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的基础知识

2024-07-09

声乐的基础知识(精选6篇)

声乐的基础知识 第1篇

基础教育论文声乐教学改革论文: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的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

声乐技能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很实用的教学手段,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高校的声乐教学水平。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当今,民族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的一个基地,应该积极探究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对音乐教师的声乐专业技能要求,培养适应基础教育的音乐师资人才。

关键词:基础教育 音乐师资 知识结构 声乐教学改革 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应该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围绕教师职业能力要求,明确基础音乐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教学作风。

一、概述及研究意义

1.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概述

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自从民族地方高校开设音乐专业以来,在教学上一直沿袭专业院校的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由于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无形中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方面,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按照培养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精、尖”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人才,以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确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发展目标,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性,导致一些学生走上基础教育岗位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社会需要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概述 社会需要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基础教育音乐师资应该具备的音乐专业知识的总称。略去其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不谈,其音乐专业知识结构应具备如下要求:基础教育音乐教师不仅要能够教授音乐课(包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常识和音乐欣赏等课程,在教学中要求能示范演唱、自弹自唱、指挥等),还要能够组织、领导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组织合唱队、声乐小组、民乐队等全校性的音乐活动)。这些基础音乐教育活动体现了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有一专多能的特点,一专多能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

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的概念不同,但对基础教育音乐活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意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的剖析,阐明其内涵和本质,对促进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和优化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以及对提高基础音乐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二、二者比较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基础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扎实、丰富,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的基础音乐师资不仅能唱,还要能讲、能组织等,还要有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但是长期以来,一些民族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只注重声乐技能、技巧的传授,只教授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注重声乐的舞台表现力,出现了“重技巧、轻理论、轻实践、轻师范性”的现象,使得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效果不佳。一些学生毕业后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就会暴露出能力单

一、知识不够丰富的弊端。

应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而不是培养歌唱家,也不是培养登上舞台的表演人才。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不仅要强调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该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更应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突出“师范性”,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通过声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职业能力,包括基础教育理论知识能力、声乐专业知识能力、声乐相关领域知识能力。

1.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应当懂得运用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有效达到教学目的。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教育理论知识,让学生全面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踏入基础教

育岗位后,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教学活动。在实际基础教育、教学中,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能力各异,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比如,有些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师就应该懂得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对这些学生循循善诱,逐步引导他们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声乐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声乐专业知识是衡量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能力的关键因素。声乐教学不仅应该向学生传授声乐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声乐理论知识、歌曲分析处理能力、声乐示范演唱能力。第一,声乐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声乐理论知识是歌唱练习的科学依据,要让基础教育声乐专业学生系统地、有步骤地学习歌唱发声的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对发声器官进行生理机能的操作与控制,这对学生准确掌握歌唱的技巧、姿态、呼吸方法、发声机能及共鸣腔体的调节运用等非常重要,能使学生歌唱的声音更美妙、更动听,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激情。第二,注重示范演唱能力的培养。示范演唱能力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教师在示范演唱时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表现出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高音及风格等,通过运用正确的声乐技能,表达真挚的情感,(转第112页)(接第81页)能够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其受到美的陶冶。基础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互相交流感情的活动。教师的示范演唱在学生心目中是最亲切的,容易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因此,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视野要开阔,艺术感情要丰富,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地完成示范演唱,激发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第三,要加强歌曲分析及处理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有歌曲分析及处理能力,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析歌曲的内容、风格、调式、结构、感情、速度的关系。通过歌曲分析及处理,把音乐分析理论、歌曲艺术处理、声乐技巧的掌握等融为一体,如歌曲的基本结构、曲式、调性、高潮的布局以及节奏、速度、节拍、风格等音乐组织方式与内容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诠释。同时,根据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对声音色彩、技巧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搭配,如音色的明暗、力度的大小等技巧,呼吸上的快慢疾缓以及换气等特殊技法的运用。通过正确的歌曲分析及处理,教师的示范演唱会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这样能使学生喜爱音乐,积极主动学习音乐。

3.声乐相关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声乐专业能力,还要有

声乐相关领域知识和能力,如节奏感与听觉能力、多声部能力、读谱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合作能力、儿童声乐训练能力等。要想很好地胜任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就必须掌握这些知识结构。民族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声乐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认识到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他们提早进入教师角色,让学生参与声乐教学改革,使学生感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引导学生向教师专业方向角色发展。其次,不仅让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道德。设置的课程必须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各门课程、各类课程之间要形成最佳组合和系统化。声乐教学应该以演唱技能为基础,加强声乐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还要开设声乐演唱与教学课程,内容可包括歌唱基础理论、发声知识、歌唱心理、嗓音保健、声乐表演与欣赏、中外声乐发展史,声乐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优秀课例评析等相关领域课程,增强学生声乐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结语

基础音乐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个中、小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所以,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要贴近基础音乐新课程,不要把目光放在单纯的声乐技能、技巧的教学上,而应放在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

上,放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上。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2]张婉.高师声乐教学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声乐的基础知识 第2篇

声乐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达到发声、气息﹑共鸣的协调统一;具备一定的歌唱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合格人才。

教学内容:声乐发声原理;发声技巧;作品分析:作品表达 教学要求:

理论要求:从理论上掌握歌唱发声的生理原理,了解歌唱器官,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技术要求: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1.对气息和声音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2.进一步稳定歌唱状态,并做到上下声区基本统一。3.要求吐字清楚、准确。

4.有基本独立分析处理和表现声乐作品的能力,演唱较为完整、生 动。

教学重点:进一步调整、稳固学生的歌唱状态;强调歌唱中气息、声音、情感的良好配合,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能力。

教学难点:稳定歌唱状态;作品理解与作品表现。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讨论、实践;

课程安排:本学期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每四周为一个阶段;

授课形式:小组课,每12-13学生为一小组,共4组(每生每周1节课),教学内容应根据课堂具体教学情况调整。授课时数:17×4 授课地点:教师琴房305。

教材选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材》民族唱法女声卷,周琼编著;美声唱法女声卷,陈星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第一章:歌唱的发声原理(1-4周)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了解有关声乐常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歌唱的发声原理,在练声和歌唱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

