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2024-06-01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精选9篇)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第1篇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成绩;统计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可行性

【论文摘要】为提高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率”和运动技术水平,在98级女生中进行了量化分析。依据甲、乙两组的样本差异性,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入学时各项成绩和入学一学年成绩比较分析,从而得到可行性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结论。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要求,普通高校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测试,各校将测试成绩汇总上报省教育厅体卫处,合格率作为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我校从以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达标率有所下降,达标率在90%左右,同我省其它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认真了解和分析,从分析中得知影响我校体育“合格标准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边疆和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由于先天的民族遗传素质和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制约了他们个体的发展。

在中小学阶段,因过多强调升学率,对体育课、体育活动、业余运动训练不太重视,体育课几平变成考试课。

由于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受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的限制。学生运动水平及身体素质较差,缺乏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女生生理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运动水平的保持和提高。

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造成我校女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水平下降,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率。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98级女生中进行了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尝试,即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率的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我们所使用的具体方法是,对98级新生(女生)人学后的第二周,进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模拟测验,参考测验成绩抽取两个女生组,即甲组21人,乙组21人为分析标本,采用量化分析方法,从中得到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数据。

1入学成绩统计与分析

1.1合格等级及单项均数成绩统计

1.1。1合格标准率

优秀人数0,良好人数11人,占:52.4%。及格人数8人,占:38.1%。不及格人数2人,占9.5%。

1.1.2甲组达标人数19人,达标率90。5%。

1.2甲组单项均数分析

l00m均数为17“6。800m均数为3'32”。掷铅球均数、勺5.60m。立定跳远均数为1.73m。仰卧起坐均玫为36次。

2入学时成绩统计与分析

2.1合格等级及各单项均数统计

2.1.1合格标准率

优秀人数0。良好人数9人,占42。9%。及格:19人,占9。5%。

2.1.2乙组达标人数19人。达标率:90%。

2.2乙组单项均数分析

loom均数为17“5。800m均数为3'41”。掷铅球均数为53m。立定跳远均数为15m。仰卧起坐均数为36次。

3甲、乙两组入学时测验成绩分析

3.1合格标准达标率分析

3.1.1良好等级甲组有11人,乙组有9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成绩比乙组好。

3.1.2及格等级甲组8人,乙组10人,乙组比甲组多2人,乙组成绩比甲组好。

3.2甲、乙两项各单项均数比值分析

3.2.1甲组loom均数为17“6,乙组loom均数为17”5,100m成绩乙组比甲组好。

3.2.2甲组800m均数为3'32“,乙组800m均数为3'41”。800m成绩甲组比乙组好。

3.2.3甲组立定跳远均数为13m,乙组立定跳远均数为15m、立定跳远成绩乙组比甲组好。

3.2.4甲组铅球均数为50m,乙组铅球均数为53m。铅球成绩乙组比甲组好。

3.2.5一分钟仰卧起坐甲组均数为36次,乙组一分钟仰卧起坐均数为36次一分钟仰卧起坐甲组、乙组相等。

从以上分析看,乙组有3个项目比甲组好,有一个项目甲组、乙组相等。有一个项目甲组比乙组好。从整体来看乙组成绩比甲组好。

4对甲、乙两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4.1对甲组的具体方法

4.1.1在每一次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增加素质练习项目,我们具体制订了两套练习内容。

4.1.2第一套是:(俯卧撑10-15个+蛙跳30m+俯卧撑10-15个+30米快速跑)x3。

4.1.3第二套是:(仰卧起坐30次x2+800m跑。杠铃负重10--15公斤练习x3)。

以上两套练习在体育教学中交换进行,每次课都运用。练习中都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做到保质保量。我们通过一个学年的试验,再对甲乙两组学生进行测试。

4.2对乙组的具体方法

教学内容完全按我校新订的三学期制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在公体课中不增加专门性和针对性的身体素质内容练习。

5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甲组成绩统计与分析

5.1合格等级及单项均数成绩统计

51.1合格标准率

优秀5人,占23.8%。良好人13人,占61.9%。及格人数3人,占14.3%。

5.1.2总达标人数21人,达标率:100%。

5.2单项均数分析

loom均数为17“.800m均数为3'26”。立定跳远均数为1.86m。铅球均数为6.24m一分钟仰卧起坐均数为40次。

6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乙组成绩统计与分析

6.1合格等级及单项均成绩统计

6.1.1优秀2人,占9.5%。良好12人,占57.1%,及格人数6人,占28.6%,不及格1人,占4.8%。

6.1.2总达标人数20人,达标率95.2%。

6.2单项均数分析

loom均数为17“2.800m均数为3'34”,立定跳远均数为1。85m。铅球均数为5。80m,仰卧起坐均数为39。5次。

7入学时与一学年后各项达标率及各单项均数分析

7.1甲乙两组达标率及合格率分析:

7.1.1甲组优秀5人,乙组优秀2人、甲比乙多3人。

7.1.2良好等级甲组13人、乙组12人,甲比乙多1人。

7.1.3不及格等级甲组为0、乙组1人,乙比甲多1人。

7达标人数甲组为21人,达标率为100%;乙组为20人,达标率为95%。

7入学时与一学年后各项均数对比分析:

7.3.1甲组loom均数由原来的17“6,提高为17”。

7.3.2甲组800m均数由原来的3'32“,提高为3'26”。

7.3.3甲组立定跳远均数由原来的13m,提高为l6m。

7.3.4甲组铅球均数由原来的.50m,提高为64m。

7.3.5甲组一分钟仰卧起坐均数由原来的36次,提高为40次,甲组成绩提高幅度较大。

7.3.6乙组loom均数由原来的17“5,提高为17”2。

7.3.7乙组800m均数由原来的3'41“,提高为3'34”。

7.3.8乙组立定跳远均数由原来的15m,提高为15m。

7.3.9乙组铅球均数由原来的5。63m,提高为5m。

7.3.10乙组一分钟仰卧起坐均数由原来的36次、提高为39。5次。乙组各项成绩有所提高但没有甲组显著。

8教学内容、方法检验分析结论

结合学生实际,选用教学内容,并通过对甲、乙两组学生人学时和一年后各项均数的假设检验分析,从分析数据中得到甲组女生各项均数和乙组女生各项均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并非抽样误差所造成的,所以甲组的教学内容,教学法比乙组的更佳。根以上论证结果,甲组的内容及法是可行的。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第2篇

