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反思

2024-06-2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反思(精选14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反思 第1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安宁市实验学校 蔡惠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理解词语意思,重点指导“繁”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了解樟树的两个特点。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樟树的两个特点。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按要求大声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读词。

3、检查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教学“繁”字,指导书写。

二、再读课文,思考: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1、指名回答,板书:蓬蓬勃勃 香气永存

2、读(1-4)作者怎样写出了樟树的蓬蓬勃勃? 1)解读句子。理解“四季常青” 2)指导朗读。3)练习背诵。

3、读(5)哪些地方写出了樟树香气永存? 指名汇报,板书:拒虫

三、小结。为过渡到人埋下伏笔。

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舍不得? 崇敬? 瞻仰?

蓬蓬勃勃 树

香气永存 人 人如其树 树如其人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安宁市实验学校 蔡惠丽

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简短,但文中樟树的象征意义比较深刻,不易被四年级的孩子所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准备从樟树的特点入手,然后引导孩子们熟读课文,了解樟树的特点,为下节课体会宋庆龄先生的优秀品质做好铺垫。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把生字词的教学作为铺垫,重点放在指导孩子们对课文的阅读上。上课铃响起后,见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心中一股爱意油然而生,先前的紧张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我有条不紊地带领孩子们读题,释题,初读课文,孩子们高兴地认准了生字词,顺利地读通了课文。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阅读指导,我感觉还是比较生动的,抓住了樟树“蓬蓬勃勃”与“香气永存”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深入、感悟也比较深刻。

每次教学总是留有遗憾,我认为自己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优美。

2、对文本的解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3、要让课堂充满活力。

我从教已经十几个年头了,这么多年来,学习提高的机会也不少,但很多时候,只是知道了怎么上好课,对自己的某些不足,没有能够及时地发现。通过这样公开的、正式的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是对自身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过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反思 第2篇

那这两棵树到底有着怎样的高贵品质呢?课文用了两个自然段来介绍。

第一、四季常青。樟树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蓬蓬勃勃。生命力顽强,她枝干粗壮,绵延蓬勃。这一特点特别像宋庆龄的一生,她一生为了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忙碌不停,历经坎坷,但是不屈不挠。

第二、香气永存。樟树一生就有一种淡淡的香气,这种香气让所有的虫子都惧怕不已。香气不会随着树木的死亡而消亡,只有木料存在一天,香气就一直都在。这恒久不变的香气,多像是宋庆龄高贵的品质呀!她一生忙于人们的解放事业,生命不停,奋斗不止。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反思 第3篇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层次清楚, 语言简洁, 重点突出。引导学生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并领会其象征意义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 建议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多读感悟;二是补充相关资料;三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一、联系已知, 引入新课

本课的引入, 方法不一。有的老师以指导学生看图和谈话切入;有的老师又以检查预习, 简介宋庆龄导入。笔者想到以联系学生已知引入新课, 学生已读过《青松》一文, 开课伊始, 教师可出示陈毅的诗《青松》, 让学生读后说说青松的特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樟树吗?樟树有什么特点?它与宋庆龄的品质有什么联系?未学课文之前, 学生是不能全面回答这几个问题的, 但只要这个问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即可, 而且在新旧知识联系中,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以物喻人的方法。

二、补充资料, 拓展认识

考虑到宋庆龄这个人物离学生较远, 为加深学生对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品质的认识, 须补充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 并在检查预习、简介人物中, 让学生对宋庆龄有一个初步的、较完整的印象。没有一定的关于宋庆龄的感性材料的补充, 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这些搜集的资料还要更多地用于第二课时突破难点时进行交流。

三、以读为主, 读中感悟

1.初读感知, 理清文章顺序。

初读要读好生字新词, 读通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叙述顺序。可以用课件出示词语, 让学生分组朗读“搬家、崇敬、瞻仰、纪念、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繁衍后代”等词语, 重点理解“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的意思, 初步感知樟树的特点, 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与默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说说两棵樟树到底长得如何, 宋庆龄为什么特别钟爱这两棵樟树?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樟树的?找出具体写樟树外形和特点的句子和词语。

2.精读重点, 体验课文情感。

(1) 图文结合学习第1~3自然段。第1~3自然段是总说宋庆龄故居的状况, 以及她特别钟爱的这两棵樟树。重点理解“故居”、“舍不得”。

前面说到理解词句是为了感知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要实现后者, 不是靠讲, 还是靠读。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佳径, 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观察力的表现。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要能感悟樟树的“外形美”, 就要凭借朗读这一教学手段, 结合多媒体显示文中的插图, 指导学生抓住“樟树不高, 但它的枝干粗壮,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 伸得远远的”,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樟树四季常青,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些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描写, 感悟樟树的象征意义及其体现的可贵品质。

(3) 分层理解第5自然段。第5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在第4自然段描写樟树外在美的基础上, 集中写樟树的内在美。赞扬樟树所体现的可贵品质。

在这一环节中, 要求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 把樟树跟其他树木进行比较, 先讲别的树木有容易招虫的缺点, 并举石榴树为例予以证实。接下来说说樟树的特点, 让学生自己发现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本身有一种香气, 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是第一步, 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第二步可提问:“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 到底久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层次, 抓住“即使……仍然……”“只要……就……”这两个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子来理解这种香味保持得的确够久!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呀, 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这一部分尤其要多读, 先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表达的意思和这两个句子的作用, 再训练学生用“即使……仍然……”、“只要……就……”造句。带着这种理解,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在读中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样, 学生对樟树品质的体会更加直观深入, 也能更好地记住并背诵。

四、探究与实践结合, 加深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 学生明白了课文以樟树为线索, 先写宋庆龄舍不得故居庭院的两棵樟树, 再写樟树的外形特点和樟树的高贵之处。这时, 顺利转入第6自然段的学习。可引领学生回到课始的问题:文章的题目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那么, 樟树和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呢?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为什么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充分交流自己搜集整理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 学生在对宋庆龄生平有较多了解的基础上, 更敬佩她一生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以及她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品质。这就深刻理解人们所表达的对宋庆龄的衷心爱戴和永久怀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品评 第4篇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第22课,谁把课题读—遍?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龄”是个生字,左边是?(生:齿)右边是?(生:令)我们完整地把课题读一遍。(生齐)

师:从课题我们就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

生:(齐)樟树。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段落直接描述樟树的样子和特点?

