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书读后感

2024-06-16

幼儿教育书读后感(精选14篇)

幼儿教育书读后感 第1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育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蒙田,在他的《自画像》中是这样描述的:“身材矮小粗壮,面部丰满而不臃肿。性情嘛,半开朗,半忧郁,合乎多血质与激动之间。”他的外貌普通,不能够引起人们对他的留恋,而他的《随笔集》却成为了世界名着,这位怀疑论者也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哲人。批评他的人却说,书中谈论自己不多,借用了一些不常用的词语,文章缺乏条理,粗野生硬,乡里乡气等等。在崇拜与批判的两种声音下,我揭开了《随笔集》的第一页“致读者”,其中写道:“你不应该把闲暇时间浪费在这样一部毫无价值的书上,再见!”真逗,不让读者读,那又为何出版呢?又在一篇《雷蒙塞邦赞》中写道:“我知道什么?”奇怪,既然不知道什么,又为何写上堂堂的几本书?他如鱼得水地穿梭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中,在现实与理想的门槛上来来回回,将自己与世界结合的完美无暇,这个历史老头着实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来看看他究竟知道些什么吧!他知道“危险的谈判时机”、“坚毅”、“友谊”,还知道“良心”、“儿童教育”、“想象力”、“衣着习惯”……芸芸众生,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无所不知,他从一个智者的目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从古希腊到十六世纪,从古埃及到法国,波澜壮阔,旁征博引。

教育问题在《随笔集》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批评了经院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反对纯粹书本教育,主张以世界为书;反对过度记忆,主张儿童在教育中学习;反对给儿童灌输现成的概念,主张他们智力的充分发展,要让学生先说,让学生自由判断;反对学生盲从,主张直接经验,在同各种人的谈话和旅行中获得知识。他还强调学生要爱劳动,沉默与谦逊地与人交往,不要好为人师,过分张扬。在《论儿童教育》中,蒙田详尽地从各个角度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他的父亲便是他笔下那位因材施教,引导孩子读书的好老师,父亲对他独特的教育方式,便是中国正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以至于,让我们今天能够看到一个自如地应用荷马和奥维德作品的作家;一个从法语跳到罗马人或雅典人的语言,再回到母语,用难懂的拉丁语和人们轻松交流的语言学家。他对教育的看法,在当时,无疑是独领风骚,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现代人”。

我反复读了几遍谈及教育的文章,他先进的思想,独特的见解,让我禁不住肃然起敬。儿童教育实际上并不象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一成不变。其中至少有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从小便给孩子提供学习外语的环境。蒙田回忆说:“父亲给我找了一个不懂法语,稍通拉丁语的德国人……父亲本人,以及我的母亲,仆人和侍女,陪我玩耍时,尽量用他们现学的拉丁语同我说话。”现在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往国外,也许他们的初衷并非如此,但结果却往往是造就了一个“中西结合”的人,这就是语言环境下的产物吧。而一些小学中,在提供了小班化教育的基础上,还聘请了外籍教师,在愉快自然的气氛下教学,孩子们一定会有不少收获。二是当儿童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他们过多的依赖父母,可这是最要不得的。学校培养的是能文能武,全面发展的人。蒙田说:“让他生活在野外,担惊受怕。”听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也只是有惊无险,看看他本人能潇洒的活着,便不用担心了。至于第三点,即今天社会普遍呼吁的“反对体罚”,显然这是针对教书育人的人。一想到教师队伍中的部分人对学生大呼小叫,拳脚相加,在这么稚嫩的身子上进行摧残,不觉得有愧吗?难怪蒙田认为“学校象座监狱”,看来没有耸人听闻,可那是几百年前的法国呀,中国的教育水平难道还只停留在那个阶段吗?当然不是了,现在的老师都能做到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和关心,老师不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要对学生美好灵魂进行塑造。作为刚上任的班主任我已充分体会到只有真正从内心对每个学生充满爱,才能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和影响。从蒙田的思想我大受启发,只要有适当的教育方法和独特的教育技巧,要对学生进行成功的素质教育并不是纸上谈兵的事,完全是可能做到的,那就让我在实践中去试一试吧。

