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内容语文教学研究

2024-07-14

课文内容语文教学研究(精选8篇)

课文内容语文教学研究 第1篇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子课题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因为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优秀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的,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子课题实施方案。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建立在深入解读文本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阅读教学,目标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学是有目标而不尊重目标,学生不明白今天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听课的教师更不知道教学的走向是什么,因为很多时候,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自己的事,课堂教学不需要把教学目标拿出来展示给学生、教师看,这就造成了目标制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

一、研究内容

1.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研究

(1)学段目标的实践研究

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前,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并做到对学段目标了如指掌。

(2)单元教学目标的实践研究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导语,它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与编写意图,而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二个凭借。

(3)课时教学目标的实践研究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意图、课文内容及特点、学生需求研究制定可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目标的制定体现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

(4)教学目标表述方式的研究

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的必经之路,教师在无数次翻教材、写教案时,学会了用相同的句式,相同的套话去陈述,在无数次的重负当中,教学目标慢慢变成了一个不需要思考的“条件反射”,成了可以跳过的摆设,我们研究运用行为目标的ABCD陈述方法。

①A即Audience,意指“学习者”它是目标陈述句中的主语。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

②B即Behavior,意为“行为”,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该能做什么,是目标陈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新课改强调用具体的行为动词来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以增强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性,可采用“说出”“区分”“解释”“使用”等能直接反映学生活动的动词。

③C即Condition,意为“条件”,要说明的学生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目标陈述句中的状语。条件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借助工具书”等。

④D即Degree,意为“程度”,即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是指学生对目标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用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流畅地背诵全诗”“每分钟能阅读多少字”

2.教学内容的研究

(1)具有统领性问题归类整理的研究及案例

(2)关于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学内容的整理研究及案例

(3)有表达特点的教学内容的整理研究及案例

二、项目实施阶段:

1.研究分工

.子课题负责人: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杨修宝

成员:东风小学、香滨小学、香坊小学、公滨小学、新城小学、风华小学、工农兵小学、王兆新村小学、通乡小学、幸福小学四年级教师

2.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1.9-2011.12

(1)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子课题实施的步骤和责任分工,成立各子研究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规划方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子课题实施方案》。建立激励机制,保证实验效果。

(2)学校制定课题研究制度,按时召开会议,总结本月的课题进展情况,并研究、布置下一步的实验工作。

(3)学习研究,更新观念。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学习国内外相关专著与理论。了解课题研究领域的动态,理解生命化课堂的内涵。要求老师带着课题意识去学习,教师学习后做摘记并书写体会文章,使教师重视差异教学资料学习后的思考与总结。

(4)召开《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子课题开题会。

(5)通过测查了解教师,对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面理论的了解。

第二阶段2012.3-2012.12

研究内容一: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

(1)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研究实践

(2)根据课文的题材类型等来设定教学目标的研究

(3)根据学生差异设定教学目标的研究

(4)突出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设定教学目标的研究

l课题研究活动

(1)经验交流座谈会

(2)组织教学目标设计大赛

研究内容二:四年级精读课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

(1)具有统领性问题归类整理的研究及案例

(2)关于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学内容的整理研究及案例

(3)有表达特点的教学内容的整理研究及案例

l课题研究活动

(1)说课活动

(2)教学展示活动

(3)定期进行成功总结,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

第三阶段:2013.3-2013.5

梳理、总结、归纳研究的内容。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进行“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

2.汇编实验学校、实验教师的课题成果材料;

3.召开现场会,展览教师研究课题成果,展示教师课题教学。

课文内容语文教学研究 第2篇

1、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吃(),还相互去()。

2、()前后,人们去郊外(),()。()到了,人们吃粽子,赛()。

3、中秋节是()的节日,晚上,人们常常一边吃着圆圆的(),一边欣赏皎洁的()

4、()()和()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5、冬天到了,冰雪覆()大地,河水()成冰。