生:课文的第4~5自然段。

【点评】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执教者从课题入手,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文路,又为下面的学路和教路统一作好铺垫。

二、品词析句,感悟特点

师: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请大家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找出相关的词句画出来,然后好好地读一读,品一品,把你的体会就写在相关的词句旁边。清楚了吗?(生边读、边思、边画)

师: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下面,就请你抓住所画的词句说说你的体会。我们先看看课文的第4自然段。(出示)

生: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我是从“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这些词语体会到的。

师:你能抓住描写枝干的词语来体会樟树的莲蓬勃勃,非常好。(板书:蓬蓬勃勃)还能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

生:我从“稠密的树叶”中“稠密”这个词,感受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

师:其实樟树蓬蓬勃勃的美,不光展现在它的枝繁叶茂上,还展现在哪里呢?

生:樟树的蓬蓬勃勃还展现在它顽强的生命力上。你看,樟树虽然不高,但它的叶子却绿得发亮,而且四季常青,充满生机和活力。

师:你透过了“绿得发亮”和“四季常青”这两个词,感受到了樟树蓬蓬勃勃的生命力。

生:从“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可以看出任凭季节怎样变换,樟树的生命力始终那么顽强。师:你是抓住句子来体会的。看来,樟树从外到内无处不散发出蓬蓬勃勃的美。(出示图片)看,这就是那两棵枝繁叶茂、蓬蓬勃勃的樟树。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两棵樟树“蓬蓬勃勃”的美展现出来吗?自己先练一练。(生练读,指名读)

师:(一生将描写枝叶的句子读得比较平淡)孩子,从你的朗读中,我真的感受到了樟树顽强的生命力,但樟树的枝干伸向哪里?我的印象还不够深刻。请你把第一句再读一遍。让我再好好地感受一下。(生又读)当读到樟树的枝干伸向哪里的时候,速度要慢一点,声音要轻一点。听老师读。(范读)孩子,你再来试一试。(生读得好)

师:看来,只要你用心,就能把书读好。像她这样,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个自然段读一遍——(齐读)

【点评】于永正老师说:“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词语的品味能力。”林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捕捉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层层深入,步步逼近,感受樟树的形态特点和顽强的生命力,使学生读其言,见其形。

师:这还是两棵怎样的樟树?我们看看课文的第5自然段。就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请你抓住相关的词句来谈。(出示第5自然段)

生:我从“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本身”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两棵香气永久保持的樟树。(板书:香气永久)

师:能具体说说香气能永久保持到什么程度吗?

生: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师: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

生:(齐)仍然不变。

师:即使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

生:(齐)仍然不变。

师:这还是两棵怎样的樟树?接着谈。

生:这是两棵拒虫的樟树。我是从“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这个句子体会到的。

师:樟树香气能够永久保持,而且可以驱虫,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板书:可贵之处)谁来读?让大家好好地体会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生练读、指名读)

师:课文的第4自然段展现了樟树蓬蓬勃勃的美。第5自然段作者又写了樟树的可贵之处。其实,这些都是对樟树特点的直接描写,也是具体描写。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第5自然段的开头,还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谁来读?(指名读)

师:你觉得这是写樟树的吗?(生:不是的)是写——

生:写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师:课文应该写樟树呀,而作者却写到了别的树木上。是不是跑题了呢?你认为该不该把它去掉?为什么?请你读一读,想一想。最好把你的看法跟同学交流一下。

生:作者是用别的树木来作比较,更加衬托樟树与众不同的可贵之处。

师:对,那就是香气永久,可以拒虫。你看,无论是对樟树的直接描写,还是间接的衬托,作者对樟树都充满了喜爱之情和和深深地敬意。这份喜爱和敬意又潜藏在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关联词语中(出示两段文字:将关联词语变红),请你试着朗读这两段话,注意这些关联词语。读出作者对樟树的这份美好的情感。(生练读)

师:这两段文字写得非常精彩,你能不能借助这些关联词语把它积累下来。自己试一试。(一练背指名)

(出示:樟树不高,但____,而且____,____。稠密的树叶____。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____,还是____,它们总是____。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____。即使____,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____。只要____,虫类就____。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点评】樟树的“可贵之处”是教学的重点所在。教学时,教师不光引导学生得其意,品其言,还悟其法,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

三、结合资料,表达敬意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香气能够永久地保持,而且可以驱虫。人如其树,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宋庆龄的一些资料了吗?(生:搜集了)宋庆龄的身上也有许多和樟树一样的可贵之处。那么,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又在哪里呢?老师这里也有一份宋庆龄的故事。请大家快速浏览。读—读,想一想,边读边画出—些重要的内容或词句。(出示要求:读《宋庆龄的故事》,完成写话)

师:想一想,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呢?读后,请你任选下列一组词语来赞美她,结尾用上“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这句话。(1)无论……总是……(2)只要……就……(3)即使……仍然……(生读、画、思、写)

师: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又在哪里呢?写好的同学,把你的发现和理解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无论国民党反动派怎样威胁、恐吓她,宋庆龄总是毫不畏惧,与他们进行坚决地斗争。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生:即使国民党反动派用尽办法想收买她,但宋庆龄仍然一身正气、严词拒绝。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生:只要宋庆龄还活着,她就绝不向反动派屈服。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师:宋庆龄身上还有许多可贵之处,就像这两棵樟树散发出的香气,使敌人惧怕,让朋友敬佩。同学们,这两棵樟树默默地陪伴着宋庆龄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伟人已去,但樟树常青。来到宋庆龄故居,仰望这两棵樟树,你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生:我很怀念宋庆龄。

生:对于宋庆龄,我很崇敬。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读这三段文字。(学生配乐朗读第4~6自然段)

师:学到这里,你还认为课文仅仅写的是樟树吗?(生:不是的)作者写樟树的目的其实是____。

生:写樟树的目的是赞美宋庆龄身上像樟树一样高贵的品质。

生:借樟树来赞美宋庆龄,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法。以后,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这样的文章。(板书:借物喻人)

【点评】宋庆龄的“可贵之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怎样才能化难为易?教师除了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课上还为学生提供有关宋庆龄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圈画、思考,为学生“铺路搭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由“树的可贵之处”感悟到了“人的可贵之处”。

附:宋庆龄的故事

1936年,宋庆龄得知国民党反动派非法关押了陈赓(ɡēnɡ)等七位著名的爱国人士,十分愤怒。在那炎热的七月,她不顾疲劳,带着十几位救国会同志来到苏州高等法院。自请入狱,敌人被吓得一个个狼狈不堪。宋庆龄一身正气,让敌人敬畏,他们被迫当场释放这七位爱国领袖。

宋庆龄还十分支持抗日,常常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有一次,她收到一封装着两颗子弹的信,信里写着:“警告你,子弹是不认人的!……”宋庆龄看完,临危不惧,坚定的说:“我是不怕他们的!”

