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

2024-06-01

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精选6篇)

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 第1篇

四、简述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1、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特点

意大利歌剧产生于巴罗克时期,并在这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辗转于意大利各大城市,期间它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影响了欧洲各国。佩里和卡契尼等作曲家使歌剧初具雏形,蒙特威尔第和A.斯卡拉蒂使歌剧趋于完善,并使它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后意大利歌剧在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真实主义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最关键。

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大约是19世纪前后的100多年,该时期的音乐不像巴罗克音乐那样壮观、华丽,在细节上精致修饰;也不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具有精练、朴实的音乐语言,形式结构明晰匀称;它更多地强调个性与自我感受,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世界,体现了浪漫主义所特有的激情。浪漫主义音乐的这些特点都在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中得到了体现,它强调强烈的感情渲染、个人主义精神的展现以及强烈的个性表现,重视歌唱性和抒情性,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创作宗旨,反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形式和内容,作曲家们期望最大程度地体验各种感受。这些都是当时意大利歌剧的鲜明特点。

2、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发展的背景

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和成熟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整个19世纪意大利人民都在为民族统一和独立而斗争,所以民族主义问题成为影响当时音乐发展的主要因素。浪漫主义者强调音乐文化的民族精神,作曲家们也在关注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这使得一些民族文化复兴运动高涨的国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音乐。同时,浪漫主义思潮与现实的民族斗争结合在一起,带来了意大利文化的繁荣,使18世纪末衰退的歌剧艺术重获新生。虽然浪漫主义因素对欧洲各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对意大利歌剧来说,它没有像德奥或法国音乐那样具有激进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是更多地扎根于本民族生活的原有传统,遵循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和歌剧体裁的传统,所以浪漫主义因素只是逐步地渗入意大利歌剧。意大利喜歌剧和正歌剧两种体裁直到19世纪仍然并存发展,但是它们的基本任务从体现民间生活转向为发展民族文化而斗争,使歌剧艺术受到时代生活的影响而形成新的风格。

3、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过程

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从罗西尼开始,经过贝里尼、唐尼采蒂到威尔第早期,内容主要体现了爱国情感与英雄主义。到威尔第的创作后期,出现了新的音乐潮流——真实主义歌剧,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1890)、列昂卡瓦洛的《丑角》(1892)、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1894)等作品是推动这股潮流向前发展的代表作。真实主义歌剧不仅保持了真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特点,而且还继承了来自法国比才《卡门》的现实主义传统。

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代表作曲家: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最多产的作曲家,他生活在浪漫主义早期,是古典主义歌剧与浪漫主义歌剧过渡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他创作的近四十部歌剧为意大利歌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色彩,他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语言生动,形式自由,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威廉·退尔》则是大歌剧的经典作品,为19世纪的歌剧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他在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歌剧改革,缩小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别,把歌剧中独立的分曲形式发展成“场”的结构,并在音乐高潮时创用了“罗西尼渐强” 的表现方式。他复兴了意大利歌剧艺术,使它与德国歌剧、法国歌剧形成抗衡。如果把1820——1850年称为美声时期,那么罗西尼就是这个美声时期的缔造者。他为歌剧带来了神奇和欢笑,使人们重新回忆起意大利歌剧一枝独秀的魅力。

唐尼采蒂(Gactano Donizetti,1797-1848)和贝里尼(V.Bellini,1801-1835)延续和发展了罗西尼的歌剧风格,前者旋律丰富多彩,炫耀声乐技巧,由于过多强调感官上的愉悦而缺乏内涵,但对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拉美摩尔的露西亚》和《爱的甘醇》是他的倾情之作;后者重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强调音乐的表情作用,旋律纯朴自然而富有感染力,《诺尔玛》、《清教徒》,特别是《梦游女》,以其抒情和细腻令人陶醉。他们使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逐渐成熟,通过努力确立了意大利歌剧的地位。意大利歌剧在唐尼采蒂、贝里尼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超越这两位大师的作曲家出现,直到威尔第的出现才真正使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有了起色,并将它发展到极致。威尔第(Giusppe Verdi,1813-1901)是一位革新者,他受民族独立运动思潮的影响,作品内容涉及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使意大利歌剧摆脱了思想和创作方面的危机;他把意大利的文学艺术和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具有崇高思想,又被人们广泛接受。音乐上,他在大多数歌剧作品中依旧遵循分曲结构的写法,同时又着重研究瓦格纳歌剧的特点,并对它分场而不分曲的结构和主导动机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在保持民族风格与传统习惯的同时,创作出富于戏剧力量、光彩动人的旋律。他一生共创作了26部歌剧,较著名的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唐·卡洛斯》、《阿伊达》、《奥赛罗》。威尔第创造出真正意义的现实主义歌剧,他使意大利歌剧传统在欧洲浪漫主义时代,不仅保持着民族本色,而且焕发出勃勃生机。

到19世纪晚期,欧洲文学界掀起了以法国左拉(1840-1902)为代表的真实主义运动,同时意大利也兴起了真实主义文艺思潮。真实主义作家们力求真实地描写和表现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并客观地再现生活。第一部真实主义歌剧是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1945)创作的《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这部歌剧吸引了众多观众,开真实主义歌剧的先河,并确立了真实主义歌剧作为一种风格流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紧随其后的另一部作品《丑角》(Paliacci英文译为“Punchinello”或“Clown”)是同一时期作曲家列昂卡瓦洛(Ruggiero Leoncavallo,1857—1919)的杰作,虽然《丑角》的音乐不如《乡村骑士》那么优美,但它却更获得群众的理解,更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情景。在同一时期最卓越的作曲家当属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他创作了一批具有真实主义歌剧特征的经典作品,如《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等。他的歌剧结构简练,力求直接地表达剧本所提示的戏剧感染力,注重旋律与戏剧的贯穿发展,抛开咏叹调与宣叙调截然分开的传统,善于用音乐渲染气氛;擅长塑造各种柔弱的、生活苦难的妇女形象,如绣花女咪咪、歌伎巧巧桑、歌女托斯卡、女仆柳儿等;另外他还喜欢把东方异国情调的音乐作为创作素材。普契尼歌剧改变了意大利歌剧只重人声不重器乐的状况,他在继承威尔第等大师传统的基础上,揭开了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新篇章。

4、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影响

意大利歌剧从16、17世纪开始,经过了18世纪的歌剧改革,到19世纪的成熟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它们使意大利歌剧的结构更完美,也使音乐、舞蹈、文学、舞美、音响等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构成歌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内容、旋律、美声演唱等,对当时的欧洲各国甚至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何谓真实主义歌剧?

真实主义歌剧是在真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晚期在意大利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真实主义歌剧描写的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贫苦生活,力求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真实主义歌剧中往往会出现在原始情感冲动下做出的暴力、凶杀等行为,戏剧发展紧迫迅速,舞台人物性格突出,生活环境描写富有色彩,音乐与民间歌舞密切关联,且旋律易记动听。

马斯卡尼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与列昂卡瓦洛的两幕歌剧《丑角》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典型代表,这两部作品经常同场演出,故有“骑士”与“丑角”之称。普契尼的《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品。

三、简述浪漫主义时期法国歌剧的发展?

