视它。例如在有机化学当中,溴单质参与很多种反应;但每种反应中溴的形式是不同的。和链烃的取代反应需要溴蒸汽,加成反应需要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苯发生取代反应要用液态溴单质,而和苯酚反应要用浓的溴水。这些在课本中是很明确的。化学考试中,任何题目中基本都要遵循课本。所以如果对课本研究到位的话,做题只要一看它是什么形式,要发生什么反应就已经很明白了。这些就是所谓的考点,也是学习的主干。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学会去分析哪些知识更加重要,不要被无足轻重的信息遮挡你的双眼,要保持清醒。

最后,在解题时要做到表述尽量准确。例如实验中检验某种物质反应是否完全,简述该步骤时你就要严格地将取液、加试剂、实验现象和结论等这些过程完整地回答出来。再比如写电子式、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还是热化学方程式)、写物质的名称还是符号等等,都要做到准确。在这一点上,审题特别重要。我在做化学题时,总是不断提醒自己要看清题干。学生常常发现本来会做的题目却因为没有审题而犯了错误,结果悔之不及。这就是准确的问题。

我没有举生物的例子。生物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但也需要你有深刻的理解。总的方法我觉得和化学相近。我想单独强调的是,要重视生物里的实验。特别是课本上的实验原理和操作。高考中的实验有很多源自课本,像2005年“检验气孔开闭”的实验,其原理就是质壁分离实验的原理。我在高考前一个月里把所有课本上的实验完整地看了一遍。虽然高考中并没有考出来,但是我对实验的理解有很大的提高。我想大家可以借鉴。

2007年云南理科状元 邓侃

1.物理

如今知道,“物理学照亮世界”并非狂言。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地揭示,同时在物理学发展、成长的过程中,人们摸索出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物理学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不断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

学习物理首先要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只有理解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及其含义,才能记得更牢固,运用更自由。品味概念的内涵,思考其物理意义与其揭示的客观现象的本质属性,拓展概念的外延,把抽象概念还原到具体情景中。一般来说,解决物理问题先要把具体的生活情景抽象成物理模型,再运用物理知识找出数学关系,进而求出解答。建模能力对物理学习至关重要,就高中阶段而言,记住教材上出现过的常见物理模型,并加以延伸拓展,足以应付考试。

物理解题要有清晰的思路,把陌生的情景转化成熟识的问题,套用熟悉的解题模式。比如,解有关碰撞的题目,一般就是先看有没有外力,没有的话,列出一个动量守恒方程,一个动能定理,把题搞定,解完全弹性碰撞的方程的特殊技巧,需要反复记忆至熟练掌握。

2.化学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学好高中化学,关键在于结合高中所学的化学理论,深刻理解元素周期表所揭示的规律,以此为纲,梳理元素性质,分析化学反应。

学习元素化学要抓住知识主线,结合实验现象记忆重要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解元素性质,并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元素化学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种化学现象,也是乐趣之一。

有机化学内容庞杂却有规律可循,牢记官能团性质,熟记典型反应,即可以不变应万变。不同官能团的性质,相似又有别,极易混淆,可以多做笔记,归纳各种有机物与溴、高锰酸钾的反应现象与反应类型,联合记忆,事半功倍。

高考理综里化学题型固定,集中考查主干知识点。平时注意梳理知识网络,熟练掌握主干知识,总结实验题答题模式,就能应对高考化学。

3.生物

生物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生物世界五彩缤纷,生物科学飞速发展,生物技术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

高中生物的学科特点不同于数学物理,学好高中生物既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又要求精准地记忆,这里所指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理论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才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生物要加强概念的辨析,注意那些容易忽略的细节,在概念的掌握上达到滴水不漏的要求。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把分散在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具体例子通过“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几条主线贯穿起来,化零为整,系统地学习生物知识。

