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2024-06-25

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查房(精选8篇)

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第1篇

儿童xxx科第一季度护理业务查房

时间:2017年2月10日 地点:xx办公室 责任护士:xxx 查房者:xxx 参加人员:全科护理人员 患者姓名:王xxx 病室床号:80x-xx床 护理级别:I级 医疗诊断:

1、支气管肺炎

2、先天性心脏病

3、心功能不全

一、前言:

二、病情介绍:

责任护士介绍病人一般情况:患儿:王xx,男,2个月29天,患儿于4天前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初为单声咳,后为阵发性连声咳嗽,有痰,夜间咳嗽明显,偶有口周青紫,有鼻塞,流涕,偶有倒奶、呛奶,3天前就诊予宁都县人民医院,拟诊:

1、支气管肺炎

2、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阿糖腺苷、多巴胺、氨溴索等治疗,效果欠佳。患儿仍咳嗽、气促,当地医院建议转诊上级医院,现来我院,门诊拟:

1、支气管肺炎

2、先天性心脏病予2月7日10:07抱入院。入院查体:T36.3℃,P140次/分R45次/分W:6.0kg.患儿精神差,可见轻度三凹征,心前区闻及III/6级收缩期杂音。

三、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效果评价:

第一阶段:2月7日至8日

处理:立即于吸氧,行I级护理,病重,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采血标本送检,建立2路静脉通道,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氨溴索化痰,多巴胺静脉点滴。水合氯醛镇静。辅助检查:肝肾功能、电解度、心肌酶、血糖、血呼吸道病毒11项正常。大便常规、血分析及pcT:0.13。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血流增快。肝脏情况:肝肋下5.5cm,脾肋下2.5cm。护理诊断: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功能不全有关

措施:镇静、强心、利尿;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心率及肢端皮肤、尿量等情况,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效果评价:患儿生命体征平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措施:予吸氧,卧位时予取半卧位,将患儿头肩部抬高,以利于肺扩张。

效果评价:患儿气促、三凹征等症状较前改善,呼吸平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患儿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措施:予吸痰,嘱家属经常予患儿变换体位,促进炎症吸收,给于雾化吸入,并嘱家属 予患儿多饮水,使痰液变稀薄利于排痰,指导家属正确的拍背方式。效果评价:患儿没有发生痰堵,气道保持通畅。

4、有窒息的危险:与呛奶、呕吐有关

措施:嘱家属喂奶时应耐心,将头部抬高,少量多餐,喂完奶后竖着抱起患儿,空掌心轻拍背部;出现呛奶或呕吐时,告知家属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立即按铃通知医务人员。

评价:患儿未出现窒息

5、活动无耐力:与哭闹时缺氧有关

措施:予患儿上好护栏,防坠床,患儿哭闹烦燥,遵医嘱予镇静药,以减少氧的消耗。效果评价:患儿口周无发绀,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及丢失过多有关

措施: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嘱家属喂奶时应耐心,将头部抬高或抱起,以免呛入气管发生窒息。

效果评价:患儿无呛奶,能按需哺乳。

7、焦虑(家长)

与患儿病程长、病情重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等有关

措施:让患儿家属参与诊疗计划,让家长对患儿的治疗有更清楚的了解;并向家长解释病情,提高认识,减轻焦虑;评估家属知识水平,做好健康教育,做好微笑服务。

8、并发症:

呼吸衰竭

第二阶段:2月9日到至今

患儿精神较前好转,予停吸氧,面色口周无发绀,口唇红润。呈阵发性咳嗽,可闻及痰鸣音,呛奶好转,未出现并发症

处理:仍行病重,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氧气雾化,补液等对症治疗。

辅助检查:痰培养及血培养正常,咽拭子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单纯细胞疹病毒IgG抗体阳性。护理诊断:

1、低效型呼吸形态: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患儿反复咳嗽使肺通气功能不好有关

措施:保持室内环境舒适,每天早上七点钟及下午三点钟开窗通风一小时,穿宽松柔软 的衣服,以免影响呼吸,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如发现呼吸费力,咳嗽无力,及时通知医生。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患儿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措施:予雾化吸入,指导家属常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告知家属少量多餐的喂养,以免造成腹胀,不利于呼吸。

效果评价:患儿现无鼻塞,咳嗽较前好转。

3、有感染的危险:与患儿抵抗力低,致病菌感染有关

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循操作流程;认真执行手卫生,告知家属病房陪护人数,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

评价:感染在预期目标内控制,未出现发热。4睡眠形态紊乱:与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咳痰有关

措施:告知家属病房内陪护人数;夜间病房内予九点钟关灯,并嘱家属在病房内不要大声喧哗,所有治疗集中进行。

评价:患儿精神状态较前好转。

5、焦虑:家属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费用及术后的愈后有关

措施:对家属提出的疑问积极回答,消除家属对疾病的恐惧,综合评估家属的家庭经济情况后,给家属介绍几家做先心手术较好的医院,并告知家属愈后的一般情况。效果评价:患儿家属对疾病有基本的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

四、本病人护理难点:1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拍背的力度无法掌握。

2心输出量减少与组织灌注量减少的护理诊断应以哪个为准。责任护士汇报完毕,其他护士有无补充?