19世纪法国歌剧处在一个动荡的发展时期,这种动荡来自几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称帝,使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变化,白天观看断头台,晚上蜂拥看歌剧,从而导致歌剧从内容到体裁发生了变化。其二,受奢华的巴黎文化市场的影响。当时巴黎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在那里崭露头角,音乐艺术人才蜂拥而至,由此也带来了歌剧的发展变化。其三,受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影响。许多作曲家遵循格鲁克歌剧改革的主张,不断尝试歌剧的创作。其四,受到法国自身民族歌剧的影响。浪漫主义歌剧在法国抒情悲剧和喜歌剧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19世纪前后法国产生了几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歌剧,以下进行简要阐述。

1、拯救歌剧(rescue opera)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拯救歌剧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800年前后)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歌剧内容中代表封建恶势力的阴谋终不能得逞,受迫害的一方总能在悲剧的最后一刻被拯救出来。这种歌剧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和时代特征,它随着大革命的产生而形成,同时也随着大革命的衰退而消失。

格雷特里(André Ernest Modeste Grétry,1741-1813)的《狮心王理查》一般被认为是第一部拯救歌剧;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歌剧《菲岱里奥》在题材选择上也受到法国拯救歌剧的影响,同样成为拯救歌剧的代表作品。

2、大歌剧(grand opera)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大歌剧是19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法国的一种严肃歌剧,相对于当时的喜歌剧。它通常是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剧,反映历史性内容,追求奢华的舞台效果,在剧中穿插华丽的芭蕾舞场面,不用干念宣叙调,采用大合唱和大乐队等宏大场面。

最重要的代表作是迈耶贝尔的《新教徒》、《非洲女郎》。

3、轻歌剧(opera buffa)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轻歌剧与喜歌剧一样,是一种生活气息与娱乐性较强的歌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与大歌剧相对,与18世纪的喜歌剧相仿。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常带有讽刺性,用说白代替宣叙调,旋律取自当时流行的音乐,通俗易懂,结构短小,多采用独幕形式。

该体裁的奠基人是德裔法国作曲家奧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代表作品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

4、抒情歌剧(lyric opera)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抒情歌剧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是一种规模介于大歌剧与轻歌剧之间的歌剧形式,它的篇幅比一般喜歌剧长,但没有大歌剧的浮华。风格与喜歌剧一样,轻松愉悦,重视对人物心理及情感的细致刻画。它没有大歌剧的沉重与夸张,却经常安排大歌剧形式所必备的舞蹈场面,内容多采用文学名著中有关爱情的情节,音乐为一些常见的歌曲、舞曲和进行曲,注重抒情旋律的感染力,以说白代替宣叙调。代表作品有古诺(Francois Gounod,1818-1893)的《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马斯涅(F.Massenet,1842-1912)的《曼侬》、《泰伊斯》;托玛斯(A.Thomas,1811-1896)的《迷娘》;圣-桑斯(C.Saint-Sa?ns,1835-1921)的《参孙与达里拉》等。

5、比才与歌剧《卡门》

比才(G.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他的早期作品受意大利罗西尼等人的影响,倾心于意大利流畅的旋律风格。直到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的问世,他自身的音乐才华才真正显示出来,1875年创作的歌剧《卡门》(Carmen,1875)成为法国及世界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是至今上演最多,流行最广的歌剧作品之一。比才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歌剧《卡门》上,该剧取材于梅里美的小说《嘉尔曼》。这部作品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倾向,不仅震动了当时法国的歌剧界,对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以及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歌剧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歌剧《卡门》的结构为传统的分曲形式,同时借鉴了瓦格纳的主导动机手法,用西班牙音调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如《哈巴涅拉》、《斗牛士之歌》等。剧中贯穿着爱情、仇恨、欲望等内容,且不失光彩亮丽、生机勃勃的动人情节,具有独特的戏剧魅力。其流畅的旋律继承了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传统,给人以至美的享受。该剧被视为法国歌剧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至今西方音乐史中最突出的几部歌剧之一。

法国大歌剧和抒情歌剧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巴黎成为欧洲重要的歌剧艺术中心。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法国大革命的动荡,中产阶级的解放,和拿破仑帝国的城市文化生活发展都为歌剧发展提供了条件。大革命时期,巴黎的中产阶级经历了压迫与解放,所以他们特别偏爱“拯救歌剧”(rescue operas),其情节常是忠诚的爱人甘愿冒一切危险去拯救身陷囹圄的英雄。如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1760—1842,意大利作曲家)的《两天》和在歌剧创作方面钦佩凯鲁比尼的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菲岱里奥》。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大歌剧(grand opera)。这是一种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剧,史诗或历史性内容,带有芭蕾舞,注重大场面,运用大合唱和大的管弦乐队。作者有时为了追求轰动的舞台效果和跌荡的情节不惜牺牲戏剧展开的逻辑。奥柏(Daniel Auber,1782—1871,法国作曲家,凯鲁比尼的学生)的《波蒂契的哑女》可称为第一部大歌剧。

而使大歌剧在30年代影响广泛的是梅耶贝尔(GiacomoMeyerbeer,1791—1864)。这位德国人起初写作意大利歌剧,后来专心研究法国历史和艺术,创作了《恶魔罗勃》、《胡格诺教徒》、《先知》和《非洲女》等作品。他的歌剧声乐风格华丽,追求大乐队,多喜用升降号的调性,转调频繁,追求舞台戏剧效果。法国大歌剧对法意两国的许多重要歌剧作家都产生了影响。

同时吸取了大歌剧和喜歌剧的因素,法国作曲家在19世纪下半叶又创造出一种新的歌剧体裁——抒情歌剧(opera-lyrique)。抒情歌剧多有牵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感染人的旋律。作曲家们重又选择了那些著名的爱情故事作为歌剧题材:托马(Ambroise Thomas 1811—1896)的《迷娘》、古诺(charlesGounod,1818—1893)的《浮士德》和《罗米欧与朱丽叶》、马斯内(Jwles massenet,1842—1921)的《曼侬》、圣桑(CainilleSaint—Saens,1835—1921)的《参孙与达里拉》。

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的《卡门》也是创作于这一时期。尽管它初演并不成功,但现在是最流行的一部法国歌剧。比才反对当时歌剧的伤感或神话的故事情节,他选材方面的现实主义倾向预示了19世纪末的歌剧新潮流。《卡门》戏剧场景和音乐表现出异国情调(比才早期歌剧已有此特点),富有表现力的色彩性旋律,强烈的西班牙节奏,清晰的配器,形成一种清新的音乐风格,音乐在表现人性的本质和激情方面的成功,使其成为一部完美的抒情悲剧。

二、简述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歌剧的发展?

1、威伯——西欧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1)生平简介:威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歌剧的先行者。和许多浪漫主义艺术家一样,威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舞台上发挥了他的天赋之才,同时又是一位评论家、作家。威伯的音乐创作领域很广,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体现在歌剧和钢琴作品两方面。

(2)代表作品:歌剧《魔弹射手》、《奥伯龙》等,钢琴曲《邀舞》等。(3)艺术成就:

① 《魔弹射手》的诞生(1821年首演于柏林)标志着欧洲歌剧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开始,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之作,威伯也被誉为西欧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② 威伯的《魔弹射手》使德国歌剧摆脱了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它的特点在于:吸收了德国歌唱剧的特征,用说话代替宣叙调,咏叹调中常渗透着民谣素材,音乐描写着重于渲染气氛,富有浪漫的幻想性。歌剧序曲与剧情联系紧密,而且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这些特征为瓦格纳的歌剧开辟了新的道路,并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捷克、波兰等民族歌剧的兴起。

③《邀舞》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的一首杰作,乐曲描绘了舞会前相互结识、交往、邀舞的生动过程。这首钢琴作品后由柏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

2、瓦格纳——浪漫主义歌剧的改革者、乐剧的倡导者

(1)生平简述:瓦格纳(Wagner,Wilhelm Richard,1813-1883),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在德国音乐界,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曲家像瓦格纳那样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他顽强地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改革歌剧、倡导乐剧,从而奠定了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同时,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几乎找不到像瓦格纳那样,在世界观、创作之间存在明显矛盾的音乐家。

