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菊花人生

2024-07-13

散文:菊花人生(精选9篇)

散文:菊花人生 第1篇

菊花茶似的人生散文

一人,一书包,一杯子,来到图书馆五楼,特意选了一个靠窗户的位子,因为在这里可以远眺,让自己的眼睛呼吸绿色,让自己的鼻子亲吻清新的空气。

手漫无目的地翻着手中的书,视线却不自觉地移到了窗外,举起手中的杯子,细酌一口菊花茶,淡淡的,香香的味道在嘴里膨胀,渗透入血管,带到全身,闯入每一个细胞。顿时烦恼消除,让人倍感清新。不知何时起,我已经莫名爱上了着平凡而又独特的味道。

淡香,仿若置身于雨后的森林中,凉凉清风拨动心弦的感觉;又仿若置身于白云缭绕的天空,轻轻踏云的感觉。正值窗外物景朦胧,又品尝着这淡淡的菊花茶,让我好似在仙境中腾云驾雾,饮茶赋诗,要是再加上一段琴声,该是另一番洞天了吧...

俗话说:茶,一杯为品;两杯为解渴;三杯为饮牛饮马。菊花茶亦是如此。菊花茶的淡香需要慢慢品味。一口,或许你会觉得它很平凡,但第二口,第三口,平凡但又独特清淡的味道会在体内蔓延,赶走内心的烦躁,消除你的欲望,让你全身心在淡香的世界里徜徉。此时你会感觉,你会惊叹,如此平凡的味道却有如此惊人的力量。

品菊花茶其实就是在品人生,看似平淡无奇的人生却有着别样的味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或是社会上有更出色的人,我们的光芒被遮盖了,或是我们太匆忙,遗忘了品味自己。不要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感到难过,只要不平庸,你也会是很出色的,因为平凡中往往孕育着伟大。文学大师季羡林的平凡生活孕育了可以用奇迹形容的文学成就。品一口为平凡,品一杯下来则独特。是的,一个人是平凡,但平凡的累加就成了伟大。中国就是一个例子,平凡的中国人成就了一个伟大的集体,一个神话。

呵呵,其实我们都是平凡的个体,但都像菊花茶那样有着自己别样的味道。不要因为平凡而妄自菲薄,也不要因为伟大而目中无人。如果你是那样的人,那么就自己泡一杯菊花茶,自己慢慢品味一番人生的真谛吧!

散文:菊花人生 第2篇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说的那样:处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充分地理解他那决然离开人人都认为是幸福生活的官场情怀?能够体悟出他那处在世俗纷争、虚伪污浊的官场中的苦痛与无奈?他明白,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是根本无力挽回历史潮流的。既然这样,他就没有必要留恋,就只有选择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寞,甚至还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他嗟叹自己的才华竟在这官场中充分地施展。他只有内在心里矛盾,在内心痛苦,从而派生出外在的“菊花”情结,“菊花”人生。

于是,陶渊明希望自己“入”则清闲、自在,忘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出”则大济天下,兼济贫穷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或许正因为他的抑郁和极度挣脱,使得他在战胜世俗,战胜自我的拼搏中,给了世人一种惊世骇俗的超然,一种出乎寻常、回归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静美。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陶渊明“出乎”的,便是外在的豁达、潇洒;“入乎”的.,似乎就几近于闲情、雅致了。

我们常常只看到陶渊明简单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出乎其外”,却不知,他的思想挣扎、心情苦闷而复杂的“入乎其内”。或许有人说他超然,或许有人说他超傻,这些,相对与他而言都并不重要。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对人生,对自然的真爱,是他对超越平常人生的与众不同的全部诠释。

现代散文中的人生况味 第3篇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传奇人物, 也是一位被“流言”所笼罩的神秘才女。张爱玲以小说闻名, 与同时代许多作家一样, 她也是一位散文家。她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作品是英文散文“What a life, what a girl’s life”, 刊登在1938年的《大美晚报》上, 里面写的是自己的一点惊险的经验。有学者认为, 张爱玲的散文成熟作品要早于她的小说, 她的散文可与林语堂、周作人、郁达夫、鲁迅等作家的散文相提并论, 自成一格。我之所以选择《童言无忌》, 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题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也是散文家笔下最常见的, 借此可以对比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可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 特别是她对自己所经历事件的态度、情感;也想由此对现代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稍作讨论。

散文究竟是为谁而写?写作者心中有没有假想的读者?张爱玲说, 用“童言无忌”这个题目并不是要说犯忌讳的话, 也没有一吐为快之意, “不过打算说说自己的事罢了”。“说说自己的事”有两个连带的问题:一是有没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听, 或许还有些回应, 自然是一件乐事;无人愿意听, 或者碍于情面装着听, 在说者这里就会产生不安, 在听者那里或许会有嫌烦。二是倘若没人愿意听, 自说自话, 就有自我炫耀以引起他人兴趣的嫌疑。但作者还是决定要“随时随地把自己的事写点出来”, 她虽然以“免得压抑过甚”到年老“一发不可复制”来调侃自己, 不过很显然, 对散文来说, 写比听更重要。

因此, 散文是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 是为自己而写, 是为满足自我倾诉的欲望。就像作者在《私语》开篇所说:“‘夜深闻私语, 月落如金盆。’那时候所说的, 不是心腹话也是心腹话了罢?……所写的都是不必去想它, 永远在那里的, 可以说是下意识的一部分背景。就当它是在一个‘月落如金盆’的夜晚, 有人嘁嘁切切絮絮叨叨告诉你听的罢!”为自己而写的散文, 就是夜深人静时说的心腹话, 不必去想就可以娓娓道来。也因此, 散文的假想读者首先是自己。现代人特别重视自我, 强调个性, 每一个自我既相同又不同, 人人都会有倾诉自我的欲望, 人人也都会有倾听跟自我相同或不相同的人诉说的愿望, 写作者其实不必为是否有人倾听而操心———一开始就决意为他人、为心中臆想的读者所写的散文, 往往给人以指手画脚、盛气凌人之感, 反遭人排斥;而那些抱定是为自己而写, 写的也不过是自己的琐事与感悟的写作者, 他们的作品会“自动”寻找情投意合的读者, 并在他们心中引起回应。

