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训练教师版

2024-08-02

文言虚词训练教师版(精选6篇)

文言虚词训练教师版 第1篇

历年高考文言虚词大盘点

一、“以”的用法和意义(考查72次)【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2014浙江,介词,凭借)(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2014安徽,连词,表结果,以致)(3)具告以事(《鸿门宴》)(2014山东,介词,把)(4)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2013天津,介词,因为)(5)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2013湖南,连词,表修饰)(6)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2012天津,2013四川,介词,用)(7)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2012山东,连词,因为)(8)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2012江西,连词,表修饰)(9)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2012湖南,介词,用、拿)(10)农人告予以春及(《归去来兮辞》)(2011安徽,介词,把)(1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2011江西,2007上海,连词,表目的,来)(12)醉则更相枕以卧(《赤壁赋》)(2011浙江,连词,表修饰)(13)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2010天津,介词,“按、在”的意思)(14)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2010山东,介词,因为。)(15)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侍坐》(2010上海,连词,因为)(1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2010四川,介词,凭„„的身份)(17)洎牧以谗诛(《六国论》)(2008天津,2009山东,介词,因为)(18)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2009湖南,2012安徽,连词,表修饰)(19)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2009上海高考,介词,用,拿)(20)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2009四川高考,介词,“把”。)(21)几以捕系死(《指南录后序》)(2009浙江,介词,“因为”)(22)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安徽,介词,因为)(2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2008年湖南,介词,因为)(24)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天津,2008福建,介词,把)(25)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江苏,2006山东,2008安徽,介词,表原因)

(26)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2007山东,介词,因为)(27)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2007福建,连词,因为)(28)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2007四川,连词,表修饰)(29)梅以曲为美(《病梅馆记》)(2007浙江,介词,把)(30)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2007江西,介词,把)(31)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安徽,介词,凭借)(3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2006四川,介词,因为)(3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2006湖南,介词,拿、用)(34)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2006江苏,介词,拿、用)(3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2006江苏,连词,表目的,“来”)(36)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2006江苏,介词,凭借)(3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005北京,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

(38)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2005广东,连词,因为)(39)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虎丘记》)(2005湖北,连词,因为)(4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2005江西,介词,因为)(41)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2005山东,介词,拿、用)(4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2005浙江,表目的,“来”)

二、“之”的用法和意义(48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2014四川,结构助词“的”。)

2、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013四川,助词,的)

3、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2013湖南。代词,他,指项伯)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2012,天津,助词,的)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2012湖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此亡秦之续也(《鸿门宴》)(2011山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7、臣之壮也,犹不如也(《烛之武退秦师》)(2011安徽,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010江西,指示代词,这)

9、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2010山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2010上海,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2010四川、2013湖南,代词,这样的事。)

12、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2009浙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2008福建,助词,补语的标志,得)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2007山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2007天津,代词,指这件事)

1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007江西,定语后置的标志。)

1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2006安徽,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8、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2005,全国,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2005天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逍遥游》)(2005,辽宁,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005天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2、四海之大,有几人钦(《五人墓碑记》)(2005浙江,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而 ”的用法和意义(45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而 ”的用法和意义。

1、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2014安徽,连词,表修饰)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2014江西,连词,表承接)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过秦论》)(2014浙江,连词,表转折关系,却)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2013湖南,连词,表转折)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2013山东,连词,表转折)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2011江西,2013安徽,连词,表转折)

7、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2013天津,连词,表并列)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2012四川,连词,表修饰)

9、我腾跃而上(《逍遥游》)(2012山东,连词,表修饰)[

10、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2011山东,连词,表转折)

11、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2004湖南,2011四川,连词,表修饰)

1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2012上海,连词,表修饰)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10天津,连词,表因果)

14、爽籁发而清风生(《滕王阁序》)(2010湖南,连词,表顺承)

15、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2010江西,连词,表顺承)

16、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2010上海,连词,表顺承)

17、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009江西、四川,连词,表顺承,就)

18、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2009安徽,连词,表修饰)

1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2009山东,连词,表转折,却)20、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2009浙江,连词,表转折关系)

21、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天津,连词,表顺承)

2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2008福建,连词,表顺承)