(2)主要作品: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3)艺术成就:

① 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 Musikdrama)。

② 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③ 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

④ 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附相关概念注解:

(1)整体艺术(Das Gesamtkunstwerk):“整体艺术”是瓦格纳在《未来艺术作品》中,针对戏剧作品提出的概念,认为音乐戏剧应该仿照古希腊艺术,成为一种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的综合体。(2)乐剧(Das Musikdrama):1848年瓦格纳在他的《罗恩格林》问世之后,用乐剧指代他的歌剧。乐剧将文学与诗歌、历史与神话、舞台与建筑、音乐与戏剧创作融为一体,是一种整体性的戏剧艺术。

(3)无终旋律(unendlich Melodie):是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采用的音乐手法。在戏剧中,音乐自始至终不停顿地向前发展,取消了传统歌剧中割裂戏剧的分曲结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没有咏叹调、宣叙调之分,声乐富于朗诵性,在叙述的同时也带有抒情性,这种不间断连贯发展的乐剧音乐形式被称为“无终旋律”。

(4)主导动机(Das Leitmotiv):也称主导主题。在大型音乐作品如歌剧、舞剧及标题作品中,用以象征某一特定人物、事件、情景或情感,并始终与所象征的人物或剧情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音乐片断,被称为主导动机。主导动机具有标签和符号的意义,1877年沃尔错根从主导动机的角度研究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众神的黄昏》后,人们才开始用Leitmotiv这个词。㈡德奥艺术歌曲 教材第43页、45页

带伴奏的独唱歌曲在文艺复兴后期兴起于意大利,但是这种写作势头并没有在意大利等国家持续下去,因为意大利人后来更热衷于创作更为精致而复杂的歌剧咏叹调;而后法国人则热衷于写芭蕾音乐;英国在这方面的创作长期处于停顿状态,连改编民歌这类事情,也邀请外国人海顿和贝多芬代劳;只有在德国,这种艺术歌曲在18世纪下半叶古典时期有了初步的兴盛,而且顺利的导致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空前繁荣。

19世纪初,欧洲兴起了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时期人们追求崇高的理想和热烈的情感表现,追求个性化的表现方式。艺术歌曲狭义上就是特指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奥艺术歌曲。因为歌曲有歌词的内容,能直接的反映人的心理和感情或大自然的景色,与交响乐相比,更容易被人的思想所接受,因此,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都喜欢用诗人的作品来谱写歌曲。以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为典范。歌德、席勒、海涅等伟大的文学家们为歌曲创作提供了无数优美的诗歌。如歌德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野玫瑰》、《魔王》,海涅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莲花》等等。诗人们的作品具有非常优美的韵律、节奏,丰富的情感,多变的形式,为音乐家们创作优秀的艺术歌曲奠定了极其有力的基础。

德国艺术歌曲从起源到它的鼎盛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歌曲之王”舒伯特的出现,使艺术歌曲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向更广阔的情感世界发展。德国艺术歌曲开创了世界音乐曲献的新纪元,所以“Lied”成为艺术歌曲的代名词。

德奥艺术歌曲以其特殊的创作体裁和演唱形式在世界音乐宝库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有着她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它使我们看到了世界艺术大师们在声乐史上的不朽贡献,也使我们从中了解了世界各国音乐大师们的思想、境遇和他们丰富的情感。她还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艺术歌曲的发展,以及他们的音乐创作风格。㈢德奥艺术歌曲的特点

德奥艺术歌曲之所以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艺术歌曲的歌词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从德国的艺术歌曲大师们的声乐作品看来,全都出自于著名诗人的诗歌内容。由此奠定了艺术歌曲的歌词内容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在艺术歌曲中歌词与音乐得到完美的结合。音乐因诗歌的启迪引发作曲者和听众无尽的联想;诗歌因音乐的演示达到更高的境界。

2.艺术歌曲的音乐细腻精致,严谨规范,整体感强。旋律浪漫而富有生活感。

因为作曲家的灵感来自于诗歌的启迪,所以他们的曲调流畅优美,既有浪漫色彩,又贴近生活。但歌曲创作手法严谨,自由而不松散。启、承、转、合,整体结构非常鲜明。3.艺术歌曲的伴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艺术歌曲区别于其他歌曲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非常强调歌曲伴奏的表现力。艺术歌曲的伴奏多数用钢琴来伴奏。伴奏部分在作曲家的手下和歌曲旋律相得益彰,互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旋律音乐和伴奏音乐的交融,构成了艺术歌曲完美的意境 4.艺术歌曲的演唱细腻准确和精美。

一般来说艺术歌曲都出自于有素养作曲家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声乐独唱曲,因而艺术歌曲的演唱主要采用美声唱法。尤其是德奥艺术歌曲,由于旋律细腻流畅的线条,决定了典型的艺术歌曲的演唱必须是讲究音色的变化和音量的控制。它的演唱不同与歌剧的演唱。总体来说艺术歌曲需要柔和而又精美的演唱,就象潺潺的溪水轻柔的流向远方。但每个国家的艺术歌曲演唱的风格还有差别。要想真正唱好艺术歌曲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独到的理解力。

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 第2篇

我坐在门楼下,观赏

这白昼的余辉照临

工作的最后的时光。

在沿着夜色的田野,

我凝望着一个衣衫

褴褛的老人,一把把

将未来的收获播散。

他那高大的黑身影

统治着深沉的.耕地。

你感到他多么相信

光阴的有益的飞逝。

他独在大野上来去,

将种子望远处抛掷,

张开手,又重复开始,

我呢,幽暗的旁观者。

沉思着,当杂着蜚声,

黑夜展开它的影子,

仿佛扩大到了群星

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 第3篇

一、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因素

(一) 受当时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感染

19世纪是欧洲音乐艺术发展比较活跃的时期, 出现了许多流派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 如韦伯、肖邦、李斯特、 舒伯特等, 其中浪漫主义流派在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弗朗茨·彼特 (Schubert, Franz Peter) 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作曲家, 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 他一生总计写下了近千首作品, 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 十四部歌剧、六百多首歌曲等, 其中《钢琴奏鸣曲》《钢琴即兴曲》《C大调交响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 等最为著名, 舒伯特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并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 有其自身因素, 更有一定的社会因素。舒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当时的文艺思潮有很大关系, 他经常与当时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一起谈论诗歌、文艺、 美术, 在这个圈子里, 浪漫主义气息互相渗透, 他的歌曲创作也深受影响, 从而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二) 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 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

舒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不仅广泛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 还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传统。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 他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 起到了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舒伯特崇拜贝多芬, 也深受他的启发和鼓舞。贝多芬的作品具有两重性, 有人称之为“浪漫主义的古典主义”, 而在舒伯特的作品中, 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特质。舒伯特开辟的浪漫主义扎根于古典主义的基础之上, 他的创作手段和形式对后世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在短短31年的生涯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尤其是他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 浪漫性、独特性、幻想性、抒情性都比较强烈, 作品旋律丰富, 让人印象深刻。后期许多浪漫主义音乐家都以舒伯特的作品作为学习依据, 舒伯特比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更懂得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性内涵, 更懂得用心灵构建音乐作品。