“童言无忌”这个题目, 表明作者要写“无忌”的散文;童言之所以无忌, 因为它往往是一种真言, 虽不免使人难堪, 却极可能道出了某种真实的存在。在本体意义上, 散文正是一种童言, 一种真言;或者说, 是我们成年之后试图返回童言即真言状态的一种努力, 散文这时就是最恰当的一种文体形式。“无忌”的散文意味着作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 只有那些真实发生的、未经伪饰的、刻骨铭心的事物, 才可以进入到散文的言说中去。它们是你生命中的一段历程, 一个插曲;它们可能使你在一瞬间, 恍然觉察到当年没有觉察到的意味, 并帮助你看清现在的你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你。所以人们常说, 散文最能见出作者的本我、真我。所谓散文不能虚构, 也应当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

在张爱玲这里, 散文本质上不是为说而说, 并且首先不是为别人而说。散文要与之对话与交流的第一对象是自我, 是与写作者所描述的事件、场景中的“我” (过去的“我”) 已然不同, 或者依然相同的另一个“我” (现在的“我”) 的对话与交流。因此, 散文具有审视或反思自我的功能。而读者会跟随写作者的叙述作出相似的反应, 他们在作者笔下看到或与自己相似, 或与自己完全异样的人生, 因此而亲切, 而讶异, 而慨叹。在这个意义上, 与其说写作者是为了呈现一个自我, 不如说是为了追寻那个谜一般的自我;或者说, 散文写作是为了求证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者:“你看, 从前的我是那个样子, 现在的我为什么连我自己都感到陌生了呢?”散文的文学性也在这里表现出来:它与其他文学文体固然有很大的不同, 但依然是以探索人与世界的本质存在, 追问人与世界的生存状态为己任的。

张爱玲的这篇散文, 确证自我与探寻迷失的自我这两种意图同时存在, 有时是交替推进, 用她的话说, “就是这样充满了矛盾”———优秀的散文所表现的几乎都是充满矛盾的个体, 生活在一个同样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比如《钱》, 从“抓周”写到时下上街买菜, 作者坦诚自己是“拜金主义者”, 也不再为“小市民”的称呼而局促。这固然是因为“从前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 只知道钱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一种因现时的自食其力而从内心涌出的愉悦。可是, 作者又从苏青的一切靠自己的“至理名言”中品味到了“苍凉”, 那是一种在自食其力中才能感受到的生活的磨折和艰辛。这是以前从未体会到的。文中提到囤货的事, 也见出她在生活中的精打细算, 有着小市民一般的精明。当时正值上海沦陷, 纸币不值钱, 家家户户都囤积物品。除了乔琪绒衣料, 张爱玲还囤积过白报纸, 她的第一部散文集《流言》就是用这些纸印制的。据她自己说, 那段日子, 晚上睡觉她就睡在白报纸上, 感觉有一种空前的实在。《钱》的结尾写买菜和拎网袋绊子的细节, 尤为生动:

我拎着那湿濡的绊子, 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自己发现与前不同的地方, 心里很高兴———好像是一点踏实的进步, 也说不出是为什么。

从富家娇女到“落难公子”, 世事难料, 作者的身份、处境大为不同, 她也忽而发现自己的心性、脾气有了“一点踏实的进步”, 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过, 她不会因此在钱的面前像母亲一样自视清高, 或者像昂然挺胸的女子以能养活自己而负气, 她依然会喜欢钱, 依然会斤斤计较, 不改自己“拜金主义者”、“小市民”的“本色”。在日常生活中, 张爱玲哪怕是与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饭, 也是AA制, 财钱清爽。她的姑姑当初为了搭救她, 曾经被她的父亲、也就是自己兄长打伤住院;张爱玲避乱来到上海, 姑姑又把她接到自己家住。即便这样, 张爱玲与姑姑也是“亲兄弟, 明算账”, 以至姑姑说她是“财迷”。但张爱玲毫不介意, 还笑着到处学给别人听。张爱玲不喜欢sentimental, 从不悲天悯人, 而是实实在在地享用自己的所得, 从不顾忌他人的评说, 我行我素。如果说我们从散文中看到了一个真我, 那也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极具个性的真我。

再比如《穿》中, 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我”, 同样是率性的“真我”:“八岁我要梳爱司头, 十岁我要穿高跟鞋, 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 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张爱玲对服饰的喜爱和考究, 因学过绘画而对颜色搭配的精到见解, 是构成她的传奇性的重要部分。当然, 这篇短章的主旨是在由此引出“衣服是一种言语, 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的观点, 进而过渡到谈论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的难解难分。因此, 最引人注意的是收尾两段场景、语言描写。这两个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作者现在回想起来都带有浓厚的戏剧化色彩, 却又不是戏剧。在两处场景中, “我”都说了真话, 并无曲意逢迎之意, 是童言也是真言, 但为何一个令他人感动也令自己感动, 一个却让现在的“我”“想起来更觉耿耿于心了”呢?这里面是否可以用道德是非来评判呢?作者不知道, 我们也无从得知, 甚至无法替她作出判断。但是, 我们却能从中深切感受到“真我”的存在:一个矛盾的、困惑的, 连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的“我”, 伫立在我们的眼前。