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2004浙江,2007山东,连词,表递进)。

24、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2006四川,连词,表顺承)

2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天津,连词,表并列)

2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报任安书》)(2005广东,2007江西,表转折,但是”,“却”。)

27、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2007天津,连词,表承接)

28、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郎文》)(2006山东,连词,表转折)

29、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触龙说赵太后》)(2005福建,2006重庆,连词,表转折)30、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006辽宁,代词,你的)

31、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2005福建,连词,表示转折,可是)

32、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见梁襄王》)(2005天津,连词,表修饰)

四、“其”的用法和意义(35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1)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2014四川,代词,代大鹏)(2)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010、2014山东,副词,表揣度语气,大概。)(3)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2013四川,代词,他。)(4)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2012天津,代词,代之水和月)(5)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2012四川,副词,表推测,大概)

(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2012江西,副词,表反问,难道、怎么)(7)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2009湖南2012浙江,语气副词,“还是”,表示委婉商量的口气)

(8)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湖南,代词,第三人称,他)(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006天津,2007、2011四川、湖南,副词,表期望,一定)

(10)其自视也,亦若此。(《逍遥游》)(2011湖南,代词,第三人称,他)(11)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2011上海,湖南,第三人称代词,他)(12)天之苍苍,其正色也(《逍遥游》)(2010浙江,连词,表选择)(1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2009上海,代指那些)(14)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2009天津,代词,表示物主,他的;)(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2008浙江,第一个,助词,无实义;第二个,指示代词,那)(1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六国论》)(2008湖南,代词,他的)(1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007安徽,代词,其中的)(18)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004湖南,2006浙江、福建,副词,表反问,“难道、怎么”。)(19)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2006重庆,代词,他)

(20)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2006安徽,副词,表推测,大概)(2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2005全国,代词,他的)(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2005重庆,代词,它的)

五、“于”的用法和意义(32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2014浙江,介词,对于)(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2013山东,介词,比)(3)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2012安徽,介词,表处所,从、由)(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12天津2006浙江,介词,被)(5)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山东,2007湖南,介词,和、同)(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2011天津,介词,表处所,从、由)(7)室西连于中闺(2006四川,2011浙江,介词,和、跟、同)(8)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江西,介词,表范围,在)(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2010江西,介词,译为“在”)(10)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2010浙江,介词,对)

(11)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2010山东,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12)赵尝五战于秦(《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天津,介词,和)(1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2009湖南,介词“对于”)(14)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溪诗序》)(2008浙江,介词,表被动)(1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2007江西,介词,被)(16)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007福建,介词,比)(1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06安徽,介词,在)(18)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2007重庆,介词,在)(19)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2005天津,介词,到)(20)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2004湖南,介词,表被动)

六、“为”的用法和意义(28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1)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蔺相如列传》)(2014四川,动词,当,做;)(2)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2012山东、上海,2013天津,介词,替)(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2012四川,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介词,被”)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2010天津,“为”是动词,“成为”的意思。)(5)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广东,2012安徽,介词,替、给)(6)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2012湖南,介词,被)(7)为君翻坐《琵琶行》(《琵琶行》)(2008上海,介词,替、给)(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2009上海,表判断“是”)(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2009江西,疑问句句末,表诘问。译作“呢”。)(10)君为我呼入(《鸿门宴》)(2009浙江,2007福建,介词用,可译为“替”)(1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2007四川,第一个“介词,替”,第二个“动词,谋划”)

(1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2006天津,动词,作为)(13)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2006山东,介词,替)(1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六国论》)(2005福建,2006重庆,介词,被)(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005辽宁,介词,被)(16)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2005江苏,连词,因为)(1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2005江苏,介词,替)(18)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2005江苏,成为)(19)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2005江苏,介词,被)(20)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2005 辽宁,“为”为表被动;)

七、“乃”的用法和意义(21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乃”的意义和用法。

(1)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2014四川,副词,于是,就)(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廉颇蔺相如列传》)(2014安徽,副词,才)(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2008浙江,2013安徽、山东、湖南,副词,表转折,竟然、却)

(4)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2013天津,副词,于是,就)(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2007四川,2011安徽,副词,却)(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2010四川,副词,于是、就。)(7)良乃入,具告以事(《鸿门宴》)(2009江西,副词,于是、就)

