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组织工作总结

2024-06-26

竞赛组织工作总结(精选8篇)

竞赛组织工作总结 第1篇

201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工作安排

201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2月6日下午8点--2月10日下午8点(北京时间2014年2月7日9:00——2月11日9:00)进行,我校共有166队、498名同学最终报名参加本次竞赛,为更好的组织本次竞赛,现将竞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所有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登陆竞赛官网并详细阅读MCM/ICM参赛指南,请在比赛前做一份《参赛指南》的拷贝,以便在竞赛时和结束后作为参考。请认真阅读这些说明,确保完成了所有相关的步骤。并经常性地访问竞赛网站查看更新的比赛说明或与竞赛有关的通知。

特别提醒:选题、打印摘要和控制页面、发送电子版论文(时间)

2.论文要求

⑴摘要是 MCM 参赛论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评卷过程中,摘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以至于有的时候获奖论文之所以能在众多论文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其高质量的摘要。好的摘要可以使读者通过摘要就能判断自己是否要通读论文的正文部分。如此一来,摘要就必须清楚的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显著的表达论文中最重要的结论。摘要应该能够激发出读者阅读论文详细内容的兴趣。那些简单重复比赛题目和复制粘贴引言中的样板文件的摘要一般将被认为是没有竞争力的。

⑵除了摘要页以外每篇论文还需要包括以下的一些部分:

⑶再次重述或者概括问题——用你自己的话重述你将要解决的问题。

⑷对于基本原理以及证明的假设——着重陈述在解决问题中提出的假设,清晰的列出所有在模型中应用到的变量。

⑸对于已经用过的或者应用到的模型的构建与证明。

⑹模型的测试与灵敏度分析,包括误差分析等。

⑺关于模型或求解方法的优缺点讨论

⑻格式方面

解决方案的每一页的顶部都需要有参赛队的控制编号以及页码。我们建议在每页上使用页眉,例如:

Team #321Page6 of 13

⑼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您的电子论文

在Email邮件的主题一栏要写上:COMAP和你的参赛队控制号。主题栏示例:COMAP 2222

使用你的参赛队控制号作为附件文件的文件名。

COMAP仅接收Adobe PDF 和Microsoft Word格式的文件。Email中不需要包含你的控制页、程序和相关软件,参赛队论文的摘要应该作为你们提交文档的第一页。注:附件不能超过17MB。(建议PDF格式)

⑽论文的装订顺序应该是:最上面的是控制页、下来是摘要页、下来是解决方案论文正文。

3.提交论文打印时间:2月11日9:00——12:00;

⑴学校安排统一打印地点:图书馆复印社 电话:83672575

⑵学生也可自行打印

4.论文提交

⑴纸质论文提交时间:2月11日9:00—12:00,过时不侯、视为放弃,地点:图书馆复印社。

⑵学校备存电子版论文提交要求(Microsoft Word格式的文件):时间2月11日12:00之前上交至图书馆复印社。每个参赛队的论文(包括附录、程序)放在一个独立文件夹中,或者用WinZIP、RAR等压缩工具压缩在一个文件中。每个参赛队的文件夹采用“队号_全体队员名”的方式命名。

⑶论文电子版光盘(同一指导老师的队伍刻一张光盘,并在光盘上用记号笔标明队伍号)

6.竞赛场地:已向学生创新中心申报过竞赛场地的各参赛队,学校已统一与学校公安处、后勤管理处、校园管理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办理通宵用电的相关申请;未向向学生创新中心申报过竞赛场地的各参赛队请自行解决,学校不予安排。提醒注意安全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7.学校组织所有指导教师于2014年2月7日下午2:00在大成教学馆411进行题目研讨,各参赛队转告各为指导教师。

8.报名费

获奖报销,不获奖不退(时间竞赛结果公布一月内,一般为4月份)9获奖

证书网上自行下载(《参赛指南》中有说明)

加分只能在9月,可能只能是今年3月至7月份的课程,补考、不及格课程不能乘系数。

保研名单一般在9月初公布,请关注创新网

奖金发放时间12月份

竞赛组织工作总结 第2篇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做的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我局把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在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同时,局领导亲自走向安全宣传工作第一线,宣讲预防事故的政策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农机安全提示等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保证了农机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专项宣传活动

1、把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延伸到校园。3月27、28日下午,区农机监理站联合市交警四大队,分别深入到辖区大圩镇三中和庆丰镇一中,开展“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等。通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交通安全法规与农机安全知识、自行车使用常识、乘车须知以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述,分析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故苗头,并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同学们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使同学们深受启发与教育。提高了广大农村党员、农民、学生对搭乘拖拉机易造成群死群伤特大农机事故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农机手遵章守法的自觉性。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中,受教育师生多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

2、开展第1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6月16日在市区广场开展安全咨询日活动,发放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资料及手册10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5条,宣传板块2幅,现场解答群众问题20多起。