就这篇散文而言, 张爱玲眼中的真我或本我是什么样的?她看清楚了吗?她让我们这些有意倾听的读者弄清楚了吗?似乎很鲜明, 但细想之下不免又含混。所以, 真我并非预先存在于写作者的脑海, 然后用语言文字写下来, 让读者一览无余。真我之真的含义, 除了这个“我”是矛盾的、变化的, 还在于写作者希望通过语言文字来追寻和确证自我的复杂性、多面性, 但这依然是困难重重的。“认识你自己”, 这句古老的哲言正好可以用以概括散文的初衷和目的。浅薄的散文与厚重的散文在此分野:前者是为了呈现一个“完美”的自我, “叫人家也来瞪眼看”;后者苦于自我的日渐迷失或弥散, 于是将自我细细解剖, 给自己看的同时, 也给别人看。

书写“我”的散文自然会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不论是在散文还是小说中, 第一人称叙述都是一种回顾性叙述, 区别只在于一个是真实作者, 一个是真实作者虚构的人物。这种叙述通常有两种眼光在交替起作用:一是作为叙述者的“我”追忆往事的眼光, 一是被追忆的“我”当时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这两种眼光形成了第一人称叙述中特有的双重视角, 叙事学分别称为“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双重视角可以体现出同一个“我”在不同时期, 对事件、人物的不同看法或认识。我们来看《钱》中的两段文字:

生平第一次赚钱, 是在中学时代, 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 报馆里给了我五块钱, 我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我母亲怪我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 可是我不像她那么富于情感。对于我, 钱就是钱, 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

有些东西我觉得是应当为我所有的, 因为我较别人更会享受它, 因为它给我无比的喜悦。眠思梦想地计划着一件衣裳, 临到买的时候还得再三考虑着, 那考虑的工程, 于痛苦中也有着喜悦。钱太多了, 就用不着考虑了;完全没有钱, 也用不着考虑了。我这种拘拘束束的苦乐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每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我就局促地想到自己, 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

第一段文字基本上出自“经验自我”的眼光, 只是最末一句叠合了“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的双重目光;也就是说, 在对待钱的态度上, “现在的我”对“过去的我”是肯定的, 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在第二段才看到, 当美好岁月一去不复返, “我”为何会为买一件衣裳而再三思量。我们可以感觉到, “现在的我”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那个有着小资产阶级“拘拘束束的苦乐”的“我”, 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时的“我”的“局促”和窘迫, 但却依然不想改变这似乎与生俱来的“财迷”的秉性。

在几篇短章中, 《弟弟》最接近小说笔法, 仿佛一篇精妙的笔记体小说:叙事的简洁, 活灵活现的细节和语言描写, 简笔勾勒的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头一尾的强烈反差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同时, 这一篇所写的人和事, 也几乎全部出自“经验自我”的目光, “叙述自我”没有作任何干预。但很显然, 隐身的“叙述自我”讲述这个故事的用意并不在写弟弟的自暴自弃, 破罐子破摔, 而在写“我”从中感到的“寒冷的悲哀”, 以及对于这个家庭的长久仇恨心理的由来;正是这个家庭毁灭了美丽纯真的弟弟, 甚至使他在“我”面前不再有妒忌之心和压迫之感, 形同槁木, 心如死灰。“我”的痛苦不仅为他, 也为自己。“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双重视角, 使张爱玲的散文充满了小说叙事的张力;而“叙述自我”具有的反思和自省的特征, 又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也更为可信的自我。

散文的自我表达与表达自我, 与语言和结构是分不开的。读者面对的是文本, 是语言及其结构的实体。时间关系, 我们不展开了。

不论散文怎么写, 它最终的目的都不是要呈现生活本身的样貌———那样我们不必看散文———而是表达写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不过, 所谓感悟不是抒几句情、发几点议论或卒章显志、来点升华那样简单。张爱玲的散文至少显示了感悟的两方面含义:第一是新颖。新颖与否取决于两点: (1) 是来自写作者的体验还是鹦鹉学舌、移花接木。这需要眼界, 也依赖慧心, 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达成。没有感悟硬充感悟固然不好, 鹦鹉学舌者以他人体悟冒充自我经验, 因此之故往往要竭力掩饰学舌的痕迹, 这样的散文只能让人退避三舍。 (2) 是否能给读者以启迪。写作者出于自身的体验如果与读者并无不同, 自然难以触动读者。这类散文是我们见得最多的。第二是自省。感悟的新颖性和启迪性, 很大程度上来自自省意识;自我的本真与否, 与是否自觉地解剖自己有着密切关联。张爱玲所说的“我我我”的身边文学之所以挨骂, 恐怕不在文学尽写“我”的身边事, 而在于它以此来自鸣得意。她的散文之所以能吸引我们, 打动我们, 与感悟中的自省意识分不开。有自省的感悟不仅让作者感到了“一点踏实的进步”, 而且也会引起阅读者相应的心理活动, 从而与作者形成交流;缺乏自省的感悟, 往往缺乏深度, 并且极易沦为说教或训诫。从一个更高的视野看, 自省意识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

教师的人生如散文 第4篇

教师的人生真实而不虚假。他们愿意捧出一颗心,献上一份爱,送出一片情。三尺讲台诲人不倦,一支粉笔桃李满天。他们播下真诚的种子,虽然悄无声息,却能长出充满希望的新绿;他们送上真诚的钥匙,虽然微不足道,却能收获深切浓厚的真情;他们献上真诚的感化,虽然默默无语,却能将生命中的搁浅一一托起。