梳理知识要点之外,还要体会其中蕴涵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协调,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例如,红细胞两面凹陷,增大了表面积,也能够容易地发生形变,更充分与氧气接触,从而更自如地在毛细血管里运输氧气,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生物科学的基础是实验,培养实验能力显得至关重要。首先要吃透教材实验,理解记忆其实验原理、目的、材料、操作、方法、步骤、注意事项、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的依据等。熟悉了基本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可以尝试实验设计,在实践中掌握单因子实验变量原则、平行可重复原则的运用,正确设置对照实验,得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高考生物答题要规范,正确使用相关术语,牢记教材对概念、原理的表述,才能拿全应得的分。

策略篇

(一)明确自己的目标

在一片丛林中住着一只乌鸦。有一天,乌鸦决定要搬家,搬家时恰好被百灵鸟看到了,于是百灵问乌鸦:“你在这片林子住了很久了,为什么要搬家呢?”乌鸦回答说:“在林子里,大家都说我唱歌的声音特别难听,都讨厌我。”百灵笑着说:“那也用不着搬家啊,你可以改变你唱歌的声音,或者尽量不要唱歌,如果你还是像现在一样唱歌,无论你搬到哪个林子里,大家都会讨厌你呀!”

这个寓言说的就是,不要等环境改变来适应你,而是要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那么,面对高考,如何去改变自己呢?这需要策略。

一、明确自己的目标

你希望考上的学校是什么?那应该是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果子。顺手就能摘到或跳得再高也不能够得着的都不叫目标。学习目标也是一样,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会觉得太难而丧失信心;太低了,会觉得太容易而丧失积极性。如果你目前是中下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进步,如果是上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稳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自己的目标,只有当你总想跳起来去摘学习果子的时候,才是找到了方向。

2007年广西文科状元林丽渊在谈到目标时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考上复旦大学。当我疲惫不想坚持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梦;当我遇到困难想逃避的时候,我的梦在告诉我不行;当我获得小成功时,我告诉自己,笑到最后才是赢„„有梦想就有动力。这个目标要符合自己情况。老师说过一个比喻:目标就如树上的苹果,如果你伸手就够得着,那它就太低了。如果你得跳起来,拼命跳起来才能抓得住,那它就是最理想的。

高考需要策略,盲目的学习是要不得的,策略的第一步应该是明确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沙漠中去猎杀骆驼。到达目的地后,父亲问大儿子,“你看到了什么?”大儿子回答:“我看到了父亲、沙漠和骆驼。”父亲又问二儿子:“你看到了什么?”二儿子回答:“我看到了父亲、哥哥、弟弟、弓箭、沙漠和骆驼。”父亲最后又问三儿子:“你看到了什么?”三儿子回答:“我看到了骆驼。”父亲满意地回答道:“答对了。”

这则寓言说明确定目标的秘诀就是“明确”。确定、分解学习目标的要点有三:

1.大目标要细化到小目标,心里要有数。

高一要做什么,高二要做什么,高三要做什么,要具体到每一个年级。高三又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甚至具体划分到每个月,每个星期,每一天学习任务是什么。

2.学习计划要有针对性。

3.制订计划是为了坚持。

大目标短时间内不能很快见效,但是你可以看到自己每天在努力,在完成每天制定的学习任务,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基础差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不懈。你可能走了一千步还没有看到成功,但是不要放弃,坚持不懈,你会发现,也许成功就在一千零一步的拐弯处。

(二)制订学习计划并学会定期小结

2007年贵州理科状元 高立力

学习计划是高效率利用时间的保障。学习计划应该具有短期适用性。目标是长期的,计划却是短期的。学习计划要灵活机动,要能够与当时的学习状况相协调,规定得太死会使学习计划缺乏实际操作性。学习计划不一定要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只需要在头脑中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当然简单地拟个书面大概也是可以的,反正不要在形式工作上浪费大量的时间。一天的计划用不着涵盖所有的科目,那样常常会影响学科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一般来说,一天复习3~4个学科就可以了,复习时要有所侧重,突出重难点,加强对薄弱环节的复习。