此外,蒋介石和汪精卫曾经想用很多钱来收买宋庆龄,要她到他们的政府里去做官,但是宋庆龄都严词拒绝了,还把他们狠狠地骂了一通。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第5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课文以树喻人,树与人,形成了本文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明线是写樟树,暗线是突显人物的情怀。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樟树,读懂宋庆龄,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呢?教学时,我以“这是两棵 ? 的樟树”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走近樟树,走近宋庆龄。

一、扣词句,感知樟树蓬勃的生命力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自读思考:樟树的外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它的外形特点,回答:“这是两棵 ? 的樟树”,重点体会“蓬蓬勃勃”的意思。

再读课文,又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樟树的蓬蓬勃勃?圈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一句中的“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等词句中感悟到:粗壮中蕴含着力量,这就是蓬蓬勃勃。从“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一句中的“稠密、发亮”体会到树叶充满了活力,这也是蓬蓬勃勃。而在“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一句的品读中则借助拓展想象练习,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意象,从而加深理解。首先是围绕“四季常青”,教师铺垫说话练习: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你看,这两棵樟树---蓬蓬勃勃;夏天到了,骄阳似火,烈日下的两棵樟树依然--;秋天到了,凉风习习,这两棵樟树仍然--;冬天到了,大雪纷飞,这两棵樟树还是---蓬蓬勃勃。其次是借助“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进行口头说话练习,移情入境,更能深刻领会樟树蓬勃的生命力。

二、抓对比,感悟樟树香气拒虫的可贵

在“扣词句”这一主要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又是两棵 ? 的樟树。紧扣“香气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体会香气拒虫的可贵。

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可贵之处”。(1)师:樟树的可贵之处已写得很明了,可作者在这一段的开头为什么还要写“别的树木”呢?请一生读。(2)再交流:对比突出樟树拒虫的可贵之处。(3)师:作者只用了一个“而”字,就把这看似无关的两段内容作了巧妙的连接与过渡,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樟树拒虫的可贵品质。请同学分别读这段话前后两部分内容,体会这种语意的转折与强调。对比读好第5自然段。师生齐合作(师前生后)。:通过这样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两棵香气拒虫的樟树。课后布置小练笔:学习课文中对比的方法,写校园中的两种树,要抓住一两个方面写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也试着用“而”把它们连接起来。借助训练让学生学习使用“对比”这种写作的方法来突出强调所要重点描绘的事物。实践证明,在对比观察校园中不同树木的基础上,学生有内容可写,不乏精彩的片段。

三、树喻人,感受宋庆龄的人格美

(补充介绍关于宋庆龄的资料后)在人们的心目中,樟树已不仅仅是樟树,她早就成了宋奶奶的化身(板书:树如其人);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美丽、高贵的女性,看到了一位始终充满活力、一身正气的战士,怪不得人们瞻仰宋庆龄故居的时候,总是怀着--引读最后一自然段。(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人们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留下的不仅仅是两棵樟树的形象,还有对樟树主人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你们说,这还是两棵 ? 的樟树呢?(不平凡、值得纪念、令人崇敬、让人想起宋庆龄)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种写法叫“以物喻人”)让学生通过读书、拓展体会这两棵樟树也是宋庆龄人格的象征。她就像这两棵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她高雅的形象、一身正气、满腔的爱国热情永远播洒在人们的心间!

教学中,一次次地叩问“这是两棵 ? 的樟树”。随着对樟树外形及内在品质的层层剖析、品读感悟,樟树的特点在学生心中清晰起来,樟树主人宋庆龄的形象也在学生的心中丰满起来,较好地突破了“体会樟树象征意义”这一教学难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第6篇

教学前面两个环节时,我按部就班,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也体会到了樟树香气长存的高贵品质。接下去教第三环节,也是这一课教学的难点所在。在初次阅读的时候,我觉得本文还是把着重点放在对樟树的理解和感悟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到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最后点拨一下即可,不需要重墨涂抹,对树的瞻仰就是对人的怀念,宋庆龄的形象也会丰满起来,因为人去树依旧葱翠,人去树依旧香气扑鼻。这应该是水到渠成。所以教学第三环节的时候我通过一个多媒体展示了宋庆龄的几张图片,配以宋庆龄的事迹介绍。我本以为学生会在这里找到樟树和宋庆龄的联系,并能感受到宋庆龄的伟大。但我预料错了,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出来。虽然后面有几个学生说出一些樟树和宋庆龄的联系,但是这些回答难免让人有一种在帖标签的感觉。学生只是知道了樟树与宋庆龄有联系,并没有真正读懂课文。

课后在陆校长的指导下,我对这一环节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回顾我的课堂,我觉得我这一环节讲得太“碎”,太生硬。我以一个对宋庆龄比较了解的这样一个人的角度上来问孩子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也总是在尽力回答我需要的答案。课堂看似生动,但实际上学生缺少思考,缺少理解。宋庆龄的故事毕竟离学生的距离比较远了,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感知宋庆龄呢?如何把树与人联系起来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不能把树与人独立开来理解这篇文章,我在解读的时候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树就是人,树的一些品质就是人的品质,对树的瞻仰就是对人的怀念。那怎样让学生去认识一个陌生人呢?去理解陌生人与樟树之间的关系呢?我觉得必须要以一个感性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只有感性的故事才能让学生快速地去认识一个人,而且学生天生就是喜欢听故事的。所以找一个恰切的故事,一个能够体现宋庆龄品质的故事,这个品质也是和樟树想吻合的,这样就将人和树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我准备讲宋庆龄冒险救陈庚将军的故事,让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再去读课文,去体会樟树与宋庆龄的联系,给学生一个思考与感悟的时间。等学生真正有了感悟,再通过一个小练笔的方式把感悟写下来,这时候学生积淀的东西才是真正要学的。这时候学生也就应该能真正理解樟树和宋庆龄的关系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第7篇