3、组织开展农机农机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活动。6月17日,在区农机监理站三楼会议室举办XX市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培训班活动,邀请市交警事故大队陈松杰副大队长进行主讲,全市农机事故处理人员、三区两县市农机局分管领导等30多人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对典型事故进行剖析,吸取事故教训,讲解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巩固农机事故处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增强处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4、举办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演练活动。6月18日上午,由XX市农机局主办,XX区农机局承办,港南、覃塘、桂平和平南农机局协办,在XX区迎宾大道与桂林路交汇处开展XX市农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到位的有市安监局、市应急办、市交警支队、市农机局、XX区政府、区安监局、区宣传部、区人民医院、桂平农机局、平南农机局、港南农机局、覃塘农机局、港城农机站、六八村委等共100多人参加现场观摩演练。通过此次农机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全体农机监理人员进一步明确应急指挥与处置程序,积累应急处置实战经验,提高了对农机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配合和应急反应以及处置能力。此次农机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全体农机监理人员进一步明确应急指挥与处置程序。

三、认真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宣传活动

竞赛组织工作总结 第3篇

1、我国竞技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现状

我国竞技体育竞赛组织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社会主导型的竞技体育竞赛模式, 另一种是政府主导型的竞技体育竞赛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 竞技体育的组织与管理具有的是高度集中的举国体制的性质。改革开放以后, 竞技体育竞赛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举国体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需要,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迫切需要组织与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1.1、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

回望过去的几十年, 竞技体育作为中国体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伴随着中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 其组织与管理模式也不断更新换代。组织机构经历了从体育总会-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局的重重演变, 工作方式也从群众自治为主、发展群众体育转向了以国家行政手段为主导, 推行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举国体制”上。作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过程的产物, 他们都各特色, 也曾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发挥过不可小觑的作用。

1.2、以行政管理特色为主的集权组织管理模式

我国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及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非营利性”影响, 竞技体育的组织与管理带有明显的行政管理特色, 这一特点与竞技体育在计划经济下的正常运行是相符的。经过多年的改革更新, 现阶段我国虽已逐步进入市场经济的规划, 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举国体制”依旧影响着社会文化生活。这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 它的影响需要经历时间的冲刷。竞技体育在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下的运行状态展现出较强的“政治功利性”, 计划调控、管办合一正是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它的存在虽然存在诸多弊端, 但在短时间内实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方面发挥着自身独有的优势。

2、竞技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法律规范的不健全, 法制化程度低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法制化程度相对偏低是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模式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在我国竞技体育的范畴内, 可供利用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相对较少。以《体育法》、《宪法》相关条文为基础的法规制度, 以及有限的行业管理规范制度及条例组织而成,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 惩罚的力度小, 因而产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 依法办事仍旧存在很多实际困难。

2.2、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实行的“统包统配”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给市场经济的介入产生了不小的障碍。计划的下发、经费的发放、运动员的招收、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均由国家统一调配的做法虽然逐渐被打破, 但这种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障碍。截止到目前, 竞技体育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仍以政府下放为主, 社会经费所占的份额小。

2.3、缺乏科学系统的编制配置体系

依据运动员各个阶段培养发展的规律, 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是存在一定比例的, 如:优秀运动队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限额比例为1:4-6 (人) ;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限额比例为1:6-10 (人) 等。但就目前各项目中心编制的调整及人员配备的反馈情况来看, 编制上就没有突出重点项目管理的特点, 特别是在职能没有减少的情况下, 大幅度减少行政人员编制, 造成的人手不够、精力不足、工作疲于应付、职责不清的局面, 已经严重影响到运动队后勤保障工作的供给。因而在竞技体育管理工作上需强调科学系统的编制配给体系。

3、竞技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解决的措施与手段

3.1、改革竞技竞赛组织管理模式

在国家体育总局成立的各个运动项目组织管理中心逐步实现由行政管理型向市场经营型过渡, 为进一步达到运动项目发展的要求, 大多数城市体育委员会开发了竞赛组织管理及服务中心, 并且收效颇丰。为把竞赛任务与举办者的积极性有效结合起来, 进一步实行竞赛的招标制度, 使组织者和举办者达到利益共享。

3.2、进一步把握竞赛商业化趋势从战略高度合理安排竞技体育竞赛

竞技体育竞赛经费短缺的问题伴随着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出现得到了有力的解决, 为竞技体育竞赛的长足发展提供了长效的资金保障, 而商业化的竞技体育竞赛的发展要从新的战略高度出发进行合理安排, 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 否则将会失去对竞技体育竞赛的有效控制, 影响竞技体育竞赛的良性发展。

3.3、开展组织与管理队伍建设, 健全竞赛监督机制

办赛队伍建设的开展, 要求各级培训的内容不断更新, 需要不断的灌输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同时抓好执法队伍的双重建设, 加强裁判员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及专业素养教育, 要查处重大案件, 加强舆论监督, 健全竞赛体育竞赛的监督机制。

4、竞技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4.1、由单一的组织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发展

由于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性的不平衡, 竞技体育应保持多元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在部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闭塞的地区, 社会经济力量薄弱, 不得不保留政府主导体育事业的管理模式;此外, 在经济发展较快, 体育市场相对成熟的地区, 则由社会管理型占主导地位。而随着各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 单一的组织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而, 多元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则越来越受到青睐。我国现阶段的竞技体育事业已由政府管理型逐步过渡到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的管理体制。