五、护士无补充,到病床查体

六:查体结束,对责任护士基础护理评价

七、温习相关护理知识 1 肺炎的护理措施

2.心功能不全病人护理观察要点 3.肺炎的分类

九、整改措施

提问:

1、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2、心衰的诊断依据

3、心衰的治疗原则

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500-01

吸入性肺炎是常见的老年人肺炎之一,它是吸入酸性物质如动物脂肪、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等危重症常见的急救手段之一。然而,临床发现部分患者病情好转,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吸入性肺炎。为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故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8例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吸入性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吸入性肺炎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56.9%),女25例(43.1%),年龄为62-93(68.28±12.73)岁。气管插管时间7-15d,平均11.2d。68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中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7例,脑血管意外14例,其他7例。经纤支镜冲洗、抗感染治疗及加强护理等处理,62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重新气管插管。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以精神萎靡,不思饮食为首要表现的32例,其中嗜睡10例,意识不清4例。发热42例,咳嗽咳痰45例,呼吸困难10例,休克2例,体格检查肺部闻及干湿性??音48例。X线检查:肺部出现散在点状或片状浸润病灶56例,其中左上肺5例,左下肺9例,右上肺6例,右下肺10例,两侧肺出现病变28例。两肺纹理增多2例。

1.3 细菌学检查:

痰培养阳性者36例,占总数的6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4例,铜绿假单胞菌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鲍曼不动杆菌3例,白色念珠菌1例。原因分析

2.1 咽喉部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

正常人由于喉保护性反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食物和异物不易进入下呼吸道,即使误吸少量液体,亦可通过咳嗽排出。气管插管术后影响喉头反射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气管插管时间越长,影响越为明显。同时,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食管肌肉松弛导致呕吐后的胃内容物被吸入气道。老年人及脑血管意外者因咽反射差更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2.2 不适当的鼻饲护理:

气管插管拔管后鼻饲肠内营养时,护理人员没有把病人的床头摇高或者进食后立即保持平卧位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胃内容物被吸入后,由于胃酸的刺激,产生急性肺部炎症反应,其严重程度与胃液中盐酸浓度、吸入量以及在肺内的分布情况有关。吸入胃酸的pH≤2.5时,吸入量25ml即能引起严重的肺组织损伤。吸入液的分布范围越广泛,损害越严重。

2.3 口腔内定植菌增加:

口腔中经常存在多种细菌,特别是牙齿间隙可以作为呼吸道病原体的定植部位。拔出气管插管后没有了气管导管气囊的物理防御功能,定植在口腔中的病原体,就会通过呼吸道播散导致肺部感染。护理对策

3.1 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

气管插管病人常规安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手术麻醉前应充分让胃排空。尤其是老年患者呛咳等上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减弱,吞咽与声门关闭动作常不协调,当拔出气管插管后容易将反流的混有大量细菌和胃酸的胃内容物吸入气管内,导致吸入性肺炎。

3.2 做好拔管前气道准备:

气管插管拔管前做好吸痰护理,积极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尤其在松气囊前要彻底抽吸,并且要注意吸痰顺序,先吸净口咽部分泌物,再吸引气管内分泌物,然后放松气囊再吸引气道深部痰液,以免口咽分泌物在放松气囊时下行进入气管而发生感染。

3.3 调整鼻饲时病人的体位:

平卧位鼻饲易促进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和发展[1],鼻饲时让患者半卧位,降低鼻饲速度和每次鼻饲量,喂食后保持半卧位30-60min后方可翻身操作,既利于食物消化,又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从而预防和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4 鼻饲管的护理:

保持鼻饲管固定良好,防止脱出,每天2次测量外露部分长度。每次餐前回抽胃液,以确保鼻饲管在胃内,更换鼻饲管时用止血钳夹住胃管外端,防止管内残留胃液流入气道导致误吸。

3.5 改善胃肠功能:

餐后1h按摩腹部,3次/d,10-15min/次,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并协助患者被动运动,如上肢伸展、环抱、握拳,下肢抬腿、屈膝、蹬足跟运动等。适当应用助消化药及胃动力药物。

3.6 加强口腔护理:

高质量的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内致病菌,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的重要措施。吸入性肺炎是口腔细菌进入下呼吸道造成的严重后果[2],减少口腔细菌数是必要的。气管插管拔管前通过对牙齿、口腔的彻底清洁,对吸入性肺炎有预防作用。

总之,吸入性肺炎起病隐匿,多由隐性误吸引起,不易引起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注意,有的仅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差、纳差。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加以重视,插管病人及早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拔管前加强气道管理及口腔护理以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并且积极诊治,以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邵琴,吴建跃,邵小玲,等.半卧位鼻饲预防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8,7(7):532-533