6、()是我国的母亲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7、解放军叔叔()靶心,练习射击。

8、《春雨》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赞美“好雨”下得及时的诗句是(),()。写春雨特点的诗句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9、《春晓》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描写的是()(季节)()(时间)的景色。写诗人看到的诗句是(),听到的诗句是(),(),想到的诗句是()。10、春天天气(),蚕卵里钻出()。()的蚕姑娘→()的蚕姑娘→()的蚕姑娘()的蚕姑娘,睡了()的蚕姑娘,吃了几天的桑叶,就爬到(),吐出(),要盖新的房。成了,成了,()真漂亮。最后变成()姑娘。

11、村子的前面有一条()的小河。河水()缓缓地流着。()的河水()小桥、绿树和青山。

12、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来到()。()的红领巾,()的衣裳,像()花儿开放。

13、水里一群()的孩子,快乐得()。

14、船夫高兴地喊:“起风啦!快挂帆吧!”只见风()帆,帆()船,像()一样()地前进。

15、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蜗牛(),()所有的对手:()„„捧走了冠军()。

16、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老虎(),()。"狐假虎威"在课文中的意思是()。1

7、《游子吟》是()代的()在()岁时写下的。诗中最有名的一句是:(),()。

18、不久,沉香就告别了爸爸,上山()。不管是(),还是(),他都()地跟着师傅()。

19、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高山,也不知跨过了()深涧。脚上磨出了()血泡,身上划下了()血痕,他()。20、木兰想:父亲(),()。弟弟又小,还()当兵的年龄。自己()。她说服了家人(),()。木兰()了亲人,()战袍,跨(),渡(),过(),来到了()。

21、解放军叔叔手持步枪,在哨所()。海军叔叔在海上(),保卫祖国的()。空军叔叔驾着(),保卫祖国的()。

22、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我喜欢(),喜欢(),还喜欢()和()。

23、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有()、()、(),我最喜欢()。

24、小朋友,起得早,大家来做早操,踢踢(),弯弯(),天天锻炼身体好。

25、学下棋时,一个学生因为(),所以后来成了();而另一位学生因为(),所以()。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不能()。

26、《“黑板”跑了》这篇课文中的“黑板”指的是()。《晚上的“太阳”》这篇课文中的“太阳”指的是()。《闪光的“金子”》这篇课文中的“金子”指的是()

27、()吹遍了每个(),把这()到处()。每一个老乡都(),()着二小()。

28、()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一眼望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到处是()、()的鸟蛋。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他们()就能()

幼鸟,()都能()鸟蛋,()却没有人去(),()大家都知道()。

29、祖国的()气候(),(),(),是蝴蝶()的好地方。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花丛,()树林,()小溪,()山谷里来聚会。

30蝴蝶谷里的()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有的山谷里有()蝴蝶,(),(),就像谁在空中()的花瓣,(),又()。

31、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的()。清水是()的(),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多。地上()了()的凤凰花瓣,空中()着()的象脚鼓点。大家()着歌,()着舞,()了龙舟,()了烟火,直到深夜还()。

32、夏天来了,我想变成(),变成(),变成(),变成(),变成(),变成(),最后变成()。

33、银河呀,在你()的河道里,有()的客轮和()的货船吗?它们也需要()吗?

课文内容语文教学研究 第3篇

一、“语料性”内容:在课文内容的“表面”

“语料”即语言材料。当代语文教学语料积累的任务包括字词的认知和积累, 词语组合和搭配方式及其规律的认知, 还包括典型句式表达规律的认知和优美句子的积累。对于处在学习和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 语料的积累有着更加迫切的需要。

言语是语言运用的结果, 语言存在于言语中。语言材料存在于每一篇文章的表面, 它看得见摸得着。但这并不等于说, 每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所有语言材料都需要、也适合每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与积累。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 找出课文中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 并明确他们分别要学习到什么程度。那么, 我们究竟要怎样从课文语言的综合体中, 选择、确定这个阶段的学生所应当学习的语料呢?