4.2、竞技体育项目国际化

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的开展, 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迈入国际化的行列。第九届全运会设置的竞技项目里除武术外, 其他项目均与夏季奥运会所开设的项目同步。如:李娜等优秀网球选手近几年在国际网坛上战国颇丰, 不仅提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国际地位, 也证明了中国的网球指导技术水平逐步追上了国外以网球作为优势项目的参赛国家。短期内中国女网水平的迅速提高, 其秘诀正是实行了“国际化战略”。步入后奥运时代, 市场需求的扩大、传媒对大型赛事的转播逐步扩大了公众的体育视野, 大众观赏水平的提高, 就决定了越来越多的竞技项目将被引入中国。

4.3、人才交流国际化

随着中国体育全面走向世界, 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渠道与国际接轨, 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体育人才流动不断加强, 不断有针对地引进国外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如男子佩剑教练员鲍埃尔。中国女曲教练韩国人金相烈等。同时也向国外输出了一部分优秀运动员, 如足球运动员郑智及众多的乒乓球运动员, 使他们成为国际化人才, 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在国际体育组织里就职的体育官员。

4.4、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员是现代科技和体育的重要结合。运动的场地设施以及运动员的配备科技含量不断在加强。科技的发展逐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在国际比赛中, 电脑摄像技术、人造卫星等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 充分明确了科学技术成为保证当代竞技体育正常进行的一种必要条件。然而我国的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实践的结合程度还远远不够, 教练员、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需需要进一步得到提高。加强科技创新, 实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选材运动训练、竞赛、管理的集约化发展之路, 真正实现科技兴体。

5、结论与建议

(1) 实现政府调控下的市场配置。

结合型的体育组织管理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体育事业, 也必须服从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组织和管理要求。让“看不见的手”在“看的见的手”的调控下, 按照自身规律调控竞技体育资源。整理市场上混乱的竞争环境。在这样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下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缺一不可。因而采用政府调控下的市场资源配置, 发挥两者的优势, 达到竞技体育的平衡发展。

(2) 协调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

我国现在处于全民健身的发展热潮中, 因而, 政府对大众体育的投入也逐步的提上了日程。奥运会之后, 国民对金牌的崇拜意识有所淡化, 对运动休闲和对健康追求的意识不断关注。鉴于竞技体育所带来的国际地位的提升, 因而使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势在必行。如何科学处理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改变政府管理体制, 彻底摆脱“一套班子, 两块金牌”的局面, 大众健身意识的形成, 刺激了体育市场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崛起, 将竞技体育所带来的运动成果应用于大众体育, 从侧面大力促进大众体育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刘延东在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3) 强化竞争机制在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未来我国竞技体育的竞赛组织与管理模式发展力求通过社会组织之间无高低差别的并列关系, 为公平竞争提供机会, 加强竞赛的可比性。组织结构中的竞争机制的产生促进成员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 还可通过优胜劣汰优化组织的构成。政府在合理利用竞争机制刺激社会团体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对竞技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4) 采用运动项目协会承办、政府管理的竞技体育组织模式, 注重社会个体的发展和自主决策。

与国外自下而上从群众中建立起来的单项协会有所区别, 我国单项协会的发展仍然不能脱离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但从未来发展的趋势上来看, 经过多重改革与调整后, 采用运动项目协会承办、政府管理的竞技体育组织模式将有助于社会个体的发展和自主决策, 这种模式必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组织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逐步发挥自律组织在体育行业管理中中流砥柱的作用。

6、结论

竞赛组织工作总结 第4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在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全国体育系统人才状况调研数据成果的综合开发及利用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状况及对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利用全国体育系统人才状况调研数据成果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为体育系统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完善全国各级体育人才系统数据库建设和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提供现实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全国体育系统“十一五”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供现实依据及决策依据。

关键词: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58-0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发展的转型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全国竞赛组织者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竞赛组织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状况是直接影响全国竞技体育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中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包括体育系统中的裁判员、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指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中管理竞赛的领导者)和竞赛组织工作人员(指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中除管理竞赛的领导者的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全国体育人才基本情况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再选取奥组委部分成员、部分省(市)地区的体育局相关领导及各体育局体育竞赛组织部的相关行政人员为调查对象。具体研究对象2包括体育系统中的裁判员20 079人、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3 093人、竞赛组织工作人员5 850人。

1.2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决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2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2.1年龄段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

从表1来看,队伍以31~50岁中青年为主,其中41~45岁年龄段最多(24.9%),从46~50岁年龄段开始,比例持续下降。说明41~45岁是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最成熟的黄金阶段,具有最丰富的临场经验和足够的体能,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隐退。这种分配情况也进一步说明我国的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是合理的。

但从培养后备人才的角度考虑,我们也应大力培养青年骨干(26~30岁)。另外,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也应继续发挥50岁以上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余热,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老年体育运动。