我校目前有几千学生,在所上的课程中,“体育”可算是唯一一门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课程。然而,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这门长线课程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喜忧参半,其中最值得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警醒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能素质全面下降(2)肺和量指际继续下降③肥胖学生明显增多等等。然而这些是可以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来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因此,本文选择对我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旨在将己经取得一定成效的该门课程再向前推动一步。

1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

1.1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的关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而目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过去“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本身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推行素质教育就困难重重。为此,一些有紧迫感的教师,已经或正在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但我们也无法肯定,现在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属于“创新体系”还是“应试体系”?事实上,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即使是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整个教师工作量中应有30%-40%属于科研工作量,特别是原创性的研究是培养教师本身“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然而基于种种现状,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1.2兴趣爱好游离于锻炼效果

在对我校学生的了解中,对于“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怕累;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现在独生子女增多,大多数学生怕苦怕累,在选择锻炼项目时,避重就轻,一味求异,求新而不切实际。当我们设置的运动项目不能迎合一些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时,他们就消极应付,得过且过,也就谈不上锻炼习惯的养成了。如何根据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去选择既有一定运动负荷和强度又兼顾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1.3营造良好体育氛围不足

美化校园体育环境,建造良好的体育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是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的促进剂。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进入更高层次的,这不仅需要教师能科学、系统、卓有成效地培养,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还需学校在各方面有条件多渠道地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和增添设备,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情趣尽致,从而获得健康效应,增强体育意识。当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关心程度发生深刻变化,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主动关心体育运动水平发展时,我们应有效地通过校报、专栏、广播等宣传渠道,开展体育知识讲座和丰富的体育竞赛活动来扩大影响,形成一种不断循环的体育文化氛围,这样就会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推动我校体育教育的发展。.2我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现状

笔者从事体育工作十余年。对我校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较为熟悉。我校现有的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基础课十选项课+达标课”模式。“基础课,在一年级开设,针对中小学体育课己经出现过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再重复一遍;“选项课”指设置少量大众化的体育项目或健身项目供学生选择在二年级开设,同时将《达标》内容中身体素质的训练形式搭配到每次课中;三年级只谬达标棵”。这一模式对我校的体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对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上还是较为欠缺的。由此可见,新教学模式的设计显得更有意义,这一要求也显得更为迫切。

3校公共体育课新模式的设计一“选项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

国家针对全国中小学出台了“新课程标准”,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了学生的需求,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了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鉴于此,中小学体育课程都作了改动,所以大学体育课程更应该有所作为。为了与该课程标准接轨,保证大学体育课程应有的生机与活力,“选项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这一新模式的设计应该在要求课改的今天孕育而生。

3.1新模式的操作思路

3.1.1一年级设置“选项课”

对刚入校新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分为A.B,C三级,根据项目特点对不同等级设置3组(约9项)。不同类型锻炼项目为主教材,供学生选择,每学期选学一个项目,同时将24式太极拳作为普及内容分解到第一学年的每次实践课中。“选项课”合格者进入第二年的教学俱乐部学习。理论课主要采取集中上大课。

3.1.2二年级设置‘教学俱乐部”

教学俱乐部共设有12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基础级和高级两个层次,采用“大课制”分层次教学,不同项目以及同一项目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即有渗透又有拓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项目和层次,学期中途可以更换层次,但项目只能一学期选择一次。同时将一套简单的健身操作为普及内容。理论课则采取讲座形式。

3.1.3高年级设置“选修课”

在高年级设置一些时尚、高雅、休闲的运动项目进入“公共选修课”的行列,将有一定难度和层次的体育知识系列化,列入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行列,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时成立各单项课外体育俱乐部(不同于教学俱乐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1.4教学组织与课程考核

无论是选项课还是教学俱乐部,均为必修课。包括选修课在内,均打乱统一班制,根据学生的志愿按项目重新编班,不分男女,混合授课,选项课一般不超过40人,教学俱乐部及选修课中的公共选修课(实践课)一般不超过60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不能低于30人,对学生每学期一次课程考核,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试,每两年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知识、意识、能力、习惯),以便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

4结束语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第3篇

一、影响医学类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因素

大学是走向工作岗位前最后一个学习阶段, 体育课就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催化剂。但在体育锻炼上医学类高校女生往往还是处于被动状态, 医学类高校大多数女生都不喜欢体育锻炼。医学类高校女生在体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比较差, 大部分同学只有在教师的带动下才会活动。这是由于: (1) 医学类高校女生大多性格相对内向、懦弱、胆小, 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 (2) 她们有自己特殊的生理现象, 遇到生理周期上体育课时, 课堂上运动量太大或动作难度大时就更不想参加体育锻炼了; (3) “传统式”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气氛沉闷; (4) 教师的性格、气质、情绪等因素影响了上课效果; (5) 教学过程中, 场地、器材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6) 家庭结构的原因, 现今高校学生独生子女偏多, 她们中大多数从小娇生惯养, 缺乏自理和自立能力, 娇骄二气严重, 意志品质不够顽强, 战胜困难的信心不足。

二、提高医学类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1)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克服生理、心理上的弱点。“健康第一”是医学类高校体育的宗旨, 我们要以此作为指导思想, 加强高校女生健康意识的培养, 促进她们锻炼的积极性, 使她们认识到要成为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还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从而转变女生的传统思想观念, 端正体育学习的态度, 自觉地努力去克服生理、心理弱点, 充分发挥锻炼学习的潜能,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的意识。

(2)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备课, 才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教材和教法, 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备课效果的好坏, 关键是教师在备课中能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做到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因此, 针对女生生性胆小, 爱美怕苦, 自尊心强的特点,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不应受大纲的束缚, 而应选择一些符合她们的兴趣、符合《大学生合格锻炼标准》要求的项目。