【幼儿教育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1.幼儿教育教师优秀读后感

2.幼儿教育读后感范文900字

3.有关幼儿教育书籍的读后感

4.《幼儿教育》读后感范文

5.关于《幼儿教育》读后感范文

6.幼儿教育项目创业计划书

7.幼儿教育项目的创业计划书

8.朋友幼儿教育教案

9.关于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教育书读后感 第2篇

我读后,大吃一惊:这本书竟然是临川四小老师参与编写的。

读完这本书,发现它的确是一本好书。它不仅是一本难得的品德教育书,更是一本感人肺腑的名人记录篇,这本书讲述的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的名人们诚信谦逊、公正守法、勤劳节俭、苦学尊师的作风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一篇最感动了,主要讲的是在汶川地震中,母亲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我们全家到爷爷家吃饭,老爸夸奖自己上学的时候学习如何好。我乐得哈哈大笑,然后换了个严肃的语气说:“爸,谦虚点!”老爸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夸耀自己的数理化如何好。幸亏我带了这本书,就把它拿出来,翻到第二单元第四课,对老爸说:“你看看,你看看,人家爱因斯坦都是名人,在9岁的儿子面前还那么谦虚,名气越大越谦虚。而你呢?名气越小越骄傲。”老爸听后认真的看了这篇课文后,硬着头皮对我说:“老爸错了,谢谢你。”从此以后,老爸改掉了夸夸其谈的老毛病。你说这本书的魅力大不大?当然很大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廉洁是立身之本,修身乃做人之道„„我要崇尚廉洁,践行廉洁,还要树立廉洁的思想观念,做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第3篇

关键词:康有为,教育理想,近代

1895年5月2日, 康有为带领来北京赶考的举人们在都察院门口上书请愿。他们希望清政府能全面学习西方, 而不再是细枝末节的改良措施, 要扩大到政治体制的学习, 即资本主义制度。要有议会, 资产阶级可以参与政治活动。发展工商业, 发展民族企业, 最终实现“君民共体”, “共赞富强”。这一主张让读书人似乎看到了救国的曙光, 大家纷纷传抄。公车上书的目标是要改革政治体制, 提出来相应的措施, 具有资本主义的政治特征。公车上书的行为本身就是具有资本主义的特征, 之前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士大夫的历史上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标志着, 在中国的历史上, 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正式登台。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都是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他们给予后人很多启示。

一、提倡废除八股文

康有为和多数的读书人一样从小接受传统文化儒家经典, 孔孟之道的熏陶。在良好的学习中, 他养成了传统士大夫的优点有理想、有报负、有见识。当然单纯的传统教育熏陶是不足以让他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1879年开始, 他关注社会, 买了许多西方的书籍, 进行学习并讲给大家听。面对国家的危难, 他主张通过改革政治, 来拯救中华民族。康有为认为新人才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那么教育自然成为了重点建设的地方。

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中国的教育无法培养人才, 教育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康有为提倡废除八股文, 在他看来八股文限制了人才的选拔, 往往选出来的都是毫无才华的无用之才。八股文的学习, 导致读书人脱离现实, 对外面的世界毫不知情, 致使在选拔成官员后他们也无法为国家做实事, 缺乏应变能力, 这样选出来的人才都是废材。对于此弊端, 他提倡兴办学校, 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教育事业。适龄儿童要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之后有详细的学校体系安排, 他所设想的都是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康有为提倡翻译西方书籍, 派学生出去留学, 洋务运动时也实行过留学计划, 幼童留美计划, 他们回国后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如詹天佑。康有为希望将学生送往日本学习, 他认为日本是近邻, 可以省去很多费用。日本从封建制度国家过度到资本主义的时间比欧美短, 可能会让我们学起来更容易些, 这样可以加快外国先进文化、政治等方面在中国的传播。

二、女子教育

“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种观点阻碍了女子的学习进步, 三从四德更是对女人的束缚。康有为提倡男女平等, 在中国社会女人地位低, 很大的原因是在于女人不能自立。因此, 女子不要再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旧生活, 要走出家门进入学堂和男子一样进行学习。学满毕业后就可以和男子一样在社会上谋求职位, 进行工作。康有为打破了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为中国女子争求受教育的权利, 这体现了他民主的思想。

三、教育理想

1901年至1902年期间, 康有为完成了他的《大同书》, 这本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教育理想。在这里, 人人平等, 都能接受到教育, 从婴儿出生起, 社会就承担起教育的职责, 直到把他培养成能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在妇女怀孕后需要进入“人本院”, 在这里进行胎教。孕妇需要持有良好的心情, 这样对婴儿有益, 所以“人本院”的建立要选择温度适宜, 自然风景好。居住的地方需要通风好, 不能潮湿, 宽敞明亮洁净都是必要的条件。“人本院”需要提供丰富书籍供孕妇阅读。在这里, 定期会有医生对孕妇们进行体检。在《大同书》里, 学校体系由四部分组成。

1.“育婴院”

“育婴院”是学前儿童的教育, 要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 每天都要进行两次身体检查,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 为他们安排适合的游戏、饮食等。建立“育婴院”的场所, 应选在安静的地方, 力求环境优美, 亲近自然。良好的环境, 舒适的温度都有助于儿童的发育。“育婴院”还要安排儿童进行学习, 在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 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让他们学习手工。将学前教育当成独立的阶段, 在中国教育史上很少见, 他的很多主张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小学院”