2.2外语水平偏低,对外交流能力不强

从表2来看,我国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外语水平还不够高(绝大部分为初级水平,分别占总数的32.9%、31.3%和34.4%),真正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并用外语清楚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进行交流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太少。这是由于在我国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人才中,相当一部分由退役的教练员、运动员充任,他们虽熟悉体育工作,但大缺乏管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我国首次举行的奥运会管理毫无经验。而外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例子许多,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这就迫切要求我国的体育竞赛组织管理工作者努力学习外语,以外语为工具,学习外国的经验技术,洋为中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对于裁判员来说,他们是根据比赛的规则组织比赛,并对比赛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裁判,是体育比赛公平竞争的基础。在我国,体育职业化的时间不长,裁判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培训体制尚不健全,不同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裁判员业务水平和执法经验有较大的差别。高级裁判人才缺乏,部分奥运正式比赛项目尚未实现国际级裁判零的突破,并且即使是高水平裁判员,其外语水平也普遍不高。这样某些裁判员因不通晓比赛规则,不能用外语进行恰当的交流,导致错判误判,从而影响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这与2008年奥运盛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的要求相矛盾,不利于奥运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外,据调查得知,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外语绝大部分是英语、法语,而忽视了对小语种外语的学习,如阿拉伯语、希腊语,从而导致了在某些语种上出现空白,这些不适应北京奥运会对语言沟通上提出的要求。

2.3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缺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世界性综合运动会,早已超出其纯粹体育赛事的意义,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各国充分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竞技场。因此,它的成功举办需要高层次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从表3可知,我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主要以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为主,基本能满足目前的工作需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举办目前世界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奥运会,要培养既懂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又通晓国际奥林匹克事务的国际型高层次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任务十分艰巨。

据预测,参加2008年奥运会工作的人才需要20余万人,其中3~4万是体育竞赛组织人才,而其中的1/3又是高级体育竞赛组织人才。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人文奥云、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将使本届奥运会更具时代特色,届时大量高科技手段将被运用到赛事中。因此,通晓奥运事务并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国际化、高层次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和掌握高科技手段的人才将倍受青睐。

2.4培训次数较少,且培训渠道单一全国体育系统中,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共3 093人,参加过政治理论培训的有1 853人,占59.9%,没参加过政治理论培训的有1 240人,占40.1%;参加过业务培训的有1 822人,占58.9%,缺1 271人,占41.1%;参加过技能培训的有1 082人,占35.0%,缺2 011人,占65.0%。以培训过1~3次的人员较多。其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最少,仅占35.0%。说明我国的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次数相对较少。

竞赛组织工作人员共5 850人,其中参加政治理论培训的有2 411人,占41.2%,其中有2人没参加过理论政治培训;缺3 439人,占58.8%;参加业务培训的有3 231人,占55.2%,缺2 619人,占44.8%;技能培训的有2 069人,占35.4%,缺3 781人,占64.6%。

裁判员共20 079人,其中参加过政治理论培训的有7 963人,占39.7%,其中有12 116人没参加过理论政治培训,占60.3%;参加业务培训的有12 255人,占61.0%,缺7 824人,占39.0%;技能培训的有7 819人,占38.9%,缺12 260人,占61.1%。

从三类人员培训的总体情况可知,大部分只进行过1~3次培训,这说明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培训次数相对较少。其中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员最少,仅占35.0%。另外,除参加过业务培训的裁判员人数所占比例高于没参加过业务培训的裁判员的比例外,参加过政治理论课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裁判员人数所占比例都原远远少于没参加过政治理论课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裁判员人数所占的比例。这样的培训次数很难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竞技体育及国际竞赛组织相适应。培训次数少,也是造成我国高层次裁判人员少的另一原因。

因此,要改变全国体育系统中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现状,我们就要增加培训次数,改变培训方式和渠道,如有条件,可以多派些中层以上级别的运动员到国外去进修,这样既能充实裁判员自身的头脑,同时,也能使我国的裁判员队伍能更好的跟国际接轨。

从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培训渠道来看,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人员居多,而参加过培训的也是主要参加上级单位举办的培训,分别占各自总参加人数的55.3%、50.4%和55.8%,这说明培训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不利于被培训者的学习。另外,这种单一的培训渠道,也不利于被培训者开阔视野,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应采用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并且要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工作经验的人同时参加,如有条件更要加大出国培训机会,这样既有利于人才之间的互相学习达到优势互补,同时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

3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对策研究

3.1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区域协作,优化竞技体育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举国体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我国竞技体育不断走向世界的根基。中国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后共参加6届夏季奥运会,奥运金牌由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要想办好2008北京奥运会,获得更大的突破,更要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紧紧围绕奥运战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完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选拔、培训、综合评价、激励机制等各项制度,引导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合理流动,使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在管理、科研、区位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有机结合,提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加大支援西部地区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工作的力度,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

另外,需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配置,通过行政手段保护高水平(或高层次)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坚持走“与体育院校或与高校联合”的道路。在管理办法上,注重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宏观管理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努力改进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交流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成功率。