2005年江西理科状元 傅必振

可能大家会有这样的体会:在一段长时间自习(例如周六下午从2点到6点的4个小时自习的时间)开始时,只做了10分钟练习就坐不住了,总想着去看电视、上网或是逛街,结果大好时光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

这是因为你没有给自己制订好学习计划。计划有短期的和长期的,在开始任何学习前,我都会为自己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短期的,比如刚才说的4个小时自习,分成若干段,每段时间做一科,小结或是做题,都一一计划好;长期的,比如前面说的5月看课本计划,用半个月看完一本课本,每天看几页,一天中的哪个时段看,都事先拿一张大白纸写下来,每天完成后都做好标记。制订学习计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办法。

有些同学到4月时会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怎么越练习越不会做,其实这是不注意小结造成的。题海是一个黑洞,有些同学一旦陷入其中便不能自拔,而是硬着头皮往里钻。然而善于小结的同学却不会这样,他们在复习中始终保持清醒和客观,知道自己的不足。

第一轮复习时,高三时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每周六下午放假,怎么利用这段时间呢?不是一味做题,不是去彻底放松,而是复习一周的笔记和错题。按照复习的进度,差不多一周复习完一章,因此每周六成了很自然的“分水岭”。保持复习节奏,定期小结,才不会陷入题海。

到了第二轮时,我采取的是每半个月小结的节奏。看第一轮的笔记,总结第二轮大量练习的得失,是我在这个时段小结的主旋律。

小结就像是紧张练习中的“调味剂”,常常让我乐在其中。

2007年广西文科状元 林丽渊

必须要定好计划。虽然说订计划是老生常谈了,但却非常必要。计划可以有短期,有长期。但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按时完成。关于每天计划我一般在睡觉前都会列好第二天要完成的任务,然后第二天完成一样就划掉一样,直至睡觉前全部划完为止。关于周计划,月计划,我会和月考,和老师的教学安排同步。

(三)把学习当成“洗手”和“刷牙” 

把学习变成兴趣和习惯的窍门之一就是把学习当成“洗手”和“刷牙”。坚持一天、三天、一月、三月、半年,在同一个时间去学习同一个科目,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就像吃饭前要洗手,用完东西自动恢复原位一样,到了学习的时间自动地去学习,去做与学习有关的一切事情。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放学回家,每到广播英语或电视英语节目时间,就自觉地准时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

(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005年山东文科状元 林小杰

良好的学习习惯概括为六个字:善思、好问、勤记。

还记得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劳动,大脑会思考。这虽不多,但道理却不浅。优秀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关于运用大脑这个宝贝去不断思考,而不是单纯地记忆,要知道我们的大脑不是知识的仓库,而是一个知识的加工厂。文史学得好的同学,不是因为他的记忆力好,而是因为他善于思考。

除了善思,还应该好问。而好问来自于怀疑精神,就像德国文学家君特格拉斯在阐释“启蒙”一词时所说:要使大家习惯于“思考已经思考过的东西,直到怀疑还是确信无疑”。当疑问出现时,我们应该毫不迟疑地发问,直到从老师口中得到确切的答案,这便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问精神。最后便是勤记。俗话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把平日所听、所想、所学随笔记录下来,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五)睡前“七问”

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准备休息之前,躺在床上时同学们可以问问自己七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今天上课前都准备好了吗?因为只有做了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在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老师同步进入角色。

第二个问题:今天在课堂上我与老师互动得如何?我主动参与了吗?我是今天的主角吗?

第三个问题:从这堂课,我在知识、能力、方法、技能、情感上有所收获吗? 第四个问题:在课堂上我投入了激情吗?有激情地学习,才是有兴趣地学习。 第五个问题:我今天的得与失在哪里?善于总结才能有所进步。

第六个问题:明天我还有哪些任务?