“小学院”用来满足六岁到十一岁儿童的学习, 这个阶段的孩子性情不定, 所以要以德育为首要教育。通过学习语言、习算等方面的知识来培养儿童的智力。同样, “小学院”建设的地方也很重视环境的选择, 建设的地方要干净为生, 喧闹的市场、店铺附近不宜建立。儿童在“小学院”尽可能的不被外界打扰, 因为他们需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教室的条件要做到宽敞明亮、阳光能照射进来, 门窗安置时要考虑到儿童的身高等。操场上有供儿童玩耍的基础设施, 儿童活动的空间。小学教师的选择最好是女子, 教师不仅要教儿童知识还要照顾学生的起居生活, 她们既要给予儿童自由, 又要对他们有所约束。

3.“中学院”

儿童十一岁到十五岁需要进入“中学院”学习, 康有为认为这个阶段的教育十分重要, 学生的体育智育都要在这个阶段得到发展, 可以算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中学院”学习的好与坏决定了儿童是否能进入“大学院”的学习, 如果进不了“大学院”学习, 将没有一技之长;德育进行的不好养成了不良的习惯, 成年后将影响终身。十一岁到十五岁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此时的德育要教会他们人际交往, 培养性情。这个年龄的学生都可以自理了, 生活上几乎不再需要老师的照料, 所以教师的性别不再重要。对于教师的选择, 品德很重要, 其次才是他的知识。这个时期的学生不同于前两个时期, 他们都有一点判断的能力, 所以要对他们进行说理性教育。校园里设施要齐全, 要有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等。这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水平。

4.“大学院”

“大学院”所接受的是十六岁毕业的中学生, 学制五年。这里所进行的是分科教育, 学习一技之长。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内容,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大学院”的主要任务在于智力的发展, 接受专业化的训练。“大学院”中的教育要与现实联系, 不能闭门造车。如果学生学习的专业是农学, 那么他就需要走进田间进行农作。学习的律师专业, 就要经常进入法庭进行庭审。这样可以避免纸上谈兵, 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都能有用武之地。“大学院”的建设不宜集中建设, 应该分专业建设在离现实生活最近的地方, 比如工科校舍建在工厂附近, 煤矿专业建设在矿产场, 医学专业建立在医院附近, 这样的建设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专业工作时的情景状况。在学生学满毕业时授予证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 将优秀者推荐给各行各业, 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进行发展。如果是学习成绩突出者或者是具有创造发明能力的学生, 经多位教师的推荐, 给予经费供他们进行科学研究。

在《大同书》里, 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这也是康有为的教育理想。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是将资本主义制度的教育理想化了。他设置了完整的教育体制有小学、中学、大学, 和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相比有很大的进步。在中国女子是不能进入学堂和男子一样学习的, 但是康有为提倡人人平等, 女子可以男子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 解放了当时的妇女。在“大学院”的教学安排中, 能体会到他希望学生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封建教育是非常典型的重视过往经典学说, 缺少实践, 这是反封建教育的一个表现。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康有为关注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 给予适合的环境学习。无论哪个阶段的学习, 对于校舍的建立, 他都要求设备完善, 慎重选择建立学校的位置。相对于中国传统教育, 他的思想已有很大的进步了, 但是过于理想化,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吴廷嘉.中国近代知识分子[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2]康有为.大同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12 (7) .

[3]汪荣祖.康有为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0) .

《与妻诀别书》读后感 第4篇

在那样一个即将面对生死诀别的时刻,林觉民在写给妻子的书信中,不可能说什么甜言蜜语,而整封书信从头到尾倾诉的就是他以天下人为主,不惜抛却儿女情长,舍身参加革命的坚决与执着,以及他对妻子的留恋与不舍。在文章中,林觉民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死离别,不是哭哭啼啼,而是大义凛然,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追求正义与真理以及舍身取义的高尚情操,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与妻诀别书》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这在于它的情真意切,字字泣泪,还有作者对妻子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主的观念,令人动容。

幼儿教育书读后感 第5篇

程红兵,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带头人。他用自己的行为与业绩告诉我们,不要动辄就埋怨社会,把一切不如意都推给“体制”。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只要坚守内心的良知与理想,自觉抵制世俗的诱惑与时尚的挑逗,一个有追求的教育者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甚至可以走得足够远。

在书中,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讲教师的职业修养“爱满天下”;二是讲育人之道——生命之爱、民主思想、人文情怀;三是讲学校管理——努力打造学校的品牌;四是讲语文教学观——让心灵自由呼吸;五是介绍部分语文教学的课堂实录;六讲作文指导——创新思维写华章。看完书,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谓受益匪浅。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要努力提高师德修养,提高专业素养,学习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做到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步。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一要读教育经典,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二要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要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四要读学生和为学生写的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想想自己的业余时间,忙是事实,但也不至于真的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只是在心里对读书不够重视,习惯没有养成。“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不是读书天。”不想读书,四季都有理由。好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师工作者的实质所在。”

幼儿教育书读后感 第6篇

——对学友贾馥茗教授论著读后感

贾馥茗教授,是我1946—1948年北京师大教育系的同班学友,1949年赴台湾,在台湾师大毕业后,开始从教,后赴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64年返台,在台师大教科所任教,直至逝世执教约60年,培养的学生遍布台湾各地,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成为“教师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贾君作为五南出版社赴大陆的领队,我们又在北京师大相遇,尔后即不断联系,并时有书信及著述互赠。贾君所著,除《教育大辞书》(12卷)赠北京师大图书馆外,其余专著,大都先后寄我,约有十数本之多,成一家言。

2008年5月,趁涂元玲博士赴台访学之机,托为向贾君带去我的近著《历史经验与教育改革》一书及书信一封。孰料在涂博士6日抵台,7日晨贾君竟魂归西天。捎去信和书,只好作为祭礼,献君灵前,不胜悲恸之至!