2、打开牙关,稳定喉咙的位置歌唱,解决歌唱中的基础问题,从而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三、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的咬字状态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打开歌唱通道(打开牙关,放下喉头),积极的歌唱,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六、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七、教学过程:

(一)简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气息冲击声带产生声音,通过人体共鸣器官打开和运用,声音扩大和美化)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1)5 4 ︱ 3 2 ︱ 1 —‖

U……………………(2)1 2 ︱ 3 2 ︱1 —‖

U……………………(3)1 2 3 4 ︱ 5 4 3 2 ︱ 1 —‖

U……………………

(4)5 5·

︱3 3 ·︱ 1 ·‖

U O

U O

U O 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持发声。(3)与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4)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5)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些。

训练方法:

(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2.歌曲练习(对上学期内容回顾和巩固)

《花非花》、《大森林的早晨》、《大海故乡》、《红豆词》(1)作品分析:《花非花》

曲调优美,形式短小,连前奏在内,只有10小节。白居易的诗给人以朦胧感,黄自的音调更好地表现出这种意境。白居易的《花非花》节律规整,奇丽缠绵,为千古传颂之佳作,而黄自的音调则完美地再现了原作的意蕴,该曲不愧一首短小而精美的艺术歌曲,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歌曲继承了诗的意境,节奏平衡,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第一句的动机,强调“非花”的“非”字,后半句上四度模进,再强调“非雾”的“非”字,一开始就描绘出这覆盖着一层薄纱的意境。第二句结束在属音上,是进一步的叙咏,后逐级下行,后为平述的音调,具有谜的色彩,也增加了“问”的期待。第三句转折,由低向高婉转上扬,好似春梦,并非春梦。第四句由高向低趋于平衡,看似朝云,却非朝云。最后,恬淡地结束,追惜、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2)《红豆词》(清)曹雪芹 词;刘雪庵 曲

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全曲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本节奏贯穿、发展,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型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前后的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地体现了相思之情。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表达作品的情感和美感,而不能一味的最求方法。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教学难点:歌曲气息的把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解决方案:加强母音的练习,认识并掌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大森林的早晨》 《大海呀故乡》

3、学生演唱一遍,老师指出学生演唱时存在的问题,并纠正。

4、学生再次完整地演唱一遍。

(三)小结:明确声音的发声理念,并尽可能地在今后的声乐技能实训课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准确真挚地表达作品内涵和艺术魅力。

(四)布置作业: 《绣荷包》 《嘎哦丽泰》 《红豆词》

《点绛唇,赋登楼》 《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

第二章 歌唱的呼吸训练(5-8)周

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及声乐作品辅导,让学生了解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即没有呼吸的支持就没有动力,就不能发声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初步学会吸气、呼气、巧用气的基本方法;理解歌唱中气息与声音的基本配和关系。

教学重点: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1.歌唱的呼吸方法。2.歌唱的呼吸技巧运用。

3.会用科学的呼吸方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4.寻找到歌唱时呼吸的对抗力和内口咽喉状态的反向平衡关系。教学难点:

深吸气,将气完全吸到肺的底部,使横膈膜下降,两肋往外扩张,小腹微收的歌唱气息及运用。

教学用具:钢琴、电脑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介绍本课内容:

1.歌唱的呼吸训练:体会叹气时的感觉,腹部及腰部四周的受力点,练习几种呼吸的方式即:快吸慢呼;快吸快呼;

2.初学程度的相对应歌曲,例如《嘎达梅林》

二、发声训练: 54 32∣1—‖ u 53 42∣1—‖ a

o

u 1234 5432∣1—‖ 1.训练要求:

(1)精神饱满,全身协调地演唱;

(2)在哼鸣的位置上进行开口音的训练,上下牙打开,舌头平放,稳定喉头,寻找叹气的感觉;

(3)在横膈膜的支持下,轻柔地深吸气,喉头保持在吸气时的歌唱状态;(4)韵母轻换时声音位置的统一。2.训练方法:

(1)老师提出要求,讲解教学要点;

(2)学生按要求逐条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3)回顾上节课发声训练,师生共同研讨声乐发声中的科学方法;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三、讲授歌曲

《嘎达梅林》

1.学生演唱一遍歌曲。

2.教师启发学生分析作品,并作歌曲处理。《嘎达梅林》是一首蒙族长篇叙事歌,歌唱的是一位蒙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与反动军阀的斗争故事,该作品抒发了人民对英雄的怀念和尊敬,歌曲是以五声羽调式为基础的一首短小的民歌,全曲的节奏舒展从容,深沉有力,基本上保持一字一拍一言,音调宽广豪迈,庄重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又突出英雄高大的形象。在演唱时要抓住歌曲的艺术形象,注意气息的支持力,声音的高低位置统一,保持气息喉头的平稳,寻找到最优美动听的头腔共鸣。

3.歌曲演唱时对难点、重点的训练与突破。

4.学生完整演唱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歌曲的艺术表现力的训练。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训练,使学生对歌曲呼吸科学的发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本上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支持下的歌唱状态,训练时,还需加强和老师的配合,努力寻找到最优美动听的头腔共鸣。

五、布置作业: 《渔光曲》

《姑娘生来爱唱歌》 《啊,中国的土地》

第三章 歌唱的共鸣训练(9-12)周

一、教学目的

在正确的气息支撑下,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歌唱,培养学生对歌曲演唱位置的平稳,树立歌唱的整体共鸣概念。

二、教学方法

讲解法、对比法、示范法、引导法、启发法、指导并运用微格技术直观地进行教学反馈。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三、教学重点

1.正确、积极、自然地打开喉咙的训练。

2.打开牙关、放松下巴、稳定喉头的高位置声音共鸣的训练。

四、教学难点

1.演唱中的统一位置。2.装饰音的演唱准确性。

五、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摄像机

六、教学过程 1.介绍本课内容

(1)自然声区的共鸣训练:歌唱声音的训练都是从自然声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自然声区,就是不用任何强制力量就能唱出接近说话音高的声。这段音域的声音,呼吸自然,喉头稳定,声音流畅动听,最富于人声的自然色彩。我们把这段声音作为训练发声的起点。