第七个问题:今天我过得快乐吗?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心态篇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心态可谓高考的战时粮草,须在战前调整到位,才能为克敌制胜提供保障。纵观2007年的高考状元,他们的成功无不来自于好的心态,好的心态就是高考成功的一半!拥有好的心态是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攻略中的最重要一步。

本部分主要从2007年各地高考状元的性格特质、学习心态及对高考的态度等方面来总结出他们成功的原因,并科学说明心态是什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高考。

一、状元的三大“原料”:好心态、硬实力、自主性

在高考这个烤炉内,每年都会炼出许多“质量过硬”的“产品”,他们就是一个个性格迥异、个性独特的高考状元。

他们由什么“原料”组成?又经过哪些“炼制流程”?为了揭示其中的秘密,我们经过对历届高考状元的精心“检测”及“流程”的研究,发现了高考状元的组成“原料”及其“炼制流程”模式。

“原料”一:好心态

心态是什么?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它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的心理认知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针对高考来说,心态就是指与学习和考试相关的心理、情绪、感情、意志等。

高考状元大都具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充满自信,都比较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和难题时,他们总能够尝试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状元们的良好心态还表现普遍都能正确评价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具有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是高考状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料”二:硬实力

高考状元都有踏实的知识储备,状元自身的勤奋和高效学习方法是其具备实力的条件。大多数状元智商都在中等和中上,智商超常的并不多见。具有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和实力是高考状元成功的关键。

“原料”三:自主性

状元普遍有比较强的自主性,他们有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很强的自制力,并且拥有一个比较民主的家庭环境,父母不会苛求他们的成绩。

状元与出身无关,获得状元与其家庭出身并无直接关系。很多状元的父母既非大款也非教授,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这些状元家庭的共同点是:民主和尊重。对待高考,这些家长都有一颗平常心,考前很少给孩子加压,能充分发挥出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状元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原料”,但最主要的就是上面所说的三大“原料”。

高考状元的“炼制流程图”:(略)

其实,高考状元也是普通人,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具有高考状元的这些“原料”呢?如全部具有这些“原料”,经过“炼制流程”,你也许就是下一个状元!

二、如果你的缺口大,那是因为上帝太喜欢你了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一个苹果,如果你的缺口大,那是因为上帝太喜欢你了。面对自己的缺点,不要回避,勇于弥补,只要肯下苦功,定会成功!

学习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在你奋力向山顶冲刺时,可能遇到狂风,也可能会有雪崩,而当你最终到达山巅,又觉得过程是那样美好。经过六月的考验,在高考的平台上,每个人都会得到应得的回报。

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总是阳光灿烂,必然会有乌云密布的夜晚,会有泥泞崎岖的险路,会有狂风巨浪的航段。这时候,你需要的就是坚定的信念。面对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丘吉尔首相向全国发表演讲时讲了三句话:绝不放弃,绝不绝不放弃,绝不绝不绝不放弃!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品质。

在难题面前绝不退缩,在疲惫之时绝不懈怠,在闲暇时间绝不松弛!

关于高考心态,状元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此,我们撷取几名历届状元的文章,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处理自己的高三心态问题。

2005年浙江省文科状元 徐语婧

无论是谁,到了高三,都会面临一个心态调整的问题。

高三的考试,会多得如吃饭一般平常。在这么多场考试中,总是难免会有考得好和考得不好的时候。考得好的时候没有问题,多多给自己一些鼓励。可是考得不好的时候,在心态上就会有变化了。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完了,要是高考也和这次一样考砸了怎么办。

当然,出现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暂时的情绪低落也未必是件坏事,关键是怎么调整。我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会听听歌,看看电影,如果还是无法排解的话,就找家长,同学,老师聊聊天。很多事情憋在心里会成为负担,甚至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不要担心老师或家长会责怪你,所有人都是为你好,都想帮助你进步。只要你能够敞开心扉,把烦恼都说出来,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坐观天上云卷云舒。

高三这一年的生活,会是特殊的生活,但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制胜的法宝。相信自己,朝着目标迈进吧,祝愿大家都能梦想成真!