(3) 改进体育课的结构。我国现行的体育课“三段式”结构有其科学性, 但束缚医学类高校女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把体育课改为“四段式”结构, 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自由部分、结束部分, 在自由部分以掌握锻炼方法、培养继续锻炼能力和发展医学类高校女学生个性为主要目的, 将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横向联系, 发挥互助、互学的热情, 巩固学生的体育兴趣, 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4) 营造高校体育氛围, 提高女生体育意识。高校通过每年举办的全校性体育节, 以学校运动会为主线, 融小型体育竞赛、大型体育赛事的观赏、女性体育生理卫生知识等讲座于一体, 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使女生从中汲取知识, 锻炼体魄, 积极营造体育与文化于一体的氛围, 使女生在良好的体育氛围中不断地提高对体育与社会、体育与人类、体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性的理解, 使之具有良好的体育人文和科学素养, 进一步提高女生参与体育的意识。

(5) 利用学生学习效果反馈, 强化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 通过各种方法及时地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效果, 对培养和强化她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热情是非常必要的。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主要有:把每学期学生体质变化的情况通报学生;把学习成绩及时告诉学生;特别注意那些“后进”学生的进步, 使她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学生每完成一个练习, 要尽量利用及时评语去鼓舞学生;科学运用“无错原则”, 承认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是正常的, 不要急于批评。即使要批评, 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去肯定她们的进步, 使她们感到教师在关心她们, 使她们受到鼓舞。

(6)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高校女生来自不同的地区, 她们的身体素质、运动兴趣、体育基础和知识以及性格各不相同, 但在接受体育时, 标准是一样的。教学中如不注意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的特殊教学, 就会挫伤基础好的学生的积极性, 基础差的同学就会失去上体育课的信心。在教学中, 由于接受能力和运动能力不同, 会产生“不平衡”现象。对素质好、有一定专项能力的, 不能放任自流, 要提高要求, 使其潜力发挥出来, 给人以榜样;对基础差、懒动好静的学生, 要重点辅导, 加强练习, 并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多给予鼓励, 以饱满的热情来感化学生。

(7)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情况不仅受教材、教法等因素的影响, 也受教师语言、行为、态度及情绪的影响,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而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的教育技巧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 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师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感情, 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 要提高医学类高校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根据其特点, 勤于沟通, 培养女同学的审美情感,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并且开设多种适合女生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 来培养女生体育兴趣。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女生体育课教学质量, 促进她们身心健康发展, 从而使医学类高校体育整体、协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第4篇

【关键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

Several Ideas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ster Degree Disser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LI Hong-b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ecline of the quality of Master Degree disser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graduat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this issue, the quality of their dissertations and the management by the college, for these measures will guarante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ir dissertations.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such dissertations so as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graduate students to succeed.

【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quality of dissertation

1前言

杨鹏程在湘潭师院首届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大学问、大成就、大前提》中解释“硕士研究生”时这样说到:“硕者,大也。什么大?是指学问大,知识多,本事大,成就大,前途大。”“士者,读书人,知识分子也。士农工商,四民之首。”“研究。这就是你们同本科生的最大区别之处,除了读书的任务,还要从事科学研究,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生者,学生也。”“连起来讲,硕士研究生就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成为有大学问、大成就、大前途的知识精英。”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其质量直接影响和综合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既能反映作者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程度,又能反映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还是能否达到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条件。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作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更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科研成果的重要标志。为今后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及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提供参考,对深化体育专业的素质教育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对整个体育科研活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008—2011年河南省体育专业的研究生。

2.2研究方法

2.2.1访谈法

同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及在校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座谈,以获取研究所需的资料。

2.2.2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专业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研究论文、相关报刊文章。

2.2.3比较分析法

体育专业研究生论文质量情况和非体育专业研究生论文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3硕士学位论文是人才培养的的重要标识

3.1学位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第六条指出:“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应当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申请书和申请硕士学位的学术论文等材料。”第八条又规定:“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1〕所以,学位论文是加强研究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实践演习,是促进所学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提高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使组织、写作、表达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中也强调: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们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3.2学位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2005年全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会上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特别是要着力抓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尽快构建立体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2〕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是对学生学习阶段的梳理和总结,是对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次全面考核〔3〕 。通过这样的考核,衡量教学水平,从而对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照信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在研究生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3学位论文是记录科研成果和传播学术信息的有效媒介

毕业论文不但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记录、总结、储存他们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交流,还可以促进各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说,毕业设计不仅是对一个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院校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所以要实现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学位论文在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质量保证的策略

学位论文虽然是高等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就业压力等种种原因的影响,现阶段,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着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滑坡”现象,体育专业也不例外。为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

4.1严把硕士生的思想关

由于部分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学分修满后认为学位论文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从而产生松懈情绪,为此组织研究生学习文件条例,提高思想认识。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82年9月22日发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做好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郑大体院学位实施条例等文件,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

4.2严把学位论文的质量关

制订毕业论文有关质量评价标准。重视文教资料的收集和调研,切实做好论文开题的工作。鼓励研究生自主选题。题好文一半。它是一篇优秀论文的基础,是高质量的研究生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良好开端。加大对开题报告的组织和评审力度。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审,从论文的最初阶段严把质量关;实行论文中期检查制度,检查了解研究生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这样既能加强对学位论文工作过程的控制,又能培养研究生勤奋刻苦的治学态度,提高学位论文的写作水平,切实实现全程监控;加强论文答辩的组织管理。学位论文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和检验论文质量最有效的措施。广义的论文答辩程序应包括论文评阅、预答辩、正式答辩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的严谨和有效,直接影响着对论文质量的检验和把握。只要每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的细节设置做到缜密而透明,必然会引起学生和指导教师的重视。不能让论文几乎是百分之百通过,使部分研究生产生论文质量好坏均能通过的错觉;推行论文“盲评”制度,真正做到去劣存优,确保论文质量不断提高。