(2)初学程度相对应的歌曲,例如《百灵鸟》;《渔家姑娘在海边》 2.发声训练

每堂课要进行二十分钟的发声训练。3 2 | 1----||

32∣1 —‖ u 5 3 | 4 2∣1 —‖

Lu

32∣1 —‖54 32∣1 —‖ u

wo 训练要求:

(1)精神饱满,全身积极地、放松地、协调地演唱;每条练声曲都用中速进行练习。

(2)哼鸣时,嘴轻闭,打开牙关,舌头平放,喉头自然放松下沉,鼻腔兴奋张开,寻找哭泣的感觉往眉心集中哼鸣。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3)发声时在横膈膜的支持下,喉头稳定,喉部肌肉自然放松,喉咙打开,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4)韵母转换声音位置的统一。训练方法:

(1)老师提出要求,讲解注意的要点;(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3)回顾上节课发声训练的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或听到自己练声时的不足,老师和学生共同研讨声乐发声中的科学方法。

3.歌曲演唱

《百灵鸟》、《渔家姑娘在海边》(1)歌曲简介

《百灵鸟》是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一首著名艺术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加补充构成。歌曲每乐句的前半部分音调、节奏基本相同,以此统一了全曲纯朴的风格。第三乐句为了寻求对比,采用了离调的手法,并且在演唱上要求用“活泼的歌声”,同时强调了力度的变化。全曲纯朴而充满深情。

《渔家姑娘在海边》歌曲是电影《海霞》的插曲,由四体乐段加补充并重复一遍而构成。第一遍连贯流畅,体现出抒情性;第二遍在力度上有所变化,强调了革命性。歌曲的节奏自由多变,一字多音为主的词曲结合,装饰音的使用,衬腔的运用,使整首歌曲的曲调即优美委婉又具有民歌风味。歌曲结尾渐慢渐弱的衬腔,韵味独特。

《牧羊姑娘》:歌曲以带再现的二段式为基本结构重复构成。基本上每乐段都由上下句的双乐体乐段,每乐段的音调基本相同,使音乐形象集中、统一。它原以男女对唱形式演唱,因而歌词以问答形式进行,十分质朴;旋律基本上是由上而下进行,加之小调的色彩,使音调流畅而柔美,表达了牧羊姑娘的忧郁之情和人们对牧羊姑娘深切地同情。

《故乡的小路》: 歌曲结构采用二段式。开始两小节的基本节奏贯穿全曲,从而统一风格,而3/4拍与4/4拍两种节拍的交替进行又独具特色。第一、二乐句构成平行式双句体乐段,第二乐段仍是平行式双句体乐段,但音区提高,情绪较为热烈,形成高潮。全曲最后的加衬词补充乐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情。

(2)教师示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3)学生演唱歌曲

(4)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教师指出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认真思考。同时,回放上课时演唱歌曲的录像,让学生在直观的通俗易懂的声乐教学中,从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针对上课时存在的问题,逐一找到解决的办法。

(5)教师启发学生分析作品,并做歌曲处理:

演唱时要抓住歌曲的艺术形象,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性,保持气息、喉头的平稳。

(6)学生完整演唱作品:要求在自然声区内尽量将歌唱技术的控制与运用结合,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4.小结

自然声区的训练对今后歌唱能力的建立和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训练过程中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

5.布置新作业

第四章

歌唱的语言训练(13-14)周

一、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的发声及声乐作品训练,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了解歌唱中语言的吐字、咬字、归韵与发声的辩证关系以及语言的表达艺术与演绎声乐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指导并运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地进行教学。

三、教学重点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掌握用科学的发声状态以清晰、贴切、夸张的语言演绎声乐作品,做到字头清晰,字腹通畅圆润,字尾归韵准确。

四、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尽量找到歌唱中呼吸的对抗力与内口咽哈欠状态的反向平衡。

五、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1.发声练习

教学要求:深呼吸叹气,找到叹气时气息的支点,即小腹部自然回收、腰部自然扩张的感觉,同时配以内口咽半打哈欠(外笑里竖)的状态,牙关咬字后迅速松开,使声音往回吸在歌唱通道里唱。

(1)哼鸣练习:

(2)U母音与a母音的转换练习:(3)i母音与a母音的转换练习:(4)a母音与o母音的转换练习:(5)母音综合换字练习: 训练要求:

(1)精神饱满,全身协调地演唱;

(2)哼鸣练习时,嘴轻闭,上下牙打开,舌头平移,喉头下沉,鼻孔兴奋张开,寻找叹气的感觉。

(3)在横膈膜的支持下,稳定喉头,抬起软腭,轻柔地深吸气,喉咙保持在吸气时的歌唱状态。

(4)韵母转换声音位置的统一。训练方法:

(1)老师提出要求,讲解注意的要点;(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2、咬字吐字的发声练习在声乐作品演唱中的运用 《火把节的火把》附曲谱例: 演唱要点: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1)熟悉了解这首歌的曲式结构:引子﹢A﹢B,曲调来源于云南彝族民间风格,6/8拍圆舞曲节奏流畅、明快,表现了彝家姑娘载歌载舞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向往。

(2)强调语言的声母清晰,韵母通畅圆润。在共性发声的基础上,表现民族声乐作品中特有的韵味。

(3)注意语言字头的夸张,声音的流畅,咬字时找准哈欠的部位,进入热情洋溢地演唱状态,避免声音发直发白。

3.小结

通过讲述和分析歌唱中语言的基础训练,以及实施在具体的发声及作品演唱训练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尽量找到歌唱的最佳平衡状态,逐步将歌唱技能掌握和控制得自如,使学生建立用脑、用心才用声歌唱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用美妙的歌声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

4.布置作业:

《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第五章 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15-16)周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歌曲作品的全面分析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歌曲的艺术处理方法;达到“声音”、“情感”、“表现”的基本统一。

二、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鉴赏

三、教学重点

1.在正确发声方法下的歌唱训练。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2.注意钢琴的伴奏作用,练唱时尽量使伴奏与曲调;演唱与内容溶为一体,推动影响学生的再创造。

3.重视歌唱的情感表达,即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并真切地表现出来。

四、教学难点

把对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声音丰富的色彩紧密地联系起来,做到声情并茂。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凡事发生,必有利我!因为凡事都是我赋予它意义,它才对我有意义。而我的思维模式已经调整成“赋予所有事情对我有利的意义”了。