(8)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张衡传》)(2009天津,副词,表顺承,才)(9)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2009四川,副词,表转折,竟然、却)(1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2006北京,副词,才)(1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2006四川,副词,表转折,竟然、却)(1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2004江苏,2006广东,副词,才)(13)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2006辽宁,副词,于是,就)(1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2005山东,代词,这样)

八、“因”的用法和意义(16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因”的意义和用法。(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湖南、北京,2013山东,介词,趁着、趁此)

(2)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之。(2013安徽,介词,因为)(3)因泣下霑矜,与武诀去(《苏武传》)(2010天津,副词,“就”的意思)(4)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2005江西,2007福建,2009四川,副词,“于是、就”)(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2009北京,副词,“于是、就”)(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北京,2006广东、辽宁,介词,通过)

(7)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2005全国3,2004全国,副词,于是)(8)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全国,副词,“于是、就”)

九、“所”的用法和意义(15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所”的意义和用法。

(1)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2014山东,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指代人或事物。)

(2)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2013安徽,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3)数十年,竟为秦所灭(2008北京,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008安徽,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2008天津,表原因)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2007重庆,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

十、“且”的用法和意义(14次)

【高考真题】9(请指出下列虚词“且”的意义和用法。(1)且贰于楚也(2013四川,连词,并且)(2)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009山东、2010湖南、2013浙江,副词,将要)(3)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010四川、2012江西,副词,将要)(4)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天津,连词,况且)(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2004湖北,2006福建,2007浙江,连词,表让步,尚且)

(6)且放白鹿青崖间(2006江苏,副词,暂且)

(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005广东,连词,表转折,反而,却)(8)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2004福建,连词,表转折,然而,可)

十一、“与”的用法和意义(13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与”的意义和用法。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014山东,连词,表并列,和)(2)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2012上海,动词,参与、参加)(3)今君与廉颇同列(《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安徽,连词,和。)(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007山东,连词,表并列,和)(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2008湖南,连词,表并列,和)(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2008浙江,介词,跟,同。)(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006湖南,介词,跟,同。)(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005天津,动词,帮助、亲附)(9)试与他虫斗,虫尽靡(2005广东,介词,同、跟)(10)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2005山东,介词,跟,同。)

十二、“则”的用法和意义(12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则”的意义和用法。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007湖南,2011天津,2012安徽,2013浙江,连词,表转折,却)

(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2007天津,2011山东,连词,表结果,那么)(3)他植者则不然(2010上海,连词,表转折,却)(4)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2007安徽,表转折,“可是”。)((5)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2006重庆,连词,表承接,就、便)(6)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2005浙江,连词,表结果,那么)

十三、“者”的用法和意义(11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者”的意义和用法。(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014安徽,代词,“„„的地方”)(2)抟扶摇而上则九万里(2014江西,助词,句中停顿)(3)无如寡人之用心者(2014浙江,代词“„„的人”)(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010四川,代词,„„的人)(5)假舆马者(2009山东,代词“„„的人”)(6)《齐谐》者,志怪者也(2009湖南,助词,句中停顿,表判断。)(7)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2007安徽,助词,无实义)(8)上书谏寡人则,受中赏(2007重庆,代词“„„的人”)

十四、“乎”的意义和用法。(7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乎”的意义和用法。

1、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也。(《庖丁解牛》)(2014江西,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006湖南,2008福建,语气助词)

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2007浙江,介词,“比”)

十五、“焉”的用法和意义(6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焉”的意义和用法。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009安徽,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2)置杯焉则胶(2007浙江,兼词,“于此”。)

(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2005福建,语气词,无义)

十六、“也”的意义和用法。(5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也”的意义和用法。

1、邻之厚,君之薄也(2006浙江,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004湖北,助词,句间停顿)

十七、“若”的意义和用法(3次)

【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若”的意义和用法。

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2006福建,动词,像)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2004北京,代词,你)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004辽宁,连词,如果)

十八、“何”的意义和用法(1次)

1、山东卷: 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 .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

2、北京卷: 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 .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3、天津卷: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 .