1. 尊重教材, 直接沿用。

这最适用于目前小学教材中生字新词的教学和有关优美语句的记诵积累。和目前教材中其他的教学内容相比, 生字的编排最有规律, 教学目标和内容也最为明确, 我们可以直接将其作为生字教学的内容。而且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 由于教材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大多数也教得比较到位。只不过教学中, 最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识字方法的授予与运用。

2. 梳理教材, 区别运用。

目前教材中词语组合方式和词语搭配方式、典型句式和优美句子的学习与积累的教学内容, 就开始出现渐次的模糊性。教材编排的这种特点, 需要我们对整册教材, 甚至更大范围地梳理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 然后看看所确定的词、句教学内容与整套教材中其他知识点的关系, 而后确定对它的教学处理方式———或是把它作为新学习的教学内容, 或是把它作为巩固性的教学内容;或是只让学生记住, 或是还要进行组词规律和运用规律的教学。

3. 发展教材, 创造使用。

目前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在人文思想大盛的背景下编撰的, 这就造成了它的人文思想过剩, 语文含量不足的弊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 教材中的导学系统总是指向课文内容理解、思想教育的内容多, 指向读写知识、方法的内容少。有时, 我们在解读教材的时候, 明确地感觉到课文中非常明显地存在着这个阶段的学生所应该学习的语文知识点, 但是, 在课后的“练习思考”中却见不到相应的教学提示或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态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司马光》的教学内容可以确定为: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 通过课文中描写花园里的景物的句子, 学习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结构的句式; (3) 通过课文中写孩子掉进大缸后其他孩子慌张的句子, 学习“有的……有的……”的句式; (4) 通过学习司马光砸缸用了几个连续的动作的句子, 认识动词的准确使用。 (5) 通过整篇课文的理解, 学习司马光爱动脑筋的品质。

很显然, 在这些教学内容中, 生字新词的教学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沿用;“有的……有的……”的句式, 在下一课中也要教学, 是这个单元需要学习的, 它是教师对教材语文知识点整体梳理后确定的教学内容;“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结构的句式”是一个典型的句式, “某些动词的准确使用”属于词语搭配的教学, 都是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但是, 这些在教材的导学体系中几乎没有提到, 而是教师发展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的结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语料性内容的教学, 强调熟读成诵的积累, 应该和整篇课文其他内容的教学紧密结合, 必须和下面将要谈到的“语识性内容”甚至“语能性内容”的教学融为一体。

二、“语识性”内容:在课文内容的“后面”

“语识”指语文知识, “是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学理基础》) 。关于语文知识的教学, 我们有过不少的误会与争议。其实, 无知便无能, 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与支撑。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和合乎规范的语言表达。近年, 李海林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要少教“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 主要教对语文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有指导性和有实质性作用的“怎么做”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 而在教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又要通过教材或教师的外显知识, 来引领、促进学生缄默性知识的获得与发展 (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学理基础》) 。

这些观点告诉我们, 语文知识教学不能以概念解说的形式来传授, 必须靠在教师富有语文知识教学意识的引导下, 经过一篇篇文章的阅读, 从读写实践中经过体验而获得。这样,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阅读一篇篇课文的最终目的就不是理解课文的内容, 而是获取蕴含在课文阅读过程中的阅读的程序与策略, 获得蕴含在课文内容另一面的表达的方法与方式。这些“知识”暗含于教师引导下的阅读过程中, 明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对自己阅读过程的反思或对文章表达方式的反思中, 即它们都存在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后面”。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成为语文知识的获得过程呢?

1. 关注教材中的语文知识体系。

虽然目前的语文教材对语文知识的编排还不完善, 但是, 只要我们用“语文”的目光去解读教材, 特别是认真解读教材中的导学体系———单元导语和课后思考练习, 仍然可以找到其中的语文知识。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一般体现在课后的“思考练习”中, 到了中高年级, 就体现在单元导语和课后的思考练习中———只是其中的某些语文知识不能够直接运用, 需要我们加以改造而已。明确每个单元每个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点, 就能梳理出整个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