当然,部分硕士研究生的个人素质也亟需提高。我国研究生创新思维的缺乏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位论文的创新。这就对研究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素质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的欠缺,造成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价值自我评价整体不高,跨专业学生在学位论文创作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比本专业的还要大。因此,研究生个人素质的高低,也是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4.3严把学校的管理关

修订培养方案,更新课程设置。我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必修课学分所占比例过大、教材内容老化、“所学非所用”、社会实践搞形式主义等问题普遍存在,限制了研究生个人兴趣发展的空间,束缚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给学位论文创作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此,对课程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既体现出基础知识的宽广度,又体现出专门知识的纵深度,更体现出新时期体育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周奕君在《关于体育院系学生毕业论文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中提到: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尤其是学生在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或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题时,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尤为突出。由于少数导师对研究生要求不够严格,放松对论文工作的指导,致使有些硕士论文不但质量不高,甚至可以说不合格。严格导师的遴选与聘任制度,采用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完备教育基础设施。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也是影响论文质量的原因之一。所以保证毕业论文经费的投入是必要环节。经费投入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力支撑保障体系,它将全面影响和评价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的调控机制。这是由于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使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一些必不可少的实验、调研、实习等环节都无法完成,甚至取消,需要的资料找不到,其结果都将影响毕业论文中有关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另外,浓厚的学术氛围也必不可少。

健全检评制度。构建毕业论文工作检评体系是提高体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手段。如前文已介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制度、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制度、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制度以及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奖励制度等。通过严格规范的制度措施及激励机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研究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最终能有效地促进和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5质量保证的努力方向

硕士论文是一次综合性考查,我们在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之后,更要继续努力,加大硕士论文的管理和改革,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5.1健全培养体系

突出研究生培养特色。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设置都要服从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确定让研究生掌握哪些理论基础、开设哪些课程。硕士生的课程体系应该按一级学科要求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拓宽培养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打实基础。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所指出的“施行弹性学制”的意见,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我院学科发展特点,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为主要方面上,并建立相对应的培养体系。时间上,消除培养年限过长或过短对学位论文质量的负面影响,以保证硕士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具备一定学术价值。

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选择。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它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合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在研究生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科知识交叉。培养过程中有多学科的交流、摩擦与碰撞,才能产生新思想的火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5.2优化管理制度

继续推进和健全“双盲”评审制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透明。随着每年毕业研究生人数的增加,可采用随机抽取送审的方法,对不合格学位论文采用末位淘汰制。从1997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办的学位点评估指标中有一项工作是要求抽查部分毕业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性。

实行淘汰制。淘汰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淘汰制本身的科学性来看,国外有非常成熟的做法可资借鉴,我国不少培养单位在探索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可以保证这项制度的科学性。

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要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 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和座谈,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知识面。

学位论文形式多样化。鼓励并尽量创造机会让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把学生的论文和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论文和社会实践、实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团队模式进行论文写作,等等。

5.3拓展用人机制

搞好导师互聘或联聘,充分运用人力财力。聘请国内外高层次的知名专家和教授,达到“资源”共享;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开发创造灵感,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是解决当前师资不足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体育院系毕业论文工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立交桥” 〔4〕 。

5.4提供经济保障

购买相关图书资料,注册本领域最重要数据库的有偿使用帐号,使研究生能检索和阅读本领域最新的科技文献,及时了解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坚持每周一次的导师和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或讨论会或相关实验,尽最大努力为研究生成才创造条件。

总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集中反映,它标志着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标志着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学习最后阶段的实战演习〔5〕 。保证体育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既是保障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体育(创造性)人才的保证,更是为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

〔3〕唐景莉,纪秀君.昊启迪:构建立体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N〕 .中国教育报:2005.4.14.

〔4〕周奕君.关于体育院系学生毕业论文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5(6).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法;游戏竞赛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运用体育科学原理、方法指导教学实践,使体育教学不断科学化,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是当前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仅就如何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问题,略抒己见。

1、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紧密结合。

作为教师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和练法是十分重要的。短跑技术教学,过去在上课时只限于技术,因而学生没有学会运用短跑锻炼身体的方法。一个时期过后,学生的收获并不大。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技术,同时又有力量和速度,教学时,采用了少而精的教学方法,在教授技术的同时又结合短跑的特点做了一些辅助练习,如原地高抬腿跑、后蹬跑、小步跑;柔韧性辅助练习,如正压腿、正踢腿、侧踢腿等,为短跑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大了练习密度,也提高了运动量。以2000级2个班为例(中文系2000级一班、二班女学生),共计40人,第一次课仅有21人通过国家锻炼标准(50m),经过6节课教学和课外练习,37人已达到了标准,通过率增加40%。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将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结合起来进行,不但可以弥补以往只教授技术而忽略了身体素质培养的缺陷,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果。

2、让学生真正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

体育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运动技巧,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运动技巧,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和习惯。太极拳教学,学生往往是考完试后就不练了,时间一长就忘了。作为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学习太极拳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学习太极拳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终身受益。经常打太极拳能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师在教授其他课程时,经常在空余时间里穿插练习太极拳,学生会温故知新不至于忘记,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经调查2000级英语二班,全班50人学完太极拳后,大约有20人仍能坚持在早操上练习太极拳,反映非常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其终身受益。

3、运用游戏竞赛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只单一地进行授课内容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如在课中适当运用带有竞赛性的游戏项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性别等特征,结合学校条件,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围绕主教材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既紧张又活跃的竞赛气氛中提高动作次数,促进技术掌握,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如,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时,一味让学生反复练习,学生会厌烦而不认真去做,达不到效果。运用游戏竞赛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预先规定的距离内进行连续蛙跳,往返接力,看哪组先完成。这样既让学生有了兴趣,又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运用游戏竞赛方法时,必须注意:

①正确选择游戏竞赛教材,要考到性别、生理及心理特点,更要注意与教材的合理搭配。

②掌握好运用竞赛的时机,练习时适当安排此类活动。

③掌握好适宜的运动量,不宜负荷过大。

④教师在进行游戏竞赛教学时要严格执行规则,对不遵守规则者要进行批评,只有公平竞赛方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风尚。