教师的人生平凡而无悬念。每天披着晨曦走出家门,伴着星光离开校园;捧着课本走进教室,抱着作业返回书案。天天如此,月月如斯,从温暖的春季走到凛冽冬天,从健硕青年步入衰弱老年。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生活两点一线,简单而又纯粹,平和而又执着。不幻想跻身灿烂的高处,不谋划置身炫目的焦点。教师像一条船,载着一批又一批学生,驶向辉煌的彼岸,驶向灿烂的明天。太多的人都在哀叹,而教师没有时间哀叹。选择了散文似的生存状态,就要甘于清贫,乐于淡泊,勇于坚守。

太多的人都在奢求大福大贵,而教师喜欢润物无声的温婉,习惯随遇而安的淡然,他們的灵魂纯净而又饱满。

太多的人都在祈求回报,而教师的希翼却与众不同:遇到愚蒙者,竭力使之聪慧;遇到幼弱者,努力使之茁壮;遇到后进者,力求使之骎骎日上。埋下种子,硕壮的枝叶交叠披覆,流光旖旎;浇灌幼苗,含苞的蓓蕾迎风怒放,馨香渐起。

我爱菊花随笔散文 第5篇

我未曾留意过它一眼。只在花开时,贪婪地目光露出本性,情不自禁地探出鼻子,很少认真地用些时间与它细心地交流,给它以阳光般的呵护。最原始的方法,只是三天两头地浇了次水。

两年前,这盆菊花如近风残之年,奄奄一息之状,逐渐被人们遗忘在旧楼仓库的一角。它未能理解秋落时的声音,看不到满山的翠绿,听不见小草和蝉声的鸣唱。曾经茂密的躯身,浓荫的叶子像脱了发似的那样苍老难瞧,孤零零地与一堆堆旧书刊、旧报纸、旧桌椅相伴对语。谁人渴望孤独?而它习惯了这种孤独,坚强地挺立着日复一日的春华。外面的秋景纷撒着同一种肤色,果实使它们充盈、富足,从山里山外装满了一车又一车的希望。秋落春又来,我未曾留意过这盆菊花一眼。就在我搬进新楼的那一天,一位好心的大姐收养了它,便对我说:“亏了你把这盆菊花捧了回来,要不然就无法救活了。”“多么少见的菊花品种啊!”大姐自言自语地抱回了家中……是啊!再晚,就无法救活了。我的心象是被猫的爪子狠狠地挠了一下。

一盆菊花的内容的确很薄,那位大姐的身影也的确很薄,普普通通没什么两样,下岗、打工、养家糊口。她养花、爱花、爱着自己的家人,更爱自己的工作。进进出出的大楼地面上你看不到一根头发丝,如镜子般的明亮,我时常把她与菊花相媲美。每个月五百元的工资额,供孩子读到大学,还要服侍半瘫的男人,与之楼内的“白领(儿)”月挣几千元比较,她是一只蚂蚁,在楼里的每一级台阶上弓着背,流着汗,甚至在每个角落如蜗牛一样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她经常对我微笑地说:“你们为了解决那些上访农民工吃饭的问题,熬到了凌晨,有时几天几夜,他们是幸福的;与农民工相比,我也是幸福的”。我懂得了她对待生活的那种热情、乐观、勤劳、富有爱心地人生态度;我懂得了菊花为何开得那么鲜艳!

我爱菊花随笔散文 第6篇

正所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走进中山公园,成千上万朵菊花,花姿俊美,五彩缤纷,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朵“黄松针”,它的花瓣呈针状,在阳光的照耀下,伴随着音乐的响起,真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挥动舞姿呢。你瞧,在这个秋日里,风儿像一个淘气的小孩,无情地剥去了树木华丽的盛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而菊花却以默默奉献的精神感染了秋风,为秋风带来了淡淡的清香味,还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从夏天的炎热到秋天的凉爽和丰收。

与牡丹相比,菊花没有它那么雍容华贵,但是它香气扑鼻;与梅花相比,菊花没有它那么争相斗艳,但是它傲霜斗雪。所以古人有诗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来赞美菊花坚强不屈,顶风斗寒的品质。菊花,你为何能够在这西风萧瑟、百花凋谢、草木枯零、寒霜弥漫的秋季中,傲霜矗立,含笑竞放啊?你是想用无声的呐喊来展示生命的力量吗?

此时,我不禁想到同菊花命运相似的华侨,当年,潮汕人为了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他们在外面饱经风雨但他们没有向困难屈服,仍然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有句话说“爱拼才会赢”,这句话用在华侨身上是再适合不过了。浮想联翩之际,一艘用菊花拼成的红头船突然出现在我眼前,船帆上“团结拼搏,拓展创新”八个大字怔动我的心弦。华侨的艰苦奋斗、爱国爱乡的精神与菊花傲霜绽放、坚强不屈的品质不正相互映衬吗?

我爱菊花随笔散文 第7篇

村子种菊的人家很少,家里唯一的两树菊花,一束是我去别村讨的,另一树是母亲借着亲戚关系和一个老奶奶要的。所以尽管菊树少,但花朵总有开了浪费掉的。不然,杜甫怎么会说“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袖香”。可见菊花是高产的物种。

每一朵菊花踊跃钻出树枝,绿叶就被淘汰,黄色才是主调,而且是高调的黄,耀眼的黄。黄色占了菜园一方天地,几乎没有不被人注意的可能。小妹突然跑来问我可否摘几朵菊花,她和小伙伴玩过家家嫁新娘时要用。我点头应允她便兔子般拔腿就往菜园跑去。

种这两树菊花,开始是没什么意义的,充其量菜园多了一道风景线。没曾想,母亲让弟弟把菊花带去街上卖。弟弟去了一上午,回来时菊花一朵没少。我对母亲笑到,这东西不值几个钱,有人看得上才怪呢。母亲不搭理我,第二日仍叫弟弟带着菊花到街上去。母亲总是这样,菜园里有超出食用的菜便让弟弟拿了换钱,一分一毫都斤斤计较。这是菊花告诉我的。我偶尔也去卖菜,但卖菊花从没去过。