2005年江西省理科状元 傅必振

学习全靠自己,“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在学习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努力是基础,科学的方法是加速器。人生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实现自己的梦想。记得一位学长曾经说过:“人贵自知,人贵自责,我要太阳向我低头。”我始终牢记这句话,并希望和大家共勉。高考永远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任何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走过高三,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高三是一个好的老师,它真正教会了我为梦想而努力,也教会了我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逼迫着去学习。我相信,高三的经历对于我们走向大学、走向社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2005年湖北省文科状元 康静

其实有些道理大家本来就懂。可懂归懂,你做到了吗?那本《致加西亚的信》讲的就是行动力的问题。真正成功的人,是一旦知道怎么做就能马上着手并能持之以恒的人。

在我即将进入高三的时候,一位学长对我说过,高考是人生中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命运把握在自己,而不是任何其他人手中。当时对这句话还并不是太理解。可真真正正地走过这一年后,我是如此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其中的深意。

在这个具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社会,高考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考察着准成年人十几年来在学业上努力的成果。高三这一年,我心中始终怀着一个信念:今天我奋斗了,或许明天醒来,我的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

对于每一个高三学生来说,高考是一次考验,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会。

2005年重庆市理科状元 陈昕昕

对许多人而言,高三是烦闷紧张的,练习、资料常常多得让人晕头转向,茫然不知所措。要我看,自己的高三应自己作主。自己主动学习,自己把握节奏和时间,在跟着老师走的同时,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薄弱之处,走一条独特的高三之路。要知道,读书也是一门学问,读得勤,不如读得聪明。

高考是一个很重要的十字路口,好好把握才会有美丽人生。把好船之舵,掌握学之法,便能笑傲高三,轻松取胜高考。我的高三我作主,自己把握高三的脉搏,开心作战。让我们放下苦读的焦虑,把高三读得聪明、读得开心。

三、高考状元心态档案

2007年吉林文科状元 柏雯瑛

我的高三是很艰难地走过来的,经历过无数的挫折,无数的起起伏伏,对自己也产生过怀疑,但我一直都没有放弃,没有放弃学习,也没有放弃会让自己开心的爱好,尽量快乐对待每一天,驱散心头的一切阴云,相信阴霾过后必将阳光灿烂。把别人对你的不信任和猜疑、自己的不自信抛到九霄云外。请相信,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去夸大高三的可怕,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情绪,再加上不可没有的运气,任何人都会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虽然从小一直都向往考上北大,但当自己真正踏入北大校园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回想走过的12个年头,似乎真的太过一帆风顺,但并不是平淡无味的。我一直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着,直到得到了我想要的结果。也许我也放弃过一些,只是那也许是我不经意间做出的决定。我爱我喜欢的一切,无论何时,我的心都和他们在一起,也许看起来有些傻,但当你成功的时候,你更会无比珍惜周围的一切,是他们给了我希望,给了我勇气,给了我继续拼搏的动力„„

到现在,我一直觉得,顺其自然是人生旅行的一种形式,也许它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至少,它让我懂得要珍惜和你心爱的一切在一起的日子。其实,人生就是这么的复杂,我们都在走着自己的路,做着自己的梦,但在梦想交汇的那一点,我们会相逢,一起走过一段路程,那想必是最为美好的旅程吧„„

就像我一直爱的这首歌中所写的:

You’ll Never Walk Alone

你将永远不会独行

When you walk through a storm

当你穿过暴风雨的时候

Hold your head up high,

请高昂起你的头

And don’t be afraid of the dark.

不要惧怕黑夜

At the end of a storm, There’s a golden sky,

暴风雨过后必将阳光灿烂

And the sweet silver song of a lark.

云雀在天空为你歌唱

Walk on through the wind, Walk on through the rain,

穿过狂风,经过暴雨

Though your dreams be tossed and blown...

任你的理想在被阻挠和嘲讽

Walk on, walk on, with hope in your heart,

继续前进,继续前进,希望将永存你心

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然后你将永远不会独行

You’ll never walk alone.