浅析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护理进展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对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100例患者均经CT或者MRI检查证实。100例患者中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炎28例, 老年血管性痴呆22例, 脑血管病共45例 (脑梗死24例, 脑出血21例) , 晚期肺癌4例, 帕金森征1例。治疗组50例, 其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在65~86岁, 平均 (67.3±7.5) 岁;对照组患者50例,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65~81岁, 平均 (69.1±7.3)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综合治疗对老年患者意义极为重要, 老年吸入性肺炎常常症状隐匿, 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才能明确, 选用抗生素可根据患者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经验性用药可以选用头孢类及喹诺酮类, 对深部感染应选择抗厌氧菌药物, 加强营养支持, 保证量酸碱平衡, 治疗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 (1) 心理护理:早期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由于吞咽功能减退、咽反射不灵敏, 患者进食呛咳, 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 患者常常因害怕进食再次产生呛咳而产生焦虑、烦躁、孤独、自卑、自弃的心理, 有的老年患者因怕给家庭造成负担而产生恐惧绝望的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 给予患者不同的关怀和鼓励, 使患者重试生活的信心, 积极向上的战胜疾病。 (2) 进食护理:饮食上可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引导患者培养兴趣, 在生活中时常提醒患者提高注意力, 使患者对进食恐惧感减低, 对于老年免疫功能低下者, 易发生食管、胃返流者要保持口腔卫生, 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及时放置胃管, 鼻饲饮食, 防止误吸, 并加强对胃管的管理。协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鼻饲时, 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改进鼻饲方式方法, 和防止返流减慢鼻饲速度及每次量, 选择最适合个体患者的鼻饲方式, 积极治疗原发病, 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 结合患者自身的特点, 对患者采取由简到难的过渡, 与患者家属交流, 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更加细致, 增加患者的信心[3]。 (3) 吸氧:吸入性肺炎的患者就诊时往往由于误吸导致患者气道阻塞、通气不畅, 患者存在缺氧的情况, 如进一步误吸严重者还会出现窒息, 因此患者血氧分压降低的同时往往伴有CO2储留, 应在气道通畅的前提下使用药物, 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不宜给予高浓度吸氧, 应给予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在吸氧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动度及患者意识情况, 加强护理, 预按时翻身、拍背、吸痰, 防止发生其他并发症。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无并发症发生, 进食后无呛咳, 无呛咳, 能够达到生活自理;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无并发症发生, 进食偶有呛咳, 可达到一定生活自理;无效:以上改善皆无。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均有好转, 治疗后改善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严重者将导致患者窒息, 病死率高, 病情变化凶险。虽然目前对该病的研究不断深入, 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由于患者长期反复性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疗, 造成患者及其家庭严重的经济、心理负担.临床研究发现加强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好转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 积极协助患者翻身排痰, 促进痰液排出, 鼓励咳嗽、咳痰, 可采取体位引流。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进食, 对昏迷的患者及时插胃管鼻饲饮食, 鼻饲时尽量取半卧位。我院临床资料证明加强护理干预, 不仅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对病死率可大大降低, 从而证明早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4]。但早期护理干预应注意以下内容:所有患者均应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不再恶化的情况下进行, 训练应由简到难, 应循序渐进, 护理干预应以患者为中心, 不能机械的照搬护理操作, 以免患者产生抵触心理, 我们认为护理干预对吸入性肺炎患者早日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指导, 包括病房环境、日常生活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来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治疗改善情况, 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在改善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死率高, 积极预防, 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可明显缓解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王广锋, 董霞.老年脑卒中后卧床肺炎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 (16) :2358.

[2]康健.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易患因素及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8, 18 (10) :581.

[3]朱喜双, 64例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诊治探讨[J].当代医学, 2009, 173, 6 (15) :110.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及预防 第4篇

【关键词】新生儿 吸入性肺炎 护理 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41-01

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是指胎儿或新生儿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经呼吸道吸入异物(常见为羊水、胎粪、乳汁)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为新生儿早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死亡率高[1]。 X线表现为胸部X线摄片表现取决于吸入物的成分及量,对判断病变程度和预后有很大价值。常见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斑点状、斑片状影和阻塞性肺气肿。少数患儿可以表现为大叶性肺炎、气胸等,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常发生于围生期胎儿宫内窘迫或发生过窒息的新生儿,此类患儿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产程长,胎盘或脐带原因影响胎儿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刺激胎儿呼吸中枢兴奋,出现喘息样呼吸,致羊水或胎粪吸入。也有少数患儿是由于喂养不当导致乳汁吸入而致。剖宫产的新生儿口腔未经产道的挤压,呼吸道的羊水含量较自然分娩的多,如果清理呼吸道不彻底,新生儿较早地呼吸,发生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机会就多。应加强围产期新生儿的护理,积极防治围生儿窒息、缺氧。

最重要的治疗办法是呼吸支持,通常采用气管插管和正压通气。如病人早期来就诊,应行气管吸引,且酸性物质很快被肺分泌物中和,所以恢复化学性损伤的机会很小。气管吸引的目的是把可能已吸入的颗粒性物质从气道中清除出去。不应使用皮质激素,仅在出现继发性肺部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给予高浓度氧吸入,应用纤支镜或气管插管将异物吸出,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纠正血容量不足可用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0年—2012年5月我院收治0—20天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58例,男性89例,女性69例,其中羊水吸入性肺炎87例,胎粪吸入性肺炎52例,乳汁吸入性肺炎19例

1.2 治疗

1)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0.5 L/min;

(2)常规雾化吸入湿化气道;

(3)定期翻身叩背,必要时进行人工吸痰;

(4)保暖,体温不升者放人暖箱;

(5)镇静:适当应用10%水合氯醛;

(6)输液量控制在60~80 ml/(kg?d),用1/5张液体;

(7):严重者加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500 mg/(kg?d),连用3天;(8)抗感染:轻症者选用青霉素加氯唑西林或头孢曲松钠,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程7~14天。危重者选用头孢他啶60 mg/(kg?d),分2次静脉点滴5~10天。重症者用先锋必;呼吸困难严重,紫绀明显者给予经鼻CPAP或机械通气。

2 护理:

2.1 环境

2.1.1 新生儿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20℃,湿度50%—60%

2.1.2 空气要清新,不论春夏秋冬都要通风换气,但要避免对流风,以防受凉。

2.1.3 居室要安静,光线宜暗。

2.1.4 尿布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清洁皮肤。

2.1.5 衣服要宽松,衣被要轻,冬季要注意保暖。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头部垫高,每2小时翻身1次,轻拍背部,及时清除鼻痂及鼻腔分泌物,以利于分泌物的排除[2]。对呼吸道分泌物粘稠患儿,每4—6小时雾化吸入1次,叩击背部后再吸痰,叩击顺序由下而上,由外周向肺门叩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松动,进入大气道,有利于吸痰和促进续页循环。

2.3 喂养

应供给患儿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分。每次喂水喂奶不应过多,要耐心,少量多次,由少到多,喂奶后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让咽下的气体排出,以免呕吐,并取右侧卧位,对于呕吐频繁的患儿,应暂时禁食。静脉补充足够的液体及能量,护士应尽量做到“一针见血”,输液过程中严格注意输液速度,预防患儿出现心力衰竭。

2.4 吸氧

当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唇周发绀时应立即吸氧,烦躁不安或鼻腔分泌物多者可用面罩给氧,每分钟给氧0.3—0.5L,使用面罩边沿距口鼻1CM左右,太远浪费氧气,效果不好,太近则影响气体交换而加重呼吸困难,患儿安静后可改用鼻导管吸氧,间断吸氧。

2.5 胀气处理

当腹部有胀气时,可以轻按腹部,或放置热水袋于腹部,水量水温要湿度,否则影响呼吸。

2.6 定时测量体温

新生儿肺炎体温多正常,若体温高者可以采用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药,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2.7 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新生儿最佳体温为36.5—37.5℃定为正常体温段,也称为最佳体温。

2.8 密切观察病情

定时测体温,呼吸,脉搏,观察患儿面色,瞳孔,肌张力,皮肤色泽,尿量,黄疸的进展情况,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和数量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及时处理。

○1缺氧的观察和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缺氧的状况。

○2尿量的观察和处理:认真记录24h尿量,若发现患儿膀胱明显膨胀,及时按摩或热敷下腹部,促使尿液排出,必要时导尿,发现尿少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防肾衰竭的发生

○3大便的观察和处理:每日认真记录大便的次数,量和性质,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开塞露。

○4注意呼吸困难程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9 并发症

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病理方面与年长儿有很大的差别,病因,临床变化也有特殊性,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 预防

防止胎儿宫内缺氧和分娩时缺氧,是预防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的关键。因此,重视孕期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孕期并发症,定期作好产前检查很重要。尤其是在临近分娩时,如若发现胎儿有宫内缺氧的情况,须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尽快结束分娩。对于新生儿来说,居所环境要安静,室内空气流通且温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减少新生儿与发热、咳嗽患者接触,均有利于减少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此外,母乳中含多种免疫抗体,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所以,要让新生儿多吃母乳。但喂奶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母亲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晕下方喂哺,以防因奶汁太急引起呛咳。人工喂养时,不要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新生儿喂饱奶后,可将他竖起趴在妈妈的肩头,轻拍其背,便于以打嗝方式排出胃内空气。

参考文献:

[1] 叶晓春;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2年06期

教学查房案例-社区获得性肺炎 第5篇

教学对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轮转医师,全体实习医师 实习医师汇报病史:患者男,38岁,工人,于2013-2-23因“发热咳嗽咳痰4天”收入我科。入科查体:T:38.7度(耳温),P:98次/分,R:20次/分,Bp:142/68mmHg,神志清,精神可,锁骨上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气管居中,两肺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清,两肺未及明显湿性罗音,HR:98次/分,律齐,心音中,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阴性。2013-02-24查血常规,血沉:白细胞计数(WBC)6.8 x10^9/L,百分比(中)61%,血红蛋白(HGB)131.0g/l,血小板计数(PLT)78 x10^9/L,红细胞沉降试验(ESR)8mm/h;2013-02-24查生化,C-RP:谷丙转氨酶(ALT)17U/L,谷草转氨酶(AST)18U/L,钠(Na)139mmol/L,钾(K)3.20mmol/L,氯(CL)101mmol/L,肌酐(CRE)86μmol/L,尿素氮(BUN)2.54mmol/L,葡萄糖(GLU)5.25mmol/L,白蛋白(ALB-J)35.1g/L,超敏C反应蛋白(C-RP)75.5mg/L;2013-02-24查男性肿瘤标:癌胚抗原(CEA)1.24ng/ml,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1.40ug/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2.81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12.00ng/ml;2013-02-24经查胸部平扫: 左肺炎症,请结合临床。建议治疗后复查。入科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后予阿莫西林舒巴坦针3.0g,每日二次静滴,依替米星针0.2g,每日一次静滴抗感染,同时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入

院后第二天查体温38℃;第三天,查体温37.6℃,患者咳血痰,予云南白药对症治疗,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湿罗音;第四天查体温36.3℃,痰中仍带少量血丝,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湿罗音; 汇报病史后病人床边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智清晰,精神可,自动体位,气管居中,正常成人胸廓,肋间隙明显增宽,语颤正常,双肺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剑突下,左界无扩大,HR78次/分,心律齐,心音中,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全腹部平软,无压痛,腹部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董胜翔:提出相关临床问题,1 该患者正确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请用CURB-65评分评定该患者,与国内指南比较,决定该患者治疗地点和方案。3该患者可能的治疗疗程是多久?4该患者目前达到临床稳定的判定标准了吗?