3.2成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学校国家体育总局应根据当前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总局和各省体育局的优势,采用单独或与体育院校或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成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学校,以彻底解决培训时间短、知识结构不合理和流于形式等培训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培训质量。例如:对裁判员的培训我们应按照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的要求,制定裁判员队伍培训计划。首先,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大力加强高等院校中裁判员的培养;其次,加强中、青年裁判的培养,对那些思想品德端正、专业素质好、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中青年裁判员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鼓励和支持考取国际级裁判员,获得执裁国际性比赛的资格;最后,加强女性裁判的培养,由于女性裁判受性别、年龄、体能及家庭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能够常年从事裁判工作且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极少。因此,应选择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体能好,且能长期从事裁判工作的女性加入到裁判队伍中。

3.3建立裁判员“沟通平台”和“绿色通道”由于我国的裁判员还没有实行职业裁判员制,大多数都是业余的裁判员,有自己的一份本职工作。据调查得知,我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大部分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其中裁判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最大,为78.0%。而裁判员的工作要经常外出,势必就会影响到自己本单位的工作,进而影响到裁判员职称评比和一些福利的分配。因此,要想使其他单位的人更多的参与到竞赛中来,有必要建立一个“沟通平台”和体育人才的“绿色通道”。例如:建立体育人才网,对其资料进行录入,当大赛需要时由组委会出面致函和所在单位进行协调沟通,使人才尽其用。而对于高级别竞赛组织人才,如果在企业工作,若遇大赛时,赛事筹备委员会应主动与其所在单位协商,请求其对该人才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其在为大赛服务期间无后顾之忧。

3.4以强化培训为手段,提升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综合素质

3.4.1借鉴“校本培训模式”中的理念和策略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对象的一种师训模式,其性质是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在职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好、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强调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的培训,从规划、实施、管理乃至评估,在教师的直接参与下在校内进行,扬弃了传统的外控式观念。进入这种培训能随时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景和过程中,能为教师提供随时性服务。我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可以参照,探索以总局或各省体育局或基地或直属院校为本的培训方式,降低培训重心,强化增进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专业化是体育竞赛组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

3.4.2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在培训形式上,采用办辅导班、讲座、研讨会、沙龙等多种形式,内外结合(聘请外来专家和本单位的某方面有专长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长短结合(根据培训内容设定长短不同的培训时间)、平战结合(平时和大赛前为完成突击任务临时调整时间和培训内容)、培训与自学结合(培训班的学习与自学训练结合)等。

3.5加强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外语学习

3.5.1努力营造外语学习环境,不断培养创新能力外语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要创造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让从事体育竞赛组织者经常实践。例如开办体育外语专业、举办外语演讲和比赛、借用外语节目学习、模拟国际学习研讨会议、模拟体育赛事解说等。

3.5.2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不断提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外语水平举办“奥林匹克与人类文明”为主题的高层论坛,邀请国际奥委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著名奥林匹克专家、奥林匹克优秀选手来北京演讲,探讨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和平,多元文化的关系,使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在丰富体育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同时,应选派一些年轻的体育竞赛人才去国外深造,不断提高应用外语的能力。

3.5.3采取交叉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养复合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是目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采用体育与外语交叉培养模式,把外语作为一种技能、一种信息载体、一种提高索质的途径,不断提高体育人才的外语水平,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牡娣.CUBA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2):26-27.

[2] 厉丽玉.竞技队伍与人才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3):23-26.

[3] 任海,等.论体育资源配置模式——社会竞技条件变革下的中国体育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1-5.

[4] 王剩利.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69-71.

[5] 吴忠义,等.21世纪初期广东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特征及培养目标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04-106.

[6] 江俊世,等.试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64-65.

调试工作组织措施 第5篇

根据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的特点,并结合电力部有关启动调试的规定,在机组的调试工作中,将组建试运行指挥部及其下属的各类分支机构,以便组织和指挥调试工作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1.1.1 试运指挥部

1)试运指挥部由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组成,设总指挥一名,由工程主管单位任命;副总指挥若干名,由总指挥与监理、施工、调试、生产、建设、设计院等单位协商后,提出任职人员名单,上报工程主管单位批准。

2)试运指挥部一般至少应从分部试运开始的一个月前组成并开始工作,在办完正式移交生产手续为止。

3)本工程试运指挥部,按照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建议由江苏电建三公司,南京苏安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常州震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等组成。

4)主要职责是全面组织、领导和协调机组启动试运工作;对试运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全面负责;审批启动调试方案和措施;协调解决启动试运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领导和协调试运指挥部各组及各阶段的交接签证工作。

5)试运指挥部下设机构有:分部试运组、整套试运组、验收检查组、试生产组、综合组。各组下设若干个专业组。专业组的成员,由总指挥与有关单位协商任命,并报工程主管单位备案。1.1.2 分部试运组

1)分部试运组一般由施工、调试、建设、生产、设计、监理、制造厂等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设组长一名,副组长若干名,组长由江苏震宁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出任的副总指挥兼任。

2)主要职责是负责分部试运阶段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和指挥领导工作;组织和办理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及提供必要资料。1.1.3 整套试运组