江苏教育出版社,为加快两岸学术交流,出版了贾君主要教育论著,嘱余撰写书评,余慨然应允。但不是书评,而是简介,是对亡友的纪念。

现仅就《人格教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教育学方法论》四书,串联起来写点读后感,为纪念贾君和增进两岸学术交流尽点绵薄之力。

贾君认为教育就是要“教人成人”。教育应当包括哪些方面呢?她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为什么要教?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所有教育问题,盖不出这四者之外。她的《人格教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教育方法论》,就是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进一步阐发和具体说明。

《人格教育学》,明确地提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人成人”,回答了她提出“为什么要教”的问题。正如在本书的“自序”中所说的“教育的‘基本意义’,不在于‘升官发财’,而在于‘人的品质’。人的品质表现在行为和作为上。”也就是说“人也需要在‘自然人’(生物性的人)以外,为自己另加一份‘文采’,即人的品质。”“教人具备人的品质即是要使‘人而有格’,即是‘培养人格’。如果这个目的实现了,则人类的前途和人所生存的宇宙,都会出现人所想望的一面。”培养人格,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核心问题。在《教育人格学》中,从人的禀赋到人的后天作用,从人的经验、意识到人的自我认定,从人格的价值到人格教育的实施等,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完成这些工作,就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也就是贾君所倡导的“教育是成己成人的志业”。

为实现“教育成人”的崇高目标,《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两书,具体而详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教育伦理学》,是实现培养人格的重要举措。正如贾君在本书的“序言”中所陈述的:“经过多年思考,先是草成《教育的本质》,期为教育奠定‘形上基础’;后撰成《教育认识论》,以为‘实际认识’教育作指引;继而凑成此书,用作提升人的品质的刍言。非敢徒作妄言,实是有见于居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自我珍惜,自我提升,负起‘参天地造化的任务’。”并指出当今之世,“‘行为’不合‘中道’者也在所可见,遂使道德伦理在人的表现上,较之‘知识’之获得,瞠乎其后”。为此,她大声疾呼伦理教育的建设和实施的重要和必要性。在《教育伦理学》一书中,对道德伦理从概念到实施作了系统的论述,总结了中外有关这一问题的观念和理论,研讨了当前社会中令人担忧的问题,结合西方的经验和中国的传统论述

了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并根据不同教育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理论,有实际,对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认识论》一书中,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问题,而且提出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提出了教育学的实用学科的特点,认为这是“教育学命定的物质和特征”;但同时指出不能忽视对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作了很好的阐明。二是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指出对提高人的品格及行为的指导“又离不开知”,“知”与“行”很难截然划分开。(见序言)这种理论与实际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是教育研究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认识论》一书中,对认识官能的感知作用和心理作用,认识教育的基础知识,教材的认识与运用,教学方法及应用,教育环境与功能,教育研究的要点等,都做了具体的阐明。最后以“教育通观”作结,概述了人生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教育方法论》,虽不是贾君的专著,但确是在她的思想和设计下所汇集众弟子的成品,并为该书写了“序言”。本书企图通过对西方的教育流派的不同哲学观和方法论来探讨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以求得对诸多问题的解答。

贾君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着深厚的修养,对西方的现代文化又有着广泛的了解,但她总是谦恭地对待别人,广求友声。回想在她给我第一次寄书时,并附有一封短信:“黄济学长:这本书只是一得之愚,希望能由您的法眼鉴定,看看会不会贻笑大方,并请惠正。贾馥茗二月十七日。”其谦恭若是!她对学生,也是既严格要求,又不自以为是。在她的教学中,是启发、指点、探讨,而不是独断、强制、唯我是从。

《书》读后感 第7篇

《会说话》不但会说话,还会“预测”好多未来的事情。

《会说话》很喜欢别人翻阅它,因为被别人翻阅可以使它储备能量。被人翻阅的越多,储存的能量也越多。《会说话》还喜欢别人在它身上做记号,因为这样可以体现它的价值。它还喜欢晒太阳,喜欢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晒太阳可以使它增强能力,新鲜空气可以让它的身体很舒服。

《会说话》不喜欢被雨淋,因为被雨淋会使它变得没有生气。它也不喜欢被暴晒,因为暴晒会使它的身体变形,变的不漂亮。它更不喜欢火,因为一把火就会把它变成灰烬,结束生命。