冯沈红:患者临床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

沈国忠:指南中指出,根据患者初次接受治疗的场所,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采用IDSA/ATS分类方法。主要将CAP患者分为4类:门诊患者(无基础疾病);住院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或老年患者);需住院治疗但不必入住ICU的患者;需入住ICU的重症患者(再分为无合并特殊耐药菌株感染危险因素患者和合并特殊耐药菌株感染危险因素患者)。

陈胜兰: CURB-65评分是目前比较常用且便利的CAP评估方法,主要由意识障碍、肾功能(血BUN>7mmol/L)、呼吸频率(≥30次/分)、血压(收缩压<90,或舒张压≤60mmHg)及年龄(≥65岁)5方面组成,总分5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危险程度越高,目前该患者的评分为0分,属于低危,可以考虑门诊治疗。该患者可能治疗疗程为7-14天。

沈国忠: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体温已降至正常,咳嗽不剧,痰有黄脓痰转白痰,肺部听诊啰音不明显,故现患者基本已达到临床稳定状态。

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我国自1999年制定第一版指南,2004年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6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第二版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颁布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国外美国胸科协会2001年制定CAP指南,美国感染病协会2003年修订,2007年出版新的指南。采用肺炎严重层度指数PSI(pneumonia severity index)和CURB-65评定病情严重程度。英国胸科协会2004年,2009年分别颁布CAP指南,Joint ICS/NCCP 2012年9月发布新的指南。国外评定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的量表工具美国胸科协会PSI(pneumonia severity index),英国胸科协会CURB-65,澳大利亚SMART-COP等,CURB-65使用简便,已在国外广泛得到

应用,采用CURB-65在门诊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进行分类并决定初始治疗方案和地点,见下图:

新近Joint ICS/NCCP 2012年9月发布新的指南,强调胸片和指脉氧饱和度检查在门诊筛查和分流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中的重要性,见下图:

对于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人,我国目前的建议方案如下: 5

对于ICU住院的重症CAP病人建议治疗方案如下:

对于初始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人,在治疗以后的48-72小时,必须进行抗生素疗效评估,流程如下:

危重病人的护理查房 第6篇

护士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进行的是危重病人的护理查房,在内科住院的病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这些病人来院时往往不止一种疾病,经常是患有好几种疾病,所以我们在护理此类病人的时候就应该详细、全面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就以8床病人为例来进行一次大查房。下面先由责任护士杜丽娟介绍简要病史。

杜丽娟:患者,孟改珍,女,70岁,住院号:201203627。于2012年5月18日以“反复恶心2年、再发加重1天”之主诉入院,入院T:36.8℃,P:82次/分,R:21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眼睑结膜苍白,口唇略发绀,听诊心律不齐,心前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中度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不偏,频发室上性早搏,短阵室上速,ST-T改变。

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频发室上性早搏 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功能Ⅳ级 客观评定D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3.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4.高血压病 5.继发贫血 6.低蛋白血症

治疗:调脂、扩冠、纠正心衰、纠正心律失常、营养心肌、降压降糖、保肾、抑酸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后情况:现患者主诉胸闷气短较前减轻、仍有恶心感,无呕吐、仍有心绞痛发作,略有心悸感,夜休可双下肢轻度水肿。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病例汇报的很详细,下面请李莎说一下该病人都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李莎: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3.营养失调—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4.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5.焦虑—与心绞痛反复发作有关 6.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猝死

护士长:针对提出的护理问题请责任护士说说相应的制定了哪些护理措施? 杜丽娟:护理措施如下:

1.一般护理: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进行床边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活动。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放射的部位。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脉搏、血压及心电图,血糖及水肿的消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该患者长期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应随时观察有无牙龈出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出血倾向,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3.用药护理 :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点。但在使用中应注意三硝的副作用,并应告知病人,如头痛、低血压、面色潮红、眩晕等。有憋喘或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心肌缺氧,缓解疼痛。告知患者低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饮食护理:饮食宜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食优质蛋白的食物。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及食用辛辣刺激之品。有便秘者禁忌用力排便。5.情志护理:病情发作时病人多感到紧张、焦虑,在护理病人时应态度和蔼、镇定,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取得病人的合作。并及时听取病人主诉,积极处理,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6.基础护理 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观察皮肤的颜色,勤换衣裤,当出现皮肤瘙痒者,禁止用手挠抓,预防皮肤感染。

护士长:责任护士针对病人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措施,说的也很全面,现在我来谈一下此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1.忧思过度;整日担心治不好怎么办,出现并发症怎么办?陷入苦恼烦闷之中,这些心理因素均会促发加重病情,对患者的康复不利,故应加强心理治疗耐心做好冠心病,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2.心烦不安,希望能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担心预后,疏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悲观消极,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家人有时关心照料不周,有时对治疗感到无望,度日如年事事谨慎小心。责护应做好心理疏导,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关心。周皓:谈危重病人的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3.观察瞳孔的变化

4.观察尿量的变化 5.定时监测血糖、观察是否出现低血糖。6.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等。7.各种管道是否通畅 8.患者心理观察 陈玉芳:谈一下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1.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可舌下含服1-2片硝酸甘油。2.进清谈、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3.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排便。