1)整套试运组由调试、施工、生产、建设、设计、监理、制造厂等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设组长一名,组长由江苏震宁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的副总指挥兼任,副组长若干名,由监理、施工、建设、生产等单位代表担任。

2)主要职责是负责核查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应具备条件,提出整套启动试运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启动调试方案和措施;负责整套启动试运的现场指挥和专业协调工作;审查有关试运和调试报告。

3)分部试运组和整套试运组下设汽轮机、电气、热控等专业组,专业组的成员一般由总指挥与有关单位协商任命。1.1.4 验收检查组

1)验收检查组由建设、施工、调试、生产、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参加,设组长一名,副组长若干名。组长由建设单位出任的副总指挥兼任。

2)主要职责是负责验收签证,核准分部试运验收单的手续,未经核准不得试运;负责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和调整试运质量验收及评定结果记录、安装调试记录、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的核查评定及其交接工作;组织对厂区外与市政公用单位有关工程的验收或核查其验收评定结果;协调设备材料、备品配件、专用仪器和专用工具的清点移交工作。

3)工程质监站的代表参加并负责监督有关工程质量的事项。1.1.5 生产准备组

1)生产准备组由生产、建设等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设组长一名、副组长若干名,组长由生产单位出任的副总指挥兼任。

2)主要职责是负责核查生产准备工作,包括运行和检修人员的配备、培训情况,所需的规程、制度、措施、系统图、记录簿和表格、各类工作票和操作票、设备铭牌、阀门编号牌、管道流向标志、安全用具、生产维护器材等准备情况。1.1.6 试生产组

1)由生产、调试、建设、施工、设计等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主要设备厂应派员参加。设组长一名、副组长若干名,组长由生产单位出任的副总指挥兼任。2)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试生产阶段的调试、消缺和实施未完项目等。1.1.7 综合组

由建设、监理、施工、生产单位的代表组成,设组长一名、副组长若干名,组长由建设单位担当,可由该处的副总指挥兼任。注:

根据需要各组可下设专业组,专业组成员和组长与上一级组织的参加单位对应。1.2 启动试运中各方主要职责 1.2.1 试运指挥部

1)全面组织领导和协调机组启动试运工作,对试运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全面负责;

2)审批主要调试方案和措施(审批Ⅰ级调试方案及措施); 3)协调解决启动试运中的重大问题;

4)组织领导和协调试运指挥部各组及各阶段的交接签证工作。1.2.2 建设单位

1)全面协助试运指挥部做好机组启动试运全过程中的组织管理。2)参加试运各阶段的检查协调、交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日常工作。3)协调解决合同执行中的问题和外部联系。4)组织协调现场的保卫、消防工作。1.2.3 施工单位

1)按合同要求参与并配合启动试运工作。

2)负责完成启动需要的建筑和安装工程及试运中的临时设施。

3)编写单机、单体试运方案,并交监理单位审查,分部试运组各单位批准。4)全面完成分部试运工作及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5)提交分部试运阶段的记录和文件。

6)做好试运设备与运行或施工中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和临时连接设施。

7)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做好机组整套启动和性能试验需要的试验测点和设施的安装工作,负责进行设备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积极做好文明启动工作。8)移交试生产前,负责试运现场的安全、消防、治安保卫。

9)在试生产阶段,仍负责消除施工缺陷,如与生产单位协商征得其同意,这些缺陷可由生产单位负责处理。10)提交与机组配套的所有文件资料、备品配件和专用工具等。11)配合设计单位做好竣工图。1.2.4 调试单位

1)按合同负责编制调试大纲。

2)编写分系统及机组整套试运的方案与措施。分部试运组组长单位组织审查并批准分部试运措施、方案,重要分部试运方案如DCS复原、汽机启动、主蒸汽吹管,以及整套启动试运行方案由试运指挥部总指挥审查和批准。3)按合同提供或复审分部试运阶段的调试方案和措施。4)密切配合施工单位实施分部试运及以后的验收签证。5)全面检查启动机组所有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6)按合同组织协调并实施完成启动试运全过程中的调试工作。

7)组织并填写《调整验标》有关表格,提交整套启动试运阶段有关调试的记录和文件。8)负责提出解决启动试运中重大问题的方案或建议,提出调试报告和调试工作总结。1.2.5 生产单位

1)在分部试运前及机组整组启动前,负责完成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包括水、汽等物质的供应。

2)配合调试进度,及时提供电气、热控等设备的运行定值; 3)参加分部试运及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 4)做好运行设备与试运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

5)在启动试运中,负责设备代保管和单机试运后的启停操作、运行调整、事故处理和文明生产,对运行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6)根据整套启动调试大纲、方案、措施的要求,编写操作和反事故措施,组织运行人员配合调试单位做好各项调试工作和性能试验;

7)移交试生产后,全面负责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1.2.6 设计单位

1)结合工程进度负责必要的设计交底和修改工作。2)提交完整的竣工图。1.2.7 监理单位

1)应按合同进行机组启动试运阶段的监理工作。2)参与审查调试计划、调试方案、调试措施及调试报告; 3)协调工程的分部试运工作; 4)参与整套试运行;