自我认为,母亲另一种对待菊花的方式才算可取。择大而丰厚的花朵,用清水掠过,放在簸箕里晒干,再用真空袋保鲜储藏。泡茶时取出两三朵配合,颇具情调,又新颖又好玩。弟弟和我喜欢喝这样的茶,父亲却无法接受。

饭桌上母亲捧出一碗菊花鸡蛋羹时,我才相信原来菊花真的可以做食材来用。打一碗鸡蛋,多加水,放入洗净的碎菊花瓣,放入少许佐料蒸。时间不需长,到鸡蛋刚熟即可。黄澄澄,嫩森森的菊花鸡蛋羹便散发出淡淡清香,引人垂涎。一家人吃着微苦,淡香的菊花鸡蛋羹,细微的幸福便从味蕾传到心尖。

浅窥史铁生散文中的人生元素 第8篇

时至今日, 再翻看史铁生的作品集, 却仍能在其中看到满纸的生命脉动, 这些有韵律的符号, 似有着非凡的魔力, 牵引着笔者去探寻作品本身更加深层次的涵义。

一.命运的追问

细读史铁生的散文, 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个坐在轮椅上的“恓惶”的“呆想者”, 就是这个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的人, 用尽了一生去探索一件事, 便是命运。

史铁生对命运进行了太多的思索, 多到让我们更愿意相信史铁生是一位哲学家胜于作家。在他看来, 既然“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 而“命运”又让自己只能是其中之一, 不可以调换, 那么就只好尽力当好自己的角色了。就如《好运设计》一文中, 史铁生坐在轮椅上, 想象着来生, 他将此世未了的愿望全部付诸于来生, 他希望自己能够活在自己畅想的生命历程中。但却忽地笔锋一转, 将看似圆满无缺的命运填入了波折与插曲, 最终得出了“上帝爱我”这种形而上的终极结论。

命运的两端是生死, 史铁生对生死的的感悟已入至臻之境, 很少有人能将整个生命历程看得如此的透彻。在诸多篇目中都提到的“荒芜的古园”中, 史铁生通过对莺飞草长、四季变幻的观察体味出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 出生了, 这就不自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通过不断的问自己, 史铁生了解到了生存是为了什么, 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淡漠生死、空灵清秀的语言下面, 隐隐的展现着史铁生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我的梦想》中, 史铁生能够和医生拿生死开玩笑, 其实表明了在认清死之后, 在了解了为何而生的时候, 史铁生反而对生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面对绝境, 史铁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但, ……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

史铁生探寻生死的过程, 是其作品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的过程。如果将史铁生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对比着看, 我们不难发现史铁生的小说是在追忆过往, 而散文则是在总结人生。从《老屋小记》到《我遥远的清平湾》, 从《我与地坛》到《扶轮问路》, 史铁生一边回忆, 一边总结, 逐渐的将命运赋予的意义捋清, 用文字撰写了历程, 用记忆填充了人生。

二.信仰的阐释

二十一岁以后的史铁生, 是背负着苦难命运的史铁生。通过作品可以看到, 一个热爱生命, 热爱运动, 喜欢健壮身躯的男人, 在突然丧失了最引以为傲的能力时, 从濒临崩溃, 到再获新生, 支撑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仰。

信仰是史铁生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选择, 他认为信仰是在苦弱无助的时候的希望, 或者说是在苦弱无助时候对“神”的求助。在《山顶上的传说》中, 史铁生表达了对“神”的释义, 即“什么是神?其实, 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史铁生对信仰的感悟是通过长期患病的痛苦体验到的, 在没有明确的信仰支撑前, 史铁生感悟到的人生总是充满苦难, 但是信仰的力量就在于, 在面对同一境遇时, 你可以把它当做苦难, 也可以说它是幸运, 问题是没有更大的苦难作比照, 你就体会不到这种境遇是幸运还是苦难。关于这层意思, 史铁生是这样表述的, 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 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 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 我老想, 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 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 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 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 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因为在任何灾难的前面都有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想通了上述道理, 史铁生发现, 自己的苦难其实正是上帝赐给自己体会幸福的机会;自己的苦难换个角度看也可以看作是幸运;自己既有苦难的时候也有幸运的时候, 其实人人都是这样。所以, 史铁生说:“抱屈多年, 一朝醒悟:上帝对史铁生和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在《昼信基督夜信佛》的序中, 史铁生曾经说有人问他到底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 他不好回答, 说他是基督徒会得罪佛教徒, 说他是佛教徒会得罪基督徒, 那么就白天信基督, 夜晚信佛祖吧。这真诚而又略带诙谐的话, 笔者认为其实是向读者阐述一个观点, 那就史铁生真正信仰的, 不是简单的宗教, 而是救赎自己认知与灵魂的过程, 无论是那种精神引导, 只要能从中得到解放自身困境, 都是史铁生认为的信仰。正是这种认识, 让史铁生从残破的身体和思想中走了出来, 重新定位了人生目标, 站在了比身体健全但灵魂残缺的人更高的位置。

三.生命的羁绊

亲人、朋友、医生和邻居, 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在最困难的日子里, 是身边周围的人给了他最大的帮助, 是地坛包容了处于人生最低谷的史铁生。正是这些情感的羁绊, 让史铁生能在残酷的命运打击面前缓过神来, 继续向前。

母亲是史铁生着墨最重的人, 无论是著名的《我与地坛》, 或者是《秋天的怀念》以及《合欢树》, 都能从中看到史铁生对母亲特殊的情感。在史铁生刚刚残疾的时候, 脾气暴躁, 很难从现实的悲痛中走出来。身为母亲, 她是比儿子更难过的人。结果史铁生在暴怒时没有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多年之后, 当史铁生有了成就的时候, 却没有办法跟母亲一起分享喜悦, 笔者认为, 史铁生在散文中描述的最大遗憾, 莫过于苦命母亲的早早离去。毫无疑问, 母亲离去的痛, 是史铁生生命中最不可承受的痛。妻子陈希米是上帝在史铁生绝境中的一大馈赠, 史铁生对此也是心怀感激。