《会说话》非常乐于帮助别人,为了帮助别人,消耗了很多能量,两次让自己元气大伤,最后变成了一本普通的书。陶陶很伤心,但是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和《会说话》说话,给它晒太阳,给它呼吸新鲜空气。他相信《会说话》一定能够听到自己说话,只是没有力气回答而已。

图画故事书阅读与幼儿观察力发展 第8篇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不只是单纯的知觉, 它包含着理解、思考的成分。观察是理解、记忆与思维的先导, 是想象、创造的源泉, 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因为幼儿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有80%是通过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 感知觉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说, 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来认识世界的, 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世界的。幼儿末期, 抽象逻辑思维考试萌芽, 但思维仍然紧紧依靠感知, 比如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守恒实验中, 幼儿对物体的长短、大小, 对液体的容量等判断, 往往是根据直接感知的形象,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换句话说, 幼儿的思维常受感知所左右。从我们的早期教育研究中发现, 观察不仅是幼儿进入图画书世界的门户或者窗口, 而且有助于幼儿从图画阅读中获得乐趣。

一、观察是幼儿打开早期阅读的窗户

我们所接触的孩子, 大部分都还不认识字, 那么怎么让孩子阅读呢?这就要靠他们的眼睛来观察图画中的一切事物, 来想象图画所表达的语言。通过观察, 我发现我们班幼儿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 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 特别是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 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 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

针对以上情况, 教师就应该重点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中可以让孩子拿到书后自己先阅读, 观察图画, 猜测故事的主人公, 初步感知人物的活动和表情, 掌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 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 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 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的阅读主要是观察阅读, 理解阅读。幼儿通过观察画面来理解、思考。教师要引导幼儿将美术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 初步了解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在指导幼儿阅读时, 教师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内容, 并把画面内容用语言描述出来。幼儿在讲述图画故事后, 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画面故事, 逐步明白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另外, 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时, 要注意到前一页图画和后一页图画的不同与联系在哪里, 帮助幼儿连贯地讲出故事。这时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能要求孩子所讲的和图下的文字一字不差, 要允许幼儿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能力差的孩子, 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帮助他们组织语言, 并让幼儿多次复述, 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

从观察中我们还可以辨识图画中的主人公, 感知人物的活动和表情, 把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从而获得阅读的乐趣。由于故事书是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 因此其信息的有效传达非常依赖幼儿的观察力, 对于观察水平较高的幼儿往往更容易理解故事, 从中获得的乐趣也高些, 因为优秀的图画书蕴藏着丰富的故事信息, 画家设计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是完全理解故事的有效信息, 这就是图画书的真正魅力。

二、幼儿早期阅读中的观察特点

我经常给幼儿讲故事在这过程中发现:我们成人看那么多遍都不会注意到的东西, 孩子往往一眼就能发现。而我们所阅读的很多优秀图画书都充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细节描写, 在我们的活动中, 讲述故事的时候, 常常会被幼儿的新发现所打断, 这些不引人注目的细节处理其实也渗透了画家的爱心和童心。

在所有的图画书中最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还是画面中的人物, 包括人物的表情、衣服等, 孩子的眼睛就像一部照相机, 人物的一切瞬间就能被幼儿清楚地记录下来, 并迅速地作出判断。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我还发现我们班孩子认知发展的无意性和随意性, 使得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跳跃的、无序化的状态, 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不少孩子是从后往前翻看的, 还有的孩子拿到书后翻到哪一页就从哪一页看起, 这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都将影响孩子的阅读效果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 教师在指导孩子进行阅读时, 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第一要引导孩子观察图书的结构, 知道每一本图书都有封面、封底, 为了便于孩子理解, 可把封面比作“前门”, 把封底比作“后门”, 中间就是一座小房子, 看书时“先把前门大开, 然后走进小房子里去看故事, 看完了再把后门关上”。有了这样生动形象的阅读方法, 孩子就不会出现乱翻书的现象了。第二要让孩子知道按顺序从前向后一页一页地翻书, 在指导孩子翻阅时, 教师讲一页, 孩子翻一页, 讲到哪儿就翻到哪儿, 让孩子直接感受画面与故事之间的联系, 同时教师在翻阅图书时, 也应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翻书的榜样。

三、幼儿早期阅读促进观察力的发展

1. 观察更精细

观察是幼儿进入图画世界的通道, 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也得到了提高。随着孩子阅读经验的积累, 孩子观察的目的会日渐突出, 他们会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自己组织观察, 能根据文字的提示, 注意与情节发展有关的图案, 并且根据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理解故事、发现故事的线索。他们能把故事所有的细节和故事的情节联系起来。图画故事书阅读能帮助幼儿对所感知的对象有更准确、深刻、完整的理解。以幼儿发展较慢的距离感觉为例, 心理学家认为, 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 而对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 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物小, 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当然这种发展并不是通过看图画书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这必须经过成人有意识的引导。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利用画面中通过构图所呈现的稍显复杂的物体之间的关系来对幼儿进行观察的训练。老师就曾启发孩子注意画中物体的遮挡关系, 她很自然地问孩子:“小鸟在哪里, 不见了吗?”孩子绝不会认为小鸟真的不见了, 他们甚至会带点不屑地告诉你:“被树挡住了呗。”