二、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 钢琴奏鸣曲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钢琴艺术上, 舒伯特的成就有目共睹;在钢琴音乐方面, 舒伯特一直以自由钢琴演奏家自居。舒伯特创作的钢琴作品中, 奏鸣曲占有重要地位, 他创作了15首完整的钢琴奏鸣曲, 既继承了古典乐派的奏鸣曲形式, 又蕴含着浪漫派奏鸣曲先驱的特性。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汲取了海顿、莫扎特作品中的营养, 主部主题往往带有歌唱性, 常用变奏手法展开音乐, 对比不鲜明, 没有矛盾冲突。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还常常采用小步舞曲、谐谑曲等素材, 其作于1828年的C小调第13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为快板 (Allegro) , 第一主题类似于贝多芬的《三十二变奏曲》;第二乐章篇幅较短, 主部主题不仅自由流畅, 而且表情丰富, 主题非常风趣地呈现出来, 表现出舒伯特作品独特的效果。第三乐章结构为单三部曲式, 主题非常流畅, 中段有明显的强弱对比, 节奏明快,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全曲旋律优美,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 钢琴即兴曲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舒伯特一生创作了许多精致的钢琴作品, 如《钢琴即兴曲》《钢琴奏鸣曲》《流浪者幻想曲》等, 他的作品节奏变化丰富, 旋律线条优美, 作曲技巧新颖、娴熟, 无论是在演奏技巧方面, 还是在情感表达方面, 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浪漫主义音乐家向往个性张扬, 强调主观的抒情与感怀, 浪漫主义音乐体裁多样化, 写作手法上变化较多, 具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如即兴曲、夜曲、幻想曲等。舒伯特的钢琴曲中最耐人寻味、令人耳目一新的应属即兴曲, 即兴曲是浪漫派的重要体裁, 乐曲流畅轻松、活泼欢快, 色彩变幻无穷, 充满新意, 和声丰富厚实而有色彩, 能够带给人一种非常愉悦的感觉;温暖和谐, 光怪陆离, 发音柔和明亮, 带有梦幻色彩, 更富浪漫主义色彩。舒伯特钢琴作品的思想情感非常丰富, 如《流浪者幻想曲》, 反映了舒伯特的创作风格, 被称为舒伯特“灵魂的镜子”, 表现了浪漫主义情怀。

三、结语

舒伯特钢琴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极其浓郁, 这种新的抒情风格为后世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提供了示范, 其展现出来的独特艺术特色, 为后世众多浪漫主义作曲家所传承。

参考文献

[1]曾旭.简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及显著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8) .

[2]步玉琴.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04 (02) .

[3]王岚.古典主义形式和浪漫主义情感的复合体──舒伯特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 (01) .

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 第4篇

关键词:舒伯特钢琴作品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

一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背景

1 音乐中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一词,原来是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首先出现于18世纪的文学中。在作品里,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浪漫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流派之一,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初期浪漫主义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与同法国大革命有关的自由民主思想,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约晚数十年。浪漫主义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的卢梭时代和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它在当时德国得到最初的、最大的繁荣,它的思潮蔓延到整个欧洲,巴黎成为新的中心。初期的浪漫主义是相当理论性的,即使在它的艺术作品中也是如此。

19世纪是音乐艺术发展极其复杂的时期,许多流派与人物都很活跃,浪漫主义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代表,在音乐界产生了浪漫流派。浪漫主义音乐一般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始发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的一种音乐新风格,伴随着浪漫主义的产生而产生,其内容大多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并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抒情题材,表达了音乐家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未来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浪漫主义音乐家强调主观内心的抒情与感怀,强调反映个人,向往个性张扬,强调以人为本。

浪漫主义音乐家也大都是些极度的主观主义者,他们依附于主观的东西而存在,又把主观的东西从个人扩大到社会,从而产生出主观的普遍主义,创作出体现浪漫色彩的音乐作品。浪漫主义音乐家是被大自然充实起来的,把自己沉浸于其中,神秘地感觉自身是和大自然熔为一体的,崇尚自然、渴望无限,这是一种新的文化艺术理念,其性质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也强调色彩,就像绘画、诗歌一样是色彩主义者,音乐家们甚至在世界观方面也是色彩主义者。浪漫主义音乐家寻求的不是有限的、实际的声音现象,而是想象与浪漫思想的影像,此时其音乐作品无不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特性。

2 浪漫派音乐的主要特征

(1)充满个人情感的热烈与表现,出现了标题音乐;(2)对大自然的景物描绘越来越多,而且大多具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3)强调带有民族特点的内容;(4)音乐体裁和各种表现手法各具特色,体裁多样化,如即兴曲、夜曲、幻想曲、无词歌及各种富于民间特点的舞曲等。写作手法上也变化较多,和声风格由功能性趋于色彩性。

本文着重阐述开辟近代浪漫乐派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钢琴作品中所赋予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

舒伯特·弗朗茨·彼特,1797年生于维也纳,1828年卒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一生共写下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六百多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日的旅程》、《天鹅之歌》、《钢琴奏鸣曲》、《钢琴即兴曲》等。

舒伯特之所以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必然有其社会及自身的条件。首先,浪漫主义音乐的发生与文学艺术、诗歌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舒伯特先后与诗人肖伯、马亚霍法同居一室,并且成立了“舒伯特”会,在这个聚会里,人们演唱(奏)音乐,谈论文艺、美术、诗歌、跳舞、郊游等。歌德的抒情诗意对他的歌曲创作启发很大。浪漫主义气息互相渗透,把舒伯特引入了浪漫主义的圈子,开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音乐界划分浪漫主义的年代是从1820年持续到1900年,而舒伯特的创作高峰期正处于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是他为浪漫派音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舒伯特浪漫主义作品解读

舒伯特在钢琴艺术上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他一度以自由钢琴演奏家的身份自居,在钢琴音乐方面的丰硕成就,在他整个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主要表现为两大类,即钢琴独奏曲、重奏曲及为艺术歌曲编配的钢琴伴奏。他一生创作了《钢琴奏鸣曲》、《钢琴即兴曲》、《音乐瞬间》、《A大调回旋曲》、《流浪者幻想曲》、《三首军队进行曲》等许多精致的钢琴作品。

他的钢琴作品以抒情为主,其旋律线条优美,节奏变化丰富,运用丰富、微妙的有着明显对比的和声转调和新颖的作曲技巧,无论是演奏技巧还是情感的深化都得到了重大发展,最早出现了浪漫主义所特有的题材、音乐形象、体裁、情绪风格以及特点。他的这种新的抒情风格成为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共同点,即精神情感上独特的艺术性的自由展现。除歌剧和协奏曲外,舒伯特在所有形式的音乐创作中都跻身于最伟大的作曲家行列,钢琴也不例外,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是奏鸣曲。舒伯特一生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包括练习作品及未完成作品,总数有22首,其中15首是完整的,7首未完成,既具有继承古典乐派的奏鸣曲形式,又具有浪漫派奏鸣曲先驱的特性。

舒伯特爱用维也纳式的piano(莫扎特式的琴),发音柔和明亮,低声部清晰,特别注重踏板的效果,爱用f、p。他的钢琴作品中常常有德国、奥地利的民间音乐的因素,加上他非常富于灵感,下笔若有神,如《流浪者幻想曲》OP15,第二乐章就是借用《流浪者》的歌调为主题而写成的自由变奏曲,此曲是舒伯特的灵魂的镜子,可以说它较整体地反映了舒伯特创作风格的全貌。舒伯特在钢琴上的另一贡献是为诸多艺术歌曲配置了精湛的钢琴伴奏,使歌词、曲调与伴奏三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作用。舒伯特为艺术歌曲配置的钢琴伴奏不是对歌唱旋律的简单依附或应和,而是通过写意、造型等手法来渲染气氛,烘托意境,抒发歌词未尽之意,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色彩意义。一般在写声乐旋律的同时,他已同步完成了伴奏的写作,是整体的、纵向的构思,两者缺一不可。