什么叫做说话的高手?说的人家舒服、感动,同时愿意按你说的做。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你对爱的定义是什么?通过你说话我就知道。

哭泣女:“给他做了20年饭,从来没听他夸我一句。”——她的爱是“肯定、赞许”

委屈男:“不管她做的好吃不好吃,我不全都吃掉了嘛”——他的爱是“行动”

“纪念日、生日,买个包包就完了,从没见他在家过!”——她的爱是“陪伴”,他的爱是“礼物”。

声乐演员应具备的艺术基础知识 第3篇

一、戏剧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固定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又分为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小品、 戏曲等等。声乐与戏剧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歌剧、音乐剧、 戏曲,就都有声乐的重要位置。因此,声乐人必须具备必要的戏剧基础知识。其一是戏剧的审美特征,主要有综合性、 动作性、情节性、表演性、冲突性、情境性等;其二是戏剧的样式,主要是悲剧、喜剧、正剧等;其三是戏剧的表演体系,也称戏剧的三大流派,即斯氏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氏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梅氏体系(梅兰芳体系), 此外尚有现代派戏剧,包括荒诞派戏剧、先锋派戏剧等等; 其四是戏曲的审美特征,包括写意化、意境化、程式化、虚拟化、夸张化等等。

二、曲艺知识

曲艺是我国说唱艺术的总称。其中唱的部分与声乐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声乐作品直接运用曲艺的音乐素材,例如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就吸收了曲艺京韵大鼓的旋律素材;《前门情思大碗茶》吸收了曲艺单弦的旋律素材;《蝶恋花·答李淑一》则运用了曲艺弹词开篇的旋律素材。尤其是近年来东北二人转大红大紫,许多声乐作品,尤其是影视歌曲,都运用了二人转的旋律素材,例如歌曲《美美观观的水美美观观的山》等。而二人转中的唱腔直接影响声乐作品的现象,则从上世纪50年代民歌手郭颂的《丢戒指》、《瞧情郎》、《看秧歌》、《新货郎》、《越走越亮堂》和李高柔的《洪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等民歌就已经开始了。 因此,声乐人掌握必要的曲艺知识,实属必要。因为“我国的民族唱法,广义讲应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种风格的创作歌曲唱法”。

三、美术知识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通常指绘画、雕塑、建筑、园林、实用美术、工艺美术、书法、摄影、 篆刻等。声乐与美术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因此声乐人也必须具备必要的美术知识。例如《我爱北京天安门》、《前门情思大碗茶》、《长城谣》等歌曲,就与建筑艺术天安门、前门、 长城密切相关。没有一定的美术知识,要演唱好这些歌曲, 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四、舞蹈知识

浅谈声乐学习的基础方法 第4篇

【关键词】气息 换气 腔体打开

歌唱的呼吸

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靠后的。请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美声发声的一个共鸣点。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你会发现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先从“米~妈”的练习开始,逐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感觉的。美声讲究“通透”,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还讲究的是“共鸣”,声音通过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鸣后,会很圆润、饱满。要体会共鸣,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情的感觉,“嗯”的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如果气息好,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色不少。仔细听听一些高大的美国人讲话,就会知道什么叫胸腔共鸣。

病声纠正指导

病声大致分为二类,第一类是以前训练方法不得当,破坏了嗓音机能。常见的情况是:1)喉头开得过大,声带闭合不好;2)过分挤压喉头,发出挤音、卡音。第二类是到二三年级以后,突然发生音唱不准。这种现象往往伴随着曲目难度的提高而愈来愈频繁。无论是喉头开得过大,还是挤压喉头,说到底都是气息不好造成的。由于气息不好,找不到正确的支点,就只能用嗓子着力。在训练中如果不注意气息,开也罢,闭也罢,最终只能舍本求末,越练越错以至不能自拔,呼吸作为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扩大和美化形成动听歌声——任何一个受过声乐训练的人都懂这些基本声乐理论。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这些理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要的是加强气息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保持在吸气的状态下唱歌:气息吸在腰带的周围,要练习保持气息、控制吸气的速度,简言之:全身放松,口鼻同时缓缓吸气,稍稍保持一会儿,均匀地呼出,然后再放松。这些说起来简单,学生要经常练习,反复体会、实践,最终成为他们的下意识动作。其次,用u母音开始练声。使用u母音的好处是它容易使气束集中,便于协调气息和共鸣腔体之间的关系。在u母音练习好的基础上再开发其它母音,这样使得学生易于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在练声中,开始用三度或五度的练声曲,由浅入深,逐步使学生在学习发声技巧的同时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起歌唱的信心。还可以开始用半声方法练声,让每一个声音都控制在气息的状态下发声,由于这些学生歌唱机能都受过不同程度的腋坏,如放声歌唱的话,势必难于摆脱以前错误的发声方法,实际上,半声与全声的区别只是气息量大小的问题,发声方法是一样的。半声方法不仅有利于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对声音控制和学习演唱高难度技巧的曲目也有十分的好处。

呼吸及姿势

我们如果也有机会碰见一件十分令人吃惊的事而失声尖叫,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个喊叫的姿势,再拿来唱高音,那就对了。唱高音不同于唱低音,是将气压成一条细线,冲击声带。当横膈膜的力量已经用到顶点,而无法加压时,就须用腰力。前面讲过,肺叶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扩张。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这时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气时它会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气吸到腰的四周,感觉到前后腰膨胀起来,然后把气闭进来,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会感觉到压力压住了上颚,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前面讲过,f2--#g2我们用腹肌的收缩来增加压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时,因为只需要少量的气(但是要用高压力的气),只要将上唇照打呵欠的样子张开就行了,要露出少许上面的牙齿,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齿上,就能唱出降b2来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与降b2是一样的。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用腰产的力唱高音。用腰部的力来唱高音,等于将一个长形的气球充满气后,用手将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训就胀满起来,这好比是横膈膜已上升到顶点,不能再上升。我们将腰部吸满了气,然后整个腰部及下面张开的肋骨向内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气球的作用一样,产生了一股强烈、上升的气流,而这正是我们唱高音要用的。

