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篇的意向性及其作用

2024-06-10

浅论语篇的意向性及其作用(精选3篇)

浅论语篇的意向性及其作用 第1篇

浅论语文考试评价的功能与作用龙岗镇同乐主力学校李红玲

语文考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考试了解语文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教学出现的问题,使教师改进语文教学方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具体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考试,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语文考试不管是笔试还是口试,通过考试,教师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如到底有没有掌握生字词,学生理解程度怎么样,学生能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那些学生学得好,那些学生还存在哪一方面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救,这样,教学时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通过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大都希望自己学习的效果怎么样,通过考试,才能使

学生学习有一定的目的性,会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考试,给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促进优秀学生为保持优秀成绩而努力,成绩中等的学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而提高自身成绩,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有鞭策作用,通过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压力,促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努力去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通过考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假如考试过于频繁,使学生压力太大,却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低落,就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通过考试,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考试,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朗读考试,可以发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正确的读音,是否能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课文的内容,教师根据朗读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自己的朗读指导方法,督促学生更好进行朗读训练,以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如进行综合测验,通过综合测验,使教师发现学生在测验中出现如生字词不会写、阅读理解水平低,或者作文写得不够通顺等问题,可以在今后教学中采取措施,改变以往教学存在不足的地方,如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写训练、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等纠正学生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语文考试评价对于语文教学仍有不少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语文水平的发展,因此,考试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仍有存在的必要。

浅论语篇的意向性及其作用 第2篇

一、博喻的特性作用于文学语篇的理据

Werth (1999:324) 认为用语篇世界的概念诠释隐喻大概可间接地揭示出以下特性:

(1) 隐喻是参与者可以通达的;

(2) 源领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

(3) 关系的依据;

(4) 任何博喻;

(5) 在源领域和目标域之间来回转换的能力。

Werth在此明确肯定了隐喻性语篇中由隐喻概念组成的复杂网络形成语篇世界的实体, 其中本体和喻体的交替更迭或新成员的置换, 其特性成分的增加、衰减都会引起该网络的重组、伸缩和变动。这体现出隐喻以其特性建构语篇的客观实在。

二、博喻的语义特性及其对文学语篇的建构

若把上面五种对隐喻特性的本体描述与文本的言内和言外语境结合起来, 我们又可以从系统性、多棱性和完形性等主要方面探讨它们在建构语篇中的作用。

1. 系统性与语域内有序演绎

由于我们语言中的隐喻词语与隐喻概念的对应具有系统性,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隐喻性词语来研究隐喻概念的本质, 了解人类认知活动的隐喻特征 (Lakoff and Johnson, 1980:7;束定芳, 2000:79) 。既然隐喻义可以揭示隐喻概念及其相应的表达词汇的连贯的系统性特征,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这一隐喻系统的解构去理解它所映射的本体的系统性, 进而可以认识该隐喻系统对文本的建构过程。对隐喻系统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博喻的一个事件结构在语篇中的阶段性意义推进的过程 (魏纪东, 2006) 。因为在语篇中对延伸式博喻而言, 其喻化过程总是起始于一个根隐喻, 以此为基础, 语篇中不同的子喻体会围绕着这一基本隐喻作出渐进性的、有规律的、系统的描述, 使得不同子喻体间的语义连贯起来。这一隐喻系统往往都是由同一语域的常规概念转移而来, 所用的隐喻词汇也都借自该语域的同一语场, 并以此在该语域内进行有序的演绎推进, 由此形成文本中的延伸式博喻。如当把思想比作植物———IDEAS ARE PLANTS, 并对这一根隐喻在语篇中进行扩展时, 我们首先会谈到一个思想的“种子”被“种植”在某个人的脑中, 他有一个“肥沃的”或“贫瘠的”大脑, 然后, 这粒种子就会在那里“发芽”和“生长”, 其间可能会遭遇“干旱”或被“水淹”, 但它毕竟经受了这些困难并“活了下来”, 且生出了“枝杈”, 继而又“花丛满冠”, 直至最终“硕果累累”。为明确起见, 我们可以将这一系统性的喻化过程表示如下:

对这一隐喻系统的内部结构的分阶段解构可以达到三个目的: (1) 能够充分理解博喻内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能够以此阐释被其映射的本体的概念意义; (3) 能够更清楚地理解一系列子喻体分句中主述位信息的推进过程就是对博喻性文本的建构过程。