4.定期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剂量准确,严格消毒。

5.随身携带零食以防出现出冷汗、乏力、饥饿感、头晕等低血糖反应。6.保持良好心态、放松心情。

中风的中医护理查房 第7篇

一、时间:2013年6月21日16时

二、地点:六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李萨科护士长

四、参加人员:李萨(护理部科护士长)张季(护理部干事)各科护士长及1-2名护理骨干

五、查房内容:中风的护理 主讲人:内二科主管护师余微

李萨科护士长:今天是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查房内容为:中风的护理,通过查房提高大家对中风认识的同时,对本病的护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现在请内二科主管护师余微介绍病人病情,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

(一)概述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全球每年有460万人死于脑中风(又称脑卒中),中国每年死于脑中风者有160万之众,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二者的比例为6:1。缺血性中风又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和脑栓塞,后两者在临床上有时不易区分,故统称为脑梗塞。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1、非栓塞性脑梗塞的病因有:

(1)动脉硬化症在动脉血管壁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形成血栓。

(2)动脉炎脑动脉炎症性改变多可使血管壁发生改变,管腔狭窄而形成血栓。

(3)高血压可引起动脉壁的透明变性,动脉内膜破裂,使血小板易于附着和集聚而形成血栓。(4)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等易发生血栓。

(5)机械压迫脑血管的外面受附近肿瘤等因素的压迫,可以出现血管闭塞的改变。

2、栓塞性的脑梗塞的病因常是血流带进颅内的固体、液体、或气体栓子将某一支脑血管堵塞。主要为心源性与非心源性两类:

(1)心源性一般发生在心脏病的基础上。病变的内膜上由于炎症结成赘生物,脱落后随血循入颅发生脑栓塞。诸如风心病、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心脏手术等都易造成栓子脱落。尤其这些心脏病,出现房颤时更易将栓子脱落,均可造成脑栓塞。

(2)非心源性气栓塞、长骨骨折时的脂肪栓塞、肺静脉栓塞、脑静脉栓塞都是非心源性脑栓塞的原因。有的查不到栓子的来源称为来源不明的脑梗塞。

3、先兆症状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4、中医的认识及治疗

本病中医称中风,由于发病后一般意识清楚,因此多属中风中经络。关于中风的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如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其中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为真中,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类中。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中医辨证及证属 患者老年女性,年老体虚,脉络易侵,口齿不清,肢体不灵,舌质暗淡,舌苔薄,脉弦滑。属中风范畴,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肾阴虚之证。病位在左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证属:肝阳上亢

(二)简要病史:

患者李莉,5床,女,71岁,因“右侧肢体乏力,颤抖伴小便失禁1+天”入院于2012年8月14日,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颤抖伴小便失禁。主要表现为右侧上下肢乏力,右上肢不自主颤抖,吞咽困难,小便失禁,头昏不适,无神志不清,无头痛呕吐,偶有咯痰流涕,遂来我院诊治。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塞改变。胸部CT示:肺气肿伴双肺感染征象,右肺中叶不张。

查体:患者神清神萎,面色少华,步态不稳,扶入病房,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弦滑;颈软,颈阻

(一),口角左歪,伸舌右偏,咽部略充血,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散在少许湿罗音。测T36.3C,P62次/分,R18次/分,BP144/64mmHg;神经系统检查:右侧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不高,病理征(-),既往糖尿病史10+年。

(三)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风痰淤血、痹阻脉络

西医诊断:

1、双侧基底节区脑梗死、2型糖尿病、3、肺气肿伴双肺感染

4、继发性癫痫

(四)治疗方案:

1、西医治疗:A扩血管、营养脑细胞、B降糖 优泌林、C抗感染 头孢替唑

2、中医治疗: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五)护理评估:

患者属城镇居民,家中经济条件较好,子女孝顺,家属渴望治愈患者的愿望非常强烈,患者对所患疾病的预后担忧,对护理工作要求高。但患者年龄大,病情重。

(六)主要护理诊断:

1、躯体移动障碍,自理缺陷—与脑血栓损伤神经引起偏瘫,肢体无力,颤抖有关

2、排尿异常—与小便失禁有关。

3、营养失调—与摄入困难有关。

4、皮肤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5、低效性呼吸形态与肺通气/肺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6、坠床受伤的危险—与肢体乏力颤抖有关。

7、窒息的危险—与继发性癫痫和吞咽困难有关。

8、知识缺乏—与对疾病不了解有关。

9、潜在并发症脑疝、压疮、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消化道出血等。

(七)护理目标:

1、病人躯体活动能力增强

2、排尿得到改善

3、病人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4、无皮肤受损、褥疮、坠床及窒息的出现

5、恢复正常的呼吸形态

6、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7、对疾病有一定了解

(八)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措施

(1)病室要清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良好的休养环境,病人精神愉快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及各器官的功能。

(2)供给足够的水分,宜食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胃肠功能低下者注意少食多餐,提高每餐质量。必要时鼻饲饮食,做好口腔清洁的护理。

(3)定时加服饮料,热开水,少饮茶及咖啡,戒烟酒。

(4)该病人尿失禁,但病人及家属都不愿行导尿,故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协助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并扑上爽身粉。(5)病人运动,感觉障碍,局部血液循环差,注意皮肤护理。减少和避免压迫,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每1-2小时翻身,排背,按摩受压部位,可用红花酒按摩,改善循环,防止压创发生。

(6)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注意防止烫伤发生。

(7)保持呼吸道通畅。该病人意识清楚,翻身排背同时鼓励咳痰可配合雾化吸入,预防肺炎发生。(8)注意观察病人瘫痪肢体力量是否逐渐变小甚至完全不能活动,精神状态如何,如发现病人嗜睡、精神萎靡,要立即通知医生。