凡听过歌曲《鳟鱼》钢琴伴奏的人都会记忆深刻,伴奏部分与歌唱部分的地位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勾勒出如诗如画的艺术境地。舒伯特于1817年自己作词创作了此曲,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他对自由的讴歌,也表达了他对迫害者的无比憎恨和厌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在当时的反动统治下,只能用这种隐喻的手法去表明自己的观点。乐曲运用了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六小节引子为钢琴伴奏开始部分,其中有这样一个连续出现的节奏音型此音型贯穿在整个第一部分的伴奏音乐中,其流动而跳跃的音乐造型,生动有趣地描写了小鳟鱼在水中欢畅游动的神态。音型中第二拍上的强音刻画了鳟鱼不屈的精神,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及对受迫害者的同情。

第一部分是由两段分节歌所组成,第一段歌词描述小鳟鱼像箭一样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来游去;第二段描述了渔夫带着钓竿贪婪地看着河水,想把鱼儿钓上。钢琴伴奏固定音型在第一段歌词中表达了鱼儿快乐的心情;第二段把渔钩及渔夫贪婪的眼光比作反动势力。第二部分歌词大意是偷鱼者心肠真狠,把河水弄浑、把小鳟鱼钓到水面上。伴奏音乐由描绘游动的节奏音型逐步随歌词的内容而变化:用不同的音型、节奏以及加浓左手的和弦等手法,形象地描述和渲染了河水被弄浑和鱼儿痛苦挣扎的情景。结束句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伴奏音型,使全曲前后呼应。全曲伴奏手法朴素,材料简单,音乐形象生动,很好地表现了舒伯特浪漫主义情怀。

四舒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

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 以自我为中心,他相信突如其来的灵感,喜爱色彩的衬托及和声的变换,使作品丰富多彩,音乐形象鲜明、变幻无穷;

2 他热爱大自然,常常触景生情,每一个瞬息变化的細节都是激发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与素材,他是一位多产的、即兴的作曲家,作品集幻想性、抒情性为一体,凄凉、伤感、忧郁、惆怅的音乐亲切感人,悲美情结触动人。音乐在他的心灵中仿佛是一种神秘、自然的力量;

3 他是一位天才的歌曲作曲家,即使是器乐曲他也经常加入如歌的旋律,作品有流畅的旋律及毫无限制的转调,使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音乐美感。他的小调激昂、大调忧郁沉思,不同于古典时期大调明亮、小调暗淡,目的是用来更多地表现人的复杂性;

4 他的创作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广泛地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同时,不少作品都鲜明地反映了在梅特涅反动执政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压抑和渴望摆脱压迫的心情。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舒伯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建起了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并能抵达遥远彼岸的桥梁。

舒伯特崇拜贝多芬,他是受到贝多芬的启发和鼓舞的惟一的早期浪漫主义者,处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汇期。古典主义大师贝多芬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古典主义,有时又被称为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舒伯特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贝多芬的这种两重性。舒伯特扎根于古典主义,开辟了浪漫主义,他的创作手段和形式对中晚期的浪漫主义音乐有着一定的影响。

具体来说表现在:

(1)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首创了钢琴即兴曲及艺术歌曲两种艺术形式,并将艺术歌曲配上钢琴伴奏,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在他短短的31年人生中,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多、体裁之广是许多作曲家望尘莫及的。浪漫乐派的作曲家们喜欢写钢琴幻想曲,这种体裁的兴起就是从舒伯特的《C大调幻想曲》开始的,门德尔松在继舒伯特之后也创作了多首钢琴幻想曲。

舒伯特的作品中体现的抒情性、幻想性、和声色彩性、民族性为中、后期浪漫主义音乐家提供了学习的依据。贝多芬评价舒伯特的作品里有神圣的闪光。舒伯特是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杰出代表,无人可与他旋律创造之丰富相媲美,他的作品无不具有天使般优美纯洁的旋律,以致人们一度倾向于认为他是一位不注意曲式的作曲家。

但只要研究一下舒伯特的室内乐和后期的钢琴奏鸣曲,就会认识到这是多么错误的见解。大多数浪漫主义艺术家对自然充满崇尚之情,舒伯特也不例外,他很爱写室外印象,他采撷了许多民间音乐的野花,然后把它们理成美妙的花束,通过他的歌曲展示给我们,如《野玫瑰》、《湖上》等。他又是一位写作弦乐四重奏的大师,在这种形式中,他力图找到与古典主义者的联系,把尾声发展成几乎是第二个发展部的曲调。

在《冬日的旅程》后,他竭尽全力,进入《C大调交响曲》神奇美丽的意境中,这个作品运用的是真正的贝多芬式的手法,兼有古典和浪漫两重性。在舒伯特的内心隐藏着极其深刻的人性内涵,他比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更懂得理解人的内心,他的音乐是用心灵语言搭建起来的。

总之,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舒伯特无论是在钢琴独奏曲还是在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曲中,无不体现其浪漫主义的特点,这正符合他诗人般的气质,温柔、细腻、抒情、爱幻想的性格特征。“舒伯特以其独有的抒情美,大胆的和声语言,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有时亦以其规模宏大的篇幅,使他的作品在钢琴音乐发展中树立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风格”。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了解、分析、研究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及特征,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而且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法]保罗·亨利·朗格,张洪岛译:《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

[2] 吴国翥等编:《钢琴艺术博览》,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

[3] 高晓光等编:《钢琴艺术百科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

[4] 孙继南主编:《中外名曲欣赏》,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5]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

[6] 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2月。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第5篇

浪漫主义一词(Romance)原指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19世纪初被用来称呼当时兴起的文学运动,后又运用到音乐中来。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 Music)是欧洲音乐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潮流,用于描述约1820至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大陆封建复辟,在随后兴起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运动中,文学领域出现了以拜伦、司各特、华兹华斯、歌德、雨果、戈蒂埃、巴尔扎克等为核心的浪漫主义运动。音乐上的浪漫主义最初始于德、奥,而后波及整个欧洲。这一特定时期的音乐流派与文学领域的浪漫主义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所不同。它没有前者那种统一的思想纲领和理论化的美学主张,但却有音乐艺术所独有的特征。

一、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抒情性的形象在作品中占主要地位,其内容大多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偏重于幻想性的题材和着意抒发内心的感受。如果说古典音乐倾向表现共性,浪漫主义音乐则是更多地表现个性;它重视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通过客观的抒情题材,用音乐艺术手法描写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反映主观对未来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求,进而抒发心中的理念和幻想;它追求音乐中的民族、民间内容,本民族或其它民族的传说、故事和质朴民间音乐素材,使浪漫主义音乐获得了清新、纯净的气质和格调;它对古典乐派一些严格规范的题材、体裁、风格、表现手法与形式做了大胆的革新,丰富和发展了古典的传统文化。标题性音乐的发展,更体现了音乐与其它姐妹艺术相互融合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

标题音乐是指创作时按标题进行构思,并要求听众按标题提示欣赏的器乐作品。常取材于历史、文学、戏剧、童话、民间传说或现实生活。欧洲的标题音乐从16世纪就开始逐渐在音乐创作中取得重要地位,19世纪以来又有较大的发展,如:李斯特的《塔索》、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莫索尔斯基的组曲《图画展览会》、德彪西的前奏曲《牧神午后》等。而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更是较早的典型例子。我国标题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典和民间乐曲中,绝大部分是标题音乐,如:琴曲《高山流水》、琵琶曲《十面埋伏》、吹打乐《百鸟朝凤》等。现代作品也大都是标题音乐,如:交响诗《嘎达梅林》、交响曲《长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标题音乐是“无标题音乐”(亦称绝对音乐)的对称。无标题音乐即指用曲式、体裁、调名、速度等来命名的一种器乐曲。如《g小调小赋格曲》、《C大调交响曲》、《e小调协奏曲》、《快板》、《慢板》等。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时期代表人物及其音乐作品