2. 多棱性与向日式映射

如果说博喻的系统性允许我们根据一个概念的一个方面去理解另一个概念的话, 这样就把与博喻不一致的其他方面隐藏了起来, 而其描述过程是将根隐喻延伸并详述, 主要用来对延伸式博喻和平行式博喻的分项进行描述。而平行式博喻在这一方面几乎与之相反, 因为它是从多侧面对文本主题进行的描述。组成每一侧面的隐喻称为“局部隐喻”。这一变项对目标域所作的多棱性阐释若被从反方向看待, 则正如对柏拉图所命名的“向日式隐喻”的聚焦映射。此种多棱性早在古汉语中就被视为博喻的“繁缛性”, 但在现代隐喻学中却并不认为它是一种繁缛或多余, 其原因有二:要么是作者欲借助博喻的这一多棱性尽情地排遣和抒发胸中被压抑的情感;要么是作者欲借助这一特性来达到描述的充分性。就前者而言, 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Freud (包富华等编译, 1986:84) 认为, 宣泄在遭到压抑之后可能会原封不动地生存在人格之中, 或者冲出障碍, 或者通过移位而表现出来。还有一种可能是, 压抑得到排除。压抑阀门一旦冲破, 能量会像强大的洪水一样倾泻出来。因此, 从心理上分析, 诗学中向日式隐喻的所谓“繁缛性”运用正是诗人由感而发, 尽情宣泄被压抑的胸臆的表达方式。试以P.Shelley (Hiraga, 2005:63) 的诗《爱的哲学》 (Love’s Philosophy) 为例:

这首诗以题目给定的目标域“Love’s Philosophy”为映射对象, 使用了许多局部隐喻, 从不同的侧面对之进行映射。作者在此分别运用不同的子喻体对目标域进行聚焦映射:前三个认知隐喻属于Lakoff和Johnson (1980:25~32) 所谓的“本体隐喻”, 它们使我们能够将持续的事件, 处于进展中的现实, 不稳定甚至移动着的事物状态看做是可以量化的物体、实体和单位, 此所谓“自然现象/物体/感情是实体 (A NATURAL PHENOMENON/A NATURAL OBJECT/FEELING IS AN ENTITY) ”。由此, “fountains”“rivers”“winds”“sunlight”, 甚至“emotion”都成了具有边界和形状的实体。同时, 根隐喻“自然界是人类” (NATURE IS HUMAN) 使得一些实体被拟人化, 如:The“mountains”that“kiss”high“heaven”;the“waves”that“clasp”one another等。第9行的“see”在阐释“理解是看见” (UNDERSTANDING IS SEEING) 时融合了双重意义, 即它是身体的眼睛和心理的“眼睛”的融合。诗中也同样演示了为Lakoff和Turner (1989) 所区分的规约隐喻的非规约扩展, 如第11行和12行的“sister flower”disdaining its“brother flower”将NATURE IS HUMAN延伸到不仅包括男女之别, 还包括具体的兄妹亲情。诗中还使用了意象图式的非规约详述来表示“联系是接触” (CONTACT IS TOUCHING) 这一根隐喻, 如“the mountains kiss high heaven”和“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等。诗中在表示隐喻“爱是匹配” (LOVE IS PAIRING) 时, 使用了成对的反义词体现匹配关系, 如“I”与“thou”“brother”与“sister”“sun”与“moon”等。诗人正是以这些局部隐喻对诗篇主体“Love’s Philosophy”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聚焦式描述, 才使得该诗篇在隐喻推进中形成, 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宣泄。