这篇课文借物喻人,通过樟树写宋庆龄同志的高贵品质。写樟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重点写樟树内在美。

“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樟树前留影纪念,为什么?”从这个问题出发,在讲课过程中,我从外表美和内在美两方面入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划出关键字词,说出自己的感受。樟树的外表美中,重点从“蓬蓬勃勃”入手,学生说出了“枝干粗壮”,“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四季常青”这几个关键词。在讲内在美的时候,重点从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入手。在这里,渗透写石榴树的作用。学生能够讲出来是为了突出樟树的`不易招虫,但是没能说出“作对比”的写作手法。正是因为樟树有这样一种可贵的品质,宋庆龄才舍不得它们。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反思 第8篇

一、整体切入, 把握课文重点

默读课文, 找一找,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樟树的?

二、立足文本, 感悟樟树自身特点

1. 精读第4自然段, 感悟樟树的蓬蓬勃勃。

(1) 出示第四自然段。指读。找出一个可以概括樟树特点的词。出示:蓬蓬勃勃。 (2) 从哪些字词可以读到樟树的蓬蓬勃勃的?把关键字词圈画出来。指名交流圈画的字词, 说说理由读出感受。★第一句“枝干粗壮”、 (体现有力量) “伸”, 动作演示 (伸上、伸两边、前、后;伸远、再远、远远的) 。点评:你们就像一棵棵樟树, 多么有生机;伸向四面八方, 多么蓬蓬勃勃。★第二句指导读, “稠密”“绿得发亮”。指导读。点评:多么茂密的树叶、多么富有光泽的树叶、整棵樟树闪烁着生命光彩!★第三句“四季常青”。作者用了一组关联词“无论……总是……”来写樟树的四季常青。设疑:这样写可不可以?“樟树四季常青, 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 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引导理解:夏天骄阳似火, 冬天冰天雪地, 对树木来说这两个季节最具考验。这样写更加突出樟树不论环境怎么恶劣, 始终充满生机、蓬蓬勃勃的生长特点。读好这句话, 突出“无论……总是……”。句式仿说:樟树四季常青, 无论是 () 还是 () , 它们总是 () 。 (3) 回到整段小结:出示第四自然段, 刚才我们通过关键字词, 体会了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 细读这一段, 你还会有新的发现。作者是怎么写出樟树的蓬蓬勃勃的? (先写樟树的枝干;再写了樟树的树叶;最后写了樟树四季常青的生长特点, 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出现在我们眼前。) 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 我们就可以把这段话给记下来。试试看。指名看关键词提示背。其他同学闭上眼睛, 用想象力把这两棵樟树画下来。枝干粗壮伸;稠密的树叶发亮;四季常青无论……总是…… (4) 教师设问:你们看到了樟树了吗?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樟树。 (5) 齐背:让我们把这两棵樟树记在心中。小结过渡:这样蓬蓬勃勃的樟树, 难怪宋庆龄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2. 略读第五自然段, 感悟樟树的香气永存。

(1) 宋庆龄还舍不得樟树的什么呢?请大声读第5自然段, 你会有所发现。 (2) 交流。还舍不得樟树的可贵之处, 表现在:不招虫、香气永存, 读读相关句子。小结:这段就是围绕樟树的这些可贵之处来写的。过渡:这样蓬蓬勃勃、品质可贵的樟树不在别处, 而在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 学到这, 你又会有什么疑问吗? (樟树跟故居的主人宋庆龄有什么关系?) 那就让我们走近宋庆龄。

三、拓展阅读, 感悟宋庆龄与樟树的相似之处

1. 出示宋庆龄图片。

同学们看, 这就是宋庆龄, 你对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要想了解一个人, 得走近她的内心。有谁查阅了宋庆龄的资料?太好了, 老师也整理了一些资料, 我们来读读。出示资料, 师生合作阅读。

宋庆龄———孙中山先生的夫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宋庆龄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 舍生忘死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

宋庆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 是中国共产党的盟友。当爱国人士被捕, 她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营救。

2. 读了这段文字, 宋庆龄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先自由说再用“无论……总是……”来说说她。

3. 说着说着宋庆龄, 老师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两棵樟树,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联想到?

她和我们刚学的樟树有相似之处吗?再细细读4、5自然段, 想一想。

宋庆龄的一身正气就像这樟树的香气永远留存世间!

宋庆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就像樟树永远蓬蓬勃勃!

宋庆龄的品质和樟树如此相似, 所以当然周恩来同志劝她搬个家的时候, 她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4. 出示重点句:

这是两棵樟树。同学们, 你们留意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了吗?在哪?读读, 它跟别的自然段有什么不同吗? (字数少, 一句话一段) 联系刚才我们所学的, 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一句话作为一段呢? (过渡;强调樟树蓬蓬勃勃、与众不同;樟树与宋庆龄的品质相似;在作者笔下, 这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每每写到樟树, 心中想到的都是———宋庆龄)

一读。带着对樟树的赞美读。

二读。带着对宋庆龄的崇敬与缅怀读。

指导学生同一句话根据不同理解读出不同的味道。

再回到课题, 读。想一想文章仅仅是写樟树的吗?更是写人, 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四、情感升华, 感悟宋庆龄的崇高品质

1. 宋庆龄同志1981年5月29日去世, 她离开我们近32年了, 而这两棵樟树依旧在故居庭院里蓬蓬勃勃地生长着。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作为永久的纪念。

配乐齐读。

2. 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让我们也走进这幢白色的小楼吧, 这里是宋庆龄曾经生活过、工作过、战斗过的地方, 这里陈列着她用过的物品, 珍藏着她的手稿、书信……边走边看, 我们看到了宋庆龄这个伟大女性革命的一生。走出这幢白色小楼, 再次看到眼前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 不禁思绪万千, 你都想了些什么呢?