4、浙江卷: 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 .

5、安徽卷

吾其还也——《烛之武》(则,或).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 .为武置酒设乐 ——《苏武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6、四川卷: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苏武传》 .相与枕藉乎.舟中 ——《赤壁赋》 善假于.物也。——《劝学》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廉蔺》

文言虚词训练教师版 第2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恐为操所先

C.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怪石乱卧,针针丛棘,有青麻头伏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谨食之,时而献焉

D.且焉置土石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谓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如因持璧却立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馋之

B.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苏教版初中重点文言虚词巧解 第3篇

在语文考试中始终离不开文言虚词的考查, 同学们经常也被它们搞得云里雾里。笔者针对近几年在中考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虚词进行归类, 特别是“之、其、以、于、而”的几种用法进行了归纳, 以供大家参考。

一.“之”的常见用法。“之”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字词, 但就其用法不外乎以下几种: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 、“它” (它们) 。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义, 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2.用作助词。 (一) 结构助词, 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 (名词) 之间, 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二) 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 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译时应省去。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 (三)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译时可省去。如《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又如《幼时记趣》中“心之所向……” (四)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 或用在三个字之间, 使之凑成四个字,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 译时应省去。如《狼》中“久之,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如《陈涉世家》中“辍耕之垄上”。

二.“其”的常见用法。“其”作为文言词有以下几种用法:1.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他” (们) 、“她 (们) ”、“它 (们) ”。如《幼时记趣》“使其冲烟飞鸣”。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的) ”、“自己 (的) ”。例如《幼时记趣》“常蹲其身”。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相当于“难道”、“怎么”。《马说》“其真无马邪?”。4.指示代词, 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如《核舟记》中:“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例:其一犬坐于前。

三.“以”的常见用法。“以”作为文言词用法非常复杂, 具体总结归纳如下:1.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 译为“用、拿、把、按照”。例: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再如《赵普》中“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如《赵普》中“普跪而拾之以归”, 《黔之驴》“船载以入”, 这种用法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极为罕见。表示目的, 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可译为“因”, “因为”, “由于”。例: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再如《论语》中“是以谓之文也”。3.用作副词, 译为“已”, “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这种用法是属于通假字的用法。当然苏教版语文书上还有一些关于“以”的特殊用法, 这里列举一二, 希望有用。“以”理解为“如”的意思, 在《三峡》中“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以”也可以理解为“如果”的意思, 在《捕蛇者说》中“以啮 (niè) 人, 无御之者”。

四.“于”的常见用法。1.表示对象, 译为“对, 对于, 向”。如《愚公移山》中“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2.表示处所, 译为“在, 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3.表示处所, 译为“到”。如《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 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五.“而”的常见用法。1.表示并列, 相当于“而且”、“又”、“和”, 有时可不译。如《论语》“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2.表示承接关系, 相当于“并且”、“就”, 有时可不译。如《论语》“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3.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如《论语》“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4.表示修饰关系, 即连接动词和状语, 相当于“着”、“地”等, 或不译。如《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中“围而攻之而不胜”。

新增文言文虚词指导与训练 第4篇

一、乎

1.作助词用

①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③用在句末,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④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如: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⑤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可不译。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⑥作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如: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作介词用

相当于“于”,可译作“在”“对”“比”“向”等。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二、也

1.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或感叹语气的。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③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④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句中语气词

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三、者

1.作结构助词用

①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性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或事物。可译为“……的(人、事、物、情况)”。如: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②用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件”等。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如: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魏公子列传》)

④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或“……的话”。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⑥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⑦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2.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语气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日食饮得无衰乎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夫夜叫,乱者四应

D.此三者,吾遗恨也

二、语段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然陵不死,有所为也

A.是岁,元和四年也

B.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C.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B.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B.①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C.①灭名不如报德也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①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参考答案

1.A(例句和A项均表测度语气,吧;B作词尾,“……地”;C表反问语气,呢;D介词,相当于“于”)

2.D(例句和D项均为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A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呢;B表判断语气,可不译;C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呢)

3.B(例句和B项均为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A用于否定词后,“……的话”;C用在动词后面,指人;D用在数词后边,“……件”)

