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2024-09-16

悯农古诗的意思是什么(精选16篇)

悯农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第1篇

唐代: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悯农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第2篇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评析]

这首小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真切的春景图。首句用“ 清明”点出时令,用“雨”写出环境和气氛。“纷纷”二字既描绘了春雨的意境,又写出了雨中行 人的烦郁心情。“雨纷纷”,境界迷茫,令人惆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 手法。第二句的“欲断魂”传神地描绘出此时此刻行人触景伤情的内心活动,在蒙蒙细雨中又增添 了一层愁绪。何以消愁?于是第三句一转,提出“酒家何处有”。在第四句里,牧童以动作代回话 ,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遥指”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妙就妙在这不 远不近之间。

这首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

“欲断魂”是说行人被雨打得“狼狈不堪”,欲=“想要...”,不是“想”或“想念”;断魂 = 现在的口语“魂儿都要掉了”.就古汉语而言,断魂不等于“死去的人”.作者也被雨浇了.清明啊,还很冷,故想喝杯酒暖暖身子.就有了下句的“借问酒家...”

这首诗在汉语世界里流传极广,从诗词的艺术高度来说,它无特殊高明的地方,但它来得自然,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无雕琢痕,这才是作诗最难的地方.当然,我并不是说推敲出来的“一字千金”不好,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前面曾用了很多其它的字,如:“过”“掠”等字,最后,还是推敲出个“绿”,果然此绿字成了诗眼,全诗皆活.但是,推敲是人力可为的,可诗出自然只能偶尔碰到,不是人力所能追求的.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宇宙的边疆”是什么意思 第3篇

师生正顺着作者卡尔·萨根的行文思路,饶有兴趣地学习着 “宇宙→星系→恒星→行星”的有关知识。突然,一向好动脑筋的提问大王李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 “老师,我就搞不懂了,课文题目既然是‘宇宙的边疆’,那么,课文内容为什么不是介绍这宇宙的 ‘边疆’,而是要介绍这‘宇宙’里面的东西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素有李杰跟屁虫之称的李卓马上呼应:“对呀,文不对题!课文为什么要取个这样的题目呢?”

我说:“老规矩,有惊喜大家分享,有问题大家解决。分组讨论,看哪个组最先破解。”

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各个学习小组都想第一个解决李杰的提问。

很快,第四组范嘉倩站了起来,说:“我们组有了初步结论。请大家看课文顺数第四自然段,这一段开头就说:‘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我们经过讨论,认为这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宇宙的边疆’指的就是我们的地球。”

第一组刘亘站了起来,说: “你们组的看法很有道理,我们组还可以提供补充证据。请大家看课文结尾的那个自然段。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说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从整个宇宙来看,到目前为止,只有我们的地球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作者接着说:‘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可见,这也说明了范嘉倩她们的结论是有道理的。”

“还不完整。”第五组的夏伟员站了起来,“我们组认为,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是个比喻,它其实有双层含义。一是把我们所处的地球比作宇宙的边疆,这一点刚才第四组和第一组已讲了理由。也就是说,宇宙是浩瀚无垠的,但研究必须要有一个起点,或者说要有一个立足点、出发点,那么,地球就是人类探索、研究宇宙的起点,人类从地球出发,不断向浩瀚的宇宙进发,不断探索,不断获取对宇宙的越来越多的、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第二呢,它也是说,宇宙实在太浩瀚了,太神秘了,目前我们对它的认识实在还太有限,就如同还只是站在浩瀚的大海的边上一样,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还只在‘宇宙的边疆’而已。”

“有道理,我们组也是这个看法。”第二组高凯站起来说,“正因为如此,我们组认为,作者的构思其实很巧妙,他的说解,就是从地球开始,最后又回到地球,首尾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似乎被你们说服了。”李杰笑了起来。