Close及掩盖

从前学唱歌的时候,当唱到高音,就要Close!当时真是“如入五里雾中”。而这个字,中国至今也还有人在用。由于对Close的真正含义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许多好的声音。我对Close的见解是:关闭下面的共鸣箱,而打开上面的共鸣箱。我们唱高音时需要头腔共鸣,那就得提高软盖。我们开上唇,目的是提高软盖,同时还要用腰力来顶开软盖。至于今天国内有人用“掩盖”这个名词,我认为比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点掩盖,就好象上面有一只碗,复盖着高音一样。我曾经向许多老师求教对Close的解释问题,但都得不到结果。后来去意大利,请教了一位老师,回答是:我们意大利从来未听说过这个字。试问:“关闭”了怎样唱歌?至于今天我们用“掩盖”代替“关闭”来解释Close,那是很明智的。当我们唱高音时,我们的上颚向上提,软口盖升高(打呵欠状),气压向上挤,聚到上面,形成一个象教堂那样的圆顶空间,也就是要让气体充满这个空间,这样,才会发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开,空气上不去,哪里还有高音呢?所以,用“掩盖”也表示了声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无所谓“美声”、“民族”、“通俗”的唱法之分,唱法,或者说发声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正确的发声方法,就是声音在硬口盖处震动共鸣,高音在硬口盖和鼻腔之间共鸣。至于你如何去演绎自己的音域,那是后话,你得先把自己的“四个八度”找出来再说。

1声乐训练大全

2 百科全书

基础声乐学习 第5篇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了解有关声乐常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歌唱的发声原理,在练声和歌唱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

2、打开牙关,稳定喉咙的位置歌唱,解决歌唱中的基础问题,从而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三、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的咬字状态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打开歌唱通道(打开牙关,放下喉头),积极的歌唱,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六、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七、教学过程:

(一)简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气息冲击声带产生声音,通过人体共鸣器官打开和运用,声音扩大和美化)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1)5 4 ︱ 3 2 ︱ 1 —‖

U……………………(2)1 2 ︱ 3 2 ︱1 —‖

U……………………(3)1 2 3 4 ︱ 5 4 3 2 ︱ 1 —‖

U……………………

(4)5 5·

︱3 3 ·︱ 1 ·‖

U O

U O

U O 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持发声。(3)与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4)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5)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些。

训练方法:

(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2.歌曲练习(对上学期内容回顾和巩固)

《花非花》、《大森林的早晨》、《大海故乡》、《红豆词》(1)作品分析:《花非花》

曲调优美,形式短小,连前奏在内,只有10小节。白居易的诗给人以朦胧感,黄自的音调更好地表现出这种意境。白居易的《花非花》节律规整,奇丽缠绵,为千古传颂之佳作,而黄自的音调则完美地再现了原作的意蕴,该曲不愧一首短小而精美的艺术歌曲,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歌曲继承了诗的意境,节奏平衡,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第一句的动机,强调“非花”的“非”字,后半句上四度模进,再强调“非雾”的“非”字,一开始就描绘出这覆盖着一层薄纱的意境。第二句结束在属音上,是进一步的叙咏,后逐级下行,后为平述的音调,具有谜的色彩,也增加了“问”的期待。第三句转折,由低向高婉转上扬,好似春梦,并非春梦。第四句由高向低趋于平衡,看似朝云,却非朝云。最后,恬淡地结束,追惜、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2)《红豆词》(清)曹雪芹 词;刘雪庵 曲

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全曲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本节奏贯穿、发展,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型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前后的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地体现了相思之情。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表达作品的情感和美感,而不能一味的最求方法。

教学难点:歌曲气息的把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解决方案:加强母音的练习,认识并掌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大森林的早晨》 《大海呀故乡》

3、学生演唱一遍,老师指出学生演唱时存在的问题,并纠正。

4、学生再次完整地演唱一遍。

(三)小结:明确声音的发声理念,并尽可能地在今后的声乐技能实训课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准确真挚地表达作品内涵和艺术魅力。

(四)布置作业: 《绣荷包》 《嘎哦丽泰》 《红豆词》

《点绛唇,赋登楼》 《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

第二章 歌唱的呼吸训练(5-8)周

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及声乐作品辅导,让学生了解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即没有呼吸的支持就没有动力,就不能发声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初步学会吸气、呼气、巧用气的基本方法;理解歌唱中气息与声音的基本配和关系。

教学重点:

1.歌唱的呼吸方法。2.歌唱的呼吸技巧运用。

3.会用科学的呼吸方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4.寻找到歌唱时呼吸的对抗力和内口咽喉状态的反向平衡关系。教学难点:

深吸气,将气完全吸到肺的底部,使横膈膜下降,两肋往外扩张,小腹微收的歌唱气息及运用。

教学用具:钢琴、电脑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介绍本课内容:

1.歌唱的呼吸训练:体会叹气时的感觉,腹部及腰部四周的受力点,练习几种呼吸的方式即:快吸慢呼;快吸快呼;

2.初学程度的相对应歌曲,例如《嘎达梅林》

二、发声训练: 54 32∣1—‖ u 53 42∣1—‖ a

o

u 1234 5432∣1—‖ 1.训练要求:(1)精神饱满,全身协调地演唱;

(2)在哼鸣的位置上进行开口音的训练,上下牙打开,舌头平放,稳定喉头,寻找叹气的感觉;

(3)在横膈膜的支持下,轻柔地深吸气,喉头保持在吸气时的歌唱状态;(4)韵母轻换时声音位置的统一。2.训练方法:

(1)老师提出要求,讲解教学要点;

(2)学生按要求逐条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3)回顾上节课发声训练,师生共同研讨声乐发声中的科学方法;

三、讲授歌曲

《嘎达梅林》

1.学生演唱一遍歌曲。

2.教师启发学生分析作品,并作歌曲处理。《嘎达梅林》是一首蒙族长篇叙事歌,歌唱的是一位蒙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与反动军阀的斗争故事,该作品抒发了人民对英雄的怀念和尊敬,歌曲是以五声羽调式为基础的一首短小的民歌,全曲的节奏舒展从容,深沉有力,基本上保持一字一拍一言,音调宽广豪迈,庄重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又突出英雄高大的形象。在演唱时要抓住歌曲的艺术形象,注意气息的支持力,声音的高低位置统一,保持气息喉头的平稳,寻找到最优美动听的头腔共鸣。