4.C(例句和C项均为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A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B表示肯定语气的;D表示感叹语气的)

5.A(例句和A项均为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性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或事物;B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C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D放在后置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文言虚词基础训练题 第5篇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者”字与例句加点“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⑤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⑦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⑧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⑨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⑩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焉”字与例句加点“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例:犹且从师而问焉

①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④且焉置土石;⑤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⑦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⑨盘盘焉,镅桑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何”字与例句加点“何”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例:大王来何操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⑤徐公何能及君也;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⑧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⑨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则”字与例句加点“则”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此则寡人之罪也;④贾人冬则资皮,夏则资;⑤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⑦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五、下列句子中加点“若”字与例句加点“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例:视之,形若土狗

文言虚词训练教师版 第6篇

文言词语归纳——虚词部分

2011年8月16日

一、虚词 【而】

1、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归有光)

2、动词 如,像。军惊而坏都舍(《察今》/《吕氏春秋》)

3、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并列关系。(1)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苏轼)(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韩愈)

(3)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4)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王勃)(5)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司马迁)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欧阳修)

4、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修饰关系。(1)扣舷而歌之(《赤壁赋》/苏轼)(2)吾尝跂而望矣(《劝学》/荀子)(3)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左传》)(4)决起而飞(《逍遥游》/庄子)(5)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5、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顺承关系。(1)耳得之而为声(《赤壁赋》/苏轼)(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荀子》)(3)叩关而攻秦(《过秦论》/贾谊)(4)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战国策》)(5)抢榆枋而止(《逍遥游》/庄子)(6)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李贺小传》/李商隐)

6、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转折关系。(1)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李贺小传》/李商隐)(2)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3)顺风而呼,声非加急也,而闻者彰(《劝学》/《荀子》)(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庄子)(5)怀帝阍而不见(《滕王阁序》/王勃)

7、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因果关系。(1)其远而无所至极耶(《逍遥游》/庄子)(2)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贾谊)(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贾谊)

8、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递进关系。(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2)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9、连词 表示前后连个词或连个词组之间的假设关系。(1)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柳宗元)(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论语》)【乃】

1、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欧阳修)(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陆游)

2、副词 于是,就。

(1)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张衡传》/范晔)(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司马迁)(4)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传》/班固)(6)三年,乃流王于彘(《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3、副词 才。

(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司马迁)(3)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班固)(4)羝乳乃得归(《苏武传》/班固)(5)十年乃成(《张衡传》/范晔)

4、副词 却,竟。

(1)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韩愈)(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陶渊明)

5、副词,表示判断 是,就是。(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司马迁)(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荆轲刺秦王》/《战国策》)【与】

1、动词 给予、送给。(1—4均读yǔ)(1)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苏武传》/班固)(2)欲与亚父(《鸿门宴》/司马迁)(3)则与斗卮酒(《鸿门宴》/司马迁)

2、动词 结交,亲附。

(1)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苏洵)(3)夫人之相与(《兰亭集序》/王羲之)

3、连词 和、跟、同,表示并列。(1)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班固)(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司马迁)(3)落霞与孤鹜齐飞(《滕王阁序》/王勃)(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苏轼)

4、介词 和、跟、同,表示动作的对象。(1)复与疏钟相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2)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司马迁)(4)相如闻,不肯与会(《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5)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司马迁)(6)却与小姑别(《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

5、动词 赞许,读yù。(1)吾与点也(《侍坐》/《论语》)(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6、动 帮助。

(1)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泷冈阡表》/欧阳修)【若】

1、动词 像,如同。

(1)若合一契(《兰亭集序》/王羲之)(2)其险也若此(《蜀道难》/李白)(3)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4)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李贺小传》/李商隐)

2、动词 相同,差不多。

(1)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韩愈)

3、动词 及,比得上。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庄子)

(2)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列子)(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4、代词 你,你的。(1)若入前为寿(《鸿门宴》/司马迁)(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3)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班固)

5、连词 表示假设,如果。

(1)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2)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左传》)(4)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乎】

1、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对”“比”“向”等(1)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苏轼)(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韩愈)(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屈原)

(5)定乎内外之分(《逍遥游》/庄子)