2. 观察更持久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年龄越小的孩子观察的时间越短, 很容易转移注意对象。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为低年龄孩子创作的图画书篇幅都比较短小。但是在观察中, 我们也在发展。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 孩子由于被某种精彩有趣的故事所吸引, 他们的观察能坚持很长的时间。

幼儿教育书读后感 第9篇

3—6岁是性别教育的启蒙阶段,可是如何教会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同,在家长们心中,是一个尴尬的话题。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2014年5月,接力出版社将出版来自英国的“英国幼儿经典主题游戏书” 主题游戏书。本套书出自英国知名出版社尤思伯恩,专为3~6岁幼儿精心设计,获选英国独立报最佳儿童游戏书TOP10。本套书共四册,分别是《男孩游戏》《女孩游戏》《旅行游戏》《农场游戏》。丛书内容围绕男孩、女孩、旅行、田园生活四个主题一一展开。“英国幼儿经典主题游戏书”中的每本书内容紧密贴合主题,其中《男孩游戏》《女孩游戏》两本书更是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性别特点,根据男孩女孩的不同兴趣爱好分别设计,分别从男孩女孩最爱的动物、最爱的艺术和最爱的活动展开,让孩子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识。而旅行和农场两本书,则能拓展孩子对社会的认知。旅行前需要做什么准备,旅行路上会遇到什么事情,旅行中有哪些欢乐;农场的人们怎样生活,农场的工作是些什么,农场的风光又是如何。诸多游戏形式通过场景一一呈现。

nlc202309020725

《书》读后感 第10篇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大王书读后感 第11篇

这篇小说的幻想大胆奇特,作者调动非凡的想象,描绘了一个风烟瑟瑟、扑朔迷离的世界,演出千军万马攻城、追击、迎战的宏大战争场面,刻画了一个少年王波澜起伏的成长历程,在写人们对光明、声音、语言、灵魂的向往,人们读完以后,就会觉得文章写的这么纯美,这么有吸引力,看了一遍还想看,这就是它的特别之处。

读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是茫。茫本来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牧羊少年,可是随着地位的升高和年龄的增长,茫变得越来越成熟。他的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面对困难;他冷静、沉着,作为少年王,茫有时深感困惑与束,渴望回到以前放羊时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他克制住了自己,因为他知道,他要保卫祖国,拯救难民。我们有时也会因为一点利益而克制不住自己,我们应该学会自我管理,让心里也有一盏红绿灯。也许,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不抛弃不放弃,当自己的属下范错误时不要冷酷无情,应该学会体谅和谅解别人,要向茫学习!

大王书读后感 第12篇

这本书是由曹文轩先生用八年时间构思而成的,是一部幻想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牧羊少年―茫和从地狱逃出来的王―熄旗下的军队以及巫师展开的较量,熄是夺去人间“光明”,“声音”,“语言”,“灵魂”的魔鬼,而茫,是由大王书挑选来拯救所有人的王。茫是在那些为了不中魔法,而逃出熄的王朝的人们在危难关头拥立的王。在逃过熄的军队时,遇到并救了“瑶”……

在读这本书时,我边读,边想象他们的场景,每读完一次,我就感觉,茫军在任何危难关头都有“大王书”来指引他们,真的很想拥有这本书,真的很想。

每次读完都意犹未尽,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感到了“熄”的奸诈,“茫”的天真,可爱。

幼儿教育书读后感 第13篇

朱振明:尽管中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刚刚起步, 但从用户、阅读终端到互联网运营、电信运营再到数字版权、作者资源等整个产业链都已成为各路数字出版厂商的逐鹿场。数字化阅读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数字出版形态及商业模式, 推动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 数字出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 短短几年时间, 数字出版的发展对传统出版的冲击, 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读者2009年综合阅读率同比增长了2.3%, 达到了72%。不过, 他们虽然读了更多的图书, 却减少了报纸和期刊的阅读, 因为兴趣转向了数字阅读。调查显示, 他们中的16.7%通过网络在线阅读, 14.9%接触过手机阅读, 另有1.3%使用其他手持阅读器进行数字化阅读。

我们再看一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 我国已累计出版电子书60万种, 销售手持阅读器70万部, 成为全球电子书最重要消费市场之一。

籍斌:纸张的进化, 从最初的甲骨到竹简再到纸, 都是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容易携带和保存而被人类所选择使用。在日前举办的2010年数字出版年会上,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 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达799.4亿元, 比2008年增长50.6%, 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因此,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高速发展, 人类在继续享受印刷术和造纸术带来阅读享受的同时, 近两年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电子产品——电子阅读器, 也将会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朱明:《2010—2015年中国出版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 目前, 中国正处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相互结合、相互交叉和相互促进的转型期。在以图书、报纸、期刊出版等为代表的传统出版业保持一定高度的增长之外, 以网络游戏、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其发展势头已超过传统出版业。

主持人:面对势头强劲的数字出版, 传统出版如何走向数字出版?