2. 把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点具体化。

目前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点, 体现得不够明确不够具体。不够明确指教材编者大多没有指出每一篇课文要着重体现的语文知识点;不够具体指已经体现出来的语文知识点, 尤其是单元导语中的知识点也大多是笼统的或范围比较大的。这给一线教师落实语文知识点的教学造成比较大的困难。为了使语文知识的教学落到实处, 我们必须根据课文的特点, 把那些笼统的、蒙的语文知识点具体化、明朗化。例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读中的语文知识点非常笼统:“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 但是,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近似写人的文章, 都表现了人物美好的内心和情感, 据此, 我们就可以把本单元的语文知识点具体化为“抓住 (通过) 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体会 (体现) 人物的内心品质的读 (写) 方法”。而具体到教学中又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 确定在“外貌、语言和动作”中, 哪一方面是重点, 这就更需要花力气去理解以及确定怎样理解。

3. 用具体的语文知识指导阅读活动。

主要做法有: (1) 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阅读课文。如, 课文《尊严》的教学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年轻人与其他的逃难者有哪些不同?请找出文中描写年轻人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 阅读体会, 看看你从中体会到年轻人怎样的内心品质。” (2) 围绕方法的运用交流阅读的结果。重点交流学生通过对年轻人动作、语言的阅读所体会到的内心品质, 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对文章读写的重要作用。 (3) 反思阅读的过程, 明确语文知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之后整理、概括出相应的语文知识。

“语识性”内容能够存在课文内容“后面”的特点, 要求教师在课文教学时要有明确的语文知识意识, 把语文知识体现在课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伊始, 布置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渗透, 在学生读后交流课文内容的理解中加以凸显, 在阅读理解、体验后交流中进行概括、整理与强化。

三、“语能性”内容:在课文内容的“外面”

“语能”即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 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的相应的练习中, 它的教学内容就在学生学习了那篇使他们获得语文知识的课文的“外面”。这里的“外面”含义有二。一是指学生学习这一篇课文所获得的语文知识在下一篇甚至以后的课文学习中得到运用, 从而提高语文能力。这些供练习的材料, 虽然是教材内容之内的, 但是, 对于学生获得“那种语文知识”的“那篇课文”来说却处在外面。二是对整个教材来说, 最有利于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阅读材料与活动场所, 就在而且主要也应该在课文教学的外面。这样的场所与材料, 必须通过拓展延伸来获得。这些拓展延伸即指语文的读写活动。目前阅读性的拓展延伸, 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内容题材延伸型, 即拓展纯粹是课文内容和题材的延续。它是通过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后作用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的。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有好处的, 只是对学生读写策略的运用是间接的, 对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是缓慢的, 当然也是综合的。

第二种是经典作品拓展型, 就是经典性课文教学后让学生阅读原文或全文。经典性的课文, 被王荣生教授界定为“定篇”, 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语文知识的获得, 而在于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的提高,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 它们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也是通过文化、文学素养的提高来进行的。

第三种是课文体裁拓展型, 即在学生学习了某一体裁的课文后, 教师找出同类体裁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因为同一体裁的文章在读写方法上往往有许多相近之处, 所以也就比较有利于学生对课内获得的语文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 当然也就有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第四种是语文知识迁移型, 即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促进学生迁移和运用从课文学习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对文章选择的标准是它与所要迁移的语文知识之间有多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阅读要求也要从迁移运用语文知识的角度来设计。这种拓展阅读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巩固是立竿见影的, 最应该成为学生获得新的语文知识之后的“语能性”教学内容, 其缺点是容易机械呆板。

这几种拓展延伸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各有作用, 我们要根据语文知识的特点及其迁移训练的需要灵活运用。一般说来, 在刚刚学习新的语文知识之后,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型的阅读, 而后便可以慢慢放开, 向其他的课外阅读文章过渡, 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