3. 完形性与博喻整体建构

“完形”的概念来自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所谓完形, 指的是对象本身原有的整体性。对象的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只有在整体之中方能确定。人对于事物的认识, 是人脑通过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整体性的完形 (陈明远, 1983:146) 。博喻的一系列子喻体在语篇中并非是以无序状态而任意存在的。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结构上, 它们都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组成整个语篇组织的一部分。这样, 作为一个事件结构, 博喻在语篇中就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言语事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整体性。Piaget认为一个结构具有三种特性, 即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的调整性。其中整体性处于主导地位, 它是指一个结构总是由若干成分组成的, 但这些成分都服从于能说明该体系之成为体系的一些规律 (章士嵘, 1992:157) 。为了更好地说明博喻由其子结构构成的整体性和完形性特征, 我们再回到对上例的分析上:在分析博喻的多棱性特征时, 我们论及该诗是由一系列局部隐喻组成的。但若从文本的完形角度讲, 它们又共同构成诗篇的“整体隐喻”。前面曾指出, 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对规约隐喻运用了非规约的延伸和详述, 但最突出的还是他把多种规约隐喻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复合隐喻, 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更丰富更复杂的隐喻网络, 这样对它们的推理效果既超越了对单个局部隐喻的推理, 同时也超越了对这些局部隐喻总和的推理。因此, 该诗是对爱的哲学的整体概括, 是系统性地集以上诸因素于一体的一个完形性的博喻诗篇。

三、结语

作为隐喻的一个次类型, 博喻主要存在于并用来建构文学语篇尤其是诗歌文体。作为一个事件结构, 博喻的完形性在文本中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言语事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博喻就是以其以上语义特性承载着语篇深层的语义生成和对博喻性文本的完形建构。

摘要:博喻主要存在于并用来建构文学语篇尤其是诗歌文体。博喻的系统性能使借自同一语域的隐喻词汇围绕相关的目标域在语篇内进行有序的演绎推进, 由此形成文本中的延伸式博喻;而平行式博喻则能从多侧面对文本主题进行描述, 这一变项的多棱性阐释实属一种向日式的聚焦映射。作为一个事件结构, 博喻的完形性在文本中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言语事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博喻就是以其以上语义特性承载着语篇深层的语义生成和对博喻性文本的完形建构。

关键词:博喻,特性,文学语篇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4) .

[2]魏纪东.论博喻的非元功能对建构英语篇章隐喻的作用[J].外国语.2006 (1) .

[3]陈明远.语言学和现代科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作用 第3篇

一、化难为易的法宝——直观形象的语言

中学生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一般理解力不够,对文本的把握往往不够准确,较易被直观形象的事物所感染,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的文本语言不感兴趣。因为课本语言不能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它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然后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形象。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必须要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才能以一种极具立体感的语言,从视、听、嗅、触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和形象的比喻把表述内容直观化,变为让学生可见、可听、可闻、可摸的东西,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更易于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时,直观性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形象有趣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枯燥的内容风趣化,又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要点。

二、化平淡为神奇的魔杖——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能让你的课堂具有极高的教学审美趣味。它能让学生在喜欢并乐于接近你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幽默的语言能让你的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而非枯燥沉闷的填鸭式教育。日复一日的学习,对于生性好动的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是一种越来越难耐的“煎熬”。面对这种现象,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才能让学生在享受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有兴趣去学,甚至是盼望着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让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富有诗意的语言

充满诗意的语言,会有激情的飞扬,会有情感的磁场,也会有创造的火花。充满诗意已经不仅是一种教学操作,更是一种教学观念,一种艺术境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也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运用优美的语言,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让他们时刻受到语言瑰宝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语言的独特魅力。

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诗意盎然,宛如一场场语言的盛宴。精心设置的语言,再借助铿锵激越的声调,仿佛有节奏的情感热浪,给学生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语文老师虽然不是诗人,但“腹有诗书气自华” ,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少不得诗人的学识和气质,才能让学生向往典雅的语文殿堂,从而让学生诗意地栖息于语文课堂。

四、让学生在感动中收获——富有情感的语言

笔者在讲作文写作的时候,涉及了一个题目:亲情,而这个题目是学生接触过很多次甚至有点麻木的主题。为了避免课堂陷入说教式的枯燥,笔者就给学生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第一题:他很爱她。她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他一定会 B、他一定不会 C、他可能会 第二题: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她一定会 B、她一定不会 C、她可能会 我让学生举手表决。一统计,发现:第一题有10%的同学选A,10%的同学选B,80%的同学选C。第二题呢,30%的同学选了A,3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C。我笑着说:“潜意识里,你们是不是把他和她当成了恋人关系?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第一题中的‘他’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是‘他’的母亲。让你把这两道题重新做一遍,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我再一统计,两道题,都100%地选了A,这时我乘机动情地说:“是啊,同学们,或许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感情的付出都是有动机有前提的,除了亲情,而且亲情是一种向下的,永远都不求回报的付出呀。”

上一篇:转正申请自我鉴定30字下一篇:呼兰河传初中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