朱振明:早在许多年前就有人预测, 传统的阅读方式将会改变。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化浪潮的来临, 这种说法得到了印证, 人们逐渐从传统纸质书籍的阅读开始转向电子化阅读, 而这一转变深刻影响了传统出版的未来走向。传统出版业如何长远发展?随着数字出版行业的不断发展, 全球大多数地区纸质书的阅读率正在下降, 人们开始习惯在网上订阅图书、报纸、期刊等数字出版物。网络在数字出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 传统出版业开始逐步“试水”数字出版, 诸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财经》杂志等。但仍处于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 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模式。

主持人:数字出版在教育领域能否有发展?

朱振明:目前来看, 数字出版行业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 各个层面的反响还不尽理想, 但是在一个领域内它却表现出一番独特的生命力, 这就是教育领域。随着信息化的到来, 中国出版业乃至整个教育界很早就意识到“一个数字阅读的时代已经来临”, 也一直谋求从传统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跨越。尤其近几年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书包”概念的提出, 为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领域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现在一个中学生的书包重量大都在10~20公斤, 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梁和未来。而电子书包的推出着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传统书籍教材都集成在一个很小的终端中, 甚至我们可以将它塞入衣服口袋中。并且电子书包已经在美国有了诸多的成功案例, 说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有前景的, 国内部分传统出版厂商已经开始通过一些集成商介入其中。以点到面, 从教育领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方向。

朱明:在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电子书的发展是个必然趋势。而电子书的发展也必将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助力,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最终目标提供优质的资源支持。

主持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电子书如何结合?

朱明:1984年, 以邓小平同志“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高瞻远瞩的话为契机, 中国教育信息化 (前期称计算机教育) 开始正式步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历经20余年4个阶段的艰辛历程, 中国教育信息化已经逐渐进入了教学资源整合阶段。这也让我们开始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教学的应用, 资源的共享。

教学的应用需要有大量的教育资源作支持。而阅读书籍一直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书籍被赋予了新的属性, 因此, 电子化的书籍成为了教育信息化资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主持人:电子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籍斌:从书籍的数字化来看, 以前是在计算机中阅读, 它能支持各种不同格式的电子书文件, 通过网络可以获得网络上各种内容资源, 但只能在网上阅读或者下载到计算机上阅读, 这意味着离开计算机, 电子书就无用武之地了。经过技术革新, 出现了阅读电子书的第二种方式:读者既能从网上下载电子图书到电子书阅读器或手机上, 也可以购买与纸质书籍同步推出的电子版图书, 储存到阅读器或PSP等可以随身携带的手持数码产品上随时阅读。

出现的第三种阅读方式就是时下流行的最新版手持终端电子阅读器, 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书”, 这种“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显示屏幕, 采用最新的电子油墨技术 (E-ink技术) , 完全类似普通纸张的阅读视觉感受, 并且尺寸大, 超薄, 能够手写识别和批注, 且无辐射、无背光、不刺眼, 对眼睛不会造成任何损害。未来的屏幕还将会朝着彩色屏幕、柔软可折式屏幕、支持视频等方向发展。

主持人:电子书为教育带来了哪些可预见的变革?

朱明:书刊的电子化将为教育带来许多具有突破性的变革。

第一, 更丰富的阅读内容:目前电子化的图书有几十万册, 电子期刊也有数千种, 这是任何一个学校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数量。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化的书刊阅读到更多、更丰富的内容, 让广大师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内容。

第二, 应用更高效便捷:电子书都是搭载在厂商提供的专业数字平台上来实现阅读的, 这类平台都充分考虑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并具备了完善的检索、收藏等功能。尤其是检索功能, 如果想要找一本书刊, 或是一篇文章, 乃至一段文字, 通过平台的检索功能就可以非常迅速地找到所要内容, 较之传统翻阅查找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高效便捷特性, 节省了紧张的教学时间。

第三, 阅读形式多样让阅读更有乐趣:传统纸质书刊只一种表现形式, 缺乏生动性。尤其是在中小学校, 传统阅读很难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而电子化的书刊, 通过深度的再加工制作后, 在保留原来纸媒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师生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阅读不同的版本, 能充分调动师生的阅读兴趣。

第四, 多样的阅读载体, 减少师生负担:电子版书刊除了可以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上阅读外, 也可以通过手机无线网络阅读, 还可以通过手持阅读器进行阅读。师生只需通过很轻巧的设备就可以随身“带走”一个图书馆, 减轻了师生携带过多纸质书刊的负担。虽说现在还不能很快地代替纸质书刊, 但是这将是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美国克利尔沃特中学近日就宣布, 将各年级学生所需教材的电子版载入阅读器, 因此, 该中学成为全球第一家全面使用电子书包的中学。