2、助词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和“呢”。(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韩愈)(2)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苏轼)(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司马迁)(5)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3、助词 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和“呀”。(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韩愈)(2)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归有光)

4、助词 用在句末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和“呢”。(1)其皆出于此乎(《师说》/韩愈)(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5、助词 用于形容词词尾。(1)浩浩乎入冯虚御风(《赤壁赋》/苏轼)(2)郁乎苍苍(《赤壁赋》/苏轼)

6、助词 用于句中表停顿。

(1)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苏轼)(2)将往观乎四荒(《离骚》/屈原)(3)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并序)》/陶渊明)[者] 1.助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指人或事物。

(1)后之览者(《兰亭集序》/王羲之)

(2)而莫之夭瘀者(《逍遥游》/庄子)

(3)知来者知可追(《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苏轼)

2.助词,用于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种事物,表示几岁的人

(1)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欧阳修)

(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孟子》)3.助词,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的时候”或“„„的话”,也可不译

(1)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司马迁)

(2)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司马迁)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

4.助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司马迁)

(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班固)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荀子>)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韩愈>)(5)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庄子)

(6)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贾谊)5 助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1)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逍遥游》/庄子)

(2)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贾谊)(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司马迁)(4)仆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5)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6.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句末,相当于“哉”字,或者表示陈述句的结束,相当于“也”或“矣”。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侍坐》/《讼语》)

(2)客何为者?(《鸿门宴》/司马迁)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司马迁)7.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群臣侍殿下者(《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2)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苏轼)

(3)马之千里者(《马说》/韩愈)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矣] 1.助词,表示陈述语气。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2)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王羲之)

(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中矣(《鸿门宴》/司马迁)

(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5)日已尽矣(《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6)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贾谊)2.助词,表示感叹语气。(1)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王羲之)(2)自分已死久矣(《苏武传》/班固)

(3)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滕王阁序》/王勃)(4)然是中有深趣矣(《山中志裴秀才迪书》/王维)

(5)民不堪命矣(《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3.助词,表示命令或请求语气。

(1)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

(2)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3)须臾,豹曰:“廷椽起矣!”(《西门豹治邺》/褚少孙)[之] 1.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韩愈)

(2)商君佐之(《过秦论》/贾谊)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荀子》)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范晔)

(6)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韩愈)2.代词,表近指,可译成“这”“此”“这些”等。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韩愈)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韩愈)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4)苏秦、杜赫之属(《过秦论》/贾谊)

(5)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李贺小传》李商隐)3.动词,到„„去,往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庄子)

(2)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王羲之)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司马迁)

(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4.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离骚》/屈原)(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李密)(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司马迁)(4)舞幽壑之潜蛟(《赤壁赋》/苏轼)(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6)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助词,相当于“得”,放在补语和中心词之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6.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韩愈)

(2)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3)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屈原)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7.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鸿门宴》/司马迁)

(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我之谓也(《秋水》/庄子)8.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高余冠之岌岌兮(《离骚》/屈原)

(2)长余佩之陆离(《离骚》/屈原)(3)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苏轼)(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荀子>)(5)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李贺小传》李商隐)(6)仰观宇宙之大(《兰亭集序》/王羲之)

9.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一些动词之后,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双音节,知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1)当此之时(《过秦论》/贾谊)

(2)少之长吉气绝(《李贺小传》李商隐)

(3)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4)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于] 1.介词,表对象,可译为“对”“对于”“向”等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司马迁)

(2)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4)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白居易)2.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在„„中”等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苏轼)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范晔)(3)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4)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5)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司马迁)(6)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

3.介词,表起始,可译为“自”“从”等(1)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2)月出于东山上(《赤壁赋》/苏轼)(3)皆出于此乎(〈师说〉/韩愈)(4)财用于是乎出(《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5)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4.介词,表终结,可翻译成“到”

(1)三年,乃流王于彘(《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2)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班固)

(3)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张衡传》/范晔)

(4)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5.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劝学》/<荀子>)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3)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司马迁)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

(5)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李密)

(6)师不必贤于弟子(《鸿门宴》/司马迁)6.介词,表被动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苏轼)

(2)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3)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欧阳修)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韩愈)7.介词,引出原因,可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韩愈)8.介词,译为“跟”“同”“和”