“什么‘似乎’,本来就是这样!”与李杰同组的第三组成员彭叶红站了起来,“你就爱抬杠,刚才我们组讨论时就已给你说清楚了,我们还要你看课文前面的那两段引文呢。现在大家看看文前那两段引文吧。布莱斯·帕斯卡和T·H·赫胥黎的话中都把宇宙比作‘汪洋’,那么我们的地球当然就是这汪洋的边疆了,我们人类就是从这里出发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的,而我们目前对宇宙的认识还真的只是就像站在汪洋大海的边上一样。本文的目的,或者说这个电视科普片的目的,就是要在普及有关宇宙知识的同时,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热情。”

“对呀,作者的目的就是这个呀!所以,你太武断了,彭叶红!其实,除了你们所说的那些道理以外,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告诉我们, 宇宙有没有边疆,宇宙的边疆到底在哪里,尚需大家去探索———作者其实也想告诉我们,探索永无止境!”李杰说完,大家都点了点头。

可控是什么意思? 第4篇

3个月的时间里,非洲主要疫区埃博拉病毒的扩散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人数仍在增加,感染的范围也在扩大,这与当地医疗条件、经济条件和民间风俗有很大关系。3个月时间,病毒通过跨洲飞行的旅客,从非洲到达北美和欧洲,但目前这两个地区的死亡和感染人数都极少,还不足以引发大规模的传染。埃博拉也给亚洲带来威胁,中国近些年与非洲大陆之间贸易和人员往来频繁,疫情进入中国的风险一直存在。

但到目前为止,埃博拉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失控”的迹象。中国抗击非典的经验可以说明,如果政府能够足够重视,如果防控的措施能够得到有力的执行,传染病的控制是可以实现的。“可控”所指的并不是在短时间内不出现病人或者不发生死亡,而是说,把感染者人数和死亡人数控制到最低程度,然后等待病毒失去宿主后的自动撤离。

埃博拉的威胁必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准备好适应越来越严格的防控措施吧。

美国唯一死亡病人邓肯

出现症状后,他曾前往居住地得克萨斯州当地的医院就医,尽管已主动提到自己来自埃博拉重灾区利比里亚,但医生仍只是开了点抗生素就打发他回家了。邓肯两天后再次就诊时才被隔离,10月8日死亡。

美国加强边境检查,重疫区旅客从指定机场入境

从10月22日开始,凡是从西非三个重疫区国家到美国的旅客,只能从5个已加强检疫的国际机场入境,分别是纽约、新泽西、亚特兰大、华盛顿及芝加哥。

从10月27日开始,来自上述3个国家的旅客在入境时将必须每天向卫生官员报告体温,连续21天。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是21天。

美疾控中心还表示,这些旅客必须提供这21天中的电子邮件信箱、电话和地址,这些信息将与地方卫生单位共享。

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达1.5万人

截至10月19日,已有至少4877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至少9936个病例记录在案,但实际死亡病例或许要多达3倍。死亡病例总数可能将近15000人。

纽约出现新病人

纽约市10月23日出现首例埃博拉感染者,系33岁的医生克雷格·斯宾塞。斯宾塞目前在纽约市的贝尔维尤医疗中心接受隔离治疗。另外,至少3名近日接触过斯宾塞的潜在患者也被隔离。

日本记者被排除感染埃博拉

日本厚生劳动省10月28日称,从埃博拉疫区回日后发热的加拿大籍男记者的血液中未检测出埃博拉病毒,结果为阴性。该男子现年45岁,职业为记者,是加拿大籍日本人。自8月起在埃博拉流行的利比里亚进行了约2个月的采访活动,之后途经比利时等国进入日本。抵达时的体温为37.8摄氏度。

中国已排除埃博拉出血热留观对象43例粤检验检疫启用专用通道

自8月23日至10月21日,从疫区到广州入境的人员共8672人,其中5437人已解除健康监护。广东省目前已排除埃博拉出血热留观对象43例,经检测全部为阴性。

上海加强重点疫情防控

上海检验检疫局加强节假日口岸重点疫情防控,截至10月7日,上海口岸共完成来自埃博拉疫情发生国家人员入境检疫2346人次,其中发现有症状人员12例,转院留观病例2例,均排除埃博拉出血热,其中一例病例被确诊为恶性疟疾。