3. 至少选用一组提供的关联词,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无论……总是……只要……就……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 第9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3.通过对课文中“蓬蓬勃勃、四季常青”等关键词句的理解,感悟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4.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课文主要写的内容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生齐读)

师:近三百字的文章浓缩成八个字作为题目,以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题目,这也是定题目方法之一,我们在以后学习中试着用一用。

2.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请同学们准备听写。老师提高一些难度,我一下子读两、三个词,你敢挑战吗?(请一同学上黑板板书)

粗壮 永久保持

稠密 瞻仰

四季常青 枝枯叶落

师小结:我们不仅要做到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还要注意一定的速度。

3.学习了1~3自然段,回忆一下,有一次,周恩来同志劝宋庆龄奶奶搬家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生齐说)

二、引导质疑,筛选主问题教学

师:爱思考的同学读到这儿的时候,一定读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谁能说说心中的疑问?

预设:

1.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2.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离开这两棵樟树?

师:读到这儿的时候,老师也心生疑惑,巧的是,我们不谋而合。(出示问题)我们先来探究第一个问题。(指名读)

3.师:答案就藏在课文的4、5自然段里。听清老师的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4、5自然段,要求字字入目,边读边想句子的意思。可以读慢一些。

(提醒:课文的插图也是学习的好帮手,可以图文对照起来学习。)

4.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请同学们静思默想,圈划出相关的词语,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体会。

5.巡视后,相机出示某同学学习感悟的过程:(课件)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特点 多 长

我来试一试:

同学们,你从句中的“伸”字,感受到了什么?在书上写出来吧。

6.师:不要面面俱到,把你感触最深的地方标出来,请同学们继续学习。

三、细读课文,体情悟道

第一板块:交流樟树的外形美

1.预设:生长特点

你看到了两棵怎样的樟树?

交流。

板书:蓬蓬勃勃

看“蓬”和“勃”这两个字,“蓬”的上面是草字头,“勃”的右边是力量的力。蓬勃指的是像小草一样具有生命的活力,这“蓬蓬勃勃”指的又是什么呢?

瞧,当我们把词语叠起来用时,它的意思就更进一层。

这句话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蓬蓬勃勃?

2.预设:外形

(1)师:你还从哪些词、句看出樟树旺盛的生命力?

(品味“伸”和“亮”)

(2)抓特点,“枝干粗壮”,如果它像一个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强壮、健壮。(品味用词的精准)

师:咱们学语文,不光要读懂词语的意思,还要去细细地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师:三句话,两个人读,如何分配?

师小结:作者从樟树的枝干写到叶子,再写它的生长特点,一步步地写出了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两棵生命力顽强的樟树吧!齐读第4自然段。

教师指导背诵。

第二板块:交流樟树的内在美

1.自学提示

这段话围绕哪个词写的?特点是什么?怎么写具体的?

2.这也是樟树的可贵之处,出示重点句,品评

(1)指名读,“本身”这个词说明什么?(内在的美)

(2)“永久”换个词是“永远、长久”。

(3)这种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书上是怎样写具体的?

“只要……就……”练习说话。

3.别的树木怎样?(指名读)而樟树的香气使虫类害怕,可以(板书:拒虫)

写法点拨:课文写樟树,作者为什么写石榴树等别的树木?有什么作用?(对比——衬托,更加突出樟树香气拒虫的可贵之处。)

4.朗读指导:大千世界,植物繁多,而唯有樟树,才有这种永恒的香气,令一切害虫胆战心惊。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之情来读这段文字。

三、回顾第二个问题

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离开这两棵樟树?(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看看主人生活的场景,突出对树的感情。)

四、走近宋庆龄

1.书上有一幅宋庆龄插图,用一个词概括你的印象。

教师指导看图:宋庆龄(美丽、高雅、端庄……外在美,你能透过它美丽的双眼看到她的内心世界吗?)

2.看资料。适时启发、点拨:宋庆龄给你什么印象?宋庆龄和樟树有什么联系?

3.师:其实,这生命力顽强,具有可贵之处的又何止是这樟树呢,更有那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一身正气的这两棵樟树的主人宋庆龄奶奶。如今,斯人已去,樟树犹在!当人们怀着崇敬之情……(指名读最后一节)

4.“瞻仰”一词读出了对樟树的赞美之情,对宋庆龄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五、人树合一,品味写法

1.讨论: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2.小结写法:在人们的心中,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而是宋庆龄的化身。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在樟树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这篇文章表面写樟树,实际是在赞美宋庆龄,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

【布置作业】

学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写一个小片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第10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这次上的课题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它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本文人物离学生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文章所写的樟树虽然学生比较熟悉,但本文主要通过对樟树的描写,要求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我的设计是想通过对文本阅读指导,让学生认识樟树,欣赏樟树,感受樟树的外形美与内在美,然后以“这是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两棵长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为衔接点引入宋庆龄,再以观看宋庆龄的生平资料了解宋庆龄。从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理解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樟树前留影的原因,从而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阅读指导,抓住了樟树“蓬蓬勃勃”与“香气永存”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深入、感悟也比较深刻。通过大量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补充,学生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对文章的这种写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或许是

人物离学生较远,或许是我预设得过于生硬,学生对“树”与“人”的这种联系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让课堂出现了尴尬的瞬间,也让后面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拖沓。

这个教学环节,我让学生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认识宋庆龄这个人。补充的课外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我对自己本次的表现不太满意。我认为自己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优美。

2、对文本的解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3、要让课堂充满活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第11篇

作者 袁美玲

今天上《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宋特和很多老师给了不少建议与指导,我颇为感动,受益良多,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朗读教学是“短板”.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主线,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诵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勃勃生机与可贵之处,但是总体感觉学生的朗读不到位,虽然宋特在后来的指导中提到未必要读出樟树的生命力与蓬蓬勃勃的气势,但由此看出我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是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