(1)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陈寿)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9.和“是”组成复音虚词,放在句首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

(1)于是项伯复夜去(《鸿门宴》/司马迁)

(2)于是饮酒乐甚(《赤壁赋》/苏轼)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贾宜)

(4)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贾宜)

(5)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焉] 1.代词,相当于“之”

(1)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2)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疑问代词,译为“什么”“怎么”“哪里”。

(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2)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列子》)

(4)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3.兼词,相当于“于何”“于之”。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荀子>)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荀子>)

(3)朝济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4)弛椒丘且焉止息(《离骚》/屈原)

(5)置杯焉则胶(《逍遥游》/庄子)

(6)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韩愈)

4、助词 表感叹语气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荀子》)(2)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於是于有叹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4)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5、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杜牧)(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苏轼)【则】

1、连词 表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就、便。(1)故木受绳则直(《劝学》/《荀子》)(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庄则入为寿(《鸿门宴》/司马迁)(4)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司马迁)(5)既其出,则或救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王安石)(6)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庄子)

2、连词 表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韩愈)(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六国论》/苏洵)(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庄子)(4)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则:即使)(《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3、连词 表并列关系。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韩愈)(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苏洵)

4、连词 表转折、让步关系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李密)(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李密)(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韩愈)

5、副词 起强调和确认作用,相当于“是”“就是”“倒是”(1)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范仲淹)(2)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归有光)【为】

1、动词 泛指“做”的意思,根据“做”的宾语不同可以译为不同的助词,如“写”“当”“举行“治理”“凝结”“演奏”等。

(1)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并序)》/白居易)(2)时人伤之,为诗云而(《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3)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荀子》)(5)吾所以为此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6)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2、动词 作为,当作,成为。(1)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六国论》/苏洵)(2)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3)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王羲之)(4)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王羲之)(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6)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司马迁)

3、助词 认为,以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司马迁)

4、动词 是

(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司马迁)(2)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王羲之)(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5、介词 表对象,给,替;向,对。

(1)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司马迁)(3)君为我呼入(《鸿门宴》/司马迁)(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司马迁)(5)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并序)》/白居易)(6)为之奈何(《鸿门宴》/司马迁)

6、介词 表原因,因为(1)避暑而暑为之退(《芙蕖》/李渔)(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天论》/《荀子》)(3)非为织作迟(《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

7、介词 表目的,为了

(1)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子为父死,亡所恨(《苏武传》班固)

8、介词 表被动

(1)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司马迁)(3)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贾谊)(5)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班固)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9、助词 常用在疑问句末,表示反问或感叹。

(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司马迁)(2)何以汝为见(《苏武传》班固)(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庄子)

10、强调后面的动词或名词,不译。呕哑嘲哳难为听(《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所】

1、助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的词组(“所”字结构),具有指示兼称代作用,表示“„„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1)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战国策》)(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荀子》)(3)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王羲之)(4)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苏轼)

(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王羲之)

2、跟介词“为”相呼应,构成“为„„所„„”,表示被动。(1)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班固)

(2)不者,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3)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4)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李贺小传》李商隐)

3、跟“以”组成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原因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韩愈)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5)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战国策》)(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司马迁)(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4、跟“以”组成复音虚词“所以”,表示手段和凭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韩愈)(2)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王羲之)(3)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5、名词,处所,地方

(1)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班固)(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蒲松龄)

6、表示大概约数目,相当于“许”,译为“左右”“上下” 父去里所,复还(《留侯世家》司马迁)【何】

1、疑问代词,作谓语,问原因。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贾谊)

2、疑问代词,作宾语

(1)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序》王勃)(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司马迁)(3)而又何羡乎(《赤壁赋》苏轼)(4)何为其然也(《赤壁赋》苏轼)(5)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3、疑问代词,作定语(1)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并序)》/白居易)(3)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班固)

(4)问君西游何时还(《蜀道难》李白)

4、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

(1)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沛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5、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杜甫)(2)来时甚急,去后何迟(《长亭送别》王实甫)(3)开国何茫然(《蜀道难》李白)(4)青泥何盘盘(《蜀道难》李白)