1、韦伯(C.M.Weber 1786─1826)

赏析:《自由射手》

歌剧《魔弹射手》也译《自由射手》。韦伯从1819年开始创作这部歌剧,1821年6月在柏林首演。剧情取材于德国民间古老的传说:青年射手马克斯为能与美丽的姑娘阿加特成婚,动摇于善与恶之间,为了在比赛中取胜,屈从于小人卡斯帕尔的诱惑,到狼谷与魔鬼萨密耶尔定约制造“百发百中”的魔弹。在比赛时,马克斯射出的魔弹六发六中,第七发魔弹的牺牲品按约将归魔鬼,马克斯竟将这发魔弹射向心上人阿加特化身的白鸽,正当大家万分惊讶之时,魔弹受隐士法力改变方向,射中躲在树上的小人卡斯帕尔。最后,善良战胜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写成,音乐风格蕴涵着德国民间风韵。引子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主题由四支圆号奏出朴素的民间风格音调,以模仿猎人的号角音调,类似男声四部合唱,旋律悠缓、轻柔,充满了宁静的气氛,描绘出德国大森林的形象。

第二主题是表现魔鬼萨密耶尔的音乐主题,弦乐战栗的碎弓和低音提琴神秘的拨弦形成了令人不安的气氛。

序曲的呈示部是相互对照的两个主题,首先强音奏出了黑暗、邪恶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有两个旋律明朗、宽广的曲调,一个是马克斯在第一幕中的咏叹调;另一个是阿加特的主导动机,下面是后者。

展开部将主部第一主题加以发展,第二主题的时而出现使乐曲充满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弦乐器急速的音乐,表现出令人恐惧的黑暗,阿加特、马克斯的爱情主题完全被包围在妖雾之中。再现部开始,仍是黑暗势力占优势,仿佛魔鬼在张牙舞爪。突然,乐队以强奏奏响了进行曲式的阿加特主题并多次重复。最后,乐队以强有力的和弦结束全曲,表现爱与善的力量最终获得胜利。

2、舒伯特(F.P.Schubert 1797─1828)

弗朗兹·舒柏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舒伯特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划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

赏析:《鳟鱼五重奏》

舒伯特这首A大调五重奏与通常的钢琴五重奏不同,不是那种钢琴加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而是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四件弦乐器的组合,亦即比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再者,这首曲子有五个乐章,这一点也与众不同。因为第四乐章是采用舒伯特本人的歌曲《鳟鱼》的旋律而作主题与变奏,所以此曲俗称《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小行板,D大调,主题与6段变奏。主题为歌曲《鳟鱼》,先以第一小提琴奏主题,弦乐陪衬。第一变奏把旋律分配给钢琴,弦乐琶音为衬托。第二变奏中提琴主奏,小提琴衬托,旋律移到低音提琴,钢琴奏复杂的快速经过句。第四变奏转调到三连音节奏,第五变奏也有转调,第六变奏和结尾使用原歌曲伴奏中钢琴的波浪音型。

3、门德尔松(F.Mendelssohn 1809─1847)

门德尔松是位十分幸运的作曲家,在世时就获得很高的声誉。不像贝多芬和舒伯特那样一生同贫困作着顽强的斗争,而是在舒适、平静和愉快的环境中渡过一生,所以在他音乐作品中,处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恬静幽雅、无冲突的气质,给人一种轻松清澈的感觉。

门德尔松的音乐作品以管弦乐为主,他的管弦乐序曲在结构上既保持着与古典奏鸣曲的联系,又根据内容的需要而自由处理,开辟了独立的标题性交响序曲的天地。

他的钢琴曲集《无词歌》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47首高雅纯静的钢琴小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表现劳动和日常生活的,亦有描绘优美自然风光的风景画,还有抒发作曲家思想感情、生活体验的抒情诗。每首小曲都能给人一种新鲜和独特的情趣,就像镶嵌在宝石上的颗颗明珠,五光十色,令人回味无穷。

赏析:《春之歌》(op.62-6)

乐曲是一首典型的《无词歌》,是《无词歌曲集》中的一首著名的小曲。除了钢琴独奏之外,还被改编为其它器乐独奏曲,流行甚广。

乐曲开始是优美的小快板,高声部流畅、欢快,富于歌唱性,表现了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春天景色。乐曲的中低声部伴奏部分,从头到尾贯穿着琶音音型的和弦,烘托出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音乐形象。

中段音乐在前面的基础上旋律起伏较大,显得更为热情奔放。伴奏色彩较为柔和,仿佛从春景的描绘进入对春天的热情歌颂。

经过一段华彩乐段后,乐曲进入第三段音乐。钢琴很轻地奏出第一段音乐主题,接着,乐曲掀起新的波澜,旋律拉开、力度增强、音量加大,达到全曲的高潮,营造出情绪高涨、朝气蓬勃的氛围。最后响起一连串自低而高清脆悦耳的琶音,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赏析:《仲夏夜之梦》序曲(op.21)这首序曲不是用概括剧情的手法写成,而是将剧中故事所产生的印象和富于幻想的情趣,通过音乐加以表述。所以,从音乐角度讲,它是一部带幻想性质的序曲,一部写作技巧高超、艺术性完美的杰作,用奏鸣曲式写成。

引子由木管乐器轻柔地奏出自由延长的四个持续和弦,那漂渺的音响、营造出朦胧月夜的背景,令人虚幻,如置身于寂静,神秘的树林。随后,小提琴在高音区用轻盈的跳弓以快速的断音奏出主部的第一主题,这轻盈灵巧的旋律、活泼的节奏、奇妙的音乐,描绘出森林仙境中的一群小仙灵们愉快的追逐、嬉戏的情景,这个小仙灵主题在序曲中多次出现。接着,乐队以强奏奏出一段威严有力的旋律,它是主部的第二主题,代表仙王和仙后的形象,音乐与前面两个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副部抒情的旋律从弦乐上歌唱出来,先由小提琴奏出,再由乐队全奏,是非常柔美的爱情主题,给人柔情似水、缠绵甜美之感。

主部的小结尾中,出现了粗犷有力的舞蹈性音乐,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仙灵群舞的场面。

展开部以小仙灵主题为主,表现迷蒙月夜的寂静林中小仙人跳着轮舞的神奇境界,并使人联想起因小仙灵的捉弄而发生在林中的各种趣事。随后,开始的持续和弦又重响起。

再现部中音乐有所减缩,小仙灵的轮舞又一次出现,爱情主题和谐地发展着,音色、音调比以前更加迷人,一连串轻盈、快速的乐句,把乐曲引向高潮。

结尾是主部和副部主题再现,象征青年恋人的爱情得到完满解决。主部主题的最后一次出现,并把原来威严有力的第二主题延伸开来,使旋律抒情、柔和,乐曲消失在开始的持续和弦中。这个结尾表现仙王和仙后在祝贺年青人终成眷属之后,返回了神妙的王国,小仙灵们的轮舞也消失在迷雾仙境中,人们向奥布朗王国告别,仲夏夜的一场梦幻结束了

4、肖邦(F.F.Chopin 1810─1849)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赏析:降E大调 华丽大圆舞曲(作品18号)

本曲作于1831年,是肖邦在世时最早出版的圆舞曲。《华丽大圆舞曲》之名,给予一般音乐爱好者很亲切的印象。正如曲名所示,这首曲子是肖邦的所有圆舞曲中,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所以舒曼才会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以及“把舞者卷入波心,越来越深”等类话语。乐曲的构成极为简洁,全曲在明朗的低音部圆舞曲节奏上,歌唱出华美的主旋律。全曲共分为五段:第一段为降E大调,第一主题明快、奔放,第二主题利用急促的顿音表现出仙境般的飘逸感觉;第二段降D大调;第三段降D大调;第四段降G大调;第五段与第一段的旋律相同,在四小节序奏后进入尾声。