宁波外籍男子发烧被排除

浙江省宁波市卫生局20日上午称,16日因发烧在宁波一家医院留观的尼日利亚籍男子,已于20日当天解除留观。

世卫组织宣布埃博拉疫苗有望明年1月面世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基亚尼称,目前有两种埃博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年底会有初步结果,如果确定人体使用安全,最快可在明年1月份提供西非疫区使用。

美国首位感染埃博拉亚裔女护士康复出院

26岁的范妮娜是越南裔美国人,与美国本土首例埃博拉病患邓肯有过接触而被传染。

13日,范妮娜得到埃博拉康复者布兰特利(Kent Brantly)医生捐献的血清。

第二名感染埃博拉的达拉斯女护士文森(Amber Joy Vinson)15日被转移到设有生物防护控制的亚特兰大艾默里大学医院,目前状况良好。

西班牙 治愈欧洲首例本土感染埃博拉病例

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医院21日宣布,他们收治的欧洲首例本土感染埃博拉病例、西班牙女护士特雷莎·罗梅罗已痊愈。

现年44岁的罗梅罗在医院护理一名从塞拉利昂转运来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时意外染病。本月6日,她被确认感染埃博拉病毒,入院后病情一度恶化。

西班牙

步虚古诗意思是什么 第5篇

步虚

唐代: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诗人资料:

诗论成就

诗论主张

司空图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淡泊。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在文学史上,他主要以诗论著称。他的《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

司空图论诗发展殷璠、皎然之说,注重含蓄蕴藉的韵味与清远醇美的意境,提倡“咸酸之外”的“味外之旨”和“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与李生论诗书》);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极浦书》)。他推崇王维、韦应物“趣味澄夐”的诗风,而批评元稹、白居易为“力勍而气孱”(《与王驾评诗书》)。他也赞美过李白、杜甫之作与韩愈歌诗的气势奔腾,“物状奇变”(《题柳柳州集后序》),但并不专主一格。《与李生论诗书》中曾自引其得意诗句,有得于早春、山中、江南、塞下、丧乱、道宫、夏景、佛寺、郊园、乐府、寂寞、惬适等,大都属于抒写闲情逸趣而偏于静美的。他的部分作品如《秋思》、《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狂题》、《偶书》、《河湟有感》等,也流露了他别有伤心怀抱。

《二十四诗品》是他的论诗专著,简称《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类,每品用十二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与钟嵘《诗品》以品评作家作品源流等第为内容是不同的。

美学思想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包含多个层面。在其美学代表著作《二十四诗品》中,不仅有各类风格论的阐释,而且蕴藏着创作方法的探索,还有诗人自身修养的指迷。这些对当代美学亦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述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无疑是精细而微约的,但是深加思索,这二十四种风格之中也内蕴着司空图一致的美学思想,如以老庄思想为底蕴的对自然、冲淡美学情趣的追求;司空图“味外之旨”、“象外之象”等美学理论在《二十四诗品》中也有共同而鲜明的体现。“自然”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最高的理想审美境界,它的哲学和美学基础是在老庄所提倡的任乎自然,反对人为。刘勰在《文心雕龙》篇中说:“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因而此品首二句谓:“俯拾即是,不取之邻。”其意就是真正美的诗境是任其自然而得,不必着意去搜寻,所以下二句接着说:“俱道适往,着手成春。”“俱道”,《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道,即指自然,若能与自然而俱化,则着手而成春,无须竭力去追求。中四句进一步发挥此意,如花之开,如岁之新,皆为自然而然之现象,非依人力而产生。“真与不夺”之“真”,即指自然之真,与,同予,此二句谓自然赋予者不会丧失,欲凭人力而强得者反而会失去。后四句言“幽人”居于空山,不以人欲而违天机,雨后闲步,偶见苹草,随意采拾,亦非有意。“薄言情悟”二句中之“薄言”,为语助词,如《诗经》云“采采芣苡,薄言采之。”“情”,情性,本性,即指自然天性。“悠悠天钧”,乃指天道之自在运行,流转不息。《庄子》云:“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天钧,别本作天均,成玄英疏云:“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意谓听任万物之自然平衡运行。这二句是说以自然之本性去领悟万物之自在变化。李白《峨眉山月歌》云:“峨眉山月半轮秋,隐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舟行于月夜江中,与山水浑然一体,如自然造化之涌现,而无一丝人工斧凿之痕迹。