你将永远不会独行

解惑篇

方法是大众化的,问题才是个人的,如果一味地记住方法,而不去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弱项,再多的方法也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高三学生学习很努力,方法也没什么不对之处,但是成绩没有起色,还是以前老样子;有些同学抱怨说难题差不多都做了一遍,但考试时碰到同样的题还是会犯错;有的同学一进考场就犯怵,全无平日状态„„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呢?本章,我们针对同学们高考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一给予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为什么会做的题不一定全做对?

指路高手:康静

很多时候,我们会做的题不一定能全做对,做对的题也不一定能拿到满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没有研究答案。研究答案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在语文和文科学习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怎样用最简明准确的语言将你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也是一门学问。我认为,短期内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参考答案。答案中所体现的答题思路、表达方式都是我们要尽力模仿的,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比较,从中发现不同之处,改起来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2.为什么一到考试我就总有一种畏难情绪?

指路高手:康静

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高三的大考一个接一个,且每一个都有它重要的理由,往往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对于这些联考、调考,千万不要畏惧,而要把它们当成暴露问题的绝好机会。要知道,平时考试错的越多,暴露的问题就会越多,问题被解决的就会越多,高考时出现新问题的几率就会越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感谢平常的每一次考试,是这些考试给我们提供了高考练兵的机会,是这些考试使我们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重新站起,最终达到光辉的顶点。

3.高三是否必须开夜车?

指路高手:傅必振

很多同学觉得到高三了,再不努力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长,所以想通过开夜车来实现自己努力的“意愿”。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高三时我起床的时间是早上6:00,睡觉的时间是晚上10:30,另外中午还要睡午觉,每天保持七个半小时以上的睡眠。虽然每晚入睡时我知道还有很多事没做,但我会强制自己睡觉,反正明天做也一样(可能在某些人看起来有点“阿Q”)。既然我觉得很疲劳了,我为什么不尽快“充电”呢!如果已经想睡觉了,再多做点作业也是徒劳,还不如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去做更好,效率更高,掌握也更充分。

4.高三理科是不是题海的同义语?

指路高手:傅必振

作为一个理科学生,高二时我也曾以为高三是题海的同义词。直到进了高三,我才明白原来理科讲究的是“效率”,是“方法”,而不是“数量”。题不在多,有代表性则灵。想必同学们都知道数理化《题典》,就是把几乎所有的题都收录其中的教辅书。我从来不买这样的教辅书,而是精选那些有代表性的书做。尤其像数学和物理这样的学科,往往都需要把大题分解成小过程,再连接起来就行了,所以,掌握这些小过程(例如数学“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物理“力的分解”等)十分重要。平时练习一味地做大题、做难题往往会使自己不知所措,而细节却没有掌握好。

什么是好题呢?融合了多个小的基础的过程,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分解的题目就是好题。做这样的题目对自己才有帮助,不仅训练了基础知识,而且又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理科生不是做题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5.理科不需要背书,背书是文科生做的事?

指路高手:傅必振

可能有些同学是因为自认为记忆力不好而选择了理科,但是这种理科不背书的观念不完全正确。

哪科最需要背书?语文、英语背书固然重要,但我也很重视理化生的背书。高考中有一类题目是这样的,只要熟悉课本就能做对,否则只能蒙。大家不妨计算一下,高考中物理考课本原文的题目涉及光学、热学和近代物理初步,至少会考到2个这样的选择题,化学有涉及无机硅酸盐工业、石油化工等“冷僻知识”的至少1个选择题,生物也至少会有1个考课本原文的题目,因此理科综合中至少有4个考背书的选择题,按现在的高考题型设置,每题6分,总共有24分,这些分数拿起来很容易,丢起来也很容易。

高考这年的五月我特意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看理科课本的计划,而这也帮助了我的考试。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不再会觉得似懂非懂,这就是看书背书的好处。

6.如何提高英语阅读完形填空的成绩?