2、饮食护理

(1)患者的饮食要减少脂肪量和热量。多增加一些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在烹饪的时候可以适量的放点豆油、花生油以及玉米油等;

(2)还应该限制糖类和含糖量较高的一席食物,如:奶油蛋糕、糖果以及含糖饮料等,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

(3)还应该减少食用盐的食用,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为主,最好不要吃一些咸菜等食物;

(4)但是患者可以多吃西黑木耳、豆腐豆干。西红柿、大蒜、洋葱、芹菜等食物,这些食物都非常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5)吞咽困难是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病人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病人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 病人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口服药物如无禁忌,可研碎后拌在食 物里。

3、用药护理:

(1)优泌林IH时注意患者血糖的监测,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出现,严格胰岛素注射要求。

(2)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3)耳穴压豆 肝 脾 肾 内分泌(4)穴位注射 足三里 曲池

4、情志护理

患者语言不利,手足拘挛行动不方便,生活不能自理,情绪可能有悲观,担心不能恢复正常的功能,所以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态度和蔼,做好开导思想工作,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客观规律,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多与大家交流,减轻精神压力,主动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健康指导:从以下三方面做健康指导:

(1)情志护理:Ⅰ多与病人接触交流,了解其情志动态情绪,鼓励家属多探视;Ⅱ向病人解释所患疾病的性质、预后、治疗方案及目的,消除紧张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指导:Ⅰ指导病人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饮食。Ⅱ控制总热量,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3)休息活动指导:Ⅰ急性期卧床休息,应取平卧位,注意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臵并适当被动运动患肢与关节。Ⅱ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床上,床边及下床活动,主动运动患肢。

(九)效果评价

1、该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一定认识,能讲述该疾病的预后及康复锻炼知识,2、患者饮食能基本掌握。

3、患者情志平和,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4、住院期间,患者皮肤完好无损,无压疮坠床发生。

5、患者无窒息无低血糖发生。

6、住院期间,血糖控制良好。

李萨科护士长:通过余微老师细致讲解,大家对中风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特别是中医护理有一定的了解,现请大家补充发言:

高莉(内二科护士长)正确拍背促进排痰:五指并拢,并形成一空心掌然后就从外向内,从下往上的拍。双手叩击法,效果不错,患者侧卧或者俯卧位,顺序与单手一样: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双手交替叩背。如果患者痰液粘稠配合雾化吸入,效果更好。

张晓林(针灸科护士长)该病人使用了阿斯匹林,在用药期间我们应观察

1、病人是否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便血情况;

2、注意观察是否有皮肤出血情况;

3、注重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或哮喘。

4、长期服用定期查肾功能;

5、年老体弱老年病,应尽量避免使用。

喻易(内二科主管护师)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 0级: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Ⅰ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Ⅱ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Ⅲ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Ⅳ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Ⅴ级: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韩乐(儿科护士长)对该患者要特别注意翻身的正确良姿势,防止压疮,预防患肢痉挛水肿。体位护理的注意事项:

1、床应放平,床头不得抬高。避免半卧位,以防止增加躯干屈曲伴下肢伸直。

2、手中不应放臵任何东西,使患者的手张开。患者休息时,不能让手处于抗重力体位。

3、不要在足底放臵任何坚硬的物体,以减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避免肌张力高。

绪梅(内一科护士长)脑梗塞的家庭护理

1、当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可以让患者平卧,头高在30度左右,不管用什么方法要把患者及时的送往附近的医院,以免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再上车后患者出现呕吐的现象,可以将头转向一边,以免呕吐的饿食物吸入肺部。

2、临床上脑梗塞患者都合并法有糖尿病或者是肥胖症,但是如果发生脑梗塞就会出现半身不遂的症状,因此,患者如果长时间卧床,就会出现褥疮或者是皮肤溃烂,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患者要用温水定时的擦拭身体。患者如果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还要及时的勤换尿布,然后再用温水洗干净,并擦上爽身粉。

3、患者如果出现吞噬困难的症状,应在医生的配合下给脑梗塞患者吃些米汤、牛奶以及蔬菜汁等半流质的食物。

4、脑梗塞的护理之家庭护理还包括,脑梗塞患者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及时的报告医务人员,以免病情严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

李理(内二科护师)脑梗塞患者一般都有肢体偏瘫现象,那么我们应该做好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的肢体功能锻炼:(1)急性期:预防关节弯缩,变形及废用性肌萎缩。Ⅰ保持各关节功能位臵。如:肩关节,肘关节,手指各关节等的屈、伸、外展、旋内及环绕活动,不可用力过大,防止扭伤或骨折。Ⅱ经常翻身变动体位。指导病人每2小时翻身一次。Ⅲ床上被动运动。如:教会病人以健手为着力点,健肢为支点在床上进行上下移行。(2)恢复期: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运动练习。如:捡豆子、拨算珠、书法等。Ⅱ指导患者站立练习:如教病人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Ⅲ指导患者行走练习。如:伸髋曲膝,上下楼梯练习,重心转移练习等

孔丽琳(内二科护师)该患者神志清楚,中医属中经络;如有神志改变,中医则属中脏腑。

李华(内二科护师)家人和患者在康复锻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康复治疗开始得越早越好。在住院期间就应该开始康复训练。病情刚一稳定,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练习翻身、坐起、站立、走路,为以后的功能康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避免了偏瘫病人肢体障碍的许多不良姿态。