二、课堂教学“教过了”.在教学中自己的思路虽然清晰,但是感觉还是“教过了”,比如,宋特提到的学生熟悉的生字词仍然让学生反复读,甚至在日常复习课上反复听写,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无疑是在做无用功,这一点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的,也需要精讲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来提出自己不会或者不扎实的问题,这样更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过程“不敢放手”.站在三尺讲台上只有短短三四年,却慢慢开始理解语文教学的真谛,很多时候,我们教给了学生太多,却无法让学生学以致用。本课的教学,虽然我也有让学生一定的动脑思考,下笔写体会,但是并没有“教得巧”,学生很多时候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却没有自己发挥的太多空间。正如《最佳路径》中格罗培斯的设计理念一样,教学要给学生自由,教师害怕给学生自由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实是教师的教学引导及课堂驾驭能力不够深厚。仿佛觉得自己是一个带领孩子走在独木桥上的人,只引导孩子到达了目的地,而对于沿途的风景却没有让孩子细细品味,或者,理想的境界应该是孩子边活蹦乱跳地走过独木桥,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愉快得到达目的地,这才是孩子想要的课堂。深感惭愧的是自己的教学功底不够深厚,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忙忙碌碌,碌碌无为,只应付于完成教学的常规工作,却没有进行大量专业的阅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教学理论专著和相关书籍,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才能不断整合优化自己的教学思路。

四、教学过程缺乏思考。宋特的指导也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缺乏思考的老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觉得好的教案就照着别人的上,却常常上不出理想的效果。归根结蒂,是缺乏思考,在评课的过程中,戴菲老师也说要根据班级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和调整教学思路,这一点我是认同的,却很少思考班级的学情是什么,只知道这一节课我要教什么,这就造成了学生会的我可能还在教,学生不会的我却不知道。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本班的学情结合起来确定教学目标,如此,才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第12篇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把生字词的教学作为铺垫,重点放在指导孩子们对课文的阅读上。上课铃响起后,见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心中一股爱意油然而生,先前的紧张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我有条不紊地带领孩子们读题,释题,初读课文,孩子们高兴地认准了生字词,顺利地读通了课文。然而就在我准备组织孩子们交流阅读课文后的心得体会的时候,下课铃却响了。

我有些不舍,尽管本课的教学目标已圆满完成,但心底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因为指导孩子们阅读课文的时间用得太多。可课后想想,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孩子们能真正去阅读课文吗?在课堂上巡视指导的时候,我已经看到很多孩子记下了自己的阅读体会,而且记得都很真实、纯朴。我知道,孩子们用心读了,和文字做了心灵的交流。

也许,每节课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遗憾,但只要孩子们能用心灵阅读,能在阅读中愉快地健康成长,那就比什么都好。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 四年级语文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 宋庆龄故居观后感

★ 宋庆龄的故事

★ 故居导游词

★ 樟树赞

★ 宋庆龄的故事读后感

★ 走近陶渊明故居

★ 鲁迅故居导游词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反思 第13篇

如何评判与考查教师的教学是否已经走出“以文本为中心”的籓篱, 将文本置于课程视野下进行的呢?笔者认为, 只要执教者能够从课程的角度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三个基本问题, 就足可证明。下面, 笔者试图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例加以阐述。

一、“为什么教”——将文本置于课程目标体系中来审视

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实施者、参与者、重建者。思考“为什么教”, 就需要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 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提升课程意识, 培育批判精神。

许多人由于课程意识淡薄, 日常教学缺乏整体规划、系统观照, 导致文本教学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点状化”、“孤立化”现象。即文本教学仅仅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来呈现, 前后篇目没有联系与分工, 上下年段没有呼应与过渡。虽然说文本有其内在的规定性 (结构、主旨、语言风格等) , 但自从被纳入课程体系之后, 它就被赋予了新的价值, 承载着为提高儿童语文素养服务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材前后篇目之间必须建立起逻辑联系, 任何一个文本的教学都必须“瞻前顾后”, 才能确定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我们从这个位置出发, 去思考它承载的教学任务、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评判它的教学目标才有切实的意义。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具有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目标相互联系, 呈螺旋上升状。这就决定了每个文本的教学都是整体中的一环, 每个文本的教学都要实现“为了培养、提升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要实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 它位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学段最后一个单元, 我们认为, 本课教学除了要达到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常规目标之外, 还要为学生顺利升入第三学段奠定基础, 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鉴于此, 对本文的一个显著的表现手法———借物喻人的初步感受和学习也就提前进入了教学视野, 也就被纳入了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 既是打通年段壁垒的需要, 也是满足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需要。

简单地说, 把文本置于课程目标体系中来审视“为什么教”, 必须要思考教学目标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 是否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正如吴刚平教授所说:“如果教学目标本身不合理, 即使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不能称作有效教学, 而可能是低效或无效教学, 有时甚至是负效教学, 是有害的教学。”

二、“教什么”——从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来确定

“教什么”可以说既是教学层面的问题, 也是课程层面的问题, 它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对文本的把握能力。王荣生教授说:“在目前的情况下, 对语文教学来说, 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 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 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 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彩、再精致, 课堂气氛再热烈、再活跃, 价值都是有限的。”那么, 如何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呢?

1. 我们必须认识到课文只是提供了一种“教什么”的可能性

针对《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 我们首先要对其进行解读, 思考有哪些可以教给学生, 然后再围绕它进行教学设计。

在语言文字方面, 可以引导学生简单了解有关散文这一体裁的知识, 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中“蓬蓬勃勃”等词语的多重内涵;在思想情感方面, 可以通过对文本人物宋庆龄事迹的了解, 让学生感受她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对妇女儿童的关怀和保护,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表现形式方面, 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独特的行文结构和显著的表现手法。例如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品味作者为什么要一再强调“两棵树”的特别之处, 在第五自然段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领悟对比反衬方法的好处等等;在阅读策略方面, 我们可以利用这篇课文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批注、讨论、提问、写感受等等。

2.“教什么”需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内容来决定

长期以来, 文本教学因为缺乏课程视野, 导致出现了“缺位”和“越位”的现象:要么流于表面过于简单, 要么该教却未教而造成重大遗漏, 要么拔高要求搞超前教学, 要么出现教非所需, 发生学科性偏移……

在第二学段中, 课标对阅读教学目标主要规定有这么几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这样的课程目标规定之下, 我们回归文本, 发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形式优美、重点突出, 所以需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而背诵全文, 积累语言, 在此基础上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初步感受作者为表现宋庆龄这一人物形象而运用的对比反衬方法及借物喻人手法的好处。