指路高手:陈秀野

我个人不太喜欢单纯地背单词,一个单词如果你知道它的中文意思的话,对于在做完形填空题时,用处不是很大。如果你在一本比较厚的书里筛选这些不会的词,你会发现,有一些出现得比较多,每一次都在相同的语境出现。如果你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然后查词典,然后真正记住,看到这个词放在这个语境里觉得很正常,以后做完形填空的时候可以思考,有一些很微妙的东西,相当于下意识地进入你的脑子。在做阅读题的时候读文章可能不会有感觉,在看题干和选项的时候,如果你对英语辨析得比较细的话,你会发现口气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如果问你,完形填空的那些词,同学做一道题和答案不对,不符,老师讲讲,讲不清楚,有的时候,觉得这个东西确实说不清,但是能感觉出来,这就是语感。培养语感非常重要。

7.我总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所谓的“简便方法”,这会影响我的成绩吗?

指路高手:刘诗泽

在数学考试中,我只会使用一些基本的方法或解题思路,而那些巧的、偏的、怪的、难的思路我从来都不会使用。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我也并不是一个擅长这些思路的人。班级内有同学会在黑板上讲解他对于某道题的“奇怪”的解法,可以说,这些方法我从来都想不出来,我只会听同学讲。如果我听懂了并且觉得方法好,我就为同学鼓几下掌,但我从来不会去记那些方法;如果听不懂我认为也没关系,至少它不会扰乱我正常的思路。我认为,在考试中,所有的习题用基本的、正常的方法都是可以解决的,虽然说,用那些怪的方法解题会简便些,但我用正常的方法一样也可以拿到满分。我认为,在考试中,那些只能用奇怪的方法解决的试题是不存在的,命题者会考虑到试题的区分度,不会出那些一个思路想不出来就没法解决的题,所以我只选择基本的方法去解题。

8.我不喜欢我的英语老师,一到上英语课就提不起兴趣,怎么办? 

指路高手:陈昕昕

要和老师搞好关系。高中学习紧张,有的老师急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可能会过于严厉、压堂或是占用同学的自习时间,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少同学会因此厌恶老师,故意放弃这门学科,这是极不明智的。学习是自己的事,纵然老师的行为过火,也不能自我放弃,可以向老师提意见。宽容和自制也是我们应有的品德。

9.填报志愿的前前后后总是觉得心里不平静,如何处置?

指路高手:陈秀野

考试之前能有一个平稳的心态主要是来自于平时的一贯态度。北京是在考试之前就报志愿,这就要求我们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要是成绩很不稳定的话,报考时确实很难下手,报高了害怕、紧张,就考不好;报低的话,又觉得亏得慌。想心态平和,从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去做,按照自己的能力能达到的水平去填报。

如果考生一贯成绩比较稳定的话,选报的志愿应是这样:高考发挥比较好的时候能达到所报学校里最好的专业,发挥最差的时候也能比较轻松地达到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如果是这样处理的话,我觉得,在考试之前不应该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10.为什么高三最后阶段什么都学过了,做题还是会出错?

指路高手:陈秀野

到临考试最后那段时间,该复习的已经复习了,但是经常会做错。以前在学习的时候,你经常会有新东西进来,有新鲜感,成就感,以前不会的东西现在会了。但是到了高三,这些东西你不会吗?不是。每做10道题都错两道,这个就比较郁闷。这时候你做题就不应该追求量了,而是每做一道题都要求把它做对。每写一个字,要保证它是对的。这个训练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做题不要题海战术,有人确实是比其他人更擅长那些东西,做题速度达到正常人的三倍,题量达到五倍,成绩确实会有一个挺大的提高,但是风险是相当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快速做题,可以通过做题达到刚才提到的成就感。没有这个成就感的话,在班里经常会觉得有压力。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做自对”,体验成就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揭秘】相关文章:

高考状元各科学习方法01-26

高考状元谈学习范文06-17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07-12

高考状元谈学习方07-12

北大高考状元学习秘诀12-19

5位状元的高考学习经验05-18

高考状元们的学习经验01-26

高考状元的故事范文06-17

采访高考状元的问题08-23

高考状元贺信07-16

上一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下一篇:人生感悟名言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