6、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等(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司马迁)(3)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班固)【以】

1、介词,把;用;拿。

(1)以精铜铸成(《张衡传》范晔)(2)輮以为轮(《劝学》/《荀子》)(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范晔)(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庄子)(5)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6)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李密)

2、介词,依据,凭借;按照。(1)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司马迁)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3)猥王卑贱,当侍东宫(《陈情表》/李密)(4)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5)以告,则杀之(《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3.[介词]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1)以此下心意,慎勿违我语(《孔雀东南飞(并序)》)(2)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臣以供养无主(《陈情表》/李密)(4)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班固)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连词]表示承接、并列、修饰关系,相当于“而”。(1)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司马迁)(2)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司马迁)(3)夫夷以近(《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4)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5)景翳翳以将入(《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6.[连词]表示目的,用来,来。

(1)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王安石)7.[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8.[副词]同“已”,已经,表时间。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司马迁)【其】

1.[代词]他、她、它;他的、她的、它的。(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韩愈)(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韩愈)(5)无失其时(《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7)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代词]那,那些。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韩愈)(2)君之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4)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其冬,乃令盗武牛羊(《苏武传》/班固)3.[代词]多用在数词前,相当于“其中,其中的”。(1)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苏轼)

(2)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彭端淑)(3)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班固)

4.[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译为“我的”或“我(自己)”。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助词]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1)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欧阳修)(4)其皆出于此乎(《师说》/韩愈)6.[助词]无义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2)既其出(《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7.[连词]用于句首,表示假设,译为“如果”,表示选择,译为“是„„还是„„还是„„”(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韩愈)【然】

1.[连词]这样,那样。(1)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司马迁)(2)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孟子)(3)輮使之然也(《劝学》/荀子)(4)同事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并序)》)(5)悉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6)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传》/班固)2.[连词]表示转折,不过,然而。(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司马迁)(2)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然是中有深趣矣(《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3.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1)沛公默然(《鸿门宴》/司马迁)(2)铮铮然有京都声(《琵琶行》并序/白居易)(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并序/白居易)(4)未数数然也(《逍遥游》/庄子)(5)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孔雀东南飞(并序)》)(6)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王安石)(7)满目萧然(《岳阳楼记》/范仲淹)4.[形容词]表肯定“对,正确”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司马迁)【且】

1.[连词]表示并列,译为“又”。

居一二日,[萧] 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司马迁)2.[连词]表示递进,“而且”、“并且”。(1)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磐石方且厚(《孔雀东南飞(并序)》)

(3)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3.[连词]表示递进,“况且,再说”。

(1)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且君尝为晋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左传)4.[连词]表示让步,先让步,后推进一层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尚且、还”。(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司马迁)(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韩愈)5.[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王勃)6.[副词]姑且,暂且。

(1)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并序)》)(2)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并序)》)7.[副词]将要,快要。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2)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且适南冥也(《逍遥游》/庄子)

8.[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贾谊)【也】

1.[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韩愈)(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司马迁)(3)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庄子)(4)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班固)2.[助词]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1)修禊事也(《兰亭集序》/王羲之)

(2)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李密)(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4)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3.[助词]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3)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贾谊)4.[助词]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天苍苍而高也(《李贺小传》/李商隐)(3)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司马迁)

5.[助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

(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韩愈)(2)水之积也不厚(《逍遥游》/庄子)

(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因】

1.[介词]依照,凭借,根据。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因驮黄檗人往(《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3)因河为池(《过秦论》/贾谊)2.[介词]经由,通过。

(1)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班固)3.[动词]沿袭,遵循/随着,顺着。(1)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贾谊)(2)因其固然(《庖丁解牛》/庄子)4.[介词]趁着。

(1)不如因善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因厚贿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班固)(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司马迁)5.[连词]于是,就。

(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司马迁)(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4)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并序)》)6.[名词] 机会,缘故,缘由。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并序)》)【哉】

1.[助词]表示感叹语气

(1)危乎高哉(《蜀道难》/李白)(2)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岂不痛哉(《兰亭集序》/王羲之)2.[助词]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语气。

(1)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庄子)(3)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上一篇:学习: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下一篇:弘扬长征魂同筑中国梦主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