司空图艺术风格上体现了由阳刚、阴柔两种基本风格美所发展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风格美。《四库总目提要》说它“所列诸体毕备,不主一格”,许印芳在跋中也说“其教人为诗,门户甚宽,不拘一格”。然而《诗品》在艺术风格理论上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从一般地论述文学的语言风格转向研究文学的意境风格。唐代开始诗文分论,诗论中的风格论逐渐转向诗歌的意境风格,这在皎然的十九字风格论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而《诗品》则是纯粹的诗歌意境风格论。这就和刘勰有了很大的不同。

诗论影响

素材悯农古诗悯农 第6篇

“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结辛苦。”每当我想起这一首诗,我的脑子里总是飘荡着一幅画。

这幅画上画的是一位老农,拿着被他磨得十分光滑的锄头,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锄草的情景。这位老农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肩膀上搭着一条被汗水浸湿的烂毛巾,手里拿着一把锄头,赤脚走在被太阳晒的像火一样的.土地上。一步一步艰难的走着,还不时用毛巾擦擦汗,用草帽当做扇子扇一扇,用眼睛看一看太阳,再看看被晒的干裂的土地,叹一口气悲哀地说:“这几天是不会下雨了。”说完,低下头继续埋头干活。老农拿起锄头,不停地锄着,猛然间发现锄掉一颗禾苗,痛苦地说:“唉!眼睛真的是花了。”急忙弯下腰,把禾苗扶起来。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腰好像直不起来了,用右手捶一捶背说:“真是老了,老了。”再看一看没精打采的禾苗,自言自语地说:“要是能下一场雨,那该多好啊!”蔚蓝的天空中有几只小鸟飞过来,停在一棵大树上,看了看四周,唧唧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渴死我了,怎么没水啊!”老农看了看被磨得光溜溜的杆头,说:“明年这把锄头恐怕就磨断了。”有一滴汗水从老农的额头上一直流到眼睛里,老农立刻把眼眯住,放下锄头,用手擦了擦眼睛说:“我真是老了。”

通过这幅图画,我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以后一定要简省节约,不能再浪费一粒粮食。

古诗《悯农》赏析 第7篇

悯农 锄禾日当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汗滴禾下土。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毫州。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被誉为“悯农诗人”。【注释】

悯:怜悯。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盘中餐:碗里的饭食。皆:都是。【简析】

是什么意思? 第8篇

这个说法最初来源于橄榄球运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橄榄球比赛的基本规则:每个队力争将橄榄球传到对方的底线之外,并尽力保持球不被对方夺去。其中的一条规则规定,一个队必须在四次传球后,至少将球传出10码(约9米)远,如果这个队不能把球传出这么远,球就要交给另一个队了。

橄榄球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一个队在三次传球后,球仍未能传出10码远。这时,这个队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将球踢出界外,承认暂时失利,要么孤注一掷,最后搏一次。这时,看台上的观众有人会喊:“Kick the ball!”(把球踢出去!),也有人会鼓励球队铤而走险,搏一次:“Go for it!”(拼一次!拼一次!)。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在不同场合用这句话来鼓励别人勇敢地行动。例如,某个学生想和班里最漂亮的女生约会,但心里没底,不知道是否会被拒绝,他的室友就会对他说:“Go for it and ask her.”