3.歌曲演唱时对难点、重点的训练与突破。

4.学生完整演唱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歌曲的艺术表现力的训练。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训练,使学生对歌曲呼吸科学的发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本上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支持下的歌唱状态,训练时,还需加强和老师的配合,努力寻找到最优美动听的头腔共鸣。

五、布置作业: 《渔光曲》

《姑娘生来爱唱歌》 《啊,中国的土地》

第三章 歌唱的共鸣训练(9-12)周

一、教学目的

在正确的气息支撑下,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歌唱,培养学生对歌曲演唱位置的平稳,树立歌唱的整体共鸣概念。

二、教学方法

讲解法、对比法、示范法、引导法、启发法、指导并运用微格技术直观地进行教学反馈。

三、教学重点

1.正确、积极、自然地打开喉咙的训练。

2.打开牙关、放松下巴、稳定喉头的高位置声音共鸣的训练。

四、教学难点

1.演唱中的统一位置。2.装饰音的演唱准确性。

五、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摄像机

六、教学过程 1.介绍本课内容

(1)自然声区的共鸣训练:歌唱声音的训练都是从自然声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自然声区,就是不用任何强制力量就能唱出接近说话音高的声。这段音域的声音,呼吸自然,喉头稳定,声音流畅动听,最富于人声的自然色彩。我们把这段声音作为训练发声的起点。

(2)初学程度相对应的歌曲,例如《百灵鸟》;《渔家姑娘在海边》 2.发声训练

每堂课要进行二十分钟的发声训练。3 2 | 1----||

32∣1 —‖ u 5 3 | 4 2∣1 —‖

Lu

32∣1 —‖54 32∣1 —‖ u

wo 训练要求:

(1)精神饱满,全身积极地、放松地、协调地演唱;每条练声曲都用中速进行练习。

(2)哼鸣时,嘴轻闭,打开牙关,舌头平放,喉头自然放松下沉,鼻腔兴奋张开,寻找哭泣的感觉往眉心集中哼鸣。

(3)发声时在横膈膜的支持下,喉头稳定,喉部肌肉自然放松,喉咙打开,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4)韵母转换声音位置的统一。训练方法:

(1)老师提出要求,讲解注意的要点;(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3)回顾上节课发声训练的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或听到自己练声时的不足,老师和学生共同研讨声乐发声中的科学方法。

3.歌曲演唱

《百灵鸟》、《渔家姑娘在海边》(1)歌曲简介

《百灵鸟》是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一首著名艺术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加补充构成。歌曲每乐句的前半部分音调、节奏基本相同,以此统一了全曲纯朴的风格。第三乐句为了寻求对比,采用了离调的手法,并且在演唱上要求用“活泼的歌声”,同时强调了力度的变化。全曲纯朴而充满深情。

《渔家姑娘在海边》歌曲是电影《海霞》的插曲,由四体乐段加补充并重复一遍而构成。第一遍连贯流畅,体现出抒情性;第二遍在力度上有所变化,强调了革命性。歌曲的节奏自由多变,一字多音为主的词曲结合,装饰音的使用,衬腔的运用,使整首歌曲的曲调即优美委婉又具有民歌风味。歌曲结尾渐慢渐弱的衬腔,韵味独特。《牧羊姑娘》:歌曲以带再现的二段式为基本结构重复构成。基本上每乐段都由上下句的双乐体乐段,每乐段的音调基本相同,使音乐形象集中、统一。它原以男女对唱形式演唱,因而歌词以问答形式进行,十分质朴;旋律基本上是由上而下进行,加之小调的色彩,使音调流畅而柔美,表达了牧羊姑娘的忧郁之情和人们对牧羊姑娘深切地同情。

《故乡的小路》: 歌曲结构采用二段式。开始两小节的基本节奏贯穿全曲,从而统一风格,而3/4拍与4/4拍两种节拍的交替进行又独具特色。第一、二乐句构成平行式双句体乐段,第二乐段仍是平行式双句体乐段,但音区提高,情绪较为热烈,形成高潮。全曲最后的加衬词补充乐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2)教师示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3)学生演唱歌曲

(4)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教师指出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认真思考。同时,回放上课时演唱歌曲的录像,让学生在直观的通俗易懂的声乐教学中,从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针对上课时存在的问题,逐一找到解决的办法。

(5)教师启发学生分析作品,并做歌曲处理:

演唱时要抓住歌曲的艺术形象,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性,保持气息、喉头的平稳。

(6)学生完整演唱作品:要求在自然声区内尽量将歌唱技术的控制与运用结合,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4.小结

自然声区的训练对今后歌唱能力的建立和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训练过程中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

5.布置新作业

第四章

歌唱的语言训练(13-14)周

一、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的发声及声乐作品训练,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了解歌唱中语言的吐字、咬字、归韵与发声的辩证关系以及语言的表达艺术与演绎声乐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指导并运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地进行教学。

三、教学重点

掌握用科学的发声状态以清晰、贴切、夸张的语言演绎声乐作品,做到字头清晰,字腹通畅圆润,字尾归韵准确。

四、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尽量找到歌唱中呼吸的对抗力与内口咽哈欠状态的反向平衡。

五、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1.发声练习

教学要求:深呼吸叹气,找到叹气时气息的支点,即小腹部自然回收、腰部自然扩张的感觉,同时配以内口咽半打哈欠(外笑里竖)的状态,牙关咬字后迅速松开,使声音往回吸在歌唱通道里唱。

(1)哼鸣练习:

(2)U母音与a母音的转换练习:(3)i母音与a母音的转换练习:(4)a母音与o母音的转换练习:(5)母音综合换字练习: 训练要求:

(1)精神饱满,全身协调地演唱;

(2)哼鸣练习时,嘴轻闭,上下牙打开,舌头平移,喉头下沉,鼻孔兴奋张开,寻找叹气的感觉。(3)在横膈膜的支持下,稳定喉头,抬起软腭,轻柔地深吸气,喉咙保持在吸气时的歌唱状态。

(4)韵母转换声音位置的统一。训练方法:

(1)老师提出要求,讲解注意的要点;(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2、咬字吐字的发声练习在声乐作品演唱中的运用 《火把节的火把》附曲谱例: 演唱要点:

(1)熟悉了解这首歌的曲式结构:引子﹢A﹢B,曲调来源于云南彝族民间风格,6/8拍圆舞曲节奏流畅、明快,表现了彝家姑娘载歌载舞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向往。

(2)强调语言的声母清晰,韵母通畅圆润。在共性发声的基础上,表现民族声乐作品中特有的韵味。

(3)注意语言字头的夸张,声音的流畅,咬字时找准哈欠的部位,进入热情洋溢地演唱状态,避免声音发直发白。

3.小结

通过讲述和分析歌唱中语言的基础训练,以及实施在具体的发声及作品演唱训练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尽量找到歌唱的最佳平衡状态,逐步将歌唱技能掌握和控制得自如,使学生建立用脑、用心才用声歌唱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用美妙的歌声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

4.布置作业:

《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第五章 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15-16)周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歌曲作品的全面分析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歌曲的艺术处理方法;达到“声音”、“情感”、“表现”的基本统一。

二、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鉴赏

三、教学重点

1.在正确发声方法下的歌唱训练。

2.注意钢琴的伴奏作用,练唱时尽量使伴奏与曲调;演唱与内容溶为一体,推动影响学生的再创造。

3.重视歌唱的情感表达,即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并真切地表现出来。

四、教学难点

把对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声音丰富的色彩紧密地联系起来,做到声情并茂。

五、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1.介绍本课内容:

(1)分析歌曲,例如《铁蹄下的歌女》。(2)按照要求演唱歌曲。2.发声训练: 3 4 2 ︱ 1 0 ‖ u 1 2 3 4 ︱ 5 4 3 2 ︱ 1 0 ‖ a

o

u 1 3 5 3 ︱ 1 3 5 3 ︱ 1 0 ‖ Mi

ma 训练要求:

(1)精神饱满,全身协调地演唱;(2)哼鸣训练时,嘴轻闭,上下牙打开,舌头平移,喉头下沉,鼻腔兴奋张开,寻找叹气的感觉。

(3)在横膈膜的支持下,稳定喉头,抬起软腭,轻柔地深吸气,喉咙保持在吸气时的歌唱状态。

(4)韵母转换声音位置的统一。训练方法:

(1)老师提出要求,讲解注意的要点;(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3.《铁蹄下的歌女》作品分析:

(1)《铁蹄下的歌女》作于1935年,许幸之词,聂耳曲。A段:表现歌女痛苦的心情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B段: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充满了辛酸与凄楚。

C段:综合前两段的音调和节奏的因素,在音乐到达最高潮时更集中表达了歌曲的不可抑制、愤懑之情。

(2)教师启发学生分析作品,并做歌曲处理:

A:打开“呜”通道,保证歌唱通道畅通无阻,声音流畅,吐字清晰,位置统一。这样,语言才能做到字正腔圆。

B:在表达第二段时,注意把字头、字腹、字尾完成好,运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体现出不同的声音色彩。

C:风格、韵味也很重要,本曲虽无明显地方风格,但却有中国曲式的风格,其韵味更多是一种不可抑制的愤懑之情。这从歌曲的音调,语气和情绪变化,同音调、节奏的结合非常贴切中体现出来。由弱拍进入的特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旧中国低层歌女们的不平与呐喊。

4.学生演唱歌曲

5.歌曲演唱时对难点、重点的训练与突破。6.小结

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是学生完整演唱作品注重歌曲的艺术表现力训练的必需过程。

7.布置作业:学生准备期末考试,合伴奏、走台。第六章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声乐表演中的钢琴伴奏是其整个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歌者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能积极地为歌唱烘托主导乐思、渲染气氛。通过对几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与钢琴伴奏良好配合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三、教学重点

1.钢琴伴奏对歌者的陪衬作用 2.钢琴伴奏对歌者的加强补充作用 3.钢琴伴奏对歌声的烘托作用 4.钢琴伴奏对歌曲的引导、转折作用

5.钢琴伴奏不仅对歌曲特征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还给歌者以节奏依靠。

四、教学难点:

艺术歌曲的演唱者与钢琴伴奏的弹奏者之间,如何做到相互交融,合为一体,进行二度创作。

五、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六、教学过程: 1.介绍本课内容

(1)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发展至今日,早已不是旋律的陪衬,和声的背景,不只是起着“伴”的作用。许多歌曲中表达的形象需要钢琴去烘托,歌曲中的“潜台词”需要钢琴用音乐语言去补充、渲染,加深对意境的刻画和描述等都成了钢琴伴奏的重任。

(2)由于作曲家创作的意图不同,使用的手法也会有差异,钢琴伴奏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也不一样;同一首歌曲随音乐的发展,钢琴伴奏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也在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钢琴伴奏有五个方面的作用:陪衬作用;加强补充作用;烘托作用;对歌曲的引导、转折作用;给歌者以节奏依靠。

2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所起作用的具体曲例(1)钢琴伴奏对歌者的陪衬作用

主要是通过调性、和声、织体,及适宜的速度、力度、节奏型来衬托背景、描绘意境、渲染气氛。举例说明:

例如,勃拉姆斯的《摇篮由》:歌曲一开始,钢琴首选奏出轻盈动荡的音型,并贯穿全曲,如摇篮一样晃动着,把人们带到安谧恬静的意境之中;引出温厚纯朴的旋律,通过它那平缓的语气、祥和的气氛,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慈母抚爱孩子安睡的动人图画。

播放勃拉姆斯《摇篮曲》光碟。(2)钢琴伴奏对歌者的加强补充作用

主要是以模仿形式出现,伴奏与歌者互相对答,重复强调旋律,既充分支持歌者又增加了歌曲的活力、感染力。举例说明:

例如,施光南的歌剧《伤逝》中的选曲《子君浪漫曲》高潮:在紧凑的十六分音符的歌唱中,在钢琴伴奏部分,给予重复加强,这不仅强调了旋律,还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空间回声效果,描绘出天空、山谷都成了子君的见证者与支持者,以表达子君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决心,以及对自由爱情的憧憬与向往。钢琴伴奏应该与歌者保持一样激动情绪,在重复旋律时,应弹奏得紧凑而肯定,与歌者处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播放《子君浪漫曲》光碟。(3)钢琴伴奏对歌声的烘托作用