4、思想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大学生的思想较活跃,人生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因此,体育课教学中,不可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①加强课堂纪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进取的精神。

③培养学生的从师能力。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培养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 代表着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水平, 对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博士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知识创造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以下简称“优博论文”) 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起到了激励优秀人才、促进创新成果的作用[1]。从1999年起,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评选优博论文的工作, 至今已历时14届。本文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优博论文 (不包含提名论文) 的分布、作者及导师情况作简单分析, 找出共同特点, 对提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思考。

一、优博论文的分布情况

1. 优博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和学科的分布。

从1999—2012年的14年中,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共评选出10篇优博论文, 如表1所示。除2002年、2003年、2005年和2007年未产出优博论文外, 其余10年中, 每年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博论文。

评选优博论文的工作要求规定, 博士研究生只能在毕业两年及两年以后才能参加评选。因此, 在评选结果公布时, 我们可以发现多数论文作者已经具有了副教授以上的职称, 而胡志斌等作者晋升更快, 在获奖时已成为教授。大多数优博论文的作者都成长为自己所在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和青年中坚, 更有周育森、蔡琳、丁桂荣、胡志斌等作者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国家“973”或“863”课题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博士生导师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述10篇优博论文, 由12位博士生导师进行指导。其中, 上海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 的叶舜华和洪传洁共同指导宋健博士的《不同粒径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潜在致癌性及其机制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的沈洪兵和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魏庆义共同指导胡志斌博士的《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表型相关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2位博士生导师中, 有一人任学校校长, 有三人任二级学院院长, 有中科院院士一名, 长江学者两名, 有三人担任全国性学会的会长或副会长。

2. 培养单位的分布。

根据培养单位的性质和层次, 笔者将博士生的培养单位分为“985工程”、“211工程”院校, 普通院校和军事院校三类,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的优博论文产量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3. 在各二级学科中的分布。

按照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规定,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主要包括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以及军事预防医学等六个二级学科。10篇优博论文在这六个二级学科中的分布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4篇,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3篇, 军事预防医学2篇,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篇, 其他二级学科未产出优博论文 (具体见表1)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领域中,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以及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发展速度较快, 人才培养方式较为成熟。

10篇优博论文中, 有6篇论文出自国家重点学科, 另有3篇论文研究方向与其培养单位全国重点学科交叉, 这表明国家重点学科已经成为了优博论文的主要培育基地,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效。

二、优博论文的重要标志

1. 选题现实意义重大。

10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优博论文,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立足国家和社会需求, 解决较重要的实际问题, 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例如1999年的《不同粒径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潜在致癌性及其机制研究》就将现代化社会中大幅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汽车尾气作为研究的内容, 探讨其对人民健康水平的危害;2001年的《福建省胃癌高发现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2009年的《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表型相关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2012年的《热休克蛋白27、70基因遗传变异与DNA损伤、肺癌易感性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就共同关注了影响居民健康的胃癌和肺癌;2010年的《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高风险区域的空间分析及重点钉螺孳生地的探测》研究了长时间影响我国湖沼地区的血吸虫问题;2006年的《真皮来源成体多能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与促进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更是解决了军事预防医学领域中的棘手难题。

2. 研究方法先进。

近年来, 世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从传统的以人群为单位的宏观层面的描述分析逐渐向细胞层面、分子层面、基因层面转变。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在博士期间通过在国外学习, 接触了解世界科研尖端前沿, 一方面拓宽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当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研究方法的转变。例如, 第四军医大学的丁桂荣在其完成论文《极低频电磁场对细胞基因突变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的过程中, 就访学日本, 在京都大学放射遗传学教研室宫越顺二教授的指导下, 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 丁桂荣深受国外先进研究方法的影响, 最终为自己优博论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南京医科大学的胡志斌在其完成论文《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表型相关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过程中, 曾长期在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从事自身课题的研究工作, 这增进了胡志斌对于国际先进分子流行病学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3. 学术成果丰硕。

博士研究生在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是评价博士生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和直观表现。通过对优博论文作者的调查了解, 我们发现10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在博士研究生期间均取得了丰富而又优异的学术成果。无论是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计划、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撰写专著或者是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 优博论文作者们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统计分析10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学术成果, 我们可以发现, 除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献之外, 10位作者全部都在国外杂志发表过论著, 并被SCI所收录。其中, 郭欢、丁桂荣、史春梦、胡志斌等作者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均在5篇以上。

三、思考与建议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 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标志着学校的学术水平与科学研究水平。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是衡量博士生学习、科研能力和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优博论文自评选至今, 在国内已经逐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优博论文获得者数量已逐渐成为衡量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学科发展水平以及博士生整体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1999年评选优博论文以来, 通过对获奖论文的总结与分析, 结合前人的经验, 为了提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思考。

1. 提升生源质量。

博士生自身的素质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内在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生源质量[2]。博士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投身科学研究的程度、是否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 从根本上决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因此, 要想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必须首先优化生源质量。优秀生源并不等价于高分考生, 也不是专业突出但基础不扎实的考生, 而是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 又富于团队精神和科研潜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改革复试办法, 增加复试环节的考核权重等措施, 使那些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潜力的考生脱颖而出。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生源质量。

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优秀博士生导师的指导, 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外在作用[3]。师德高尚、学风严谨、能站在学术前沿、引领学科发展潮流的优秀博士生导师越来越成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必要条件。一些长期在某一领域进行研究与探索的院士、专家、“长江学者”对于博士生的指导与帮助, 为高水平博士学位论文的产生提供了巨大推力, 名师出高徒效应突现。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是确保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4]。为此, 必须严格导师遴选标准, 实行导师培训制度和导师考核制度。确保博士生导师有水平、有能力、有经费、有项目课题, 同时必须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对科研成果数量应有一定的要求。定期举行博士生导师培训, 从而提高新老导师的指导能力。同时, 要加强对博士生导师的考核, 并将其指导的论文作为考核标准,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 要进行处理。