朋友是史铁生创作的又一大支撑, 上学时候的同学, 一起插队的知青, 同一时代的知青, 都成了史铁生的慰藉。《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扶轮问路 (代跋) 》中有过充分的描述。在最初生病的日子里, 史铁生的朋友们几乎整日围绕在他的身边, 打消他对疾病的疑虑;到后来双腿瘫痪后, 朋友们对史铁生的照顾又是无微不至, 在青岛, 为了一起坐硬座火车, 刘树纲愿意将他背着进车站, 史铁生看到背完后他苍白的脸, 心存感激。双肾怠工后, 孙立哲带着史铁生游遍美国, 一边游玩一边闻史铁生的尿观察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各种各样的朋友的关怀, 让史铁生的艰难的人生变的通畅了许多。

医生是史铁生一生中绕不开的一群人。史铁生曾经笑言自己“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 许多医生与史铁生成为了朋友, 这些人给了史铁生生命的延续, 多年的交往, 医生的留走, 也让史铁生感受到了存在的无常。还有史铁生的邻居们,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 史铁生的邻居们给过史铁生巨大的精神支撑, 《合欢树》中, 邻居们对重返故居的他的热情款待, 让史铁生能够感受到周围人群对他的持续关爱。

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如果史铁生是一个文化符号, 那么地坛就是印有这个符号的地理坐标。沧桑的古园, 包容了史铁生的颓废与无助, 给予他灵魂淬炼与深邃。地坛与史铁生, 一个荒芜, 一个残破, 但两者的结合却创造出了新生, 史铁生在地坛获得思想的成长, 地坛因史铁生再次显耀。正是地坛,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多出了一位纯粹的作家, 让读者能够获得不同以往的、清澈的精神体验。

四.结语

史铁生先生已经去世四年了, 未竟集《昼信基督夜信佛》也已出版。留给读者的精神宝藏就此打住。百余篇作品, 是史铁生对其一生的凝练与结晶。在这些作品中, 透露出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对人的思考, 对人的本质的探索。这些充满智慧色彩的思考成为了往后人们在阅读史铁生作品时最在意的地方。

“一段生命之轻, 威胁了生命全面之重, 惶茫往灵魂里渗透。”作品中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论述。在了解自己的目标与生命的意义后, 史铁生在文中表现了对命运安排看似的妥协, 他认为智力、相貌、体魄都是天生的, 后天无力给予改变。但笔者觉得, 这种看似的妥协更突出了史铁生不屈的人生品格。在信仰中, 他信神, 更信精神。他将自己内在的不屈隐藏在了看似虚渺的基督与佛陀中。他崇拜卡尔·刘易斯, 也愿意赦免服用禁药的约翰逊;他坐着轮椅打球, 希望和高手过招, 不愿和不如自己的对手一起。他既爱名将们雄伟的体魄, 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参与竞争。这种与史铁生文字淡然的不匹配体现了史铁生残躯下仍然燃烧着的希望竞争的心。

史铁生的散文, 包含了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 对命运的占卜, 他通过散文的抒发, 表现了一个身残志坚的中国文人在面对困苦时的抉择。其文章蕴含的书卷气息以及人生哲理, 值得当前读者积极品味与思考。

摘要:史铁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散文通过对人生及命运的思考, 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本文通过对史铁生散文中包含的人生元素进行浅要分析, 初步得出当前读者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应当领会的侧重点。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生命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好运设计[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5.

[2]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 (上)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4]史铁生.史铁生散文 (下)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5]廖健春.解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J].芒种, 第449期

[6]张渝生.论史铁生散文的终极追问与世俗情怀[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7]张帮俊.史铁生——轮椅上思索人生[J].中国职工教育, 第207期

现代散文中的人生况味 第9篇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一位被“流言”所笼罩的神秘才女。张爱玲以小说闻名,与同时代许多作家一样,她也是一位散文家。她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作品是英文散文“What a life,what a girl’s life”,刊登在1938年的《大美晚报》上,里面写的是自己的一点惊险的经验。有学者认为,张爱玲的散文成熟作品要早于她的小说,她的散文可与林语堂、周作人、郁达夫、鲁迅等作家的散文相提并论,自成一格。我之所以选择《童言无忌》,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题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散文家笔下最常见的,借此可以对比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可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特别是她对自己所经历事件的态度、情感;也想由此对现代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稍作讨论。

散文究竟是为谁而写?写作者心中有没有假想的读者?张爱玲说,用“童言无忌”这个题目并不是要说犯忌讳的话,也没有一吐为快之意,“不过打算说说自己的事罢了”。“说说自己的事”有两个连带的问题:一是有没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听,或许还有些回应,自然是一件乐事;无人愿意听,或者碍于情面装着听,在说者这里就会产生不安,在听者那里或许会有嫌烦。二是倘若没人愿意听,自说自话,就有自我炫耀以引起他人兴趣的嫌疑。但作者还是决定要“随时随地把自己的事写点出来”,她虽然以“免得压抑过甚”到年老“一发不可复制”来调侃自己,不过很显然,对散文来说,写比听更重要。