悯农古诗 第9篇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

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

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读古诗《悯农》有感 第10篇

今天,我读了唐朝李绅的《悯农》三首。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们所熟知的,但是,在我看来,只有第三首才反应出作者的心声。

这首诗的内容是: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这首诗的意思是,田埂上手扶着犁种地的人,却在忍饥挨饿。在窗下织布的人,身上却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我希望燕、赵那些无德无才、只会搔首弄姿的美女变成嫫母那样德才兼备的.人,虽然一笑不是那么倾国倾城,但是这样的人却可以把国家变得富强起来。

李绅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朝中缺乏人才,需要有知识的人。内心有所感慨,他便写下了这首诗。

说课稿.古诗 悯农 第11篇

大家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悯农》,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古诗语言精练,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幼儿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悯农》选择青岛出版社、幼儿园中班下册、语言表达领域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绅所著,这是一首五言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旨在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对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观察到的变化表述出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基于以上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依据《纲要》,结合幼儿的认知基础和本次活动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理解古诗的内容(重点)

2、能力目标:引导幼儿能够有感情的吟诵古诗(难点)

3、情感目标:教育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热爱农民伯伯的情感。

根据幼儿的认知基础和本次活动的内容,我把“”设为重点,把“”设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对于这样活动重难点的落实,活动目标的实现,我运用以下教法学法。《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来感染幼儿,还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我运用以下教法:

1、多媒体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仅用图片进行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采用动画的形式,使所呈现的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启发式提问法:通过设置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

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让幼儿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角色表演,不仅能加深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 确、更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所以我运用以下学法:

1、倾听表述法: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幼儿“敢说”。

2、交流讨论法:引导幼儿针对提出的问题主动探索、发现学习,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说一说的轻松氛围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1、空间准备:引导幼儿以马蹄形的座位排列做好

2、知识准备:

3、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的水墨动画

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幼儿的认知基础,围绕活动目标和活动重难点,我把活动过程设计为以下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并提问: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今天呀我们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出粮食来的。通过谈话,引出主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观察分析图片,理解古诗内容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了有效的解决重点目标的教学,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提问法。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这是个怎样的天气?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既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训练幼儿的开放性思维,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进而实现活动目标。

三、解释古诗大意、引出古诗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非常的棒,下面老师要告诉大家怎么样用古诗来说这幅图: “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用古诗来说就是“锄禾日当午”,“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用古诗来说就是“汗滴禾下土”,“有谁能够知道盘子里的食物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用古诗来说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幼儿初步了解古诗。

四、欣赏古诗

通过播放古诗的水墨动画,让幼儿完整的聆听古诗,培养幼儿耐心倾听的能力,并体会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五、吟诵古诗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吟诵古诗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将运用教师示范吟诵,学生跟读,分组吟诵,个别吟诵的方式来解决难点活动目标。教师示范诵读后,提醒幼儿在吟诵是要注意节奏的(前两个字一起读,后三个字一起读),在幼儿个别诵读的时候对于幼儿的表现要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其他幼儿模仿的的欲望,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感情的诵读古诗,顺利的实现难点目标的教学

六、角色表演

请幼儿表演古诗,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七、活动延伸

通过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点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悯农》,它告诉我们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回家把这首古诗说给爸爸妈妈听吧

总之,在本次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我自觉地运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育理念,积极地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法治”是什么意思? 第12篇

法治起源于西方,法治思想源远流长。较早的法治思想代表非亚里士多德莫属。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指出:法治优于人治。他认为法治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必须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二是法律必须是良法而不是恶法。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西方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法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法律至上原则,也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二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也就是说法律公布之前的违法行为,法律公布之后不再予以追究;三是维护人权原则,也就是说法庭是维护人权的最后防线,不受行政权的迫害。

西方法治思想的核心,首先是人们必须信仰法律,也就是说人们只有信仰法律,才能很好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否则法律就形同虚设;其次是以法限制权力,也就是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止权力的滥用。总之,西方人认为,法治不是依法而治,因为法可能是王法,依法而治可能变成依照君主的意志而治理,其实质还是人治;法治也不是立法者之治,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依靠他们的人数优势来迫害少数人;法治是法律至上,法律是最高的主宰,法律是自然之法,即使最高立法权也必须受到制约。

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第13篇

悯农

李绅

chūn zhòng yī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

nóng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词释义

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子:谷子。

四海:全国之内。

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犹:还是。

悯:怜悯。

【译文】

春天,这个播种的季节里,农民们种下一粒谷子,

待到收获的秋天,就可以收获千万粒的谷子。

即使普天下荒地都变成了良田,

农民还是会饿死。

赏析: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 第14篇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出古诗,看图了解“辛苦”,读诗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绎“辛苦”。从而把幼儿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让幼儿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准备:

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 3.适量的米和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提问:宝宝们每天肚子饿了,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

2、出示米和面,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区分米和面。然后提问:

(1)、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悯农》。

二、学习古诗《悯农》,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说说图片上的内容。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的太阳,红红的照在地上,农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

4.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古诗。6.指导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读古诗。

三、背诵古诗,情景表演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古诗。

2、集体背诵。指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四、课堂小结

1.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小班古诗课《悯农》教学反思 第15篇

《悯农》是我第一次给孩子们上的古诗课,因此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本次活动首先是视频导入,完整欣赏古诗,接着出示农民的图片学习“锄禾日当午”,我的图片准备的不够详细,选用的是古诗视频里种植禾苗的图片,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最好是将图片换成农民伯伯在锄草,这样有利于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另外我的.有一句提问是“太阳很大很热”,但是太阳大不代表热,提问不够严谨。接着是第二句“汗滴禾下土”,这句的讲解中与孩子的互动太少,没有深入引导幼儿对古诗的理解,例如可以问一问“为什么农民伯伯那么累呢?”需要和图片相结合,引导孩子说一说。最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好是选择班里孩子吃饭的照片,从而更加贴近生活。

根据总结,本次活动的开展中我存在以下不足:1。图片准备不充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需要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有利于他们的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小班幼儿应该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所以需要准备好图片帮助幼儿理解。2。教师引导不够,由于孩子对古诗的兴趣不浓厚,因此很少有孩子能回答出我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我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候,让孩子产生好奇来增添兴趣,而且提问的时候要和相应的图片结合,要顾及到所有的孩子,不能总是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字眼。整个活动进行时我太过于着急,很多问题都有存在于自问自答,还有的问题存在着缺少启发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只是像是强加于幼儿,有的问题重复提问。

小学古诗悯农课堂实录 第16篇

小学古诗悯农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一) 情感目标:

通过诵读、体验、歌唱《悯农》一曲,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震撼人心的告诫,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二) 行为与能力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够有表情、韵味的朗诵古诗、歌唱古诗,并通过音乐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自由吟唱古诗的能力,感受到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

(三) 拓展目标:

通过即兴创作活动,知道浪费粮食的后果,并教育学生多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快乐春游)

1、听歌曲《春晓》,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小草偷偷的从土里探出头来,那一定是春天的(眉毛),蒲公英花开了,一朵两朵,这一定是(眼睛),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一定是春天的(琴声),杨树、柳树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春天多美呀!到处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多向一幅美丽的画呀!今天我们换上春装一起去寻找春天好不好?

2、欣赏春天的图片(课件)。

聆听着熟悉的旋律《春晓》,舞动着优美的动作,进入教室,师生一起进行舞蹈,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融入春天的氛围中,这样的情景引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无疑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搭起学生、教师、教材三者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二、导语:

1、感受艰辛:同学们,你们看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弯着腰在播种?时间长了累不累呀?我们帮助他们插秧好不好?

2、在欣赏两遍伴奏音乐后,模仿农民播种。感受农民播种、收庄稼的不容易,为朗诵古诗酝酿情绪,为学唱歌曲做出铺垫。

3、启发表演者:“先想想当你看到农民在烈日当空下劳动时,心里是不是非常同情农民伯伯呀?接着你想到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就告诫所有人,要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最后不禁感慨万千,继而作诗朗诵做准备。”

4、小结:通过刚才的体验和实践,我们知道了农民伯伯种田是很辛苦的,我们一日三餐,端碗举筷,都应该想到在田地上的劳动者,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尊重别人劳动这个基本的人生道理。(经过这几个环节的体验,学生可以在很形象很直观的情境下就理解了古诗的含义。)

5、巧遇古人:同学们,你们看那是谁呀?是一位古人。我们向老先生问好:“老先生好!”

“同学们,你们好!”

生:“老先生,您从哪里来呀?”