3. 加强学科建设, 营造创新氛围。

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完善的硬件设施、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良好的学术环境, 都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重要条件。鉴于国家重点学科对于优博论文的重要推动作用, 我们应当将加强学科建设作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 我们应增加科研投入, 保障研究经费, 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 定期举办学术会议, 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学科前沿的报告, 激发创新思维, 营造创新氛围, 形成创新文化。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进一步增进了研究生所在机构的学术氛围, 开阔了科研思路, 一方面提高了研究生培养在国际上的信誉, 促进了高等学校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以及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真正提高[5]。“创新人才的培养、凝聚, 创新人才的孕育和发展需要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一种氛围, 一种环境, 一种精神力量[6]。”最后, 也应选送一些优秀的研究生出国访学, 接触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方法与思维, 开拓学术视野, 开发创新潜能[7]。

4. 强化博士生培养过程。

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 针对不同二级学科的博士生培养过程进行强化。在原博士生培养管理规定的基础上, 要对博士生课程学习、中期筛选、科研活动等方面做出明确、严格的规定, 提出更高的要求[8]。保证博士生在校期间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研活动, 有能力、有水平完成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内容, 最终达到真正提高博士学位论文水平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安邦, 潘武玲.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7) :37-40.

[2]唐春安, 王述红, 王殿元, 等.国际合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307-309.

[3]吴小松, 陆小新.第二军医大学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和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3) :32-37.

[4]刘建树, 丁辛, 陆嵘, 等.行业背景工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作用的发挥——基于纺织学科获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3) :31-35.

[5]顾秉林.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Z1) :2-5.

[6]路甬祥.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J].文化交流, 2002, (3) :34.

[7]张淑林, 彭莉君, 古继宝.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特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5) :1-5.

如何提高高职女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第7篇

【摘 要】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必应注重课业和身体素质的双向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魄,就不能完成宏伟的大业。中国的教育理念应当如何将在校高职学生培养成拥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是目前摆在我们高校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当代高职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生理的健康水平,结合社会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提出改进的几项措施。【关键词】高职女生 体育兴趣 一、 高职女生的特点1. 生理特点高职女学生在该阶段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青春期的特点。对事物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神经灵活性高,神经细胞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感,但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过来。同事大脑内部结构和整体机能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此外,这个时期的女生内分泌系统正在发育,性腺活动加强,神经的稳定性受到干扰,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稍有迟缓,运动器官发育缓慢,体态发生变化,皮下脂肪堆积,主要分布在胸、腹、臀和大腿等部位.此外在身体机能、心理、情绪、个性和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以,她们参加体育活动在客观上受到一定局限2、心理特点高职女生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的不稳定和不成熟期,尤其是心理发育。性格比较内向、自尊心强、好胜、敏感。同时受挫力弱,经不起失败与挫折的考验;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对自己的仪表形态开始注重。与初中、高中的女生比较,高职院校女生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外貌及体型变化等,爱美之心更加突出.高职女生体育锻炼现象调查二、高职女生体育活动兴趣的现状有关调查分析报告,大部分的学生首先对学校设置的体育课程内容不满意,单一的课程内容,如跑步,乒乓球,篮球,提不起女学生们的运动兴趣,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女学生们更希望能学习一些时尚具有社会价值的运动,如健美操,游泳,各类舞蹈等。 一些女学生由于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上课练习主动性不高,技能得不到提升,有的甚至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三、影响高职女生体育兴趣的原因1、性别差异及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性别差异造成女生不爱运动,这个时期的女生普遍胆小怕羞,月经期更不敢轻易尝试运动力度强的运动,甚至不做任何运动。她们处于青春期期,这个时期的女生逐渐变的沉稳,且因青春期身体发育发生的体形变化非常关心自己的体态和仪表,自尊心强,怕动作做不好被同学笑话。此外,由于生理机能的成熟男女之间的感情意识逐渐提高,使她们意识到爱情问题,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情,为了给异性好的印象而更加注重个人体态和仪表。担心运动中会弄乱头发,弄脏衣服,出汗等,影响形象。2、体育教学机制枯燥老套和教材的陈旧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觉得体育课没新意,学生对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有较高的积极性。可目前,高职学院体育课的教材内容安排单一,一些项目对技术、体能要求较高,而适合女生特点的教材内容较少。再者,许多教材内容与中学的过多重复,创新的成分极少,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倦,一到上体育课就请假甚至逃课,总觉得还不如自己去活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学生学习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兴趣,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身体素质。3、师资力量的强弱也能直接影响高职女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室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师的仪表、语言等因素会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育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在课上的主义作用而忽略了学生,传统体育课堂过于程序化,强制化,以教师单项传授技能为主,使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角色。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自身体育知识和技能也不高,教学方式代办不生动,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组织能力也较差,在学生当中没有威信,因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示范动作不标准优美,有的甚至欠缺责任心,在引领学生进入体育课堂上缺乏一定的教学能力,由此带来学生对体育课的情绪抵触。四、 如何提高高职女生的体育兴趣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体育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只凭以前所拥有的知识和肤浅经验进行教学。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識结构,进行知识的吸收和进修。力求采用新颖、活泼、简单、实用的教学方法。在讲解动作时,语言形象生动,示范准确到位,力求表现体育动作的美感。2、 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女学生的特点学校在选择教材时要充分把握教材的性质、使用价值,和重难点,使之与女学生的心理、胜利特点贴合,根据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除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材外,应多选择一些富有节奏感、动作优美而又使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如韵律操、瑜伽、健美操等。这些运动形式新颖、动作优美、内容丰富多彩,运动强度不大,符合高职学院女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当然,在安排教材时,也要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适当安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材的安排要多样化,而且在教材的使用上要根据学生的水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使其逐渐产生兴趣。3、对高职女生增加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消除顾虑培养女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消除女生对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恐惧感,还要多对她们增加理论知识的传授。讲解一些运动保健知识,消除女生在体育活动中的顾虑,如:运动中如何避免危险,如果出现伤害事故如何处理,掌握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以及经期运动项目安排等,这样可以使她们消除对体育活动的恐惧心理,激发体育运动的热情。此外,体育教师还可根据本校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要担任的工作中容易出现的职业病,讲授一些预防保健知识,提高她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五、 总结总之,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女生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她们的体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要担任的工作中容易出现的职业病,育兴趣是一个极为重要也是极为关键的问题。如何针对她们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健康地生长发育,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还有待于我们体育工作者进一步去研究。参考文献:[1]王鼎华.中国体育如何面向新世纪 [J] 新华文摘 2009[2]谢三才.学习和银炼积极性的心理分析[J] 运动心理学 2008[3]白凤瑞.浅谈女生体育课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 [J] 体育科研 2005[4]吴键.试论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艺术 [J] 中国基础教育 2006[5]周登嵩.学生厌学与体育教学改革 [J] 中国基础教育 2007[6]蔡建波.对体育课兴趣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J] 中国基础教育 2006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第8篇