赏析:《小狗圆舞曲》

降D大调圆舞曲作品64号共有三首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其中第三首(降D大调,即本曲)为肖邦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俗称为《小狗圆舞曲》。乐曲以快速度进行,在很短的瞬间终了,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演奏本曲时,应使用平滑流畅的指尖技巧,才能感觉出此曲的趣味来。全曲为简单的三段体。在四小节序奏后,主旋律以反复回转的形态出现,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中段则是甜美而徐缓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急促形成鲜明的对立。第三段为第一段之反复。

赏析: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肖邦一共写过四首钢琴即兴曲,在这四首小曲中我们可以看出肖邦所发挥出来的音乐天才。肖邦的四首即兴曲中,以《幻想》即兴曲(作品66号,升c小调,遗作)最为脍炙人口。这首作品在演奏方面难度极大,内容深奥且富于幻想。这是肖邦二十四岁时(1834年)的作品,却直到他去世之后,才在乐谱夹内被后人发现,于 1855年出版。标题《幻想》则为出版时所取。

乐曲的构成为三段体式: 第一段为升c小调,右手与左手以不同的节奏型急速地交合,使人产生一种幻觉;中段为降D大调,有优美如歌的旋律,把听众带入一个幻想中的美丽世界;然后回到第一段。尾声为中段的旋律在低音部反复,仿佛幻想中的世界还在 时隐时现„„

5、李斯特(F.Liszt 1811─1886)

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他作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部前奏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等。,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赏析:《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

狂想曲源于希腊文Rhapsoidia,意为“叙事诗”。古希腊惯用于史诗中各部分的当众吟诵。在音乐上指对英雄事迹、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自由幻想之作。一般为内容连贯的单乐章曲。它往往以流行的、民族的或民间的曲调为主要素材。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共有十九首,创作于19世纪40--80年代,大多取材于作者在1839—847年选编出版的《匈牙利民间曲调集》,作于1847年的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最为典型。作品以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为素材。这种舞曲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称为“拉苏”,意思是“缓慢”,是独舞的音乐。后一部分称为“弗里斯”,意思是“新鲜”,速度迅急、热烈,是双人舞的音乐。该作品采用自由曲式,不受一般乐曲形式的限制,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乐曲开始有一个速度缓慢,节奏自由,并带装饰音,沉着有力的引子,这段引子一下子就把听者引入民间生活丰富多彩的美丽画面。接着音乐进入性格豪放的“拉苏”第一部分,音乐从中音区开始,缓慢庄严的旋律,唱出充满内在的激情,唱出悲痛的往事。在滞缓的节奏衬托下,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悲痛和愤怒,表现了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控诉,也表现了匈牙利人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这一主题在高音区变化反复之后,音乐转入一个舞曲性旋律,它那轻快跳跃的旋律、匀称而规整的节奏,使舞曲变得更富于动力性,这支旋律在整个乐曲中十分重要,因为它还将是后一段音乐的基础。

第二主题音乐速度加快,出现了狂热急板的“弗里斯”舞曲,描绘了民间节日欢欣起舞的场面;这段音乐基本上是由舞曲的第一段“拉苏”变奏发展而成的。在这些变奏中,有时运用急速的同音反复以模仿洋琴的音响,有时是主音与属音的和声交替,这也是匈牙利民间舞蹈音乐常见的特征。

随着音乐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音乐进入了表现万众狂欢的群舞场面。狂放的舞步,飞腾的旋律,急速的节奏,表现出匈牙利人豪放、乐观、热情的民族性格。当乐曲达到很强的高潮之后,音乐停顿下来。舞蹈者走了,但人们又汇集起来,音乐再度响起,恢复了以前的狂热,最后在振奋人心的沸腾气氛高潮声中结束全曲。

6、圣-桑(Camille Saint-Saens,1835-1921)

卡米尔·圣-桑(Camille Saint-Saens,1835-1921),法国作曲家。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

赏析:《动物狂欢节》

(一)序奏及狮王的行进;

(二)公鸡和母鸡;

(三)野马;

(四)乌龟;

(五)大象;

(六)袋鼠;

(七)水族馆;

(八)驴子;

(九)林中杜鹃;

(十)大鸟笼;

(十一)钢琴家;

(十二)化石;

(十三)天鹅;

(十四)终曲

《动物狂欢节》,圣-桑曾于1886年,先后到布拉格与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奥地利休息了几天。就在这些日子里,他应巴黎好友的请求,写作了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组曲由下面十四曲组成:

(一)序奏及狮王的行进;

(二)公鸡和母鸡;

(三)野马;

(四)乌龟;

(五)大象;

(六)袋鼠,(七)水族馆;

(八)驴子;

(九)林中杜鹃;

(十)大鸟笼;

(十一)钢琴家;

(十二)化石;

(十三)天鹅;

(十四)终曲。其中只有《天鹅》一曲是在作者生前发表的。第十三曲《天鹅》

此曲是本组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常被单独演奏,甚至成为作者圣-桑的代表作品。本 曲是整部组曲中唯一一首优雅、温柔的小曲,与其他各曲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般认为《天鹅》是全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曲中竖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神姿,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全曲由伴奏竖琴水波荡漾般的前奏开始,接着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圆滑奏的高雅旋律,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情调极为优美。竖琴伴奏的节奏与音型均与前奏相同,与大提琴的曲调融和无间。结尾乐句也很美,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渐消失。

7、约翰.施特劳斯(J.Strauss 1825─1899)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奏出徐缓的震音,好象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个背景上,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

第二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第三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圆舞曲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片段6)。接下去的部分,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圆舞曲之后,很短。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圆舞曲、第四圆舞曲及第一圆舞曲的主题,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春之声》圆舞曲

作于1883年。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本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据说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在一个晚上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出本曲的,因此本曲最早的版本是钢琴曲,后经剧作家填词而成为流行一时的声乐曲,直到现在,本曲的声乐版本仍然是许多花腔女高音十分喜爱的曲目。本曲的管弦乐版本也十分流行,百余年来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本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不朽的名作。作为一首圆舞曲,本曲与作者其他的圆舞曲迥然不同:它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体裁,其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原谱中也没有注明各个段落,另外本曲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曲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本曲没有序奏,而是在四小节充沛的引子之后,贯穿全曲的第一主题(降B大调)随之出现,复杂而具有装饰音色彩的旋律给听众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紧接着第二主题(F大调)进入,旋律趋于平和,但色彩依然生动;经过重复第一主题之后,优美的第三主题在竖琴的琶音伴奏之下缓缓进入,给人以春水荡漾般的舒畅感;第四主题运用大音程的跳动,显示出无穷无尽的活力;第五和第六主题略带一丝阴暗的色彩,仿佛是在描写春日里偶尔飘来的阴云;第七主题节奏自由,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旋律又呈示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感觉; 乐曲的结尾也较为简单,只是重复一遍第一主题之后,利用第一主题的旋律加以变奏,干净利落地结束全曲。

8、柴科夫斯基(P.I.Tchaikovsky 1840─1893)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赏析:《一八一二年序曲》

作品完成于1880年10月,是尼古拉·鲁宾斯坦委托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创作的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最受人们欢迎的作品之一。作品于1882年8月8日首次演出时,就受到了听众极其热烈的欢迎。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加上乐队宏大的气势以及乐曲末段的钟、鼓和排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使当时的听众非常兴奋,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演出中动用了超大规模的乐队,并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军乐队,还动用了大炮。这部序曲能为柴科夫斯基赢得声誊并被推为他的代表作品,是作者没有预料到的。