我们从上面不难看出, 文本的内容、语言、主旨、情感、形式、结构等提供了“教什么”的可能性, 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 需要具备对文本语言有高度的敏感性, 能够迅速判断出文本中哪些是需要教的, 哪些是不需要教的。但是, 在四年级学生即将由第二学段升入第三学段之际, “教什么”更多地要关注文本是如何说的, 即教学要重点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 而不是关注它说了什么, 表达了什么。因此,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应该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反衬方法与借物喻人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归结为一句话就是, 要确定“教什么”, 除了有赖于文本的特殊性之外, 最终还必须由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内容说了算, 由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说了算。

三、“怎样教”——从教与学的方式是否得到了转变来衡量

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已经逐渐地认识到, 课程视野下的文本教学, 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但是, “用教材教”只是证明了我们拥有了课程意识, 这种意识是否强烈是否正确, 其实还要打上一个大问号。我们认为, 只有实现了“用教材科学地教”, 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往前跨一大步。

“用教材科学地教”, 教师必须完整地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 注重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时刻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和学生发展状态, 不断创新教与学的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⒈“用教材科学地教”, 首先要基于儿童立场

课程视野下的文本教学, 儿童已经从“边缘”走向中心, 进一步突出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著名学者王一军认为, 课程意识所支配的教学需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 要按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背景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笔者第一次教学此文时, 着力在思考如下问题: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有效地让儿童理解并接受?教学的突破口应该确立在哪里?教学如果从“樟树”入手, 然后再到“宋庆龄”, 教学流程清晰了, 但势必显得“物”、“人”分割太明显, 融合度不够;而教学若从“宋庆龄”入手, 然后再用樟树的可贵衬托“人”的品格与风范, 则无疑给学生一种先入为主、强行入轨的感觉。反复斟酌后, 笔者决定抓住“舍不得”一词, 采用“树”“人”合一、“双线并进”的思路推进教学, 试图探索“树”与“人”的内在联系。最后的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 学生根本不吃这一套。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左思右想, 发现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小学中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这个时期的儿童, 学习思维尚处于线性思维, 而双线并进的教学方式属于复合思维。因此, 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来选择教学方式、安排教学进程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鉴于此, 笔者二次教学时就采取了由“走近树”再到“走向人”。事实证明, 教学效果还不错!

2.“用教材科学地教”, 教与学的方式还要不断地创新, 以实现高效

为了突破借物喻人这一教学难点, 我们创造性地采取了“关口前移, 提前铺垫”和“呈现互文, 减缓坡度”两个策略。

(1) 关口前移, 提前铺垫

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 “借物喻人”表现方法的掌握起码包括概念的建立、方法的迁移、能力的形成几个阶段。这好比是几个大台阶, 如果连续攀登, 肯定是有些累的。如果一次只登一个台阶, 则会省力不少。其次,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 需对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让文本教学 (知识教学) 、单元教学、学期教学、年段教学前后建立起联系、分工与过渡, 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笔者初次教学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把所有萝卜放进了一个筐中”, 学生一下子消化不了。再次执教笔者按照分步实施的路径思考, 提前进行了借物喻人知识概念的教学, 符合学生学情, 教学效果自然显著。

我们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三顾茅庐》中找到了这么一句话:“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 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表面看, 这是对诸葛亮居所的自然环境描写, 实际上, 这是对韬略满腹、足智多谋、胸怀天下、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孔明的赞誉。由此引申开去, 借景喻人、借物喻人的知识教学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借物喻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同处一册书的《三顾茅庐》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就建立起了关联, 前后单元也形成了动态呼应。

(2) 呈现互文, 减缓坡度

因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作者通过比较隐晦的以树喻人的方式来叙述人物事迹、表现人物精神品格, 导致人物隐身于字里行间, 文本中缺乏激烈的斗争情节吸人眼球, 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言振奋人心。再者, 文本人物所处的特殊时代, 她所拥有的特殊经历, 与当今小学生的阅读经验存在强烈的历史陌生感。因此, 教学就需要通过补充相关背景资料来还原文本人物的言行、丰富其情感、放大其价值, 以利于学生能够迅速地通过文本资料感受到文本人物的亲切与熟悉, 体会到文字背后蕴含的价值意义。如果没有足够的与文本人物相关的知识积累, 石榴树比喻什么, 樟树比喻什么, 学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洞穿文字表面那层厚厚的外壳的。

在文学鉴赏理论上有一个重要的解读视角, 叫互文观点。就是说理解一篇作品的内涵, 往往需要借助另外一篇或多篇相关的作品的力量来达到阐释的完满, 这就是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在教学中, 当学生无法发现和理解樟树旺盛的生命力与宋庆龄旺盛的革命热情、樟树永久拒虫的特质和宋庆龄凛然面对反动派的拉拢利诱和暗杀威胁始终保持革命气节、樟木家具对衣物的保护和宋庆龄投身妇女儿童保护事业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 教师及时出示编写的宋庆龄年谱简表, 让学生了解她在解放前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事迹与言论, 发现其对反动派的无比憎恨, 对妇女儿童的无比关爱, 了解她在上海与樟树相伴的那些特殊岁月, 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她与樟树的相似之处与特殊感情。这样, 课文与人物年表, 一个含蓄, 一个直白, 二者互为表里, 读此有助于理解彼, 读彼有助于感受此, 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文关系, 降低了教与学的难度。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J].语文学习, 2005 (6) .