资料表明现代中学生身体发育指标呈上升趋势, 但身体素质指标反而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耐力指标。目前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由于优越的生活, 衣食无忧, 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方面存在某些缺陷。这样直接影响体育课的质量和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中职女生为何不喜欢体育活动, 如何有效引导中职女生上好体育课, 提高她们上体育课积极性, 提高中职女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体育意识, 使她们在身体、思想、品质等方面得到发展, 是广大体育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通过调查分析谈谈几点策略。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体育教学教育方法的文献资料, 并进行比较分析。

2、问卷调查法

对长治卫校、长治高级技工学校部分女生组织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260份, 回收246份。回收率为94.5%, 剔除无效答卷, 有效问卷为226份, 有效率为87%。见表1、2、3、4、5、6。

二、结果与分析

1、中职女生上体育课不积极的原因。

(1) 中职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在形态方面变化很大, 内分泌各种激素含量相继增加。这种身体急速增长形成了“生长的烦恼”, 由于这一阶段身体的剧变和心理过度紧张, 加之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普遍存在一种负担感, 自卑感。在身体方面由于发育和学习生活, 体能消耗很大。平时疏于锻炼, 导致没有养成锻炼习惯, 导致体质下降。根据观察分析, 大多中职女生随着年龄的增由于生理、心理、形态上的变化, 她们对体育课体育活动越来越不感兴趣, 不爱活动。

对长治市中职226名女生体育课活动兴趣的调查中可以看出, 有近75.7%的同学对体育课没有浓厚兴趣, 还意识不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对体育课的目的不明确。所以只有对广大同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她们的体育意识, 才能从整体上增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从而提高体育课的质量。

(2) 焦虑情绪对学生及体育教师的影响。

体育教师因场地器材不足, 担心上课出事故, 致使一般的体育课只是一味地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比较枯燥, 促使学生更多地应付体育课, 缺少体育锻炼的兴趣。:

表2可以说明: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有恐惧心理, 突出表现为对耐力跑存在畏惧情绪, 缺乏自信心, 没有锻炼热情, 也就调动不起积极性, 更谈不上兴趣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如体操, 球类项目, 学生由于焦虑而产生心理障碍。所以当碰到一些学生普遍不感兴趣, 有畏惧情绪的项目时, 教师应克服自己的焦虑心理, 同时注重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新颖化、在教学上要制造适当的教学目标, 消除学生的焦虑心理,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来逐步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2、提高中职女生体育课的策略。

(1) 加强思想工作, 提高学生自信心, 抓住女生爱美心理, 增强高中女生的健康意识。

针对中职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在体育课教学工作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提高女生整体的体育意识, 消除她们的种种忧虑, 通过语言激励和榜样激励等方法, 帮助她们找回自信心, 消除自卑感。激励她们积极地、大胆地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以正面教育为主, , 坚持多表扬、多启发、多说心体贴、多接触的原则, 使每个女生感到体育课中的轻松, 活跃的气氛, 寓教于乐之中。

此外, 中职女生的体质除受遗传、生态环境、社会因素、体育锻炼等影响外, 作为主观为基础的健康意识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 学生应首先提高健康意识, 提高对体育锻炼重要意义的认识, 激发自己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有效地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2) 力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表3、表4对长治市中职226名女生关于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其体育课积极性影响的调查。

表3、表4表明我们在教学中, 上好中职女生的体育课主要的还是在教学方法, 手段上的推陈出新, , 要经常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及用游戏比赛的形式, 吸引学生, 让学生获得成功, 使她们有成功的体验, 则对体育课更感兴趣。多样化、使本来很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上得生动, 活泼、以激发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如在准备活动中, 用新颖优美的体操及现代舞蹈动作, 配以节奏明快的现代音乐, 使学生在练习中始终情绪饱满、心情愉快, 课堂效率提高。在课的主体部分可采用游戏竞赛等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教师还可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 因为体育教学有很强的直观性、示范性、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性, 而这些正是多媒体显示优势的地方,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

(3) 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体育活动中练习。

从表5可知:学生中有95%的女同学愿意与老师多多接触, 在课堂中, 我也仔细观察了, 只要教师参与她们的活动, 她们的积极性就特别地高。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 和学生一起做游戏, 一起打比赛。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3) 通过美育教育提高中职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美育包括形体美和心灵美, 又包含品德、学识、智慧、能力、修养等内在美。追求美应是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形体美中除遗传外的后天部分, 是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塑造的, 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还可以获得体育思想和体育精神, 使心灵得到净化, 达到心灵美。

通过调查可见大部分女生表示喜欢健美操。因为女生参加健美操运动不仅符合女生的生理特征, 更符合女生健与美的要求, 又能体现艺术和时代感。健美操项目的健美功能使学生在健身的同时保持了体型, 改善了气质风度, 陶冶了情操,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锻炼的自觉性, 主动性和积极性, 所以在高中女生的体育教学中, 结合美育教育是提高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小结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前我国面临二十一世纪严峻挑战的教育工作者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而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 健强学生体魄是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体育教师既是体育教育的实践者又是体育教学的探索者, 如何提高中职女生体育课的积极性, 使她们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 身心获得满足, 体质体能技术得到提高, 并对体育迸发激情, 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论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育运动的乐趣的关系》, 《中国学校体育》, 2005, 1, 55-56。