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第4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被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故事”。该文是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老先生所写,文中回忆了1963年叶老帮他修改作文和邀他作客使他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修改作文是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的内容,它只是肖复兴表现叶老文品与人品的一个例子。把课文中的一个例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否妥当很值得深思。按上海王荣生教授的分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当属“样本”类选文。正如叶老所说:“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他坚决主张语文教学的内容应是怎样阅读,怎样写作的“方法”,而课文仅是历练方法的“凭借”。王荣生教授认为“样本”类选文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师的反省和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根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在单元的主题,以及我的阅读反省和四年级学情,我以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两方面来展开:一是讨论作者如何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品质;二是了解借景抒情的方法。而三至五自然段有关“作文修改”部分并不难理解,借此进行修改作文的教学可说是舍本逐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得最好的莫过于描写爬山虎的两处句子,这在课文通篇平淡的语言中特别显眼,可见作者当时对爬山虎印象深刻。学习这篇课文伊始,可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何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并找出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对比这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然后顺势介绍“借景抒情”的写法。最后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并尝试练笔。写好后可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原文进行比较,认识两种写法的优缺点。

认识了借景抒情后,第二课时的教学便可围绕第一部分修改作文来展开。但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从第一课时的教学直接引入,让学生找找有没有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明确什么是侧面描写。再让学生感悟“我”情感的变化,从获奖到听说修改时的“莫名其妙”,到乍看之下的“愣住”,到“仔细看了几遍”后感受到“温暖”,并由此“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其间的脉络清晰可辨。触动感情的事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我想这就是肖复兴不厌其烦地写出叶老对他作文修改的原因,因为这件事对他触动太大了。这一点也正是本文对单元主题的反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详尽地写出叶老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是否有必要,并指导学生进行缩写。

这样设计教学,教学重点不是课文的内容,当然更不是课文中所运用的一个例子,而是由这篇课文所引发的怎样阅读和怎样写作的方法,如上文提到的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借景抒情的方法以及缩写练习等,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正道。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我以为正是把课文的内容当成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如教学《火烧云》时,便着力探索火烧云形成的原因;教学《长城》时,便着重了解长城的历史,建造的原因、过程等;教学《电脑住宅》,便大讲电脑的知识……如此教学,根本不是语文课,而是科学课、历史课或电脑课了。因此,如何凭借课文,依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应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六上语文课文内容 第5篇

1、本学期要求我们养成(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2、《我们爱你啊,中国》从(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等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3、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结构。

4、《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5、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和(兴办教育)。

6、课文最后一节在全文起(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的作用。

7、肖邦是(波兰)著名的音乐家,课文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文中提到他的名曲是(《革命练习曲》)。

8、肖邦离开祖国的时间是(1830年11月的一天),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送给他的特殊礼物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其目的是(要肖邦永远记着祖国)。老师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是(《即使你远在他乡》)。

9、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三个场景:(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10、解释:(1)妻子:(妻子和孩子)。(2)漫:(随意、胡乱)。(3)元:(同“原”本来)。(4)但:(只)。

1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他被称为(“诗圣”),这首诗被前人称为他(“生平第一首快诗”)。诗中表达全家人狂喜之情的诗句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2、《示儿》一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血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3、陆游希望死后儿子们在“家祭”时告知的事是(“王师北定中原日”)。

14、这两首诗表达情感的相同点是(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是《闻》是通过(“喜”)来表达,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

15、“负荆请罪”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愿受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这个成语出自【来源于】(司马迁)写的(《史记》)一书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与这个故事相关的另外两个故事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而这三个故事合起来则叫(“将相和”)。

16、《船长》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他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17、本文中的船长叫(哈尔威),文章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18、本文是按照(“遇险——自救——牺牲”)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19、本文在写作上有两大特点:(1)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品质;(2)在(叙述)中适当地融入(议论)。20、《最后的姿势》一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课文除了(正面描写)谭千秋老师,还运用了(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品质和人物形象。文中共(四处)环境描写,引用了(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这三位人物的对话。

2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

22、谭老师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是这样的:(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这样的姿势还可以说是:(生命的姿势、永恒的姿势、英雄的姿势„„)

23、谭千秋老师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课文展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24、《爱之链》一文主人公叫(乔依),文章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

25、《小草和大树》一文讲了(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逆境成才)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三姐妹(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以及(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26、三姐妹及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