因此,散文是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为自己而写,是为满足自我倾诉的欲望。就像作者在《私语》开篇所说:“‘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那时候所说的,不是心腹话也是心腹话了罢?……所写的都是不必去想它,永远在那里的,可以说是下意识的一部分背景。就当它是在一个‘月落如金盆’的夜晚,有人嘁嘁切切絮絮叨叨告诉你听的罢!”为自己而写的散文,就是夜深人静时说的心腹话,不必去想就可以娓娓道来。也因此,散文的假想读者首先是自己。现代人特别重视自我,强调个性,每一个自我既相同又不同,人人都会有倾诉自我的欲望,人人也都会有倾听跟自我相同或不相同的人诉说的愿望,写作者其实不必为是否有人倾听而操心——一开始就决意为他人、为心中臆想的读者所写的散文,往往给人以指手画脚、盛气凌人之感,反遭人排斥;而那些抱定是为自己而写,写的也不过是自己的琐事与感悟的写作者,他们的作品会“自动”寻找情投意合的读者,并在他们心中引起回应。

“童言无忌”这个题目,表明作者要写“无忌”的散文;童言之所以无忌,因为它往往是一种真言,虽不免使人难堪,却极可能道出了某种真实的存在。在本体意义上,散文正是一种童言,一种真言;或者说,是我们成年之后试图返回童言即真言状态的一种努力,散文这时就是最恰当的一种文体形式。“无忌”的散文意味着作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只有那些真实发生的、未经伪饰的、刻骨铭心的事物,才可以进入到散文的言说中去。它们是你生命中的一段历程,一个插曲;它们可能使你在一瞬间,恍然觉察到当年没有觉察到的意味,并帮助你看清现在的你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你。所以人们常说,散文最能见出作者的本我、真我。所谓散文不能虚构,也应当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

在张爱玲这里,散文本质上不是为说而说,并且首先不是为别人而说。散文要与之对话与交流的第一对象是自我,是与写作者所描述的事件、场景中的“我”(过去的“我”)已然不同,或者依然相同的另一个“我”(现在的“我”)的对话与交流。因此,散文具有审视或反思自我的功能。而读者会跟随写作者的叙述作出相似的反应,他们在作者笔下看到或与自己相似,或与自己完全异样的人生,因此而亲切,而讶异,而慨叹。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写作者是为了呈现一个自我,不如说是为了追寻那个谜一般的自我;或者说,散文写作是为了求证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者:“你看,从前的我是那个样子,现在的我为什么连我自己都感到陌生了呢?”散文的文学性也在这里表现出来:它与其他文学文体固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依然是以探索人与世界的本质存在,追问人与世界的生存状态为己任的。

张爱玲的这篇散文,确证自我与探寻迷失的自我这两种意图同时存在,有时是交替推进,用她的话说,“就是这样充满了矛盾”——优秀的散文所表现的几乎都是充满矛盾的个体,生活在一个同样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比如《钱》,从“抓周”写到时下上街买菜,作者坦诚自己是“拜金主义者”,也不再为“小市民”的称呼而局促。这固然是因为“从前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更重要的是一种因现时的自食其力而从内心涌出的愉悦。可是,作者又从苏青的一切靠自己的“至理名言”中品味到了“苍凉”,那是一种在自食其力中才能感受到的生活的磨折和艰辛。这是以前从未体会到的。文中提到囤货的事,也见出她在生活中的精打细算,有着小市民一般的精明。当时正值上海沦陷,纸币不值钱,家家户户都囤积物品。除了乔琪绒衣料,张爱玲还囤积过白报纸,她的第一部散文集《流言》就是用这些纸印制的。据她自己说,那段日子,晚上睡觉她就睡在白报纸上,感觉有一种空前的实在。《钱》的结尾写买菜和拎网袋绊子的细节,尤为生动:

我拎着那湿濡的绊子,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自己发现与前不同的地方,心里很高兴——好像是一点踏实的进步,也说不出是为什么。

从富家娇女到“落难公子”,世事难料,作者的身份、处境大为不同,她也忽而发现自己的心性、脾气有了“一点踏实的进步”,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过,她不会因此在钱的面前像母亲一样自视清高,或者像昂然挺胸的女子以能养活自己而负气,她依然会喜欢钱,依然会斤斤计较,不改自己“拜金主义者”、“小市民”的“本色”。在日常生活中,张爱玲哪怕是与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饭,也是AA制,财钱清爽。她的姑姑当初为了搭救她,曾经被她的父亲、也就是自己兄长打伤住院;张爱玲避乱来到上海,姑姑又把她接到自己家住。即便这样,张爱玲与姑姑也是“亲兄弟,明算账”,以至姑姑说她是“财迷”。但张爱玲毫不介意,还笑着到处学给别人听。张爱玲不喜欢sentimental,从不悲天悯人,而是实实在在地享用自己的所得,从不顾忌他人的评说,我行我素。如果说我们从散文中看到了一个真我,那也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极具个性的真我。

再比如《穿》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我”,同样是率性的“真我”:“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张爱玲对服饰的喜爱和考究,因学过绘画而对颜色搭配的精到见解,是构成她的传奇性的重要部分。当然,这篇短章的主旨是在由此引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的观点,进而过渡到谈论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的难解难分。因此,最引人注意的是收尾两段场景、语言描写。这两个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作者现在回想起来都带有浓厚的戏剧化色彩,却又不是戏剧。在两处场景中,“我”都说了真话,并无曲意逢迎之意,是童言也是真言,但为何一个令他人感动也令自己感动,一个却让现在的“我”“想起来更觉耿耿于心了”呢?这里面是否可以用道德是非来评判呢?作者不知道,我们也无从得知,甚至无法替她作出判断。但是,我们却能从中深切感受到“真我”的存在:一个矛盾的、困惑的,连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的“我”,伫立在我们的眼前。