[2]陈亚红:《谈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点及培养》,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7, (20) 6:133-136。

[3]谢卫军:《体育教学中影响女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对策》, 《体育师友》, 2004, 3:59-60。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 第9篇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 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 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1-02

公共教育学是高师的一个重要课程,它能够体现出高师的性质和特点。很久以来这门课程都在高师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并不理想,会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厌烦感,因此教学质量并不高。实践当中有研究认为,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能够更好地提高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质量,所以对此展开相关的实验研究,能够更好地分析多元评价对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影响,可以有助于促进其对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提出问题

很久以来,在公共教育学方面考试的指导思想长时间都处于停滞的状态,对于公共教育学指导思想的定位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使得整个公共教育学在评价内容和形式上都出现了一定的单一性局面,评价主体也存在着一定的孤立性[1]。从现有的评价方式来分析,主要涉及到了平时的表现和考试成绩两种,而对成绩的考核仅仅只能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反映。但是因为学生对于教育学的学习态度往往是各不相同的,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对于公共教育学在考试之前多背背即可过关,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考试成绩并不能把学生的实际能力反映出来,所以也肯定不能达到相关的目标。

而平时的表现主要涉及到对学生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但是因为对于学生平时的表现的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想而确定,所以在这方面的评价上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评价的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产生的影响。而教师在任职前和任职后的教育互动性在不断的加强,所以公共教育学的考试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基础教育的新课改所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2],这主要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研究相关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此来实现对于目标形式和内容主体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就能够促使其对于学生的态度和知识技能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评价,可以最终提高教育学的教学质量。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我校2015级两个班的学生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一班划分为对照组,共计45人,二班划分为实验组,共计48人,本研究两班学生入校的时候的分班是随机进行,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被试对象的随机性。

2.2实验研究

对于往年的公共教育学的试卷进行充分的利用,分别对两个班级进行检测,对两个班级的教学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之后对于实验组开展5分钟演讲活动,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而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演讲的内容通过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相关的思考,指导老师通过选题语言仪表和互动等方面进行相关的记录。做好个别的访谈和讲座,对学生关于5分钟演讲活动的看法进行调查。实验组开展10分钟试讲[3],同样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加,题目同样自选,所选的内容主要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关课程,指导老师需要从内容的科学性和方法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做好师生的互动和教学仪态的调查,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控制,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然后进行相关的个别访谈和集体讲座,对于学生关于10分钟试讲活动的看法进行调查。在对学生进行笔试的前一周,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口试,口试的题目完全由教师自行拟定,主要对学生关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进行考查,并调查学生关于某种教育问题的分析能力。然后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班级进行全校统一的教育学期末考试,通过个别访谈或集体讲座的方式,对两个班级关于教育学教学和考试的意见进行分析,并收集相关的建议。

3.研究结果

3.1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公共教育学的兴趣

对传统的公共教育学课程进行考核,一般情况下,只有期末考试的时候才进行一次考试,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体现出来。而通过5分钟演讲和10分钟试讲,这种考试活动能够综合的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出来,同时也能够将空洞的教育理论与学生的实践进行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育学学习的趣味性,所以促使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明显提升。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在实验组当中,大约超过96%的学生都能够每周进行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但是对照组的学生出勤率却在80%左右,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且在实验组的学生当中,有将近90%的学生都认为这些活动能够更好地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锻炼,提升了他们对于教学的自信心,还有将近90%的学生表示,口试方法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丰富了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对于学生的师范技能和考核进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方面的兴趣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出勤率满意度积极参与课堂的激情等方面。所以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教育学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2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于教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公共教育学的学习性质较为特殊,所以这也决定了教育学的任课教师,并不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来对待学生,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未来的教师采用单一的方式对于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情况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产生,因此也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今天的实验过程当中,对本研究的两个班级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们普遍都能够对于一些理论知识进行背诵,但是在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却并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在阐述观点的时候也显得力不从心,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实验组的案例分析题平均得分为11.5分,对照组的平均得分为9.5分,对两个班级学生在案例分析的方面来考查,得出了参差不齐的差异性。

在实验组进行5分钟演讲和口语考试,其目的在于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培养,而在后面的测试环节也能够充分证明,这是教学环节也是一种评价方式,所以5分钟演讲等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此实验组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在案例分析的平均得分都出现了明显的提升,达到了13.8分,而对照班的案例分析的平均得分则为10.2分,从中也可以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这也说明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关于教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学是一种理论和实用性兼顾的课程,所以,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这两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它能够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符合唯物辩证法。所以在进行评价方式的选择上需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强调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更加重视学生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体现的发掘。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关注,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这几次的学生调查当中,实验班的学生都认为5分钟的演讲和10分钟的试讲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对于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了他们对于教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从中也可以看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考核,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对于思维能力进行表达,进而对于学生养成综合性的教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研究结论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研究能够得出,关于公共教育学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并将这种教育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评价体系当中,这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公共教育学对学生理论素养进行培养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教育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学生关于学习和自身能力的进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因为这种情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评价的主体单一,缺乏学生的自评等等,所以这些在后续的研究当中需要充分的体现,并且将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教师的主观评价学生的自评等进行充分的结合,做好他评的工作。而且因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在不断的发展,使得教学班级的人数在猛烈的增加,多元化的评价活动和教师的授课时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合理地解决这一矛盾,还需要有效的研究,如何提升多元化评价体系当中形成性的评价和可信度的效率,更好地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也是每一个公共教育学教师所需要研究和考虑的主要问题,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当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发掘。

参考文献:

[1]李娟.“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在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04(12):475-476.

[2]李军.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06):52-53.

上一篇:顺槽开口安全技术措施下一篇:最感人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