特:(《呼啸山庄》)安恩·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27、霍金是(英国)人,被称为(“宇宙之王”),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28、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9、我们要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30、“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指(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31、《姥姥的剪纸》一文,(“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作者喜欢的几幅“牛兔图”让我们感受到“我”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

32、《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作者(叶圣陶)。中国最著名的民间故事有(《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33、这个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34、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鹊桥”相会,这就是“七夕节”的由来。

35、《安塞腰鼓》是我国现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

36、课文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更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37、课文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38、“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4)次,“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①好在火烈的舞蹈场面;②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③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④好在变幻的舞姿。)

39、文章最后一小节(“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句话的作用是(呼应开头),“一声渺远的鸡啼”表明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40、《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洋溢着作者对它的(敬畏)之情。

41、作者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的柳树起到(衬托)、(对比)的作用,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4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写(柳树),还在写(人)。读了这句话我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43、《草原》作者(老舍),他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44、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赞颂了(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

45、课文最后两句话(“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在全文中起(揭示中心)的作用。

46、草原的特点可概括为(大、绿、美);蒙古族人民的特点可概括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47、《麋鹿》一文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48、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

49、《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作者(巴金),他的代表作有(《家》、《春》、《秋》)等。本文是一封(书信),它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50、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课文赞扬了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51、《钱学森》一文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

52、按时间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第六自然段后面),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在写作方法上叫作(倒叙),这样写的作

用是(它可以引起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

53、《詹天佑》一文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54、我们要学习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55、课文具体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三件事。

56、居庸关

特点:(山势高,岩层厚)开凿方法:(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八达岭

特点:(长约1100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开凿方法:(竖井开凿法)。

这两个隧道的开凿方法体现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

57、《鞋匠的儿子》一文中参议员们的态度变化:(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

58、文中三个“永远”分别体现了林肯(宽容大度的胸襟);(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重、爱戴和感激)。

59、解释:示:(指示、训示)。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躬:(亲自)。渠:(它,指方塘)。为:(因为)。始:(才)。终:(到底,毕竟)。

60、我们了解的陆游的诗作还有:(《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朱熹的诗作还有:(《春日》)。

61、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名句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2、《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63、全文的中心是(“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6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65、《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文题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星座)、(云)、(石灰石)、(花岗石)这四种大自然的文字。

66、修改病文(句)的一种方法是:(放开声音去读)。文学大师(叶圣陶)先生特别提倡利用这一方法修改稿子。

67、描写戏曲表演精彩的成语:(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68、各种各样的风:(寒风、劲风、金风、凉风、热风、朔风、狂风、微风、暴风、清风、轻风、旋风、龙卷风)(1)(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2)(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3)(金风)送爽,大雁南飞。(4)(狂风)刮来,飞沙走石。(5)(暴风)骤雨,(寒风)刺骨,(和风)细雨,(狂风)大作,(凉风)习习,(微风)吹皱池水,(热风)吹来,令人皮肤有着火之感。69、照应(zhào yìng):这篇文章前后照应。

(zhào ying):奶奶正在照应她那刚满月的小孙孙。70、(化妆)打扮

(化装)成男生

71、冰雪(融化)钢铁(熔化)

白糖(溶化)72、(临近)演出时间

我家(邻近)有一棵大榕树。73、很讲(品位)

(品味)名菜

74、(直截)了当

(直接)指导

(直捷)到达

75、照样子写词语:(1)雪白——白雪:(故事——事故)(著名——名著)(鸡蛋——蛋鸡)(国王——王国)(蜂蜜——蜜蜂)(2)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互相——相互)(适合——合适)(寂静——静寂)

75、“煮书”就是(把书读熟了,读透了)。有关读书的名言:(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76、文体归类:

(1)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四首古诗

(2)小说:《船长》、《爱之链》

(3)记叙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郑成功》、《詹天佑》„„

(4)散文:《草原》、《青海高原一株柳》、《安塞腰鼓》

(5)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6)历史小话剧:《负荆请罪》

(7)书信:《给家乡孩子的信》

(8)说明事理(议论文):《学与问》

77、课题归类:

(1)爱国主题:《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詹天佑》、《钱学森》

(2)反映人间真情:《爱之链》、《船长》、《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

(3)反映奋斗事迹:《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4)反映风俗民情:《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

(5)赞美祖国大自然:《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麋鹿》 78、作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示儿》:陆游

《爱我中华》:乔羽

《船长》:雨果 《我不期望回报》:汪国真

《小草和大树》:谈雨山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杨红樱 《姥姥的剪纸》:笑源 《牛郎织女》:叶圣陶

《安塞腰鼓》:刘成章 《青海高原一株柳》:陈忠实

《草原》:老舍

《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观书有感》:朱熹

《大自然的文字》:伊林 《大风歌》:刘邦 79、按类写名言:

(1)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3)与“团结就是力量”意思相近: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关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5)(6)(7)(8)(9)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与“知识”有关: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赞美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形容老师对自己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课文内容语文教学研究 第6篇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一、理清文脉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语文课文教材包括哪些内容 第7篇

教材分析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

1.宏观上对整套教材的分析。

2.中观上对单元教材的分析。

3.微观上对单篇教材的分析。

一般教参上会对整套教材进行比较深入的阐述,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做好单元分析和单篇教材分析非常重要。教材分析可以涉及到课前的静态分析和课中的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就是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的授课梳理,尤其要针对自己班学生的学情,预见出教学重难点出会出现的不同情况及其处理办法。课上的动态分析则需要教师用智慧以及对教材的充分理解灵活处理生成问题。

正确分析理解教材,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就单篇课文来说, 教材分析一般包括如下方面的.分析:

1. 分析构成单篇教材的基本要素。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一般都是由主题、素材、结构和语言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前两者属于文章的内容范畴,即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后两者则是文章表达形式的体现,即是怎样写的。

2. 明确不同学段单篇教材分析的重点。

低、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不适合从整体入手理解文章内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重在教会学生读懂一句话以及理解自然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中年级则应引导学生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读懂逻辑段的内容。

不同学段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材分析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于的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低年级应重在字词句的分析,中年级则应重在句段的分析,高年级才应重在篇的分析。一般来说,具体包括如下方面的分析:

(1)字词的分析。读懂字音、认准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习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学习独立识字。

(2)句子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表达的意义,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句子的表达方式。

(3)段的分析。先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再学习逻辑段,概括主要内容。学习段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4)篇的分析。高年级教材分析的重点应是对篇章结构特征的分析,包括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内容是怎样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语言表达有哪些特色。

无论是任教那个年段的老师,面对每一篇课文时都要先从整体上把握内容、主旨,再从局部的细微之处深入到语言的内容“沿波讨源”,整体与局部的分析都是必要的,对于局部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对整体把握的前提之下。

针对不同的学段,教师对教材分析理解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分析理解的重点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课文内容语文教学研究 第8篇

1.课文的出处。《儒林外史》是我国六大古典小说之一, 作者是吴敬梓。

2.《儒林外史》的书名含义介绍。儒林是指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 外史是指非正统或正规的历史。《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各种旧知识分子丑态的小说。

3.监生的解释。和贡生一样, 都是指明清时期的读书人。

4.课文中几个不同于现代文的词比较。如:登时—顿时;已后—以后;郎中—医生。

5.紧扣“临死”, 品读课文中关于严监生病情日益严重的语句。

6.重点解读大侄子、二侄子、奶妈对严监生伸出两只指头意思的猜测, 并分析他们为什么作出这样的猜测;再解读赵氏的猜测, 并分析她为什么能作出正确的猜测。三位教师都把这当做重点内容。

7.品读严监生对侄子和奶妈猜错后的不同表现与动作。

8.想象补充:在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等一一猜测错误后, 严监生口不能说, 心里却非常焦急, 他在想什么?