5)对在试生产期间出现的设计问题、设备质量问题、施工问题提出监理意见。1.2.8 设备供货单位

1)按合同规定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2)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3)负责处理责任性设备问题,协助处理非责任性设备问题。2 启动调试工作原则

1)试运机组的运行值长在试运期间的试运工作接受整套启动试运组的领导,按照试运方案或调试负责人要求,指挥运行人员进行监视和操作,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整套启动试运组汇报,并根据具体情况直接或在调试负责人指导下,指挥运行人员进行处理。

2)运行专业负责人在试运工作方面接受专业调试人员的技术指导,按调试措施或调试要求组织本专业运行人员进行监视和操作,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调试人员汇报,并根据实际情况直接或在专业调试人员指导下进行处理。

3)运行人员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应遵照有关规程进行操作监护,在进行调试项目实施时,应遵照有关调试措施或专业调试人员要求进行操作监护,如果调试人员的要求影响人身与设备安全,运行人员有权拒绝操作并及时向上一级指挥机构汇报。在特殊情况下,应按整套启动试运组要求进行操作监护。

4)在试运中发现故障,若暂不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安装和运行人员均向专业调试人员或整套启动试运组汇报,由专业调试人员决定后再处理,不得擅自处理或中断运行,若发现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故障,可视具体情况直接处理,但要考虑到对其它系统设备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及时通知现场指挥及有关人员。

5)调试人员在进行调试工作前应向安装、运行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便尽早做好准备工作和配合工作。在调试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指导运行人员恢复稳定运行状态;若发生故障,指导和帮助运行人员处理。

6)试运期间,设备的送、停电等操作严格按有关规程的工作票制度执行,由当班运行电气值班人员或电气施工值班人员共同前往、操作和监护。7)安装人员在试运期间负责运行设备的维护和消缺。在处理缺陷时,应征得专业调试人员的同意,办理相关的工作票手续后方可进行。

会务组织工作流程 第6篇

一、拟写会议电报

包括会议主题、会议时间、会议召开地点、参加人员、日程安排、报到地点、呈办公室领导审阅、呈主管领导签发

二、会务准备

(一)编制会序册 1.会议须知 2.会议议程安排

3.会议代表食宿安排,住宿房间、就餐位置、会场座位

4.核对与会人员名单(二)会场布置 1.悬挂会标

2.根据需要,摆放鲜花 3.检查音响、照明等设备

4.按排名确定领导主席台入座位置,并摆放姓名牌 5.按会序册确定的位置摆放与会人员的姓名牌(三)就餐安排

1.提前督促后勤中心提供就餐菜单交领导审查 2.根据会议代表、工作人员、民族习惯合理划分就餐座位安排

(四)召开会议工作人员协调会,明确分工 1.安排与会人员报到 2.提前到会场组织与会代表就座,维护会场秩序 3.安排与会人员就餐,并随时掌握会议进度,做好与会代表用餐准备

4.做好文艺晚会等各种娱乐活动组织

5.根据会议需要,安排有关领导同志看望与会代表 6.提前征询与会代表意见,预订返程车票或作好返程安排。

7.按照会议要求,安排与会人员留影记念

8.做好与会代表返程,安排有关领导或工作人员送行

三、后勤保障

1.与后勤中心联系,提前对房间管道、线路进行检查与维护,做好会议期间水、电的供应

2.根据会议要求,做好车型、车种、数量的准备,并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竞赛组织工作总结 第7篇

公寓党团学组织

2011—2012学年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公寓党团学

组织工作总结

在2011——2012学年里,我们公寓党团学组织一共开展了以下工作: 1.公寓党团学组织干事每周对宿舍进行不定期检查,了解学生住宿情况并及时反馈学生问题。在检查时对晚归、夜不归宿同学进行认真、如是登记,并及时、如实上报学院、楼长以及值班老师。

2.配合学校、学院、公寓和学联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防止各类治安消防事故的发生。维护学生公寓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秩序。

3. 每周定期对宿舍卫生进行检查,以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出最优宿舍、最差宿舍,并将宿舍卫生检查结果在学院教学楼内、公寓楼内以及学院简报上公布,对连续三次评为最优宿舍的给予奖励,连续两次评为最差宿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4.学生干部以及楼层负责人配合楼长进行巡楼工作,防止和制止公寓内部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维护公寓楼内正常秩序。楼层负责人要及时、如实反映各楼层情况(如:各楼层需维修的公共设施、学生违规违纪行为等)。

5. 责设计制作公寓楼内黑板报、海报等,协助楼长下达公寓管理中心、学院、公寓楼的各项通知和注意事项。

6.组织开展各类健康有意义的公寓文化活动,促进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

7. 协助楼长做好相关工作。

商务学院公寓党团学组织

竞赛组织工作总结 第8篇

1工程概况

安顺煤矿井田面积约为18.5 km2。可采煤层为M0、M8、M9 3层,平均煤厚分别为2.05,1.21,1.53 m;煤层倾角2°~6°,煤层赋存较稳定。M0煤层平均瓦斯含量8.92 m3/t(建设期间因多次发生煤与瓦斯突出而停采);M8、M9煤层平均瓦斯含量分别为9.45,9.23 m3/t。煤尘无爆炸危险,经测定煤层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1.1工作面概况