[2]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9)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磨课心得 第14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课文以树喻人,借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和永葆拒虫香气的特点来表达对宋庆龄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几次听到教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收获启迪,于是便有了自己尝试的念头。

深知丰厚的底蕴是上好课的基础。便买来《宋庆龄传》,细细品读;搜寻别人评鉴宋庆龄的各种文字,细细咀嚼;观看纪录片《宋庆龄》,细细品味。通过这种“骆驼式”的接纳后,再转眼看课文,呵,还真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宋庆龄的影子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有关描写和评述她的文字在我眼前精灵般地摇曳,一波一波地激荡起我的设计灵感。经过几个夜晚的奋斗,第一稿新鲜出炉:

一、 导入课题。

1. (出示宋庆龄照片以及外国友人评价宋庆龄的两段话)

① 她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士。

② 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罗曼•罗兰

2. 引出人物宋庆龄并简单介绍。

3. 揭示课题。

二、 走近樟树。

1. 樟树是宋庆龄生前最喜欢的树木。作者笔下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读课文,带着问题思考。想一想:这是两棵的樟树。(用课文里的词语概括)

2. 正音

3. 交流问题:这是两棵的樟树呢?(蓬蓬勃勃,永葆拒虫香气)

4. 探究樟树的外形、特点。

▲ 樟树的蓬蓬勃勃

(1) 着眼文本,细读体会:哪些语句让你感到樟树的蓬蓬勃勃呢?(抓住“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及“无论……总是……”这样的句式体会。)

(2) 想象说话,提升感悟:烈日炎炎,樟树______

暴雨袭来,樟树______

北风卷地,樟树______

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3) 引导背诵,强化体验。

▲ 樟树的永葆香气(拒虫)

(1) 抓关键词句,体会樟树可贵之处: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樟树又有什么可贵之处?

(2) 句式训练,拓展深化

即使______,______,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它总是永葆香气。

只要______,虫类就______。

(3) 感受写法,对比鲜明:课文还写到了其他的树,为什么要写别的树?

三、 感受宋庆龄。

1. 拓展资料:宋庆龄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与她所喜爱的樟树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相通之处?默读三则资料

★ 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她一生追随孙中山,为革命工作70多年。始终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英勇战斗,从不向反动势力妥协,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

★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宋庆龄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继续担当重任,并显示出罕见的坚定和勇气。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屠杀工农群众和共产党人。为了拉拢她,蒋介石竭力动用一切力量(弟弟子文、妹妹宋美龄、甚至是年迈的母亲)进行劝说,甚至用金钱诱惑,希望她改变立场。但她坚定地维护孙中山的遗教,站在劳动人民一边。并联署通电全国,尖锐谴责蒋介石。

★ 宋庆龄支持抗日,常常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有一次,她收到了一封装着两颗子弹的信,信里写着:警告你,子弹是不认人的!宋庆龄看完了,坚定地说:“我是不怕他们的!”即使是面对戴季陶的以死相挟,她仍大义凛然地说:“要想让我不说话,只能是砍掉我的头。”

……

2. 深化理解:读着这些故事,你又联想到了文中的哪些句子?(随机出示,再

次品读文中有关句子。)

3. 揭示写法:课文落笔于樟树,用意却在写人。樟树的蓬勃生机、高贵品质,

无一不是宋庆龄伟大人格的体现,这就是借物喻人。

4. 小结引读:在人们心中,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

在樟树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因此——(引读第6自然段)

5. 激情升华:宋庆龄高尚的品格与美德香溢四海,许多人高度地评价她,由衷地赞美她(课件展示文森特的专访片段以及纪录片《宋庆龄》片尾以何香凝的诗为歌词而创作的歌曲)

6. 延伸写话:当你来到宋庆龄的故居,站在这两棵樟树前,你又会想到些什

么?请写下来。

四、 作业:推荐阅读《宋庆龄传》

背诵课文。

看着教案,颇为得意。可试上下来,问题就凸显出来。整一堂课,几乎是教

师的表演课,滴水不漏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刻意雕琢的美丽语言,层层递进;精心制作的课件,动人心魄;课外拓展的资料充斥着课堂……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哪里去了?文本哪里去了呢?经过深刻的反思和“痛苦的抉择”后,决定回归,回归到教学的原点,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需,站在“学”的基点上,再一次细读文本,几番修缮调整,定稿如下:

一、 分层导入

1.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树。板书:樟树。见过樟树吗?看到樟树,你会想起哪些词语?交流

2. 还要一起来认识一个人。板书:宋庆龄。“龄”是个生字,和老师一起写这

个字。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牙齿的“齿”,表意;右边是个命令的“令”,表音。写的时候,注意笔画的穿插,结构紧凑。注意后鼻音,一起读一读。

说说你所知道的宋庆龄,她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完成课题、齐读

课题)

4. 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什么是“故居”?——随及解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特点?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宋庆龄与樟树有着怎样的关系?——置后解决)

二、 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正音释义:有哪些字词的读音或者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 梳理脉络: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樟树?还写到了什么?

三、 感悟樟树(略,教法基本同前)

四、 品读人物

1. 读课文,找出表现宋庆龄和樟树之间关系的句子。

2. 交流,品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1) 这两棵树指的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作者在第1~2自然段中并没写出,到第3自然段着重指出,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摄像镜头,带着我们由远及近,由模糊而清晰、由疑惑到恍然大悟,一步一步地走近樟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对于这两棵樟树,宋庆龄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舍不得”三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宋庆龄的无限深情,你觉得表达了宋庆龄怎样的情感?(喜爱、敬仰、眷恋、鞭策等)

(3) 因为“舍不得”,宋庆龄拒绝了——

因为“舍不得”,宋庆龄以樟树自勉,自励——(根据你所搜集到的资料,

说说宋庆龄坚持革命、品质高洁的小故事)

3. 听着听着,你联想到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呢?感情朗读。

4. 树如人,人如树,樟树便是宋庆龄的化身。因此——(引读第6自然段)

五、 小结写法

1. 揭示写法:借物喻人

2. 拓展深化:吟诵何香凝赞美宋庆龄的诗《唯菊与石》以及《青松》《红梅》《秋菊》《竹石》《石灰吟》《卜算子•咏梅》等诗感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特点和作用。

3. 作业延伸

(1) 造句:无论……总是……;只要……就……

(2) 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创作一首小诗或一篇短文。

实际显现的教学效果是可嘉的。反观之,这一次的教学设计因学设教、化教为学。教师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教材,装着“语文”。从导入开始,樟树和宋庆龄这个人就像一条线索,从分到合,从暗到明,贯穿始终。设计符合了教材的特点,贴近了学生,真正做到了以文为本,以生为本,教学中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样的教学,或许没有了美丽如画的课件,没有了教师才情的挥洒,朴实、淡定了些,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既得意又得言,这何尝不是一条语文教学走向“返璞归真”的路呢?

张庆先生曾言语文教学的八字方针: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让我们谨记在心。

上一篇:友情文章下一篇:云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