主要用和声色彩的倾向性变化,织体的复杂化,加强节奏的紧凑性和弹奏的力度,以及左右手音乐反向扩张进行等手法,来加强音乐发展的推动力,从而掀起歌曲的高潮,达到推动、烘托歌声的作用。举例说明:

例如,刘麟编词、王志信编曲的《孟姜女》的结束部分:右手以持续的六连音柱式和弦与歌声“齐唱”同一旋律,左手以八度音程持续进行一个声部、三和弦转位进行为另一个声部,与高亢悠长的歌声配合。从节奏上造成“紧拉慢唱”的艺术效果;从力度上表现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气势。左手的八度音程声部,深沉而肯定,三和弦转位进行声部应作渐强处理上,右手六连音的大和弦,用5指勾勒出旋律声部,与凄凉悲愤的歌声一起,把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

播放《孟姜女》光碟。

(4)钢琴伴奏对歌曲的引导、转折作用

主要是利用前奏、间奏及尾奏来进行。钢琴这时的独立出现如曲艺里的“说书人”一般,把握着歌曲情感的发展与变化,领着歌声走。具有增加作品段落之间的对比,强化和升华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作用。这种形式在艺术歌曲中非常常见。

(5)钢琴伴奏不仅对歌曲特征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还给歌者以节奏依靠,主要是以鲜明的、有特色的节奏型,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举例说明:

例如,瞿琮词、郑秋枫曲的《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的音奏部分和尾声部分,它以7/8节拍的柱式和弦节奏型贯穿,这不仅表现了新疆帕米尔人的自由粗犷的民族性格特征,还表达了歌者对家乡的赞美、陶醉和自豪的情感,同时还增加了歌曲的与活力。

播放《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光碟。3.小结

在艺术歌曲的演唱中,钢琴家必须是一个合作的艺术家。在音乐会的舞台上,歌者并不是一个人站着,而是要紧紧地依靠他旁边的钢琴家,他必须是个合作的艺术家。但歌手所需要的并不是跟着自己的“钢琴伴奏家”,而是一位必须共同演绎歌曲和诗作内涵的同行的艺术家,一位理解歌曲的精确比例和乐句平衡的人,一位能赋予钢琴色彩并能烘托出歌声色彩的人。“合为一体”的处理歌曲是歌曲演绎中的一个秘诀,演绎的开始总是第一个音符,不是被钢琴家奏出,就是被歌手唱出。这要求最亲密的团队工作,在歌曲结束前,整首歌曲的情绪决不能丢失一点。没有一个歌手,哪怕他再伟大,可以脱离富有合作精神的钢琴旁真正的艺术家而独自完成音乐色调与诗意的融合。

4.布置作业

探究老年声乐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第6篇

【关键词】声乐基础课 声乐的二度创作

一、歌唱兴趣的培养

歌唱是人的本能,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在给老年朋友上课要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您喜欢唱歌吗,喜欢声乐这门课程吗?”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喜欢!”可大部分的老年人都认为自己的嗓音条件不好,唱得不好听,心中缺乏对声乐学习的知识和自信心,其实主要是老年人对声乐课一定认识上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关注他们的兴趣所在,努力让他们明白:虽然嗓音条件有差别,学习声乐的时间有长有短,对声乐的认识程度有不同,但只要经过认真努力的训练,都会很快提高自己的素养。无论是哪种唱法,或是唱哪种类型的歌曲,学习运用正确的声乐技巧、方法,都会对演唱者有很大的帮助,使演唱更完美。显然,要成为专业的演唱工作比较难,但是通过声乐的学习,把想唱的歌唱的更动听,想听上去更接近专业人事是完全可以作到的。相信老年朋友在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后,会越来越喜欢唱歌,越来越了解声乐这门课程。

事实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后,老年朋友们对上课越来越积极,会时常的咨询问题,并且希望多有多上课的机会多学习。同时在课上,有原来不敢独唱的到后来争先恐后要求自己独唱,希望得到老师的辅导。这种浓郁的学习气氛使我在声乐教学中很受感动,同时也坚定了要当好老年朋友走向声乐殿堂的领路人。

二、歌唱理论的讲解

由于大部分的老年人还是刚开始学习声乐演唱,对声乐学习中要用的术语还不理解,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更集中、更系统地学习声乐理论知识。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歌唱也不例外。教学中应让其充分理解声乐理论知识,先学会说,学会理解声乐学习中的各种措辞,在让其按照自己说的做。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歌唱实践中,尽量避免学习歌唱的盲目性。

1.形成正确声音概念的重要性

学习歌唱的目的是尽量的多掌握一些声乐技巧,把原有的声音美化。那么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呢?这就是声音形象或称声音概念。无论什么样的音色,唱出动听的歌声就是对的。初学声乐时对声音的好坏和发声技巧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也不可能把声乐技巧运用的很自如、演唱的很完美,但经过学习让他们在脑海里,从听觉上首先形成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有了这个正确的方向,再朝这个方向努力,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对今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给学生正确的概念呢?

(1)正确的示范是学生对声音概念最直接的感受。教师应该经常示范,让学生先模仿,通过模唱来领会和体验演唱方法的运用。教师的范唱除了正确的,还可以模范各种错误的唱法,目的是让学生从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更深刻的体会什么是正确的声音概念。这样有助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问题加以改正。

(2)音概念的正确要靠听觉来辨别。所以建议学生应该多随同性教师学习,让学生理解内心听觉和实际听觉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多模仿,和模仿的准确。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耳朵听到的音响与别人听到的音响是不同的。要让别人听到的是明亮的、圆润、穿透力强的歌声,自己的耳朵听到的应该是偏暗、偏小、偏远的歌声。这种感受可以通过老师的示范以及学生互相唱,互相听来体会。

(3)鼓励学生课后多听各种演唱录音带,感受不同的歌唱家、不同唱法在声音位置、气息、共鸣等方面的区别。

(4)要求学生先想再唱,因为人的行为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想好了声音形象,想好了怎样运用方法,再开口唱。用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来调节自身的歌唱发声器官的运动,才能更快、更好地取得良好的歌唱效果。

2.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学

上一篇:农夫山泉天然水策划书下一篇:拆掉思维的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