9100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高档普采工艺开采。工作面设计长度160 m,推进长度567 m,面积93 900 m2,工作面采高1.53 m,可采储量21.8万t。

1.2工作面地质与瓦斯情况

(1)地质构造情况。

该工作面地质条件较简单。在切眼掘进至86 m处揭露1条正断层,其产状:走向42°,倾向72°,H=3.46 m。受断层影响,2008年3月掘进过程中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

(2)煤层产状、煤厚、煤层结构。

根据工作面探煤厚资料分析,煤层平均厚度1.53 m,煤层结构简单。煤质水分2.07%,全硫含量为0.38%~4.98%,平均密度1.54 t/m3。

(3)工作面瓦斯情况。

工作面煤层透气性系数0.056 553~0.110 620 m2/(MPa2·d)。瓦斯流量衰减系数为0.024~0.069 d-1,百米钻孔瓦斯流量为13.854 6 L/min,工作面瓦斯含量约为20 m3/t。

2回采过程中防突技术措施

瓦斯预抽后、回采前对工作面采取瓦斯排放措施,排放孔间距2 m,每循环保留5 m的排放超前距。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取3项指标(煤钻屑解吸指标Δh2、瓦斯涌出初速度qm和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对防突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效果检验。

3工作面生产组织分析

生产组织采用“二九一六”制度,即早班8:00—14:00进行检修和防突效果检验工作,中班14:00—23:00、夜班23:00—8:00生产。生产组织安排如图1所示。

3.1生产组织影响情况和弊端

在生产过程中,防突钻孔孔深为11 m的67个,深13 m的13个,效检孔10个,孔深8 m,允许掘进6 m。钻孔总进尺986 m。施工时瓦斯排放时间和原煤产量见表1。由表1可知,弊端的关键所在是完成瓦斯的排放影响正常生产。

3.2瓦斯排放影响正常生产原因分析

(1)生产组织方面。

施工时间计划1个班用时6 h,实际消耗排放孔、效检时间为8~13 h,生产时间每天只剩下11~16 h。生产班从14:00开始生产,但是防突、效检工作没有完成。14:00—21:00时间段只能辅助效检班工作,到21:00才能生产。21:00以后夜班交接班开始,中班不能生产,夜班完成3刀煤,生产时间特别紧张。

(2)施工难度方面。

排放孔孔深10 m,保证5 m超前距离后允许推进5 m,排放孔施工时间一般为6 h。施工11 m孔深后,施工难度大,很容易导致卡钻、夹钻,施工时间长。

(3)人员组织和工效方面。

由于排放孔和效检工作施工时间长,中班生产人员工时利用率低,导致生产不正常。

4生产组织优化方案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安顺煤矿具体实际,对生产组织进行优化。

(1)人员组织方面。

工作面每天计划推进8刀煤,工作面生产组织分为“四六制”执行,即每班6 h,8:00—14:00进行检修和防突效检工作,14:00—20:00工作面生产,20:00—2:00工作面防突、效检及检修,2:00—8:00工作面生产。生产组织安排如图2所示。

(2)排放孔、效检孔施工方面。

工作面日排放、效检分2班进行,2班生产。每循环排放孔孔深为7 m的67个,10 m的13个;效检孔10个,孔深5 m,允许掘进3 m;钻孔总进尺649 m。施工时瓦斯排放时间和原煤产量见表2。由表2可知,完成排放孔时间不再影响正常生产。排放孔每循环施工649 m,日施工排放孔进尺为1 298 m,虽然排放孔总进尺加大,但是单孔深度减少,消耗时间减少。

5方案对比分析

(1)技术方面。

2种生产组织都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排放孔保留3 m超前距、效检孔保留2 m超前距的要求[1]。

(2)施工方面。

优化前,排放孔孔深致使施工时间长,导致发生钻孔事故概率增加。生产组织优化后,虽然排放孔总进尺量大,但是施工难度小,施工时不容易产生钻孔事故。

(3)检修方面。

机电事故也是生产过程中关键的影响因素;避免因机电事故影响生产,关键在于加大机电设备保养、维修力度。生产组织优化后工作面6 h检修,6 h生产,能减少机电事故影响。

(4)经济效益方面。

生产组织优化后,工作面从以前平均日产量为920 t提高到1 760 t。每月生产时间按25 d计算,矿井月产量从2.3万t提高到4.4万t;矿井单产单面年产量由27.6万t提高到52.8万t。

6结语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顺煤矿的具体生产情况,对原有不适应要求的“二九一六”生产组织制度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更合理的“四六制”。实践表明,生产组织优化后不仅满足了矿井防突要求,在施工、检修等方面优点明显,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参考文献

上一篇:金黄的向日葵拟人句下一篇:洋河酒业操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