2、帮助病人建立信心,早日投入康复训练。脑梗塞病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感情脆弱。发病初期常常因自己由一个正常人突然变成了残疾人而悲观失望。坚持锻炼,持之以恒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再好的医生,再好的条件都是战胜疾病的外部条件。要使疾病很快的康复还需要患者自己不懈努力。在医生指导下,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锻炼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避免在康复锻炼中偏重多练某些部位,而忽视锻炼其它部位,要全面兼顾各关节,肌肉,及各种不同功能。

4、可做一些康复锻炼记录,并时常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总结本人对哪个动作反应较好或较差,哪段锻炼期间进步较快或较慢。从中得出改进锻炼的有效办法,以鼓舞自己坚持锻炼,不断进步。

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的康复护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就诊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男35例,女13例,年龄43~85岁,平均65.2±5.6岁,脑梗死35例,脑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对照组男34例,女14例,年龄44~86岁,平均67.2±4.8岁,脑梗死34例,脑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合并吸入性肺炎:没有支气管和肺部病史;脑卒中后出现无诱因呛咳、气急以及发热症状且超过3天;双肺干,伴有湿啰音,体温超过37℃;外周血白细胞超过11×109/L,中性粒细胞大于0.70,肺CT检查发现双肺存在片状阴影[2]。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吸痰、翻身、叩背、清洁及保暖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吞咽训练

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导致误吸是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因素之一,要进行必要的吞咽训练,减少误吸。重度吞咽障碍者应及早留置胃管,第1周带管接受初步摄食吞咽训练,主要涉及深呼吸、咳嗽以及吮吸训练等,同时喂食少量糊状食物,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呛咳,吞咽理想者第3周可拔除胃管,并予系统摄食吞咽训练,直到该功能彻底恢复为止。吞咽仍旧存在呛咳者应结合具体情况增加胃管留置时间,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应以糊状食物为主,先尝试喂食1小匙温开水以观察吞咽顺利与否,顺利者再尝试喂食1/4匙稠粥,严格控制进食速度,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环节如发生呛咳或呼吸急促需立即停止喂食以免误吸。(注:吞咽障碍程度划分参照高怀民提出的7级功能分级评价法[3]。)

1.3.2 鼻饲护理

接受手术治疗而无法正常吞咽者需用鼻饲管。鼻饲不当包括平卧位、鼻饲量过多以及速度偏快等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食物反流、胃潴留或者呛咳,从而引起或加重吸入性肺炎,应完善此类鼻饲护理工作。鼻饲管插入长度控制55~65cm为宜,以间断方式鼻饲流质饮食,温度控制40℃,每次200~300mL为宜,4~5次/天,且单次输注速度15~20min为宜,过快可能诱发胃痉挛及呕吐。鼻饲操作时要求和协助患者保持躯干和床面成40°~50°的进食体位,鼻饲结束后要求患者保持该体位30min并密切监测,餐前15min、就餐期间、餐后30min内应尽量不要翻身或吸痰,有误吸应立即处理,鼻饲结束后使用温水彻底冲洗胃管中的残留物。另外,胃管最好25天左右更换1次[4]。

1.3.3 肺部管理

指导患者合理排出痰液,原则上应尽可能减少吸痰操作。应鼓励并教会可自主咳痰者有效咳嗽与咳痰,指导患者深呼吸后屏气,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痰液;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通过体位引流予以有效排痰。无法自主咳痰者应于病床边常备干净的吸痰器,建议患者保持侧卧且患侧朝上的吸痰体位,有利于彻底吸痰。另外,睡前应适当增加翻身、叩背以及吸痰的次数,睡眠期间应尽量避免吸痰操作、挪动以及其他刺激。

1.3.4 家属宣教

家属出于关心有可能在脑卒中患者神志障碍的情况下强行经口喂水、喂药或喂饭,均增加患者误吸风险,诱发吸入性肺炎;即便神志清楚的患者也可能因吞咽功能障碍而在喂食喂药过程中出现呛咳,诱发吸入性肺炎。所以,应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宣教材料以及座谈会等方式做好家属宣教工作,使其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以及患者出现异常时如何应对。

1.4 治愈标准

咳嗽、咳痰以及气急等相关症状完全消失;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且超过3天,双肺呼吸音正常;肺CT检查发现片状影消失;4.0×109/L≤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0.55≤中性细胞≤0.70。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21.0±2.1天,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6.0±2.3天(P<0.05)。观察组治愈46例,治愈率为95.83%;对照组治愈40例,治愈率为83.33%;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4.16%;对照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10.42%;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有较大几率出现吞咽困难、饮食呛咳或者咳嗽反射减弱等症状,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相关表现尤为明显。此时口腔以及鼻腔含有致病细菌的分泌物由于无法咽下而经患者喉部进入气管、支气管以及肺泡中,从而诱发吸入性肺炎。对脑卒中患者而言,吸入性肺炎属于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10%~43%,病死率高达40%~50%,重视和做好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吞咽训练、鼻饲护理、肺部管理以及家属宣教等。研究表明,观察组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彩霞,陈淑萍,胡敏芳.老年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7:4125-4126.

[2]田琼.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8:676-678.

[3]岳爱琳,李晓萍.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新疆医学,2011,2:44-46.

上一篇:高三下地理教学计划下一篇:描写人物高兴神态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