“我从遥远的唐朝来,今天来到现代社会,看到农民在辛勤的劳作,他们忙着收割庄稼,连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大孩子在帮父母,都没有上学!实在是太可怜了!我不由的想起了我写过的一首诗,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吗?”

三、朗诵古诗:

1、听古诗朗诵。“同学们,我们的粮食来的多不容易呀!是农民受累流汗得来的,我们可一定要爱惜粮食!”孩子们,我们和李绅老先生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

2、齐读。“孩子们,虽然农民很累,又很热,但庄稼长得好,庄稼丰收了农民心里是高兴的,因此读的时候要高亢,热情。“后一句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所以要读得亲切、中肯。

3、教师范读。

4、听音乐读。

5、孩子和老师一起读。(欣赏图片)李绅老先生:我们读得好吗?看,李老先生点头了!

6、学唱歌曲:让学生随着媒体画面,完整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优美,舒缓的歌曲情绪,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

7、看着图片,响起一阵歌声《锄禾》,同学们这首歌是一位叫“肖地”作曲家看到农民这么不容易为他们写的一首歌,我们认真地听一听。

四、感受歌曲:

1、听示范唱《悯农》

同学们,在以前我们听过和演唱过不少由唐诗改编成的歌曲,今天我们又可以学多一首了,接下来老师就把《悯农》这首诗演唱给你们听。(小学低段主要是通过听唱法来进行歌曲教学的,所以老师的范唱一定要非常具有感染力,听唱法成功与否,取决教师能否有感情地范唱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2、下面我们再听一听,《锄禾》,应该用什么速度演唱?

3、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农民是怎样锄禾的,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粮食?

4、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带着对劳动人民的`尊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歌!老师听到这首歌有一句特别难唱,你能找出来吗?唱一唱!(学生演唱时老师要给以伴奏,帮助学生音准的建立。)

五、学习歌曲:

1、用“噜”来默唱歌曲。

2、用“啦” 默唱歌曲。

3、轻声演唱歌曲。

4、用身体演绎“汗滴禾下土”这句诗。

5、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6、加动作表演歌曲。(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跟老师一起表演,每当这时学生特别开心,注意力也特别集中,同时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在表演中体会耕种收的艰辛,懂得爱惜粮食。虽然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也要节约粮食)

7、吟唱歌曲。提醒学生要边唱边想象农民伯伯耕种时的样子、动作,还要揣摩其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唱出感情。

(师生合作与接龙演唱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演唱形式,它既可以克服胆怯心理,又容易让老师发现问题,还有很强的趣味性。)

8、欣赏现代人的生活图片,让同学们切实的从身边感受到社会主义今天的幸福生活 。

(无疑是师生间同学间融洽互助学习、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师强调音准、节奏、咬字及声音运用,教师参与其中,真正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六、拓展:

1、同学们,你们唱的太好了,李绅老先生听了特别高兴。还写了另一首《悯农》,这也是一首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有谁可以背出来吗?

2、出示《悯农二》。(既可以巩固旋律,又使歌曲变得有新鲜感。)

3、同学们,听到你们唱的这么好,李绅老先生都表扬你们了。李白听见你们唱得这样好,心里非常羡慕,他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诗,你想听吗?

七、欣赏《静夜思》。

1、听朗诵。

2、学生听音乐朗诵。

3、欣赏器乐曲。

4、欣赏乐曲,你想到了什么?

八、小结:

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千多年来经久不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要把祖国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啊!爱惜粮食从节约一粒米开始,好好学习从每天背诵一首诗开始,只要我们从今天开始做起,将来,你们一定会成为象李绅、白居易一样伟大的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悯农古诗的意思是什么】相关文章:

春居古诗的意思是什么08-31

早春古诗的意思07-06

嫦娥古诗的意思07-12

古诗《草》的意思08-18

古诗山行的意思08-25

古诗草的意思08-15

古诗村居的意思05-15

咏柳古诗的意思翻译05-27

游子吟古诗的简便意思06-09

清明古诗意思07-16

上一篇:销售部早会流程下一篇:市政工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