第五, 价格低廉, 节省教育经费:电子书刊相对纸版, 少了印刷发行等费用, 价格相对要低廉很多。

主持人:在我国, 电子书这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朱振明: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化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 但在很多电子书业界人士看来, 这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面临内容制作水平不高、格式不统一、服务能力不高、版权保护缺乏、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电子书内容制作水平不高造成用户阅读体验度下降;格式不统一造成成本增加, 用户阅读有障碍;业内能提供高品质服务的企业屈指可数, 整体行业水平偏低;版权保护缺乏, 版权一直是电子出版业关注的问题, 目前国家暂时没有相关的法律支持, 还是沿用传统出版的法律法规, 对电子出版企业的发展和行业内的规范有着一定的阻力;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缺失, 目前没有一个行业的标准造成了电子出版业的良莠不齐。这些问题的制约让数字出版的发展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主持人:电子书进入教育领域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籍斌:随着电子书的快速发展, 相信电子书大范围进入教育领域指日可待。但是真正进入教育领域还需要面对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怎样解决书、本、笔这种教师传统的备课模式, 如产业链问题, 像出版社、发行集团、各地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之间如何平衡, 还有涉及到电子课本中的一些内容, 一些家长和学生对电子书的态度, 等等。

朱明:虽然电子书的优势众多, 但是其发展还“路漫漫其修远兮”, 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解决。例如, 版权问题的解决;辅助教育教学的读物还有欠缺;应用程度还需加强… …

主持人:电子书是否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纸质书籍?

籍斌:面对高速发展的电子阅读, 对电子书能否完全取代纸质书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以一种辩证的思维来看待, 对学生来说, 电子书还没有完全解决书、本、笔所有的功能, 也许在某些作用上还不能达到传统纸质教材的某些优势效果, 也因此, 电子书暂时还不能取代传统纸质教材的地位。但最终能与不能之间的博弈并不取决于电子书, 而是取决于数字化出版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就目前情形来看, 数字出版已经是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 作为电纸书的生产商, 我们却并不认为纸质书籍会消失, 相反的, 未来的纸质书籍很可能会以一种奢侈品的姿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而电纸书的出现给各大出版商在数字化出版方面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也给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未来十年, 随着电子书的快速发展, 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信我们学生的课本将呈现出数字化、无纸化的状态, 教育的现代化程度将有很大提高。

主持人:千年的跨越, 改变的不只是纸张的制造工艺、纸张的质量, 改变的更是我们读书的习惯、创新的意识。现在, 电子书进入教育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 纸质书到电子书, 这一切的改变还需要我们更快的扬帆起航。

压岁书让我深受教育 第14篇

大年初一,爸爸高兴地捧给我一大叠书,嘱咐我好好阅读。平时我最爱读书了,可以说嗜书如命,爸爸真会投其所好,将压岁钱改成了压岁书,送给我这么多梦寐以求的好书,让我颇感意外和欣喜,哈哈!其中一本《曼德拉自传》是我的最爱,让我刻骨铭心,感动万分。

1962年8月,深受黑人群众衷心爱戴的曼德拉以“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罪”被捕入狱,开始了长达27年的监狱生涯。曼德拉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尽管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残酷地虐待他,强迫他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身体遭受严重摧残,但没能击垮他的意志。他在狱中从没有停止过为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曼德拉出狱并于1994年当选总统,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就职仪式开始后,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说,虽然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押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三名警员能够到场。他请他们起身,将他们介绍给大家。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地站起来,恭敬地向三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所有来宾都静了下来,万分感动。

“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曼德拉在传记中这样写道。曼德拉的宽宏大量、豁达大度、手下留情,让那些曾残酷虐待过他的种族主义者羞赧惭愧、无地自容,也让所有的人对他肃然起敬、钦佩万分。他对自由所持的勇敢立场被世人奉为传奇,更让我们惊奇的是,他宽大为怀,不允许曾经承受的任何侮辱将他的心变冷。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这些年来,我怀着十分谦卑的心情关注着他,崇拜着他。同时,他在追求公正公平梦想过程中所作出的牺牲也激励着我。如今的世界充斥着冷漠和绝望,而曼德拉的人生正是与这样的世界对抗的过程。”他是全世界最受爱戴、最受尊敬的国际性人物,他不懈地为争取和解、消除怨恨、平息冲突、开启和谐幸福的美好社会而努力奋斗,他以个人的品德和行为提升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水准。宽容是理解和体谅他人的豁达大度,意味着以德报怨,不斤斤计较。一位哲人说得好:“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的。宽容可获得别人的爱戴与敬重,反之,那些不会宽容别人的人,只能生活在心灵的荒漠之中。曼德拉宽大为怀,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湖南隆回桃洪镇

上一篇:2020同上一堂战疫课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大学英语三级篇章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