9.资料补充:严监生拥有的田地、财产与金钱, 并说明其富裕程度相当于现在哪一类人的富裕状况。

10.利用插图, 介绍古代一般的照明灯具, 介绍灯芯的作用及价格。

11.通过严监生的富有与一茎灯芯价格之微的反差, 强调他的吝啬。

12.补充文学史上其他几个著名的吝啬鬼形象: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尼·葛郎台、莫里哀笔下的悭吝人。

13.提问:严监生是一个著名的吝啬鬼形象,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人物的呢?让学生明白:主要是通过严监生的动作和神态来描写的。

14.讨论:吝啬与节约的区别在哪里?得出结论:该用的时候不用是吝啬;不该用的时候坚决不用是节约。同时要求学生要节约而不能吝啬。

15.介绍:《儒林外史》的各种版本, 说明其影响之大, 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

以上15项内容是三位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出的综合内容, 并非一人所为。有的选择了其中的七八项, 有的选择了另外的八九项, 有重合的, 也有差异的。到底谁选择得更有道理一些呢?

众所周知,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 只有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 再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才会有效。一篇课文犹如一只鸡。鸡有鸡毛、鸡身、鸡内脏、鸡血等, 一篇文章也有主题、材料、语言等内容。如果我们有一只肥大的鸡, 但在吃什么的问题上搞错了:选择吃鸡毛而不是选择吃鸡肉, 那还不如没有吃。同样, 面对一篇课文, 在选择教什么的问题上, 有的教师经常发生差错, 教学也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篇, 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 究竟该选择什么来教呢?要弄清这个问题, 先要弄明白: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一般而言, 选择教什么的依据是这样三方面:一是课程标准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二是该教学对象的实际理解能力;三是该文本所具有的最显著特征。

第一个标准虽然比较笼统, 但还是可以参考着用的。比如课标对第三学段在阅读方面的要求中有:“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根据这些要求, 再对照上面的15项内容, 可以作出判断:第1、2、12这三项是文学常识, 从扩大知识面的角度来说, 都是需要讲的。第二个标准是看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 这就比较灵活了。如果学生自己一看能懂的, 就不必专门讲, 比如第4项内容, 几个古今字的异同, 课文下面已经有了注释。比如第15项内容中的版本问题, 纯属多余。第三个标准是最主要的,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其实, 学生能不能深入理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否到位。只有教师对文本理解透彻, 又能高屋建瓴, 才有可能引领学生步入堂奥。那么, 该文本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即正常与反常之间的冲突, 巨大与微小之间的反差。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为什么对严监生的两个指头猜不中?是因为他们对严监生并没完全了解, 是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来猜测的:临死前, 有身份、有财产的人, 最牵挂的就是亲人和财产。谁知道, 严监生却特别反常。赵氏为什么一猜就中?因为她和他长期生活在一起, 对他的脾性了如指掌:死死地抠着任何属于自己的一针一线, 把物质和金钱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百倍。严监生虽然是个腰缠万贯的富翁, 可平时锱铢必较。计较一茎灯芯与他的富有形成一种反差。这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是靠什么凸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特殊人物在特定时间中的一个经典细节。基于这样的理解, 就会明白, 在解读这个文本时, 这样几个内容必须重点讲, 必须反复强调:临死、富有、灯茎的微小。这是文本的核心所在。

第8项和第13项是三位教师共有的教学内容, 在其他地方听课时, 也经常听到这个内容。推测其安排这两项内容的理由不外乎:第8项是挖掘心理活动的, 要学生写出来, 可作为一个写作训练的点;第13项试图体现描写方法的指导。而笔者恰恰认为, 这两项内容可以省略, 理由有:第8题所涉及的情境相当明朗, 挖掘不出多少心理活动来;第13项内容的安排则是对学生的误导:凡人物描写, 肯定要用到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的描写。严监生这个人物的鲜活靠的是特定时间的一个细节。第14项内容“吝啬与节约的区别在哪里”要不要讨论呢?有不少教师认为可有可无, 视时间而定。实际上, 这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 而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这篇课文, 不能只考虑它的原始意义, 还须考虑当代意义。严监生临死前的牵挂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我们当今倡导的节约, 两者之间确确实实有某种相似之处。因而, 引导学生甄别吝啬与节约, 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服装市场现状分析下一篇:好时光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