就这篇散文而言,张爱玲眼中的真我或本我是什么样的?她看清楚了吗?她让我们这些有意倾听的读者弄清楚了吗?似乎很鲜明,但细想之下不免又含混。所以,真我并非预先存在于写作者的脑海,然后用语言文字写下来,让读者一览无余。真我之真的含义,除了这个“我”是矛盾的、变化的,还在于写作者希望通过语言文字来追寻和确证自我的复杂性、多面性,但这依然是困难重重的。“认识你自己”,这句古老的哲言正好可以用以概括散文的初衷和目的。浅薄的散文与厚重的散文在此分野:前者是为了呈现一个“完美”的自我,“叫人家也来瞪眼看”;后者苦于自我的日渐迷失或弥散,于是将自我细细解剖,给自己看的同时,也给别人看。

书写“我”的散文自然会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不论是在散文还是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都是一种回顾性叙述,区别只在于一个是真实作者,一个是真实作者虚构的人物。这种叙述通常有两种眼光在交替起作用:一是作为叙述者的“我”追忆往事的眼光,一是被追忆的“我”当时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这两种眼光形成了第一人称叙述中特有的双重视角,叙事学分别称为“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双重视角可以体现出同一个“我”在不同时期,对事件、人物的不同看法或认识。我们来看《钱》中的两段文字:

生平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时代,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报馆里给了我五块钱,我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我母亲怪我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可是我不像她那么富于情感。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

有些东西我觉得是应当为我所有的,因为我较别人更会享受它,因为它给我无比的喜悦。眠思梦想地计划着一件衣裳,临到买的时候还得再三考虑着,那考虑的工程,于痛苦中也有着喜悦。钱太多了,就用不着考虑了;完全没有钱,也用不着考虑了。我这种拘拘束束的苦乐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每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我就局促地想到自己,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

第一段文字基本上出自“经验自我”的眼光,只是最末一句叠合了“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的双重目光;也就是说,在对待钱的态度上,“现在的我”对“过去的我”是肯定的,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第二段才看到,当美好岁月一去不复返,“我”为何会为买一件衣裳而再三思量。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的我”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那个有着小资产阶级“拘拘束束的苦乐”的“我”,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时的“我”的“局促”和窘迫,但却依然不想改变这似乎与生俱来的“财迷”的秉性。

在几篇短章中,《弟弟》最接近小说笔法,仿佛一篇精妙的笔记体小说:叙事的简洁,活灵活现的细节和语言描写,简笔勾勒的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头一尾的强烈反差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同时,这一篇所写的人和事,也几乎全部出自“经验自我”的目光,“叙述自我”没有作任何干预。但很显然,隐身的“叙述自我”讲述这个故事的用意并不在写弟弟的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而在写“我”从中感到的“寒冷的悲哀”,以及对于这个家庭的长久仇恨心理的由来;正是这个家庭毁灭了美丽纯真的弟弟,甚至使他在“我”面前不再有妒忌之心和压迫之感,形同槁木,心如死灰。“我”的痛苦不仅为他,也为自己。“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双重视角,使张爱玲的散文充满了小说叙事的张力;而“叙述自我”具有的反思和自省的特征,又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也更为可信的自我。

散文的自我表达与表达自我,与语言和结构是分不开的。读者面对的是文本,是语言及其结构的实体。时间关系,我们不展开了。

不论散文怎么写,它最终的目的都不是要呈现生活本身的样貌——那样我们不必看散文——而是表达写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不过,所谓感悟不是抒几句情、发几点议论或卒章显志、来点升华那样简单。张爱玲的散文至少显示了感悟的两方面含义:第一是新颖。新颖与否取决于两点:(1)是来自写作者的体验还是鹦鹉学舌、移花接木。这需要眼界,也依赖慧心,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达成。没有感悟硬充感悟固然不好,鹦鹉学舌者以他人体悟冒充自我经验,因此之故往往要竭力掩饰学舌的痕迹,这样的散文只能让人退避三舍。(2)是否能给读者以启迪。写作者出于自身的体验如果与读者并无不同,自然难以触动读者。这类散文是我们见得最多的。第二是自省。感悟的新颖性和启迪性,很大程度上来自自省意识;自我的本真与否,与是否自觉地解剖自己有着密切关联。张爱玲所说的“我我我”的身边文学之所以挨骂,恐怕不在文学尽写“我”的身边事,而在于它以此来自鸣得意。她的散文之所以能吸引我们,打动我们,与感悟中的自省意识分不开。有自省的感悟不仅让作者感到了“一点踏实的进步”,而且也会引起阅读者相应的心理活动,从而与作者形成交流;缺乏自省的感悟,往往缺乏深度,并且极易沦为说教或训诫。从一个更高的视野看,自省意识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

今天,许多人谈论着张爱玲,特别是青年学生,喜欢她的传奇故事,迷恋她的黑白照片上奇装异服透出的时髦、前卫,羡慕她对金钱与物质的享受,慨叹她的惝恍迷离、凄切动人的爱情故事,却不愿也无意去了解这一切背后的人的真实境遇,以及由此而历练的对自我、对他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张爱玲喜欢谈论文艺作品的现代性、世界性,认为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她自己作品中的现代性,则体现在她从自身的境遇中,咀嚼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敏锐地感受到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衰败与颓丧,并由此上升为对现代人荒谬与无聊的生存状态的悲悯。这在她的散文中有更直接、更明了的体现。她是因了人生的悲凉,所以才追慕安稳、踏实的实际生活;她是因了人生的虚无,所以才盘桓留恋于眼前可触可感的物质世界。张爱玲用华丽、艳异的文字创造了一座花园迷宫,被魅惑的年轻读者却往往难以一睹她的真面目。或许真我、真心、真情的散文,是我们接近她、理解她的最合适的途径。

魏天无,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演讲稿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探索创新项目《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大众文化文本研究》(项目编号:2010T

上一篇:入团志愿书600字下一篇:工作时间睡觉检讨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