序曲 《一八一二年》 的历史内容是:法国拿破仑于一八一二年调动了上万大军侵入俄国境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逼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放弃莫斯科,三十万居民百分之九十撤出莫斯科。农民们纷纷加入游击队,烧掉了粮食,使拿破仑的侵略军在冰天雪地里饿着肚子作战。拿破仑的军队由于经不起俄军的反攻和游击队的袭击,结果惨遭失败,拿破仑绕道德境才逃回法国。俄国人民以骄傲的心情读着库图佐夫的对军队的文告:“勇敢和胜利的军队!你们终于站在帝国主义的边疆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救星,俄罗斯用这个名字来欢迎你们,你们在这次迅速进军中建立起来的不平凡的功绩,使全国人民都感到惊奇,并带来了我们永远的光荣。”

序奏的前半部分是庄严的众赞歌,用以描写拿破仑侵入俄国境内时群众的苦恼情绪和人民在大难临头时祈求上帝保佑的情景。

旋律选自宗教歌曲《上帝,拯救你的众民》。随后力度加强,速度加快,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抗敌热情的高涨。序奏的最后,圆号吹出了骑兵的主题。音乐的主部主要是描写战斗的,描写了拿破仑军队的逼进。音阶上行下行互相对抗,描写敌对势力的博斗,旋律如旋风,节奏似痉挛。中段,铜管、木管和弦乐交替奏出了法国《马赛曲》片段,描绘了法军的猖狂与暴虐。炽烈的战斗平静下来之后,副部主题揭示了俄国战士们思念家乡的心情,俄罗斯的民间旋律展示了士兵们热爱祖国,怀念亲人的心情,也描写了战士们休息时的欢快场面。其后,是另一个俄罗斯民歌为旋律的主题,幽默而热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音乐的展开部和再现部,运用了以上各种音乐材料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马赛曲》已逐渐失去耀武扬威的性格,转入低音区,旋律显得支离破碎,预示着侵略者必将失败的命运,而俄罗斯人民却节节进逼,并最终赢得了胜利。结尾部分极其辉煌壮丽,开始时再现庄严的众赞歌 之后变为谢神曲和凯旋歌。鼓声、钹声和钟声齐鸣,同时出现了活泼而热烈的骑兵主题。接着,低音铜管和低音弦乐奏出俄国国歌的前半部分,并与骑兵主题相结合,伴随着大炮的轰鸣声,表现了俄罗斯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场面。全曲在欢欣鼓舞、充满胜利喜悦的气氛中结束。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选段

两幕三场梦幻芭蕾舞剧,作于1892年。剧本是彼季帕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写成的。作者从舞剧中选了六首曲子作为《胡桃夹子组曲》,同年3月7日在一次交响乐演奏会上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12月6日舞剧在彼得堡首演。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三部芭蕾舞剧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舞蹈舞台上久演不衰的舞剧精品之一。

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剧情大致为: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组曲分为三个部分,由八首作品组成。

第一部分:小序曲。第二部分:六首性格舞曲。第三部分:花之圆舞曲

1.进行曲

2.雪之圆舞曲

3.巧克力

4.阿拉伯舞曲(咖啡)

5.中国舞曲(茶)

6.俄罗斯舞曲

7.芦笛舞典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合唱 第6篇

浪漫主义音乐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浪漫主义音乐也是一座桥梁:韦伯接受了格鲁克和莫扎特的传统,传至近代的瓦格纳;舒伯特在器乐方面是贝多芬的继承人,他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则是经由舒曼和奥尔夫流传至今;柏辽兹的标题音乐源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其后又与近代法国的印象主义相关联„„

【关键词】:浪漫主义 个人主观 圆舞曲 丰满 充实 和谐 舒适 速度 力度 小约翰·施特劳斯 主观感情 自然的热爱 未来的幻想

即兴曲 夜曲 练习曲 叙事曲 幻想曲 前奏曲 无声曲 民族性 民主性 幻想性 抒情性 新精神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合唱

一、浪漫时期(1820—1900)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己进入一个高度发展的

繁荣时期,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在迅猛的发展和变化中,人与人之间的贫富悬殊和差距也日益增大,艺术家们对现实非常不满,因此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地强调抒发个人情感,并追求个性解决和自由。这种浪漫主义运动被称为是一种“势如破竹的、反对权威的、传统和古典式的运动,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横扫西方文明。”此时,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根本上的变化,他们不再受着教会和宫廷方面的雇佣,而是己成为一种具有非常前卫思想意识的自由艺术家。在艺术上他们有了更为大胆的迫求,迫切的愿望就是要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充分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更多追求的是个人音乐色彩的释放。浪漫派音乐作曲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试图使音乐、绘画与文学等姊妹艺术相结合,这一倾向则使得标题音乐,歌剧倍重视。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浪漫主义音乐概述 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二、初期浪漫主义音乐,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与同法国大革命有关的自由民主思想,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约晚数十年。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都可划分为浪漫派。从时代上来说,十九世纪中叶是其全盛时期。

三、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主义音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这一时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浪漫主义音乐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浪漫主义音乐也是一座桥梁:韦伯接受了格鲁克和莫扎特的传统,传至近代的瓦格纳;舒伯特在器乐方面是贝多芬的继承人,他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则是经由舒曼和奥尔夫流传至今;柏辽兹的标题音乐源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其后又与近代法国的印象主义相关联。

四、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1、民族性、民主性。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在音乐风格上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 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

2、人民性。浪漫主义音乐家受到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的启示,在他们的作品中力求真实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道德、审美观和理想,同时为使作品被人所理解,发展了乐器作品的标题性,创作了大量的标量音乐。

3、抒情性。它与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类精神和内心世界,而这些又是通过作曲家个人的感受表现的。因而抒情性的个人心理刻划,自传性,则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并促进了抒情体裁的发展。

4、幻想性。这是作曲家为了在他们的作品中解决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理想矛盾,所采取的一种手法。浪漫主义作曲家之所以喜欢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选也题材和形象,正是由于从这里可以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任意驰骋的天地。

5、新精神。浪漫主义作曲家不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观念上反对因袭守旧,而且在艺术上,在音乐体裁,形式以及创作手法诸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发展和丰富了人类的音乐文化。

四、首先是在音色音响效果左,追求新的音色,要求声音要丰满、结实、通畅和园润,强调运用不同色彩的演唱风格来表现音色的多采多姿;在音响结构和色彩上更是追求丰满、充实、和谐、舒适的音响效果。

其次,主调音乐更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到极为颠峰的程度,在作品创作中作曲家们更是将个人主观成分大大的增强了,标题音乐在这个时期占有绝对的主流,作曲家们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更是随意使用大量的不协和和弦及半音进行,半音阶的使用、不明确的终止和远关系转调等手法更是随处可见,演唱者在演唱作品中更是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抒发作者和演唱者的主观情绪。

再其次,速度、力度式的表情标记也越来越细致,越来越规范,对比程度也大大的增强了;突强的记号也越来越常见,渐慢和惭快及自由速度频繁使用。此时,无伴奏合唱作品大大减少了,代之而起的则是合唱作品往往出现在大型管弦乐和歌剧中。

作品赏析《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浪漫时期合唱作品的风格和特征 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分再现前面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创作背景

1866年奥匈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1867年2月9日,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2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这首曲子从分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征,无论是背景还是乐曲本身都体现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作品赏析《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这首乐曲长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西安》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铺便已失传了。目前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事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目前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变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原诗已饱含深沉的惜别之情,谱入琴曲后又增加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年)传谱,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琴歌开始加了一句“清和节当春”作为引句,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跳进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上一篇:一个农民工的疯狂自勉的散文下一篇:隐患整改“五定”原则